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實踐教學管理范文

時間:2023-05-04 13:10:19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臨床實踐教學管理,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臨床實踐教學管理

篇1

我們可以邀請國內護理方面的專家學者進行護理專業的知識技能講座,拓展學生的視野,講座的目的是讓學生能夠將學到的理論與臨床的工作結合起來。專家對操作技能講解的過程,也是學生對學到的專業知識再次進行內化的一個過程,學??梢越M織大學生在講座后,按照專家學者的理論進行實習,并注意做好前后的對比工作。進行對比的目的是讓我們更好明白新技能對于臨床護理的重要性。

二、強化學生自主學習的教育理念

教與學是互相促進的,共同發展的。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進行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新性。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化為自覺的一種動力。

三、注重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

為了更好的提高護理本科生的綜合素質,很有必要對護理本科生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的方面主要包括:基礎護理技術、工作的能力與態度、護理病歷的書寫等。在進行綜合評價時,要由主考老師指定1例患者,由護理小組現場進行護理評估,提出對病人進行護理的方案,并且還要按照病人的病情酌情修改護理方案,并且指定護士進行現場護理模擬操作,最后由護理小組全體人員寫好護理病歷,主考教師要對學生申明護理的連貫性與系統性。尤其對護理病歷的書寫,要求在一個小時內完成。通過對護理本科生的綜合能力考核,是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護理工作并非是發藥與打針,而是綜合能力的一種體現。

四、更新觀念,優化課程結構、創新教學模式

護理教學與臨床實踐是不能同步實現的,這主要是因為護理本科教育課程設置中并沒有強調護理實踐,導致護理教學出現了滯后性,這不利于護理科學的發展,所以說護理學科中的實踐環節必須得到充分的重視,還要將新的護理技能與方法運用到護理教學當中去。護理學科對實踐要求很高,因此護理課程的結構要突出護理實踐環節,對護理教學的課程計劃,根據學生實踐的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充分重視起來。另外,我們還要從現代護理學的理論出發,將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能夠讓學生早日走出教室,盡早接觸護理。所以,在大學的一二年級要強化基礎護理知識的學習,利用暑假這段時間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大學三年級的學生,要注重能夠讓大學生在內科和外科都有足夠的護理實習時間,將護理的操作技術在實習中得到提高。在學生實習的過程之中,不僅要注重學生基礎護理技術的考察,還要讓大學生學習好護士應該具備的職業素質與職業道德。護理實踐能夠提高學生與病人溝通能力、臨床觀察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

五、在技能教學過程中培養護理人員的團隊協作意識

操作技能的培養是需要師生之間共同完成的,教師與學生在操作技能的演練過程中擔任不同的角色。通過教師對相關技能的展示能讓對護理的技術進行規范,保證學生基礎操作能力。在學生分組實習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揮本人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充分認識到護理工作是一個團體的工作,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合作。這種團隊協作精神能夠讓小組內的各成員之間互相學習,共同進步,也為以后在實際工作當中護理人員與醫生之間的密切配合打下堅實的基礎。

篇2

關鍵詞:臨床見習;教學環節;教學質量

護理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學科,臨床教學成為護理教育的重要成分[1],而其中見習又是護生接觸臨床的最早階段,是理論與實踐間不可或缺的橋梁。但是目前醫學生人數激增使得教學資源相對不足[2];患者的維權意識也越來越強,不再自覺或無奈的配合臨床教學[3];加之醫院帶教教師臨床護理工作繁重,在時間和精力上很難滿足見習教學需要??傊壳耙娏暯虒W質量的管理和監督等有待進一步提高[4]。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07級護生182人,全部為女生,年齡21~25歲,平均(22.89±0.92)歲,隨機分成實驗組91人,對照組91人。

1.2方法

1.2.1干預方法 實驗組:見習課教學由"雙師型"教師承擔,采用Seminar教學法授課(Seminar英文的意思是"大學或暑期學校學生為研究某問題而與教師共同討論的班級或研習班"[5],具體步驟可分為:①教師布置主題;②教師簡要介紹;③小組代表發言;④點評人評論;⑤參與者提問與辯論;⑥總結)。對照組:見習課教學由臨床護士承擔,采用傳統的臨床見習教學方法講解。

1.2.2工具 參考相關文獻及我校"課堂教學質量評估表"等自行設計"臨床護理見習教學滿意度調查問卷"進行調查,問卷由三部分組成:①一般資料:包括性別、年齡、學制、年級等;②對臨床護理見習教學滿意度包括見習帶教教師、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的滿意度,共18道題目。選取護生30名測量問卷重測信度測量和內部一致性信度,結果分別為0.86、0.88;通過專家對問卷進行內容效度測定,該問卷內容效度比CVR=0.84。說明該調查問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1.2.3資料的收集 ①由研究者對被調查對象統一解釋調查目的和問卷填寫要求,于見習結束后進行調查,當場回收。調查共發放問卷182份,收回182份,回收率100%,有效率100%;②收集兩組護生見習后《婦產科護理學》案例分析成績。

1.3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輸入Excel數據庫,采用SPSS11.5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的統計學方法包括χ2檢驗、t檢驗。

2 結果

2.1實驗組和對照組護生對臨床護理教學滿意度比較 見表1。

2.2實驗組和對照組護生案例分析成績比較 見表2。

3 討論

3.1加強校院溝通與合作,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

3.1.1加強"雙師型"教師培訓 目前多數學校的見習教學任務是由醫院護士或醫生兼職承擔,她們工作壓力大、任務繁重,教學意識較薄弱,教學責任心不強,對教學重點、難點把握不準,總之,專職臨床帶教教師人數和質量均較匱乏。我校自2006年始規定所有臨床護理專業課教師均應接受臨床護理培訓即在不承擔學校理論教學任務的前提下在附屬醫院相應科室承擔護理工作,因此我校臨床護理專業教師均有《教師資格證》和《護士執業證書》兩證,承擔高校教師和護士的雙重角色。本研究中實驗組護生即由我院"雙師型"教師進行臨床見習帶教,護生對教師的滿意度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與王鳳英等人指出學生喜歡專人帶教[6],張麗莉嘗試使用護士輔助帶教教師帶教的方法也受到學生好評[7]一致。因此,應加強學校和教學醫院之間的溝通交流,加強雙師型教師的培訓,擴大專職臨床帶教教師隊伍。

