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記敘文閱讀能力提高策略
時間:2022-10-09 11:22:24
導語:小學高年級記敘文閱讀能力提高策略一文來源于網友上傳,不代表本站觀點,若需要原創文章可咨詢客服老師,歡迎參考。
摘要:在小學高年級記敘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從事件梳理、敘事手法分析、思想情感體會等方面入手,展開多樣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全面掌握記敘文的閱讀方法。在事件梳理方面,教師首先引導學生采用宏觀視角,對文本的主體事件進行認識;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微觀視角,抓住記敘文的六要素,對事件細節進行具體認識;在敘事手法分析方面,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分析敘事順序;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情境表演,體會敘事方法;在思想情感體會方面,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故事情境進行感受;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借助生活經驗進行體會。本文就以《將相和》為例,具體談一談學生記敘文閱讀能力的提高策略。
關鍵詞:小學;記敘文;閱讀能力
記敘文是一種重要的文本類型,在小學語文教材中占據著重要的比重。尤其在高年級階段的語文教材中,記敘文的內容更為豐富,結構更為復雜,敘事方法更為多樣。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記敘文的文體特點,讓學生從事件、敘事手法、人物形象等方面入手,充分運用略讀與精讀結合、思維導圖制作、情境表演、細節分析、生活體驗等方法,全面提高記敘文閱讀能力。
一、提高學生對事件的認識能力
(一)整體瀏覽,認識事件主體內容
小學高年級階段的記敘文篇幅較長,內容十分豐富。學生在閱讀時往往缺乏明確的思路,不能夠對文本內容形成明確的認識。因此,教師首先可以培養學生整體瀏覽的意識,讓學生抓住文本中的關鍵語句,總結事件的主要內容,構建記敘文閱讀的宏觀框架,初步提高對文本的認識能力。例如,在閱讀《將相和》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整體瀏覽文本,對事件的主體內容進行具體認識。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課文中的每個段落主要描寫了哪些內容呢?我們可以尋找出關鍵的語句嗎?”學生能夠逐段落閱讀文本,進行歸納分析。例如,在閱讀第1到6自然段時,學生能夠勾畫出“秦王知道了,就寫了一封信給趙王,說是愿意拿十五座城換這塊璧”等文段,認識到本段介紹了秦王想要得到和氏璧的想法;在閱讀第7到9自然段時,學生能夠勾畫出“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就和璧一起撞碎在這柱子上!”等文段,認識到這些段落主要講述了藺相如保護和氏璧不落入秦王之手的過程;在閱讀第10到13自然段時,學生能夠勾畫出“說在澠池會上,秦王為趙王擊缶”等文段,能夠認識到這些段落主要講述了藺相如在澠池之會上維護趙國尊嚴的故事。同樣,在閱讀剩下的段落時,學生能夠勾畫出相應的文段,認識到這些段落主要記敘了廉頗對藺相如的不滿,廉頗向藺相如負荊請罪的故事。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些段落的哪些內容很相似呢?我們可以對它們來分類嗎?”學生能夠認識到第1到6段主要介紹了完璧歸趙的背景,第7到9自然段具體記敘了完璧歸趙的故事,因此,可以將1到9自然段歸為一部分。同樣,學生能夠認識到其他的文段分別記敘了澠池之會、廉頗對藺相如不滿、廉頗向藺相如道歉的故事,因此,可以將這些段落分別歸為一部分。由此,學生能夠對藺相如的主要故事進行總體的認識。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通過整體瀏覽的方式認識事件的主體內容,構建宏觀的記敘文閱讀框架。
(二)細致總結,具體認識事件細節
記敘文能夠對事件發生的過程進行全面而具體的描述。學生只有對這些內容進行具體的了解,才能夠提高記敘文閱讀的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細致總結的意識,讓學生抓住記敘文的六要素,對事件進行詳細的梳理,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例如,在閱讀《將相和》一文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細致總結文本內容,了解事件的細節。在閱讀完壁歸趙這一部分故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藺相如為什么要出使秦國?在到達秦國后遇到了怎樣的事情?他是怎樣處理這些事情的呢?”