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范文

時間:2023-11-08 17:17:5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培養學生思維的創造性

篇1

關鍵詞:數學;思維能力;創造性;質疑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4)17-080-01

高素質的創新人才已經成為21世紀的急需。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創新教育已經成為數學教學的重點,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也逐漸得到重視,新課程標準要求在數學教學中應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發學生的數學思考,鼓勵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那么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創造性呢?現就此問題結合自己十幾年教學實踐,談幾點認識。

一、思維能力的創造性的含義

所謂思維能力的創造性就是大腦皮層區域不斷地恢復聯系和形成聯系的過程,它是以感知、記憶、思考、理解、聯想等能力為基礎,以綜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為特征的心智活動。思維能力的創造性是多種思維形式,是辯證思維與形象思維的深度結合。通俗講,“創”即打破常規,“造”即在打破常規的基礎上產生了具有現實意義的結果包括理論、方法、事物、產品等。創造前提是“創”,沒有“創”就談不上“造”。

二、現實中扼殺學生思維能力創造性的因素

1、思維定式。思維定式是扼殺學生思維能力創造性的第一因素。它的突出表現是:思維保守、惰性思維、迷信權威。這些都是“應試教育”帶來的后果。所以,考試助長了學生的思維保守。正是考試的長期訓練讓學生把本屬于進行時態的知識當成了完成時態,使得學生在學習中,過度重視標準答案,不考慮知識的獲取過程。結果當然是學生的思維越來越接近一致,越來越淡化的就是想象力了。也就是說,僵化的應試教育是思維保守的原因。

2、發散思維受到阻礙。心理學認為,邏輯思維為聚合思維的基礎,強調事物之間的關系,力求形成對事物的理解模式,追求答案的唯一正確;而發散思維則是以形象思維為基礎,不強調事物之間的關系,也不追求答案的唯一性,它力求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個問題,得出不同的答案。例如,在聚合思維中,1與1相加只能等于2;但在發散思維中1與1的和可以是多種答案,比如等于0(兩只雁往相反的方向拉車,車原地沒動),等于1(兄弟兩個感情好得像一個人),等于3(夫妻結婚后有了孩子)。在我們的漢語中,它也可以等于十、二、王等,這些都是發散思維也就是想象力的表現。實際教學中,發散思維的培養往往受到阻礙。

3、創造力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人們對創造力的認識一向受到“非凡論”觀點的影響,也就是將創造力與發明和重大科學技術聯系在一起,認為創造力是少數人的特長,是具有特殊能力的人才具備的。所以,我們一定要走出“非凡論”的誤區,倡導創造力即“平凡論”的觀點,把創造力作為與生俱來的一種能力,只要利用和開發即可。實際上,創造力本來就是生活化的、多方面的,生活中處處可見。比如,餐館有一道菜,叫做“棒打豬八戒”。它其實就是蒜苔炒豬肉,這就表現出了生活中的創造力!所以,我們在數學教學中,要幫學生擺脫對學術權威的崇拜,要想方設法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發現學生的創造力。

三、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基礎,創設和諧、向上的班風,營造思維能力的創造性環境

心理學家羅杰斯提出:“有利于創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建立融洽、平等、互相尊重和互相理解的師生關系,既利于情感交流,又能促進思維能力創造性的發展。在教學實踐的十多年里,我深刻的感受到師生關系在課堂上就是一個生命的互動過程,應該是教學相長,彼此成為一個思維碰撞的共同體,教學活動應該是師生共同開發、豐富課程的過程,在生命的互動過程中,師生間分享對方的思維、知識和見解,交流彼此的觀念、情感和理念,同時也要做到尊重學生的個性、人格和愛好,用民主的態度對待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作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可以各抒己見、暢所欲言,這樣才能使本來就蘊藏著創新意識的一株株幼苗長成參天大樹,創新精神才會得到發揚。

四、興趣是培養思維能力的創造性的前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進行數學學習的必要動力,是孕育創造性思維的溫床。教學中,要依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調動學生興趣。比如用直觀天平的平衡導入學習等式性質,由觀察溫度計的構造導入數軸的教學等等。事實上,興趣激發創造性的例子非常多,從我國的陳景潤、華羅庚等數學家到國外的歐拉、牛頓、阿基米德等數學家在數學上的驚人成就,都與他們對數學的濃厚興趣相關。難怪愛因斯坦說“我認為,對一切來說,只有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五、鼓勵學生質疑,培養思維能力的創造性

