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結課論文范文

時間:2023-03-18 01:31: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心理健康結課論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心理健康結課論文

篇1

關鍵詞:心理干預 德育滲透

心理健康教育已經成為初中必修課,但是心理健康的輔導不僅僅是心理健康教師的工作,也是每一位任課教師的責任,思想政治課更應該而且理應成為心理健康輔導的主陣地。心理健康的輔導,對學生來說受益匪淺,因為一個健康的心理是從事任何工作的前提,迎接生活和學習中的種種挑戰,這是思想政治課教師的責任,這就是每個德育工作者需要做好的課題。那么,如何將心理健康教育滲透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學?

一、運用思想政治課教學的特點進行心理輔導

思想政治課具有心理健康輔導的內容,教材中有很多至理名言、名言警句可以供學生借鑒和思考。也有大量文質兼美的優秀篇章,人物形象豐富多彩,在這些人物中,有很多出身貧寒卻能刻苦學習,最終學業有成,實現理想和抱負。在讓學生認識這些人物高尚靈魂的同時,還要引導他們把這些人物形象作為榜樣,時時自勉。

二、將心理健康教育貫穿課堂教學始終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感波動、心理體驗,發現問題及的給予心理干預和指導,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態以及敢闖敢拼積極進取的精神。

1.磨礪意志,戰勝挫折

教師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面對挫折,迎接暴風雨的堅強意志,教會他們“人生難免有挫折,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陽光總在風雨后,人生的挫折是磨礪意志的秘密武器,使他們明白“機遇永遠垂青有準備的頭腦”,做好迎接挫折和挑戰的心理準備。培養學生抗擊打、抗挫折的心理素質。利用諸多名人在逆境中迎難而上最終成就偉業的典型故事。例如,大家耳熟能詳的《千手觀音》這個節目,就是一個典型的教材。那些聾啞人克服種種困難,給我們留下堪稱千古絕唱的舞蹈場面,震撼過后就是深思。經常用古今中外的典型故事,從中汲取一種精神力量,樹立榜樣,使學生們擁有陽光的心態,快樂生活。

2.熱愛生命,熱愛生活

熱愛生命,是因為生命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生命就要怒放,就要精彩。生命的意義在于價值,在于尊重生命,關注生命,珍惜生命。珍惜世間一切生命,因為每個生命背后都有靚麗的生命軌跡。熱愛生活,是因為生活需要一種積極心態,樂觀面對一切如意的,不如意的,快樂的,不快樂的,因為這一切都是生活的饋贈,都是不可多得的財富。

三、利用小論文寫作進行心理干預和指導

初中生自我意識較強,有獨到的見解,有心理承受力,利用有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心理干預和指導是必要的。教師可以利用撰寫小論文的方式,查找學生身上的不足,查找心理健康隱患,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本著積極、客觀的態度評價自我。例如面對初中生的早戀問題,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表達“我對早戀的態度”,可以根據學生的判斷和平時表現,及早洞察學生的早戀傾向,將學生的這種情感控制在一定的范圍。

除此以外,教師還要明晰學生們感興趣的,能激發學生創造力的話題,例如你對“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這一觀點的理解。通過小論文開闊學生的視野,樹立“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愛社會等大愛情懷。

四、主題探究實踐活動是德育的契機

思想政治課程中設置了主題探究活動,方便進行學生心理輔導。教師教學中可以在獨立探究基礎上,團結合作,提升學生的判斷力和思辨力。學生通過自編自演小品、相聲等喜聞樂見的小作品,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健全的人格,也使思想品德教學落到實處,學生們在愉快的氣氛中領悟道理,增長知識。

總之,作為思想政治教師要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手段,利用思想政治課這一陣地滲透心理健康元素,為學生搭建精神家園,奉獻精神大餐,使學生擁有健康而良好的心理品質,這才是使他們受益終身的課程。教師一定要發揮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吸收心理健康素質的有機養料,要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和心理變化,創設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促進思想政治課的德育功能,為學生營造一個健康、樂觀、向上的學習環境。

參考文獻:

篇2

一、班主任開展心理輔導的優勢分析

1、學生對班主任有依賴、信任感

在家里孩子對父母有依賴感,在學校里班主任在學生心中有較大的權威。古人說:“親其師,則信其道”。班主任在生活中樂于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對學生真誠關懷,善解人意,尊重學生,就會得到學生的接納和認同,學生對班主任往往會無條件地有一種依賴感和信任感,使得班主任在班級心理輔導教育中有天然的權威性和深厚的影響力。

2、班主任對學生開展心理輔導有更多的靈活性、多樣性和針對性

班主任針對學生和班級出現的心理問題,可以結合各種活動對學生進行團體輔導。如:在五四青年節舉行的“緬懷革命先烈”的活動中,組織學生學習革命先輩高尚情操和良好的價值觀、人生觀,幫助學生樹立奮發向上、立志成才的觀念和思想;在開展"優秀班干部評選"的活動中,進行"對待落選的心理調適"、"干部輪換與人際關系"的專題輔導,讓學生干部積極參與,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從"自我發現"(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長處和能力)——"自我評價"(相信自己、正確評價自己)——"自我調控"(克服困難、取長補短、保持良好心態)——"自我發展"(如何挖掘潛能、塑造良好個性)等幾個方面,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品質。

課堂是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班主任充分利用班團隊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課堂教學中通過訓練、輔導、暗示、感染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在課堂教學中,我們的班主任努力從以下六個方面開展:(1)以學生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人格塑造,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2)以問題為中心,理論聯系實際,幫助學生解決心理問題。(3)以活動為載體,加強心理訓練,塑造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4)以激勵為手段,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心理暗示。(5)以方法為重點,幫助學生掌握提高自身心理素質的方法。(6)以模范為榜樣,給學生以積極的心理感染。

3、班主任在課任老師與學生之間起著溝通、調解作用

在學校工作中,教師是學校各項工作得以正常開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他們不僅是科學知識的傳播者,更是塑造學生美好心靈的生力軍。班主任在學生全面健康成長的過程中起著導師的作用,并負有協調各科任老師商討本班的教育工作,互通情況、協調各種活動和課業負擔的責任。班主任與任課老師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能促進任課老師在工作中與班主任保持相互協調和配合的局面,形成班級任課教師的合力。

(1)班主任與任課老師攜手共進。在工作中班主任要將班級學生的基本情況主動向任課教師作介紹,使任課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行為習慣暖和家庭情況有一個整體的了解,便于任課老師在教學工作中對學生提出切合實際的相互協調的要求;班主任要把自己工作上的設想告之任課老師,并就管理班級的方法、對學生的要求和所采取的措施與任課老師達成共識;對一些特殊學生的教育要注意相互溝通,加強合作。

