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商務中的文化差異范文
時間:2023-11-28 18:35:0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國際商務中的文化差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商務談判作為人際交往的一種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會文化的交往與接觸,從而產生跨文化談判。在跨文化談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異必將影響到談判者的談判風格,從而影響到整個談判的進程。因此,從事跨文化的商務活動,就必須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間的聯系與差異。在作談判準備時,更要明了文化差異對談判的影響,只有積極地面對這種影響才能實現預期目標。
一、文化差異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個復雜的名詞。文化廣義指人類在社會歷史實踐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狹義指社會的意識形態以及與之相適應的制度和組織機構。作為意識形態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隨著民族的產生和發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與其相適應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隨著社會物質生產的發展而發展。
人們每天都在通過與周圍人的交往學習文化。確切地說,文化是指一個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識、藝術、習俗、道德等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二)文化差異及其產生的原因
文化差異廣泛地說,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區的文化差別,即指人們在不同的環境下形成的語言、知識、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思維方式、風俗習慣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異(尤其是東西方文化差異),導致了人們對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與解釋。造成文化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經濟差異
人們會因為經濟水平的高低而關注不同問題。例如,發達國家的人們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較高,人們在滿足了溫飽問題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質,對安全的欲望普遍較強。而在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或地區,人們主要關心的是吃飯問題。
2.地域差異
地域差異指不同地理區域由于地理環境而造成的差異,人們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著不同的語言、生活方式和愛好,而這些必將影響到他們的行為習慣。中國的古諺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說法,說明地理上的差異對文化差異產生的巨大影響。
3.民族差異
由于歷史、飲食等種種原因,民族與民族之間的差異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維吾爾族和漢族來說,維吾爾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熱情好客。而漢族人性格溫和,情感不外露。這就形成了維吾爾族人在飲食、服飾、居住、節日、禮儀等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上與漢族的顯著差異。
4.宗教差異
宗教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蘭教。不同的宗教有著不同的戒條,從而影響到人們認識事物的方式、行為準則和價值觀念。
(三)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重要性
國際商務談判是指處于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商務活動的當事人,為滿足各自需要,通過信息交流與磋商爭取達到意見一致的行為和過程。它具有跨文化性。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者有著不同的交際方式、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這就意味著在國際商務談判中了解各國不同文化,熟悉商業活動的文化差異是非常重要的。
在談判實踐中,很多談判者往往沒有足夠重視文化差異對談判結果的影響問題。對于外國談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談判者已經注意到談判對方是“不同的”,但卻認為并不重要。同樣,有些談判者去異國他鄉談判時,為與對方保持融洽的關系,他們會注意到雙方文化上的相似之處,而忽視其不同之處。
二、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
文化對談判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將人們相互疏遠并形成溝通中難以逾越的障礙。因此,談判者要尊重、接納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過文化的差異,了解對方行為的真正意圖,并使自己被對方所接受,最終達成一致的協議。總的來說,文化差異對談判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語言溝通技巧的運用
文化差異對談判過程的影響,首先表現在談判的語言溝通過程中。語言是任何國家、地區、民族之間進行溝通的橋梁,在國際商務活動中語言的差異是最直觀明了的。雖然解決語言問題的方法也很簡單,如雇傭一個翻譯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語言交談就行了。但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人員所使用的語言行為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如果不了解這些差異,那么就很容易誤解對方所傳播的信息,從而影響談判目標的實現。
篇2
[關鍵詞] 非言語符號 交際策略 文化差異
“全球化”一詞自20世紀60年代開始進入英語世界的日常生活,至20世紀末,它已成為社會各階層的流行話語。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和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在日益繁忙的國際商務中,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之間的交流將成為不同國家的人們普遍關注的問題。全球化的國際經濟環境給各國企業帶來了無限商機,也同時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如何成功地運作跨國公司,如何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對工作持有不同價值取向的人們進行有效交際,在這些矛盾的背后,尤其以非言語符號引起的誤解占的比重最大。
一、對符號學的認識
索緒爾(Saussure.F.)在20世紀初首先提出了“符號學(semiology)”的思想,并把符號分為言語符號和非言語符號。(索緒爾2002)我們可以將非言語符號的定義歸納為一句話,所謂非言語符號,是指除言語符號之外的一切傳遞信息的交際方式。
非言語符號時時刻刻在傳遞著各種信息。“言語符號只表達人類30%-35%的意義,其余的意義都要借助非言語符號表示。盡管人類不斷地交流,但人類只是偶爾使用語言形式進行交流” (F. Davis,1994)。實際的調查研究表明:當非言語信息和言語信息二者互相矛盾時,人們會相信非言語信息。正如兩千多年前赫拉克利特所說:“更準確的見證人是眼睛而不是耳朵。”
二、非言語符號在國際商務中的差異
人類表達情感的非言語符號既有人類普遍共性又有一定的特殊性。K. W. Back將非言語符號分為: (1)動態無聲的。即指體態語(Body language) (2)靜態無聲的。包括環境語言(Environmental language)、物體語言(Object language)和沉默語(Silence)。(3)有聲的。即指副語言((Paralanguage),它包括有聲的但非語言性的各種動作。本文根據體態語與國際商務交際關系中緊密程度,就體態語中的頭部語、目光語、表情語、手勢語、姿勢語和體觸語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的差異進行一些比較。
1.頭部語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的差異
大多數文化里都用點頭表示肯定,搖頭表示否定,但在保加利亞、土耳其、伊朗和印度的部分地區,人們卻用擺頭這個和搖頭相似的動作表示肯定,而埃塞俄比亞人用扭頭這個半搖頭的動作表示肯定,尼泊爾人、斯里蘭卡人和有些印第安人和愛斯基摩人用點頭表示“不”。
在西方文化里,埋頭可以表示被打敗或不確定。在亞洲文化里,埋頭也許代表接受某人的等級地位,但同時也表示聽者在聽話時精力集中。例如,日本經理在談判過程中常常埋頭閉目。但是美國人地認為這是缺乏興趣不尊敬別人的表現;而對于日本人來說,這僅僅是自然的傾聽行為。相比之下,西方文化把昂首理解為傲慢,就像成語“趾高氣揚”所表達的意思一樣。
2.目光語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的差異
著名的語言學家Ralph Waldo Emerson經講過:“人類的眼神所能表達的思想至少與他的舌頭傳遞的信息是一樣多的。”有經驗的國際商務人士都知道,眼睛接觸的規則在不同文化中不盡相同,目光在不同國家的定位也是不同的。
由于民族和文化的差異,人們用眼睛表達意思的習慣并不完全一樣。如果從美國文化角度來看,凝視對方目光是不適用于兩個男人之間的,是同性戀的亞文化群體里的非言語符號的一部分。有教養的英國男子認為直接注視與之交往的人的眼睛是一種紳士風度,而瑞典人在交談中用目光相互打量的次數多于英國人。
