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污染的成因范文

時間:2023-11-06 17:58:0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海洋污染的成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海洋污染的成因

篇1

1.從“洋流”出發,進行思維畫圖

圖1中的第一級發散是與洋流直接相關的考點:洋流的分類、洋流的分布規律和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二級發散:洋流的兩種分類,即按成因分類和按性質分類;洋流分布的四條規律,分別是中低緯度以副熱帶海區為中心的大洋環流、中高緯度以副極地海區為中心的大洋環流、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和南緯40°~60°海區的大洋環流;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從對沿岸氣候的影響、對海洋生物分布的影響、對航海事業的影響、對海洋污染的影響等四個角度發散。三級發散:北印度洋季風洋流分為夏順和冬逆(見圖1)。

表一:洋流按成因分類

分類 成因 舉例

風海流 由盛行風吹拂而成 南北赤道暖流(東南、東北信風)西風漂流(中緯西風)

密度流 因海水密度差異而形成 地中海和大西洋之間的洋流,表層海水自大西洋流向地中海

補償流 由風力、密度差異所形成的洋流,使出發海區的海水減少,相鄰海區的海水流過來補充所形成的洋流。它分為水平補償流和垂直補償流兩種 秘魯漁場的成因就是該海區存在上升流

2.歸納整理

(1)洋流分布規律(見表二)。

表二:洋流分布規律

海區 分布規律 模式圖

中低緯度海區 形成以副熱帶為中心的大洋環流,由四股洋流構成,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流動,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大洋東岸(大陸西岸)為寒流,大洋西岸(大陸東岸)為暖流。如模式圖中(1)

北半球中高緯度海區 形成以副極地為中心的大洋環流,由三股洋流構成,呈逆時針方向流動,大洋東岸(大陸西岸)為暖流,大洋西岸(大陸東岸)為寒流。如模式圖中(2)

南緯

40°~60°海區 形成自西向東環球的西風漂流,其成因為風海流,其性質為寒流。如模式圖中(3)

北印度洋海區 形成季風洋流,夏季盛行西南季風,向東流,順時針;冬季盛行東北季風,向西流,逆時針(如圖2)

(2)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①對沿岸氣候的影響:暖流增溫增濕,寒流減溫減濕。比如在西澳大利亞寒流的(如圖3)影響下,澳大利亞西部出現海濱的沙漠。

②對生物分布的影響:世界著名的漁場多位于寒、暖流交匯處或上升流海域,因為暖寒流交匯處餌料豐富、上升流將深層的營養物質帶到表層易形成大漁場。比如:北海道漁場位于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交匯處,紐芬蘭漁場位于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灣暖流交匯處,秘魯漁場(如圖3)的形成是因為該海區存在上升補償流。

③對航海事業的影響:順流加速,逆流減速,比如:鄭和下西洋冬季從長江口出發,夏季返航,順風順流;寒暖流相遇,形成海霧,對航行不利,拉布拉多寒流和墨西哥灣暖流交匯處多海霧正是如此(如圖3);洋流從北極地區攜帶冰山南下對船只造成威脅。

④對海洋污染的影響:加速海區污染物凈化;擴大海區的污染范圍。

3.運用思維導圖解題

據統計,全球每年產生1億噸塑料制品,其中10%的最終“歸宿”是大海。下圖中甲處陰影部分示意太平洋上最集中的廢塑料物品和碎片“垃圾物”,其面積達343萬平方千米,中心最厚處達30米,被稱為“太平洋垃圾旋渦”。

(1)描述“垃圾場”分布的大致位置。

(2)分析說明大量塑料垃圾在甲海域順時針旋轉并在甲海域聚集的主要原因。

【解析】第(1)題,首先,根據大洲輪廓可判斷圖示甲海域位于北半球中低緯度。其次,頭腦需呈現世界洋流分布圖(圖3),同時拿此題的甲海域周圍的環流與世界洋流分布圖一一對應。

第(2)題,“垃圾旋渦”是受洋流的影響,北半球中低緯度洋流呈順時針方向,海洋塑料垃圾被卷入洋流系統內部而成。

篇2

成功來自勤奮,只要你真正勤奮努力,就一定會得到理想的碩果,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高三地理考點最新整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三地理考點最新1水環境

1、水回圈:

①按其發生領域分為海陸間大循環、內陸回圈和海上內回圈。?②水回圈的主要環節有:蒸發,水汽輸送,降水,徑流。

③它的重要意義在於:使淡水資源不斷補充、更新,使水資源得以再生,維持全球水的動態平衡。?

2、陸地水體的相互關系:

①以雨水補給為主的的河流其徑流的變化與降雨量變化一致:a地中海氣候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風氣候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溫帶海洋性與熱帶雨林氣候河流流量全年變化小;

②以冰雪補給為主的河流其徑流變化與氣溫關系密切: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間可相互補給,湖泊對河流徑流起調蓄作用。?

3、我國河流補給的差別:

①我國東部河流以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東北春季有積雪融水)?

②我國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汛型,冬季斷流)?4、海水等溫線的判讀:

①判斷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溫線凸出方向一致:高溫流向低溫是暖流,反之是寒流。?

5、影響海水溫度因素——太陽輻射(收入)、蒸發(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風(地球上的風帶)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動力,風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類型。

?

7.洋流的分布:

①中低緯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南半球呈反時針方向。

②北半球中高緯逆時針方向洋流圈?

③南半球40—60度海區形成西風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風洋流,冬季逆時針,夏季順時針。?

8.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①影響氣候(暖流—增溫增濕,寒流—減溫減濕)?

②影響海洋生物—-漁場

③影響航海

④影響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漁場:北海道、北海、紐芬蘭漁場---寒暖流交匯;秘魯漁場――上升流?

10.海洋漁業集中在大陸架的原因:?

①這里陽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強;

②入海河流帶來豐富的營養鹽類,浮游生物繁盛,魚餌豐富。

11海洋災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災害:?海嘯和風暴潮。

12.海洋環境問題指源於人類活動的海洋生態破壞: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高三地理考點最新2陸地環境

1、地球的內部圈層:地殼(地表到莫霍介面)、地幔(莫霍面—古登堡面)、地核(古登堡面以下)?

2、巖石圈范圍包括地殼和上地幔頂部(軟流層之上)

3、巖石成因分類:巖漿巖(噴出巖和侵入巖)、沉積巖(層理構造、有化石)、變質巖。

4、地殼物質回圈:巖漿冷卻凝固巖漿巖-外力沉積巖-變質變質巖-熔化巖漿?

5、地質作用:

①內力作用(地殼運動、巖漿活動、地震、變質作用)?

②外力作用(風化、侵蝕、搬運、沉積、固結成巖)

6、地質構造的類型:褶皺(背斜、向斜),斷層(上升巖塊-地壘、下沉巖塊-地塹)

7、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外力侵蝕(在外力侵蝕作用之前背斜成山、向斜成谷)

背斜頂部受張力,容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槽部受到擠壓,巖性堅硬不易被侵蝕反而成為山嶺。

8、地壘--廬山、泰山;

地塹--東非大裂谷、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9、地質構造對人類生產活動的影響:背斜(儲油)、向斜(儲水)、大型工程選址,應避開斷層?

10、外力作用與常見地貌:

①流水侵蝕——溝谷、峽谷、瀑布、黃土高原的千溝萬壑的地表、溶洞(喀斯特地貌)?彎曲的河道--凹岸侵蝕,凸岸沉積(港口宜建在凹岸)

②流水沉積——山麓沖積扇、河口三角洲、河流中下游沖積平原?

③風力侵蝕——風蝕溝谷、風蝕洼地、蘑菇石、風蝕柱、風蝕城堡等?

④風力沉積——沙丘、沙壟、沙漠邊緣的黃土堆、黃土高原

11、陸地環境的整體性:陸地環境各要素(大氣、水、巖石、生物、土壤、地貌)的相互聯系、相互制約和相互滲透,構成陸地環境的整體性。

例如我國西北地方各環境要素都體現出乾旱特徵。?

12、陸地環境的地域差異有:

①由赤道到兩極的地域分異(熱量)---――-緯度地帶性?

②從沿海到內陸的地域分異(水分)-----經度地帶性?

③山地的垂直地域分異(水分和熱量)----垂直地帶性?

13.影響山地垂直帶譜的因素:?

①山地所處的緯度;?

②山地的海拔;?

③陽坡、陰坡;?

④迎風、背風坡。

14、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雪線是指冰雪存在的下限的海拔高度)

主要影響因素有兩個:一是0℃等溫線的海拔(陽坡、陰坡);二是降水量的大小(迎風、背風坡)

15、非地帶性因素:海陸分布、地形起伏、洋流影響等。

例如我國西北地方的綠洲。?

16、主要地質災害:地震、火山、滑坡和泥石流。

①兩大地震帶是:環太平洋帶、地中?!柴R拉雅帶。我國多地震的原因是:我國位於兩大地震帶中。?

