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專業背景范文

時間:2023-11-16 17:28:0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臨床醫學專業背景,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臨床醫學專業背景

篇1

【關鍵詞】臨床醫學專業認證 大學語文 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10-0064-02

2008年9月,教育部、衛生部聯合了《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下文簡稱為《標準》)。該《標準》中指出“醫學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提供優質的醫藥衛生人力資源,加強醫學教育質量保證工作,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為人民提供更好的衛生保健服務和構建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的需要。”各醫學院校都在緊鑼密鼓地按照《標準》中的要求進行教學改革和完善。截止至2015年8月,已有28所院校通過了認證。在此背景下,醫學院校的大學語文課程面臨著新的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

一、醫學院校大學語文課程現狀

2006年9月,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綱要》要求“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高校的中國語文課是高校中的母語教育,習慣上稱為“大學語文”。但在現實中,大學語文的開設卻陷入困境之中,大學語文并未受到應有的重視,尤其是在醫學院校這類專業性極強的高校中。造成大學語文課程發展步履維艱這種境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在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下,大學教育帶有很強的功利性,大多數人接受大學教育的目的是找一份好的工作,在這種以就業為導向的培養模式下,使大學語文這種看似與專業學習不相關的課程受到排擠。

其次,大學語文一般只在大一上學期開設,學時安排較少,不像大學英語要連續學習四個學期,并且所有大學生都在為“全國大學英語等級考試”(CET)奮斗,而大學語文相較于大學英語則沒有如此明確的學習目標和考核要求,導致學生重視英語學習而忽視了母語水平的提高。

再次,醫學院校尤其是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門數多,課程負擔繁重,對專業課程的重視導致了對人文課程的忽視。與同為人文課程的“兩課”相比,在國家強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兩課”的教學得到很好的保障。而大學語文缺少這樣的政策保障受到排擠、削弱,師資和學時都得不到保障。

第四,大學語文課程改革進展緩慢,教材種類繁多、大同小異,沒有體現出專業針對性,重點仍停留在經典作品賞析上,與初高中教材模式區別不大,課程內容不吸引學生。并且實現人文素質教育目標,這是一個潛移默化、緩慢的過程,收效并不明顯,也導致了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忽視。

在各種因素的共同影響下,許多高校已經將大學語文由必修課變為選修課,甚至取消了課程的開設,大學語文正遭遇著“被邊緣化”的尷尬,為了改變這樣境況,只有從自身改革做起。

二、醫學院校開設大學語文課程的必要性

要恢復大學語文的地位,必須要重新認識這門課程的必要性。1978年,匡亞明先生提議開設“大學語文”課以來,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大學語文課程定位由最初的“補課”性質,[1]強調其工具性,向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轉變,越來越重視大學語文在人文精神培養方面的貢獻。2008年,本科臨床醫學認證工作的開展,給醫學院校大學語文課程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新的土壤。《標準》中明確指出了本科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應在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知識、技能三方面的培養目標,并將“思想道德與職業素質目標”列為首位,作為人才培養的基石。要把醫學生先培養“成人”,再培養“成才”,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立德樹人作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務。

《標準》中要求本科臨床醫學畢業生要做到“珍視生命,關愛患者,具有人道主義精神;將預防疾病、驅除疾病作為自己的終身責任;將提供臨終關懷作為自己的道德責任;將維護民眾的健康利益作為自己的職業責任。”“具有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的意識,使他們充分參與和配合治療計劃。”這些對醫學生的培養目標僅僅依靠“兩課”是不夠的。

《標準》在“教育計劃”中指出,要為醫學生安排“人文素質教育課程”,“人文素質教育課程通常包括文學藝術類、醫學史等知識內容。”《標準》中雖未明確要求臨床醫學專業必須開設大學語文課程,但從“語文”的學科基礎來看,它包含了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文學、歷史、哲學、美學、語言學、心理學、政治學、人類學、倫理學等內容都容納其中,大學語文以其廣闊性、豐富性、綜合性,在對醫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健康人格的培養上有著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優勢。毋庸置疑,提升醫學生的人文素質,大學語文占據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對大學語文課程的忽視,致使其處于可有可無的邊緣化地帶,與臨床醫學專業認證的人文素質培養目標是相悖的。

三、醫學院校大學語文課程建設

醫學院校大學語文首先是“大學”的,它是針對大學生開設的課程,它培養的是大學生的“語文高級素養”,不僅是閱讀、寫作技能性的要求,更加重視優秀文化對學生的熏陶,使學生的感知能力、審美能力、道德修養等方面均得到提升,塑造健全人格。其次,醫學院校的大學語文是針對醫學生開設的,其教學內容要為醫學生的整體培養目標服務,特殊的教育目標賦予了它更多的職能,課程建設目標體現出獨特性。

1.文以載道――閱讀教學中人文性的體現與培養。在所有大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都占據了最大比重,閱讀文本的選擇成為我們首要討論的問題。面對無法計數的經典文學作品,如何從中選擇出適合醫學生培養目標的經典作品成為一個難題。在經典作品選擇上,我們要把握一個中心:醫乃仁術,語文課旨在陶冶學生的醫學道德情操,使其具有豐富的醫學人文精神,樹立起熱愛生命、尊重生命的觀念,而不是過多地研究文學理論知識。文以載道,通過蘊含人道、仁愛、以人為本思想的作品向學生傳遞醫學人文精神。在作品選擇上要包含醫學典籍的相關內容,這類典籍既有醫學性文學性,又有人文性,如:《素問》《傷寒論》《大醫精誠》《華佗傳》《醫者行方智圓心小膽大論》《李時珍傳》等。在以往的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著這樣的偏差:以教師的分析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用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所有的學生都被要求以整齊劃一的方式進行文字分析,糾結于作者的寫作目的、中心思想的提煉、主題的升華等,遠離文本過度發揮。大學語文應著重傳授有關文學文化知識,系統闡述其中所蘊含的人文思想。此外,教材的容量是有限的,教師還應該為學生開列書單,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如今,我們已被快餐文化所淹沒,通過網絡,大量的信息、碎片化的閱讀侵占著我們的大腦和時間,網絡文學占領了學生的主要閱讀空間,但這類作品對個人修養的提高只能起到微乎其微的作用。“無論你愿不愿意,學校都要教你讀一些經典作品,在這些作品當中(或通過把它們作為一個基準),你將辨別‘你的’經典作品。學校有責任向你提供這些工具,使你可以做出你自己的決定;但是,只有那些你在學校教育之后或之外選擇的東西才有價值。”[2]大學語文要恢復學生閱讀的興趣,鼓勵學生多讀經典作品。“經典作品是一些產生某種特殊影響的書,它們要么本身以難忘的方式給我們的想象力打下印記,要么喬裝成個人或集體的無意識隱藏在深層記憶中。”[3]這些書可能不會像網絡小說讀起來那樣輕松有趣,但是它們卻能夠為讀者帶來真正的人生經驗和文化的足跡,提高人文素質。

2.學以致用――實用技能的培養

①實用醫學寫作:以往的寫作教學中,一直訓練的是藝術文寫作,讓學生掌握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的方法,而忽視了實用文的寫作訓練,導致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較差。大學語文應主動承擔起培養學生醫學專業寫作能力的任務。通過“實用醫學寫作概述”向學生講解寫作規范,如:醫學文體的層次序號規范、語言規范(包括通用語言規范和專業語言規范)、描述方法(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數字用法規定等。再通過各種醫學類文體講授具體的寫作要求,即不同文體的寫作要素。常用的醫學文體分為兩類:醫療文書和醫學科技類文體。醫療文書不僅是對患者治療全過程的詳細記錄,同時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下,醫療文書也具備了法律效力,成為訴訟時的有效證據。幫助學生強化對醫療文書的重視程度,醫療文書寫作是要注意其時限性、規范性、邏輯性、準確性。嚴肅認真地書寫醫療文書既是醫者應盡的義務,同時也是在醫療糾紛中的自我保護的證據。另外,高素質的醫療衛生人才也應具備醫學科技類文體的寫作能力,使他們能夠把臨床實踐、實驗研究成果等轉化成文字。但目前許多醫學生對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較弱,撰寫出的論文質量不高,導致成果的交流、推廣受阻,使個人的長遠發展受限。所以,大學語文在教學中應設置寫作情境,寫作能力的提高必須要通過相應的練習才能達到。

②職業漢語能力:“職業漢語能力是指人們在職業活動中運用漢語進行交際和溝通、傳遞和獲得信息的能力。”在整個治療過程中,醫療人員不可避免地要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交流溝通,如何向患者詢問癥狀、如何淺顯易懂地向患者交代病情和治療方法、如何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如何建立起信任的醫患關系等等問題的解決,都依賴于醫療人員的溝通技巧。人際溝通技巧本身就是一門復雜的學問,由于學時的限制,大學語文無法從理論知識到實踐系統講授醫患溝通技巧,但在教學中要關涉到溝通技巧,提高學生對溝通重要性的認知,大學語文要結合自身特點,比如結合醫患交流中的實例來講解比喻、婉曲、引用等修辭方法。

參考文獻:

[1]李景強.“大學語文”學科基礎與課程定位[J].河南教育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23(2):102-104.

