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監測規范范文
時間:2023-12-01 17:31: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海洋監測規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以往基層海洋站的建設主要集中在海洋水文、氣象要素的監測能力方面,缺乏基本的海洋環境監測儀器和設備。目前,北海區95%的基層海洋站不具備海洋環境監測能力,海洋環境監測體系存在著比較大的缺陷。面對日益加重的海洋資源環境監測需求和日益頻發的海洋生態災害,現有的海洋站只能開展部分監視工作,中心站能夠承擔部分監測工作,海區中心承擔了大部分海洋監測工作,基層監測機構受能力限制無法發揮地域優勢。因此,亟須填補基層海洋站監測能力的空白,完善增強海洋站海洋監測能力,使之能夠承擔海洋資源環境監測和應對海洋生態災害。
2基層海洋站缺少應急監測能力,影響北海區應急監測時效性
目前,北海區海洋環境突發事件應急監測業務由中心站和海區中心承擔,應急監測隊伍抵達現場的航渡時間較長等問題,成為影響應急監測時效性的重要制約因素。同時,由于中心站和海區中心的海洋環境監測業務工作繁重,近年北海區綠潮、赤潮、水母等海洋生態災害和溢油事故發生頻率居高不下,應急監測工作對日常業務工作的沖擊較大。亟須完善基層海洋站的應急監測能力,發揮其區位優勢,就近開展對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監測,以提高監測的時效性,實現3h內海洋監測技術平臺達到海洋生態災害現場并開展工作。
3基層海洋環境監測站職能定位
3.1外業樣品采集職能定位
外業樣品采集是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海洋環境監測機構一般是由本單位自己完成外業樣品采集。外業樣品采集人力資源占用量大、耗時長、易受海況和天氣影響,是影響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效率的主要環節。基層海洋站承擔海洋環境監測的外業樣品采集任務,能發揮各海洋站的區位優勢和人員優勢,由海洋站承擔就近沿岸淺海的監測站點采樣工作,可大幅度減輕中心站、海區中心的現場監測采樣工作壓力,降低監測成本,提高監測效率。由于海洋環境監測外業樣品采集工作相對獨立,采樣操作有《海洋監測規范》(GB17378—2007)和《海洋調查規范》(GB12763—2007)可依據,工作流程和技術要求明確。監測單位采用外包的形式完成海洋環境監測的樣品采集工作也符合計量認證的要求。因此,基層海洋站承擔其他單位的海洋環境樣品采集工作在監測質量控制方面也是可行的。美國、加拿大等國有志愿者采集養殖區水樣,郵寄至檢測單位分析的環境監測方式。根據目前的海洋環境監測業務需求和海洋站人員、裝備條件,添置采水器、采泥器、浮游生物調查網具等樣品采集儀器,配備手持GPS、絞車、樣品箱等采樣配套器材,形成海水、沉積物、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等生態監測樣品采集能力,可開展海洋環境趨勢性監測、海洋功能區環境監測、海洋環境監管監測等業務的樣品采集工作。
3.2內業樣品分析及現場監測職能定位
部分海水監測指標的樣品不易保存,需要進行現場分析。針對此類樣品,可采用現場監測儀器和室內分析相結合的工作方式。目前多參數水質分析儀等現場監測設備在pH、溶解氧、葉綠素a、濁度等指標的監測方面技術較成熟,設備性能穩定,易于使用和保養,且儀器購置費用較低。配備多參數水質分析儀,海洋站可完成pH、溶解氧、葉綠素a、濁度、鹽度等水質要素的現場監測。海水硝酸鹽、亞硝酸鹽、銨鹽、磷酸鹽、硅酸鹽等營養鹽監測指標,《海洋監測規范》要求其樣品保存時間不大于24h,而目前在線監測技術不能滿足規范質量要求,需要進行現場樣品分析。如果由于中心站或海區中心不在一地,則采樣工作完成后當天需要樣品運輸和交接耗時較長。配備常規水質項目采樣、預處理設備、分析儀器和多參數水質分析儀等現場監測設備,形成常規水質監測能力,滿足水文氣象、海水水質常規監測、資源與環境承載力監測的基本需求。近期需要具備的監測項目有海水pH、溶解氧、化學需氧量、葉綠素a、鹽度、水色和透明度等。
3.3應急監視監測職能定位
近年來,北海區赤潮、綠潮及溢油災害等突發環境事件頻發,應急監測工作繁重。以2013年為例,北海區發生赤潮14次;綠潮災害影響到山東日照、青島、威海和煙臺市沿海[3],影響海域岸線近1000km;青島東黃輸油管線發生爆燃事故,造成膠州灣溢油污染。每年北海區海洋環境監測機構承擔的應急監測都在100航次以上。大量的應急監測任務給日常監測,業務工作量已近飽和的海區中心和中心站造成較大的壓力,有時不得不推遲日常監測,以完成應急監測任務。有些環境事件發生海域距海區中心或中心站較遠,監測隊伍抵達現場路途遠,航渡時間長,降低應急反應效率。當前的海洋環境保護形勢亟須基層海洋站承擔起海洋環境應急監測職能。目前影響基層海洋站開展環境應急監測任務的主要限制因素有兩方面:一是缺乏應急監視監測的技術設備,二是缺乏從事海洋環境監測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根據海洋站現有技術條件,通過配備采水器、赤潮生物采樣網具和油指紋樣品采集器材、樣品瓶及GPS等相關配套設備,即能滿足赤潮、綠潮應急觀測和樣品采集能力的需要。專業人員可通過短期培訓和中心站技術指導等方式,解決應急監測技術人員缺乏的問題。海洋站應急監視監測能力的建設目標應是具備就近應對1個環境突發事件的現場應急監視任務,具備獨立開展溢油、綠潮、赤潮等環境突發事件的現場監視監測的能力,為形成北海區3h應急監測圈,提升海區環境監測覆蓋能力奠定基礎。
3.4基層監測機構輔助監測業務職能定位
建設通用實驗室,為中心站、海區中心提供通用實驗分析平臺,提高北海區海洋環境監測體系的整體業務能力。發揮基于海洋站現有基礎設施優勢,開展海洋環境監測實驗室改造,打造專業化通用實驗室。每個海洋站完成通用實驗室改造面積不小于150m2,以滿足海洋站開展監測工作的需求,并為海區中心、中心站就近開展常規項目現場樣品分析提供實驗條件,將海洋站實驗室打造成北海區海洋環境監測現場分析的通用實驗室。建設遠程生物鑒定信息采集終端,配備光學顯微鏡和顯微照相系統等相關技術器材,具備海洋生物樣品鑒定信息采集錄入及遠程傳輸能力。發揮中心站、海區中心的技術優勢和基層海洋站區位優勢,解決目前海洋環境突發事件應急監測中生物種類鑒定的技術困難,提高北海區監測體系生物樣品的鑒定能力。
4小結
篇2
一、大力推進海洋法制建設。
為了健全海洋法制,推動海洋保護、管理工作的規范化、法制化進程,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計劃20*年底前編制、出臺《XX市海洋功能區劃》,《海洋功能區劃》將在對全市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調查的基礎上,對XX市沿岸平均大潮線至領海基線之間海域的功能區進行明確的劃定,內容包括海域勘界、功能分區及環境標準等諸多方面。新的區劃是對《膠州灣及鄰近海岸帶功能區劃》中不適應我市新形勢發展的內容的修改、補充和完善,區劃編制將對合理配置海洋資源,促進海域整體功能,推進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市海洋經濟蓬勃發展,為了減小經濟發展對海洋環境保護帶來的壓力,有的放矢開展海洋環境保護,計劃編制以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環境容量、污染物總量控制等為主要內容的《XX市海洋環境保護規劃》。《海洋環境保護規劃》將對近岸海域污染的有效控制、陸源污染物排海、大規模圍海造地對海洋環境影響的累計效應、突發性海洋污損隱患等內容進行分析和研究,規劃的編制將致力實現規劃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力爭實現其為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管理提供科學依據的作用。
二、加強、完善海域使用管理。
進一步完善海域使用管理制度,全面搞好海域使用登記制度,進一步規范海域使用審批程序和海域使用證年審制度,嚴格按照《XX市海洋功能區劃》和《膠州灣及鄰近海岸帶功能區劃》規范海域使用,把海域使用管理的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國際化提升到一個新水平,20*年全市海域使用項目登記率達到100%,海域使用辦證率達到100%以上,海域使用證年度審驗審證率達到100%。
三、全面開展對海洋環境的監督管理。
1、繼續開展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根據我市特點和需要,制定監測計劃,開展全市近岸海域環境趨勢性監測、重點海域環境監測、海水浴場暑期海洋環境監測和重點養殖區環境監測,詳細掌握我市的海洋環境狀況,保證我市沿海海洋環境監測調查的連續性,準確地為社會提供合法的海洋信息,為政府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2、加強海岸、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的監督管理。重視海洋、海岸工程建設項目對我市海域的污染損害,嚴把海岸、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海洋環境影響的審核、審批關,提高工程建設項目環評報高審核參與率;規范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加強對工程建設期的跟蹤監測和監督管理,有效控制工程建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
3、加強海洋污染事故的查處。繼續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的方式,對膠州灣和前海一線用海域污染情況進行執法檢查,對污染海洋的違法行為進行嚴肅查處。
4、加強對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管理和保護。積極籌集資金,制訂實施有針對性的生態保護和建設計劃,開展保護區的基礎建設、管理工作,推進我市生態示范區的建設。
5、通過建立和完善XX市海洋赤潮監視網及海洋赤潮應急行動體系、開展重點海域的赤潮監測和預報試驗、加強赤潮發生期內對漁業水域的監控管理等措施,避免或減少赤潮災害的發生和影響。
四、積極推進生態漁業建設。
按照《膠州灣及臨近海域功能區劃》和漁業生產水域環境質量狀況,對不符合功能區劃和漁業水質標準的水域進行封閉管理,禁止從事漁業生產活動;嚴格實施養殖許可證制度、捕撈許可證制度和伏季休漁制度;科學調整養殖結構和布局,合理控制內灣及近海的養殖密度,擴大藻類養殖面積,提倡外海養殖,大力提倡魚、蝦、蟹混養、貝藻間養套養等生態養殖,推廣生態養殖模式和養殖新技術;強化漁業生產管理,改進餌料質量及投餌技術,嚴格控制廢水排放,20*年力爭使漁業水域環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生態養殖面積達到養殖總面積的40%。
