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學能力的途徑和方法范文

時間:2023-11-15 17:56: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提高教學能力的途徑和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提高教學能力的途徑和方法

篇1

通過這兩年學生的訓練及考試,我發現Part C是學生最為頭痛的部分,也是丟分最多的一項。根據這兩年的探索和實踐,我覺得在平時的教學中運用影視片能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一、注重課前準備

俗話說:“功夫在詩外。”影視片的英語視聽教學, 前期準備是關鍵。就是要多看各類題材、類型的英語影視劇, 多收集瀏覽相關資料、信息, 多思考、設問, 如何根據影片內容和學生的聽力水平去講解, 多角度切入不同主題、不同類型的影視片,既帶有知識吸納性質寬泛的面, 又有娛樂和實踐意義的點。一句話, 要把握影視片教學范圍、深度、學生水平, 明確要達到什么效果。

二、充分利用課堂進行分步驟強化訓練

1. 無畫面單純的聽力理解。教師控制播放機,使學生只能聽到對白而無畫面可視,目的是排除分散注意力的因素,使學生專心注意發音、語調和語氣,以培養對語音的敏感和根據音調、語氣判斷說話人的真實意圖的能力

2. 視與聽并用的播放。按情節內容劃分播放時段,進行提出問題的討論式播放,注重故事的欣賞式播放,自然地理等的專題式播放,在課堂上依需要播放。此外,可將相關的文本資料掛在網上,讓學生課后對照、理解、消化。

3. 音與像分離。對情節生動有趣并符合考試要求的影視片段,可關閉A組學生的耳機,使其只看畫面,同時關閉B組學生的屏幕,使其只能聽對白。片斷播放完畢,以二人一組,交流所知信息,以培養學生的判斷力、理解力以及正確的表達能力,然后再換一個片段進行角色互換。

篇2

關鍵詞:實踐技能 實踐教學體系 途徑

焊接產品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操作者的操作水平和工作態度,盡管焊接自動化水平在不斷提高,但手工操作和半自動化焊接還在我國很長一段時間之內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目前,在我國的焊接操作者的培訓途徑有很多種,不同途徑培訓出來的焊工其發展潛力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就現階段對用人單位的調查情況說明,焊工不僅要掌握一定的操作技能,更要有良好的發展潛質,這就要求學校的實踐技能的培養要有合適的方法和途徑。

一、企業用人需求狀況調研

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業面向現代制造業,特別是與機械裝備相關的裝備制造業。焊接技術作為一種通用的共性技術,在制造業中被相當數量的企業用作關鍵的加工工藝,直接決定著各類企業相關產品質量的好壞。現代制造業的發展,引發了社會對焊接技術人才的不斷增長的需求。

對北京市部分裝備制造企業的調查顯示,從事焊接工作的技術工人占企業所有從業人數的比例很大;幾乎所有受訪企業都很需要焊接方面的人才;企業從學校招聘的員工數量要遠遠多于從社會上招聘的員工,也就是說學校招聘是企業招聘員工最主要的途徑;同時,焊接操作崗位對從業者的實際動手能力和工作經驗要求很高,相對于專業理論知識和學歷背景而言,實際的操作技能和工作經驗更重要。

因此,探索一條如何提高焊接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的途徑具有重要意義。

二、提高焊接專業學生實踐技能的方法和途徑

1.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

高職教育培養的是高端技能型人才,實踐教學既是高職教育的關鍵環節,更是提高教育質量的主渠道,離開實踐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只能是一句空話。高職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相連,所培養出的學生能否適應市場需求、是否具有實踐能力已經成為衡量高職辦學水平的重要標準。因此,構建完善的實踐教學體系,設置從焊接基礎操作訓練,經過初級焊工技能訓練與取證、中級焊工技能訓練與取證、氣保焊專項技能訓練、機器人焊接技能訓練,直到學生頂崗實習,從教學計劃設計上保證足夠的實踐教學學時,使學生由入門學習到頂崗工作。從源頭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是提高學生實踐技能的基礎保障。

2.建設功能強大的實訓基地

實訓基地是實施實踐教學環節的主要場所,是學生進行專業基本技能訓練、專項操作訓練和綜合技能訓練的保障,其硬件設備條件及功能對學生的操作技能影響很大。

筆者所在學校焊接實訓基地設有焊條電弧焊、氣焊與氣割、二氧化碳焊、鎢極氬弧焊、埋弧焊、電阻焊、弧焊機器人焊接工作站、機器人等離子切割等訓練區,既可以滿足學生焊接基本技能的訓練和焊工資格證取證的需要,也可以滿足學生的專項技能訓練需要。

校企共建和完善校外實訓基地。隨著企業對人才需求的提升,校外實訓基地可以鍛煉和培養學生從事焊接操作崗位的能力。學生在實踐過程中明確產品質量要求,使用企業設備,參與產品生產過程,對比在學校學到的知識和技能與企業的要求,找出自己的不足,在實踐中提高技能。

3.實施產學結合的強化訓練

“校企合作,工學結合”是高職教育實現其培養目標的必由之路,也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有效途徑。焊接技術及自動化專業培養計劃中設置了不低于6個月的學生頂崗實習。學生頂崗實習期間,學校下達頂崗實習任務,安排實習指導老師定期指導;企業也為每個學生安排實習指導教師,結合崗位實際工作內容指導學生完成頂崗實習任務,使學生在頂崗實習期間在工作崗位學習工作內容,培養職業能力,實現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換。

4.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是落實人才培養模式的關鍵,是提高職業院校教學質量,尤其是學生的操作技能水平的關鍵。學校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師資隊伍建設,取得良好效果。

(1)提高教師學歷,鼓勵在職進修。筆者學校多年來一直鼓勵和支持青年教師在職進修,在進行教學任務和教學進程安排上,為進修教師提供時間;對取得高一級學歷和學位的教師進行學費報銷的經濟支持。

(2)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到企業進行實踐鍛煉。學校要求,專業教師每3年至少有半年時間全脫產到專業相關企業進行頂崗實踐。頂崗實踐期間需要完成企業崗位需求調研、教學項目開發和教學素材的采集等任務。