[2]伊塔洛?卡爾維諾.為什么讀經典[M].李桂蜜譯.南京:意林出版社,2006.6.

[3]伊塔洛?卡爾維諾.為什么讀經典[M].李桂蜜譯.南京:意林出版社,2006.3.

篇2

一、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改革的背景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要“加快發展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在《碩士、博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總體方案》明確指出:到2015年,積極發展碩士層次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實現碩士研究生教育從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的戰略性轉變;到2020年,實現我國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學術型人才為主轉變為學術型人才和應用型人才培養并重。國家研究生教育發展戰略轉變,給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

二、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目前存在的問題

(一)生源復雜,臨床診療能力參差不齊

我校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生源分往屆本科生和應屆本科生(含推免研究生)兩種:其中應屆生由于經歷了考研,有的甚至因考研而放棄了大部分的臨床實習,因此,理論基礎比較扎實,但臨床實踐操作技能薄弱;而往屆生和推免生要雖然有一定的臨床經驗,但其臨床診療能力因來自不同級別的醫院和在醫院的時間長短不同而參差不齊。

(二)課程設置不合理

首先,由于臨床醫學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的培養照搬科學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現象普遍存在,導致其課程安排也雷同,因此其課程設置更傾向于科學能力的培養而不是臨床操作能力;其次,課程內容及教材陳舊,不能很好地把握醫學發展的前沿及動態,對研究生培養的指導性意義不大;再次,專業基礎課設置過多,學生在有限時間內難以完成,從而擠占了寶貴的臨床能力培養時間。

(三)臨床專業技能訓練機會不足

首先,受近年研究生擴招的影響,導師年均指導學生數逐漸遞增,學生接受一對一臨床指導的時間相應縮減,致使臨床思維相對單一。其次,由于醫療責任風險的問題,帶教人員也不敢放手,致使學生的動手實踐機會大大減少。再次,由于準備畢業論文和應聘工作,個別學生擠占臨床實踐時間的現象普遍存在,在畢業前的最后半學期更是不能全身心的投入臨床實踐中去!

(四)考核體系不完善

臨床操作技能的培養是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中的關鍵因素。但是目前很多醫學院校及附屬醫院在臨床實踐操作環節未形成完善的考核體系,缺乏客觀的的評價標準,對于研究生操作能力的優劣沒有量化指標,臨床專業各學科的考核方案不夠細致,缺乏統一性。

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的構建

(一)針對生源的差異,因材施教

在入學后的第一學期,針對生源的臨床教育及訓練背景不同,因材施教,適當調整培養方案:首先,增加往屆生專業外語課程的學時,強化其聽書讀寫能力,使其具備一定的外文文獻閱讀及翻譯能力,為臨床業務水平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增開臨床技能操作實訓課,通過臨床教師的理論講解、實驗室的帶教及學生的動手訓練,強化臨床基本操作技能,為順利進入臨床實踐好做準備工作。

(二)針對培養目標,調整課程設置

臨床醫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培養不同與臨床醫學科學學位研究生的培養,其更重視臨床實踐技能的培養。因此,在培養過程中,首先,適當壓縮理論課程的學時比重,將臨床專業研究生進入臨床的時間提前,并實行彈性課程學習制度,充分利用第一學期的晚上和周末時間進行安排課程學習;其次,課程內容密切聯系臨床實際,以培養專業碩士研究生的核心能力為導向,進行課程設置。再次,結合學分制,開設多元化的跨學科課程,積極鼓勵研究生參與科研講座、國內外學術會議,以便及時掌握醫療前沿動向,了解疾病的最新診療方法和手段。

(三)結合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要求,建立輪轉體系

按照卓越醫生培養計劃的要求,華北理工大學將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三年培養過程與三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過程相互融合、有效銜接。為了保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輪轉的時間,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入學后經過入學教育和崗前培訓后,遂進入臨床科室進行輪轉。其培養過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即第一學年,實現醫院全部臨床科室及部分輔助科室的輪轉,組織應屆生入學次年報考執業醫師資格考試,考試合格者取得執業醫師資格證;第二階段第二學年即二級學科及相關專業的的輪轉。例如,根據臨床工作的需要,內科學研究生需要輪轉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腎臟內科、內分泌;外科學研究生需要輪轉普通外科、骨外科、腫瘤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胸心外科,每個科室輪轉時間為8周;第三個階段即第三學年為本科室臨床能力的定向培養,要求其擔任24h住院醫師不少于6個月。

(四)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求對接,完善考核體系

篇3

【關鍵詞】臨床醫學;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研究生培養;專業學位;科研能力;醫學教育

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是我國醫學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部分,它與臨床醫學本科生畢業后現階段采取的臨床醫師規范化培訓體系雖然是并軌進行,但培養的要求和目標不同,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目標是高層次的醫學人才,要求在臨床能力培養的同時注重科研能力發展,因此,如何將科研意識貫穿在整個規范化培訓過程之中,值得我們探索。

1以往臨床醫學研究生培養背景

我國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往往為6~12個月的脫產式課程學習,以及1年到1年半的科研實驗及論文的撰寫。這就導致了研究生在臨床輪轉的時間往往不足1年。多年以來,臨床醫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其臨床技能操作、臨床實踐經驗、臨床應變能力等臨床能力方面存在明顯不足,為了扭轉這種“重科研、輕臨床”的培養模式的弊端,在2014年,國家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六個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醫教協同深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改革的意見》的文件。該文件中明確提出了構建以“5+3”(5年臨床醫學本科教育+3年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或3年住院醫生規范化培訓)為主體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體系[1-2]。正因為這項硬性規定使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制度在臨床專業型學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全面啟動,這也充分保障了臨床專業型學位研究生在畢業后能夠具備較強臨床實踐能力以及掌握對本專業常見疾病的基本處理原則。通過3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及考試,對于臨床專業型研究生而言,將會明顯提高個人的專科疾病診療能力和技能操作水平,使之今后在工作崗位上,成為一名“會看病、能手術”的名副其實的高級別高層次臨床醫師,同時對提升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整體實力具有積極長遠的意義[3]。

2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與本科畢業的規培生的區別

自2015年開始,新入學的所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同時成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的住院醫師,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碩士培養模式將參照教育部、國家衛生計生委等六部門統一下發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要求。這意味著對于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僅必須完成為期33個月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還需要在碩士研究生的3年學制內完成科研論文的選題、資料收集、實驗、論文撰寫等工作。那么專業型醫學碩士研究生在讀研期間,由于所有的時間都在進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他們又將如何利用非常有限的時間來完成科研論文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工作與研究生科研意識的培養之間是否存在一定的沖突呢?同樣的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結束后,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與本科生畢業又有哪些不同之處呢?如何在培養好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的同時達到住院醫師規范化培養目標,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去思考和探索的問題。本科畢業后的住院醫師的培養著重于緊密結合臨床實踐,使其掌握臨床基本技能和實際的臨床工作能力。這為其將來能夠勝任日常的臨床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4]。提高臨床實踐能力及掌握基本的臨床科研方法是臨床醫學專業型碩士的培養目標,研究生們還需要最終完成學位論文及答辯。因此,“規培”制度下的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是對醫學生素質的全面提升,在完成“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臨床培養的過程中,同時培養了科研能力、教學意識。研究生畢業后的視野和發展空間將明顯提升,為將來成為臨床、教學、科研全面發展的醫學高級人才打下夯實的基礎。