四、加大海洋環保宣傳力度,努力提高全社會環保意識。
篇3
關鍵詞:圍填海 生態環境 變化趨勢 分析
中圖分類號:C9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8(b)-0245-02
圍填海是人類海岸帶開發利用活動中的重要方式之一,是人類向海洋尋求生存空間和生產空間的一種有效手段。近年來,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的飛速發張和人口增長壓力的增大,土地資源的稀缺性越來越明顯,為了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人類通過圍填海為沿海地區拓展生存和發展的空間,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土地供求矛盾,獲得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但同時也對周邊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的可持續發展產生了一定影響。
為了解填海工程施工對海洋環境的影響,本文根據天津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在2011年至2012年天津臨港工業區二期工程填海施工期間,對工程附近海域海洋環境進行多次跟蹤監測的結果進行分析,明確各污染物變化趨勢,為研究填海工程的生態環境影響提供科學的依據。
1 樣品采集與分析
1.1 樣品采集
2011年至2012年,國家海洋局天津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對天津臨港工業區二期圍填海工程共進行了7次海洋環境影響跟蹤監測,樣品采集、貯存、運輸均嚴格按照《海洋監測規范》(GB 17378.4-2007)的要求進行。
1.2 測定項目與分析方法
水質監測項目為pH、DO、COD、懸浮物、亞硝酸鹽、硝酸鹽、氨鹽、活性磷酸鹽、鹽度、油類、鉛、銅、鋅、鎘、汞,共15項;沉積物監測項目為有機質、銅、鉛、鋅、鎘、汞、石油類、硫化物,共8項;海洋生物監測項目為葉綠素a、浮游動物、浮游植物、底棲生物,共4項。以上項目均采用《海洋監測規范》(GB17378-2007)中仲裁方法進行實驗室分析,并按要求做出相應的質量控制措施,確保樣品分析結果的準確性。
1.3 評價方法
1.3.1 超標率統計和污染狀況分析
利用國標《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海洋沉積物標準》(18668-2002),對監測海域海水中各項污染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各項指標的污染狀況。利用單因子污染指數法統計各指標污染程度、根據各站浮游生物和底棲生物所獲樣品的生物密度,分別對樣品的香農-韋弗(Shannon-Weaver)多樣性指數、均勻度(Pielou指數)、豐度、優勢度(Margalef計算公式)等進行統計學評價分析,并根據分析結果得出監測海域海洋生態環境變化趨勢。
2 結果與討論
2.1 各項監測因子變化趨勢圖
海水中主要污染物監測因子污染指數變化趨勢如圖1所示。
沉積物中各監測因子污染指數變化趨勢如圖2所示。
2.2 海洋生物監測結果
(1)葉綠素a(見表1所示)。
(2)浮游植物(見表2所示)。
(3)浮游動物(見表3所示)。
(4)底棲生物(見表4所示)。
2.3 監測因子變化趨勢分析
2.3.1 水質各項監測因子變化趨勢分析
監測期間pH的污染指數無明顯變化趨勢,基本在“允許”范圍內,無站位超標;油類的污染指數無明顯變化趨勢,污染指數在“允許”“影響”范圍內,無站位超標;COD的污染指數變化較大,污染指數基本在“影響”范圍內。pH、COD、油類在幾次監測數值波動較大,但整體平穩,無明顯升高或降低趨勢;磷酸鹽的污染指數變化較大,污染指數在“允許”和“重污染”范圍內,整體呈降低趨勢。無機氮污染指數較高,監測期間污染指數幾乎全部超標,污染嚴重,2012年3月污染指數高達3.24,在“重污染”狀態,整個監測過程中出現兩次較大波動,最終趨于平穩;除鉛外重金屬污染指數都在“允許”和“影響”狀態內,2011年12月、2012年3月、10月監測時發現該海域海水中鉛濃度較高,污染指數在“重污染”狀態。汞污染指數略呈升高趨勢。
2.3.2 沉積物各項監測因子變化趨勢分析
從圖2中可以看出,石油類標準指數呈略微上升的變化趨勢,有機碳的標準指數呈略微下降的變化趨勢,其余各個監測項目的標準指數基本無變化。除銅外,各項目的監測值均處在“允許”范圍內,該海域沉積物質量良好,符合相應的海洋功能區劃要求。
2.3.3 海洋生物變化趨勢分析
(1)葉綠素及初級生產力。
監測期間工程附近海域各個站位之間的葉綠素a含量差別不是很大。說明該海域初級生產力在各個站位之間分布比較均衡。但2012年3月份該海域的葉綠素a含量較2011年同期有所升高,基本處于“中營養”狀態。2012年10月份基本恢復“貧營養”狀態。
(2)浮游植物。
調查海域浮游植物的種類組成以近海廣溫、廣鹽種為主;多樣性指數、豐富度較低,均勻度較高,且種類數較少,群落優勢不明顯;優勢種隨時間的變化變化較大。浮游植物的密度隨海水中營養鹽含量的高低而呈正比變化。
(3)浮游動物。
調查海域浮游動物多樣性指數偏低;種類數偏少;優勢種基本為橈足類。種類組成的生態特點是以廣溫、廣鹽性的種類為主,符合天津近岸的一般規律。
(4)底棲生物。
調查海域底棲生物種類較少,多樣性指數偏低,且生物量分布十分不均勻。該海域生物量主要以軟體動物、棘皮動物、魚類組成。
3 結語
對天津臨港工業區二期填海工程跟蹤監測結果分析如下。
(1)海水中重金屬汞含量呈緩慢上升趨勢;鉛含量上下波動明顯,整體看來略有上升趨勢;其余監測因子均無明顯變化趨勢,整體處于波動型穩定狀態。
(2)沉積物中石油類標準指數呈略微上升趨勢,有機碳標準指數呈略微下降趨勢,其余監測因子均處于穩定狀態。
(3)海域營養狀態基本在“中營養”和“貧營養”狀態間波動,浮游植物密度隨海水中營養鹽含量的高低而成正比變化;浮游動物分布符合天津近岸的一般規律;底棲生物各項評價指標均無明顯變化趨勢,處于穩定狀態。
參考文獻
[1] 國家環境保護局.GB3097-1997,海水水質標準[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7.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GB18668-2002,海洋沉積物質量[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篇4
【關鍵詞】 常規監測 布點 近岸海域
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常規監測布點是從空間上保證樣品代表性的重要工作,對缺少監測資料的海區,一般要通過調查監測分析,選擇具有代表性的站位。按照抽樣理論,代表性就是在一定的置信度內樣品與總體之間一致的程度,可以認為具有代表性的站位并不是唯一的一點,而是一定的區域。所以布點首先是選定代表性的區域,再按技術規定的有關原則確定站位。應用總體均值區間估計法處理調查監測資料,通過求知總體均值區間,剔除超差站位,達到優化布點的目的。本文以福建省興化灣功能區常規監測布點為例討論。
1 總體均值μ區間估計法
如果統一了監測時間和檢測方法,遮蓋了相應的偏差,設樣品的標準偏差源于樣品點位的不同。因為環境中不確定影響因素較多,故本實驗α值選0.01。
2 水質調查均值區間分析
興化灣環境功能區水質調查點位見圖1,選擇該區域主要的污染要素無機氮、活性磷酸鹽、高錳酸鹽指數進行區間估算。監測結果及區間估算結果見表1、表2。
將調查監測結果按絕對偏差從小到大排序,得表3。由于序值的大小說明了接近均值的遠近,所以序值的合計值也就綜合反映了測站的代表性。對照μ值,排序最大的號分別為P2、P3、P7其樣本值活性磷酸鹽、無機氮和CODMn分別在區間外,序值合計也最大,參考污染源調查,P2、P3測站受陸源及圍海生產的影響,使測值超過均值區間。P7點臨近灣口,在主航道上,較高的序值尚須甄酌。
3 二次布點監測均值區間分析
考污染源調查資料,剔除調查監測結果中超出區間的點位,重新進行二次監測布點,布點方案見圖2。因為無機氮監測過程影響因素太多,不選作分析要素,只選活性磷酸鹽和CODMn二個指標。監測結果及均值區間見表4。
結果分析顯示測值都在區間范圍內,可以認為布點方案落在這一區域比較合理。序值合計值小的測站所代表的區域,應優先選擇布點。
4 興化灣常規監測布點方案
按照海洋監測技術規范中水質監測布點要求,結合當地碼頭、船舶與航線、污染源調查資料、水產養殖分布資料以及經濟、安全等因素,避開島、礁、流隔線,兼顧空間分布,確定常規監測站位。具置見圖3。
5 結論
5.1 對環境監測而言,總體均值區間包含了從布點開始的檢測全過程的影響,而要盡可能地讓其體現不同位置樣品的客觀差別,在采樣后的檢測過程要做好充分的質控。
5.2通過調查監測求得海域水質總體均值區間,調查點位要適當多,不能太少,其布點選用網格法較為合適,不宜沿岸密遠岸疏。
5.3通過選定代表性區域后,要參考地形地貌布點,不宜于在礁石區、島嶼前后、流隔線區等選點,會造成回流的海底地形區域也不宜選點。
5.4做為常規監測的站位覆蓋面可以大一些,具體選擇時要參考污染調查資料,避開污染源直排口混合區,避開圍墾養殖的排水口區。監測站位一經確定,不應輕易更改,不同監測航次的監測站位應保持不變。
參考文獻
〔1〕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GB17378-1998 海洋監測規范.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2〕國家技術監督局.GB12763-91 海洋調查規范.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
〔3〕國家環保總局.HJ/T82-2001 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分技術規定.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
〔4〕中國環境監測總站.1994.8 環境水質監測質量保證手冊.第二版.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篇5
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的基本原理與過程
1基本原理
