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環保的意義范文
時間:2023-11-27 17:55: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海洋環保的意義,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環保教育;環保行為;環保意識
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我們的教師就要隨時隨地做到滲透環保教育。可以把環保知識寓于幼兒喜歡的故事、兒歌、小實驗、手工制作(比如,《天變藍了》《水變清了》《鳥兒飛走了》)等等活動中,使幼兒園環保教育的內容兒童化、趣味化。孩子在這些活動中,通過充分地觀察、思考、動手操作,學起來更生動、有趣且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誠然,怎樣讓孩子知道現在人類所面對的環境問題呢?首先,教師要結合課本內容給孩子講解,課后教師帶領孩子來到小區的公園,或者是郊外等地方投入大自然的懷抱,在草地上游戲、玩耍,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享受青青綠草帶來的清新空氣。同時,帶領孩子參觀小區的垃圾場,讓孩子談談哪里的環境美,通過觀察、比較,讓孩子知道保護環境是每個人應盡的責任。在此基礎上,幫助孩子樹立“保護環境光榮,破壞環境可恥”的觀念。
篇2
秉承著普及健康知識,調研生活環保現狀,更好地利用專業知識服務于社會的原則,我參與的"逐‘鹿’丹東"千鄉萬村社會實踐小分隊踏上了丹東大鹿島,開啟了為期三天的"千鄉萬村"環保科普社會實踐活動。在本次社會實踐中,發放調查問卷,了解島民對飲食安全,為島民們普及日常生活中所必需的醫學知識、急救安全意識;檢測島民的生活水質安全狀況,關注島民用水安全;采訪優秀村干部,了解大鹿島的文化發展是"逐‘鹿’丹東"小分隊這次社會實踐的三大主要活動。
實踐過程中,我們對大鹿島周邊海洋水質進行測試以及對島民進行環保意識調查,大鹿島周邊海洋水質較好,早中晚三次檢測結果無較大差別;大鹿島島民環保意識較強,均表示在日常生活中會注意對海洋環境的保護,大鹿島隨處可見的印有環保標語的垃圾桶,時刻提醒島民和游客,提高環保意識,保護海島環境。大鹿島是島民賴以生存的地方,周圍海洋更是島民維持生計所必須依賴的環境。保護海洋環境,維護可持續發展,全體島民努力將大鹿島建成一個風景秀麗、氣候適宜的宜居生態小島。
本隊隊員深入田間觀察農田土壤狀況并采集土壤樣本進行土質分析,向島民發放調查問卷,普及生活安全知識。大鹿島因其特殊的地理因素,對部分疾病的就醫并不十分便利,因此普及醫學知識,預防疾病的發生是十分必要的。本隊隊員們向島民普及如何在生活中避免疾病發生等問題的相關醫學知識,并告知游客在島上需注意飲食安全問題,哪些食物不能一起食用,進而避免食物中毒的發生。
采訪優秀村干部,了解大鹿島文化發展。大鹿島優秀村干部表示,鄉風文明建設是大鹿島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鄉風文明是指島民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的不斷提高。在鹿島,教育、文化、衛生、體育等事業的逐步發展,不斷適應著島民生活水平的需要和游客游覽觀光的需求,提高島民的幸福指數和游客的舒適度指數,共同構成建設可持續發展生態鹿島的美好愿景。
篇3
6月2日,由珠海市政府主辦的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主題活動在珠海綠道香山驛站舉行啟動儀式,今年珠海市紀念世界環境日活動的主題為“美麗珠海 生態同行”。啟動儀式上,珠海十大生態文明教育示范基地和綠色創建單位被授予牌匾,現場隨后還開展了生態環保展、環保公眾開放日、“市民走進生態珠海”等系列環保宣教活動。
啟動儀式結束后,50名自行車愛好者沿著綠道出發,騎行到淇澳島,沿途宣傳低碳出行理念。百名熱心市民則參加“走進生態珠海”活動,參觀了珠海十大生態文明教育示范基地中的淇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香洲水質凈化廠、珠海市農業科學研究中心。
據了解,一年一次的“市民走進生態珠海”活動已經在珠海成功舉辦六年,成為了珠海環保宣教的品牌活動,深受市民群眾的歡迎。
佛山:小手拉大手,環保情相傳
為紀念世界環境日,宣揚關愛山川河流理念,倡導綠色環保生活,6月1日,佛山市環保局牽頭在佛山開展了紀念世界環境日、關愛山川河流志愿者服務系列活動之——“環保大課堂,綠色小先鋒”和3R體驗行活動。佛山市環保局負責人稱,將活動定在6月1日,是希望借此機會讓小朋友們過上一個快樂并獨具環保意義的兒童節。
活動啟動儀式上,佛山市環保局聯合相關單位,向20名在校園垃圾分類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學生頒發了“綠色小先鋒”證書。隨后,幾十名小學生、家長前往垃圾分類試點學校、環保產業集聚園及廢舊電池回收企業進行參觀學習。
“我們之所以開展‘環保大課堂,綠色小先鋒’活動,就是希望將學校這個小課堂的內容傳播到社會這個大課堂中,通過學生帶動家長,學校作用于家庭,繼而從社區影響到社會,增強市民的環保意識,引導市民樹立節約環保的觀念,將環保理念深入到社會每個角落。”環保局的工作人員說。
湛江:創模,全民齊參與
6月1日,湛江市創模辦、湛江市環保局聯合湛江海事局、國土資源局、海洋與漁業局等十二個單位,在湛江市舉行了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暨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系列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開設環保咨詢展臺,湛江市環保局、國土資源局、海洋與漁業局等十二個單位的工作人員,攜帶相關的宣傳資料,接受市民咨詢。現場還展出湛江市創建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成果圖片,展示了湛江創模工作在工業污染控制、城市污水處理、生活垃圾處理、機動車尾氣治理、城市河流整治、海灣清障、飲用水源保護等方面的成果。
30多名披著“創模環保志愿者”宣傳彩帶環保志愿者則穿梭在現場各個角落,為過往的市民派發有關環保法律、環保生活、環保小知識、環境安全等方面內容的宣傳資料,向市民宣傳創模知識。
陽江:美麗陽江從低碳環保做起
