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源水平范文
時間:2023-12-05 18:06: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療資源水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人力資源管理是企業對內部員工的管理科學,讓工作人員滿足當前崗位的需求。在科學技術的影響下,各個行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規劃開始出現大幅度調整,醫療保險中的人力資源管理同樣也是如此[1]。醫療保險在社會生活中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保證,但在醫療保險飛速發展的情況下,較多問題也逐漸凸顯出來,影響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對醫療保險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進行合理規劃,確保醫保的穩定發展。
一、我國醫療保險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現況
人力資源在醫療保險行業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相對不變的組成要素,大體上由素質和行為兩個角度構成,它與人們的社會生活、心理狀態、生理狀態等因素密切相關。在簡單的組織工作當中,人力資源容易被人類的主觀傾向所控制,實際工作上的行為存在不小的誤區。在經營管理活動中,受到各種因素的限制,人力資源管理活動并不會完全達到人們預期的目標,或多或少都有著一定的差距[2]。所以只要有人參加的程序化工作,都會導致一定程度的運行結果和預期目的總體方向偏離的情況。雖然整體來看并不嚴重,但是在非程序化的工作當中,人為操作的工作會給組織工作帶來一定風險,人力資源管理存在一定的弊端。當下,跳槽的情況比較普遍,醫療保險管理單位也是如此。主要是因為上級制定的醫療保險管理任務,下級部門都會擬定完成,參保數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政府機關的工作人員稍有參與,造成了下級機關整體工作量的增加,卻不能提高福利待遇。此外醫療保險管理的相關工作人員缺乏晉升空間,在較大程度上限制了工作積極性。人力資源是流動性很強的崗位,長此以往下去,對社會醫療保險管理工作的開展將產生較大影響,破壞人力資源管理的全方位協調。
二、我國醫療保險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人力資源管理的意識不強
在國家經濟體系的制約下,事業單位的管理體系相對不夠完善,造成了醫療保險工作的管理方案缺乏針對性,這就給醫療保障制度的完善帶來了很大的難度。我國有關部門也針對性地進行了全方位改善,在一定程度上修復了人力資源管理保障制度,為社會管理工作的保障起到了相應的效果。目前醫療保障體系正在逐漸完善,但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仍缺乏高效的管理意識,欠缺認識到醫保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核心所在,導致在一些情況下醫療保險人力資源管理工作被限制在較小格局內,沒有突破當前的管理模式,仍需進一步發展。
(二)用人制度和機制不夠合理
當前我國的醫療保險體系正逐步加強,享受到醫療保險好處的人越來越多,但醫療保險的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仍舊延續了傳統管理模式,僅僅注重管理和控制兩個方向,將事務作為任務工作的核心,沒有考慮到執行人在醫療保險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關于人才的選取,一般都傾向資歷、關系,沒有考慮到科學有序的管理工作競爭體系,給醫療保險管理工作人才的培養帶來了一定困難。很多具有專業素質的人才不能真正參與到相應的管理工作中去,整個管理制度體系存在漏洞,破壞了醫療保險管理體系的發展,同時也影響了醫療保險相關制度的準確落實。
(三)不規范的人才管理機制
從性質劃分來看,醫療保險機構屬于事業單位,某些工作人員對醫療保險的工作認識存在較多的誤區,事業單位鐵飯碗旱澇保收,缺乏工作激情,工作效率偏低,懈怠的情況時有發生。醫療保險的內部工作也存在著較多不足,缺乏相應的科學考察制度,在人才的選取和內部員工的激勵方面缺少方法,導致醫療保險機構缺少持續發展的專業人才,員工容易對自己的工作產生消極、厭煩的心態,影響服務質量,總體工作有著很大的限制性。同時醫療保險單位缺乏定期培訓,工作人員專業素質得不到提升渠道。
(四)工作人員待遇和工作量不相匹配
醫療保險工作在社會生產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有關單位的級別不夠,下級的醫療保障參保工作由上級部門下發。在社會生產的影響下,醫保工作逐漸趨于完善,參保人數和保險種類的大幅度增加,造成工作量的繁雜,但是總的來講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卻沒有與這種增加的保險機制相匹配,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上漲,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待遇體系,同樣給醫療保險工作的人力資源管理帶來很大的影響。
三、加強醫保中心人力資源管理的辦法
由于醫保管理機制的制約,醫療保險管理水平偏低,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存在一定的不足,各種問題頻繁發生,給醫療保險的快速推進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嚴重拖慢醫保全面推行的進程。因此在管理機制的要求下,管理工作要讓每位基層工作人員都認識到公共服務的重要意義。以下主要結合相關工作進行重點思考。
(一)加強醫療保險行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認知
醫療保險體制必須本著為人民服務的發展理念,加快人力資源管理方案的快速調整,使其與當今時代的發展變化相適應,統籌規劃與社會發展相匹配的人力資源管理體制,增進醫保行業對人力資源管理的認知[3]。醫保單位應在市場環境中實現以自身價值為目標,推進可持續發展理念。與之符合的管理層需要加深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全方位理解,充分調整醫療保險管理工作在整個工作體系中所占的比例,從而讓工作意識深入到基層工作人員當中,進而推行到全體醫保行業。摒棄傳統的管理方式,加快醫療保險人力資源管理意識的建設,明確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結合當下企業內部工作的管理制度,進行人員的合理分配,讓醫療保險積極應對當前的社會形勢。
(二)規范人才管理機制
醫療保險工作必須具備針對性的人才選拔方案,通過合適的人才選擇制度來完成人力資源管理。按照當前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技能進行協調,進一步優化人員機制,加快醫療保險行業的人才選取。有關部門還應該建立有效的員工激勵制度和相關的考核制度,利用這些制度來提高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推動內部員工的總體工作量化考核,并進行相應的處罰和獎勵,讓工作人員重視自己的工作,一改常態,優化人力資源管理的人員構成。還應該重視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和責任心方面的考核,建立獎懲制度、獎勵良好服務意識的員工,調整部分工作人員出現的失誤,讓醫療保險工作能夠更好地為大眾服務。讓人才管理機制能夠與醫療保險工作的總體流程相一致,在維持原有工作服務要求的基礎上加快管理工作建設。
(三)健全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實現可持續發展
引進和培養人才對單位運轉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培養機制會影響到員工個人的發展,尤其在醫療保險服務當中。醫療保險行業必須和時代的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充分調動人力資源管理的效率,建立健全完善的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首先,醫療保險工作可以制定合適的人才選拔方案,從以往的招聘形式中擺脫出來,準確落實公平、公正、公開的方針政策;其次,對內部工作人員的晉升方案進行調整,剔除由領導決定或是單純談論資歷的行為,讓更多有能力的工作人員能夠得到更大的提升空間,沒有能力的則應讓位,為內部工作人員隊伍注入更多新鮮的血液,保證長期的活力;最后,在人才的培養工作中,也應該從死板的工作方案中走出來,因為流水線一樣的培養方式只會造就越來越多的服從者,而不會出現創造者。在全新的發展模式下,醫療保險工作要與時代的發展以及行業具體情況相結合,通過科學合理的培養方案,進行高效的人才選拔和培訓,讓整個行業的培訓機制能夠實現全方位的提升。
(四)發揮媒體與社會大眾監督的作用
在當今的社會條件下,需要確保醫療保險監督工作的全方位審查,其中涵蓋新媒體、社會大眾等多個方面,營造良好的醫療保險工作生態,實現可持續發展,從社會幫扶的角度提高醫保管理的整體水平[4]。政府部門同樣也要引起對醫療保險管理足夠的重視,制訂合理的規章制度,全面突破可能存在的問題,盡量減少不必要的失誤產生。相關單位也要對醫療保險待遇方面的問題引起重視,加大對管理工作人員的審查力度,避免出現違法犯罪的情況。群眾也要進行有效監督,及時發現醫保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舉報的形式向有關部門反饋,促使監督管理制度的全面落實,提升醫保基金的利用率。
(五)制定有效的醫療保險服務系統
從新時代的醫療保險體系來看,為完成高效的人力資源調配,增強管理工作人員的服務觀念,必須建立完善的醫保服務系統,通過國家規定的相關標準進行信息網絡的整體配置。如果參保人員發生意外情況,例如意外傷害、突發疾病等,都能夠快速得到有效的救治,并且醫保服務系統無論在任何地區都能夠發揮應有的作用,建立全國范圍的醫療保險服務系統是非常有必要的。擴大醫療保險的覆蓋范圍,讓醫療保障能夠深入到大眾當中。進一步調整醫保制度,縮小城鄉差距。同時還要對醫療保險和藥品的流動等方面進行考慮,優化面向社會的醫療保險服務工作。加快服務系統相關工作的配合,讓工作人員能夠熟悉并掌握醫保服務系統的使用,在工作中轉變傳統的服務方式,更加便捷地為群眾提供必要的醫保服務。保障參保人員的基本利益,讓醫療保險制度能夠真正落到實處,這也正是醫保服務系統能夠實現的重要工作。
四、結語
人力資源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發展的重要資源之一,也是醫療保險行業議論的焦點所在。醫療保險承擔著重要的公共服務工作,必須給予人力資源管理更多的關注。通過推動醫療保險體系的完善,增進對人力資源的高效管理,構建完善的人才選拔方案,從根源上改變消極落后的工作形象,讓醫保公共服務煥發全新的生機。只有提高對人力資源管理的重視,從各個角度進行針對性優化,才能確保社會醫保事業的順利實施,為人們的生命安全把關。
參考文獻
[1]師文.提高我國醫療保險統籌層次的可行性研究[J].勞動保障世界,2020(06):41+43.