(2)班主任要充當班級信息的收集與反饋的最佳使者,為任課老師制定教育措施提供依據。

(3)班主任要善于化解學生與任課老師之間的矛盾。平時可以邀請任課老師參與班級的課外活動,增加師生情感交流,減少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轉貼于

4、班主任可及時與家長溝通,家校聯手共同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學校、家庭的共同參與和配合支持。班主任定期召開學生家長會,對家長開設教育心理學知識講座,向家長傳授與現代教育相適應的家教方法,使家長能以平等、民主的態度對孩子進行正確的家庭教育、心理輔導,創設一個良好的個性心理健康發展的家庭環境。對有心理問題苗子的學生及時進行家訪,不定期與學生家長聯系交流,形成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合力。

二、班主任開展心理輔導的實踐探索:

對學生的心理輔導主要由班主任老師承擔。學校規定每周二的班會課(二周一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每學期初每位班主任制訂好班級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計劃,每月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例會,組織評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論文"、"心理健康教育優秀個案報告"、"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優秀教案"等手段,引導班主任不斷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輔導水平。

1、“走出去,請進來”,提高班主任心理輔導的理論素養,增加工作底蘊,推動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正常開展

教師的心理素質及心理輔導能力對學生的心理影響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師要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成為學生學習能力的推動者,成為學生健康心理的保健醫生,去排除學生心理的苦惱,解決學生心理“癥狀”,并且依照心理健康的原則維護學生的自尊心,消除學生不必要的緊張和焦慮。這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得以正常開展所不可缺少的條件。因此 培養一支自我心理素質良好、又樂于和善于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隊伍成為學校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任務。我校自95年成為上海市心理健康教育實驗校以來,一方面我們每年選派1~2名骨干班主任參加協會主辦的各種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班,學習心理健康教育所需的理論知識,并多次邀請心理健康教育的專家、學者來我校對教師舉行專題講座,幫助廣大教師認識心理輔導的重要性,掌握對學生進行心理輔導的技術和方法;另一方面,學校專門購買了有關心理方面的書,為教師接觸更多的心理知識提供條件,每學期又開展班主任自我培訓、自我學習和自我交流為形式的學習輔導班,邊學習,邊實踐,幫助熱心從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師提高理論素養和實踐操作能力。

2、指導班主任開展心理輔導公開教育活動,提高團體輔導的技術和技巧,使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向現代化和高質量方向發展

學校每學年開展形式多樣的、以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題的系列活動,旨在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確立自信,學會處理各種人際關系,獲得成功的體驗。如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評比,評出了《走近老師》、《走近家長》《自信的三腿小凳》、《做情緒的主任》、《何必為打翻的牛奶哭泣》《學花零用錢》等優秀活動課;開展 “與父母的心靈溝通”——孩子給家長寫信、父母給孩子回信等活動,使學生把平時不愿對父母講的話通過書信向父母傾訴,讓父母了解到孩子的內心世界到底在想些什么,同時也了解到父母對他們的期望和對家庭的付出,使孩子和家長真正達到心與心的交流。班主任通過各種方式將所要傳授的心理知識寓于活動之中,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受到心理健康教育,收到了較好效果。

3、發動班主任參加個別心理咨詢活動,把握學生的心理脈搏

學校十分注意對個別心理行為偏差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對他們重點關心,積累個案,跟蹤教育。為了讓班主任更好地解決學生中存在的自卑、孤獨、學習焦慮等傾向,學校為心理輔導室配備了電腦,購買了心理測試軟件,以便對學生進行科學、規范的心理測試和咨詢活動。每位班主任都建立了自己班級的學生心理檔案,并參與每天中午對學生的個別心理咨詢活動,他們客觀地分析測試的數據并將部分測試的結果與學生和家長溝通,有的方矢的開展心理咨詢活動,舒緩學生的心理煩惱。科學地運用測試軟件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了學生的心態,把握了學生的心理脈搏,我們的老師把對學生的咨詢整理成《青春的萌動》在個案高級研修班學員論文集上發表。

4、鼓勵班主任積極開展教科研,用科學的理論探索心理健康教育的一般規律

篇3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有待提高

目前,嶺南師范學院擔任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的教師全部由二級學院的輔導員擔任。年輕的輔導員們幾乎都沒有接受過專業、系統的心理知識的學習以及相關的培訓,多數輔導員并不是在與自身專業相關的學院工作。以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為例,四個輔導員都是文科出身,其中兩位輔導員剛就職,對學院各個專業在學習、培訓和就業等方面的情況了解不深,在給學生授課的時候尤其針對“學習”這一講的時候,未能很好地利用自身的專業知識給予學生指導。剛剛入職的輔導員由于工作經驗不足,課堂上缺乏對學生熟悉的案例的切入及分析,不能很好地結合與同學們相近的例子來闡釋相關的理論知識。

(二)教學內容針對性不夠,缺乏吸引力

調查發現,大學新生對于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最關心的內容有:克服自卑及建立自信、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如何完善自我、如何提高人際交往能力、戀愛與性等方面。目前,嶺南師范學院的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自我認識、人際關系、學習、戀愛與性心理。這些內容并不能完全滿足大學生的需求,而且由于這一門課只有8學時,因此每一講內容只有2學時,有些內容只能粗略提及,無法深入詳盡地進行分析,有些問題只能點到即止,如戀愛與性心理。

(三)授課對象不分類,無法進行差異性教學

根據調查,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性別、不同家庭背景的學生對于心理健康課程有不同的需求。但是目前嶺南師范學院一般都是以專業為單位的大班授課,無法根據學生的年級、性別、家庭背景等的差異進行教學。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有其獨特性,若能根據學生的差異性展開授課,因材施教,效果會更加明顯。因材施教是指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及個別差異出發,有的放矢地進行有差別的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的發展。

下面筆者將以嶺南師范學院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2015級大學新生為例,探討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在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當中使用的可行性。根據調查數據,該年級新生的基本情況為:2015級的大一新生一共有504人,男生315人,女生189人,男女比例為17:10;其中農村孩子353人,城鎮學生為151人,農村與城鎮的比例為7:3,總而言之,該年級學生男生居多、農村孩子居多。以近幾年授課結束后學生提交的心理課程論文來看,絕大部分學生的課程論文都是抄襲應付了事,較少學生能在課程結束后根據自己的體會認真完成相關論文,這既能反映學生的學習態度問題,更能直接體現這門課是否最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需求,以及學生能否在該門課程中獲得實質性的指導。因此,作為授課老師,應該以積極態度對待自己的課程,如何讓學生愛上課,如何上好課,都是值得反復斟酌的。

