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護理的好處范文
時間:2023-11-16 17:27: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口腔護理的好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在臨床上,慢性病患者的口腔衛生十分糟糕。醫生說,像中風、腫瘤的患者手腳行動不便,口腔護理得不夠完善,達不到“至少每天刷牙一次”的要求,故這部分患者的牙周炎患病率達到了70%~90%。
醫生說:由于以下原因,患者容易忽視口腔衛生:
(1)怕出血,所以減少刷牙的次數;
(2)手腳不靈活。自己也懶得刷了;即使刷,每次花的時間也少了很多;
(3)護理人員不懂給患者刷牙的技巧,結果也刷不干凈。
口腔衛生差,一旦口腔細菌滋生過多,很可能會引起牙齦微血管循環障礙,局部出現淤血、紅腫,由于抵抗力低下特別容易引發口腔炎癥,而這些炎癥繼發感染又會加重慢性病的病情。例如,牙周炎是可以誘發心臟病發作,牙周炎還可能成為腦卒中的危險因素。故翁主任提醒,凡是有基礎病的患者,尤其要注意口腔護理,保持牙齒清潔衛生,這不僅有助于消化食物,減輕胃腸道負擔,還對預防因為口腔感染而加重病情具有重要意義。
老年人做好口腔衛生,首選可用刷毛質地柔軟的牙刷,刷頭要小,以便于在口腔中能靈活轉動,如果自己手腳不靈便,可以選擇電動牙刷,這些刷頭能以圓弧法、上下刷法清潔口腔,對于幫助老年人提高刷牙的質量很有好處。
篇2
關鍵詞:大學生;口腔衛生;保健與健康
【中圖分類號】R7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2)03-0073-02
隨著當代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技術的提升,生活水平與醫療水平的提高,社會在與時俱進的同時,人們的健康意識也在不斷的增強。口腔健康是人類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之一。從個人角度講,口腔健康最直接的反映了一個人身體健康的狀態,所以口腔是生命健康質量的一面鏡子。從社會意義上講,它還是社會文明與進步的重要標志。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甚是頻繁,交際圈越來越廣。口腔健康與整齊潔白的牙齒是一個人外表形象的重要一部分。客觀上已經成為人們職業選擇,配偶選擇,工作崗位選擇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所以,口腔衛生是健康保健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我國現在正在大規模的實施健康教育,但大多數都集中在幼兒,中小學及社區人群,卻忽視了高校學生這一群體。而我們都知道,大學生一般在18-22歲之間,也是口腔問題的高發期。 口腔疾病是常見病,而且發病率非常高,卻往往容易被人們所忽視。一個小小的爛牙問題,所涉及的不僅是牙齒本身,有可能因延誤治療而釀成全身其他系統的疾病。沒有健康的牙齒,不可能有健康的體魄!我們了解到,口腔是消化道的起端,包括:牙齒,唇,舌,頜骨。牙齒:分別按順序地排列在上下牙槽骨上,組成上下牙列,正常成年人的牙齒數目為28-32顆。
據相關調查研究發現有81%的學生平時或過去曾有過牙齦出血,但絕大多數學生不知道牙齦出血就是患牙齦炎。調查從大學生口腔衛生習慣(刷牙的方法、次數、牙膏的選擇、飯后漱口習慣、牙簽牙線使用情況)、飲食習慣、牙齦出血情況了解他們的口腔狀況。口腔衛生保健情況:16.8%的學生選擇小頭軟毛的牙刷;3個月內換1次牙刷的學生占83.8%;進食后有漱口習慣的學生占29.8%;飯后使用潔牙工具如牙簽、牙線的學生占8.8%;有77.8%的同學睡前不再進食;主動了解口腔保健知識的同學占40.2%。大學生口腔衛生保健及牙齦出血情況:“民,以食為天,食以齒為先”,口腔健康狀態是反映生命健康質量的一面鏡子,然而人們對牙齒的保健并未引起足夠重視。經過調查,刷牙是清除牙菌斑的主要手段,設計良好的保健牙刷和正確的刷牙方法能夠刷除菌斑,同時還能發揮對牙齦的按摩作用。調查結果顯示16.8%的學生選擇小頭軟毛的保健牙刷,34.2%的學生不知道怎么選擇牙刷,這提示我們很有必要普及保健牙刷的使用知識。調查結果顯示28.2%的學生采用了正確的順牙縫豎刷方法, 72.8%采用傳統的拉鋸式橫刷法,后者不僅可以損傷牙齦,造成牙頸部楔狀缺損、牙根暴露等,而且不能有效清潔牙齒。每日至少應堅持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應在3 分鐘以上,從調查結果看,79.1%人有早晚刷牙習慣,每次刷牙達到3-5分鐘的僅僅占6.4%,73.4%的人在3 分鐘以內。此外飯后漱口、飯后使用潔牙工具如牙簽、牙線的同學分別占29.8%、8.8%,經過平時的宣傳和教育,同學們大多能堅持早晚刷牙,但刷牙時間和方法的掌握上還存在很大欠缺。對于飯后的口腔保健,很多人都沒能重視起來,從結果得知在這一點上男生好于女生,其他方面女生好于男生。有過牙齦出血現象的同學占76.4%,同時牙齦出血對59%出血的同學的生活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牙齦出血就診率為22.2%,而未采取措施的占47.4%。然而牙齦出血是牙周病的早期癥狀之一。學生對此不夠重視,反映學生在口腔保健方面存在的不足之處。洗牙是防治牙周病有效地措施,有0.8%的同學知道洗牙,但其中有41.2%的同學認為洗牙沒有好處,可能是宣傳教育不夠,洗牙等一些預防措施還未被大家正確認識,所以這方面還需要社會以及學校里的社團如口腔協會,繼續加強宣教。口腔健康影響人們的咀嚼和身體健康,被調查者中有40.2%的學生會主動了解口腔保健知識,說明學生已經在逐步認識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另外,我們也得出大學生對于這些必要的口腔保健措施是缺乏認識的,定期口腔保健和及時就診觀念也比較淡薄。綜上所述,大學生作為一個受教育程度較高的群體,對自身的口腔健康比較關注,口腔衛生狀況整體上較好,但一些方面的不足還需要良好的口腔保健宣傳教育,從而使更多的人更好地維護口腔健康。為了了解大學生口腔保健意識、行為,飲食習慣及就診傾向的現狀,為完善口腔健康教育提供原始數據,探討更優化的教育模式,從而提高大學生的自我口腔保健意識。
口腔護理始于唐代,《醫說》中提出“早漱口,不若將臥而漱,去齒間所積,牙亦堅固”。數千年來,從古至今,人們從不同角度及不同方面對口腔疾病進行了研究、觀察,開發了許多治療口腔疾病的藥物,并獲得了較好的療效。現將口腔護理的臨床研究進展綜述如下:
(1)口腔護理的歷史 :口腔護理已有數千年的歷史,但口瘡之名,首見于《內經》,如《素問氣交變大論》說:“歲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瘡。”認為口瘡發病與氣候失常有關。之后的許多著作,又相繼闡明了口瘡的病因、病理及辨證施護的法則。隋代巢元方《諸病源候論口舌瘡候》說:“手少陰,心之經也,心氣通于舌;足太陰,脾之經也,脾氣通于口。腑臟熱盛,熱乘心脾,氣沖于口與舌,故令口舌生瘡也。”明確地指出口瘡之病因在于心脾熱盛。唐代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口病》中指出口瘡反復發作的特點及其調護方法,曰:“凡患口瘡及齒病者,禁油面酒醬酸酢咸膩乾棗。差后仍慎之,若不久慎,尋乎再發,發即難差,薔薇根、角蒿為口瘡之神藥,人不知之。”宋代《圣濟總錄口舌生瘡》說:“口舌生瘡者,心脾經蘊熱所致也。口瘡者,由心脾有熱,氣沖上焦,熏發口舌,故作瘡也。胃氣弱,谷氣少,虛陽上發而為口瘡者,不可執一而論,當求其所受之本也。”指出口瘡有實有虛。元代朱丹溪《丹溪心法口齒》門“附錄”載:“口舌生瘡皆上焦熱壅所致,宜用圣湯;口瘡服涼藥不愈者,因中焦土虛宜用中湯。”指出了口瘡實證、虛證的不同治法。張景岳詳述了口瘡的證治;明代龔廷賢的論點雖與張景岳相似,但辨證用藥自有其特色。清代張璐和羅國綱等對口瘡各抒己見。歷代醫家對口瘡的認識不斷發展,治療護理經驗也不斷豐富。