6月5日,陽江市舉行了以“美麗陽江 從低碳環保做起”為主題的紀念“六·五”世界環境日活動。
篇4
關鍵詞:島嶼制度;爭議;解釋
一、《公約》第121條關于島嶼制度的規定
島嶼制度規定于1982年通過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994年生效)第八部分,但僅有一條,即第121條。盡管島嶼制度的規定只有一條,卻是目前國際海洋法中關于島嶼制度最全面、最權威的規定,在各國解決島嶼問題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第121條共三款,三個條款相互聯系、構成了島嶼制度的整體,不能割裂:1、島嶼是四面環水并在時高于水面的自然形成的陸地區域;2、除第3款另有規定外島嶼的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應按照本公約適用于其他陸地領土的規定加以確定;3、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巖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
《公約》第121條第一款可以看作是關于島嶼自然條件方面的規定,即島嶼需同時具備“四面環水”、“時露出水面”、“自然形成”、“陸地區域”這四個要點,才能被稱之為廣義上的島嶼。但要想成為國際法意義上的島嶼,僅僅符合第一款的規定是遠遠不夠的。
第二款可以視作對島嶼法律地位的規定,同時強調島嶼與其他陸地領土具有相同的海域制度,也就是說如果一個島礁能夠成為國際法意義上的島嶼,它就可以擁有 12 海里的領海、24 海里的毗連區以及遠至 200 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
第三款既是核心條款也是爭議條款,是對島嶼法律地位的補充規定,它規定了能否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兩個標準來區分島嶼與巖礁。同時滿足第一款和第三款規定的島礁為國際法意義上的島嶼,才能享有第二款規定的島嶼的法律地位和權利水域,滿足第一款卻不能滿足第三款規定的島礁是巖礁。從條款的邏輯規定來看,此條款暗含著巖礁可以擁有領海和毗連區,所以它們也應有確定領海與毗連區的基線。
二、對《公約》第121條的解析
由于《公約》第121條第1款和第2款的內容,都只是對以前已有的國際公約或國際慣例的再次肯定,經過長時間的國家實踐,目前已經成為國際習慣法,被世界各國廣泛遵守。因而在實施的過程中并未出現太多問題。《公約》第121 條第一款起到了定義要素的作用。“四面環水”則排除了半島;“在時高出水面”則將低潮高地會和水下暗礁排除在外,并且《公約》第39條對“低潮高地”有專門的規定不其不是島嶼;“自然形成”作為定義島嶼的必要條件之一,排除了人工島嶼。但由于在實踐中自然形成的島嶼和人工創設的島嶼之間沒有明顯界限。如在當今自然環境變化的情況下,絕大多數島嶼國家以及部分沿海國為避免本國領土被海水淹沒而采取的保護性人工措施。這些措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島嶼的自然屬性,所以不能就此認為這些島嶼不能享有大陸架和專屬經濟區。第二款強調島嶼與其他陸地領土具有相同的確定海域制度的辦法。根據《公約》第3條確定的領海范圍,如果島嶼位于該范圍之內,則會影響到領海的外部界限;如果島嶼位于該范圍之外,則它不會影響到此領海的外部界限,而是形成了自己的領海。
《公約》121 條第 3 款卻是對既存國際島嶼制度的一次重大突破。但是第 3 款的表述寬泛、模糊,提出的時間又較短,并沒有太多的先例和國家實踐,使得各國在實踐中遇到了許多難以得到明確的具體問題。《公約》第121 條第三款:“維持人類居住”和“其本身的經濟生活”二者為選擇關系,只要能滿足其中一點即可。但對于“人類居住”和“經濟que的界定卻十分困難。那么何為“不能維持人類居住”,何為不能維持其“本身的經濟生活”呢?
1、“維持人類居住”應解釋為雖然不是必須有人類實際正在居住,即無需島上實際有居民。但必須滿足能夠維持人類在此相當長一段時間居住的條件。即島上有供人類生存的自然資源,足以維持島上人類的日常生活,無需外界的補給。關于維持“人類居住”的標準,可歸納為以下三點:1、島嶼上有淡水供應;2、島嶼有食物生長;3、附近有材料建造庇護所”。
2、“維持本身的經濟生活”應理解為不能依靠外部輸入的資源,但可利用其周邊海域中的漁業資源、石油礦產等生產生活資料來維持其本身的經濟生活。島嶼應擁有一種“功能”,這種“功能”能夠帶來經濟收益(如旅游業、捕魚等),其所帶來的經濟收入,能夠負擔島上居民的日常生活所必須的開銷。另外,“經濟生活”應該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模式,一個沿海國出于保護海洋環境的考慮而對島嶼采取的能夠帶來一定經濟效益的環保措施也應該屬于島嶼可以“維持其本身的經濟生活”之列。因為環保設施本身也能帶來經濟收益。對于維持“本身的經濟生活”,有兩個標準:一是島嶼具有可以帶來直接經濟利益的“功能”;二是島嶼上建立了能夠帶來一定經濟收益的環保設施。此外,基于鼓勵海洋環境保護和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的考慮,即使環保設施帶來的經濟收益無法完全支撐島嶼本身的經濟生活,只要其所帶來的經濟收益達到一定比例,也應是被認為符合維持“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標準。
只要巖礁有能力維持人類居住或者其本身有經濟價值,則可認為其不符合第三款的規定,不需要在某一巖礁上永久居住,也不需要維持該巖礁整年的經濟生活。只要巖礁經濟性開發取得的收入能夠通過外部渠道購買必需品來維持自身的經濟生活,而且可以是在未來科學技術進步的基礎上維持將來的經濟生活,就可以不受第三款關于巖礁規定的規制。
三、結論
雖然《公約》對島嶼的界定存在問題,但島嶼在海洋事務中的作用和地位致使其在國際實踐中不能被忽視,因此,完善島嶼的界定同樣具有積極的實踐意義。為了保證對《公約》第 121 條對于島嶼制度的解釋能夠在實踐中得到切實實施,可以設立專門的島嶼界定委員會,通過科學數據調查和經濟分析來判定爭議島礁是否符合《公約》規定。同時,還應加強區域間國際海洋事務的交流與合作,《公約》的這些不足和缺陷,經過世界各國的不斷實踐,終將被修訂和完善。(作者單位: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
參考文獻:
[1]薛桂芳.《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和國家實踐. 北京:海洋出版社,2011
[2]高之國,張海文,賈宇.國際海洋法的理論與實踐.北京:海洋出版社,2006
[3]. 島嶼的法律地位問題初析. 江西社會科學,2012
篇5
文/ 本刊記者 陳滌
12 月24 日是西方的平安夜,而這一天對于青島萬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而言同樣具有重要意義。就在這一天,國家知識產權局簽發了第1551918 號發明專利證書,為這家從事天然環保生物科技開發的公司送上了一份非同尋常的禮物。這份證書不僅是一項發明專利授權,更是對青島萬源多年努力的見證。
內墻壁材是隨著人們對物質條件的發展而追逐的,在上個世紀70 年代,大部分裝修以“四白落地”較為常見。此時墻面裝飾的代表則是“大白”式風格,刮大白其實就是在水泥毛糙面上,用建筑用的大白粉、滑石粉和纖維素(一種化學粘合劑,易融于水)的混合物將墻面、頂棚填補刮平刷白。刮大白的墻面容易出現掉粉的現象,如果有水浸濕,輕輕一刮就會掉下來。
改革開放后,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這時越來越多的墻面脫下“白大褂”,穿上以油性涂料、水性涂料為主的“多彩”外衣。色彩絢麗、多姿多彩的涂料迅速流行。但是,人們在多彩涂料裝飾后的環境中待得時間稍長,就會被“多彩”的刺激性異味嗆得流淚、喉嚨發癢、咳嗽,使人們逐漸意識到這種涂料對人體健康及環境的危害。于是,這些“多彩”的涂料被隨后開發出來的毒性較小的環保涂料以及功能性涂料所替代。
如今,傳統涂料的裝飾和簡單的保護作用早已滿足不了現代工業的發展,它要求現代涂料不但要有裝飾或保護作用,還要兼具其他一種或多種功能,比如分解空氣中有害氣體、隔熱保溫、自潔性、耐擦洗性、防火性等。這時,環保型涂料和功能性涂料及壁材就應運而生了。
青島萬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 年,專業從事天然環保生物科技研發、生產、銷售及相關技術服務,在公司成立開始,就立足青島本地的自然資源,開拓創新,因地制宜,堅持不懈,以青島本地的貝殼為主要原材料,研發出一種不含乳液、不含化學膠的海洋生物貝殼粉涂料,并且在2010 年12 月29 日開始申請專利授權,在歷經多次答辯,配合調查,乃至漫長的四年等待,終于獲得了發明專利授權。
篇6
關鍵詞:發達國家;低碳經濟;環保立法;經驗借鑒
所謂低碳經濟,是指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方式,大力開發低碳能源的相關技術,減少在經濟發展過程中對高碳能源的依賴性,進而減少碳排放總量,提高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的經濟發展形態。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粗放式經濟發展模式建立在對煤炭、石油等高碳資源高度依賴的基礎上,經濟發展的可持續較低,發展低碳經濟是實現我國經濟轉型,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必由之路。西方發達國家低碳經濟方面進行了積極嘗試并積累了寶貴經驗,特別是西方發達國家在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形成的環境保護體系為實現低碳經濟的發展目標夯實了基礎。因此,積極借鑒西方發達國家在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建設經驗,對提高我國低碳經濟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一、發展低碳經濟的經濟效應分析
發展低碳經濟的社會經濟效應,可以從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創新能力和技術進步水平的提高兩個層面理解。1.有助于實現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關系依然以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為主體,而具有較高經濟增加值和較低能耗及污染的第三產業對我國經濟的貢獻尚不顯著。以汽車產業為例,目前中國的汽車年產量已經達到約2000萬輛,汽車銷量占世界的比例超過20%。但是,中國的汽車產業,一方面暴露出技術水平較低,自主品牌汽車市場競爭力薄弱等問題;另一方面,過大的汽車產量和保有量造成了嚴重的汽車尾氣排放,汽車產業亟須進行整體性的產業優化和升級。低碳經濟模式為實現其優化和升級提供了可能,以特斯拉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在汽車產業界的異軍突起,展示了純電動汽車技術的成熟和可行、重構了低碳經濟模式下的汽車產業鏈。因此,低碳經濟模式為產業和產業結構的優化和升級提供可能性。2.有助于創新能力和技術進步水平的提高。在知識經濟的歷史背景下,知識作為一種重要的經濟要素貢獻于經濟產出,不斷實施和加速技術創新的速度,提高技術創新的能力成為各經濟體獲得和保持競爭優勢的關鍵。技術創新戰略已經上升到中國國家戰略的層面,“十二五”期間我國提出了研發創新投入強度達到GDP的2.5%的硬性指標要求。經濟的低碳化發展路徑能夠為我國技術創新戰略提供動力支持。從低碳經濟的實現路徑上,需要通過不斷發展清潔能源技術、節能材料技術、新能源汽車技術和工業節能減排等關鍵技術來實現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溫室氣體排放量的減少,在通過引進、消化、吸收、自主研發等路徑來突破和產業化上述技術的過程中,必然為中國創新能力和技術進步水平的提高提供充分的市場激勵。
二、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分析