宋代教育家張載說“讀書先要疑”,“于不疑處有疑方是進矣。”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則誘發探索,從而發現真理,科學發明與創造也正是從質疑開始的。因此,思維能力的創造性首先要“疑”,沒有“疑”就談不上“創造”。而鼓勵學生打破常規,則是邁出“質疑”的第一步。如在學了銳角函數后,有學生提問:“正弦、余弦只在直角三角形中才有嗎?”“邊長與銳角的余弦、正弦有關嗎?”教師首先給予了肯定,并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討論、解疑交流允許發表不同意見,教師總結。學生融入這樣大膽猜想的氛圍中,不僅會養成敢問敢想的習慣,而且思維的獨立性、深刻性、挑戰性及創新的解題都得到了培養。創新是民族發展的靈魂。新課程標準在總體目標中要求學生了解數學的價值,具有初步的創新意識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可見,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他們成長為擁有創造才能的人是中華民族復興的需要,蘇霍姆林斯基說:“真正的學校是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讓我們從數學課堂作起,從引導每個學生作起,讓數學教學變成一個積極思考的王國,為中華民族的復興一起創造。

參考文獻:

[1]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篇2

21世紀將是一個知識創新的世紀,新世紀正在召喚大批高素質創造型人才。

人的創造力包括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創造個性兩個方面,創造性思維是創造力的核心,創造個性是創造力的條件。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啟發質疑。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學生有了疑問才會進一步思考問題。針對現行課堂中學生少主動參與,多被動接受;少自我意識,多依附性的現象,教師應努力創造質疑情境,啟發學生由淺入深地設問、質疑,引發學生積極思維。

二.引導討(爭)論。

蕭伯納曾說過,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相互交換,得到的還是一個蘋果;而如果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互相交換,得到的卻是更加豐富的思想。多數學生都具有從眾心理,他們習慣于使自己的想法同大家一致起來,習慣于依據課本和老師講課的內容,生怕自己的見解同大家發生矛盾。這種從眾心理容易抑制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和大家討(爭)論。

三.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就是根據課文特點或讀寫結合的需要,讓學生分角色進行生動形象的表演,從而真切地感受課文中的思想感情,并能結合動作、表情,創造性地運用課文中的語言文字。

四.動手操作。

在教學中,尤其在教學的重點難點處,讓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動手操作,手腦并用,是培養創造性思維、發展創造力的有效方法。如教《詹天佑》一課“人”字形鐵路的設計一處時,學生對這項工程設計不甚了解。我就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動手操作,在想、做、說的過程中,相互啟發,難點也就迎刃而解了。

篇3

一、誘發動機,創設情境

所謂動機是指為實現一定目的而行動的原因。大腦思考必須要有動機,沒有動機的思考只能是本能的重復和再現。一般地說,思維動機可分為內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內因起作用,提高思維興趣和動機,這正是教師發揮主導作用的地方。

例如,導入新課時,教師設計的導言能否產生懸念,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打開思維的門扉,這是教學能否成功的關鍵。如在講“有絲分裂”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導言:“(1)細胞的數量是如何增加的?細胞數量增加對生物的生活有什么意義?(2)細胞數量增加過程中,如何保持子細胞和母細胞的一致呢?”又如,在講“水分代謝”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引言:“把一塊蘿卜放在清水中一段時間后,重量會增加;而放在鹽水中一段時間后,重量會減小,這是為什么?”這樣一個一個的懸念引起了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并由此產生了思考,一下子將注意力集中起來,接著通過講授、討論,使學生理解了“有絲分裂”和“水分代謝”的有關知識,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課堂小結時,教師采用懸念式結尾,給學生留下值得回味的問題,讓學生帶著疑問結束新課,以引起他們不斷探索新知識的興趣。例如,我在教“有絲分裂”時,把“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的數量關系總結如下表:細胞周期間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體個數2N2N2N4N2NDNA分子數2N4N4N4N4N2N然后問學生:“這些數量關系如何在直角坐標系中表示呢?”同學們在課后進行了認真的思考和討論,提出了許多有創造性的意見。