(2)口腔護理的現代研究醫學對口腔頰腭、唇舌、齒齦等處發生粘膜損害為特征的口腔疾病稱為口瘡。口瘡之證包括了西醫的多種口腔疾病,如復發性口瘡、白塞氏綜合征、創傷性口腔粘膜損害、結核性口腔粘膜潰瘍、感染性疾病伴發的口腔潰瘍、各種內科疾病并發的口腔潰瘍以及惡性腫瘤放、化療中發生的口腔潰瘍等。臨床表現有局部灼痛、反復發作、經久不愈。口腔疾病是口腔科醫師感到非常棘手的問題之一,且日益受到國內、外學者的重視,列為研究課題。吉林醫科大學編寫的《護理知識》中論述了“人的口腔里經常存有大量的細菌,人在患病時由于抵抗力低下,飲水、進食少,常可使口腔內細菌大量繁殖,碳水化合物分解、發酵、產酸的作用增強,因而不僅容易引起牙周病、腮腺炎等,而且可使口腔發臭,影響食欲和消化功能,致口腔感染,甚至導致全身感染。”明確地指出了口腔護理的重要性。童雅培等提出了口腔護理的目的:保持口腔清潔、濕潤,防止粘膜干燥皸裂;避免口臭,使病人舒適,增進食欲;防止口腔感染及并發癥;觀察舌苔及口腔粘膜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刷牙是保持口腔清潔的主要方法,它能消除口腔內軟白污物、食物碎片和部分牙面菌斑,而且有按摩牙齦作用,從而減少口腔環境中致病因素,增強組織的抗病能力,刷牙對于預防各種口腔疾病,特別是對于預防和治療牙周病和齲病等,具有重要的作用。
日常生活中,人們雖然每天都刷牙,可是有相當一部分人不懂得刷牙的“學問”,所以學會正確刷牙對保持個人的口腔衛生極為重要。
(一)牙刷的選擇:牙刷是口腔衛生保健用具,只有選用符合口腔衛生要求的保健牙刷,才能起到潔牙的效果,并且不損傷牙齒及牙周組織。保健牙刷其特點是:
(1)刷頭小,在口腔中轉動靈活。
(2)刷毛排列合理,一般是2~3排,便于清潔牙齒和刷牙后牙刷本身清洗。刷毛選用優質尼龍絲,細而有彈性。
(3)刷毛的頂端呈圓形,刷牙時不易損傷牙齒和牙齦。
(4)牙齦萎縮需要用牙間刷。
(二)牙膏的選擇首選含氟牙膏,兼用其他牙膏。含氟牙膏不僅有抑制牙菌斑的作用,而且可以保護牙釉質,增強牙齒的抗酸能力,預防齲齒。
(三)刷牙水溫度經有關研究證實,牙齒適宜在30~36度水溫下進行正常新陳代謝。因此刷牙時,牙齒如長時間受到驟冷或驟熱的刺激,不但容易引起牙齦出血,而且直接影響牙齒的正常代謝,易誘發牙病,影響牙齒的壽命,影響身體健康。
(四)刷牙的正確方法:正確的刷牙方法能有效地清除牙齒及牙周組織菌斑和軟垢,可起到預防齲齒和牙周病的作用。
第一、刷牙法的要點:(主要適用于牙周炎患者,宜用軟毛牙刷)
A、將刷頭放于牙頸部,毛束與牙面成45度角,毛端向著根尖方向,輕輕加壓,使毛束末端一部分進入齦溝,一部分在溝外并進入鄰面。
B、牙刷在原位作近遠中方向水平顫動4到5次,顫動時牙刷移動僅約1mm,這樣可將齦緣附近及鄰面的菌斑揉碎并從牙面除去。
C、刷上下前牙的舌面時,可將牙刷頭豎起,以刷頭的前部接觸近齦緣處的牙面作上下的顫動。
D、依次移動牙刷到鄰面的牙齒,重復同樣的動作。
第二、豎轉動法的要點:(較為常用,更適用于牙齦退縮者,可選用中等硬毛或軟毛者。)刷上頜后牙時,將牙刷置于上頜后牙上,使刷毛與牙齒呈45度,然后轉動刷頭,由上向下刷,各部位重復刷10次左右,里外面刷法相同。刷下頜后牙時,將牙刷置于下頜后牙上,刷毛與牙齒仍呈45度角,轉動刷頭,由下向上刷,各部位重復10次左右,里外面刷法相同。上、下頜前牙唇面刷法與后牙方法相同。刷上前牙腭面和下前牙舌面時,可將劇頭豎立,上牙由上向下刷,下牙由下向上刷。刷上下牙咬合面時,將牙刷置于牙齒咬合面上,稍用力以水平方向來回刷。
(五)刷牙的時間每天應做到早起和晚上臨睡前各刷牙一次,并堅持飯后漱口。每次刷牙需3~5分鐘才能將牙齒的各個部位刷到。晚上睡前刷牙更為重要,因它能清除當日三餐積存于牙齒上的食物殘渣污垢。否則,在夜間睡眠狀態下,口腔內滋生細菌,污物與唾液的鈣鹽沉積形成菌斑及牙石,日久便會使牙齒發生齲齒及牙周病。 刷牙的時間和頻率,牙菌斑在被去除后可不斷在牙面重新形成,一般清潔并拋光牙面后1-6小時菌斑可重建,因此每天至少要刷牙2次。一般情況下提倡刷牙時每個區域顫動5-10次,或者提倡每次刷牙3分鐘。刷牙時間的長短應該以能徹底控制菌斑為度。
篇3
關鍵詞:胃癌;術前及術后;護理措施
目前的醫療水平,很多腫瘤在治愈上存在困難,被歸類于惡性腫瘤,而胃癌就是其中的一種。外科治療是有效的方法,同時在治療期間的特別護理對于病情的好轉也是尤為關鍵的。現將2010年4月~2012年4月手術治療的胃癌患者52例的護理經驗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本組52例,均為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手術治療的胃癌患者,男35例,女17例,年齡36~78歲,平均(59.4±3.6)歲。全部的患者在經過X線攝片、胃鏡檢查、病理組織學確診后才可以實施手術治療。
1.2 術前護理
1.2.1 心理護理: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的認知以及其態度對治療是非常關鍵的,所以醫護人員應該充分掌握他們的情況。如患者術前擔心術中和術后疼痛,擔心手術不成功,術后有并發癥等。因此,要具有目的性的對其予以心理治療,可將治療的全部流程講述給他們,讓他們全面的了解病情,使其積極的配合治療。也可介紹與其同種疾病術后恢復期的患者與其交流,使其消除疑慮,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1.2.2 術前準備:術前應予營養支持,以提高手術的耐受性。向患者提供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避免辛辣、生冷刺激性飲食。患者如有梗阻或胃出血等應予禁食,并予以靜脈營養支持。有貧血者尊醫囑予以輸血。術前1天矚患者沐浴修剪指甲,用肥皂液徹底清潔臍部、備皮、配血作麻醉劑過敏試驗,向患者講述有效咳嗽的重要性,教會患者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介紹術后早期活動意義:如可促進血液循環,避免下肢血栓形成,減少腹脹,減少腸粘連等等。矚患者戒煙,避免肺部感染的發生。術前1天晚應進食流質飲食,并用0.1%肥皂水做清潔灌腸或口服25%甘露醇250~500 ml,排除體內糞便。
1.3 術后護理
1.3.1 監測生命體征:備好監護儀和各種器材、藥品和搶救物品,確保患者回病房后能夠即時被安置,監護。T、Bp、P、R等生命體征每15~30 min觀察一次,24 h生命體征平穩改重傷標準護理,加強巡視,密切觀察生命體征變化。
