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業發展報告范文

時間:2023-11-08 17:51:5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礦業發展報告,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礦業發展報告

篇1

努力實現__礦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__市礦產資源豐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__年以來,在市委、政府的正確決策和高位推動下,全市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高度重視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有效保護,礦產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平不斷提高,產業規模逐步壯大,礦業經濟快速發展,礦產業已經成為全市重要的產業支柱和財政支柱。今年以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越演越烈,國際經濟形勢急劇惡化并加速向實體經濟蔓延,全球經濟陷入衰退,國內經濟環境也隨之不斷惡化,我市礦產業也受到嚴重沖擊,大部分企業被迫停產或半停產,今年一季度全市礦產業各項經濟指標同比大幅下滑。為了全面破解制約礦產業發展的各種不利因素,幫助各礦業企業走出困境,實現我市礦產業又好又快發展,根據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的總體安排,市礦辦調研組于4月15至25日分兩個組深入思茅、瀾滄、景東、景谷、鎮沅、墨江、寧洱等重點縣及重點礦業企業進行調研,現將我市礦產業發展現狀、存在的問題、對策和建議報告如下。

一、__市礦產業發展現狀

20__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培育礦業支柱產業的決策以來,市政府和相關部門堅持“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市場運作、依法推進”的原則,采取以“整合資源、規范秩序、完善機制”為重點的一系列措施,高位推動,積極創新,加速了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實現了礦產資源集約科學高效開發,使礦產業走上了健康快速發展的良性軌道。經過四年多的大膽創新和不懈努力,礦產資源優勢逐漸轉變為經濟優勢,礦產業支柱地位逐步得到鞏固和加強, 20__全市完成礦業產值30.51億元,占全市工業總產值的33.1%。

(一)礦產資源逐步實現了資源集約安全開發。

一是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資源勘查取得較好效果。在全面治理整頓礦業權市場秩序的基礎上,全市采取法律支持、經濟補償和政府引導相結合的辦法,按照市場方式,集中整合礦產資源,實現資源優化配置。截至20__年3月底,全市共整合配置礦權215個,總面積達8694.0891平方公里,通過市場配置礦權170個、區塊面積6468.5平方公里。全市礦產資源的配置逐步向大企業或企業集團集中,礦產資源勘查力度逐步加強,20__年全市完成探礦投入5.25億元,山水銅業找礦、瀾滄鉛礦深部找礦取得很好的效果。

二是優化了礦山布局,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逐步提高。通過資源整合,進一步規范了礦業權市場秩序,優化了礦山布局,促進了規模開發和集約經營,增強了企業加大勘查投入、加強技術攻關、加快建設大型選廠的積極性,提高了低品位礦石的處理能力,實現了礦產資源的綜合集約利用。山水銅業公司運用最先進的數據模型對勘查、選礦進行全程管理,銅鋅分離技術獲得重大突破,銅回收率高達80%、鋅回收率達85%。瀾滄鉛礦加強技術攻關實現年產電鋅2萬噸的同時,綜合回收硫、銦等有價元素,下一步公司還將開展對冶煉爐渣中鉛、鋅、銀的綜合回收利用。墨江金礦、山水銅礦通過規模生產,所處理的原礦品位遠遠低于國家工業指標,有效利用礦產資源,延長礦山服務年限。

三是環境保護工作不斷加強。各縣(區)認真貫徹“預防為主,全面規劃,綜合防治,加強管理”的環保基本方針,嚴格按照 “誰開發誰保護,誰污染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誰使用誰補償”的基本原則,加強監管,強化引導,最大限度地減輕礦山開發對環境的影響和破壞。礦業企業也在做大做強的同時,將環境保護當作自身發展的生命線,加大投入,強化措施,確保環境安全和企業發展同步推進。山水銅業公司每年投入尾礦庫治理資金1000多萬元,實現了廢水的回收利用。瀾滄鉛礦投入1600萬元建成的尾礦庫,采用同類企業中最先進的脫水工藝處理尾礦,實現尾礦干堆,有利于杜絕環保事故的發生,同時有利于尾礦中硫、鉛、鋅、銀資源的綜合回收利用。孟連景冒煤礦堅持邊采邊復墾,開采后復墾的土地已經恢復了水稻種植。各大水泥廠加速淘汰落后的立窯生產線,瀾滄鉛礦有限公司將采用世界上最先進漩渦柱鉛閃速熔煉工藝對原有火法冶煉鉛系統進行改造。各礦業企業在開發的同時,都很注重環保設施的投入,環保的理念與以往有很大的改觀。

四是礦山安全生產狀況明顯改善。通過規范礦業權市場秩序和資源集中整合,淘汰了大批生產工藝落后、安全設施滯后、安全隱患大的企業,現有礦業企業嚴格執行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加強對礦山工人的安全意識教育和培訓、礦山安全生產的檢查和管理。與此同時,各縣(區)加大礦山安全生產的監管力度,及時排除了安全隱患,保障了礦業企業和礦區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二)礦產業已逐步由粗放開發向精深加工延伸。

在深入實施規范整頓市場秩序、集中整合礦產資源、市場方式配置礦權三大舉措的同時,市政府和各縣(區)政府進一步強化了對礦業企業和礦產業發展的服務,礦業企業也堅定了發展信心、增強了擴大生產的積極性,既實現了礦產業的規模開發,又推動了礦產業由粗放開發向精深加工延伸,使__礦產業走上了集探、采、選、冶為一體的良性發展道路。

一是礦山選廠建設項目加快。隨著探采區塊的不斷擴大,特別是在山水銅業公司就地選礦的帶動下,全市礦業企業紛紛建設選礦廠。山水銅業公司目前有四座選廠,日處理原礦達4000噸,另外新增4000噸/天的選礦項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年內將建設;中國黃金公司鎮沅分公司日處理20__噸的浮選廠建成。景東大街里竹山鐵礦100萬噸/年、花山鐵礦150萬噸/年的選礦廠即將于年內建成投產,金泉礦業涼水井鉛鋅礦300噸/天、灰波箐鐵礦500噸/天、小鄉鐵礦500噸/天的選廠建設基本完工。

二是冶煉廠建設正在加快。礦業企業在加快建設選廠的同時,充分利用我市豐富的電力資源計劃或加緊建設冶煉廠,努力實現就地產金屬或提高精礦的品位。云銅景谷礦冶進駐景谷不久 ,就采用濕法冶金生產電解銅。景東里竹山鐵礦立足于自身的資源儲量,將發展視角擴大到大街、花山兩個鐵礦區,計劃明年內在大街鄉建設球團廠,既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又為區內其他鐵礦企業提供服務。鎮沅金礦也將就地產金項目納入到議事日程。

三是科技攻關力度加大。在加快建設選礦廠和冶煉廠的同時,一些有實力的大企業加大了對選、冶技術的攻關力度,努力提高選、冶回收率。中國黃金公司鎮沅分公司投入300多萬元委托長春黃金研究院進行選礦工藝、提金工藝試驗。瀾滄鉛礦投入1.4億元改造傳統煉鋅工藝,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電鋅生產線,整個工藝流程基本實現全自動化控制;采用漩渦柱鉛閃速熔煉工藝進行鉛系統改造的試驗研究工作業已啟動,將于今年下半年進入具體實施階段。福建羅豐公司出資委托昆明理工大學、__冶金研究設計院、長沙冶金設計研究院等科研單位對墨江勐里難選鎳礦進行選冶工藝研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山水銅業公司運用最先進的數據模型對勘查、選礦進行全程管理,采用國內外先進技術,加大技術攻關力度,解決了銅鋅分離技術難題,為公司下一步的擴大生產規模打下基礎。

(三)礦產業推動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

在礦產業的強勢推動和積極帶動下,全市縣域經濟呈現快速發展態勢。20__年,思茅區完成礦業產值10.7億元,不僅成為全區第一支柱產業,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全區經濟增長的關鍵突破口和重要引擎,鞏固和提升了思茅區在全省縣域經濟試點縣中的地位;瀾滄縣完成礦業產值9.39億元,礦產業為該縣主要的財經來源之一;其它各縣礦產業在當地經濟中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礦產業的發展有力支撐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礦業經濟正在逐步成為拉動縣域經濟快速發展的新亮點。

(四)礦產業逐步呈現極強的帶動力。

礦產業的快速發展,在幫助生產生活條件差的村民實現整村搬遷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吸納了礦區和礦區周邊農民工的就業,改善了當地群眾交通、電力、通訊、人畜飲水等生產生活條件,帶動了礦山周圍種養殖、餐飲、運輸、機械設備租賃等服務業的快速發展,成為新農村建設最積極的推動力量。同時,一些有規模的企業介入了房地產開發和其他產業,既為繁榮城市經濟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第三產業的快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國黃金公司鎮沅分公司為120多個下崗職工提供就業崗位,吸納當地勞動力200多人,吸收了周邊大中專畢業生20多人。金泉礦業公司在瀾滄謙六鄉投資近1億元,建設了礦山公路、供電系統等基礎設施,極大地改善了謙六鄉廣大貧困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山水銅業公司累計提供就業崗位近300個,投資4000多萬元改造了46公里長的礦區道路,并向兩個整體搬遷的村民小組分別按每年38萬元、25萬元的標準長期提供幫扶資金。

幾年來,我市堅持改革突破和銳意創新,不但實現了礦產資源開發管理的規范有序和礦產業的發展壯大,而且創造的“政府主導、集中配置”的礦產資源整合模式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認可。20__年10月28日至29日,全省礦產資源開發管理工作現場會在__市召開,會議充分肯定了__突破發展礦產業的做法,總結出了政府主導、集中配置的“__模式”,并要求在全省范圍內推廣__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做法。幾年來的礦產業發展實踐為今后我市礦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礦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困難

金融風暴襲來,礦業市場疲軟,產品價格下跌,使我市大部分礦業企業陷入舉步維艱境地,礦產業發展中的軟肋被充分暴露出來。主要表現在:

(一)金融危機沖擊,礦產業影響嚴重。全市礦產業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有色金屬礦山企業被迫停產或半停產;其它礦業企業產品產量下降,價格下跌,效益下滑; 20__年1-3月,全市完成礦業產值31727萬元,同比增長-49.73%,利稅及其它經濟指標較去年同期相比均大幅下降。部分礦業企業資金鏈脆弱,融資困難,業主投資信心不足,觀望情緒較濃,建設項目出現緩建或停建,探礦投入減少。

(二)企業投入不足,抗風險能力不強。我市礦產業開發雖然如火如荼,但大部分礦業企業的投入遠遠不能滿足發展需要。一是勘探投入嚴重不足。由于地質勘查程度低,礦山開發缺乏充分的地質資料,許多礦山礦產資源/儲量和礦石品位不清,存在零星開發、盲目找礦、盲目建選廠現象。二是技術研發力量嚴重不足。部分企業仍沿用過時的采選工藝,導致資源利用率低,開發進度緩慢。大部分礦業企業缺乏高端研究人員,缺乏自主研發能力。三是基礎建設投入不足。很多礦區道路窄、路面差,對生產資料和礦石產品的運輸有很大影響;有的企業還沒有并入110千伏電網,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四是企業規模較小,生產成本高,效益大幅下滑。20__年以來,我市雖對礦業權進行了優化整合,但目前依然存在礦權分散、規模小等情況;五是產業鏈短,綜合利用程度不高,企業生產經營受到市場的左右,抗風險能力差。

(三)礦權整合不夠徹底,資源開發存在糾紛。我市資源整合基本實現了“一個礦區設置一個采礦權,一座礦山一個企業”的目標,由于存在整合前一些遺留問題沒有徹底解決,礦權配置出現了區塊交叉現象,配置區塊包含以前縣級發證的采礦權等問題,導致企業在開發進程中出現爭議和扯皮問題。如鎮沅黃金公司和__恒益公司、云銅__礦冶和羅豐__礦業公司等,由于礦區交叉,企業間摩擦不斷,影響了礦產業的健康發展。