西方發達國家在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目標實現的過程中所采取的環境保護相關法律體系的建設經驗,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加強低碳經濟環保立法的頂層體系建設、發揮低碳經濟環保立法的激勵體系建設、加強低碳經濟環保立法的支撐體系建設等方面。1.加強低碳經濟環保立法的頂層體系建設。英國在2007年推出了全球第一部《氣候變化法案》,從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氣候變化法的國家;2008年,日本政府資助的研究小組了《面向低碳社會的十二大行動》;2009年,日本又公布了名為《綠色經濟與社會變革》的改革政策草案;德國通過的《歐盟生態農業條例》和制定與2003年的《生態農業法》是德國發展低碳農業的頂層法律體系,該法律體系詳細規定了低碳農業的執行機構及其職能、農業化肥的使用準則,而且對違反上述法律體系的法則進行了詳細規定;美國于2007年頒布的《低碳經濟法案》和2009年實施的《美國復蘇與再投資法案》等都是低碳經濟的頂層立法體系。2.加強低碳經濟環保立法的激勵體系建設。法律體系建設在市場化主體的經濟活動中能夠發揮顯著的導向性和激勵,碳稅就是一種具有激勵功能的低碳經濟環保立法實踐。碳稅是一種針對二氧化碳排放征收的定向稅種,旨在通過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達到環境保護的目的。碳稅征收在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得到了較為廣泛的應用。荷蘭早在1988年就啟動了分布式能源計劃,通過計劃實施,荷蘭的分布式能源為電力增長做出巨大貢獻,熱電聯產裝機容量由1987年的2700MW猛增到1998年的7000MW,占總發電量的48.2%。同時,荷蘭新的《電力法》賦予分布式能源(熱電聯產)特別的地位,規定政府對其售電僅征收最低稅率。3.加強低碳經濟環保立法的支撐體系建設。實現發展低碳經濟過程中環境保護的目標,技術創新是關鍵,而實現技術創新以及技術裝備的更新,必須建立在完備的金融支持的基礎上。因此,在低碳經濟環保立法的過程中,金融法律法規等配套政策體系的支撐作用非常顯著。例如,澳大利亞采取了通過金融支持的形式促進低碳農業的發展,于2011年頒布的《低碳農業倡議法》為其實施低碳農業戰略提供了法律保障。在《低碳農業倡議法》的體系下,農戶享有碳排放的交易權以及碳排放的收益權。同時,政府獲得的碳排放收益用于低碳農業的技術研發投入和技術推廣服務。通過金融支持的模式,澳大利亞有效形成了低碳農業發展的市場激勵機制。
三、發達國家低碳經濟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對我國的經驗啟示
借鑒發達國家在促進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保法律實踐,我國在發展低碳經濟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建設方面應建立低碳經濟環保政策的全方位覆蓋體系,建立激勵與約束相容的低碳經濟環保政策,建立低碳經濟環保政策相關支持政策建設,建立低碳經濟環保政策實施績效評估體系。1.建立低碳經濟環保政策的全方位覆蓋體系。發達國家在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高度重視環境保護體系建設,我國在發展低碳經濟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忽視環境保護的問題,例如在發展低碳海洋經濟中海洋牧場往往被視為海洋水產品的生產系統,對產量和經濟效益的追求導致海洋牧場在提供生態廊道、調節流場和物質輸運等方面的生態作用往往被忽視。因此,在制定低碳經濟的環境保護政策體系方面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的觀點,實現法律體系全方位覆蓋環境監測、生境修復、資源養護等領域。2.建立激勵與約束相容的低碳經濟環保政策。縱觀美國、日本等發達在低碳經濟環保政策方面的寶貴經驗,采取激勵與約束相融的低碳經濟環保政策成為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普遍選擇。建立激勵與約束相容的低碳經濟環保政策:一方面,在低碳經濟環保政策的激勵政策方面,對企業低碳設備的固定資產投資、技術研發支出等給予支持,例如固定資產可以采用加速折舊法,研發經費支出可以采用加計扣除等方法;另一方面,在低碳經濟環保政策的約束政策方面,提高碳稅征收的稅率,或者可以采取在碳稅征收基礎稅率實行低稅率的基礎上,采取累進制高稅率形式提高企業生產成本。3.加強低碳經濟環保政策相關支持政策建設。發達國家在構建低碳經濟環境保護政策的過程中高度重視金融等相關配套支持政策體系的建設工作,我國在構建低碳經濟環境保護政策的過程中也應積極匹配低碳經濟環保產業投資基金等形式金融配套體系建設。例如,以碳稅征收為基礎發起設置的低碳產業投資基金可以采用有限合作制的形式開展基金投入運作,在具體操作方面可以以企業低碳技術改造、低碳技術成果轉化、低碳技術的研究開發等為主要投向,以股權投資為主要形式,通過資本市場退出的形式實現建立在碳稅收入基礎上的產業投資基金價值最大化。4.建立低碳經濟環保政策實施績效評估體系。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低碳經濟的環保政策在實施過程中對于市場化主體具有激勵功能和約束功能,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引導市場化主體的行為特征并對經濟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因此,應開展低碳經濟環保政策實施績效評估體系,綜合構建低碳經濟環保政策實施績效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包括環境保護效益)等績效的定量化評價體系,并通過數據監測和收集對低碳經濟環保政策實施績效進行定量化評價,從而為政策的持續改進和優化奠定提供依據。
四、結語
發達國家在促進低碳經濟發展目標實現的過程中所采取的環境保護相關法律體系的建設經驗,概括起來可以分為加強低碳經濟環保立法的頂層體系建設、發揮低碳經濟環保立法的激勵體系建設、加強低碳經濟環保立法的支撐體系建設等方面。借鑒發達國家在促進低碳經濟發展過程中的環保法律實踐,我國在發展低碳經濟的環境保護法律體系建設方面應建立低碳經濟環保政策的全方位覆蓋體系,建立激勵與約束相容的低碳經濟環保政策,建立低碳經濟環保政策相關支持政策建設,建立低碳經濟環保政策實施績效評估體系。
參考文獻:
[1]姜照陽,吳迪.后危機時代:循環生產模式———低碳經濟環境下企業必然的戰略選擇[J].陜西科技大學學報,2011,(29):169-173.
[2]黃慶華,牛飛亮.低碳經濟目標下的西部企業戰略轉型———基于灰色數學模型的分析[J].科技與經濟,2010,(2):76-79.