3如何在臨床輪科中培養科研意識、完成科研課題

3.1避免臨床與科研脫節,科研課題緊密聯系臨床實踐

雖然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必須在臨床輪科,時間長達33個月,看似沒有多余的時間脫離臨床去完成科研課題,但如果引導研究生在臨床實踐中尋找科研課題的靈感,帶著科研意識去開展臨床工作,例如發現手術技巧的改進、臨床藥效的評估、臨床疾病數據的分析、某些疾病臨床進展的機制等等,只有在臨床工作中尋找科研課題,讓科研結果能直接解決或說明臨床中的實際問題,才能真正讓臨床與科研緊密相連,并給科研課題帶來許多亮點。要徹底改變“科研就是去實驗室做實驗”的想法,就要建立“在臨床實踐中完成科研課題”的觀點。

3.2完善臨床醫學專業型碩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養機制

通過完善科研專項基金的設立、科室專科業務學習、積極開展專家科研講座、提供平臺交流科研成果和激勵相關科研人員等幾個方面的措施[5],使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進入一個良性循環的模式。專項研究基金能夠提高臨床研究生申請課題、參與科研的積極性;以科室或小組為單位,進行科研交流,組織論文閱讀,是提升專業型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良好途徑[6];國內外相關專家定期展開的科研專題講座,能拓寬研究生的視野,了解臨床科研的前沿知識,激發科研的靈感,建議把聽取科研講座納入研究生培養體系考核環節;醫院也應當積極提供科研成果交流平臺,除了邀請專家學者來院授課,研究生也可以彼此在臺上相互交流,建立良好的學術氛圍;一旦臨床專業研究生發表了高質量的論文、或者協助導師申報了相關課題。研究生管理部門將對研究生及相關人員給予足夠的獎勵,徹底去除以往某些“富臨床、貧科研”的錯誤思想,激勵研究生們臨床科研齊頭并進。

3.3加強對研究生導師的遴選

選擇一批具備較強臨床科研能力的研究生導師,導師的素質直接影響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對研究生導師開展“雙軌培養”模式的宣傳和學習,加強指導教師的帶教能力。此外學院還可以為研究生配備一到兩位副導師,并采取導師及副導師聯合培養的機制來強化研究生的培養。傳統的高級導師是主導師,他往往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和較強的科研能力,能指導和督促研究生在臨床、教學及科研能力等方面全面發展。副導師可以是醫學院或醫院中從事科研的老師,主要負責傳授科研理論知識和指導科研實踐[7]。當然副導師也可以是研究生在輪科期間的帶教老師,他們不但能直接教導研究生臨床實踐技能,也能開拓研究生在跨學科及多學科等方面的科研思路。副導師還可以大膽選用具備較強科研能力的年輕博士,讓他們來帶動研究生的科研意識的提高。研究生入學后,導師應定期召開研究生組會,了解研究生的輪轉學習情況,并督查學生科研工作完成情況,從而及時發現學生可能存在的問題或不足,以此入手來培養研究生的臨床科研能力。

3.4適當調整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臨床培訓考核方案和科研課題

高校在探索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新模式時,需要建立相應的科研考核評價體系,良好的科研氛圍才能激發學生們的科研熱情[8]。合理安排和調整課程的上課時間,科研課題重在科研思維和科研意識的考核,基礎醫學研究將不再是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課題的主要方向,而與臨床密切相關的治療方法評價、手術效果分析、新技術療效利弊、臨床數據的統計、跨學科間的關系等等都可以成為科研課題的亮點。讓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規定時間內通過各種水平考試、臨床技能考核和學位論文答辯,將臨床專業碩士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相結合,將獲得執業醫師資格與授予碩士學位相結合,使研究生在畢業時不僅獲得碩士學位證及畢業證,同時獲取執業醫師資格證和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證。將臨床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緊密結合,讓研究生可以在臨床實踐中完成科研課題的選擇和研究,高效利用業余時間完成科研論文的撰寫,培養出具有良好科研意識的臨床醫學人才,這才是培養現代臨床醫學高級人材迫切需要的[9]。

參考文獻

[1]雷笑瑜,張勇,黃卓,等.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與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雙軌合一”培養模式分析[J].現代醫院管理,2015,13(2):65-67.

[2]汪玲.“5+3”模式下醫學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J].中國高校科技,2016(1):65-67.

[3]陳文娟,唐郢,李蓉.規范化培訓中臨床醫學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培養路徑探索[J].科教文匯,2019(21):95-97.

[4]肖志波,張淼波,滕雯,等.規范化培訓制度下臨床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新思路[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3):103-104.

[5]顏汝平,平秦榕,梁劍偉,等.“雙軌合一”模式下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6,37(10):88-90.

[6]欒婷,李寧,王劍松,等.規范化培訓大背景下專業型研究生綜合能力的培養方法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29-30.

[7]莫小強,陶麗華,唐乾利,等.“雙軌合一”模式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探討[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6,30(1):12-14.

篇4

【關鍵詞】教學查房;專業認證;臨床醫學

在大型綜合性醫院、尤其是醫科大學的附屬醫院,教學工作是日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教學查房是完成教學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而醫學專業認證是醫學院校教育質量的保障,因此在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背景下,大型綜合性醫院,尤其在構建和發展中的學院型醫院的臨床教學查房質量對醫學生的臨床培養尤為重要。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的腦血管病專業是重點學科,涉及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神經介入和神經影像等學科,腦血管病中心承擔了相應的教學工作,現對2013-2014學年在接受教育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前期準備中,通過加大對臨床教學查房培訓和質量監管等一系列措施,比較腦血管病專業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前后的教學查房質量,報道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分別納入2007級、2008級、2009級七年制醫學生。

1.2研究方法

比較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天壇醫院腦血管病中在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前后(即七年制醫學生第5學年)的教學查房質量。臨床教學質量由教研室主任、秘書、教師和帶教七年制學生對其做出評價,使用首都醫科大學下發的《首都醫科大學臨床教學查房質量評價表》,包含計劃目標、教學準備、查體指導、臨床分析、啟發式教學、歸納總結、保護性治療、為人師表、外語詞匯和總體印象10條項目,每個項目下還有具體內容要求。該評價表為百分制評價表。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如符合正態分布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間比較用獨立樣本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采用中位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研究結果

2011-2012學年,2007級臨床醫學七年制學生的腦血管病臨床教學查房質量評價平均分為97.4分;2012-2013學年,2008級臨床醫學七年制學生的內科學臨床教學查房質量評價平均分為97.7分;2013-2014學年,2009級臨床醫學七年制學生的內科學臨床教學查房質量評價平均分為99.0分。經正態性檢驗,每學年的臨床醫學七年制學生的腦血管病專業的臨床教學查房質量評價分數為非正態分布(P<0.05),故采用秩和檢驗比較三組學年之間臨床教學查房質量評價分數,2013-2014學年與2012-2013學年、2011-2012學年的教學查房質量差異有顯著性(P<0.05)。