(四)產業布局不合理,產業鏈延伸不長。礦產業發展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規劃滯后、布局分散、產業鏈短已成為制約產業做大做強的主要障礙。一是產業規劃亟待完善。 “十一五”初期,我市制定了礦產業規劃,但由于當時的發展現狀造成規劃缺乏前瞻性、針對性和導向性,同時缺乏產業內部和產業間的有效兼顧,已不能適應現階段的發展形勢。二是產業發展布局分散。由于缺乏詳細而全面的規劃布局,礦業企業較為分散,形不成連片和上規模的工業區。三是產業鏈短。各縣區礦業生產企業主要以探、采、選為主,冶煉企業不到5戶,更沒有“制”這一環節的企業,現有企業主要以銷售原礦和初級產品為主。一方面,既不能提高自身抗風險的能力,又不能提升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另一 方面,礦產資源的附加值沒有得到有效挖掘,有價元素的綜合回收程度差,不能從根本上推動地方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

(五)發展機制尚未健全,礦業開發存在不穩定因素。隨著礦產資源整合和礦產業發展的不斷推進,現有體制和機制已不能滿足發展需要,并在一定程度上引發了礦區的不穩定因素。一是協調服務機制不健全。目前,縣級政府成立礦辦的只有景谷縣、鎮沅縣,其他雖有礦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但大多是文件對文件,沒有真正發揮作用,出現部門之間互相推諉扯皮現象。同時,縣級協調管理部門缺乏礦產資源開發管理的專業人才,縣級礦管人員僅能致力于日常的事務,對縣域礦業經濟發展缺乏認真考慮,同時監管不到位,致使私挖亂采現象時有發生。二是利益分配機制不健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縣、鄉兩級政府的工作積極性。三是補償機制不健全,土地、林地征占用補償標準不一。各縣(區)只能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出現了補償標準不一、差別較大、不及時、不到位等現象,四是礦區周圍群眾只顧眼前,對于資源開發對當地經濟拉動作用認識不到位,再加上部分外來企業與當地文化和風俗存在差異,造成相互間的理解和溝通不順暢。由于以上各種因素,礦山開發存在一定的不穩定因素,給礦產業的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三、進一步推動礦產業又好又快發展的對策建議

__地處三江成礦帶南部,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隨著國際競爭的重點加速轉移到資源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領域,__這塊“懷金孕寶”的處女地迅速吸引了國內外大企業、大集團的眼球,使__礦產業短時期內迅速顯現出難得的“短、平、快”效應,并成為全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當前,我市礦產業雖然受到全球金融危機影響,但仍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的初期階段,必須千方百計采取有力措施,著力推進礦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堅定信心,抓住機遇,明確思路。

去年下半年以來,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金融危機導致世界經濟開始衰退,使影響突然加大。當前,我市礦產業出現了暫時性發展減緩的現象。但從長遠看,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處于礦產資源消費總量增長最快、消費積蓄量最大的階段。我國到2020年將實現人均gdp再翻兩番的宏偉目標,屆時礦產資源產量和消費總量在現在的基礎上還要再翻一番多。從近期看,國家出臺了擴大內需10條措施等一系列“保增長、擴內需”政策措施和行業調整振興規劃,投資、消費已初見成效,中國經經濟在今年一季度已呈現筑底回升跡象。隨著投資、消費的拉動,礦產品內需也有效擴張,礦產資源利用將推向一個新,礦業經濟逐步回暖,今年以來礦產品價格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回升,其中銅漲幅約50%,鉛鋅漲幅也有30%。因此,可以肯定說,我市礦產業正處于快速發展時期的初期階段,發展后勁足,發展潛力大,增長空間廣,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支柱地位依然沒有動搖、支撐作用依然堅挺,礦產業在今后的很長一段時期內仍將是我市經濟快速增長的支柱產業和財政支柱。全市上下一定要以百倍的信心,堅定不移地把礦產業作為當前和今后提升全市整體經濟實力的重要突破口,千方百計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推進__礦產業又好又快發展,做成全市最大最優的支柱產業。

為此,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一定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在全球金融危機中正確認識“?!薄蚀_把握“機”,堅定信心,明確思路,既順勢而謀又逆勢求機,努力保持礦產業快速發展勢頭。一是各級政府堅定礦產業作為全市第一產業支柱和財政支柱的信心不動搖,完善思路,創新方法,強化服務,優化環境,既要統一各級各有關部門的思想認識,又要為企業擴大投資創造優越的環境使之堅定信心,努力創造政企齊心、共渡難關的良好局面。二是各縣(區)認真落實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規范礦業權市場秩序,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創新投融資方式,拓寬投融資渠道,廣泛吸引市內外資金進行礦產資源深度開發,進一步摸清家底,為將來擴大生產、提升效益打好基礎。三是各縣(區)要積極引導企業充分用好國家大力支持技術改造的優惠政策,扶持企業研發和引進采、選、冶新技術,調整企業產品結構,增加產品附加值,延長產業鏈。四是企業要抓住鋼材等建材價格下跌、勘探成本下降等大好時機,加大探礦投入,加快選冶廠、生活區等基礎建設。五是企業要準確把握市場信息和政策趨向,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積極創新市場營銷方式,擴大產品銷路。

(二)加強資源勘探和規劃管理,合理利用礦產資源。

探索建立我市礦產資源勘探基金,對全市礦產資源進行有效的勘查,同時制定激勵政策,積極引進有資金、有實力的大企業、大集團到我市開發礦產資源,鼓勵社會資金按照有利我市礦產資源發展的原則有指向投入礦產資源勘查;協調爭取國家和省地質勘查基金項目,擴大我市礦產資源的資源儲備量,增強我市礦產資源儲量保障能力,確保我市礦產產業開發持續發展的需要。按照促進我市礦產資源科學、節約、有序和可持續發展的要求,抓緊組織實施市礦產資源開發總體規劃。礦辦、國土部門要綜合運用我市礦產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和礦產資源開發總體規劃、產業政策、法律法規等手段,加強對礦產資源開發建設和生產的監督管理,按照規劃的總體部署推動我市礦產資源有序、持續、科學開發、合理利用。

(三)加強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做好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實現社會效益、經濟效益的統一。

將資源綜合利用與企業發展、資源節約、礦山生態環境保護結合起來,積極推進全市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和三廢利用。建立和完善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標準體系和考核體系;完善和落實關于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的政策措施。在礦產調查評價與勘查、礦山設計、礦山建設、礦山開采、礦石選冶及加工每個環節統籌兼顧,推行共、伴生礦產與主礦產同時評價、同時勘查、同時設計、同時開采、同時回收利用,變一礦為多礦、一礦多廠。對于沒有綜合勘查和綜合評價的礦產儲量報告不予評審備案;對于共、伴生礦床沒有綜合開發利用方案的,不予辦理采礦許可證和批準建設礦山。堅持“誰投資誰受益,誰開發誰保護、誰開采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運用法律、經濟和行政手段保護資源、改善生態環境,重視礦山企業的安全生產,加強礦產資源及礦山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形成依法勘查、開發、保護,以礦業經濟發展帶動經濟社會發展的良好局面,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資源效益與環境效益的統一。

(四)抓住機遇,整體謀劃,加快實施礦產業二次整合

整合,就是打破原有利益格局,重新調整規范利益關系,是一場較為穩妥的改革。當前,全球經濟陷入衰退,我國經濟進入第四季度也出現前所未有的快速下滑,但在這種極為不利的形勢下也有相對有利的一面。各級政府一定要認清當前發展形勢,準確把握這場危機中的機遇,解放思想,創新方法,系統謀劃,整體推進,重新審視發展現狀,重新整合礦產資源,重新布局產業開發,重新調整利益關系,堅決迅速啟動實施礦產業二次整合。

1.準確把握危中之機,政企聯動實施礦產業二次整合。全球金融危機正在加速沖擊實體經濟,形勢極為嚴峻,我國政府也不斷出臺并落實擴大內需的宏觀政策,對于我們實施礦產資源和礦產企業二次整合不失為最佳機遇。一是市場疲軟、價格下跌,造成很多礦業企業產品積壓、資金吃緊,急需資金注入擴大再生產,因此現在整合的成本會比以前大大降低。二是全球金融危機導致礦產行業步入調整階段,企業優勝劣汰將成為這場危機的主流現象,如果政府出手幫助企業優勝劣汰,那么重新規劃布局的礦產業抗風險能力和帶動作用會更強。三是中國作為世界上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愈演愈烈的國際金融危機表現出超強的經濟形勢駕馭能力,成為全世界最健康的經濟體之一, 必將會極大地吸引國際礦業大集團的投資目光,只要我們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積極推銷我們的礦產資源優勢,必將會吸引國際礦業大集團進駐開發,有效降低了礦產業二次整合的難度。四是國家稅務局出臺了《企業重組與清算的所得稅處理辦法(試行)》,企業重組和并購成本將大大降低,為有實力的大企業通過兼并收購進行資源整合、完成市場擴張提供了迅速崛起的良機。全市各級政府一定要緊緊抓住成本低、難度低、矛盾少的有利時機,積極引導和鼓勵有實力、有技術、有信譽的企業,采取聯營、兼并、參股、控股、收購等多種形式,組建集“探礦—開發—精深加工”為一體的企業集團和上市公司,促使有限的礦產資源向強勢企業集中,依靠資金、技術優勢加快發展礦產業,做大做強做優礦業經濟。

2.創新工作方法,推進礦產業二次整合。啟動實施礦產業二次整合,一定要認真總結以往整合中取得經驗教訓和出現的問題,堅持“一山一礦一主”的原則,按照“資金、技術、信譽”三個標準,遵循市場規律,引入競爭機制,嚴格依法辦事,制定嚴格的考評辦法,合理規避可能出現的問題,同步實施資源整合和企業整合。一是建立相關工作程序和管理制度,引入競爭機制,依法進行資源的二次整合。二是實施跨區域整合。按照__市《“十一五”區域經濟發展規劃》,站在區域協調發展和全市礦產業快速發展的高度,立足整體謀劃,打破行政界限,加強區域合作,積極推動區域間的協調配合和區域內的自發整合,組建資源高度集中、競爭能力強、抗風險能力高的礦業企業集團。區域內整合以建設瀾孟西錳礦開發基地為例:瀾滄、孟連、西盟三縣錳礦儲量較為集中,但開發企業和區塊較為分散,三縣如能抓住金融危機中的有利時機,積極引導區域內有資源的企業與有冶煉技術的金廣集團開展聯營、參股或收購等多種合作方式,進行錳礦采選及加工,區域內的資源將得到有效開發利用,邊三縣也將形成帶動力極強的集采、選、冶為一體的錳礦開發基地,同時積極引導企業向緬甸、版納等周邊國家和地區進行橫向聯動,充分利用周邊資源。三是引入競爭機制進行整合。時刻關注國際國內礦業大集團的投資動向,加強對外宣傳,適時推薦資源優勢,制定完善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大企業到__投資開發,引進更多更先進的生產要素,參與__礦產業二次整合。

(五)提升服務,強化引導,推動礦產業提質增效。

礦產業要做大做強做優,必須要提高政府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進一步優化產業發展環境,不斷放大“洼地效應”,努力營造“蟬鳴效應”,著力延伸產業鏈,同步推進內涵增質和外延擴張,確保礦產業提質增效。

1.努力打造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以來,我市礦產業受到最大沖擊,礦業企業舉步維艱,政府及時、優質、高效的服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顯重要,只有政府有效的幫助和高效服務,才能讓企業堅定信心、渡過難關。一方面,全市各級各部門特別是礦辦、國土等相關部門及掌握社會公共資源的政府部門,要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 “雪中送炭”意識,加強對服務素質特別是礦業發展方面的培訓,及時主動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地質資料、準確的市場信息、國家和行業政策、切實有力的支持、科學合理的引導和熱情周到的服務,主動為企業協調解決礦區道路、電力、土地、林地、環保和安全生產等問題,進一步幫助企業辦理礦權和項目申報、年檢、延續、變更等手續,盡最大努力為企業減少不必要的開支。另一方面,全市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要深入礦區了解企業停產或半停產的原因,針對不同困難,提供不同幫助。對資金緊張的企業,要加強與銀行的溝通,并采取適當減稅或補貼方式,減輕企業的資金壓力;對生產原料緊張的企業,要積極與企業所在縣(區)和資源豐富的縣(區)協調解決;對有產品沒銷路的企業,要積極發揮政府信息渠道廣闊的優勢,為企業提供有用的供需信息;對存在環保和安全隱患的企業,環保和安監部門要提前介入,幫助指導企業抓好生態環境保護和安全生產工作;對于出現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要盡可能地以說服教育為主,能不罰款的不罰款,能不扣留的不扣留,非罰不可的要實行最低限額罰款制。

