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專業基礎知識范文
時間:2023-11-30 17:29:4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醫學專業基礎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1.教學改革概況
高等護理職業教育應以職業為基礎, 以能力為本位,課程改革必須打破學科 壁壘,實施課程有機整合,使學生更好 地掌握醫學基礎知識和技能,為其后續 臨床課程的學習及今后的職業生涯打好 基礎[5]。為更好地貫徹國家有關高等職 業教育的總體目標,我校自2009年即在 高職護理專業中開展基礎醫學教學課程 整合的調研工作,并將傳統醫學教學中 的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 病理學和藥理學課程進行整合,開設《綜 合醫學基礎》課程,實施以器官系統為 中心的整合教學模式。該教學模式打破 課程和學科之間的界限,按器官系統將 原來學科的知識重新組合及排序,實現 形態與功能、微觀與宏觀、正常與異常、生理與病理等多方面的綜合。該教學模 式既強化了培養目標又節省了教學時間, 提高了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 能力,減輕了學生的學習負擔,促進學 生對基礎醫學知識體系有一個整體的、 逐步遞進的認識,使所學知識更貼近臨 床,為其以后的學習和工作奠定堅實的 基礎。
2整合教學模式的實施
2.1整合教學的原則和方法
實行綜合醫學基礎整合教學是為了 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必要的醫學 基礎知識,并為后期的專業課學習打下 基礎。因此,在整合的過程中充分考慮 這一原則,成立由基礎部和各附屬醫院 的專家組成的高職護理基礎醫學整合教 學專項小組。在該小組的統一領導、協 調下,將經典的學科知識拆開,依照目 前臨床科室的設置情況重新排列組合。 采取以人體器官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模式, 全面調整課程設置和教學進程,制定全 新的教學計劃。在整合的過程中,除了 考慮教學內容的銜接、有效、合理外, 對授課教師也提出了要求,要求各授課 教師在掌握原有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對 其他的醫學基礎課程以聽課、進修和臨 床實踐的形式進行學習,同時聘請臨床 行業專家定期為教師開設專題講座和研 討會,結合臨床實際進行教學指導,幫 助教師更快地適應綜合醫學基礎課程的 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2成立綜合醫學基礎整合教學團隊
該教學團隊由原正常人體學、病理 學、藥理學3個教研室整合組成,共有 23人,其中專職教師13人,兼職教師7 人,教學輔助人員3人。專職教師有正 常人體學、病理學或藥理學專業背景, 有的還有臨床醫學學習或工作經驗,其 中碩士和本科學歷者分別為8人和5人, 高、中、初級專業技術職稱者分別為6、 3、4人。兼職教師均是三級甲等醫院有 豐富臨床教學經驗的正、副主任醫師。
2.3編寫整合教學的專門教材本著重視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 性和職業性,以理論課程夠用、適用為 原則,將傳統醫學教學中的解剖學、組 織胚胎學、生理學、病理學和藥理學課 程進行整合,結合護理專業的特點,編 寫《綜合醫學基礎》教材及相關教學大 綱,開設《綜合醫學基礎》課程。
《綜合醫學基礎》是概括介紹機體結 構組成、功能代謝、疾病發生發展過程 以及藥物與機體相互作用規律和原理的 課程,為一門貫通基礎醫學各學科、理 清基礎醫學整體脈絡的綜合性課程。它 突破了傳統醫學課程的內容,以器官、 系統為主線,從正常和異常兩個方面重 組、融合了正常人體學、病理學和藥理 學等學科的課程內容,使基礎醫學各學 科知識體系高度融合,學科間的知識相 互滲透。共開設課程256學時,其中包 括理論185學時,實訓71學時。第一學 年第一學期開設《綜合醫學基礎(總論) 《綜合醫學基礎:各論一)》,共128學時理 論86學時、實訓42學時);第二學期開 設《綜合醫學基礎(各論二、各論三)》, 共128學時(理論99學時、實訓29學時)。 總論及各論部分章節設置見表1。
2.4改革教學方
首先,選擇實訓課程作為整合教學 改革的突破口,通過實訓課程標準的制 定、實訓指導和報告的編寫、實訓教學 視頻的制作、實訓項目的集體備課、實 訓項目預做、實訓教學課件的共享等手 段,逐步實現綜合醫學基礎實訓課程的 有機整合。提高實訓課時數,使之占總 學時的30%,適當增加綜合性實訓和設 計性實訓項目,嘗試多種以學生為主體 的教學新方法:
a 案例分析和整合式實 訓相結合。利用實訓課的一課雙教制和 小班授課的有利條件,在實訓項目中適 當增加了案例分析。通過老師引導學生 分析案例和回答問題,逐步調動學生學 習的積極性,案例討論也讓基礎醫教學更貼近臨床,更受學生的歡迎和接 納。?
b 嘗試情境式教學。一張病床、一 個小藥盒就能簡單模擬護士的工作場景, 這些道具不僅有助于他們完成血壓測量、 藥品核對等操作,而且可以使其更加適 應今后的工作崗位。
c 嘗試PBL教學。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是以 問題為導向的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的 主動學習為主, 而不是傳統教學中的以 教師講授為主。通過教師提出問題-學 生查找資料-分組討論-教師總結等 環環相扣的教學方法,改變了過去“我 講你聽,我做你看”的被動式教學方法。
d 行業專家全程參與教學過程。建立行 業特色鮮明的專家庫,邀請一批行業專 家對教學現狀把脈。專家主要承擔制定 工作計劃,聽課(現場聽課或專家工作 室聽課),個別談話和召開座談會,示 范性教學(理論和實訓課),對青年教師 的指導和帶教,共同參與或指導教材編 寫、論文撰寫、課題申請和實施等任務。
e 教學團隊教師進行聽課和臨床實踐。 教師每人3年內須完成6個月的聽課和 臨床實踐任務,包括本校各專業系部相 關專業課程的聽課、座談,以及三級甲 等醫院相關專業科室醫護崗位的臨床實 踐。目前,教學團隊的教師都能承擔實 訓課程的主講任務。其次,在部分班級 試點,由骨干教師擔任部分系統的全部 理論課教學工作,再逐步推廣到所有教 師中。
2.5改革考核方式只重視書本知識的考核方式
使學生 普遍缺乏獨立思考、獨立學習的能力, 缺少自學習慣和技巧M,因此在考核環 節的設置上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潛能,變 單一筆試為綜合素質的考核,改革措 施包括:①在成績管理上重視學習過 程,取消年終大考,提高實訓在成績中 的比重。醫學基礎的總分由每個階段測 評、實訓成績組成。將課程分為總論和 三個各論階段,每個階段測評占總分的 20%,階段測評的組成包括出勤率、課 堂測驗、回答問題、課后作業、階段測 驗。實訓考核占總分的20%,其內容包 括實訓課表現、實訓報告完成情況、實 訓設計、實訓操作考核。②比起卷面分數, 更加注重學生技能的提升。在總分設計 中,適當提高平時實訓、實訓設計和實 訓考核的分值,把綜合醫學基礎的若干 項技能挑選出來作為學生技能比賽的項 目,每月、每學期、每年年終組織學生 進行技能比賽,使學生變被動接受技能 為主動獲得技能。
2.6加強教學管理
醫學基礎課程的整合教學是一次全 新的嘗試,為了最大限度地調動教師的 積極性,采用以下措施進行教學管理: ①由系部主任親自負責該課程的教學實 施過程,教學干事和各教研室主任積極 參與其中。定期召開教學會議、示范性 講課、理論備課和實訓備課以及實訓預 做。②有計劃地培養鍛煉一支年輕的骨 干教師隊伍,建立了新教師導師帶教制 度、年輕教師行業實踐制度等規章制 度。同時盡可能地創造條件讓年輕教師 有機會參與到醫學基礎整合教學的全過 程(教材編寫、理論實訓課的授課、課 題申請和參與、論文撰寫)。對不同階段 教師的授課提出不同層次的要求,包括 實訓輔助帶教、實訓主講、參與少量理 論教學、參與本學科的理論教學、參與 某系統的整合教學、承擔多系統整合教 學的主講老師等。③學校領導和教務處 領導給予大力支持,出席教學研討會, 為醫學基礎整合教學提出合理化建議和 意見。專業系部在課程設置、內容的前 后期銜接等方面給予幫助。④教學改革 的逐步分層次推進。在整合教學改革中 采取先易后難,逐步推進的策略。先在 實訓課程中進行醫學基礎的有機整合, 同時由部分骨干教師嘗試某個系統的醫 學基礎理論課程的有機整合教學。這種 整合在規范的教學管理(專家教學督導 制度、教師互相聽課制度、教學巡視制 度、集體備課制度、與專業系部教學研 討制度、新教師試講制度、整合教學的 激勵機制、教學質量監控管理制度)下 有序展開。然后逐步擴大整合教學的范 圍,最終達到教學團隊的每位教師都具 備醫學基礎理論實訓課的整合教學能力。
⑤通過相關教學課題保障整合教學改革 的推進。先后申請了醫學基礎整合的可 行性研究、綜合醫學基礎課程建設、綜 合醫學基礎有機整合的推進等多個市級 教學課題,通過這些課題的資助,有力 保障了醫學基礎整合教學的順利推進。
3整合教學的效果
3.1評價方法
從2011年秋季招生的護理專業學 生中隨機挑選4個班級,采用綜合醫學 基礎教材,按照整合教學模式進行教 學,其余2個班級仍按傳統模式和教材 教學。在開展整合教學一年后,通過問 卷調查讓學生對兩種教學方法進行評價 并比較。本調查問卷發放對象為整合班 (從4個班級中隨機抽取2個班級)和 對照班(2個班級)的學生。共發放401 份調查問卷(整合班210份,對照班191 份),回收有效問卷401份,有效回收率 為 100%。調查問卷為自行設計,內容包 括教師、教材、實驗、教學評價和教學 手段等5個方面,共計27個問題,每個 問題包括5個選項(1分為很差,2分為 較差,3分為一般,4分為較好,5分為 很好),該問卷內容效度指數(CVI)為0. 92。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對問卷 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統計方法采用秩和 檢驗。
3.2評價結果及反饋
3.2.1學生一般情況調查對象為我校2011級高職護理 專業學生,共401人,均為女性,年齡 在18 ~20歲之間,其中生源為高中生的 304人(整合班158人),三校生的97人 (整合班52人)。三校生為來自技校(技 工學校)、中專(中等專業學校)或職高(職 業高級中學/高級職業中學)的學生的 統稱。對照班與整合班學生的一般情況 經比較無統計學差異,見表2。
3.2.2學生對整合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教 學效果評價比較分析(表3)
3.2.3學生和教師對教學改革的評價 在系部組織的教改座談會上,參加 教改課程的學生和教師對綜合醫學基礎 課程教學改革也給予了積極的評價。學生認為:以系統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知識 體系比較完整,各知識點的銜接順暢, 容易理解和記憶;以案例導人教學內容, 課堂氣氛好,效率高,師生互動、交流多; 很喜歡這種教學模式,能夠激發學習興 趣與主動性;讓原本枯燥的基礎醫學課 程穿插聯系起來,有利于對知識的掌握。 教師認為:綜合醫學基礎課程經改革后 結構新穎,系統性強,內容精練;通過 綜合醫學基礎課程的整合能合理利用教 學時間,避免獨立授課出現的重復講授; 不僅使原有的專業知識更扎實,更是對 整個基礎醫學的融會貫通;從剛開始的 戰戰兢兢教學到現在基本適應。
4討論
4.1設置高職護理專業基礎醫學
整合教學模式的必要性我國的高職護理教育由于長期以來 實行專科類教育模式,職業護理教育一 直停留在傳統的單科獨進、前后期分段 的教學形式,醫學基礎課程設置也多是 臨床醫學專業的翻版,未能體現護理專 業的特點。這使得護士的知識結構體系 不盡合理,不能滿足社會的發展、人們 健康需求的變化以及醫學模式的轉變對當今護理人員的要求。