生境修復與生物資源養護原理的主要研究內容包括生態系統結構、功能以及生態系統內在的生態學過程與相互作用機制,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多樣性、抗逆性、生產力與可持續、先鋒群落與頂級群落的發生、發展機理與群落演替規律,不同干擾條件下生態系統的受損過程及其響應機制,生態系統退化的診斷及其評價指標體系,生態系統退化過程的動態監測、模擬、預警及預測等。對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修復工程而言,生態系統的各個組成部分都需要在原位經過自然的生態過程,因此,事實上各生態學原理均可應用于生態恢復的實踐中。生態系統修復涉及的基本原理主要有限制因子原理、能量流動原理、種群密度制約及分布格局原理、生態適應性理論、生態位原理、演替原理、生物入侵理論、生物多樣性原理、功能群構建原理等。其中,干擾與演替原理、功能群構建原理是應用于海洋生態系統恢復中的重要原理。
2基本過程
修復行為實質上是對生態系統的一次新的干擾,很難保證所有修復行為均對目標系統的修復起到正效應。要想系統向預期方向發展,需要有科學的理論框架,制定合理的修復方案,并對方案進行可行性論證。Zedler以濕地生態系統的修復為例,將生態恢復的整個過程劃分為5個不同的階段,即目標設定—開發概念模型、恢復區域的選址優化、原地非生物環境的操控、原地生物區系的操控、生態系統維護等。
Clewell等將生態恢復的過程分為修復計劃準備、生態系統健康狀況評估、修復計劃制定論證、修復行動實施、修復后評估和管理等5個階段,并指出了生態修復過程中涉及的51條指導原則。
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設施
1人工魚礁
人工魚礁(artificialreef)是人為放置在海底的一個或多個自然或者人工構造物,它能夠改變與海洋生物資源有關的物理、生物及社會經濟過程,并可改善海域生態環境,營造海洋生物棲息的良好環境,為魚類等提供繁殖、生長、索餌和庇敵的場所,達到保護、增殖和提高漁獲量的目的。用于建造人工魚礁的材料種類很多,礁體材料的選擇直接影響礁體的結構特征和礁區生物的增養殖效果。根據材料的來源不同,人工魚礁使用的材料可分為天然材料、廢棄材料和人造材料等3大類。礁體設計對人工魚礁效果的發揮至關重要,主要包括礁體材料、重量、形狀、幾何尺寸、內部結構等因素。礁體的材料、重量、尺寸、結構復雜性、表面粗糙度等應根據規劃要求與生物因素和水動力學特征相適應。根據投放的不同目的和用途,人工魚礁可以分為增殖型魚礁、漁獲型魚礁和游釣型魚礁等3種。
2增殖礁及增養殖設施
根據增殖對象生物不同,人工魚礁可分為藻礁、鮑礁、參礁等,而增殖海參、鮑等海珍品的礁體可統稱為海珍品增殖礁,又稱海珍礁,。由于礁體可以保護刺參、鮑等海珍品免受敵害侵擾,并可為增殖海珍品提供食物來源和遮蔽場所,因此,海珍礁廣泛應用于中國的海珍品增養殖中。在我國,很多種材料被用作刺參的人工附著基或礁體,例如石塊、瓦片、混凝土構件、扇貝養殖籠、編織布、塑料構件,甚至柞木枝等。
作者所在的研究團隊針對近岸泥沙質海灣、離岸開放海域和靜水圍堰等增養殖生境的受損現狀和刺參、鮑等海珍品的生態習性,發明了適用于近岸海灣的牡蠣殼海珍礁及其配套制作裝置、貝類排糞物再利用裝置,適用于離岸開放海域的大型藻類抗風浪沉繩式養殖設施、“海龍I型”底播式海水增養殖設施,以及適用于圍堰的多層板式立體海珍礁:這些設施設備實現了對不同類別生境的有效修復和高效生態增養殖,為海洋生境修復與海水增養殖產業高效健康發展提供了裝備支撐。
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技術
1海洋生境修復與改良技術
1.1海草床修復技術
海草是單子葉草本植物,通常生長在淺海和河口水域。海草床對海域生境的修復和改良具有重要的生態作用,海草群落不僅是海洋初級生產者,具有高的生產力和固碳能力,還可起到穩定底泥沉積物、改善水體透明度及凈化海水的作用;同時,海草還是許多海洋動物重要的產卵場、棲息地、隱蔽場所及直接的食物來源,在全球C、N、P循環中具有重要作用。據《世界海草地圖集》顯示,1993年到2003年,全世界已經有約26000km2的海草床消失,達到總數的15%。海草床的衰退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許多國家都開展了海草床恢復方法的研究工作。海草床的恢復主要依靠海草的種子或者構件(根狀莖),主要的方法有生境恢復法、種子法和移植法。
生境恢復法投入少、代價低,但周期長。移植法恢復大葉藻海草床是較為常用的方法,主要有草皮法、草塊法和根狀莖法,草塊法成活率高,但對原海草床有破壞作用;根狀莖法節約種源,但固定困難。應用種子來實現低成本、高效率、大規模的恢復海草床也是當前研究的熱點,種子法破壞小,但種子難收集、易喪失、萌發率低。
1.2牡蠣礁修復技術
牡蠣礁(oysterreef)指目前正在生長及挽近剛停止生長的、于河口洼地中的牡蠣殼堆積體。牡蠣礁在凈化水體、提供棲息生境、促進漁業生產、保護生物多樣性和耦合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生態功能。美國切薩皮克灣(ChesapeakeBay)由于人類活動的影響而引起了生境的退化(富營養化和大葉藻藻床的破壞)及生物資源的衰退(美洲牡蠣數量大為減少)。近年來,弗吉尼亞海洋科學研究所(VirginiaInstituteofMarineScience)的科學家實施了牡蠣礁恢復計劃,對礁體生物學、群落發生和營養動態進行了系統研究,并對恢復情況進行了追蹤,如Harding研究了恢復的牡蠣礁區域浮游動物群落豐度和組成的水平分布和時間變化,作為切薩皮克灣牡蠣礁恢復進展的潛在標準。該系列研究對當地牡蠣礁的成功修復起到了重要作用。牡蠣礁的修復主要通過結合防浪堤設置專用礁體以及利用牡蠣殼礁體兩種方式實現。
1.3珊瑚礁修復技術
珊瑚礁(coralreef)是石珊瑚目的動物形成的一種結構,它們是成千上萬的由碳酸鈣組成的珊瑚蟲的骨骼在數百年至數千年的生長過程中形成的。珊瑚礁被稱作“熱帶海洋森林”,其生態系統具有很高的生物多樣性和重要的生態功能,珊瑚礁為許多動植物提供了生活環境,其中包括蠕蟲、軟體動物、海綿、棘皮動物和甲殼動物,此外,珊瑚礁還是大洋帶的魚類的幼魚生長地。
由于全球氣候變暖、自然災害、海水消耗、過度捕撈、海水污染等原因,導致珊瑚礁的衰退現象嚴重。世界珊瑚礁現狀調查顯示,全世界19%的珊瑚礁已經消失,15%的珊瑚礁在10~20年內將有消失的危險,20%的珊瑚礁在20~40年內將面臨消失。珊瑚礁生態修復的主要方法包括有性生殖法(sexualreproduction)、珊瑚移植法(transplantation)、底質改良法等。有性生殖法是通過自然產卵產生的珊瑚幼蟲來培育珊瑚幼體,再將幼體進行移植;珊瑚移植是把珊瑚整體或者部分移植到退化區域,以改善退化區的生物多樣性,這是過去幾十年來修復珊瑚礁的主要手段;底質改良是通過穩固底質或在底質中增加化學物質,以吸引珊瑚幼蟲的附著和珊瑚的生長。
1.4人工魚礁構建技術
人工魚礁水動力學特征研究可以為人工魚礁的選址和設計的優化提供科學依據。了解人工魚礁水動力學性能需要首先研究人工魚礁受水流作用時受力的情況和人工魚礁內部及其周圍流場的實際分布情況,其研究方法主要有理論分析、模型實驗和數值模擬等。黑木敏郎與中村充在回流水槽中,觀察和測定了圓筒形、四角形魚礁模型周圍水流的變化。Fujihara等運用數值計算法對設置魚礁后的定常層流水域的流場變化進行研究,得到了魚礁流場的上升流范圍及分布特點。國外學者的研究表明:在魚礁的阻流作用下,魚礁下游的流場根據紊動程度可分為3個區域:紊流區、過渡區和未受擾動區。通透性礁體和非通透性礁體所產生的紊流區長度比和高度比均不同,通透性礁體的高度比小于1,長度比小于4,而非通透性礁體的高度比一般要大于1而略小于2,而長度比小于14。
合理的選址是人工魚礁規劃設計的基礎。人工魚礁投放區域的選擇是否合理關系到其功能能否正常發揮,投放區域不當會造成人力與財力的損失,并有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李文濤等認為人工魚礁的選址涉及地質科學、海洋科學、氣象科學、生物科學、社會學等多個學科,需要考慮海洋物理環境、生物環境和社會等多種因素,其中國家的海洋功能區劃以及海底底質類型、水深、水流等因素在人工魚礁的選址中是必須首先考慮的;王飛等根據水深、底質類型、地形坡度、生物密度、平均流速、離岸距離等影響人工魚礁選址的因素,并根據各影響因子的重要性程度確定其權重,建立了舟山海域人工魚礁選址的多因子綜合評價模式。
Tian對臺灣省老鼠嶼沿岸海區的五個預選礁區進行了綜合性的選址研究,研究內容包括了海底地形、地貌、底質特性以及海況,調查中使用了回聲測深儀、旁掃聲納、重力巖心提取器、地質測試儀、GPS、ADCP(多普勒流速剖面儀)和ROV(水下機器人)等先進的儀器設備。
2海洋生物資源養護技術
2.1人工增殖放流技術
增殖放流是恢復漁業資源、優化水生生物群落結構、提高漁業生產力的有效手段,其形式是通過向天然水域投放魚、蝦、蟹、貝類等各類漁業生物的苗種來達到恢復或增加漁業資源種群數量和資源量的一種方法。19世紀中期,美國、加拿大對紅點鮭進行了移植孵化實驗,后來又將一種溯河性鯡魚從北美大西洋沿岸移植到太平洋沿岸,并形成了有價值的自然種群。挪威、英國、丹麥和芬蘭也先后進行了鱈魚和鲆鰈類的資源增殖工作。日本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栽培漁業”概念,并在瀨戶內海進行了對蝦、真鯛、梭子蟹和盤鮑的放流增殖工作,至2002年,日本放流水產苗種已達83種。
長距離洄游的大麻哈魚類是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最有成效的增殖種類,前蘇聯、日本、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先后進行了大麻哈魚的增殖放流,放流數量每年高達30余億尾,回捕率高達20%。目前世界上有94個國家開展了增殖放流工作,其中64個國家開展了海洋增殖放流工作。
我國近海漁業資源放流工作起步較晚,自20世紀70年代中后期開展對蝦增殖放流以來,已經開展了海蜇、三疣梭子蟹、金烏賊、曼氏無針烏賊、梭魚、真鯛、黑鯛、大黃魚、牙鲆、黃蓋鰈、六線魚、許氏平鲉等游泳生物以及蝦夷扇貝、魁蚶、海參以及盤鮑等底棲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其中中國對蝦的增殖和移植、海蜇的增殖、蝦夷扇貝的底播移植等工作已初具生產規模和顯著的經濟效益;但在增殖放流過程中,存在管理體制不夠健全、資金投入相對不足、科學研究相對薄弱,缺乏規范的增殖放流技術規程等問題。農業部下發了《全國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總體規劃(2011—2015年)》,規范和細化了各海域增殖放流任務,提出了渤、黃、東海及南海具體適宜增殖放流的種類,對45種經濟物種的適宜放流海域進行了規劃。
2.2多營養層次綜合增養殖技術