②地質災害的防御:提高建筑物抗震強度;實施護坡工程,防止滑坡和崩塌;保護植被,改善生態環境;

高三地理考點最新3中國的氣候

1.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及原因——

①冬季:特點——南暖北寒,南北溫差大;成因——我國跨緯度大,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我國緯度越高,白晝越短,正午太陽高度越低,因而北方獲得熱量大大少于南方,氣溫低得多;同時,北方靠近冬季風源地,深受冬季風影響,更加劇北方的寒冷,越往南去,冬季風受重重山嶺的阻擋,勢力和頻度都大為減弱,使南北溫差增大。

②夏季:特點——普遍高溫,南北溫差小;成因——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我國北方的太陽高度雖然較南方低一些,但北方的白晝時間比南方長,太陽照射的時間長,因而獲得的太陽光熱量南北相差不大;此外,由于受夏季風影響程度不同,北方晴天多,氣溫回升快,南方雨季長陰雨天多,日照時間短。所以,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南北溫差小。

2.我國的一月均溫0?C等溫線——大致沿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分布。

3.我國夏季氣溫最低的地方——青藏高原,成因——由于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吸收地面輻射熱量少,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弱,所以氣溫最低。

4.我國夏季氣溫最高的地方——吐魯番盆地,成因——①深居內陸,受大陸影響增溫快;

②海拔低,氣溫高;③盆地地形,不易散熱,且氣流越過山地進入盆地時下沉增溫,形成“焚風”效應;④沙漠廣布,吸熱快;⑤空氣干燥,天空少云,太陽輻射強。

5.我國溫度帶的劃分——根據≥10℃積溫自北向南劃分五個溫度帶,即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熱帶,同時另有一個獨特的青藏高原氣候區(青藏高原垂直溫度帶)。

我國跨溫度帶最多的省(區)——甘肅,跨亞熱帶、暖溫帶、中溫帶和高原垂直溫度帶四個溫度帶。

6.我國年降水量的空間分布規律——東南多西北少,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成因——因為東南距海近,受夏季風影響大,得到的海洋水汽多,降水多;向西北方向距海越來越遠,受夏季風影響逐漸減弱,得到的海洋水汽越來越少,所以降水量逐漸減少。

7.我國幾條年等降水量線的分布——①8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沿淮河—秦嶺—青藏高原東南邊緣一線;②4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沿大興安嶺—張家口—

蘭州—拉薩—喜馬拉雅山東部一線;③2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經內蒙古中部—賀蘭山—祁連山—青藏高原北部—喜馬拉雅山中段一線。8.我國降水量的時間分布規律——降水季節分配不均,降水集中在5月到9月的夏秋季節;各地降水年際變化大,南方較小,北方較大,西北干旱地區最大。

9.我國季風區和非季風區的界線——“大陰賀巴岡”一線,即大興安嶺─陰山─賀蘭山─巴顏喀拉山─岡底斯山一線。

10.我國東部季風區夏季風和鋒面雨帶的推移規律:①鋒面雨帶的形成:當夏季風的暖濕氣流登陸北上時,與從北方南下的冬季風的冷干氣流相遇,較輕的暖濕氣流被抬升到冷空氣之上。

暖濕氣流在上升過程中,氣溫不斷降低,冷凝致雨,形成鋒面雨,從而在我國東部地區冷暖氣流交匯的地帶出現一條降水較多的鋒面雨帶。②推移規律:五月——夏季風在南部沿海登陸,雨帶徘徊在南嶺一帶,華南地區進入雨季;六月——夏季風和鋒面雨帶移到長江流域,雨帶在江淮之間擺動一個月左右,形成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梅雨(持續到七月上旬),4—6月華北出現春旱;七、八月(七月中旬以后)——夏季風和鋒面雨帶先后推進到華北、東北,此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形成伏旱;九月——夏季風和鋒面雨帶南撤到長江以南;十月——夏季風和鋒面雨帶在大陸上消失。(六、七、八月西南、兩廣地區還受西南季風影響)

11.我國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火燒寮,成因——①冬季位于東北季風的迎風坡,夏季位于東南季風的迎風坡,冬、夏季風均帶來大量的海洋水汽;

②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③夏秋季節受臺風影響,有臺風雨;④附近暖流的增溫增濕作用。(該地還是我國少有的多冬雨的地方。因為,冬季該地盛行的東北季風來自海洋,飽含水汽的海洋氣流受到地形的抬升,就形成綿綿冬雨。)

12.我國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吐魯番盆地的托克遜,成因——深居內陸,地形閉塞,海洋水汽難以到達。

13.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我國根據降水量和蒸發量的關系,自東南向西北分布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干旱地區和干旱地區。

我國跨四類干濕地區的省(區)——西藏、甘肅、陜西、內蒙古。

14.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有:①位置的影響(包括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影響);

②地形的影響;③季風的影響。

15.我國的氣候特征——①大陸性季風氣候顯著;

②雨熱同期;③氣候復雜多樣。

16.我國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A、有利影響:①夏季高溫,使需熱較多的作物水稻、玉米等種植區大大向北擴展;

②雨熱同期,有利于農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長;③氣候復雜多樣,使我國的農作物及各種動植物資源極其豐富。B、不利影響:①降水過分集中在夏季,造成春旱、夏澇現象嚴重;②降水的年際變化大,水旱災害多;③寒潮帶來嚴寒、大風、霜凍等惡劣天氣,臺風造成水災、風災。④高寒、干旱氣候區廣,不利于農業發展。

17.我國的主要氣象災害有——①江淮地區六、七月份的梅雨;

②長江中下游地區七、八月份的伏旱;③東南沿海夏秋季節的臺風;④華北地區春季和初夏的春旱;⑤全國大部分地區冬半年的寒潮;⑥全國大部分地區春季的倒春寒(春季的強低溫和雨雪天氣);⑦東北、華北、西北春季的風沙天氣;⑧東部季風區夏秋季節的暴雨洪澇;等。

18.我國旱澇災害與夏季風的關系——①受夏季風進退影響的鋒面雨帶的移動,導致北方的春旱、夏澇,長江中下游地區(江淮地區)的梅雨和伏旱(正常年份);

②夏季風進退的規律反常,使我國旱澇災害頻繁:夏季風強或來的早——北澇南旱,夏季風弱或來的晚——南澇北旱。

19.華北春旱的成因——①春季,夏季風尚未到達華北地區,降水少;

②春季太陽高度增大,升溫快,又多大風天氣,蒸發旺盛;③春季正是華北地區小麥返青和春耕季節,需水量大。

20.長江中下游伏旱的成因——7、8月份,夏季風和鋒面雨帶推進到了華北、東北一帶,長江中下游受副熱帶高壓(或反氣旋)控制,形成高溫、晴朗、干旱的天氣。

此時,正是水稻旺盛生長極需要水的時期,所以,伏旱往往會給水稻的生長帶來威脅。

21.華南及西南冬、春干旱的成因——①受冬季風影響,降水少;

②緯度較低,氣溫較高,蒸發量較大;③農田有作物生長,需水量大;④西南地區易發生干旱還與多喀斯特地貌,地表水容易滲漏損失有關。

22.秦嶺—淮河一線的氣候意義有——①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

②800mm年等降水量線;③亞熱帶與暖溫帶界線;④濕潤與半濕潤地區界線;⑤≥10℃積溫4500℃等值線。

23.描述某種氣候類型的特征——主要從氣溫(高低及變化)和降水(降水量及季節分配)兩方面描述。

24.描述某地的氣候特征——主要從氣候類型、氣溫(高低及變化)、降水(降水量及季節分配)、水熱組合狀況(如季風氣候的雨熱同期),以及其它突出的氣候要素特征(如光照、風、氣壓等)等方面描述。

25.影響氣溫的因素有——①緯度(或太陽輻射);

②下墊面狀況(包括地形地勢、海陸位置、洋流、植被狀況、地面性質等);③大氣運動;④天氣狀況;⑤人類活動;等。

26.影響降水的因素有——①大氣環流(包括氣壓帶、風帶、季風的影響);

②天氣系統;③地形地勢;④海陸位置;⑤洋流;⑥人類活動;等。

27.影響氣候的因素有——①緯度(或太陽輻射)因素;

篇3

大連化工驚魂、康菲漏油等污染肆虐,以及層出不窮的填海造地,導致渤海深陷生死存亡險境。時代周報特派記者赴山東煙臺、遼寧大連等地,調查渤海的填海、污染與生態鏈,梳理出渤海危機的歷史成因及現況,旨在為拯救渤海盡力。渤海的命運引起舉國關注,國家層面已見動作,我們能讓渤海起死回生嗎?

自今年6月4日以來,位于渤海的蓬萊19-3油田連續發生溢油事故。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顯示,截至9月6日,溢油累計造成5500多平方公里海水污染,給渤海海洋生態和漁業生產造成了嚴重影響。目前,溢油風險點仍未徹底查清,溢油隱患仍未徹底排除,溢油造成的損失仍在調查評估中。

從最初中海油披露的溢油面積200平方米,到如今的5500多平方公里,人們對于渤海灣的關注已不僅僅局限于單一的溢油事故,而是整個渤海的生態環境。

“將來我們所能看到的生物,只存在于動物園的柵欄里,還有水族館的水槽中吧。到那時該怎么辦?豐富的自然成了過去一個久遠的夢?!报D這是由法國導演雅克?貝漢執導的紀錄片《海洋》當中的一句畫外音。

但當這部紀錄片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上映時,曾經美麗的渤海灣卻似乎已經離這種最壞的局面相去不遠。

“明珠”黯然

盡管海域面積只有7.7萬平方公里,但一面臨海、三面環陸的地理位置卻使渤海有別于中國其他的任何一片海域,使每一個剛剛拿到中國地圖的人都能印象深刻。而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也猶如伸出的雙臂,將這片海域合抱托出,宛若一顆海上明珠。

然而,康菲溢油事故卻令這顆明珠蒙上了一層陰影。

“目前,石油開發的污染已成為侵襲渤海海洋生態環境的最大隱患?!敝Q髮<?、山東省海洋漁業廳原副廳長王詩成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事實上,康菲溢油事故已非渤海第一次遭遇石油污染。