篇7
長期以來,人類在追求物質經濟建設的過程中迷失了方向,違背了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給生態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面對全球水資源逐漸缺乏的態勢,環保成為了各國發展計劃中的重要策略,海洋監測工作的發展與管理成為了重中之重,通過不斷地研究與實踐,從而進一步改善我國的海洋環境。
1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重要價值
在全球人口膨脹、資源緊缺、環境污染的大背景下,由于工業生產的污水、廢水被隨便排放,經江河流入大海,使得水質受到污染,各種物理、化學性物質破壞了海洋的自然生態鏈,造成了大量海生物死亡、瀕臨絕種,進一步惡化了水資源匱乏的形勢,基于上述原因,針對海洋環境的監測工作便顯得尤為重要,具有重要的價值,事實上,海洋環境監測是一項系統而科學的工作,是一切海洋相關工作實施的重要基礎和技術保障,利用有效的監測技術。
可以幫助監測和清理我國海域中的眾多污染物,測得污染物成分的濃度及數量,進而分析研究出污染物在海洋中的分布規律和狀況,提出合理的解決防護方案,同時,海洋科研工作也同樣離不開海洋監測管理所提供的重要數據和資料,使其更具科學嚴謹性和可靠性,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海洋環境污染的防治與管理工作的發展。
2對當前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總結與思考
2.1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總結
我國的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可以追溯到1972年,距今為止已有40多年的歷史,可謂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到多樣的發展歷程,例如:我國早在1994年便構建了近岸海洋的監測網絡,包含全國各省市海洋環境監測機構,針對海洋監測實施站點布設、現場數據的調查和處理、實驗分析等全面的綜合研究,完成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
為我國的海洋環境監測事業的進步奠定了基礎,同時,經過多年不懈的努力和研究,目前我國的海洋環境監測工作已經取得了不少成果,現已達到覆蓋海面區域300多萬公里,并且開展了海洋生態環境監測、污染應急防護機制、海洋環境防災減災等多項計劃,工作范圍之廣、實施內容之細致,均對我國的海洋生態規劃、水產養殖業的發展等事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2.2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思考
隨著近年來經濟環境的變化,全球環境的惡劣趨勢,其實我國的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仍值得思考,依舊有著一定的危機,首先是對海洋環境監測的投資經費缺少保障,這將成為制約海洋環保事業前進的最大阻礙,相關政府部門仍需謹慎調控與支配財政資金,切實有效利用到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之上,其次,相關專業人才的匱乏也導致了海洋監測工作面臨一定困難。
尤其針對海洋監測這種復雜多變、難度較大、專業性極強的工作,技術性人才、經驗的缺失會給整個海洋監測項目的推進造成影響,最后,儀器設備的老舊損壞、缺失匱乏,讓海洋環境監測工作難以保證科學準確性,例如:某些監測站儀器過于老舊、功能損壞、缺少定期更新與維護、數量不夠等原因,均無法滿足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的要求。
3關于海洋環境監測工作發展的合理建議
3.1提升海洋監測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素質
海洋環境監測工作關系到國家未來的資源利用和經濟發展計劃,重要性不言而喻,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與時俱進,不斷補充自身的專業知識和技術能力,提升個人職業素養,改變不良的消極思想和工作態度,以最飽滿的熱情全身心投入到工作當中,這樣才能在復雜多變、難度頗大的海洋環境監測工作中應對問題迎刃而解。
化險為夷,增強整體的海洋環境監測能力,所以對高素質人才隊伍的培養是相關企業部門不可忽略的任務,例如:有關海洋部門要針對企業內部人員實行有針對性、循序漸進的培訓計劃,可以定期、分撥對各崗位人員進行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思想素質的教育,并在學習之后,考核員工,杜絕無證上崗現象,提升工作責任感,完成對全員的技術知識的補充,更好地為海洋環境監測工作服務。
3.2完成對海洋監測工作的細化管理和制度完善
保證海洋環境的質量健康,是監測工作的主要目的,那么相關海洋監管監測部門應該進一步加大監督審查力度,補充與完善現有的質量控制制度,同時細化監測工作內容,落實崗位人員的責任,重新制定科學、合理、高效的海洋監測方案,嚴格遵循全國海洋環境監測質量的標準和要求,使得日常的海洋監測工作變得更具規范、實用性,真正落實海洋監測方案中的每一個計劃任務,在不斷地分析研究與實踐中,盡可能完成,進而推進了海洋監測工作的進一步發展。
3.3開拓監測領域、加強法制建設
時代的發展賦予了海洋監測事業更多的要求,新技術、新理念的涌現,促使海洋監測工作必須與時俱進,不斷調整,在以經濟建設為核心的原則下,始終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追求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因而拓寬海洋監測工作的內容范圍勢在必行,比如:增加生態監測與赤潮監測的內容,會有效保護海洋生態免受破壞,合理實施海域功能區域的監測。
對資源開發和規劃十分有利,另外,法制建設也不可缺失,要進一步做好《海洋環境保護法》的宣傳和利用,積極貫徹國家海洋監測管理的政策要求,構建良好的監測管理制度與氛圍,依法對海洋監測進行統一監督管理,并著手制定與執行《海洋環境監測管理規定》,使海洋監測工作有據可依。
4總結
總之,海洋環境監測是一項具有深遠影響的重要事業,為了改善海洋日益惡劣的生態環境,合理節約、利用水資源,維持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建設,在分析與研究中提出合理的海洋監測工作建議,將對增強海洋管理、維護海洋環境健康起到為巨大的作用。
篇8
基于其廣泛的分布性和強大的破壞力,政府從未停止對其展開積極防治與管理措施,以期研討出適合我國發展國情與實際需求的新型海洋污染防控體系。本文主要介紹了當前海洋環境污染特征,藉此提出了此類污染防控的治理思路,希望通過與國外先進經驗的結合實踐能夠有效改善我國海洋環境。
