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的內涵與要素范文

時間:2023-11-10 18:14:1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技創新的內涵與要素,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科技創新的內涵與要素

篇1

【關鍵詞】 科技創新能力; 評價指標; 模糊綜合評價法

中圖分類號:F27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5937(2014)16-0072-05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深入,國際經濟環境正發生著前所未有的深刻變革,在為我國企業提供更多機遇的同時,風險與挑戰也接踵而至。全球化以及信息時代的到來為依靠資源優勢競爭的傳統模式劃上了句號,企業之間的競爭已不僅是規模和效益上的較量,更是科技創新能力的角逐。在同質化的社會生產中,企業只有不斷進行科技創新、增強科技創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全球競爭浪潮中脫穎而出。科技創新能力要提升,衡量指標要先行,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評價和度量已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和難點。

一、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相關概念界定

(一)企業科技創新的概念

科技創新源于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的研究,是技術創新深化與發展的必然。科技創新內涵的外延較廣,其概念在目前尚未有一個公認的明確界定,常常被誤認為與技術創新和自主創新等同。常東坡等(2005)認為,要從本質上界定科技創新的概念,首先要認清科學與技術之間的區別與聯系。他指出,科技創新是科學創新與技術創新的總稱,兩者相輔相成,科學創新為技術創新奠定理論依據,技術創新則為科學創新提供了更高水平的研究工具和手段。基于復雜巨系統理論視角,宋剛(2009)認為科技創新是科學研究、技術進步與應用創新這個“三螺旋結構”協同演進的產物,其內涵由知識創新、技術創新以及信息技術引領的管理創新三大子體系共同構成。

綜合各學者的研究,本文認為,科技創新是原創性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的有機綜合,是一個通過學習新知識、采用新的生產技術和組織管理模式、開發新產品或提供新服務,從而實現對資源進行新的優化整合的過程。企業的科技創新具體內涵包括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是一個以基礎性科學研究的知識創新為先導、應用性技術變革的技術創新為核心和組織制度變革的管理創新為支撐的體系結構。

(二)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內涵

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涉及多要素和多層級,對其內涵的理解可從以下兩個維度進行考量。

一是科技創新要素維。企業科技創新需要多種創新要素的綜合參與,包括主體行為要素和客體整合要素。在企業層面,科技創新主體行為要素包括管理層、研發部門、協作部門等。其中,研發部門是核心主體,管理層是發起源,協作部門是支撐保障。科技創新客體整合要素是所有參與科技創新配置的資源總和,它包括科學理論知識、創新工具和創新生產要素。其中,科學理論知識是基礎,創新工具是載體,創新生產要素是客觀要求。科技創新主體只有通過積極的創新行為,對創新客體進行有效整合,才能保證科技創新活動的順利進行與完成。R.Burgelman等(2004)指出,企業的創新能力主要由資源配置能力、行業適應能力、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四大要素構成;吳貴生(2000)將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分為投入能力、研發能力、生產能力、營銷能力、管理能力和綜合性能力六個要素,并以此構建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二是科技創新過程維。科技創新是一個涉及到科學研究、技術開發、成果轉化與擴散的過程,這一過程同時還涵蓋了管理、商業等因素。隨著對創新理論的不斷深入研究,發現科技創新的過程主要遵循兩種模式。一種是“長鏈創新”模式,這一創新模式始于基礎研究階段,而后向應用研究發展,最后終于市場實現;另一種模式是“短鏈創新”,該模式在借鑒已有理論和技術的基礎上,越過基礎研究階段,而直接始于開發階段研究,進行深度開發。Chiesa等(1995)基于企業的創新過程,指出企業的創新能力包括意識生成、產品開發、技術支持、創新管理等,并以此構建了企業創新能力審計體系;呂一博等(2011)以創新發起能力、創新實現能力和創新推廣能力構建了中小企業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

基于以上兩維度的綜合考量,本文認為,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是指企業在某一科學技術領域具備發明創新的綜合實力,具體內涵包括潛在創新能力、創新投入能力、創新管理能力和創新產出能力,如圖1所示。

二、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一)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

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既要遵循評價指標體系的一般要求,又要充分考慮到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實際情況。由于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內涵豐富,為了進行全面科學的評價,在構建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時,應遵循科學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系統性與主導性相結合、導向性與可操作性相結合、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原則。

(二)指標體系的主要內容

通過對影響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各因素進行系統分析,以評價目標為基礎,結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構建企業科技創新評價指標體系,主要包含了潛在創新能力、創新投入能力、創新管理能力和創新產出能力四大類一級指標,并依據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特殊性,于一級指標下設置二級分指標。

1.潛在創新能力指標

潛在創新能力是一項基于企業當前所擁有的資源狀況,反映企業未來科技創新能力水平的指標,是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構成基礎。具體包括以下三個因素:

(1)工業總產值

工業總產值=本期生產成品價值+對外加工費收入+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額

工業總產值是以貨幣表現的企業在報告期內(一年)生產的工業產品總量,反映了企業的經濟表現。該指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一個企業當前的經濟實力,是企業進行科技創新的經濟基礎。科技創新活動是有風險的,企業的經濟基礎越深厚,其進行科技創新的可能性就越大,獲得成功的幾率也就越高。

(2)凈利潤增長率

凈利潤增長率=(當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上期凈利潤×100%

凈利潤增長率代表企業當期凈利潤比上期凈利潤的增長幅度,反映了企業盈利能力的大小。該指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未來進行科技創新活動的續航能力。凈利潤增長率越高,代表企業經營狀況越好,后期的科技創新活動就越趨于穩定。

(3)科學家和工程師人數

科學家和工程師是科技創新活動的具體實施者,是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的人才基礎。科學家人數的多少反映了企業所掌握的科技創新理論的扎實與否,工程師人數規模的大小則反映了企業科技創新實踐能力的高低。該指標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未來可能的科技創新成果。

2.創新投入能力指標

創新投入能力考核的是企業創新資源要素的直接投入水平。科技創新投入是企業科技創新的核心,也是企業科技創新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創新投入能力是企業科技創新的源泉,是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技術前提和基礎。具體包括以下四個因素:

(1)科技活動投入

科技活動投入=研究與開發活動投入+科技成果的轉化和應用活動投入+科技服務活動服務

科技活動投入是企業開展科技創新活動的支撐力量,是推動科技創新運行的客觀源泉,貫穿了科技創新從研發到應用的整個過程。

(2)研發經費投入強度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研發經費/銷售收入×100%

研發經費投入包括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開發研究的投入。研發經費投入強度是一個相對指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企業進行自主研發的意愿強度和投入水平,反映出企業對研發的重視程度。按照國際公認標準,企業在該比例達到3%時只能維持生存,達到6%才具有國際競爭力。

(3)技術改造經費支出

技術改造經費支出指企業進行技術改造而發生的費用支出。技術改造指企業在原有技術(工藝、產品)的基礎上結合新的科技成果進行深度開發,用先進技術改造落后技術,提高產品質量、促進產品更新換代,從而實現新的經濟增長。

(4)研發人員投入強度

研發人員投入強度=研發人員總數/企業職工總數×100%

研發人員是企業科技創新活動最直接的主體,是推動科技創新運行的主觀源泉,是創新投入能力的人力基礎。

3.創新管理能力指標

創新管理能力是指企業從整體上、戰略上和機制上組織實施科技創新的能力,是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支撐和保障力量。創新資源要素投入到科技創新活動后,還需要對其進行有效的配置管理,創新管理運行效率的高低關系到企業科技創新活動能否得以維持。該指標具體包括以下四個因素:

(1)企業家創業創新精神

企業的科技創新過程要經歷決策實施實現三個階段。決策一般是由企業家作出,企業家越是具有創業創新精神,其對科技創新的傾向程度就越強,決策投入的創新資源的規模和水平就越高。

(2)創新戰略規劃的完善程度

創新戰略規劃是指對企業科技創新活動進行戰略管理。企業是否針對科技創新活動制定了戰略規劃,以及該戰略規劃期的長短體現了企業對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視程度。一份完善的創新戰略規劃,能有效地指導企業科技創新活動的展開。

(3)創新項目管理的完善程度

項目管理是指企業運用各種相關知識、技能、方法和工具等管理方法進行的管理活動,其目標是為了滿足項目有關各方對項目的期望。一項科技創新活動需要企業多個部門的參與,如果沒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對其進行協調和管理,往往會形成多頭領導,以致創新效率低下。

(4)創新機制的健全程度

創新機制是企業科技創新活動有序化運行的體制框架,是企業科技創新的體制保障。創新機制可分為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分別對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動起著正強化和負強化的作用。

4.創新產出能力指標

創新產出能力是衡量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高低最為直接、重要的指標,是企業科技創新活動效果的集中體現。該指標具體包括以下四個因素:

(1)論文著述發表數

該指標反映的是企業的科技創新理論成果,是衡量企業知識創新水平的重要指標。員工著述的多少是企業對原創性科學研究重視程度的直接體現。

(2)專利擁有數

專利擁有數指企業所擁有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的總數,是企業的研發成果。該指標反映了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水平,是衡量企業研究與開發能力的重要指標。

(3)專利技術轉讓收入

專利技術轉讓收入指企業將自有的專利、專有技術通過合同的形式授權其他企業使用所獲得的收入。該指標反映了企業研究與開發的直接獲利能力。

(4)新產品銷售收入占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

新產品銷售收入占全部產品銷售收入的比重=新產品銷售收入/全部產品銷售收入

該指標衡量的是產品創新對整個銷售收入的貢獻程度,反映了企業科技創新的投入效果。

(三)指標體系的確立

遵循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原則,依據上述指標體系結構框架,可以系統地確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三、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評價模型

在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綜合評價中,往往會涉及到大量的復雜現象和多種因素的相互作用,且存在定性指標不易量化和定量指標邊界不清的問題,使得評價過程中出現模糊現象和模糊概念。因此,本文采用模糊綜合評價法對企業科技創新能力進行綜合評價。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FCE)的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其思路是利用模糊數學的基本理論將模糊信息定量化,通過構造等級模糊子集把反映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模糊指標進行量化,然后利用模糊變換原理對各指標進行綜合評價,具體步驟如下。

(一)確定評價對象集

U=企業科技創新能力

(二)建立因素集U

即把能反映企業科技創新能力情況的主要指標構成一個集合,這里使用上面提出的四個指標:U={U1,U2,U3,U4}。其中U1=潛在創新能力,U2=創新投入能力,U3=創新管理能力,U4=創新產出能力。

(三)確定模糊評判等級評語集V

V={強,較強,一般,較弱,弱},即對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可能出現的各種結果所構成的集合。目的是在綜合考慮所有影響因素的基礎上,從評語級中選出一個最佳評價結果。

(四)權重賦值

一般來說,各個指標的重要程度是不同的,為了反映各因素的重要程度,對每個指標Ui應賦予一定的權重。因為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是一個多屬性評價決策問題,本文結合層次分析法(AHP)和專家意見法,運用AHP專業軟件Expert Choice 11.0進行自動運算,最終確定指標權重。主因素層指標權重:?琢={0.096,0.277,0.160,0.467};子因素層指標權重:?茁1={0.540, 0.163, 0.297}、 ?茁2 ={0.236,0.461,0.168,0.135}、?茁3 ={ 0.174, 0.137, 0.266,

0.423}、 ?茁4 ={0.093, 0.254,

0.177,0.476}。

(五)一級模糊綜合評價

從子因素集中單獨取出一個指標通過專家評判法進行評價,以確定評價對象對評價集Ri的隸屬程度(例如,對于某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子因素層指標U11,有30%的專家認為強,20%的專家認為較強,25%的專家認為一般,20%的專家認為較弱,5%的專家認為弱,則對U11的評價可得到一個評價集r11= {0.30,0.20,0.25,0.20,0.05})。由此可得子因素層指標模糊關系矩陣Ri。

Ri=ri11 ri12 ri13 ri14 ri15ri21 ri22 ri23 ri24 ri25ri31 ri32 ri33 ri34 ri35ri41 ri42 ri43 ri44 ri45

根據模糊關系矩陣Ri和子因素層指標權重向量?茁i,可以得到一個模糊綜合評價的數學模型,表示為Wi=?茁i?Ri={wi1,wi2,wi3,wi4,wi5}(i=1,2,3,4),其中Wi為模糊評價向量,?為模糊算子。

(六)二級模糊綜合評價

構造主因素層指標評價矩陣R。

R=W1W2W3W4=W11 W12 W13 W14 W15W21 W22 W23 W24 W25W31 W32 W33 W34 W35W41 W42 W43 W44 W45

根據模糊關系矩陣R和主因素層指標權重向量?琢,可以得到一個模糊綜合評價的數學模型,表示為W=?琢?R={w1,w2,w3,w4,w5},其中W為最終評價隸屬向量。為了便于分析,可對模糊評價向量Wi進行歸一化處理,最終,W'={w1',w2',w3',w4',w5'}。一般來說,可以根據最大隸屬原則,選取數值最大的wi'對應的模糊評判等級評語集V中的等級即為某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等級。

考慮到最大隸屬度原則可能使信息丟失較多,可將評價集數量化表示,對其進行賦值V=(強,較強,一般,較弱,弱)=(90,80,70,60,40),進而計算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的總體加權評分為Z=90×w1'+80×w2'+70×w3' + 60×w4' + 40× w5'。最終,如果評價結果w' = { 0.108, 0.344,

0.241,0.227,0.080 },則Z = 90×0.108+80×0.344+70×0.241+60×0.227+40×0.080=70.93,其總體加權評分大體上接近70分,因此,從加權平均角度來看,該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水平為“一般”。

四、實例應用

本文以大連市金州新區30家不同行業和規模的企業為例,對所構建的指標體系和評價模型進行驗證,評價結果如表2所示。

五、結論

根據該評價結果,從總體上看,大連市金州新區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總體處于“較強”水平,這與該區區域創新的戰略布局密切相關。從評價總分上看,最高分為85.65分,最低為42.70分。由此可見,各企業的科技創新發展很不平衡,有待于進一步加強。總之,該指標體系及其評價模型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評價結果基本上全面反映了大連市金州新區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狀況,具有較強的可靠性。

【參考文獻】

[1] 常東坡,趙國杰,王樹恩.當代科技創新的特點與科技創新人才的培養[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5(4):67-69.

