繪本教學策略范文
時間:2023-12-06 17:54: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繪本教學策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小學英語;繪本教學;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8-3561(2015)23-0085-01
引導學生閱讀英語繪本,英語教師需要講究策略,以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一、整體感知繪本,了解故事情節(jié)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讓學生整體感知繪本,充分挖掘文本內涵。為達到這一目的,可以先忽略生詞的存在。小學英語繪本故事大多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讀了這些英語故事,能夠幫助學生學習英語,發(fā)展英語語言能力。《The Runaway Bunny》(《逃家小兔》)便是一則有趣的英文繪本故事。講的是調皮的小兔子無論想變成什么,無論怎樣逃離媽媽的懷抱,媽媽都會敞開溫暖的懷抱,歡迎他回家。這個故事讓孩子感受到家的溫暖和安全,它非常貼近小學生的生活,再加上情節(jié)曲折,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很容易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書的封面上是一只慈祥的兔媽媽面對可愛的兔寶寶,仿佛在說著什么,一下子就吸引了小學生的視線。根本不需要老師的要求,學生就自覺地進入了閱讀狀態(tài)。在閱讀過程中,雖然會出現(xiàn)一些生字生詞,但學生憑借畫面,完全能讀懂故事內容大意。初讀繪本之后,讓學生自由發(fā)言:“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story?”(對于這本書你有什么感想?)學生1:“This book is very interesting!”(這本書很有趣。)學生2:“The little bunny is very naughty,his mother loves him deeply.”(小巴尼兔很調皮,但他的媽媽愛他很深。)學生3:“why does the little bunny want to become?”(為什么小兔子總是要變呢?)……學生們的回答充分體現(xiàn)了他們對故事的理解和認識,也說明了學生對繪本的喜愛。
二、小組探究繪本,掃除“攔路虎”
整體感知繪本之后,進入細讀環(huán)節(jié)。如何輕松掃除閱讀障礙,筆者設計了小組合作交流方式,通過圖片提示等途徑,大膽對繪本中的生詞進行推測和小組交流。然后,各小組匯報、交流和研討。在整個過程中,教師切記自己只是適時點撥的傾聽者。學生之間思想火花的碰撞,絕對超出教師備課時的預設。以《逃家小兔》為例,“I will become a fisherman and I will fish for you.”在這一段中,會遇到生詞fish。課堂實錄:A組的組長提問:“我們不理解fish。”B組一個同學說:“我們三年級學過fish這個單詞,是魚的意思。在這里應該是做動詞使用,釣魚的意思。整個句子就是:我可以為你釣魚。”他的回答引起了熱烈的掌聲。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更能提高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三、教師設置追問,挖掘繪本內涵
為了充分挖掘文本內涵,教師要多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設計很關鍵,要具有啟發(fā)性,要能夠引起學生興趣。有時,教師可以設計一連串的問題進行追問,使學生的思維連續(xù)轉動。因此,在英語繪本教學中,好的追問可以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對繪本內容的挖掘更加深入。在《逃家小兔》中,筆者提問:“How many time does the little bunny become?”(逃家小兔在文中一共變了幾次?)學生回答:“6次。”筆者立刻追問:“What does the little rabbit become?”(小兔子分別變成了什么?)學生答后,教師追問:“What does the Mum rabbit become?”(媽媽變成了什么?)學生答后,教師又接著問:“Why does Mum want to become everytime?”(為何媽媽每次都想變?)很多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because she love him.”(因為她愛他。)可以看出,不需要教師的點撥,只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地追問,就得到了最完美的答案,學生還享受到了學習繪本的快樂。
四、通過“畫寫”繪本,訓練讀寫能力
很多英語故事的結尾都故意設置了懸念,有的故事結尾直接是另一個故事的開頭。這個特點給學生留下了閱讀的渴望,也給他們留下了想象的空間。可以利用這個特點,讓學生大膽想象,訓練他們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還可以讓學生續(xù)寫,訓練他們用英語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讀完《逃家小兔》之后,學生們也想和自己的媽媽做這個游戲,仿寫你追我逃的樂趣。學生們畫出一幅幅精彩的圖畫,并仿寫了優(yōu)美的英文句子。The little bunny says:“If you can run after me.I will become a butterfly.I will fly away from you.”小巴尼兔說:“如果你追我,我就變成一只蝴蝶,我將要飛離你。”“If you become a butterfly and fly away from me.”says his mother,“I will become a catcher and find you.”“如果你變成蝴蝶,飛遠離開我”,他媽媽說,“我要變成一個捉蝴蝶的人,找到你。”暢游在學生優(yōu)美的圖畫和稚嫩的語言中,筆者被深深地吸引。當英文繪本與仿寫繪本親密接觸時,學生就真正走進了繪本的世界,感受不一樣的精彩,從而激發(fā)興趣,提高英語水平。
五、結束語
總之,當學生積累了一定的英語詞后,就可以引導他們閱讀英語繪本,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幼兒園 繪本教學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23-151-01
繪本教學對兒童的身心健康有意義。它能把深奧的內涵道理,經(jīng)過簡單的故事與畫面表達出來,使幼兒容易理解與接受。繪本的文學價值也比較高,再加上豐富的繪圖,會給幼兒帶來不一樣的視覺感受。
一、繪本教學的意義
繪本教學在表達方式上,能與幼兒的心理特點緊密結合起來,能培養(yǎng)他們的觀察與想象能力、理解與審美能力,提升他們的閱讀能力,對兒童的成長作用非常重要。繪本被稱為圖畫書或圖畫故事書,繪本教學就是老師把繪本作為閱讀文本,利用與挖掘其中的資源,開展有目的的幼兒園教學活動。繪本中有很多的圖畫與問題,可以幫助幼兒提升閱讀與理解能力,把握好閱讀的技巧,繪本能豐富幼兒的日常生活和精神世界,對他們的語言和閱讀能力的提高有特別的作用。
我們開展繪本教學,還能幫助幼兒享受到藝術的魅力和美,增強他們的感情與審美,啟發(fā)他們去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在現(xiàn)實的繪本教學中,我們要采取各種教學方式,深入的去挖掘其內在的教育價值,讓童理解到繪本的主題,感悟到其中的韻味。使他們養(yǎng)成比較好的閱讀習慣,啟迪他們的閱讀和書寫的情趣。
在繪本教學中,我們老師要對繪本的內容做出比較深刻細心的研讀,故事的主線要抓住,把繪本中的各種畫面串聯(lián)在一起,引導幼兒對故事進行梳理,形成一個故事的整體。
繪本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的持續(xù)性的過程,它需要多種活動的參與,根據(jù)繪本的內容進行整體性、主干式及朗讀式的閱讀來完成繪本教學,使幼兒能理解和熟悉繪本的內容,體會到繪本中所隱藏的價值。
二、繪本教學的方法分析
繪本作品的風格對幼兒成長與發(fā)展的影響比較大,我們在繪本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這一點。我們要選擇那些價值多元化、風格多樣性和適合兒童身心特點的繪本作品。我們要讓幼兒能夠理解繪本的內容,會講述出其中的內容和故事情節(jié),這就要求我們老師發(fā)揮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
1、改變繪本教學的方式。我們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經(jīng)常采用單一的教學方式,使幼兒在繪本閱讀活動中感覺枯燥無味,不能積極的投入到活動氛圍中去。我們老師在上課提問時,注意變化本人的聲調,還可以做出夸張的動作與表情來引起兒童的注意力。采用提問的方法去引導兒童觀察,講解繪本的內容,提升他們對繪本的印象和理解。我們通過教師的提問和回答,給幼兒提供能說、想說和喜歡說的機會。引發(fā)他們去思考,發(fā)現(xiàn)繪本中隱藏的價值和沒有注意到的細節(jié)。在問題的設計時,要照顧兒童的興趣,提高他們回答問題的主動性。