3討論

醫學專業認證是國際醫學教育質量保障和學歷互認的重要前提[1],有助于鼓勵教育機構不斷改進與完善以便促進質量發展[2]。在臨床教學中,教學查房是主要的教學形式,主要針對9方面的能力展開,包括:病史采集、體格檢查、輔助檢查、診斷和鑒別診斷、制訂和執行診療計劃、臨床操作、臨床思維、急診處理、溝通技能。其中培養學生的“臨床思維”是教學查房的關鍵。臨床思維形成的過程是相關知識不斷被強化的過程,如提到“頭痛”癥狀,學生腦海里要馬上反映出還要詢問頭痛的性質、誘因、緩解因素、持續時間、伴隨癥狀等。只有這種不斷的強化訓練,才不會在病史采集時出現遺漏。臨床思維培養的過程也是教學查房最常見的和主要的過程。但是過去傳統的“填鴨式”教學,學生多被動接受,缺少興趣,教學效果不夠理想;而臨床專業認證則促使教學查房方法的改進。如床邊教學是教師展示和學生學習醫患溝通、醫護溝通最直接的過程;也是學員學習老師如何尋找和發現疾病線索的過程[3],好的床邊教學可以增加患者對醫生和醫學生的信任度。一個好的教學查房,老師除了要做好計劃(教案)外,還要有飽滿的熱情,甚至有時還要有即興表演的才能,這樣才能做到氣氛活躍、不沉悶,也有助于減輕學生的緊張情緒。老師在教學查房的過程中要通過觀察學生的反應來判斷他們的理解水平,及時調整講述的速度和難易;也要關注患者的反應。在選擇確定用于教學查房的病例后,一定要告知患者教學查房的目的并征得患者的知情同意。教學查房是開展“啟發式”教學和“問題式”教學方式最好的體現。在教學查房中,老師的任務是注意調動不同層次的學員的積極性,根據學員的知識水平設置不同的問題,按照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的梯度逐級回答,互相補充和提示,這種全員參與的過程也是培養團隊精神的過程。理想的教學查房氛圍應該是讓學生主動地投入進來。而這種主動的投入往往需要老師的啟發和提問來調動。老師的任務是去掌控互動的環節而不是去接管互動的環節;老師應該是多觀察學員的表現而不是滔滔不絕地講述答案。臨床醫學專業認證工作前期準備中,通過對臨床教學查房培訓和質量監管、教學方法的改進等一系列措施,對改善臨床教學查房質量起到了實質性作用。

參考文獻

1付麗,吳云.我國醫學專業認證教育政策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3,33:645-647.

2KadeH.Globalstandardsandaccreditationinmedicaleducation:aviewfromtheWFME[J].AcadMed,2006,81:S43-S48.

篇5

關鍵詞:全科理念;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公共衛生課程

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就業主要面向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據《中國衛生和計劃生育統計年鑒2013》記載,2012年我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執業(助理)醫師大專學歷者占41.0%,鄉鎮衛生院執業(助理)醫師大專學歷者占41.4%,可見專科層次醫療衛生人員是基層衛生機構的主力軍。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輸送高素質實用型醫學人才,我校臨床醫學專業于2010年實施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公共衛生課程也隨之進行創新改革,現報告如下。

1改革背景

為順應人民健康需求增長和深化醫藥體制改革要求,我國于2009年啟動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以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包括鄉鎮衛生院和城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是開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主體機構。在該背景下,基層醫療機構承擔的工作任務逐步從過去單一的醫療服務轉為醫療服務和公共衛生服務并重,即要求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必須同時具備開展基本疾病診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目前,我國大部分農村基層醫療衛生水平低下,基層醫療衛生人員數量、素質、結構均不能滿足人們的基本需求。在許多鄉鎮衛生院,可勝任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人員嚴重缺乏,明顯阻礙了農村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何坪[1]等人對重慶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鄉鎮衛生院等基層衛生機構進行調研,以評價專科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實際工作能力。結果表明,重慶市基層醫療機構全科醫師數量及能力均處于較低水平,幾乎沒有專業的全科醫師;三年制臨床專業畢業生臨床基本診療能力不強,開展公共衛生服務不力,缺乏相關理念、知識和技能,難以獨立開展和全面承擔相關工作,素質普遍偏低,自我職業歸宿感也較低。同時,《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意見》《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實施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2~4]等的相繼出臺,對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專科醫學教育應以“3+2”模式著力培養全科醫生,即在欠發達的農村地區工作的三年制醫學專科生,畢業后接受兩年的臨床和公共衛生技能培訓。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服務”為重點,強化臨床實踐技能以及全科醫學知識培訓,并將其作為三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

2改革措施

根據“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目標任務,臨床醫學專科教育應圍繞農村醫療衛生服務“預防、保健、診斷、治療、康復、健康管理”六位一體的基本要求,深化三年制臨床醫學專科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優化教學內容和課程設置,強化全科理念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培養。為提高臨床專業學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與水平,應在原有預防醫學課程基礎上,針對具體工作崗位能力需求進行必要的建設與改革。在此基礎上,我校公共衛生教研室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與內容進行大量調研[5],結合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內容[6],針對臨床類學生編寫了《基層預防保健技術》教材。教材共十一章,內容即建立居民健康檔案、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兒童健康管理、孕產婦健康管理、老年人健康管理、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高血壓、2型糖尿病)、重性精神性疾病患者管理、傳染病及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和處理、中醫藥健康管理、衛生監督協管。在編寫過程中,將預防醫學、健康保健等基礎知識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內容有機融合,并編寫配套的實訓教材,使實訓內容按章節整合;改革教學方法,探討使用任務驅動教學法進行教學,并聘請基層醫療機構一線人員擔任兼職教師進行教學和實訓指導,提升課程教學效果;同期開發了課程教學網站,包括課程相關資料及課外學習資源鏈接,學生可在課后進行自主練習及拓展學習;同時,在臨床專業學生頂崗實習中,增加基層醫療機構實習內容[7,8],以進一步培養學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本課程教學使專科臨床類學生能理解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意義,掌握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要求與技能,為以后在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順利開展相應工作奠定基礎。

3討論

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對臨床醫學專業專科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要求,作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主力軍,應同時具備開展基本醫療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能力。在傳統的臨床醫學專業課程體系中,公共衛生課程較少,僅有預防醫學一門課程,與基層實際工作結合不太緊密,應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公共衛生能力培養。《基層預防保健技術》即是在全科理念指導下,綜合采用調研、查閱文獻資料、專家研討等方法,針對臨床醫學專業專科生開發的基層實用性校本教材,具有一定的創新性,對其他高職醫學院校有一定的借鑒作用。該教材根據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規范內容和要求進行編寫,并配套相應的實訓教材和網絡資源,針對性地提高臨床專業學生基層工作能力。在課程教學中應注意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強調實訓操作。如在講解居民健康檔案建立與管理時,讓每一名學生自己創建一份健康檔案,增強學生動手能力;同時在臨床見習與頂崗實習中增加相應的基層公共衛生服務內容,以培養真正的全科醫師。我校基層預防保健技術課程于2011級臨床醫學專業開設,并在教學過程中結合國家相應政策規定不斷更新,以更貼近實際崗位工作任務。2011級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實習評價結果顯示,學生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意識及能力均較以前的學生有所增強,崗位勝任力有所提高。綜上所述,我校自主開發的基層預防保健技術課程能有效提高專科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基層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符合專科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但因為是一門新課程,如何使教學內容和方法更貼近實際崗位需求,尚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何坪,鄧宇,羅利剛,等.重慶市專科層次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J].全科醫學教育研究,2011,14(124):3593-3595.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實施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Z].教高[2012]6號.2012-05-07.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實施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的意見[Z].教高[2012]7號.2012-05-07.

[4]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關于建立全科醫生制度的指導意見[Z].國發〔2011〕23號.2011-07-07.

[5]譚濤,肖智勇,郝坡,等.以需求為導向整合高職高專類臨床醫學教學內容的探討[J].重慶醫學,2012,41(36):3905-3906.

[6]秦懷金,陳博文.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技術規范[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7]黃進,李玲,趙宇亮,等.臨床醫學生公共衛生教育的現狀與對策[J].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學版,2010,31(7):63-65.