篇3

一、電工電子技術課教學質量不理想的原因

筆者認為技工院校專業課教學質量偏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因為在技工院校中專業教師的教學效能偏低。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只關注課本知識的教學,輕視專業技能的訓練,缺乏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二是因為目標定位不合理。在教學中只是單純從書本上照搬,脫離企業生產的實際,過分強調電工電子工作原理,而企業生產最基礎最普通的電工電子技術沒有掌握。三是因為教學方法方式陳舊,缺少創新意識。按照課本生硬灌輸,學生對枯燥無味的電工電子技術課學習沒有興趣,缺乏創新的教學模式,不利于激發和調動學生學習電工電子技術的積極性。

二、創新電工電子技術教學管理的有效舉措

1.推行行為導向教學法是電工電了教學管理行之有效的教學方式

行為導向教學法是由多種教學方法結合而成的,是以職業活動為導向,以培養能力為內核,師生互動的教學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途徑,也是活躍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法。行為導向教學,以學生為中心,通過多媒體以及實際生活生產中的案例等行為導向,加強師生交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通過系列活動,讓學生在參與中自己動手、動腦,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與技能訓練帶入教學環境中;通過師生互動教學,提高學生分析能力,養成創新精神;通過完成任務,對已學的知識和技能進一步深化,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2.強化電工電子技術教學管理是提升質量的關鍵

針對實訓教學無序的狀況,要進行規范化管理,在實訓過程中,嚴格執行防護品穿戴、講解示范、分組練習、巡回指導、課題考核、總結講評等實訓環節,提高教師授課質量。通過抽查督導、推門聽課、學生評教等途徑規范電工電子技術課教師的施教行為。同時,優化組合師資結構,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及時學習掌握新工藝、新技術,提升電工電子師資隊伍教學能力和水平。

3.深化電工電子技術教學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永恒主題

電工電子技術內容多、難度大,又比較抽象。在教學過程中,通過抓學研促風氣、抓行為促師德、抓制度促規范,進一步強化授課、聽課、評課等教學常規工作,不斷深化教學內容、方法、態度的內涵建設,規范教學行為,提質增效。通過多媒體教學,用圖表分析法降低電工電子技術課的學習難度,讓學生熟練掌握電工電子技術應用;開展針對性的模擬實習教學,讓學生在模擬系統中體會企業電工電子技術工作的具體內容;通過專業顧問交流、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參與課題研討,撰寫有價值的學術報告,以教改促創新,提升電工電子技術教學的整體水平。

4.開展職業技能競賽是提高師生電工電子技術能力的平臺

積極參加職業技能競賽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通過參加競賽可以有效檢驗日常教學存在的問題,并且在備賽過程中能學習到新技術和新工藝。為了在技能競賽中取得好成績,應在加強知識教學和實訓訓練外,提前捕捉競賽信息,吃透競賽要求,著力進行模擬考核,做到好中先優。同時不斷學習兄弟院校經驗,彌補自己的不足,盡快縮小與兄弟院校的差距,爭取在技能競賽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三、加強電工電子技術教師培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

篇4

一、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習興趣。

當前,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許多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偏離和違背教師正確的教學活動和要求,形成教與學兩方面的不協調,這種現象直接影響著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主要表現在課內不專心聽講,課外不做作業,不復習鞏固。這種現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學生因為“不聽、不做”到“聽不懂,不會做”從而形成積重難返的局面。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怎樣使教與學兩方面的相協調呢?我的體會是,必須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采用多種教法,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有理數”一章的小結時,同學們總以為是復習課,心理上產生一種輕視的意識。鑒于此,我把這一章的內容分成“三類”,即“概念關”、“法則關”、“運算關”,在限定時間內通過討論的方式,找出每個“關口”的知識點汲每個“關口”應注意的地方。如“概念關”里的正、負數、相反數、數軸、絕對值意義,“法則關”里的結合律、分配律以及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在“運算關”強調一步算錯,全題皆錯等等。討論完畢選出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講解,最后教師總結。通過這一活動,不僅使舊知識得以鞏固,而且能使學生處于“聽得懂,做得來”的狀態。

二、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可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閱讀開始,初一學生閱讀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必須從示范做起,對課文內容逐句、逐段領讀、解釋,對重要的教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復讀,并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標記。對于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意,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初步形成看書習慣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在重點、難點和易錯處列出閱讀題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啟發,促使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彌補自己先前閱讀時的疏漏,從而進一步順應和同化知識,提高閱讀水平和層次,形成閱讀——討論——再閱讀的良性循環。

三、引導學生培養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是能力的培養,其中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主要方面。

思維能力的內在實質是分析、綜合、推理、應用能力,外在表現是思維的速度和質量

1.思維速度的訓練

就初中生而言,思維速度的訓練主要依靠課堂,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利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訓練學生的思維速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如講解完新課后,安排課本中的練習作為速算題;也可精編構思巧妙、概念性強、覆蓋面廣、有一定靈活性的判斷題、選擇題、簡答題進行專項訓練,以提高快速答題的能力。

2.思維質量的訓練

思維質量的訓練,除利用課堂教學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展開解題思路的討論,剖析各種題解方法的特點,選擇簡捷而有創造性的解題思路,以便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拓展學生思路時要盡可能考慮一題多解,或多題一解。

篇5

關鍵詞:教學目標;教學設計;教學方法;有效途徑;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3)12-0024-01

新課程改革呼喚有效教學,新課程改革的關鍵環節和核心問題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而審視當前的語文教學現狀存在著低效或無效的現象,學生學的痛苦,沒有得到應有的發展;教師教的痛苦,教學效果不理想,何談教學質量的提高?何談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實施有效教學,讓學生樂學會學,學的輕松,教師樂教善教,教的得心應手,達到教與學的雙贏,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那么,在中學語文課堂中如何實施有效教學,提高教學效率呢?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條途徑入手:

1.精心研制教學目標,提高教學內容的有效性

教學目標是十分重要的教學要素,是教學任務的標尺,是對新課程標準的落實。而目前,教師在教學中所制定的教學目標模糊,無效對教學毫無指導作用,使教師教學陷入隨意和盲目狀態,導致課堂教學效率低,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研制合理有效的教學目標:首先,教師要吃透教材,把握教學的重點和難點,與文本對話,努力把握教材的思路和編寫意圖;其次,教師要讓教學目標凸現學生發展,教學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把握教學目標的有效和適當,實行教學目標分層教學,目標貼近各類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為各類學生的發展提供平臺;最后,在制訂教學目標時,教師既要重視"知識與能力"的學習,也要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培養,二者在學習的"過程和方法"中得到統一,對"三維"目標進行有效整合,這樣既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又可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一舉二得。