[2] 宋剛.錢學森開放復雜巨系統理論視角下的科技創新體系[J].科學管理研究,2009(6):1-6.

[3] 黃保強.創新概論[M].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

[4] 呂一博,蘇敬勤.“創新過程”視角的中小企業創新能力結構化評價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8):58-64.

[5] 孫國蕊,方德英.領先企業科技創新能力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及應用[J].價值工程,2008(9):44-48.

篇2

【關鍵詞】品牌 名片 科技創新 科技名片

企業核心競爭力之一是品牌,尤其自主品牌更能體現企業競爭優勢,2011年6月30日,國家質檢總局會同國家發改委等七部門研究制定了《關于加強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就加強我國自主品牌建設提出指導要求,強調以全面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為指導思想,市場導向,各方參與,對企業自主品牌建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自主品牌涉及到產品研發、設計等環節,但還遠遠不夠,不能反映企業科技活動的全貌,要通過全新的科技創新評價和監督指標的設計,從科技創新角度將企業品牌建設向科技創新品牌延伸,使科技創新品牌成為企業一張響亮的“科技名片”。

1 企業科技名片的內涵和意義

1.1 企業科技名片內涵

品牌是企業的一張最好的名片,品牌戰略是企業發展的核心。關于品牌的內涵有多種說法,李曉飛認為[1]可以從三方面理解,從價值角度看是無形資產,從外在表現角度看核心是產品或服務,從本質角度看體現了為顧客提供價值的承諾。蔣Z萍認為[2]品牌構成要素包括品牌基礎要素、品牌個性要素、品牌傳播要素、品牌外部關系要素。因此,可以說品牌涵蓋了企業產品(或服務)及其一切關系,它是企業生存、發展、壯大的根本,我們平時所說的品牌一般指的是狹義的商業性品牌。

其實,商家之間的合作更重視的是彼此的信用狀況,隨著全國各地信用建設的開展,信用信息的有據可查為企業樹立信用品牌創造了方便條件,因此企業的品牌建設也應該延伸到信用方面。

企業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產出、協同創新、技術擴散等能力及水平指標可清楚的反映企業的可持續創新發展能力,企業的品牌建設也應該延伸到科技創新方面。科技創新品牌代表著企業科技活動的全部,因此可以說是企業的一張科技名片,它不是過去傳統意義上簡單的企業檔案工作,而是建立在企業科技檔案基礎上并通過科學合理的技術指標規范企業科技活動,能更全面的體現企業品牌特色。如圖1所示。

1.2 建立企業科技名片制度的意義

1.2.1 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體現

國家科技創新活動的主體是企業,企業科技名片反映了科技活動的全貌,體現出企業對科技投入的重視和科技創新效果,因此是企業品牌建設中重要一環,要讓企業像重視商業品牌建設一樣重視科技名片建設,要通過企業科技創新信息和科技政策支持企業進行科技名片建設工作。

1.2.2 企業品牌的有效延伸

市場未來競爭靠的是科技創新,而傳統的企業品牌注重的是商業品牌價值,企業科技名片代表的是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更能體現企業實力與未來的發展潛力,企業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能有效引導企業的品牌建設向科技創新延伸,從長期來看,企業商業品牌必然還要依靠科技創新來支撐,蘋果品牌的樹立就是建立在其強大的創新能力上,在涉及技術問題的時候,蘋果公司只有一個目標,就是主導市場[3]。

1.2.3 培育企業創新意識

企業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能從制度上規范企業科技活動,其評價與監測指標體系的設立及其相應政策上的引導,也能加強和規范企業科技檔案工作與科技項目申報工作,能更加激發起企業科技創新的熱情,促進企業科技創新活動。

1.2.4 改變科技管理方式

目前我國的科技管理方式非常不利于企業項目申報,由于科技項目立項是采取網上征集、單位自行申報方式,對企業有失公允。首先,企業的中心工作是生產經營,很多企業尤其是中小型科技企業并不熟悉政府的項目申報工作,其次,因為科研院所內部有科技申報部門專業性申報政府項目,每年的政府科技項目經費都較多的流入了科研院所,加之要照顧一些關系戶,導致最需要科技經費支持的企業無法得到政策與資金支持,無法體現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主體地位。

企業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使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動有據可查,對建立了企業科技名片的企業一是可實行普惠制的政策支持,二是也可將其作為科技項目立項重要依據,使政策與資金支持向企業傾斜。

1.2.5 有利于完善科技統計工作

目前多數科技統計工作都是分散在各部門完成的,各專業科技統計之間存在壁壘,由于制度原因造成溝通不暢、統計內容及統計口徑和計算方法等不一致、重復填報現象嚴重[4]。

從統計對象看,我國《科技統計報表制度》涉及的企業分布面有限,統計內容也不盡一致,指標設計仍不完善,實施企業科技名片制度可將統計的企業面拓寬,重新設計指標體系,統一管理口徑,能更加完善科技統計制度。

1.2.6 有利于拓寬科技政策普惠范圍

目前國家對企業科技創新支持主要通過科技創新型企業、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等方面的政策支持。

《關于印發“技術創新引導工程”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科發政字〔2006〕31號)從總體部署上針對各類企業特點重點支持,包括高新技術企業、大中型骨干企業、民營科技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并開展了創新型企業試點工作;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起,國家就對針對開發區內外的企業進行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工作,并于2008年了《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辦法》(國科發火2008第172號文),對中國境內注冊的、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的高新技術企業進行了統一的認定工作,2016年又進一步進行了修訂工作; 根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局 商務部 科技部 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有關稅收政策問題的通知》([財稅〔2009〕63號]) 文件規定,支持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包括信息技術外包服務、技術性業務流程外包服務、技術性知識流程外包服務。

從以上可見,科技創新型企業雖然涉及的面較廣,但目前只進行了試點工作,從試點政策推出到2010年全國也只有400余家試點企業[5],高新技術企業也只能是通過認證的企業,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主要涉及三方面外包服務業務的企業,并僅適用于20個城市。目前國家對企業科技創新的政策支持面較窄且內容有重復,申報的企業有時也無所適從,實行企業科技名片制度后將統一規范科技創新統計工作,符合條件的所有類型企業均可受益于普惠政策的支持。

1.2.7 有利于落實國家創新調查制度

多年來國家層面非常重視創新發展,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出臺的《建立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工作方案》中有專門針對企業的創新調查監測和評價指標體系,其三級指標涵蓋的范圍較廣,但與傳統的科技統計工作一樣,單獨靠統計法約束企業行為效果并不會理想,企業上報的數據質量上也無法保證,實施科技名片制度將通過政策支持與品牌戰略擴張的宣傳促進企業科技創新調查工作落在實處。

1.2.8 有利于企業推進自主品牌建設

科技活動的主體應該是企業,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是擁有獨立的自主品牌。企業的自主品牌建設包括了品牌研發、品牌設計、品牌推廣等方面[6],科技名片制度的實施能激勵企業科技創新活動,提升企業自主創新水平和核心競爭力,是企業自主品牌建設的根本。

2 企業科技名片建設的基礎

2.1 科技檔案

科技檔案是科技活動的真實記錄,是企業科技活動的原始憑證,凝聚著眾多人的勞動成果,有時甚至是幾代人的心血,科技創新需要科技信息的支持和科技進步的積累,企業科技創新要求企業應建設自己的科技檔案,科技檔案與科技創新息息相關,是企業自主創新工作的重要環節[7]。企業的科技檔案是企業科技名片制度的建設的重要基礎,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我國大企業尤其是國有大企業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科技檔案,為其科技名片建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2 科技統計

我國目前實行的科技統計制度盡管存在著一些問題與不足,但其統計數據已成為各類科技創新與發展研究的重要依據,目前已將農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軟件開發企業、民營科技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等納入我國科技統計范疇。

2.3 創新研究與實踐工作

近年來對科技創新的研究較多,主要從創新體系、模式、能力及指標體系等方面內容相關,國家層面也對科技創新研究重視有加,在2012年7月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印發了《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中發[2012]6號),明確提出建立全國創新調查制度;從2013年初開始,科技部會同相關部門制定了《建立國家創新調查制度工作方案》總體部署,據此科技部從國家、區域、企業(產業)、典型創新密集區等方面開展創新活動統計調查和創新能力監測評價,并對其《國家創新調查監測和評價指標體系》(征求意見稿)[8]上網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國家統計局于2014年開展第二次全國企業創新調查,此次試點以北京、江蘇、山東、湖北4個地區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質等級以上的建筑業企業和重點服務業企業為主[9]。

3 企業科技名片建設原則與對策

鑒于企業科技名片建立的重要性,有必要建立起企業科技名片制度,并作為與企業商業品牌、信用品牌建設并舉的管理制度。

3.1 建立科技名片制度的原則

3.1.1 評價標準科學合理

科技名片制度中的關鍵是其能體現科技水平的考核指標,指標設計要科學合理,既要反映其投入水平,又要體現出產出效果,還要看到技術擴散的輻射影響力;既要反映企業自身的創新能力,又要體現其協同創新能力;既要反映企業科技水平的硬件條件,又要體現保障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軟件條件;既要反映科技本身,又要體現出科技對企業生產效率的影響。如圖2所示。

其中,科技投入包括人員、資金、設備的投入及內部研發機構的建設;科技產出包括知識產出(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技術產出(新產品、自主核心技術產品比重);技術擴散包括技術擴散(技術性銷售收入、技術服務出口比重)、產品擴散(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新產品出口比重)、成果影響(獲獎情況);科技創新保障包括管理者素質(學歷、行業經驗)、管理制度(組織結構、規章制度、認證體系);協同科技創新包括產學研合作、創新資源整合能力等。

3.1.2 企業積極性高

企業科技名片制度的建立一定要有企業的積極配合,否則必然達不到預期的效果。應將考核機制與激勵機制相結合,在政府層面大力宣傳企業科技創新,并輔以資金與政策支持,可采用普惠政策與項目支持相結合、財政與貨幣政策相結合的方式鼓勵企業參與科技名片的建設。

3.1.3 體現品牌價值

要將科技名片建設納入到企業品牌發展戰略中,把企業科技名片作為企業品牌建設的延伸,強化企業科技創新品牌的可識別性,幫助企業擴大品牌影響力,用科技創新提高企業運行質量,推動企業創新發展。

3.2 科技名片制度建立的對策

3.2.1 加強頂層設計,強化政府管理

與商業品牌建設不同,科技名片是一種科技創新品牌,涉及到監督與評價指標、科技統計、國家創新調查制度、知識產權保護等諸多復雜問題,涉及到對國家科技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因此,需要政府方面的頂層設計,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合力支持,在法律法規、發展規劃、指標與標準的制定等方面引導企業進行科技名片建。

3.2.2 優化競爭環境,突出科技創新品牌地位

為了加強企業科技創新品牌的建設,應加強立法和相應的扶持工作[10]。一是完善對自主品牌、核心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為企業提供一個公平的市場環境,二是通過普惠政策、項目支持等政策支持企業創新活動,在財政、貨幣、稅收等方面為企業科技創新提供支持,引導傳統的商業品牌建設更多的向科技創新品牌延伸,三是加強對科技創新品牌的管理和宣傳力度,規范企業科技創新行為,建立企業科技創新制度和科技創新品牌管理制度。

3.2.3 發揮企業主導地位,完善科技創新激勵機制

要促進企業科技創新就要將管理機制與激勵機制結合,加強對技術交易、產學研合作、產業聯盟等支持力度,從體制機制上激發企業及其科技人員的創新熱情,并通過成立相關基金引導企業科技創新,要結合科技創新型企業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試點工作進行體制機制創新改革。

3.2.4 加強企業品牌管理,建立企業科技名片數據庫

目前我國尚缺乏一套能較全面體現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完整的大數據庫,在大數據年代需要建立強大的數據庫從技術上支持企業科技名片的建設工作,政府應采取招標方式與相關數據庫經營機構合作,建立起國家層面的企業科技名片大數據庫,以便更好的把握我國企業科技創新狀況。

4 結語

品牌是企業最好的名片,傳統的企業品牌主要指商業品牌,但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科技創新水平,因此,企業品牌建設要向科技創新品牌延伸,科技創新品牌可以說是企業的一張“科技名片”。

建立企業科技名片制度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它能體現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更能突出企業品牌內涵,有利于培育企業創新意識、改變科技管理方式、完善科技統計工作、擴大科技政策普惠范圍、落實國家創新調查制度、推進企業自主品牌建設。

建立企業科技名片制度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與對策。原則方面,評價標準要科學合理,企業的積極性要高,要真正能體現企業的品牌價值。對策方面,要加強頂層設計,優化競爭環境,完善激勵機制,加強企業品牌管理,建立全國性的企業科技名片數據庫。

參考文獻:

[1]蔣Z萍.企業品牌內涵及其生成模式[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3):42-43.