學生能夠以這些問題為指引,認識到這一部分故事的主要人物為藺相如、趙王和秦王,并能夠表述出“秦王想要用十五座城池得到趙國的和氏璧,藺相如在到達秦國后發現秦王不夠真誠,于是決心撞壞和氏璧,秦王最終放棄了約定,藺相如也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等具體情節。在閱讀澠池之會這一部分故事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藺相如為什么要讓秦王擊缶呢?”學生能夠勾畫出趙王為秦王擊鼓的文段,了解事情的緣由。接著,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秦王最后為什么答應了藺相如的要求呢?”學生能夠閱讀相關文段,認識到藺相如以死相逼,讓秦王感到恐懼。同樣,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這樣的思路對其他的內容細節進行提取。例如,學生能夠歸納負荊請罪的故事。首先,學生能夠根據相關段落認識到藺相如為趙國建立功勛,受到了廉頗的嫉妒,從而總結出負荊請罪的起因;接著能夠根據藺相如的話語認識到藺相如以大局為重,總是能夠寬容廉頗,而廉頗體會到了藺相如的寬宏大度,背著荊條前來拜見藺相如,從而認識到負荊請罪的經過。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對事件的具體發展過程進行細節性的總結,有效提高記敘文閱讀的具體性,獲得良好的閱讀效果。
二、提高學生對敘事手法的認識能力
(一)制作思維導圖,分析敘事順序
記敘文的敘事手法是多樣的。很多的事件既有明線也有暗線。學生需要從這些角度進行思考,才能夠更進一步地理解事件的發展過程,培養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對事件的不同線索進行梳理,學習多樣的敘事方法。例如,在閱讀《將相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制作思維導圖,具體分析敘事順序。首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藺相如的視角分析事件順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藺相如是怎樣提高在趙國的地位的呢?與藺相如有關的事件可以分為哪些類型呢?”學生可以細致閱讀文本,從而發現藺相如首先在出使秦國時,將和氏璧完好無損地送回了趙國,受到了趙王的重用。接著在澠池之會上維護了趙王的尊嚴,進一步提高了在趙國的地位。最后,學生能夠認識到藺相如受到了廉頗的不滿,但總是寬容地對待廉頗,和廉頗成為了很好的朋友。學生可以將這些事件歸納在思維導圖中,從而將文本的敘事順序確定為建立功勛、受到嫉妒、寬容對待、和睦相處等過程。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以廉頗的視角分析事件順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廉頗和藺相如的關系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學生能夠發現完璧歸趙、澠池之會這些事件讓廉頗對藺相如產生了嫉妒,而藺相如的寬容大度讓廉頗感到羞愧,之后廉頗負荊請罪獲得了藺相如的原諒。由此,學生能夠在思維導圖中將事件的順序梳理為廉頗嫉妒藺相如、廉頗對藺相如產生愧疚、廉頗獲得藺相如的原諒等過程。最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比這兩種敘事方式。學生能夠發現通過第一種敘事方式能夠對藺相如進行全面的了解,而通過第二種敘事方式能夠對廉頗形成全面的了解。在這樣的教學中,教師能夠引導學生在思維導圖的幫助下對記敘文的敘事順序形成多角度的認識,培養學生良好的理性思維能力。
(二)組織情境表演,體會事件順序
高年級階段的很多記敘文內容十分豐富,學生通過文字閱讀往往不能整理出清晰的思路,難以形成深刻的閱讀印象。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展開情境表演活動,讓學生扮演事件中的人物、創設事件的環境、表演事件的過程,以此對事件順序形成具體認識。例如,在閱讀《將相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展開情境表演活動,具體體會事件順序。首先,教師可以提出宏觀的問題,培養學生情境表演的意識。教師可以與學生交流:“藺相如的這些故事過程具體是怎樣的呢?我們可以完整的表述出來嗎?”學生能夠發現課文的內容十分豐富,不能夠全面進行表達。接著,教師可以提示學生:“我們可以表演每個故事嗎?這樣看能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呢?”學生能夠選擇相應的情節展開表演,對于完璧歸趙這一部分故事,兩名學生首先可以分別扮演趙王和藺相如。扮演趙王的學生可以表現出憂愁的神態,體現出趙王對于是否要和秦國進行交換的猶豫心理。扮演藺相如的學生可以表演向趙王提出建議,請求出使秦國的動作和話語。由此,學生能夠對完璧歸趙的故事背景進行明確認識。接著,一名學生可以扮演秦王,表現出驕傲自大的神態,體現秦王想要違背約定,得到和氏璧。一名學生可以扮演藺相如,表演想要損毀和氏璧的情境,表現藺相如和秦王針鋒相對的過程。最后,一名學生可以扮演藺相如,一名學生可以扮演藺相如的隨從,表演出藺相如吩咐下人將和氏璧送回趙國的過程。由此,學生能夠對完璧歸趙的故事情節形成完整的認識。同樣,對于澠池之會這一部分故事,一名學生先是可以扮演趙王,表演趙王為秦王擊鼓的情節;接著,一名學生可以扮演秦王,表演秦王為趙王擊缶的情節。由此,學生能夠對澠池之會的過程形成具體認識。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通過具體的情境體會事件的來龍去脈,體會記敘文敘事的連貫性和完整性。