美國人交談時習慣對視,而中國人則把緊盯著自己看的目光當成是不懷好意或一種明顯的挑戰。在北美和西歐文化里面,眼神接觸表示坦誠、正直、值得信賴、沒有什么隱瞞。如果一個美國婦女直盯著某人,那就表示,她允許對方看著她的眼睛,以判斷她是否值得信賴。
阿拉伯文化比西方文化更注重熱烈的眼神接觸,將注意力集中于對方的眼部活動,以此來了解對方的真實意圖。在傾聽時,美國商人常會專心地看著發言者,非洲商人則會低下頭看地板。進行商務談判時,中國商人、日本商人常不看對方,有時還微閉雙眼,美國商人則認為這是冷漠,不尊重別人。在傾聽長輩和地位較高的人說話時,中國商人、日本商人、韓國商人常自然地低下頭,以示尊重;美國商人則認為要直視對方的眼睛才算尊重,低頭是一種不禮貌的行為。美國式的眼神接觸程度讓日本人感覺太刺眼,因而是粗魯的表現。
3.姿勢語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的差異
我們坐、站、走的姿勢都會發出非言語信號。在西方文化里,站得筆挺是有信心的表現。一個信心十足的人會昂首挺胸的站得筆直,這個姿勢發出的信號是,“我什么都不怕。”得體的體態與一個人的社會地位有關。例如,主管和下屬談話時,往往會站得筆直;但是,當下屬和上司交談時,卻會雙臂下垂。在傳統的社會里,人們期望社會地位較低的人站在部族首領或村中長輩的面前,以表示對他們的尊敬。
雖然在大多數商務場合人們都坐在椅子上。但是,在阿拉伯的許多地方,人們都席地而坐,傳統的日本商人也席地而坐。日本屈腿坐的方式對于不習慣這種姿勢的外來者來說相當費力。在長達數小時的款待中,日本人喜歡向西方人挑戰,讓西方人以日本人的姿勢入座。西方女性在比較傳統的國家(如日本、印度)進行商務活動時,她們需要適應對方國家的坐和站立的方式,以避免冒犯別人。
4.表情語在國際商務活動中的差異
人的面部表情十分豐富,研究人員估計,人臉可以創造出25萬種表情。在不同文化中,同一面部表情所表達的意思相差甚遠。如果談判人員僅憑國內的習俗去判斷對方的內心世界,并以此做出決策,那么這種決策常常是錯誤的。
世界上似乎沒有其他國家像美國那樣強調微笑的重要性。在商務談判中,美國人認為微笑是對方一種非常熱情的表征,所以美國人喜歡笑逐顏開。對其他文化的人來說,美式微笑時常顯得不真誠,硬邦邦的。例如,美國的許多餐館都花大量的時間培訓員工學會適當地微笑,然而,莫斯科的麥當勞在培訓員工怎樣適度微笑時,就顯得困難重重。日本人在談判過程中基本上不笑,只有在最后簽約時才面露微笑。對一個日本人來說,在談判桌上隨意微笑是不嚴肅的表現,甚至是惡意的嘲笑。日本執行官毫無表情的臉會被他的美國商業伙伴誤認為是對事情不感興趣的反應。德國人微笑的頻率不如美國人。德國人會直截了當地說,“生活是嚴肅的,沒有什么值得好笑的。”
5.體觸語在國際商務活動的差異
體觸是借身體間接觸來傳達或交流信息的交際行為,也是一種重要的非言語符號,不同文化背景在體觸方面的差異和沖突也是很大的。
(1)握手。握手(shake hands)是被英語文化和漢語文化共同普遍接受的體觸語。德國人和美國人喜歡緊緊地握手,這樣的握手是力量與個性的象征。而法國人常常是輕輕地握手。法國人對德國人的用力握手感到不舒服,而德國人也對法國人軟綿綿的握手感到驚訝。中國人、日本人與人握手時,力量小而輕,認為初次見面就緊握對方的手是不禮貌的。中東人或來自拉丁文化的人在和對方握手時,他們會把空著的一只手放在對方的前臂上,這樣可以縮短兩者之間的距離。
(2)擁抱和親吻。擁抱在歐美國家不僅正常,而且很得體,認為是一種禮貌;而亞洲國家除在特定的場合之外是極少使用的;在阿拉伯國家甚至被視為禁忌。在西方,久別重逢的男女朋友(非戀人關系)可以擁抱和親吻;中國異性朋友之間卻只能握手,身體他處不可觸碰。阿拉伯人、俄羅斯人、法國人,以及東歐和地中海沿岸的一此國家里,兩個男人也熱烈擁抱、親吻雙頰表示歡迎,有些拉丁美洲國家的人也是這樣。不過,在東亞和英語國家,兩個男人很少擁抱,一般只是握握手。
6.手勢語在國際商務中的差異
在國際商務談判中,談判者經常使用各種手勢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態度、意見。由于文化習俗不同,一個簡單的手勢,在不同國家往往表示不同的意思。豎起大拇指,在中國和美國表示“一流的”,是友好、贊賞的表示;但在澳大利亞、新西蘭、孟加拉國和一些伊斯蘭國家則是猥褻的動作,表示否定甚至是侮辱。
將大拇指和食指連成一個圓圈,其余三指伸開,近似英語中的OK,以此表示不錯、“好”,這在許多英語國家是普遍認可的。但在南美洲的許多國家,人們卻將拇指與食指連成的圓圈看作是對人的侮辱。在法國則意味著“無價值”、“零蛋”。
意大利人談判激動時常常握緊拳頭舉過頭頂,這在亞洲許多國家是無禮的表現。合同簽訂后,俄羅斯人常把手舉過頭鼓掌,表示雙方友誼長久,而美國人則認為這個手勢代表俄羅斯人戰勝美國人而表示驕傲。在伊斯蘭國家,左手是不干凈的,不能用左手觸摸人或食品,在商務活動中,也不能使用左手示意,更不能簽合同,否則便認為是粗魯的表現。
三、應對國際商務英語中的非言語符號交際差異的策略
在國際商務活動中,成功地辨別非言語符號以及這些非言語符號在不同的文化中所蘊涵的不同含義是一門學問。由于文化差異的原因,相同的非言語符號在不同國家表示的意思往往不同,有時甚至相反。現在的在校大學生就是將來國家經濟的主要建設者和國際商務活動的主要參與者,為提高他們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教育工作者可以在商務英語和大學英語教學時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解決。
1.大綱設計方面
在大綱設計方面,安排有文化內容的課程或選修課程,如:商務文化、企業管理、營銷策略、西方文化、英美法律及英美概況等。只有先了解一些有共性的通用知識,才能更好地了解不同國家商務的文化差異。
2.在課堂設計方面
除了那些專門介紹目的語國家商務文化的課程外,教師應在語言教學的同時,重視文化教學,提高學生目的語文化意識。對于那些有一定文化內涵的詞,除了講解該詞的語法用途外,還須強調該詞的文化內涵及使用場合。培養學生在不同的商務環境、文化背景下進行交際的能力。
3.提高教師自身商務文化意識方面
對英語國家的政治制度、法律體系、商務環境、管理理念、經營方式、商業觀念等有較全面的了解,這樣能更好地幫助學生了解英語國家的商務文化、熟悉母語文化與目的語文化的差異。
4.在商務英語和大學英語結合方面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我們必須從商務文化層而上考慮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語言知識技能學習中,我們要滲透商務文化知識,努力培養學生商務文化意識或素養,處理好大學英語語言教學與商務文化知識教學之間的關系,把商務文化意識培養與大學英語語言學習結合起來,使其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商務文化意識,讓大學畢業生走上作崗位后,很快能成為適合經濟發展和社會需要的復合性人才。因為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和我國入世的成功,國際性的商業活動越來越頻繁,地球成為地球村,而人應該成為國際人。一個專業技術過硬又具備良好外語素質且有商務文化意識的人才,將更有利于自己適應社會的需求和競爭。因此,培養商務文化意識是每個國際人不可推卸的義務。
參考文獻:
[1]索緒爾:普通語言學教程[M].高名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38
[2]劉潤清胡壯麟:《語言文化差異的認識與超越》[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篇3
【關鍵詞】 國際商務談判 文化差異 影響 解決方案
國際商務談判是一種需要跨文化的溝通來進行的商務活動,是雙方在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國家為了一個共同目的實現雙方利益最大化的一種商務活動。在經濟全球一體化的今天,隨之而來產生的變化就是國家間的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和密切,不單單是表現在政治、經濟、科技這幾個方面,更表現在文化與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合。隨著全球各國之間各方面的交流變的越來越深入也就導致了世界各國之間因為文化產生的沖突越來越多,問題也就隨之凸顯,也就使得文化差異也就一躍成為了在國際商務活動過程雙方都不能避免的主要問題的來源。同樣的伴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和中國綜合實力的不斷提升,中國已然成為世界各國爭相選擇投資的首選之地,并希望能成為中國的長期合作伙伴。在面對不同的國家、民族、文化背景的情況下,需要我們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去做好,做到應對文化差異即將和已經帶來的不利影響。在國際商務談判之前,我們需要通過全面的事前準備對對方的國家進行了解和學習,學會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價值觀和思維方式,然后從中有效的找到這些差異所帶來的不利影響的解決方案,實現多方共贏,一起爭取做到利益最大化的最初目標。
本文一開始對全球一體化的經濟大背景進行了分析,和國際商務從事者在這一經濟大背景下面對的選擇和挑戰進行了簡單地分析,同樣的也大致的指明了他們的機會所在。然后就開始全面解析了本文的重點之處,第一點我們先是從文化差異的具體表現進行了舉例,然后客觀的分析了文化差異所形成的原因。緊接著第三部分是通過結合幾個案例簡單分析了其中失敗和成功的各自的緣由,然后等不同的時間觀念,不同的思維模式等幾個差異點分析了文化差異的存在對國際商務談判會產生什么樣的影響。最后的第四部分就是通過對文化差異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后得出的建議談判雙方在談判開始前應該做出的相應的準備和談判過程中應該采用怎樣的談判策略進行分析。
研究意義與目的
隨著中國改革號角的響起,中國的對外開放程度也日益加強加深,不僅是跨地域的合作,也出現越來越多的跨國界的合作。當然還有一方面就是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中國在世界的舞臺上越來越耀眼,也越來越耀眼,在國際貿易里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有非常多的國外客戶,和投資者都希望能在中國進行投資發展,所以我們與國外接觸的機會也越來越多,國際商務談判的次數也會隨著你業務的不斷拓展而隨之逐步的增多。
我們都知道機會的出現隨之而來的就是問題的凸顯,隨著國家與國家之間交往機會的增多,我們就會發現跨文化交流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更確切的說它是一件很具有挑戰性的事,特別是在國際商務談判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很多因為文化差異而帶的不利影響。它不僅影響著國際商務談判的談判進程、談判組織、談判風格等重要談判因素,眾所周知這些因素直接關系到國際商務談判的最終的結果。