作為油氣資源相當豐富的沉積盆地,渤海地區的海上油氣田與沿岸的勝利、大港和遼河三大油田構成了中國第二大產油區,全國50%以上的海洋油氣工業貢獻出自該地區。

數據顯示,截至2009年底,渤海已建成海上油氣田20個,鉆井平臺165個。轟轟烈烈的海洋石油開發,帶來的是石油泄漏的巨大潛在風險。

傳媒援引國家海洋局的《渤海綜合整治規劃》的數據稱:“1979年勝利油田排入渤海的原油達45708噸;1987年秦皇島港輸油站溢出原油1470噸;1986年渤海2#平臺井噴,泄漏大量原油;1990年巴拿馬籍貨輪與利比亞貨輪在老鐵山水道碰撞,造成溢油面積達120平方公里,并于四天后誘發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的赤潮;1998年底,勝利油田發生油井架倒塌,持續溢油近6個月……”

同時,據國家海洋局的數據顯示,“十五”期間,渤海海域發生溢油事故16起,占同期全國海域溢油事故的近一半;而進入“十一五”,海洋溢油事故的風險“不降反升”。僅2008年,渤海海域便發生12起小型油污染事故,發生頻率高于南海、東海等海域。

“石油的污染風險不僅僅來自于海下的油井溢油,海上運輸、生產船只同樣也可能造成油污染事故。石油污染一旦發生,就是對渤海生態的破壞?!蓖踉姵烧f,“因為石油污染將使許多海洋生物的胚胎和幼體發育異常,海洋生態系統中的脆弱環節一旦受到損害,幾十年都難以恢復。”

據統計,近50年來,全世界因油類污染造成1000多種海洋生物滅絕。

環境超載

海上有石油,沿岸就會有化工。石化行業的集聚效應也許天然如此。因此,環渤海的遼寧、山東、天津等都已將石油、化工作為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

2004年,時任大連市長的夏德仁曾對中國石油和化工行業協會會長譚竹洲說,大連把石化工業發展放在重要位置。而整個遼寧省同樣也將石油化工作為重要的支柱產業。

除大連石化外,遼寧還擁有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國石油撫順石化公司、中國石油遼陽石化公司、中國石油錦州石化公司、中國石油錦西石化公司等油企。這些企業的原油加工能力都在700萬噸以上。

此外,環渤海經濟圈中的山東省和天津也十分強調石化對經濟的意義,大力發展石油、化工行業。

盡管無法計算出環渤海沿岸總共有多少家化工企業,但僅在前不久剛剛發生“PX驚魂事件”的大連市大孤山化工區,在這個僅僅5.84平方公里的緊鄰海岸線的區域內,規模以上的石油化工企業就達到38家。

石化企業沿海而立,帶來的重大風險就是不達標的工業廢水對于渤海生態環境的破壞。

有數據顯示,2007年,環渤海人口超過百萬的13個城市180戶國家重點監控廢水排放企業中,有41戶廢水超標排放,其中,有35戶就是屬于石油化工、造紙和印染等污染物的排放大戶,占超標總數的85%。

除了化工圍海令人堪憂,向海洋要土地的填海工程也使得原本海域面積就不大的渤海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公開數據顯示,僅1996-2007年,渤海填海造地面積就達551平方公里,沿海灘涂濕地面積減少了718平方公里。沿海灘涂濕地面積年均減少1%以上,相當于整個渤海沿海地區減少了2%-10%的污染削減能力。

特別在2008年后,各種填海造地項目更是密集,渤海灣的填海造地規劃也更勝以往,僅唐山曹妃甸工業區規劃用海面積就達310平方公里,其中填海造地面積240平方公里。遼寧省沿海六市的填海造地規劃更是高達1000平方公里。

2007年國家海洋局的《關于加強海上人工島建設用海管理的意見》,已明確指出:“建設人工島、尤其是連陸人工島,會改變周邊海域的水動力環境,從而導致海洋生物、海水交換和海底地形地貌改變。一定海域內建設過多過密的人工島,甚至會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災難性后果?!?/p>

據《新世紀》周刊報道,多年的填海造地,讓河北曹妃甸與山東東營之間的直線距離只剩下85公里,且還在不斷接近。

然而,類似的圍填海工程卻仍在繼續。其中,違規填海者也不在少數。

魚蝦絕跡

“作為三面環陸、近封閉的內海,渤海以水體交換緩慢、自凈能力差著稱。已經有學者計算得出,渤海的整個水體循環周期約需30年甚至更長的時間。”王詩成對時代周報記者說。

然而,隨著環渤海地區新一輪被稱為“海洋”的快速發展,近年來,沿海地區的濕地遭到破壞,渤海水質已持續惡化。

時代周報記者獲得的一份名為《渤海環境保護總體規劃》的文件顯示,“十五”期間,渤海受污染海域總面積在1.9萬-3.2萬平方公里之間波動,占渤海總面積的24%-41%。2005年,未達到清潔海域水質(一類海水)標準的面積約為2萬平方公里,占海域總面積的26%;較清潔(二類)、輕度污染(三類)、中度污染(四類)和嚴重污染(劣四類)的海域面積分別為0.9萬、0.6萬、0.36萬和0.2萬平方公里。

中國近海海洋監測公報顯示,2006年-2010年,第四類水質海域面積由1750平方公里一躍至5100平方公里,劣于第四類水質的海域面積由2770平方公里擴大至3220平方公里。

渤海水質惡化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漁業資源的衰退。渤海中部深水區既是環渤海經濟魚、蝦、蟹類洄游集散地,又是渤海地方性魚、蝦類的越冬場。因此,歷史上的渤海曾經是著名的黃金漁場,故有“聚寶盆”之稱。

根據歷史數據,渤海灣以前的水生生物有150多種,有經濟價值的漁業資源多達70種。但是,據《財經國家周刊》援引一份未經國家海洋局公開的數據顯示,1982-1993年的十數年間,渤海灣和遼東灣的主要經濟魚類群落,已從85種下降至74種;而到了2004年,群落數量又下降至30種。

2011年7月13日,天津市渤海水產研究所的《渤海灣漁業資源與環境生態現狀調查與評估》項目報告顯示,有重要經濟價值的漁業資源,從過去的70種減少到目前的10種左右。帶魚、鰳魚、真鯛、野生牙鲆、野生河豚等魚類幾乎絕跡。

篇4

【關鍵詞】環境污染;誘因分析;措施

中圖分類號:X131文獻標識碼: A

環境問題是一項復雜且長期的工作,在我國保護環境是一項基本國策,同時國家提出了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的都是為了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但在具體的實踐中,環境污染問題還是困擾著我們的生產和生活,在城市和農村中,環境問題無處不在。本文寬泛的分析一些常見的環境污染誘發原因,并針對環境污染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應對對策,以期提高大家對于環境污染的認識,提升環保意識,共同創建美好的環境。

1.環境污染的誘因分析[原因分析,1.1是生產活動,增添1.2,如生活原因之類的]

1.1生產活動

人類的生產活動是造成環境污染的最主要的元兇,伴隨著人類的生產對自然環境的破壞,環境污染問題逐漸加重,特別如今人類生產高度發達的今天,生產活動更是對環境產生重大影響。

1.1.1工業生產

工業生產是當前環境污染的誘因之一,工業的"三廢"(廢氣,廢水和廢渣)對大氣、水體、土壤和生物的污染,環境污染包括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由物質引起的污染和噪聲污染、熱污染、放射性污染或電磁輻射污染等由物理性因素引起的污染,一些重、輕工業如化肥廠,還有食品加工,造紙業,煤礦加工,石油提煉等比較容易污染環境,其中工業生產中所排放的一些有毒的化學物質對環境產生污染非常嚴重,城市的環境問題主要集中在污染上。

1.1.2農業生產

農業生產同工業生產一樣,其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也是環境污染的重要誘因,其中農業大面積墾荒造成森林覆蓋率降低,環境凈化系統受到破壞,不合理的使用化肥,農藥,其中化學成分對土壤,水體,空氣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長期使用化肥,造成土壤板結、有機質減少、地力下降;長期使用高毒、劇毒農藥和化肥,致使農田中鳥類、青蛙、蚯蚓等益蟲、益鳥數量大量減少,河流內魚蝦遭受毀滅性毒害,生物多樣性遭到嚴重破壞,使農業生態環境惡化,造成了依賴農藥的惡性循環,和城市環境多污染相比,農村的環境問題主要集中在破壞,各種因素綜合在一起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誘發環境污染。

1.1.3經濟開發和生活垃圾

環境污染的誘因大多與經濟開發有關,經濟利益的誘因是造成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為了經濟利益而對土地或是資源進行不合理開發都容易造成環境污染或破壞生態環境,例如,對土地的開發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對植被的開發造成植被覆蓋率降低,對資源的開發造成污染如石油泄漏造成的海洋污染,化學物質的泄漏造成空氣污染,植被破壞等等。除此之外,由于人們環境意識淡薄,隨意丟棄生活垃圾,不將垃圾分類,或當地政府缺乏對垃圾管理工作的細化,造成工作中存在問題等都會誘發環境污染的問題。

1.1.4電子垃圾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一些新的因素誘發環境污染問題帶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電子垃圾,電子垃圾具有危害大,毒性強,擴散廣,治理難,不易察覺等特點,例如一個電池泄漏后可污染六十萬升水,其中重金屬毒性非常大,對人體造成危害巨大,填埋會污染地下水和土壤,焚燒則會污染大氣。

1.2[增加此點,使文章結構完整]

2.環境污染的應對措施

2.1統一思想,提出明確的環境保護戰略

鑒于環境問題的復雜性,必須在全社會樹立環境保護的意識,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來完成環境保護,當前提出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又有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在大方針明確的情況下,應該從上到下深刻理解并落實環境保護的問題,減少環境污染,要讓全社會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嚴重性。