三、提高學生對文本思想情感的感悟能力
(一)在視頻觀賞中獲得深刻感悟
記敘文的思想情感具有多元化的特點。一方面,不同的事件中蘊含著不同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所有的事件在組合后會表達共同的主題。因此,教師可以從這些角度入手,讓學生觀看相應的視頻內容,借助具體的畫面,從整體與細節的角度讓學生體會事件,獲得深刻的思想感悟。例如,在閱讀《將相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賞與廉頗和藺相如有關的影視劇視頻,獲得深刻感悟。在觀賞完璧歸趙這一部分視頻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面對秦王,藺相如是怎樣的神態?他說話的語氣有怎樣的特點呢?”學生通過視頻內容能夠認識到秦王的地位雖然高高在上,但藺相如始終不卑不亢,能夠勇敢和秦王斗爭。從而體會到藺相如具有自信英勇的品質。接著,學生可以觀賞藺相如將和氏璧送回趙國的視頻,能夠認識到藺相如對和氏璧進行了完好的保存,體會到藺相如具有細心細致的特點。在觀賞負荊請罪這一部分視頻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重點觀察廉頗和藺相如的神態特點。學生從視頻中能夠認識到廉頗十分的羞愧,而藺相如十分的平和。從而能夠以對比的方式認識到廉頗具有勇于承認錯誤的品質,藺相如具有寬宏大度的品質。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借助具體的視頻畫面,對記敘文的思想情感獲得生動的理解,提高閱讀深度。
(二)在生活體驗中獲得深刻感悟
記敘文中的很多事件與日常生活有著很高的相似性。學生能夠以這些事件為鏡子反思自身的思想和行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之處,進而做出相應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從這些角度入手,引導學生聯系日常生活,體會記敘文的思想情感,塑造學生的精神品質。例如,在閱讀《將相和》時,教師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提高學生的思想感悟。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生活中哪些人物有藺相如一樣的品質呢?我們在什么時候有過廉頗一樣的錯誤心理呢?”學生能夠以這些問題為思路,回想自己的生活經歷,表達自己的感悟。一些學生能夠回想自己和同學發生矛盾的過程,體會同學所具有的寬容大度的品質。一些學生能夠回想自己對他人存在不滿,與他人發生爭吵的生活經歷,從而借鑒廉頗的做法,向他人承認錯誤,營造良好的人際關系。同樣,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揚藺相如平易近人,寬容豁達的品質,幫助他人解決困難,創造美好的生活。在這樣的過程中,教師能夠讓學生將記敘文的內容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發揮記敘文的德育功能,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高年級記敘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從事件的認識、敘事手法的分析、思想情感的感悟等方面入手,展開相應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具體掌握記敘文閱讀的流程和方法,提高記敘文的閱讀深度。
參考文獻:
[1]王勝男.小學記敘文文本解讀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8.
[2]溫燕清.小學語文記敘文閱讀教學疑難問題探索[J].當代家庭教育,2018(8):136.
[3]賈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生有效參與初探[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7.
[4]許瑋虹.小學語文記敘文閱讀方法指導[J].中國校外教育,2020(10):72+109.
作者:付百玲 管延萍 單位:山東省淄博市臨淄區聞韶小學
- 上一篇:輔助穩樁平臺單樁基礎施工技術分析
- 下一篇: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