[2]李曉飛.工業企業品牌培育管理體系建設的思考與實踐[R].使命與責任―以質量方法促轉型升級――第五屆中國質量學術與創新論壇,2012.

[3]王銳.霸氣蘋果 創新無止境――蘋果緣何創造消費電子產業奇跡[J]. 中國科技產業, 2011,(6):46.

[4]史偉.完善我國科技統計制度的對策思考[J].江蘇科技信息,2015,(17):8.

[5]IUD領導決策數據分析中心.國家技術創新試點企業已達469家[J].領導決策信息,2010,(29):28.

[6]倪偉清.我國企業自主品牌建設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5,(12):10.

[7]呂萍.淺談企業自主創新與科技檔案管理的關系[J].蘭臺世界,2011,(S2):85.

[8]科技部.關于征求國家創新調查監測與評價指標體系意見的通知[EB/OL].(2013-11-27)[2016-5-23].

篇3

[關鍵詞] 市場;政府;科技耦合;造質力;“三元”機制

[中圖分類號] D63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1671-0037(2015)01-4-4

Explore the Coupled Ternary Mechanism of Market, Governm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Promote the Upgrading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Yang Chengxun Cheng Yu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Henan 450000)

Abstract:In order to correct the bias of focusing on seven aspects while ignoring other seven sections in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nterpretation must be further understood, transforming the development ideas to the direction of depending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deepening reform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economy, allocating resources with the interac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developing both extensively and domestically, actively exploring the ternary mechanism of coupling market, governmen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 achieve innovation on development method, consumption way,and resource allocation.

Keywords:market;government;coupled science and technology;quality-making force;“ternary”mechanism

現階段我國已進入以科技創新為主導、以提升經濟質量為主線,實現經濟中高速發展的時期。中央及時提出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的新理念。然而,在認識上也出現了許多不全面的理解,且不說散布新自由主義的人有意借機散布市場原教旨主義,企圖搞私有化的錯誤思潮,即便在具體思路上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見解。

主要表現為:一是重數量擴張,輕質量提升。二是重供給發力,輕需求拉動。三是重外延式增長,輕內涵式發展。四是重新建企業數額,輕助其茁壯成長。五是重傳統要素配置,輕科技創新引領。六是重眼前應急措施,輕長遠可持續發展。七是重西方經濟“規律”(教條),輕遵循自然規律(特別是生態)。

這就容易脫離中央強調的以提高質量和綜合效益為主題、大力轉變發展方式的要求,乃至以新的形式回到以GDP論英雄的老路,或者滑向迷信市場的窠臼,不利于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我們應當聯系中國和國際環境的實際,全面理解和貫徹系列論述的精神,避免顧此失彼、使經濟社會走向畸形化。

1 質變的客觀態勢倒逼發展思路轉軌

應對新的階段出現的質的變化,我們必須認識和把握它的新特點。作了精辟的分析,可作為我們認識突破的一個總綱。他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二,眾多主要經濟指標名列世界前列。同時,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經濟規模很大、但依然大而不強,我國經濟增速推動經濟增長和規模擴張的粗放型發展方式是不可持續的。現在,世界發達水平人口全部加起來是10億人左右,而我國有13億多人,全部進入現代化,那就意味著世界發達水平人口要翻一番多。不能想象我們能夠以現有發達水平人口消耗資源的方式來生產生活,那全球現有資源都給我們也不夠用!老路走不通,新路在哪里?就在科技創新上,就在加快從要素驅動、投資規模驅動發展為主向,以創新驅動發展為主的轉變上[1]。”要求:“發展是必須遵循經濟規律的科學發展,必須是遵循自然規律的可持續發展。”深入領會這一分析,我們應當把握發展態勢的如下特點:

第一,階段變化的時限是從2010年開始,我國綜合經濟總量上升為世界第二,國際金融危機深化使得國際力量對比發生新的調整,我國發展速度開始下移。

第二,我國經濟發展必須以量的擴展為主迅速轉向以質的提升為主帶動量的中高速增長。目前,在經濟的數量與質量矛盾中,質量已成為矛盾的主要方面。從經濟發展進程看,哪個國家永保10%的增長率是不可持續的,也是資源環境不允許的,目前生態危機已影響我們的生活。經濟發展不能以追求過高速度而損害可持續發展,必須追求扎實高效、無水分的GDP。

第三,按照“五位一體”的“總布局”要求,經濟質量的標準不僅是提高經濟效益,而且是全面提高綜合效益,包括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生態和科技含量、先進水平、國際競爭力等。這就是價值量與效用整體的統一。目前,我國經濟還處于國際產業鏈的中低端,尚未進入創新型國家的行列(研發投入剛到GDP的2%、科技貢獻率剛超過50%),離全國實現綜合效益還有很遠的距離。

第四,經濟轉型帶有根本性質,有新的標準,是一次生產力革命,是新陳代謝系統工程。在發展中必須解決深層次矛盾,突破原有的經濟模式。中國人口占世界的20%以上,除煤炭和個別金屬元素外,其他資源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短缺。人多資源少,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將無法持續,而許多技術又受國際壟斷資本牽制。所以,資源配置的內容、對象和經營方式都要有質的變化,要掌握新的核心技術、深入新的領域、開拓新的資源、運用新的方式、達到新的水平。

第五,發展的動力和方式主要不是靠資源的消耗,而是科技創新,科學技術成為主導性的決定因素。正如所要求的:“一個地方、一個企業,要突破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關鍵要靠科技力量。”他同時要求“要努力實現優先領域、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的重大突破,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這就要摒棄主要靠資源消耗、廉價勞動力發展的老路,集中更多力量推進科技創新和應用,提高勞動者素質,特別要培養和使用大批的各個階層的人才。

第六,供給與需求關系變化,既不能單純以需求拉動供給,也不能單純以供給推進需求,而是形成一個互動的鏈條。我國現在無論是供給還是需求(以消費需求為主),都質量滯后,這才是癥結所在。目前,并非供給不足,而在許多方面存在著突出的產能過剩,即使是一些新興產業也遇到銷售困難。從需求總量看,總體上還不存在求過于供的問題,許多方面仍是需求不足,特別是結構性矛盾,對優質產品需要日益倍增(有的大量購買外國產品),而一般消費品銷路尚差。所以,目前不是供給與需求某一單方面不足問題,而是質量需要盡快提高。

第七,外延式發展和內涵式發展交叉兼行,內涵式居主導地位。以集約式經營替代粗放式經營,經濟結構、產業結構、企業結構、產品結構乃至經營業態都會有深刻變化。這就必須改變資源配置以外延式為主向內涵式為主轉變。

面對這些新的變化,我們的認識不能停留在原有經濟學的思維定式上,必須有個突破,認識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辯證統一關系,把注意力轉到科技創新上來,并同市場與政府“兩只手”組成一個機制系統,在客觀倒逼機制面前爭取主動權。

2 從大生態視閾認識消費需求的質變及其提升的路徑

生產和消費是社會經濟循環(生產、交換、分配、消費)的兩端,在市場經濟下表現為供給與需求兩方。而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又像恩格斯所形容的那樣:“需求與供給的和諧,竟變成二者的兩極對立。”我們既不能像凱恩斯學派那樣單方靠財政刺激需求,也不能學供應學派那樣完全靠市場去創造需求。應當利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優越性使供需雙方質量都得以提升,實現二者的和諧、協同、互動。

我們之所以不能茍同單從增加供給一方促進經濟發展的看法,是因為我國消費需求質與量都存在的不足,需求拉動經濟的力量仍有很大的釋放空間。這需要遵循經濟規律、自然規律(前者必須服從后者),如所說:“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要把消費放在大生態、大環境和人民本質要求上來考量,要從問題中找動力。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政府要側重解決生產力布局、生態問題和共同富裕問題。這就需要靠全面深化改革,靠“兩只手”協同。

兩只手協同主要是四個方面:

第一,政府投資(包括利用好外匯儲備,可考慮拿出1/4),早出手比晚出手好,越早越主動。

第二,利用市場機制鼓勵社會投資,包括吸收國外投資,又通過居民消費逐步將投資收回。

第三,通過多方面基礎建設,發展新興產業(主要是環保產業),擴大就業,增加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健全社會保障制度,同時強化社會管理,向管理要效益。

第四,加快分配制度改革。這個方略不但總體提高了人民的消費質量和水平,還可以為市場擴容,促進市場長期活躍。不過,其中一個特別關鍵的因素是利用科技創新和應用,解決深層次的難題。當前,錢還不是主要的難題,更難的是許多技術處在低端,有的先進技術尚未運用。國家和各級政府應當組織技術攻關,包括引用一些國外成熟的技術。要發揮社會主義能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用幾年的工夫加以解決“開頭難”的問題,再繼續深化下去,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永久動力[2]。

3 科技引領以擴大內涵發展為主推動“內外”結合

外延式資源配置是改變或擴大生產經營的場所,俗稱“鋪新攤子”。在發展一種全新的產業,特別是開發新基地生產經營,外延式發展是必要的。其優點是新起爐灶,不受舊企業的拖累,能夠形成全新的生產力;其缺點是投入多、費用大、成本高,污染嚴重,不易充分利用存量資源。這種增加供給的方式,在發展之初,打基礎的階段比較多,但發展起來以后,形成一定基礎了,一般較少采用。

中央提出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之后,許多人主要把眼光集中在外延式資源配置發展上,以為這才能發展新興產業。而從實際經營方式上考量,此種認識是片面的,不符合實際。除了一些特殊產業、特殊情況外在一般條件下,外延式的資源配置方式將越來越少,只有在內涵式資源配置發展力所不及時才考慮采用。

內涵式資源配置,即在原有企業基礎上不擴大場所,更多地利用存量資源,集約節約式擴大生產規模和實現產品更新換代,或者產業轉型(機器人制造就很典型)[3]。這種方式的最大優點是節約資源,充分利用原有的基礎,側重于挖潛改造、提升質量,改善生態環境。從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規律看,這種方式更符合現展的趨勢,尤其對于像我國資源環境瓶頸制約較突出的國家,更能節約投資、降低成本,便于嫁接,有利提高原有人力資源的素質,對人才的培養、提升是一個捷徑,尤其在節約稀缺的土地資源上更為重要。

這種內涵式提升、轉型、擴大再生產的關鍵因素,在于科技創新和利用,在改進工藝、強化管理上有先天之利。當然,也容易帶來一些陳舊東西,需要革新。這里需要強調的是,不要因強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作用,就忘記、忽視內涵式擴大再生產。從優化配置和運用科技創新的視野考量,更應把這種方式作為重點,用最節約、最有效、最有利于創新的方式實現轉型升級。從提升產品做起(產品是產業的基礎),從提升整體企業,擴展到整個產業,其中利用科技創新和科學管理必須貫穿始終,資源配置決不能離開全程管理。

在實際運作中,內涵式資源配置與外延式資源配置經常是結合在一起的,多半是以內涵式資源配置為主適當擴大外延。企業的產生與發育是一個由“外延”到“內涵”的延續過程,猶如人的繁衍,由“外延”生子(建立企業),靠“內涵”撫養教育,主要是科技創新、精細而嚴格的管理,后者更艱難、花時間更長。

我國非公有企業的壽命平均僅有5年,主要問題是重“外延”輕“內涵”,登記建立的不少,成長壯大的不多。再如,科技從創新到創業進程其基本路線圖一般為:基礎研究――技術開發――中間試驗――企業孵化(商品化)――規模擴張。許多新興產業的崛起大都是利用原有基礎,逐步經過孵化而展開的。原有傳統產業的改造更是如此。以科技支撐的新興生產服務業和消費服務業就是實例。

以內涵式資源配置發展為主適當擴大外延式資源配置發展的最好方式是發展循環經濟。它是以科技創新為支撐、綜合效益最好的資源配置方式,即可節約資源又可優化生態環境;既可增加供給,又可提升消費;既可贏得經濟效益,又可獲取綜合效益。現今出現的循環經濟,既符合自然規律,又符合經濟規律。

發展生態生產力最基本最有效的形態是各類循環經濟及其產業鏈。以“3R”〔減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環recycle〕為基本原則,達到物質和能量的循環利用或高效利用,再造一個資源生態循環圈,把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統一起來,打通“內部性經濟”與“外部性經濟”,連接微觀效益與宏觀效益,使生態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得以科學高效耦合應用,這是實現“三低一高”(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根本出路。為此,需要克服在資源配置中重供給輕需求、重外延輕內涵的偏頗理解,應當樹立充分利用科技和系統化、整體性、協同性的全面理念。

4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構建政府、市場、科技耦合的“三元”機制

為深化提升對經濟質量的認識,必須擺脫西方教條,超越經濟學的原有框子,把經濟規律與自然規律統一起來,特別要重視科技在經濟整體運行系統中的主導作用。

反復強調:“中國經濟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發展,依靠資源驅動,規模擴張、出口導向的發展模式空間越來越小,必須更多地依靠創新引領和支撐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對于企業的成長來說,從出生到鞏固、發育,再到升級轉型,科技創新的引領、驅動都貫穿全過程。整體經濟的成長壯大更要靠科技引領支撐。

面對如此重大轉變,我們必須深化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更多地運用自然科學,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方針,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思維定式上,必須進一步實現經濟學飛躍。