[2]羅清泉.如何提高醫療保險基金的使用效率[J].納稅,2019(33):203-204.
篇2
總的來說,醫療衛生人力資源還比較緊張,農村醫療衛生人力資源占人力資源比重小,2011年浙江省鄉村醫生和衛生員為10833人,占當年衛生技術人員的3.5%。大量的人力資源集中在城市地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拉大了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之間享受醫療衛生服務的差距,使得越來越多的農村人口選擇去縣城及以上城市醫院就醫,一方面增加了就醫成本,一方面也增加了城市醫療人才資源負擔。
——高層次醫療衛生人才聚集在城市,農村醫療衛生服務質量水平較低。由農村醫療機構人才學歷構成分析可以看到,大量鄉村醫生只具備中專及以下學歷,有的是在職培訓合格者,因此農村的醫療機構如衛生院、村衛生室的醫療服務水平相對就較低,大部分具有較高學歷的衛生技術人員在城市,農村人口涌向城市就醫,城市醫療人力資源增長速度趕不上就診人數的增長速度,也造成醫療資源緊張。
——城市醫療衛生資源擴張卻難以緩解緊張狀況,農村醫療資源的利用效率較低。近年城市醫療機構的數量以及醫療機構病床數量不斷增加,這些醫療衛生資源的利用率仍在繼續提高,而農村衛生院和村衛生室數量在不斷減少的情況下利用率卻依舊較低。2011年,城市平均每家醫院的就診人次達到了24.85萬人次,較2004年增加了8.03萬人次,而每家衛生院的就診人次只有5.37萬人次。這也說明了醫療衛生資源在農村與城市之間的配置存在不合理的現象,醫療機構人才數量和質量的問題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一部分原因,農村醫療機構的建設規模較小以及醫療器械設備的落后也使得農村醫療衛生服務水平較低,影響資源利用的效率。
針對目前農村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一是要加強農村醫療衛生人才建設。醫療衛生人力資源是衛生事業發展最關鍵的要素,人才在數量和質量上的差異又將影響其他如物力資源的投入和使用效率。優化農村醫療衛生資源配置,首先需要加強人才建設,鼓勵具有較高素質的衛生技術人員走進農村,給予他們較高的回報以留住人才;其次應提高現有農村衛生技術人員的專業勝任能力,也即通過再培訓和考核的方式提高現有資源的水平。
篇3
[關鍵詞]衛生系統;人力資源管理;醫院系統;教育水準
[DOI]10.13939/ki.zgsc.2015.23.061
1 我國衛生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存在的問題
1.1 衛生系統人力資源在教育水準上較低
第一,我國目前的衛生從業人員的教育水平有待提高,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現從事衛生服務行業的人員主要以專科為主,專科人員約占總數的70.4%,甚至有3.8%的護理人員無學歷,嚴重缺乏高級醫務人才。其中,以護士為例,我國的注冊護士的學歷相比之下略低,本科以及本科以上的僅有9.6%,剩下的大都為專科學歷,占總數的88.1%。
同時城鄉之間也存在著差距,農村衛生團隊的整體受教育水平要低于城市,農村本科以上學歷的醫療服務人員在數量上僅占城市的1/3,由此可見,差距甚大。根據我國衛生人力發展要求規定,我國的衛生技術人員在05年以后必須要具備專業學歷,在2015年所有的執業醫師必須要在大專學歷以上,而且注冊護士必須要保證大專以及大專以上學歷人員不小于總數的30%。由此可見,我國還需要大力提高醫療教育水平,對學歷結構進行系統的改善。
第二,教育管理存在著失衡現象。我國的醫藥衛生專業的招生情況每年都在增加,可以說人力資源巨大,但是高素質、高水準的人才較少,供需不平衡。在高校中,醫療服務教育仍然以傳統的書本教學為主,即使有實踐教學,占據的比例也非常小,使得教學資源無法得到高效利用;在社會的醫療服務機構中,極少數的機構會為醫療人員提供再學習、再深造的機會,尤其是國有醫院,很多員工入職后,在培訓上存在著松懈現象,很少有經驗、資格老的醫師親自輔導新人員,這一點對于醫療服務水平的提高存在著影響。究其原因,就是管理上存在漏洞,相關部門的重視力度不夠。
1.2 衛生系統人力資源在配置方面存在著失衡現象
主要指的是我國東西部地區在分配醫護人員方面存在著失衡現象。我國西部城區的人力資源無論在什么方面都要低于東部,東部平均的醫護人員能夠接近28萬,而西部僅占東部的1/2左右。以每千人為標準,東部每千人擁有的衛生服務人員大約為4. 37人,西部為3.14人,而中部地區大約為3.32人,其中未包括各直轄市。因為直轄市的醫療水平要遠遠高于其他城市,北京的服務人員大約為11.49人之多。
除此之外,醫護人員的配備比例也存在著失衡現象。根據我國相關草案的規定,臨床床戶呈現的比例應為1:0.4,醫護呈現比例為2:1。但是實際上我國的醫護人員數量十分缺乏,這一點主要是由于護士本身缺乏相應的法律保障,服務體系尚不健全造成的。
1.3 衛生系統人力資源在管理上十分僵化
第一,現階段,我國衛生系統,以醫院為例,未形成完善的人力資源行政管理模式,在管理上十分簡單,而且部分機構對于人力資源的結構分析存在著誤區,未能深入研究。同時,在人員管理上,依舊采用事業單位現有的管理機制,尤其是績效考核,幾乎都使用相同的標準,無論是崗位考核還是日常表現考核,都浮于表面,結果與實際不相符合。這樣的管理機制很難調動起員工們的工作積極性。
第二,我國衛生系統中,管理人員的素質無法完全適應衛生事業的發展,整體學歷水平亟待提高。根據相關調查顯示,我國衛生管理人員,本科以上學歷的占總數的20%,這一點直接反映出管理人員在素質上極為有限。對于衛生系統來講,我國現有的一些機構無法吸納單純的管理者,而且排斥那些具備管理經驗但不是醫療事業的工作者進入。這對于醫療事業具有一定影響,容易導致模式固定化,不利于其發展。
2 衛生系統人力資源管理對策
2.1 政府需直接制定出相關政策,激勵衛生事業發展
根據發展戰略目標,我國需要在未來幾年中建立并健全平等享受衛生服務制度,讓我國的城鄉人民能夠共同享受高水平的衛生服務。這一點的實現需要我國政府頒布激勵機制以及支持政策,解決人力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讓理想成為現實。衛生政策在頒布時,最基礎的要求就是要保證衛生服務人員的數量,提高服務的質量,各種醫療職業在配合上要呈現科學化,無論是區域分布還是服務層次都要實現公平與合理。
對于激勵機制來講,主要是對留守在鄉鎮衛生機構的工作者建立相應機制,可以對其進行生活補助,保證他們的日常生活水平,以此來保證鄉鎮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質量,縮小城鄉之間的服務差距。
2.2 考慮地理區域因素,建立人力資源配置標準
我國衛生系統中的人力資源在配置時主要的標準是人口,忽略地域不同引出的資源不均現象。在偏遠的鄉村,衛生人力資源相對來講比較匱乏,因此建立起衛生人才科學化配置標準,進行衛生區域管理,將地理因素囊括在內,實現全面規劃,一定能夠提高我國衛生服務的整體水平,實現人力資源的科學化管理,最后提高整個國家或地區的健康水準與實現人民享受服務的公平性。
2.3 提高教育水準,進行衛生人才培訓建設
我國現階段的醫療發展呈現上升趨勢,掌握世界前沿的醫療技術是發展醫療事業的要求所在。因此,提高醫療教育水平,建立起高素質的人才服務隊伍尤為重要。在培訓上,如果條件允許可以建立起統一的培訓標準與醫師從業標準,而且在培訓時要保證多元化與綜合化,讓學員能夠接受差異化的醫療培訓,從而豐富自己,讓自己更好地適應未來的環境。
除此之外,針對我國醫護比例失衡的現象,應當在城鄉大力發展社區醫療,建立起社區衛生服務系統,以社區為單位,讓醫務人員逐漸擴散到周圍地區,從而緩解護理人員缺乏帶來的壓力。
2.4 針對醫院系統,加強人力資源管理
衛生系統中,最為重要的就是醫院,在醫院的人力資源管理中,傳統的管理理念無法真正的為醫院提供優質人才,因此,需要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人力資源管理分析,更新管理思想提高管理水平。例如:“以人為本”,這是管理理念,主要包含的是以病人作為根本,尊重并關心病人;以醫院的工作者為本,將人才作為醫療服務發展的第一生產力,為工作者創造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與發展價值。
篇4