2.2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密切與企業進行配合

治理環境污染問題政府與地方企業的工作是關鍵,不能為了地方經濟的發展而以犧牲環境為代價,因此政府要發揮主導作用,轉變當地的經濟發展模式,對于一些嚴重污染環境的地方企業必須嚴格限制,對于重視環境問題,在生產中注意環境保護的企業要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完善地方環境發展管理。首先,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規,依法處理環境污染問題,其次,加強環境問題的宣傳,掀起環境保護的綠色風尚,鼓勵可持續發展,給予政策上的支持,最后加強與企業的聯系,針對企業發展中可能出現的環境問題要進行動態的管理,加強政府監督工作。

2.3加大科技投入,利用清潔新能源

科技的發展與進步是處理環境污染問題的重要手段之一,當前針對環境污染問題,國家或各地政府都在加大科技投入來處理環境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對于污染的處理,例如污水處理技術,通過對環境污染的綜合治理工作來解決環境問題,另一方面是新能源的開發與利用,傳統的能源如煤炭等即使經過處理也難以保證不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開發新能源例如風能,地熱能,潮汐能等清潔能源將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2.4環境保護,從個人做起

環境保護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對于每個普通人而言,在生活中不隨意丟棄垃圾,將生活垃圾進行分類,實際上就是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環境的措施之一,看似力量渺小,但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將會讓環境保護的力量變得更加強大。

總 結

綜合以上我們可以發現,環境污染的誘發原因多與人類的生產生活活動相[這句話正好與上面兩點相對稱]關,過去人們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來了經濟發展,但短期經濟的發展不能掩蓋環境問題中我們犯下的種種錯誤,于是我們看到了人們對于環境問題的反思,環境問題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工作,必須在思想認識上重視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才能有針對性的采取環境保護措施,減少環境污染,這其中除了要有政府的引導和措施的出臺,企業的配合,認識與響應,還有廣大普通群眾從我做起的環境意識,相信隨著社會的共同努力,環境問題將會得到更好的解決。

參考文獻:

[1]李國璋,江金榮,周彩云. 全要素能源效率與環境污染關系研究[J]. 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0,04:50-56.

篇5

關鍵詞: 高中地理 課堂教學 教學模式 圖像教學

地理是一門研究地球各圈層之間的關系和差異的學科,主要研究對象有氣候、地形、地質、礦產等。作為一門與實際生活關聯較大的學科,在高中階段,學生需要掌握的地理知識點較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掌握看圖、讀圖的本領。因為地理圖像承載了很多與生活相關的信息,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提高對圖像教學的認識,針對不同的地理圖像選擇不同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學生的讀圖解題能力。

一、高中地理圖像概述

地理圖像涉及很多方面,但就本文的研究范圍來說,主要是指高中教材中涉及的一些圖像類型。在教材中,這些圖像主要用來配合知識點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學習內容,并且掌握基本的計算方式。由于地理圖像有很多不同的類型,因此其作用并不相同。

就高中地理課看,其中的圖像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地圖、地理景觀圖、地理示意圖、地理統計圖、地理影像、等值線圖和地理漫畫。其中地圖是最常見、常用的地理圖像,從中國地圖到世界地圖,從氣候分布圖到礦產資源分布圖等,這些地圖在教學中起到很直觀的指示作用。地理景觀圖是以輔助理解為主,讀圖較輕松。地理示意圖通常是對某種地理現象進行圖示解釋。地理統計圖經常會用柱狀、線狀、餅狀、條狀等圖形方式表示一些數量變化、數量關系,它能夠讓地理特征體現的更形象化、數字化。地理影像則通常是利用衛星技術、遙感技術等先進信息科技影像提高學生對地理的整體把握度。等值線圖是地理考試中最常見的圖像,這些等值線圖通常具有比較大的信息量,還需要結合運算。地理漫畫是比較輕松的圖像,通常很少包含有難度的信息[1]。

這些圖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很多學生在學習地理圖像時都會遇到困難,因此,教師要尤為重視地理圖像教學,把握好地理圖像的教學作用,讓學生全面掌握地理知識,形成完善的學習體系。

二、地理圖像教學模式的選擇和應用

在高中地理教學中,提高教學效率非常重要,由于不同的地理圖像具有不同的特點,因而在地理圖像教學時要充分考慮到地理圖像的特點,并且結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理解能力,針對不同的地理圖像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在模式選擇時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幫助學生形成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從而讓學生學會讀圖解圖,從整體上提高高中生的地理素養。

1.通過“讀圖―分析―歸納”的模式進行教學

這種模式比較適合于講解地圖、地理示意圖和地理統計圖,這幾種圖像都需要認真研究圖上標注的內容,通過對圖像進行分析,可以歸納出一定的知識內容。比如在教學世界氣候一課時,會參考到一幅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圖,該圖片是用不同的顏色標注不同地區的氣候。教師要帶領學生仔細分析圖片上的不同色彩所代表的不同氣候,并進行歸類,才能夠得出世界上不同地區所受到的氣候影響[2]。如果讓氣候圖更直觀,教師可以利用更簡便的圖示方式將這一彩色圖像簡潔化。比如可以用表格的方式簡化世界氣候圖,通過對于一幅復雜氣候圖的歸納,學生可以比較輕松地理解世界氣候的規律,并且認識到氣候和洋流的關系。

另外,在講解地理示意圖時需要用這種先讀圖分析再歸納總結的方法。比如為了讓學生理解大氣壓的運動,教師應先讓學生明白熱力環流的成因和過程,這一部分還需結合一定的物理知識。通過對熱力換流圖的分析,就很容易看出,空氣中的冷熱不均導致熱力環流,而熱力環流正是高低氣壓作用的基礎。

又如在講解地理統計圖時,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分析和歸納,讓學生把統計圖所表達的信息講述出來[3]。比如在分析我國的老齡化趨勢圖時,可以看出2000年,我國60歲以上老人占比在10%左右,到2050年將達到35%左右,可見老齡化速度之快。由此可以結合我國剛推出的全面放開二胎政策進行補充講解。

2.通過“讀圖-閱讀”模式進行教學

這一模式比較適合地理景觀圖、地理影像和地理漫畫這三種圖像的講解。一般來說,地理景觀圖都是配合文字出現的,比如在講黃土高原、梯田、丘陵等地貌時,地理課本上都配有相應的圖片。地理影像也是,如在講海洋污染時可以用到地理影像,從衛星拍攝的影像中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出河流污染對海洋形成污染的現狀。地理漫畫是通過漫畫的手法來表現一些客觀現實,比如在講農村人口向城市遷移的驅動力時,可以通過漫畫的形式來講解,最終通過讀圖和閱讀文本相結合的方式,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直觀認識。并且在這一模式下,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的優勢,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盡可能多地展示一些圖像,不僅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還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習效率。

3.通過“舉一反三”模式進行教學

這種教學模式比較適用于經常作為考試題目出現的等值線圖。等值線圖需要學生有比較強的空間感。一般等值線都是平面圖,學生必須將平面圖和現實中的地形相結合。一般來說,等值線圖都有一個共性,即同一條等值線上的數值相等并且等值距相同。根據等值線的這一特點,可以通過“舉一反三”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快速掌握解題能力。在學生學會了看等值線圖并能夠對上面的數據進行分析后,再遇到類似的題目都可以解決。

綜上所述,地理圖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當前有些教師對于地理圖像的重要性認知不夠,導致教學中出現一些問題,學生在地理圖像的認知方面得不到好的培養。隨著新課改的實施,為了提高學生的綜合地理素質,教師要重視地理圖像的教學,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學會讀圖。

參考文獻:

[1]聶璇.地理圖像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中學生導報:教學研究版,2013,10:45-47.

篇6

關鍵詞:海洋生物學;通識教育;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3-0068-02

海洋,占據了地球三分之二以上的空間,不僅是生命誕生的搖籃,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石。隨著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的提出,海洋文化相關知識的傳授及普及越來越彰顯其重要性?!昂Q笊飳W”除了有其鮮明的專業特色外,還具有“與時俱進、強化使命擔當”的人文特色。蘇州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海洋生物學”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立項開設的。

一、背景概況

(一)開設背景

黨的“十”提出我國要建設海洋強國,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2014年,明確提出了“加快推進海洋知識進學校、進教材、進課堂”?!昂Q笊飳W”作為面向全校本科生的通識教育課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誕生的,它的成功開設代表了我國目前“海洋科學”的時代特征。同時,“海洋生物學”課程又是蘇州大學學生認識海洋、了解海洋的入門課。通過課程的學習,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使其具有低碳環保的生態意識,具有保護海洋、合理開發和利用海洋的理念,具有恢復、創造碧海藍天的決心和主人翁意識。

(二)教學目標

通識教育的理念,具有基礎性和補救性[1]。因此,其教學目標和專業課有所區別?!昂Q笊飳W”的教學目標定位為:在理解了生命起源、進化的奧秘后,著眼于海洋的層面,用相關的理論和原理來闡釋實際問題。通過課程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海洋生物學的起源和發展,了解海洋生態環境及海洋生物的分類和分布,掌握鑒定海洋生物的主要方法;開闊學生的學術視野,培養文化通感和科學精神,增強環境保護和資源合理利用開發的意識。通過對海洋生物技術發展態勢、海洋生物資源綜合利用現狀、海洋生物多樣性及其保護研究意義的解讀,塑造海洋環境保護、和諧生態區域構建的理念,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樹立正確的科學觀,啟迪環保思維,陶冶社會情操。同時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增強海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理念,從而培養具有健全人格和高度責任感、具有積極的公共事務參與意識、以社會和諧發展為己任的全面發展的人才。