二、改革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教學模式的建議

(一)提高授課教師的專業水平

大學生心理是否健康,對其大學生涯的學習生活是否能順利開展有著極大的關系。作為一名大學新生,剛進入大學的時候會有各種困惑,如果能得到老師的專業指導,將會極大地減少在新環境中的心理障礙。因此,學校應當重視對相關教師的培養,創造更多的機會讓輔導員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并定期召開相應的備課會,促進各位授課老師的交流,了長補短,也能讓剛入職的輔導員學習更多。此外,輔導員自身也應積極主動地加強心理健康知識的學習,并根據所從事的學科屬性主動了解各專業學生的不同情況,以便能在給不同專業的學生講授時給予學生更好的指導,平時要注意積累相關的案例,用最貼近學生的案例使課堂教育的效果更加實用。

(二) 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應當輻射整個大學生涯

前面已經提到,根據調查,不同年級的學生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知識有不同的需求。但是目前這一課程主要在大學新生入學后、中段考試前給予授課。總的來說,該課程開展及時,有利于大學新生在懵懂階段及時調適自己,適應大學生生活。但是這雖然能及時解決大一的“迷茫”,可大學生接下來還會面臨大二的“彷徨”、大三的“瘋狂”、大四的“絕望”,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沒有輻射整個大學生涯,非常不利于學校對其后續的大學生活進行追蹤和指導,大大削弱了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在大學生涯里的重要作用。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課程應當輻射整個大學生涯,契合學生不同階段心理的發展需求,滿足同學們的心理訴求,減少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發生。

(三) 根據性別開設男女特色班

踏入象牙塔大門的青年們,如放飛的小鳥,想著能在自由的大學殿堂里自由飛翔。大學,也是戀愛的黃金時期,由于傳統教育的局限性,學子們被禁錮的戀望在大學里得到釋放,但如果沒有適時的、適當的指導,學子們的戀愛之花不一定能開得健康燦爛,在戀愛中令自己的身心受到傷害甚至失去生命的例子也是屢見不鮮。由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在大學新生入學之時就開設,這對大學生的戀愛行為能及時地加以引導。隨著年齡的增長,男性和女性各顯示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如果能分別針對男女生開展區別教育,效果會更加明顯。目前我院是按照以行政班或者專業為一個班級來進行授課的,男女比例懸殊。如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專業,男女比例為11:1。因這門課本來存在課時短的局限性,教師根本無法針對男女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征有針對性地進行授課,未能達到更好的課堂效果。如戀愛與性心理這一講,如果能針對性地開展對男生的責任教育與對女生的自愛教育,相信教育效果會立竿見影。因此,開設男生心理健康特色班和女生心理健康特色班,讓大學生在屬于自己性別的課堂上更好地認識自己,讓男生和女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特性去揚長避短,讓男生更謙遜更陽光,更有責任與擔當,讓女生更自信更樂觀更自愛,讓教育達到真正的目的。

(四)開設農村生源、貧困生心理健康指導班

嶺南師范學院的生源以廣東省為主,其中又以粵西地區為主,絕大部分是農村生源,貧困生又占為數不少的比例。根據筆者的經驗,農村學生較城鎮的學生更加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美國精神分析家哈內認為:很多心理問題的產生都是由于對環境的適應不良而引起的,如果人原有的心理定式不能隨著外界的改變而改變,比如當人的思想、情感、態度、意志等因素來不及協調時,個體就會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壓力,就會與別人發生矛盾和沖突,當這種矛盾和沖突積攢到一定程度時,個體就會產生迷茫、空虛、焦慮、壓抑、緊張等不良情緒。當踏入大學之門的農村大學生(尤其家里經濟條件比較差的)面對跟自己之前生活不同的人與事物,更容易產生自卑、焦慮等心理問題。

因此,筆者建議,專門針對農村生源及貧困生開展心理健康課,在自我認識、學習、人際交往、戀愛與性心理健康等方面給予他們及時的指導,會大大降低他們在大學最初的日子里的不適應及盲從,早日平衡自我、實現自我。除了學生本人受益,學校更是因能在特殊群體學生的心理問題出現之前就給予及時的引導,從而減少了這類學生今后出現心理問題的概率,使得大學生心理健康課更加有效率、有效果。

篇4

一. 領導重視,機構成立,相關文件出臺

根據國家教育部、省教育廳有關文件精神,我市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

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為進一步推進并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日常化的開展,XX年10,市教育局成立了以教育局田中朝副局長為主任的“**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下達了

永教[XX]151號“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并頒發了《**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運行機制及管理辦法(試行)》、《中小學心理輔導室等級評估方案(試行)》、《中小學心理輔導員任職資格及優秀心理輔導員評比辦法(試行)》、《中小學心理輔導室主任任職基本條件、職責》等具體操作規定和辦法,確保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開展。

二、統一部署,明確要求,切實開展

為貫徹國家教育部《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見》文件精神,認真落實省教育廳《關于認真貫徹教育部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我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見》有關指示,推動和落實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我們制定了《**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務、指導原則,主要內容、主要途徑,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發展,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無目標性和錯誤操作。

三、構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級工作網絡,完善了管理辦法

為使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到位,責任到人,我們構建了心理健康教育三級工作網絡。一級工作機構,市教育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導中心”,下設辦公室,具體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規劃、實施、管理、指導、考核工作;二級工作機構,各學區輔導中心、市直屬學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本學區、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規劃、管理、指導工作;三級工作機構,各中小學成立“心理輔導室”,具體實施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在管理中,我們做了如下規定:(1)首長負責制原(!)則。各中小學校長、各學區輔導中心主任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第一責任人;(2)日常化原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須與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滲透到學校的一切教育、教學活動中及管理工作中,使之成為學校日常工作的一個組成部分。(3)全員參與原則。學校的每一名教師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都對學生心理的健康和發展負有責任。(4)督導原則。學校必須主動、積極地爭取和接受上級指導中心及專家的督導,以克服自身工作中的盲目性或可能出現的偏差,提高學校領導、心理輔導員、班主任及學科教師的心理學素養和實踐能力。

我們把學校領導、心理輔導員、班主任、學科教師均列為考核對象,心理健康教育將作為名校長、優秀班主任、先進教師的考核條件之一。

我們還規定了考核的內容、方式和評獎辦法,使考核措施具體化。

四、加強培訓工作,提高教師素質

為盡快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和實施健康教育的能力,我們開展了有計劃、有步驟的培訓活動,爭取到XX年,有10%的教師獲得省教育廳認證的心理輔導員上崗資格證書,100%的教師接受過一輪培訓。我們的具體做法是:

1.確定**市教師進修學校為培訓責任單位,負責教師的培訓工作。

2.確定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與教師的繼續教育或技能培訓相結合,

把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為繼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3.確定了培訓方式的多元化。外出進修學習、聘請專家學者來**講學、校本培訓和自學討論已經成為了提高教師心理健康水平和實施教育能力的主要途徑。北京師范大學博士生導師鄭日昌教授以及浙江師范大學、浙江教育學院的專家相繼應邀到**講學。大批的教師到杭州、寧波、金華等地進修學習。