2.積極引導礦產企業加大基礎投入。在這場來勢兇猛的國際金融危機面前,礦產企業普遍薄弱的基礎環節受沖擊最為嚴重,損失較大,教訓深刻。痛定思痛,一方面,政府要強化引導作用,必要時采取強硬措施要求打牢基礎;另一方面,企業要放棄盲目追求效益的做法,主動打牢基礎,加大探礦投入、科研攻關投入、基礎設施投入。一是要按照__省規定年度最低勘查投入標準,引導、監督礦業企業加大探礦投入,摸清資源儲量,有針對性地建設選、冶廠,制定企業自身發展規劃,確保資源高效開發利用。二是采取補貼技術攻關投入的辦法,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對采礦、選礦、冶煉技術的攻關投入,努力采用現代先進采、選、冶工藝技術,提高資源回收率和綜合利用水平。

3.千方百計拉長產業鏈條。圍繞建設重點礦業工業基地的目標,全市各級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以調整產品結構為重點,以開放合作為手段,堅持走“探、采、選、冶、制”相結合的礦產業發展道路。一是著力推進礦產品結構調整。引導鼓勵企業在本市區域內冶煉,在市場價格平等條件下,利用稅收等政策限制初級產品往外銷售,最大限度地拉長產業鏈。堅決打破以生產原礦、精礦為主的礦業生產局面,努力形成以成品半成品為主、精礦為輔的礦業生產格局。二是引導鼓勵礦業企業實施精深加工。結合工業園區發展規劃,加快__工業園區蓮花片區建設,加快科技含量高、產品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項目的審批和上馬,大力推進礦電結合,擴大礦業高效開發規模,推進礦業精深加工進程,延伸產業鏈。按照“分散采礦,定點選礦,集中冶煉”的原則,適時發展銅、金、鉛、鋅等有色金屬的冶煉;同時加強鉀鹽等非金屬礦產的精深加工綜合發展,積極發展鹽化工業,提高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水平。通過發展深加工,提高礦產品附加值,帶動制造業、房地產業、運輸業、服務業等相關產業發展。積極鼓勵支持__冶金集團、昆明鋼鐵集團、山水銅業、云銅、中國黃金公司、金泉、恒益、金廣集團、興華等企業,搞好鉛、鋅、銅、金、鐵、錳、鎳等資源深度開發和精深加工,重點推進10萬噸鋅冶煉廠、10萬噸銅冶煉廠、100萬噸鋼鐵廠、10萬電解錳等項目建設,擴大礦業工業生產能力。三是加快實施礦產業對外開放戰略。在加大市內礦產資源資源開發利用的同時,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支持鼓勵市內礦業企業到周邊國家探礦和采礦、進口東南亞國家原礦產品、開展選冶加工貿易,培植一批外向型的礦業企業,力爭在境外建立穩定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基地。

(六)健全機制,強化監管,確保礦產業穩定健康發展。

健全完善礦產業發展推進和保障機制,加強礦產業事前事中事后對生態環境、安全生產、群眾利益兼顧等多方面的監管,是確保礦產業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

1.健全礦產業推進保障機制。各縣(區)要堅持“一個產業、一套政策措施、一套機構聯系協調”的發展思路,配齊配強礦產業協調發展隊伍,強化礦產業協調發展領導小組職能職責,制定切實可行的推進方案,協調解決礦產業開發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與此同時,市、縣機構編制部門要創新思路,批準設立縣級礦產業發展辦公室,專門負責對礦產業生產發展進行服務指導。

篇2

智能科技含量更高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櫥柜行業呈現了一個很明顯的特點,就是智能科技含量更高。一線品牌櫥柜比如科寶·博洛尼、歐琳、志邦、豪森、金牌、歐派等都加入了“智能化櫥柜”的行列。

LED液晶顯示屏、觸摸抽屜、升降式吊柜……一系列尖端科技已經走入了南京高端消費群的家中。南京豪森木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徐鑫強表示,智能化櫥柜極大地提升品牌形象和知名度,這也是整體廚房未來的競爭焦點。

除了科技含量更高,環保仍然是消費者追逐的熱點。記者采訪不少消費者后得知,目前他們選購櫥柜時,仍將環保放在第一位?!皬N房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消費者在購買櫥柜的時候當然更希望買到綠色環保櫥柜。所以導致櫥柜行業競爭激烈,大大小小的櫥柜都爭打‘環保牌’?!蹦暇┦醒b飾行業協會會長朱炳生告訴記者,很多消費者對選擇櫥柜心存疑慮,尤其是環保性能方面,環保是否達標是其決定購買該櫥柜的重要指標。

消費者更加理性

目前,大多數消費者在裝修中對廚房的投入都在加大,對櫥柜產品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目前南京的櫥柜市場包括全國性品牌、地產品牌、進口品牌等,大大小小有近百家,競爭相當激烈。

歐派櫥柜南京公司總經理姚剛表示,由于市場愈加成熟,競爭也相當激烈,今年的消費者在購買櫥柜的時候明顯理性了很多,“很多消費者并不了解和認識櫥柜產品。以前他們更關注價格,來選購櫥柜時第一時間就先問價格,但是現在他們更加理性了,從產品的質量、品質、服務到設計,他們都一一詢問?!?/p>

“消費者購買時不再盲目,而是有選擇地比較產品,再謹慎下單。”朱炳生表示,以前消費者購買產品只會盯著單一的方面,比如環保質量或者產品款式,但是現在會從多個細節角度來衡量購買標準,全方位考慮后再選擇。

櫥柜企業謹慎“過冬”

“今年的櫥柜市場可以說是急轉直下,上半年還很紅火,下半年就出現了一個明顯的轉折點?!敝毂硎荆衲甑臋还袷袌隹傮w下滑了20%到30%,上半年還能明顯感覺到消費者的購買熱情,但是從下半年以后,整個櫥柜行業就漸漸冷了下來。

面對銷量下滑的市場,各家櫥柜企業也啟動了不同的措施來應對市場。東方邦太今年的銷售量雖然和去年同期相比有所增長,但是和原定計劃的銷售量相比仍差一段距離,所以東方邦太走出南京,開拓全國市場。南京地產龍頭品牌東方邦太的副總經理丁軍表示,從全國市場的銷售來看,東方邦太和預期計劃的銷售量差不多,特別是一些二三級城市,不僅沒有受到這次金融危機的影響,銷量反而有所上升。

“從歐派目前的情況來看,訂單量雖然在增長,但是離我們的預期目標相差還很大?!币傉f,在這樣的經濟形勢下,各家企業都在很謹慎地尋找對策。

明年市場會慢慢轉好

篇3

一、總體情況

近年來,我縣建筑業經濟總量快速增長,支柱產業作用日益顯現。目前我縣共有資質以上建筑業企業4家,有

二、當前制約建筑業發展的突出問題

在調研中,我們認真分析了我縣建筑業發展的現狀,冷靜地查找發展的差距,認為當前制約我縣建筑業發展的突出問題主要有幾個方面:

1、吃不飽---雖然我國發展已進入快速階段,建筑業市場比較繁榮,但是國有大型企業仍有吃不飽的感覺,有的企業沒有多少工程可以干,這是因為我國建筑企業發展較快,在市場份額一定的情況下,企業多,競爭十分激烈。我縣的四家建筑企業都有吃不飽的感覺。

2、企業在承接工程的時候招投標不規范。現在的施工工程大多數都是通過對外招標來尋找建設方,但是在投標的過程中很多不具有招標條件的公司或者個人,往往借用具備相應資質的單位的施工資質,因為其人員較少,管理成本較低,所以相對于那些比較正規的大公司,其往往可以因為價格上的優勢,以較低的價格中標,這也造成大型單位優勢轉化為了劣勢,從而造成工程量的下降。

3、企業墊資情況嚴重,影響資金流動。通過走訪企業我們了解到,當前的建筑業普遍存在施工方墊資的現象。企業要想運轉正常,資金流動要有保障,但是過多的墊資限制了企業的資金流動,再加上投資方或多或少的拖欠施工方工程款,使得很多企業不得不靠銀行的高息貸款來維持正常運轉,在無形中給企業帶來了額外的業務支出,從而造成企業盈利變薄,甚至下降。

三、加快我縣建筑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1、進一步規范建筑業市場機制

逐步消除不規范的市場操作,嚴格按照國家行業運行規定進行市場平等競爭,不斷增強企業法律意識和誠信意識,嚴格按照合同的約定執行, 消除工程款回收滯后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2、強強聯合,優勢互補

在政府相關部門的指導下,為企業與企業之間牽線搭橋,使資源優勢互補,技術力量增加,市場競爭能力提升.企業應站穩本地的市場,不斷拓展外地市場,大力開拓國外市場.政府應做好對本地企業的科技信息,市場信息,技術力量的有力支持,最大能力的保護好本地企業的發展。

3、加強領導,切實把建筑業放到支柱產業的位置。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物質生產部門,又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就業容量大,是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最多的行業。在當前面臨突出的就業、三農等問題的新形勢下,建筑業對轉移農村勞動力和增加農民收入起著無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在推進城市化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目前建筑行業現狀來看,市場體系不完善,建筑市場的規范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市場秩序、質量管理、建筑節能推廣、資質管理、勞動安全監管、建筑工人權益保障等方面還存在諸多問題,建筑市場法制建設、建筑市場規范和監管、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企業改革和人才教育培訓等都需要政府加強指導、扶持和管理。在新形勢下,對于建筑業的領導,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要像重視工業、農業和服務業一樣重視建筑業,把其切實放到支柱產業的位置。

篇4

一、 **茶葉產業發展具有較好的基礎和條件。

**鄉境內自然條件優越,適宜茶樹生長,茶樹品種資源豐富,**鄉 二、茶葉是促進**鄉山區、半山區、民族貧困地區廣大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骨干產業。**鄉茶葉涉及面廣、影響力大、茶葉遍及全鄉所有村組,茶葉生產、加工、流通從業人員6500人,占全鄉總人口61%。茶葉發展村社中30%的農民家庭收入主要來自茶葉。

四、**鄉茶葉產業發展當前存在的主要問題。“十一五”以來,**鄉茶葉產業發展速度雖然較快,但發展中仍存在下列問題:一是茶葉作為產業發展的地位及作用認識不足,個別村社對茶葉作為產業發展重視程度不夠。二是茶葉扶持政策不配套,不完善,扶持力度小,投入不足。三是部分茶園基礎設施差,管理粗放,單產低,效益差。四是產業化水平低,缺乏一批上檔次、規模、帶動能力強的龍頭企業,在全省叫得響的茶葉品牌。五是人才缺乏,技術落后,茶葉產量、質量提升緩慢。

六、“十一五”**茶葉產業發展的兩條關鍵措施。

篇5

1.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情況

1.1農產品加工示范區發展迅速,產業集聚效應突顯全省農產品加工業認真借鑒發達地區的發展經驗,逐步走上了產業聚集,集群發展,穩步提高的發展之路。2008年經省政府命名的22個全省農產品加工示范區經過近三年的建設,發展迅速。這些農產品加工示范區原有的發展規劃和基礎設施較完備,龍頭企業較多,盡管建區時間較短,但區內農產品加工企業發展很快,在產品結構調整、科技創新、品牌建設、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員工素質等方面都有明顯提高,輻射帶動作用日益增強,產業集聚效應進一步提高。吉林省九臺龍嘉農產品加工示范區的金鑼集團實施的“糧變肉”工程,全部達產后可帶動發展養殖戶5萬戶。天景集團30萬噸鮮玉米擴產項目已發展玉米種植面積3.5萬公頃。榆樹五棵樹農產品加工示范區規劃在未來的5~10年,打造“一區、六園、五大基地、主導產業”。敦化市農產品加工示范區已累計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2.87億元,全面完成了土地規劃、電力規劃、道路、給排水和供熱管線以及綠化美化規劃。白城市全市上下采取項目資金扶持、外商投資興建、龍頭企業領建、民間出資自建等不同形式全力推進農產品加工示范區建設,全市投入園區建設資金5.7億元,新(擴)建農產品加工項目15個。白山市政府啟動“6211”工程,推進標準栽培,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其中八道江區以大山合集團白山現代農業有限公司為龍頭,計劃用3~5年時間,把本區建設成為“長白山地區”香菇、木耳暨林特產品集散交易中心、吉林省長白山食用菌菌種良繁中心和食用菌標準化生產技術推廣中心。據初步統計22個農產品加工示范區的銷售收入占全省農產品加工業銷售收入的28.5%。