多營養級的綜合養殖模式(integratedmulti-trophicaquaculture,IMTA)是近年提出的一種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海水養殖理念。對于資源穩定、守恒的系統,營養物質的再循環是生態系統中的一個重要過程,由不同營養級生物,如投餌類動物、濾食性貝類、大型藻類和沉積食性動物等組成的綜合養殖系統中,系統中一些生物排泄到水體中的廢物成為另一些生物的營養物質來源。因此,這種方式能充分利用輸入到養殖系統中的營養物質和能量,可以把營養損耗及潛在的經濟損耗降到最低,從而使系統具有較高的容納量和經濟產出。近年來,作者所在的研究團隊針對淺海筏式、底播和島嶼的不同特點和增養殖對象的生態特征,研發了筏式貝-藻-參綜合養殖、藻-鮑-參生態底播增養殖和離岸島嶼生態增養殖等多營養層次的綜合增養殖新技術。
3海洋牧場建設技術
海洋牧場(oceanranching)是一個新型的增養殖漁業系統,即在某一海域內,建設適應水產資源生態的人工生息場,采用增殖放流和移植放流的方法,將生物種苗經過中間育成或人工馴化后放流入海,利用海洋自然生產力和微量投餌育成,并采用先進的魚群控制技術和環境監控技術對其進行科學管理,使其資源量持續增長,有計劃且高效率地進行漁獲。建設海洋牧場需要一整套系統化的漁業設施和管理體制,如人造上升流、人工種苗孵化、自動投餌機、氣泡幕、超聲波控制器、環境監測站、水下監視系統、資源管理系統等。海洋牧場的構想最早是由日本在1971年提出。
1978~1987年,日本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全面推進“栽培漁業”計劃,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海洋牧場——日本黑潮牧場。韓國于1994~1996年進行了海洋牧場建設的可行性研究,并于1998年開始實施“海洋牧場計劃”,該計劃試圖通過海洋水產資源補充,形成牧場,通過牧場的利用和管理,實現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增長和利用極大化。美國于1968年提出建造海洋牧場計劃,1972年付諸實施,1974年在加利福尼亞建立起海洋牧場,利用自然苗床,培育大型藻類,效益顯著。我國在20世紀80年代曾提出開發建設海洋牧場的設想,90年代又有學者對南海水域發展海洋牧場提出建議,并對南海水域進行了多項綜合和專項調查,為開發建設海洋牧場提供了背景資料和技術儲備。目前中國海洋牧場的開發還僅限于投放人工漁礁和人工放流,并且由于規模較小,形成的魚礁漁場對沿岸漁業的影響甚微。
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的監測與評價
1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系統的監測
生態系統的監測是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監測信息的收集是決定恢復生態系統管理方式的重要環節,通過監測可以確定修復工程是否向既定目標發展。因此,制定監測實施標準和規程對于復雜的監測活動十分必要,如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區域海帶修復計劃中制定了海帶恢復和監測規程,規程為參與潛水的志愿者列出了詳細注意事項,以保證監測的一致性和精確性;全球海草監測計劃(SeagrassNet)也制定了有關海草恢復的監測規程、野外取樣和數據處理的注意事項、科學監測手冊等。
監測主要分修復前監測和修復的長期監測。通過修復前監測,可以了解生境和生物資源的受損程度,確定現存生態系統的特點,并有助于確定恢復的目標和恢復方式。修復的長期監測是自修復計劃正式實施以后對修復的全過程進行的監測,通過長期的系統監測可以對比修復系統與自然系統的特點,便于準確確定退化生態系統修復的生態變動過程及變動方向。
2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效果的評價
在復雜的環境條件作用下,恢復的目標和效果可能會偏離既定的恢復軌道,因此,對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效果進行評價是十分必要的。當前對恢復和自然生態系統及其功能參數特征的變異性了解還不夠深入,因此,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效果的評價方法與技術手段也相對復雜。生態修復效果評價的主要方法有直接對比法(directcomparison)、屬性分析法(attributeanalysis)和軌道分析法(trajectoryanalysis)。評價生態修復效果應用最廣泛的方法是直接對比法,即對比恢復的和自然的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參數,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環境參數;屬性分析法是將恢復的生態系統的屬性轉化為定量和半定量的數據,以確定生態系統中各屬性要素的恢復程度;軌道分析法是一種正處于研究過程中但比較有應用前景的方法,該方法通過定期收集恢復數據并繪制成趨勢圖,以確定恢復的趨勢是否沿預定的恢復軌道進行。
恢復的生態系統的評價標準較為復雜。從生態學角度,恢復的生態系統應包含充足的生物和非生物資源,其能夠在沒有外界協助的情況下維持自身結構和功能的持續正常運轉,且具備能夠應對正常環境壓力和干擾的抗性。國內外在采用系統模型評價修復效果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Madon等提出了用于規劃濕地恢復的生物能量學模型(bioenergeticsmodels),該模型可以用于評估不同環境條件下魚類的生長情況,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該模型評估了河口濕地系統恢復過程中鮭魚幼魚的生長情況。Pickering等運用成本效果分析(CEA)、成本效益分析(CBA)和條件價值評估(CVM)等方法從生態學角度評價了人工魚礁修復近海生態系統的潛力。
Pitcher等采用生態系統空間模擬技術(ECOSP-ACE)預測了香港禁捕保護區內人工魚礁的資源和漁業的效益。
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的綜合管理
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的管理是海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涉及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全面了解以及對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的監測與研究。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的管理應該從規劃開始,一直持續到修復效果達到預定目標。管理的目標是保障修復行動和修復效果的有效性。近年來,基于生態系統的管理(ecosystem-basedanagement,EBM)理念得到充分重視與發展。基于生態系統的管理是一種較為先進的資源環境管理方式,其核心內容是維護生態系統的健康和可持續,該理念強調從海洋生態系統整體出發制定漁業管理決策,并運用多學科知識,加強各部門合作,實現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相協調。適應性管理(adaptivemanagement)是海洋生境修復和資源養護中強調的另一種管理模式,該模式承認恢復計劃指定過程中無法預測某些不確定發生的事件,管理的目標是解決實施過程中出現的這些不確定事件。該模式涉及附加恢復計劃的實施,恢復系統中部分區域的實驗研究、不同環境條件下的并行研究計劃實施、評估整個過程有效性的實施等。適應性管理的模式廣泛應用于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實踐中。
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研究展望
海洋生境的退化與生物資源的衰退引起了國內外的高度重視,在典型生境的修復、關鍵物種的保護、修復效果的監測與評價、修復的綜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對緩解海洋生態環境的持續惡化與生物資源的持續衰退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在生境修復與生物資源養護原理、生態高效型設施設備、生境修復與生物資源養護新技術、監測評價與管理模型、標準和規范等方面開展的研究與實踐工作相對較少,也是制約海洋生境與生物資源持續利用的關鍵因素,這也必將成為未來研究工作的重點和熱點。
1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原理
生境修復與生物資源養護原理是開展生態系統恢復計劃的依據。不同環境條件下的演替規律、功能群結構與功能、不同干擾條件下生態系統的受損過程及其響應機制、生態系統退化的診斷及其評價指標體系依然是未來研究工作的重點。
2生態高效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設施設備
生態高效型設施設備的研發是生境修復與生物資源養護工作的基礎。該領域未來工作的熱點將主要集中在生態高效型人工魚礁、藻礁與海珍品增殖礁的研發,資源與環境遠程監測設施設備的研制,水下攝像與測量儀器的研制等方面。
3環境友好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新技術
生境修復與生物資源養護技術是實現預期修復效果的核心。未來研究的重點將集中在生境修復與生物資源養護關鍵物種的篩選與功能群構建技術、碳匯漁業新技術、海洋牧場構建技術、智能型遠程監測與預警預報技術等方面。
4海洋生境修復和生物資源養護監測、評價與管理模型
監測、評價與管理是修復行動有效實施的關鍵。未來研究工作的重點將集中在監測、評價與管理的智能一體化系統,監測、評價與管理的動態模型等方面。
篇6
主要目標:全市主要海洋產業總產值增長12%,海洋產業增加值增長12%,漁業經濟總產值增長10%,水產品產值增長8%,漁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
一、加強海域綜合管理,服務全市藍色經濟發展
1.提高重點涉海項目服務水平。重點抓好董家口港、郵輪母港、丁字灣、鳳凰島旅游文化聚集區、西海岸中心區、水產品交易中心及冷鏈物流等重點建設項目的用海規劃、用海指標、用海審批,助力海洋經濟發展。加快推進國家深海基地建設,積極協調解決建設進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確保項目早日開工建設。