2、提升繪本教學的手段。多媒體具備比較好的人物形象、聲音等特點,對兒童的注意力的吸引有很大的幫助。我們教師要改變單一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利用好多媒體技術等各種教學工具來提升與豐富教學手段,強化教學的效率,深化兒童對繪本內容的理解。我們老師在使用多媒體的過程中,可以利用多媒體很多的功能,來實現(xiàn)對畫面的重組、增加動畫,進行鏡頭特寫和配置聲音等,我們可以依據(jù)教學的需要來刪減與增加其中的內容。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教學方式更加的靈活。
3、把繪本的內容朗讀好。我們的朗讀教學方法,就是針對文字量大,故事較完整的繪本而進行的。我們老師對文字有情感的要大聲朗讀,就會把兒童帶入到主題的意境中去,讓他們更好地去了解繪本的內容。在繪本中,圖畫是依據(jù),文字是基石,在部分的繪本中,對語言文字的選擇、句式等都有不一樣的應用,比如繪本采用文字中的音效來表達情感和塑造人物,比較重視字符音節(jié)的節(jié)奏與旋律。我們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感情逐頁地讀出文字,兒童則邊看圖畫邊聽老師朗讀的文字,在他們的腦海中跟隨著老師的聲音去完成圖文與字音的匹配與對照。在朗讀的過程中,老師還可以將討論穿插在其中,讓兒童更好的理解繪本的內容,隨著他們的翻頁,逐步地完成教學閱讀流程。
針對部分繪本中的人物較多,并且有鮮明個性或者突出的性格,我們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法,提高幼兒的參與度,使他們能理解好繪本的內容和價值,例如《愛心樹》、《猜猜我有多愛你》這2個繪本,我們可以考慮采用分角色朗讀的方式。對那些比較容易背誦的和文字數(shù)量少的繪本,且有節(jié)奏感和游戲性的,我們可以采用誦讀的方式,來激發(fā)幼兒參與課堂教學的熱情,這也比較符合兒童活潑可愛的本性,我們在教學中要適當?shù)脑黾硬糠诌@樣的文本,這樣對于提升兒童學習繪本的興趣意義重大。
此外,我們還可以采取各種方式來擴大繪本教學的效果,達到提升幼兒的理解力,了解故事內容的目的,最終使幼兒能獨立的講述出故事的情節(jié),了解繪本所表達的意思。比如我們發(fā)起讓兒童參與到最喜愛的繪本角色評選的活動中來,對于繪本中的角色無論是人還是動物,無論是好人還是壞人,都可以加入到其中,因此來提升兒童學習與閱讀繪本的興趣和熱情,使他們能夠較好的理解和掌握繪本的內容。
三、結束語
繪本教育作為現(xiàn)在我們幼兒教學的一種比較好的方式,在不少的幼兒園中得到了應用。我們要通過老師積極正確的引導和啟發(fā),特別是創(chuàng)造與設立適宜兒童心理特點的課堂氣氛,使他們能夠比較快的熟悉繪本的內容,加深對繪本的理解,這樣對繪本教學的質量和效率都具有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軼斕.科學繪本的意義解讀和教學策略探析[J].當代幼教,2014(2)
篇3
一.選擇適合幼兒特點的繪本。對于幼兒來說,何為優(yōu)秀的繪本呢?首先對于繪本本身來說要做到文圖一致。好的繪本是以圖畫的細部與整體結合以圖文一致的形態(tài)表現(xiàn)整個故事。如果幼兒由畫了解的故事內容與文字描述有出入,說明圖、文沒有配合好。其次,以幼兒興趣為主,選擇與幼兒生活經(jīng)驗緊密聯(lián)系的繪本。興趣是幼兒進行繪本閱讀的主要動力,而幼兒的主要興趣點恰恰來自他們的生活經(jīng)驗。繪本的主角要有親切感,幼兒容易認同,最好是幼兒喜歡的動物或者幼兒自己。這樣巧妙地結合幼兒日常生活經(jīng)驗的繪本為幼兒與繪本故事里的角色行為產(chǎn)生共鳴提供了可能。共鳴的喜悅與煩惱會極大地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最后,選擇與幼兒年齡段發(fā)展特點相適應的繪本。幼兒心理學的研究發(fā)現(xiàn):幼兒期(三到六七歲)是思維開始發(fā)展的時期。幼兒思維的主要特點是具體形象性,它是在直觀行動思維的基礎上演化而來的。這時期幼兒的語言能力正在驚人地發(fā)展,想象力與好奇心也在迅速成長,他們正以明顯加快的速度進入語言所創(chuàng)造的故事世界之中。尤其在幼兒初期,語言離不開直觀形象,直觀和行動在思維中還有相當大的比重。因此對于小班的幼兒,教師選取的繪本情節(jié)要簡單、畫面較大、以圖為主、色彩鮮艷、內容健康積極、主題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并且紙質較硬的繪本。
二.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巧妙地加入延伸活動。多樣的教學方式首先體現(xiàn)在教學地點的開放性。開展繪本的教學的地點不必完全局限在教室,只要是舒適溫馨的閱讀環(huán)境都可以被教師利用。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會使幼兒愉悅的情感體驗更深刻。除了教室,教師還可以根據(jù)課堂需要在幼兒園的閱覽室、小花園等地進行繪本閱讀,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放一些輕柔舒緩的背景音樂。積極開展繪本故事的閱讀環(huán)節(jié)。這一環(huán)節(jié)至關重要。之后開展的各種延伸活動就是建立在對繪本故事的充分理解的基礎上的。繪本是由封面、環(huán)襯、扉頁、正文、封底的一個完整的整體。剛接觸新的繪本時,可以讓幼兒根據(jù)觀察繪本的封面、封底、扉頁等對故事內容進行大膽地想象。遵循以幼兒自主閱讀為主,教師為輔的原則,利用提問帶領幼兒按順序觀察每一幅繪本圖畫內容,思考畫面想要表達的意思,在重點觀察畫面的主角和配角的同時,兼顧圖畫的背景和細節(jié),然后最后連起來想一想整個故事的內容,以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幼兒自身的圖畫閱讀再結合教師的文字講解,會使幼兒對故事的情節(jié)更清晰和印象深刻。
三.確立適宜的教學重點。我國教育部于2012年10月頒布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個領域描述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其中把語言領域的發(fā)展分為了傾聽與表達、閱讀與書寫準備兩個方面。教師要根據(jù)教育部下發(fā)的文件和幼兒園的教育宗旨,結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認知特點、心理特點、接受能力等確立適宜的教學重點。首先,對于剛剛來到一個新環(huán)境的小班幼兒,會帶有對各方面新鮮事物的好奇心和對幼兒園集體生活的不適應。教師的教學重點應該側重在讓幼兒感受美的情感體驗從而激發(fā)幼兒對繪本的興趣,同時通過集體閱讀的方式學會和同伴或教師進行分享和交往,緩解幼兒對新環(huán)境的緊張焦慮情緒。其次,當幼兒進入中班以后,言語器官已發(fā)育成熟,且中班的幼兒對于繪本已經(jīng)比較熟悉,對某一個事物的注意力時間也有所增長,所以此時教師應重點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閱讀的能力。引導幼兒根據(jù)畫面線索講述故事、大膽推測、想象故事情節(jié)。結合畫面討論故事,建立圖畫與文字的聯(lián)系。鼓勵幼兒自主閱讀,引導他有條理地說出故事的大致內容,并與他人圍繞一個主題討論自己在閱讀中的發(fā)現(xiàn)、體會和想法。最后,對于大班幼兒,教師可以利用該年齡段兒童對文字的敏感性放開幼兒自由閱讀。幼兒可以不受外界干擾地主動去閱讀繪本故事,同時能夠完整地表達講述給同伴、老師或家長聽。大班的教學目標還應該包括幼兒對繪本故事情節(jié)的創(chuàng)編,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思維方式在除語言外的其他四大領域相結合的延伸活動中會使教師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篇4
《逃家小兔》這本繪本采用兩色,黑白底色的描繪了媽媽與小兔的對話,而那彩色的畫面就是小兔子想象中的境界了!這個故事簡單得只有幾段對話,但就是這幾段對話,卻讓看過它的人內心漾起波紋。小兔子一天突然對媽媽說:“要跑走了”,兔媽媽說:“你要是跑走了,我就去追你,因為你是我的小寶貝呀!”緊接著,一場在幻想中展開的歡快而又奇特的追逐游戲就開始了。小兔子上天入地,可不管他扮成小河里的一條魚、花園里的一朵花、一塊高山上的石頭,還是一只小鳥,身后那個緊追不舍的媽媽總是能夠抓住他。最后,小兔子逃累了,依偎在媽媽的身邊說:“我不再逃了”,于是媽媽便喂了他一根象征愛的胡蘿卜。教學中我主要是指導學生觀察畫面,能根據(jù)畫面和故事情境想象練說,學習故事中以“如果你變成……我就變成……”的句式創(chuàng)作對話,并能從故事中體會出兔媽媽對兔寶寶的愛。在閱讀指導教學設計中,我主要想從以下幾方面訓練、培養(yǎng)學生。
一、 看——善用觀察的慧眼
觀察力對于兒童是十分重要的。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圖像比文字或其他抽象符號更能優(yōu)先喚起人們視覺神經(jīng)的感知,并保持長時間的記憶。繪本是以“圖”為主,主要是視覺的媒介形式,它的畫形象生動,也能說話,也富有故事味,同時繪畫家的繪畫藝術也是一種美的熏陶,因此,閱讀繪本首先要會觀察,教學《逃家小兔》,我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指導的:
1. 看封面。(出示投影封面)師:你們看,這就是今天我們要讀的書。誰來讀故事的名字?(指著圖)你們看,這就是故事中的主人公,小兔和大兔。再看書名下面的兩行小字,是介紹這本書的作者和繪圖的人。讀封面,知道故事的名稱,了解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故事的主人公、作者。
2. 看作者和繪圖者的圖像。看圖片和簡介,認識作者并進一步了解。
3. 看書中的插圖。繪本的特點就是書中有形象生動的插圖,讀繪本首先要看圖,由圖入境。教學時我首先出示了最后一頁圖,師:看!這就是兔媽媽和小兔生活的地方,它們生活在什么樣的地方?小兔和媽媽一起生活得多幸福呀,可有一段時間小兔可不這么想,他怎么想呢?引讀到前文。如,當小兔要變成小鱒魚時,兔媽媽可能會變成什么呢?掩去文字,不直接告訴學生,先讓學生去看那幅漁夫裝扮的黑白圖,根據(jù)圖來猜測。特別是沒有文字的彩色圖畫,教學中作為重點指導觀察的對象。之后,掩去黑白圖,直接呈現(xiàn)彩圖進行教學。看看每幅彩圖中小兔和兔媽媽分別又變成了什么,看看他們處的環(huán)境,再訓練學生去想象前面黑白圖的內容,想象兩人的對話。教學中不僅指導學生會看圖,還要看得仔細,能捕捉到細微的地方,從一些細節(jié)上體會更深的圖外之意。如,當讀到馬戲團的場面時,師:老師發(fā)現(xiàn),兔媽媽的目光一直看一個地方,看哪兒?走鋼絲稍不留神就會摔下來,媽媽為什么不看腳下而去看小兔?(出示前面的彩圖,逐幅瀏覽,看兔媽媽的眼睛一直在看著小兔。)師:這說明了兔媽媽滿眼、滿心都想著自己的孩子,完全忘卻了自己的處境,自己的安全之置度外,表現(xiàn)出了偉大的母愛。
二、猜——插上想象的翅膀
繪本圖文并茂,符合兒童的認知規(guī)律,可以幫助他們認識世界。每個兒童都是讀圖的天才,并且每本繪本一翻開,都是讓人驚喜的七彩世界,也會刺激孩子的豐富想象力,進而擁有創(chuàng)造力。沒有一種精神能比想象更能自我深化,更能深入對象,更能激活大腦、開啟智慧。
兒童天生就是幻想家,喜歡想象。在兒童的成長過程中,想象是不可或缺的,與其他兒童文學形式相比,集圖像和顏色于一身的繪本給兒童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是發(fā)展兒童想象力不可缺少的書籍形式。正像松居直所言:“圖畫書是想象力的一個重要的起點。”
指導閱讀《逃家小兔》,在剛開始讀封面時就激活學生的想象:猜猜兩只兔子面對面坐著會說什么?因為想象總是美好的,總能給人美的享受。兩種顏色的穿插,不僅一次又一次把故事推向,而且把孩子們的想象力拓展到了一個無限的空間。
1. 根據(jù)黑白圖想象彩圖。如,出示小兔說要變成小鱒魚,媽媽說就變成捕魚的人的黑白圖后,引導學生想象會是怎樣的一幅畫面呢。再如,當小兔說要變成小帆船,媽媽說要變成風時,會是怎樣的畫面,請學生想想再描述一下,然后再呈現(xiàn)書上的彩圖。
2. 根據(jù)彩圖想象黑白圖。彩色圖雖然沒有文字,可從圖畫中我們可以讀到文字。如,出示高山彩圖,師問:小兔在哪里?他又想變成什么了?他會和媽媽說什么?媽媽在干什么?她會對小兔說什么?想象前面的黑白圖的內容。出示花園圖、小鳥圖、馬戲團圖時,同樣讓學生想象前面黑白圖的內容,進行練習說話。
3. 劇情想象。挖掘兔媽媽對小兔表現(xiàn)出的偉大母愛也是本堂課的教學重點。教學中有意設問:兔媽媽爬高山時會遇到哪些困難?為什么她還堅持爬上去?當小兔變成小花、小鳥、帆船、走鋼索的人時,兔媽媽會怎么辦?她為什么要這樣變?最后當小兔回到媽媽懷抱時,他可能會說些什么呢?再如,假如你是小兔,你還想怎樣變,假如你是兔媽媽,你又想怎樣追?想象使簡單的圖畫豐滿而又生動起來了。
三、說——訓練語言的表達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小學生應當具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發(fā)展合作精神。進行口語交際訓練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是語文教學義不容 辭的職責。在教學中除了師生對話,還有生生對話、生本對話。指導閱讀繪本是訓練低年級學生語言表達的好途徑。
1. 以“如果你變成……我就變成……”的句式練習對話。每講完一組圖都讓學生說說小兔和兔媽媽的對話。有時師生分角色,有時學生間分角色進行練說。
2. 以“如果你變成……我就變成……”的句式創(chuàng)作對話。在讀完馬戲團的場景后,師說:現(xiàn)在給同學們一個表現(xiàn)的機會,設想一下:如果你是小兔,你還會怎樣變呢?如果你是媽媽,又如何去追呢?學著用書中的句子,“如果你變成……我就變成……”,試著把這個故事續(xù)編下去,可以師生創(chuàng)作,可以學生間創(chuàng)作。
3. 練習講故事。繪本不僅讓我們欣賞到美麗的圖畫,更主要的是能幫助我們識字、閱讀。逐幅圖指導完了,最后師生進行分角色配樂朗讀。課后布置學生把《逃家小兔》的故事講給家長聽或講給小伙伴聽。感興趣的學生可以進行寫繪創(chuàng)作,即仿照前文繼續(xù)想象內容,繪出圖畫。
四、悟——收獲感恩的心靈
繪本的圖畫直觀形象,文字簡潔明快,有時繪本用簡單的畫面、簡單的文字表達了深刻的內涵,可以把很多人生哲理、豐富的情感通過有趣的繪畫、簡練的文字傳達給讀者。繪本閱讀可以給人一種直抵心靈的溫暖與感動。《逃家小兔》書中將“母愛”這個抽象的概念用形象生動的畫面、簡短的對話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作者通過兔媽媽和小兔之間充滿趣味的對話,加之形象的動作和表情,將“母愛”這一人類永恒的主題生動詮釋。在指導學生讀繪本、聽故事的同時,也要引導他們讀中能有所感悟。講完《逃家小兔》故事后,問:聽了這個故事你想說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學生圍繞媽媽的愛而暢談下去。為了能讓學生有更深入的認識,我把別人讀《逃家小兔》的感受說給他們聽,以達成共鳴與提升。
五、誘——點亮閱讀的明燈
教師僅憑一堂課的教學是不能提高學生閱讀課外書能力的,更拓展不了視野與內涵。通過一堂課主要是指導學生如何去看繪本故事,激起學生閱讀的興趣。教師應是學生閱讀路上點燈的人,今后的路還得靠學生自己走,去照亮。因此在教學中,要有意引導學生去閱讀,通過對其他一些繪本的有趣描述,或把其它繪本的精彩圖畫呈現(xiàn)出來,引導學生去看的熱望,這才是一位教師的主要任務。在這堂課的末尾我進行了閱讀推薦:出現(xiàn)了一些繪本的封面、有趣的描述,引導學生日后積極閱讀。
篇5
【關鍵詞】幼兒園 繪本教學 策略
學齡前兒童正處于"讀圖"年齡段。繪本對孩子的視覺震撼比知識效果更為直接。繪本對孩子情感,想象力,靈敏度以及審美感的啟迪,正是他們日后成功與快樂生活的源泉,正是這樣的背景"繪本閱讀"悄悄的進入了我們視線。現(xiàn)如今,繪本已越來越多地滲透于幼兒園教學中,在幼兒園日常教學中,如何利用優(yōu)秀的幼兒繪本讀物,讓幼兒快樂閱讀呢?以前,我們讓幼兒閱讀時,都是老師提出問題,幼兒思考回答,然后請幼兒講述圖意;或幼兒看圖,教師邊講述圖意,邊讓幼兒聽著。其實,這不是幼兒在閱讀,而是老師在講故事。繪本閱讀活動需要教師運用各種方式,進行合理的安排從而吸引幼兒的閱讀興趣,以下就開展繪本閱讀指導的策略談談自己一些粗淺的認識。
1.猜繪本,喚起幼兒想飛的欲望
無論什么書,封面總是最先映入讀者眼簾的,而在閱讀前讓孩子對故事進行猜測會激起孩子強烈的閱讀欲望。由于繪本中都配合著多種漂亮的圖畫,通常幼兒都會被故事中的圖畫所吸引,教師可以借機請幼兒猜想故事中重要的物品等,幼兒的思維就會馬上被調動起來,幼兒會通過觀察圖片運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 通過分析、綜合、尋求最佳答案。這樣能幫助幼兒積極動腦,能加深幼兒對故事內容的理解,有利于孩子大膽 主動地發(fā)言,增強參與的意識和自信心,更能激發(fā)幼兒的發(fā)散性思維,促進幼兒閱讀概念的形成。
教師在出示一本繪本時引導幼兒根據(jù)題目或封面,大膽預測故事的可能,讓幼兒主動從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問題,這樣的話能給幼兒提供無限的想象空間。比如繪本《逃家小兔》的封面,是一對在草叢中互相對視的母子兔,當請中班幼兒猜測這本書可能會講些什么時,小朋友的想象真是五花八門:"兔媽媽在和兔寶寶說悄悄話!""它們可能在說這里的草可真好吃!""兔媽媽肯定在告訴兔寶寶當心大灰狼!森林里的大灰狼可厲害了!""她們是不是在這里等誰呀?"……幼兒根據(jù)畫面的預測大大出乎了我的意料,這么幅圖片竟然會有這么多的想象空間,雖然此時的想象漫無邊際,但幼兒能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及其以往文學作品的經(jīng)驗大膽地想象著。
2.編繪本,為幼兒插上能飛的翅膀
繪本都比較唯美,版式精到獨特,以封面、扉頁、下文以及封底,構成一個近乎完美的整體。翻開一本本大大的繪本,那精美的紙張、優(yōu)美的畫面在賦予孩子審美的同時,也讓孩子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而在與孩子們進行繪本閱讀時,并不是將一本書平鋪的觀看和直述。需縱觀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及閱讀水平,運用一些技巧,將閱讀活動開展得豐富多樣,從而增加幼兒對繪本閱讀的興趣。