4.構建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平臺。心理健康教育貫穿于師德教育、校長培訓、教導主任培訓、名師培訓、新教師上崗培訓、初級教師培訓、教師資格培訓、教育科研培訓、新課程培訓以及其他培訓工作之中,成為培訓的主要內容。

5.以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個案征集和評比為手段,內化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中心成立后,我們已經搞了一次論文征集、一次個案征集活動,收到論文、個案近300篇,教師已經樹立了心理健康觀念并自覺運用于實踐。

6.培訓活動有聲有色。第一期學校心理輔導員的培訓受到了全市中小學的大力支持和教師們的熱烈響應,有176名教師參加了培訓。第二期學校心理輔導員的培訓活動也即將展開。本學期我們將組成講師團,開展巡回講課活動,對全市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與輔導。

7.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緊鑼密鼓地進行。各學校都已經成立了心理輔導室并著手開展宣傳活動、建立學生心理擋案、開展團體輔導和個體輔導、開設心理輔導課,以多種方式、多條途徑促進學生心理健康。

篇5

關鍵詞:中職學校;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

教育部印發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心理健康教育是增強德育工作針對性、實效性的重要舉措。中職學校生源特點決定了職業學校德育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所以我校把德育工作放在學校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并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德育管理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外部環境影響和學生群體特殊性決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我校地處惠州市惠陽城區這個以個體商業為主的特殊地理環境,毗鄰港澳等地區,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比較大,校園周邊網吧、游戲廳、卡拉OK歌廳等場所及各種網絡污染;再加上自私、拜金、不遵守規則、賭博、吸等不良社會風氣嚴重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許多學生在小學、初中階段,由于家庭教育的不重視,缺乏愛的關懷,出現早戀、自卑等現象;又或是學校教育中因成績不理想而被師生冷落,他們長期處于一種壓抑、束縛狀態中,導致道德情感的嚴重缺失。于是,各種不良的因素從不同方面、不同渠道在嚴重侵蝕現在的中職學生。

這些不利環境決定了我校開展德育工作的艱巨性和復雜性。學校如果還用過往的一大堆管理規定強制“灌輸”給學生,德育管理部門仍沿用“警察式”的監管,必將引起學生群體的高度不滿和心理抗拒,加大學校和學生的對立面,這對中職學校的德育管理是非常不利的。因此開展好形式豐富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來服務學校的德育管理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更新德育觀念,多渠道、全方位為學生提供心理健康疏導

我校結合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建立以學校德育領導小組、學生科、教研科組、班主任、團委、學生會為主線;以家庭美德、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法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為主要內容;以開展系列心理健康活動為主要載體;以開展課題研究為引領;充分發揮學校、社會和家庭教育的整體功能,探索德育課、德育活動和心理健康教育三位一體的德育模式。建立以“心靈家園――學生心靈的港灣”為主旨的學生心理健康服務體系,成立“心靈志愿者協會”,將德育工作與心理健康教育巧妙結合起來,從而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自省級課題《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創新模式研究》立項以來,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得到學校更大力度的支持,在軟件上充實師資隊伍同時,在硬件上也不斷完善。建立起環境優美的心理咨詢室。心理咨詢的服務宗旨是“尊重、理解、同感、助人、保密”,給學生一個溫馨、安全的傾訴空間。心理咨詢室每天下午安排有心理教師值班,向全校師生開放,通過咨詢,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如學習、就業、戀愛等問題,及時緩解學生因心理而出現的各種矛盾。心理咨詢室的建立滿足了學生心理預防、心理疏導、心理診療三種不同心理疏導的需要。這種全方位滲透式的德育管理模式,使整個學校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

三、開展豐富多樣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

近年來,我校開展了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動,除了專職的心理健康教育上課、心理輔導外,學校還聘請專家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講座,不定時地對學生進行專門疏導,此舉受到學生極大的歡迎。

每學期初建立學生心理健康檔案,進行心理測試,及時發現學生心理問題。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很好地掌握了學生心理狀況,對學生中心理有偏差傾向的學生,及時進行干預,排解他們心中因家庭、就業、戀愛等原因產生的心理困惑。

“心理家園志愿者協會”是我校最活躍的社團組織。他們通過各種方式宣傳心理健康知識,幫助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緩解學生的心理壓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心靈家園志愿者協會”創辦了自己的專刊――《心靈家園》,它是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同時又為學生的文學創作搭建了一個良好的平臺。“心靈家園志愿者協會”每年都開展“5?25心理健康周”,活動形式主要有:現場心理咨詢、現場心理測試、團體游戲、學生手抄報或心理論文評比、心理劇表演、校園廣播、心理電影賞析等。健康周不僅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識,同時還營造一種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氛圍,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

此外,“心靈家園志愿者協會”成員還積極走出校門,參加各級文藝表演和獻愛心活動(如到敬老院獻愛心、兒童節慰問、省運會志愿者服務等),培養他們關注弱勢群體,奉獻愛心的精神,并在活動中得到啟示、成長。學校每學期對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同學給予表彰、鼓勵。

四、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效果評價

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促進了全體學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學生整體素質得到全面提升。如學生對學校管理認可度提高了,學生和教師對立面減少了,后進生比率也在下降。學生呈現一種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同時,針對個別學生對就業的彷徨心理,心理教師的及時進行疏導,幫助他們重新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和人生觀,讓他們對前途充滿信心。

根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情況,心理教師李惠堅根據實際撰寫的《中職學生心理咨詢形式偏好的調查》獲惠州市2010年中職學校教師論文一等獎。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王玲琳老師撰寫的《一例考試焦慮案例報告》2011年獲惠州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教案評選二等獎、《一例畢業生就業心理問題案例報告》在第五屆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優秀論文評選中榮獲二等獎,由她主持的課題《中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創新模式研究》,獲廣東省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十二五”規劃第一批科研立項課題。

此外,2011年,“心靈家園志愿者協會”被評為“愛?大家”首屆珠江公益節“雙千一百”評議活動“千個公益項目”的榮譽稱號。

我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效得到了上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及同行的認可。惠州市教育局要求我校這一做法在市、區推廣宣傳,吸引了上級領導、專家到我校進行德育轉型調研。

篇6

一、指導思想:

二、工作重點:

(一)以課題為抓手做好教育教學研究工作。

1、啟動教育局《打造特色學校培養創新人才的實踐研究》課題的研究工作,為教育均衡發展和優質教育建設做好參謀。

2、繼續做好“農村教師專業化發展”課題的研究,推進有效校本研訓。

3、深化“提高學校教育科研實效”、“ 中小學校園心理劇教學”和“小班化教育”等課題的研究工作。

(二)加強教科研工作的規范化建設。

1、健全學校教科研網絡,繼續加強對學校教科研工作的調研和指導。

2、規范和健全課題研究的開題指導、過程研究和結題報告撰寫指導工作,對立項課題負責人進行教科研知識培訓。

3、做好優秀課題成果和優秀論文的宣傳推廣工作,編印《2012年瑞安市中小學教師優秀教科研論文集》。

4、做好一年一度的全市教師教學案例評比工作。

(三)發揮《瑞安教育》的宣傳作用。

繼續辦好《瑞安教育》,積極為各級領導和教師提供教科研信息服務,刊登有關教育理論、新課程理念和教科研知識,傳播先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推廣先進的教科研經驗,為形成良好的教科研氛圍鼓而呼。

(四)重視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師隊伍建設,召開學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會議,做好優秀校園心理劇劇本的評比,開好瑞安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評比暨心理健康教育現場觀摩會,積極參加浙江省和溫州市組織的各類心理健康教育活動和溫州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設評估等工作。

瑞安市教育局教科室2012年下半年主要工作安排

2、公布2011年瑞安市中小學教師優秀教科研論文評比結果。

4、刊出《瑞安教育》。

5、浙江省A、B、C級心理健康教育上崗證書發放。

6、瑞安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優質課評比暨心理健康教育現場觀摩會。

2、啟動教育局課題《打造特色學校培養創新人才的實踐研究》研究工作。

3、組織參加溫州市心理輔導活動優質課評比暨現場觀摩會。

4、2012年下半年心理健康教育教師上崗A、B、C級資格申請材料上報(10月30日前)。

5、組織申報浙江省中小學心理輔導等級站評估工作。

2、學校教科研工作和重點課題調研指導。

3、瑞安市“特色學校建設”調研。

4、組織參加浙江省學校心理健康教育 “三優”評比。

2、學校教科研工作和重點課題調研指導。

4、刊出《瑞安教育》。

5、瑞安市“特色學校建設”課題座談會。

6、組織參加溫州市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建設市級評估。 1月 1、召開瑞安市學校專職心理健康教師

1、以本為本,嚴格教學常規管理。

“以本為本”,嚴格教學常規管理。去年以來,學校以更加具體的備教輔考析要求進一步規范了教學行為,落實了目標責任,向常規管理要質量更加深入人心。學校領導深入教學第一線,堅持代主課,帶頭參加教科研, 每人學期聽課都在20節以上。副校長杜曉波、雷傳明分別擔任數學、英語課教學,親自參加、具體指導數學、英語組的教科研活動,并在“三式互動”教科研活動中帶頭講公開課。

2、以綱為本,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我校認真執行國家課程綱要和方案,嚴格按照省、市課程計劃開設課程,必修課100%開設,思品課、科學課、選修課、校本課、信息技術課和綜合實踐活動課一一落實,同時嚴格遵照教育局規定征訂教材與資料,學生在校時間符合上級要求,學生沒有超重的課業負擔。

2009年,我校按照新課程評價方案改革教學評價,做好各科計劃總結;學校按要求管理學籍和學生異動資料;學校以優化課堂為重點,積極進行教學改革,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良課率在80%以上,每位教師都已比較熟練地制作課件和使用多媒體;學生實驗演示率達100%。

抓好體衛美勞,促進全面發展。2009年,學校調整了體衛領導小組,體衛工作有措施、有計劃、有總結,按國家規定開足課程,按要求建立了心理咨詢室,規范了兩操和大課間,保證了學生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舉辦了秋季學生體育運動會和教工運動會,開展了心理健康系列教育活動,開放了心理咨詢室,5月下旬間,我校被評為“樟木頭鎮心理咨詢室檢查評比先進學校”。學校重視培養學生良好衛生習慣,要求新教師進行了體檢,一年內學生做了兩次體檢,體衛工作效果較好,學生體育課考核合格率、體質健康達標率和優秀率分別達93%、93%、23%以上。我校的周邊環境管理得到落實,有利于學生身體健康和身心發展。衛生工作負責人積極爭取和配合衛生部門科學預防各種傳染病,防污染、防甲流、防近視措施得力,專題會議、專項教育、專刊宣傳及班主任跟蹤,收到了實效。

我校注重美育,按音樂、美術新課程標準開展教學,將美育融入教育全過程,不斷通過美化學校、優化校園文化等對學生進行美育熏陶。巨型標語、名人頭像、名言警句、文化專欄等都對學生起到了無痕教育效果;全年舉辦過兩次美術展覽,藝術作品在有關評獎中取得了好成績,有27位學生的美術作品獲鎮以上獎,其中丁莎、賴伴英、張曼紅、洪文潔、胡歡、吳文馨分別獲國家級一、二、三等獎。

我們注重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觀念和技能,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勞動實踐,因地制宜讓學生接觸自然,了解社會。學校舉行了手工制作比賽,組織學生走進社區打掃衛生、去太糧米業參觀實操,到銀馬市場搞義務勞動,給班級綠化地段養花護草。

學校課外活動豐富,辦讀書節、朗誦會、演講賽、拔河賽、跳繩賽,有英語角、廣播站、籃球隊、合唱隊、音樂、書法、繪畫、奧數、健美操、軍體拳等興趣活動小組37個。

學校十分重視培養學生語言文字表達能力和推廣普通話,每天每班在文字課前都得開展課前演講,在教育教學和各種活動中所有師生均要講普通話。

我校不按分數編班,注重后進生幫教,后進生轉化有計劃、有輔導、有跟蹤,,轉化率在95%以上,學生成績檢測合格率大于95%,學生輟學率為0,信息技術、英語考核合格率均超出90%,中考合格率超出50%。

3、以人為本,潛心開展教學科研。

課堂中成長,課題中成熟。從往日的校本教研“堂堂清”到如今的科研課題“三式互動”,四年時間,凡在我校工作過的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無不感到受益無窮,先后涌現了張國玲、杜曉波、周文武、張金霞、譚平姣、吳輝、陳志輝、甘海燕、王麗麗、葉新喜、王俊燕、王偉、明章文、左遷、陳狀元、呂雄、楊麗、陳帶蘭、劉延力、鐘彩云、葛鳳、蔡雪珍、李蘇鈺、楊蓉、張彥等一大批青年骨干教師,就是因為在我校課堂研究中得到實惠、獲得資本而跳入高收費學校去拿高工資的已經有十幾位老師了。

篇7

論文摘要:目的:追殊調查軍醫大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方法:從2006年5月開始,以某軍醫大學一年級學員為對象,應用UPI,SCL-90,STAI表,每隔半年對其進行心理測試一直到實習前(2008年5月)。結果:在觀察的兩年時間里,學員的UPI, SCL-90 . STAI分值均逐漸下降。結論:軍醫大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心理水平不斷徉到提高,呈“臺階式”上升.

