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價值與功能的理解范文
時間:2023-11-10 18:15: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文學價值與功能的理解,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作品何以成為經典?德國學者庫爾修認為,正式的經典是經由教育機構、權威人士和報章雜志確立的,經典的確立是為了滿足人類在知識和道德兩個方面教育的需要。
經典應具有傳世性的特點,所有的經典著作都是經過時間考驗流傳下來的。經典應具有普世性的特點,它回應人類對于世界和自身的各種追問,關注各民族文化的共同問題。作品能否成為經典,還需經受讀者的考驗,具有耐讀性,不能讓人重讀的作品算不上經典。
經典何以經久不衰?以文學為例,布魯姆認為在于它的“陌生性”“原創性”及“神性和人性的愛恨糾葛”。他說:“審美與認知標準的最大敵人是那些對我們嘮叨文學的政治和道德價值的所謂捍衛者。”強調文學作品的藝術性。
然而,有學者認為文學的產生源于倫理表達的需要,文學的功能就是教誨,而文學的審美功能則是文學教誨功能的衍生物,文學價值的大小在于其所發揮的教誨功能的大小。
經典的確立有一個歷史的選擇過程。諸如,《荷馬史詩>和古希臘悲劇,曾受到柏拉圖的批判.薄伽丘的《十日談》、彌爾頓的《失樂園》曾經被羅馬教廷列為禁書,中國古典的四大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西游記》《紅樓夢》同樣曾被列為禁書。
經典的誕生有一個不斷發展的過程。《白蛇傳>是一部經典神話傳說,但從《西湖三塔記》《白娘子永鎮雷峰塔》到當代各種版本,白蛇、青蛇大致經歷了妖化、仙化、人化這三次大的轉型。戲曲舞臺上的白娘子和小青逐漸被美化為善良、純真、美麗,敢于追求人間愛情的新型女性,法海則由原來的鎮妖英雄跌落為封建倫理道德的捍衛者。
經典閱讀要不斷地發現新的價值,海明威的小說《老人與海》中的主人公作為“硬漢”的形象被視為征服自然的英雄,讀者受到的啟示是:“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同樣這部作品,站在今天生態倫理的立場上,我們會看到這種征服欲給生態和人類造成的危機。小說結尾是暗示性的,圣地亞哥雖然殺死了大馬林魚,但大馬林魚給鯊魚吃掉了,只剩下毫無用處的一副骨架。人類對自然界的每一次征服,所得到的難道不是白然界的每一次報復?
今天,之所以特別提倡閱讀經典,是因為面對浩瀚如海的書籍,我們必須知道哪些書籍是有價值的,值得認真地閱讀,它關乎一個民族和每個人的精神世界的建構。同時必須看到,經典目前正面臨雙重尷尬:要么被僵化、凝固化,對經典文本的闡釋作為傳統的文化教條加以灌輸,因而不受歡迎;要么是被解構和戲弄――從價值內涵到表達方式,致使經典顯得輕佻可笑。
篇2
關鍵詞:西方電影文學;傳播;意識形態;話語;
作者簡介:劉海奮(1979—),女,陜西佳縣人,延安大學外國語學院講師,文學碩士;
改革開放以來,大量西方電影作為文學藝術作品被引介到我國;加入WTO的商貿協定后,每年60多部西方電影作品被引進在華傳播;當前,中美簽署新的電影貿易協定后,將會引進第三方檢測機構評估西方電影在華的票房收入,這會使得更大量的西方電影文學在華傳播。這樣在西方電影在華傳播急速擴增的當下視圖閱讀語境中,在全國加強意識形態建構的文藝美育語境中,西方電影文學中的西方意識形態觀念與中華文明背景下的中國當代意識形態觀念,出現了對立與統一的接受問題。這使得西方電影文學在華傳播的差異性意識形態的分析、防范、化解,共識性意識形態的引導、兼容、重構,構成了西方影視文學意識形態研究的重要內容。從社會意識形態的角度來看,西方電影文學就是一種電影化的西方意識形態言說,也就是借助電影的載體,在特定意圖下對一定長度話題表述的話語展開過程。
一、電影文學在審美掩體下的意識形態話語生成
電影作為文學,藝術性是它全部的內容,也是它唯一的現實。但是,其實電影所顯現的全部現實都本源于生活,滲透于生活,而且極力沖破生活原有的歷史與傳統的邊界,使讀者價值觀念的既定領域,如政治觀念、法律觀念、道德觀念,甚至包括人性觀念,等原有社會內部的整一性結構關系,被重新建構。電影文學利用現代攝影技術手段,融蒙太奇等多種藝術的表現方式和方法,在意識形態觀念的創作意圖下,形成了一種完整而價值觀念極強的藝術形式,是一種聲畫兼備、時空復合的綜合藝術。其以圖畫、色彩等符號描繪世界,作用于人的視覺,是視覺藝術;以聲音符號描寫世界,作用于人的想象,是聲音的藝術;通過蒙太奇把一個個鏡頭組合起來,把聲音與畫面直接呈現出來,訴諸觀眾的視聽感官,使藝術形象具有強烈的審美直觀性。可見,電影文學的話語活動所表現的藝術性是第一位的,其作為藝術活動的審美屬性顯得直接而突出。但是,依照法蘭克福學派代表人物阿多爾諾的觀點,電影文學不僅具有審美屬性,也具有意識形態屬性,因為,電影文學總是處于特定的社會網格中,處于與其它意識形態的關聯中,而生成為獨特的意識形態。[1]電影文學的意識形態功能的實現方式,不是對觀眾進行直白的意識形態教化,而是將觀眾吸引在作品的思考位置,進行意識形態對話。但是,對電影作品本身的意識形態功能的本體分析,忽視了電影文學的矛盾性;只有在與其他文學樣式的矛盾關系中進行對比研究,才能深刻揭示電影文學意識形態性的特質。電影的內部話語是攝影,而攝影作為電影話語,就是以視覺對象的客觀形式涵括意識形態的主觀評價。因此,電影強調畫面群組本身的意蘊和藝術表現,不主張濫用蒙太奇手法,過渡切換、虛擬和拼組敘述場景,致使破壞畫面對意識形態傳達的統一性。電影是對外部“物質現實的復原”,但是,只有拿著攝影機到現實生活中去發現和攝錄那些典型的偶然事件,才能拍出既符合電影本性,又能夠充分發揮意識形態功能的影片。如果說對電影文學的這種理解,是側重于對電影文學本身的內部生成性的解釋,那么,從探究電影文學與外部環境關系的視角來看,意識形態對電影文學的影響,更多地表現為外部關系。例如,電影藝術的創作不會脫離自己時代的意識形態要求,不是把電影作品作為對生活的一番蒼白無力的臨摹和圖解;也不是脫離具體的歷史條件,將古代的生活進行“現代化”的屏幕轉譯;而是賦予意識形態以電影的藝術體現形式。這種外在的關系性是評價電影文學能否實現意識形態功能的關鍵所在。