鑒于科學技術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作用,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打通科學技術與經濟發展的通道。實踐證明,在加快科技創新的同時,應當把科學技術(尤其是現代信息技術)引入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的機制系統中來,使之與政府和市場“兩只手”耦合,形成合力,充當引領、驅動宏觀經濟與微觀經濟配置資源的“參謀長”,用以預測未來、窺探風險、參與謀劃、設計方略,克服經濟決策中的種種近視癥和短期行為,實現全程優化。這就要突破原有“兩只手”的理論框架,構建和完善“政府主導(方向)、市場主配(微觀配置資源)、科技主引(引領未來)”的三元機制系統,創立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型資源配置和宏觀調控理論和機制體系。具體運作制度、途徑、方法可在實踐中逐步探索。

這在理論上有一大障礙,就是認為科學技術只是“生產力”或“生產要素”,不是一種機制,只能參與資源的“被配置”的組合,不能起到引導、激勵、控制功能。此種看法恰恰是從概念出發,未認識到技術這個“第一生產力”的特殊性。

不錯,科學技術是一種生產要素,但它與實體物質生產力要素不同,屬于精神生產力、抽象形態的生產力,具有兩重性,既可以作為一種要素參與資源配置,又可以作為一種“磁力”、方法、信息、方案、藍圖、標準,成為一種引向力、驅動力和“造質力”,能夠引領、驅動、規范、引導資源配置。它與市場、政府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而是辯證統一,形成一個完整的機制系統。

“三元”機制能夠進一步助推市場的“決定性作用”,增強“正確發揮政府作用”。“三元”機制能提供大量預測信息,提高決策的準確性、前瞻性、系統性、協同性,使之更加科學化,促進經濟及社會的整體“優質發展”。

“三元”機制同發揮市場在配置資源中起決定作用和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是否相抵牾呢?不會。由于科技創新的嵌入,更會提高競爭力。

說:“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的總布局,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規律認識的深化,也能打通經濟發展與科技創新的通道。在處理經濟社會矛盾時,我們也必須首先考慮和適應自然規律,注重科技引領,創新驅動的作用,確立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

我們應當學會以系統思維發現,科技并不單獨起引領資源配置的功能,而是參與資源配置的機制系統,配合“兩只手”促進市場機制和政府作用的優化、提升,使之更有效率,好像“兩只手”機制上安裝了電腦(簡稱“兩手一腦”),使之更加自覺化、現代化,減少失誤,強化預見性和科學性,對企業研究、探測市場更能發揮正能量。其關鍵在于要使科技參與資源配置與宏觀調控機制化、制度化。按照恩格斯的觀點,這可謂經濟學的一次革命。

參考文獻:

[1] 喬地.經濟對話自然[N].科技日報,2014-10-24.

篇4

[關鍵詞]協同創新;創新機制;機制構建

[中圖分類號]F323.3 [文獻標識碼]A

我國的農業科技創新總體水平不高,究其原因是科研單位、高校、企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創新主體各成體系、各自為戰的局面尚未真正扭轉,分散、低效、缺乏協調仍是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存在的最大問題,迫切需要實行協同創新,提高農業創新主體的整體合力。因此,必須要加強農業科技協同創新,以提高農業科技創新的效率。

1農業科技協同創新的內涵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彼得•葛洛研究員最早給出協同創新的定義,即“由自我激勵的人員所組成的網絡小組形成集體愿景,借助網絡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狀況,合作實現共同的目標”。通過構建各種創新平臺,加強各創新主體之間的協同,來打破體系壁壘與學科阻隔,促進科技創新的人、財、物等要素實現有效配置和共享,最大限度地發揮創新主體的合力。協同創新的本質就是通過不同創新主體之間的相互配合、協作和補充,圍繞創新目標進行創新的行為,從而產生“1+1>2”的效果。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是在政府的引導和協調下,科研單位、高校、企業、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農業科技創新主體,以提高農業科技創新能力為目標,整合分散在不同農業科技創新主體之間的資源,加強農業科技創新主體間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研究,從而產生協同創新的增值效應。一方面,可將農業科技協同創新分為農業科技主體內部協同創新和農業科技主體外部協同創新;另一方面,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既包括單項農業創新技術,也包括從科研創新——成果轉化——生產運營等環節的共同創新。

2農業科技協同創新的基本要素

不同的農業創新主體對協同創新的認知存在差異,協同創新知易行難,必須要形成不同農業創新主體對創新目標的認同感與共同動力。從影響農業科技協同創新的要素和協同創新過程來看,農業科技協同創新包括動力協同、路徑協同、知識協同、目標協同和組織協同5個基本要素。

2.1動力協同

利益驅動是促進農業創新主體相互合作的外在動力,這必須通過市場機制來實現,通過市場機制促進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形成共同利益體,從而產生共同的動力。

2.2路徑協同

通過農業科技大聯合大協作,面向生產一線,面向企業、農民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來研究確定農業科技創新的方向和技術路徑。

2.3知識協同

加強農業科技創新各主體知識的相互作用,使各創新主體在資源共享、市場信息和產業需求等方面緊密合作,提升合作創新能力。

2.4目標協同

不同農業科技創新主體要應找準在農業科技創新中的定位,形成創新目標和利益訴求的一致性,保證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有序、高效運行。

2.5組織協同

通過專門負責協調農業科技創新的管理部門,來保障農業科技創新各主體之間的相互協調與有效溝通,從而實現各農業科技創新主體之間的共贏。

3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機制的主要內容

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應從三個方面進行協同:一是在宏觀層面的協同,即加強頂層設計與產學研協同;二是在微觀層面的協同,即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內部的協同和創新團隊的建設;三是在具體執行層面的協同,即項目協同和創新文化的建設。

3.1農業科技協同創新的頂層設計

由于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分別來自不同的部門與單位,具有不同的利益關系,需要從頂層設計,建立起統一協調機制,以跨越各創新主體的組織內外部邊界,打破部門的小團體意識以及條塊分割的體制壁壘,協調好各農業科技創新主體的利益與矛盾,促進資源盡可能在農業科技創新體系內無障礙的流動。一是建立農業科技管理的宏觀統籌協調機制,完善農業科技部門聯席會議機制,共同研究協商解決農業重大科技問題。二是做好協調組織各方面的工作,構建科研單位、高校、企業的知識、資源與行為集成的創新平臺。三是明確各創新主體的職能作用,實現分類指導,各司其職,相互配合。

3.2農業科技創新的產學研協同創新

解決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市場化不足,必須要強化產學研協同創新。產學研即科研單位、學校、企業等相互配合,發揮各自比較優勢,形成研究、開發、生產一體化的科技創新系統并在運行過程中體現出綜合優勢。一是瞄準現代農業產業發展需求,合力打造任務明確、力量協作、團隊協同的創新平臺,構建多學科集成的“一體化”農業科技綜合解決方案,形成“科研——生產——科研”的良性循環合作研發機制。二是要積極推進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我國近年來興起的各類創新聯盟,是以技術創新合作為主要目的戰略聯盟,圍繞特定的技術或產業,由相關領域的機構和專家組成的緊密型或松散型混合組織,以實現不同類型創新主體之間的協調。產學研創新聯盟持續健康的發展,需要關注組織管理機制、權益分配機制、資源共享、協同創新組織的績效評價和信息溝通機制等問題。

3.3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內部的協同創新

各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內部形成共同利益體,對于農業科技協同創新的實現也非常重要。創新主體要更好的實現創新目標,也依賴于主體內部創新要素之間的互動,形成主體內部的資源、人才和知識的分享機制。以農業科研單位為例,目前大部分農業科研單位的研究都偏向于在自己的學科領域進行的小科學研究,不同學科或不同內部之間存在壁壘,“單打獨斗”的現象仍十分普遍。一是要進一步加強單位科研資源的優化配置、高效利用和開放共享,加大內部創新資源的整合力度,建立單位內部有效、統一的創新平臺,實現既有科技創新資源的有效協同。二是推行實行項目化運作,由創新團隊帶頭人將創新目標分解成一系列創新任務,組織各個團隊成員開展科研項目攻關。三是抓好農業科技基礎條件平臺建設。單位內部研發平臺的搭建和運行將是解決資源分散利用、重復建設的重要方法,平臺的定位就是整合分散在單位內部的各個部門、單位和團隊的各類資源,形成“協作、共用、服務”的保障體系。

3.4農業科技創新團隊的建設

隨著農業科技的發展,學科之間的交叉現象日益明顯,科技創新光靠單一從事專業研究人員的創新還不夠,越來越多地需要以合作或團隊方式進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是我國農業科技創新團隊一個重要組成形式。加快農業科技創新團隊建設,是農業協調創新的關鍵。一是合理配置農業科技創新團隊成員結構。團隊帶頭人必須具有良好的素質和能力。創新團隊成員要形成有合理的年齡梯隊,注重老中青的合理搭配,以保持創新團隊的穩定性與持續性。二是建立良好的管理激勵機制,完善分工、推薦、議事、培養、文章署名等制度,形成能夠有效協調成員之間的利益激勵機制。

3.5農業科技創新項目協同

凝練協同創新項目,是農業科技協同創新的抓手,也是農業科技協同創新的突破口。只有凝練出大項目,才能創造大成果,才能取得大突破。通過項目引導,鼓勵創新主體開展深度合作,聯合開展重大科研項目攻關,才能促進資源共享,才能在關鍵領域取得實質性成果。一是建立科學、合理的項目選擇導向。科研項目在設置上面,要由科學問題導向向產業需求導向轉變,由強調論文和評獎向強調解決實際問題轉變,要更加注重科技對產業的直接支撐和分類評價。在支持方式上,要更加注重對農業科技工作自身規律的把握,由競爭立項為主向穩定支持為主轉變。二是完善“課題制”管理。建立與課題制相適應的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科研人員按照課題進行定崗、定編的動態管理。三是完善項目招標制度。實行競爭性招標和有限競爭性招標相結合,建立農業科技項目公開招標制,引入競爭機制。

3.6農業科技協同創新文化建設

團隊文化是團隊成員在相互合作的過程中,為實現各自的人生價值,同時為完成單位和團隊目標而形成的包含價值觀、行為準則、道德風尚等內容為主的潛意識文化。創新文化包括與創新有關的價值觀、信念、態度等人文精神的創新觀念文化和有助于創新的制度、規范等人文環境的創新制度文化。良好的團隊文化是農業科技協同創新可持續發展的內在影響因素。農業科技創新團隊文化建設與團隊負責人的個人魅力、領導風格和管理方式成顯著相關。要依靠團隊負責人對團隊文化進行締造和積極倡導,一個好的團隊帶頭人可以使課題團隊效果好氛圍好,其團隊帶頭人的品德素質影響和帶動著一班人,團隊帶頭人的能力和水平凝聚著一班人。要不定期地開展一些團隊內部聚會、活動等,讓團隊成員有機會相互交流,并真誠地對待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形成團隊內部良好氛圍。

[參考文獻]

[1]張力.產學研協同創新的戰略意義和政策走向[J].教育研究,2011(7).

[2]陳勁,陽銀娟.協同創新的驅動機理[J].技術經濟,2012(08).

[3]貝裕文,田治威,李文彥.產學研結合與協同創新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04).

[4]葉仕滿.協同創新:高校提升創新能力的戰略選擇[J].中國高校科技,2012(03).

篇5

文化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耦合的關鍵是機制優化,其機制優化主要表現在制度(政策)層面、產業層面和人力資源層面。如何實現制度(政策)耦合、產業耦合和人力資源的耦合,是發揮科技第一生產力助推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大舉措。

關鍵詞:

耦合機制;文化產業;科技創新

物理學意義上的耦合,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體系或兩種運動形式之間,通過各種相互作用而彼此影響以致聯合起來的現象。若干體系或運動形式之間產生的這種耦合狀態,呈現出高水平、開放而又穩定的狀態,而維系新的聚合體系聯動平衡的動力機制和結構模式,可以合并稱之為耦合機制。文化產業和科技屬于不同的概念和范疇,也分別屬于不同的體系。但是由于經濟社會不斷地向前發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不斷地調諧,使兩者之間越來越產生更多的時空交集,甚至每發生一次交集,都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強有力的推動作用,根本原因是由于它符合社會總體向前發展的目標要求。特別是在當今時代,科技發展已經與人們的生產生活高度融合,文化消費形態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甚至影響了人們的生產方式和思維方式,借助科技的便利和迅捷,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具有優勢競爭力的產業類型。而“文化與科技融合創新的本質就是數字化和網絡化時代人類文化生產組織方式的集成創新。”[1]并且由于各種資源環境越來越稀缺珍貴,如何聚合各種資源優勢,運用創新思維,建構耦合機制,使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做到最優化和最佳狀態,而文化產業恰恰由于它的智能性和低耗能,以及廣泛的社會效益,已成為當今各國制訂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的戰略思維模式。這種創新思維和耦合機制在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由于優勝劣汰的自由競爭,會自動產生精細化多樣式的耦合模式,但在不完全市場經濟條件下,則必須有宏觀的調控才能參與推動精細化多樣式耦合態勢的形成,通過體制機制改革來適應生產力的發展,使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始終保持平衡協調狀態。因此,推動文化產業發展與科技創新耦合的著力點,主要表現在體制機制創新上,其次表現在產業鏈的建設和人力資源的培育上,產業鏈的建設和人力資源的培育又決定于體制機制創新這個關鍵著力點,并協同維系新耦合體系的動態平衡。體制機制創新的目的是為了實現真正的制度耦合,而制度的深層耦合又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產業鏈的建設和完善是實現產業發展的基礎性要求,是通過市場配置實現產業要素系統優化和生產要素結構優化的有效途徑,最終實現產業體系的耦合。而人力資源的培育和配置是實現產業發展升級的重要供給要素,特別是發展文化產業,更需要有知識、能力和技術等全方位綜合型高端人力資源的耦合,才能適應文化產業不斷創新發展的動力需求。下面從制度耦合、產業鏈耦合和人力資源耦合三個方面,談談如何優化文化產業與科技創新的耦合機制。