2.1 遮蓋部分圖片激起幼兒的大膽創(chuàng)編
教師可以將畫面中的人物、動物和情節(jié)做一些適當?shù)恼谏w,便于孩子們調動已有經(jīng)驗,加以想象和思考,建立故事前后的聯(lián)系。例如在我與孩子共同閱讀《狐貍爸爸鴨兒子》時,我就將故事的后半部分用回形針別了起來,讓孩子們根據(jù)前面的故事情節(jié)來創(chuàng)編故事接下來將可能發(fā)生的故事情節(jié)或結局。孩子們在講述中都能根據(jù)自己的已有經(jīng)驗,對故事的想象進行大膽創(chuàng)編。
2.2 故事講述后進行創(chuàng)編
在閱讀時我們也可抓住故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教學"延伸點",引導孩子能根據(jù)自己的知識或生活體驗大膽而合理地展開創(chuàng)編,不但可使文學的藝術美得到升華,還能促進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的發(fā)展。比如繪本《猜猜我有多愛你》閱讀后,讓幼兒創(chuàng)編:,要是你,你想對誰說"猜猜我有多愛你"?你會用什么方式來表達自己對他的愛呢?有的說:"老師,我愛你,山有多高,我就有多愛你。"有的說:"媽媽,我愛你小草有多綠,我就有多愛你"有的說:"爸爸,我愛你,星星有多亮我就有多愛你。"
3.演繪本,讓幼兒遨游繪本世界
繪本以精煉的文字,精美的圖畫和內涵豐富的故事展現(xiàn)在孩子面前,看似一個簡單的故事,極少的文字,甚至是無字之書,卻能給人一種溫潤的感動,一種意味深長的暗示,打開了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之門,這也賦予了繪本教學巨大的空間。在孩子們看繪本的過程中,教師可投入感情讀故事,可以動作、神態(tài)輔助語言來"演"故事,用生動、夸張的手法來呈現(xiàn)故事,用預告精彩片段來吸引孩子們,也為孩子們演繹繪本做好相應的鋪墊。
3.1 許多繪本中故事情節(jié)曲折、人物形象鮮明、對話豐富比較適合進行繪本表演
在閱讀過程中,可設計角色對話與情節(jié)表演,讓孩子邊讀邊演,融入故事,走進人物,獲得真切的體驗,提高聽說能力與身體語言的表現(xiàn)力。在角色對話與情節(jié)表演的過程中,對于角色所說的話不要過度追求與原文一致,那樣會影響孩子表演的投入,表達出相同的意思與味道即可。例如:在讀 (法)約里波瓦的作品《不一樣的卡梅拉》時,卡梅拉為生下一個蛋絞盡腦汁想了各種令人噴飯的動作,孩子們一邊讀,一邊演,一邊笑,那個時候,孩子們早就把自己當成了這可愛的卡梅拉,孩子這種全身心地參與,讓整個活動呈現(xiàn)出可貴的輕松快樂。
3.2 當繪本閱讀過程中引起了幼兒強烈的情感共鳴時
他們常常會以角色扮演和身體動作等方式對繪本作出回應。老師可根據(jù)情節(jié)的發(fā)展鼓勵孩子將他們創(chuàng)作的故事以各種表演的方式表達出來,以充分發(fā)揮孩子的表演天份。例如:繪本《想吃蘋果的鼠小弟》是一個令孩子們開心的繪本故事,在整個故事學習中,孩子們都被鼠小弟的形象逗笑了,并且不由自主地離開座位創(chuàng)編鼠小弟的各種有趣的動作。
繪本閱讀能盡情感受童年的精妙,分享和陶醉穿越時空跨越文化直抵心靈的溫暖與感動,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繪本教育是一種看得見的教育,是對孩子的體能、智力、情緒、社交等全面發(fā)展的教育。因此,我們應充分利用繪本的內在價值來進行教育,讓孩子閱讀越輕松、閱讀越快樂、閱讀悅美。
篇6
基于以上認識,通過不斷實踐探索和研究梳理,初步形成了品德教學生活化的基本路徑,有效地貫徹落實了新課標精神,逐步使“新的品德課堂”成為兒童完整生命投入與成長的過程,成為他們回歸生活、享受生活的過程和自身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奠基過程。
一、運用生活進行教學
現(xiàn)實生活是動態(tài)的,復雜多變的,我們不能簡單套用書本上的事例來解決現(xiàn)實問題。只停留在分析他人生活層面是遠遠不夠的,教育教學必須貼近生活,運用生活進行教學,使其在生活中用心去體驗,用心去感悟,在生活中學會生活,從而不斷豐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努力由“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因此,注意運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和人物故事進行教學,將品德教學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融合,充分利用學生差異的生活資源,引導學生將自己的切身經(jīng)歷和感受與大家交流分享,讓他們用自己的眼睛觀察社會,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生活,逐步提高對現(xiàn)實生活的感悟能力,從而促進其良好品德形成和社會性發(fā)展。
(一)活化教學內容
品德教材是以兒童生活為主線編寫的,但教材的發(fā)展仍然滯后于時代的發(fā)展。過去了的生活與正在進行的生活、靜態(tài)生活與動態(tài)生活、間接生活與直接生活、成人生活與兒童生活,對兒童有著不同的意義。如果我們只會簡單地運用教材,不引入生活中大量鮮活的事例,就很難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也就難以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因此,筆者依據(jù)學生良好道德品德習得的規(guī)律和教學實際,對部分教材進行了二度開發(fā),使其更貼近學生的生活,以滿足他們的興趣和需要。在教學實踐中,我一方面將學生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經(jīng)驗作為最鮮活的教育資源,注重以“我”為突破口,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實現(xiàn)積極的情感體驗;另一方面,我注意通過多媒體課件、課本劇等形式,使學習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將靜態(tài)的教學內容動態(tài)化,努力活化教學內容。
比如,在教學《我也想當升旗手》《我從哪里來》《我是家中的小成員》《我掉了一顆牙》《我來試試看》《我的好習慣》等課文時,我根據(jù)教學內容的特點,引導學生從“我”“我的感受”“我的故事”“我所經(jīng)歷的事”說起,展開教育活動,讓學生在自主體驗中提升道德認識,實現(xiàn)良好道德的自我建構;在教《我送老師一朵花》一課時,我播放本班學生和老師在一起共同生活的情景,有老師給同學們上課、批改作業(yè)的場面,有老師為學生盛飯、端湯的鏡頭,有老師檢查學生午休的情景……課一開始,便把學生帶進自己的生活之中,由此激活學生已有的生活積累,讓學生通過生活回味,體會老師為“我”付出的辛勤勞動,從而不斷孕育理解、感激老師的積極情感。我將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使文本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結合,努力建立起課堂教學與學生生活之間的通道,使品德教學更富影響力;在教學《筑起血肉長城》一課時,我運用多媒體課件播放的典型事件和相關資料,使教學內容具體化、形象化,從而拉近了文本情節(jié)與學生間的距離,拓寬了學生的視野,使學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二)拓展教學內容
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是一個循環(huán)反復的過程。因此,品德教學內容不應囿于教材提供的內容,而應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教育資源,以教科書內容為點,擴展到所有對學生有意義的生活題材,充實時代精神,讓教學內容與學生生活接軌,從而豐富教學內容,增強教育的感染力。
通過《父母的疼愛》一課教學,讓學生體會家庭親情,感受父母對自己的疼愛和養(yǎng)育之恩,喚起學生對父母由衷的愛與感激。第一課時主要是幫助學生在自己已有的生活體驗基礎上,再進一步感受生活,感受父母的疼愛,提升心靈的體驗。第二課時重點是讓學生表達怎樣對待父母的疼愛。在第二課時教學時,我首先在音樂聲中聲情并茂地講述“香九齡,能溫席”的故事,用具體生動的榜樣形象激發(fā)學生愛父母的情感。隨后,我請班上一名學生介紹他在媽媽生病期間精心照顧媽媽的感人事跡。學生們用心傾聽著他的介紹,感受著他孝敬父母的真情,有的學生的眼里還閃爍著淚花。用身邊的人和事感染、影響學生,學生們感到親切可學,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接著我讓學生交流“自己為父母做過些什么?今后準備怎么做?”學生們談得很投入,計劃說得也很具體。與此同時,我印發(fā)了一份“關心父母家校聯(lián)系卡”,讓家長對子女的行為進行實事求是的評價,促使學生將自己對父母的熱愛之情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從而養(yǎng)成時時處處關心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的好習慣。
(三)開發(fā)校本教材