由此來看,電影采取假定性的生活話語,通過對空間的直觀來轉述意識形態,具有比小說文本更為有效地實現意識形態目標的話語特點。因此,對于傳播在我國的西方電影文學的研究,既要分析其審美價值,又要分析其源于生產語境的意識形態蘊含,并在對比關照中,研判其審美意識形態屬性,審度其在中華文化的接受語境中,是否能夠繼續維系我國觀眾在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連續性。因此,這種對西方電影文學的藝術性與社會屬性關系的研究,表明西方電影文學在華傳播的意識形態話語研究的理論前提,西方電影文學的本源現象是一個多元化的價值載體。
二、西方意識形態觀念在電影文學中的話語言說
作為一個多元化的價值載體,西方電影文學承載了音樂、舞蹈、繪畫、文學、建筑等審美意識形態的西方觀念,而生成為獨特的審美價值載體。這使得其在異域文化的傳播中,獲得了藝術傳播的共同美感的普遍性價值平臺,在審美觀念的表層傳播中,易于形成文化認同。電影文學的藝術形式在體積、色彩、質地、力量等方面的審美觀念反映在不同文化環境中,均具有較強的審美傾向。西方電影文學強調體積大、力量大、色彩素樸、質地堅硬的審美形式,其隱含在電影文學中的審美意識形態觀念對異域文化,容易造成陌生化的審美效應,從而使得電影文學的審美價值傳播在異域的中華文化中易于獲得合法身份。同時,西方電影文學也承載了政治、宗教、法律、歷史、道德的意識形態觀念,而生成為意識形態的價值載體。[2]這使得其在異域文化的傳播中,遭遇到意識形態錯位的差異性價值評判,在審美觀念底層的文化傳播中,易于造成文化認同危機,甚至意識形態沖突。因此,西方電影不單單是用圖畫的話語方式來敘述一個虛構的或可能的故事,而是通過創作者有意識的編導,使故事的圖畫流程,言說某種特定的意識觀念。對于鏡頭的故事性是如何具體實現承載意識形態話語并使其發揮特定功能的問題,成為我國電影文學理論研究西方影視文學的新焦點。從我國當前對于西方電影文學研究的理論現狀來看,在西方電影文學如何實現對華意識形態傳達方面,存在一定的理論分歧。但是,這些表面分歧的理論,卻都獲得了一個基本的出發點,即西方電影文學一定要實現某種意識形態傳播的共同性的話語起點。[3]事實上,從電影生產的角度看,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西方理論家同時又身兼電影導演,對西方電影文學理論和電影生產實踐均產生了重要的意識形態影響。因此,西方電影文學理所當然地成了傳達西方意識形態的藝術載體。但是,當前國內的這一研究,多是確立了一種問題導向和研究方法,或以演繹法來闡釋電影文學意識形態性的一般原理,或以歸納法來分析電影文學與意識形態的矛盾關系,或以品鑒法來表達對單部或幾部作品審美價值導向的文學評判,仍然未能根本上突破對電影文學與意識形態關系研究的形而上的學理困窘,同時,也未能關注電影文學在現實文化傳播中的意識形態目的,更沒能梳理出西方電影文學在華傳播中意識形態滲透的話語方式及其特定功能。西方電影文學的話語傳播,就是通過電影言說,是借助電影的藝術載體,在意識形態目的的指引下,對一定長度意識形態觀念陳述的展開過程。其作為一種文學話語,不似社會科學的理論話語通過嚴格概念限定和精確的邏輯推論來宣講,卻也能通過多個或系列鏡頭的綜合,在創作者與觀眾之間的詩性文本中,展開時空對話;從而表達有效的創作主張。可見,西方電影文學的意識形態話語,并非是文本內部的話語規則所能獨立構建的,而是在話語傳播中,在生產與接受的對話中完成的。這使其具有了能夠有效突破一般文化產品審查機制靈活性。對于西方電影文學在華傳播的意識形態話語研究,應該著重把握對西方電影文學傳播的話語陳述行為。因此,這種對西方意識形態觀念之于電影文學傳播的研究,將為探討西方電影文學在華傳播的意識形態話語研究,奠定理論路徑,即西方電影文學傳播,是一種意識形態的話語傳播行為。正基于此,對西方電影文學的意識形態傳播的研究,需要進一步分析其意識形態傾向的話語傳播功能。
三、西方電影文學在中華語境下傳播的話語功能
篇3
就筆者所知,“語言文化批評”作為一個專門術語稱謂最早由青年學者趙奎英提出。她把語言文化批評界定為一種以語言為本體、以文化為視野的批評形態。筆者認為趙先生對“語言文化批評”這一術語的提出與界定比較精確的概括了這種新型批評形態的內涵,具有較大的理論價值。語言文化批評作為一種新的批評形態也值得我們進一步研究。這種批評形態立足于文本,把語言形式與文化內涵統一了起來,把科學研究與人文關懷結合了起來,對我們深入窺視文本極有啟迪。
首先,以語言為本體。歸根結底,文學是一種語言藝術,沒有語言,便沒有文學。文學作品也是以語言的形態呈現的。語言問題不僅僅是形式與表達的問題。“語言是存在的家,”語言尤其是文學語言,不僅“美”,而且它自身還閃耀著思想之光,透析著思維之理。所以我認為,以語言為本體,從更為基元的語言視角出發對文本展開批評,定能取得可喜的效果。
其次,以文化為視野。文學是一個具有多重價值功能的有機統一體。它不僅具有審美價值,還具有認識價值、教育價值等功能。而它的認識教育價值大都是通過文本中所透射出的生存境遇、人物心理狀態和思維方式來實現的。所以語言文化批評要求我們要用一種開放的文化視野去探索文學,去挖掘文本的內蘊之美。
再次,以文本為終極依托。批評重在實踐與應用。語言文化批評在應用中始終圍繞文本展開,始終以文本為終極依托。文本在整個大文學活動中就處于核心地位,沒有文學作品就無所謂有作者或讀者。作品本身就是一個獨立自足的整體。作家的創作意圖并非能夠在文本中得到完全體現,讀者的閱讀感受更是千差萬別,所以在批評中只有文本才是最可依憑的基礎。語言文化批評就是一種以文本為終極依據的批評形態。
可見,語言文化批評是一種立足于文本的,以語言為本體的,用一種開放的文化視野去分析文學現象的批評形態。
語言文化批評的合法性問題
目前,盡管從語言與文化的視角進行文學批評的實例屢見不鮮,但“語言文化批評”這一稱謂還未得以正式使用,對“語言文化批評”這一稱謂及其理解筆者最初從導師趙奎英先生處習得,這一批評形態究竟具有多大的理論價值、能否作為一種獨立的批評形態而存在,這在學界還沒有現成的定論。這也就涉及到語言文化批評的合法性問題。在文學現狀日益繁復,文學作品日益精細化的當今,筆者認為語言文化批評理應作為一種頗具生命力的批評形態而得以重視。