目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已經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重視。軍醫大學生作為大學生中的一個特殊群體,在人校后,受到軍校系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自身的鍛煉,心理水平發生變化。本文嘗試對其心理水平進行追蹤調查。

一、對象與方法

1.對象。某軍醫大學2005級全體計劃學員395名(整群抽樣)。其中男學員323名,女學員72名。專業分布:護理25名、軍醫141名、海醫55名、藥學55名、麻30名、衛生事業管理37名和其他專業66名。平均年齡18. 45歲。

2.測試方法.使用UPI. SCL 90和狀態一特質焦慮問卷(STAI) 2006年5月開始,每半年對2005級學員進行測試至實習前(2008年5月)。回收有效問卷381份,有效率為100%。

3.統計分析。使用SAS9. 1. 3軟件。P

二、結果

1. UPI部分(UPI總分)。2005級總體在5個測試點上有差異。說明2005級學員總體在觀察的兩年時間里,心理水平得到提高(表1),

2005級學員總體5個測試點之間進行兩兩比較(表2):(1)和(3),(4),(5);(2)和(4),(5);(3)和(4),(5)都有差異;其他任何兩個測試點之間沒有差異。從相鄰的兩個測試點來看,也只有(3)和(4)即2007年5月和2007年11月有差異。可見測試點(4)是有差異的轉折點。說明在觀察的兩年時間里,2005級學員心理間題明顯減少,心理健康水平逐步得到提高,尤其是在2007年11月。

2.SCL-90部分(總均分及十項因子分)。2005級學員總體比較,SCL-90總均分、十項因子分在5個觀察點之間均有統計學意義(表3),總體上隨著時間增加,SCL-90各項分值越來越小,2005級學員總體的心理水平逐步提高.

2005級學員總體5個測試點之間兩兩比較(表4),(1)和(2),(3)和(4)比較,除F7外,總均分、各項因子分值均有差異;(2)和(3)比較,總均分、各項因子分值均無差異;(4)和(5)比較,除F3外,其余各項比較均無差異。也就是說,2006年11月和2006年5月相比,2007年11月和2007年5月相比,2005級學員除恐怖外,其他心理問題均有所改善,心理水平得到提高,而2007年5月和2006年11月相比,2008年5月和2007年11月相比,沒有明顯變化。 3. STAI部分。由于焦慮是軍醫大學生比較突出的心理問題[(3J,本研究選擇了狀態一特質焦慮問卷(STAI), 2005級學員總體比較,狀態焦慮、特質焦慮均有統計學意義(表5),說明焦慮水平逐步下降。

三、討論

1.研究對象的選擇。軍醫大學生前三年在校進行理論學習,后兩年臨床實習。由于實習點較分散,不便于進行心理教育和測量,故本研究從一年級追蹤到三年級。由于人學后第一學期安排了新訓文化課、軍體課復試,加上高強度的體能訓練,學員精神壓力比較大,視心理測試為考試,各項謊分較高,相當程度上影響了測試的真實性和可靠性。所以本研究觀察點剔除了剛人校的第一個學期。每個學期也都選擇在考試相對較少的中期(5月、11月),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擾。

篇8

【關鍵詞】中職生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

【中圖分類號】G4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21-0177-02

隨著教育體制的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推進,中職教育已經成為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重要性也愈發凸顯。通過為社會培養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中職教育發揮了它的社會服務功能。但由于與普通教育存在較大差別,中職教育培養的技能型人才在心理特征方面存在著特殊性,并且出現了心理特征偏離常態的現象,并嚴重制約了其培養對象——中職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因此需要加強對中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在研究中職院校學生心理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的基礎上,采取行之有效的對策,為中職生的健康發展提供重要的指導。

一 關于中職生心理健康現狀的研究

目前,國內學者關于中職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多集中于對中職生心理健康現狀的調查,并從心理現象不同的維度出發對中職生的心理健康進行了總結分析。

當今社會,中職生往往被視為特殊的學生群體,他們在生理和心理上尚未成熟,社會閱歷上缺乏經驗,還面臨著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嚴峻的就業形勢,這就使得部分中職生心理健康出現了嚴重問題。鄭亞麗通過調查研究,發現目前中職生存在的心理問題主要有:自卑心理嚴重、社交能力欠缺、逆反心理強烈、盲目追求個性、自控能力較差。周小紅在《淺談中職學生的心理特征與培養思路》中指出,除了自卑心理嚴重、社交能力欠缺、逆反心理強烈等問題外,中職生還存在虛榮心強、適應能力差等心理問題。與其他學者不同的是,周小紅還調查研究了中職生的積極性心理特征,發現中職生積極心理品質得分最高的維度為人際維度,這一結果表明中職生發展最好的是愛、心靈觸動和信念希望,這為中職生的教育管理提供了切入點和啟示意義。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也有不少學者通過抽樣調查的方式對中職生心理健康狀況進行了研究。李夢卿和徐燕萍采用問卷調查和部分訪談的方式對遼寧、安徽、湖北、山西、廣西、云南等東、中、西部七省(自治區)1100名中職生進行了隨機調查,結果發現中職生在抑郁、自尊、學習心理、人際交往心理、就業心理等方面均存在一定問題。張阿敏的《關于中職生問題行為與社會支持關系的調查》一文通過采用青少年問題行為自評問卷和社會支持評定量表對374名職業院校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顯示,中職生普遍存在問題行為。除了在心理問題類型方面進行研究,還有學者對中職生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進行了研究,鄒玉玲的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總檢出率為25.50%,其中存在輕度心理問題的學生為24.27%,存在中度心理問題的學生為0.67%,存在重度心理問題的學生為0.56%。

國內學者對中職生心理特征的研究顯示當前中職生的心理問題較多,是一個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群體。

二 關于中職生心理健康影響因素的研究

國內學者從中職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家庭教育的缺位、學校相關教育的缺失等方面對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形成進行了詮釋。

青少年時期,尤其是在職中高一和高二階段,正是學生的“心理危險期”。在這個時期,他們生理發育迅速,而心理發育遲緩,身心發展失衡,形成生理“早熟”和心理“晚熟”現象。他們精力旺盛,感情豐富,但又具有沖動性,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王海霞在《中職學生心理問題原因分析及對策》中指出,面對就業難的社會現實,中職生大多還沒能形成自我同一性,沒有明確的自我意識,也沒有很好的職業生涯規劃,因此對未來無所適從。中職生的迷茫心理和因身心發展的失衡所帶來的心理問題本來可以通過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得以解決,但從現實情況來看,部分這兩種教育不僅沒有形成教育合力,反而激發了中職生心理問題的形成。