也并不是說文化差異在國際商務談判中一點好處都沒有,當然如果在談判過程中你能充分利用好文化差異,會讓你的對手對你進行加分,從而促使推進國際商務談判的進程,也會讓整場談判的氛圍特別的輕松愉悅,雙方都能愉快的結束這場可能本該血腥且殘酷的國際商務談判。
所以說文化差異在國際商務談判中扮演的角色就好比是你在做一道菜時,要要用到的鹽一樣,你不能可能因為你沒有信心沒有經驗就不選擇放鹽,這樣你的菜還沒端上桌,不,是還沒有開始炒就一定是一道失敗品,但是如果你選擇努力去嘗試著加鹽,可能不會一次就成功,但是隨著實驗次數的增多一樣,你的水平一定會有所提升,終有一天你會把那個度掌握的游刃有余,而你的做菜也會越來越好吃一樣,你一個選擇做外貿的因為害怕文化差異會在國際商務談判中所帶的不利影響就選擇逃避,只做內銷那么你的外貿事業注定是失敗的,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只有多與國外合作才是現在經濟市場的主流趨勢,所以你想在經濟大流中存活下來跨國合作是你的不選之選,所以面對文化差異帶來的不利影響,我們只能做好萬全的準備,化不利為有利,變不動為為我所動,充分利用自身資源解決文化差異所帶來的不利影響。
所以通過上面簡單的分析可見作為一名國際商務活動從事者而言了解國際商務的文化差異和具體分析解決方案的重要性。這也就是我們本次探究這個議題的意義與目的所在之處。
一、文化差異存在的原因
(一)不同的價值觀
在這么多的文化差異中,價值觀是以一個最抽象的表現形式存在著,但他確實最核心的內容之一。它不僅影響著人們的態度、需要,最重要的是它還從根本上影響著人們的行為方式。東西方的價值觀也是有著很大的差異的,最顯而易見的,也是最為人所知的表現就是人們都知道的,東方偏向于集體主義(collectivism),而個人主義(individualism)才是西方文化的支柱。
西方人具有愛冒險、愛探索新奇事物的特點。可是相對的中國古語中有這樣一種說法: “木秀于林,風必摧之;行高于眾,人必非之。”與西方個人主義價值觀相反的是中國傳統中宣揚的的集體主義。在國內關于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問題上, 中國強調的是集體的利益總是高于個人的利益。個人利益要基本融入到集體利益中去, 必須時犧牲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是必要的。從各個方面強調人對社會應盡的義務和責任。個人的榮辱和成功都與集體利益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當然,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也認為個人應有自己的個性, 信念,追求, 但不能把其至于社會之上。個人價值與社會義務責任是統一的, 這也正是為什么中華民族具有這么強大的凝聚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但是從另一角度入手, 過分的強調“集體”確實容易導致自己忽視個人權利與自由,最直接的影響就是會影響到個性的發展以及自主性、創造性很難得到全面的發揮, 與西方個人主義價值觀幾個不同方面的對比中便不難發現這一點。但是呢過于強調“個性”, 有時也容易導致人與人之間關系冷漠, 親情淡漠, 以至于導致以酗酒、吸毒等過激行為來發泄自己心靈的壓抑和孤獨寂寞。
(二)不同的思維方式
思維模式它和價值觀一樣,都是非常抽象的存在著,但是人們又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因為它實實在在的影響著人們的生活方式方法。因為所處地域不同人們產生了不同的歷史,不同的文字,不同的語言,從而也就產生了不同的思維方式,而且人與人之間還存在不同教育背景下,當然不同的人還擁有不同的性格,這都導致了最后思維模式的不同。對于國家來說,面積那么大,本來地域就大,人與人之間就存在著差異,跨越到東西方來說,我們東方人具有很強的綜合思維,做事喜歡瞻前顧后,和具體的形象思維所以我們很少有抽象畫家,而西方人則明顯的表現為理性的分析思維和讓人很那琢磨的抽象思維。
面對不同的問題,中西方就會因為不同的思維模式表現出截然不同的處理方式,就簡單地做兩個比較:
第一,就是對待“短”的態度不同。如果是中國人,他就會千方百計的掩蓋自己的缺點,但是西方人不同的是他是不能容忍罪惡的。就好比如說,中國人的臉上如果長了一個瘡,她九會千方百計地把這個瘡掩蓋起來,讓別人以為她的臉上什么都沒有,最終可能會導致這個瘡越來越大以至于危及生命最終導致死亡;但是西方人不同的是,他們如果看到某個人的臉上長了瘡,他會立馬照鏡子看看自己是不是也長瘡了,如果有,他會及時治療,以確保自己的健康。
第二,對待“長”的也是態度迥異。中國人善于歌功頌德,把一分成績往往夸大成十分,久而久之會導致中國人產生自高自大的心理從而導致停止不前甚至倒退就好比是清朝末年一般;但是西方人對自己的長處十分謹慎,他們從來不夸大,就比如說美國即使是今天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但是美國人仍然認為他們是個正在發展著的國家,這種心態使美國成為一個永遠不會滿足、永遠奮發進取的國家。
(三)不同的時間觀念
時間觀念也是因文化差異的一種具體表現。從古至今,人們對時間就存在著不同的定義。我們東方人認為時間都是連續不可分割的,而在西人眼中時間是可分割的,不同的時間段就應該完成不同的事情。另外一點特別大的不同就是我們認為時間是連續的,是永恒的是沒有盡頭的,時間的流逝只是社會發展的必要形式,所以人活在世,并不需要急于做某事。但是在西方人認為,時間是暫時的,不會可持續得,且對個人而言時間是有限的,這也就是為什么他們常說“時間就是貨幣”的原因吧。
二、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帶來的影響
中西方處在地球的兩邊,也就不可避免的導致了,我們之間注定不同,注定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差異,下面我們就舉例說明文化差異會對國際商務談判帶來哪些影響。
事例一:1925年美國總理福特到訪日本,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受命向美國轉播福特在日本的一切活動。在福特訪問日本之前的兩周,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就派談判人員提前飛抵東京就租用器材、人員、保密系統及電傳等問題與日方代表進行談判。美方的代表是一位年輕人,雄心勃勃,提出了挺多的過高要求,并且特別直言不諱地表述了自己的意見,但是相反的是日方代表則特別的沉默寡言,在第一輪談判結束時,雙方未達成任何協議。在兩天后,CBS又一位要員飛抵東京,他首先以個人名義就本公司年輕職員的冒犯行為向日方代表表示深切的歉意,緊接著就福特總理到訪日本一事詢問了日方能提供哪些幫助。日方也是一改之前沉默的態度并表示日方將會全力配合美方對轉播進行支持,雙方也就迅速達成了協議。
解析: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美國人坦率外露的思維方式和日本人內部緊密的思維方式相沖突。美國人他們行事反對過分拘泥于禮儀,他們要求辦事干凈利落,注重實效性,語言表達直率,而且經常表現為耐心不足;相對的日本人討厭過分施加壓力,他們比較注重資歷、地位。就是因為美國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要員充分掌握了日本人的性格及談判風格,所以才促成了談判的成功。
事例二:我們都知道巴西是一個充滿熱情,和享受自由的國家,有一次,巴西的一家公司想要去美國談一批設備購買的事務,在談判開始前,巴西的談判小組成員在紐約的街頭一起購物,以至于忘記了時間,導致他們耽誤了大量的時間在購物上。最后等他們到達談判現場時,美國的談判成員已經在談判地點等了他們將近一個小時。這對將時間看待的十分珍貴的美方來說是不可忍受的,他們表現出了極其的不滿,對巴西代表的行為進行了幾位嚴肅的批評和指責。在談判進行過程中,美方還是對此事耿耿于懷,因此巴西代表也感覺到了自己理虧,在談判場上也就無心與美方代表討價還價,所以面對美方的報價也沒有靜下心來認真的核算,就稀里糊涂的在抱歉中簽訂了合同,等巴西代表回過神來才反應過來自己吃了大虧,但已經為時已晚。
分析:
因為不同的文化背景就表現出不同的時間觀念,對他們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所以時間很珍貴,他們認為這個人如果不遵守時間會受到懲罰,會被他們看成是不可靠或不負責的人;而對東方和南美一些國家來說時間觀念并不沒有那么強,從今年的巴西奧運會開幕式和一系列事件就可以看出,巴西是一個追求自由,不愿意被束縛的國家,所以遲到對他們來說是常有的事而且也并不是什么不可原諒的事情。從這個巴西的案例中就充分說明了在談判開始前我們應該要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之間的差異。
文化的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是廣泛而又深刻的。不同的文化使得人們相互疏遠從而也就形成了在溝通過程中難以逾越的鴻溝。因此,談判者雙方要尊重、接納對方的文化,更重要的是要透過文化的差異本質,去了解和揣摩對方行為的真正意圖,并讓自己能在談判過程中被對方更為容易的接受。總體上來說,語言上的溝通技巧、肢體語言的使用、談判風格等方面是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最主要表現。
三、對影響的解決方案
跨文化商務活動中的文化差異對我國企業進行國際經營活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這些差異不僅影響國際商務談判,還影響著跨國經營管理,從全面分析它還影響我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的和諧關系,甚至導致產生市場機會的損失,交易成本的增加以及企業管理低下等問題。所以我們應該做的就是盡量消除或避免這些不利的影響。
面對文化差異,我們應該克服自己的不安和焦慮;消除誤解,盡量保持客觀寬容的態度;提高對其他文化的鑒賞能力;不采取防衛心態,多關注他入鄉隨俗,尊重當地的風格習慣;探索有效的溝通技巧;在交往時,不卑不亢,以禮相待。
面對時間觀念不同差異時,談判人員應在談判年開始前充分了解談判對手對時間的態度是怎么樣的,做到理解對方,并按照對方的要求來規范自己的時間觀念,避免發生和上面巴西談判者相同的情況。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在不丟棄自身文化的條件下,尊重他人,尊重他們的文化,謝絕用異樣的眼光去目視他人,更不應該蔑視別人。
總結:21世紀,在全球一體化這種大的經濟環境下國際貿易以迅猛的姿態發展著,國際商務也就成為貿易中更加普遍的存在。如何面對和解決文化差異帶來的影響是機會留給我們的作業,如何更好的把握住機會就在于,你怎么解決文化差異這個難題了。
【參考文獻】
[1] 劉松.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J]. 安徽文學(下半月). 2011(06).