首先,語言文化批評有其自身獨到的批評視角,那就是立足于文本,從文學作品最基本的語言角度入手去透視整個文本所蘊藉的文化內涵。在審美形式與文化研究強勢風行的語境下,語言文化批評有助于端正形式主義過于重視文學分析的操作性而造成的乏生命以及文化研究過于重視文學的批判精神而忽視文學之“美”的缺失。它把對文學的科學分析與人文目標很好的結合了起來,為我們進行文學批評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與方法。
其次,與文學批評史上出現的幾種典型的批評形態相比較,語言文化批評仍有其突出的獨到價值。倫理批評由于把強調的重心固于文學內容的道德評價上,必然對文學的活力和靈性有所忽視。社會歷史批評給當代文學批評帶來很多積極啟示,但這種批評的目光在透入文學之“理”的時候也天命樣的劃傷了文學之“羽裳”,這種批評形態更多的把文本當作了記載與考據。而審美批評與心理批評都把文學囿于一種視角之中,很難讓我們對文學有全面而深入的認識。語言文化批評正是汲取了群多典型批評形態的優勢,在批評實踐中更好的兼顧了文學的特性與多重性,協調了文學研究中的審美性與內在文化蘊藉性,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更具開放性的視野。尤為值得關注的是,隨著文學現狀復雜程度的加深,當下批評界鮮明的存在著內外之爭,即文學批評與文化批評的爭論。閻晶明、吳玄等認為文化批評是一種異于文學本質的外部研究。文學的現代性或現代化就是文學的自主性,而文化批評阻礙了文學的這種自主,并有消解文學之害,所以他們認為文化批評是非現代的形態或反現代批評形態,所以他們主張文學批評,即審美批評。他們把文學批評視為一種切合文學本質的內在批評來加以宣揚。其實,文學不只限于審美,文學研究也從來不只限于審美研究(也不只是以揭示“文學性”為唯一目的)。所以我覺得語言文化批評能夠為當下存有的批評誤解提供積極啟示。
可見,語言文化批評作為一種新的頗具開放性與啟發性的批評形態,應該得到認可與重視。
篇4
關鍵詞:童話;審美教育;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03-335-01
童話是一種獨特的文學題材。它是以奇異的幻想、極度的夸張、多彩的象征色調構成的一種具有獨特審美價值的虛幻故事。我們了解到,目前國內關于學生審美心理及其審美教育的研究,主要表現在美術、音樂、舞蹈等藝術方面,關于童話的審美教育方面目前的研究還偏少。
一、童話教學中審美教育存在的問題
⒈童話教學中注重道德教化和知識灌輸
童話教學時,除了完成認字、寫字和朗讀的語文技能的教學以外,對于文本的理解方面,都注重思想教育和學習知識,卻忽略了童話本身的藝術特點。
⒉童話教學中忽視想象力的培養
由于教師對童話的文體特征缺乏了解,教學中又比較依賴教學參考,從教學目標的制定到整個教學過程,對學生想象力的培養都沒有足夠的重視,甚至是忽略了這一點,因而遠離了童話教學的基本目標。
⒊童話教學中缺乏審美情感的培養
童話對學生的審美情感的培養是大有裨益的,而這些都得在教學中落實。學生與成人不同,成人有一定的閱讀和生活經驗,很容易在再造想象中將文字轉化為腦海中的形象,由于年齡與審美經驗不足,對文字的內涵往往難以把握,就需要我們蹲下來,用學生能夠理解的方式去寒氣他們的審美體驗,以使其充分感受文學的美妙。
二、童話教學中審美教育受到忽視的原因分析
1、現行教育制度的影響
學生從上學起就開始身心疲憊的忙于學習各種興趣班,難以有自己的選擇空間,從而使學生失去了原本該屬于他們的快樂的童年,變得早熟起來。所以,這樣的錯誤觀念,就使現在的孩子從小學開始即背上了重負,他們應有的稚氣和天真不見了,我們看到的是早熟的學生。
2、影視媒體對童話的影響
隨著經濟與科技的飛速發展,影視媒體的發達擠占了學生閱讀童話的空間。特別是電視機,將學生牢牢吸引在它的面前,孩子們更喜歡動畫片。這些精美的動畫片將他們的閱讀形式從原先的語言藝術文本閱讀中拉走,學生不再像從前一樣與成人用語言交流來感受童話中的美妙世界這樣就減弱了他們的想象空間和創造空間。
3、教師的文學素養的影響
教師是教學過程的執行者,教師活動的實施者。提高學生教師的文學素養是更好進行童話教學的必要條件。在學校極少的童話欣賞教學中,大部分教師會選擇播放錄音的方式進行童話故事欣賞,或者選擇放動畫片給學生邊看邊聽,真正和學生進行語言交流的時間不多。
三、童話教學中審美教育的實施策略
1、喚起學生的審美體驗
童話具有濃厚的文學性,如何將學生更好的引入童話世界,領悟童話中深蘊的意義和價值,教師要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對童話形成的虛擬世界產生興趣,并從中學習童話虛擬世界映射的現實世界更為深刻的人文內涵。所以,每一位組織童話活動的教師,都必須關心學生在童話活動中的體驗,通過多種方式,靈活積極的活動體驗讓學生更好的接受童話傳遞的知識信息,主動喚起學生的審美體驗。
教師要呵護學生的審美體驗。教師在學生的審美活動中,不要進行灌輸,更不能采取強制手段,而要通過親身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心甘情愿地投入自我情感,獲得體驗。我們并不總是能夠用語言表達我們所想要的東西”。
2、提高教師的文學素養
教師可以通過在職培訓,學習更多關于兒童文學方面的知識,從而提高教師的兒童文學素養。許多教師對童話閱讀沒有正確的了解,童話欣賞課,僅僅是作為教育的手段,是以學習語言表達,擴大詞匯量為終極目標,而對文學的審美功能的本質體現。
3、各學科間的綜合策略
在童話審美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各學科之間的綜合教育,通過多種藝術形式的手段,引起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并進行多種心理功能的協調。當動作、節奏、色彩、形狀、音調等對學生的觸覺、視覺、聽覺等相互支持和加強,形成心靈中的一種聯覺經驗。使語文童話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使學生能在更廣闊的空間里學童話、用童話。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6).
[2] 閆春梅.童話精神與兒童審美教育[D].南京師范大學,2007(4).
[3] 蔣 風.兒童文學教程[M].太原:希望出版社,1998(10).