二、教學內容的配置及完善

通識課程最大的特點是它面向的對象復雜化。來自不同學科或不同專業的學生共同選擇一門并不熟悉甚至無該課程相關知識背景的通識課,這無論對學生本人還是任課教師來說都是一種挑戰[2]。因此教學內容的優化尤顯重要。

(一)課程內容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例如在講授海洋藻類部分知識點時,適逢大連發生藍色熒光海灘事件,以此為實例,給同學們介紹了造成藍色熒光海灘的主要生物夜光蟲,作為一種甲藻、此現象的后面所隱藏的問題,并由此引出赤潮的成因及危害。作為大學生,身上有何責任,能有何作為和擔當,并結合廣泛存在的霧霾現象,將兩者作一對比,把貌似遙遠的赤潮和身邊的霧霾結合起來,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又如講授海洋哺乳動物時,以2015年11月智利337頭鯨魚集體擱淺事例為引子,在講述生物生態生活習性的同時以鮮活的實例喚起青年學子對環境保護和動物保護的強烈意識。

(二)教學內容有利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本課程選用教材為由加利福尼亞州立工業大學教授Peter Castro博士和澳大利亞詹姆士?庫克大學Michael Huber博士編著,中國海洋大學茅云翔副教授翻譯的《海洋生物學》。全文通俗易懂,適合作為通識教育課程的教材。但全書有部分內容是屬于海洋學、海洋地理學的范疇。因此在講課的過程中,對課程內容進行了適當優化,突出海洋生物的主體內涵,以海洋中生物的演化順序為主線,將人類與海洋的關系、海洋生物技術、海洋生態貫穿于各章節中。例如講到海洋魚類時,結合中華鱘已經連續2年沒在長江產卵的實例,客觀分析葛洲壩的建造、三峽工程對魚類資源的影響,讓同學們真切地感受到人類活動對海洋資源的干擾。講授赤潮知識點時,從赤潮的起因為切入點講述人類活動與海洋環境健康的關系。使整個授課內容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主次分明又相輔相成。

(三)注重與專業課的區別

“海洋生物學”作為通識教育課程,由于其與專業課程的性質、目的不同,教學的對象不同,因此教學內容的側重點也不同[3]。海洋生物學專業課的教學以形態結構為主,涉及到很多專業術語。以腔腸動物為例,專業課講授時會講到水螅體和水母體的基本形態結構,注重于學生掌握詳細的形態特點,介紹較多的專業術語,例如緣膜、芽體、圍鞘、垂管、口柄、平衡囊、輻管等等。在分類上會詳細介紹綱、目、科、屬的各級分類依據,直至種為止,要求學生熟練地掌握各個物種所處的精準分類地位。而作為通識課程,則盡量精簡專業術語,只詳細介紹了腔腸動物特有的刺細胞;在分類上也只是介紹到綱和目為止,講課重點放在腔腸動物與人類的關系。例如詳細介紹桃花水母,雖然其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但其實名過其實,在全國十三個省、自治區廣泛分布。又如授課時重點介紹環保知識,同時引發學生思考。詳細講述珊瑚礁是如何形成的。因水溫升高和海洋環境污染造成的珊瑚礁白化現象,我們該有何作為?

三、教學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

海洋生物學專業課傾向于傳統的教學方法,并有很大比重的實驗課教學。而海洋生物學通識課全部是理論課,這就要求教師對在沒有海洋生物實物的前提下,如何將課上得生動有趣進行思考。因此,在教學方法上,摒棄了“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采用了多元化教學;摒棄了期末一卷定乾坤的單一化考核方式,采用了過程化考核模式,并增加了課堂討論、辯論,科研小論文等方式。同時,構建課程網絡學習平臺,充分合理地利用網絡資源,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授課時,向學生提供網絡教學資源,使學生開闊視野,主動學習。

在教學方法上,積極采用啟發式課堂教學及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海洋生物學的形態和分類內容難免會顯得枯燥和乏味,并且記憶點很多。在授課過程中注重把海洋生物與現實生活相聯系,啟發學生想象并幫助記憶。例如在講解水華現象時,開啟討論啟發學生想象,了解引起水華的海洋生物及其形成原因,從而增強個人環保意識,讓學生增強關懷公共事務的能力。同時使用理論―實踐―問題討論的模式,針對實際生活中出現的海洋生物學問題或現象,以問題為導向,引導學生圍繞生活中的案例或現象來追溯和研討相關知識點。大大促進了學生將海洋生物學的理論與生產或生活中的實踐問題相結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在課程的授課進程中,鼓勵學生將生活中接觸到的、新近發生的與海洋有關的事件、新聞引入課堂上來討論,教師適時做出評論。例如印度洋海嘯事件、太湖的藍藻事件、食用織紋螺的中毒事件等等,一方面讓學生感受到知識的學以致用,另一方面增加科學知識,在海洋性災難來臨之前提高逃生意識和判斷力,同時增強對公共事務的參與意識。此外,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系統觀,將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采用綜合能力培養與社會責任塑造相結合、基礎教學與實踐應用相結合、教學過程與科學研究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從而培養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展的社會人才。教學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學生知識水平、專業層次的差異,以大量的貼近生活的實例講解來降低學習專業理論的門檻。PPT中集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彩色圖譜,使每個學生都能產生興趣,并順利學到滿足自身需要的知識。同時也提高了教育在實踐過程中的寬容度。

四、“海洋生物學”作為高校通識教育課程的成功之處

本課程開設以來,從學生的反饋情況來看,課程的開設是成功的。具體包括以下4個方面:一是學生出勤率高。首先選課人數眾多,可見課程的名稱對學生具有一定的吸引力。此外,學生出勤率高。二是通過課程的講授,很多學生對所學的內容更加感興趣,并與自身專業聯系起來,準備今后從事海洋藥物方面的相關研究。在這里本課程充當了人生導路者的角色。三是培養了學生的人文情懷。有的學生說,課程的學習讓我有了一種對海洋生物同情、憐憫之心,而這種情懷,正是一個醫生所需要的品質。四是培養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很多學生表示今后的生活中,要用無磷洗衣粉,保護海洋,做好宣傳,與海洋和平共處,向過度的捕撈行為說不,既要充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又要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這樣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學生不僅熱愛這門課,而且課程的講授對他們的認識產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已認識到海洋污染的嚴峻,把保護海洋作為自己應盡的責任,從通識教育的角度出發,無疑已經達到了我們的教育目標。有的學生經過該課程的學習,明確了自己今后努力的科研方向,因此,在這里,通識課程又充當了人生導路者的角色,無疑是令我們感到欣慰的。有的學生通過課程的學習,具有了同情、憐憫之心,而這種人文情懷,能通過通識課程的授課而培養起來,無疑又是該課程開設的成功之處。

參考文獻:

[1]黃坤錦.大學通識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課程規劃[J].北京大學教育評論,2006,4(3):26-37.

篇7

縱觀人類的文明進程,人類大致經歷了狩獵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和智力文明。從中可見的基本特點是人類從自然界獲取資源,并加工和利用資源來滿足自身發展的需求。工業革命以后,隨著科技的進步、生產方式的變革,人們獲得石油、煤炭、天然氣及各種自然物質資源等的能力大大增加,大量自然資源被開采、加工成人類生活的消費品,滿足了人類精神和生理等各方面的需求。但是,自工業革命以來的200多年里,不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方式帶來了大量污染物排放,嚴重影響了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同時也使現代社會面臨著不可再生資源嚴重短缺的嚴峻挑戰。研究發現,細顆粒物主要來源于化石燃料燃燒等人為活動,如能源工業部門煤炭的燃燒、機動車尾氣的排放、金屬冶煉過程中金屬蒸汽的冷凝聚結、居民生活爐灶的燃燒等。另外,排入大氣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氣態污染物經化學反應后也可以形成粒徑較小的二次粒子。PM2.5的化學組成因地區及污染源的不同而差異較大,目前所知的主要成分為硫酸鹽、硝酸鹽、銨鹽、含碳顆粒(包括元素碳和有機碳,元素碳主要產生于高溫燃燒過程,有機碳主要來自相對低溫的燃燒過程)、金屬顆粒、礦物質等。不同粒徑大小的顆粒物上吸附的有害物質不相同,粗顆粒物主要由鍶、鐵、鋁、鈉、鈣和鎂等30余種元素組成,而細顆粒物主要是硫酸鹽、硝酸鹽、痕量金屬和炭黑等,目前己經檢測到的有機物主要包括烷烴、烯烴、芳烴和多環芳烴等烴類,還有少量的亞硝胺、酚類和有機酸等,其中具有致癌作用的多環芳烴和亞硝胺類化合物對人體危害較大。有分析認為,PM2.5的毒性大于PM10(粒徑≤10μm的顆粒物),部分原因可能是PM2.5含有更多的炭粒,這些炭??梢晕礁嗟臒o機和有機的有害物質。據有關報道,全國有監測的1200多條河流中,850多條受到污染,符合國家一級和二級水質標準的河流僅占32.2%。污染正由地表淺層向深層發展,地下水和近海海水也正在受到污染,我們能夠飲用和使用的水正在減少。一些新型污染物質如抗生素、內分泌干擾物、藻類毒素和殺蟲劑氧化副產物等對生態系統、食品安全和人體健康等存在著難以預料的潛在影響,如致癌、致畸、致突變性等。一些有毒污染物在環境中難以消解,會通過蒸發-冷凝、大氣和水的輸送來影響區域和全球的環境。垃圾污染包括工業廢渣污染和生活垃圾污染兩類。工業廢渣主要包括煤矸石、粉煤灰、鋼渣、高爐渣、赤泥、塑料和石油廢渣等;生活垃圾主要是廚房垃圾、廢塑料、廢紙張、碎玻璃、金屬制品等。在城市,由于人口不斷增長,生活垃圾正以每年10%的速度增加,構成一大公害。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堿性有機污染物,并且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形成有機物質、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體的污染源;同時,雨水淋入垃圾產生的滲濾液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此外,垃圾中有許多致病微生物,往往是蚊、蠅、蟑螂和老鼠的孳生地,導致生物性污染。據報道,2012年,上海城市生活垃圾的產出總量達716萬噸,約日均2萬噸。目前,通過焚燒、填埋、生化3種方式處理的生活垃圾,各自分別占比約為50%、30%和20%。據預測,到“十二五”末期,上海的生活垃圾日均產出量將達到2.2萬噸。目前,生活垃圾處理面臨的問題是:①不同的垃圾混雜,導致大部分垃圾無法實現資源化,只能以填埋方式處理。②采用填埋法處理,面臨著土地資源緊缺和影響周邊環境的困境。③采用簡單的焚燒技術,可能會產生二噁英等有毒物質排放,招致焚燒設施選址與周邊民眾的對立情緒甚至是沖突。國際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的《第四次評估報告》通過數據和有關分析指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的含碳能源使用均呈穩定或略微增長的趨勢,在人口數量與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同時,尚無一個地區采用脫碳能源;碳排放增長速度最高的是處于快速工業化進程的發展中國家,包括中國。該報告指出:自1750年工業革命以來,人類活動對氣候變暖產生重大影響的可能性達到了95%,這類活動包括工業加工、發電廠、交通運輸、農業生產,即造成地球大氣溫室氣體成份增加并最終導致氣候變化的貨物與服務的全球市場拓展活動;由于全球人口數量增長了約10倍,人們追求更高生活水平的愿望需要通過更多的全球市場的產品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動力來自于森林的砍伐與樹木的燃燒,以及后來煤炭、石油與天然氣的利用。因此得出結論,人類活動導致碳排放的增加。