[2] 劉俊.國際商務談判文獻綜述與評析[J]. 中外企業家. 2010(04).
篇4
關鍵詞:文化因素;國際商務談判;文化差異;影響
國際商務談判是一種對外經濟貿易中普遍存在的跨國界活動,也是對外經濟貿易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在很大程度上會涉及各個國家的不同文化和風俗習慣。因此,了解各國不同的文化差異是非常重要的。
一、文化差異對商務談判的影響
文化是一個國家民族特定的觀念和價值體系,構成人們生活和工作中的行為。由于特定的歷史和地域差異,世界各民族逐漸形成了自己獨有的文化傳統和模式。由于中西方傳統習慣、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等的不同,中西方文化表現出諸多差異。這種不同文化導致了商務談判中的各種矛盾,因此,了解文化差異對商務談判人員來說是相當重要的。
1.時間觀的差異
不同的文化背景會體現出不同的時間觀念,例如在西方國家,時間觀念很強,比較追求速度和效率,力爭在談判中速戰速決。德國人在會談時很注意對方是否準時,他們認為準時是一種基本禮貌,也是有責任感的一種體現。不按時守約,不僅浪費了雙方的時間,也是缺乏誠信的行為。另外,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中國人的時間觀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時間就是金錢”這種西方人的價值觀也正在被我國民眾所接受。由于持有不同的時間觀念,不同談判人員的談判風格和談判方式是存在很大差異的,為了避免因時間觀的差異所引起的沖突,要對各國的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這樣談判雙方才能順利地談判。
2.價值觀的差異
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價值觀、立場和經歷各不相同,美國人在談判期間更愿意將他們的討論集中在工作上,而不是集中在個人上;在拉丁美洲和中東,與談判人員在會談工作前,彼此熟識起來是很重要的。而他們所談論的內容往往是體育文化活動、個人愛好、公司的歷史等來聯絡私人感情,這對于進一步談判也是很重要的。
3.禮儀的差異
禮儀是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相互尊重的行為,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最常見的表現就是飯局和觀光等活動,希望通過飯局和觀光等活動來建立一種和諧融洽的人際關系;而美國人則個性比較開朗,不拘小節。不同國家禮儀的差異對商務談判也有著很大的影響,了解各國的禮儀差異,可以更好地完成商務之間的談判。
二、文化差異中不同的商務談判風格
談判風格,主要是指在談判過程中,談判人員所表現出來的言談舉止、處事方式以及習慣愛好等特點,由于不同國家、地區的文化背景不同,談判者具有不同的談判風格,他們的這種不同風格也反映了他們不同的文化特征。
1.在國際貿易中,美國人的談判風格是很有影響力的
一方面,美國人屬于性格較為外向的民族,在談判中、言語上比較直接坦率。另一方面,美國談判者有著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和自信,他們善于直接向對方表露出真摯的感情,即使是剛結識不久,他們的表現也會很友好,讓你在交流中倍感親切。
2.美國與英國雖然都是講英語的國家,但是卻有著不同文化上的差異
英國人雖然很講禮儀,善于交往,與美國人不同的是他們往往是先與談判者保持距離,然后才會慢慢地接近。英國人在談判時一般不急于求成,在價格或有關條款方面都可有商討的余地,他們所談判的焦點往往是談判過程是否能夠順利地進行。
3.中國人在商務談判中與美國和英國的談判風格不同
中國人有著強烈的民族優越感,希望別國的談判人員能夠尊重本國的文化。另外,中國人善良好客,在與中國人進行商務談判時,他們一般不會表現出那種盛氣凌人的樣子,相比之下,他們更喜歡在親切友好的氣氛中進行商務談判。
三、商務談判中文化差異的協調與溝通
跨文化的談判首先表現在談判的語言溝通中,為了使談判順利進行,談判者一般都會借助翻譯人員來進行。一個好的翻譯不僅要熟練掌握語言方面的技能,同時也要對對方的文化有著深厚的了解。當然,文化差異對談判的影響不僅表現在語言溝通中,還體現在非語言的溝通中,通過手勢和面部表情等肢體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然而由于文化的差異,非語言溝通也存在不同的含義,比如,很多國家和地區,人們多以點頭表示贊同和接受,以搖頭表示反對和不同意;在北美,為了避免在談判過程中出現一些令人不愉快的問題,人們總是小心謹慎,在指出別人的錯誤時,盡量做到得體而不得罪人。此外,西方人在與中國、日本等東亞的商人建立商務關系時,就非常注意東方人的文化,他們認為中國人的主要特點是談話存在著不明確性,比如中國人很不情愿在談判中說“不”,擔心說“不”會對商務關系造成傷害,由于這種不明確和間接的交流風格,使很多談判都沒有達到理想中的效果。
四、如何對待國際商務談判中的文化差異
國際商務談判涉及面廣首先要充分了解各國的文化差異,正確地對待文化的差異。談判者也要具有隨機應變的能力,避免談判中因文化差異的不同而引起的利益沖突。
克服溝通障礙是指談判雙方在進行商務談判過程中所遇到的由于主觀原因造成的理解障礙,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或者表達不明確而引起的。對于跨國談判來說,在交流過程中溝通障礙是經常出現的。所以要了解各國的文化背景,克服溝通障礙,使談判達到理想中的效果。
掌握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商務談判技巧,由于他們彼此存在著文化差異,所以必須充分了解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談判人員的文化環境及其差異,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知己知彼,促使談判最后取得成功。
作為一名商務談判人員,必須具備廣泛的世界文化背景知識,充分了解不同國家、地區間存在的差異。在跨文化談判中,除了基礎的談判技巧以外,理解文化差異并確定相應的談判技巧是重要的。無論談判雙方有著怎樣不同的背景,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達到兩方的雙贏,因此在談判過程中不應該局限于如何縮小雙方因文化差異而在理解上可能存在的誤差或矛盾,而應考慮到不同文化的因素,從而提高談判成功的可能性。
參考文獻:
[1]劉雯祺.中西文化差異對涉外商務活動的影響[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04.
[2]張強.談判學導話[M].四川大學出版社,1999.
[3]李輝.國際商務談判[M].上海財經出版社,2005.
[4]趙銀德.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行為的影響[J].實務探討,2002.
[5]唐德根.跨文化交際學[M].湖南:中南大學出版社,2003.