一、制度耦合與機制優化

本文所指的制度是指文化產業政策和相關科技政策,本文所指的制度耦合也就是文化產業政策和相關科技政策的耦合。制度耦合要求兩者之間或各自相互之間處于一種和諧平衡狀態,互相促進、相互支持、互相印證和相互說明,緊緊圍繞文化產業發展和提升的目標要求,使相關政策不僅在體系上達成協調一致,在實踐操作層面也要達到無縫鏈接。體系上的協調一致要求相關政策具有體系性、連貫性和互補性。政策的體系性是指政策的配套性強,便于實施過程中形成合力。政策的連貫性是指它的連續性和滲透性,由于它的連續性和滲透性較強,就能發揮較為深廣的影響力。政策的互補性是指若干政策之間的銜接性較強,相互之間形成較強的支撐力。要在實踐操作層面形成制度耦合,便要求相關政策在微觀層面保持協調和諧,使政策條款具體明確,既不含糊,也不籠統。既不矛盾,也不沖突。針對性、可操作性和實效性都較強。由于體系上的協調一致和操作層面上的無縫鏈接,所以增強了政策體系的綜合應力,構成了權威和實效,由此形成制度耦合。制度的耦合決定機制的定向調控,由于制度的前瞻性和體系的一致性,會對產業發展和運作過程進行規整和制約,使產業發展總體符合定向規劃的預期。但在產業發展和運作過程中,市場對產業發展的影響具有決定性作用,市場的導向將沖破定向規劃的預期,使產業發展各要素出現各種不協調不平衡的狀態。而在定向規劃的預期不能隨意更改的前提下,只有對產業發展各要素包括各生產要素進行定向調控,才能保證這種預期的實現。而產業發展要素定向調控是宏觀調控的一種,其調控功能實現的重要前提就是制度的耦合。制度耦合對規避市場風險,保證經濟發展規劃預期的實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文化產業的發展由于它的內容要求和質量要求高,再加上市場的自由選擇和自由競爭度都非常高,使文化產業發展要素的調控比一般產業更難,所以對于它的制度耦合要求更細致更周到,使產業發展各要素的配置服從市場總體要求,使各要素的鏈接和交換達到無障礙狀態,實現區域范圍的自由調控和區際之間的相機調控。

二、產業耦合與機制優化

產業耦合是指產業體系的合理構架以及由此產生的和諧平衡狀態。產業體系內部的和諧平衡狀態主要是通過產業鏈的建構來達成的,產業鏈是產業耦合的主要表現形式。文化產業與其它產業相比,其產業鏈條延伸得會更深遠,因此它的耦合表達會更寬泛和自由,同時也更復雜和系統。除了文化產業主體在發揮主導作用之外,區域社會整體創新環境對它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整體創新環境包括政策環境、人力資源環境和文化氛圍等,其相互之間又是相輔相成、相互制約和影響的,共同構成區域社會整體創新環境。其中,區域文化氛圍是最具有持續競爭力的因素,是文化產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命脈。而優良文化氛圍的形成既和優秀文化傳統的繼承密切相關,又和社會整體開放程度戚戚相關,不僅包括政治、經濟、文化和科技教育的改革開放,還包括、風俗習慣和倫理道德等領域的傳承創新。文化產業鏈相對于其它產業鏈的獨特之外,便是它的上沿對文化內涵的挖潛和提升,也就是它的內容生產鏈的建構。內容生產鏈屬于文化產業鏈的一部分,是整個文化產業鏈建設的前提和基礎。內容生產鏈的目的是如何增強內容的質量,提升內容的價值,為后續文化產品的出爐灌注思想內涵和精神價值。內容生產鏈建構完成以后,才進入由精神產品轉變成物質形態的階段,要增強內容的表達度和表現力,就必須要借助現代科學技術的力量,使內容的表達更完善更快捷也更具體。然而由于文化產業內容表達與市場接受之間某種程度的斷層,以及由此產生內容生產的阻滯和科技滲透的障礙,反向阻礙制度耦合的形成。市場往往對內容表達有較廣的包容度,同時具備較強的甄別力,內容的生產如何適應市場的要求進行有效的自我調整,規避市場低位欲求,同時引導高位訴求,不僅是內容表達和傳播自身的要求,也是市場發展的要求,它不僅主導著文化產業發展的方向,對相關政策體系也有很強的倒逼作用。文化產業與科技創新的政策能否形成制度耦合,除了上游內容生產鏈的質量和水平外,中游產品的質量控制,科技研發的高端參透,做實做強主打產品,形成品牌優勢,做好產品的推介和宣傳外,還要重視下游衍生產品的開發和創新,使文化產業鏈的建設,無論是內容還是結構,無論是在時間縱軸,還是在空間橫軸,都產生深遠的影響力。江西文化產業與科技創新制度層面的耦合,關鍵還是要發展作品原創,千方百計提高作品的質量和水平,從產業的源頭抓機制優化和改革,挖掘本土文化資源,提煉提升文化精神,培育特色,形成品牌。加大獎勵鼓勵力度,實施文化創新工程,形成萬眾創新的氛圍。

三、人力資源耦合與機制優化

人力資源耦合是建立在制度耦合和產業耦合基礎之上,同時又具備自身特點的一種人才集聚形式。人力資源的耦合比制度耦合和產業耦合更具有自發性、流動性、競爭性和開放性的特點。人力資源耦合的自發性是由其價值自我實現的必然性所決定的,其自我價值實現只有群體價值和社會價值實現對接,才能找到真正的歸屬感和成就感。人力資源耦合的流動性是由資源自身的可選擇性決定的,為了實現自身價值的最大化,人力資源總是不斷地選擇耦合對象,來達到這一根本目的。人力資源耦合的競爭性,除了價值實現的目的之外,最主要的還是由其智能和技術要求所決定的。特別是文化產業類型,它對人力資源的要求比一般產業的要求更高端更全面,它不僅需要科技原創型人才、產業領軍型人才、高端管理型人才、高級技術人才,還需要文化藝術及審美方面的人才,以及文化創意方面的專家,所以它的競爭性特別強。人力資源耦合的開放性,是指接納各類人力資源的包容性和自由度。特別是文化創意型產業,對人才的包容和接納,無論是智能、思想,還是在科學、技術、藝術等各個方面,都要有非凡的開放胸襟和不斷超越和創新的膽識與氣魄,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對于文化產業人力資源與科技創新的耦合,其平臺建設尤其重要,特別是文化創意型人才的集聚和發展,更要重視其生長和發展的土壤培育,建構全民創新的體制機制,營造全社會創新創業的氛圍。而區域創新環境的建設和開放型經濟體制的建設,是其最重要的生長土壤。如何建立一種方便快捷的知識產權體系,鼓勵知識創新,真正保護知識產權,不僅是對知識產權本身的保護,更重要的是建構一種對勞動價值特別是創新性勞動價值,進行有效保護的機制與體制,對推動社會生產力的向前發展并構筑和諧社會生產關系有重要的示范作用。特別是對文化產業來說,由于對內容產品生產的內容指向,使它的產品不僅具有消費的價值,更具有文化傳承和發展以及和諧社會建構的意義。因為“文化成為產業,意味著有關作者、再生產、接受等各個環節的傳統解釋也發生了變化。但文化商品畢竟不是物質商品,因此,它仍然保持著審美生產的特殊性,具體地說,它所生產的不是物質性消費品,而是生產社會關系、溝通關系的文化商品。”[2]落實各種鼓勵創新的政策,加大鼓勵創新的力度。除了加大對大型文化產業集團的鼓勵和援助外,更要增加對各種中小型文化產業,特別是小微文化創意企業的幫助和補貼,讓它們真正成為市場的主體,真正在全社會形成一種萬眾創業的環境氛圍,真正釋放千百萬創業者的原創活力,科技創新才能真正釋放自己的能量和威力,為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強大動力,使文化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真正實現自由的耦合。

參考文獻:

[1]李炎,胡洪斌.集成創新:文化產業與科技融合本質[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6:108

篇6

第一,科技創新是民營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科技創新是企業應用新技術、新工藝,采用新的生產方式和經營管理模式,提高產品質量、開發新產品、提供新服務的市場行為。通過科技創新可以不斷重新組織生產條件和要素,不斷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品科技含量、改善產品功能,不斷開發新產品,使企業效能更強、效率更高、成本更低,從而獲得更好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和產品市場競爭能力。第二,科技創新是民營企業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升級的根本途徑。民營企業通過科技創新將技術和市場、技術創新與資產運營以及投、融資活動結合起來,調整已有的組織結構、技術結構、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新技術的應用可以帶動整個企業的行業生產要素的重新優化配置,從而帶動大量存量資產的重組,促進企業市場、人才、資源等的重組,同時盤活資產存量,優化資源配置,實現集約發展、內涵發展和創新驅動發展。第三,科技創新是民營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選擇。民營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全球化挑戰中獲得生存發展的機會和空間,取得競爭優勢,就必須通過提高科技創新能力,以專有技術、核心技術、自主知識產權和自主品牌來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國際產業分工和全球經濟格局中占據戰略制高點,把握企業發展的競爭機會和競爭主動權。因此,培育、保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民營企業科學發展的戰略選擇。科技創新將成為企業生存之本,為了更好地建立企業創新機制,發揮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民營企業利益各方需要用更加長遠的眼光來看待科技創新,有鑒于此,本文主要從長期出發,分析不同利益主體的行為。

二、相關利益主體的行為分析

1.科技創新是一項企業、社會共同的事業,是一個自上而下的行為,需要企業制度文化的保障也同樣需要員工和社會的支持。科技創新過程離不開眾多利益相關主體的參與。總的歸納起來,主要的利益主體涉及政府、企業、同業競爭者等利益相關主體。因此本文基于利益主體的理性經濟行為,對這些主體進行分析。政府的行為分析市場作為一種最為靈活的經濟運行機制,在理想狀態下能夠實現資源的帕累托最優配置,從而實現社會福利的最大化。政府作為市場的守夜人,在市場失靈的情況下依靠政府干預,使資源配置達到帕累托最優狀態。同時,政府希望整個國家的經濟健康持續向上地發展。目前政府可以支持或者不支持科技創新,如果支持,必須要有政策的引導,配備各項資金及政策的支持,會有短期利益的受損,如果不支持,短期利益得到了保證,但是長期而言,市場守夜者的作用就得不到體現了,政府追求持續向上的經濟得不到支持。為此,政府在民營企業科技創新方面,所站立的角度是支持。

2.企業的行為分析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正如前面分析所言,在科技創新這個問題上,企業會有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的矛盾所在,支持科技創新,對于企業而言,并不是停留在口頭上的,需要資金人力物力的投入,也需要企業投資者犧牲部分個人利益。如果不支持,企業的投資者也好,相關利益方也好,短期而言,不會有利益受損,長期而言,后續的利益保障不一定能得到支持。但是,從短期上看,企業更多地會因為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放棄科技創新,然而,如果企業具有更長遠的戰略眼光,其行為就會截然不同。倘若企業認識到,科技創新能提升企業整體競爭力,企業就會支持科技創新。至于企業支持與否,與其他因素相關,特別是同業競爭者的行為。同業競爭者的行為分析同業競爭者也是一個非常理性的經濟人,同業競爭的目的在市場競爭中希望能夠持續占上風,從而獲得更多的超額利潤,為此,在科技創新上,如果同業競爭者支持的力度較大,企業方為了不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勢必將不斷地跟進甚至趕超,如果整個行業競爭者都墨守成規,則企業方科技創新的必要性將大大降低。

三、相關利益主體的博弈分析

1.民營企業在資金、技術和消費者心理方面無法得到優勢,又面臨著眾多的同業競爭者。政府是市場守夜人的角色,為了使國家經濟持續有效發展,政府的做法是支持科技創新,在政策上給予較大力度的支持;短期內政府為了鼓勵企業發展低碳經濟,會支付補貼S。短期內企業為了支持科技創新,必須一次性支付經濟成本C,但此時會獲得政府的補貼S(S≤C),企業現有的經濟效益為E,但由于科技創新會占有部分現有業務的資源企業的經濟收益將會減少為aE(0<a<1)。(4)如果企業發展科技創新,由于市場對創新后的產品的需求增加,就會獲得經濟收益bE(b>1),如果企業沒有發展科技創新,那么此時,會在c第二階段喪失市場競爭力,企業的經濟收益就僅為cE(0<c<a<1)。如果企業的技術落后于同業競爭者(同業競爭者支持科技創新,而企業不支持科技創新),則企業為了維持市場份額,獲得企業收益,將付出額外的市場費用F。

2.本模型假設信息是完全的,也不考慮利率的影響,計算的是總效益。也就是說,在同業競爭者實施科技創新的情況下,實施或者不實施科技創新的收益差距比同業競爭者沒有實施科技創新的情況下要來的大,因此,與同業競爭者無技術優勢下的營銷費用是一個很大的支持。因此,同業競爭者的行為對企業行為有較大的影響。