0引言
海洋環境污染問題由來已久,多由人類活動給所帶來的各種直接或間接的污染,其中污染危害主要側重于對海洋內部環境自身產生的破壞,比如污染指標超出了海洋的自凈能力而造成水質的下降,水域污染帶來的海生物變異和死亡,沿岸固態污染導致的海岸線后退、海洋面積的銳減等現象,且這些污染現象都具有一定的延續性和持久性。由此,積極展開海洋環境污染防控治理研究不僅具有極大現實意義,也是人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要求。
1當前我國海洋環境污染特征
(1)污染源種類多且數量大,治理措施復雜。我國海洋環境污染源主要來自于人類生活和工廠生產兩個部分,僅這兩個部分即已包含各式各樣的各種污染源。其中來自生活污染源的數量與形式舉不勝舉,如生活垃圾的沿海堆積、生活污水的肆意排放、填海造陸帶來的材料污染、人類沿海實驗基地造成的核泄漏等。
國海洋污染則主要分布在我國東部沿海地區,其中造成工業污染的主要來源當屬石油污染、重金屬污染和海洋有機物污染,且這些污染源的數量極其巨大的,所以面對海洋環境污染的治理措施相當復雜,且難度極大。
(2)與人類生活相關度較大,根治難度極高。根據近年來我國海洋環境污染統計數據和圖表現實,以人類生活為切入點作分析,其生活污水排放和沿岸固態垃圾占據了污染源的相當大比例,然而這些污染的來源都與人的生活離不開。即使努力治理,像生活排污、農藥使用、固態垃圾堆放等污染都是在所難免的,極盡所能也只是可以從一定角度進行限制,根本無法完全將其杜絕。
同理,正如前文所提及的石油和重金屬污染也很難得到有效根治。因石油產業和重金屬開采行業是我國重要經濟產業來源,對其調整和治理需要更為尖端的科學技術輔助,稍有不慎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對國家工業生產和人民正常生活造成損失或不便。因此,對海洋環境污染的治理一定要結合實情,準確把握方寸,慎重而為。
(3)污染物危害間接性較大,擴散相當迅猛。由于空氣污染會直接促使人呼吸不暢,引發呼吸道疾病;光污染會通過折射和散射直接損壞人的視網膜,造成短暫性失明等嚴重后果;相對于這兩類污染而言,海洋環境污染距離人們日常生活較遠,其所產生的危害多為間接性質,故而短期內不會對人類造成直接危害,對工業生產也并無明顯影響。
究其原因,是因為單憑海洋環境污染還不足以直接、快速地影響人類生活,其可怕之處是在于得不到有效治理而帶來的附加隱患,如污染源的迅速擴散和二次污染的形成,石油原液、核物質、有機化合物等液態污染源一旦融入水中,就會借助風勢以難以想象的速度擴散至無盡海域,輕則只是對海水質量和周邊環境造成污染,重則會導致海洋生物的種族滅絕甚至整個生態系統的紊亂。
不僅如此,二次污染相較于一次污染更具殺傷力,它在破壞環境的同時讓人類在無形中麻痹,產生對環境污染置之不理等消極的情緒。
2有效控制我國海洋環境污染的治理思路
(1)完善海洋環境信息公開制度。不少研究海洋環境的學者都存在這樣一個疑惑:為何在海洋污染高清潔率的當下,仍有越來越多海域被污染?越來越多海洋生物瀕臨滅絕?經對比近年各地方官方出具的海洋環境污染治理調查表與實地考察數據得知。
兩者在環境污染恢復數據報告上存在較大偏差,可想而知我國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癥結所在。由此,亟待相關部門端正并強化環保意識,秉持自我剖析、自我反省的精神,使之形成一種自上而下的強大的內在推動力,建立健全環境信息公開制度,提高人民環保意識和責任感。
(2)提高海洋污染損害賠償標準。許多公司尤其是一些海外石油公司在其他國家的海域出現污染物泄漏等現象時通常會逃避責任、相互推諉,甚至一些國家也出面來維護本國貨輪的利益。表面上看這些國家是將貨輪的損失降到了最低,保住了本國的利益,但這種縱容海洋污染而不予以嚴懲的行為本質上是害人害己。
由此,必須建設并完善有關海洋環境污染損害賠償的法律體系,切實做到有法可依,同時樹立高度的責任感,在海洋污染事件發生后勇于承擔責任,積極參與污染的治理和海洋環境的修復。
(3)加強國際海洋環保交流合作。海洋環境污染的治理和環境法體系的建設從始至終就是一個國際性的問題,不僅因其涉及到各個國家之間的利益,更是由于海洋環境污染在國際交往中的重要地位。因此,國家必須加大宣傳力度,增強國際友好往來,樹立共同的奮斗目標,積極籌辦和組織國際交流與合作,早日實現對海洋環境污染的治理和海洋環境法律體系的完善。
3國外海洋環境防污的治理對我國的啟示
發達國家現代工業的起步和發展早于我國多年,因而也較早的進入了環境污染帶來的困境之中。從宏觀上講,發達國家的環境治理體系與我國并無實質差異,只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有長短之處。以美國為例,該國針對環境的保護與立法不僅歷史悠久,經驗豐富,且覆蓋范圍相當廣泛,甚至可說不存在顯而易見的法律漏洞。
因其在最初治理環境問題時,便將環境保護與污染治理及責任處罰等明確納入法典,清晰劃定了“何種行為造成了對環境的污染”、“何種污染行為構成了違法”、“違法后如何承擔責任”、“由哪些部門來負責追究責任”等問題,這一先見性和涵蓋性相當值得借鑒,正所謂“預防永遠勝于治療”,由此,為彌補我國目前海洋環境治理過程中存在的顯著問題,首要提高公民環保意識,制定嚴謹全面的法律,最大范圍展開對海洋環境的保護。
4結語
綜上所述,限于篇幅有限難盡述細末,筆者希望藉此引起社會正視當前我國海洋環境污染面臨的嚴峻形勢,對海洋環境污染投入更多關注,集合眾力共同促進海洋資源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篇9
這里是寶鋼鋼鐵基地項目的工地現場。這個巨無霸重工業項目承載著湛江海洋經濟崛起的希望。
廣東海洋強省戰略提出之后,成為了廣東海洋經濟發展“急先鋒”的湛江是廣東海洋經濟發展的縮影。
2011年,廣東省再次以9807億元的海洋生產總值位居全國第一,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21.5%,這已經是廣東省海洋產業第17年蟬聯全國首位。
榮耀的背后卻是廣東海洋經濟大而不強、第三產業發展薄弱的尷尬處境。作為全國首批海洋經濟發展試點省份之一,廣東的海洋產業依舊面臨著產業結構單一、新興產業發展乏力、發展規劃不清晰等種種弊端。
在廣東海洋強省戰略啟動的第一年,海洋經濟結構調整的沖動刺激了海洋第二、第三產業尤其是新興產業的發展,但這也給海洋生態環境帶來了嚴峻的考驗,特別是在做大海洋第二產業過程中,地方政府大干快上或為廣東海洋經濟的發展埋下隱憂。
新興產業困局待破
在中國大陸的最南端、廣東的西部,是廣東省最著名的海洋漁業捕撈、生產基地——湛江。作為廣東海洋經濟產業“第三城”,湛江長期占據著廣東海洋經濟第一梯隊位置,多年來,其海洋經濟總產值僅次于珠三角地區發達的廣州和深圳。