在關注學生的“生活事件”和生活經(jīng)驗的同時,我們還以學生的日常生活為基礎,開發(fā)了《學會生活》校本教材,并采用“專題式”“系列化”的方法進行編排。所謂“專題式”,就是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四個方面,緊緊結合與學生生活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內容,分為“衣著篇”(衣)、“烹飪篇”(食)、“家居篇”(住)、“出行篇”(行)四個專題進行設計。所謂“系列化”,就是每個專題根據(jù)學生年齡特點,由低年級到高年級,由易而難、循序漸進地設計了12個實踐體驗活動,貫穿于小學一至六年級的12個學期之中,一般每學期完成每個專題中的一個實踐活動內容。《衣著篇》選編了家庭日常生活中穿衣、疊衣、洗衣、曬衣以及衣服的修補、收藏等內容,突出對學生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烹飪篇》從一年級的煮雞蛋、煮米飯到六年級的炒肉絲、煲雞湯,小學六年下來能學會燒制一桌家常菜,增強了他們生活的本領;《家居篇》主要讓學生從小認識家用電器、餐具、炊具,學會泡茶招待客人,學會打掃衛(wèi)生、整理房間、美化家庭生活環(huán)境,處理好鄰里關系,學會待人接物;《出行篇》主要介紹出行的常識和禮儀。在實施過程中,我們注意將品德課程教學與校本課程有機結合,組織學生親身參與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實踐活動,通過實踐體驗和探究學習,培養(yǎng)學生關注生活、熱愛生活的意識和熱情,形成基本的生活技能,為學生今后享受一個幸福完整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引導學生走進生活
新課標倡導通過學生自身的生活經(jīng)驗來學習,在生活中學習生活,學習道德,體現(xiàn)了“生活即教學”的理念。我以教材中的教育主題為引子,有意識地將兒童帶回到真實的生活中去,讓他們面臨真實生活,自覺進行觀察、感受、體驗、分析、研究、反思,并以“美好生活”為追求目標,來引導和提升自己的真實生活,真正享受生活的樂趣。
(一)課題研究
《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中指出:“讓學生在活動中探究,在探究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要及時鼓勵學生的各種嘗試和有創(chuàng)造性的思考,引導學生得出有價值的觀點和結論。”研究性學習和解決問題式學習是品德與社會課程重要的學習方式。為此,我注意引導學生以現(xiàn)實生活為背景,以品德教育主題為依據(jù),發(fā)現(xiàn)并選擇研究課題,讓他們通過考察、調查、思考、探究、討論、辨別等方式進行研究性學習,學會理性地面對問題,自主地分析和解決問題,切實培養(yǎng)學生自主研究、分辨是非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在探索過程中自覺提升道德素養(yǎng)。
比如,在教學三年級下冊第9課《不說話的“朋友”》一課時,我讓學生以“公用設施與我們生活的關系”為研究課題,引導學生制訂研究計劃,開展研究活動。學生們通過實地考察、統(tǒng)計分析,了解公用設施的使用和保護情況,并整理出一份調查報告,提出了10多條關于使用和保護公用設施的小建議,抄送給了相關部門。另外,我還利用班會課組織學生圍繞“公用設施在我們生活中起到了哪些作用”這一話題展開討論,進一步明確公用設施與我們生活的關系。與此同時,在班主任的關心支持下,成立了8個小隊,認領了附近的20多處公用設施,定期為它們打掃衛(wèi)生,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自覺增強愛護公用設施的意識,養(yǎng)成符合社會公德的行為習慣。
再如,六年級下冊第7課是《許多物種消失了》,學生們通過自學和討論,確立了“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和“植物與人類的關系”兩個課題,教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調查研究,形成了兩份比較詳實的研究報告。學生們通過參與調研活動,了解到動植物的生存狀況以及和人類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系,切實增強了保護動植物的意識。
(二)真情體驗
在學習活動中豐富學生的生命,讓課堂教學充滿生命的活力,其突出的表現(xiàn)是學生積極的心理活動和豐富的情感體驗。而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往往忽視了人的各種心理因素,割裂認知與情感、態(tài)度的聯(lián)結,課堂教學只有認知而無情感體驗,學生完整的生命表現(xiàn)和心理結構被人為肢解,因而教育教學效果甚微。讓學生走進真實生活,強化真情體驗,就是要使學習過程成為學生完整生命投入的過程,成為完整心理結構參與的過程,真正實現(xiàn)情感、態(tài)度、行為習慣和知識技能的內在統(tǒng)一。
比如,在教學一年級下冊第3課《在爸爸媽媽關心下成長》一課時,我引導學生開展“尋找成長的足跡”活動,讓學生搜集自己小時侯用過的物品,通過比較腳印、衣物等的變化,使其在“看看比比”中直觀地感受自己長大了。這樣的生活調查簡便易行,老師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探究才能,用他們搜集的實物來進行體驗教育。睹物思情,樣樣小物件都凝聚著父母的濃濃愛意。一年級下冊第2課是《我是家中小成員》,在“我愛我家”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請學生根據(jù)平時的表現(xiàn)編寫小劇本(如,將小朋友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表現(xiàn)編成劇本),并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他們在表演過程中感受不同人物的心情,并通過評議交流,進一步體驗作為一名家庭成員應該怎樣說話、怎樣做事,從而不斷豐富生活經(jīng)驗,逐步提高生活能力。在教學《他們需要關愛》時,我們首先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引導學生開展“換位體驗”活動:(1)扮演盲人。請每人拿出一條大方巾,站在自己的座位前,蒙住自己的雙眼,順著桌子右邊慢慢走,盡量不要碰同學和桌椅,要求學生邊走邊感受。(2)用一只手整理書包。請同學們把書包里的書本全部拿出放在桌上,右手握拳放在胸前,用左手整理書包,要求在整理過程中右手不能幫忙。活動結束后,請他們談活動的體會,使其切身體驗殘疾人在生活中可能面臨的困難與痛苦,喚起他們的同情心。
在我主持的中央教科所教育實驗研究中心立項課題、南通市“十五”重點規(guī)劃項目“小學思品活動教學研究”結題論證活動中,我上的一節(jié)專題研究課使我至今難忘。內容是當時的蘇教版《思想品德》第五冊第13課《講節(jié)約,不攀比》。在上課的前一天,我告訴學生,明天將組織開展郊游活動,要求學生自主準備午餐和相關物品,并以學生郊游前的積極準備為基礎,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生成活動思路,形成如下五個板塊的活動:小背包里的秘密;七嘴八舌話消費;秋游故事共賞析(教材中的故事);我的裁減小計劃;快樂的郊游活動。讓學生直面自己的現(xiàn)實表現(xiàn)進行統(tǒng)計、比較、討論、辨析和自主反思,使其在活動過程中獲得積極的行為感悟和情感體驗,懂得“講節(jié)約,不攀比”的道理,逐步培養(yǎng)學生多元的價值觀和健康的消費觀,為提升消費質量和生活水平奠定基礎。同時,通過組織學生開展郊游活動,將教學活動由課內向課外延伸,將認知活動與學生的實際行動有機結合,學生會自主引發(fā)內在的矛盾斗爭。活動結束后,再及時組織學生召開總結交流會,引導學生講活動過程中發(fā)生的故事,交流所帶物品的利用情況,說說活動后的感受和收獲,讓學生對自己的言行進行一次檢閱,自覺調整不合情理的行為,真正做到“講節(jié)約,不攀比”,以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總之,品德教學“回歸生活”既是新課程的積極主張,又是品德教學的現(xiàn)實呼喚和課程價值的理性追求;既是品德課程教學的基本路徑和策略,更是學生生命成長的內在訴求,對提升品德教學實效和品德課程的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參 考 文 獻]
[1]張啟建.構建小學科技活動課程體系的嘗試[J].課程、教材、教法,1997(3).
[2]張啟建.著力構建思想品德教育綜合課程體系[J].江蘇教育研究,2000(1).
[3]陳少娟,吳慧珠.思想品德課的課堂教學模式[J].課程、教材、教法,2000(5).
[4]張啟建.思想品德課“主體參與”教學模式探析[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0(13).
[5]韓永平.活動型思想品德課教學初探[J].小學德育,2000(17).
[6]張啟建.小學品德課程活動教學研究[J].中小學教材教學,2001(11).
[7]魯潔.讓品德培養(yǎng)回歸生活[N].中國教育報,2002-9-10.
[8]李季湄.品德與生活課程的基本觀點及其實施[J].學科教育,2002(12).
[9]張茂聰主編.品德與生活(社會)新課程教學法[M].北京:開明出版社,2003.