3.1.2加強護患、師生及護生間溝通 見習教學是用來彌補理論教學不足的,是應該給護生以感性認識,變抽象的理論為直觀的認識。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帶教教師應該選擇臨床典型病例講解,這就需要臨床見習帶教教師在見習課前和患者做好溝通,以便患者配合開展見習教學。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強調學習者之間的協作,包括學生與情境、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互作用。本研究中采用Seminar教學即為此提供了機會,臨床見習帶教教師提前與患者溝通,取得患者的同意和配合,有利于學生與患者的溝通。

3.2改進教學方法,調動護生的主動性

3.2.1注重臨床見習帶教教師的引導 Rong FK等研究發現中國高等護理教育缺少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反思性學習和經驗學習等學習方法[8]。"填鴨式"的教學模式禁錮了護生的思維,使護生在學習時習慣于被動接受,缺少學習主動性,較少的提問等,這也導致了護生畢業后行為的機械性和懶惰性,不利于護理事業的發展[9]。李蓓蓓對本科護生臨床見習效果調查也顯示護生認為帶教教師的引導是影響見習效果的第二大因素[4]。直觀性和抽象性教學原則中指出,直觀不是讓學生自發的看,而是在教師指導下有目的的細致觀察,引導學生把握事物特征,發現事物間聯系,提高觀察或感知的深刻度[10]。本研究中見習教學是以護生為主,教師僅起引導作用,掌控整個課堂沿正確方向進行,并能對見習課中可能發生的一些問題預見和做出正確反應,但不干涉護生的學習。

3.2.2調動護生的學習能動性 目前很多院校本科護生見習均安排在大學四年級,有研究表明護生的學習積極性隨年級的增加而逐年遞減[11],本研究中實驗組帶教教師提前2w將討論主題及相關參考資料布置給學生,學生自由分組,并在見習時選取小組代表發言,小組其余成員可以對其代表的發言進行補充。這樣無形中對學生進行了組合和約束,保證了見習護生的到課率,增強了其學習的守紀性;另外,該見習教學以護生討論為主,調動了其學習主動性,本研究中兩組護生病例分析成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有研究也表明Seminar教學法能使護生對知識的渴求更強烈,使護生對學習產生濃厚的熱情[12]。所以應該不斷探討改進教學方法以調動護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見習教學質量。

3.3注重反饋,建立雙向考評制度 考評既是考量也是監督,應該做到教師、學生對教學效果分別進行評價,另外師生還要互評和自評,只有建立完善的雙向考評制度,整個見習教學流程才算完滿。本研究中帶教教師既是引導者又是點評人,針對小組代表發言進行補充、商榷等多種形式的評述,最后重新對本次見習課的重點、難點作簡要陳述及全面總結,這可以理解為教師對學生知識反饋的把握。另外,見習課程結束后采用問卷進行教學滿意度調查,了解了護生對教師及教學方法、內容等的滿意情況。但因本研究未對學生進行自評,故還需進一步改進。

總之,從組織-實施-反饋各環節著手,通過多途徑加強見習教學管理,科學組織見習教學,才能真正提高見習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Annie KL, Kai CC, Winnie KW. Reflective practice in clinical teaching[J].ursing and Health Sciences,2002,4:201-208.

[2]政江,孫紅,丁毓磊,等.當前臨床見習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農墾醫學,2006,28(3):208-211.

[3]余仙菊,韋長元,彭如寬,等.模擬教育:我國醫學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J].江蘇高教,2006(5):79-81.

[4]李蓓蓓.以建構主義為導向的護理本科生見習現狀調查[D].青島:青島大學護理學院,2010.

[5]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M].6版.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04:1579.

[6]胡雁.澳大利亞護理教育介紹[J].護士進修雜志,2000,15(10):773-775.

[7]夏晨帆.中美護理臨床實習情況比較與思考[J].護士進修雜志,2004,19(1):65-67.

[8]Rong FK, Chan S, Yung S. Trends in nursing education in China[J].J Nurse Scholarsh,2000,32(1):97-99.

[9]殷磊,蔣曉蓮.對21世紀護理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若干思考[J].當代護士,2001,2:21.

[10]陳燕華,朱丹.中美護理本科臨床實踐環節的比較研究[J].護士進修雜志,2005,(5):390-393.

篇3

【關鍵詞】 護理教師; 醫療實踐; 教學質量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03.034

教師作為教學過程的主導者,對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1]。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是教育取得成效的關鍵。由于近年來護理學發展很快,護理教師原有的專業知識已遠遠不能滿足現有教學需要。尤其是近年來,各高職院校的護理專業課均由沒有臨床醫療實踐的護理教師講授,導致護理教學質量出現了一些問題。為適應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從2006年開始,筆者所在學校充分利用三所附屬醫院的資源優勢,有計劃地安排護理教師到醫院參加臨床醫療實踐,使護理教師的教學能力大大提高,更好地適應了新形勢下護理教學的需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筆者所在學校護理專業教師45例。其中研究生學歷15例,本科學歷30例;平均年齡(36.12±6.26)歲;平均工作時間(12.27±7.72)年。畢業于護理專業的40例,占教師總人數的88.89%;畢業于臨床醫療專業的5例,占教師總人數的 11.11%。其中畢業于護理專業的教師中有臨床護理經歷的教師17例,占教師總人數的37.78%;畢業后直接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23例,占教師總人數的51.11%;畢業于臨床醫療專業的教師中1例有臨床實踐經歷,占教師總人數的2.22%。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30例,占教師總人數的66.67%。