1.2企業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從調查情況看,目前我省規模以上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大都建立了技術研發或技術創新機構,并且在新產品研發、新技術、新工藝推廣應用和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同時,這些企業注重依托高校、科研部門,形成聯合開發,合作攻關等“產加研一體化”發展格局。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產品相繼問世,科技已成為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加速發展、提高經濟效益的重要支撐。目前采用的微生物發酵等高新技術,生產出玉米精深加工產品,研發出的精氨酸鹽酸鹽、高果糖、淀粉纖維、生化肥料等技術,居國內先進水平,有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前沿水平。水稻加工則利用新技術,朝著整粒米、米粉類制品和綜合利用展開研發。大豆加工先后從美國、德國、日本等十幾個國家引進了油脂、蛋白、磷脂、豆制食品及副產物加工生產線、組合設備與單機設備。如吉林蛟河豆制品公司利用高新技術使豆腐、豆漿等豆制品在無任何添加劑的情況下,保質期能達到180天,獲國家專利,產品供不應求。大成集團、皓月集團、遼源金昌集團等研發技術在世界都處于領先地位。據省農科院測算,我省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科技貢獻率已達到68%,處于全國上游水平。高新技術的應用有效地延長了農產品加工業產業鏈條,促進了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升級,提高了企業市場競爭力。

1.3就業渠道不斷拓寬,促進農民增收作用明顯 我省是農業大省,農民數量多,就業難,增收渠道窄,是我們的實際。農產品加工業多數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目前是擴大農民就業,為農民提供途徑寬、成本低、易接受的就地就近就業的主渠道?,F在我省已初步形成了以就業促增收,以增收促進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格局。據調查,僅九臺市農產品加工示范區就帶動周邊農戶1萬余戶,解決就業3萬余人。全省22個農產品加工示范區解決近28.5萬人就業。據統計去年全省鄉鎮企業、農產品加工業安置就業253.8萬人次,同比增長6.15%,占全省城鄉就業人員的20%。農民人均收入中31%來自鄉鎮企業、農產品加工業提供的勞動報酬。

1.4農產品加工企業逐步向集約化、集團化、產業化和品牌化方向發展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我省農產品加工業正在向集約化、集團化、產業化、品牌化方向發展,涌現了一批輻射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的龍頭企業和知名度較高的名牌產品。全省農產品加工企業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組建集團的企業85戶,龍頭企業帶動農戶258萬戶,帶動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農戶戶均增收1580元,并且品牌培育,品牌建設工作成效顯著,已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20個,占吉林省獲得“中國馳名商標”總數的51%。皓月“鮮凍分割牛肉”、吉林裕豐米業股份有限公司“好雨大米”、延邊宇星無公害農產品開發有限公司“海蘭江農產品”、吉林省德春米業公司“御泉大米”和吉糧“梅河大米”等7個產品獲“中國名牌產品”。延邊寶祥蜂業有限公司“寶利蜂蜜”、集安市新開河有限公司“新開河人參”、吉林中興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梅河中興松籽仁”等5個產品獲中國名牌農產品。吉林省德春米業還圍繞雜糧雜豆項目,形成3大系列60多個品種,正在逐步形成品牌效應。這些知名品牌的培育和創建充分證明我省農產品加工業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品牌體系,競爭能力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

雖然我省農產品加工業得到快速發展,但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從調查的情況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5資金季節性缺口大,影響企業達產達效由于近期國家實行減緩貨幣政策,商業銀行進一步壓縮信貸規模,慎貸緩貸,尤其是縮減對一般性企業的貸款,使我省農產品加工企業生產受到較大制約。盡管前期國家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貸款規模增加,利率下調,但是各銀行的貸款門檻沒有降低,還是實行抵押貸款,只有少數企業能夠享受信譽貸款,門檻高、手續雜、申貸時間長的問題仍很突出,據調查統計平均辦理貸款時間65天左右。因農產品加工企業資金需求季節性強,多集中于季節性原料收購,資金缺口較大,資金不足嚴重影響企業項目建設進度和達產達效。據我們調查統計,農產品加工業企業自有資金僅能滿足需求的45.6%,還有一半多的資金缺口。

1.6技術創新能力不高,科技儲備不足對農產品加工技術(基礎)研究較差,應用高新技術不足,缺乏自主創新技術??傮w看,我省農產品加工還處于初加工多,水平低、規模小、綜合利用差,消耗高、效率低的初級階段。由于科技創新未得到充分重視,導致科技投入嚴重不足。造成農產品加工領域技術創新低,科技儲備缺乏,使得農產品加工業靠科技創新上水平的動力不足。技術水平不高,以致于市場上的食品等行業均被外省、外國的品牌所占領。此外,企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中小型農產品加工企業基本沒有建立研究開發機構,少數企業雖然建立了研發機構,但受技術人才和研發經費的限制,不能正常開展工作。由于我省農業科技工作的重點一直放在農業的產中、產前領域,80%以上的研究力量和科技經費投入農業的產中,致使農產品加工技術研發經費和項目儲備嚴重不足。多數農產品加工企業技術落后,管理粗放,創新能力較弱,缺乏適應農產品加工發展的科技儲備和技術支撐,特別是缺乏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

1.7缺乏必要的產業發展規劃,結構性矛盾顯現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下,我省農產品加工業潛在的結構性矛盾開始顯現。沒有規范的行業產業發展規劃,管理部門多頭分散,責任不清;企業得不到及時準確的信息服務,各地盲目上項目、鋪攤子傾向突出。一是部分行業產能過剩。據調查了解,目前稻谷、小麥、大豆三大品種的粗加工能力大大超出省內糧源供應能力,平均開工率僅為60.6%;生豬屠宰產能過剩超過50%,如地處九臺的金鑼集團現有三條生產線,僅能開工一條,豬源還滿足不了生產需求。企業盲目搶原料爭市場,惡性競爭,引發價格波動,影響市場穩定。二是仍有“兩高”項目上馬投產。由于沒有明確的產業政策指導,一些不適合國情、省情的高耗能、高排放項目建設投產。例如,在缺水地區建設耗水較多、排放較大的玉米濕法加工項目和已投產的大豆分離蛋白加工項目等。

2.加快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幾點建議

2.1盡快制定推進農產品加工業平穩較快發展的政策法規 我省是農業大省,農產品加工業是我省的支柱產業,是糧食主產區振興農村經濟的必由之路,是富民強省的主要途徑。建議盡快制定強有力的農產品加工業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扶持農產品加工業加快發展,推動其向聚群化、集約化、產業化方向發展,促進農產品加工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同時加快我省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的政策制定,鼓勵支持農產品加工業快速高效發展,而且要限制農產品加工業低水平擴張,低水平重復建設,強化市場準入機制,規范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秩序,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全面促進農產品加工企業又好又快發展。

2.2進一步加大對農產品加工業信貸支持的力度一是逐步建立融資平臺,與金融機構合作,開展銀企對接活動,通過召開企業貸款現場推進會等載體,向金融機構推薦信用度高、管理規范、有發展潛力的農產品加工企業,真正解決企業貸款難題。二是增強擔保機構擔保能力,創新擔保機構的體制機制。我省擔保機構大多規模小、擔保能力弱,而且機制不活。因此建議成立為農產品加工業擔保服務為主的股份制信用擔保機構,引入靈活的信用擔保機制,真正搭起銀企之間的橋梁。三是充分利用國家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全力爭取國家對我省農產品加工企業和項目的支持。

2.3深化改革創新,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根據我省農產品加工業外銷減少和部分產能過剩的實際,我們要在加快龍頭企業發展和基地建設上下工夫。一是引導和推進企業聯合重組。重點引導和支持機制好、競爭力強、輻射帶動面廣、與農民利益關系密切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和資產的優化重組,通過參股、控股、兼并、合并、租賃等形式,擴大規模,增強實力,發展成大型龍頭企業集團。二是加快品牌整合。農產品的競爭實質上就是質量和品牌的競爭,采取各種政策措施,培育品牌、整合品牌、建設品牌、保護品牌,合力打響品牌,不斷提升我省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三是搞好各級龍頭企業和基地的聯結。積極扶持龍頭企業建設專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省有關專項資金要重點支持龍頭企業為基地農戶提供信息、技術、營銷服務。遵循產業發展規律,引導龍頭企業和基地農戶通過合同連接、服務連接和資產連接等多種形式,結成經濟利益共同體,建立起有效的利益分配機制,構建市場牽龍頭,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化格局,提高產業整體效益,真正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

2.4推進農產品加工示范區建設,促進農產品加工業集群發展目前,我省已初步形成了糧食、畜產品、林產品、乳產品、特產品等產業集群和“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塊狀經濟格局,但要在此基礎上,制訂發展規劃,出臺強有力的扶持政策,推動全省農產品加工示范區建設工作,逐步吸引農產品加工及其配套企業向園區聚集,使農產品加工業向產業集群發展,向示范園區集中,向塊狀特色經濟推進。在園區建設中,突出產業特色,突破行政區劃限制,并且與各地農產品加工業發展規劃相銜接,力求做到高起點規劃,高標準推進,高質量建設,一次規劃,分步實施。形成一批特色明顯、產品知名、競爭力較強的農產品加工產業示范集群。

2.5轉變發展方式,推進農產品加工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首先,引導企業加大科技投入。鼓勵企業設立技術開發基金,提高新產品開發經費和風險調節基金的提取比重,增強企業自主開發、自主創新能力。其次,加快企業研發機構建設。引導和鼓勵企業培養一支自己的研發隊伍,建立自己的科技開發機構,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和產品,省里有關專項資金向有研發機構的企業傾斜,支持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第三,走產學研相結合的路子。鼓勵農產品加工骨干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聯合組建科技研究與開發中心,建立健全“產、學、研”相結合的農產品加工業創新支撐體系。第四,引進推廣新技術。各級農產品加工業行政主管部門積極為企業搭建信息平臺,及時提供技術裝備、工藝、成果和政策信息。省里有關專項資金要扶持企業引進、消化、吸收先進、成熟、實用的技術裝備,大力推廣,盡快縮小我省農產品加工技術和裝備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的差距。

篇6

一、我市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年來,隨著加快實施“文化強市”戰略,我市文化產業得到較快發展,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力和帶動力逐年提高,在經濟社會發展和滿足人民群眾文化需求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1、文化產業初具規模

2、產業結構逐步改善

從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三個層次看,我市文化產業結構漸趨合理,文化產業核心層的分量明顯突出。據2006年普查,合肥市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和相關層增加值之比為60.5:9.0:30.5,直接從事文化活動的“文化服務”業占絕對主導地位(文化產業的核心層、外圍層),各行業實現文化產業增加值30.99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近七成,為69.5%,比上年增長26%;提供文化用品設備及相關文化產品生產和銷售活動的“相關文化服務”業(文化產業的相關層)增長明顯較快,各行業實現增加值13.64億元,占全部文化產業增加值的比重為30.5%,比上年增長38%。合肥作為全省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集中了一批以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化藝術為主的核心層文化產業,在全省文化產業中所占的比重逐年提高,引領優勢明顯。

3、文化企業實力增強

4、文化事業持續發展

5、體制改革不斷推進

近年來,我市文化體制改革相繼推出一系列舉措:一是成立了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進一步理順了政府與文化企事業單位的關系,實現了政企、政事分開,政府文化管理職能得到切實轉變;二是完成了宣傳文化系統5家經營性事業單位的“事轉企”改革和四家電影放映單位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啟動了文博圖等公益性事業單位內部“三項制度”改革,專業藝術院團目前正按照“出人、出戲、出效益”的思路積極推進改革。這些舉措進一步激發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形成了文化事業繁榮發展、文化產業快速崛起的良好局面。