篇6

關鍵詞:本科生;臨床醫學;醫學教育;培養目標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23-0235-02

我國已經成為醫學教育大國,數量由2002年294所發展到2009年485所,舉辦醫學教育的本科院校達到237所[1]。醫學教育的目的是為社會提供優秀的衛生人力資源。“一所大學培養什么樣的人和如何去培養這樣的人”是高校管理者必須做出科學回答的問題,而“培養什么樣的人”就是要確定學生的培養目標[2]。確定培養目標,并使全校師生周知,是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醫學教育的首要標準。我國醫學院校的差異性和衛生事業發展的現狀,需要采取“分類指導”的原則,這也對《中國本科醫學教育標準》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目前很多醫學院校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目標存在趨于雷同,過于一般和抽象,不具體,難以指導實踐等問題[4]。

南通大學醫學院是一所由中國人(清末狀元張謇)自己創建、擁有百年歷史傳承的高等醫學院校,建校以來,為社會培養了大批杰出的醫學人才。如何順應新時期醫學教育改革發展趨勢,遵循醫學教育特點和規律,培養國家醫改大背景下合格的臨床醫學專業本科人才,科學修訂培養目標,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培養總體思路定位

1.順應全球化醫學教育改革方向。醫學本科生培養目標一直是國際醫學教育界研究的熱點。2010年12月,21世紀醫學衛生教育專家委員會在《柳葉刀》上發表了《新世紀醫學衛生人才培養: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為加強衛生系統而改革醫學教育》的綱領性報告。該報告指出,現代醫學教育正經歷第三次改革,改革將從機構和教學兩個層面開展,著重培養學生的崗位勝任能力[5]。崗位勝任力培養內容實際上涵蓋了WHO“五星級醫生”標準,世界醫學教育聯合會(WFME)《本科醫學教育全球標準》和國際醫學教育組織(IIME)《全球醫學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等提出的醫學生培養要求和目標。地方院校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崗位勝任力培養內涵應結合國際醫學教育改革和院校實際進行定位修訂。

2.切合國家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方向和地方人才需求。隨著經濟社會高速發展,人民群眾衛生服務需求的日益增長,我國的醫療衛生服務模式有著重大變革的要求。2012年5月,《教育部衛生部關于實施臨床醫學教育綜合改革的若干意見》指出臨床醫學教育改革要著力于醫學教育發展與醫藥衛生事業發展的緊密結合,優化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結構,建立有效銜接醫學人才培養規模和結構與醫藥衛生事業發展需求的調控機制。加快全科醫生培養,為發展醫藥衛生事業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目前,我國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存在著醫護人員總量不足、素質和能力有待提高、結構和分布尚不合理、與醫學教育和人才培養相關的政策環境有待進一步完善等四個突出問題。由于城鄉醫療資源分配不均,造成患者“看病難,看病貴”現象,培養全科型醫學人才成為醫療戰略發展目標,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培養全科化將是重要培養方向。南通大學創始人張謇先生辦學之初提出的“學必期于用,用必適于地”的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亦切合于新時期醫療衛生與醫學教育相互依存的要求。

二、以崗位勝任力培養為核心社會需求為導向的培養目標

2008年,教育部和衛生部在《本科醫學教育全球標準》基礎上研究和制定了“本土化”的《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該標準為各學校的個性發展及辦學特色留下充分的改革與發展空間。

1.扎實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基本臨床技能。美國醫學教育實行以醫學院教育為起點,以畢業后教育為重點,通過繼續教育,把教育培訓同持續的職業生涯統一起來[6]。《本科醫學教育標準-臨床醫學專業(試行)》指出:醫學畢業生勝任臨床工作的專業能力要依靠畢業后醫學教育、繼續職業發展和持續醫療實踐才能逐漸形成與提高。目前教育部和衛生部正改革和推廣的“5+3”醫學人才培養模式是非常適合當今醫學教育環境的人才培養模式。臨床技能的掌握是一個循序漸進和反復積累的過程,熟練和規范掌握更多臨床技能的目標,可在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階段去加以實現。作為本科醫學生,對臨床技能的掌握提出過多過高要求并不符合醫學教育規律和實際情況。所以,本科階段主要是夯實醫學生扎實的醫學基礎知識和良好的臨床思維能力,掌握急救和內外科基本操作技能,以為3年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順暢對接打下良好基礎。

2.掌握溝通技巧和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在技術至上的診療技術培訓過程中,學生的溝通能力和人文醫學執業能力一直被忽視。近年來,隨著醫患關系日益惡化,醫學人文教育得到越來越多醫學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視。《福崗宣言》指出:“所有醫生必須學會交流和處理人際關系的技能。缺少共鳴(同情)應該看作與技術不夠一樣,是無能力的表現。”好的專業教育會利用一切學習途徑,將人文素養和醫患溝通能力的潛能發揮至最佳。高等醫學院校和教學醫院教師要將培養醫學生人文醫學執業技能作為重要培養目標,將課程教育理論知識轉化為學生的人文素養。將重建良好互信的醫患關系,作為明日醫生的重要社會責任和崇高使命進行有目的的培養,切實提高醫學生人文醫學執業技能培養質量。卓越醫生不僅是醫療技術上的高水平高質量,更應是人文關懷的踐行者。

3.注重崗位核心競爭力培養。在新的傳染病、環境風險、行為風險威脅著人類的健康安全,全球衛生系統正變得越來越復雜的新形勢下,醫學教育未能跟上步伐很好地應對上述挑戰,醫學衛生人才的崗位勝任能力與患者和人群需求不匹配,團隊合作不佳,部分醫療衛生人員狹隘地專注于技術而缺乏全面思維,忽視初級保健作用等弊端日益顯現。崗位勝任力是培養未來卓越醫生的核心保障。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培養應轉變教育理念,實現純粹技能培養向廣闊視野下多元化崗位勝任力培養的轉變。崗位勝任力不再狹隘地專注于醫學科學和醫學人文相關知識和能力(“硬能力”)培養,還包括正確的價值觀、社會責任感、倫理行為、批判性思維能力、科研創新能力、領導能力、團隊協作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等(“軟能力”)。目前國家正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大力發展全科醫學教育,改變鄉村醫生和社區醫生嚴重缺乏的局面,著力提高全科醫生的培養質量,切實改變優質醫療資源分配不均所帶來的“看病難,看病貴”現狀。由于臨床醫學專業不再設專業方向,崗位勝任力培養可幫助學生勝任臨床多元化崗位需求,亦可幫助讀研深造的同學順利進入更高階段的精英教育,拓寬明日醫生醫學教育和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全球視野,合理定位事業發展方向,并為醫學生奠定終生學習的動機和動力。

三、結論

當今醫療模式已從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環境模式發生著深刻轉變,醫療衛生事業服務目標和模式隨之發生改變,醫學教育和人才培養目標亦應作相應改革。只有確定醫學人才培養目標,醫學教育改革才能圍繞目標,探索適應現代高等醫學人才培養要求的課程計劃、教學內容、教學策略和方法以及評價方式等[7]。

醫學教育應是精英教育,國家正積極推進“卓越醫師”培養計劃,但脫離國情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背景,醫學教育和醫學生培養不分層次,言必稱卓越,是脫離實際的。不同層次醫學生培養,“卓越”定義應有所不同。長學制醫學教育卓越定義為培養“優秀杰出的高級醫學人才”,而本科醫學教育卓越定義應是培養具備“基本醫學知識和技能以及未來事業發展潛質的合格醫學人才”。

筆者認為南通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培養目標應定位為:培養具備初步臨床能力,具有以社會責任感為基礎的職業倫理和價值取向以及良好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愛崗敬業,同時兼具良好的批判性思維能力、科研創新能力、轉化式學習能力、團結協作能力和終身學習動力以及個人事業發展能力等潛質的應用型合格醫學人才。

參考文獻:

[1]厲巖,文歷陽.我國高等醫學教育結構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1).

[2]宮福清,戴艷軍.我國醫學生總體培養目標定位的思考[J].醫學與哲學,2012,33(5A).

[3]馬建輝,許曉東,馮友梅.醫學專業認證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8,28(5).

[4]李小波.醫學院校如何界定學習結果――西班牙巴塞羅那大學醫學院的案例研究[J].醫學與哲學,2012,33(11A).

[5]Frenk J,Chen L,Bhutta Z,et al. Health professionals for a new century:Transforming education to strengthen health systems in an interdependent world [J]. The Lancet,2010,(376).

[6]鄭加麟.美國職業化醫學教育對中國醫學教育改革的啟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6).