1.2 方法

1.2.1 制訂培訓方案 依據“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針對每位教師的具體情況,為教師制訂切實可行的、個性化的培訓方案。要求所有教師均到醫院參加臨床醫療實踐,每次半年,三年輪轉一遍。

1.2.2 方案實施 為了使培訓工作更加規范,學習效果更加顯著,根據受訓教師的具體情況和高職高專護理教師的角色,設計了《護理教師臨床醫療實踐評價表》,其中不僅涵蓋了醫療實踐的具體內容、受訓教師的出科成績及表現,還對學習質量制訂了較為具體的量化標準。對畢業于護理專業的教師,由臨床醫生帶教,重點觀察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要求教師書寫病歷、參加醫療查房及病例討論等。受訓教師帶著任務到臨床學習,使整個學習過程目標明確,效果顯著。受訓教師在學習前,只有認真閱讀表格中的各項要求,并在學習過程中嚴格按照要求去做,才能完成學習任務。此外,受訓教師在學習后,須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寫出心得體會,以便對整個培訓過程中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梳理,總結成績,找出不足,明確今后的努力方向。通過思考找出教學和臨床工作之間的差距,以便對醫院建設和教學工作提出建設性意見。通過上述問題的設計,期望實現其知識的更新、完善和教學能力的提高。總之,評價表作為學校和受訓教師之間的紐帶,為學校和醫院的溝通搭建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加大了對受訓教師的監管力度,提高了培訓質量。該表填寫質量將作為評價教師學習質量的重要依據。

每次學習任務完成后,要求受訓教師講公開課和觀摩課,讓教師和學生評教評學、專家點評,并以發放調查問卷和座談會形式了解教師授課效果,及時反饋,讓教師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改進提高。

1.3 評價標準

1.3.1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 采用筆者所在學校醫教室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進行評價。評價內容包括三部分:專家評價、學生評價和同行評價。其中專家評價的計分項目分三部分:課堂教學質量、教案評價、系部考核。均采用百分制,按各項評價標準進行打分。學生評價和同行評價則依據課堂教學質量評價表進行打分。

課堂教學質量評價總分=(學生評價分+同行評價分)×0.3+專家評價分×0.4。教師教學質量評價總分85分為優秀,75~85分為良好,60~75分為一般,60分以下為差。

1.3.2 臨床專業知識評價 除了課堂教學質量評價外,每年定期對護理教師進行一次臨床專業知識考核,以綜合考評教師的整體水平。

1.4 統計學處理 所有數據均使用SPSS 10.0軟件包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取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護理教師臨床實踐前后專業知識考核成績比較詳見表1。

2.2 護理教師臨床實踐前后教學質量比較 護理教師臨床實踐后教學質量優良率明顯高于臨床實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5709,P

3 討論

由于絕大多數人沒有接受過教師專業培訓,沒有臨床實踐經歷,尤其是臨床醫療經驗,因而導致青年教師教育教學方面的知識結構和實踐能力存在明顯的不足[2],使得這些教師在專業課的講授過程中(如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等),對疾病的發生、發展缺乏感性認識及經驗積累,對其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及治療原則理解不深、講解不透,顯得力不從心,嚴重地影響了教學質量。

3.1 護理教師參加臨床醫療實踐的意義 畢業于護理專業的教師,由于受到所學專業的限制,在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方面均較低,加之部分教師缺乏臨床實踐經驗,對疾病缺乏應有的感性認識,在講授時只能照本宣科,教師講得枯燥無味,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質量。護理教師參加臨床醫療實踐,是拓展教師知識面、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好方式。表1結果顯示,護理教師參加臨床實踐前后專業知識考核成績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2 培訓方案實施保障 筆者所在學校擁有三所教學醫院。三所教學醫院有1246張開放床位和10余間手術間,擁有豐富的病材,能充分滿足護理專業教師和學生臨床實習要求;醫院先進的整體醫療、護理工作模式為教師和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培養關愛患者和全面照顧患者的能力創造了條件。

3.3 培訓方案實施的有效性 表2結果顯示,護理教師參加臨床醫療實踐后教學質量明顯提高,優良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參 考 文 獻

[1] 鄭智,侯淑肖.臨床護理教師教學能力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華護理教育,2008,5(3):128.

[2] 劉鄧群,栗永萍,李蓉,等.淺談醫學專業青年教師的教學能力培養[J].西北醫學教育,2010,18(5):1028.

篇4

關鍵詞:臨床思維;實習教學;培養

臨床思維是醫生通過病史采集、體格檢查、必要的實驗檢查以及神經系統檢查獲得原始資料經過綜合分析,推理判斷、診斷與鑒別而制定治療方案,并根據病情發展與治療的效果,進一步調整診斷、治療的認知過程[1]。正確的臨床思維是正確診斷、治療疾病的法寶。醫生只有掌握了科學的臨床思維方法,才能適應變化萬千的臨床工作成為一名合格的醫生。國內醫學生傳統的教學過程一般分為三個階段:公共基礎和醫學課程教學階段、臨床專業知識理論教學階段、畢業實習教學階段。三個階段中臨床畢業實習階段是醫學生將所學到的臨床專業理論知識聯系到實踐,學習臨床思維方法,熟練掌握臨床基本診療技能,成為社會需要的合格醫學人才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而臨床思維能力是在臨床實踐中運用基礎理論知識和臨床基本技能,對具體現象進行分析和思考,最后作出科學判定的能力,是高層次醫學人才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也是醫學生進入臨床教學必須較早培養的一種基本能力。如何幫助和指導實習生實現從醫學生到臨床醫師的過渡與轉彎,提高實習醫生的臨床思維能力,也是搞好實習教學的關鍵。我們在10余年的神經病學實習教學實踐中,逐步摸索并不斷完善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實習醫生臨床思維能力的方法。