篇5
【關鍵詞】裝幀;美學;設計思考
一、 審美要求與實用功能相統一的必然性
從歷史的發展看,不同時代的文化審美展現了不同時代的價值取向。裝幀設計設計由于統合了當代的工藝技術水平和審美意識,充分地展現出了現代社會的審美取向。從裝幀文化的起源到今天,裝幀的審美要求一直很受重視,只是因為時代因素和人們審美心理的不同,對裝幀設計的實用功能和審美功能的側重點不一樣。在過去人們生活水平很低的情況下,談不上對裝幀的審美需求,裝幀的文化功能得到突出的強調。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裝幀功能的要求發生變化,開始注重裝幀的審美功能,并隨著消費時尚的到來,對裝幀審美的需求日趨明顯。由于對裝幀形象審美功能的突出強調,出現了裝幀過度的現象,由此審美要求與實用功能的統一被提上日程。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在閑暇時帶來的一種休閑時尚對讀者閱讀心理起到一定的影響。引起人們閱讀變化的原因很多,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
首先,觀念因素對閱讀心理的影響。進入消費時代,追求時尚流行已經成為一種大眾心理需求,可是大眾對時尚的認知并不等于對藝術審美的認知。商家為了滿足這種心理,對書籍豪華包裝、過度包裝,而出版內容反倒不予認真對待,甚至錯字連篇的情況都有出現,在滿足讀者追求時尚心理的同時,也實現了自己的經濟目的。為了維護裝幀設計的長遠利益,實行審美要求與實用功能的統一就勢在必行。
其次,本民族因素對讀者心理的影響。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為當代藝術設計提供了豐富的美學理論,然而,在當今裝幀設計中,在片面追求華麗的書籍形象時忽略了對民族文化的挖掘,加強對民族文化的挖掘是當今裝幀設計的重要任務。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在裝幀設計中我們應該強化民族文化的審美意識,提高民族文化的審美內涵,打進裝幀文化的國際市場。
再次,外界因素對讀者心理的影響。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國際間的交流日益頻繁,人們的思想意識不斷提高,特別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在國際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國家間的技術、藝術與文化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大眾心理,讀者對其他國家的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審美水平不斷提高,對本民族裝幀文化的審美要求也隨之提高,在裝幀中除了注重書籍的實用功能,優秀的內容加上高品質的裝幀設計才能使書籍提高檔次,才能在世界領域找到自己的位置。因此審美要求與實用功能的統一有其實行的必要性。
二、審美要求與實用功能相統一的具體實施方法
對于一個優秀的裝幀來說,其形象的視覺認知效果是十分重要的。在當今社會,人們對美的需求越來越高,審美意識也在不斷提高,要滿足讀者對裝幀形象的審美滿足。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主要的方面:
1、對裝幀字體的要求。在裝幀設計的各個元素中,字體的設計非常重要,因為字體本身就具備一定的感彩。如書法字體,造型變化豐富,筆墨韻味濃厚,隸書端莊古樸;行草飄逸自由;楷書穩重方正,合理運用藝術中的夸張變形的手法進行設計。體現出獨有的視覺效果。拉丁文字,經過字體的演變,所形成的風格更是多姿多彩,它們的功能、形式、審美不斷演化,滲透在裝幀設計中,成為了強烈的富有情趣和藝術感染力的設計語言,成為裝幀設計中最有價值的內容之一。同時讀者作為裝幀設計的首席評判者對字體設計也有一定的認識,對不同的字體設計產生的藝術感染力會產生不同的情感。字體的造型變化、結構變化、筆畫變化以及風格變化等都會給人帶來不同的審美感受。讀者對字體情感的需求與分析成為裝幀字體設計能否被大眾認可的關鍵。隨著讀者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裝幀設計的審美要求也就越來越高。
2、除了字體以外,裝幀設計各元素中色彩視覺審美力最強。豐富的色彩傳遞著各種不同的情趣,展示著不同的品質風格和文化魅力。 裝幀所使用的色彩,會使讀者者產生聯想,誘發各種情感,使閱讀心理發生變化。作為一個設計師,從書籍本身和讀者的角度來考慮裝幀設計的應用色彩,是十分明智的做法。隨著讀者的文化層次和審美水平的不斷提高,對裝幀設計的色彩也由感性轉向了理性,對裝幀色彩審美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必然會促進裝幀設計的不斷改進和發展。
3、裝幀的版式設計要求。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書籍裝幀設計已呈現版式互動的審美趨勢,版式編排也變得和文字同等的重要。由于人們在欣賞書籍版式時所產生的審美定勢,使不同風格的版式也被賦予不同的性格。兒童書籍中活潑單純的版式和現實主義的文學作品里嚴謹莊重的版式影響讀者的情緒是不一樣的。由于各種材料、肌理、顏色以及圖形的寫實或抽象,隨意或精細的編排都會在讀者心中找到自己的審美位置。
4、裝幀中材料的審美變化。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在裝幀材料的應用上也日漸豐富多樣化。除了各種特種紙張的運用,還有更多其他的材料,如木頭、布料、塑膠、金屬等等均納入了現代裝幀設計的行列中。使得書籍從視覺感官到觸覺感官均彰顯了不同的個性風尚,同時,也進一步提升了書籍本身的結構感和質感,讓裝幀從單一化固有化轉型為多樣化和特色化,滿足了讀者的審美愿望的同時也提升了讀者的審美取向。
5、裝幀結構的審美表達。現代裝幀更多的把書籍視為立體的,這種立體結構是由許多平面所組成的。不僅從外表上能看到封面、封底和書脊三個面,而且從外入內, 隨著人的視覺流動,每一頁都是平面的。所有這些平面都要進行裝幀設計,給人以美的感受。 有人用建筑藝術比喻書籍裝幀。建筑藝術 是空間藝術、靜的藝術,然而它通過布局,可以產生韻律,造成一種流動的感覺。裝幀也是如此,通過封面、環襯、扉頁,步步接近正文。 這一連續的欣賞過程,猶如在游覽中國的園林。進入園門,逐步引向深入,曲徑通幽。最后進入正殿。在正殿中又透過插圖這扇窗戶,看到文字中所記載的主人翁的形象、活動、環境等。這種由外入內不斷行進結構,則根據不同類型,不同體裁風格的書籍內容產生不同的韻律變化;或整體或通透或半遮半露,風格炯及。
6、對裝幀設計風格定位的要求。情感的(下轉第178頁)(上接第177頁)審美需求對裝幀設計風格又有直接的關系。隨著人類對個體情感的認知,越來越多的設計師開始認識到設計的形式為情感服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設計不能脫離情感,正如我們人無法脫離情感一個道理。對于藝術與技術相結合的書籍裝幀設計來說,如何給書裝設計注入情感的審美力量,使書裝設計充分體現個性特征成為擺在當今設計師面前新的挑戰。
三、 審美要求與內容相統一的實際意義