[7]徐晨,雷寒,劉利.把握醫學教育發展趨勢 推進本科醫學教育改革[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1,10(1).

基金項目:南通大學杏林學院教學研究課題(2011J106)。

篇7

[關鍵詞]5G;臨床醫學;教育教學改革;應用

當今社會,信息化浪潮已經蔓延到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教育界也開展了多種教學方式的變革,微課、精品資源共享課、金課以及VR/AR技術在教育教學中廣泛應用。網絡方面,美國在2018年9月推出了“5G加速發展計劃”,在頻譜、基礎設施政策和面向市場的網絡監管方面為5G發展鋪平道路。2019年6月6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全球首先發放了5G商用牌照,標志著5G技術正式進入應用。2019年6月27日,世界移動大會在上海召開。論壇上發表了5G智慧校園白皮書,聲稱將充分啟用智慧校園建設,利用5G、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手段,這標志著5G技術在教育應用領域的開放。5G技術的升級應用將顛覆現有的教育信息傳播渠道,這將導致教育的傳播路徑和戰略信息理論模型的轉變。5G技術的廣泛應用在教育教學上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首先,5G技術的應用明顯提升了在線教育的服務價值。5G的技術應用能夠明顯提高直播的課堂效果,可以有效減少在線網絡的卡頓情況、增強在線直播的視頻交互、快速高效地傳達學習內容等。超高清視頻的互動,更有利于增強師生的情感互動,提升師生在線互動的意識。秉承著“借新技術來驅動臨床醫學教育教學改革”的宗旨,福建省省立醫院聯合福建醫科大學率先通過5G技術為“5+3”學制的學生開展畢業之后可以繼續進行醫學的學習教育系列課程---“醫防融合”。借助著聯通5G的網絡技術,采用專用的視頻終端一體機,結合手機多點多終端實現實時講課,并結合現場多方位互動,實時問答,同時,講課視頻錄制,對于因各種原因不能參加實時觀看在線直播課程的所有學生可以在課后進行學習,這雖然不是一種大規模的線上課程學習,但是對于以后的教育教學改革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另外,在臨床醫學教育教學中,需要大量的臨床案例和精準體格檢查操作視頻以及外科手術具體操作視頻,臨床醫學專業教師或帶教醫生可以不局限于教室、會議室、科室等各種場所,通過使用專用的視頻用戶終端或手機在5G網絡信息覆蓋的區域有效實現全程流暢無卡頓的線上互動教學授課,從而保證了臨床醫學專業課程的充實性、直觀性和流暢性。專業教師也可以將一些在學校實驗室操作受限的實驗課程借助5G網絡邀請更高學府或專業部門的老師在有條件的實驗室進行錄制實驗操作和實驗過程供學生直觀學習,滿足一些規模不完善的學校實驗實訓需求。其次,5G技術通過與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進行相互融合產生的虛擬場景發生器、人臉AI技術、電子教育教學的儀器、實時的數據記錄儀等技術,可以把任課老師和上課學生放置在同一個虛擬的空間,從而有助于老師掌握學生實時的心理、生理和學習狀態,通過教學全程記錄和研究分析教學實踐活動,可以更針對性地把握所講授知識的難點和每個學生在學習時的薄弱點,進而可以利用AI技術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課后指導和答疑。三虛擬現實技術(VR)是一種網絡仿真系統,它既可以創建又可以體驗虛擬世界。人們可以通過模擬聽覺、觸覺、視覺沉浸于計算機所生成的一種虛擬的世界里,同時可以通過感官、語言、手勢等形式跟電腦進行即時的溝通互動。隨著時代的發展,虛擬現實技術(VR)已經在很多領域展開應用,尤其是隨著5G的到來,虛擬現實技術(VR)借助良好的網絡背景和技術背景將由虛擬逐步走向現實。虛擬現實技術(VR)將實現多學科多領域交叉應用,尤其是在臨床醫學專業教育教學中更具有前瞻性和獨特性。虛擬現實技術(VR)與傳統醫學教育有機結合可以顯著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工作效率,未來主定會成為臨床醫學專業教育教學極其有價值的輔助工具,尤其在實驗實訓課中,虛擬現實技術(VR)的地位是無法取代的。傳統的臨床醫學實驗實訓課程上課之前,學生可以通過課本或簡單的視頻學習基本操作手法,但是,對于學生而言,2D的視頻效果缺乏動手操作環節,學生缺乏比較真實的體驗,觀看學習效果并不是特別好,這樣就很難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而在5G網絡技術環境下,虛擬現實技術(VR)可以實現實驗實訓環境的虛擬化、實驗實訓教育教學時空的自由化,將2D效果轉換為三維立體醫學實訓操作視頻,實現情景教學。

篇8

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作為一所以醫學為主的地方性專科院校,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為服務三峽庫區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針對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需求,培養熱愛醫療衛生事業,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備人文社會科學、預防、保健、康復等基本知識,掌握臨床醫學基本理論與專業技能,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拓展能力,能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居民提供基本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基層實用醫學人才[1]。

1藥理學教學改革背景

藥理學是臨床醫學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該課程與生理學、病理學、病理生理學、生物化學、內科學等學科有緊密的相關性。隨著人們安全用藥意識不斷提升,藥理學在指導臨床合理用藥方面突顯了重要價值。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臨床醫學專業開設有藥理學課程,其總學時為64學時。藥理學課程標準對本課程的定位是:掌握臨床常用藥物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禁忌證,具備指導臨床合理用藥能力;同時也為外科學、內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皮膚性病學等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雖然藥理學課程標準明晰,但長期以來,我們對教學目標并沒有深入細致的研究,存在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不能完全滿足臨床醫學專業崗位能力需求、與臨床醫學執業助理醫師藥理學考試對接不充分等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課題組通過前期文獻查閱發現,基于成果導向教育理念(Outcomes-BasedEducation,OBE)的課程改革是圍繞預期成果產出來設計實踐教學活動,學生最終收獲的是知識和能力雙重成果[2-4]。課題組將OBE教育理念引入藥理學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藥理學基礎知識與指導臨床合理用藥能力。

2OBE理念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2.1課程目標

OBE理念強調學生預期的學習產出應先于教學內容而存在,為制訂合理的課程學習產出,我們進行了多方面的考察,包括臨床醫學專業崗位能力需求(走訪一線臨床醫生、科室主任,采用問卷調查形式)、臨床醫學執業助理醫師藥理學考試對接(對照執考大綱及歷年真題)、本課程與臨床醫學專業后續課程的銜接情況(調研一線專業課教師)。藥理學課程的部分課程目標見表1。

2.2課程內容設計與實施

在OBE理念指導下,根據臨床醫學專業畢業要求以及該課程在后續專業課程中的作用,設計符合臨床崗位能力需求的藥理學教學內容。教學內容既包括藥理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還包括藥物在臨床中的具體應用及不良反應的處理。我們使用人民衛生出版社王開貞[5]主編的《藥理學》第七版教材進行理論教學,簡化了藥物的體內過程、作用機制等內容,重點介紹藥物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不良反應等。在理論教學方面,加強教學內容與先導及后續課程之間的聯系,將臨床病例、媒體新聞報道案例貫穿理論教學始終,培養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在實踐教學方面,設計觀察藥效的驗證性實驗,進一步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設計“三理”(生理、病生、藥理)融合的綜合性實驗,培養學生綜合性思維能力。在此基礎上,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自主設計實驗內容,學生通過查閱資料,設計實驗方案,實驗內容可以是全新的,也可以是在某些驗證性實驗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等,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自主設計以及敢創新、愛創新能力,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內在動力。

2.2.1改革教學內容進行知識整合,提煉教學內容與臨床工作崗位緊密結合的理論知識要點,包括藥理學總論、傳出神經系統藥理、中樞神經系統藥理、心血管系統藥理、利尿藥與脫水藥、呼吸系統藥理、消化系統藥理、內分泌系統藥理、抗菌藥物等,而對于調節水電解質藥、維生素類藥等內容簡要介紹。