1.3.2 :術后應取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防止分泌物、嘔吐物、舌后墜引起窒息,并持續O2吸入(2~4 L/min);術后6~8 h后可抬高床頭,取半臥位。半臥位的好處是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環減少張力,減輕疼痛,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環,減少股壁張力,利于傷口愈合,鼓勵患者適量床上活動,如雙下肢屈伸運動等。術后第1天,協助用溫水擦身,由外向內,由下向上拍背,鼓勵患者有效咳嗽,用清水漱口,更衣、梳頭,輕輕按摩受壓部位。術后第2天,可協助做床邊活動。術后第3天,可協助下床活動,活動量視患者情況而定。活動時應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暢。
1.3.3 術后胃管的護理:要保持胃管通暢,每天用生理鹽水沖洗食管1~2次,防止引流管扭曲、折疊、脫落,保持引流管呈負壓狀態,密切觀察引流液顏色,性質和量。術后24 h內引出的咖啡色或暗紅色液體屬于正常;如果有鮮紅色血液流出應立即匯報醫生,做相應處理。胃腸功能恢復,排氣后,可遵醫囑拔除胃管。
1.3.4 術后飲食護理:術后胃腸功能未恢復,未排氣前應禁食。胃腸功能完全恢復,排氣后,當日可進食少許溫開水。如無不適,次日可予半量流質,如給50~100 ml米湯,第3天予全量流質(100~150 ml/次),術后9 d左右可進食半流質米粥、面條、蒸雞蛋等,約2周后可進軟食,如軟米飯、魚圓、肉圓等,不宜進食產氣多,辛辣刺激性食物。
1.3.5 切口護理:密切觀察術后的情況,查看切口敷料是否清潔、干燥;有無滲血、滲液,敷料是否在位,每天或隔日換藥一次。如發現敷料被滲濕要及時更換。
1.3.6 口腔護理:術后由于禁食,置胃管,患者可發生口臭,口腔黏膜潰瘍等癥狀。因此需每天做2次口腔護理,協助患者勤用溫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1.3.7 術后并發癥的護理:術后并發癥有胃出血,十二指腸殘端出血,胃腸吻合口瘺,術后梗阻等。術后胃出血,十二指腸殘端出血,尤其會在24 h內發生。傾倒綜合征,此癥進食后殘端胃排空過快,使大量細胞引液進入腸道和刺激腹腔神經所致。因此,要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觀察引流液滲色、度、量,一經發現異常,立即匯報醫生作相應處理。
1.3.8 出院指導:矚患者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積極面對人生;注意休息,適度鍛煉。進食宜用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飲食,定期隨訪,遵醫囑進行化療等。
2 結果
經過有效的治療及護理后,治愈成功50例(96.15%),發生并發癥3例(5.77%)。
3 小結
據對52例患有胃癌的患者進行手術前后的護理,以及其病后的愈合情況可以知道,手術前詳盡充分的準備是確保手術成功的基礎;手術結束時嚴密的護理為手術的成功提供了必要的條件;護理不僅涵蓋對心理的護理還包括了對皮膚的護理,同時還對各引流管以及呼吸系統提供必要的護理,密切的對術后患者進行觀察,一旦出現異常狀況馬上進行相應的處理,這在一定程度上削減了綜合并發癥出現的幾率,增加了病癥的治愈率。
4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表皮松解;大皰性;藥疹;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2-0168-02
大皰性表皮松解壞死型藥疹是藥疹中最嚴重的一種類型,臨床少見 [1]。該病起病急,全身中毒癥狀嚴重,皮損由彌漫性紅斑迅速發展成松弛性水皰或大面積表皮松解,稍一搓,即脫落形成糜爛。同時也可伴有口腔、眼結膜、呼吸道、胃腸道黏膜的糜爛、潰瘍,部分患者發生肝腎功能損害,嚴重者可因感染、肝腎功能衰竭、電解質紊亂或內臟出血而死亡[2]。我科于2011年7月成功救治1例大皰性表皮松解壞死型藥疹患者,現將有關護理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女,40歲,因“發熱5d,出疹1d”于2011年7月15日以麻疹收入院。患者自訴:5d前無明顯誘因出現發熱,體溫最高達40℃,無發冷、寒戰、頭痛、頭暈、惡心,自行應用“尼美舒利分散片及阿奇霉素”退熱、抗感染治療,體溫控制不明顯,同時出現雙眼腫脹,自行應用“氯霉素”滴眼液后,效果不明顯,后就診于社區衛生服務站應用“清開靈、頭孢類抗生素及抗病毒藥物”,當日出現皮疹,由頭頸部迅速波及軀干、四肢,疹間皮膚正常,伴眼痛、畏光、流淚,伴惡心、咽痛,不能進食,無頭痛、咳嗽、咳痰等。入院后第二天全身皮膚散在分布暗紅色斑疹,顏面、軀干皮疹融合成片,頭頸部及軀干多處出現松弛性大皰,皰疹液透明,部分表皮松解、剝脫,診斷大皰性表皮松解性藥疹,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藥物;應用甲潑尼龍靜點抗炎治療;應用人免疫球蛋白增強抵抗力;復方甘草酸單銨靜點保肝、抗炎治療;應用葡萄糖酸鈣靜點、口服開瑞坦抗過敏治療;血漿置換;給予醫用臭氧促進皮膚創傷愈合治療。給予維生素、高糖補液治療,加強皮膚、粘膜局部護理,患者病情好轉,于8月20日出院。
2 護理
2.1 將患者安置在單人房間,進行保護性隔離,室溫保持在25~28℃,相對濕度40%~50%【3】。地面采取濕式清掃,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物表及地面【4】,房間紫外線照射2次/d,30min/次【4】保持病室良好通風。使用氣墊床,床單位1次/周臭氧消毒,床單上鋪柔軟的防水單再加滅菌床單,枕頭置于防水單及滅菌床單下面,以免被滲液浸濕,無菌床單被滲液浸透及時給予更換。
將患者指甲剪短;護士接觸患者前戴帽子口罩,穿隔離衣,使用潔芙柔免洗手消毒凝膠按六步洗手法洗手后戴一次性手套;盡可能選擇皮膚完好處建立靜脈通路,使用留置針,采用微孔、透氣、脫敏膠布環行重疊固定針柄,留置時間小于72h【3】;體溫表、血壓計、聽診器固定專用,用畢終末消毒;測量血壓時,袖帶下墊微濕的生理鹽水紗布,以防將表皮撕脫;詢問過敏史,囑患者勿接觸過敏物質。
2.2 創面的護理
患者皮損面積占體表面積50%。創面有大皰者,用0.5%碘伏消毒后,以無菌空針從皰底刺入抽凈皰液;表皮松動未脫落者,盡可能保持其完整性,避免翻身時脫落;對已脫落并成堆貼附在創面上的表皮,用無菌剪剪掉。
表皮脫落有滲出的創面,我們選用鋅芬糊涂布,2次/日,保持創面干燥,預防感染。患者均未發生明顯的創面感染。出院時患者皮膚均已結痂脫屑。
2.3 眼、口腔、外陰的護理
2.3.1 眼睛護理:急性期患者眼瞼及結膜充血糜爛、滲出較多,患者發生角膜炎及角膜潰瘍。無菌棉簽沾生理鹽水清除瞼緣的分泌物, 生理鹽水由內眥向外眥沖洗眼睛4次/日,囑患者上下左右轉動眼球1次/2h【3】,防止瞼緣及結膜囊粘連。出院時,患者未遺留眼部后遺癥。
2.3.2 口腔護理:患者于入院后第二日口唇、口腔黏膜出現糜爛,后逐漸加重,禁做口腔黏膜擦拭,給予無菌棉球沾生理鹽水擦拭嘴唇后涂無菌石蠟油,防止干裂出血;用生理鹽水漱口后再用3%碳酸氫納漱口,4次/d,尤其注意飯后依法做口腔護理。
2.3.3 會陰護理:患者在急性期有不同程度的尿道黏膜及會陰皮膚的水腫、糜爛,導尿會增加尿路感染的機會。會陰護理2次/日,生理鹽水沖洗會陰,保持會粘膜及皮膚干爽,透氣。
2.4 病情的觀察
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并記錄24h出入量。急性期創面滲出,加之采取暴露療法,體液丟失較多,每日液體入量一般在3000~3500ml,遵醫囑給予白蛋白或血漿靜脈輸入,以補充丟失的白蛋白,并維持有效血容量。患者大面積表皮缺損,在水腫消退時易發生菌血癥或敗血癥,于高熱時抽血,做血培養加藥敏,根據藥敏結果及時調整抗生素,貫眾清熱口服液口服以清熱解毒、抗感染治療,體溫很快恢復正常。定期抽血查血生化,監測血漿白蛋白、肝腎功能、電解質、血糖及心肌酶譜的變化。急性期患者機體處于高敏狀態,對平時不過敏的藥,也會發生過敏反應,使用新藥后觀察有無全身瘙癢及皮損加重。