二、應對環境挑戰的主要措施與趨勢

氣候變化是環境問題,也是經濟問題,更是發展模式問題;環境污染問題實質上是不可持續發展的問題,解決環境問題的關鍵在于將不可持續的生產與消費轉變為可持續的生產與消費。為此,本文從科技創新與產業化應用的視角簡述應對環境挑戰的一些措施和趨勢。

(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

有研究認為,經濟增長與碳消耗相分離是完全可能實現的,其關鍵的途徑是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時刺激經濟增長。隨著可持續能源所占比例的不斷增加,能源利用與溫室氣體排放相分離可能成為現實。最近數十年來在光電、地熱、微水電、風電及其他可再生能源領域所取得的創新成果已表明,污染將不再是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副效應。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與產業的發展方面,從終端上看確實可以實現與碳排放相分離,同時可以解決能源轉化利用的污染排放問題;但就目前的科技發展水平而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存在著生命周期環節上的碳排放轉移、能量密度低、核心技術待突破、產業鏈待建立和完善等一系列問題。例如,太陽能光伏材料的制備是高耗能的生產過程、電動汽車的電池是目前的技術瓶頸等。從能源利用結構上看,世界目前的主要能源來源是化石能源,中國的能源結構中最主要的是煤炭。因此,應對環境挑戰的出路還在于進一步推進“節能減排”。

(二)系統角度的能源和資源節約

現代社會涉及自然、社會、產業經濟、居住和文化藝術五大系統,而在能源和資源利用方面又涉及全球、區域、城市、社區和建筑五大層次。工業生產涉及的能源、化工、冶金等行業,往往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水,并有大量廢水、廢氣和廢渣排放的問題。因此,技術創新的方向是節能降耗的新技術研發與應用,如研發和應用大功率超臨界鍋爐、超臨界機組和超超臨界發電機組與成套裝備、煤炭高效清潔轉化工藝和設備以及煤氣化多聯產等。工藝過程的水循環利用、工藝裝置間的水串接利用、工廠和工業園區供排水網絡的優化也為節水減排提供了重要的途徑。在城市建設方面,環境保護與資源利用涉及規劃、建筑設計、建造技術和材料利用等方面,空間開發與利用、綠色建筑與低碳社區建設成為重要的方向,其中包括城市建筑群資源共享生態模式、區域供能系統、各種建筑節能技術和水資源綜合利用等。城市交通的節能減排涉及:①交通工具本身的技術進步,控制汽車尾氣的污染排放。②提高交通通行效率,包括道路基礎設施和智能交通的引導體系。③倡導綠色出行,以公交為導向,建設快速公交系統。④建立城區自行車慢行道路系統,倡導利用自行車作為短途交通工具。⑤從產業布局、住宅小區和商業配套建設等多因素優化人們的出行需求。

(三)全生命周期的資源循環利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廢棄物不斷增加,資源不斷減少,廢棄物的資源化已受到關注。在發達國家,這方面的研究和生產取得了明顯的經濟和環境效益。以美國為例,其垃圾煉制產業的產值為200億美元/年、1/3的鋼產量由廢鋼回煉產出、約60%的金屬和合金由再生資源制成。再生資源煉制,可減少資源消耗,降低排放。據有關測算:每利用1噸廢銅,可以少開采100噸~200噸礦石,少產生100多噸工業廢渣、2噸二氧化硫、10噸二氧化碳,節約3噸多標準煤;每利用1噸廢紙,可節約木材4立方米、節水250噸、節電512度。目前,在美國從事廢棄電子電器設備(WEEE)資源化的企業達400多家,從業人員7000多人;早在2002年就已經實現利潤7億美元,收集處理的WEEE總量達68萬噸,從中回收各種物質41萬噸。瑞典現有WEEE回收處理企業40多家,德國則有300多家相關企業。日本的WEEE資源化研究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現設有190個回收站和14個處理廠。目前,從“能源作物”如生長迅速、纖維含量高、專門種植用作生物燃油原料的草本和木本植物的第一代生物質燃料,到木材廢料(鋸木屑、木質建筑殘片)、農業廢棄物(玉米秸稈、小麥莖稈)和廢棄食用油脂的第二代生物質燃料,再到藻類物質的第三代生物質燃料,生物質轉變成發動機燃料正在從技術研發走向產業化應用。城市生活垃圾的源頭分類可以為資源化回收利用和處理處置過程中的減量奠定良好的基礎。工業產品已從設計、制造開始,到消費和廢棄的全生命周期中充分考慮到資源循環利用和最少污染物排放。

(四)高新技術的應用

篇8

關鍵詞:漁業可持續發展;理論問題;指標體系;戰略方策

A Humble opinion on research of sustainabledevelopment of fisheriesBAO Teligenbaiyi1, ZHENG Jihui2(1.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Dalian Ocean Univ.,Dalian 116023, China; 2.The Training Centre, Dalian OceanFishery Group of Corporation, Dalian 116113, China)Abstract: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isheries is a type of theoryand strategy to develop fisheries and to pursue harmony amongaquatic eco-environment, fishery economy and fishing communi-ty. This conception dates back to traditional theory of fisheriesmanagement. The research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ish-eries shows some achievements in theoretical issues, system ofindicators and implementation of strategy, but reveals lack of re-search strength and persistence, and academic depth and widthis quite limited.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mainly concentrateon macro-research, applied research, countermeasures research,concept research, and literature research. The results concern-ing micro-research, theory research, positive research, assess-ment system, and actual survey are comparatively fewer andweaker. The further research shall focus on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pt, system of assessment indicators, renovation ofstrategy and methods, expansion of research field, and positiveresearch and advanced research.

Key word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fisheries; theoretical is-sues; system of indicators; strategy and methods

一、可持續發展理念與漁業管理理論“sustainable development”一詞最早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的一些西方發達國家的文獻中,中譯“可持續發展”①,“可”字表示“期望”或有“經過努力能夠達到”之意??沙掷m發展思想萌芽于國際自然與自然資源保護同盟(IUCN)起草并經有關國際組織②審定公布的《世界自然資源保護大綱》(1980)。

然而,在國際社會中率先提出為人們普遍接受的可持續發展概念的是挪威前首相格羅·哈萊姆·布倫特蘭(1987)。她在其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研究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指出,可持續發展是指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滿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的發展。這種可持續發展概念最初向林業、漁業領域滲透并得到應用,之后很快向農業、開發和生物圈擴展。

其實,雖然可持續發展概念來源于生態學,但是從傳統的漁業管理理論中也能探尋到樸素的可持續發展理念。M. B. Schaefer(1957)在其論文《商業性海洋漁業管理的資源解析學和經濟學角度的若干考察》中所提倡的MSY理論就是水產品可持續利用的漁業管理③理論。該理論可由Schaefer的邏輯斯蒂增殖模型(亦稱剩余產量模型)所導出:在單位時間(通常以年份為單位)里的資源生物的加入量、個體增重量和自然死亡量統稱為自然增加量(亦稱剩余產量),則自然增加量與捕撈努力量呈拋物線的函數關系(見圖1)。如果只許捕撈與自然增加量相當的部分資源生物,那么資源量水準將維持原有狀態。

每年如此進行下去,可以獲得此意義上的持續產量SY(sustainable yield)。當投入增至超過該SY曲線頂點處的最大持續產量MSY(maximum sustainableyield)所對應的捕撈努力量點時,則反而將導致SY的減少,并陷入再生產下降型的濫捕狀態。可見,MSY是從生物學角度推算出的最適產量,它只考慮了生物資源的可持續生產率。從現在的可持續發展概念屬性來看,MSY還有一些維度上的缺憾,然而具有樸素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圖1 Schaefer生產曲線