4.2教學改革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應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 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自主 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 握醫學基礎知識與技能。整合教學中教 學內容的確定,教學方法的選擇,評價 方式的設計方面,都力求做到有助于這 種學習方式的形成。對醫學基礎教學的 評價不僅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習的 水平,而且關注他們在學習中所表現出 來的態度、價值觀,幫助學生認識自我, 建立信心,促使其主動獲取知識和學習 技能M。從表3可見,在“對建立醫學 基礎構架的受益度” “對后續護理課程 的受益度” “課程安排的合理度” “教材 編排的吸引度” “對理解理論知識的幫助 度”等諸多方面,實施整合教學的整合 班和實施傳統教學的對照班相比,學生 對于教學的評價得分較高, 差異有統計 學意義(P<0.05)。說明實施整合教學 模式,在許多方面優于傳統教學模式。 此外,對“獨立完成實驗的難易度”方 面對照班優于整合班, 這提示對于初次 接觸醫學知識的高職生而言,整合教學 的開始階段要適當放慢進度,通過各種 手段和方法強化重點知識和技能,注重 實訓指導,切忌進行填鴨式教學。
篇2
關鍵詞:高等職業院校;國貿專業;教學模式;現狀;缺陷;改善
一、高等職業學校國際貿易教學方式的目前情況
自開展新課程教學之后,高等職業學校國貿專業的教學方式發生了明顯的改變。針對基本知識傳授,高職老師在課程安排時引進了多媒體教學,使整個教學更加生動形象,從而某種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對這門專業的興趣。另外,隨著教材系統的變化,學生能夠在基本理論學習過程中參與實踐,從而更好地掌握基本理論知識。專業學習全部結束之后,大部分高等職業學校一般都會設計相應的工作實踐課程,指引學生參與到真實工作環境的實習中,共同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新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國貿專業的學習背景、提升基本工作技能,然而現在仍舊存在小部分學生畢業之后不能適應工作或者在某個崗位試用期過長等問題。
二、高等職業學校國際貿易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教育體制的發展,高等職業學校在國際貿易方面的教學通常局限于基本理論的講解和探討。一般因為對外經濟貿易的國際法律比較多,內容比較冗長,尤其一些專業名詞的使用使得學生對一些法律記憶錯亂,同時學生不能體會到國際貿易的本質,難以理解并記住相關的法律知識。然而一旦高等職業學校不重視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學生就難以掌握相關基本業務的處理,也不能及時正確地處理國際貿易過程中的一些突發狀況和常見問題。由此可見,單單憑借教材基本專業知識和按照相關教學要求進行課程安排和學習,學生難以真正掌握相關的操作方式和技巧,最終造成專業理論偏離實際操作。學生在專業學習時,只能簡單地掌握基本專業知識,難以達到理論運用于實踐的目的。
然而國際貿易是一門實踐性比較強的專業,由于相關的課程設計與實際工作實踐相脫軌,仍然局限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導致學生短時間內不能達到工作標準,在實務處理時很容易被一些經濟假象所蒙蔽,造成一些額外損失,進而導致學生質疑自身能力以及基本知識的學習。針對這種教學問題,為了保證與經濟發展趨勢以及教學方法的變化相吻合,同時為了實現教育目的和提升學生專業技能,高等職業學校應當開展實踐活動,摒棄以前以基本知識講解為主的教學方法,引進新的教學方法,能夠促使學生迅速適應工作的要求。
事實上國內大多數高等職業學校的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手段簡單、難以投入實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教師只關注基本專業知識的講解,教材內容簡單、形式單一,缺少具體的實例說明,學生難以掌握貿易處理時的具體情況。
2.大部分學生實際操作經驗比較少,同時大部分公司拒絕接受毫無操作經驗的學生,學生難以感受到國際貿易行業的魅力,也就不愿意進行相關的理論學習。
3.大部分的高等職業學校缺少相關的實踐場所,仍然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理論的講解比較生硬,學生喪失學習的興趣,難以掌握基本專業理論,更不用說實踐經歷,教師與學生在課程安排和學習時缺乏溝通,導致整體教學效果不好。
所以絕大多數高等職業學校國際貿易專業的教學模式都是不完善的。在一定意義上國際貿易主要對國家間商品勞務貿易過程進行探討,其涉及的理論范圍比較廣、實踐標準比較高、背景比較復雜,是跨眾多領域的一門專業,涵蓋了金融、法律、經濟交易等眾多內容。由此可見,要想學好國際貿易學科,掌握貿易專業技能,不能僅僅憑借簡單的理論講解,而是要求學生能夠將所學的專業知識運用于實際。然而要實現這個教育目的,可以通過以下兩種方法:(1)學校與社會單位合作,安排學生到該單位進行工作實習;
(2)構建簡單的貿易場景,促使學生將自己掌握的基本理論運用于實際。然而因為關系到企業機密等一些問題,學生到實際企業實習的可能性越來越小,因此專業課程安排應當跟上時展的腳步,對目前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另外構建貿易場景,將基本知識講解與實際操作相統一,讓學生在模擬操作中感受到國際貿易的魅力以及獲得相關的實踐經歷,這個方法可以被高等職業學校所采用。
三、高等職業學校國際貿易教學模式的改善
根據上文的系統分析,高等職業學校國貿專業教學模式的改善首先應引入動態知識傳授,再慢慢發展為技能專項培訓以及工作模擬培訓,最終將學生職業發展與實踐學習相統一,實現向社會輸入全面的高素質人才的目標。
1.在基礎理論教學過程中引入動態教學
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具有不具體性,高職教師在進行相關教學安排時,必須保證知識的簡單易懂,采取多種教學方式解釋專業知識,拓展學生學習視野,促進學生意識到這門專業的學習意義。所以高職教師需要針對不同課程安排進行充分的教學準備,整理相
關的教學資料,同時進行課程流程設計,充分激發學生對這門專業的興趣,接著進行相關理論學習。例如,在財政學的課程安排方面,高職教師可以將基本理論知識與具體對外貿易實例相聯系。一般各國的對外貿易以穩定的全球經濟趨勢為前提條件,5年前的經濟危機對國內經濟貿易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高職教師可以以當時經濟危機對相關公司的影響程度為切入點,進而引入相關的基本理論,幫助學生更好地將理論用于實踐。另外,對大部分學生而言,該專業中的雙語課程相對難掌握。針對這方面,高職老師可采取多媒體教學方式,創造出相關的貿易現場情境,幫助學生感受到對外貿易中口語表達以及書面交流的作用。
2.技能專項培訓的重點教學
學生掌握基本專業知識之后,高職教師還需要通過一些技能專項培訓,提高學生處理國際貿易的能力。一般情況下,專業技能指的是在掌握課程基本知識之后,能夠更深層次了解理論本質以及掌握一些專業技能。專業技能是學生專業能力提高的基礎和主要元素之一。例如,國際貿易專業中的外貿實務學,雖然只是要求學生掌握基本貿易交流方法、憑證記載標準、簡單憑證核查,同時對工作抱有嚴謹的態度,就能夠掌握這門課程。然而從課程學習的最高要求而言,這門課程一方面提高學生專業能力,另外一方面又幫助學生從基本崗位做起,與客戶保持良好的溝通,降低國際貿易帶來的威脅,這方面從某種程度可表現出職業修養。由此可見,高職教師必須更加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以及職業修養的完善,在進行這方面課程設計時,創造不同的貿易場景,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勇于挑戰,充分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從而使學生更好地掌握這門課程。另外,高職教師應當將經濟交流方法和客戶維系方法、及時發現問題并做出改正、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作為課程教學的重中之重。
3.模擬崗位實踐的分塊教學
國貿專業的課程種類繁多,同時任何一門的理論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因此,要求學生能夠融合相關課程的理論,為之后相關經濟業務的處理奠定基礎。所以,高職教師必須更加關注學生全面發展方向,采取分塊教學的模式,創造不同情況的貿易場景,設計各種貿易突發狀況,將學生進行分組,各組進行一系列的相關討論和研究,共同給出最佳解決方案,達到課程教學的目的。如,21世紀以來國家貿易阻礙現象越來越多。貿易阻礙通常包括經濟貿易要求、經濟法律、國際匯率等各類理論知識,另外由于國內產業改革以及科技水平增強,我國貿易阻礙表現出新特點。高職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課題――怎樣面對21世紀的國際貿易障礙。由學生組成研究小組,各組進行討論研究給出合適的處理方案。接著每一組選出解說者對該組的討論結果進行相關說明,在全班范圍內互相探討,從而幫助學生悟出相關的道理。工作模擬訓練的分塊教學增強了學生間的合作意識,由于經濟貿易處理過程中,各個部門的每個人不可能單獨工作,需要其他相關部門的協作才能有效地處理好貿易糾紛等經濟問題。一般情況下,學生在長時間的分塊訓練后,工作實踐的能力和信心都相應提高了。
4.學生職業發展的實踐教學
職業規劃一般指個人對以后職業發展的期望和安排,其內容不僅包括了專業技能的逐步提高,而且還包含了對潛在心理的鼓勵作用。職業發展課程已逐漸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如果學生可以在高等職業學校的求學過程中得到這方面的啟發,那么在他們以后的職業生涯中將能夠從容地面對工作挑戰,解決工作問題,逐步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一般職業發展應當與學生的個性以及目標設定相結合,只有保證學生的職業發展與個人興趣相適應,才能幫助學生發揮自身潛力,激發學生的發展動力,從而實現自己的發展目標。高職教師需要在課程安排前以及開展時,協助學生做好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保證學生工作實踐準備工作的充分性。另外,學院可以通過聘請一些專業學者參加職業發展教育,對當下全球經濟情況、企業內部提升制度、人才發展方向等一些熱門話題進行解說,同時與教師和學生進行互動,解決學生的職業規劃問題,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因此,高等職業學校需要與一些工作機構保持聯系,構建穩定的發展關系。高等職業院校一方面可以提供給學生相關的實踐經歷,在學習中參與實踐,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另外針對專業技能較好和職業修養較高的學生,合作機構應當優先聘用,實現學校與合作機構雙贏的局面。
高等職業學校國際貿易教學模式的改善以高素質人才培養為根本,注重傳統理論傳授與個性追求的統一,有助于學生掌握好相關的專業知識和一定的實踐基礎,能夠迅速地熟悉工作的性質與要求,從而投入工作之中,為之后的職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翁愛祥,俞林.高職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體系初探[J].機械職業教育,2005(2).