2.5 呼吸道的管理
水腫滲出期觀察患者有無呼吸困難,發病2周內,床旁備氣管切開包,防止大塊氣管黏膜脫落,阻塞呼吸道引起窒息。給予生理鹽水20ml加慶大霉素8萬單位、α-糜蛋白酶5mg霧化吸入,2次/日,以利于痰液排出,禁止用力拍背,避免糜爛的黏膜血管破裂出血。患者因肺間質水腫而出現呼吸困難,氧分壓
2.6 飲食護理
患者口腔粘膜糜爛、潰瘍,進食無渣流食,當口腔、咽部黏膜大部分愈合,疼痛減輕時,給予半流質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如菜汁米粥、雞蛋羹、蔬菜肉末軟面條等,再逐步過渡至軟食。囑患者暫禁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及堅硬食品。患者營養狀況良好。
2.7 糖皮質激素治療并發癥的觀察及護理
糖皮質激素是治療本病的重要藥物,但大劑量應用易引起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應激性潰瘍、感染、水鈉潴留、低血鉀、骨質疏松、股骨頭壞死等并發癥。我們在激素治療期間,測血壓每日1次;每周查空腹血糖、血脂、電解質、大便常規加潛血1~2次,直至病情穩定。觀察皮損有無炎性浸潤、是否有毛囊炎及癤腫等發生,以早期發現感染征象。給予低脂、低鹽、低糖、高蛋白、高維生素飲食。患者血糖高,經對癥處理后,得到較好控制。
2.8 心理護理
該病起病急、全身癥狀重、皮損范圍廣,患者煩躁、焦慮,我們注意關心體貼患者,護士長每日必須做到最少2次/日到病人床旁,了解患者精神心理,及時發現情緒變化給予疏導,患者一度擔心生命危險,懼怕死亡,通過提供生活照顧,讓她感受到被關心和愛護,同時向其介紹疾病及藥物的有關知識,給予積極的暗示與鼓勵,使患者樹立了信心,主動配合治療。
2.9 出院指導
囑患者牢記致敏藥物的商業名稱和化學名稱并保留原藥盒,每次就醫時主動將過敏藥物告訴醫生并出示藥盒,不得再次使用該類藥物及與其化學結構相似的藥物。注意休息,加強營養,注意局部皮膚護理。穿著純棉內衣褲,且要寬松,以免刺激和摩擦皮膚。1周后復查肺部CT、血氣分析,必要時上級醫院呼吸科進一步就診。
參考文獻:
[1] 胡文梅.1例大皰性表皮松解壞死型藥疹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2,17(4):316.
[2] 陳洪鐸主編.皮膚性病學[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8,63.
篇5
方法:將60例腎陰虧虛型慢性腎衰竭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30例和對照組30例。兩組在基礎治療相同的情況下均予腎內科常規護理,其中實驗組再應用中醫辨證施護。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腎功能的變化。
結果:兩組患者治療后血肌酐和尿素氮與治療前相比均下降(P
結論:辨證施護對慢性腎衰的治療有積極的影響,能夠增強療效。
關鍵詞:慢性腎功能衰竭腎陰虧虛辨證施護
【中圖分類號】R47【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1879(2012)11-0184-02
慢性腎功衰竭(CRY)是發生在各種慢性腎臟病(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的基礎上,經過數月或數年緩慢出現腎功能進行性減退,最終導致以代謝產物潴留,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為主要表現的一組臨床綜合癥。患者常會出現代謝異常、皮膚感染、貧血、高鉀血癥等并發癥。“辨證施護是在中醫基本理論的指導下,運用四診的方法,全面收集患者的有關資料,并判斷疾病的證候屬性,有針對性地采取護理措施”[1]。我科于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對30例住院的腎陰虧虛型慢性腎衰患者辨證施護,取得較好療效。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60例病例為我科2012年4月至2012年8月確診的非透析治療且辨證屬腎陰虧虛型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其中慢性腎盂腎炎6例,慢性腎小球腎炎32例,高血壓性腎病6例,糖尿病性腎病8例,尿酸性腎病6例,多囊腎2例。隨機分為兩組。實驗組30例,男15例,女15例,年齡38~69歲,平均年齡(52.0±9.7)歲,病程6~18年,平均(11.5±4.5)年;對照組30例,男14例,女16例,36~67歲,平均(53.7±10.6)歲,病程5~20年,平均(12.1±5.1)年。兩組患者在原發病、性別、年齡、病程、住院天數、腎功能上差異均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護理方法。
1.2.1對照組。患者均予低鹽及入量為0.69/(kg·d)的優質蛋白飲食,控制血壓,血糖達標,糾正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紊亂,改善鈣磷代謝(參照2000年K/DOQI指南實施),并予腎內科常規護理。
1.2.2實驗組。在接受與對照組相同的基礎治療上,再根據腎陰虧虛型的證候特點在整個住院治療過程中運用中醫理論辨證施護。觀察治療前及治療6周后血肌酐和尿素氮的變化情況。
1.2.2.1情志護理。慢性腎衰病人一般病程長,治療需要耗費大量的金錢和精力,患者大多會有抑郁、消極、焦慮、易怒等情緒,給患者和家人帶來很大影響,因此,教育患者正確對待自身的疾病,引導患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是非常必要的。
1.2.2.2飲食調護。飲食控制的好壞,直接影響病情的發展,因此,護理人員必須做好飲食指導,取得患者配合。慢性腎衰患者的飲食調節:一方面應盡量減少蛋白質的攝入,以便最大限度地減輕腎臟負擔,另一方面也要保證機體對蛋白質的需求。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飲食宜清淡,多進食些低蛋白飲食,如精肉、牛奶、雞蛋、魚等含優質蛋白的食物,但量宜少。對一般體質的慢性腎衰患者來說,不宜食用過多的蛋白質,每天250g牛奶、1個雞蛋、50g瘦肉,足以滿足患者對蛋白質的基本需求。慢性腎衰患者飲食應注意不要食用辛辣食品、植物蛋白、各類保健品、高鉀食品等。
1.2.2.3口腔護理。慢性腎衰的病人,口腔護理極為重要,病人應做到飯前飯后漱口,睡前醒后常刷牙。可采用生理鹽水、10%銀花水、10%板藍根水、2%黃芩水等漱口液漱口。口腔有潰瘍者可用1%~3%過氧化氫漱口液漱口、并用清水反復漱口;有口腔炎合并疼痛者可用具有止痛作用的漱口溶液漱口;尿味明顯時可用雙花和七葉一枝花泡水含漱;口腔糜爛時,可用冰硼散涂抹患處。
1.2.2.4皮膚護理。“現代中醫學理論認為,慢性腎病患者血虛生風,挾熱挾毒導致患者皮膚出現干燥、瘙癢,故應加強皮膚護理,以防感染[2]。”在皮膚瘙癢時盡量不要搔抓,避免引起皮膚損害,皮膚護理可用地膚子水煎液擦洗,并囑其常洗澡,或用溫水擦浴,水溫以40℃左右為宜,使機體微微出汗,對排出濁邪有一定好處。禁止使用刺激性藥物、洗漱用品,如酒精、肥皂等。