裝幀的審美要求與內容相統一的現實意義,還要從裝幀形式與內容相統一的角度去理解,因為形式與內容的統一才是理想的裝幀效果。裝幀形式主要運用裝幀設計的美學元素,利用形式美的法則集中體現出來。裝幀形式要準確表達裝幀內容的信息,從而實現兩者之間的統一。所以書籍裝幀的設計,需要對被裝幀書籍內容的理解和提煉。比如我國的古典書籍中的線裝書,雖然形式比較簡單隨意,但從總體上來看,并非隨意為之,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和精心設計的,從色彩調配、材料應用,都蘊藏著深厚的文化底韻。而現代裝幀設計,因為新技術、新材料的運用,就不能能夠達到這種效果。對于內容的表達如果一味地追求古典, 將使整個設計缺乏現代的審美情趣;一味地追求現代, 又將使古典文學書籍的裝幀缺少古典文學的味道, 也會偏離現代人對古典文學作品裝幀美的需求。當今對古典文學書籍進行裝幀設計,應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對書籍裝幀設計的審美精華,使深厚的中國古典文學的氣韻, 與現代的美學要求有機地融合。在整個總體設計上, 既不失中國古典文學作品的氣韻和意境,又能融合現代人對書籍裝幀的審美要求。審美要求與內容的統一,是書籍裝幀設計的需要。
考慮裝幀設計的審美要求,必須從形式美法則的角度去感悟它。形式美的內容如對稱與均衡、重復與呼應、節奏與韻律、對比與調和、統一與變化等等。裝幀設計的形式美的把握就是通過這些法則來完成。裝幀形式構成了書籍的整體效果,從而起到較好的展示內容的作用。
審美要求與內容的統一,是當代裝幀設計的發展要求,讀者的審美觀念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裝幀設計的實用價值更加受到歡迎。適度設計成為當代裝幀設計的一種需求,迎合讀者的審美要求,就是迎合市場,是書籍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保障之一。因此,我們應該規范提倡適度設計與簡約設計的審美理念,進一步激發書籍與讀者之間的感情交流,這正是書籍形態變革的價值所在,也是裝幀審美價值的再體現。
參考文獻
[1]呂敬人.書藝問道.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篇6
近年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與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實際情況卻并不盡如人意,一些課堂教學表面熱鬧,其實效率不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出現了“窄化”現象,對閱讀教學功能定位片面化,不能體現閱讀功能的全面要求,降低了教學的整體效能,違背了學生學習語言、發展思維的規律,阻礙了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提升。
一、 文本教學碎片化,教學過程缺乏興味,抑制了學生的閱讀興趣
教師使用文本面臨的第一個問題便是怎樣使文本教學化,即挖掘其蘊含的教學資源,實現其獨特的教學價值。這就首先要對語文課程的價值有準確而明晰的定位。《課標》在“前言”中指出:“語文課程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下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打下基礎。”致力語用,滋養精神,奠基發展,不可偏廢。課程標準中有兩個關鍵詞“能力”和“素養”,但現實的問題是:有些學校學生的語文能力普遍弱化,語文素養普遍下降。原因盡管很多,但在閱讀教學中有些語文教師碎片化文本分析而導致語文課堂與教學過程的味同嚼蠟,從而消解了學生的閱讀興趣不能不說是一個重要的因素。
什么叫碎片化文本分析呢?一是忽視文本的整體美感。教師往往把一個具有內在聯系,思想內涵十分豐富的文本拆得七零八落,在表面上的句段字詞落實中使教學過程味同嚼蠟,索然無味。而有些教師多媒體的運用不但沒有起到形象生動的教學輔助作用,反而使文本內容被解構得毫無邏輯與審美趣味;二是未能有效地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整體感悟。小學語文課文,以散文體為主,具有較強的文學性。文學性又往往伴隨著哲理。因此“課標”在語文學習的功能中又有“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良好個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礎”的要求,這實際上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文以載道”。學習語文雖然不是學習政治,但任何文本,特別是用作教材的文本,從來就是文道一致。一個優秀的文學作品恰恰是文(文學)與道(哲理)的有機融合才達到了審美化的境界。因此,通過正確引導學生閱讀文本,進而幫助學生整體感悟、整體認知文本所傳遞出來的文學意象與哲學意味就顯得十分必要與重要,但碎片化的或分析、或解讀恰恰成了整體感悟和整體認知的障礙,其后果同樣會消解學生閱讀文本的興趣,降低學生學習語文的意愿。碎片化的文本分析、解讀使得教學因為缺少內蘊的精神脈動與情意關聯而顯得生硬、無趣,學生的閱讀興趣無法激發,閱讀的內驅力無法形成,閱讀教學自然陷入了低效率的泥潭。
二、 高頻次、高強度、機械化訓練使學生成了知識容器
如果說文本教學碎片化是“窄化”現象的顯性表現,那么,高頻次、高強度、機械化的訓練就是閱讀教學“窄化”現象的變相表現。訓練似乎是為了學生能盡快地熟練掌握閱讀教學中老師所教的知識。但現實教學狀況卻是反科學的機械訓練大量存在。語文教師對學生的知識性訓練很多是僵化重復,學生成了知識的容器,閱讀教學忽略并剝奪了孩子成為發展主體的權利與地位。我們常常看到的小學語文課堂充滿著頻繁的操練,當然,還會有大量的課后作業。由于教師的教學設計充斥著知識的灌輸,信奉著海量知識題訓練,因此課堂沒有了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靜謐的對話;沒有了學生主動積極的思維和豐盈美好的情感活動;沒有了對學生作為閱讀主體因材施教的分類設計、分層指導與分別對待;沒有了作為閱讀主體應該享有的漸進、自由、自然的語文素養提升的快樂。這樣對閱讀主體對象的“訓練”窄化,違背了小學生學習語文的規律。
三、 提問概念化,指向空泛,阻礙了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
概念化提問當屬閱讀教學的大忌,概念化提問常常表現為老師未能深入理解文本,更未能吃透學生的需求,大而無當的提問是閱讀教學中常常會犯的常識性錯誤。很多問題其實只是偽問題,提了等于沒有提,說了等于沒有說。如我們聽閱讀課教學時,常常聽到的提問:“同學們,文章寫得精彩嗎?”“這篇文章好在哪里呢?”“你的收獲是什么?”筆者曾聽過這樣一節語文課,教師以“了解本文運用的說明方法,懂得說明方法的表達效果;體會說明性文章簡潔準確和質樸平實的語言特色;借助勾連和比較閱讀,學習說明文閱讀的基本閱讀方法和策略”為教學目標。教學過程似乎十分縝密,但教師的提問讓學生有點無所適從,如“你覺得寫得好嗎,好在哪里?”“這一段文字在語言上有什么特色呢?”“這樣的說明方法有著怎樣的表達效果呢?”……學生在教師空泛的提問指向下用稚嫩的思維叩擊著語言的內涵,但學生回答起來有點無所適從。一堂課下來,學生覺得累,聽者覺得累,教學中的提問因脫離了學生思維發展的規律、離開了語文學習的特點而顯得如此生硬與冰冷,教學也因此無法實現對學生思維品質發展的有力助推,無法達成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提升。
閱讀教學應該是個移步入景、溫潤醇厚的過程;應該是個角度多元、流轉自如的過程;應該是由表象而本質水到渠成的過程;應該是個不急不緩出智慧的過程。要實現這樣的過程,提問本身要有角度、有立意、有激趣性、有興奮點……正確的提問,應該讓學生“踮起腳尖”看得到風景;應該順應學生認知、思維、發展的規律;應該服務學生語文素養的有效提升。
四、 評價功利化,浮躁傾向阻礙了學生閱讀素養和語文能力的提升