2.2.2改革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有重、難點,也有簡單的知識點,不同難易程度的知識點應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恰當處理。藥理學中藥物作用機制是學生學習理解困難的知識點,即難點,對于抽象復雜的機制,可以用視頻、動畫、圖片、思維導圖展示,如強心苷通過抑制Na+-K+-ATP酶,Na+-K+交換減少,促進Na+-Ca2+交換,心肌細胞內Ca2+增加,因此增強了心肌收縮力。可以通過動畫,讓學生直觀看到離子交換的動態過程,難理解的機制就容易突破了。藥理學中重點知識點可采用臨床案例、熱點新聞、身邊故事導入,由淺入深,由表象到本質逐步深入。如講解腎上腺素臨床用于搶救心跳驟停的內容時,首先讓學生觀看心跳驟停病人的搶救視頻,結合視頻內容提問心跳驟停臨床表現?腎上腺素如何治療心跳驟停?帶著問題詳細講解腎上腺素治療心跳驟停。最后發送選擇題,檢驗學生對該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同時,實踐教學內容中設計家兔呼吸循環抑制解救實驗,檢驗學生在家兔出現心跳驟停時應用腎上腺素搶救是否及時合理。簡單知識點,教師提出問題,以自主學習和小組討論進行教學,使學生所學知識內化為能力,達到課程預期的學習產出。此外,由于藥理學內容更新快,教材內容更新相對滯后,向學生推薦用藥助手、丁香園等醫藥軟件,了解同類藥物的特點。教師通過中國知網查閱相關文獻,分享到在線課程平臺,鼓勵學生討論,教師在線答疑。同時還提供自主學習網站供學生碎片化學習。此種方式既能拓寬學生知識面,又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2.2.3與后續課程協調統一在臨床醫學專業的其他課程中,如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傳染病學、皮膚性病學等課程都有藥理學知識點融入其中。因此,藥理學教學內容既要求學生掌握藥理學基礎知識、基本規律,又要基于后續課程與藥理學的需求協調統一。如在講授抗菌藥物有關章節時,增加了β-內酰胺類藥、大環內酯類藥、林可霉素類藥、氨基糖苷類藥、四環類及氯霉素類藥、人工合成抗菌藥等常用抗菌藥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作用機制及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則等。

2.3課程評價

在藥理學課程評價中借鑒OBE評價體系,并結合課程開展情況制訂課程學習評價體系,見表2。

篇9

人類疾病的三級預防概念已提出多年,但目前仍有一些人認為臨床醫學優于預防醫學,不論是在衛生工作實踐或是在醫學教育中,預防醫學仍未得到足夠重視。在教學過程中,由于預防醫學教學安排的學時少,而內容多,涉及面廣,難于突出重點,因而使學生對預防醫學課程學習目的不夠明確,預防觀點淡漠,覺得與今后從事臨床工作關系不大,沒有多大用途,因而不重視,不感興趣,聽課注意力不集中或不來聽課,考試則應付及格。一些臨床專業學生并不重視預防醫學的學習,存在“重治輕防”的思想,只注重醫學基礎和臨床知識的學習,對預防醫學缺乏足夠的認識,認為預防工作就應該由預防專業的人去做,臨床醫生專業學好臨床知識,為患者解決病痛才是根本。結果,某些學生到畢業時仍不知如何開展健康教育,不具備家庭、社區衛生保健等基本的服務意識。

2教學隊伍的教學思維轉變不足

預防醫學是以群體為研究對象,研究疾病發生、發展與分布規律,以及影響健康的各種因素,并制定相應預防措施的科學,但目前醫學人才培養的目標和要求只側重以個體和疾病為中心的專業知識與能力的培養,預防醫學教育的意義得不到充分體現。多數醫學院校在臨床醫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和要求中,對預防醫學教育的目標沒有詳細或明確地闡述,對預防醫學知識和技能沒有明確要求,內涵模糊,缺乏特色。教學過程中,預防醫學課程所占比例偏低,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課程之間缺乏相互聯系,不利于培養臨床醫學生以醫院為中心開展預防保健工作。同時,教師隊伍構成單一,對醫學全科知識掌握不足,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落后。教學內容也偏離臨床及實際應用,導致學生缺乏興趣,教學效果差,無法在思想上強化“大衛生觀”。

3臨床醫學專業學生的預防醫學教學模式轉變有偏差

雖然醫學模式由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已被人們所熟悉和接受,但這種轉變在醫學教學實踐中的進展緩慢,相對于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等學科,在學校本身教學經費緊張的情況下,預防醫學教學投入明顯不足。重臨床,輕預防,重專業技能培養,輕預防醫學實踐的思想仍是預防醫學教育改革的重要阻礙,特別是占主導地位的管理層、教師層,預防戰略意識仍然比較薄弱,預防醫學與基礎醫學、臨床醫學之間的學科交叉與融合不夠,改革預防醫學課程設置和優化教學內容,加強教材建設和改進教學方法等方面進展緩慢,尤其是預防醫學實踐與教學環節受到影響較大。教師在教學中往往局限于生物醫學范疇,忽視了社會、心理、環境、行為等因素對疾病和健康的影響,忽視了人群預防保健和健康促進等知識和能力的培養[2]。

4預防醫學教學對策

4.1提高學生對預防醫學的重視

如何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對預防醫學的重視程度,是臨床專業預防醫學教育的關鍵。目前,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增加,傳染病的危害仍然存在,這些疾病單靠臨床醫學很難達到最佳效果,這就要求臨床醫學生看清形勢,在學好基礎、臨床的同時,重視預防為主的大衛生觀念,學會在開展一級預防的基礎上加強二、三級預防,對影響人類健康的因素進行評價和控制,對人群從不同角度和層次提供健康素質服務。另外,國家在努力推廣社區醫療衛生服務,今后,很多臨床專業學生畢業后將會成為一名全科醫生,而全科醫生必須是防治合一的。作為未來衛生隊伍的中堅力量,“三級預防”觀念的強弱以及預防技能的高低會直接影響我國未來的醫療衛生事業。作為醫生,對所接觸的人群進行預防醫學知識教育,其結果都會事半功倍,在某些方面會比預防專業人員的影響更加深遠。所以,必須引導他們重視預防醫學的學習,培養他們在未來社區醫療中,能從預防觀點、群體觀點出發,加強健康教育能力、調查能力、分析和處理衛生問題的能力,以提高他們自身實力,更好地促進人類的健康。通過在課堂上逐步地、不斷地向臨床專業學生傳輸以上信息,把學習預防醫學的重要性和臨床醫學生將來要從事的工作聯系起來,讓學生從未來角度、從自身角度、從實用角度高度重視預防醫學的學習。

4.2提高教師隊伍的專業素質

我國政府對預防醫學事業高度重視,中央財政對預防醫學專項投資也有了大幅度提高。我國已將公共衛生列入建設公正社會的重要議程。為此必須轉變觀念,特別是管理層、決策層的觀念轉變是關鍵。近年來,我國預防醫學教育在培養理念、模式、方法手段上都進行了改革,在加強預防醫學實踐教學,拓寬學生專業知識方面進行了廣泛的探索。但因受到傳統醫學教育模式的影響,在教育觀念、內容、手段、知識結構、課程體系等方面依舊存在許多問題,如對培養目標的定位、標準、課程設置與培養模式等方面還存在不足;目前,醫學院校預防醫學教學隊伍多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下,以學生畢業為主要目的,對目前快速發展的生物醫學知識掌握不足,同時,對相應的社會學科知識了解也較少,提高一線預防醫學教學隊伍的專業素質是當務之急。

4.3加強基礎、臨床醫學與預防醫學的聯系,轉變教學模式

篇10

 

臨床醫生和檢驗醫生之間的協作對研究解決臨床問題、探索疾病的基本機理以及發現新問題非常關鍵,成功的合作會對未來教育體系和衛生保健的發展都有著巨大推動力。本文的目的是探討在本科教育階段試推行一種新型跨專業聯合教育模式的可行性,我們的預期成果是這種新模式有助于促進未來臨床醫生和檢驗醫生之間的理解和合作,同時增強相互學習能力。跨專業教育無形中能幫助學生形成合作意識,促進相互理解、尊重及有效掌握合作技能,有助于改善其入職后的合作關系,進而提高醫療服務團隊整體質量[1-2]。對于此研究的評估我們圍繞以下兩個主要問題展開:

 

(1) 對于跨專業學習機會,臨床醫學和檢驗醫學的學生反應是否存在差別?