四、結論和建議根據上述分析結果

篇7

一、可持續發展的含義

可持續發展是人們對傳統發展模式和工業文明進行深刻反思的基礎上形成的發展觀和新的發展模式,是關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一種主張,是人類走出生態危機的一種理性選擇。布倫塔蘭提出的可持續發展定義是:“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滿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思路,概括起來有三條:(1)改變單純追求經濟增長,忽視生態環境保護的傳統發展模式;(2)由資源型經濟過渡到知識技術型經濟,綜合考慮社會、經濟、資源與環境效益;(3)通過產業結構調整與合理布局,開發應本文由收集整理用高新技術,實行清潔生產和文明消費,提高資源和能源的使用效率,減少廢物排放等措施,協調環境與發展的關系,使社會經濟的發展既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又不影響后代人的需要,最終達到社會、經濟、資源與環境的持續穩定的發展。

可持續發展鼓勵人類經濟活動的發展。經濟發展是我們辦一切事情的物質基礎,也是實現人口、資源、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根本保證。無論是社會生產力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是資源和環境的利用及保護都有賴于經濟的發展。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意味著經濟增長不能只依靠擴大生產要素的投入來取得,而必須是通過提高總要素生產率,走內涵式擴大再生產的道路。

可持續發展要以保護自然為基礎,要求經濟發展能與自然資源和環境的承載能力相適應。經濟發展除了要求經濟增長以及經濟結構的轉變之外,還要求人口、資源和環境三方面的協調發展,也就是實現經濟、生態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不僅影響到我們這一代人,而且是一種會影響到子孫后代的大事,是跨越幾代人利益的選擇。

可持續發展既要求經濟上的持續發展,也要求取得社會持續和生態持續。生態持續是發展的基礎,經濟持續是發展的條件,而社會持續是發展的目的。可持續發展是能夠使人類長期利益最大化的道路,是在強調經濟發展的目的時,也要保持經濟、社會、生態的良好發展和建設。

二、科技創新是確保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戰略措施

(一)科技創新在資源可持續利用中的作用

1.科技創新可以增加已發現資源的儲量。伴隨著科技創新,技術進步,人類對資源的勘探水平不斷提高,資源的后備儲量也在不斷的增加。以石油資源的預測量來說,20世紀40年代預測的石油資源量為500億噸。1983年在倫敦召開的第十一屆世界石油大會上估算的全國石油的資源量為2460億噸,2000年在加拿大卡爾加里召開的第十六屆世界石油大會上估算的石油資源量為4138億噸。如果技術不提高成為資源勘探的限制條件,那么資源的儲備量就很難再有所增加,技術達不到,又如何能勘察出新的資源儲量呢?只有不斷科技創新,促使技術進步,才能不斷增加已發現資源的儲量,解決資源耗費帶來的短缺問題。

2.科技創新可以降低資源的使用成本。從世界范圍看,很多自然資源的使用價值盡管早就已經被人類所認同,但是由于技術的限制卻得不到大量的開發和使用。例如金屬鋁所具有的優良特性雖然在很早以前就被人類所認識,但是就是由于當時冶煉技術的限制而不能被大量開發和利用,直到電解法的發明才使得金屬鋁的大規模使用得以實現,而且使用成本也大幅度降低。

3.科技創新能夠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通過技術創新產生的新工藝、新方法,可以大大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從資源的生產工藝方面來看,新技術的應用既能夠降低能源的消耗,又提高了產品的質量。從資源的回收利用上來看,技術的提高可以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延長不可再生資源的使用時限。資源的短缺將制約著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然而其解決途徑不能過度依賴于國外資源,只能是從節約資源的角度,利用科技創新在資源的利用效率上減少資源的浪費,提高資源的產出效益,緩解資源短缺帶來的經濟增長約束。

(二)科技創新是經濟持續增長的保障

篇8

關鍵詞:創新平臺;系統結構;集成管理

中圖分類號:F062.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2009年5月,國務院正式批復《關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干意見》,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中也專門寫入“支持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近期國務院又批準了《海峽西岸經濟區發展規劃》,這些標志著福建省經濟社會發展進入了一個戰略機遇期,既是一個新的里程碑,更是一個新的挑戰。

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十二五”期間,我省將圍繞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高新技術產業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的目標,繼續做大做強電子、石化、制造等三大主導產業,大力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海洋高新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無論是主導產業、高新產業、新興產業還是傳統產業的發展,都需要科學技術的發展作為基礎和前提。而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又是推動科技創新、實現科技成果產業化,從而推動我省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抓手。

“十一五”期間,福建省大力加快科技創新平臺建設。2006年了《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計劃管理辦法》,政府財政先后投入大量資金,建成了一批省級及以上重點(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研究中心,建設了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科技中介服務平臺和科技資源共享平臺。2011年1月的《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提出強化創新平臺建設,圍繞福建省主導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重點產業集群加強各類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及管理,已經成為科技創新中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

二、科技創新平臺的相關研究

平臺概念源于工程領域。Baldwin和Clark(1997)認為平臺是由模塊體系、界面以及標準三方面所組成的。Robertson和Ulrich(1998)提出產品平臺是一個產品系列共享資產的集合,包括零部件、工藝、知識、人員與聯系等。Holmes等(1998)在美國競爭力委員會的一份報告中首次提出了創新平臺的概念,其內涵主要是指創新基礎設施、人才、前沿研究成果、資本等創新要素在特定環境下相互作用,從而推進創新成果的產生。

我國對于科技創新平臺的研究主要出現在2000年之后,起初主要以高校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為研究對象。高校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研究組(2004)提出高校應大力建設科技創新平臺,從而使高校成為國家創新體系的核心組成部分。此后,徐金梧、李未、王生洪(2005)、蘇躍增(2006)、馬衛華(2007)、王立劍(2010)、戴曉琳(2010)等學者也都闡述了高校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問題。目前,對科技創新平臺的研究有半數仍然是從高校的視角出發的。其次,不少學者對科技創新平臺的內涵、特征、組成要素以及運行模式等問題進行了研究。比如,吳國林(2005)提出,創新平臺實質上是創新活動的支撐系統,由創新基礎設施及必要的要素組成,創新平臺應成為創新要素交流、溝通和擴展的地方。張利華等(2007)從系統失靈的視角對科技創新服務平臺進行了研究,認為科技創新平臺是解決科技創新中系統失靈的有效辦法。王瑞敏等(2010)分析了我國各省創新平臺建設情況,針對我國平臺建設和運行存在的問題,應用“系統失靈”理論,提出了集成平臺建設的通用模式框架。孫慶(2010)對區域科技創新平臺體系以及運行機制進行了研究。此外,一部分學者對具體的科技創新平臺的運行情況或經驗進行了闡述。比如,李嘯(2007)分析了廣東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經驗;唐松(2010)以廣東佛山市為例對四種類型的公共科技服務平臺組織模式進行了分析;姚良(2010)對上海區域創新平臺進行了案例研究等。

近年來,也有學者對我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進行了研究,如:鄭慶昌等(2006)《試論地方科技條件平臺建設的定位――以福建省為例》,譚文華等(2006)《福建科技條件平臺建設發展戰略研究》,陳舒等(2006)《扎實構建福建科技基礎條件平臺》,鄭慶昌等(2008)《福建省產業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研究》,鄭慶昌等(2009)《科技條件平臺共享機制內涵與構成探究――基于資源共享利益矛盾的視角》,劉江翔(2009)《海西科技創新的公共行政平臺研究》,王國乾(2010)《面向福建制造業產業集群構建公共信息服務平臺》,等等。在福建省“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戰略研究中,也有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專題研究。

根據現有文獻資料,我們可以看出,科技創新平臺的研究愈來愈引起廣泛的重視,研究的成果也越來越豐富、深入,但總體而言,尚存在如下質疑:第一,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理論基礎究竟是什么?有些學者在科技平臺的研究中,雖然提及諸如:系統、界面、集合、模塊、集成、虛擬等概念,但沒有闡明其所依賴的基本理論。而更多學者的研究,僅停留在就事論事的層面,缺乏理論的支撐。第二,科技創新平臺的結構與特征究竟如何?由于缺乏理論基礎,必然導致對此認識的偏差,也因而造成在建設中缺乏藍圖的指引,短缺與浪費并存。第三,科技創新平臺的投資主體究竟是誰?即使科技創新平臺的投資主體是政府,但究竟該由哪個部門為主策劃?如何改變政府主導型的投資模式?等等這些,目前的認識,也不是非常清晰。第四,科技創新平臺的運作體制究竟怎樣?是計劃體制呢?還是市場體制?或是混合體制,我們對此也要有清醒的認識。第五,對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現狀分析也不夠,包括:結構、模塊、共享性等及其評價,因而,提出的建設重點,也缺乏理性的根據。

三、創新資源集成管理視角下的科技創新平臺界定

(一)創新資源

關于創新資源的研究,興起于20世紀末,相關的提法包括:科技資源、科技創新資源、技術創新資源、區域創新資源等。

周寄中(1999)在《科技資源論》一書中提出:科技資源是科技活動的物質基礎,是創造科技成果所需的各類要素的集合,并將科技資源分為科技財力資源、科技人力資源、科技物力資源、科技信息資源等四個方面。

科技財力資源是指從事科技創新活動所需的經費,主要來源于政府撥款和企業投入兩種渠道;科技人力資源是指直接參與科研活動的人員,主要來自科研院所、高校以及企業技術研發部門;科技物力資源是指科研場所、儀器設備等;科技信息資源主要包括專利技術信息和科技文獻兩大類。

筆者認為,科技創新資源除上述四種外,還應包括集成管理資源。它如同生產函數中新增的管理變量,起產、學、研、用整合的作用。

(二)集成與集成管理

著名學者錢學森是我國集成思想的奠基人。錢學森(1990)提出:處理開放

的復雜系統的唯一有效的方法是綜合集成方法,這為集成與集成管理的思想和方法奠定了基礎。

吳秋明(2004)在《集成管理論》中提出:集成是具有某種公共屬性要素的集合。集成思想源于系統理論,但是集成體又與既有系統有所不同:首先,集成強調模塊的獨立性,其模塊具有獨立的功能和組織,并不隸屬于集成體,離開某一個集成體,模塊照樣可以生存;其次,集成強調網絡化的組織結構,模塊與集成體之間是平等的,雙向選擇的,而系統是至上而下的樹狀結構;第三,集成過程應當是自發的、雙贏的,而系統的組成部分則可能會被犧牲掉某些功能和利益;第四,集成強調邊界的動態性,集成體是一個虛擬組織,它隨著目標和階段的不同,會吸收新的模塊進入或者放棄原有模塊。

構建集成系統的基本過程是:構建基本功能模塊一對模塊之間的界面進行設計一根據特定目標對功能模塊進行整合一形成集成系統。

而集成管理,則是對要素形成集成系統的全過程管理,包括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進而達到整合增效的目的。

(三)科技創新平臺的系統識別

1、科技創新平臺是創新資源的集成系統

科技創新平臺是一個聯盟,是由不同創新資源持有者所組成的戰略聯盟,以實現單個組織所無法完成的高水平的創新活動。科技創新平臺是一個創新資源的集成系統,它有別于系統科學中的系統概念。集成系統是依靠“場力”而形成模塊之間、層級之間、子系統之間的整合,從而實現各種科技創新資源的集成,進而實現科技創新。

2、科技創新平臺的系統本質

科技創新平臺的本質是一個“場”,它是由市場需求機制和政府引導機制共同形成的資源配置“力場”,在這一空間中,不同的創新要素,在“場力”的作用下,向著共同的目標主動集聚,并發生交互作用,以達到整合增效的目的。科技創新平臺本質的研究,將為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明確基本方向。

3、科技創新平臺的系統特征

研究科技創新平臺的系統特征,對科技創新平臺的建構、運營和管理,具有重要的意義。科技創新平臺的系統特征包括:整體性、多元性、獨立性、關聯性、層次性、開放性、泛邊界性。

整體性,指的是科技創新平臺是一個由不同要素組成的整體。

多元性,指的是科技創新平臺具有多種要素構成,例如:我們可以根據價值鏈將創新過程分為知識產生、技術發明、傳播、應用幾個要素或環節。我們還可以將一個科技攻關項目分解成不同的任務要素,由不同的模塊實驗室完成,等等。

獨立性,指的是組成科技創新平臺的模塊具有相對獨立性,他們既可以獨立經營,獨立完成某項任務,也可以與其他模塊協作,共同完成科研或交易工作。獨立性是聯盟的基礎。

關聯性,指的是科技創新平臺不同模塊之間具有價值的關聯性,是一個異質群體。不同模塊應當在一條價值鏈的不同環節上發揮各自的作用。如果要減少條塊分割和重復建設現象,模塊之間的關聯性分析是個關鍵。

層次性,指的是科技創新平臺是具有層次的系統結構,雖然它們呈網絡化的特征。科技創新平臺必然要有“核”的存在,以及層級分布,這是科技創新平臺的系統效率的基本要求。

開放性,指的是科技創新平臺與外界有不斷的能量交換,有不斷地輸入和產出,從而具有很強的維生能力。

泛邊界性,指的是科技創新平臺的邊界是漂移的,它可以因需要而縮小,也可以因需要而擴大。科技創新平臺的功能模塊構建應做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將可以利用的創新資源納入資源配置的視野,并進行有效集成與管理。