1.2.2.5用藥護理。肝腎陰虛型患者臨床癥狀為五心煩熱、腰酸腿軟、舌紅無苔等,臨床護理中應以服用滋陰柔肝的六味地黃丸為主。方中紅參、黃芪、白術、山藥、杜仲、羊藿、菟絲子、巴戟天、刺五加均有平補脾腎的作用;三七、熟大黃能活血化瘀、解毒化濁,能防止和減少腎間質纖維化形成,延緩尿毒癥的發生。“現代醫學研究已證實,大黃、人參、丹參、刺五加在防止慢性腎衰方面均有一定作用。”同時注意服藥禁忌,慢性腎衰病人在服用人參等補氣藥時應忌食蘿卜、綠豆等涼性食物,以免降低藥物的溫補作用。指導病人治療期間不可擅自換藥、減量、過早停藥或停藥后不追蹤觀察,以免加重病情。
1.3統計學處理。測定兩組病人治療前及治療后6周血肌酐和尿素氮,使用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
2結果
各組治療前后SCR和BUN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
3討論
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病情多比較嚴重,且有多種并發癥,臨床上要根據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疾病程度,選用不同的治療方法。運用合理、科學的護理方法會帶來良好的治療效果。辨證施護注重人、病、證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中醫護理的精華,是指導中醫臨床護理的基本原則,是中醫對疾病的一種特殊的研究和護理方法。我們的研究顯示:辨證施護對慢性腎衰的治療有積極的影響,能夠增強療效。
參考文獻
篇6
關鍵詞:尿毒癥;護理;安全問題
尿毒癥患者為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終末期,進入尿毒癥期的患者腎替代治療是唯一的治療措施。能換腎的患者只是一小部分,而大多需長期透析生存。患者在長期的透析過程中由于經濟困難、治療遙遙無期而產生焦慮、悲觀、絕望的情緒,并由于長期治療后造成營養的丟失等使患者身體虛弱、抵抗力差、并發癥多,如:腦血管病變、心血管病變等并發癥,使患者除有一般患者常存在的感染、跌倒、壓瘡安全隱患外,還常有專科治療帶來的特殊風險。針對這一特殊風險性群體,分析患者存在的安全隱患,結合個體化的安全問題,促進患者重歸社會的信心。本文將結合本科臨床經驗將護理對策作如下報告。
1 尿毒癥患者常見安全問題分析
1.1透析不依從性 血液透析是尿毒癥患者維持生命,提高生存質量的一種較為安全有效的療法。造成患者透析不依從性的原因有:文化層次低、對疾病缺乏認識等。有些患者甚至認為透析就像毒癮一樣,透析越多就上癮越大。經濟狀況和工作壓力是基層醫院尿毒癥患者不依從透析的主要原因。
1.2飲食不當 由于尿毒癥患者的飲食原則是:限水、限蛋白、限鉀的攝入,而透析患者由于擔心透析過程中營養的丟失,使患者既擔心飲食單一和食量少造成營養不足,又擔心飲食過多造成病情加重。從而造成飲食不節制而導致的心力衰竭等發生。
1.3服藥不規則 尿毒癥患者由于合并并發癥,需要服用多種輔助藥物,是否正確按時服藥可以影響患者的病情。然而患者大多數為認知能力較差的老年患者,經常發生重復服用或者漏服的現象。年輕患者則不按時吃藥,只要吃了就行,造成血壓控制不理想甚至出現腦出血嚴重后果的發生。
1.4抑郁情緒 抑郁癥是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見的精神疾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由于疾病的影響、經濟原因、家人態度的冷漠等感到自己是一個拖累家庭的罪人,會出現對別人愛理不理,情緒低落,陷于抑郁悲觀的情緒之中。
1.5皮膚損傷 尿毒癥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水腫和皮膚瘙癢,特別是在奇癢不比是,患者在控制不住下抓出傷痕才舒服。加上營養不良、摩擦受損后,都是皮膚出現損傷和潰爛的原因。
2 尿毒癥患者常見安全問題的預防及護理對策
2.1健康宣傳 針對透析不依從性的患者舉辦科學的教育宣傳,從醫學的角度講解透析對尿毒癥患者生命健康的作用,讓他們了解并積極配合治療。
2.2飲食護理 尿毒癥患者由于尿量減少,因此過多的液體會滯留在體內,造成身體浮腫、甚至肺水腫,因此必須嚴格限制每天的液體攝入量,通常經口攝入的液體量大約等于全日尿量加500ml。在蛋白質攝取量嚴格限制下,告知患者應盡量選擇優質蛋白質(如瘦肉、蛋、奶類等)少食核果類、面筋制品、地瓜、馬鈴薯等所含的蛋白質品質較差,會制造較多的廢物,增加腎臟的負擔。腎功能不好時,人體可能無法有效除去多余的鉀,而血鉀太高會引起嚴重的心臟傳導和收縮異常,嚴重時導致猝死。因此告知患者平常因少食用鉀離子含量高的蔬菜(如香菇、花菜、菠菜、空心菜等)及水果(桃子、橘子等),還有其他咖啡、濃茶。
尿毒癥患者應忌用豆制品,最好用麥淀粉和玉米淀粉做主食,菜譜以素為主。對有合并水腫的患者,應根據"咸傷腎"、"淡滲濕"的原則,飲食宜淡不宜咸。對合并感染的患者,應忌服辛辣魚蝦、老母雞等助熱發物。
2.3起居護理 尿毒癥患者辨證多屬正虛濁阻,正虛則衛外功能減弱,濁阻則氣血不和,營血失調,易受外邪侵襲,而使病情加重,故病房要通風,冷暖要適宜,要有充分陽光,并做到每日用食醋熏蒸消毒。
2.4皮膚護理 尿毒癥患者濁邪彌漫,亦易襲犯肌膚,或因氣血不足,血虛生風而致皮膚瘙癢,患者往往因搔癢而抓破皮膚,故應注意皮膚護理,防止損傷感染。可用地膚子水煎液擦洗,并囑其常洗澡,或用溫水擦浴,水溫以40℃左右為宜,使其機體微微地出汗,對排出濁邪有一定的好處。
2.5口腔護理 尿毒癥患者,由于脾陽不振,濕濁內生,胃氣上逆,濁邪上泛,而出現口有尿味和舌苔厚膩,影響食欲。穢濁之氣,抑制精神,故口腔護理極為重要,飯前飯后應漱口,睡前醒后應刷牙。尿味明顯時可用雙花和七葉一枝花泡水含漱,口腔糜爛時,可用冰硼散涂抹患處。
2.6心理疏導 尿毒癥患者,病情重,病程長,致使患者常有悲觀失望情緒,這時應多接觸患者,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消除顧慮,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這樣對病情也有一定程度的幫助。
2.7服藥方法 尿毒癥患者常有嘔吐,服中藥湯劑宜濃且少量多次分服,若藥進即吐者,可用生姜汁點舌,或含糖姜片。嘔吐時可輕拍患者背部,吐后用溫開水漱口,保持清潔,及時更換污染衣物及衣被。
2.8建立患者管理檔案 定期評估患者存在所謂安全隱患,尿毒癥患者在不能換腎的情況下需終身透析來維持生命,因此造成患者不斷增多,醫護人力不足。會造成管理混亂,醫護人員對患者病情不了解,治療、護理、健康指導不到位。所以患者檔案的建立和動態評估可使醫護人員對患者的信息能靈活、快速、全面的了解。從而使患者能夠得到個性化、全方位的護理服務。
2.9應用安全護理表格分析患者存在的安全問題及原因,落實相應的護理措施,使用安全護理表格來評估患者是否存在安全問題。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在落實個性化的護理措施,通過定期評估,能及時了解患者現存在的安全問題,可以及時、有效地防范護理安全的發生[1-6]。
參考文獻:
[1]李昌瓊,蔣美珍.血液灌流聯合血液透析治療尿毒癥并發癥42例效果觀察[J].齊魯護理雜志,2013(01).