從學校教育的層面來看,部分學校刻意追求升學率而忽視對學生心理狀況的關注:一些教師忽視學生身心特點,采

用不當的方法教育學生,對學生體罰、心罰,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學生產生偏激、自卑的心理。而中等職業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也面臨體系不完善、形式單一、專業師資力量缺乏等問題,不能在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時提供有效的心理輔導。從家庭教育的層面來說,不好的家庭環境和不當的教養方式都會影響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和香月在其碩士論文《邢臺市中職學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研究》中指出,父母對孩子的溺愛、親子間溝通的缺乏、父母對孩子過低的期望及放任自如的教養方式都容易導致中職生出現認知、行為等方面的問題。高紅琴在其《對我國中職生家庭教育的反思》一文中也指出,家庭教育環境差、家庭教育的責任轉移是當前中職生家庭教育問題的主要表現形式。魏克芹對中職生危險行為與家庭功能的調查研究表明,家庭功能與有意傷害、自殺、吸煙等危險行為都有顯著的負相關。另外,寶炎兵在其碩士論文《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及教育對策研究》中指出,作為社會心理環境的社會風氣對中職生的心理也有不良影響。

三 關于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的研究

1.關于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研究

從目前國內學者對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研究發現,學者對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的界定多為增強學生的人際適應性、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心理品質、健全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對學生自我意識的培養。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中職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重點提高全體學生的心理素質,幫助學生樹立心理健康意識,培養學生樂觀向上的心理品質,增強心理調適能力,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發展;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幫助學生解決在成長、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和心理行為問題,并給予科學有效的心理指導與咨詢,提供必要的援助,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蘇錦玲的《在中職校的德育工作中如何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學生積極向上、健康樂觀的心理品質,從而使學生的人格能夠健全發展。趙登紹的《自我概念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一文指出,心理健康教育要提高學生的自我認知能力和客觀評價自己的能力、通過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2.關于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徑與方法的研究

當今職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正從“傳統單一式”向“現代多樣式”轉變,從“消極矯正式”向“積極發展式”轉型,從“求助救助式”向“助人自助式”轉軌,從“單向灌輸式”向“互動體驗式”轉向,從“零散平面式”向“整合立體式”轉換,從“封閉自主式”向“開放滲透式”轉化。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是一項長期系統工程,需要堅持不懈地進行,僅靠學校單方面的力量是不夠的,需要家庭、社會積極配合和共同參與,建立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絡。郭淑芹在《關于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一文中指出,學校可以通過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心理咨詢、培養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改進德育課教學方式等途徑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引導。崔景貴和黃亮從積極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和建構主義心理學的理論視角出發,倡導學校建立以積極型、主體性、發展性、自助式、青春期、職業類、文化層、網絡化和整合態為要素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說,可以通過喚醒家長的責任感、指導家長正確地實施家庭教育的方式來增強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識、獲得教育孩子的方法。趙登紹的《自我概念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從自我概念與心理健康教育的相關性進行研究,認為中等職業學校應構建個人—學校—家庭—社會四位一體的教育網絡,樹立實踐光榮的文化氛圍,完善實驗實習條件,在教學過程中突出實踐教學環節,使學生在實踐中了解自我,提高自信心,以培養積極的自我概念來達到提高學生健康水平的目的。王志洲等人的《中職心育課之“三激”模式建構與操作范式研究》中指出,要建立“三激”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師本著激活、激發和激勵的原則來建構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心理體驗,進而激勵學生的心理成長。王海霞指出,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要以自信教育為主,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重新發現自身的優點和潛能,對未來充滿信心,從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四 關于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評價

目前,國內學者關于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很多,而且也做出了很大的成就。但這些研究大多是理論層面上的,既有的調查研究也只是在抽樣調查的基礎上進行的。從研究思路來看,國內學者的研究大多是沿襲著“問題、原因、對策”的思路進行。但由于“對策”的提出只是以心理問題的假設為依據的,所以“對策”的時效性可能會降低。另外,微觀研究較少。既有的研究雖然提出了中職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策略,但是這些策略大都因為比較宏觀而難以落實到具體方法層面。其次,中職生的心理特征還與社會影響有關。但是目前研究社會影響對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果較少,對社會、學校、家庭三者在中職生心理健康合力方面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在職業教育越來越重要的今天,教師應緊隨心理科學發展的步伐,不斷創新與發展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積極實踐,著力建構高起點、有特色、可操作的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促進中職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鄭亞麗.當代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3(1)

[2]鄒玉玲等.全員參與中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探討[J].校園心理,2010(4)

[3]郭淑芹.關于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研究[J].學苑教育,2013(3)

[4]李夢卿、徐燕萍.中職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管視與對策——基于對我國七省(自治區)中職學生抽樣調查的分析[J].職業技術教育,2012(4)

[5]魏克芹.中職生危險行為與家庭功能的關系[J].商場現代化(學術版).2005(6)

[6]教育部《關于印發的通知》,2004.7

[7]崔景貴、黃亮.當代職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理論構建[J].理論經緯,2013(7)

篇9

關鍵詞 大學生 養生鍛煉 課程體系

一、大學體育課程安排實際情況

大學體育課程為每學期16周,每周1次課(2學時),即每學年共計上32次課,64學時。由于受到法定節假日、雨雪天氣等不可抗因素的影響,學生實際上體育課每學年平均在24次左右,每學期平均12次課,總計24學時。

二、目前大學生健康基本狀況

學生的體育技能、科學鍛煉的知識常識非常匱乏。第九屆全國大學生運動會科學論文報告會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大學生的身體素質持續下降,學生肺活量水平、體能素質持續下降。與1985年相比,2010年大學生肺活量下降了近10%;大學女生800米跑、男生1000米跑的成績分別下降了10.3%和10.9%,立定跳遠成績分別下降了2.72厘米和1.29厘米[1]。天津市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近視和肥胖仍是主要的健康問題[2]。而針對此問題我們重新設置了課程結構和模式,由5次理論課和實踐課組成,作者認為僅僅靠單純的實踐課的鍛煉不能達到增強大學生體育技能和鍛煉習慣,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作者還認為若要增強大學生的體育技能和科學鍛煉的知識,只有提高學生的自我鍛煉認識能力,端正體育教育目標,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啟迪學生自覺,指導和支持學生自主體育,實現體育和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機結合,才能夠有效地解決學生體質下降問題和提高學生的體育技能、科學鍛煉的常識。

三、本次研究主要內容

(一)通過對本校一、二年級不同專業9個班級(其中女生一年級2個班)大學生健康狀況與身體素質實際調查分析大學生健康狀況特點。

(二)通過(男生班)一學期試點班與對照班的教學效果對比,分析證明新課程體系模式的優越性與可行性。

四、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生健康狀況與身體素質結果(縱向)分析

1.試點班(3個班,83人)生理健康原始狀況與一學期后的生理健康狀況結果分析

大學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問題依次是精神失常、氣機紊亂、臟腑失調。我們還發現: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課,學生的身體狀況都有好轉。