1衛生系統的基本目標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2000年報告中第一次提出衛生系統的三個基本目標…:目標一是改善人口的健康;目標二是對居民的期望做出回應:目標三是對于疾病一健康所帶來的成本提供經濟上的保護。目標一又包括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和健康在人群中公平的分布:目標二則相當于居民對衛生系統的滿意程度,其中又包括提高整體滿意度水平和人群中期望滿足的公平分布;而目標=三則反映的是籌資的公平性。這三個基本目標的提出有助于我們對衛生系統的整體把握.以便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革。而不是側重某一個方面的發展。從第一個目標健康水平來說.我國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但在發展中國家里我們處于一個尚可接受的位置.雖然未來來自傳染性疾病和慢性病的挑戰依然很艱巨.但不能否認我國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在健康水平提高方面取得的成就。如果對第二個目標進行考量.在最近幾年里.人民群眾對于衛生系統的滿意度則不高.百姓發出“看病難、看病貴”的訴求.對于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爭論幾乎每年的兩會都是討論的熱點之一。除了醫患關系緊張、衛生資源在城鄉配置不平衡引起的一些矛盾外.“看病貴”也是影響居民對衛生系統滿意度評價的重要因素.甚至是我國當前衛生系統所面臨的主要矛盾.而這一點恰恰是衛生系統的第三個基本目標。我國在籌資的公平性方面的確出現了較大的問題.在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的報告中。我國衛生系統籌資的公平性在全球參評的191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四.即使其中可能存在低估.這仍然反映出我國在這方面問題的嚴重性。不過這一情況在近期得到了改善.2003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推出.以及2007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試點的推行.都反映了我國政府在改善衛生系統籌資公平性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2從衛生系統目標審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觀點2007年政府廣泛向社會各界征求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意見.前后8個非政府機構為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發展提供了方案,《醫療衛生綠皮書:中國醫療衛生發展報告No.3》將這8套醫改方案歸納為3大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觀點.下面根據報告中的歸納內容對這3大觀點進行簡要的概括[21.并考察其在衛生系統基本目標獲得方面可能的得失。
2.1第一類觀點:主張政府主導.反對市場主導主要特點:
(1)鑒于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共品性質、公益性、服務可及性以及宏觀的目標等原因.主張由政府主導醫療衛生服務.反對市場主導。也因此反對類似宿遷的醫療機構產權制度改革:
(2)政府承擔預防保健和基本衛生保健,大病靠社會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重大疾病求助于商業保險。從前文提到的衛生系統基本目標角度看.此類觀點將健康水平的提高放在優先考慮的范疇.政府投資保障預防保健和基本醫療.這一策略在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方面。或許是單位成本效果最佳的方式。但此類觀點在基本目標三降低患者的經濟風險方面有所犧牲.將費用較高的大病交給社會和個人解決.雖然可以很大的節省政府花費。但卻給患大病者帶來很大的經濟壓力.從倫理學的角度這種選擇也很難說得通。健康并非衛生系統的唯一目標,降低居民患病所帶來的經濟風險也是衛生系統所要面對的重要任務和基本目標。基本目標二居民的滿意度方面則有兩種傾向.一方面政府主導的醫療衛生服務.會改善目前城鄉資源配置的不平衡狀態.提高服務可及性。并且政府主導下有望控制醫療成本.這些會提高居民對衛生系統的滿意度。但另一方面在計劃機制下配置資源.服務系統的低效率不可避免.另外很有可能會損失一定的服務質量,這樣滿意度會有下降的可能。
2.2第二類觀點:主張市場主導,反對政府主導主要特點:
(1)強調醫療衛生服務機構在市場機制下的公平競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質量.支持類似宿遷醫療機構的產權制度改革.打破目前公立醫療機構壟斷市場的局面;
(2)政府建立全民醫療保險,政府資金投向需方,通過“第三方購買者”,約束醫療機構的行為。此類觀點強調全民醫療保險.并將政府的醫保投資力度向貧困人口和地區傾斜.重視籌資的公平性,也就是衛生系統基本目標三的達成。對于基本目標二居民的滿意度,在此類模式中也具有優勢.在市場機制主導下居民的預期是最容易獲得滿足的.即滿意度的整體水平會比較高,但在滿意度的分布上則很難保證.市場機制會將醫療衛生資源更多的向大中城市集中.城鄉衛生資源的的不均衡狀態會進一步加深。對于基本目標一健康水平的改善,此類觀點并未過多的強調。與第一類觀點重視基本目標一健康水平的提高相比.第二類觀點更為重視基本目標三經濟風險的保護.對于基本目標二居民的滿意度,兩類觀點都會較大的改善目前的滿意度水平.但同時也各自都有一些不足的地方。
2.3第三類觀點:反對政府主導,反對簡單的市場主導,主張科學的市場主導主要特點:
(1)建立超大型醫院集團,其分支機構和服務網點自上而下從城市社區逐步延伸到鄉村;
(2)政府將醫療和預防的各種費用打包.按“人頭”包干給當地的醫院集團,費用超支不補,結余歸醫院集團;
(3)居民有定期重新選擇醫院集團作為醫保定點的自由。從衛生系統的基本目標來看.此類方案相對平衡,對基本目標一提高健康水平和目標三降低經濟風險均有考量,通過醫院集團的模式有望改善農村和社區的資源配置,打破目前資源配置不平衡的狀態。按“人頭”付費的方式促使醫療機構更為注重預防和基本醫療,從而有利于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在基本目標二滿意度方面,居民自由選擇醫院集團.可以促進醫療機構之間的競爭,這是有利于居民的期望獲得滿足。但這種模式同樣可能出現另外一種情況,醫療機構并不愿意為健康狀況較差的居民提供優質服務,因為這類人對于醫療機構的選擇所帶來的經濟損失要遠大于醫療機構從政府獲得的補償.也就是預付制中經常說的“撇奶油”(creamskim)問題。這種情況會導致滿意度的分布失衡。
3從衛生系統基本目標審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模式
對于醫改經常會有一些對立模式的爭論。針對醫療保障及籌資方式有“德國模式”與“英國模式”之爭.針對醫療機構的改革則有“政府主導”與“市場主導”之爭。但無論采用那種方式.都有獲得比較成功的案例,發達國家的衛生系統的發展均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如表1所示,幾個發達國家在衛生系統目標獲得方面各有所長.表現出了不同的特點.但總體水平都比較高。德國是社會保險模式的典型代表.其設計初衷是為了保障工人的健康.并逐漸擴展到工人家庭的健康,比利時、挪威和荷蘭等國都采取了類似的方式。日本也是采用社會保險的模式.并在居民的健康水平方面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衛生系統整體目標的獲得情況處在世界第一位。英國是國家衛生服務的代表。政府通過稅收籌集衛生資金.免費為全體居民提供醫療服務。因此在健康的公平分布方面排名較高.相比之下,居民的滿意度水平略低,這大概與英國存在排隊等候醫療有關。新話蘭、墨西哥和南非等國家采取了類似的全國衛生服務計劃。美國則是“市場主導”的典型代表,美國政府除了老年人口醫療保障(medicare)以及為窮人和傷殘者建立的醫療保障(medicaid)外,其余的居民由商業保險、HMO、PPO等組織覆蓋.并且有相當多的民眾沒有醫療保險,這也是為什么美國籌資公平性較低的原因。與籌資公平性相比,在充分的市場競爭機制下.美國衛生系統的滿意度全球第一。從上述幾個國家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機制都可以獲得較好的效果.只是每個國家側重點不同.沒有十全十美的制度。追求醫療服務效率和質量的美國,病人滿意度無人能及。但籌資的公平性不好。國家衛生服務的英國在健康和籌資公平方面均較好,但滿意度則會有所犧牲,因此沒有最佳的方案.只有適合與不適合之分。我國目前的醫療衛生體制如果只是穩步推進而不進行大的變動的話.在醫療保障覆蓋方面將通過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城市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城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逐步覆蓋全體居民.籌資的公平性有望大幅度提高。但還需加強對預付制改革的重視程度。在模式歸屬方面。城市的職工和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相當于社會保險的范疇,而農村的合作醫療則非常獨特.是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籌資方式。醫療機構的運行及衛生資源的配置目前以市場機制為主.輔以部分計劃配置機制.其中的問題較多.如何改善我國目前衛生資源配置的不均衡狀態.也是未來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重要挑戰之一。