[6]邱革加,楊國俊.雙贏現代商務英語談判[M].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
篇5
關鍵詞:商務英語交際 跨文化 語用失誤
一、跨文化語用失誤的概念及國內外研究狀況
語用失誤是跨文化交際中的常見現象。近年來,隨著商務活動的日趨頻繁,跨文化語用失誤引起了國內外學者和語言教師的重視。英國語言學家Jenny Thomas為跨文化語用失誤的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大部分關于跨文化語用失誤的研究都是在他的研究成果之上進行的。其他學者以Thomas的理論為基礎,對語用失誤分別進行了質的研究和量的研究,分析了語言語用失誤和社交語用失誤方面的漢英差異,指出導致語用失誤的主要原因包括文化差異,文化遷移,母語遷移,違反語用規約,語言語用知識和社交語用知識的缺乏等。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語用失誤產生的原因,其研究為其他相關研究指明了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實用價值。
二、研究商務英語交際中跨文化語用失誤的重要意義
研究跨文化語用失誤對于順利開展國際商務活動和商務英語教學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一方面,世界經濟全球化需要大量適應市場需求的國際商務人才。國際商務人才的特點是具有扎實的商務英語功底,熟悉商務領域專業知識,同時還要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一種理解文化差異并做出適當反應的跨文化語用能力。研究跨文化語用失誤有利于指導商務人員跨越文化障礙,在跨文化交際中調整自己的言語行為規范,避免因文化差異而產生的交際沖突、誤解和分歧,發現交際故障之所在并知道采取怎樣的補救措施,實現商務合作的目的。另一方面,商務英語的最大特點就是交際性和實用性。目前的商務英語教學基本上還是依照“英語+商務知識”的模式進行,教師只重視語言技能和商務知識的傳授,忽略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導入和跨文化語用能力的培養,使語言與文化脫節。為適應入世后中國商務活動日益國際化的發展趨勢,跨文化語用能力在商務英語教學中的培養十分必要。研究跨文化語用失誤有利于推動商務英語專業課程的改革發展,將有關言語行為中的跨文化語用內容增加到商務英語教學大綱中,在教學中將語言與文化相融合,以培養既懂得商務英語專業知識又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復合型國際商務人才,減少跨文化交際中的語用失誤,提高跨文化交際的成功率。
三、商務英語交際中跨文化語用失誤的分析
篇6
一、國際商務談判文化障礙的表現
1.談判者的思維方式障礙
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人們把對客觀現實的認識凝固成經驗和習慣,借助語言形成思想,又賦予思想一定的模式,進而形成一種思維形態。不同的民族文化,有著各自不同的思維方式、思維特征和思維風格,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思維差異。如東方文化重形象思維、曲線思維、辨證思維,西方文化重抽象思維、直線思維、形式思維,如果思維方式差異的障礙無法跨越,就可能面臨著雙方談判行為的障礙。
2.談判者的語言表達方式障礙
人類學家霍爾按語言表達直接程度的大小把社會分為高語境社會和低語境社會。
在高語境社會里,同民族人們長期生活在一起,語言只是信息傳遞的一部分,彼此間的熟悉使人們的非語言交流占了大量比重。所以中國的談判者總是含蓄而間接地表達見解,很少直接予以拒絕或反駁,并且把和諧看作實現價值的先決條件,追求永久性的友誼和長久合作。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歐美文化中的交流方式屬低語境,由于漫長的移民和相互交融的過程造成彼此交流的困難,語言表達的清晰和直接尤為重要。
3.談判者的商務價值觀障礙
在眾多的文化因素中,價值觀是核心內容之一。價值觀具有持久性、穩定性,為社會成員所普遍接受的信念。作為文化構成的深層因素,它既是社會文化的組成部分,又是社會文化因素在人們心中長期滲透、積淀的結果,它持久地影響著人們的態度、需要和行為方式。在不同的文化中,價值觀念有很大差異。
一般認為,群體價值是東方文化的思想內核,而個人主義是西方文化的支柱。在西方,獨立、自由和個人平等的觀念非常濃厚,崇尚自我奮斗和個人主義。他們交流方式幽默,注重現實、自我和實際行動。而中國的集體觀念較強,強調的是集體的責任,中國的倫理觀念較重。“熟人”和“關系”有其特殊的內涵和意義。
二、 文化障礙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
文化對談判的影響是廣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自然地將人們劃分為不同的類群,這種地域的、所屬群體上的差別有使不同文化的群體相互疏遠的傾向;另一方面,不同的文化也是人們溝通與交往中的障礙。文化障礙對談判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文化障礙對談判溝通過程的影響
文化障礙對談判溝通過程的影響,主要表現在談判的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以及談判者溝通方式。在國際商務談判中的談判雙方經常屬于不同的文化圈,有各自習慣的語言溝通、非語言溝通及溝通方式。
2.文化障礙對談判風格的影響
文化不僅決定著談判者的倫理道德規范,而且影響著談判者的思維方式和個,從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者形成風格迥異的談判風格。談判風格對于談判過程中談判雙方的交往方式、交往關系,甚至談判結構有著直接的影響。遵循文化的差異,可以把談判風格分為兩種類型:東方型談判風格和西方型談判風格。
東方型談判風格是以東方文化為背景的亞洲國家的談判風格,其中以日本、韓國為典型代表。而西方型的談判風格是以西方文化為背景的歐美國家的談判風格,其主要的代表有美國和英國等。
3.文化障礙對倫理與法制的影響
中國文化習慣于從倫理道德上考慮問題;而大多數西方人卻恰恰相反,他們更多的是從法律上考慮問題。
三、克服國際商務談判文化障礙的對策
作為國際商務談判人員,必須認識到文化差異對談判的影響,認識到不同文化背景的談判者在思維方式、談判方式及談判風格上存在著差異,在國際商務談判全過程中克服文化差異因素對談判造成的障礙,并采取相應對策。
1.談判前了解文化差異可能造成的文化障礙
談判準備工作包括:談判背景,對人和形勢的評估,談判過程中需要核實的事實,議事日程,最佳備選方案和讓步策略。其中談判背景又包括談判地點,場地布置,談判單位,參加談判的人數,聽眾,交流渠道和談判時限。所有準備必須考慮這些文化差異可能帶來的文化障礙。
2.在談判中要正確處理文化障礙
(1)謹防文化假設。由于文化行為自幼形成,國際商務談判者們常常意識不到自己的行為方式是如何受文化習俗和價值觀的影響,便假定其他人和自己相同。這種“文化近視癥”最容易誤導人,因為即使屬于同一文化的兩個人也不一定完全相同,就像一棵樹上找不到相同的兩片樹葉。
(2)建立跨文化的談判意識。國際商務談判中,必須加強跨文化談判意識,認識到不同文化類型背景的談判者在需求、動機、信念上的不同,學會了解、接受、尊重對方文化,理性對待文化差異。在正確談判意識指導下,國際談判者要靈活多變,使自己的談判風格和策略適應不同的商務文化類型。
3.運用合理方式
國際商務談判過程一般包含四個階段:一是寒暄,談一些與工作不相干的話題;二是交流與工作相關的信息;三是進行說服;四是最終達成協議。
寒暄意旨在了解客戶的背景和興趣,從而為選擇適當的后續溝通方式提供重要線索。交流與工作相關的信息時采用對方接受的溝通方式。說服時講究策略與技巧。達成的協議具體明確。
4.針對文化差異搞好后續交流
篇7
【關鍵詞】中西方文化差異;跨文化交際;國際商務文化意識
商務英語作為一門用于國際商務環境中應用的專門用途英語,是大學階段市場營銷、國際商務、工商管理、國際貿易等商科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其內容包括商務環境下的各個場景。商務英語教學的目的不應僅僅是教會學生某一商務情景下的英文詞匯、表達方式等語言技能,而更應注重提高學生在未來職場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即教會他們如何與英語國家的人進行成功的溝通交流,讓學生了解外國人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觀等,導入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教育,培養學生的國際商務文化意識,使學生在未來的國際商務交際活動中避免文化沖突,成功交際。
一、跨文化交際中的中西方文化差異
1.生活方式的差異
西方人在生活上講究舒適,即便是出差也會盡量保持如在家般的生活質量,另外對住宅的安全如高層消防問題非常重視。而相比較而言,中國人出行則盡量簡單,能湊合就湊合。在住宅的防盜上下功夫大,在消防安全上則重視不夠。
那么在商務活動中,比如在幫客人預訂酒店時,就應注意在規格相當的基礎上選取環境較好,遠離市區,相對安靜的酒店,最好是那種酒店外還有小花園,從房間的窗戶看出去有好的風景的房間。如在海邊的話,面朝大海的海景房,在內陸的話,選取俯瞰公園,小樹林等的房間,一定不可訂俯瞰繁忙的吵鬧的街道的酒店。
如有的項目外國員工會在中國當地呆相當長商務一段時間,需要租房住時,一定注意住房的安全問題。如果住高層的房子,除了要選取24小時安保的社區外,應在住所內給配置滅火毯、消防面罩、滅火器,醫藥包等,并在客人入住的時候將火警報警器的位置告知。
2.飲食文化的差異
商務宴請是一項重要的商務活動,宴請融洽的氛圍中對雙方的溝通更有利,同時也是表達熱情好客禮尚往來所必需的。充分注意中西方的飲食文化差異對成功的宴請至關重要。
如西方人不喜歡那種啃骨頭的肉類,感覺既不文雅也很殘忍。因此在點菜時像鳳爪、豬蹄、鴨頸之類我們國內比較喜歡的菜不可以點,魚類也是,最好是點那種沒有不用吐魚刺的魚片。另海鮮或很辣的川菜,應事先問明客人是否可以吃。