1 掌握神經病學及相關醫學基本知識是前提

臨床思維離不開學科知識的支撐,掌握必要的神經病學及相關醫學基本理論知識,是培養臨床思維能力的前提。針對神經系統疾病由于解剖復雜難記憶,帶來神經錯位疾病診斷困難的客觀原因,我們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制定出一系列對策幫助實習醫生掌握:①從編制解剖多媒體教學,圖文并茂,使學生從感性上有一個完整的解剖概念,②常同學生到醫學院校解剖室進行實體解剖標本講解,從而實現看平面到立體;從感觀到客觀的升華,③通過學生在實習中碰到典型病例分析,實現解剖和臨床的動態結合的,提高實習學生的臨床應能能力及對所學知識綜合分析能力。在教學中,我們注意培養學生對疾病的敏銳觀察力,要求學生能迅速掌握疾病的典型特征。如頭痛是許多疾病的共有癥狀,但如果出現頭痛伴嘔吐、水腫應考慮顱高壓可能;如果頭痛伴發熱,腦膜刺激征陽性,應考慮中樞神系統感染腦膜炎可能。作為一名合格的醫生,除了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和豐富的臨床經驗外,還要有迅速把握疾病整體特征和抓住疾病關鍵體征的能力。

2 采用啟發式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師要甘為人梯,服務于學生。由于醫學科學和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已不再是獨一無二的知識的占有者和傳授者,不再作為教學中心,不再以知識權威的身份向學生灌輸知識。學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采用各種手段自學,這意味著教學過程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圍繞學生的特點和需要,與他們共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這就要求不斷加強服務意識,攻進教學方法,變過去的"灌輸式"教學為"啟發式"教學,為學生提供相對獨立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來發展學生的創造性,培養學生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2]。如在教學查房,病例討論,專題講座,實踐操作等教學過程中,臨床教師可以運用講解法向學生闡述疾病發生發展規律及原理,運用提問法讓學生動腦思考,引導學生做出結論;運用演示法并配合講解法向學生作出示范操作,以傳授診療的技能和操作技巧,增強其動手能力。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是一個漸進性過程,只有改變教學模式,在演講理論同時,提供豐富感性材料才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實用效果。

3 詳細、正確的病史詢問和系統的體征檢查

正確、詳細掌握患者的所有疾病相關信息是進行指床思維的關鍵。神經系統病癥的診斷是根據病史資料和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而作出的。因此,完整與確切的病史是診斷疾病的重要依據。從病史資料中常可獲得關于損害部位和病變性質的初步印象。有些典型的疾病,如原發性癲癇、偏頭痛、周期性麻痹等,在間歇期中常查不到陽性體征,根據病史??蓻Q定診斷。這是神經病學的定性診斷中很重要一點。

篇5

【關鍵字】臨床護理;老年;心血管疾??;健康教育;效果分析

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的提高,心血管疾病也正在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一大問題。心血管疾病在我國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一年較一年高,導致患者死亡和殘廢最多的原因便是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每年要造成有兩百多萬人的死亡[1]。老年人有很大的幾率患上心血管疾病,一旦發病將會給患者及其家屬將會承受極大痛苦。本文對我院收治的22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進而探討健康教育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22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其中男134例,女92例;年齡59-86歲,平均年齡(73.4±6.7)歲;其中冠心病65例、高血壓76例、心肌梗死23例、心絞痛44例、風濕性心臟病18例。將226例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分為采用健康教育干預的實驗組(113例)和未采用健康教育干預的對照組(113例),兩組在性別、年齡、發病類型、治療用藥等方面比較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包括基礎護理、監測病情和宣傳基本的注意事項等常規護理。實驗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健康教育進行干預,具體措施如下:將心血管疾病相關知識采用口頭講述與宣傳圖片相結合等方式對患者開展教育,讓心血管疾病的認識深入人心。定期以授課的方式召集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進行講解,鼓勵大家在講解后踴躍發言,并且組織大家討論,以加強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及讓患者潛移默化的記住防病措施。將飲食調理的概念引入患者的治療中,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和體質狀況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通過疾病知識的講解來指導患者正確面對病情,使其保持平和的心態,從而調整患者的心理狀態。科普藥物副作用,防治患者由于害怕藥物副作用而停止治療的情況出現。由于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絕大多數服藥時間非常長,有些需要終身用藥,因此灌輸長期藥物治療的正確觀念給患者,讓其思想上能接受長期治療是非常重要的。

1.3評價方法 采用世界衛生組織生存質量簡易量表(WHOQOL-BREF)[2]對生活質量進行評價,生活質量與得分成正相關。

1.4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4.0處理,檢測數據采用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P

2結果

兩組患者在生存質量簡易量表平均得分方面比較,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t=10.3290,P

3 討論

冠心病、高血壓等臨床死亡率高的疾病屬于常見病、多發病,它們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都屬于心血管疾病,所以心血管疾病便被冠上了威脅老年人身體健康第一號殺手的名號。由于很多疾病相關的知識和保健常識老年人相對缺乏,且很多老年人有聽、寫、讀、閱、理解等能力上的退化,常常將很大的不便帶給患者及其家屬,對于臨床上的治療和護理也存在很大的困難[3]。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的危險因素有:攝入過多的三高食物,煙酒無度,不積極鍛煉身體與脂肪大量堆積,巨大的工作壓力,沒有很好的心理調節能力,生活習慣不規律[4]。

本組資料顯示,兩組患者在生存質量簡易量表平均得分方面比較,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

綜上所述,在臨床護理中對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實行健康教育能顯著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與生存質量,在提高患者身體與心理狀態方面也有很大的優勢,能夠提高預后效果,有助于患者治療后更快的再次融入社會,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蘇書華.機關干部健康體檢心血管疾病危險因素調查與健康教育探討[J].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10,30(z1):68-69.

[2] 田震靜,呂燁輝,付愛麗,等.健康教育在老年心血管疾病患者臨床護理中的作用[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32(3):502-504.