4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需要包含的幾個要素
由于我國衛生系統目前的發展狀況處于較低的位置.因此改革的方案可以有很多.而且各種方案都可以使衛生系統在不同的方面得到改善.每種方案孰優孰劣很難判斷。但不管采用何種方案.根據衛生系統的基本目標和我國的實際情況.把握住改革中的關鍵原則最為重要。下面依次討論筆者認為就我國當前實際情況.‘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需要包含的幾個要素:
4.1降低居民患病所帶來的經濟風險
如前所述.我國在世界范圍內籌資公平性的處于極低的水平.與我們國家的整體社會發展水平不相適應.這是我國衛生系統落差最大的一個方面。民眾對于“看不起病”的訴求。也是目前民眾對衛生系統表現不滿的主要原因。疾病所帶來的經濟風險.導致很多因病致貧與因病返貧的狀況出現.這非常不利于社會的安定與和諧。收入水平較低的居民也經常會因為經濟上的原因將“小病”拖成“大病”.這也不利于居民整體健康水平的提高。從多方面來看,如何解決居民患病所致經濟風險問題是我國當前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最為主要的矛盾.社會各界所提供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中.雖然提供的籌資方案各不相同.但均期顰較大幅度的增加政府投入.居民患病的經濟風險均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籌資的公平性也會得到改善。但放棄對重大疾病經濟風險的防護.則是對解決籌資公平性問題較大的損害。我國目前推行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籌資水平很低.相應的補償水平也較低.農村居民仍然處于較大的經濟風險之中。不過這種保障制度的建立本身是對籌資公平性的一個很大的改善.籌資水平問題可以在制度完善過程中得到調整.
4.2增加對供方的預付制實施
從各種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中可以看出.籌資方式的不同是各類方案的主要差異。如果說籌資方式決定了改革的方向,那么是否實行預付制則決定了改革的成敗。這一點并未在方案的爭論中得到強調.但它的重要性卻是不容忽視的。缺乏預付制的籌資機制.資金總量得不到控制.隨時面臨超支的風險.影響制度的可持續運行.也使得補償水平不敢放開.增加病人的經濟風險。另外,對于醫療機構的行為約束主要依靠預付制的實施.這對改革方案實施的效果影響很大。主張政府主導的觀點其中暗含了“預算”的支付方式.•18•是預付制的一種。主張市場主導的觀點提到通過“第三方購買”約束醫療機構行為。雖未明確用何種方式來向醫療機構支付,但必然需要采取預付制的方式來實現這一目的。主張科學市場主導的觀點。用“點菜”、“買單”來形容醫療服務的購買方式,由過去的醫療機構“點菜”、他人(指患者、政府、企業)“買單”的方式,轉變為醫療機構自己“點菜”自己“買單”的方式.其實質含義就是將過去對醫療機構的后付制轉變為預付制.具體的實施則是采用預付制中按人頭付費的方式。我國目前的醫療保障制度以后付制為主.無論是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還是農村的合作醫療制度.病人都承擔很高的自付費用.其中農村合作醫療因為籌資的水平較低.病人自付比例更高。這使得病人患病的經濟風險仍然存在。減弱了制度的“保障”效果。這種情況下。通過“第三方購買”更多的是約束需方(患者)的行為,而不是供方的行為。“第三方購買者”作為處于弱勢地位的患者的利益代表,并未起到約束供方行為的作用。
4.3包含一定的競爭機制
醫療機構之問的競爭是提高工作效率、改善服務質量的重要保證.沒有競爭的動力和壓力.醫療服務的質量和數量很有可能會受到影響.最終會影響居民對衛生系統的滿意度水平。主張市場主導的觀點十分強調這一方面的重要性.期望運用市場機制促進醫療機構之間的競爭。主張科學市場主導的觀點則是期望通過居民對于醫院集團的選擇促使醫療機構之間的競爭。不管是采用何種方式,一個成功的醫改方案.不能缺少競爭機制的作用.
篇5
關鍵詞:道路中斷;服務距離;醫療設施選址
一、引言
一個城市的醫療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一個城市的建設水平,如何規劃醫療設施讓其以較低的成本和服務距離來更好地服務群眾是醫療系統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市政規劃的一個重要方面。以往醫院選址主要是考慮費用問題,在有限的用于醫療系統的市政財政資金預算的約束以及土地資源的稀缺性約束下,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和醫療服務距離最短的目標下能夠合理選址提高服務水平是本文選址的特色,同時本文考慮了道路中斷情景,使醫院選址問題更加接近現實。Davood Shishebori[1]等只考慮了醫療設施的選址問題,本文在其基礎上研究了醫院服務的服務距離問題;Tingting Cui[2]等考慮了設施中斷情境下的可靠性選址問題問題,研究了r級分配的網路可靠性問題,但沒有考慮道路中斷問題;Qingwei Lid[3]等考慮了設施中斷情景下的設施設防的可靠性問題,但沒有考慮道路中斷問題,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研究在考慮道路中斷情景下的多目標醫院設施選址問題。
二、醫療設施選址在區域規劃中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醫院作為提高社會健康水平的服務設施,其對城市的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規劃醫院選址也是城市規劃的一個重要方面。醫院選址要重點突出,尤其是對人口較為集中的區域作為作為選址的候選區也是很可能的需要建設醫院的區域,對于人口較少的區域就有必要商榷是否要建立醫院,因為在社會資源有限的前提下盡量能夠服務多數人的需要。醫院選址除了要考慮人口問題,也要考慮土地資源問題,也許最適合建設醫院的地方并沒有對于的土地可以用于規劃建立醫院,或者土地資源過于昂貴,如果在這些地方建立醫院,其可以建立的數量一定會減少,那么在較少的醫院下其輻射距離就會較小,將會有相當一部分人不能夠被服務到,如果在土地資源價格較低的地區建立醫院,而這些地區往往在郊區或較為偏遠的地區,雖然可以建立較多數量的醫院,服務范圍較廣,但其服務人數就有可能較少,成本的降低有可能導致服務人數的下降,因此如何在有限的資金和可選的區域的前提下如何規劃使成本最低服務人數最大是建立醫院的最終目標。當然,在常規的醫院選址的前提下,以上考慮的是基本的問題,但現實世界是較為復雜的,由于自然災害等原因,在居民區到醫院的道路上有可能因為道路損毀、堵車、車禍等原因導致道路中斷,而這必然影響醫院對病人的救援效率,因此醫院選址還要考慮道路交通問題,通常要將醫院設立在人口多,交通發達的區域,但是那是一種較為理想的狀態,在人口較為集中的地區有可能存在交通不暢的問題,或者因為意外情況導致道路中斷,而病人不得不改道而走更長的路,而醫院對病人的服務也體現在時間效率上,如何能在最短的時間服務病人也是考慮的一個關鍵問題。因此理想的狀況是,醫院選址應在人口集中,道路暢通,醫院距各服務區距離較短,同時選址的地方土地成本低。現實情況其實達不到以上理想狀態而是在以上幾種因素中進行權衡或折中。因此醫院的選址問題既要考慮成本問題,也要考慮到服務距離問題,同時還要考慮道路問題即道路中斷問題。
三、醫療設施選址模型研究
四、結論
以上模型研究是對醫療設施選址的一種折中,既考慮了醫院選址的成本問題,也考慮到了醫院的服務距離問題。醫院選址問題涉及的問題較為復雜,不僅僅是為了服務廣大群眾而不考慮有限的資源問題,即不計經濟后果的提高服務水平,醫療服務體系中,醫院的選址問題涉及到服務群眾的問題,它必須與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相適應,只有經濟發展水平提高了,那么將會有更對的資金用于醫院建設,其服務水平也會相應提高,因此一個區域的經濟發展水平決定了醫療水平,也決定了醫院選址的數量與服務水平,因此在一個區域合理建立醫院使其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在有限的資源的前提下能夠最大限度的提高醫療服務水平,以上的數學模型,從數學規劃方面研究了如何在成本與醫療服務水平間進行權衡,給政府提供了區域醫療規劃的數學決策,提高其管理水平與服務水平,希望在模型研究上給相應的政府決策者提供一種借鑒。(作者單位:1.重慶工商大學商務策劃學院;2.重慶工商大學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1] Davood Shishebori,Abolghasem Yousefi Babadi.Robust and reliable medical services network design under uncertain environment and system disruptions[J].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E,2015,77(2015):268-288.