2.優化教學設計 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就是按照有效的學習目標,從有利于學生能力提高、有利于學生知識掌握、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出發,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有效的安排。教師要精心優化教學設計,從多層面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首先,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學會等待,給學生思考、討論、交流、自主學習的時空,讓學生樂于參與,人人參與,充分學習;其次,教師要適時創設時機,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讓他們成功,在成功中享受快樂,在快樂中增強自信,在自信中增加學習動力,這個機會可以是一次背誦課文,一次演講比賽,一次課本情景再現……這些機會會使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快樂,享受成功,心理得到滿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為課堂教學有效進行奠定了基礎,為學生的發展提供了機會。例如,我班有一位學生性格孤僻,不愛講話,靦腆,在一次演講活動中,我想給他一次機會,先找他聊天,開導他,指導他寫演講稿,內容是"微笑著面對失敗",寫完后我指導他修改,教他演講的技巧,在我的鼓勵下,他課堂上演講的很成功,獲得了同學們熱烈地掌聲。從此,這位學生愛笑了,愛說了,上課也大膽回答問題了,生活中充滿了陽光。因此,教師給學生一個展示的機會不僅可以改變學生的一生,而且提高了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3.活用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語文課堂教學低效與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有很大的關系,教師要依據特定的教學目標、學生學習的特點、學生主體的要求的實現來活選教學方法,活用教學方法。把啟發思想貫穿于教學方法選用的全過程,采用學生喜聞樂見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以自己比較喜歡的方式自由展示對文本的解讀,以個性化的形式從不同角度來解讀課文學習課文,由"厚"讀"薄",把課堂還給學生,在課堂上給學生開 "綠燈",讓學生學習更有效。以學習《蚊子和獅子》為例,當學生通過朗讀、交流、討論,對課文內容有了深入感悟之后,我為了讓學生更能深刻體會文章寓意,我選擇了讓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教學方法和方式:課代表當旁白者,男生當蚊子,女生當獅子,在配樂中,全班同學都動起來了,學生讀的投入,淋漓盡致的把蚊子的驕傲和獅子的憤怒表現出來,更深刻把握文章的寓意,使學生們享受了成功的喜悅,把課堂氣氛推向了,體現了活用教學方法的好處,讓課堂教學有效進行。

4.融洽師生關系,提高教學交往的有效性

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積極創設和諧、激情的課堂氛圍,增強師生間的教學互動,建立一種有效的師生教學互動,通過互動讓學生在和諧的氛圍中有效學習。因此,對教師的要求是:(1)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伙伴,要充分尊重和耐心傾聽學生的見解,正確對待學生不同的見解,注意保護學生的積極性; (2) 發揮教師的教育機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既要體現自主、創設合作、引導探究、注重過程,又要營造寬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產生"向師性";(3)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人人參與、主動參與學習活動,課堂教學中要師生互動討論,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的思維火花進行碰撞,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只有寬松的、和諧的課堂氛圍,融洽的師生關系,師生積極互動,才能讓有效教學順利進行。

5.適時全面評價,提高教學評價的有效性

篇6

關鍵詞:無機及分析化學;科學研究;本科教學

高等學校教學與科研是相互依賴、相互促進、不可分離的整體。如何擺正高校教學與科研的恰當位置,探索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內在規律,從而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素質的協調發展,是大學教師必須深入思考和研究的問題。普通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體和基礎,抓好本科教學是提高整個高等教育質量的重點和關鍵,以科研促進本科教學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人才培養與科學研究是高等學校的重要職能,教學與科研共為一體,兩者之間的互動構建了高等學校的育人環境,其根本目的是培養高質量的人才。[1]多年的科研和教學工作實踐經驗告訴我們,將科學研究與教學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是培養和教育學生不可分割的兩個關鍵環節,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提高。堅持教學與科研相統一,是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主要途徑。[2]那種為了“科研而科研”,或以損害教學質量為代價而去搞科研的做法是不可取的。[3]教師既從事教學又進行科研,把科研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以科研促進教學,深化教學改革,可實現教學和科研之間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

一、促進教師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

1.科研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高校教師必須廢棄以教師、課本為中心,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的教學觀念,而樹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既重視知識的傳授、又重視能力的培養、更注重素質提高的現代教學觀念。教師學術水平的高低是決定教學效果的關鍵,而科研是教師提高自身學術水平的重要途徑。科研是教學改革和教學創新的推進器,是促進學科發展、改革課程體系的原動力。[4]以科研促進教學,以教學帶動科研,是高等學校的主要工作和永恒主題。[5]要使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除了依靠書本知識和教學經驗的積累外,教師從事科學研究顯得更為重要。科研不僅可增強教學的深度、拓展教學的廣度,而且可更新教師的知識結構、完善教師的知識體系,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科學研究有助于教師對教材的深入理解,更準確地把握課程教學內容,及時了解本學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把握本學科的特點、研究熱點領域及與其他學科之間的關系,并向學生傳播最新的科學知識,同時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教師完善知識結構,更新知識體系,提高學術水平,可以為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奠定堅實的基礎。我校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組由近20位中青年教師組成,90%以上具有碩士或博士學位,他們都從事著相應的科研工作和主持各級科研課題,多位教師是碩士研究生導師,并且都取得過良好的科研成果。教師在指導研究生、本科生以及自己親自參加科研實驗活動的每一環節都是鍛煉自己、提高教學科研水平的極好機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的講授內容,將最新的研究成果特別是自己的科研成果在第一時間內傳授給學生,讓學生能及時、全面地了解某個領域的理論與實踐知識。通過國內外知名學者來校講學、“博士論壇”等系列學術交流活動,營造學術氛圍,拓寬學生視野,增加其學科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接受到潛移默化的科學思維方法和研究方法的教育,為學生將來從事科學研究打下基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2.科研促進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的改革