篇6

關鍵詞:改革;臨床實踐;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9-0094-02

臨床實踐教學是醫學院校學生學習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醫學院校培養厚基礎、強技能、重創新醫學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培養合格臨床醫生的重要過程,開展良好的臨床實踐教學模式對醫學生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1]。筆者從教學實踐出發,以收集我校在臨床課程體系、臨床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網絡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平臺建設、臨床教學模式、臨床教學管理系統等方面改革內容。試圖探討臨床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對醫學人才培養水平的影響。

一、臨床課程體系改革

傳統的臨床課程體系是按照先理論后實踐模式進行的,即學生學習完理論課后再到教學基地進行集中見習,最后集中1年時間進行臨床實習。研究發現該模式存在諸多弊端,如實習時間距離理論學習時間長,知識點遺忘多,因此見習效果并不理想。針對該模式存在的問題我校提出了“3+2”臨床醫學教學模式,即前3年在校進行理論知識學習,第3年末到教學醫院進行臨床實踐學習(包括見習和臨床實習)。通過對比以往模式,我們發現該臨床課程體系調整有利于增強學生與臨床密切性,加深了學生對臨床理論知識的理解,最終有利于學生臨床實際操作能力。

二、臨床教學內容改革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文關懷在臨床治療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而我們傳統的臨床教學內容恰恰缺少這項內容,為了更好適應“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教育模式的轉變及醫療市場的需求。我校在以往臨床教學的內容基礎上增加生命學、醫學心理學、醫學倫理學、醫患溝通學、臨床技能學、行為科學、經濟學、社會學等相關人文學科的課程。從而加深學生對醫學的理解,也為他們以后更快進入臨床角色打下基礎。

三、加強臨床技能培訓中心建設

1.加強實踐教學平臺建設。臨床技能培訓中心是集教學、培訓、考核及社會服務多位一體的醫學教育培訓基地,是臨床醫學實踐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的保障[2]。加大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的建設投入是提高臨床實踐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我校積極申請中央財政支持高校發展專項經費和學校強校工程專項建設資金,獲得中央財政支持高校發展項目400萬的經費支持,用于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的建設。建設客觀結構化臨床技能考試(OSCE)考場(16站)、急救訓練中心和微創訓練中心,并購置了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及實踐教學醫學模擬人。重新整合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的實驗室設置,優化實踐教學資源。通過將內科系統相關內容如胸、腹、腰、骨四大穿刺移至診斷學實驗室進行培訓,達到整合資源的目的。

2.加強網絡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平臺建設。基于網絡在教學中的巨大作用,我校建設了網絡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其主要內容包括建立并完善臨床技能培訓中心網站,整合實踐教學資源,設置實驗教學、教學資源和師生交流等版塊[3]。各教研室將臨床技能操作規范、相關的教學內容如PPT及電子病例、操作視頻等教學內容資料上傳至網站,學生可以自行下載觀看內、外、婦、兒科的臨床操作技能的教學視頻。建設網絡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平臺,能極大提高實踐教學質量,提升醫學人才的培養水平。

四、教學模式改革

1.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模式。PBL教學法即以問題為中心的教學方法,是目前國內許多院校均在采用的教學方法。該教學法的優點是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思維在實施,教師給學生設置了一定的教學情境問題,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引導學生發現問題,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臨床實踐教學中采用PBL教學法,即以病例討論為基礎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我們發現該模式在提高學生對臨床知識的理解掌握方面具有明顯效果。

2.適應“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的教學模式。隨著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進步,醫學衛生人才的知識結構已發生了巨大變化[4],醫學生在從事臨床實踐活動過程中,要以患者為中心,在臨床實施過程中,應綜合考慮患者的家庭、心理、經濟等綜合因素對患者康復的影響。因此,我們臨床實踐教學中努力構建一個“生物―心理―社會”的育人氛圍,鍛煉學生關愛患者,培養學生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在臨床實踐教學活動中,注重臨床基本操作技能的訓練與加強人際交往能力、職業素養和臨床思維能力的培養。

五、臨床教學管理系統改革

建立健全臨床實踐教學管理系統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①加強教學基地教研室建設。我校臨床醫學專業目前是按照校院f同的方式進行實踐教學的。首先,教學醫院必須成立教學科,由教學科全面負責臨床實踐教學活動。各臨床科室也應成立臨床教研室。教研室主任由學術水平高,教學意識強,有組織協調能力的科室主任兼任。教研室再選一批水平高、資歷深的副教授或副主任醫師以上的人員擔當教學任務。②學校成立教學督導系統。第二臨床醫學院有獨立的教學督導組,定期或不定期到教學基地進行教學監督,評估、評價教學基地教學。③組織教師進行理論授課比賽,通過授課比賽為老師提供了互相觀摩、互相學習、互相交流、互相取長補短的平臺,促進教師授課水平和專業技能的提升。④嚴格畢業技能考核。畢業技能考核是檢驗學生實習效果的最好途徑。畢業技能考核采用客觀結構化臨床技能考試(OSCE)考場,考核的內容只要是對內、外、婦、兒科的基本技能進行考核。在考核中對醫德醫風、臨床實踐操作能力、臨床思維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防止走過場。

六、小結

綜上所述,通過對我校在臨床課程體系、臨床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網絡與臨床實踐相結合的平臺建設、臨床教學模式、臨床教學管理系統等方面改革內容的經驗總結,我們發現加強臨床實踐教學模式改革提升醫學人才培養水平具有重要價值。目前,醫學教育迅猛發展,在臨床實踐教學過程中,我們只有不斷完善臨床實踐教學模式,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醫學人才。

⒖嘉南祝

[1]林梅,李靖.建立教學模擬醫院,提高實驗教學質量[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20(10):82.

[2]張博,李佳,白璐,等.臨床技能培訓在醫學生培養中的重要性[J].赤子(中旬),2014,(4):79.