[2]高自非.我校國際貿易專業教學改革芻議[J].揚州職業大學學報,2000(3).
[3].國際貿易專業實踐教學改革的探索[J].煤炭高等
篇3
[關鍵詞] 藝術設計 基礎課程 教學改革
一、前言
近年來,高職高專藝術設計專業發展適逢高職高專項目化教學改革的大潮,高職院校都非常注重專業建設,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注重工學結合。本人在擔任藝術設計專業基礎教學工作過程中也在不斷地思考和探索如何提高基礎教學的效果和質量,針對藝術設計基礎課程教學的現狀,結合專業建設及項目化教學改革的方向說說自己的體會。
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為專業學習打下基礎,使學生在專業學習上有一個前期的鋪墊,從專業基礎課程的定位和性質上面來說,它應該是強調專業的通識教育,是為專業課程服務的。目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一般而言包括設計素描、設計色彩、三大構成(構成藝術)、圖形創意等課程,整體而言,在課程設置相差不大,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存在個體差異,比如有的學校還開設了裝飾雕塑、圖案等課程等,不一而足。
在當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得到大力發展的形勢下,藝術設計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工作得到了各位老師的重視,在實踐中正不斷地加以創新,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和反響。而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從目前來看,基本上都是沿襲傳統的模式,開設內容都是按照素描、色彩、構成等進行分類,盡管在教學內容上面偏向于設計教學,但也不排除簡單照搬照抄過去的模式等現象,和本科相比,最大區別就是課時數量上的壓縮。這樣,一方面由于高職層次學生繪畫水平相對薄弱,另一方面,基礎課程設置沒有體現出高職特色,千人一面,導致專業基礎課程教學并沒有能夠發揮出基礎課程應有的作用和效果。
在此情況下,專業基礎課程設置如何和具體的人才培養目標相契合,教學過程中如何進行改革創新,將教學與專業定位和培養目標進行融合,以適應專業發展的需要,起到應該具有的作用都值得我們去思考。
二、藝術設計基礎教學也需要適應專業及社會的發展
毋庸置疑,由于基礎課程的性質決定了它的服務職能,因此他也要適應專業發展的要求。
首先,從課程方面來說,由于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歷史都比較短暫,在課程設置上難免出現本科類似專業的翻版,對于人才培養模式的定位以及就業市場的開拓,沒有現成的經驗可以借鑒,專業基礎課課程設置還留有歷史印跡,專業基礎教學內容在許多方面難免也存在一些過時的理念。
另外,學生進校時專業基礎相對薄弱,很多同學進校以后還是攀比高考專業分數的高低,注重繪畫技能的衡量,對于設計專業的內涵理解還不是特別理解,從而影響到他們對于基礎課程的教學目的的實現。在課程學時上,基礎課的課時時數也是有限的,一般每門基礎課的課時都是在50學時左右,甚至更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顧此失彼,或者被動和孤立的去學習既有的課程,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實現。
因此,在教學內容的編排上如何和已有的教學條件相結合,做到因地制宜,真正將教學資源充分利用,體現所開設專業之間的相互補充和融合還需要不斷的改進。
其次,從教師方面的情況來看,還存在思想不重視,實際教學方法和預計不統一的現象,認為改革是專業課老師的事,基礎課不是那么很重要的印象。
這種現象是由多種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從事專業基礎課程教學的老師,由于過去的精英教育背景,一般都是專業藝術院校畢業,他們習慣以自己的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的學習經歷來套用到高職教學模式當中,要么過分強調照搬國內甚至國外的一些專業藝術院校的做法,要么還習慣于傳統教學的方式,甚至是針對本科生的教學方法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有意無意的灌輸純藝術方面的內容和要求,忽略設計思維的轉變。導致在教學過程中非常喜歡運用傳統的教學經驗,比如在設計素描教學中單純地作為傳統的素描知識教學,或者課堂訓練的內容依然注重素描、色彩等基本功的訓練而忽略設計思維的轉變。
再次,從教學模式上來說。目前,情景教學,崗位模擬實訓是得到廣泛認可的高職教學模式,體現了職業能力的培養和崗位需求的變化。任務驅動,項目化教學成為大家在專業教學改革過程中普遍實施的一種教學要求,得到了專家和社會的認同,也取得了一定的實際效果。但是,從思想的重視程度來說,基礎課任教老師認為這樣的模式更適用于專業性比較強的課程,對于基礎課程來說,和專業能力以及崗位掛鉤并不是很明顯,加上教學硬件等客觀條件的限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盡管也實施了項目化教學,但還不能夠很好的體現教學效果,需要對這種模式加以總結和創新。
三、藝術設計專業基礎課程整合初探
1.打破傳統學科分類,整合相關課程,突出基礎課程作用
高職設計專業由于學時有限,和培養目標的要求,決定了基礎課程的課時比重偏低,如果按照具體的課程體系安排教學內容必然出現課時平均分配,結果就會導致教學目標重點不夠突出,教學效果難以實現,學生感覺課程猶如雞肋。根據在教學過程中的體會以及對學生的調研,現實的教學效果確實如此,很多學生在上完素描和色彩等基礎課程之后,普遍感覺教學時間太短,還沒進入狀態課程就換了其他課程內容。
因此,為真正體現藝術設計基礎教學的作用,在基礎課程的內容上可以大膽做一些調整。參考專業課程模塊化教學方式,打破傳統的課程模式在課程設計、課程內容、課程實施以及課程評價等方面的基本特色與樣式,嘗試將傳統的按學科分類的設計素描、設計色彩、構成藝術等專業基礎課程的相關內容進行整合,知識體系重新構建,組成綜合的基礎課程,在強調為專業課程服務的基礎上,著重突出思維方式的轉變和創造性思維的培養,精心設計教學模塊內容,設置成綜合基礎課程,在學時上保持總量不減少,素描和色彩等原來的傳統課程內容僅僅作為創意的表達手段融合在項目過程當中加以訓練,使學生在項目實踐中轉變思維方式和表達能力,讓學生提前接觸專業技能知識。從而在心理上和實際學習過程中明確自己未來的職業定位,盡早進入設計的狀態。
2.借鑒專業課程項目化模式,強化課程組織結構
傳統專業基礎課程的教學模式如前所述,過分強調學生的繪畫表達技能的提高,而高職層次學生的專業基礎相對來講整體偏弱,很多學生進校之前,可能都是半路出家,讓他們花上幾個星期再來進行基本功的訓練,結果注定是為了畫畫而畫畫,最后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另外學科之間相對獨立,知識的融合不夠緊密,而忽略知識之間的聯系,比如設計素描和設計色彩課程之間的區別是很明顯的,學生在上完兩門課程之后,能將兩門課程加以聯系的很少,一般都認為,設計素描訓練還是形體、結構、比例、明暗的延續,如何將設計素描和色彩知識結合進行新的創造往往意識不足。其他諸如構成課程之中的形態采集、形態組合規律等知識、圖形創意課程之中的圖形組織知識之間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因此,按照專業基礎課程的課程定位及目標來強調項目內容的整體教學設計,按照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模式對幾門課的內容進行模塊化分解,模塊打破課程的界限,設置工作任務,將按課程分類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訓練融入一體,根據學生實際的認知水平及規律設計課程訓練項目的順序,融合創意和表達方面的能力訓練目標。通過項目化教學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推動學生實踐技能的培養,促進基礎課程之間知識的聯系與溝通,使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之間聯系更加緊密,進而解決學時的有限和效果之間的矛盾,同時也能促進教師進行
3.轉變教學觀念,注重教學過程的管理
好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模式必須要通過好的教學過程才能真正實現教學目標。教學組織與方法是教學過程設計的主要內容,能否采用科學先進的教學組織與方法手段直接關系到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關系到培養目標的實現。知識、技能的獲取需要教學過程的支持,不同類型的知識、能力體系需要不同的教學過程,而以適應工作過程和崗位能力的要求為導向的教學過程,是高職教學的特征,也是合理選擇教學組織與方法的依據。由于課程模式的更新,從事基礎課教學的老師必然要在教學過程中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組織領導作用,努力做到教學方法和手段的提高,能積極地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既做到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強化實踐訓練的啟示作用,又能將應會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很好的融合,發揮出基礎課程的實際作用。
另外,對于基礎課程教學還要統一思想,經常性的組織教學的研討和學習,要善于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并對其進行總結。
4.營造寬松的環境,尊重老師的創造性
教學過程是實踐過程,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學改革的設想再完美,都需要在實踐中去檢驗,同時還要和具體的實際相結合,如果所有的老師都是用統一的方法、統一的風格、統一的模式去教不同的學生,結果也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從學校來說,要有鼓勵創新的機制和評價體系,對于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新鮮事物要抱有寬容的心態,技術上面支持和配套,另外,教學設施的完善和配備,教學一線老師能動性的發揮,積極性調動都離不開保障的條件。
參考文獻:
[1]劉剛.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的幾點思考.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27卷,2007,(6).