篇6
【關鍵詞】鄉鎮;醫療檔案;信息化建設
一、鄉鎮醫療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意義
相較于傳統的醫療檔案的管理方式,信息化的建設有著更多的優勢,在檔案的保存和管理上更加的快捷,對于醫療檔案的快速檢索,提升檔案檢索的準確性,通過網絡平臺實現醫療檔案的共享等,此外對于醫療檔案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都是極大的提升。(一)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效率。醫療檔案的信息化建設,改變了醫療檔案管理者的手工勞動,每天醫院都會需要為大量的患者建立醫療檔案,其中也會經常性地出現人為性的錯誤,醫療檔案的信息化推行,對醫院的人力資源進行優化,檔案管理人員通過信息化方式實現對醫療檔案的建立和管理工作,工作效率得到極大的提升,同時也慢慢地提升了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二)提升醫院的檔案管理水平。傳統的醫療檔案管理模式,操作十分復雜,當醫療需要調取一些醫療檔案時,需要檔案管理人員尋找檔案的保存目錄,然后去庫房中進行檔案的查找,費時費力,工作效率偏低。而醫療檔案的信息化可以通過建立檔案的網絡信息平臺,通過網絡來進行檔案的多種查詢,例如分類查詢、模糊查詢等,網絡化的醫療檔案管理方式,不僅可以實現資源的共享,還可以通過計算機網絡的管理方式,提升醫院的醫療檔案的管理水平。
二、加強鄉鎮醫院檔案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一)檔案管理的網絡化、數字化、及時化、標準化。鄉鎮醫療檔案管理信息化是社會發展的趨勢,在鄉鎮檔案信息化建設中,將醫學病案、醫學研究、藥品信息等內容通過網絡信息平臺進行管理,采用現代化技術,編制醫療檢索工具,醫務人員就可以快速地實現對醫療信息的檢索,實現醫療檔案管理的網絡化、數字化、及時化和標準化。首先,利用互聯網和計算機,進行醫療檔案信息的網絡儲存,將傳統的紙質檔案轉換為數字化檔案,做好檔案信息數據的保護工作。其次,利用網絡信息平臺實現網絡檔案信息的資源共享,提升醫療檔案檢索的效率。最后,實現鄉鎮醫療檔案管理的標準化,制定醫療檔案的管理流程,嚴格執行,實現管理的標準化。(二)加強對醫療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加強對鄉鎮醫療檔案的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這就要求醫院部門,圍繞自身的日常醫療工作進行調研,了解各個部門對于醫療檔案信息的需求,進而對醫療信息系統進行完善。通過對工作部門信息需求的搜集,挖掘醫療檔案信息中的價值,為各部門工作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還要注意對醫療檔案的信息反饋工作,了解當前醫療檔案的使用情況,對醫療檔案信息化的建設進行經驗和教訓的總結,完善醫療檔案的信息化建設。此外,醫療檔案信息化建設需要突破地域、部門之間的限制,為了更好地滿足醫療研究、教學活動的開展,應該實現醫療檔案的信息資源共享,通過計算機網絡可以實現對各種醫療檔案的檢索和下載,這樣就可以提升醫療檔案的利用率,使其更好地為醫療研究提供案例支持。(三)提升醫療檔案工作者的素質。鄉鎮醫療檔案的信息化建設,離不開人才的支持,這就對于醫療檔案工作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優于鄉鎮醫療檔案信息化建設是一項長期且艱巨的任務,醫療檔案工作者必須有著良好的工作態度,較強的事業心、嚴謹認真的工作態度,與此同時,還要求醫療檔案管理者掌握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具備扎實的醫療檔案管理知識和相應的計算機操作技術,可以熟練地利用現代化的信息工具,尤其是網絡傳輸工具,醫療檔案的管理工作都是通過網絡實現信息的上傳、保存、管理、共享等。因此,只有加強醫療檔案工作者的素質,提升自身的醫療檔案管理能力以及網絡信息的應用能力,才能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
三、結束語
鄉鎮醫療檔案信息化建設相較于傳統的醫療檔案管理有著極大的優勢,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普及,醫療檔案的信息化也成為必然。通過信息化建設,可以提升醫療檔案管理的效率和服務水平,醫療檔案的資源共享,提升醫療檔案的利用率,更好的挖掘其自身價值。加強醫療檔案的信息化建設,首先,要求管理人員具備相應的計算機信息和檔案管理的相應知識。其次,醫療檔案信息共享,提升利用率。最后,醫療檔案信息化管理實現管理的標準化。
作者:任秀峰 單位:孝義市大孝堡中心衛生院
【參考文獻】
[1]周娟.基層醫療機構檔案信息化建設初探[J].檔案與建設,2015(12):80-81.