二、我市文化產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的問題亟待解決。

1、管理機構有待加強和理順

文化產業是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涉及多個行業和部門。目前我市尚未成立專門的、統抓統管的文化產業管理機構,致使一些政策和項目的落實乏力推進。從政府管理部門來說,2002年市政府機構改革,經有關部門批準,市文化局作為全市文化塊面的管理機關,單獨設立了文化產業處,指導、協調全市文化產業工作,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經費,2007年文化和廣電合并后,取消了獨立的文化產業處及相應的編制和財政經費,相關工作納入局科技處(文化產業處),在處室工作職能中,百分之九十是原廣電局科技處工作職責,涉及到文化產業的職能大大削弱,和現在各級領導對文化產業的高度重

視及市場的迅猛發展勢頭極不相稱。

2、文化產業總量和比重偏低

3、文化產業發展格局不均衡

4、文化產業和產品存在特色危機

合肥的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科教人才資源豐富,三國名城、包公故里、科教基地、濱湖新城已成為“合肥名片”。同時,作為省會城市,合肥還有著融匯安徽各地文化的優勢地位。但是,合肥的文化資源還沒有得到充分有效的整理挖掘和開發利用,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文化業態尚未形成?,F有的文化產品多處于粗放型經營,缺乏文化產品的宣傳推廣和后續的配套經營。大多數文化產品缺乏創意和創新,缺少能夠體現合肥地域特色和人文風情的文化精品。

5、配套扶持政策有待完善

6、文化產業精英人才缺乏

一是缺乏文化創意人才。文化創意人才是文化產業最核心的生產要素,是奪取文化產業發展制高點的決勝因素。文化產業需要高層次復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通曉文化產業內容、又具有自主創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產品研發又懂藝術創作的實用專業人才,以及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高層次文化領軍人才,而現有的人才儲備遠遠不夠;二是缺乏文化經營人才。文化經營人才是文化產業發展的領軍人物,他們的數量和質量決定了文化產業發展的規模和質量。我市的文化經營人才屈指可數。

三、發展我市文化產業的建議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實施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帶動戰略,加快文化產業基地和區域性特色文化產業群建設,培育文化產業骨干企業和戰略投資者,繁榮文化市場,增強國際競爭力”。這為文化產業發展指明了方向。文化是城市的靈魂,是城市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標志,是現代化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文化對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促進作用顯而易見,可以說,沒有文化的發展繁榮,就難以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與社會全面進步。因此,針對存在的問題,就進一步促進我市的文化產業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確立文化產業的支柱地位

2、設立專門機構,推動產業發展

文化產業的發展涉及方方面面,是一項系統工程。現有的工作機構已經適應不了產業發展的需求,尤其是協調不了各種關系,必須建立健全新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議成立合肥市文化產業發展領導小組,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宣傳、文廣、財政、規劃、國土等部門負責同志為成員。領導小組可參照蕪湖的經驗,定期召開協調會和企業家座談會,協調重點項目的推進落實,聽取意見,改善投資及政策環境。在政府職能部門設立文化產業辦公室,具有獨立的人員編制和財政專項經費,具體實施和落實文化產業發展的各項工作,行使政府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日常協調推進和統一調控、監管職能。

3、修訂完善規劃,扎實有力推進

我市的文化產業規劃目前還停留在行業規劃和部門規劃層面,缺乏權威性、持久性和可操作性,需要進一步修訂

和完善。建議在十二五規劃制定中,將文化產業真正放到支柱產業的戰略地位,作為全市戰略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納入現代化濱湖大城市總體規劃,統籌考慮、合理布局,提升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的層次。同時,強化規劃的貫徹力度,由市委、市政府來推動落實,用規委會、土委會的工作力度來大力扶持文化產業的發展。

4、培育龍頭骨干,做大做強文化企業

文化產業要成為支柱產業,既要有鋪天蓋地的中小企業,又要有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建議政府對我市各類文化企業有重點、有階段、有針對的扶持。一是對特色鮮明、實力較強、成長性較好的文化企業如“櫻藝緣”動漫、綜藝、“音谷”(與中科院聲學所合作)等科技含量高,有較長產業鏈,能夠形成企業集群的好項目,通過出臺土地、稅收、規劃、金融等相關優惠政策,進行重點培育和扶持,將其打造為上市公司,按現代企業制度及股份制方式運作,形成一批有實力、有影響的文化企業;二是對一些由于歷史原因造成體制不順、競爭乏力的文化企事業單位,進行必要的經營體制改革。例如三個專業演出團體,如果還在“國字”號概念上兜圈是走不出困境的,必須轉變思想和機制,通過產權交易、共同投資、公司化運作等形式,掛大靠強,實施重組,實現新生,及至做活做強。

5、實施大項目戰略,發揮項目帶動作用

強化項目帶動,發揮大項目的集聚效應和規模效應。一是借助外力,積極引進境內外戰略投資者。特別要吸引具有雄厚資金、經營策略和營銷人才優勢的外來文化投資企業落戶合肥,有重點地打造象蕪湖方特這樣的產業航空母艦;二是確定重大項目,實施定向招商。結合老城區改造,將桐城路打造成文化戲曲休閑一條街;將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文化底蘊的類似于“合鋼”這樣的老企業,其所閑置的部分廠房,可以作為合肥早期工業文明遺址保留下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相應的文化產業開發,改造成為具有文化、藝術特色的創意產業集聚區,等等??刹扇≌韧度?,做大做強后,再退出方式,如無錫尚德公司那樣,政府投入的資金可以逐步退出。這部分資金可以循環使用,支持新的企業發展。通過大項目的實施,既能做大做強文化產業,也能帶動周邊傳統餐飲業、商業、旅游業的繁榮,形成文化搭臺,多方唱戲,各方共贏局面。我市應抓住2012年舉辦全國體育大會的契機,有力帶動文化產業的大發展。

6、設立專項基金,成立文化產業投資公司

設立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使其以戰略投資者的身份,以股權投資的方式參與骨干文化企業的組建和發展。盡快組建文化產業投資公司,像城建投資公司那樣對基金進行管理和運作。文化產業發展投資基金可多渠道籌措,一是幫助骨干企業盡快上市融資;二是大項目、大工程可通過發行企業債券融資;三是可以廣泛動員社會資本投資于文化產業;四是可以通過財政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通過項目補貼、貸款貼息、獎勵、融資擔保等方式支持文化產業發展。同時,加大對文化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引導各類風險投資機構進入文化產業領域。成立文化產業風險投資公司、小額貸款擔保公司以及風險擔保公司,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采取政府引導、資本運作、扶優扶強的模式,進一步優化文化產業投資結構,解決文化企業融資難問題。

7、建立和完善扶持政策體系

篇7

一、我區民營企業的現狀

我區民營企業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與支持下,在市工商聯指導與協調下,在有關部門貫徹落實大開發、大開放和大項目帶動的戰略部署下,有了進一步發展。到2007年底,民營企業總數4283家,從業人員97000人,總資產134億元,全年完成工業產植177.6億元,銷售收入155.1億元,利潤13.1億元,比上年度分別增長15%、18%、18%和19%。到2008年5月,民營企業發展到5548家,比07年底增加1265家,增長29.5%,總資產199.139億元,比07年底增加65億元,增長48.5%。到6月底,新安排就業人員10754人,比2007年底增長11%。

從總體情況看,我區民營企業仍是比較好的發展勢頭。具體的社會效益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安排就業。我區有80多萬人口,隨著農田種植的改革,機械化程度、科學種田方法日益提高,農村剩余勞力日益增加,加上撤村建居的進展加快,大中專畢業生的安排,下崗人員再就業等諸多因素,民營企業的重要社會責任就是安排剩余勞動力就業。我區民營企業承擔了這份責任,共安排各類就業人員11萬余人(不包括自謀自招人數),極大的減少了社會就業壓力。比如南蔡村金輪自行集團,一家企業就安排就業人員4000多人,南蔡村整個鄉鎮,幾乎家家都有車廠工人,人均月工資1300元以上。還有些地毯行業、絹花行業、養殖業與紡織業等,都屬于勞動密集型行業,分別安排著大批勞動力和閑散勞動力就業。有益于減輕減少就業壓力,保持社會穩定。

(二)堅持科學發展觀,落實節能減排,從而得到企業與社會的雙重效益。如雍陽減水劑廠,注重科技創新,生產與銷售前景俱佳,建廠以來所生產的減水劑,始終保持盡產盡銷,始終保持零庫存。近入2008年以后,根據國際油價猛漲的經濟狀況,他們與國家煤碳科學研究院合作,共同研制了用煤代油的高新科技項目,創造生產出煤水不分離、不沉淀的水煤漿外加劑,約定全國獨家生產,不發展第二家?,F已生產并發往廣東汕州53噸成品。這項科技項目,必將打開節省石油的新途徑。

還有石各莊萬利造紙總公司,制定了科技領先,節能減排的經營理念。在節約用電上,采取因機制宜、分類生產等方式安排生產,由原來每噸紙漿用電167度,降到現在的91度,每月光節約電費就達15萬元。為了減排,他們投資1500萬元建成節水工程,日處理水的能力達到6000噸,通過科技創新,厭氧每天處理cod六噸,每兩公斤cod可產生一立方米沼氣,一天可出3000立方沼氣,每立方沼氣,相當于一公斤原煤,現在已利用起1800立方米,占總產量的60%,每天可節煤1.8噸,全年能節煤657噸。國家規定每產一噸紙,耗水指標為43立方,現在該廠每噸紙僅耗水2.8立方,一噸紙就節約40立方水,并始終保持零排放,從而獲得市科研三等獎。其它一些民營企業也重視節能減排。

(三)注重企業文化。調研中發現凡生產發展快、經營效果好、社會效益高的民營企業,都重視企業文化,講究商業模式與品牌戰略。有的制定了全員參與,開拓創新,誠信守法,關愛環境,持續發展,爭創一流的管理方針;有的堅持以人為本、關注民生、注重培訓、提高職工素質、奠定因材錄用的用人理念;有的大型民企,提出并逐步落實“六網互動”、“新置換”、“新超市”的三大理論,引導企業飛速發展,由本地到外地,由國內到國外,業務渠道幅射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1200多萬個穩定消費群體;有的采用內外結合的辦法,對外抓創品牌,對內抓商業模式。我區已有一家全國馳名商標,16家××市著名商標。

(四)面向農村,服務三農。按照領導部門提出的一企幫一村、多企幫一村的要求,一些民營企業,直接為三農服務。長城罐頭廠,培育了白靈菇罐頭的原料生產基地,負責培訓農民工,每投資十萬元,可建成一處基地,當年就可收回成本。華明養牛廠總經理趙書明,創辦了全國第一家奶牛小區,研究農副產品加工業、畜牧業與大農業互相結合,促進大農業的發展,現在全區奶牛已發展到6萬多頭。最近該廠又與農民商談租用土地的辦法,上半年由農民種麥,麥收后解決全年口糧,下半年由廠方租用,按晚玉米收成價,每畝付款200-300元,然后由廠方種植青玉米飼料,每畝可產帶漿玉米的玉米秸飼料6000-8000斤,農民既得到現成收入,又可搞其它生產,養牛廠用優質飼料喂牛,既解決飼料問題,每年每頭牛可增產兩噸牛奶,確是互利雙贏之舉。今年已搞成百畝試種,明年大面積推廣。

現在全區還有農業合作組織61個,扶植幾千家農戶,解決蔬菜瓜果等生產與銷售問題,直接服務三農。

(五)回報社會。從全國到地方各級工商聯組織,反復向民營企業貫徹致富思源、富而思進的經營理念,絕大多數民營企業在支災支教等方面做出奉獻。多年來xx區民營企業在這方面共捐款捐物總值近14億元,在社會上起了很大作用。僅以今年四川汶川地區大地震為例,全區民營企業從地震后至5月21日九天時間共捐款捐物總值2416萬元,從中涌現出很多典型事例。天獅集團一家捐款捐物1700余萬元,成為全區第一個捐款大戶,不僅如此,他們還把5月18日定為第三個愛心日,并號召四川分公司全體員工參與當地的支災獻血活動。王慶坨鎮萬方鋼構公司董事長趙殿坤表示,要盡一份力量,讓災區人民多一點溫暖,少一點痛苦。得知地震后全廠立即停產轉產,利用兩晝夜時間,趕制價值120萬元的鋼結構彩板生活用房材料,并組成22人抗震小分隊,于5月16日親自送往災區綿陽,并晝夜組裝,工人們每天每夜僅休息3個多小時,至5月23日完成任務返鄉,期間為綿陽安縣搭建起400平米活動房,又在北川縣擂鼓鎮搭建起900平米的臨時診所,解決了部分災民居住與就醫治療問題,此舉深受各方稱贊。