 

(2) 本科階段的臨床醫學和檢驗醫學的學生一起學習是否存在觀念上的障礙?

 

1.方法

 

1.1 設置跨專業課程

 

1.1.1 教師的選擇:跨專業課程由兩名老師持續三周教學。其中一名教師主要從事理論教學不涉及臨床實踐,另一名教師主要對學生進行臨床實踐教學。

 

1.1.2 學生的選擇:已經參與了基礎課程學習的學生自愿報名參加此次培訓試驗,臨床醫學專業學生(15名)和檢驗醫學專業學生(15名)。跨專業學習課程設置在大三年級第一學期,課程的學習內容包括:

 

(1) 使用他們各自專業相關的知識來鑒定微生物;

 

(2) 合作討論臨床診斷檢查項目、優化設計方法和設計新診斷工具的優缺點;

 

(3) 批判性分析,合作討論并寫文章提出科學的診斷和治療觀點;

 

(4) 領會另一個專業群體的價值。

 

我們首先進行專業內階段教學,每個學生群體有7天針對專業方面的入門學習,隨后是3天臨床實驗室環節,讓臨床學生觀看指定臨床樣本,向他們簡要介紹病史,并進行臨床診斷測試,而檢驗學生觀看相同的臨床樣本后,除了不可查閱病人病史外,他們被允許可以在教學醫院使用相關實驗診斷檢測工具。然后進入跨專業階段環節,每個學生閱讀5篇相關論文并準備進行跨專業討論,每個群體學習不同的論文,臨床學生被要求關注臨床內容,而檢驗學生則被要求關注實驗室檢測方法部分。作業是兩個群體共同討論他們閱讀的研究論文中有關的病史、使用的診斷方法和細菌學診斷。

 

1.2 跨專業課程的評估

 

1.2.1 所有學生問卷評估跨專業環節。在課程結束后分發調查問卷,要求學生給出包含跨專業環節課程的整體印象,,最后要求學生對跨專業課程的整體效果按照Likert量表進行打分(優秀、良好、差、非常差)。同時我們鼓勵他們反思課程中進行的學科內和跨學科作業。問卷調查的結果由沒有參加教學環節的一名老師進行仔細審查。

 

1.2.2 采訪所有學生。采訪由沒有參加任何環節的教育咨詢師進行。對兩個群體的學生分別進行了群體采訪和單獨采訪。采訪能夠使學生獲得其它學生的不同觀點,關注到他們從實踐中得到了什么,從而反思在未來的培訓計劃中能作出哪些改善。隨后我們對采訪的內容進行了定向的分析,分析學生對跨專業教育環節的感覺和收獲的差異和相似之處,組織處理學生對跨專業培訓環節觀點的突出問題,對兩個專業進行比較。

 

2.結果

 

15名臨床學生中有15名(100%)完成了調查問卷,15名檢驗學生中有13名(86.7%)完成了調查問卷。當問及“你認為跨專業學習環節怎樣?”時,80%的臨床學生將跨專業環節評為“良好”或“優秀”,20%的臨床學生評為“差”或“非常差”;而有66.7%的檢驗學生評為“良好”或“優秀”,20%的檢驗學生評為“差”或“非常差”。這說明臨床學生比檢驗學生更贊成跨專業教育。

 

臨床學生贊賞跨專業互動,他們和檢驗學生對問題的處理方式不同,能意識到臨床醫生和檢驗醫生如何進行清晰的互補,建議應該有更多機會進行跨專業互動包括實驗室協作,從而真正相互學習并看到他人優點。檢驗醫學角色問題被認為是課程中的一個大問題,檢驗學生認為課程內容沒有滿足他們的需求,而且他們的角色容易被臨床醫學學生誤解為只是實驗室技術人員。目前醫學本科教育中,臨床醫學專業核心教材中只有《診斷學》中的“實驗診斷學”涉及到較為簡單的醫學檢驗內容,缺乏檢驗專業角度的探討和分析。醫學檢驗專業雖然進行了臨床課程教學,但內容較少,學生不能完全掌握與檢驗相關的臨床醫學知識要點,所以檢驗醫生缺乏和臨床醫生溝通的能力,而且臨床醫生對檢驗醫生有把后者定位為“只是實驗室技術員”的“偏見”,這在一定程度上和目前有所缺陷的教學現狀密切相關。

 

盡管在觀念和價值上存在某些差異會導致一開始的誤會,但是跨專業培訓環節很明顯能幫助拓寬學生研究客體的視野,更深刻地了解到問題產生的根源以及可能會導致的結果,同時學生也明確了各自工作的意義以及如何有效使用各自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大多數學生發現跨專業教育是有價值的好想法。不過他們對于培訓環節是否對學習有影響存在觀念分歧,臨床學生明顯表示從檢驗學生那學到了更多關于論文閱讀和理解的能力,從而可以及時追蹤先進的臨床檢測技術;而檢驗醫學學生,整體上認為對實驗室實踐比較滿意,他們更傾向于深入思考如何開展或改善新的檢測方法以至于可以更快地獲得診斷結果。檢驗學生也贊同與臨床學生一起參與社會對話這一教育模式,他們同樣建議,為了獲得更豐富的疾病理解,在做實驗分析之前,最好是能夠和臨床學生一起討論癥狀。兩名教師也相互獨立地書面寫下了關于跨專業教育環節的總結分析,結果很相似,他們都強調臨床學生負責引導討論,檢驗學生僅喜歡討論實驗室部分以證明他們的能力。

 

3.討論

 

在醫療專業中加入跨專業培訓有潛在益處:相互理解各自專業作用、加強個人專業自信、為未來專業生涯中的交流和團隊協作準備,同時分享知識技能,這種新型教育理念在研究密集型大學背景下為臨床醫學和檢驗醫學學生帶來了一種跨專業學習機會以充分進行合作互動[3-4]。實際情況中學生和教師大體上都是支持跨專業教育的,很明顯臨床醫學和檢驗醫學學生對此學習機會的回應不同,臨床學生更加熱情,欣賞檢驗醫學學生的不同能力并且希望擁有更多的互動機會,特別是實驗室方面。檢驗醫學學生則希望更多明確的學習目標,主要問題在于感覺他們自身專業角色經常被誤解。臨床醫學學生對檢驗醫學學生閱讀科學文章、產生研究理念以及動手實驗的能力方面印象深刻,但是檢驗醫學學生關注的則是他們的角色被認為是作為“實驗室技術人員在進行臨床實驗測試”,這是許多學生的一種情緒問題,特別是教師指出檢驗醫學學生在表現上相比于臨床醫學學生不夠積極。我們意識到定型觀念導致了檢驗醫學與臨床醫學學生之間的分歧,這種現象其實在臨床醫生和檢驗醫生之間同樣存在,缺乏溝通是轉化醫學的障礙之一。本研究就如何在本科教育階段處理此問題提出一種新的跨專業教育模式,即在本科生層面展開合作討論,提出了相關的預防策略。

 

未來的努力應該明確以什么樣的方式進行跨專業教育練習才會對參與的各方面都相互有利。將不同專業的學生納入訓練計劃之中,從而促進不同學生群體對他們的未來專業角色進行更加開放的對話。而且可以為學生劃出更多的時間進行跨專業問題的正式和非正式反思和討論。直觀上這種學習模式對醫學專業本科生有效且重要,所以此話題會引起極大興趣。目前臨床醫學和檢驗醫學本科生只是在一起學習基礎課程,這種干預的長期效果將反映在對這些學生在醫學研究方面的協作作用及對健康的影響。為臨床醫學和檢驗醫學本科生提供互動機會的需求應該受到課程層次方面的支持,設計此跨專業培訓環節過程中,建議明確學習成果并考慮需求和課程的優先順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