篇7
【關鍵詞】醫院托管;管理探索;管理實踐
醫院托管是指醫院的所有將醫院交由具有較強經營管理能力,且能夠承擔一定的經營風險的法人去經營管理,這樣既能保證托管醫院財產的保值與增值,并能夠創造相應的經濟與社會效益的一種經營管理。隨著醫改與醫院的發展和轉型,托管醫院是人事結構調整的一項舉措,有利于實施資源合理配置,解決老百姓看病難問題,并可提升醫院的知名度和競爭力,擴大醫院的影響,提高醫院的效益。
1醫院托管常見的幾種基本模式
1.1垂直一體化經營垂直水平一體化經營是指不同級別、不同層次或不同功能的醫院之間的相互合作,以大醫院帶動本地區基層內的小醫院進行共同發展,例如以北京地區的北大醫院醫療集團、東北地區的長春地區綜合醫療集團等,這些以三級醫院為牽頭對象,以地區為紐帶,托管了不同級別及行政隸屬關系的綜合或(和)具有專科特色的醫院,是一種松散性的醫療托管聯合模式,這也是目前醫療集團進行托管的一種重要模式;還有其他以學科為特色紐帶進行連鎖經營的模式,但均非目前的主流模式。
1.2水平一體化經營模式水平一體化經營指的就是進行不同或相同醫療服務項目的醫院之間的聯合發展模式,進行醫療資源共享,進而達到相互之間的優勢互補,使其產生規模經濟效應,減少投資風險,共同提高所占有醫療資源份額。以“首都聯合醫療集團”為代表的強強聯合,將各自的重點科室以及相關技術力量進行合作,是水平的橫向的強強聯合。
2醫院托管的優點及價值
目前在中國的醫療市場,普遍存在的一種怪圈,由于技術優勢與資金優勢還有先進的診療儀器及著名的專家教授大都云集于大醫院,尤其是在各省市的三級醫院及大學附屬醫院,最近幾年來大醫院更有甚者通過高級職稱評審而未被聘任的準高級職稱的醫療技術人才為數不少,表明醫療大醫院醫療資源相對過剩,患者不管大小病都首選大醫院,從而導致大醫院的床位緊張,患者需要排隊住院治療的現象出現;與此同時,由于一些小的醫院缺乏高水平醫療技術人才和好的診療設備,患者很少,床位空空如也,國家有效的醫療資源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造成極大的浪費,據全國衛生服務調查表明,縣級醫院衛生人員中一半是中專畢業,還有30.6%的衛技人員無專業學歷,顯示出基層醫院衛生人力資源的絕對不足,這種學歷結構對衛生資源配置效益以及服務質量會產生很大的影響,顯示出不同級別醫院患者量的不均,住院部分同樣存在類似現象[1],基層醫院的醫療水平與三級醫院之間的明顯差距是在短時間內無法根本改變,衛生管理部門為廣大患者提供均衡優質的醫療服務是目前亟須解決的問題之一,通過醫院托管有利于在現有條件下的托管醫院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融通、知識資本技術引進的有效整合。
對于通過醫院托管得以實現資源共享:例如常見的高端的檢查設備,通過遠程會診既解決了基層托管醫院設備缺乏的問題,避免同地域重復投資大型醫療設備而造成的資源浪費,同時也能很好地提升大醫院設備的使用率,避免為了屬地的原則盲目投入,間接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
衛生人力資源是衛生資源中最基本、最活躍的要素,是衛生體制改革的內核,也是提高衛生系統自身素質和服務質量、發展衛生事業的決定性資源[2]。對于醫療人才流動,基層對于人才技術方面的要求較寬松,這就為偏重臨床醫療技術的人才提供了交流的條件,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在上級醫院及不同級別托管醫院定期輪轉,最大限度地發揮人員各自的優勢,為托管醫院提供技術支撐,于此同時基層醫院的醫療人員通過到托管方學習進修,既提高了自己的臨床業務能力,也彌補了上級醫院對于初、中級醫師的需求不足的情況,對于基層醫院的科研型人才,基層醫院沒有良好的科研條件,而限制了他們的發展,如果能交流到上級醫院,那就真能做到人盡其用,這不僅僅整合了醫療人力資源,而且極大地增強了基層單位的醫療水平,全面提高基層醫院的診療水平,即垂直一體化經營指依托上級醫院在本地域的規模效應及影響力,有利于托管醫院降低醫療成本、提高業務水平,提高其在醫療市場中的競爭能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3醫院托管的存在的風險
醫院托管不是純粹的替代,是以協助為主導的經營管理模式,可能會觸及到本地域一些人的個人利益,在實施過程中會面臨多方面的阻力和壓力。醫院托管還存在法律界定上的風險,在受托方和委托方同時存在,還有在經營托管和資產托管中同樣存在相應的風險。
4醫院托管的策略和注意的地方
醫院托管在同一個地區內,雙方的情況彼此十分了解,采用信息完全共享,資源完全共享,上一級醫院能對下一級醫院有效的監控。要定位各級醫院的功能,即能做到縱向的互補,也能做到橫向互補,能夠真正讓各級別醫院各司其職,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
綜上所述,通過對托管醫院垂直或水平整合的方式,依托上級醫院的品牌、學術地位和影響力,實現人員技術、設備資源的共享,實現全方位互動,提升托管醫院技術水平和業務量,在資本技術、人員管理機制創新的同時,增強了各級醫生的責任感和競爭意識,使其充分發揮骨干作用,提高了醫療工作效率。同時也要建立建全分配方式,體現多勞多得的原則,從而激發了全體成員的工作熱情,形成醫院托管合作共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篇8
隨著我國醫改政策的深入推進實施,醫療市場的開發程度進一步提高,醫療服務行業市場的競爭也日益激烈。在確保醫療服務公益性屬性的前提下,提高醫院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益水平,已經成為醫院管理工作的基本目標,而這一管理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對財務成本的控制管理。因此,財務成本控制已經成為關系到醫院整體經營管理的核心內容,這就要求醫院管理部門必須強化成本的預算分析與核算控制,提高醫院成本管理的精細化水平,進而確保增收節支目標的實現。
二、醫院成本管理含義及必要性分析
醫院的成本就是指醫院在日常經營管理中,通過提供醫療服務以及其他相關的業務活動開展過程中所產生的資源以及費用支出,包括醫院在醫療服務上的人、財、物投入。醫院的成本管理則是對這些資源消耗以及費用支出所開展的控制管理活動,具體內容就是在資源消耗方面減少醫療設備、醫藥耗材、基建項目以及行政辦公等方面的物資消耗,在費用支出方面則是減少人力資源成本、管理費用等支出內容。醫院成本管理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加強成本控制是適應醫療市場競爭的基本要求。醫療服務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加劇了醫院的市場競爭,特別是在我國醫保制度的不斷改進完善下,醫療保險覆蓋和費用開支報銷范圍逐步擴大,參與市場競爭的醫療機構數量井噴式增長,醫療行業的競爭壓力將會更大,這就要求醫院必須適應形勢,走擴收縮支的成本管理之路來實現自身的發展壯大。
(2)提高成本控制管理水平是醫院完善經營管理機制的需要。強化對醫院成本的控制管理,需要對醫院內部的各個管理環節進行全面的調整,無論是醫療服務、資產管理、耗材管理、藥品管理以及科室人員管理等,都需要優化調整,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對醫院內部管理的規范與改進,對于提高醫院管理水平非常有利。
(3)成本控制管理是提高醫院經營效益的關鍵手段。開展醫院的成本控制管理,可以實現醫院管理由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精細化的管理方式轉變,而且也是適應新會計制度的基本要求,以新的控制成本費用財務核算制度進行成本管理,同時可以大大降低醫院成本費用消耗,實現人、財、物在醫院內部的合理分配。
三、醫院成本項目的現狀特點分析
醫院的經營規模、經營體制以及業務的不同,決定了醫院的成本項目也各有不同,但醫院的成本大致可以分為藥品、設施設備、人力成本、耗材以及水電成本等幾項內容組成。醫院成本項目的現狀特點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藥品成本。藥品成本在醫院的成本中所占的比例較高,雖然國家近年來對醫院藥品加成強化了控制,但是藥品成本增速以及藥占比仍然相對較高,如果這方面的成本控制不當,不僅不利于醫院降低成本,而且很容易將藥品成本轉嫁至患者,不利于體現醫療服務的社會公益性。因此,最大程度降低醫院藥品采購、使用以及管理成本,控制藥占比仍是醫院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內容。
(2)設施以及醫療設備成本。由于醫療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醫療衛生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醫療服務質量的要求不斷提高,因而近年來醫院為改善醫療服務水平,在醫療設施建設以及醫療設備購置等方面的成本投入不斷增加。
(3)人力資源成本。人力資源成本主要包括醫院醫生、護理、管理以及后勤等工作人員的培訓、工資、補貼以及薪酬、保險福利等費用支出,人力資源成本具有成本結構復雜以及費用核算難度較高的特點,人力資源成本由于彈性大,也是成本控制的關鍵。
(4)耗材與水電成本。在醫院的成本管理工作當中,各種醫療耗材、醫療試劑、行政辦公用品、車輛費用、制冷取暖等費用支出,在醫院的成本支出中也占有相當比例。
四、提高醫院成本控制管理的措施
(1)優化醫院的成本控制管理流程。提高醫院成本控制管理水平,首先,應該在醫院內部對成本控制管理流程進行優化,具體的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成本規劃,重點是對醫院的成本費用進行全面的前期預測,同時結合醫院管理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成本控制管理目標;成本核算,對醫院的成本費用進行必要的分配與歸集,明確成本項目構成及比例,并通過醫療成本核算對醫院的人財物等成本支出進行控制;成本控制的具體實施,一般是通過采取成本管理責任制的方式,將醫院的成本控制管理目標進行分解,并及時定期成本差異分析,采取定額控制、全過程控制、財務審批控制以及內部審批等措施進行成本控制管理;成本分析,主要是對成本費用實際情況進行全面的分析,為成本預測以及決策提供依據;成本考核,對醫院成本控制效果進行評估,并對成本控制管理體系進行改進,以提高成本控制管理制度。
(2)提高醫院成本核算管理水平。成本核算是醫院成本控制管理階段中的關鍵環節,也是指導醫院制定成本管理措施的主要依據。對于醫院的成本核算,可以分為院級成本核算、科室成本核算以及醫療服務項目成本核算等不同層級開展,院級成本核算主要包括資產、負債、凈資產、收入、支出等內容;科室成本核算主要是對醫療科室的所有成本進行核算;項目成本核算則主要是對醫療項目的勞務、公務、業務費用的核算。通過成本核算,形成醫院的成本費用支出表,并通過會計報表形式展示成本支出情況,明確成本控制管理工作的重點,進而有針對性的采取措施進行成本管理。
(3)提高成本控制管理措施。在成本控制管理措施的制定上,應該根據成本項目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對于藥品控制,重點在控制好藥占比,加強藥品采購成本管理,降低藥品存儲成本;對于設施設備成本,主要措施是強化醫療設施購置的技術經濟分析,并提高醫療設施設備的利用效率,避免出現設備閑置問題;對于人力成本控制,則需要通過對人力資源的整合以及崗位的優化組合,提高勞動效率;對于耗材及水電成本控制,主要是進一步提高成本管控意識,加強日常的控制管理,最大程度的控制成本支出。
(4)強化醫院成本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現階段在醫院的成本控制管理中,普遍采取全過程動態的成本控制管理模式,而全過程動態的控制管理,必須構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信息系統,以成本控制管理新系統,提高醫院成本核算水平,準確地掌握成本狀況。同時通過成本管理軟件對信息的全面收集分析,及時明確成本控制管理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差異問題,并掌握醫院成本控制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環節,進而指導改進醫院成本控制管理措施的制定。
五、結語
在新醫改深入實施的整體政策環境背景之下,醫院實現自身的戰略發展就必須進一步的強化成本管理,以降低成本支出,提高成本效益,來實現醫院整體經營效益的提升,這對于推動我國醫療事業改革工作的深化實施,實現醫療服務行業整體服務質量和水平的提升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單位為威海市立醫院)
參考文獻
[1] 肖耀軍.淺談價值鏈分析在企業戰略成本管理中的應用[J].廣東建材,2011 (06):164-166.