另外餐桌上不可給對方夾菜,勸酒,讓對方隨意即可。此外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注意時間的掌握。在國內很多人習慣邊吃邊談事情,一頓飯經常吃上好幾個小時。在西方人看來,吃飯就是吃飯,氛圍應輕松享受,聊聊天,談談風土人情,開開玩笑,吃飽了就結束,不拖拉。
3.風俗習慣和禮儀習慣的差異
在商務活動中要了解西方國家的風俗習慣和禮儀等,在交際中才不至于失禮。比如在贈送禮物時,無論禮物大小一定要包裝好。收取禮物時,西方人習慣當面拆開并致謝,與我們的習慣不同。又比如在穿著方面,雖然歐美人平時講究舒適,喜歡穿牛仔褲和T恤,但在正式的場合,都很注意穿正裝,男士一般穿深色特別是黑色的西裝,女士則穿根據場合不同穿套裝或晚裝。而在國內現在人們衣著越來越注重休閑,甚至在正式的場合也穿著休閑衣,筆者曾見一次商務接待中,外方人員全部正裝,而中方大多穿休閑衣,甚至有好幾個都穿的是戶外運動系列的運動衣,從衣著上難免失禮。
在對待隱私方面,西方人非常注重自己的隱私,因此在商務交際中不可提及家人、工資、年齡等敏感話題,可聊一聊運動賽事、天氣、娛樂、旅游度假等。打電話時,在我們國內,很多人在電話中會問對方:“在哪呀?在干什么呢?”,表示關心,或者是對話的開始,雙方都理解。但在與歐美人通電話時,如果問“Where are you?”或“What are you doing?”對方會感覺非常奇怪,有窺探別人隱私之嫌。
4.思維方式的差異
西方人思維方式比較直接,守時,工作細致,認真,制定好的規則會嚴格遵守,講究工作效率。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語言下人的思維方式也完全不同。了解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工作中才能互相理解,順利合作。比如筆者曾聽到一個外企的中國行政人員說班車問題,非常不理解,班車按規定是15分鐘發一次,從辦公室發往施工現場,循環發車。但有時發車時根本就沒人,也就是空發一趟,因此中國員工認為沒人時就應停發,避免資源浪費。但外方主管不這么認為,他認為,班車每15分鐘發一趟的目的就是為了員工在辦公區和施工現場之間往來方便的,即使無人,也照發。要是無人就停發,那間隔的時間就不再是準的15分鐘了,有可能就是半個小時,間隔時間不固定了,這樣往返兩地之間的人員就無法估算時間坐車,有可能會等很久才能坐上車,這樣就會耽誤他們的時間并隨之帶來一連串的延誤,甚至會出現事故,因此即便是空車也要嚴格的每15分鐘發一趟。這是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典型案例。
5.、政治立場的差異
中西方的文化背景下的宗教、政治都有巨大的差異。這一點學生都能理解,在商務英語交際中,盡量避免談論政治、宗教之類的敏感話題,更不必大談特談國內的政策等,因為對方也不會理解也不感興趣,對交際無益。可談談所在地區的近期的發展,悠久的歷史,標志性的旅游景點等等。
二、商務英語教學中國際商務文化意識的培養
1.在商務英語的課堂教學中加大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比重
在每一單元的主題下,都應結合教學目標,補充中西方文化差異的內容。比如:在商務電話單元中,應導入中西方電話禮儀的差異。如商務電話,打電話的時間,應在白天工作時間打,不可在周末或是晚上對方下班后,除非是有緊急的事,就算有緊急的事也應先為在非工作時間打擾別人而致歉。因為在西方人看來下班的時間就屬于自己的個人時間了。再比如在機場接機單元中,應介紹接機、拿行李、訂酒店等細節方面的中西方差異,以便將來學生在自己的實際工作中可以正確應對。
2.以案例的形式闡述中西方文化差異
商務英語教學中,導入中西方文化差異時采取案例的形式。來自外企的文化沖突的真實案例生動有趣,更便于學生理解,使他們在以后的職場交際中成功避免發生類似問題。但收集案例對教師來說要求很高,教師不僅應自己非常熟悉西方文化,還應到外企掛職,才能接觸到鮮活的文化沖突的案例,用于教學。
3.視頻的應用
現在有很多流行的美劇和電影,里面有很多片段和情節帶有明顯的文化特征,并且語言都是最鮮活,時下最流行的,將這樣的片段選取后用于課堂,視頻的資料形象、直接,教師可做必要解釋,指出此處文化差異的點,學生在理解文化差異的同時,也訓練了聽力和口語,了解了目前某個英語國家流行的詞語和說法。
三、結語
明確了解中西方的文化差異,對成功的跨文化交際至關重要。商務英語的教學中應注重文化差異的導入,培養學生的國際商務文化意識,使其在將來的職場中避免文化沖突,成功參與商務活動。
參考文獻:
[1]梁爽.中西文化差異與商務英語教學[J].經貿實務,2011,10.
[2]李培.看中西方文化差異談商務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導入[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05.
[3]段學蓮.交際中的中西方文化差異[J].中國科技信息,2008,03.
篇8
關鍵詞:跨文化貿易能力跨文化能力發展曲線跨文化能力培養教學方法本科
貿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國公司越來越多。新的國際貿易形式的出現,比如戰略聯盟和國際易貨貿易,這意味著企業對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跨文化管理作為一門新興學科是20世紀末首先在在歐美等西方國家出現的。隨著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企業跨國經營的日益深入,跨文化領域的研究已經比較成熟了,美國和歐洲一些一流的商學院非常重視培訓學生的跨文化能力。中國企業國際化程度總的來說相對較低,對這個課題的研究起步也比較晚,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學者認識到跨文化能力對國際貿易的重大意義。
跨文化能力的內涵
在跨文化能力內涵的研究上,跨文化意識、跨文化商務技巧和國際管理能力已成為研究的核心。
跨文化意識
跨文化意識是指商務人員對文化差異的理解并做出適當反應的一種商務意識。換言之,反映國際貿易者本土文化的價值觀的行為標準已不能滿足跨國公司發展的需要了。國際化的企業運作中的各個環節,如:人力資源管理和激勵機制、國際營銷、交流決策,都需要較高跨文化意識。在文化研究的范疇內,很多研究者提倡將文化差異概念化,以使學習者認識到文化多樣性對商務的影響,并為跨文化意識培養奠定基礎。
GuyandMattock(1991)提出了地域、宗教和歷史是影響文化的三個重要因素。BonvillianandNowlin(1994)則深入的解釋了文化差異對個體行為方式的影響。他們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個體的交際行為、審美觀念、時間觀念和個人成就觀會有所不同。Hofstede對文化差異的實證研究則在該領域最具影響力。他認為,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個體受到態度、價值觀、文化差異的巨大影響。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個體從四個維度上互相區別:權力距離;不確定性規避;生活數量與生活質量和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Hoecklin(1994)提出文化意識不僅僅是在國際貿易中對文化差異的反映,良好地跨文化意識是跨文化貿易組織創造競爭優勢的首要條件。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影響國際商務活動的重要因素,有時甚至起決定性影響。以上有關文化意識的文獻回顧旨在為國際商務人才培養者提供一個框架,使他們能更好幫助學生深入、客觀的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樣性。應當注意的是,僅僅了解文化差異是不夠的。至少,跨文化意識必須轉化為跨文化商務技巧才能為商務活動服務。
跨文化商務技巧
對國際商務人才所應具備的商務能力的研究,美國學者Bigelow在此領域的研究具有重大貢獻。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務環境下的商務能力應涵蓋十個方面:對文化和組織的理解力、適應能力、建立關系能力、系統和多視角的思維能力、態度、敏感性、語言能力、文化影響下的決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Lane與Distefano(1992)在回顧了有關全球國際商務戰略管理和國際營銷領域中急需解決的人力資源能力問題后,強調了國際商務管理人才必須具備的能力包括:發展和運用國際商務技巧的能力、管理變化和過渡的能力、在多元文化下進行管理的能力、在各組織結構中設計和運作能力、與人合作的能力、與人溝通的能力和在組織中學習與轉移知識的能力。顯然,良好的跨文化商務技巧能使商務貿易者有效的參與國際貿易事務。
在跨文化商務交際中,語言、文化、商務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系。在中國,此方面的研究集中揭示了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重要性和培養方式。馮毅(2004)闡釋了企業管理中的跨文化溝通。提出從認知層面、價值觀層面、語言層面和非語言交際層面構建我國企業跨文化溝通體系的建議。周錳珍(2004)從言語行為、非言語行為、意識形態、價值標準、禮貌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經濟交際在商務話語系統中的表現、作用和影響,并提出了深入了解對方文化和遵循經濟市場的共同規約等建議。
誠然,跨文化商務技巧的發展需要在商務環境中得到磨練,實踐經驗和大量的在職培訓起著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在培養商務人才時,義不容辭要以培養學生跨文化商務技巧為核心。越來越被首肯的做法是通過跨國合作提供國際商務課程。讓學生有機會參加多文化的小組活動,與來自不同文化的同學進行合作與交流。
