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成績

時間:2022-10-09 10:35:19

導語: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成績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成績

摘要:影響學生學科成績的因素較多,包含外界因素與個人因素,個人因素主要指學生自身,外界因素則包含教師、家庭與學校等方面。在小學高年級數學的學習中,部分學生會出現理論基礎薄弱、學習注意力不集中或者缺乏學習興趣等情況,這些因素都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科成績。小學高年級的數學課程已經進入到關鍵階段,學生在該階段的學習質量不僅影響到后續的小升初考試成績,也影響到其個人學習能力的提高。提高學生數學成績并非只是提高學生的分數,而是在提高學生學科成績的基礎上深化理論指導、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與學習能力等多項內容。對此,本文從課堂教學、學生學習習慣養成及其學習興趣培養角度進行探究,旨在進一步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數學成績。

關鍵詞:數學成績;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

學科成績作為衡量學生學業水平的標準之一,提高學生學科成績即意味著提高學生的理論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與學習習慣等,影響學生學科成績的因素較多,如理論基礎薄弱、解題方法不夠恰當、學習自覺性較差等方面原因,而提高學生的學科成績也需要面向學生的個體差異。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部分教師所采用的教學策略還主要集中在頻繁的習題練習上,運用“熟能生巧”的方式使學生依靠練習經驗提高學習成績,從素質教育的角度上看,此種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理論應用能力。因此,在后續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整合學生素質培養與實質性數學成績提高的教學策略,使學生在提高數學成績的基礎上,鍛煉學科思維,提高理論應用能力。

一、影響學生數學成績的因素

(一)學科思維缺乏有效培養

數學理論知識的應用性較強,并且各個理論之間還具有多種交互性,這使得學生需要建立較好的學科知識體系,同時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在以往的教學工作中,部分教師對于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缺乏足夠重視,課堂教學也主要以自身為主導,帶領學生按照固定模板進行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在該種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思維缺乏訓練,并且對教師的教學指導依賴性較強,在試題多變的情況下,學生難以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進而影響解題效率和質量,數學成績也受到影響。因此,在后續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科思維,通過發揮學生主體性與能動性的方式,帶領學生深入探究數學理論知識。

(二)忽視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學習習慣對于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有重要影響。數學成績的提高屬于長周期性質的學習活動,學生在提高數學成績的周期活動中,需要具備較好的學習習慣。在良好學習習慣的影響下,學生能夠按照教師所制訂的自主學習成長計劃逐步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對于擁有良好學習習慣的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緊跟教師的教學進度,教師所講解的教學重點也能夠做好筆記進行著重學習,為提高數學成績提供保障。部分教師在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上,由于缺乏相應重視,并且缺乏深入的教學統籌規劃,使得學生容易忽視課前預習、課后鞏固等階段,進而對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造成影響。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確保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教學計劃可以穩步推進。

(三)解題指導缺乏趣味性

數學考試主要考查學生的解題能力,而解題能力能夠反映出學生的理論基礎、思維能力與理論應用能力等。在以往的解題方法指導工作上,部分教師所應用的教學模式還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學生對于模板化的解題方法容易失去學習積極性,進而對提高數學成績造成影響,在后續的解題方法指導上,教師還應重視理論指導的多樣性和趣味性。

二、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教學策略

(一)加強對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指導

學科內容的基礎知識是學生構建學科知識體系的基礎。通過對基礎知識的不斷學習和鞏固,學生可以進一步了解本學科理論知識的特點。在復習指導工作中,教師可以根據基礎知識的演變規律和一般特點,使學生加深對基礎知識的認知,為后續深入復習做好準備。例如,在復習面積計算和體積計算的基礎知識時,教師按照簡單圖形的面積計算、特殊圖形的面積計算、規則體積計算和不規則體積計算的順序幫助學生指導復習,對于簡單的數字計算,學生只需在記住計算公式的基礎上插入數字即可;在特殊圖形面積或者體積的計算中,學生需要在應用面積和體積計算公式的基礎上逐步思考,思考特殊圖形面積和體積的計算方法和順序。基礎理論知識部分的指導旨在鞏固理論基礎,避免學生在考試中因為小錯誤而丟分,同時也為了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科知識體系。如圖1。圖1從圖1這一類型的試題中可以發現,特殊圖形的面積計算通常由幾部分基礎面積組成,教師在教學指導的過程中,應重視基礎性知識的講解與應用,并嘗試引導學生通過不同的方法應用基礎知識、思考面積或者體積計算的一般規律。在基礎學科理論知識講解與解題應用的整合過程中,學生可以由淺入深進行學科理論知識學習,進而逐步樹立起理論應用的學科思維,對其后續的數學成績提高能夠起到較好幫助。