2.對照班生理健康原始狀況與一學期后的生理健康狀況結果分析

對照組大學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問題也是精神失常。通過對比得出,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課,學生的身體狀況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3.試驗班學生身體素質狀況測試結果與對比分析

從實驗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實驗班大學生男生身體素質成績1000米和引體向上測試成績均不及格,總體評價只有69.516分。通過對比明顯可以看出1000米和引體向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其他身體素質也有很大的提高。

4.對照班學生身體素質狀況測試結果與對比分析

從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對照班大學生男生身體素質成績1000米和引體向上測試成績均不及格。通過對比數據可以看出1000米和引體向上都沒有明顯的提高,而且其他身體素質也無明顯提高。

(二)女生(新生2個班,不同專業)健康狀況與身體素質發展特點與趨勢的分析

新生原始生理健康狀況測試結果。對照組大學生(女生)心理健康方面較突出的問題是傷精耗血,臟腑失調,精神失常較為嚴重。通過對比表中各項對比得出,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課,學生的身體狀況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五、總結

為建立更好滿足目前大學健康教育,提高身體素質,改善不良健康狀況的體育課程體系模式。作者通過一學期實驗班與對照班的教學實踐對比,從大學生健康問題特點、體質健康標準(8項)和3項基本身體素質發展狀況等方面,對本校一、二年級不同專業9個班級(其中女生一年級2個班)大學生健康狀況與身體素質實際調查分析大學生健康狀況特點發現:

(一)對照組大學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問題是精神失常。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課,對照組學生的身體狀況都有不同程度加重。同時,對照組大學生(女生)心理健康方面較突出的問題是傷精耗血、臟腑失調、精神失常較為嚴重。通過對比得出,通過一段時間的體育課,對照組不論是男學生還是女學生的身體狀況都有不同程度加重。

(二)實驗組大學生(男生)心理健康方面最突出的問題和對照組的情況相似,依次是精神失常、氣機紊亂、腑失調。

通過對比實驗組與對照組健康問題特點、體質健康標準和基本身體素質得出,通過一學期時間的養生鍛煉體系課程的教學,學生的各項身體狀況都有好轉,且變化明顯。綜上所述,實驗結果證明實驗班(養生鍛煉)課程體系模式優于傳統體育課程體系模式,實驗班課程體系模式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篇10

論文摘要:作為基礎學科重中之重的小學語文學科,由于自身的特點,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有著優厚的條件。作為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選好切入點,找準結合點,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積極因素,敏銳捕捉課堂中的心理教育契機,充分開展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地,有機地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在滲透式的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健康的個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學生全面、主動,和諧、健康地發展。

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指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貫穿在學校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學校教育對維護學生的心理健康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各個學科的教學也都負有此項任務。這當中,由于語文學科的特殊性,它的工具性、交際性、人文性的特點,把它與人的生活經歷、內心體驗、個性情感等因素緊緊地聯系在一起,從而決定了語文教學的藝術特征:隨機性、多樣性、豐富性。語文教學實際上就是師生間情感的相互交流、思維的相互碰撞、興趣的相互牽移、語言的相互啟迪,是師生共同開發和利用語文資源的過程,這一過程正是“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平臺”。

那么,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的實踐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作為語文教師,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應選好切入點,找準結合點,把心理健康教育自然地、有機地融入到語文教學中,在滲透式的教學過程中,發展學生健康的個性,培養學生良好的意志品格,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促使學生全面、主動、和諧、健康的發展。

1 挖掘教材中的積極因素,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學語文教材中小學語文教材涵蓋的內容廣泛,既有語言文字訓練的內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還包含著各種豐富的心理因素信息。教師應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內容中的心理因素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體驗并內化自身品質。

1.1直接與文本對話,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些教材心理教育因素比較明顯,可以直接利用文本,讓學生與文本進行對話,從而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其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如:教學《小馬過河》這篇課文,我讓學生先帶著問題去讀課文“小馬為什么第一次過不了河,第二次過了河呢?”再角色扮演小馬、老馬、老牛、小松鼠進行對話。通過反復朗讀小馬與老牛、松鼠、媽媽的對話,學生體會了小馬兩次過河時的不同心態,同時也感悟到面對困難要思考,勇于實踐,不能依賴別人。這樣,通過學生的自我感悟會促使他們自覺地樹立自立意識,有助于他們消除凡事都依賴父母、老師等人的心理。

1.2尋找結合點,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有些教材所包含的心理教育因素不明顯,就需要拓展,努力找出言“此”與“彼之間的結合點,例如《落花生一文,教學時,我采用中央電視臺人生AB劇欄目的形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意愿分成落花生組和蘋果組,并進行討論和爭辯:在當今社會,你愿意當蘋果那樣的人,還是愿做花生那樣的人呢?學生在辯論中各抒己見,通過爭辯使學生領悟到:像蘋果那樣的人和像花生那樣的人兩種人各有自己的優點,也各有自己的缺點:像蘋果那樣的人美麗大方,勇于展示自我,但顯得浮華,而花生樸實無華、品質可貴,但缺乏自信、缺乏展現自我的勇氣。最后,我指出:像花生、蘋果這兩類人都是需要的,就看你怎樣去揚長避短,發揮自己的特長。通過教師巧妙的設計和引導,以教材為載體,把心理陡康教育寓于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生學會了客觀全面地去評價別人,領悟到做一個新世紀的孩子既要做到外表美,又要做到內心美,要勇于展示自我,恰當地表現自我。

2 捕捉課堂中的教育契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在師生的雙邊活動中,課堂教學占據的時間最長。那怎樣充分利用這個黃金時間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呢?一般來說,教材出現心理健康滲透因素的時候,自然是最好的契機,但有時候又不能割裂課堂教學的整體,把語文課上成健康教育課,這就要求教師善于捕捉恰當的教學契機。課堂上的教育契機,往往出現在四種時候:其一是興趣激發的時候。有了興趣,才會使思考更主動,產生的教育效果就好。其二是在情感勃發的時候。當情感處于飽滿狀態的時候,激昂、敬佩、震憾等都有助于學生去選擇鍵康有益的心理品質。其三是在思維萌發的時候。其四是學習的主動性產生的時候。總之,教學中的契機的出現有時是偶然的,隨機的,這就要教師自己去用心捕捉,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

3 開展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語文實踐活動具有開放性、愉悅性、自主性和活動性的特征,它是語文課堂教學的延伸。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同樣蘊含著許許多多心理教育的契機。老師要善于把握機會,隨時隨地進行心理教育滲透,這種見縫插針的教育滲透,耗時少,針對性強,往往有事半功倍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