篇4
關鍵詞:理實一體化;計算機專業;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1-0040-02
一、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外在
理實一體化教學是利用現代經驗技術,將實踐、執行、實訓等教學內容一體化設置;講授、聽課與執行、獨霸等教學形式一體化化施行;課堂、實行室與實訓園地等教學條件一體化設置裝備擺設;常識、手藝與性子等職業申請一體化磨煉;實際和實踐交替發展,形象的交錯出現。由此組成融常識傳授、本領造就、實質教育于一體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二、理實一體化教學的必要性
中等職業學校的教育目的是具有專業實際常識與嫻熟操縱技藝的、生產制造辦理干事第一線的應用型、技術型人才。激進的教學模式是實際教學和實踐教學劃分來進行,即先說明注解理論常識與上機把持法度,爾后學生在上機實習獨霸;概略老師邊機要壟斷法度,學生邊隨著一步一步的獨霸,教學歷程不夠自主性,思維受到限制,上機只不過在照葫蘆畫瓢,碰到實際問題就急中生智。而理實一體化教學是由一位老師負責,將教學園地、教學內容、專業理論教學與實踐技術手段融為一體,降低了教學內容重復的弊端,更好地將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起來,講堂師生互動,引發學生進修興致,增加了教學成效,同時增進了教員的解析技藝,是中職學生妙技的必定趨向。
三、計算機專業中的理實一體化教學的模式
(一)專業課程安排過于模式化
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有與專業和局限相切合的課程設置裝備擺設。傳統的計算機專業課程配置基本上是將課程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文化基礎課;另一部分為專業課。此中專業課一學期開設3~4門,每周4~6節課,理論課與實踐課分開進行,按學期完成每門專業課的教學工作。而理實一體化就是打破這種傳統模式的一種新式的教學模式,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理論課和實踐課分為明確的幾個模塊來進行,每堂課中都將理論基礎和實踐操作分好教學時間,讓學生把學到的知識能更快、更好的在實踐中得到驗證,對知識能更好的靈活應用,融會貫通。一學期開3~4門專業課,每4~6周為一個階段,完成一門課程的教學任務。比如《計算機網絡》課程在第四學期開設,天天六節課,六周完成計算機網絡的教學任務。這種模塊化的課程配置方法沖破了傳統的專業課程安排模式,它的核心特點就是突出了對技能本身的強化,堅持走實踐引領一切、打好基本知識基礎不放松的道路。這種做法更加符合現代社會對人才需要的培養。
(二)編寫符合理實一體化要求的教學教材
傳統的計算機專業的課程教材內容在安排上更加的全面化,邏輯性也很高。我們能看到其中的循序漸進,但是絲毫找不到合適的空檔可以安排實踐教學。所以,要有一本相對應的教材的出現,就會基本上解決這種困境,這也是開始實施計算機理實一體化的基本物質保障。首先,我們在編寫過程中要遵守國家規定的相關規格和制度,教材又必須要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合理性、時效性、正確性等原則,這是實施理實一體化的前提準備和要求。其次,我們要細化明確以下幾個基本原則性問題。
1.要以實踐應用為導向,培養符合企業要求的實用人才為準則。在專業知識的安排和教學中,要有自己獨特的地方,但是不能華而不實,要保持在能用上即可的高度。對于一些已經沒有太大實際用途的理論知識,我們完全可以舍棄,企業對于我們學生的技能的需求是每天都在變化的,每天都在要求新的高度,有些舊的模式可能已經沒有辦法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在追求強化我們技能知識的時候,我們要注重基礎的技能技巧和特色技能的合理搭配教學。
2.我們可以看出,如今社會的進步速度是越來越快,對于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帶來了不少的壓力。我們的教材要即時更新那些新的理論知識、新的技術成果、新的操作手段等,讓我們的教材更加具有時效性、實用性,賦予時代特征。為了達到規范性和更加科學,我們要注重采用最新的國際性的標準技術度量。
3.我們要認清中職學生在接收知識的時候的認知規律。老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其實也該是一個合格的引導者。知識的接收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讓學生與老師可以有更多的互動溝通的時間和機會,學生在解決所遇困難的時候,就能更快的得到解決。在此基礎上,將簡單的知識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出現或者以案例的形式出現,帶給學生更多的思考和學習,比以往更容易接受。
(三)計算機專業理實一體化的實訓中心
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要有必要的學習氛圍和學習環境,配套的計算機硬件設備也是不能缺少的。計算機專業理實一體化實訓中心要求具備如下功能。
1.實訓中心應配備教師講解所要求的教學設備,如投影儀、書寫板等。
2.實訓中心面積要大一些,以適合小組的學習形式。
3.網絡是實訓中心的主要功能,要求有足夠的網位。
4.及時滿足學生學習時查詢資料的功能。
5.將歷屆學生的優秀學習作品展示于實訓中心,對學生的學習有激勵作用。
6.使學生仿佛置身于生產企業中,“零距離”地走向工作崗位。
(四)專業“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
“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是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的重要保證。
1.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實施雙師教育、師德教育,鼓勵中青年教師進修,到企業崗位鍛煉,定期參加計算機專業知識的培訓。
2.出臺了有利于教師隊伍發展的激勵政策,對于有突出成績的教師給予職稱評聘等方面的支持與鼓勵。
篇5
關健詞:高職;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職業能力;培養措施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09-000-01
一、職業學院學生職業能力論述
職業能力就是人們在進入到一個行業時應具備的多種能力,這是一個相對廣泛的思維,其中不但包含了對職業的態度以及職業道德,還包括自身具備的專業技能、交往能力、團隊協作能力、社會責任意識、心理承受能力等等方面。當前,很多高職學生踏入社會之后,發現自己難以勝任所擔任的本職工作,這就是高職學生職業能力欠缺的表現,而與社會人才需求相脫節的人才培養模式是毫無意義的。因此,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必須以就業為導向,以市場為需求,真正將高職教育與社會需求結合起來,從辦學理念,到專業設置,再到教學方法、人才輸出等,各個方面各個環節都應滲透進職業能力的思想,將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高當代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以便更好地適應社會發展需求。
二、職業學院當前所需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職業能力概括
以往職業學院在進行學生教育時多重視與對學生專業理論知識方面的教導,根本沒有意識到培育學生專業實踐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以及社交能力的重要性,過分依附于生存教育。實際上人的職業能力分為兩部分,其一是職業能力,其二是專業職業能力,以下是針對職業學院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所需職業能力的概括:
(一)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目前需要的基礎職業能力
所謂基礎職業能力就是不管從事任何行業都必須具備的能力,比如:遵守制度、工作用心、團隊協作、愛崗敬業等,這是從事任何行業都應具備的最基礎的能力。而職業學院是專門培育良好技能型人才的場所,職業學院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所需的一般的職業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點: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良好的思想素質和行為習慣;認真踏實的工作態度: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一定的人際交往能力和溝通能力;能夠及時處理各類突發事件的能力等等。
(二)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目前需要的專業職業能力。
職業學院就是為了培養具有強硬專業能力的人才,目前,職業學院除了重點培育具備基礎專業能力的人才外,還應加大對報關行業相關專業能力強硬人才的培養,也就是所謂的專業職業能力。專業職業能力具體包含了以下幾方面的技能:第一,基礎技能,包括基本的報關流程以及工作中最基本常用的知識;第二是專業的技能,報關與國際貨運業務的專業技能主要包括國際貨物貿易的一般流程,基本的核算、報價、報關、報檢、單證繕制工作等都是從事報關行業必須掌握的基本專業技能等。此外,報關類工作還需要職員具備一定的公共關系處理以及國際貿易法規等方面的相關技能,能夠根據我國及國際的貿易法規靈活處理各類報關問題,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三、有效培養職業學院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職業能力的策略
職業學院教育的特征是為了更好的培養職業人才,因此職業學院在培養有關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方面人才時應重視其實用性和技能型的指導。在開展教學過程中應加大關注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不斷完善教學結構體系,更有效的提高學生專業職業能力。
(一)不斷完善教學課程結構體系,開展報關實訓課程
為了更好的滿足社會對報關專業人才的需求,職業學院在開展教學時應不斷完善有關報關與國際貨運治安也職業能力的課程結構體系,在教育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開展實踐課程教學,提升學生工作實踐能力,同時添加報關與國際貨運實訓課程,全面提升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在實際的高職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教學中,實施報關實訓課程細分對于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二)舉行職業技能訓練,加強學生報關職業技能
職業學院其實更多的是為了培養具備強硬專業實踐能力的人才,這是職業學院教學的核心宗旨,也是社會大眾給職業學院的基礎定義。可是,當前還有大部分職業學院只是一昧的重視理論知識的教育,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教導。具體到高職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這一專業更是實踐性非常強的專業,空有理論知識是難以勝任各項工作的,因此,我們要組織職業技能方面的培訓,提高學生的報關職業技能,為以后進入到具體的把關行業奠定實踐基礎。
(三)組織學生校外崗位學習,強化學生實際職業能力
當前,還是有部分職業學院在組織學生進行有關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且參觀學習時,只是讓學生從表面上觀察和揣摩,根本無法真正領會到報關企業實際的工作情況和流程。所以,學校應安排學生進行實際的崗位學習和操作,讓學生親身領會報關企業其中深奧的細節內容。為此,可以將學生按照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崗位特點分成若干組,在學生完成安全教育及考核后分崗到位,然后定期輪崗循環學習,以保證每個學生都能對整個報關工作流程進行學習。
(四)轉變學校成績考核機制,重點針對學生職業素養考核
職業學院在對學生進行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成績考核時應制定相應的定量和定性評價體系,這樣才能整體考察學生對職業能力和素養的學習情況。因此,職業學院應加大對學生專業技能掌握熟練度的考察,還要對其過程進行動態評價。一般說來,考核應涉及到評價主體、評價對象、評價內容和評價標準四個方面的內容,高職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實踐教學評價要圍繞這四個方面,將考核標準細化,包括實踐的次數、實踐的質量都應納入實踐考核的范疇,反映出學生的綜合素質。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職業學院是重點培養職業能力強硬學生的主要場所,而在職業學院中的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又屬于專業性和目的性較強的專業,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大對專業職業能力的教導力度,不僅重視基礎職業能力的培養,還注重專業職業能力的培養。為此,高職院校一定要進一步優化課程結構體系,組織職業培訓技能,加強校外頂崗實習,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
參考文獻:
[1]姚金華.高職報關與國際貨運專業的職業能力分析[J].中國市場,2013(40).