(二)加強對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

教師可以通過學習方法指導的方式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得到較好的幫助。自主學習階段是學生消化所學知識的關鍵階段,學習習慣的培養與學習方法的指導影響到學生自主學習的質量和效率。對此,為保障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階段能夠穩步提升自身的學習成績,教師可引入輔助學習工具,使學生在掌握某種學習方法的基礎上進行自主學習。學習工具的應用指導也是提高學生數學成績的重要一環,部分學生在自主學習環節中由于缺乏較好的學習方法或者教師對學生的指導不夠,導致整體的學習效率較低。在“雙減”政策的實施背景下,教師也應盡量避免應用讓學生大量做題的方式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以免增加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心理壓力。在自主學習方法的指導上,教師可根據思維導圖工具的特性,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將所學知識進行合理劃分,從而在知識點模塊化的過程中可以逐步理清單元知識、公式性質等。教師在指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與思維特點,對于理論基礎相對扎實的學生,教師可指導其通過畫樹狀圖來自主劃分知識結構;對于思維靈活、但是基礎知識不夠牢固的學生,教師可在設置思維導圖的基礎上,使其根據思維導圖中的內容關聯性進行填空,并回憶相應的知識點性質、用法或者注意事項。該種學習方法也適合教師在課堂教學工作的開展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周期性考查和評價,以此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情況起到監督的作用。通過周期性教學指導與監督管理,促使學生能夠在課后學習階段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另外,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在自主學習階段能夠進行糾錯反思性學習。糾錯主要起到強調知識點、查缺補漏、優化知識結構的作用,部分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容易因為思維慣性或者認識不夠全面,導致頻繁出現解題錯誤。對此,為使學生可以規避常犯錯誤,提高學習質量,教師應基于學生的常犯錯誤、知識體系缺陷等,通過依次糾錯的方式,使學生可以逐步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三)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

小學階段的數學理論知識大都與現實生活具有緊密聯系,教師在當前的教學過程中,可通過理論聯系實際的方式,使其在數學理論知識的學習中可以拓展學習思路,并在實踐應用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教師在后續的教學工作中,可以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的方式,使學生從生活化的視角上進行理論學習,創設情境有很多類型和方式,學生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中進行思考和實踐。在以往的課程理論內容教學工作中,部分教師主要通過單邊輸出來講解理論知識,使學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進行學習,雖然這種方法在早期的學習過程中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導作用,但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很容易在潛意識中對教師產生依賴感,進而很難對理論的應用產生良好的熱情。在這方面,教師可以積極創設情境,使學生能夠在不同的情境中運用自己的知識解決相關問題,從而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論應用能力。例如,在學習應用題時,教師可以引入現實的生活情境,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思考,思考如何在現實生活情境中有效地應用所學的理論內容。例如,“小黃身上有190元,在玩具店買了3個樂高玩具,每個樂高玩具25元,在小吃店買了2袋薯片,每袋薯片x元,小黃最后剩的錢剛好可以購買2本教材書,每本10元。問每袋薯片為多少元,價錢是否合理?”在將數學問題引入現實生活情境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自己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從而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好地培養其理論知識的應用能力。另外,根據生活化教學中對學生理論應用能力的培養要求,教師在當前的情境創設上,還需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可以結合生活經歷與相關經驗等進行主動探究和思考。最后,在課后的教學點評中,教師需要對學生所表現出的理論探究能力與應用能力等進行客觀評價,使學生可以逐步意識到理論應用能力的重要性。

(四)加強對學生理論應用能力的培養

學生數學成績的提高與其理論應用能力的高低具有密切聯系,隨著新時期的課程改革要求,教師應重點培養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教師可采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共同促進、共同成長的學習氛圍下鍛煉自身的理論應用能力,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生需要根據教師設定的主題,在小組內共同合作、探索和交流的基礎上,運用自己的知識,逐步提高其理論應用能力。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設置明確的學習問題,使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理論探索和理論應用。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興趣設置問題,這樣學習小組就可以根據共同的興趣進行理論實踐。例如,學生對體育賽事感興趣,教師就可以將體育賽事的特殊內容融入到數據統計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中,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知識解決數據統計和數據分析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小組合作的方式,一般需要從學生的主體性出發,同時根據所學理論內容的特點,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理論案例中進行實踐探究,以此鍛煉學生的理論應用能力與實踐探究能力等。此外,教師可以在講解簡單數據統計知識的基礎上,使學生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在課外運用所學的統計知識,如扇形統計圖等,對班級人數、男女生比例或者期末考試成績等進行統計,使學生在合作實踐的基礎上共同探究數學理論知識。該環節的教學培養工作可以建立在校園生活的視角上,結合所學理論知識進行實踐探究,有助于學生進一步提升自身的理論應用能力。

(五)構建互動課堂,提高學生的思維活躍度

提高學生思維活躍度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在課堂學習階段緊跟教師的教學進度,同時通過師生互動或者生生互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例如,在《方程》一章的教學工作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通過口頭提問讓學生解決相關的方程問題,并在指導學生方程的特點和問題解決方法的基礎上,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學習。例如,教師設置x+28=48;x-136=32;29x=1;對于x/42=12的方程類型,要求學生通過口頭回答說出相應的答案,以測試學生對方程基本特征的理解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從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出發,使學生具有提高數學成績的“實力”,這對于教師的教學方式改良提出了相關要求。因此,在后續的學科教學工作中,教師應基于學生的整體學情出發,針對影響學生數學成績提高的因素,制訂相應的教學優化策略。

參考文獻:

[1]楊遠虎.淺析提高小學高年級學困生數學成績策略[J].數學學習與研究,2020(12):2.

[2]彭劍.如何開展小學六年級數學分數乘法教學[J].2020(5):34.

[3]藺繼周.如何開展小學六年級數學分數乘法教學[J].試題與研究:高考版,2020(4):1.

作者:藍雪梅 單位:廣西河池市宜州區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