[2]何篤宣.尿毒癥維持性血透患者并發癥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1(02).
[3]張淑貞.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1(19).
[4]祁興敏.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09(21).
篇7
【關鍵詞】優質護理;COPD;人文關懷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344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7-3795-0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我國城市的第四大死亡原因,40歲以上人群的患病率為8.2%,且有逐年增加之勢[1]。COPD以肺功能逐漸減弱和周期性急性癥狀加重為特征,反復的急性加重不但加速病情進展,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功能、心理狀態和生活質量,同時給社會和醫院帶來較重的經濟和醫療負擔[2]。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是公立醫院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人文關懷又是開展優質護理服務中改變服務理念,提高患者滿意度的一項重要措施。人文關懷就是關注人、重視人的個性,滿足人的需求和尊重人的權利[3]。我科(呼吸內科)自2010年8月響應衛生部號召開展優質護理示范服務以來,在對老年COPD患者實施全方位的身心整體護理的同時,建立護理人文關懷模式,注重人文關懷的實施,增加了老年COPD患者的信心,加快了疾病康復的步伐,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1護理人文關懷概述及內涵
美國護理理論家JeanWatson于20世紀70年代提出,將護理人文關懷闡述為護士通過具體行為表現出來的專業價值和態度,具有關懷意愿性,社會責任性和治療的目的性[4]。既需要護士理解人性需求,又要理解病人的需求,綜合運用到關懷病人的護理實踐中。其內涵是指在護理過程中護士以人道主義的精神對患者的生命與健康、權利與需求、人格與尊嚴的真誠關懷和照護[5]。
2老年COPD患者的疾病特點
老年COPD患者,大多體質虛弱,肺功能差,骨質疏松,基礎病較多,病情變化快,易發生多種并發癥,同時由于長期患病,社會活動減少,經濟收入降低等,極易形成焦慮、壓抑的心理狀態,一部分老年人因為子女在外地或因為工作的關系,無法一直陪伴、照顧老人,導致老年人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助感。以上這些因素都會導致老年COPD患者恢復緩慢,病情容易反復,不利于老人的身體健康。
3老年COPD患者注重人文關懷的護理措施
3.1入院宣教時的人文關懷當患者入院時,責任護士以微笑的表情,熱情接待患者,選擇適當的稱呼向患者“老爺爺、老奶奶、老太爺、老太太”等,主動將其領到病床前,介紹病房設施:呼叫器的使用,可搖病床的使用,床欄的使用,衛生間設施及注意事項等;向患者介紹病房其他患者,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然后視患者的活動能力,帶領患者或家屬對病房環境進行導游式介紹:護士站、醫生辦公室、電梯、開水間、配餐間、污洗間等。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向老年患者介紹住院規章制度及注意事項,向患者介紹主治醫生及自己,告訴患者自己對他的護理完全負責,如暫無家屬陪護,護士可以幫助訂飯、倒開水、扶下床活動等,讓患者感覺很溫暖,有家的親切感。
3.2護理評估中的人文關懷根據患者的病情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護理評估,了解患者的肺功能、缺氧程度、咳嗽咳痰情況,特別要了解患者的家庭支持情況:是否有經濟困難、是否有子女陪伴、患者的心理狀態是否平穩等,并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按照所定的計劃,逐項認真的實施。對于家庭支持欠佳的老年患者,護士要特別多關心,多交流,了解患者的需要。并適當地與患者家屬作有效的溝通,做家屬的思想工作,爭取家屬的支持,共同幫助老人恢復健康。
3.3執行治療時的人文關懷護士在給患者做各種治療時,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保證治療安全,杜絕以往的啞巴服務和被動服務[6]。老年患者由于聽力減退,護士在核對床號、姓名時,患者聽不清,往往含糊其辭,要求護士一定要詢問清楚患者的姓名或讓患者自己說出姓名,或向家屬求證后才能執行治療。執行治療前,一定要向患者及家屬介紹治療的目的,用藥的名稱,藥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項,讓患者有知情權,再熟練輕巧的操作。老年COPD患者最常見的治療手段是低流量吸氧和霧化吸入。這兩項治療要求患者學會正確的呼吸方法。吸氧時,要求用鼻吸氣,盡可能用口呼氣(縮唇呼吸),而霧化吸入時,則要求患者改變呼吸方法:用口吸氣,吸入霧化藥液,用鼻呼氣。大部分老年COPD患者不能很好的配合,責任護士會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向患者講解,示范。直到患者學會、弄懂、會做。在治療過程中耐心傾聽患者對治療的感受,是否有不舒適的感覺,指導患者霧化結束后要多喝水,幫助患者叩背,以增強霧化吸入的療效。
3.4輔助檢查前后的人文關懷老年COPD患者由于基礎病多,醫生根據患者的病情要求做一些相關的輔助檢查,護士接到檢查單時,會主動告訴患者做檢查的地方,檢查的目的,在檢查前要作那些準備,什么時間去最合適,以節約時間和不影響醫生查房或治療。危重患者必須護送患者外出作輔助檢查,外出檢查時,指導患者根據天氣情況,多帶一件衣物,防止著涼,囑其將貴重物品存放好,并交代有關安全的注意事項。
篇8
【論文摘要】應激性潰瘍是指在應激狀態下,胃和十二指腸以及偶爾在食管下端發生的急性潰瘍,是顱腦損傷常見的并發癥之一。其主要的臨床表現為消化道出血,病情越嚴重,發病率越高。嚴重者可出現失血性休克而危及生命。重型顱腦損傷合并應激性上消化道出血臨床較為多見,文獻報道其發生率為13.2%~19.2%[1]。自2004年2月至2005年3月我院共收治顱腦損傷致應激性潰瘍出血42例,通過筆者對患者的細致觀察、正確處理和精心的護理。其中39例痊愈出院,一例因出現上消化道大出血,經搶救無效死亡。3例因腦部損傷嚴重家屬放棄治療。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本組42例,男34例。女8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32歲,其中硬膜下血腫12例,硬膜外血腫18例,蛛網膜下腔出血7例,腦出血5例。
2病情觀察
2.1神志、面色及生命體征的觀察,應密切觀察神志,面色及生命體征的變化,每10~15min觀察一次并測量血壓和脈搏變化,同時做好記錄。如患者出現血壓下降,在排除腦部情況外,應警惕是否與應激性潰瘍有關,護理人員應立即報告醫生做好處理。
2.2觀察胃腸道癥狀,如患者出現腹痛、腹脹、或胃區饑餓感,嘔吐物、胃液呈咖啡色、大便呈柏油樣便時,提示有消化道出血,若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報告醫生,作出處理,并做好登記。其中有10例首先出現黑便情況,12例患者出現回抽胃液呈咖啡色及鮮紅色,20例同時出現黑便及咖啡色胃液。
2.3如發現患者面色蒼白,指甲、眼結膜蒼白,提示有貧血征象,應及時做好記錄,同時報告醫生,及時掌握胃液潛血試驗及紅細胞情況。
3護理
3.1一般護理
3.1.1臥床休息,如昏迷患者頭偏向一側,防止嘔吐時造成窒息。
3.1.2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吸痰或行氣管切開,每天做口腔護理2次,保持口腔清潔無異味。
3.1.3必要時吸氧。
3.1.4保持室內清潔。
3.2飲食護理嚴重顱腦損傷患者如3~5d不能進食者,應給予留置胃管,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的流質食物,如米湯、油炒面粉、果汁等,忌食刺激性食物,如酸辣及生、冷、硬食物。