篇7
一、高職成本會計教學面臨的問題
(一)成本會計教學內容的滯后。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到來和普及,計算機技術普及到多個行業(yè),會計專業(yè)也因此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成本會計作為會計專業(yè)很重要的一部分,它的技術方法和手段也不斷地被更新,比如電算化逐漸代替手工記賬,企業(yè)財務報告的實時更新成為現(xiàn)實。而對于這些變化,很多高職院校并沒有做到與時俱進,仍然是以傳統(tǒng)的制造環(huán)境為背景來進行成本會計的教學。當前的教學教材沒有根據(jù)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做出新的調整,注重成本核算,而忽視成本考核、分析和預測,教師的教學模式只是進行理論和概念的灌輸,卻忽略了實踐操作。這些教學內容的滯后勢必導致學生學到的知識難以符合社會的需求。(二)忽視成本會計實踐操作的重要性。成本會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所以對這門課程的教學需要理論結合實踐操作來進行,除了掌握基本理論和技巧,更要懂得將理論和技巧運用到相應的實踐中。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高職院校的教學模式非常偏重于理論教學,對于實踐操作少之又少,這樣“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對于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非常不利,并且理論知識由于缺乏鞏固和實踐,也難以運用到實際問題的解決中。在現(xiàn)在的很多高職院校中,采用的是“理論—實踐”教學方式,但是實踐的部分并沒有分散到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而是集中在學生即將畢業(yè)的短時間實習中,這種流于形式的“理論結合實踐”的教學方式并不能真正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它將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分割開來,所達到的效果不會太理想。(三)缺乏專業(yè)的師資隊伍。教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他們的教學水平和素質決定了教育質量的高低。成本會計課程由于其實用性強、操作性強的特點對師資隊伍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除了要對理論知識有充足的把握之外,還要有較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只有這樣,才可能培養(yǎng)出來理論知識扎實、實踐能力過硬的學生。而在現(xiàn)在的各個高職院校中,很多教師都是長期從事會計專業(yè)的理論教學工作,沒有實踐操作的經(jīng)驗,大多知識都是來源于課本,對現(xiàn)今企業(yè)中會計專業(yè)、成本會計的運用并沒有深入的了解,對企業(yè)的組織特點和管理要求沒有切身的體會,所以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二、針對成本會計面臨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構建與時俱進的教學內容和體系。任何事物都是需要不斷發(fā)展和完善才能生存下去的,高職的教學體系同樣如此,成本會計課程的特點要求教學體系更加注重實踐性和操作性,高職會計專業(yè)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也要求現(xiàn)今的教學體系需要進行變革。構建合理的教學結構,需要結合成本會計課程的內容和教學要求,從整體出發(fā),從而提高成本會計教學的效率,解決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促進學生實踐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在今天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對成本會計教學內容的改革也應該順應時展,實時掌握會計領域的新變化,根據(jù)環(huán)境的變化來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更新教學內容,從而解決成本會計教學內容和模式與社會變化脫節(jié)的問題。(二)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意在實現(xiàn)教師的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著重提高教師的技術能力、專業(yè)操作能力、實訓能力等。為了有效地建設“雙師型”師資隊伍,高職院校需要安排會計教師到相關企業(yè)進行實踐技能培訓,設置“雙師”教師獎勵機制,組織專業(yè)教師進行技能考核鑒定,據(jù)此標準,合格、優(yōu)秀的專業(yè)教師可以優(yōu)先參與教學科研課題、教材審編等活動,從而提高教師自我培訓的積極性。此外,高職院校可以利用假期時間組織專業(yè)教師去相關企業(yè)進行實踐、學習,深入到企業(yè)實踐中學習新技術、新方法,了解企業(yè)的生產(chǎn)、管理過程以及對會計人才的要求,從而更好地為課堂教學做準備。高職院校也可以通過邀請專業(yè)的社會人士來學校開講座、做培訓,比如會計學專家、企業(yè)會計人員,從而使教師能夠接收到新的專業(yè)知識,使其教學水平適應社會對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三)加強實踐教學。通過實踐,學生可以把學到的知識轉化為解決問題的能力,成本會計又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課程,所以更需要注重實踐操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在講授過一部分的理論知識時,可以舉出一些簡單的實踐范例,把這部分理論知識引入到實際生活中。此外,高職院校要建立校內校外聯(lián)合實踐基地,高校和企業(yè)進行合作,定期將一部分學生帶到企業(yè)中進行學習和實踐,讓學生學會用會計專業(yè)的理論知識去解決企業(yè)的實際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
隨著時代和教育體系的發(fā)展,成本會計課程作為會計專業(yè)的一門主課,其教學遇到了一系列問題,成本會計課程本身具備的實用性、操作性強等特點與現(xiàn)在的教學模式、內容格格不入,并且互聯(lián)網(wǎng)的到來和普及使得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內容已經(jīng)滯后,而高職院校的大部分教師都是從事傳統(tǒng)教學很多年,普遍缺乏應對時代需求變化的能力。以上,就是對高職成本會計教學中問題和應對策略的論述,希望對相關教育工作者有所幫助,真正地解決成本會計教學中的問題,還需要很多專業(yè)教師的不斷實踐和完善。
作者:龍珺 單位:江西水利職業(yè)學院
參考文獻:
[1]李從峰.高職“成本會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改革途徑[J].教育與職業(yè),2016,(05):97-99.
篇8
【關鍵詞】語文教學;回歸本真;策略探究
隨著課程改革和優(yōu)質均衡教育不斷推進,小學語文課堂變得日趨活躍,課堂教學模式應運而生,致使課堂教學異彩紛呈。筆者置身于教學改革浪潮中,根本算不上弄潮兒,但也有自己的思考。近年來,筆者經(jīng)常思考這樣的問題,課堂教學的異彩紛呈,似乎課堂熱鬧非凡起來,但學生的閱讀感悟能獲取的是什么,獲取得多還是少。異彩紛呈的課堂是否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本真逐漸消失,如果有逐漸消失的趨勢,我們又需要采取怎樣的措施促成課堂本真的回歸,我認為需要做到以下三個方面。
一、本真課堂的回歸需優(yōu)化組合教學媒體
優(yōu)質均衡教育是近幾年人們談論的話題,優(yōu)質均衡教育涵蓋的教育設施的普遍優(yōu)化已得到充分落實,資源性網(wǎng)絡可以說是校校通,電子白板進入了一個個學課堂。人們利用多媒體技術營造課堂教學的良好氛圍,人們還使出渾身解數(shù),促使教學課堂氛圍更好。但人們似乎在冷落傳統(tǒng)教學媒體,就拿教師本身來說,電子白板上的板書幾乎銷聲匿跡,教材文本已聽不到老師的范讀。總之,教師在課堂上變成一個簡單的按鍵工,學生隨著電子白板呈現(xiàn)的教學要求實現(xiàn)著自己的閱讀感悟。這樣的課堂能夠體現(xiàn)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這樣的課堂能夠彌漫著新鮮的空氣,讓學生得以充分自由呼吸?殊不知,這樣的課堂,教師的空間語言得不到有效傳播,師生之間就像陌不相識的路邊人一樣。對此,我們必須提倡的是,先進的教學媒體不可不用,傳統(tǒng)教學媒體不可忽略。譬如,范讀課文,我們可以播放比較規(guī)范的錄音,但錄音不可以處理朗讀時必需的輕重緩急和相關意義上的停頓,學生只聽到錄音中的聲音,看不到朗讀者根據(jù)文本內容需要輔助表現(xiàn)的舉手投足和一顰一笑。如果教師范讀,這些問題都可以得到比較妥善的處理,更能夠舉手投足皆表意,一顰一笑總關情。如教學杜甫的《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筆者就在比較有意義的體態(tài)語言配合下,進行多重意義上的多次范讀。學生聽讀時不但聽到老師范讀的聲,而且看到老師范讀的形,更主要的是學生感受到老師范讀時傳出來的情。教育教學實踐告訴我們:回歸本真的教學課堂當是現(xiàn)代和傳統(tǒng)媒體優(yōu)化組合的課堂。
二、本真課堂的回歸需還給學生自利
現(xiàn)在的教學課堂著實比過去課堂熱鬧得多,首先因為學生學習資源豐富,給學生回答教師課堂教學感悟中的諸多提問帶來了便捷。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如果教師出一些閱讀感悟的前置性預習題,學生就會立即從相關資源中尋找到答案。那課堂上只要電子白板的按鍵一按,那些需要學生感悟的內容則呈現(xiàn)于電子白板,學生一看,立即就把小手舉得高高,回答出來的感悟是那樣無懈可擊。在小學生人人都想爭著回答問題時,豈不是相當熱鬧?透過如此乃至其他課堂種種跡象,看課堂教學的本質,學生是否是真正意義上的自主感悟?這樣看似相當熱鬧的課堂又有怎樣的本真之處?對此,我們必須大聲疾呼,寧可少些這樣的熱鬧甚至喧鬧,也要多些課堂教學寧靜氣氛中的靜態(tài)思維獲取的當場鮮活感悟。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課堂本真,因為學生真正在自主探究著,在自主感悟著。所以,平時閱讀教學,我們不要用現(xiàn)代媒體提示閱讀感悟的內容,那樣會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會為學生畫地為牢,限制甚至僵化學生的思維。好像省了點事,也省了些力,但對學生的未來是利少弊多的。因此,平時教學中,筆者讓學生前置性學習,大都讓學生掃除一些文字,大都讓學生熟讀文本,不做可以讓學生抄近路的閱讀感悟。課堂教學時首先讓學生自己整體介入教材文本,讓學生在充分多次閱讀的基礎上進行感悟,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自行解決發(fā)現(xiàn)中的問題。最后,組織學生進行討論,甚是相當激烈的爭論和爭辯。筆者感到學生越是爭辯得面紅耳赤,越能體現(xiàn)出課堂教學的本真。
三、本真課堂的回歸需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探究
新的發(fā)展時期,越發(fā)需要全面創(chuàng)新,越發(fā)需要全民創(chuàng)造。現(xiàn)在的小學生是未來的棟梁和進行現(xiàn)代化建設,實現(xiàn)偉大中國夢的中堅力量。作為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語文基礎性學科課程,尤其必須重視學生語文學習中的創(chuàng)新性和創(chuàng)造力。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必須從考慮學生的學力上考慮學生的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問題。應當明晰的現(xiàn)實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還被禁錮在學生語文學習知識和技能掌握上,還在做著應試教育的事,導致一定數(shù)量或者更多學生沒有能夠被我們發(fā)現(xiàn)。對學生本身而言沒有充足的機會對類似冰雪融化是什么等諸多問題的思考,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得不到充分培養(yǎng),那學生怎能發(fā)現(xiàn)冰雪融化后是春天,又怎能產(chǎn)生充滿創(chuàng)新意義之奇妙的想法。所以,平時閱讀教學中一切浮面且華而不實的熱鬧筆者大都堅持取消,一切沒有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簡單感悟都堅持拋棄,為學生搭建起理想的創(chuàng)新思維時空。譬如教學《鞋匠的兒子》,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不再把精力花在對林肯大勝南北之戰(zhàn)的感悟上,而是讓學生得以更廣泛又充分的發(fā)現(xiàn)。學生在感悟中獲取一定意義上的創(chuàng)新,因為學生知道了他作為鞋匠的兒子的出身是卑微了一些,但建立起自身的人格魅力是行使好總統(tǒng)權利和權力唯一又寶貴的精神支柱。學生不但發(fā)現(xiàn)林肯需要這樣,所有人都需要這樣,當每個人都具有美好的人格魅力,整個人類是多么美好,整個世界又會多么美妙。學生的創(chuàng)新潛能是巨大的,只要我們潛心發(fā)揮,那么學生的潛在創(chuàng)造力肯定沒有窮盡。
參考文獻:
[1]蒙在飛.陳玉文語文的回家之旅[J].小學教學研究(教學版),2010.9.