篇9
一、從海口衛生事業現狀粉制訂區域衛生規劃的重要性和必需性
建省以來,由于市委、市政府對廣大市民健康的高度重視和關懷,海口衛生事業有了長足發展。一是衛生資源得到明顯加吸和充實,特別是基礎設施投人成倍增長;二是醫療機構人員燎合素質不斷提高,高層次人才所占比例越來越大;三是人民群眾健康狀況不斷改善,平均期望壽命、孕產婦死亡率和耍幼兒死亡率等重要健康指標已接近或達到國家水平。海口市現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78個,衛生技術人員62(X)余人,病床4680余張,無論是平均每千人擁有的衛生技術人員數還是病床數都大大高于全國平均水平,衛生資源可謂十分豐富。應該說,作為特區省會城市,海口已經扭轉建省前缺醫少藥,看病困難—特別是疑難重癥需要出島求治的落后局面,已經可以浦足廣大市民基本的衛生服務需求,海口衛生事業發展卓有成效。但必須指出的是,目前海口市衛生資源與醫療保健需求不相適應的矛盾仍然存在。一方面,是郊區農村居民健康水平偏低,缺醫少藥的狀況尚未完全改觀,農村衛生院條件較差,人民群眾對于看病就醫收費昂貴的呼聲很高;一方面,是個體診所、藥店或集體所屬醫療機構設點過多,審批過濫,特別是存在多頭審批,只批不管的現象,個體或集體開業醫務人員業務水平偏低,亂收費,亂用藥,亂作廣告的現象較為突出;一方面是大醫院過于集中,醫療資源供過于求,有相當數童的人員、設備、病床閑置,存在明顯的衛生資源浪費。而且,伴隨廣大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和海口市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疾病譜變化也十分突出,借如傷寒、痢疾、登革熱等傳染病、地方病發率已大大下降;件如肥胖癥、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骨質疏松病等慢性病、“富貴病”已經膚升為危害人民群眾生命健康的主要問題;臂如像車禍、中毒、意外事故所致的急性傷害性疾病略有上升。所有這些,都給醫療衛生部門提出了新的任務,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戰。
另外,由于大特區省會城市的區位特點,海口市醫療衛生機構不僅要為普通百姓提供基本、低價、有效的衛生服務,還要努力滿足不同層次人士(譬如境內外投資者、國外游客)對高標準醫療保健服務的需要,滿足特殊人群(像殘疾兒童、高齡老人康復保健)的特殊醫療要求。例如,對中風后康復、糖尿病、高血壓之類的慢性病、老年病,其診斷治療都很明確,毋須復雜的診斷設備和醫療技術,病人也不一定要長期住院,對它們最為關鍵最為有效的細心照料、經常隨訪、隨時監護,是心理支持、生活指導和衛生保健知識的普及,是醫務人員與患者打成一片,并非一定要高水平、大規模的醫院才能承擔。實際上,通過加強社區服務,轉變醫療作風就能實現這一目標。顯然,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衛生保健日益增長的要求,為了進一步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必須下大力氣深化海口市醫療衛生改革,扭轉醫療機構布局和功能設置不盡合理的狀況。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現實國情來看,政府只能提供有限的醫療資源,不可能像西方國家那樣,以衛生費用的巨額消耗和快速增長換取低水平的健康效益。如果我們不愿改革,不思進取,一心期待政府成倍加大投人,增設大量醫療機構來解決目前海口衛生資源與醫療保健要求不相適應的矛盾,無疑于指望天上掉下大t餡餅一樣既不現實,也不合理。唯一可行而且最為有效的作法當屬正確實施區域衛生規劃,對海口市現有衛生資像進行宏觀調控和合理配置,協調醫療衛生服務供需平衡,爭取以最小的投人,最低成本的建設,將有限的資源優先配t到最需要的領城和人群中去。
二、抓“小”放“大”,調位為主,加強薄弱環節
如前所述,海口市目前總體醫療資源并非廈乏,從某種意義上說市區醫療資源還存在供過于求的狀況。制訂和實施區城衛生規劃,關鍵在于強化宏觀調控和優化資源配置,將其最終落實到“四個提高”—即提高衛生資源的利用效率,提高區域內醫療預防保健綜合服務能力,提高衛生服務的質量和公平性,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根據海口醫療衛生機構現狀,筆者認為在制定區城衛生規劃時應主要著眼于抓“小”放“大”,以調整為主,加強薄弱環節等方面。所謂抓“小”,是指抓緊抓好小型非公立醫療機構的審批設!,嚴格執法,嚴格管理,尤其是要大力扭轉過去個體診所多頭審批,只批不管甚至無證行醫的局面。對個體開業的診所、藥店一要嚴格控制數量,提高審批標準。在審批時應注重專業能力,杜絕說情后門,像深圳市采取的統一出題、統一考核、統一發證,如考核不過關一律不予批準的經驗就值得我們認真借鑒。特別是在時下假文憑滿天飛,假軍醫遍地有的情況下,更應加強開業資格審批。二要加強檢查,認真執法,強化監管。目前我市醫療管理執法隊伍人員較少,力且薄弱,手段落后,客觀上造成了對社會辦醫監督不嚴,管理較為混亂的局面。建議在現有醫政、藥檢行政部門基礎上抽調素質高、作風好、業務精的專業人員組建醫藥監管執法大隊,對海口醫藥市場實行統一檢查,統一考評,統一執法,對那些亂開藥、亂廣告、亂收費以及出含假冒偽劣藥品者一經查出堅決予以重罰,吊銷營業執照,以保證廣大居民享受高質里的衛生服務。所謂放“大”,是指放開大中型國有醫療衛生機構改革,進一步擴大醫療單位經營管理自,以增強醫療衛生機構活力。要鼓勵各級醫療單位改革勞動人事制度,實行優勝劣汰,精兵簡政,創造平等競爭機會,調動職工積極性。作為特區省會城市,也可嘗試在部分公立醫院實行“股份制”辦醫試點,鼓勵引進外資,特別是放開特需醫療服務,實行特殊服務項目特別收費,以緩解政府補償機制不健全,經濟補貼不足的狀況。
所謂調整為主,是指詳細摸清醫療單位、醫療資源布局狀況,根據全市自然環境、社會經濟、人群健康狀況、衛生服務需求等因素,確定區域內衛生發展目標、模式、規模和速度。目前,海口市醫療市場已呈“供方市場”飽和狀態,她需要的不是投巨資再建新醫院,而是提高現有資源利用率,扭轉醫院之間“饑飽不勻”,資源浪費的局面。要想徹底解決這一問題,必須由省、市政府統籌計劃,統籌安排,兩級醫療行政主管部門綜合協調,動大手術,下大決心打破原來計劃體制下建立、發展起來的現行衛生服務體系。必要時要像青島市那樣實行跨行業、跨部門的醫療機構“關停轉并”,避免由于條塊分割、部門所有框架下導致的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所謂加強薄弱環節,是將衛生資源配置和投放重點放在衛生防疫、衛生監督、緊急醫療救助和特殊人群保健(如婦女、兒童、高齡老人)上,并根據疾病譜變化特點加大健康促進、健康教育、社區醫療服務的投人。可鼓勵政府以外的投資主體參與老年病院、精神衛生保健咨詢中心和殘疾兒童矯治康復醫院等目前海口尚未興建而社會需求又比較突出的特殊醫療服務項目建設,衛生行政部門主要代表政府行使監督權,允許投資者在保證社會效益的前提下合法經營。應在海口市設立由政府撥款、企事業單位和居民自愿捐贈相結合的“危急醫療救助基金”(或稱特殊醫療基金),以解決社會急救和特困人群的醫療費用,保證全體居民都能享受到最基本和必需的醫療服務。
三、實施海口區域衛生規劃的幾點建議
l、實行醫療衛生機構屬地管理,嚴格按照衛生部《醫療機構管理條例》有關規定審批和設置醫療機構,凡在海口市屬區域內新建或重組改造的醫療機構一律需經市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統一審批,以充分發揮區位優勢,避免盲目設置,重復建設。應將投資主體權與審批設置權分開,投資主體應該是多元的、多樣的,而審批設置權應該是政府的行為(由衛生行政部門代行)。海口市區域規劃一經審定,就應嚴格執行,具備行政約束效力,任何人都不得隨意亂開口子審批設置新的醫療機構。