[3]韓小玲,林鴻程,周忠偉,等.構建網絡與實踐相結合的臨床技能教學新模式[J].現代醫藥衛生,2016,32(18):2919-2920.

[4]張珊莉,鄺昌賢,林少芒.臨床實踐教學與醫患溝通[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9,(12):19-20,42.

篇7

關鍵詞護生;教學質量

護理學是一門應用科學,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重要階段,如何把護生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提高臨床教學質量,使其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臨床教學工作是關鍵。現就我科在臨床教學工作中的體會報道如下:

1資料來源

選擇近三年在我科臨床實習的??苹虮究谱o生180名,均為女性,年齡17~21歲,獨生子女占98%。

2方法

2.1隨機分為A、B兩組,A組用傳統帶教方法(傳、幫、帶)重點在動手能力的培養。B組在傳統帶教方法的基礎上,加強臨床教學管理,培養護生的動手能力及對病情觀察的評判思維能力。

2.2教師方面

2.2.1護士長高度重視,按實習手冊要求,組織制定臨床實習計劃,并實施。

2.2.2選擇具有良好醫德醫風,較強工作能力的護師擔任教學任務。同時要轉變觀念,適應現代化發展的需求,教師的理論知識需要更新和補充,護士長要為她們創造機會,加強學習,提高理論水平。

2.2.3帶教老師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耐心傳教,加強責任心,做到放手不放眼,嚴格把關,認真檢查,以杜絕差錯事故。

2.3護生方面

了解學生思想,幫助克服以自我為中心的不良心理,介紹病區環境、設置,使其盡快熟悉環境,消除陌生感及神秘感。進行職業道德教育,樹立責任心,提高熱愛本專業的信心。

對護生一視同仁,關心她們的需要和感受,滲透人文關懷,為她們創造一個積極向上并且和藹溫暖的實習環境。[1]

對一些難度較大的護理操作,如導尿、吸痰、各種儀器的使用,由帶教老師先講理論后示范步驟,再讓護生實際操作,老師在旁邊作指導,這樣避免了護生的盲然性及恐懼心理,提高了護生的動手能力。

每周護理查房及小講課一次,一方面鞏固理論知識,另一方面師生互動,分享她們的成功,幫助分析失敗的原因及改進方法。對能力差的同學多給鼓勵,找出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她們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把理論知識應用到臨床實踐中,促進臨床實踐能力的提高。

學會觀察病情,多從患者的角度考慮問題,關心、理解、尊重患者,耐心解答病人的問題,以細心、誠心去贏得病人的信任,使患者愿意講實話和接受護理,才能發現問題,正確處理問題,提高評判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

強化高危意識,培養“慎獨”精神[2],樹立嚴謹的工作作風,加強工作責任心,崇尚“慎獨”精神。遇事冷靜,做到忙而不亂,配合醫生做好搶救工作。

實習結束時,對護生進行綜合考核,問卷調查,聽取同學意見,做好信息反饋,改進帶教中存在的問題,彌補實習過程中的不足,以達到教學相長,取長補短的目的,提高臨床教學質量。

3結果

實習結束,經考核及問卷調查,統計A、B兩組同學的臨床實習效果及對帶教老師帶教方法的滿意度,A組滿意度為90%,B組滿意度為97%,B組的方法優于A組,值得推出。

4結論

加強臨床教學管理,注意培養護生的評判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有利益臨床教學質量的提高。

5討論

隨著社會的進步,醫學的發展,護士工作不單純是打針、發藥一個簡單的操作工,在護理實踐中許多問題是要通過正確的評判思維,才能做出正確的處理。而傳統的帶教方法,只注重“傳、幫、帶”動手能力的培養,忽略了評判思維的培養,對于這件事為什么這樣做了解甚微。通過加強臨床教學管理,注意培養護生的評判思維能力及動手能力,臨床教學質量所提高,為護生今后在護理工作崗位上成為一名合格的護理人員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篇8

1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醫學檢驗專業學生臨床實習階段是理論應用于實踐,全面培養臨床能力的關鍵時期,加強教學管理是培養合格的檢驗人才,確保臨床帶教質量的保障。規范管理必須首先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包括實習生教學管理制度、帶教師資準入制度、實習教學質量檢查、評議制度、實習生請假制度、實習教學事故的判定及處理辦法等。制度是保障,管理靠制度。只有管理制度不斷完善,才能保障實習教學質量[3]。

2 帶教師資隊伍培養

本院雖然作為教學醫院已有很多年,但教學質量有大的提高還是在本院成為重慶醫科大學的直屬附屬醫院以后。學院成立后,教學管理逐步規范,教學制度逐步完善。在“教師資格”認定方面,按照學院的要求,加強帶教教師的隊伍建設和規范化管理,檢驗科一方面嚴格施行“三級準入”制度,另一方面選擇思想品德好、責任心比較強的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工作經驗的臨床帶教教師進行臨床實習教學。帶教教師的工作熱情、教學意識和自身素質直接影響到臨床實習教學的質量[4],因此,科室由一名副主任分管科研教學工作,還配有一名教學秘書,主抓教學工作;一方面對帶教教師培訓,不斷提高他們的教學意識和教學能力,學習并運用科學的教學方法,不斷探索與改革臨床實習帶教方法;另一方面要求帶教教師注重自身素質業務能力的提升,不斷學習并廣泛查閱文獻資料,熟悉和掌握自己所在亞專業的前沿知識,充實實習教學內容,優化知識結構。

3 制定實習教學計劃

每年到本科實習學生很多,來自重慶醫科大學、成都醫學院、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重慶三峽醫藥高等??茖W校等,其中有本科生、專科生。另外檢驗專業內容繁多、發展迅速,各專業組長應該根據各個醫院的實習教學大綱的要求,制定各亞專業的實習計劃,明確實習目的和要求、實習方法、實習內容和時間安排及實習考核。這樣讓學生明白在每個亞專業應該學什么怎么學,也讓帶教教師知道所承擔的帶教任務,做到目標明確,有章可循。合格的實習教學計劃是保障實習質量的前提[5]。