廣東海洋強省戰略提出之后,湛江成為了廣東海洋經濟發展的“急先鋒”。2011年,湛江市主要領導開始奔走于國家海洋局和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等相關部門,就湛江先后引入的兩個重大臨港工業項目:寶鋼湛江鋼鐵基地項目和中科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審批進行“公關”。
這兩個總投資額超過1000億元的“巨無霸”項目將給湛江海洋經濟結構調整帶來革命性的意義。根據《湛江市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這兩個項目建成后,到2015年,湛江的海洋三次產業結構比例將可以優化為8:76:16,以臨海重工業為龍頭的海洋第二產業比重將得到顯著提升。
湛江著力發展海洋第二產業的沖動在于改變其在廣東省內并不匹配的經濟地位。盡管其擁有發達的傳統漁業經濟,但單一的經濟結構令湛江并不能成為真正的經濟強市。2011年,廣東省21個地市的綜合經歷實力排名中,湛江僅以1650億元的生產總值位列全省第八。
“湛江是傳統的海洋大市,但其海洋產業主要還是以傳統產業為主,海洋第二、第三產業仍然發展落后,比如裝備制造、海洋新興產業的發展水平都還很低,海洋產業的結構有待進一步調整和優化。”廣東海洋大學副校長、海洋經濟管理與研究中心主任朱堅真教授表示。
兩個投資超千億項目的落戶承載著湛江崛起的希望。目前,國家發改委已經啟動湛江寶鋼鋼鐵基地項目上報國務院批準的程序,項目主體工程有望在年內動工。
4月10日,當記者來到湛江東海島寶鋼鋼鐵基地項目的工地現場時,一塊面積達十幾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經平整完畢。舉目四望,除了一座孤獨的燈塔外一無所有,海風所到之處,黃沙滾滾,天空暗黃一片。
已從這片土地上搬遷離開的當地居民吳伯對于這個巨無霸項目并無多少好感,對其而言,這個項目帶走了他們祖祖輩輩所有的農田和房屋。在領取了一筆數目不多的補償款后,如今吳伯只能以摩托車載客為生。
他的載客生意也并不好做。隨著石化和鋼鐵項目的落戶,東海島上唯一的省級旅游度假區“龍海天”近年來已經游客寥寥,島上衰敗倒閉的海濱旅館隨處可見。
而真正令朱堅真等學者擔憂的是,大項目的落戶有可能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問題。朱堅真認為,東海島進駐如此大的項目后,針對島上原有的一些生態,比如紅樹林、珍稀物種等,理應劃分一個保護區,“但接近15平方公里的一大片土地被推平之后,只剩一片黃土,被掃的一干二凈,連規劃圖紙上都沒有(保護區規劃)。”朱堅真認為,湛江對大項目可能帶來的環保問題考慮仍有欠缺,缺乏具體的舉措。
對于類似的這些擔憂,湛江市委書記劉小華曾表示,在大項目落戶方面,湛江一方面要求投資方必須用國際上最先進的環保技術,同時環保部門也會對項目實施最嚴格的環保監測和管控,項目與居民區嚴格按規定劃定安全防護區。只是對于湛江政府本身會采取什么樣的防護措施維護生態環境,劉小華未有表述。
盡管上述兩個項目建成投產仍需時日,其將來可能帶來的環境影響也有待評估,但在建設初期暴露出來的一些問題已經足夠引起警示。
海洋經濟主打重化工
湛江的海洋經濟發展沖動不過是整個廣東提出建設海洋強省戰略以來,海洋產業謀求破局的一個側面寫照。“湛江海洋產業的發展現狀也是目前整個廣東省海洋產業現狀的一個縮影,廣東的海洋產業經濟也是以海洋第一產業為主,科技含量不高、附加值不高;產業的關聯度也太低,而且海洋產業的規劃布局也存在著多重點、無序發展的弊端。”朱堅真表示。
根據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2010年的統計數據,當年廣東海洋經濟中的第一、二、三產業的結構比例為10:42:48。對于這個數字,朱堅真表示值得商榷,“這組數字有統計口徑、比較價格體系及海洋產業行業指標體系等技術性問題,即使這組數字是真實的,也不能表明目前廣東海洋產業結構已經趨于合理。”
一個廣東政界、學界公認的事實是,目前廣東海洋經濟的第二、第三產業,特別是新興產業存在著發展乏力的短板,廣東海洋新興產業的發展程度遠遠不如山東、浙江等沿海省份。
朱堅真以及其領導的課題小組在他們最近撰寫的《廣東加快發展海洋新興產業研究報告》中,將廣東新興產業發展水平不高的原因歸結為廣東多年來在發展新興海洋產業上重視不夠,資金投入不足,同時缺乏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和政策傾斜,而在新興海洋產業方面亦缺乏專業人才和專業技術。
篇10
【關鍵詞】船舶污染;海洋;特點;措施
中圖分類號:X736.3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引言
隨著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各地區的聯系日益密切,海洋運輸行業的發展步伐也越來越快,在運輸界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重要。與海洋運輸業快速發展相適應,船舶對海洋的污染也越來越嚴重,船舶污染已經成為海洋污染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做好船舶污染的預防治理工作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船舶污染的特點
船舶污染屬于海洋污染之一,與一般的海洋污染相比,船舶污染具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特點。首先,船舶污染的污染物種類較多。污染物種類不僅包括各類生活垃圾,還包括船舶排放的廢水和各類油性物質。船舶排放的各類油性物質擴散較快,污染面積較大,而且很難清理,會對海洋造成嚴重污染。其次,船舶污染不具有固定性,污染物會隨著洋流移動。此外,污染物還會隨著船舶的移動而不斷增加,污染范圍也會擴大,這就可能導致船舶污染涉及數個國家,對船舶污染治理造成不利的影響。再次,船舶排放的污染物具有較強的污染性,會嚴重破壞污染區域的生態系統,不僅會對海洋生態環境造成不利影響,更有甚者還會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船舶排放的油類物質會嚴重破壞海洋的生態系統,而且油類污染很難治理,治理成本也很高。最后,船舶污染還有其特殊性,屬于一種特殊的環境侵權行為。因為各國都有所屬領海,在領海內的船舶污染行為就屬于環境侵權行為,船舶污染的受害者為污染區域所在的國家、漁民等等。[1]
船舶污染的種類