創設情境也是激活學生思維的好方法。所謂創設情境,就是教師利用生物標本、模型、實物、錄像等一切條件,或利用日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某些生物學現象,為學生創造一種有所感的境界。例如在講“減數分裂”時,我讓學生先觀察減數分裂的模型,使學生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再用多媒體演示減數分裂的過程,使學生進入情境之中,喚起學生探求的欲望。又如,在講“自然選擇”時,我介紹了達爾文考察過的克格倫島,使學生沉浸在昆蟲與風暴搏斗的情境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其積極開展思維活動。

二、制造矛盾,設疑問難

培養思維能力總是從問題產生開始的。根據這一特點,在生物學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和思維層次,有意識地制造矛盾,設疑問難,強化學生的思維,以利解決問題。例如,在講完“頂端優勢”后,我向學生提出:“果樹修剪、棉花適時打頂為什么能提高產量?”學生議論后得出:果樹修剪、棉花打頂是為了打破頂端優勢,使側枝生長良好。接著我乘勢追問:“所有的植物都要打破頂端優勢嗎?梧桐樹長到一定的高度不打頂,會更好地遮蔭嗎?松樹、杉樹長到一定高度打頂,會獲得高大的木材嗎?”這樣有意制造沖突,引起學生注意,積極思考答案,比教師直接闡明打破頂端優勢和利用頂端優勢的效果好得多。

要制造矛盾,就必須要設計好問題。首先要注意設計的問題必須合乎學生的實際,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否則,矛盾不但解決不了,還會使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挫傷。其次,在課堂上要善于誘導學生質疑,尤其是啟發他們從無疑中生疑,發展求異思維。例如,在講“蒸騰作用”時,向學生提出:“俗話說‘水往低處流’,為什么高大樹木體內的水能從根部流到樹冠?”在講“蛋白質代謝”時,可向學生提出:“組成蛋白質的20種氨基酸在人體細胞內都能合成嗎?”在講“生態系統”的成分時,可引導學生觀察“池塘生態系統圖”,向學生提出:“生態系統中,如果缺少分解者,將會出現什么后果?”等等,這些問題看來很小,卻能小中見大,使學生從無疑中生疑、知疑,達到小疑有小進,大疑有大進,久而久之,必然會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三、連續思維,縱橫遞進

創造性思維的標志之一,就是要敢于憑借已知的知識,探究未知的問題,形成思維的連續活動。為此,生物教學中應特別注意為學生創造條件聯想,使他們學會聯想,思維層層深入。例如,在講“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時,引導學生觀察“蛋白質合成示意圖”和“中心法則”后,可向學生提出這樣一些問題:(1)生物的遺傳信息在哪里?(2)為什么基因中存在著遺傳信息?(3)遺傳信息如何從基因傳到蛋白質的?(4)在什么情況下,遺傳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會出現差錯?其后果如何?通過這些問題讓學生思考,步步逼進,層層深入,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

四、分析綜合,歸納提高

篇4

關鍵詞: 創造性思維 培養 基本途徑與方法

創造性思維是以各種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為基礎,運用已有的知識進行想象、推理、分析、綜合等思維加工活動,來獲得自己尚未知道的新知識的這種思維方式。創造性思維除具有思維的廣闊性、靈活性、敏捷性之外,其最為顯著的特點是具有求異性、變通性和獨創性。創造性思維是未來的高科技信息社會中,能適應世界新技術革命需要,具有開拓、創新意識的開創性人才所必有的思維品質。

因此,在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發展學生創新精神,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從教與學兩方面探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基本途徑與方法。

一、恰當選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方法

不同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物理教學中要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選取恰當的教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

中學物理知識大多是從觀察生活與生產實例、自然現象、物理實驗等總結概括出來的。這類知識內容的教學,運用發現法、啟研法、學導法、實驗探索法等較為適宜。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實際,恰當選取運用這些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進行教學。

二、精心設計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方案

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如何,往往跟教師課前教學設計的質量有關。物理教材、教學大綱、教學參考書僅為教師教學提供了基本內容、基本要求和依據,而如何運用最優化的教學方式、最合理的教學結構進行教學才能達到使學生在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又能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創造性思維及各種能力的目的,是需要教師精心設計的。

教師應深入研究大綱、教材,應以大綱、教材為依據,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使學生獲得知識為目的;要突出啟發性、探索性、靈活性、民主性、獨創性等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教學原則,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精心運籌策劃,細心推敲安排,設計出符合學生心理特征、認知規律切實可行的方案。