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傳授的過程,也是科學素質培養的過程。在學校的資助下開展了“科學思維方法在基礎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課題研究。課堂教學應教會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科學研究技能,引導學生進行科學思維,培養其應用掌握的科學知識、方法與技術,創造和發現新知識、開創新技術的實踐能力。課程講授不可能面面俱到,應重點把教師理解課堂教學內容的思路教給學生,把科學家解決問題的思路教給學生,使學生領悟科學家發現和創造的思維軌跡,從中學到科學的思維方法。教學為科研提供良好支持,科研能促進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吸收學術領域的科研成果,充實和改革教學內容,是提高大學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6]課堂教學是培養大學生從理論上掌握科學本領的重要和必要環節。科研能使教師站在學術前沿,教師通過科研能跟蹤本學科領域的進展,把科研成果帶入課堂教學,優化課程體系和擴充教學內容,將科研中獲得的新知識和新成果“固化”到教學內容中,把最新的知識和信息傳遞給學生,將科研思想和創新思維融入教學中來,不僅豐富了教學內容,而且使教學內容更貼近學科發展前沿,提高教學效果。針對“無機及分析化學”課堂教學較為枯燥的特點,教師以自己科研工作中的切身體會為內容,把這些新知識貫穿到課堂教學中,廣泛開展討論,強調探究式學習方法的運用,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開展研討式教學,其過程是:教師給定題目學生收集資料撰寫論文報告大家提問討論總結評定成績。

3.科研成果編入教材,實現教材建設的創新

在深化教學改革中,實現教材建設的創新是有效解決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存在問題的關鍵。[7]將科研項目的內容引入教材,并積極吸收學科領域研究的新成果,不斷豐富和更新教學內容,使教材內容具有先進性、科學性。科學研究在教材的體系設計、內容安排等方面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將本學科新的內容和觀點及時編進教材,將教師自己的科研成果固化為教材內容,加快教材建設的更新,不斷提高教材質量。通過科學研究和長期的教學實踐,不斷豐富和完善了《無機及分析化學》教材理論體系和內容。例如,沉淀滴定法中一般教材介紹莫爾法、福爾哈德法、法揚斯法,編寫了碘-淀粉指示劑法,將科研成果“碘-淀粉指示劑法測定碘化鉀”編入了《無機及分析化學》教材,[8]實現科研為教學服務,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通過教師把科研成果編入教材、引入課堂教學的“言傳身教”,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和從事研究工作的興趣,教會學生如何去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如何去搜尋知識和提煉知識,也就是研究性、創新性和自主性學習。

二、科研促進實驗教學內容的改革和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1.實驗教學是加強學生科學思維方法培養的重要途徑

化學實驗是理論聯系實踐的一種方式,是科學研究的基礎,是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的主要手段。高質量的實驗教學是激發學生創造性、敏銳力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有助于靈活應用所學理論知識,激發學生的思考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實驗教學質量。教師不僅應該教會學生獲取知識的方法,提高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更應該培養學生科學思維的習慣和創造性的思維方式。科研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定實踐環節,通過化學實驗培養科研能力是一種便捷方法。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加強綠色化學教育,對傳統的化學實驗內容進行綠色化改革,并推行綠色化學實驗是大勢所趨,也是科學思維方法在實驗教學改革中的具體應用。如何把綠色化學的理念融合于大學化學教學,在化學實驗中減少環境污染,增強廣大師生環保意識,使綠色化學成為化學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化學實驗課程改革的新課題。綠色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新體系的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與化學相關專業的大一學生牢固地樹立起綠色化學的觀念和環保意識,為將來自覺地運用這些方法打下堅實的基礎。從有關院校實驗教學改革經驗看,尋找替代品、推行微型實驗、發展封閉式實驗和串聯實驗、開發模擬實驗、回收利用實驗產物是實現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綠色化的重要途徑。因此,放棄污染嚴重的傳統化學實驗,探索化學實驗的“綠色化”改造,是化學實驗教育工作者的奮斗方向。在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課教學中,注重在繼承傳統內容的基礎上創新,增加設計性實驗,加強綜合性實驗,減少驗證性質實驗。通過對原有實驗項目的整合,實現了實驗教學內容體系的整體優化。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環境保護意識的培養,為學生灌輸綠色化學思想,課題組積極開展綠色化學實驗研究,并推進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的綠色化。

2.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內容的綠色化改造

用綠色化學的觀念改造傳統的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內容,建立“制備實驗小量化、分析實驗減量化、實驗內容綠色化”新體系。[9,10]改造后的綠色化學實驗項目可在常規儀器中完成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不僅可大量減少化學試劑和藥品的消耗,大幅度節省實驗經費,而且可加強學生的環保意識、降低環境污染,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益。對傳統的滴定分析實驗進行減量化改造,標準溶液濃度由0.1~0.2mol?L-1降至0.01~0.02mol?L-1,滴定管由50mL改用25mL,錐形瓶由250mL改用100 mL。試劑用量大大減少,提高了實驗的安全性;產生的“三廢”量很少,改善了實驗環境條件,極大地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例如,碘量法測定膽礬或銅礦中銅的含量,傳統教材采用的是0.1mol?L-1Na2S2O3溶液,每個學生完成標定和樣品測定實驗要消耗碘化鉀6g以上;在小容量儀器基礎上進行減量化實驗,把Na2S2O3標準溶液濃度降至0.02mol?L-1,完成實驗消耗碘化鉀總量不到1g,比傳統的實驗可節約經費80%以上。我校一年有約1300人學習“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僅該實驗的開設,就可節約至少12瓶(500g/瓶)KI,單價約240元/瓶,節省經費3000元以上。再如,硫酸亞鐵銨的制備實驗,該實驗原來雖然要求在通風櫥中進行,但整個實驗室還是能聞到臭味,與綠色化學要求相比,硫酸亞鐵銨制備實驗存在著以下兩個缺點:廢氣有待治理和未達到原料的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學生帶著這些問題,經過動手、動腦,不僅提高了學習興趣,鞏固了所學知識,同時培養了獨立思維能力。通過改進把整個實驗裝置封閉起來,因鐵屑不純而產生的H2S、SO2等有毒氣體用堿液瓶回收,改進裝置后雖不在通風櫥內進行實驗也聞不到臭味了。因此,改進硫酸亞鐵銨制備實驗是對綠色化學指導思想的貫徹執行,有助于學生的環保意識培養和樹立充分利用資源、實施綠色化學技術的思想,為學生以后的實驗、畢業論文設計及走上工作崗位后成為綠色化學的實踐者打下基礎。