四、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實踐現狀

近年來,福建省政府在規范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與管理,促進科技資源的合理配置與共享,為科技創新活動提供良好條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針對我省在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方面尚存在的不足,包括:科研的物質基礎條件相對較差、科技資源不夠集中、條塊分割和重復建設現象突出等問題,出臺了《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計劃管理辦法》,指出建設四種類型科技創新平臺,即技術研發協作平臺、科技中介服務平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近五年來,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數量增長迅猛,所覆蓋行業也不斷增加,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取得了明顯的成效。根據不完全統計,福建省目前共有省級及以上重點(工程)實驗室82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02個、企業技術中心313個;建設了一批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例如:福州、廈門2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和4個省級高新區,廈門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廈門和福州2個國家級軟件園,福建省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臺灣學者創業園,閩臺農業科技園區,臺灣科技企業育成中心等。我們還建設了一批科技中介服務平臺和科技資源共享平臺,如:27個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87個生產力促進中心,國家專利技術(福建)展示交易中心,國家專利產業化(廈門)試點基地和福州市知識產權實施與產業化基地,福建省生產力促進中心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等。在科技文獻、科學數據、科技信息、大型科學儀器設備、自然科技資源、野外觀測臺站、檢測儀器與標準、實驗動物等領域,我們還建立了一批科技資源共享平臺。

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促進了我省區域創新體系的完善,為我省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

五、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問題及分析

雖然,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建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

(一)系統性。第一,計劃的系統性。目前,我省的科技創新平臺是由科技廳、發改委、教育廳分別牽頭建設,缺乏統一的籌劃。第二,建設的系統性。雖然,我們在建設四種類型科技創新平臺,即技術研發協作平臺、科技中介服務平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做出了巨大的努力,但總體而言,我省的科技創新平臺的系統結構并未形成,包括:作為整體的科技創新平臺系統圖、作為模塊的各種實驗室、服務機構在科技平臺系統中的角色定位、層次分布、相互關系等等。目前的相關研究,也未對此進行闡明。缺乏系統性,將導致我們對科研的物質基礎條件、科技資源的分布等認識上的偏差,也必然導致條塊分割和重復建設現象的發生。

(二)主體性。目前的科技創新平臺全部由政府部門或其直屬單位牽頭立項、組織建設和驗收,承擔單位90%以上為科研院所、高校及其他事業單位。企業在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中主動性不足,企業主體地位沒有顯現。

(三)經濟性。科技創新平臺在建設時注重前期投入和軟硬件指標的達標,但是對于科技創新平臺建成后的產出卻沒有明確的目標,平臺建設具有追求數量、輕視質量的跡象。科技創新平臺建設重投入、輕產出,容易導致科技創新平臺的投入產出不成比例。

(四)經營性。目前的科技創新平臺中,80%為研發平臺,其他類型的平臺嚴重不足,尤其是在各個行業中能夠自由開展技術咨詢和交易的服務平臺少之又少。科技創新平臺建設以研發平臺為主,忽視交易平臺的建設,導致科技創新無法發揮創新資源的市場配置功能。部分科技創新平臺缺乏經營和發展動力;一些科技創新平臺缺乏日常管理,甚至無法保持長期運行;一些科技創新平臺依靠

建設初期的投入“吃老本”,缺乏經營、發展和再投入。

(五)共享性。盡管建設公共平臺的初衷是好的,但我們忽視了公共平臺的識別,以及大公共與小公共的形成,因為,它們均以模塊建設為基礎的。此外,我們也忽視了公共平臺的主體性、經營性和經濟性。導致的直接結果是,使用共享資源和公共服務缺乏動力,無論是信息還是硬件設備的實際共享利用率都較低,共享平臺呈形式化的傾向。

(六)虛擬性。我們不僅對科技創新平臺自身的系統性認識不足,也沒有把我省的科技創新平臺置于全國甚至世界性的科技創新平臺更大的系統去認識和思考問題,一味地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一味地追求所有與所用的統一,這不符合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理念。科研的物質基礎條件、科技資源的分布,只有從更大的系統去認識,并應用虛擬技術去實現科技創新資源的集成,才能以低投入、低風險取得高效率、高產出。

六、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的系統結構模式

科技創新平臺,應有四個相互關聯的層次平臺組成。

第一層次,研發平臺、交易(服務)平臺。科技創新平臺可以分為研發平臺和交易(服務)平臺兩大類,如圖1。研發平臺負責知識和技術的產生;交易(服務)平臺負責知識和技術的傳播和應用,也負責知識與技術訴求的傳遞,是研究與研究、研究與應用雙向交流的紐帶和橋梁。研發平臺是基礎,交易平臺是集成。建設好研發平臺和交易平臺,對科技創新具有基礎性的作用。

對我省而言,將現有的技術研發協作平臺,歸入研發平臺,主要是: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關鍵技術的工程化開發為目標的國家或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行業研發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

將現有的科技中介服務平臺、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歸入交易(服務)平臺,主要是:面向社會開展技術擴散、技術服務、科技評估、管理咨詢等,包括科技企業孵化器、生產力促進中心、技術交易服務機構、科技咨詢和評估機構、科技投資服務機構、大型科學儀器設備協作共用網(含:各類分析測試機構)、自然科技資源庫(含:各類種質資源庫、實驗動物技術服務基地)、科技信息服務網(含:科學數據、圖書文獻、科技成果與專利信息)、以專利等科技成果推廣應用為目標的產學研對接項目、成果示范基地、產業化基地和科技園區等。

之所以這樣分類,在于技術研發協作平臺是以研發為特征,而后三類均以交易(服務)為特征。

第二層次,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重大科技創新平臺是科技創新平臺體系的組成部分,是圍繞我省某一產業,整合集成相關的國家級和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等創新載體以及其它創新活動參與者,構建形成從研發、成果轉化到產業化的上下游銜接、功能配套、分工協作的跨單位、跨部門、跨地區的平盟。無論是研發平臺,還是交易平臺,均由若干個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一級平臺)構成,如圖2所示。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主要是以產業發展為導向的。對我省而言,應圍繞推進傳統產業高端化、高新技術產業化、新興產業規模化的目標,圍繞繼續做大做強電子、石化、制造等三大主導產業,大力培育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與新醫藥、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海洋高新產業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戰略部署,設立重大科技創新平臺。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對我省產業的發展,具有集成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產業科技發展的作用。

第三層次,重點科技創新平臺。根據具體領域的具體需求,在重大科技創新平臺之下,設若干重點平臺(二級平臺)。研發重點平臺,以產業重大技術為基礎;交易(服務)重點平臺,以地區分布為基礎。重點科技創新平臺,具有承上聚下的功能。

第四層次,一般平臺模塊。即實驗室或技術中心,或是縣級交易(服務)平臺,它們是圍繞二級平臺展開,是科技創新平臺中的基礎模塊。

第二、三、四層次平臺間的系統關系,如圖3所示。

科技創新平臺系統運行的總體策略是:以市場機制為基礎,通過激活交易(服務)平臺的活力,催生研發平臺的深層次能力,進而提高整個系統的效率與效益。

首先,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是基礎,運營是關鍵。目前的科技創新平臺的系統運行,既不是計劃機制,也不是市場機制,政府管投入,卻無法把握產出,大量的科技資源被占用、浪費。因此,如何設計以市場機制為基礎,以企業為主體的平臺運行機制,是科技創新平臺建設的關鍵。

其次,激活交易(服務),是提高整個系統效率與效益的關鍵。我們目前所處的狀態是,大量的專利成果得不到轉化,同時,企業大量的技術問題又得不到解決。究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連接供求的交易鏈。研究成果找不到買家,企業也找不到賣家。其結果是,企業產品的科技含量越來越低,而研究人員的能力也越來越弱。因此,如何讓交易行為由企業承擔,使企業真正成為科技創新平臺的主體,是我們面臨的主要問題。

七、進一步研究的問題

第一,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結構化、系統化。上述論及的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的系統模式,僅僅是概念模式,應該更加深入地對我省目前已有的82家重點(工程)實驗室、102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13個企業技術中心、27個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87個生產力促進中心,以及各類園區、科技資源共享平臺、科技中介服務平臺等等,依照前述的系統層次分布,以產業為核心,進行功能分析、關系梳理,并形成系統結構圖。

第二,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重點。根據以上分析梳理,并考慮全國科技創新平臺的建設現狀和發展趨勢,提出需要建設的重大、重點和一般科技創新平臺,以及需要虛擬的重大、重點和一般科技創新平臺,以形成功能較為完善的福建省科技創新平臺系統。

篇9

科技創新在本質上是人類思想解放、認識不斷升華的過程。每一個科技創新成果都是人類思想變革的結果。解放思想的根本目的是突破科技創新的禁忌,解放科技生產力,培育現代科技之樹生長的土壤。目前,改革不利于科技創新的體制、制度,形成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機制、氛圍,是解放思想、推進科技創新的突破口。

在過去30多年的發展中,由于同質化平面擴張可以取得較好收益,握有巨大資源控制權的政府,通過推動強有力的投資,可以形成較高的經濟增長率,官員和企業都可以取得較好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業績。但是到了創新驅動階段,由于發展突出地表現在質的提升上,經濟動力主要靠經濟主體內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動力,取決于知識和人才,這種獨特資源是要依靠市場競爭和優勝劣汰的機制產生的,而權力本位(官本位)與這種機制是沖突的,并可能成為極大的障礙。因而,在創新驅動階段來臨時,必須進行一場邁向知識經濟的革命,樹立知識和人才的權威,將權力本位代之以知識本位,經濟發展由以往靠政府權力推動轉變為以知識和技術創新為標準的優勝劣汰所推動,真正形成一個能夠民主和自由地發揮創造力的氛圍,從而使創新驅動的動力不斷地增長并產生應有的成果。

權力、資本、勞動、知識、技術、信啟、等都是科技創新的基本要素,都參與科技創新過程創造社會價值,但參與創造的價值大小和比重有所不同。從創新驅動戰略的要求來看,當前在科技創新領域,存在著權力與知識二者的結構性失衡,甚至不同程度地產生一種“強權力一弱知識”的結構性格局。創新、探索、求真,原本是一種創造性的精神勞作,它不同于體力勞動的地方就在于它不可能在高壓和威逼之下發揮到極至。相反,只有在寬松、愉悅的心境下,才能激發出靈感,才能專心致志,進行深入的、極其抽象的邏輯思考。

真正意義上的科技創新,應該把求真求知看作是人生、企業、大學、科研機構的使命,把能為人類知識寶庫增添多少新東西,看作是個人和團隊價值的象征。這就是知識本位的真諦。我們要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和新的境界上來全面深入地理解創新驅動,以解放思想打破權力本位,重構知識本位型的有利于科技創新的機制和氛圍,并且應當立足知識本位來進行頂層設計。

倒逼企業形成創新動力機制

江蘇多數企業的盈利模式是在進入門檻不高的條件下,依靠各級政府的行政驅動和政策支持,依靠消耗曾經十分低廉的資源和勞動力,在低利潤率基礎上,以生產數量的擴張獲取必要的利潤。不少企業甚至以仿冒先進企業的創新成果為生,生產規模和盈利不斷擴大,由此形成產業同質性、低層次、規模攀比的競爭,產業的擴張速度往往遠快于創新周期。那些低端產業和產品往往能夠占據市場優勢,那些技術層次較高、具有創新成果的企業反而難以生存,其產生的效應是產業“逆淘汰”趨勢。由于創新需要大量投入,而投入又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因此認為“不創新慢慢死,一創新快速死”,在中小企業里面,這種心態相當普遍。與此同時,由于勞動力的廉價和充裕,在很多領域呈現勞動力替代資本和高效率技術的傾向。

近幾年,資源要素和環境約束的“倒逼”帶來的新知識、新技術的廣泛應用,產生人們始而未覺的進展,甚至解決了多年未能解決的問題。為此,需要調整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以市場為導向,繼續強化資源有效利用標準和環境保護標準,遏制低效消耗資源和損害環境的投資行為;以資源要素價格及資源稅的調整,遏制那些依靠低成本要素供給維持低水平規模擴張的行為;同時,大力保護知識產權,遏制盜用他人知識產權、仿冒先進企業創新成果以盈利的行為,促使企業知識創新以求生存和發展。

營造良好的創新運作機制

目前一些科研部門、大學或企業,“學者官員化”與“官員學者化”越來越成為重要現象。一方面,將那些在個人研究上已經冒尖的人物,轉化為“雙肩挑”的角色(既是個人的專業研究人員,又是一定的行政領導),此時,其個人研究工作的深度往往受到影響,本來在其已有研究基礎上已經可以進行“最艱難的突破”,但是一旦出現這樣的角色轉換時,其工作的方向發生某種偏移,可能的“突破”就被擱置下來。很多項目主持人、學科帶頭人、拔尖人才為組織申請新課題、應付各類評估檢查、參加尤關會議等所消耗的時間和精力越來越多,已經直接影響到了科研創新能力建設。另一方面,就是干脆用行政官員作為學術研究領域的業務掌控者,在確定重大研究方向、進行關鍵性的人財物資源配置、評價研究成果等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雖然外行并非完全不能領導內行,但是在專業化要求很高的研究單位,外行領導內行確實會導向誤區,至少可能是應有的學術研究能力不能真正實現其價值和做出應有的貢獻。

要從官本位轉換為知識本位,改變權力控制的各種無序替代狀況;要將激勵個人創新和鼓勵團隊創新相結合;從注重物質財富轉化為重視知識和精神財富;從外生性推動轉化為人的內生性推動,因為創造力是無法靠外生性強制推動的,必須內生地切實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