2、嚴格控制大型醫療設備購置,凡海口市已有的大型醫療設備任何醫院一律不許重復購買。為了提高現有設備利用率,可由衛生行政部門協調,對全市醫院實行設備資源共享,檢查收人由開單單位與設備擁有單位按比例分成。
3、強化社區衛生服務,扶持和鼓勵社會機構或個人投資、承包社區醫療服務站,理順社區衛生服務價格,給予一定政策支持,按照基本衛生服務質量給予適當經濟補償,將效果好、成本低的基本醫療服務項目納人醫療保險范圍允許報銷。衛生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主要是加強監管和指導。
4、加大健康教育、健康促進投人,向廣大市民提供衛生保健知識指導,引導他們堅持正確生活方式,糾正不良習慣,加強自我保健意識,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實踐證明,這是投人少,效果好,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是降低老年病、怪性病發病率的最佳措施。
篇10
關鍵詞: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對策
隨著現階段中國經濟飛速猛進的發展,我國醫療衛生體制也在逐漸的完善,但是由于受到我國經濟水平以及醫療衛生發展時間的限制,我國醫療衛生體制尚不健全。目前我國大約還有10%的城鄉居民在尋求醫療衛生服務時必須完全依賴自費,也就是個人承擔昂貴的醫療費用,這是一個相當可怕的數字,因為這意味著這部分人群既沒有國家醫療保障也沒有商業醫療保險保障,直接導致了有的城鄉居民就是因為無力支付昂貴的醫療費用而放棄必要的醫療,喪失了最佳的就診時間,甚至無法就醫。
一、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現狀
1.醫療衛生制度不健全
我國當前醫療保險制度不夠健全,據調查,2012年我國城鄉居民月患病率為11.8%,但入院就診率卻只有6.8%。這樣就使很多本應能治愈的疾病,錯失了最佳的救治機會。一個國家不應出現沒有醫療保障的人群。所以說,現今社會化醫療保障覆蓋面還是不夠,人人應當享有的初級醫療衛生保健的目標尚未完全實現。這給醫療體制的改革從一定程度上埋下了一個病根,無法照顧到廣大群眾,從20世紀70年代末到現在,醫療改革已走了將近有50個年頭,可現在還是有很多醫改方面的不足。
2.醫療資源分配不均;
醫療資源,從一定程度講相當于人們生命安全保障的最后一道防線。現階段醫療資源的分配不均存在著很大的問題,一般在較好的一二三線城市有很好的醫保體制,而相對在比較落后的三四線城市、鄉鎮、農村就沒有一個很好的體制,資源的分配不均極大程度上影響了人民群眾的生活,從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國家的發展速度。所以,要更合理的分配資源必須從點到面在到體,必須從最弱勢的群體開始,像一個金字塔一般逐漸向上積累,這樣既帶動了經濟也更大程度上的照顧到了弱勢群眾。
3.醫療需求急速上升
當今社會飛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在不斷的提高,但現有的環境污染等問題也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越來越多的人更容易生病,生病的人多了對醫療資源的就會多,這雖然帶動經濟但更大的制約經濟。所以想要解決這一問題,就應該更大力度的去進行醫療改革,讓更多的國民得到應有的醫療救助。
二、怎樣切實的執行改革后的體制
1.根據群眾目前的生活水平執行一套完善的制度
一套完善的醫改體制,不單單體現的一個國家的GDP水平,也體現了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人民素質。首先,加大財政的投入力度,更加規范社會醫療預算制度,提高醫療保障制度在社會經濟發展所占的比重。就目前情況來說,我國醫療保障的財政支出已經低于許多國家了,所以當務之急就是對醫改推陳出新。其次,科學合理的進行規劃。隨著一些社會化的問題的出現,醫療體系的改革就必須把所有的人民群眾融合在一起,去實現“全民保障”的目標,根據當地群眾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的去改革。最后,加強籌集和監管力度。加強宣傳醫改的優勢,積極引導社會人群主動繳納保金,這就要求每一位公民要去了解醫改體制的內容,并且要及時的大膽的去反饋和提出建議。另從法律制度,監控上要更加的嚴格和透明化。
2.深入了解群眾身體的現狀
政府要更大力度的去投入更多的資源人力,去鄉下做免費的服務性醫療。從體制上也可以一定程度的去減免一些檢查身體的費用,要讓更多的人有意識的定期的去做好身體的預防生病的工作,這樣才可以更好地了解群眾的身體狀況。其次,要給人民群眾普及醫改和醫療的知識,可以做一些手冊發放給群眾,開公益性的講堂。讓人們更好的更多的更全面的去了解醫改,更多的去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不要盲目的去相信一些天神論,民間偏方。要倡導人們更多的去相信醫院。在者,人們把生命寄托給了醫生,醫生就要嚴謹的負責,及時的去記錄,這樣日積月累就會總結出一些常見的生病病癥,在普及給廣大群眾,讓人民群眾感受到醫改真的是服務于人們,真的是為群眾著想。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更全面的了解群眾的身體現狀。
3.合理分配醫療資源
醫療資源是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保障的最重要的防線。一個國家,一家醫院,一家診所,如何更大程度的利用分配醫療資源,是醫改的重中之重。合理的分配就得有一套完善的醫改體制,一家大型的醫院應該有較高的醫療資源,但一定要合理的去利用,不要一味的為了追求攀比而有失職業道德。中小型的醫院應該更多的去做一些人民群眾中常用的醫療器械,要切實的考慮到大眾。人才的分配、人才的多與少,影響著醫院的各個環節,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一家醫院要主動的去培養發掘人才,而不是一味只寄托與分配上,要整合所有的資源,要以以人為本的宗旨,去調控醫療資源。要更加嚴格的去執行醫改體制,杜絕浪費、合理利用。只有這樣才能更大程度上,讓人民群眾受到更好的社會保障,才能更充分的利用好醫療資源。
三、結語
醫療體制的改革,不僅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活保障,還影響著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慢。自20世紀70年代末到現在,醫改已經走過了有五十個年頭,足以說明醫改的重要性。一套完整的醫改體制,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所以必須要以以人為本的宗旨,去建立更加完善的醫改體制。
參考文獻:
[1]付亮,甄偉.淺談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對策[J].遼寧醫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3:14-16.
[2]李兵水,童玉林,吳桅.我國醫務社會工作的現狀與未來發展的思考[J]. 福建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01:1-5+71.
- 上一篇:食物營養與健康的關系
- 下一篇:設施農業現狀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醫療安全管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