3.3胃管的護理
3.3.1昏迷患者在入院或術后第2天即留置胃管,有研究發現早進食比晚進食的患者發生應激性潰瘍的機會低40%[2]。
3.3.2鼻飼前先回抽胃液或在胃區聽氣過水聲以確保胃管在胃內時方可鼻飼。
3.3.3鼻飼前檢查有無腹脹等情況,如腹脹明顯或回抽有大量咖啡色樣胃液且壓力高,就暫且停止鼻飼并報告醫生及時處理。
3.3.4如患者痰多時,應先吸痰,鼻飼后半小時內一般不要吸痰,以防誘發嘔吐及誤吸,每次鼻飼結束后注入少量冷開水予沖管,然后用消毒紗塊包好夾緊。
3.3.5如患者需長期留置胃管,應先用軟且有彈性的10#小口徑硅膠胃管,每月更換一次。
3.4應激性潰瘍出血的護理顱腦損傷致應激性潰瘍出血癥狀不明顯,一般以柏油樣便或回抽咖啡色胃液為主要表現,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應密切觀察出血量、生命體征等情況,并立即報告醫生,配合處理。
3.4.1遵醫囑予去甲腎上腺素8~16mg加入冷生理鹽水200ml分次口服或胃管注入,或給予凝血酶如立止血等藥物。
3.4.2胃內降溫止血通過胃管將冰水或冰鹽水灌入胃部反復沖洗,溫度以4~10℃為宜,可引起內臟血管收縮,降低纖溶酶的活性,減少胃液分泌,達到止血作用。
3.4.3如出血較多或腹脹明顯者可通過胃管接負壓引流瓶,吸出胃內容物,減少胃內容物對胃黏膜的刺激。
3.4.4遵醫囑給予迪先10ml胃管注入。
3.4.5必要時,必須盡快建立兩條靜脈通道,以保證靜脈輸液,輸血等。
3.4.6如確診應激性潰瘍出血,則應進食冷流質,以清淡為主。
3.5藥物治療的護理以往對重型腦損傷患者,多用西咪替叮預防應激性上消化道出血,有一定療效。西咪替叮為H2受體阻滯劑,其通過阻斷胃黏膜壁細胞H2受體,拮抗組織胺和其他H2受體激動劑刺激的胃酸分泌。但該藥的抑制作用相對較弱。取而代之以奧美拉唑40mg靜脈注射,有研究表明,奧美拉唑40mg單次給藥,在24h內即可使胃酸分泌減少60%-70%,胃內平均PH>6;而服用西咪替叮0.2g,4次/d,平均PH>4[3]。
3.6加強臀部皮膚的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每次便后及時用溫開水擦洗干凈。
4小結
應激性潰瘍是重型顱腦損傷患者較常見而嚴重的并發癥。由于昏迷積分下降、機體缺氧、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手術禁食及創傷后的應激反應,使患者的胃腸道處于不同程度的抑制狀態,黏膜缺氧水腫,胃腸道蠕動減慢、胃潴留、高分解代謝使機體處于負氮平衡狀態,患者極易發生應激性潰瘍。通過護理人員在臨床上精心的護理,及時的觀察病情,合理使用藥物,即可做到防患于未然。
參考文獻
[1]湛先保.應激性潰瘍發生機制的研究進展.國外醫學.消化學系統分冊,1998,18:131-133.
篇9
【關鍵詞】 多重耐藥菌;呼吸機;心力衰竭綜合征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138
人工呼吸機越來越廣泛地用于治療各種原因所致的呼吸障礙,現在人們愈來愈認識到人工呼吸機帶來的好處[1]。但必須要認識到只有醫護人員的正確護理才能減輕患者的不適感。多重耐藥菌, 主要是指對臨床使用的三類或三類以上抗菌藥物同時呈現耐藥的細菌, 在臨床護理方面有復雜、難治、延長住院時間、增加發病率、增加病死率等特點[2]。本研究針對老年使用呼吸機合并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的護理進行探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4月~2014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療的老年呼吸機合并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50例。入選標準:①自愿參與本實驗, 并配合相應的數據收集和健康調查。②年齡在80歲以上。③使用呼吸機并且多重耐藥菌感染。50例患者全部為男性, 平均年齡(85.2±4.8)歲。
1. 2 護理方法 1組采用常規護理方式, 即以減輕患者疼痛, 控制疾病發展為護理目的。2組采用相對合理的護理方式:①對呼吸機不適感的護理:言語溝通障礙方面, 護理人員要設法與患者建立起非語言的溝通方式;咳嗽能力減弱方面, 吸痰前后給高濃度的氧氣和過度充氣;口腔衛生不良方面, 及時吸凈口腔內分泌物,清潔、濕潤口腔, 必要時變換插管位置;活動受限方面,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早協助患者被動活動和主動活動;呼吸機管道的壓迫方面, 協助患者采取適當的姿勢, 調整管道的支架裝置以及使用可彎曲的連接系統;睡眠減少方面, 集中治療和護理;②對多重耐藥菌的護理:患者的管理:及時隔離, 醫療用具如呼吸機、吸痰器、聽診器、體溫表等固定使用。加強口腔護理;呼吸機的管理:每日更換呼吸機管路, 患者用后的呼吸機管道用1000 mg/L含氯消毒液浸泡2次, 45 min/次, 用冷水沖洗、晾干, 送環氧乙烷滅菌后備用, 但多數情況下是使用一次性管道。醫務人員的管理:接觸患者時必須穿隔離衣, 戴手套及一次性口罩。環境的管理:每天定時用消毒機進行空氣消毒, 3次/d, 2 h/次, 定期做細菌培養。
1. 3 診斷標準 ①開始機械通氣48 h后呼吸機發熱。②白細胞增加。③伴有胸片異常表現。④氣道內有膿性分泌物等肺實質感染癥狀。⑤痰培養和藥敏試驗同時發現多重耐藥菌。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患者一般資料 兩組年齡、性別、腫瘤、心力衰竭綜合征、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他病癥與多重耐藥菌感染的發生, 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患者多重耐藥菌種類及構成 50例患者中肺炎克類雷伯菌和鮑曼不動桿菌為多發類型, 分別占到總數的34%和28%, 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和陰溝桿菌共占38%。見表2。
表2 多重耐藥菌種類及構成(n, %)
細菌名稱 株數 構成比
銅綠假單胞菌 7 14.00
肺炎克類雷伯菌 17 34.00
大腸埃希菌 5 10.00
鮑曼不動桿菌 14 28.00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6 12.00
陰溝桿菌 1 2.00
3 討論
老年患者自身各項疾病多、免疫功能低下、呼吸機合并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住院時間長, 護理時不注意呼吸機的衛生及不恰當使用抗菌藥物往往易產生多重耐藥菌感染[3], 而多重耐藥菌感染自身的疑難性、復雜性對老年人健康構成了極大的威脅[4], 給患者家屬造成了嚴重的負擔, 浪費了醫療資源。因此必須要重視呼吸機合并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的護理工作, 嚴格按照儀器操作方法正確操作、注意儀器衛生, 嚴格執行消毒隔離措施、規范醫療護理操作行為, 加強各級人員醫院感染知識的培訓, 認真落實手衛生, 有效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的風險, 保障患者及醫療安全。
本研究顯示1組和2組比較年齡、性別、腫瘤、心力衰竭綜合征、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其他病癥的發生, 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1)。表明老年科患者是否為呼吸機合并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與年齡等一般資料無關。表2中肺炎克類雷伯菌和鮑曼不動桿菌為多發類型, 證明在護理過程中可以將同一類型多重耐藥菌感染患者在同一診療室中進行護理, 對臨床護理中的實際操作具有重要意義。與文獻報道得出的結論一致[4]。
綜上所述, 需從患者、呼吸機、醫務人員和環境這四個方面進行管理才能達到最佳護理效果。合理的護理方式能夠有效控制多重耐藥菌的傳播, 降低呼吸機使用患者的不適感。
參考文獻
[1] 王靖,趙應蘭,楊愛芝,等.重癥監護病房控制多重耐藥菌感染的體會.護士進修雜志, 2010, 25(9):860-861.