2.加強海域使用規劃建設。搞好《市海洋功能區劃》的修編工作。完成《海洋重要資源勘探專項規劃》《市灘涂保護和利用規劃》編制,做好近海海洋重要資源勘探、調查及評價工作,為我市海洋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護提供科學依據。完善海島規劃,科學有序推進海島開發和保護。
3.強化海域使用綜合管理。完善行政審批程序,對重大用海項目實行綠色專屬審批通道,將局項目審批時限壓縮到10天,審批效率提高50%。加強重點海灣、海岸帶、海域、濕地、海島環境整治與生態修復。嚴格控制海岸線,落實市人大《環膠州灣保護控制線劃定與岸線整理規劃方案》及市政府相關工作責任分工,切實搞好環膠州灣岸線整理。6月份完成三浴重點岸線整治。
二、創建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提高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水平
4.積極創建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加強海洋保護區建設和管理,提高膠州灣濱海濕地海洋特別保護區建設水平。依據藍色經濟區規劃和海洋保護區規劃,加快推進各區市新海洋保護區選劃。積極申報省、國家級海洋生態文明示范區。推進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區域示范,做好海洋公益性專項項目申報等工作。
5.加強各種海洋災害的監測、預防、處置。加強海洋環保能力建設。推進海洋環境監測基礎建設,啟動仰口環境監測站建設。重點抓好滸苔處置工作,確保四月份前完成應急處置工作方案、計量辦法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及時開展滸苔監視監測和預警預報,根據滸苔發生發展態勢做好應急處置,最大程度降低滸苔災害影響。
三、轉變漁業發展方式,加快發展現代漁業
6.抓好漁業調結構、轉方式。優化漁業產業布局,推進現代漁業園區建設。加快建設省級以上水產良種場,重點培育1萬立方米水體以上的水產良種繁育基地。深入推進十大水產良種、十大水產健康養殖技術的“雙十工程”,全市水產良種覆蓋率達到85%。抓好池塘標準化改造園區建設,提升海參養殖池塘標準。擴大漁業增殖放流規模,不斷深化漁業資源修復,全年放流優質水產苗種8億單位,加快推進齋堂島、石嶺子等6處增殖性海洋牧場項目建設,抓好__灣公益性海洋牧場建設試點。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全市水產品綜合合格率達到99%以上。
7.大力發展遠洋漁業。實施遠洋漁業發展工程,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力爭落戶__的遠洋公司達到10家以上,爭取新建船指標30艘,建成下水遠洋漁船20艘,全市遠洋漁船總數達到60艘以上。加快推進魯海豐與印尼的遠洋漁業合作,實現__遠洋漁業質的發展。
8.提高漁業生產安全水平。深化漁船專項整治,加強涉外漁船監管,抓好休漁期漁船管理。加快漁港建設,提高規范化管理水平。加快漁業安全生產短信信息平臺建設,組織安裝第二批北斗衛星船載終端設備,提高岸基和船載導航通信設施裝備水平。推進政策性漁業互保工作,提高漁民風險保障水平。
四、加強海洋執法力度,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9.加強執法基礎建設。重點抓好維權執法基地建設,力爭9月底完工,12月全面達到國家驗收標準。積極推進海監船的建設、交付、使用。
10.加強海上執法工作力度。深入開展整治非法盜采海砂聯合執法行動,嚴厲打擊盜采海砂違法行為。強化聯合執法監督檢查,依法維護休漁秩序。組織開展“海盾”“碧海”“護島”“護漁”專項執法行動,加強專屬經濟區巡航及北緯35度線執法管理。嚴格查處非法圍填海、占海等一切侵海行為。
五、加強干部隊伍建設,促進機關建設上新臺階
篇7
關鍵詞:綜合污染指數;趨勢;化學需氧量;無機氮;防治對策
作者簡介:崔 娜(1965―),女,滿族,遼寧大連人,工程師,主要從事環境監測工作。
中圖分類號:X70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1)10014603
お
1 引言
金州灣是渤海在金州區西部的一個較大的海灣,也是金州城區工業污水及生活污水排放的最終歸處。因此,分析其海水水質中污染物的含量及變化趨勢,并對其原因加以分析,為今后對金州灣治理改造提供依據,具有重大意義。
2 海域水質變化趨勢分析
以金州灣海域水質2006~2010年間,每年3次,6個監測點位[1],24個監測項目[2],4 300余個監測數據為基礎和依據,采用綜合污染指數和Spearman秩相關系數等方法[3],分析灣內水質污染變化趨勢。詳細分析了6個監測點位水質的化學需氧量、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生化需氧量等項目的污染現狀及變化趨勢。
2.1 海域監測點位設置概況
金州灣近岸海域水質監測點位地理位置如表1及圖1。
2.2 海域水質各監測點位功能區劃分及執行標準
根據大連市1998年有關文件精神要求,金州灣海域設置的1、2、3號監測點位所在海域為3類功能區,執行國家《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中第三類標準;而4、5、6號監測點位所在海域為二類功能區,執行國家《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中第二類標準[4]。
圖1 金州灣近岸海域水質監測點位おお
2.3 “十一五”期間金州灣水質分析
“十一五”期間金州灣近岸海域二、三類水質主要污染物監測結果年際變化趨勢曲線,如圖2至圖5。
分析表明,近年來金州灣二類海域水質主要污染物為生化需氧量、活性磷酸鹽、無機氮和化學需氧量;三類海域水質主要污染物為活性磷酸鹽、生化需氧量、無機氮和化學需氧量。為了判斷金州灣二、三類海水水質的污染程度,分析污染趨勢,對2006~2010年金州灣水質中的上述4項污染物的監測數據,采用“中心趨勢概括”和“分散度概括”法判斷、Daniel趨勢檢驗,“十一五”期間金州灣水質主要污染物年際變化趨勢為:二類海域中的無機氮、生化需氧量和活性磷酸鹽具有潛在的上升趨勢,化學需氧量變化趨勢不明顯;三類海域中的生化需氧量有顯著的上升趨勢,活性磷酸鹽和無機氮具有潛在的上升趨勢。化學需氧量變化趨勢不明顯。“十一五”期間金州灣海域二、三類海水各項綜合污染指數統計及綜合污染指數年際變化趨勢曲線,如表2及圖5。
通過對“十一五”期間金州灣海域水質中4項主要污染物監測值的分析,經檢驗(w檢驗),其分布類型基本屬于正態和對數正態分布。采用Spearman秩相關系數法檢驗,“十一五”期間金州灣海域海水綜合污染指數年際變化趨勢為:二類海域水質綜合污染指數呈潛在的上升趨勢;三類海域水質綜合污染指數也呈潛在的上升趨勢。說明“十一五”期間金州灣二、三類海域海水的水質污染程度均呈潛在的上升趨勢。
3 海域水質現狀分析
2010年金州灣海域水質,采用綜合污染指數法進行評價:1、2、3號點位所在的金州灣三類海域水質污染等級為輕污染。污染程度為3號>2號>1號。各水期污染程度為:豐水期>平水期>枯水期。4、5、6號點位所在的金州灣二類海域水質污染等級為輕污染。污染程度為6號>5號>4號。各水期污染程度為:平水期>豐水期>枯水期。
對金州灣海域第二類、第三類功能區水質監測的24項指標中,盡管有近20項指標符合相應功能區的國家《海水水質標準》(GB3097-1997),但仍有個別項目超出國家相應標準。
4 海域水質污染原因分析
(1)據調查,金州污水處理廠雖已建成,但處理能力達不到要求,金州城區內90%以上的工業污水和生活污水,或經部分處理后,通過紅旗河、北大河直接排入金州灣。2009年各排水區向金州灣排放的具體水量和水質情況如表3。
(2)西海垃圾處理場沒有封閉,底層無防滲漏設施,海水長期沖刷造成污染物溶入海水中,影響近岸海水水質。
(3)陸源污染物隨地表徑流入海和海水養殖與海上捕撈作業及海洋湍流等因素對海水水質有一定的影響。
5 海域生態環境綜合分析
5.1 開發不合理、近海資源退化
海洋資源包括灘涂、海域等可利用的漁業資源。目前,近海漁業發展受阻,由于過度捕撈,加之海岸線開發利用不合理,以及污水的大量排放,改變了海洋生物棲息環境和食物鏈的結構,破壞了淺海海底的生態平衡,資源量銳減,漁業資源嚴重衰退,影響了海上經濟的發展。
5.2 污染趨于嚴重,海水質量有所下降
據不完全統計,“十一五”期間大量超標排放的工業污水及城區的生活污水,都通過不同渠道進入金州灣,主要污染物為生化需氧量、活性磷酸鹽、無機氮和化學需氧量等。還有農業生產過程性等污染,日趨嚴重,都嚴重污染了金州灣近岸海域環境,而且海域內養殖和灘涂養殖、海上漁船及海洋湍流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嚴重危害。海水的自凈能力下降,海水質量也隨之下降。
6 海域生態環境主要防治對策
6.1 加強海域環境綜合治理規劃和政策扶持力度
積極實施金州灣環境總體規劃,對主要入海河流紅旗河及北大河逐一制定流域環境污染治理規劃,與陸地環境管理緊密配合,加強各部門合作,強化協同治理,共同解決好金州灣海洋環境和生態保護問題。
6.2 加強海洋污染防治力度
逐步建立污染物排海控制制度,把陸源入海排污作為控制與治理重點。加大政府投資和社會資本運作力度,建設城市污水處理廠,減少污染物排放總量。
6.3 加強海上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
實施近岸海域功能分區管理,按照功能區規劃要求,優化開發空間,促進金州灣開發利用規模、強度與渤海資源、環境承載力相適應。海洋漁業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須按功能區劃進行,做到統一規劃、合理開發,切實加強海岸帶的管理,嚴格圍墾造地建港、海岸水產加工、養殖工程的審批。加強海灣漁業水域等重要水資源的保護,嚴格漁業資源開發的環境保護監管,實施科學養殖,使人工水生生態系統和天然水生生態系統的物質交換和能量流動趨于平衡。
6.4 加大宣傳力度
嚴格法規和制度,控制金州灣海域環境污染。加強近海工業污染源的監督管理,嚴禁污染物超標排放,并不得增加新的排污口,減少污染物排海量;嚴格控制沿海水產品加工廢水和港口、船只排油污染;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向海域傾倒垃圾污物。
7 結語
通過對近5年來金州灣近岸海水的監測結果分析,目前就主要的各項污染指標來看,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控制,海水水質將有惡化的趨勢。因此,要加快海上金州經濟的發展,提高海水質量,嚴控各種污染物的排放,擴建并保證正常運行城市污水處理設施,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國家海洋局.GB17378-2007海洋監測規范[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出版,2008.