總之我區民營企業,在發展城鄉經濟、安排勞動力就業、堅持科學發展觀、服務三農與回報社會等方面,發揮了很好的作用,這是我區民營經濟的主流。

二、當前民營經濟存在的問題

(一)有些民營企業家素質較差。主要表現在不注重學習,終日事務纏身,事無巨細,必自躬親,沒有發展戰略,缺乏科技創新,對外打不出品牌,對內缺乏商業模式,體現不出企業文化,發揮不了團隊精神,直接影響企業做好、做大、做強。

(二)融資困難,調查中80%的企業都受資金制約。有的企業有土地、產品有銷路,就因為貸款難,兩年不能投產只等企業現有樓房拆遷時得到補償以后,才能投資生產。有的企業有年產一萬噸罐頭的生產能力,只能生產兩三千噸,70%至80%的生產能力閑置,其主要問題解決不了農民搭大棚的貸款問題。有的企業產品暢銷國內,始終保持零庫存也因貸款難,連年不能發展。還有困難企業,以高息向社會借款,增大負債壓力。融資難的問題,制約著民營經濟的發展。

(三)分散式經營、家庭式管理。有的鄉鎮有幾百家自行車行業,其生產量和銷售量,略高于南蔡村金輪集團的一家生產量,遠低于西青區富士達的一家生產量。占用的設備多,管理、財務、營銷的人員也多。調查中有1/3的民營企業仍屬于家族式的管理方式,這種管理模式,起步時尚可,不利于發展和做大做強。

(四)政策落實有難度,中央的36條、××市的80條、20條等發展民營經濟的政策,缺乏配套細節,執行難,落實難。有的與有關部門規章相抵觸。比如中央36條明確指出,對待民營企業要平等準入,公平待遇。實際上國有企業與民營企業有些地方待遇就是不公平。集體土地的廠房、辦公樓不能抵押貸款,國有土地的廠房、辦公樓就可以抵押貸款。銀行業有他自身的規章制度,而且只愿意扶植大型企業,愿意錦上添花,不愿扶植中小型企業,去雪中送炭。

(五)民營企業稅賦重、費用多,還有一些部門搞攤派、拉贊助。此外與友鄰地區河北省所屬的市縣的稅法不一致。河北省一些民營企業多是定稅制。我區一些涉外民營企業,從河北等地進原材料,沒有進項稅票,出口不能抵扣,只好到外地去買進項稅票,增加企業負擔。

(六)用人問題,是民營企業較普遍的頭疼問題。一是缺乏技術人才。二是用較長時間培養的技術人員,一旦能熟練操作,就跳槽撂挑子,另謀高就。三是當地的一般勞動者,也經常出現怠工、誤工、歇工等情況,直接影響企業生產。所以有些企業不愿用當地工人。

另外,新的勞動法,確實有益于增加勞動者待遇,要上五險一金,要增加加班費,節假日工資,這確實是好事,無可非議。但有些中小企業,一時承受不了,有的借高利貸給工人發工資。

(七)民營企業自主創新力度不大,創品牌、創名牌的意識不強,忽視無形資產的創造。全區幾千家民營企業,只有天獅一家為中國馳名商標,還有16家為市級著名商標。有些大宗產品都讓名牌廠家從中牟取巨利。比如牛奶,我區奶牛已發展到6萬多頭,年產奶20多萬噸。售給蒙牛、伊利等名牌廠家,每市斤牛奶一元二、三角錢。蒙牛廠家生產出來的“特倫蘇”牌牛奶,一箱12袋,每袋250克,一箱奶僅6市斤,售價54元,每市斤合9元錢,相當于鮮奶價的7.5倍,其它產品也有類似情況。

(八)缺乏統一對口培訓組織,缺乏專業技術人才。從而出現了閑散勞動力就業難,民營企業招工難的相對問題。

(九)第三產業尤其是創意產品發展較慢,如服裝設計、色彩搭配、廣告創意設備、數字音樂制造。尤其是我區的古老運河,更具有很多、很豐富的創意文化,但很少引起民營企業的重視。據報道,××廣播電視局,加強電視動畫片管理,2007年一年文化創意突破一千億大關。溫總理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一、二、三產業發展不協調,服務業比重偏低,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這些問題同樣反映在我區民營企業中。

(十)民營企業間仍存有無序競爭。我區大型地毯行業和家電、醫藥等零售業表現突出。崔黃口一帶有300多家地毯行業,大中型企業占50%,另外100多家小型地毯行業,不按標準規格生產,產品委托外地外貿公司代銷,標價低于規范廠家的價格,直接影響銷售。雖然設有行業協會,但因職權不清晰,也難以排解。其它醫藥、家電等行業,以帶有欺騙性的廉價促銷等手段,也影響同行業的正常經營。

(十一)一些涉外的民營企業,受美國次級貸影響,美元大幅度貶值,由8.3元人民幣換一美元,降到7元以下,降幅18.5%,出口的地毯、自行車、板材等直接受到美元貶值的損失。有的企業面臨極大困境,擔心倒閉。

除上述問題外,一些傳統性行業自生自滅,個別企業信譽欠佳,行業協會少,發揮作用差,相關部門服務差等問題也影響企業發展。

三、幾點建議

根據存在的問題和外地的經驗,提出來以下建議。

(一)進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認識。

請各極各有關部門充分認識民營經濟發展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中的作用,無論在國民經濟發展方面,在對外貿易方面,在回報社會方面,特別是在安排城區待業人員和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正因為如此,黨和國家四次修憲,對個體和私營經濟的一個主題,就是不斷加強他們的地位和作用。30年來由最初的“拾遺補缺”到“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占的比例由微不足道,發展到超過全國gdp的65%。我區也是同樣。因此建議,各級應仍然把個體和私營經濟當做發展xx經濟的重要增長點,給予大力關注、大力支持。

(二)建立組織、搞好服務平臺。

成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聯合辦公室。按照中央及××市近幾年制定下發的有關發展民營經濟的36條、80條、20條等相關政策,結合xx實際,制定一套發展xx民營經濟的具體規章制度。東莞市5年期間先后出臺兩個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48條,可以借鑒。有了具體的可操作性的規章制度,并能及時監督、檢查、促進落實,使相關部門有關遵循,使民營經濟有所依據,這樣就有益于民營經濟的發展。同時各鄉鎮也應成立民營企業服務中心,形成完善的民營經濟協調服務網絡,具體的協助民營企業落實政策、調解糾紛、溝通信息、解決難題。

(三)加強民營企業高層管理人員的培訓,提高民營企業家素質。

制定一套近期與長遠相結合、外請與內選相結合、學習資料與現身說法相結合、內地交流與外出考察相結合的多種辦法并進行培訓。在本區可請天獅、雍陽堿水劑廠、萬利紙制品廠、華明養牛廠、宇奧汽車配件廠、金輪自行車廠等企業家,介紹成功的做法和應對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對策。同時學習外地經驗,推行東莞市111工程及培訓方法。學習全球商界女強人、全國政協委員中電國際董事長李上琳在新形勢、新環境下提出的“審視自我、找準定位;明晰戰略,加快發展;人才興企,團隊興業;持續創新,推動變革;靜水深流,構建文化;”的40字管理方略等企業文化。借以提高企業家素質,進而逐步擺脫事務纏身、分散經營、家庭式管理、無序競爭等弊端。通過培訓,引導企業家們誠信經營,生產合格及至優質產品,靠能力取利;守法經營,照章納稅靠規矩取利;重合同、守信譽,靠信譽取利;維護消費者利益靠品德取利;以人為本,愛護員工,靠團隊力量取利。總之,應重視財富的質量。培訓經費請由財政撥付。

(四)擴大融資渠道,全方位解決籌資難問題。一是請政府支持,每年由財政抽出一定數額的資金(東莞市每年安排1000萬資金作為中小企業發展專項基金),扶植民營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發展。另外制定獎勵政策,獎勵科技創新、品牌創新、管理與經營創新企業。二是部門聯合推動大中型企業上市。當然這要做很多工作,需落實嚴格的上市標準,企業需具備健全且運行良好的組織結構,并且有持續盈利的能力和良好的財務狀況,還要經過監管機構的審核。企業家還應有遠大的發展目標,盡力爭取上市。三是借鑒我市薊縣的經驗,組建政銀合作組織,為中小企業和農民興業提供資金。四是籌建社區銀行,以中小企業和農民為服務對象,降低貸款門檻,簡便貸款程序??捎尚庞蒙缁蜞]局儲蓄銀行改辦社區銀行,他們具有各方面優勢。但是要嚴格防止重蹈過去基金會的覆轍,堅守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對金融工作者提出的十字守則。即:嚴格、謹慎、規范、誠信、創新。五是建立擔保公司,這符合黨的十七大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改善融資條件,完成擔保貼息等制度,加大對三農服務業和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的要求。為提高信譽,做好管理工作,請政府責成財政部門與企業結合共同出資成立擔保公司,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好的投資環境。六是放寬政策,很多民營企業是占用集體土地興建的廠房、購置的設備,請有關部門簡化集體土地轉為國有土地的手續,或者制定集體土地建設的廠房也可抵押貸款的辦法,支持民營企業發展,解決貸款難的問題。

(五)籌建統一的大型的技術人才的培訓機構,增加設備資金。采取專業培訓、對口培訓、委托培訓等多種形式,培訓企業急需的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特種服務人才。培訓中,既要注重專業技術的培訓,更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職業道德的培訓。使受培訓的人員,既能掌握專門技術,又有愛崗敬業精神,無論被哪家企業聘用,都應盡職盡責,不能這山看那山高,見異思遷,不斷跳槽,影響企業的生產與發展。

(六)減輕民營企業的負擔。2008年1月起,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企業所得稅降低5個百分點,同時調整了納稅所得額,過去超過10萬元就按33%交所得稅,新規定提高到30萬元,30萬元以內按20%計征,超過30萬元的按25%計征。這就直接減輕了企業負擔。但是一些微利的中小企業,在資金、技術、信息、人才等方面面臨諸多困難,在財力允許的條件下,建議對中小企業按15%計征。同時建議上級創造條件,進一步降低商品稅稅率,這不僅能減輕企業負擔,同時對平抑市場物價也有益處。

對于新勞動法,它的價值取向值得肯定,但是請相關部門,采取匹配方法不要把所有壓力都推給企業。尤其在長期的社會保障方面,請政府給予財力支持,企業著重于短期的社會保障。

另外請有關部門查禁對中小企業的集資、攤派、贊助等增負行為,保證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七)大力扶植民營企業創品牌、創名牌活動。增加創造無形資產意識,增強自立創新意識。企業的成功與品牌戰略的制定有著不可分開的關系。它能號召市場、號召員工、號召消費者,能拉動企業的發展。在自主創新上,專家解釋有三條,第一是原始創新、第二是繼承創新、第三是引進、消化、吸收基礎上再創新。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發展創意產品,拓展古老的運河文化。同時,要使企業家明白,關鍵技術靠從外國引進是買不來的,即使引進,也是受人牽制??偫碓e一例:“現在dvd生產廠家都在中國,但生產出一臺dvd然后出口,大概我們企業可賺一兩美元,而我們付出的知識產權費用,就是19到20美元,也就是說外國人賺的錢,是我們賺的錢的十倍。所以從國家帶有戰略性、前瞻性、基礎性的科技發展方針來看,我們一定要堅持自主創新?!?/p>

在創品牌、創名牌和自主創新上,有關部門要給予引導、扶植、也請政府給予財力支持,東莞每年拿1100萬元資金用于自主創新與創名牌的獎勵,我區也應加大扶植與獎勵力度。另外一些佛教居士的企業家們,仍企盼在城區興建大型廟宇,恢復城區的原始文化。只請有關部門成立一個籌備委員會,請一位知名和尚即可,其它屬于民事問題,自然有人投資。