3.將科研成果引入綜合設計性實驗,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驗教學質量

在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學中適當地引入科學研究項目,并固化為教材內容,保證實驗內容的新穎性,引導學生從事科研工作,也是提高實驗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途徑。將科研成果內容充實到實驗教學中,為本科生開設新的實驗項目,提高學生分析與動手能力。把一些科研成果轉化為實驗教學內容,并編入了《無機及分析化學實驗》教材,如“過氧化鈣的制備及含量測定”、“乙酰水楊酸銅配合物的制備與表征”、“用硫鐵礦燒渣制備硫酸亞鐵”、“從含碘廢液中回收碘”、“甘氨酸鋅螯合物的制備與表征”、“室溫固相法制備納米氧化鉍”、“固相法制備非晶態金屬硼化物納米材料”、“硫酸鋅樣品中鋅和鎂含量的測定”等內容。在科研過程中探索化學規律或解決問題、設計實驗方案,有利于學生提出新問題和新設想,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因此,在授課過程中堅持開設綜合性設計性實驗,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結合教學科研課題,分析實驗目的、查閱相關文獻資料、設計詳細實驗方案、選擇合適的儀器設備,在征得教師的同意后,自主進行實驗,并對實驗結果進行正確分析與討論。綜合性設計性實驗推進了素質教育,加強了對學生的能力特別是自學、思維、實踐、創新能力的培養。實驗報告要求按科技小論文的基本格式撰寫,包括實驗的目的意義、實驗原理、裝置及內容、實驗結果與討論、參考文獻等,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驗情況,分析、歸納、整理實驗數據,評價與討論實驗結果,從而達到培養學生文獻查閱能力及科研寫作能力。

三、結語

高校教師既從事教學又進行科研,將兩者有機結合,才能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圍繞教育教學改革和培養創新人才,學校教務處每年對教學改革與研究項目進行經費支持,鼓勵教師積極研究探索新的教學內容、新的教學方法,鼓勵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學術及創新活動,對教育教學改革成果和高水平的教研論文進行物質獎勵,同時學院還對發表教研論文的教師給予資助。

近5年來,我校“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組在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在有一定影響的教學刊物上發表了教學研究論文約20篇,體現了科研與教學相結合的成果。“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被評為2008年四川省精品課程和2011年四川省精品開放課程。21世紀高等學校教材《無機及分析化學》被科學出版社推薦參加了2009年普通高等教育國家級精品教材的評選,2012年評為四川省“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規劃教材,并被四川省推薦參加“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評選。“基礎化學課程建設的研究與實踐”2007年獲西南科技大學第二屆優秀教學成果三等獎,“大學基礎化學系列教材建設與改革”2010年獲西南科技大學第三屆優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多科性普通本科高校化學實驗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實踐”和“無機及分析化學課程建設與實踐”2011年分別獲西南科技大學第四屆優秀教學成果特等獎和三等獎,《無機及分析化學》系列教材2010年獲西南科技大學第二屆優秀教材二等獎。

參考文獻:

[1]曲曉波.以科研促進教學 提高人才培養質量[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23(2):89.

[2]韋化,唐紀良.以科研促進實驗教學改革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J].中國大學教學,2008,(3):81-83.

[3]于佩學.以科研促進教學 培養創新型人才―― 兼論教學研究型大學科研的定位[J].現代教育科學,2006,(4):115-117.

[4]袁修孝.以科研促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高教論壇,2008,

(5):12-13.

[5]張建林.教學科研統一的本科研究性教學共同體模式―― 華中科技大學CCMS基地教學研究[J].中國大學教學,2009,(1):41-43.

[6]龔克.教學與科研結合是成功育人之道[J].中國高等教育,2007,

(12):64.

[7]崔有為,王淑瑩,彭永臻.構建精品教材推進精品課程建設[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08,(6):11-13.

[8]鐘國清,朱云云.無機及分析化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

篇7

關鍵詞:提高教學質量高效途徑

【中國分類號】G420

教學質量是學校的生命線,這不僅僅是一個口號,它關系著學校的生存和教育的發展,而提高教學質量是國家教育法律規定的要求。因此,學校的重點和中心工作是如何有效提高教學質量,這是學校教育工作永恒的主題、主旨和主線,是教師不懈的追求。

一、對教學質量的認識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執行國家教育教學標準,保證教育教學質量”。

教學是師生的互動活動,具體說是對教師傳授知識技能,發展學生智力和體力,提高學生思想政治覺悟,使學生全面發展的認知活動。而教學質量是對教學水平高低和教學效果優劣的評價。

二、培養優質的教師隊伍是搞好教育教學質量的前提

何謂優質的教師隊伍呢?就是教師們要有先進的教育理念、豐富的文化知識、熟練的教學能力、積極進取、不斷探索的恒心和無私奉獻、團結奮斗的精神;而且要能駕馭課堂,具備熟練的教學能力。

教師的奉獻精神,決定著教師的收獲。教育教學不是一個教師能完成的,需要所有教師的團結努力,成績的取得是團體共同奮斗的結果。而所有教師齊心協力的奉獻,是創造一個學校優異教學成果的前提。

因而,要努力培養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教養、高尚的道德涵養、豐富的教育素養、良好的知識結構的教師隊伍。

三、加強教研管理是教育教學質量提高的基礎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加強教研管理,是對教師的教學工作的肯定與鼓勵。除了平時的常規檢查,隨堂聽查課外,還應加強對個別不安心教學的教師的管理。采用聽課堂教學,看教學設計,檢查作業批改,開學生座談會、問卷調查等一系列活動了解教師的教學情況。總結其成功的教學經驗,指出其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還可以制定合理的教師考核辦法和教師獎懲辦法,堅持以正面引導為主,將量化考核表擺放于顯眼的位置,將教師量化考核細則貼到辦公室,以公正、公開、公平為原則,做好教師的評價工作,以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每次教學質量分析會,應找準薄弱環節所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重點督導,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