例如,在“大氣壓的測定”這節課的教學中,如果教師按教材的編寫依葫蘆畫瓢,直接運用托里拆利實驗獲得結論,這種生硬的灌輸式的教學必然不利于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如果變講述為下面的探究式教學,則教學效果就會有很大的不同,步驟如下:

1.將一開口玻璃管插入水銀槽中,分析為什么管內外水銀面相平(連通器原理)。

2.把玻璃管中按上一活塞,向上拉動活塞,分析為什么水銀柱能上升。

3.分析當玻璃管足夠長,是否當不斷向上提拉活塞時,水銀柱能不斷上升。

4.在水銀柱不隨活塞的上升而上升時,你能從中悟出什么?

5.設想一下,怎樣使管內水銀面以上部分達到真空狀態,從而精確地測得大氣壓值?

這樣按此質疑、實驗、探索、解疑等不斷深化的探索方式進行教學,學生像科學家一樣親自參與科學探索、發現,這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激發靈感,使他們產生頓悟,還可以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

三、巧妙設疑,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變化過程。好的問題能誘發學習動機,啟迪思維,激發求知欲望。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是由遇到的問題而引發的。因此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必要途徑之一。

1.巧妙設疑,激發思考問題的興趣。

上課伊始恰當質疑,創設懸念,會使學生產生迫切探究的認知心理,激發求知欲望。

例如“輪軸”一節新課導入的教學,教師首先在黑板上畫一口井的平面圖,井里畫有一系著繩子的水桶,井上畫有一短杠桿,然后提問:“利用這個短杠桿能否將井中的水桶提上來,為什么?猜想如何改進才能發揮杠桿應有的作用?”這樣圖文并茂的物理情境,定會使學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們集中精力,開動腦筋,嘗試探尋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法與途徑,創造的靈感和頓悟很可能由此產生。學生通過想象直覺思維、聯想邏輯推理,通過猜想、議論,互相啟示,思維將向連續旋轉的杠桿逼進,進而“創造出新的機械”──輪軸。

2.注意難度,提高問題的藝術性。

教師應注意所提問題難易要適度,不宜太過簡單,而且提問題的方法還應具有良好的藝術性、順序性及邏輯性,問題要新穎,具有較強的啟發性和趣味性,才能誘發學生探索思維的積極性。

例如,在“慣性”的教學中,若以地球上的人豎直跳起后落地點與起跳點位置關系為例來研究慣性,學生會感到索然無味,但若以人站在高速水平行駛的火車車尾邊沿處或大海中勻速航行的船尾上豎直起跳后的下落情況來研究,其教學效果要比前者好得多。

四、拓展實驗,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1.改進實驗方法,探尋新的途徑,培養創新意識。

在物理教學中不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實驗,一般都不局限一種方法。如測圓柱體的周長和直徑的實驗、測量物質密度的實驗、測導體電阻的實驗等,除書中的實驗方法外,還有多種其它方法。在教學中,教師若能為學生創設、提供探索其它方法的機會和條件,引導學生探索、尋求不同方法,在探索、發現的過程中,使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散性及獨創性得到培養和提高,定能使學生思路開闊,創新意識增強。

2.提煉由實驗現象到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學生通過觀察實驗現象,獲得實驗數據后,進行分析、判斷、概括、綜合和抽象思維、邏輯推理的思維加工活動,產生認識上的飛躍,獲得結論。這是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但若把握不當,就不能達到目的。例如,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關鍵在于實驗后,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比較,進一步地假設推理創造性思維過程,才能實現認識上的重大飛躍,獲得用實驗方法無法直接驗證的重要規律。但對于這一關鍵環節,有些教師不能很好把握,急于得出結論,用自己的講述取代了學生的思維,使一個難得的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良機喪失掉。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這些關鍵之處,突出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此外,教師還可以在教學中加強習題的變式訓練,創設問題討論情境,設計動手實驗能方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總之,教師要深入研究教材,綜合教法特點,創造性地組織教材,使靜態教材內容變為具有探究價值的研究問題,誘發學生探索,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篇5