(八)進一步落實區委、區政府提出的大項目帶動戰略。以大項目為主攻方向,建立民營企業園區?!痢潦形阎С纸⒚駹I企業園列為今年一項重要工作,用以解決企業規模小的產業分散問題。在大產業園區固定以后,幅射小功能區,帶動中小企業發展,中小企業進一步幅射農村,落實一企帶一村,多企帶一村的部署。形成上下銜接、發展有序的鏈條。一方面解決就業壓力,一方面增加農民收入。全國兩會期間,一些專家學者指出:民營經濟最大的社會責任就是解決城鄉的就業壓力,這的確應引起相關部門重視。

篇8

一、培育農業文化精品工程須走創新發展之路

《農業年鑒》是我省農業文化工程建設的重要標志,也是我省現代農業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全國唯一部省級大農業行業年鑒——《農業年鑒》,伴隨時代,風雨兼程,走過了近十年的光輝歷程。該年鑒于年經省人民政府同意開始創辦,從年起,由省直17個部門共同聯合編纂,至年聯合編纂單位擴展到省直30多個部門和市州縣。同時,年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改版,內容全面更新。至今已連續出版7卷(年卷即將出版),它的創辦和發展,全面系統地記錄和反映了農業改革發展歷程,對于全面推動農業的改革發展,擴大農業對外開放與交流,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顯著的成效。繼年榮獲“首屆中國地方志年鑒獎一等獎”、年榮獲“省首屆年鑒獎一等獎”之后,年又榮獲全國年鑒綜合二等獎、框架設計一等獎、條目編寫一等獎、裝禎設計二等獎。日益成為我省農業文化的精品工程,成為各級黨政領導、理論實際工作者必備的“省情信息庫”和“決策參謀庫”。

回顧《農業年鑒》創辦發展歷程,無一不是注入了創新的內在推力。由于我們堅持走改革創新之路,堅持以質量求生存,創精品求發展的信念,使這部全面展示農業發展成就的行業年鑒越辦越好。這些成績是我們創新發展的一個新起點。如何在新的起點上更好地把握未來發展大勢,必須緊跟時代步伐,牢固樹立精品意識,以創新的戰略謀發展,以創新的思路求突破,以創新的舉措抓落實,以創新的工作出成果,將其培育打造成全國同行業第一流的精品名牌。

二、積極探索創新發展的方式與途徑

(一)框架結構和組織形式創新

年鑒的框架是年鑒的基本結構,也是全書內容和結構的總體設計。就一般情況而言,年鑒的框架結構具有相對穩定的特性,但也不是固定不變的。為更加貼近時代,展現大農業發展強勁態勢,體現國家對農業的宏觀調控和政府指導農業的總體部署,我們從卷開始對農業年鑒框架結構進行了調整、改版、設計。一是擴大聯合編纂單位。編輯委員會成員由原來的45人增至62人。參加聯合編纂的省直部門由原17個擴大至30多個,新增涉農的財政、信息、保險、文化、體育、衛生、教育、民政、社會保障、組織、人事等聯合編纂部門約20個,充分展示大農業的發展氣勢和特征。二是新增部分專文欄目,展示大農業發展特色。如市(州)長專文、現代農業經濟、旅游文化特色產業、農業市場體系建設、現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與城鄉統籌、農村法制與制度建設、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與鄉村治理、農村改革推進等一些新的欄目,大大更新豐富了農業年鑒的內容和特色。三是建立健全編纂工作體系。指導和督促各市、州、縣、區相應成立農業年鑒編委會,穩定隊伍,加強力量,從上至下層層建立健全特約編輯和撰稿負責人隊伍。統一印發編輯人員聘書,逐步開辟和形成《農業年鑒》編纂工作體系。

(二)篇目內容的創新

《農業年鑒》是以一年為橫斷面,年復一年地反映農業發展的大型資料工具書,篇目內容的創新至關重要。從年卷開始,我們對《農業年鑒》篇目內容作了較大幅度的調整和改版。一是大大拓展內容信息量。調整改版后的年卷內容涵蓋現代農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等方方面面,全面反映現代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情況,成為一部名符其實大農業行業年鑒。二是體現現代農業發展的趨勢和特征。我們將“特色農業產業”“農業板塊與農業產業化經營、”“農產品流通與農業市場體系建設”、“農產品安全與質量標準”等內容從“種植業”篇目中剔出來,單獨作為重要篇目編纂,充分體現我省現代農業今后的發展趨勢和方向。三是增加了標志農村經濟社會總體發展趨勢的新欄目和內容。如新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村社會事業發展與城鄉統籌”、“農村扶貧”、“農村基層組織建設與鄉村治理、”等篇目內容,全面反映出我省現代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改革發展的總體情況。

(三)版式裝幀的創新

年鑒記載的是“歷史的縮影”,是具有自身文化特質的“信息庫”。如果說年鑒內容的質量特征是以信息的密集度、資料數據的權威性、“知往鑒來”的歷史性等方面來表現的話,那么,年鑒外在形式的質量特征則是以封面的設計(含書脊的設計)、開本及裝訂、材料使用、正文版式的設計以及字體字號的選擇,廣告彩頁的組合編排等裝幀版式設計方面來表現的。一本高質量的年鑒只有當“內質量”和“外質量”達到和諧統一的境界時,才能夠真正成為精品。為此,《農業年鑒》年卷版式創新體現在:一是創新裝幀版式設計工作。封面設計精美得體,外觀流行新穎。二是彩頁廣告編排醒目合理,版式規范、內容豐富。三是盡可能地運用圖案、色彩、字體、字號等多種藝術手法創新。采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手段,選擇高質量材料,反映出《農業年鑒》的氣質和風格,使年卷成為創刊以來最優質的精品之作,深受讀者歡迎。

三、進一步推進創新發展的基本思路

《農業年鑒》創辦以來,受到省地方志辦公室、省年鑒研究會和農業廳領導的高度重視,省直有關部門鼎力支持,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業績。但也要看到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一是農業地方特色體現不夠明顯;二是資料收集不夠全面,農口以外的資料收集欠缺,有待進一步充實完善;三是部分編輯隊伍不夠穩定,編輯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四是彩頁征集和年鑒發行需進一步規范;五是出版時間有些滯后,需大力改進。為進一步推動《農業年鑒》的創新發展,今后應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一)樹立創新意識,努力塑造精品名牌。打破年復一年的總結式和統計式資料匯總狀態,不斷調整和改進年鑒的框架結構、內容、版式和圖文設計,不斷注入創新的元素,提高編纂質量,打造同行業精品。

(二)明確編纂宗旨,突出時代特征。《農業年鑒》是分年度反映農業改革與發展全貌的大型綜合性資料政刊,是一部重要的農業文獻資料工作書。辦刊必須突出時代特征和行業特色,全面、客觀、系統地反映年度內農業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的新情況、新成就、新變化、新經驗、新特點,為宣傳農業,推動農業改革發展服務。

(三)精心篩選條目,突出歷史價值。條目是年鑒的基本元素和主要表現形式。條目反映年鑒的具體內容,為讀者提供信息資料,是讀者檢索的主要對象,被人們稱之為“年鑒的骨肉”,可以說條目是“年鑒的靈魂”。因此,條目的選題是否準確,撰寫是否規范,文字是否簡潔凝練,直接影響到年鑒的質量。條目的精選要把握以下幾個要點:首先,條目的選題必須體現和符合《農業年鑒》編纂工作的總體方針、原則及大綱內容要求。其次,要體現時展的特征,圍繞服務“三農”這一主題,精選具有地區和行業特色的條目內容來寫。突出涉農部門的職能特點,突出大農業年鑒的特色。第三,注重內涵特色,突出價值品位。年鑒的歷史價值在于他的條目內涵豐富、品味典雅,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年鑒資料是事后記錄的歷史,而不是新聞。其中許多信息經過時間的沉淀,輪廓事非已經分明,尤其是許多撰稿人親歷親為,記載這段歷史,更加準確、真實和權威。年鑒條目的選題,很重要的一點是要對事業發展變化有一個準確的判斷,從中尋找出有規律、有價值、有特色、有典型意義的內容,做到既對全省農業年度發展情況進行全面總結提煉,又要從中篩選出有典型代表價值的條目信息;既要全面反映“三農”的現實主題,又為編修農業史志積累素材資料;既服務現實,又惠及后世。

(四)強化“四大”特點,突出品牌價值。年鑒的生命力和影響力在于它的品牌價值,必須突出“高、大、新、特”四大特點?!案摺?,是指戰略角度要高,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全面觀察和反映我省農業農村改革和發展全局性、戰略性的重大問題,再是選材立意要高,充分體現“三農”的時代主題和高價值、高品位的信息。“大”,是指反映年度內本系統、本部門、本單位發生的重大事件,舉辦的重要活動,產生重大影響的全局性工作和重大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及政策舉措等。“新”,是指年度內發生的新事物、新情況、新成就、新經驗、新問題,重要的、新的信息內容不能遺漏?!疤亍?,是指年度內發生的具有年度特點、行業特色的重大事件。省直各涉農部門要根據各自的職能特點,精心篩選出充分反映我省“三農”工作全局的重要信息和內容,真實準確的記錄各涉農部門在新時期反哺支農工作中作出的重要貢獻。全面展示其促進我省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貢獻和作用,從而充分體現大農業年鑒特色。

(五)樹立質量意識,從嚴把好“五關”。年鑒作為公益性資料工具書和權威性的出版物,沒有高質量的保證,必然缺乏生命力。因而,年鑒要提高它的影響力和競爭力,就必須提高年鑒編纂的質量。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心和歷史責任感,切實履行職責,把農業年鑒當作一項重要的品牌工程來做,在提高質量上下功夫,嚴格把好保證質量的“五關”。一是把好政治關。要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站在全局的高度,以對本部門本行業負責、對歷史負責的態度,精心篩選條目內容,重點是本部門本行業本年度涉農工作的大事要事,杜絕政治性和原則性差錯。二是把好編寫關。各承編單位具體撰稿人要廣泛搜集資料、認真掌握第一手資料,精心篩選資料,精心選擇條目。年鑒條目的設置排序要科學,編寫體例要一致,標點符號和計量單位的使用,都要力求規范統一。認真按照年鑒稿件的要求和特點,提供內容豐富、信息量大、有典型意義、質量較高的稿件,做到資料詳實,內容豐富、文字精練,統計數據要做到真實、準確、杜絕常識性差錯。三是把好審稿關。堅持承編單位負責人審稿制度,上報文稿須經單位領導審簽同意。四是把好保密關。按照國家信息公開條例要求,嚴格遵守國家有關保密制度,防止內容泄密。五是把好創新關。各部門各單位負責人和撰搞人員要牢固樹立創新意識。首要的是理論創新,不斷推進年鑒理論創新發展,其次是內容形式的創新,要及時調整框架,強化特色,增加信息含量,擴展信息深度,增加縱橫比較的資料,擴大實用信息的覆蓋面。在表現形式上,要力求多樣化、時代化,辦出自己的特色。從內容到形式,從文字到圖片,從裝幀設計到出版印刷,都要不斷創新。再是增加年鑒的品種數量,突出品牌的系列化和多樣化。在創新欄目和內容、提高編纂出版質量的同時,還應在年鑒的系列品種開發上有所突破,省直各聯合編纂部門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聯合協作,有選擇、有針對性地創辦《農業年鑒》特刊、???、發展報告等系列文庫,大力提高年鑒的影響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六)穩定和加強編輯隊伍,開展技能培訓。要重點培養一批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硬、責任心強的特約編輯和撰稿人隊伍,有計劃地開展專業研討和技能培訓。每年召開一次特約編輯和撰稿人通聯工作會議,加強聯絡和溝通。同時對編輯人員實行撰稿獎勵機制,激發起積極性,打牢年鑒編纂工作的基礎環節。

篇9

近年來,全市各級政府堅持把發展現代農業園區作為加快農業轉型升級,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抓手,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強化政策扶持,現代農業園區快速發展,產業規模迅速擴張,示范帶動能力不斷增強,已成為促進全市農業轉型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新引擎”。

1、強化行政推動,園區發展速度明顯加快。市、縣(區)政府先后成立了現代農業園區組織領導機構,制定出臺了深入持續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積極實施政策扶持和項目捆綁支持,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工商資本、社會資本投資建設園區,全力推進現代農業園區加快發展,齊峰果業、綠豐源等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先后開始投資園區建設,成功引進海升、煜群、新希望六合等一批國家級產業龍頭企業前來我市投資建園,園區建設速度明顯加快,亮點紛呈。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縣級以上園區119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25個,各類園區數量比____0年增長了____倍多。