4 入科教育培訓

在學生進行臨床實習之前,對他們進行嚴格而規范的入科教育相當重要,也是順利完成實習任務的前提[6]。大多數學生來實習時,都具有對未來要從事的專業很好奇而又面對陌生環境和教師很緊張的心理,為了使學生盡快適應新的環境,完成角色轉換,進行入科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入科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1)科室介紹包括科室設置、專業分組情況等,使學生盡快熟悉科室周圍環境;(2)生物安全培訓:檢驗科屬于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一方面是科室生物安全管理需要,另外也讓學生學習生物安全相關知識,做好個人防護,降低醫院感染的風險,培訓結束后并進行考試;(3)制度培訓:解讀醫院和科室規章制度、實習要求和注意事項等,比如實習中嚴格執行考勤制度和請假銷假規定,尊敬帶教教師,團結同學,能獨立審核檢驗報告及臨床溝通等。通過入科教育,讓學生明確自己的責任與義務,嚴格要求自己,遵守醫院和科室的規章制度,端正實習態度,培養學生良好的醫德醫風、職業道德和愛崗敬業精神。

5 教學實施

在實習過程中,帶教教師嚴格按照實習計劃,首先要求學生學習標準操作規程,然后才進行相關亞專業實習內容的學習;重點訓練學生的操作技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強化學生的質量管理意識和生物安全意識。每位帶教教師在帶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實習過程中遇到什么困難和問題,及時地向科教秘書或者科主任提出來,問題和建議匯總后,教學管理組共同討論,提出最佳方案并及時調整帶教內容和方法,觀察一段時期,并評價其效果,使臨床實習帶教工作進入一個良性循環過程,確保實習任務圓滿完成[7]。另外,在實習期間,定期舉辦小講座,每兩個星期一次,時間安排在星期四的下午,時間大約1個小時。內容包括臨床經驗、前沿知識、質量管理和質量控制知識等方面。通過小講座的教學和學習,教師和學生受益于一個有效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臨床實踐能力。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闊自己的視野,探索新思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6 實習考核

考核是檢驗效果的一種手段。科學的實習考評制度既可考核學生的實習效果,也可以衡量帶教教師的實習帶教水平[6]。對實習生的考核,當每個學生在亞專業組實習結束時,均需要進行出科考核。一方面由專業組長對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操作技能和臨床實踐能力進行考核,考查學生對所在亞專業的實習內容掌握情況;另一方面結合學生平時的出勤情況和學習態度,最后進行評分。對帶教教師的考核主要包括醫德醫風、專業水平、教學效果、教學態度與教學能力等方面。在學生中發放調查問卷表,要求學生如實填寫。匯總后,將考核意見反饋給本人,認真對待學生提出的問題,不斷改進,不斷提高,促進教學質量的持續改進[8]。

7 討

篇9

1 目前中醫臨床教學存在的問題

自從我國高等教育普遍擴大招生規模以來,教育資源不足與擴招的矛盾日益凸顯,對于以臨床實踐能力培養為主的高等醫學教育來說,臨床教學資源緊張的狀況尤為突出,中醫臨床教學更是如此。同時,中醫臨床實踐與中醫理論教育之間的矛盾依然存在;社會需求與中醫教育供給還存在不適應、不協調;中醫人才培養模式該如何創新的問題也逐漸顯現[1]。多年來,我國高等中醫教育雖然強調“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但仍未完全擺脫“基礎課—專業課—臨床實習”三段分割的傳統模式,教學實習和畢業實習作為臨床實踐教學中的兩種主要形式,一般均采取獨立的整時段,與理論教學在時間上相分離。以五年制本科為例,教學實習一般安排在三年級第一學期結束后,時間為2~3個月;畢業實習通常安排在四年級第二學期至五年級第一學期,時間不多于12個月。而課堂見習一般只有少數臨床課程在其它時段會安排一次或幾次。總的來看,實踐學時大約占理論學時的四分之一或略低,實踐遠少于且滯后于理論學習[2]。并且,后期臨床實踐教學一般分散在各個實習基地進行,承擔教學任務各醫院的條件、臨床帶教老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難免存在差異。在整個教育環節中,相對來說這是最不可控的一部分,但對于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來說,又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3]。由于受到臨床教學條件和師資水平差異等不可控因素的影響,臨床教學與理論教學在教學內容和目標等方面,很難保持前后一致,臨床教學效果往往受到影響[4],從而有可能導致理論與實踐相脫節,學生動手能力和綜合判斷能力較差,社會適應能力不足和人文精神欠缺等問題的出現[5]。

2 學校與醫院聯合創辦非直屬臨床醫學院的模式

為緩解高等醫學教育擴招與臨床實踐教學資源不足的矛盾,加強醫學生臨床實踐能力訓練和綜合素質培養,提高高等醫學院校的辦學質量與效益,在附屬醫院的數量和床位不能滿足教學規模的情況下,我國不少醫學院校,如南京大學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南方醫科大學等,積極吸納非直屬附屬醫院優質教學資源,建立了非直屬臨床醫學院,嘗試學校與醫院聯合辦學的人才培養模式。之說以稱之為非直屬臨床醫學院,是因為它在體制上不同于附屬醫院,與高等醫學院校不存在隸屬關系。但是,它在功能上與臨床醫學院相同,與高等醫學院校建立了穩定的教學協作關系,承擔臨床課程的全程教學任務。除此之外,非直屬臨床醫學院還必須是三級甲等醫院,并且須經省(市)級衛生、教育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準。