漁業經濟管理學者對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孕育和滋養,以及后來對其概念和理論的認識和發展是一個不斷探索、不斷創新的過程,并在不同歷史階段為可持續發展理論體系的建設作出了貢獻。漁業可持續發展是一種要求水域生態環境、漁業經濟、漁村社會協調發展的漁業發展理論和戰略。傳統的觀點把漁業經濟增長等同于漁村社會發展,這種片面的觀點導致在漁業經濟增長過程中出現水域環境污染、漁業資源衰退、漁區人口膨脹、漁民貧富分化、漁村社會動蕩。故而,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是現代漁業建設及其管理中必須實施的戰略。

二、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進展及其述評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主要包括3個方面:一是漁業可持續發展理論問題研究;二是漁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構建及其評價研究;三是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研究。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本文將捕撈業可持續發展、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內陸漁業可持續發展以及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等研究均歸入漁業可持續發展這一分析對象領域。

1.漁業可持續發展理論問題研究

20世紀90年代起,日本開始研究可持續漁業的概念及其發展問題。倉田亨(1997)認為,可持續漁業是指與環境和諧且其經營可持續的漁業。[1]此定義強調的是其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不過,定義項中的“經營可持續”又是何意尚未闡明,或許還應追加揭示“可持續經營”的內涵。片岡千賀之(2000)雖然沒有給出明確的定義,但認為可持續漁業是“資源管理”加之“社會經濟性”的一個概念。[2]此觀點具有一定的擴展性,不僅強調其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還強調了社會屬性。有路昌彥(2004)認為,可持續漁業是指同時滿足資源可持續性和漁業經營體可持續性的漁業。[3]18此定義亦強調其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然而,還是有待于揭示“可持續資源”“可持續經營體”的內涵??傊毡緦W者對可持續漁業概念的闡釋基本上是相近或一致的,雖有不盡如人意之處,但其定義方式非常簡潔而明確。

在中國早期觸及“漁業可持續發展”內涵的是關青(1996),認為漁業經濟的增長方式從粗放型轉向集約型、從以傳統產品為龍頭轉向以市場商品為龍頭、從單純的資源開采型轉向資源增殖保護為“可持續發展”型。[4]此觀點可以看成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內涵的初步闡釋,強調的是其自然屬性、經濟屬性和科技屬性。20世紀90年代,眾多學者在文章中提及或使用過“持續漁業”或“漁業可持續發展”等詞語,然而,不少文章并不是伴隨其明確的定義而展開的。

楊寧生(2001)認為,可持續發展漁業就是管理、保護和合理利用漁業水域和漁業生物資源,以及不斷調整技術和產業運行機制變化的方向,以確保獲得持續滿足當代及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技術上適當,經濟上可行,而且社會能夠接受的一種發展形式。[5]此定義綜合性較強,不僅強調其自然屬性、經濟屬性和科技屬性,還強調了社會屬性。韓興勇等(2004)認為,漁業要持續發展,必須使漁業與環境、人類的需求與產業的發展之間的關系相適應,保持經濟與生態、環境、社會的協調發展。[6]此觀點強調了其自然屬性、經濟屬性和社會屬性,然而疏漏了科技屬性。楊林(2007)認為,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一種技術上應用得當,構成生態環境健康、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生產集約經營、社會穩定的綜合發展格局,達到改善漁民的福利事業、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7]此觀點強調了其自然屬性、科技屬性和社會屬性,然而疏漏了經濟屬性。再者,因“永續利用”和“持續利用”為同義詞,故還有待于揭示定義項中的“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的內涵。金世昌(2008)認為,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是指漁業資源和漁業產品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能保護漁業生態環境,不對后代人的生存和發展構成危害的發展。[8]楊正勇(2008)認為,捕撈業的可持續發展是指在人類發展捕撈業過程中,在經濟層面上重視資源的有效利用和公平配置,在生態層面上重視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和自然資源的保護和增殖,在社會層面上重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公平和社會參與水平的發展。[9]上述兩個定義雖然分析對象不同,但是均強調了其自然屬性、經濟屬性和社會屬性,而后者又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公平性原則。總之,中國學者對漁業可持續發展相關概念的闡釋,其語言表述過于煩瑣,文字表達過于冗長,其中部分定義引申于布倫特蘭的可持續發展定義。

2.漁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構建及其評價研究楊建毅(2004)從經濟、社會、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管理4個方面提出了海洋捕撈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并在每一個子系統中設立具體的指標,對浙江海洋捕撈業的可持續發展進行了實證分析和評估,其結果表明,過強的捕撈能力、過度的捕撈產量、污染的海洋環境對浙江省海洋捕撈業可持續發展具有嚴重影響。[10]此研究具體指標的設置比較合理,但是指標體系的構建缺乏規范性,并疏漏了可持續發展的科技屬性。張紅智(2010)在對可持續發展的學理進行系統性梳理的基礎上,借鑒農業、林業以及海洋捕撈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現有研究成果,從生態、經濟、社會和治理4個維度構建了中國海洋捕撈業可持續發展指標的概念性框架。同時,提出了亟待解決的基礎理論、發展目標等理論問題以及組織建設、程序確定、數據與知識、宣傳和溝通、能力建設等實際問題。[11]此研究關于海洋捕撈業指標體系的構建相對規范,且具有普適性,但是也疏漏了可持續發展的科技屬性,即整個指標體系缺乏科技維度。

3.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研究 有路昌彥(2004)基于其“可持續漁業”定義,給出日本可持續漁業構建條件:對漁業可持續發展而言,資源可持續性是必不可少的,而資源可持續性意味著要在最大持續產量(MSY)以內進行捕撈作業。

為了資源可持續性,捕撈限制等資源管理、漁場養護、海岸資源的種苗放流等栽培漁業受到重視;對漁業經營體可持續性而言,所必需的是漁民經營所成立的資源水準的維持、利潤為正的捕撈限制以及一定的水產品進口限制或價格政策。[3]207-211此研究給出了可持續漁業成立的一般性設想,具有較高的普適性。

劉軍(2006)基于遼寧漁業的發展狀況,指出近海捕撈過度、遠洋捕撈受限、近岸海洋污染、養殖病害嚴重等影響漁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問題,并對此提出增強危機感、改革管理體制、調整漁業結構、發展漁業二產三產、推進漁業現代化等發展建議。[12]陳生熬等(2007)基于塔里木河流域淡水養殖業的發展現狀,指出養殖業水域環境污染、資源開發無序、品種種質退化、病害暴發流行、科技含量偏低等影響可持續發展的問題,并對此提出了樹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理念、合理布局養殖結構、實施良種工程、加強病害防治體系建設、規范養殖生產行為等對策。[13]崔玉閣等(2007)首先從海洋生物資源的豐富性、有利于海水養殖的環境要素兩個方面闡釋了大連發展海洋漁業的條件;其次,指出大連海洋漁業在遼寧省地位的重要性,分析其動態發展和結構變化;最后,提出調整、優化海水增養殖業結構和布局,繼續控制近海捕撈強度,提高公海大洋性漁業發展水平,大力發展漁業產業化,加強漁業支撐體系建設等可持續發展對策。[14]上述研究均從產業經營角度研究了漁業可持續發展問題,尚缺乏全局性觀點和視角。

王雪(2008)在概述遼寧漁業資源利用和養護區部分功能區的基礎上,分析了遼寧海洋漁業發展現狀,并指出近海海域污染嚴重、漁業資源量減少、養殖技術滯后、遠洋漁業受限、漁業發展空間面臨轉移等問題。進而,提出基于結構調整推進漁業現代化、促進漁業第三產業、實施“科技興漁”戰略、優化海洋產業、加強功能區建設修復漁業資源等方策。[15]此研究視閾比較開闊,但很多方策尚缺乏一定的操作性。劉超等(2010)利用SWOT分析方法,從豐富資源、優惠政策、漁業基礎、港口資源視閾對南海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優勢進行評估,從開發混亂、科技薄弱、條件惡劣、頻繁糾紛視閾對其劣勢進行評估,從政府重視、休閑漁業、水產品暢銷視閾指出其機遇,從周邊國家、資源衰退、金融危機視閾指出其挑戰,并提出了南海漁業資源可持續發展的一些對策。[16]此研究的優勢、劣勢分析均疏漏了分析對象的客觀性,從而出現一些不妥之處。

三、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后續課題“漁業可持續發展”曾經一時在學界和業界備受關注而興起“研究熱”或作為開場白的“枕詞”使用,而近年已趨向收斂之勢。筆者不禁要問:漁業可持續發展理論體系是否已經構建好?漁業可持續發展問題是否已經解決?從研究述評可以找出其答案均為“否”。況且,基礎研究成果甚少,尤其是高質量的研究成果鳳毛麟角。那么,漁業經濟管理研究在中國總是要回應政界的呼聲嗎?學術研究及其成果為政府決策服務是不可否認的,但筆者要提醒諸位同行的是:漁業經濟管理研究同樣為發展學科服務、為培養人才服務(此為出發點),更應該為發展經濟服務(此為落腳點)??梢?,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是一個常青課題。基于此,對于其后續課題提出幾點管見,謹供同行參考。

(1)澄清概念本質屬性。在先行研究中,漁業可持續發展相關概念亦有海洋捕撈業可持續發展、水產養殖業可持續發展、海洋漁業可持續發展、內陸漁業可持續發展和漁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等具體形式,其本質屬性不盡相同,定義表述多種多樣且嚴謹性有待提升。因而,對現有漁業可持續發展相關概念進行凝練和界定并使之升華為人們普遍接受的概念,是亟待解決的后續課題。筆者認為,漁業可持續發展概念不僅要有自然屬性、經濟屬性、社會屬性和科技屬性,還應有治理屬性。其中,自然屬性應強調環境系統、生態系統和漁業資源;經濟屬性應強調凈利益最大化;社會屬性應強調生活品質;科技屬性應強調更清潔、更有效的生產技術,接近“零排放”的工藝方法;治理屬性應強調政府行為方式、調節機制和法權關系。只有澄清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屬性,才可能界定出漁業可持續發展的內涵,進而才可能演繹出正確的漁業可持續發展理論體系。