[2] 國家海洋局.HY003.4-91海洋監測規范[S].北京:海洋出版社出版,1990.69~281.
篇8
近年來,青島市政府教育督導室按照“培育市場,引領發展,多元參與,逐步規范”的思路,培育第三方機構,探索構建教育評估監測第三方市場體系,推動教育督導工作的健康發展。
培育第三方機構 發揮示范作用
教育事業的發展對教育督導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現有的教育督導機構及人員難以完成相應的工作任務,尤其在推進教育評價和質量監測方面,現有督導人員的專業化水平遠遠達不到要求。為了突破這一瓶頸,2014年青島市利用中國海洋大學的人才優勢,建立了青島市教育評估和質量監測中心。青島市教育局與中國海洋大學簽訂合作協議,規定中國海洋大學負責監測中心的日常運行管理,組建專業技術團隊,為青島市開展教育評估與質量監測工作提供專業技術支撐;監測中心作為第三方機構,按照市場規則承接青島市政府教育督導室的教育評估與質量監測項目;青島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確定委托項目和預算資金、監督項目的實施、使用教育評估與質量監測結果。
之所以選擇中國海洋大學作為教育評估監測的第三方機構,一是中國海洋大學作為綜合性高等院校,有著學科優勢和人才優勢;二是中國海洋大學的基礎教學中心和教育學院曾經承接過山東省教育廳委托的中國大學專業排行榜的評價研究和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評估等工作,對教育評價和質量監測有一定的經驗;三是培育中國海洋大學作為第三方市場主體,期待其發揮示范作用,引領更多的第三方機構參與到教育督導工作中,推動第三方市場的發展。
投放市場需求 鼓勵多元參與
1.將教育質量監測和學校評估工作委托第三方開展
政府推出服務需求、明確服務領域是培育第三方市場發展的關鍵。根據教育督導事業發展的實際,青島市確定將區域教育質量監測和學校督導評估兩方面工作推向市場。
質量監測由于其專業性強、覆蓋面廣,青島市明確規定該項工作由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負責組織立項,面向全市實施。我們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確了工作方向,于2014年印發了《青島市教育質量監測實驗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規定了開展教育質量監測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組織領導以及開展工作的方式方法等,為教育質量監測第三方市場的發育奠定了基礎。自2015年起,青島市每年投入資金200萬元,委托第三方開展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質量監測,由此形成了教育質量監測的需求市場,第三方市場的建設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有了需求,關鍵就是選擇第三方的機制和開展后續工作。我們明確了市場選擇的原則,規定確定第三方要嚴格按照市場招標的程序組織實施:多家第三方參與競爭的,嚴格按照招標程序確定;只有一個第三方參與的,按照政府采購程序進行單一來源采購。第三方明確后的后續工作,首先是簽訂具有法律效力的《委托第三方開展質量評估與質量監測服務合同》,青島市制定了嚴格的合同文本,合同規定了購買服務的項目內容、主要任務、雙方權利和義務、經費使用原則、合同期限與終止、項目績效評估和違約責任等,嚴格有效的合同保障了工作的順利開展;其次是做好工作實施過程中的監督執行。
我們按照分級管理、各自推進的要求,對學校進行評估,指導全市開展委托第三方服務工作。自2014年起,青島市的市南區、市北區和嶗山區等多數區市列出專項資金,用于開展學校評估工作。累計有200多所學校通過委托第三方接受評估。2015年,青島市政府教育督導室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外聘專家對市教育局直屬學校進行了督導評估。
從2014年開始,我們相繼了出臺了辦學水平發展性督導評估方案,指導五年學校發展評估方案的制定,此外,還制定了績效考核指標體系,用于指導學校和市區的自評。2015年,我們委托中國海洋大學開展針對全市中小學包括幼兒園辦學質量評估標準的課題研究,經過多次研究、修改,初步形成了普通高中、職業高中、特殊教育、初中、小學、幼兒園六類辦學質量評價標準。該體系的內容包括三個方面――學生發展、教師發展、學校管理和學校發展,評價指標40多條。每年的考核會根據當年專項督導的重點思路,從中選擇不超過10條作為現場督導評估的績效考核的內容,這樣減輕了被督導單位的工作負擔,提高了督導的效率。
2.鼓勵多元參與,逐步形成競爭發展的第三方市場
為了擴大第三方的參與量,青島市積極鼓勵引導有關教育協會和團體參與教育督導工作,通過資源整合、剝離與政府部門的關系等,將各類教育協會、研究會等改造為第三方服務主體,如市教育督導研究會、市教育學會等正在積極投入第三方市場,開展服務活動。
政府投放市場需求和積極的政策引導逐步推動了市場的發展。目前,在青島市教育督導第三方市場上活躍著外地高校(清華大學基礎教育研究院)和本地專業機構等多家第三方服務機構,已經逐步形成有利于第三方市場發展的環境。
研究資質標準 逐步規范市場
第三方市場的培育和發展,既需要政府的積極培育,又需要接受政府的引領和規范。目前,在市場還不夠完善的情況下,首先需要積極培育,但是在培育的同時還要做好引領和規范的工作,一旦形成競爭性市場,政府的指導就會及時有效,保證市場健康發展。為了做好該項工作,我們委托青島教育督導研究會設立了“青島市教育督導評估第三方資質標準的研究”課題,開展專題研究。初步提出了第三方參與教育評估的基本條件:一是具有獨立法人資格;二是有能夠滿足工作需要的專業人員(一定數量的專職人員和兼職人員);三是熟悉教育工作,開展過對學校等教育機構的評估或管理咨詢等相關工作;四是具有相應的工作資金保障。隨著教育督導第三方服務機構的發展和業務的開展,我們將逐步推出相應的資質標準,規范引領第三方服務市場的健康發展。
通過幾年的第三方服務市場的建設,青島市教育督導專業化水平有了顯著提高。2014年,青島市投入40多萬,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對小學四年級語文閱讀習作以及相關因素進行了質量監督評估。評估結束后,我們召開了新聞會,公布了此次質量監測的結果,主要目的是指導家庭教育。2015年,青島市加大支持力度,投入了220萬,委托第三方開展了對小學四年級數學、初中二年級的數學、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興趣特長、學業負擔及職業教育部分專業質量監測的實驗。我們向社會公布了評估監測中采集到的數據,包括學生的睡眠時間、校外培訓時間,學生的音體美活動情況與自己的活動情況。2014年的監測報告已經,2015年的監測報告即將印發。目前,這項工作已經實現常態化。
篇9
一、《條例》出臺實施的意義
《條例》出臺一是激活了《海洋環境保護法》,極大促進了海洋環境管理事業。《海洋環境保護法》是一部涉及海洋污染控制和海洋生態系統保護等諸多內容的綜合性的環境法律。由于這部法律對海洋環境問題作了較為全面的規定,涉及海洋環境管理的諸多內容,諸如對陸源河口及排污口、海洋石油平臺、海洋傾廢、海洋工程、海岸工程、船舶及港口等六大主要污染源的控制,對海洋養殖業的合理規范,對珊瑚礁、紅樹林和海洋自然保護區等海洋生態系統的保護等等。但多是原則規定,可操作性不是很強,需要較多配套的行政法規對其中涉及的各方面內容予以明確具體的規范。而《條例》是自《海洋環境保護法》修改后出臺的第一部配套的行政法規。這部法規的制定為具體、有效實施《海洋環境保護法》創造了良好的開端。二是更進一步實現以法規的強制力推廣和強化人們的海洋環境保護意識。一個時期以來,海洋工程存在著較為嚴重的無序、不科學建設的問題。最為突出的是亂圍填海、炸島、違法設置排污口等,尤其是用垃圾填海,導致了海洋生態系統破壞嚴重的隱患,隨著污染物在海洋中的不斷擴散和污染物化學反應的不斷加劇,將嚴重影響未來我國的海洋環境。《條例》的出臺,將有助于依法嚴格管理和控制不合理的海洋工程項目建設,有利于教育人們熱愛海洋,提高全民海洋環境保護意識。三是為建設海洋經濟強省和實施海洋可持續發展戰略奠定了良好而重要的基礎。實踐證明,不合理、不科學的海洋工程建設已經給我省的海洋生態環境系統造成了極為嚴重的損害和破壞,直接影響著我省海洋經濟強省的建設與海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條例》的出臺,有利于遏制違法的海洋工程建設,養護海洋漁業資源,保障海洋生態系統安全,促進海洋經濟與海洋環境相和諧。
二、《條例》的主要內容和實施中應當重視或解決的問題