海洋污染的種類多種多樣,船舶污染是造成海洋污染的重要因素,就目前來看,船舶污染海洋的種類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船舶排放的油類造成的海洋污染。油類污染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船舶正常運行所排放的油類物質;另一方面是因為意外事故所泄漏的石油造成的海洋污染。船舶在正常運行當中,會產生大量的含油污水,這些含油污水如果不經過處理就直接排入海洋中,就會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這種污染主要是因為人為因素造成的。此外,油輪在航行途中會遭遇各種意外事故,結果導致石油大量流入海洋中,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其次,是船舶中產生的生活污水造成的海洋污染。船舶中產生的生活污水多種多樣,既包括船員的日常生活所產生的污水,這類污水主要通過衛生間排放到海洋中;也包括各類工作場所產生的污水。這些生活污水中還有大量的有毒物質,如果不經過處理就排放到海洋中,就會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再次,是船上的大量生活垃圾造成的海洋污染。船舶中的生活垃圾多種多樣,既有各類食品殘渣,也包括各類貨物的殘留物。各類食物殘渣排放到海洋中,很快就會氧化,還會大量消耗海水中的氧氣,會對某些物種產生不利影響。此外,船舶運輸的貨物多種多樣,這些貨物的殘留物如果排放到海洋中,也會造成嚴重的海洋污染。與此同時,船舶在運輸散裝的化學物品時,有毒的化學物質也會造成海洋污染。化學物品對海洋的污染也可以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處理散裝的化學物品時造成的海洋污染,這類污染主要包括清理意外泄漏的化學物品;另一種是散裝化學物品大規模泄漏,這些有毒的化學物質流入到海洋中,就會對海洋的生態環境造成污染。最后,是船舶在運輸危險貨物時造成的海洋污染。危險貨物在運輸過程中具有較高的危險性,如果運輸不當就會發生嚴重的意外事故,不僅會造成嚴重的人員傷亡、巨大的經濟損失,還會使有害物質落入海洋中,對海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造成海洋污染。[2]
船舶污染海洋的預防治理措施
4.1提高船舶負責人對船舶污染的重視程度
目前,船舶污染越來越嚴重,發生頻率越來越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船舶負責人對船舶污染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意識到船舶污染的危害性,缺乏對船舶污染的準確認識,因此,要想做好船舶污染海洋的預防治理工作,就必須提高船舶負責人對船舶污染的重視程度。為了提高船舶負責人對船舶污染的重視程度,海事管理機構一定要做好宣傳工作,舉辦各項專題活動,大力宣傳船舶污染的危害性,讓船舶負責人認識到船舶污染的危害程度,加深對船舶污染的理解,提高對船舶污染的重視程度。
4.2提高船員的環保意識
船員是進行船舶運輸工作的主體,要想做好船舶污染海洋的預防治理工作還要提高船員的環保意識。但就目前來說,很多船員的環保意識比較薄弱,沒有環保觀念,隨意向海洋中排放各類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造成了嚴重的海洋污染。因此,海事管理機構要做好宣傳工作,大力宣傳防治海洋污染的重要性,讓船員意識到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此外,海事管理機構還可以定期舉辦培訓活動,讓船員了解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船員的環保意識。
4.3建立健全各項法規制度
船舶污染海洋的預防治理工作,還需要相關的法律法規來保障。我國最新頒布的《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就對船舶污染物的排放、海洋污染事故的應急處置等方面做了具體的規定,為船舶污染海洋的預防治理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法律保障。
4.4充分發揮海事監管機構的監察作用
為了做好船舶污染海洋的預防治理工作,還要充分發揮海事監管機構的監察作用,在船舶航行之前,對船舶進行嚴格檢查,禁止老舊船只、質量存在問題的船只出海,盡量減少發生海難的頻率,減少因為船舶遇難導致的海洋污染問題。
4.5充分發揮新技術的作用,減輕船舶污染對海洋造成的危害
進入新世紀以來,各項科學技術的發展速度越來越快,技術更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越來越多的新技術也被應用到預防治理船舶污染海洋中來。例如,可以處理船舶污水的設備已經制造成功,這種污水處理設備可以處理大量的船舶污水,可以明顯減少船舶污水的排放量,對于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4.6建立船舶污染責任保險制度
建立船舶污責任保險制度,對于治理船舶污染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我國海域發生的船舶污染事故數量越來越多,不僅對我國的海洋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還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但由于資金限制,很多船舶企業無法對船舶污染事故做出合理賠償,影響了治理工作的順利進行。為了更好的開展船舶污染治理工作,需要建立船舶污染責任保險制度。[3]
結語
綜上所述,船舶污染已經成為海洋污染的重要組成部分,船舶污染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破壞越來越嚴重,防治預防船舶污染工作已經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此外,與一般的海洋污染相比,船舶污染不僅污染物種類較多、還具有移動性,與此同時,海洋污染還屬于一種特殊的環境侵權行為,這些特點都對船舶污染的治理產生了不利影響。與一般的海洋污染相比,船舶污染的種類比較多,不僅包括船舶排放的油類造成的污染,還包括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對海洋環境的破壞,船舶運輸的散裝化學物品和危險物品,也會造成海洋污染。因此,要想做好船舶污染海洋的預防治理工作,必須從多方面著手,要提高船舶負責人對船舶污染的重視程度、要提高船員的環保意識、要建立健全各項法規制度、充分發揮海事監管機構的監察作用、還要充分發揮新技術的作用,減輕船舶污染對海洋造成的危害,只有做好這些工作,船舶污染海洋的預防治理工作才能取得較好的成果。
【參考文獻】
[1]周在青.船舶防污染法規與實務[J].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6(4)
- 上一篇:家政服務的特點
- 下一篇:證券市場的現狀及發展趨勢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2海洋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