[2] 王,付學勤,楊梅,等.感染科多重耐藥菌感染情況調查及其醫院感染控制的護理干預.中國實用護理雜志, 2013, 29(z1): 36.
[3] 朱愛萍, 朱彥, 王新民,等. 多重耐藥菌感染監測與預防控制措施.醫藥論壇雜志, 2010, 31(20):175-176.
篇10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組研究對象共125例,為于2006年~2008年秋季期間來我院進行診治的患者。其中,男70例,女55例;年齡1個月~3歲,其中,1個月~1歲100例,2~3歲25例。輕型腹瀉63例,重型腹瀉62例。
輕型腹瀉表現為:大便每天3~10次,黃色或黃綠色,稀糊狀或蛋花湯樣,有酸臭味,偶爾有惡心、嘔吐。患兒精神狀態好,無明顯口干、眼窩凹陷、尿少、皮膚彈性差等脫水癥狀。重型腹瀉表現為:為致病性大腸埃希菌或病毒感染引起,也可由輕型腹瀉轉化而來。大便次數一般為每日10~15次以上,大便呈水樣或蛋花湯樣,水分多,常伴頻繁嘔吐,小兒精神萎靡、高熱、腹脹、脫水癥狀明顯。對少數嚴重患兒服營養物質不能耐受者,應加強支持療法,必要時全靜脈營養。
住院天數最短2d,最長15d。將上述125例患兒隨機分為兩組,其中,對照組65例,觀察組60例,兩組一般資料情況對比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兩組均給予抗病毒、糾正脫水、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基礎治療,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全面綜合護理措施,其主要內容有嚴密觀察病情、消毒隔離、心理疏導、皮膚護理、飲食指導、靜脈補液等,同時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征求患兒家屬、醫生和護士的意見,進行修改、補充和完善。觀察并對比兩組治療后的療效,總結護理體會。
1.3療效標準
大便<5次/d,無惡心、嘔吐為顯效;大便5~10次/d,稀水樣或蛋花樣,伴有惡心、嘔吐為有效;大便>10次/d,稀水樣或蛋花湯樣,伴有惡心、嘔吐為無效。
1.4統計學方法
實驗數據用SPSS15.0程序進行統計學處理。若是正態分布,用方差分析,組間、組內比較;若是非正態分布,用秩和檢驗。P<0.05表明具有顯著性差異。
2結果
經過治療與護理后,兩組的患兒的療效見表1。由表1可知,觀察組的治療療效明顯好于對照組(P<0.05)。
表1兩組患兒療效的比較(例)
3討論
小兒腹瀉對嬰幼兒的健康危害很大,且由于小兒消化系統發育不完全、機體防御功能差、人工喂養等因素,易患腹瀉病,因此應以預防為主。小兒秋季腹瀉中80%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輪狀病毒是主要病原,主要表現為多次稀水樣便及電解質紊亂,如不及時治療,可引起一系列臨床并發癥,如腸套疊、酸堿電解質紊亂、感染性休克、腸穿孔等嚴重后果。同時本病作為一種自限性疾病,只要護理得當,可使患兒盡快恢復正常,因此,護理在小兒秋季腹瀉的治療中占有重要地位。有效的護理措施可以提高療效,對小兒秋季腹瀉的治療有著積極意義。
3.1基礎護理
保持患兒皮膚清潔,勤更換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洗凈臀部,用軟毛巾拭干,涂護臀膏,防止臀紅、尿布疹。同時做好口腔護理,每天用生理鹽水棉球清潔口腔,防止發生口腔炎。
3.2病情觀察
掌握患兒排尿時間、次數、尿量、大便及嘔吐的性質、次數及量,以準確估計失水情況。特別是對重度腹瀉的患兒加強觀察,詳細記錄患兒精神狀態、口渴及皮膚、黏膜干燥程度、眼窩及前囟有無凹陷、哭聲是否響亮等。根據脫水的程度采取不同的補液方法:輕度脫水提倡口服補液并繼續進食;中度脫水如果患兒可進食水,仍主張使用ORS液,若出現眼瞼水腫應停止服用,改用白開水或母乳;重度脫水者根據醫囑立即補液。
3.3嚴格消毒
按照腸道傳染病隔離,做好床邊隔離,護理患兒前后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在護理病毒感染的患兒時,醫護人員在做各種操作及檢查后一定要洗手,洗手后用消毒液浸泡1~3min,消毒液4h更換1次。每完成一例患兒的護理及治療要洗手消毒后再為另一例患兒進行操作。患兒的污物不能隨地亂扔,要放在指定的筐內。空氣消毒每日用紫外線照射病室1h。定時開窗通風,注意保暖。水籠頭、門把手按要求6h用消毒液擦拭1次。床頭桌椅每日用消毒液擦拭1次。
3.4飲食管理
提倡早期經口進食。除嚴重嘔吐者暫停進食4~6h以外,其他患兒均可進食。輕度腹瀉患兒宜食清淡、易消化之物,禁食油膩、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母乳喂養者哺母乳,若人工喂養可喂稀飯、牛奶,斷奶進食者食米湯、稀飯、豆漿等。重癥患兒在禁食4~6h后,應根據病情盡早給予少量母乳或米湯等半流質、流質飲食。臨床實踐證明,早期進食者食欲恢復快,體力恢復早,體重增長快,特別是對那些免疫力減弱、腹瀉遷延不愈的患兒。宣傳早期進食的好處是護理腹瀉患兒的重要內容。
3.5心理護理
患兒病情重,短期內療效不明顯,有的患兒年齡太小或體型太胖,靜脈穿刺容易失敗,其家屬往往會對醫護人員的醫療技術產生懷疑、不信任,甚至抵觸情緒,不配合醫護人員的診療方案和護理操作。筆者采取如下方法:與患兒家屬溝通,加強責任心,提高技術水平,平時加強崗位練兵,注意提高新護士的穿刺技能,用新老護士“結對”的方式,使青年護士的靜脈穿刺水平不斷提高。臨床操作中,如給較小嬰兒扎針或取血時,一般由經驗豐富的護士執行;青年護士在進行穿刺時,若第一次未成功,主動邀請病房中技術嫻熟的護士幫助完成。讓患兒家屬了解有關病情、診療計劃、治療效果和預后信息,可以使其產生安全感,消除他們的疑慮和誤解,以取得患兒家屬的理解和支持。
3.6安全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