2、加強科技合作,廣泛應用新技術新品種。市政府把強化科技支撐作為增強園區競爭實力和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民增收的戰略選擇,在鞏固深化寶雞市與楊凌示范區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兩地三方”農業科技戰略合作的同時,先后與國內________個大專院校和科研單位積極開展農業科研合作,聘請各類專家教授和專業技術人員2____1人進園開展農業科研試驗,在園區內合作建成____個國家級農業產業科研試驗站和5個省級大學試驗站,基本涵蓋了我市特色主導產業,累計引進培育新品種710個,研發新技術171項,全市園區科研實力和企業研發能力得到大幅提升,不僅帶動形成了一批區域特色明顯的產業群,還帶動農戶思想觀念轉變和投身園區建設積極性。調研中了解到,____縣12戶農民在海升蘋果園區的帶動下,經過一年多的務工學習,加盟海升園區高標準種植矮砧蘋果18____0畝,實現了由普通農民向家庭農場主的可喜轉變。

3、創新發展理念,園區轉型升級取得新進展。積極引導園區自覺樹立工業化管理、市場化運營、全產業鏈發展的現代農業發展理念,促進了園區產業的轉型升級。一是通過建立推行園區插牌亮界、運行監測和考核考評等管理制度,對園區建設發展進行分級考核,獎優促慢,促進了園區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二是通過制訂建立規范的生產流程和企業員工考核獎懲等一系列園區企業內部管理制度,實施標準化生產,告別了過去簡單粗放的管理模式和生產方式,提高了企業經營效益。據統計,____3年全市園區畝均產值7522元,是普通農戶夏秋兩季糧食畝均產值3倍多。三是運用現代經營理念,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形成了一批產加銷、農工貿一體化綜合功能完善的現代農業園區。以綠豐源為代表的園區企業在實踐中探索形成的“農社對接”模式,成功解決了農產品生產與市場銷售不對稱的問題,由于物美價廉,不僅深受居民歡迎,也得到了農業部的高度重視,被全國推廣。

____、推動土地流轉,建立農企利益聯結。土地是農民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在推動土地流轉上,依據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從保障農民利益和促進農民增收出發,突出解決園區發展的土地“瓶頸”制約問題。具體做法是:以糧食平均畝產折價來確定土地流轉費標準500元--1000元不等,并按當年市場糧價及時上調流轉費,保證了農民土地收入基本穩定可靠。在此基礎上,形成三種促進“失地”農民增收模式:一是引導農民以土地托管、土地入股等方式,參與園區經營分紅,增加資產性收益;二是鼓勵優先聘用當地農民到園區企業打工,增加工資性收入,實現了 “家門口掙錢,零距離就業”;三是采取 “園區做兩端,農民做中間”的辦法,園區把經營重點放在培育良種、開發高端產品和開拓市場上,將成熟的生產環節交給農民合作社承包,降低企業成本,增加農民經營性收入,實現農企雙贏。

1、園區數量少、規模小、水平低。與發達地區相比,我市農業園區發展還相對滯后,按

規劃“____五”末突破100萬畝的發展目標,目前全市建成各類園區27.56萬畝,占全市耕地總面積的5%,比全省平均水平8.97%低近____個百分點。已建成的119個園區中,國家級園區2個,符合省級甲類園區標準的也只有5個;省級園區數低于榆林、咸陽,僅與渭南、安康持平;大多數園區單體規模在500畝左右,層次低,輻射帶動力弱;從事二、三產業的僅有1____個,絕大多數園區農產品直接進入市場銷售,精包裝和深加工偏少,產品附加值不高。 2、農業實用技術推廣應用存在差距。全市園區農業科技研發水平高、成果多,但實用技術推廣應用少,大多數新品種、新技術未能及時被廣大農戶接受掌握,形成產業發展優勢。這一方面是因為,部分縣區部門和鄉鎮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園區建設上,推廣實用技術和帶動廣大農戶發展現代農業思考不夠、辦法不多;有些鎮、村干部對組織村民開展技術培訓存在畏難情緒,推廣普及不夠。另一方面是因為,部分園區對農民宣傳培訓重視不夠,園區 “田間課堂”、“地頭學校”的作用發揮不到位。加之,我市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農技推廣不力。

3、園區建設資金不足。我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資金來源主要是龍頭企業、工商資本和以種養大戶、農村能人為主體的專業合作社三個方面的投資,大約占總投資的80%以上。政府主要是通過整合水、電、路等涉農項目和落實各項補貼政策來扶持推進園區建設,財政專項投入明顯不足;園區企業受金融信貸風險控制影響,園區設施不能作擔保抵押,貸款難度大;農業保險尚處試點階段,覆蓋面窄,保障率低,賠付難;專業合作組織及農村種養大戶等本身實力不強,籌集資金難度大,只能勉強維持小規模、低層次的經營活動。從全市看,資金不足是制約園區發展的突出問題。

____、土地流轉難度大。由于絕大多數農民堅守土地不愿流轉,使土地成為園區發展的“瓶頸”制約。這不僅是因為千百年來積淀的土地情結使農民對土地難以割舍,而根本原因是農民從流轉土地中難以持續得到更大利益,缺乏土地流轉積極性。調研中看到,“一份土地、兩份三份收入”的情況只是在個別園區存在,大多數農戶從園區企業得到的只有土地流轉費,在園區打工和參與園區生產、經營的是極少數。另外,我市不少新建園區土地審批手續尚不完善,隨著國家土地保護政策愈發嚴格,今后土地流轉的難度將更大。

1、高度重視,加快園區建設步伐。農業園區是現代農業發展的方向和趨勢,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加強領導,完善措施,全力加快我市現代農業園區建設。要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大力開展招商引資,著力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完善投入機制,加大扶持力度,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積極實施品牌戰略,強化科技支撐,不斷提高園區整體水平。深化完善利益聯結機制,廣泛發動群眾投身園區建設,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

2、著力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加快園區產業發展。要把培育壯大園區龍頭企業作為擴大園區產業規模、提升園區建設水平、帶動全市現代農業發展的重點,通過采取稅收政策傾斜、設立專項扶持資金、暢通融資渠道、搭建企業與科研機構合作平臺等措施,引進若干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力、品牌優勢明顯的知名企業入駐我市進行特色產品深加工,增強全市農產品深加工能力,提高農產品附加值;集中扶持、提升改造,培育壯大一批本地龍頭企業,依托____國家級獼猴桃交易中心這一市場平臺,不斷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促使企業盡快成長,力爭處于行業領先地位。按照集群發展思路,形成以產業龍頭企業為主體、專業合作組織跟進、廣大種養戶補充的園區產業鏈,促進產業集群發展,壯大特色優勢產業規模。

篇10

關鍵詞:設施農業 現狀 問題 建議

莊河市位于遼東半島東側南部,大連市東北部,全境陸地面積4086平方公里,自然海岸線285公里,土地肥沃,有耕地115720公頃,土地總量大。淡水資源豐富,全市淡水資源總量17145億立方米。莊河市地處北溫帶,屬暖溫帶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具有一定的海洋性氣候特征,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發展設施農業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1.莊河市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莊河市設施農業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末,起初用拱棚、立豪子生產蔬菜,用簡易溫室育蔬菜苗。1980年蘭店鄉率先建起了占地100畝日光溫室小區。隨后其他鄉鎮陸續跟進。時至今日,莊河市的設施農業面積不斷擴大,到2013年底,全市設施農業占地面積達到17萬畝,其中:占地50畝以上規模小區810個,占地百畝以上設施農業規模小區350處。在設施農業面積不斷擴大的同時,種植的種類也越來越專業化、規模化,由單一蔬菜生產,發展為蔬菜、水果、食用菌等多個產業規模區,這些產業促進了全市種植業結構調整,實現蔬菜周年供應和水果、食用菌反季節上市。

根據莊河市資源條件和區域優勢,基本形成了四個設施農業產業區:一是保護地水果生產區,包括大鄭、光明山、長嶺、蓉花山、桂云花、太平嶺、徐嶺等鄉(鎮),主栽草莓、桃、藍莓、大櫻桃等;二是保護地番茄生產區,包括鞍子山、青堆、栗子房等鄉鎮,主栽以色列516、50等品種番茄。三是保護地西甜瓜生產區,包括栗子房、青堆、蓉花山、徐嶺等鄉鎮,主要栽培甜瓜,采用冷棚栽培,投資少見效快,每畝產值在7000元以上,高產地塊可以達到萬元,下茬糧食生產不受影響。四是保護地食用菌生產區,包括蘭店、青堆的反季節滑子蘑和大球蓋菇生產,包括塔嶺、鞍子山、仙人洞、城山、荷花山以及其他山區鄉鎮的千家萬戶利用拱棚生產的正季滑子蘑等品種,價錢高的時候每畝地大棚的效益達到10萬元以上,低價格的時候,效益也都在5萬元以上,這項產業已成為我市廣大農民特別是山區鄉鎮農民的主要家庭收入來源。

我市經過多年努力,已與設施農業相關合作社有100多家,加工銷售企業有40多家,有一定規模的蔬菜、食用菌苗種中心和菌種場30多家,形成了一條龍生產。草莓生產群眾已經熟練掌握了栽培技術,銷售市場已經打開,并且注冊了“金線溝”牌草莓,被國家相關部門認證“綠色食品”。我市冬季生產的草莓正常年每畝產值在3-4萬元。我市的鞍子山、青堆、栗子房等鄉鎮設施農業生產以栽培西紅柿為主,特別是鞍子山鄉董鏵爐村所栽培以色列516、50等品種,產品遠銷東北三省以及俄羅斯市場,畝產值在4萬元以上,高產地塊畝產值達到6萬元,并且注冊了“綠珠”番茄品牌。

2.存在的問題

2.1設施水平低

由于受投資水平限制,我市所建的溫室多為土打墻,竹木結構骨架;抵御自然災害能力低,有大的風、雪、低溫等自然災害損失嚴重,使產品產量、質量以及經濟效益受到制約,生產風險大。

2.2生產技術亟待提高

由于千家萬戶生產、農民自身文化素質不高,接受新技術比較慢。另外從事農業生產的以中老年農民居多,知識型年輕農民少,設施農業生產又是科技含量比較高的行業,造成生產粗放型管理,科技含量高不起來。以我市的滑子蘑生產為例,目前生產方式仍維持30年前的水平,沒有大的提高,產品仍以原料形式出口,產品出口價格始終處于低迷狀態。

2.3設施農業規模還不夠大

如果以滿足本地消費為主,目前的設施農業規模還可以,如果作為一種產業發展,目前的規模遠遠滿足不了需要,形成不了產業規模,產品銷售、產品知名度都受到局限。

2.4銷售環節不穩定

目前設施農業產品多數依靠商販營銷,造成市場很不穩定,往往商販以眼前利益為重,沒有長遠打算,產品短缺時相互哄搶,產品多時串連壓價,常常給農戶生產造成傷害,挫傷積極性,造成市場銷售不穩定。

2.5標準化生產規模小,品牌效應不強

我市大多數保護地種植的品種,沒有按標準化生產管理,生產出來的產品上不了檔次,價位較低,經濟效益不高,同時品牌意識不強,取得的和認證的名牌及馳名商標不多,影響力小。

3.建議

3.1穩定補貼政策

設施農業生產首先要穩定補貼政策,鼓勵農民利用荒山、荒坡發展設施農業,并給予補貼;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制定適合當地發展的產業政策,引導社會資金投資設施農業,推進設施農業產業化發展;積極爭取設施農業技術裝備,生產機具,納入政府補貼序列,加大對農戶購買裝備機具的補貼力度;圍繞設施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環節,匯集社會資金,為農戶提供小額貸款等扶持設施農業發展。

3.2提高科技投入

設施農業科技含量較高,必須有堅實的科技支撐,因此,要加大科技投入。一是對科技隊伍投入,每年在政府預算中拿出一部分用于科技人員外出考察,參加科研部門及高等院校培訓學習,提高科技人員為設施農業服務水平;二是對農民進行科技培訓,舉辦各種技術培訓班,印發科技資料,對科技人員下鄉指導所用車輛等給予適當補貼;三是對農產品質量及安全監測給予財政支持,以使進一步完善監測手段,提高監測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城鄉居民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