四、高效的課堂教學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核心

課堂是教師實現自我,展現自己的舞臺;是學生學習知識,不斷成長的圣地,是師生共同努力提高教學成績的主陣地、主戰場。“主戰場”的仗打好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就都有了。因此,課堂教學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要把課堂教學當作頭等大事對待。

(一)優化課堂教學模式

課堂教學要精講多練,把大量的空間和時間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支配,自主學習,做學習的真正主人。精講多練是教師主導與學生主體的具體體現。精講,即畫龍點睛,直截了當,不繞圈子,不說題外話;多練,即學生借助多媒體教學課件反復實踐和應用,這是學生吸收和消化知識的重要途徑。

要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還必須注重當堂知識當堂消化,杜絕課內損失課外補的不良做法。我們常發現,有的老師課堂教學效果不理想,總抱怨學生沒精打采,打瞌睡,不配合教學活動,原因何在?主要是他們“滿堂灌”而出現了課堂遺留問題,不注重當堂知識當堂消化。將大量的課堂練習變成了課外作業,加重了學生的課業負擔和心理負擔。課內損失課外補的做法于人于己都沒有好處,會僵化師生關系,學生怨聲載道,拒你而遠之,久則產生厭學情緒,何談提高教學質量?

因而,應根據學生特點,制定教學目標,安排教學環節,打造高效課堂,使每堂課盡可能做到優質高效。

(二)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欲的源泉,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所以,要想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必須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減輕學生負擔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教師應盡可能地使用實物、圖片、幻燈片、實物投影或多媒體課件來變換課堂知識呈現的方式,同時積極開展各種生動有趣的活動,營造和諧的氛圍。這樣不僅極大地拓展了教學內容, 還能引導他們將課內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延伸到課外的活動中,進而啟迪思維,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因此,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本質所在。要讓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提高學習質量,促進學生發展。

五、進行教學反思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任何教師在教學活動中都有成功的經驗,也都有失敗的教訓。無論是經驗還是教訓,對教師來說都是需要積累的財富。上完一堂課后,及時分析,總結這節課的成敗得失,并簡明扼要地寫在教案的后面,就是進行教學反思。

進行教學反思,是教學過程中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教案有機整體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教學反思是幫助教師及時調整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措施的重要依據,是積累教學經驗的具體素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法寶。

當然,進行教學反思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最重要的是應從一節課的成功與失誤之處著手、總結。

(一)記錄經驗

上完每一堂課后,都應對自己的課作出分析,肯定自己在本堂課中的成功經驗,這些成功經驗是自己的第一手材料和切身感受,所以不僅容易總結,而且可信實用。

(二)記錄不足

在教學過程中,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偶然,難免出現失誤。“失敗是成功之母”,教師應及時記錄下來,可避免以后教學出現同樣問題,有利于自己教學日趨成熟和完善,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

(三)記錄“啟發”

一堂課上了一段時間,甚至很長時間后,教師在閱讀相關教育教學書籍或教學案例時,受到啟發,產生新的想法,也應及時記錄下來。

總之,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途徑頗多,我們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地采取適合學校條件、情況的具體措施來完善常規教育教學。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融洽的師生關系、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徑。只要付諸具體行動,持之以恒,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英語教學;影響效率因素;提高效率途徑

一、影響教學效率的因素

教學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影響教學效率的因素很多,但主要是教師的素質和教學方法,學生的素質和學習方法,學校的教學設備條件和學校的教學管理等方面。

1.教師素質的因素: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任何一個教學過程,都要靠教師去設計方案及程序,去有效地組織教學,所以教師的學科專業知識水平,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教學藝術和工作責任心,敬業程度是影響教學效率的關鍵因素。

2.學生素質的因素: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是主體。學生素質因素主要包括知識基礎、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興趣、個性、意志力等。

3.教學方法的因素:教學方法是影響教學效率的又一重要因素。科學、合理的方法可以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反之會降低效率,影響教學。傳統的教學結構及方法,以教師為中心,以講解為中心,以應付考試為中心;實行教師“主宰”一切,課堂上“滿堂灌”,課后“拼命練”,搞題海戰術;有的“備課找題單,上課用題單,講解對答案”;有的課堂結構不合理,教學容量、知識密度安排不適中;有的教學計劃性不強,“走到哪里就在哪里歇”,“課堂不夠課外補”等等。教學忽視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使學生被動地“接受”,而不是主動地去獲取;教學圍繞“考題”轉,忽視了知識的系統掌握和能力、方法的培養。可見,教學方法的優劣是影響教學效率的重要因素。

4.教學管理的因素:學校對教學過程和終結性教學成績評價的管理及導向是影響教學效率的又一因素。通過管理,形成良好的教學環境(如校風、班風、教風、學風等的好壞 )也是影響教學效率的因素。

5、教學條件的因素:現代化的電教手段,如電腦、多媒體使用等教學條件的好差也是影響教學效率的因素之一。

二、提高教學效率的途徑

1.依綱務本,落實教學層次要求。

教學必須依綱務本,把握好教學層次要求,將不同的教學層次要求落實在每一節的教學中去,按照課程標準要求進行教學。依綱務本,是提高教學效率的有效途徑。

2.開展校本教研,提高教師業務素質

開展教學研究活動,是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一條切實可行的路子。以下幾種方式和載體可以有效地強化教師隊伍建設。1)以組內學術主題講座為核心,抓專業學習促理論提升。通過建立理論學習制度,建立校級“學術主題講座制度”,規定名優教師、骨干教師和高級教師必須在任期內開展一次校級學術主題講座,講座的內容可以是學科方面的,也可以是德育方面的;時間則必須是一節課以上。2)抓集體備課促資源整合。可以將教師集體備課作為教研組校本教研的重要方式之一,強化單元集體備課制度,集思廣益,共同過好教材關,共同提高駕馭教材的能力。教研組長經常深入備課組進行指導,并定期查閱單元備課表、活動記錄表。3)以“課例研究”式的主題教研為支點,抓課堂實踐促技能提高。教師教研活動以課堂教學為重點,每月安排教師說課或上課,組織教師結合實際案例聽課、評課,在實踐、反思、歸納的基礎上形成主題教研成果集。4)以小課題研究為根本,抓群體“課題研究”促內涵延伸。從“課堂中的問題”入手,積極開展校級小課題研究,在此基礎上,學校合并有相近研究方向的校級個人小課題,形成教研組合作課題或子課題群申報上一級課題。