篇6
關鍵詞: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函電
一、高等職業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外貿函電》課程簡介
在國際貿易實務專業課程體系中,《外貿函電》課程作為一門專業必修課,是一門實踐性和實用性較強的課程。它通過對進出口貿易各環節所涉及到的信函的學習,使學生能夠熟練地用英文與外商進行溝通,并能較好地解決合同履行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二、高等職業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外貿函電》教學中存在問題
1.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脫節
目前,諸多高職院校在《外貿函電》的教學中,仍以傳統的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只注重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完整的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對實踐性教學的重視,實驗實訓課時占整個課時的比例不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明白在實際進出口業務中如何用英文函電與外商進行溝通,也無法體驗到具體真實的外貿業務流程。
2.學生英語基礎不扎實
《外貿函電》對學生的英語水平要求較高,但大部分高職院校學生英語基礎相對本科生而言較弱。英語基礎不扎實這一現象嚴重影響了教學秩序的正常運行。
3.“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
很多高職院校講授《外貿函電》的教師往往是師范類英語專業畢業,普遍缺乏國際貿易方面的基本知識,更不用說在外貿公司的實踐經驗,在授課過程中缺少對具體貿易案例的分析。而從企業招聘的有些老師又缺乏豐富的教學經驗,不能較好地將其豐富的實踐知識傳授給學生。因此本課程就要求教師要具備“雙師型”素質,教師既要具備豐富的理論教學的素質,也應具備較高的實踐教學的素質。
三、 高職高專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外貿函電》教學改革方法
1.理論教學方面
(1) 教學內容模塊化
傳統的《外貿函電》在章節編排上一般遵循:建立業務聯系——詢盤——發盤——還盤——接受——合同——支付——運輸——保險——索賠——仲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習內容比較繁雜,很難將其運用到具體工作環境中。應將教學內容模塊化,即將該課程的學習內容分解為若干子模塊, 先把子模塊內容理解透徹, 然后再進行統籌和整合。根據以上主要內容, 筆者擬將其分為三大模塊來進行教學:
模塊1: 交易磋商。內容包括建立業務聯系、詢盤、發盤、還盤、接受、合同;
模塊2: 合同履行。內容包括支付、運輸、保險;
模塊3: 善后處理。內容主要包括索賠、仲裁。
(2)教學組織職業化
在《外貿函電》的教學組織過程中,教師應真正體現“職業化”,即實施“角色扮演法”,將真實的進出口業務流程融入到教學過程中來。讓學生在模擬進出口業務操作流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出口商、進口商、銀行等角色。具體來說,如在交易磋商模塊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進口和出口兩組,各組學生結合進出口業務中的基本概念與業務環節,分角色進行信函的撰寫。學生可以從自身角度自如地進行口頭和書面英語表達,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們的實踐操作能力,使他們親身感受和了解了進出口貿易操作的內容。
(3) 教學方法案例化
《外貿函電》本身具有較強的實務性質。教師在講授過程中應收集各外貿公司的真實的業務函電,作為教學案例發給學生。在教學案例的選取上不能盲目,要針對本專業的教學目的以及學生的語言水平,選取最適合學生的案例材料。案例教學法能夠提升學生思考的深度,認識到實際案例的復雜性,提高其全面思維的能力。
(4) 雙語教學
作為國際貿易實務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外貿函電》理論上應使用全英教學。但全英教學的前提是學生普遍具備較高的英語水平,針對高職高專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較差的特點,全英教學法并不適合。因此有必要因材施教。如果在講授專業知識、專業術語的內容時一味追求全英授課,學生可能會反應較慢,很難對所學內容有更深的理解,從而對學習失去興趣。因此筆者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要首先用漢語向學生講解與本章節內容相關的外貿業務流程和該類信函的寫作方法及步驟。
2.實訓操作方面
《外貿函電》是一門操作性極強的課程。學生僅僅有課堂的學習是遠遠不夠的,需要通過不斷的實踐操作來鞏固所學的知識,真正實現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提升。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校內實訓基地建設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都建有自己的校內實訓室,配備有各種關于進出口實訓方面的軟件。但有關外貿函電方面并沒用獨立的實訓軟件,一般都與單證實訓軟件結合起來。例如世格外貿單證教學系統、億學外貿單證與函電實訓系統等。《外貿函電》課程可以充分利用這些仿真軟件,模擬真實的外貿場景,撰寫不同業務場合中的信函,完成從建立業務關系、詢價、報價、還盤、簽約成交、催促裝運、信用證、善后事宜等完整的一筆進出口業務操作。
(2)校外實訓基地建設
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也是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平臺。現在眾多高職院校國際貿易實務專業都已經與眾多知名外貿公司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學生可到這些公司進行專門的外貿業務實習。這些實習公司同樣可以為《外貿函電》課程的實踐教學提供了便利的條件。教師應根據課程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組織學生到企業實習,使學生在實訓過程中了解外貿流程,熟悉如何通過函電與外商進行交流。校外實訓基地的實習,可以為課程實踐教學提供真實的工作環境,滿足學生了解企業實際、體驗企業文化的需要。
3.師資水平提高
(1)提高任課教師的外貿知識
這可以通過加強教師與企業之間的合作來實現。例如邀請企業具有豐富外貿經驗的專家對任課教師進行定期的進出口實際操作知識和技能的培訓,與這些具備實戰經驗的專家共同探討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給學生傳達在具體的進出口業務中用函電進行溝通的方法。但是光有這點還不夠,教師還需要親自到企業中實踐,有了親身體會才有真切感受。為此任課教師應該到企業中去掛職鍛煉,通過實踐學習積累豐富的外貿經驗。除此之外,任課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和圖書館資源,或者向身邊做外貿的朋友請教外貿經驗等方式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
(2)提高來自企業的教師的理論教學水平
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發現企業的老師更受學生的歡迎,這些教師可以經常將自己在企業的各種成功與失敗的業務經驗與課本知識聯系起來,從而更貼近實際,這些知識比課本更能開闊學生的視野。但這些專家可能存在教學能力不高的問題。因此應加強對其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的培訓,以使他們能夠更出色地進行教學。例如可以組織他們聽其他有豐富教學經驗的老教師講課,也可以組織教研室教師聽這些教師的講課,并在課后及時交流意見,改進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 楊翠. 高職《英文外貿函電》教學模式改革探討——基于外貿業務流程. 現代商貿工業[J],2012(1):99-100
[2] 羅小玲,楊小鳳. 案例教學法在外貿函電教學在中的運用. 長沙鐵道學院學報[J],2011(3):185-186
[3] 盧玥. 芻議基于模塊化的《外貿函電》實訓教學方法. 宜春學院學報[J],2011(5):169-171
篇7
中公內蒙古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為各位考生提供2016年內蒙古事業單位招聘考試專業知識醫療護理備考復習資料,希望可以幫助考生有效備考專業,順利通過,一舉入編!