跨文化管理能力
跨文化管理能力與跨文化商務技巧的不同之處在于后者強調綜觀全局的高級管理能力。一個跨國公司跨國投資經營時,他們往往需要融合三種文化:自己國家的文化、目標市場國家的文化、企業的文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國際化經營管理中非常重要(黃華,2004)。國際管理能力包括:具有國際視野的商務能力、在國際貿易管理中協調不同文化的能力和在國際貿易中有效管理人力資源的能力。合格跨國管理人才應具備:全球化的視野、對地方情況快速做出反應、協同學習、轉變和適應、跨文化交際、合作與國外經驗等素質(Adler和Bartholomew,1992)。
跨文化貿易能力的發展順序
在國際商務課程中,有效跨文化素養發展途徑要求其培養過程必須符合一定的能力發展順序。Clackworthy(Laughton和Ottewill,2000)的跨文化能力發展曲線將跨文化能力發展分為六個階段(見表1)。
發展的第一階段被Clackworthy看成為“質疑”或“無知”階段。他把受訓者稱為“本地專家”。也就是說,受訓者具有較表層的文化差異的認識,而他們行事以本國文化為標準。在“覺察”階段,學習者逐漸意識到跨文化差異的存在,同時他們也開始意識到自身的優勢和弱點及存在跨文化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階段,學習者開始深入的了解跨文化差異的內涵以及跨文化技能發展的性質和緯度。在“合成”階段,學習者開始將本土文化和異國文化進行融合,這些“二元文化專家”開始掌握了以技能為基礎的跨文化能力。接著學習者自然的過渡到了“選擇”階段,學習者又被稱為綜合者,能夠自如的融合兩種文化,并結合技能方法構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的“能手”階段,學習者能夠利用跨文化能力管理國際貿易項目,達到了一個多元文化“領導者”應具有的能力水平要求。
高校國際商務課程是符合市場需要,并急需通過與國際接軌來加強建設的一門學科。對我國高校國際商務課程建設者來說,其挑戰在于開發將跨文化能力發展曲線和技能發展有機的融合在一起的課程內容,,以使學生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在采取這種培訓理念時,整個程序中的技能發展培訓必須在多元文化的視角下進行。但是在課程整合與統一的現代國際商務教學下,方案的設計有一定的難度。在英國,大部分大學的商校開設的國際貿易專業的一些課程的教科書都已將跨文化教學內容獨立成章,其他課程則將文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各個章節中。在美國,不少商學院開設了“國際貿易文化”課程,如圣路易斯大學開設了“歐洲政治和文化環境”、“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環境”、“亞太政治和文化環境”和“管理文化差異”等課程,以期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跨文化商務能力。
跨文化能力培養的教學方法
深入到培養學生跨文化能力的具體教學策略,我們可以從人力資源培訓項目中汲取經驗。下文以Clackworthy的文化能力發展曲線為基礎,結合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培養任務提出具體的教學建議。
從教學的模式來說,我們可將教學分為事實教學、分析教學、實踐教學(見表2)。
事實教學
事實教學一般用于學生跨文化能力發展的初級階段,學生此時往往會對異域文化存在疑問,開始覺察到文化差異的存在,容易會以固有的本國文化來對異域文化想當然。教師在教學中要恰當的介紹不同的文化,并簡單介紹相關的文化理論(如:Hofsted的四維理論),使學生在了解大量的有關跨文化知識的同時建構初步的理論框架。具體的實施方法有講課、提供相關書籍、播放錄像、專題講座等。
分析教學
分析教學是指以對比分析為手段,深入分析理解國際商務實踐中成功和失敗的案例。學生對不同的案例加以分析,將理論與實踐相融合。較深層次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商務的技巧。在此階段,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學方法是最有效的。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課堂語言訓練、比較練習、多媒體交互學習等方法來進行教學。
實踐教學
實踐學習適用于跨文化能力發展的最后階段。教師以發展學生多元文化能力為目標。教育學生利用已有的跨文化技能構建正確的文化觀。初步參與并利用已有的跨文化能力進行商務實踐。這一階段是針對大三大四開始參加商務實踐的學生設計的。教學以參于活動的方式為主。可以采用的教學活動方式有:跨國小組活動、文化訓練自我診斷、角色扮演、國際工作經驗、跨國商務談判模擬等方法。這一階段的關鍵是發展學生的文化元認知能力,在每一項活動前,讓學生事先有一個明確的規劃:做什么,怎么做,為什么……。事后有反思:做了什么,成功否,學到什么,如何做的更好。
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加快了其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進程。跨文化素質是跨國界合作的必備素質。任何高校的人才培養都應服務于市場需要。忽略勞動力市場發展趨勢的培養模式將導致學生面對挑戰無所適從。以上對跨文化能力的內涵界定和發展順序的分析,以及便于操作的具體教學建議供高校國際經濟貿易課程設計者、教材編撰者、一線教育者參考。
參考文獻:
1.曾宇平.國家經濟與貿易人才獨特素質及其培養對策.經濟師,2003(11)
2.陳立新.跨文化管理對我國企業跨國經濟活動的影響.商業時代,2004(12)
篇9
關鍵詞:國際商務談判;跨文化;差異;談判風格;對策
中圖分類號:G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49X(2008)-03-0050- 02
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之下,國家間的商務來往越來越頻繁,國際商務談判在跨國經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不僅是經濟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也是各國文化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跨文化是國際商務談判最大的特點,正是這種文化上的差異導致了國際商務談判中的文化碰撞甚至沖突,相當一部分談判也因此而告失敗。因此,了解談判雙方的文化背景,避免文化差異帶來的沖突,對于國際商務談判的成功與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東西方文化差異
跨文化談判的核心問題是要克服文化差異帶來的阻礙。美國社會學家David popenoe 從抽象角度對文化作了如下的定義:文化是一個群體或社會就共同具有的價值觀和意義體系,它包括這些價值觀和意義在物質形態上的具體化,人們通過觀察和接受其他成員的教育而學到其所在社會的文化。各個國家各個民族文化的形成都要經過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而本國或本民族文化一旦形成,即滲入到人們的言談、行為、思想各個方面。受地理環境、政治制度和經濟發展的影響,東西方文化有著非常大的區別。
(一)價值觀不同
從文藝復興開始,西方國家就逐漸形成了以個人主義為核心的價值體系。個人的存在被視為群體存在的基礎。整個社會都推崇人的價值,強調獨立。依靠個人的成就來評判一個人的價值,注重個人特色,思維活躍,大膽自信,尊重他人隱私,強調人人平等。
東方文化則受儒家文化影響很深,強調群體價值,認為先有群體后有個體,個體是群體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推崇社會的有序與和諧。主要由個人對社會的貢獻來評判一個人的價值。注重團隊合作和良好的人際關系,強調謙虛謹慎的優良美德,崇尚權威,有著根深蒂固的等級觀念。
(二)思維方式不同
西方文化注重歸納推理,習慣于從特殊到一般。此外,偏好分析思維,將研究對象分解成不同的發展階段或組成部分,從細節入手進行分析。注重對立,從微觀的角度思考問題,思維上部分優先于整體。
東方文化則注重演繹推理,習慣于從一般到個別,而且,更加偏向于綜合思維,將一個事物看成一個整體,從宏觀的角度來把握和分析,注重統一,思維上整體優于部分。
(三)利益意識和法律意識不同
利益是談判的主要評價指標。比較而言,西方人的利益意識更為強烈。西方社會的基礎是以市場交換和市場競爭為主要特征的現代市場經濟,在這種社會中,人們追求的是利潤最大化,在這種社會中形成的人際關系主要是利益關系,遵循公事公辦的規則,習慣把任何細節都付諸于法律,法律在西方國家有著至高無上的地位,而人情關系則十分的淡漠。生意歸生意,朋友歸朋友,公私分得很清楚。
而受儒家文化的影響,東方文化則更具有“人情味”,人際關系網的建立往往在談判中發揮關鍵作用,人們之間不主要以利益交換為基礎,更重視非經濟性資源的人情關系,所謂“買賣不成仁義在”。東方人一般避免正面摩擦,更相信法外有情,不輕易訴諸于法律。
二、談判風格的差異
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造就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談判風格。本文選取最具有東方文化特征的日本和最具西方文化特征的美國進行比較分析。
(一)日本的談判風格