再造科技成果評價機制和創新風險承擔機制

一般而言,科技成果的創新價值是其突破前人、有新的內涵和意義的成果,而應用價值則是指把現有成果應用于實踐而產生經濟和社會效益。兩者是在不同的層面顯示其不同的價值,因而必須區分開來用不同的標準加以評價。但是目前在評價中往往混淆在一起,而產生不合理的評價結果。此外,對科技成果創新價值的評價,應該是由處于該領域研究前沿的專業人員來進行評價,才能真正衡量出創新的程度。但是目前不少科技、人文科學成果以及人才資格(如職稱)的評價,卻仍具有很強的行政化特征。

為此,需要完善科技成果的評價、獎勵以及創新失敗的退出機制,從而使創新成功者得到利益,創新失敗者得到保障。真正的創新往往孕育在失敗可能性較大的沒有人做過的事情中,探索過程的挫折和失敗的次數總是要遠遠多于最終的成功次數,且創新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失敗本身是一種越來越重要的學習方式。現在很多企業和科技人員普遍擔心失敗,很不情愿冒風險。其核心原因是官本位下的“敗者為寇”的社會環境影響以及從失敗中走出來時所遭受的人財物時間信息等方面的制約。為此,我們必須大力倡導給創新過程中的失敗以充分容忍與鼓勵的氛圍。

構建科技型企業家創新創業機制

篇10

Abstract: The regional sci-tech finance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reflects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promote each othe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sci-tech finance, constructs a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regional sci-tech finance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uses AHP-TOPSIS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regional sci-tech finance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The result shows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competitiveness of sci-tech development leading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region. Moreove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P鍵詞:科技創新;長江經濟帶;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

Key words: sci-tech innovation;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competitiveness of sci-tech finance development

中圖分類號:F83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7)04-0023-04

0 引言

科技創新已成為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科技創新的實現需要金融的強力助推,科技與金融的融合不僅能夠相互激蕩、互為補充,而且將“裂變式”地激活經濟社會發展的深層次活力,增強經濟發展新動力。我國十三五規劃綱要中強調要完善現代金融體系建設,支持科技金融發展。長江經濟帶東起上海,西至攀枝花,覆蓋11個省市,面積約205萬平方公里,人口和生產總值均超過全國的40%,是中國經濟重要支撐帶,也是科技金融發展的重點區域。據此,對該區域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進行評價和研究,有助于發現科技金融發展中的差距,相互彌補不足。

“科技金融”這一概念,國外學者并沒有明確提出。1912年,經濟學家熊彼特在《經濟發展理論》一書中首次提出了創新的概念,并指出金融是驅動創新和科技產業化的重要力量[1]。隨著社會進步,金融與科技之間的關系逐漸密切,相關研究更是層出不窮。Stoneman等通過調查研究英國的創新活動,發現金融能夠促進創新活動的發生,對小規模企業和高技術產業的作用尤其明顯[2]。Seokchin Kim等通過研究2000-2008年韓國上市公司的數據,發現間接的外部融資阻礙技術創新活動的發生,與之相反,直接的外部融資活動對技術創新起促進作用[3]。近年來,國內學者也十分關注科技金融的相關研究。趙天一,結合戰略性新興產業成長規律,深入分析科技金融的內涵及其與技術創新的關系,并從公共科技金融、混合科技金融和市場科技金融的角度設計戰略型新興產業科技金融的支持路徑[4]。梁偉真等在分析科技金融體系構成的基礎上,從科技金融結構、科技金融的發展程度、科技金融效果以及科技金融環境這四個方面構建科技金融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5]。除了研究科技金融的發展路徑及評價體系以外,學者們在科技金融支持對科技創新的影響領域的研究處于起步階段。徐玉蓮等利用1994-2008年時間序列數據,對我國科技金融發展與技術創新進行了Granger因果檢驗,認為財政科技投入、科技資本市場與風險投資支持對技術創新具有促進作用,但銀行科技信貸對技術創新的作用不顯著[6]。蘆鋒[7]、張玉喜[8]等則采用我國各省市的面板數據研,實證分析中國科技金融投入對科技創新的作用效果。

綜上所述,科技金融是科技和金融發展到一定階段后,融合而生的新產物。目前有關科技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金融概念界定、發展路徑、支撐機制以及與科技創新關系上,研究體系并不成熟,對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的研究屈指可數。科技金融是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力量,在經濟社會發展的地位舉足輕重。長江經濟帶包羅中國經濟的發達和欠發達地區,對該區域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進行評價,有助于促進科技金融穩健地發展。為此,本文以科技創新為導向提出長江經濟帶科技金融競爭力概念,構建AHP-TOPSIS測評模型,對長江經濟帶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進行定量評價和區域比較,以期找出各地區科技金融發展的優勢和劣勢,為各地區科技金融發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1 區域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評價框架

1.1 區域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評價指標體系

有關區域競爭力的研究層出不窮,中外學者們觀點各異,主要有財富創造論、資源配置論、產品提供論、經濟實力論、綜合論等五種論調[9]。本文將區域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定義為經濟區域在科技創新的指引下,促進科技與金融的融合,有效吸引及合理配置科技金融資源,使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場科技金融良好發展,從而加速科技創新能力。

根據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的內涵,遵循完備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等原則,構建區域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評價框架。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包括科技金融資源、公共科技金融發展水平、市場科技金融發展水平、科技金融效果四個維度。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的基礎是科技金融資源,核心是公共科技金融及市場科技金融發展,目標是科技金融效果。科技金融資源競爭力著重從投入的資源比例角度出發,包括科技人力資源、研發機構資源以及通訊網絡資源三方面;公共科技金融發展水平側重于政府科技金融的投入力度;市場科技金融發展水平則包括金融科技貸款額、創業風險投資機構數、科技型上市公司等相關方面;科技金融效果重c考察科技產出成果的效率,包括科技論文數、申請專利受理數、申請專利授權數、技術合同輸出數、技術合同輸出金額、高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等方面。各項的具體指標如表1所示。

1.2 數據來源

考慮到數據的真實性和可得性,本文選取2013年長江經濟帶11個省市的數據進行研究。相關數據主要來源于2014年《中國科技統計年鑒》、《中國金融年鑒》、《中國創業風險投資發展報告》、《中國證券期貨統計年鑒》、《中國高技術產業統計年鑒》和WIND數據庫,缺失數據用內插法和趨勢外推法獲得。

2 AHP-TOPSIS組合評價模型構建

2.1 確定指標權重

本文通過層次分析法(AHP)和德爾菲法來確定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指標權重。首先在專家客觀評分的基礎上,分別構造各層判斷矩陣,并進行層次單排序;然后根據單排序結果,經過總排序計算和通過一致性檢驗,得到層次總排序和指標權重(表2)。

2.2 構建評價模型

TOPSIS法是一種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基本原理是借助多目標決策中的正理想解和負理想解的距離來評判對象進行排序[10]。本文構建區域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的AHP-TOPSIS評價模型,對區域科技金融發展分項競爭力和綜合競爭力進行評價。

3.2 結果分析與建議

本文通過AHP-TOPSIS方法,對長江經濟帶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從科技金融資源、公共科技金融發展水平、市場科技金融發展水平、科技金融效果4個維度來進行分析發現:①長江經濟帶下游地區的科技金融資源能力在長江經濟帶中遙遙領先,科技金融資源相對貼近度均高于0.550,而中下游地區則徘徊在[0.050,0.300]的區間內,中下游地區差距較小,下游地區的科技金融資源已經積累到相當高的水平,而中下游地區,科技金融資源相對欠缺,云南、貴州等地甚至較為匱乏。從某些具體分項指標看,差距則更為明顯,地區間的科技資源能力與科研機構數量及經濟發展水平等直接相關。2013年上海研究與開發機構數研究與開發機構數高達380個,近乎為排名最末的重慶的12倍。②長江經濟帶下游地區公共科技金融發展最好,上海市依然遙遙領先,R&D經費內部支出來源于市場資金數額高達2455541萬元,相對貼近度為1,表明上海十分注重科技金融的發展,政府資本投入較高。中下游地區相對落后,但四川超過江蘇和浙江,以1527764萬元市場科技金融融資金額躍居第二,政府投入力度較大。③市場科技金融是科技金融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包括以市場為主的各種科技金融資本形態和要素,影響著科技金融的發展走向。江蘇市場科技金融發展在長江經濟帶中位列第一,相對貼近度為高達0.863,浙江(0.600)和上海(0.407)緊隨其后,剩余九省市市場科技金融相對貼合度整體偏低在[0.020,0.250]的范圍內波動。④科技金融效果反映了科技創新性產出,科技金融運作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科技創新性產出。江蘇省科技金融效果相對貼近度高達0.998,在長江經濟帶的省市中大幅度領先,位列第一,上海(0.467)、江蘇(0.428)則分別排名第二、第三,長江經濟帶下游地區,其他省市科技金融效果相對貼近度在[0.005,0.300]的區間內波動。

整體而言,長江經濟帶中科技金融發展水平排名第一的為江蘇,相對貼近度為0.732,上海(0.544)和浙江(0.513)分別位列二、三,下游地區整體發展水平較高。長江經濟帶中游地區,科技金融發展水平相近,湖北科技金融發展均衡,整體水平較高,而江西省綜合排名較為靠后,尤其是市場科技金融發展水平在11個省市中處于倒數第二的位置,影響較大。長江經濟帶上游地區中,四川綜合排名第四,公共科技金融發展水平較高,起到了良好的引導和示范作用,重慶、云南、貴州則發展落后,貴州科技金融資源、公共科技金融發展水平、科技金融效果都處于末位,科技金融發展水平遠遠落后于長江經濟帶下游地區。

通過研究比較長江經濟帶11省市科技金融發展狀況,各省市應從現有資源出發,著力補齊短板,找準優勢,重點突破。首先,長江經濟帶下游地區,盡管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具有壓倒性優勢,應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科技金融產出效率,同時上海和江蘇應當積極發揮其輻射引領作用,帶動長江經濟帶中的其他地區科技金融的發展;而浙江應著力加強公共科技金融發展短板,加大政府財政科技投入力度,以政府為主導,打造特色科技金融公共服務平臺,完善公共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不斷提升科技金融競爭力。其次,長江經濟帶中游地區科技金融發展平穩,應當把握機遇,穩中求進,湖北、安徽以及湖南科技金融發展各方面處于中上游水平,仍需積極整合科技金融資源,推進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場科技金融的發展,提高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江西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偏低,市場科技金融發展滯后,應當不斷完善科技金融產品和服務,盡量滿足用戶科技金融貸款需求,同時加強創業風險投資機構監管力度,杜絕管理亂象,促使其更好的為科技型公司發展提供資金保障。另外,長江經濟帶上游地區,科技金融發展整體落后,尋找優勢,做好長遠規劃是這一區域科技金融競爭力提升的突破口;四川省要充分發揮公共科技金融的導向作用,整合科技金融資源,擴大科技金融市場,提升科技成果產出和轉化是當前科技金融發展的重中之重;相比之下,重慶、云南、貴州科技金融發展中的短板密集,重慶要將促進公共科技金融發展放在首要位置,云南和貴州則應大力推動科技資源和金融資源有效對接,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資體系,促進技術、資本、人才等創新要素向科技型企業、新興產業、科技園區集聚,為創新型建設和經濟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全面提升科技與金融結合水平。

4 結論

本文通過分析科技金融的內涵,構建區域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評價框架,運用AHP-TOPSIS評價方法對長江經濟帶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進行評價。研究結果表明:科技金融發展競爭力具有較大的區域差距,長江經濟帶下游上海、江蘇、浙江競爭力最強;中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次之;上游除四川競爭力較強外,重c、云南、貴州處于末位。長江經濟帶下游省市科技金融發展良好,科技金融資源有進一步優化空間。中下游地區普遍綜合競爭力整體偏低,科技金融資源欠缺,科技金融效果不佳,需要補齊短板,尋求重點突破。為此,本文從各地區的實際出發,給出了相應的發展策略和建議。

長江經濟帶下游地區科研機構眾多,經濟發展狀態良好,已經進入了良性循環階段,是科技金融發展的引領者。而中下游地區相對落后,人口,經濟,環境全面不占優勢,此時需要突出政策優勢,更需要政府在多個層面來提供政策優惠,引入高端優質科技項目落地,提供金融稅收優惠,提升吸引力,突出特色。落后地區應結合現有科技與金融資源條件,牢牢抓住科技金融服務主體,確定階段目標,有所側重,突出特色,務求實效,將試點創新方案落在實處,尋求重點領域的突破,提升科技金融競爭力。

參考文獻:

[1]約瑟夫?熊彼特.經濟發展理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40.

[2]Alessandra C. Stoneman P. Mayer-Foulkes.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Convergence: Theory and Evidence.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1(1):173-222.

[3]Seokchin Kim, Hyunchul Lee, Joongi Kim.Divergent effects of external financing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y: Korean evidence[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6,5:22-30.

[4]趙天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金融支持路徑及體系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4:63-67.

[5]梁偉真,梁世中.科技金融的綜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科技創業,2014(10):64-67.

[6]徐玉蓮,王宏起.科技金融對技術創新的支持作用:基于Bootstrap方法的實證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2:1-4.

[7]蘆鋒,韓尚榮.我國科技金融對科技創新的影響研究――基于面板模型的分析[J].中國軟科學,2015,6:139-147.

[8]張玉喜,趙麗麗.中國科技金融投入對科技創新的作用效果――基于靜態和動態面板數據模型的實證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5,2:177-184.

[9]王秉安.區域競爭力研究述評[J].福建行政學院福建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3,4: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