一、氣的運動
人體的氣,是不斷運動著的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它流行于全身各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無處不有;時刻推動和激發著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
二、氣的分類
(一)元氣
元氣,又名“原氣”、“真氣”,是人體最基本、最重要的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
元氣的組成,以腎所藏的精氣為主,依賴于腎中精氣所化生。元氣的盛衰,并不完全取決于先天稟賦,亦與脾胃運化水谷精氣的功能密切相關。元氣是通過三焦而流行于全身的。內至臟腑,外達肌膚腠理,都是以三焦為通道,而作用于機體的各個部分。元氣的主要功能,是推動人體的生長和發育,溫煦和激發各個臟腑、經絡等組織器官的生理活動,所以說,元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是維持生命活動的最基本物質。
(二)宗氣
宗氣,是積于胸中之氣,宗氣在胸中積聚之處,稱作“氣海”,又稱“膻中”。
宗氣,是以肺從自然界吸入的清氣和脾胃從飲食物中運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氣為其主要組成部分,相互結合而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與脾胃的運化功能正常與否,直接影響著宗氣的旺盛與衰少。
宗氣的主要功能有兩個方面: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語言、聲音、呼吸的強弱,都與宗氣的盛衰有關。二是貫心脈以行氣血。凡氣血的運行、肢體的寒溫和活動能力、視聽的感覺能力、心搏的強弱及其節律等,皆與宗氣的盛哀有關。
(三)營氣
營氣,是與血共行于脈中之氣。營氣富于營養,故又稱“榮氣”。營與血關系極為密切,可分而不可離,故常常營血并稱。營氣與衛氣相對而言,屬于陰,故又稱為“營陰”。
營氣,主要來自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由水谷精氣中的精華部分所化生。營氣分布于血脈之中,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而循脈上下,營運于全身。營氣的主要生理功能,有營養和化
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事業單位招聘和事業單位考試資訊、真題資料
生血液兩個方面。水谷精微中的精專部分,是營氣的主要成分,是臟腑、經絡等生理活動所必需的營養物質,同時又是血液的組成部分。
(四)衛氣
衛氣,是運行于脈外之氣。衛氣與營氣相對而言,屬于陽,故又稱為“衛陽”。
衛氣,主要由水谷精氣所化生,它的特性是“鏢疾滑利”。也就是說它的活動力特別強,流動很迅速。所以它不受脈管的約束,運行于皮膚、分肉之間,熏于肓膜,散于胸腹。”。衛氣的生理功能有三方面,一是護衛肌表,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溫養臟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調節控制腠理的開合、汗液的排泄,以維持體溫的相對恒定等。
2016年內蒙古事業單位招聘工作預計將于2016年4月份開展,屆時內蒙古事業單位考試報名將于4月末開始,內蒙古事業單位考試5月末進行;面試將于6月末到7月進行;專業知識一定要注意理論知識的積累,備考要掌握方式方法,抓重點和難點;即可在內蒙古事業單位考試專業測試中取得優異成績;
內蒙古事業單位招聘考試醫療護理專業每日一練:
1.下列哪項不是糖皮質激素使用的絕對禁忌癥 ( )。
A.青光眼
B.重度高血壓
C.懷孕
D.活動性肺結核
E.骨質疏松
【正確答案】D。
【中公解析】糖皮質激素會導致小梁網細胞功能和細胞外機制改變,房水外流通道阻力增加,誘導眼壓升高,禁用于青黃眼。具抗休克作用,使血管擴張,禁用于重度高血壓。可以通過胎盤作用于胎兒,嚴重至畸,孕婦禁用。會導致蛋白質分解多,合成少,禁用于骨質疏松。
2.嗎啡的呼吸抑制作用是因為( )。
A.激動丘腦內側的阿片受體
B.降低呼吸中樞對血液二氧化碳張力的敏感性
C.激動中樞蓋前核的阿片受體
D.激動腦干的阿片受體
【正確答案】B。
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事業單位招聘和事業單位考試資訊、真題資料
【中公解析】呼吸抑制是嗎啡急性中毒致死的主要原因。嗎啡導致呼吸抑制的原理是嗎啡可以通過血腦屏障,直接抑制大腦的呼吸中樞,降低呼吸中樞對血液CO2張力的敏感性,從而引起呼吸減慢和呼吸麻痹。
3.滑車神經( )。
A.纖維來自中腦上丘平面滑車神經核
B.出腦后左右越邊,繞大腦腳至腹側
C.含特殊的內臟運動纖維
D.含軀體運動纖維,支配上斜肌
【正確答案】D。
【中公解析】為運動性神經,起于中腦的滑車神經核。該神經經眶上裂,支配上斜肌的運動。
4.有關腦脊液循環的描述,正確的是( )。
A.經第四腦室側孔入靜脈
B.經中腦水管入大腦大靜脈
C.經側腦室脈絡叢入靜脈
D.經蛛網膜粒入靜脈
【正確答案】D。
【中公解析】腦脊液的循環途徑:左右側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室間孔第三腦室(與第三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一起)中腦水管第四腦室(與第四腦室脈絡叢產生的腦脊液一起)第四腦室正中孔和兩外側孔蛛網膜下腔蛛網膜粒硬腦膜竇。
5.特殊內臟運動核不包括( )。
A.展神經核
B.三叉神經運動核
C.面神經核
D.疑核
【正確答案】A。
【中公解析】特殊內臟運動核包括:三叉神經運動核,疑核,面神經核,副神經核。
6.掌深弓( )。
A.橈、尺兩動脈終支構成
B.發出三條指掌側總動脈與掌淺弓吻合
C.位于指淺、深屈肌腱之間
D.弓頂位于掌淺弓近側
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事業單位招聘和事業單位考試資訊、真題資料
【正確答案】D。
【中公解析】掌深弓位于諸指肌腱的深面,由橈動脈的末端與尺動脈的掌深支吻合而成,位于掌骨和骨間肌淺面,指屈肌腱與屈肌總腱鞘的深面,弓頂位于掌淺弓近側1~2cm處,由弓的遠側緣發出3條掌心動脈,沿骨間掌側肌下行。
篇8
Abstract: The paper studies the advantag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pecialty in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 relying on the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other fields to discuss the possibility of chemical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rough the necessity of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taff, Improvement of qual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scientific research results into teaching, enhancement of practical ability and so on, this specialty will be built in to the engineering specialty with distinctive and outstanding features.
關鍵詞: 環境工程;專業建設;化工;污染防治
Key words: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specialty construction;chemical industry;pollution prevention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24-0231-02
0 引言
環境工程專業本身就與化學工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我國本科環境工程專業的發展始于上世紀70年代初,當時個別學校在給排水工程、化學工程、冶金工程等本科專業中開設了與環保相關的廢水、廢氣治理等專業方向。在化工生產過程中,污染物的來源不同,一般可以分為廢水、廢氣、廢渣等。在“三廢”的治理過程中,許多環境工程單元是化工過程,如多效蒸餾、分餾、吸附、離子交換、高級氧化等大多涉及“三傳一反”化工原理[1]。在工業各部門中,化工排放廢水占第一位、廢氣第三位、廢渣第四位。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化工行業快速發展與污染加重之間的矛盾日益嚴重。山東省是我國的工業強省和化工大省,僅淄博市就有5000余家化工企業,化工行業環境污染形勢非常嚴峻。企業對既具有環境工程專業技術,又具有化工污染防治知識的人才需求極為迫切。
目前,許多環境工程專業開設了化工原理等課程,但是由于師資力量,培養過程等不系統,導致學生在環境工程方面擁有大量技術,但缺乏在化工過程中的基礎知識。青島科技大學在我國化工領域有著近60年的歷史積淀,學科優勢明顯,特別在山東省及周邊地區影響很大。如何結合本校化工特長,提高環境工程專業的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培養適應社會需求、具備專業素養和循環經濟意識的環境工程技術人員是環境工程專業在人才培養應給予關注和考慮的問題[2,3]。本文從化工特色必要性、師資隊伍建設、人才培養、成果轉化、創新創業等方面,研究建設化工污染防治為特色的環境工程專業的可行性。
1 化工污染防治為特色的必要性
多年來,社會培養的環境人才大多是通用型人才,具有化工環境特色的人才很少。隨著我國化學工業的迅速發展,治理污染的任務在加重,化工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依然很嚴峻。這既為環境工程專業的發展提供契機,也為環境工程專業的相關人員提出挑戰。化工行業的環境問題具有許多不同于其他工業部門的特點,生產裝置危險性包括燃燒性、爆炸性、腐蝕性、高溫高壓、毒性等,一旦發生環境、安全事故,后果危害往往更嚴重。為此,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教育部2012年聯合召開高等學校化工安全復合型人才培養工作座談會。會議提出要進一步優化課程設置體系、強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培養體系,加快化工安全復合型人才培養。因此,為化工行業培養大量的與當代乃至未來發展相適應的環境工程工程專業人才,顯得十分迫切。當前培養化工環境復合型人才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其中強化學生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也是其中需要解決的突出問題之一。
青島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成立于2002年,起步相對較晚,但其在化工污染治理方面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依托化學工程等專業的優勢,可以將環境工程專業建設成一個以化工污染防治為重心的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工科專業。將環境工程專業建成國內化工特色鮮明的環境工程學科,為區域經濟發展培養實用型、創新型的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迫在眉睫。
2 建設化工污染防治環境工程特色專業研究思路
結合環境與化工專業領域綜合性、交叉性及邊緣性的特點,依托青島科技大學化學化工等學科優勢,著力發展多學科橫向交叉,突顯區域經濟服務功能,逐步形成化工環境控制為特色。從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研成果融于教學、增強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建設,將環境工程專業建設成為在化工領域具有優勢、交叉學科特色鮮明的專業。
2.1 師資隊伍建設
通過本項目的研究,擬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環境工程專業依托山東省海洋環境腐蝕與安全防腐工程研究中心、青島市海洋環境腐蝕與安全防腐工程研究中心、安全與環境功能材料二級學科博士點、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開展建設,學科平臺較高,為高水平專業人才培養奠定了較高的專業平臺基礎。同時,通過內引外聯機制,建設一支高水平的師資隊伍。近年來,環境工程專業聘期多名青島科技大學化工學院的教師作為兼職教師,擔任化工原理及相關實驗的任課教師,同時建設化工實習基地。返聘化工學院退休教師,指導學生環境工程相關設計。
與此同時,從山東大學、南京大學等引進具有化工實踐背景的教師,增強本專業在化工污染防治方面的能力,為進一步加快環境工程學科平臺和師資隊伍建設打下良好基礎。
2.2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通過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與實踐,建立新的模塊化環境工程培養體系,將化工相關教學環節設置一個模塊,加強課程建設、改革教學方式,使教學水平逐年提升。同時增加化工相關實踐環節,環境工程專業積極響應并安排每位經驗豐富的老師作為本科生的良師益友,取得明顯成效。本專業組織“環保宣傳進學校”、“環保演講比賽”、“科大環保周”、“李村河生態調研”、“關于青島市公交系統安全現狀的調研”等活動,鼓勵學生參加下企業、進工廠等活動,充分理解化工生產工程,為更好地服務社會奠定基礎。實踐證明,近幾年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經過科學系統培養,大多數成為具有良好道德修養、專業水平高、化工污染防治特色鮮明的高素質人才。
2.3 科研成果融于教學,凸顯化工環境污染控制的專業優勢
組織10位年輕教師到齊魯石化等工廠學習調研,強化其化工環境概念;“科研進課堂”,充分利用科研成果,以科研促進課堂教學。實驗教學方面,提高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所占比例;“科研進實驗”,注重將科研所取得的成果納入實驗課的教學中;將科研成果中設計制造出的實驗儀器等應用于實驗教學中。清潔生產審核是環境工程專業的一大特色,在進行清潔生產審核的同時,積累了豐富與化工環境污染控制相關的知識,可通過開設《清潔生產》課程和《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程,課堂上傳授給學生生動案例分析,同時作為導師,經常帶學生進企業,使學生掌握課本上不能獲取的專業知識。學生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學習積極性也得到提高,為其更好地了解本專業和社會需求有重要意義。
2.4 增強學生創新與實踐能力
環境工程專業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化工企業實際的結合。由于環境工程專業屬于綜合性專業,沒有特別針對性強的行業支撐,此外新專業歷史很短,與企業聯系較少,這些問題對工科專業的發展非常不利。首先環境工程專業的青年教師可以赴齊魯石化公司、瑯琊臺集團、核工業煙臺同興實業有限公司、中國鋁業山東分公司等大中型企業學習實踐和調研。或通過邀請上述公司的管理技術人員開設研討班,豐富專業教師的實踐經驗,也促進教學與實際的結合,從而提高教學質量[4,5]。
3 效果分析
在以上研究思路的指引下,通過內引外聯的方式擴大環境工程師資隊伍,尤其是在化工污染方面大力引進相關高級人才,近兩年,環境工程從山東大學、南京大學等引進高級人才3名,增強了師資力量;擇優選用最新化工污染治理相關教材,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所有教材均采用國內最新最權威教材,在教材的選用上重視化工背景的篇章;通過建立實習基地、實驗室建設等手段,實現環境工程專業高級人才的動手實踐能力。最近與污水處理廠、海水淡化場、電廠、垃圾填埋場、市政設計院等十多家企業、設計單位簽訂學生實習協作協議;鼓勵環境工程專業從事化工污染治理相關領域的創新創業活動,近幾年環境工程專業學生在“國創”、“挑戰杯”、“創青春”等創新創業活動取得了優異成績,在全校專業排名中名列前茅。
值得一提的是,環境工程專業在2015年底獲得“工程教育認證”申請資格,目前專業全體師生為了通過認證,開展了大量有意義的工作,中國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協會已經同意于2016年6月進校考察,這對環境工程專業的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契機。
4 結論
本文首先總結了環境工程專業與化學工程的淵源、相互關系,指出在當前形式下,環境工程專業應具有化工污染防治特色的必要性。結合學校優勢學科,從師資隊伍建設、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科研成果融于教學、增強實踐能力論述本研究的可行性。從近期取得的成果來看,青島科技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用短短的十年時間,從一個邊緣化專業成長為一個獲得“工程教育認證”申請資格的專業,與該專業的準確定位與建設思路密不可分。
參考文獻:
[1]劉堯.大學內涵發展的背景與前景[J].青島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0(3):86-89,108.