(2)完善發展指標體系。漁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是漁業可持續發展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這方面的文獻卻寥寥無幾且體系構建不夠規范。漁業可持續發展指標體系的構建是一項涉及多學科理論、耗時費力且政策性極強的系統工程,其設置應當遵循“持續性原則、公平性原則、共同性原則、精神追求原則、法治原則”[17];指標體系的維度應選取概念的自然屬性、經濟屬性、社會屬性、科技屬性、治理屬性;指標體系的指標類應由表征體系行為的評價指標、分析指標、目的指標構成;指標類中具體指標的選取應考慮可測性、可比性、可得性,對指標類的數量表現、強度表現、速率表現給予直接的度量。

(3)創新戰略實施方策。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方面的文獻頗多,然而不少文獻是不伴隨其明確的定義而進行展開的,而且戰略方策提出的依據基本上是存在的問題。因而,有的戰略方策不僅實效性不強,還缺乏一定的創新性。值得注意的是,產生問題的“原因”,才是提出方策的“金鑰匙”,而并不是“問題”本身。漁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產生的原因是多層面的,勿要只停留于一個層面,否則就不能論透問題。故而,應基于漁業可持續發展問題的成因分析,提出相應的具有合理性、可行性、有效性、創新性的方策,同時要兼顧方策的可操作性。

(4)拓展領域推進研究。漁業可持續發展先行研究,在內容和性質上幾乎集中于概念研究、宏觀研究、應用研究和對策研究層面,而著眼于評價研究、微觀研究、理論研究和實證研究層面的相對較少且明顯薄弱;在方法論上大都采用文獻研究方法和定性研究方法,而采用調查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的相對較少。至今論析極少或明顯薄弱的課題將是后續拓展領域,也是完善漁業可持續發展理論體系的主攻方向。而定量研究方法的應用向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滲入,將對研究上的突破和創新起到推進作用,也將展示漁業可持續發展研究的“質”與“量”相兼相容的更高境界。

(5)倚重實證調查研究。漁業可持續發展先行研究,絕大部分是以當時的文獻資料為基礎進行的,尚缺乏漁業、漁村、漁企、漁民調查研究的支撐材料。

篇9

一、地理探究學習必須有地理學科的特點

地理教學中的探究必須有地理學科的特點,即有“地理味”,缺乏“地理味”的探究不是地理教學活動。曾經有老師在教學魯教版必修三《區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時,組織學生探究教材的編寫順序,討論教材是先寫“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好,還是先寫“水土流失的形成原因”好,接著探究課本的文字表達手段,這就偏離了地理教學的要求,似乎在上語文課。其實這一專題所呈現的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區域性的特征很明顯,學生只要從“黃土高原的區位特征,其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如何治理”等幾個方面,圍繞自然與人文兩個層面結合圖解展開探究就行了。

地理課可以探究的內容很多,根據探究層面的不同,可分為教材自主研習式探究、圖表分析式探究、延伸拓展式探究、創新發現式探究。教材自主研習式探究主要是對地理教材內容進行深度解讀和個性化解讀,探究課本所描述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的成因、發展趨勢、造成影響及解決方案等;圖表分析式探究主要是引導學生挖掘地理圖表提供的顯性與隱性信息,然后對圖表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得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延伸拓展式探究要求由教材文本或圖表中的某一信息向課外延伸拓展,經過探究加深對地理原理、規律、分布等的理解;創新發現式探究是延伸拓展式探究的再延伸拓展,探究的問題可以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的,也可以是教師預先設計的,探究應該得到超出一般理解的結論。

教學時,我們曾經就《洋流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組織學生探究,學生首先從課本中學習洋流對氣候、對生物、對交通、對海洋污染產生的影響,這就是很直觀的教材自主研習式探究。接著學生自然而然地深入探究當洋流發生異常,也就是“厄爾尼諾現象”產生時對地理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探究“拉尼娜現象”發生時對地理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這屬于延伸拓展式的探究。繼而在全球地理環境發生變化的基礎上,探究某一局部地區地理環境的變化,然后再繪制相應變化示意圖,提出相應的應對策略(當然學生提供的策略不一定全面,也不一定要完全正確),這就是創新發現式探究。

二、地理探究學習必須精心選擇恰當的探究點

大量實踐表明,探究點的選擇需要教師經行必要的引導。一個地理專題可以有許多探究點,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有不同層面的探究。我們在選擇探究點時首先要依據教材的意圖發掘探究點;其次要考慮學生的知識積累和探究的可行性;選擇與學生知識積累相吻合且與學生學習能力匹配的探究點組織探究;最后要適當考慮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學生完全沒有興趣的問題不宜作為探究點。探究點不能多,多了的話任何一個探究點都是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入下去;探究點不能泛,泛了的話就會說空話;探究點要有價值,沒有價值的探究點就沒有探究的必要。

在《農業與地理環境》的教學中,一位老師設計了這樣的探究活動:假如你是某市市長,你打算如何合理規劃某市的城郊農業?雖然老師提供了某市的簡圖,也幫助學生分析了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但由于探究活動超越了高一學生的現有能力,課上并未出現老師預想中的思想碰撞,學生無法呈現本來就不是一個人或幾個人短時間內能完成的農業規劃方案。

三、地理探究學習必須指導學生科學探究

探究活動要講究科學性。地理探究應該以教材研習為基礎,因為只有通過對課本的研習才能夠了解教材每個專題的基本內容、知識體系、能力要求等,離開了對教材基本要素的掌握,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探究;研習中要加強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個性化解讀,沒有個性化的解讀就不可能產生思想的火花,也就不可能生成真正意義上的探究題。探究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因此要指導學生學會在課本研習和個性解讀中尋找理論依據,從自己的知識積累中尋找依據,必要時還要從課外資料中尋找依據,沒有強有力的科學依據做支撐,探究就成了無源之水。要指導學生學會一定的理性分析,缺乏理性分析的探究不能算探究。探究中難免會有不同觀點的碰撞,要指導學生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探究成果,學會交流,沒有碰撞交流就不可能使探究深入。

一些老師在組織探究活動時常常出現脫離實際說空話、套話、大話的現象,出現強詞奪理、千人一面的現象,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注意探究的科學性。我們在組織學生學習《影響農業生產的區位因素》時,在認真研習教材的基礎上,以江蘇省揚州地區的茶葉生產為例,學生自己發掘了以下探究主題“揚州地區的茶葉生產需要哪些基本條件”“揚州如要生產優質茶葉還需哪些自然與人文條件”“揚州的茶葉生產如何走特色道路”,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主動回歸教材,尋找理論依據,并通過網絡及課外書籍查找相關資料,形成了個性化的探究答案,然后通過小組合作交流,形成共識。通過探究,學生對教材內容有了更加透徹的理解,而且掌握了如何從課外收集佐證資料并進行理論分析的方法,學會了如何進行科學的探究。

四、地理探究學習必須加強探究過程的引領

學生在探究學習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需要老師的支持。由于認識水平、思想深度、生活閱歷、個性解讀、探究角度和探究方法等方面的原因,學生探究產生的觀點常常會有一定的局限和偏執,需要老師加以引領和糾正;學生探究的結論有時會比較膚淺,需要教師及時點撥,引向深入;學生在探究過程中會遇到不少障礙,需要教師幫助排除;學生探究常常會論據不足,教師需要及時引導學生尋找新的論據……這些情況告訴我們,在學生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教師不是旁觀者和評判員,教師需要發揮示范、指導和引領作用,要全程關注學生探究的過程,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難,這遠比提幾個問題組織學生思考回答要困難得多。因此教師在組織探究學習活動前,要有足夠的思想準備和資料準備,要盡可能地預計到可能出現的問題,這樣才能在探究學習活動中游刃有余。

一位老師在組織《大氣運動》一節探究教學時,對學生的探究過程及時加以引領,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先由學生自主完成探究實驗“冷熱不均引起大氣運動”,再要求學生把實驗結果圖表示出來,學生很快明白了“大氣為什么會運動”,繼而引導學生探究同一水平面上大氣的受力狀況,學生馬上掌握了“大氣是怎么運動的”,進而探究“風向的確定與風速的大小”……整個課堂是在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活動中進行的,教師的引領作用發揮得恰到好處,有效地促進了學生探究的深入。

五、地理探究學習必須重視探究活動的合理評價

探究學習的成果可分為顯性成果和隱性成果。顯性成果是指探究得出的結論,這種結論應是科學的、多元的,但有時探究不一定能得出準確的結論,有的也不需要得出結論,甚至可以存疑。探究學習的隱性成果主要指思路的拓寬、知識的增加、方法的掌握、探究的體驗、成功的喜悅等,其中思路的拓寬、方法的掌握應該是最大的成果。因此我們在評價探究性教學的效果時,不能僅僅考慮顯性成果,更要考慮隱性成果,只要學生用心去做了,就是一個探究經歷,就是一個成功或失敗的嘗試。在探究過程中,學生之間還會產生觀點上的碰撞,通過碰撞促進了思路的拓寬,避免探究的單一化、絕對化,對學生探究能力的增強無疑是更重要的,老師都要及時加以表揚與鼓勵,讓學生享受到探究的快樂,在愉快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