《課標》在“評價具體建議”中指出:“閱讀的評價,要綜合考察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和理解,要關注其閱讀興趣與價值取向、閱讀方法與習慣,也要關注其閱讀面和閱讀量,以及選擇閱讀材料的能力。重視對學生多角度、有創意閱讀的評價。”可見,閱讀教學中的評價應具有整體性、綜合性的特點。然而,評價的“功利性”注定要被“應試教育”牽著鼻子走,評價更多關注學生言語技能、方法能力的即時達成度,往往以對應性練習或拓展作為實施評價的載體,呈現出“即時”“直接”“呼應”“外顯”的特點。這樣的評價實際上違背了語文學習的“慢燉細熬”之要求。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需要“慢慢燉”,教師要給予充分的陪伴與有效的點撥,給予充裕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對語言、對表達有一定的敏感。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需要不斷累積。“短”“平”“快”的即時評價似乎與教學進程緊密結合,其實考量的是淺表、暫時的學習狀態與“被發展”程度。學生閱讀能力的形成需要綜合素養的發展。學生閱讀過程中的感受、體驗、理解、判斷、領悟是閱讀能力形成的有力支撐,而這些綜合素養往往要以“隱性”的方式發展。
篇7
大眾文化在我國新時期的崛起始于改革開放時期,其迅速崛起有一系列發行量巨大的通俗雜志和報紙作證,有一系列原來屬于高級文化陣列的嚴肅文學紛紛改弦易幟為通俗文學作證。大眾文化的通行無阻表明的是大眾對它的支持與認同。關于大眾文化與大眾傳媒的關系,大眾傳媒是大眾文化的重要載體,大眾文化大眾傳媒傳播的重要內容,大眾傳媒塑造大眾文化,大眾文化對大眾傳媒有重要影響。文化影響傳媒,有什么樣的大眾文化就有什么樣的大眾傳媒。傳媒受文化的浸潤影響,反映文化,代表文化,成為一定文化的喉舌。大眾傳媒的重要功能是傳播文化的功能。有人說一張報紙就是一個國家文化的一部日記,它默記民族的文化演化與變革的軌跡,預示文化進化和傳播的基本趨勢。
大眾傳媒對通俗性、娛樂性、流行性、時尚性、商業性的大眾文化的傳播大大滿足了主體意識越來越強烈的現代人,使他們在一天的忙碌之后,能夠在這些輕松的節目和娛樂中得到松弛和滿足。這種滿足的結果使傳播大眾文化的大眾通俗刊物發行量得到迅速飆升。有統計資料顯示,上海的《故事會》發行量達650萬份,湖北的《今古傳奇》發行量達200萬份,北京的《啄木鳥》達175萬份,山西的《民間文學》達100萬份。這些巨大的發行量標志著這些通俗文學有龐大的支持群體,它是對大眾文化合理性與合法性的禮贊,標志著大眾文化節日的到來,也是對適應市場經濟者昌逆市場經濟者亡的市場經濟規律的無言求證。在大眾文化強烈的通俗性和商業性的引導之下,許多報刊在發生著前所未有的質與量的變化。許多報刊由過去的4版增加到8個版面甚至數十版、100版或更多。這增加的版面多是增加了表現大眾文化的娛樂版和生活時尚版。
大眾傳媒是大眾文化的塑造者、引導者。大眾傳媒是形成大眾文化的重要手段和使者。如通過大眾傳媒建構了電視文化、流行文化、音像文化、搖滾文化等。作為人類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的大眾文化,不經過大眾傳播,就得不到繼承和發展。而實際上,大眾傳媒在傳播一定文化的同時,也在建構一定的價值意識形態。因為大眾傳媒通過傳播的議題設置功能,能讓人們感覺到那些被大眾傳媒所關注的傳播內容便是主流的或是值得肯定和仿效的。
大眾傳播對大眾文化淋漓盡致的渲染和大眾文化最重要的娛樂功能的發揮使得兩者產生了不可忽視的負面效應。大眾文化的商業性使得大眾傳媒和大眾逐漸變得物化。在利潤最大化原則驅動之下,大眾傳媒的內容變得膚淺,顯示出享樂傾向和游戲特征。這些欲望刺激產生的文化垃圾無助于人類精神境界的提高和心靈世界的升華,造成文化消費的媚俗低級傾向,嚴重地敗壞了大眾的品位和文化修養水平,而且使人們更多地依賴電視等媒介,成為畸形的電視人或單面人。
以消費為特征的大眾文化所啟動的大眾文化市場構成了對精英文化和嚴肅文化的巨大沖擊,使其在文化重構中以妥協退讓為代價以適應市場,適應這個一統天下的大眾文化時代。大眾文化限制了人對文化享受的理解層次,使人類在大眾文化消費中耗盡了空閑時間,失去了接觸高級文化的機會。媒介在給予人們充分選擇自由的幌子下,制約了人們接觸其他文化媒介的可能性。使我們的文化環境逐漸失去自主和多樣性,這類似于自然環境中失去自主和多樣性。這是十分可怕的。
大眾傳媒與大眾文化的互動削弱了文化的社會功能。高級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超越現實,給人們提供一個理想目標,即包含有否定現實的異端因素。文化的這種否定功能隨著大眾文化的產生而逐漸削弱甚至消失。這是因為將大眾文化的傳播方式用于高級文化,從而將其中的異端觀點現實化,將理想物質化。由于大眾文化取消對現實的懷疑、排斥、超越,人便變成為生意的、現實的、物質的、思想平庸的人。
篇8
關鍵詞 初三語文 讀寫復習 自學能力
一、制定教學目標
如果說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和歸宿,那么在初三學年教學總目標的制訂中,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就必須成為目標制定的“靈魂”。
(一)對具體教學對象的學習能力和背景知識分析
根據布盧姆的目標分類理論,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動作技能三大領域,其中認知領域的目標由低級到高級分成“知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六級層次。情感領域又分為五級:①接受、注意;②反應,指樂意參加或主動參與;③價值化;④價值觀的組織;⑤價值或價值系統的性格化。在初三語文讀寫復習階段,學生通過前兩年系統的語文讀寫學習,已經具備了基本的閱讀寫作知識,在單篇課文的局部領域,也達到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分析能力增強。比如,讓學生分析比喻、擬人等重點修辭手法在文中的具體作用,學生常常會有透徹而另人滿意的答案產生,有的甚至能超過預設的正確答案。在情感上,經過多年語文學習,學生已習慣于接受和注意,但是相當多的并未達到主動參與的程度,甚至因為前文說的“審美疲勞”而抑制了情感目標的進一步達成,并對認知目標形成影響。因此,如何將這些上升到“綜合”、“評價”的高級能力層次,如何將學生學習語文讀寫的情感繼續發展為主動參與以及價值化和性格化,就是初三讀寫復習的要義了。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與初三語文教學任務不謀而合。
(二)初三語文教學核心目標制定
1.制定由閱讀知識技能向閱讀方法習慣遷移的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學目標
“在閱讀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語文教學能力層次由初中的理解層提升到應用、鑒賞的高度”。其實,如果在初三未雨綢繆,注意引導學生發展自己的初步應用、鑒賞能力,就有助于高中語文讀寫教學的開展。在比較初中課標的“理解”和高中課標的“應用”、“鑒賞”層面的目標中,筆者把初三的語文閱讀目標定位為由閱讀機械知識技能向閱讀方法習慣遷移的初步應用、鑒賞層面的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目標。
2.制定由閱讀技能向寫作技能遷移的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學目標