[2]肖谷清,王姣亮,謝丹.面向“化工污染控制”方向的環境工程專業辦學特色的研究與實踐[J].廣東化工,2012,39(5):244.
[3]陳士明,徐頌,江學頂.面向環保產業的環境工程專業建設[J].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31(6):58-61.
篇9
1研究方法
調查問卷的形式,調查對象為中國醫科大學正在進行專業英語學習的大四年級學生,包括臨床醫學專業、醫學影像學專業等醫學相關專業。問卷由16道選擇題構成,涉及內容包括對“醫學專業英語”課程的態度,對該課程設置的意見,對任課老師的評價,以及對該課程內容的掌握情況。問卷共發放110份,收回有效問卷107份。將數據錄入SPSS 130 統計分析。
2研究結果
1學生對待該課程的態度
調查結果顯示,有達到半數同學對待該課程態度認真,在其中有16人很重視醫學專業英語課程,認為其為醫學生必須掌握的內容。但其中也有一部分同學因為該課程內容過于煩瑣,單詞過于冗長晦澀而放棄學習。有超過80%的同學因課程中穿插的美劇欣賞部分及表演展示環節對該課程印象較深,僅少數同學對該課程沒有印象。
2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及收獲
調查問卷設置了兩道有關課程具體內容的問題,約15%的同學可以完全掌握,將近半數同學可以部分掌握,但仍有20%同學表示完全沒有聽過。30%以上的同學認為該課程的意義大于其他基礎醫學課程,是連接醫學生基礎學習和國際尖端研究的重要橋梁,30%的同學則認為其與其他醫學課程并無太大區別。超過半數同學認為學習課程后有一定收獲,有30%同學僅僅對美劇片段有印象,極少數同學沒有任何收獲。
3學生對該課程設置的意見
學生對該課程設置的總體印象幾乎為設置合理、課程單調、背單詞多于口語練習各占1/3,僅極個別同學認為課程設置很不合理。對于上課時間的設置也各持己見,認為在大一所有醫學課程學習之前上、在大二學習了一部分醫學課程之后上、在大學醫學課程全部學習結束之后上以及貫穿于所有醫學課程之中四種意見幾乎各占相同比例,其中在所有醫學課程之前學習略多于其他。對于課程的考核方式,超過半數同學認為授課方式很重要,要多增加與患者溝通及醫學單詞詞根詞綴發音方式的學習,僅少于5%的同學認為考核形式過于單一,達不到督促學生學習的目的。75%以上的同學認為授課老師負責投入,僅有極個別同學認為老師講授不滿意。
24學生平時對專業英語的應用
調查中,60%的同學表示平時僅有看醫學類美劇時有幫助,22%同學表示偶爾會查閱一些專業的文獻。極少部分同學經常研究英文文獻,或使用英文教材學習醫學知識。
3存在的問題
1學生對該課程的態度較之前有明顯改觀,但仍需提高
有超過半數同學對于該課程有認真對待的態度,其中也有一部分認為該課程極為重要,超過其他醫學課程而特別重視。與以往文獻報道比較可見,或由于中國經濟近些年發展較快以及周圍環境對英文能力關注的增加,醫學生對于醫學英語的重視有了明顯的提升。課程中多樣的聽力視頻文件以及課堂中穿插的表演環節往往是學生興趣所在也是學生能留有較深印象的部分。但該課程目前只要求考察水平,也使得一些以考試為目的的學生對該課程缺乏認真的態度。
2學生對該課程的掌握程度有待提高
從調查中對于該課程基礎知識的抽查來看,僅極少數同學可以完全掌握,相當一部分則僅僅有印象。一方面,很大程度上由于該課程考核形式比較簡單,學生一般不會傾注過多的時間練習復習或鞏固,從而導致知識的掌握程度不理想。另一方面,由于課程的內容枯燥,學生的興趣點往往在于美劇片段,其更側重視頻的劇情而對于其發音方式專業詞匯的運用則掌握較差。
3學生對于課程設置意見不一
“醫學專業英語”設置已有很長時間,但因其課程的內容十分晦澀難懂,課程設置方面較難滿足所有人的需求。較為集中的意見還是在于教學形式的設置上應更加豐富多樣,反映出來的問題多為課堂對英文單詞記憶過于看中,形式合理但調動力不足,從而導致課堂效果受到很大影響。授課教師往往更注重基礎知識的講解,對于學生自主討論重視不足,缺乏對學生討論有效的指導,而對于一些態度不認真的同學則更缺乏約束力,這些都直接或間接導致了學生對于聽力材料的理解停留在“看故事”階段。另外,對于考核形式,學生也樂于因該課程簡單的考核形式而減輕對該課業的重視。課堂要求不嚴,考核簡單都缺乏了對學生學習該課程的約束力。
4學生平時對專業英語的運用明顯不足
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較少遇到專業英語詞匯,導致大部分學生對專業英語十分抵觸,使得本就很困難的專業學習雪上加霜,而灌輸式的教育方式使學生對教材外的醫學知識毫無了解,更促使無法培養學生產生對專業英語的需求。一方面,由于學生缺少對于外界信息搜取的渠道;另一方面,是由于學生本身對醫學專業英語的抵觸情緒。
4解決措施
1改變課程時間的設置
學生對于該課程的授課時間各持己見,因此讓該課程的授課時間更具彈性化是解決的關鍵。首先,在入學教育階段增加一定的醫學專業英語教育,不僅可以讓學生對早期的醫學基礎知識有更多專業英語的認識,也便于在當時醫學新生有較大熱情時讓其形成對醫學縮寫專有名詞的正確理解方式;其次,在保留目前大四年級學習“醫學專業英語”主要知識的基礎上,在其他醫學課程中增加相關的醫學英語學部分,達到鞏固知識的目的并形成完整的教學體系。
1適當提高考核標準
在不增加學生實際負擔的基礎上達到促進學生掌握知識的目的,首先要減少基礎知識的考查,增加學生對聽力及口語的考察程度;其次可以將課堂中學生的分組討論以及課后組織同學分組進行英語展示,如脫口秀,英文歌,英文對話情景再現等形式,以一定比例計入最后的總成績。基礎知識考查的減少,避免了學生因大量背單詞增加負擔,重點考查學生的聽力口語表達,也可以督促學生重視課堂內容的學習。將分組討論及展示的表現計入總成績也可以約束學生的課堂行為,對課堂效果的提高有很大作用,從而達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多樣化課堂。
3 豐富課堂形式
雖然目前的教學形式已不再是完全以老師為中心,但其還存在一定程度形式單調的問題,其中最主要的分組討論形式也被普遍認為過于形式化,缺乏真正的含義。以教師與學生互動各占一半時間的比例安排課堂內容是較為合理的。教師應以最簡明的方式用半節課時間向學生傳授理論知識,其余時間則交給學生自由討論或向教師提問。最后,要求學生對學習成果的展示是很重要的也是目前尚缺乏的。不僅增強了學生自主討論問題的能動性,也讓教師能夠了解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程度。另外,應給予對醫學專業英語興趣較大且平時表現優秀知識掌握較好的同學向全班獨自展示的機會,可以是脫口秀演講,也可以是自己對醫學英語的學習方式和小技巧,從而豐富課堂,真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
篇10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在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的高等醫藥院校普遍開設了醫學信息學方面的相關課程,并在醫學生中招收醫學信息學方向的碩士、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2]。由此可見,發達國家對醫學信息學教育相當重視。我國臨床醫學生的醫學信息學教育起步較晚,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醫學信息檢索、計算機文化基礎等課程逐步在各高校中推廣,收到了明顯的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臨床醫學生的信息素養。目前,我國大多數醫學院校的臨床醫學專業,普遍開設了醫學信息學相關的課程。主要內容可以歸納為三大塊:計算機文化基礎、數據庫技術基礎、信息檢索。計算機文化基礎課程以計算機應用的基礎知識為主,目的在于使學生了解計算機的基本知識,掌握計算機操作的基本技能,如常用辦公軟件的使用等。數據庫技術課程則主要是要求學生了解數據庫技術的基本知識,熟悉數據庫的基本操作,了解一種數據庫編程語言。信息檢索課程在于使學生熟悉重要醫學文獻數據庫的檢索方法,側重于培養學生獲取已有醫學信息的技能。這些課程內容大部分是進行普及性的基礎知識和技能教學,已被統一到非計算機專業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和應用能力等級考試體系之下,沒有形成具有醫學特色的教學體系[3]。從各醫藥院校所開設的信息學課程中,可以發現,針對臨床醫學生畢業后將面臨的與工作密切相關的醫學信息處理技術方面的訓練相對較少,如醫院信息系統、臨床信息系統、醫學圖像處理系統、電子病歷等相關知識,學生畢業后難以適應工作環境的要求,也不利于我國醫療的信息化。目前,我國醫學院校計算機教學已經不能滿足醫學信息學發展的需要[4]。因此,臨床醫學生的信息學教育急需進一步加強。
2加強臨床醫學生醫學信息學教育的必要性