我校于2012年在非直屬附屬醫院深圳市中醫院建立了“廣州中醫藥大學深圳臨床醫學院”;2013年,在深圳臨床醫學院開設中醫學專業“深圳創新班”,利用非直屬臨床醫學院探索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該班學制五年,前兩年在廣州中醫藥大學大學城校區學習,后三年在深圳臨床醫學院學習。到深圳后,實施全程本科生導師制培養,從培養方案和培養模式諸方面進行積極探索與創新,盡量減少課堂教學時數,增加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做到“早跟師、早臨床、多臨床、反復臨床”,培養基礎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創新意識強的醫學專門人才。這樣,利用非直屬附屬醫院得天獨厚的臨床教學條件和氛圍,對學生進行中醫經典和臨床課程的教學,有效地促進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的結合,有助于學生對枯燥經典理論的理解,并身臨其境地感受臨床氛圍,加深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培養中醫思維和醫患溝通能力,非常有利于中醫人才的臨床實踐能力和人文素質的培養。

3 學校與醫院聯合辦學的優勢

學校和醫院各自獨立辦學雖然各有其固有優勢,但從教學過程的整體要求上來看,兩者條件均欠完善,學校相對封閉的教育環境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的訓練和綜合素質的培養,而醫院在教學管理和教師教學能力上相對欠缺;學校與醫院聯合辦學,可以把兩者的條件有機結合起來,揚長避短,優化辦學條件,在整體上產生“1+1 > 2”的效應,進而在整體上為提高教學質量提供了條件保證。中醫教育具有理論體系獨特、實踐性很強的特色。封閉的學校教育很難體現這一特色,而醫院“真刀真槍”的教學條件和環境,有利于學生培養中醫思維,提高實踐能力,體現中醫教育的鮮明特色。同時,學校與醫院合作辦學能提高辦學規模,增強人才對社會需求的適應性,有利于培養高素質、實用型人才。此外,辦學雙方在其它方面也可以相得益 彰。學校從醫院直接了解到市場信息和專業發展的第一手材料,增強服務意識,開闊教改思路,為教師進修、實踐和調研找到基地;醫院與學校聯合辦學,可通過教學相長,促進專業技術人員業務的提高,并利用學校在醫療、教學和研上的優勢,進一步規范教學管理,提高醫院的醫、教、研水平,增強在市場競爭中的整體能力,促進醫院的可持續、全面發展[6]。

4 非直屬臨床醫學院建設應注意的問題

篇10

1.1固定資產的管理及耗材的請領登記

為了保障教學工作高效而有序地開展,每年實習工作開始前,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標準定額,做好教學基地儀器、耗材等物資的計劃編制和申購工作,做到既不脫檔又不長期積存。同時,做好口腔常用耗材的發放、使用登記和使用完畢后統一收繳工作。教學基地各類用品專人保管、定期清點,做到心中有數。進口牙椅、潔牙機、根管長度測量儀、電腦、數碼相機等教學儀器,落實到人,定期維護保養,保證設備正常使用率。

1.2診療環境衛生及安全保障

為保證診療環境的舒適性,防止診療過程中出現交叉感染,統一安排學生兩人一組,固定負責椅位區域。要求學生每日提前15分鐘到達科室,進行診室空氣流通以及牙椅、操作臺、接診區、候診區的擦拭。診療完成后,檢查督促學生對污染器械分類預消,醫療垃圾分類處理,消毒后器械分類放置,以及牙椅水路的消毒。定期組織學生對診室內外綠化、衛生狀況的清潔維護,保證舒適良好的工作氛圍。診療結束后,要求學生查看門窗、水機電源、電腦電源、牙科拍片機的關閉情況并做記錄,保證診療工作安全有序地開展。

1.3臨床資料整理、文書記錄及歸檔

完善每屆實習生的檔案管理工作,專人記錄專人管理。教學實踐中,臨床教師把握“問題為基礎,學生為主體,教師為導向”的原則,組織學生分組,診療全程由學生獨立完成,結束后進行小組討論,所有實習生的病例匯報,臨床教師的答疑解惑全部記錄在案,方便日后查閱。此外,院領導與學生間的專業知識的溝通、價值觀與人生觀的討論等亦整理歸檔。規范、有序的文檔管理制度,不僅有助于強化學生在臨床中自主學習的意識,培養科學的臨床思維,提高教學質量,而且也能讓學生充分認識臨床資料記錄和整理的重要性與嚴謹性。記錄內容還包括授課記錄、查房記錄、座談會記錄、患者就診記錄等等。規范化的臨床教學資料、檔案文書記錄還能很好地體現教學過程的延續性、嚴謹性,同時也能為后續教學工作的改進提供重要的參考。

2注重崗前培訓,提高臨床實踐能力

2.1注重崗前培訓

在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前安排為期一周的崗前培訓。培訓的主要內容包括:一是醫院基本情況介紹,包括醫院概況、科室設置、人員結構、學科特色、診療項目、服務規范等,讓學生對醫院有基本了解。二是實習動員,進一步明確實習階段的目的、要求、內容、意義、注意事項等,讓學生充分認識實習階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規章制度學習,重點是對首診負責制、查對制度、病歷書寫制度等核心制度的培訓和學習。四是口腔醫學基本技能培訓,重點對各種口腔材料的調制、專科治療器械的準備等基礎工作的訓練,通過教師演示—學生分組練習—師生討論—學生再練習的過程來實現。

2.2注重整體教學,及時反饋

為全面了解和檢驗學生實習情況,根據專業的特點及臨床疾病類型,定期組織專題講座。堅持教學實踐與技能培訓相結合,強化專業理論基礎知識,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高了教學效果。通過協調各??圃\室的課程設置,在臨床實踐中適時組織學生參與理論學習和討論。定期召開學生座談會,征求學生意見,對實習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及時反饋、限期整改。實際教學工作中,學生普遍認為目前學時安排適當,授課內容新穎,易于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在臨床實踐中得到了鞏固,實踐技能在課堂教學中得到了加強,臨床綜合診療水平有了明顯提高,為今后的臨床工作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2.3提高臨床應診能力,培養職業道德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