日本文化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特別是儒家文化已深深地植根于日本人的內心深處。日本是禮儀之邦,第一次見面常有送禮的習慣,而且禮物的檔次與客人的職位相對應;日本人很講究面子,他們很少說“不”,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做會傷害雙方的和氣。在洽談過程中,日本人即使對對方的某方面的提議有保留意見或不同的看法,在一般情況下很少直接拒絕或反駁,他們一般是通過迂回的方式來陳述自己的觀點;日本人的觀念中,個人之間的關系占據統治地位,在同外國商人進行初次的商務交往時,喜歡先進行個人的直接面談接觸,且樂于接觸經過熟人關系介紹來的廠商;日語的隱含意思比較多,一般如果不是談判雙方都能熟練地使用日語,或是找到雙方都信任的翻譯,則盡量不要用日語;日本人注重和諧的人際關系,在談判中,日本人有相當的時間和精力是花在人際關系中的,因此,談判時一般不直接切入主題,而是友好客氣的稱贊一下對方,給對方留下良好的印象;日本人一般不帶律師參加談判,他們認為帶律師參加談判,可能意味著以后會蓄意制造法律糾紛,是一種不友好的行為,他們更愿意相信人而不是契約,在他們看來,合同不是最重要的,至關重要的是相互間的信任和誠實;日本人注重集體觀念,不喜歡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有專家認為,日本企業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團隊精神,同樣,他們對于談判的另一方也要求率團參加,如果派出的人數太少,會懷疑其能力和代表性;日本人注重交易時的官員影響,著眼于建立長期的交易關系,并不十分講究眼前利益。在談判中往往善于搞“蘑菇戰”,實施拖延戰術,設法了解對方意圖,并模糊己方意圖,經常把對方折騰得筋疲力盡而接受其要求。
(二)美國人的談判風格
美國談判人員有著與生俱來的自信和優越感,喜歡在雙方接觸的初始就闡明自己的立場、觀點,推出自己的方案,以爭取主動。在雙方的洽談中充滿自信,語言明確肯定,計算也科學精確。因此,美國人傾向于使用原則性談判戰略;講究辦事效率,干脆利落,不繞彎子,不拖泥帶水,當意見不一致時直接提出反對意見,他們總是開門見山,采用積極的態度,注重利益,不在小問題上浪費時間,經常運用各種策略;注意企業的形象信譽,公共關系并常在氣勢上咄咄逼人,作為買方則要求賣方在提品的時候同時滿足其相關條件,而作為賣方則希望買方按照其意愿和要求簽訂協議;美國人的法律意識根深蒂固,一切事務都可以訴諸法律。他們認為,交易最重要的是經濟利益。看重合同,十分認真地討論合同條款,而且特別重視合同違約的賠償條款,一旦雙方執行合同條款中出現意外情況,就按雙方事先同意的責任條款處理;美國人有著很強的時間觀念,在節假日和下班時間是不談公事的。在美國人心中,時間就是金錢,如果在談判中一些形式化的禮儀占用了很多的時間,會使得他們喪失耐心。
(三)美日商務談判案例
正因為美日文化的巨大差距,美日兩國的談判風格截然不同。相比而言,美國的談判方式就像是武術中的棍法,主動進攻,攻勢犀利、目標明確,態度也比較強硬。而日本的談判方則類似于太極,以退為進,柔中帶剛,隱藏自己的目標,看似軟弱,卻能化解對方的攻勢,逐漸把自己從一開始的被動地位逐漸轉化為最后的主動地位,并在最后迫使對方接受有利于自己的條件。兩國之間的談判,經常因為兩國風俗習慣、社交禮儀的不同而無疾而終。
例如,一家美國公司帶著一份預先制定好的合同去日本就建立一家合資企業進行談判。當美國人與日方人員第一次見面時,美國人就把建議的合同副本放在日本人面前。頓時,日本人目瞪口呆。日本人認為,美國人在第一次會面剛開始就拿出合同文書是非常粗魯和不妥當的。為此日本人得出結論,同這樣的公司進行進一步的商務往來將是不明智的。
三、跨文化談判的對策
(一)合理安排談判人員
選擇參與國際商務談判的談判人員,應考慮到對方的習慣。例如,在與日本談判時,要安排一兩個公司高層人士以表示對對方的重視,而在美國談判時,則最好要求有律師到場,以便及時解決談判中涉及到的法律問題。
(二)理解與尊重對方的文化和風俗習慣
在談判之前,應該理解并接受各種文化的差異,了解對方的文化風俗。在與西方國家談判時,應注意尊重對方的隱私以及,與阿拉伯國家的人員談判時,尊重對方的一些特殊的風俗習慣,而與東方國家談判時,則應注重見面時的禮節。
(三)不盲目崇外,尊重本民族的文化
雖然在談判時,我們應該尊重對方的文化,但是,也應該保持自身文化的特色,不卑不亢,不要一味的為了遷就對方而放棄自己的文化信仰和風俗習慣,這不但不能達到表示友好的效果,反而是一種向對方示弱的表現。
(四)選擇合適的談判方式
美國人是縱向談判的代表,談判中表現出強烈的求勝欲望,希望迅速地解決主要問題。法國人則主要應用橫向談判,他們喜歡先為議題畫一個輪廓,然后確定議題的各個方面,再達成協議。日本人則小心謹慎,他們習慣對合同作詳細審查并且在內部做好協調工作,因而談判過程較長,先與每個人單獨談,當達成一致時,再安排范圍更廣的會談。
(五)根據談判對手來制定談判策略
在談判中,往往要運用很多的技巧來說服對手。對于注重人際關系和長遠利益的國家,即便進行說服,出于保全面子的心理,要選擇含蓄的方式。如在日本,直接或強硬的談判戰略可能會讓對方丟面子,并會破壞個人關系,所以較少被使用。而西方國家,則急于說服對方,達成一致,例如,美國商人喜歡在談判桌上攤牌,急于從信息交流階段直接進入到說服階段。
談判者在談判的時候,已經深深地打上了本國文化的烙印,而談判的結果雖然是以客觀的經濟利益為目標,但是談判人員的主觀因素也是一枚有決定性意義的砝碼。因而在進行國際商務談判之前應認真研究對方談判人員的文化背景及其特點,作好充分的準備,以此加強自己的談判實力,并在談判中因勢利導,取得談判的成功。
參考文獻:
[1] 周娟美. 對國際商務談判中的文化因素探析[J]. 機械管理開發 , 2005,(02)
[2] 左小平. 國際商務談判中的文化因素[J]. 商業研究 , 2005,(06) .
[3] 王雅梅,譚曉鐘. 論影響國際商務談判的文化因素[J]. 中華文化論壇 , 2002,(03)
[4] 李郁,張泳. 淺談國際商務談判中的跨文化問題及對策[J]. 商業研究 , 2004,(24) .
[5] 劉白玉. 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J]. 商場現代化 , 2005,(10) .
[6] 潘舟. 東西方文化差異對商務談判的影響[J]. 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 , 2007,(04).
[7] 劉昌華. 美國人的商務談判風格[J]. 陜西經貿學院學報 , 2000,(04)
[8] 劉雯祺. 東西方價值觀的差異及對跨文化商務活動的影響[J]. 四川行政學院學報 , 2005(03).
[9] 趙銀德. 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行為的影響[J]. 對外經貿實務 , 2002,(10).
[10] 吳曉. 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J]. 合作經濟與科技 , 2005 ,(08).
[11] 鄒芙林. 試論文化差異對國際商務談判的影響[J]. 企業經濟 , 2007 ,(01).
[12]唐靜. 國際商務談判中跨文化因素探悉[J]. 商業研究 , 2005,(11).
[13] 楊晶. 商務談判[M]. 清華大學出版社 , 2005.
篇10
二、選題的意義和價值
涉外商貿談判中跨文化溝通,是國內企業談判者難以把握的內容。如何處理好涉外談判中的文化溝通,如何避免談判中的誤解……,是國內許多涉外談判者十分關心的問題。論文從談判中常見的中外商務談判的文化沖突分析出發,結合東西方思維方式、商業習慣、社交禁忌與法律等方面的差異,提出了涉外談判中的跨文化溝通的策略
商務活動開展必須依跨文化溝通來實現。跨文化溝通往往會受到不同的文化差異因素的阻礙。這些文化差異包括語言文字、思維方式、價值觀念、法律規范、風俗習慣等因素。要進行有效的跨文化的溝通,應采取適當的溝通途徑,克服文化差異的不利因素,加強理解和融合。
三、選題的學術前史
跨文化溝通是跨國公司管理中的重要方面。文化、文化層次及文化差異在跨國經營中對跨文化管理和談判的語言溝通與非語言溝通的基礎有著重要影響。肩負跨文化溝通任務的跨國管理者們應該認識文化差異、尊重其他文化及努力協同文化差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跨文化溝通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個體的交際行為、審美觀念、時間觀念和個人成就觀會有所不同
四、選題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
1、商務談判中的跨文化溝通問題的重要意義。
2、商務談判中的文化語言文化差異。
3、商務談判人員的跨文化交通能力。
難點:商務談判人員應該具備的跨文化溝通能力。
五、計劃采用的方法
6月到9月查找資料,10月整理資料,11月完成初稿,12月修改,定稿。
將用夾敘夾議的方法進行論述。既對跨文化交流學進行論述,又結合涉外秘書的具體工作進行分析。把跨文化交流學的理論有效的運用到商務談判的具體工作中去。
六、論文綱要
目錄
第一章商務談判中跨文化溝通的重要意義
第二章關于跨文化交流學
第一節內容
第二節文化交流學研究的目的
第三節跨文化交流學的基礎研究提高跨文化意識
第四節跨文化交際的障礙
第三章商務談判人員應該具有的跨文化語言修養
第一節中國與世界各國間的文化差異
第四章商務談判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七、參考文獻
⑴胡文仲,跨文化交際學概論。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1999-11第1版
⑵胡文仲,跨文化交際面面觀,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⑶王興孫,陳潔,報道國際貿易方面的理論研究成果和最新信息,介紹國際商務知識。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北京)
⑷王健宜、滑本忠編著:潘雪輝、滑本忠、劉肖云、張季蕓,書中所討論的問題是由三方面的專家共同認為在國際商務溝通方面至關重要的。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0第2版
姓名:
學號:
專業:
- 上一篇: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的能力
- 下一篇:綠色建筑基本要素
相關期刊
精品范文
10國際金融專業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