3.改革教法,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主要處理以下幾個關系:1)正確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離不開教師的主導,一堂課,教師教什么?怎樣教?學生怎樣學?教材內容處理,教學難度的控制等主要靠教師去精心設計,合理安排,科學指導。“導”的如何,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教學主體是學生,教師指導學生去主動地學習。如,在“Wildlife protection”這一單元中,在熟悉材料的基礎上,我分別讓五個學生扮演瀕危動物,按照課本語言為臺詞,做模擬場景演出,既引發了學生的興趣、情感,又調動了學生的口、腦、肢體各種器官協調并用,提高了學習的效率。據研究表明:學生的自學、閱讀、課堂討論、小組活動、歸納小結、作業練習等學(下轉第124頁)(上接第122頁)生活動時間應占整個教學時間的50―60%為最佳,這樣既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實現主導與主體的最佳結合。2)正確處理“知識”、“能力”和“方法”三者的關系在教學中應將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二者等同對待,有機結合。同時,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方法的研究,它不僅是指教師“教法”研究,還應包括學生“學習方法”的研究。教學方法的著眼點在于“教會學生如何學”。3)正確處理“課堂教學”與“第二課堂”的關系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的主要陣地,是傳授知識的主要渠道。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發揮課堂內45分鐘的效率。在課堂教學中,知識密度的分布,講與練時間的調節,討論、鞏固、反饋的設置等是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的基本要素。在課堂教學之外,還應積極開展學生第二課堂活動。比如設立“英語角”、舉行英語演講比賽、學唱英語歌曲、指導學生課外閱讀英語報刊、讀物,開展課外實踐活動及研究性學習等,以激發學生興趣,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特長。切不可搞課內不夠、課外補,布置超量的課外作業,否則必然會加重學生的負擔,在完成作業時缺乏思考、鉆研的時間,甚至出現學生抄襲作業應付檢查的現象。這樣怎能提高教學效率)正確處理好“講”與“練”的關系教師的講應是精講,是啟發式的,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淆的概念,而不面面俱到和“滿堂灌”。同時要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和時間,切忌“一堂言”。“練”是學生復習鞏固知識的過程,是理解和應用知識的過程,是提高能力的過程。但教師必須精選習題分層次進行,做到“精練”。

4.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鍛煉英語表達能力

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其中一點是建立在交際策略上。語言是人類重要的交際工具,學習語言需要有交際環境,尤其是第二語言教學,更需要在交際環境中得到速成和強化。例如可以結合課本話題,讓學生自己通過上網查資料、開展英語文化周活動。教師要努力為學生搭建語言交際活動的平臺,鼓勵學生自己動手來創設英語氛圍,使學生在感受異國文化魅力的同時,體驗英語學習的樂趣,品嘗成功的喜悅。當然,要營造出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需要突出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拓展學生學習英語的范圍,增加英語詞匯的輸入量,提供學生應用英語的平臺,讓游戲、快樂貫穿始終,讓學生在有意識的與無意識的、正式的與非正式的、自然的、甚至是“拾遺”式的言語活動中主動地“習得”母語和第二語言,鍛煉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從而達到逐步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的目的。

篇9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教學技巧

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作為高職院校要順應潮流,體現辦學特色,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培養企業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高素質的技術應用型人才。更要根據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文件要求:深刻認識高等職業教育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高職教育要加強素質教育,強化職業道德,明確培養目標;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以就業為導向,加快專業改革與建設;加大課程建設與改革的力度,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課程建設與改革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核心,也是教學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高校教育發展應反映在學科教學特色、服務管理特色、教研科研特色、校企合作特色和學生就業特色等許多方面。高職院校應從自身學院定位出發,以當今時代市場需求為動力,大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結合本人從事教學的工作經驗,談談對高等職業教育的教學方法改革和教學技巧應用方面的幾點體會。

一.教學方法的改革

大膽進行改革教學模式,將“我講你聽”的“滿堂灌”變成授課、實踐和競賽等雙向交流的多種方式并存,活躍了課堂氣氛。運用多媒體現代化手段,增強了教學直觀性、趣味性。在教育學生時以培養能力,發展智力,造就新型人才為目的。以思維能力及創造力的培養為突破口,全面滲透創造力培養的教學原理、原則與策略,在探索大學生創造性思維規律,開發大學生創造潛能的途徑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研究成果。學生思維力、創造力的培養,主渠道是課堂教學。要最大限度地發揚課堂民主,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創設生動活潑的氣氛,讓學生愉快思考、主動探索、大膽質疑,敢于標新立異。采用“引導式”,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講課過程中巧設問題,善設疑點,給學生一個自由發揮的天地,說己之欲說,寫己之欲寫,提供其積極參與的思維空間。學生在此境界中產生最佳心態,從而誘發了潛在的創造智能,使思維趨于活躍,使靈氣得到解放。富蘭克林有一句話:“空無一物的袋子是難以站得筆直的。”同樣,任課教師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不注重吸納時代活水,創造力就是一句空話。具體在教學實踐中體現以下幾點:1、強調實操技能和就業競爭力的培養。努力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強調實操技能的培養。通過實訓室仿真實戰演習、旅游策劃比賽、酒店企業實習等方式,讓學生在模擬的企業環境中應用相關原理,進行解決管理問題的運作過程的模仿與實戰。2、大量采用案例教學。將實際案例引入教材、教學體系之中,每個知識要點均與實際應用相結合。通過在教學中對經典案例的深入分析,引出理論內涵,將理論知識與解決實際問題對應起來,力求做到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提高學生利用綜合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3、教學內容作動態調整。針對高職教育的特點,將一些酒店管理應用課程的教學內容進行動態調整,實施修訂后的教學內容更有利于學生掌握實際知識與技能,有利于教學實施。4、啟發式課后交流。加強課后交流,啟發式地進行答疑和討論。答疑和輔導是教師和學生進行課后交流的主要形式,在改革過程中,對傳統觀點下的單純式答疑方式進行改進,在交流過程中思考和分析學生提出問題的原因,把握學生在思維過程中存在的缺陷,通過和學生的相互討論,引導和啟發學生對問題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自主分析能力,減少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過多依賴教師的現象。5、召開學生座談會。通過背靠背的學生座談會及時收集學生意見,便于有的放矢地改進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質量。6、理論教學要求采用多媒體課件授課。目前,酒店專業必修課中已有70%以上使用多媒體授課。深入淺出地展示市場營銷知識的魅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7、指導學生通過網絡等多種途徑獲取知識。通過提供網站網址指導學生在網上查找檢索有關專業課程學習素材,并運用局域網提供部分電子化學習材料,使學生擁有多種途徑獲取知識。學生們也可以就學習內容中的有關問題與教師進行網上交流。