在初三的讀寫教學中,教師還要統籌制定閱讀和寫作的教學目標。“勞于讀書”,確可“逸于作文”,這不僅能合理利用初三原本有限的學習時間,減輕學生負擔,更還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讀要有“法”,才能讀出效果。閱讀時積累的大量知識和技能,首先要變成固定的閱讀方法和習慣,然后需要通過有效的思維活動加以重組,方能轉化為寫作技能。“高中語文的作文,由初中感性思維提高到理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這無疑是一次質的飛躍與提高。
3.制定由應試技能向持續學習能力遷移的引導教學目標
當然,初三語文讀寫復習還有其特殊的階段使命,就是要接受“中考”對該階段讀寫教學的評價,也就是說,初三語文讀寫復習教學必然要承擔起一部分“應試”任務,因此也必然對學生進行應試的技能訓練教學。但是,教師不能把應試目標就完全代替初三讀寫復習教學的全部目標。相反,應該通過教師的引導,來促進學生由應試技能向持續學習能力的遷移。在新一輪課改的實施當中,各地中考自身也在不斷變革,以適應新課程的理念。目前中考已注意“通過考試來發掘學生的潛能,關注他們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理解并尊重學生在發展過程中的個別差異。”初三語文教學仍然處在初中學段,因此教學核心目標的制定仍然要延續初一、初二的語文知識傳授和技能訓練的教學,仍然要注重學習者的情感愉悅,但是因為它有讓學習者養成自己在復習中梳理知識的習慣,掌握靈活科學的復習方法,進而發展為能力,所以更要突出對學習者的讀寫復習方法和習慣的引導培養,還要兼顧對學習者應試技能的訓練,以顯示出初三語文讀寫復習教學的階段性特點。
二、挑選教學內容
選擇和組織教學內容是教學設計的一項重要工作,“教學內容的深廣度要恰當,既要有利于發展學生的‘潛在水平’,又要與學生的‘現有水平’相銜接。這告訴教師在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教學思想去指導初三語文讀寫復習時,對教學內容更要進行精心篩選,力求做到新舊結合、內外兼有。
(一)用好具有“導讀”功能的初三新課文
“新”是指初三語文教材中的新課文等新語言材料。根據奧蘇伯爾的理論,為了把新的學科知識納入到學生已有的知識聯系中去,教學者可準備一種先于課程內容呈現的包容性較大的引導知識,稱為“先行組織者”。初三的語文教材用好了,就既能對前兩年學習內容起到復習作用,又能對原有學習內容起到擴展作用,更能對后續學習起到一種“先行組織者”的作用。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目前全國涌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義務教育語文教材。有些語文教材,在編寫時較好地注意了語文教學的整體連貫性,特別是在初三的教材編寫上,更是注意到了在前兩年教材內容上的總結和提高。教師應充分鉆研教材,用足、用精教材,讓教材起好“導讀作用”。
(二)整合具有“連導”功能的初一、初二舊課文
以往初三語文課教學的流程是先快馬加鞭地把初三兩冊教材作為新課“趕”掉,然后開始緊張的第一輪、第二輪復習。當教師把初三的新課傳授和舊課復習合二為一時,既能“最大限度地節約和使用時間,使繁重的新授與復習任務得以在規定的、有限的時間內順利完成”,又能對初三導讀材料起到補充的作用,這種作用有時是初三“舉一”,初一初二“反三”;有時則正好相反。最終能把相關的文本材料進行重新分類匯總,從而形成閱讀和寫作相關類型文章的“接連”反應,使教學引導產生鏈式反應的效果。
(三)篩選具有“擴導”功能的課外導讀材料
前面說過,初三語文之所以會變成“中考語文”,還和這時期大部分教者忽略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有關。盡管初三學生學習任務較為繁重,但并不能因此而拋棄了這一“源頭活水”。在初三繼續指導學生進行好課外閱讀,形成內外結合,對于學生的后續語文讀寫學習,更能起到量上的積累,是初三語文讀寫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擴充,也是更高層次的引導。
三、結論
教學目標能否實現,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方法。方法的選擇必須反映學生的主體性要求,把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和學習特點結合起來,學生才能既主動又有效。初三學年,是學生情緒出現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發展時期,他們的反抗情緒強烈,也是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降為最低的時候。教師必須要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喚醒主體、激發學生的讀寫學習潛能,使其自主學習。
參考文獻:
篇9
小學語文課學習的最基本資料是課本,課本作為語文教學的最重要的載體,對學生的影響十分大。所以,教師想要從根本上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就要充分把語文課本利用起來,把課本中的一些典型的事例用思想教育的思維去發掘,讓學生在學習基本知識之上收獲思想品德教育。教材中的課文的涉獵雖然是十分廣泛的,但基本上都在透露著一種正確的價值傾向,教師要做的就是挖掘課文中的積極正面的、有利于學生學習的一方面或幾方面,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思想品德。比如,在學習古詩《憫農》時,小學生對古詩的理解的含義不是很深刻,現在相對較好的生活條件也不能讓學生領會到“粒粒皆辛苦”的滋味。筆者就結合幻燈片等多媒體形式讓學生看到農民種地的辛苦和糧食的重要性,讓學生從小養成珍惜糧食的習慣。
二、挖掘學生的真實感情,讓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相結合
小學生活潑爛漫,對很多事情和事物都保持著旺盛的求知欲和豐富的情感。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妨利用學生的這種心理和情感,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暴露自己情感的偏好和取向、教師再根據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材料,選擇優質的文學作品讓學生進行欣賞學習,感受文學作品中飽滿的情感,讓這種情感影響學生的價值觀,從而形成正確的思想品德。比如,為了教育學生珍惜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感受革命先烈為今天的和平所付出的努力。筆者選擇了放牛郎王二小的事跡作為學生學習的對象。因為王二小的年紀和我們的學生的年紀相仿,同齡人之間的感受也更容易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我為學生講了王二小保護村民的事跡。學生聽后十分感動,我又讓學生學習了《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學生聽后更加感動,愛國教育就在不知不覺中進行了。
三、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思想教育的影響