篇9
繪本閱讀已逐漸成為我園比較明顯的特色。但在指導幼兒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我發(fā)現(xiàn),教師在在指導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時,過于注重文字,忽視畫面,指導策略也比較單一;而家長對于繪本的認識還比較淺顯、存在差異,也不夠重視。
關鍵詞:繪本;早期閱讀;指導策略
幼兒繪本教育具有圖文并茂的特點,能夠切實符合幼兒生活,與幼兒形象思維特點相匹配,通過視覺對幼兒形成美感的體驗,對于發(fā)展幼兒的想象能力,增強幼兒的注意力,提高幼兒的審美能力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我們通過對繪本閱讀指導策略的研究,形成一些科學、有效的指導策略,幫助教師更好地指導幼兒進行閱讀,形成家園合力,讓繪本真正走進孩子,讓閱讀真正融入幼兒生活,為幼兒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1幼兒早期閱讀興趣的結構和特點
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幼兒早期閱讀興趣的因素包括參與性、效能性、傾向性和廣泛性,而這四個因素對幼兒早期閱讀興趣的影響程度由大到小依次為效能性、參與性、傾向性和廣泛性。幼兒早期閱讀興趣缺乏穩(wěn)定性,且缺乏中心興趣。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可能與幼兒好奇、好動、缺乏耐心和堅持力的年齡特點以及有意注意發(fā)展滯后、沒有穩(wěn)定的中心興趣、很難長時間做同一件事情的心理特點等有關。幼兒對閱讀材料有獨特的喜好,色彩鮮艷、圖多字少、夸張、充滿想象力且貼近生活的閱讀材料對于幼兒更有吸引力。
2師幼互動,閱讀區(qū)氣氛融洽
約一半的教師會選擇在幼兒閱讀時或閱讀后進行指導;只讓幼兒獨自閱讀、只讓幼兒聽老師閱讀講解的也有,但所占比例小,說明大部分教師注重閱讀時的師幼互動,態(tài)度較積極,指導頻率較高。
3教師組織下的閱讀方式多種多樣,教學形式以集體教學為主,采用多種教學方法
幼兒園的閱讀方式多種多樣,最常采用的是區(qū)域活動,幼兒自己看為主,教師指導為輔;其次是集體教學、小組活動,這三種情況都能培養(yǎng)幼兒同伴之間交流溝通的能力和師生之間閱讀的互動,最后是一對一教學,它主要是培養(yǎng)師生之間的閱讀溝通,但忽視了同伴之間的閱讀互動。在教學活動中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如制作繪本PPT,人手一本圖書閱讀,以游戲形式引導幼兒感受和體驗故事內涵。
4繪本教學中教師對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難點存在的問題和困境
教師往往是拿來主義,不對繪本內容、畫面做取舍,在教學過程中,將繪本教學簡單地等同于看圖講述、故事教學等傳統(tǒng)的語言活動,因而教學活動往往顯得冗長而沉悶,繪本的內容得不到深入的挖掘,也抹煞了孩子們對繪本進行創(chuàng)造性閱讀的能力。
教師們在思索繪本教學的最終目的是什么?是使幼兒在繪本背景中,學習自然科學、情感藝術、生活品行、發(fā)展思維等各方面能力。早期閱讀的語言力學習已不再是教學重點,卻是完成目標不可或缺的途徑。然而在教學實際中,教師們表現(xiàn)出對繪本教學的目的缺乏準確的價值判斷,因而在定目標的時候,往往將了解故事內容作為主要目標。
如何深入挖掘繪本內涵?教師將理解繪本內容作為繪本教學的主要目標,一方面說明教師對繪本教學價值理解上的偏差,一方面也說明我們的教師在深入挖掘繪本內涵方面的欠缺,我們的教師缺乏投放在專研繪本上的時間和精力,同時教師本身文學素養(yǎng)的差異,也造成了在理解文學作品上的偏差和不足。
5結論與建議
1.正確選擇好繪本。繪本有品質高下之分,尤其在繪本已經(jīng)熱起來的今天,難免會有良莠不齊的現(xiàn)象甚至是“偽劣繪本”的出現(xiàn),作為教師,具備鑒賞優(yōu)秀繪本的能力,挑選適合孩子閱讀的繪本,在幼兒園繪本教學中舉足輕重。怎樣選擇繪本?
首先,要以幼兒為本,充分考慮閱讀興趣。以幼兒為本,即選擇適合幼兒不同年齡段與智力發(fā)展段的繪本。比如,中班兒童還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更注意事物的表面屬性,他們的觀察能力不強,因此,角色太多、背景較復雜的繪本就不太適合他們閱讀。教師應選擇那些畫面清晰、形象突出、情節(jié)簡單、內容健康的繪本供幼兒閱讀。充分考慮孩子的閱讀興趣,就要選擇趣味性強的,情節(jié)比較緊張、角色個性鮮明的故事,如《母雞蘿絲去散步》、《鼠小弟的小背心》等。
另外,不能根據(jù)文字多少來判斷繪本傳授知識的深淺。接觸繪本多的人就知道,著名大師繪就的繪本,即使文字不多,但卻具有培養(yǎng)孩子的想象力、觀察力和思考能力的突出功能,如美國伊恩·福爾克納的《奧莉薇》,文字不多,卻通過作者簡單的筆觸將這只超有個性的豬小妹躍然紙上,讓小讀者享受一場特別的視覺盛宴的同時從內心深處為發(fā)現(xiàn)另一個自己而會心一笑,奧莉薇是只擁有“大大夢想”的豬,小朋友們何嘗沒有呢?
其次應以審美、娛樂功能為主。美是繪本最重要的本質,圖畫是美的主要載體,圖畫如果是美的,高品質的,豐富的,那么兒童從中獲得的想象就必然是美的、高品質的、豐富的;相反,圖畫若是低劣的、呆板的、惡俗的,那么,孩子的想象力就必然大打折扣。因此,選擇繪本要重視繪畫的藝術品質。另外,中國傳統(tǒng)教育注重的教育功能為主深刻地影響著教學繪本的選擇,“板起臉來說教”是我們一貫的作風。但是繪本教學的本質不應該如此,選擇屬于孩子自己的故事,讓他們沉浸在幻想和快樂的天堂才是繪本應有的作用。因此,選擇繪本,不是選擇“大道理”,孩子美好的童年時光,不該是被端端正正地釘在教育里,而是在輕松愉悅的繪本故事中笑著成長。
2.追求繪本教學活動設計的科學性。繪本教學應該是一種充滿童趣和利在營造快樂氣氛的活動,在教學活動中首先應該保證孩子獲得了快樂。也許,在這個生存要經(jīng)過激烈競爭的時代,千方百計不想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家長們、老師們無奈地故意忘記了孩子的天性,或者習慣了忘記,不得不在他們年紀尚小的時候就對其開始知識和道德的教育,但還是請他們偶爾給孩子自由呼吸的機會。因此,在繪本教學活動設計中,要充分尊重孩子的心理現(xiàn)實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充分應用心理學、教育學的各種研究成果,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學習活動,提高活動片段帶來快樂的價值。小二班有個很不喜歡看書的小朋友,原因是其在家里看書后總要回答父母的問題,她一方面很怕答不上來,另一方面就是在看書時集中不了經(jīng)歷,老在琢磨爸媽會問什么樣的問題。結果沒享受到讀書的樂趣反而使讀書在其心里成了件有壓力的事。同樣,繪本教學活動設計如果有過多的提問,且不懂得提問的策略,同樣沒法使繪本活動給孩子們帶來快樂,也發(fā)揮不了繪本在孩子成長中應有的價值。
3.正確處理繪本教學設計與教學目標達成的關系。繪本教學的目標應當全面、合理,要體現(xiàn)個性差異。正因為幼兒園繪本教學要實現(xiàn)的更多是情感或者精神層面的目標,可觀測性沒那么強,因此,在設計繪本教學目標時,不能僅僅為了符合教學設計原理就不顧繪本教學本身的特點以及兒童自身的特點。
篇10
《成本會計》作為中職會計專業(yè)的主干課,是中職會計專業(yè)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門理論性強、核算體系繁雜、教學難點多的課程。如何借助信息化手段與學科教學有機融合,且能夠形成普遍化、常態(tài)化應用狀態(tài),筆者思考良久并實施教學。本文本著“有用、有效、有趣”原則,通過列舉中職成本會計核算中五個費用界限如何正確劃分、約當產(chǎn)量比例法之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如何正確計算、逐步綜合結轉分步法之成本如何還原等教師難教和學生難學的“痛點”,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引導學生正確理解和記憶,激發(fā)學生思考力與聯(lián)想力,進一步提高自主學習能力,以期順利完成專業(yè)課程教學。
一、巧解“五個費用界限如何正確劃分”
會計成本核算,是根據(jù)國家有關法規(guī)和制度規(guī)定,對制造業(yè)發(fā)生的各項費用支出進行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審核和控制,并將已發(fā)生的費用合理計入產(chǎn)品成本或期間費用。怎樣算合理計入呢?關鍵是要解決如何正確劃分五個費用界限的問題,即:生產(chǎn)經(jīng)營管理費用和非生產(chǎn)經(jīng)營管理費用界限;產(chǎn)品生產(chǎn)費用和期間費用的界限;各期產(chǎn)品成本的費用界限;各種產(chǎn)品的費用界限;完工產(chǎn)品與月末在產(chǎn)品的費用界限。五個費用界限的正確劃分在成本會計核算工作中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學生學習難點:學生雖已掌握基本會計理論知識,能夠大體分辨企業(yè)經(jīng)營費用,但具體到某個產(chǎn)品應承擔的費用時,就顯得無所適從,不能正確劃分,導致計算的產(chǎn)品成本五花八門。