二.教學技巧的應用

在教學過程中,除了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革外,為了確保教學質量的提高,還應注意一些教學技巧問題。

1、注意啟發學生

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不要平鋪直敘,要多設計一些“懸念”,多提問,巧提問,多設巧設疑問,注意啟發學生,這樣才能活躍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另外,在學習新知識之前,要注意“教學導入”,即通過復習有關已學過的知識而導入新的知識,起到承前啟后的作用,也可以案例導入新的教學內容。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理論聯系實際,這樣可以把抽象的理論知識實踐化,使學生容易理解掌握。

2、及時反饋信息

教學效果如何,需要及時反饋,這樣才能了解在教和學方面有什么問題。反饋信息包括兩個環節:一是收集信息,二是分析原因。信息的收集可采用多種途徑,如作業、課堂小測驗、提問、制作反饋卡等。要確保所收集信息的真實性、及時性。分析原因就是對所收集信息進行分析評價,以了解學生學習情況以及教學措施是否有效。

3、及時矯正、回授

如果說反饋信息是對學習誤差的“診斷”,那么矯正、回授就是對學習誤差的“治療”。教學矯正也必須以教學反饋為前提,在反饋信息的基礎上制定恰當的矯正、回授措施,如個別性的問題個別訂正,普遍性的問題可在課堂上教學矯正。另外要注意的就是要“及時”,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以更好提高課堂效率。

高職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實用型、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教育方法改革的中心應該轉向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要加強對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研究和應用,加快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研制和推廣使用,使之在改革教學方法和提高教學整體水平方面發揮作用。

參考文獻:

[1]郭玉敏. 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選擇的思考[J]. 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2007.

[2]周國燭等. 高等職業教育課程設計[A].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9.

[3]王成方. 精品課程建設與高職教育教學改革[J].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科研處,2008.

篇10

一、優化教學過程,培養學習興趣

當前,在數學教學中,“離教現象”較為嚴重。所謂“離教現象”,是指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偏離和違背教師正確的教學活動和要求,形成教與學兩方面的不協調,這種現象直接影響著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離教現象”主要表現在課內不專心聽講,課外不認真做作業,不復習鞏固。這種現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學生因為“不聽、不做”到“聽不懂,不會做”從而形成積重難返的局面。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怎樣消除學生的“離教現象”呢?我的體會是,必須根據教材的不同內容采用多種教法,激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解“有理數”一章的小結時,同學們總以為是復習課,心理上產生一種輕視的意識。鑒于此,我把這一章的內容分成“三類”,即“概念關”、“法則關”、“運算關”,在限定時間內通過討論的方式,找出每個“關口”的知識點以及每個“關口”應注意的地方。如“概念關”里的正數、負數、相反數、數軸、絕對值意義,“法則關”里的結合律、分配律以及異號兩數相加的法則,在“運算關”強調一步算錯,全題皆錯等等。討論完畢選出學生代表,在全班進行講解,最后教師總結。通過這一活動,不僅使舊知識得以鞏固,而且能使學生處于“聽得懂,做得來”的狀態。又如在上完“二次根式”一章時我安排了這樣一個游戲,事前我布置學生收集各種有關本章學習中可能出現的錯誤,并且書寫在一張較大的紙上,在上課時由組長在開始前五分鐘內召集全組同學把各自找到的錯誤題拿到一起討論,安排“參戰”順序。游戲開始,各隊輪流派“挑戰者”把錯誤題貼在黑板上,由其它各隊搶答,如果出示問題后一分鐘之內無人能正確指出錯誤所在,則“挑戰者”自答,并獲加分,如果某隊的同學正確應戰,指出了錯誤所在,則應戰隊加分,最后以總分高的隊獲勝。這一游戲使課堂氣氛活躍了,挑戰者積極準備,應戰隊努力思考,把有關“二次根式”一章中的錯誤顯露無遺,其效果比我單純歸納講述要好得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引導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自學能力的培養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可自學能力的培養,首先應從閱讀開始,初一學生閱讀能力較差,沒有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必須從示范做起,對課文內容逐句、逐段領讀、解釋,對重要的教學名詞、術語,關鍵的語句、重要的字眼要重復讀,并指出記憶的方法,同時還要標上自己約定的符號標記。對于例題,讓學生讀題,引導學生審題意,確定最佳解題方法。在初步形成看書習慣之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接受程度,在重點、難點和易錯處列出閱讀題綱,設置思考題,讓學生帶著問題縱向深入和橫向拓展地閱讀數學課外材料,還可利用課外活動小組,組織交流,相互啟發,促使學生再次閱讀,尋找答案,彌補自己先前閱讀時的疏漏,從而進一步順應和同化知識,提高閱讀水平和層次,形成閱讀——討論——再閱讀的良性循環。

三、引導學生培養思維能力

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是能力的培養,其中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教學的主要方面。思維能力的內在實質是分析、綜合、推理、應用能力,外在表現是思維的速度和質量。

1.思維速度的訓練

就初中生而言,思維速度的訓練主要依靠課堂,合理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利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訓練學生的思維速度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如講解完新課后,安排課本中的練習作為速算題;也可精編構思巧妙、概念性強、覆蓋面廣、有一定靈活性的判斷題、選擇題、簡答題進行專項訓練,以提高快速答題的能力。

2.思維質量的訓練

思維質量的訓練,除利用課堂教學外,還可以組織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展開解題思路的討論,剖析各種題解方法的特點,選擇簡捷而有創造性的解題思路,以便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拓展學生思路時要盡可能考慮一題多解,或多題一解。

3.逆向思維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