《條例》共計八章59條,是在認真總結涉海工程環境污染防治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制定的,從海洋工程污染預防、海洋工程建設和運行中的污染控制到海洋工程的排污管理、海洋工程造成的污染事故的預警和控制,實行了全過程的監督管理,并明確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即:事前評價(報告書編制內容、單位的相關資質、評價中的部門協作機制、環評權限、重新評價等),事中監視監測,事后監督(后評估、排污費征收、總量控制、三同時制度、排污報告制度、廢棄拆除設施的報批制度),責任承擔。針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完善了海洋工程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加強了對海洋工程建設、海洋工程運行過程中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的監管,加大了對海洋工程運行后排污行為的監管,細化了有關海洋工程污染事故的預防和處理措施。從總體上講,《條例》有幾個方面的突破:一是明確了海洋與海岸工程界定(第三條內容);二是落實了“一條龍”管理原則。實現海洋工程污染防治、環境保護的全過程;三是深化了監督檢查的權限與范圍。從操作層面上講,將海洋工程環保管理的原則、內容都具體化、程序化了,可操作性很強。第一,關于海洋工程建設前的海洋影響評價制度。在海洋工程建設之前進行海洋環境影響評價,從源頭上控制和減輕海洋環境污染。《條例》規定,一是要求海洋工程必須做環境影響評價,并明確規定了評價的原則和要求;二是明確了海洋工程建設環境影響報告書和核準的權限和期限;三是完善了海洋工程環境報告書重新核準的規定。第二,海洋工程在建設和運行過程中對它的污染損害的監管措施。加強對海洋工程建設運行過程中污染損害的監管,是防止海洋工程污染損害海洋環境工作的中心環節,因此《條例》做了四項規定。一是明確海洋工程保護設施“三同時”制度,二是對海洋工程環境的影響實行后評價制度。三是補充了對不同海洋工程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的特別管制措施,比如圍填海工程的核準權限與聽證要求等。四是明確凡是使用期滿需要棄置、拆除或者改作他用的海洋工程要經過海洋行政管理部門的批準。第三,海洋工程運行后對它的排污行為要進行監管。這是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海洋環境中的一個關鍵,也是規范日常排污行為的需要。因此《條例》做了四方面的規定。一是明確要求海洋工程排污必須進行報告。二是海洋工程排污核定和排污費收支要實行嚴格的監管。三是對海洋油氣勘探開發中的廢物加強管理。四是對污染物的排放實行限排和禁排制度。第四,關于海洋工程污染事故的預防和處理。為了防止減少海洋重大污染事故的發生,及時處理海洋工程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的突發事件,提高應急反應能力,《條例》做了三方面的具體規定。一是明確海洋工程污染損害海洋環境應急預案的編制要求。二是規定了污染事故的報告制度。三是對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理做了具體明確的規定。此外,《條例》還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進一步深化了行政監督檢查權,明確了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強化了海洋主管部門的行政執法檢查手段。為了有效的防止企業污染損害海洋環境,《條例》進一步明確了民事責任,要求造成海洋環境污染事故的建設單位必須排除危害,造成損失的要賠償損失,以加大違法行為的成本。
但是回過來講,盡管《條例》對海洋工程建設項目的污染防治問題做出了較為明確、具體的規定,但仍有一些不足與應注重之處。如①《條例》中沒有明確定義海岸線,而海岸線是劃分海洋工程和海岸工程的基礎,也是明確海洋工程主管部門和海岸工程主管部門職責劃分的依據之一。②排污口的設置管理。根據《海洋環境保護法》的規定,排污口應當深海設置、遠距離達標排放。這樣就涉及到離岸排放的管道,使得排污口的建設既涉及陸源污染控制也涉及海上污染控制,既涉及海岸工程管理的有關問題,也涉及海洋工程管理的有關問題,以及其他海洋環境監督管理部門諸如海事、軍隊等的有關管理職責。③圍填海、灘涂改造、海上堤壩等工程。這些工程建設一是可能造成對海島、海岸線的破壞,使海洋生物的棲息環境受到嚴重的惡化;二是造成海洋生態系統和海洋資源的嚴重損害,最突出的問題是破壞濱海濕地、紅樹林;三是可能造成對海洋環境或者海洋生態系統的污染。有些地方圍填海工程使用的填海物質是工業固體廢物或者城市垃圾,使得潛在的污染將會對海洋生態系統造成巨大的破壞。④挖沙、炸島采石、海上水產加工船等問題。⑤公眾參與、聽證(對象、程序、內容、意見采信)制度和征求有關部門意見(第十條第二款)。⑥編制環境影響報告書所使用的調查監測資料應符合國家海洋主管部門的要求(我省海洋環保條例已有明確,要通過海洋計量認證的業務機構所采集的數據)。⑦《條例》實施初期環境影響報告書審核、核準的銜接。
三、《條例》實施過程中注意處理好的幾個關系
在貫徹實施好《條例》中,應堅持①求真務實、勇于創新②把握新情況、研究新問題③體現連續性、提倡開創性④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等原則,處理好“三個關系”:
1、注意處理好《條例》和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的關系,深化理解,搞好銜接。《條例》是根據1999年新修訂的《海洋環境保護法》來制定的,對海洋工程污染損害海洋環境專門做了一章,海洋工程這個概念在1999年《海洋環境保護法》修訂之后作為法律的概念提出來的。但是和老的海洋環境保護法的配套條例,比如1990年出臺的《海岸工程條例》正在修改尚未公布。因此,這就有可能出現新的海洋工程條例和海岸工程條例之間可能有些條文不一致。而《海洋環境保護法》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法》比較,有些地方表述也不盡相同,如海岸工程項目的審核,在《海環法》中要有海洋主管部門審核的意見,而在《環評法》中只說了海洋工程項目的環評按《海環法》規定執行,沒有提涉到海岸工程環評的程序,等等。因此,在貫徹實施《條例》過程中必須按照《立法法》的規定,專業法優于一般法、新法優于舊法,新的法規和舊的法規規定不一致時應該適用新的法規的要求來執行實施。
2、注意處理好行政管理部門之間的關系,協同合作,服務經濟。海洋工程污染防治工作涉及的面比較廣,影響因素也比較廣,涉海管理部門也比較廣,有環保、海事、漁業、軍隊等,這就更需要各部門按照各自的職責,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陸海聯動,軍民共管,互通信息,密切配合,形成合力,確保《條例》的各項規定落到實處。
3、注意處理好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即管理和服務的關系。《條例》對海洋工程項目環評的許可監督、執法部門賦予了很大的管理執法權,同時也對其的管理執法行為或者說行政行為做了很多規范,如核準內容、核準時間、環保設施驗收、污染事故的報告與處理、排污費征收等等,明確了相應的法律責任,這些都為進一步加強對海洋工程的監督管理,有效防治海洋工程污染損害海洋生態環境,保障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提出了要求。一方面規定了很多行政審批,要加強管理,同時又要求行政實施人要嚴格按照《行政許可法》,為行政相對人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所以,我們各級海洋行政管理部門應當遵循依法便民的原則,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水平,為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促進海洋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四、當前需要做的工作
1、加強學習培訓和宣傳貫徹。一是《條例》與相關法律法規,二是《海洋工程環評技術導則》與有關環評規程、監測規范等。
2、加強配套制度的修改完善與調研建設。如:《浙江省涉海工程環境影響評價管理規程》、《浙江省海洋工程環保設施驗收辦法》和《海洋環保聽證管理》、《海洋工程環境影響后評價》、《海洋工程設施棄置拆除管理》等。
3、加強海洋工程監控技術設備與人才建設。建設一個環評技術專家庫和一支“三同時”監測、驗收、監督的專家技術隊伍;加大海洋環境監測臺站調查監測儀器設備的改造、提升,加快業務技術人才的培養、引進。
五、加強“行政安全”。
篇10
主要入海污染物來源分析
環渤海近海主要污染物來源于陸上和海上兩個方面,其中陸源污染物是渤海污染的主要來源。陸地污染源主要有工業廢水、城鎮生活污水、攜帶農藥和化肥的入海徑流、沿海油田排污等。海上污染源主要有船舶排污、海上平臺排污、油輪泄漏、近岸水產養殖廢水和海上的傾廢等。
1陸源污染物仍是環渤海環境污染的主要來源