2.1加強臨床醫學生醫學信息學教育是社會發展的要求
臨床醫學專業的目標是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要求學生學習醫學方面的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受到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具有對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作出分類鑒別的能力。因此,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是我國醫療衛生工作的主力軍,其綜合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我國的醫療衛生服務水平。信息社會對從業者的信息素養要求普遍提高,隨著醫療信息化進程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醫療衛生行業的各項業務工作中,各醫療衛生部門已經很難離開信息系統的支持,如醫院管理信息系統、臨床信息系統、衛生管理信息系統、藥物不良反應監測系統、遠程醫療、遠程醫學教育、醫療保險系統、社區醫療保健系統等對現代醫療衛生工作有著深遠的影響,對醫療衛生工作者的信息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面臨著巨大的職業技能新挑戰。作為未來的醫療衛生工作者,臨床醫學生必須熟悉其即將面臨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掌握常用醫學信息系統的基本知識和使用技能。為了適應這種新的挑戰,培養出優秀的臨床醫學人才,必須加強臨床醫學生的醫學信息學教育。
2.2加強臨床醫學生醫學信息學教育是國際醫學教育的要求
國際醫學教育學會(IIME)制定的醫學本科教育“全球醫學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對醫學本科教育的最低基本要求就包含了信息管理(ManagementofInformation)[5],它要求:醫療實踐和衛生系統管理有賴于有效的源源不斷的知識和信息,計算機和通訊技術的進步對教育、信息分析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工具和手段,因此,畢業生必須理解信息技術和知識處理的優勢和局限,并能夠在解決醫療問題和決策中合理應用這些技術,畢業生應該能夠:①從不同的數據庫和數據源中查詢、收集、組織和解釋健康和生物醫學信息;②從臨床數據庫中檢索特定病人的信息;③運用信息和通訊技術幫助診斷、治療和預防,以及健康狀況的監控;④理解信息技術的運用和局限;⑤保存醫療記錄以便分析和改進。由此可見,加強臨床醫學生的醫學信息教育是全球醫學界的共識。臨床醫學專業作為醫療工作的主干專業,加強其學生的醫學信息學教育,對于推動醫學信息化,促進醫學技術的發展,顯得尤為重要。
3加強臨床醫學生醫學信息學課程教育的建議
3.1重視臨床醫學生的醫學信息學課程教育
信息學與醫學交叉融合,相互滲透,相互影響,共同發展,信息技術在現代醫學中起著非常重要作用[6]。醫療實踐、醫藥衛生行政管理、醫學教育、醫學科研等工作均離不開信息技術這一有效工具的支撐。CT、MRI、超聲診斷設備、醫院信息系統、臨床信息系統、電子病歷、數字人體等都是醫療信息化的結果。這些成果的有效應用,既需要醫學知識,也需要信息學知識。因此,我國高等醫學教育機構應該重視臨床醫學生的醫學信息學教育。從發展的角度,加強醫學信息學教育,有助于提高臨床醫學生的信息素養,提高臨床醫學生對信息社會的適應能力,促進臨床醫學的發展,從而提高我國醫療衛生水平。
3.2積極開展醫學信息學課程教學內容改革
在課程教學方面,應該根據社會發展的要求,深入改革,不斷調整教學內容,以滿足社會的需要。隨著我國中小學生信息教育的普及,計算機基礎知識在中小學階段已經掌握,沒有必要在大學階段進一步開展計算機基礎知識教育。因此,可以考慮將計算機文化基礎知識的內容從大學課程教學中剔除,以免產生知識重疊和教育資源的再浪費。同時,結合實際情況,可以把學生的計算機知識結構從計算機應用水平提高到醫學信息處理技術的層面[7]。目前,我國醫療衛生的信息化正從簡單的費用和行政管理向臨床信息管理轉變。臨床應用的普及,要求醫學信息教學內容和方法要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發展不斷調整。通過課程教學,要讓學生了解當前醫療衛生行業信息化的現狀,熟悉信息化環境下的工作流程,掌握基本業務系統的操作技能,提高對信息化工作環境的適應能力。另一方面,信息技術在臨床中的深入應用,也需要醫療衛生工作者的參與甚至指導,從而推動醫療衛生行業信息化的持續發展。對于臨床醫學生,可以考慮強化信息獲取和應用能力,向應用型、研究型轉變,強化醫療信息系統相關知識的教育。筆者認為,在保留原來信息檢索課程和數據庫技術課程的基礎上,可進一步增加數字化醫療方面的教育,如醫院信息系統、臨床信息系統、電子病歷、健康檔案、區域醫療信息共享、醫療決策支持系統等內容。根據教學目的的不同,可以將課程內容歸納為以下四大塊:信息獲取。即當前開設的信息檢索課程,通過這一塊內容的培養,讓學生了解信息檢索的基本原理與方法,掌握常用醫學數據庫的使用,以培養學生自我獲取信息的能力。信息獲取是信息社會中人人必須具備的一種技能,因此,不同層次的臨床專業學生均應該開設這一內容,以滿足今后自我發展的需要。信息系統應用。這一塊內容主要是針對醫療信息系統的應用,使學生能夠熟練地掌握常用系統的操作技能,主要內容應該包括醫療領域關鍵信息系統的應用,如醫院信息系統、臨床信息系統、PACS、LIS、電子病歷、社區醫療信息系統、健康檔案、遠程醫療與醫療信息共享、決策支持系統等系統的應用,同時應該介紹信息安全與保密方面的相關知識,增強學生的信息安全與保密意識。這一部分內容可根據授課對象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應用系統進行培養。例如專科學生的畢業去向主要在基層醫療機構,因此,社區醫療信息系統、健康檔案、遠程醫療、醫院信息系統等內容應該作為這一塊的主要內容。數據處理。這是對臨床醫學生更高的要求,通過這一部分內容的培養,讓學生了解數據庫技術的基本知識,熟悉醫療數據處理的基本技術及醫療信息系統開發的基本方法,熟悉醫療衛生信息的相關標準與編碼,HL7、DICOM、ICD、UMLS、SNOMED-CT等,使學生能夠在更深層次使用醫療數據,具備參與醫療信息系統建設的能力。決策支持。這一塊是對臨床醫學生的更高要求,涉及的內容包括智能信息處理技術、數據倉庫與數據挖掘、決策支持系統、模式識別等。主要介紹如何用信息學的方法發現關于疾病過程及其新的知識,從而為開發醫學決策支持系統奠定基礎。
3.3按授課對象分層次開展教學
醫學院校的信息知識教學體系必須適應本行業應用的要求,根據不同層次的臨床醫學生,設計不同的課程內容要求。當前,我國普通高校臨床醫學專業教育,可分為專科、本科、碩士研究生及以上三個層次。三者的培養目標有所區別,專科主要是培養適應基層、社區醫療衛生機構的實用型醫學人才,畢業后主要從事全科醫學實際工作,要求能夠較為全面地勝任臨床醫療、疾病預防、衛生保健、康復醫療、健康教育和計劃生育等工作。因此,這一層次的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應該具備信息獲取的能力,能夠熟練操作常用的醫療衛生信息系統,能夠應用輔助決策工具進行醫療決策。主要教學內容應該包括:信息檢索、社區醫療信息系統、健康檔案、電子病歷、臨床決策支持系統的應用等相關知識。本科生面向的中層醫院,除了需要具備信息獲取能力外,常用醫療信息系統的應用是其重要培養內容,同時還應該具備一定的信息處理能力。研究生及以上層次的臨床醫學生主要是培養臨床方面的高級人才,對其信息素養也要求更高。在本科生層次的基礎上,還應該具備決策支持系統的相關知識,為更高層次的醫學信息應用打下基礎。
3.4開課時機與開課方式
對于臨床醫學專業醫學信息學課程的開課時間,筆者認為最佳開課時間為見習時期。這時,學生已經完成基礎醫學課程和橋梁醫學課程的學習,對醫學知識已經有了較深入理解,同時,正在進行臨床見習,對于臨床實踐工作也有一定了解,開設醫學信息學課程,學生容易理解和接收,而且更容易接觸實踐工作,能夠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開課方式應該采用理論與操作并重的方式進行,應該建立醫學信息學實驗室,配備相應的實驗條件,如信息檢索系統、電子病歷系統、醫院信息系統、臨床信息系統、區域醫療信息共享系統、健康檔案系統、社區醫療信息系統等,使學生有自我體驗的環境,能夠直觀感受信息系統的真實面目,便于深入剖析信息系統的原理。
- 上一篇:分層教學的概念
- 下一篇:村級基層治理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