小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心智還處在發展階段,對很多事物的理解可能會不到位。如果教師盲目采用講述和灌輸的方法來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話,學生不但可能無法理解透徹,還很可能會產生厭學的抵觸心理。教師要借助一定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學生建立更多的直觀思維去理解。其中,創設情境就是一種很好的方法。教師要創造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魅力。筆者在課堂實踐中創設情境最常用的教學方法就是采用課本劇。課本劇的劇情豐富,學生能夠還原課本,并參與其中,學生對這種表演的感受也很深,所以不失為一種好的辦法。比如,在學習《晏子使楚》的教學中,我找了學生分別扮演《晏子使楚》中的幾位的主要的人物,學生在扮演的過程中,很容易感受到晏子的幽默和智慧,以及大度的風范。學生在快樂中感受到了思想品德的教育的內容。
四、找到合適的機會
在課堂上予以點撥思想品德的教育除了要集合課堂教學的實際之外,還要充分結合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有時,教師不必刻意地強調思想教育,也可以適時結合教學的具體情況對學生進行點撥。同時,語文教育的主要的內容還是要進行課堂教育,千萬不可以為了過度強調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而本末倒置。教師要在學生感到迷茫的時候,適時地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思維方法去點撥學生,讓學生感到恍然大悟,而加深印象。
五、結合歷史典故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篇10
【關鍵詞】語文;價值取向;課程理念
課程的價值取向,是指課程價值主體根據一定的認識水平,以一定的客觀價值標準為依據,在課程價值實踐過程中表現出的心理傾向與行為趨向。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無論是課程理念的轉變,還是課程目標的更新,都是以價值轉型為基礎的。因此,就語文學科的課程價值進行探討,可以加深語文教育工作者對于兩個課標的認識和理解。
當前語文課程價值取向的核心是“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這也是本次基本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新課程標準的制定,就是要體現語文教育觀念的更新,站在更高的起點,開闊更廣的視野,確保語文學科建設真正有新的發展和突破,發揮語文教育在振興中華民族的文化、培養合格公民方面的基本功能,以及達到促進每個學生健康發展的根本目的。具體來說,其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關于“智”的價值追求
在語文教育“智”的層面上,語文教育必須幫助學生認識社會,認識人生,引導學生陶冶情操、豐富情感、鍛煉意志,養成良好的個性、形成健全的人格。還要緊緊圍繞培養學生具有開放、自由、多元文化精神的指導思想,使學生在社會中逐步自主而富有創造性地發展,成為自覺、自治和負責任的公民。
語文教育歸根到底就是要以促進學生發展為本,實施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語文教育的平等機會,培養學生正確運用漢語進行交際的本領,使之強化尊重祖國語言文字、使其更加完美規范的意識,提高學生使用語言的文明程度,鼓勵學生利用各種信息資源,形成選擇、判斷、理解信息的智慧,以及根據實際交際需要,使用簡潔的語言材料傳遞豐富信息的能力。
語言的潛能是人人具備的。語文教育“智”的層面,包括促進學生智力發展的要素。在語文教育進程中,需自覺地尊重學生富有個性的情感體驗和思維方式,鼓勵活寶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文章。中小學教育階段是一個人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語文果要為學生創造豐富而有序的語言環境,以便在課堂教學和課外日常生活的語言環境中,學生能通過親身參與和體驗獲得語言能力的發展,促進智力提高。語文教學還要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避免將學生誤導至死記硬背抽象符號和內容的泥潭。總之,在語文教育“智”的層面,必須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發展學生的思維個性、探索與研究意識,逐步形成實事求是、獨立判斷的智能。
二、關于“能”的價值追求
在語文教育“能”的層面上,語文學生產有著工具性的特征。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人類文明的提高,語文學科工具性也就被賦予了更多新的內涵。在這一事實的基礎上,語文教學無疑要保證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養成良好的語文素養,為學生進一步和從事未來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讀、寫、聽、說的訓練,就是為這一目的服務的手段。至于訓練的內容、方法、評估評價的標準和途徑,都要有利于達到語文培養規格的指標。
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母語的習得從出生開始,先是聽說,后是讀寫。因此,母語教育應以讀寫為重點,通過書面語言的學習促進口語交際能力的發展。
祖國的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結晶,其中蘊涵著厚重的民族精神、思維方式、倫理道德、心理習慣等諸多內容。祖國語言文字具有整體性、靈活性、形象性、表意的豐富性及模糊性等特征。所以,語文教學要重視識字教學,要重視對文章的誦讀和整體感悟,要重視多讀多寫的傳統經驗。在認真總結近百年來漢語文教育現代化探索的經驗與教訓的同時,堅持引進和運用現代教育思想、方法和技術,吸取其他民族母語教育的成功經驗,按照漢語文教育規律組織教學,精選語文知識,強化讀寫聽說能力的培養,積極創造條件,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掌握基本的語文學習方法,切實承擔起語文教育在學生能力培養上的重任。
三、關于“情”的價值追求
語文教育在“情”的層面上,應著力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民族文化的思想感情,努力提高學生的道德修養、思想品質和文化品位,充分發揮語文課培養學生健康情感、高尚情操、健全人格的功用。依據業內普遍認同的說法,這里涵蓋愛國主義思想、人格價值觀念、人際和諧思想、社會責任觀念等內容。新的課程標準堅持這種觀點,提倡在符合時展的價值取向指導下,利用語文課程自身的優勢,力所能及地挖掘學科的教育潛能。語文教育要塑造學生心靈,就不能簡單地停留在對文章所寫的人、事、物等的表面理解上,而要引導學生由表及里,深入到事物的本質,進行分析、解剖、比較、辨別,在理性認識上達到一定程度。只有知之深透,才能在心靈深處留下永不磨滅的印痕。
- 上一篇: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
- 下一篇:無機化工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