難點解析:學生之所以亂,是因為沒有真正掌握產(chǎn)品費用結構和內容。企業(yè)為組織和管理生產(chǎn),會發(fā)生很多費用,但不是所有費用都與產(chǎn)品生產(chǎn)直接相關,不相關就不構成產(chǎn)品費用。如何區(qū)別費用與產(chǎn)品生產(chǎn)有關還是無關呢?作者在教學中使用了思維導圖,利用其直觀有條理特性,將企業(yè)發(fā)生的費用有序梳理,將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逐層剝離,剝離的過程,就是五個費用界限正確劃分的過程。通過劃分,使學生進一步明確,五個費用界限的正確劃分,既是對產(chǎn)品成本的計算和各項期間費用計算的歸集過程,也是工業(yè)制造企業(yè)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貫穿成本會計核算的主干線。由于思維導圖結構清晰,再加之大腦對色彩天生的感知力進行聯(lián)想、思考、記憶,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思維導圖1所示。
實際應用舉例見表1。根據(jù)表1的費用,對照思維導圖1,逐層分析剝離出①生產(chǎn)經(jīng)營費用和非生產(chǎn)經(jīng)營費用;②與產(chǎn)品生產(chǎn)有關費用和期間費用;③與產(chǎn)品生產(chǎn)有關費用是本期費用,還是上期或下期費用;④屬于甲產(chǎn)品的料、工、費;⑤最終計算出甲產(chǎn)品完工產(chǎn)品成本和月末在產(chǎn)品成本。實例中企業(yè)總費用是46100元,但經(jīng)過層層剝離后,甲產(chǎn)品費用確定為24800,如思維導圖2所示。
二、巧解“約當產(chǎn)量比例法之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如何正確計算”
在企業(yè)產(chǎn)品成本核算中,月末需要選擇適當?shù)姆峙浞椒ǎ瑢⒛钞a(chǎn)品已歸集的全部生產(chǎn)費用在完工產(chǎn)品和月末在產(chǎn)品之間進行分配,計算出完工產(chǎn)品成本和月末在產(chǎn)品成本。約當產(chǎn)量比例法,是以完工產(chǎn)品產(chǎn)量與期末在產(chǎn)品約當產(chǎn)量的比例為標準,在完工產(chǎn)品和期末在產(chǎn)品之間分配生產(chǎn)費用的一種方法,當選擇約當產(chǎn)量比例法分配時,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的確認顯得尤為重要。
學生學習難點:學生按照約當產(chǎn)量比例法的公式分配單項費用,且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告知的情況下,計算沒有問題;但當同時分配多項費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特別是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需要在各工序分別計算,各工序期末在產(chǎn)品產(chǎn)量要分別約當成完工產(chǎn)品產(chǎn)量時,計算出現(xiàn)問題,對什么情況要約當,什么情況不能約當,怎么約當?shù)汝P鍵問題認識不清、理解不透,這些問題不解決,生產(chǎn)費用將無法進行計算分配。
難點解析:首先,產(chǎn)品成本是在生產(chǎn)過程中形成的,生產(chǎn)進度或完工程度直接影響產(chǎn)品成本的核算。其次,產(chǎn)品成本核算受生產(chǎn)工藝影響也很大,譬如:企業(yè)生產(chǎn)產(chǎn)品,有多工序加工,也有單工序加工,原材料投料程度有在生產(chǎn)開始時一次投入,也有隨生產(chǎn)進度陸續(xù)投入,生產(chǎn)加工程度與原材料投料程度往往相互交織,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計算顯得很復雜。再次,教材的平鋪直敘,不夠立體,學生的條理性、分析力不足,沒法真正理解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確認的關鍵所在。解決辦法還是利用思維導圖,筆者想到將與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相關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費用三要素費用分配放在一個結構圖上,圖的左邊是原材料投料程度與加工程度的“四種組合”,圖的右邊是與“四種組合”相對應料、工、費費用分配率的計算,無論原材料投料程度與加工程度怎樣變化,都能在結構圖上一一找到對應點。不同情況下約當產(chǎn)量的計算過程就是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確認的過程,只要能夠正確理解并正確計算月末在產(chǎn)品產(chǎn)量、月末在產(chǎn)品約當產(chǎn)量、月末在產(chǎn)品產(chǎn)量×50%、月末在產(chǎn)品約當總量(分工序)等,才能正確分配計算生產(chǎn)費用。該結構圖簡單清晰,直觀明了,立體感十足,效果明顯。如思維導圖3所示。
實際應用舉例見表2。根據(jù)表2成本業(yè)務,對照思維導圖3分析:首先明確思維導圖3左邊的原材料投料及加工方式組合,選定組合①;其次確認思維導圖右邊與組合①對應的料、工、費費用分配率計算公式;最后將思維導圖其他不相關的部分劃去,如思維導圖4所示,隨著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的確認,料、工、費的分配也隨之完成,學生學習難點迎刃而解。
對照思維導圖4,乙產(chǎn)品成本計算過程如下:
(1)依據(jù)表2成本業(yè)務,選定原材料投料與加工方式組合:
選定:組合①
(2)隨之確認料、工、費在產(chǎn)品完工程度,并計算產(chǎn)品成本:
原材料費用分配率=230001600+400=11.5(元/件)
完工產(chǎn)品應分配材料費用=1600×11.5=18400(元)
在產(chǎn)品應分配材料費用=400×11.5=4600(元)
人工費用分配率=63001600+400×50%=3.5(元/件)
完工產(chǎn)品應分配人工費用=1600×3.5=5600(元)
在產(chǎn)品應分配人工費用=200×3.5=700(元)
制造費用分配率=41401600+400×50%=2.3(元/件)
完工產(chǎn)品應分配制造費用=1600×2.3=3680(元)
在產(chǎn)品應分配制造費用=200×2.3=460(元)
乙產(chǎn)品完工產(chǎn)品成本=18400+5600+3680=27680(元)
乙產(chǎn)品在產(chǎn)品成本=4600+700+460=5760(元)
(3)將乙產(chǎn)品成本計算結果填入表3
三、巧解“逐步綜合結轉分步法之成本如何還原”
成本還原,是在逐步綜合結轉分步法下,為正確反映產(chǎn)品成本結構,對產(chǎn)成品成本中的自制半成品綜合成本按生產(chǎn)步驟逐步分解,最終將產(chǎn)成品成本還原為按原始成本項目反映的方法。
學生學習難點:教材中逐步綜合結轉法是通過一個成本計算例題開始,問題是這個例題計算過程比較復雜,數(shù)額大,前面步驟的成本計算還沒有完全理解,緊接著就要進行成本還原,若按教材的思路講授,學生難以接受。即使是在老師的講授下明白了,但由于沒有真正理解,難以做到舉一反三。
難點解析:既然教材內容計算繁雜,筆者就想著跳出教材,設定一個最簡例子,數(shù)額不大,計算過程簡單,重在講道理。再次想到使用并設計成本還原思維導圖,想方設法將與成本還原的相關知識點放在一個思維導圖里,讓學生一看就明,真正讓思維可視化,并將相關聯(lián)的數(shù)字彩色化,提醒學生注意并尋找它們之間可能存在的關系,一步步解決為什么要還原?怎么還原?還原幾次等問題,再次明確成本還原的意義在于正確反映完工產(chǎn)品的原始成本,即:料、工、費各成本項目所占產(chǎn)品成本的比重,為進一步分析考核產(chǎn)品的構成水平,有助于企業(yè)加強各生產(chǎn)步驟成本管理,減少不必要浪費,進而提高企業(yè)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實際應用舉例見表4。
依據(jù)表4業(yè)務,對丙產(chǎn)品兩個步驟發(fā)生的生產(chǎn)費用進行分析并得出結論,成本還原對象是從半成品庫領出繼續(xù)生產(chǎn)并加工完成“完工產(chǎn)品成本”800元,如何將“半成品”欄里“完工產(chǎn)品成本”800元還原成明晰“料、工、費”呢?一張圖展現(xiàn)了成本還原的全過程,如思維導圖5所示。成本還原前生產(chǎn)費用發(fā)生的移動路徑(第一步驟第二步驟)、到成本還原對象的確認及還原過程(還原對象還原方法還原結果),再到成本還原后完工產(chǎn)品成本“料、工、費”產(chǎn)生,整個成本還原軌跡在思維導圖上呈現(xiàn)得清清楚楚,一目了然。通過成本還原,學生清楚地看到了丙產(chǎn)品料、工、費的構成情況,認識到成本還原的意義,為后續(xù)進一步開展成本分析打下良好基礎。
對照思維導圖5,丙產(chǎn)品成本還原過程如下:
(1)還原前完工產(chǎn)品成本1200元
其中:“半成品”800元,人工200元,制造費用200元。
(2)分析確認成本還原對象
“半成品”800元。
(3)找出關聯(lián)點,計算還原分配率并還原
還原分配率=本月產(chǎn)成品成本中耗用上一步驟半成品的成本費用本月所產(chǎn)該種半成品成本合計
=8001000=800500+300+200=0.8
還原原材料:500×0.8=400
還原人工費用:300×0.8=240
還原制造費用:200×0.8=160
(4)還原后完工產(chǎn)品成本1200元
其中:直接材料400
直接人工240+200=440
制造費用160+200=360
- 上一篇:電氣工程和集成電路的關系
- 下一篇:六年級數(shù)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