在入海的污染物中,陸源污染物占污染物總量的80%以上。據統計渤海沿岸有217個排污口,渤海每年承受著來自陸地28億t污水和70萬t余污染物,接納的污染物占整個中國海域接納污染物的近一半。2009年,對渤海沿岸的100個排污口進行檢測,發現渤海沿岸排污口超標排放現象嚴重。75%的監測排污口存在超標排放現象,超標排放污染物主要為懸浮物、BOD5、總磷和CODCr。在20個重點監測的排污口中,73%的排污口鄰近海域水質不能滿足海洋功能區要求,其中劣于國家第四類海水水質標準的占到40%。2009年監測的渤海主要河流入海污染物為CODCr、油類、氨氮、磷酸鹽、重金屬等,其入海總量為94萬t[2]。環渤海地區入海污水總量中,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基本持平。沿海城市的生活污水和進入河流的農藥化肥等流失也成為陸源污染的重要來源。
2大氣沉降物是渤海污染來源之一
近20年來的研究成果表明,大氣沉降是許多自然物質和污染物質從大陸輸送到海洋的重要途徑。在某些沿海區域,經由大氣輸入的若干痕量物質的總量幾乎相當于河流的輸入量,有的甚至更多[4]。2009年,國家海洋局在大連海域、青島海域、長江口海域和珠江口海域4個重點海域繼續開展大氣污染物監測。分別代表了中國四大海域近海的大氣環境質量狀況。評價結果顯示,大連海域大氣中銅、鉛和總懸浮顆粒物沉降通量無明顯變化趨勢,鎘沉降通量呈下降趨勢。2010年,在渤海區域開展了大氣污染物濕沉降通量的監測。監測結果顯示,渤海無機氮濕沉降以硝酸鹽為主,無機氮濕沉降通量最高值出現在蓬萊監測站,重金屬銅和鉛的濕沉降通量最高值出現在塘沽監測站[1]。
3海水養殖是環渤海污染的重要來源
近年來,隨著海水養殖規模的擴大,使得局部海水溶解態和懸浮態物質輸出大大增加。2009年,渤海海洋功能區水質達標率僅為75%。其中海水增養殖區中,36%的海域面積未達到功能區水質要求,無機氮和化學需氧量等海水富營養化指標是海水中主要污染要素[2]。國內外學者對海水養殖進行的研究表明海水養殖對近海環境的影響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氮、磷的排放,造成局部水域水體富營養化;抗生素和藥物的使用對養殖區海水造成污染;一些野生種群棲息地遭到破壞,野生物種的生存和繁衍受到干擾,減少了生物多樣性[5]。海水養殖對海水污染的程度取決于養殖系統的強度,其中包括養殖的生物種類、養殖密度、投喂狀況等。此外海水的鹽度、溫度以及生長的不同階段等因素也會影響廢物的產生和排放。
4海洋運輸及采油平臺溢油污染日益突出
海洋石油污染可分為突發性污染和慢性污染。突發性污染包括海上石油鉆井平臺泄漏、井噴事故和油輪事故,慢性污染有港口和船舶的作業含油污水排放、工業民用廢水排放、含油沉積巖遭侵蝕后滲出等。1997—2009年,遼東灣和萊州灣近岸海域沉積物中石油類污染物的含量顯著上升[1]。2009年,在渤海共發現4起油污染事件[2]。2010年7月16日,大連新港發生輸油管道爆炸,大連市環保部門在附近海域設置了7個監測點采集樣本,結果顯示,除一個點符合海水水質二級標準外,其他6個點均超過海水水質二級標準,石油類最大值超標16.5倍。其中較重污染面積達到50km2,主要集中在近海區域,并已開始影響大連灣及附近海域海水水質。從海洋生態多樣性保護的角度來看,油污的危害不容忽視,油膜凝聚浮在水面上是海洋生態環境的長期殺手[6]。首先,不透明的油膜降低了光的通透性,使受污染海域藻類的光合作用受到嚴重影響,其結果一方面使海洋產氧量減少(據估計,海洋藻類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氧氣占全球產氧量的1/4);另一方面,藻類生長不良也影響和制約了海洋動物的生長和繁殖,從而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發生影響。此外,海面浮油內的一些有毒物質會進入海洋生物的食物鏈,從而富集到人體內,對人們健康造成危害。
5海洋垃圾也是環渤海近海污染重要原因
根據所處位置不同可以分為海面漂浮垃圾、海灘垃圾和海底垃圾3類。海洋垃圾不僅造成視覺上的污染,還能威脅航行安全,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健康有著致命的影響。海洋垃圾污染是由人類活動導致。2010年監測結果顯示,70%的海灘垃圾和59%的海面漂浮垃圾來源于人類海岸活動[1]。
近年來環渤海污染的發展趨勢分析
根據近10年國家海洋局的海洋環境質量公報顯示的數據資料,針對渤海近海污染的發展變化趨勢作了分析。渤海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標準的面積逐年擴大,嚴重污染海域的面積也在增加。主要污染區域在近海,尤其在渤海灣、遼東灣和萊州灣三大海灣,渤海中心區基本未受污染。2002年嚴重污染區域主要集中在遼東灣的營口市附近的近海海域,主要污染物是無機氮、磷酸鹽、鉛和汞,渤海灣和萊州灣海水環境良好。2004年嚴重污染海域主要集中在渤海灣黃驊市附近海域,萊州灣開始出現較為嚴重的污染,主要污染物為無機氮、活性磷酸鹽和石油類。2007年萊州灣嚴重污染區域擴大,成為三大海灣中污染最為嚴重的區域。2009年渤海污染較2007年有一定的控制開始好轉,三大海灣近海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2010年的污染區域比2009年有所增加,可能與2010年7月16日重大溢油事故有關。最近兩年采取了相應治理措施,污染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海水質量逐漸得到好轉。環渤海區近海營養鹽含量偏高且有每年遞增的趨勢,而且水體中氮磷比例失衡,大部分地區水域無機氮超四類海水水質標準,以致影響到生態系統的平衡和生物群落結構。近年來,環渤海各省市近海的無機氮含量變化狀況如圖1所示。由圖1可見,河北近海水質較好,無機氮含量呈遞減的趨勢;天津近海水域無機氮污染最為嚴重,且呈逐年上升的趨勢,2007年已超四類海水水質標準;山東河北近海水體中無機氮含量也出現不同程度的超標。赤潮也是環渤海近海最突出的環境問題之一。其特點是:發生時間逐漸提早,發生次數逐年增多,發生范圍逐年擴大,危害程度也日漸嚴重,僅次于東海。渤海水體富營養化海區面積約占渤海總面積的20%,其中赤潮發生主要集中在鲅魚圈—遼河口、錦州灣、秦皇島、曹妃甸、天津—黃驊及黃河口等近岸海域[7]。筆者統計了2002—2010年的渤海赤潮的發生次數和赤潮面積(表1),表明進入21世紀以來渤海赤潮次數增多,范圍擴大。從2004年開始逐漸得到控制,有逐年減輕的趨勢,近兩年來赤潮發展程度又有所加重,因此渤海赤潮形勢依然嚴峻,其主要原因是海水水體中營養鹽含量嚴重超標、氮磷比例失衡。
防治措施
1開展渤海污染源的監測與風險評價
由于海洋污染范圍較廣,持續時間長,來源較為復雜,因此需要全面展開渤海立體監測工作。重點開展對污染源的監測與普查、海水交換與污染物質交換過程監測、污染物時空變化監測等工作。定期開展對一些可能造成近海水體污染的關鍵途徑或區域如入海江河、陸源排污口、養殖區、油氣田區和傾廢區等時空變化監測。通過監測了解渤海的污染現狀,摸清了污染源,初步掌握了污染物入海量。為下一步開展渤海環境容量研究、制定環渤海地區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政策提供依據。此外,應加強對污染源的風險評價和預警,利用統計學毒理學等學科知識,估算生物與人體健康可能危害的概率和程度,在充分保護生物和人體健康的原則下選擇合理的防治措施來開展污染治理[8]。
2加強對陸源污染物入海的監管力度
治理渤海污染的關鍵是切斷污染源或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工業和生活的污水要集中處理,集中排放,盡量降低污染程度。首要的問題是對工業廢水和污染物排放的監管。不僅著眼于對工礦企業排污口的排放標準進行嚴格管理,還要注重工業生產的全過程,改進生產工藝和技術,設計出更加合理的生產方案,從根本上減少廢物的產生。還應關掉一批污染嚴重項目,淘汰和關閉一批技術落后、污染嚴重、浪費資源的企業,整治一批違法排污單位,從源頭上減少污染總量[9]。城市生活污染物的合理處理利用便可以變廢為寶,將部分生活垃圾轉化為能源再利用,盡量減少公害和污染。無法再利用的垃圾可以選擇填埋法或焚燒法進行處理,以減少向海洋排放。
3進一步加強海洋傾廢和海洋工程管理
為此應嚴格執行海洋傾廢許可證制度,規范傾倒審批;開展傾廢船舶實時監視監控試點工作,實現海洋傾廢全程監管。對批準的傾倒區和放油區進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對排放量和排放標準進行嚴格把關,全面實現排海污染物的制度化、目標化、定量化。對石油平臺進行實時監控,全面提高對溢油污染事件的監控能力。
4加強海水養殖污染控制
針對現在海水養殖中種種不合理因素,應提倡無公害養殖、生態養殖、集約化養殖,通過科學的分析確定海水養殖密度、養殖結構,餌料搭配、使用藥物等問題。通過實施各種養殖水域的生態修復工程,逐步控制海水養殖污染。此外,還可以通過推廣工廠化養殖循環水利用技術來控制海水養殖的污染。可以配備新的環保設備對養殖的海水進行過濾殺菌、降解氨氮物質、加氧等一系列處理,養殖池只需添加少量新水,即可循環再利用。這樣既可節約水資源和煤電資源,又可減少養殖廢水排放,降低海水養殖污染,提高養殖效率。應當鼓勵科研工作者多做一些相關的實驗研究,設計出更好的海水養殖方法,提高養殖廢水處理率,逐步控制無機氮、磷酸鹽等主要污染物要求達標排放。
- 上一篇:衛生保健對幼兒園的重要性
- 下一篇:電腦網絡安全培訓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2海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