一、把地理形象思維作為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切入點

地理教學中的地理形象思維是通過典型的地理現象,反映和把握地理事物本質的思維活動。地理形象思維不僅是思維過程中的一個閃念、一顆火花,而且是可以經常地存在于教與學的過程中。在教學中,進行地理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與訓練,對于全面開發學生大腦(特別是右腦)、全面培養學生學習地理、認識地理并在實踐中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地理形象內容從形式上看可以分為三類:一是通過實物、模型、幻燈照片、聲像資料等表現具體可觀的地理形象;二是通過教師生動豐富的語言,描繪出具體的地理情境;三是通過簡潔的線條符號和地理示意圖形附加少量的說明文字表達一定的地理知識內容的形象化圖示。它們都為教學中構成地理形象思維的豐富材料。

二、利用感性材料,強化語言表達,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感性認識是思維的起點,思維就是對形象、直觀的感性材料進行加工整理,上升到對事物的本質及規律的理性思考。初中生的時空抽象能力有限,教師必須從初中學生實際出發,教學中充分運用形象思維的豐富材料,把一些地理事物或現象通過直觀的形式予以展示,教師進行必要的點撥、講解,引發學生思考、探究,必要時進行適當的暗示或提醒,同時要求學生對這些感性材料用自己的語言進行表達,強化表達能力。例如:在“黃河水系”的教學中,幻燈片上黃河下游的流域面積明顯地比中、上游縮小,這種一反常態的現象可以作為讓學生從直觀的視覺中進一步訓練其抽象思維能力的一種素材。我們都知道黃河因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大量的泥沙在下游地平水緩的華北平原沉積,使河床抬高而成為“地上河”,高出地面的河床再也不可能接納支流入黃河干道(水往低處流的道理人盡皆知,但這一點僅從流域的平面圖中是不可能直接觀察到的,學生必須通過抽象思維才能得出的結論)。而在講解黃河中游特點時,教師事實上已把原因告知了學生,因而,這一要求對初中生而言并不太難。

三、聯系生活實際,活躍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在水產業和野生動物及自然保護區等章節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死記硬背去掌握水產品的種類及分布、自然保護區的分布及所保護的珍稀動物,出現張冠李戴、移花接木的現象在所難免,甚至比比皆是,但教學中如能與學生日常生活實際結合,則效果就大不相同。例如:利用溫州地處東海之濱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的優越性,讓學生憑自己的生活經歷講出所吃過、見過或了解的魚類,再把這些魚類按生活在淡水或海洋進行分類,這就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如,把野生動物的分布情況與國內的旅游景點有機地結合起來,許多學生原本對珍稀野生動物本身并不感興趣,但因為平時的一次旅游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念念不忘,利用這種潛意識去識記野生動物或自然保護區就成了他對以往旅游的美好回憶。效果自然也不同凡響。人類學、心理學、生理學、邏輯學的新發現證實:人類具有巨大的潛能。人類儲存在腦內的潛能驚人,平常只運用到潛能資源的10%。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喬瑟夫?摩蘇博士說:“人的潛意識好比一座‘冰山’,浮出水面一小部分是意識,而潛意識隱藏在水下大部分。……人只要適當地加以運用,記憶就變得十分輕松。”

實踐證明,教學中注重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越貼近,其學習的興趣和識記的效果就越好,期間的思維活動也越活躍。

四、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

誠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引發學習熱情,可以從郵票、旅游、動物世界等多種角度進行切入,以充分激發、活躍學生的思維和參與整個教學過程,使之成為學習的主體,但一切形式總是為內容服務的。地理教學本身旨在通過這些載體,讓學生學會思考,結合地理學科特點,將看似繁雜、互不相關的地理事物與現象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揭示出來,這需要學生具有一定邏輯思維能力。

五、精心設計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可以特意對一些問題進行設計,以定向培養和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中的某一方面的能力。

1、通過引導學生轉變看問題的角度,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靈活性

中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往往會犯單向性思維的錯誤,這種情況下,教師引導他們轉換思考問題的角度是至關重要的,往往有“驀然回首”之功效。

2、通過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同一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廣闊性

同樣是上面的小島問題,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時,可以從多個角度切入,充分讓學生理解其保衛的價值,小島作為國土的一部分,不僅具有意識(國防意義),而且具有廣闊的資源價值(海域內的石油、天然氣、礦產品、魚類及其他生物),更具有開采捕撈形成的經濟價值。例如在“南海諸島”的教學中,南海諸島,絕大部分是水下暗礁、暗河和暗灘,島嶼不多,其共同點是海拔低(最高的石島海拔不超過15米),面積小(最大永興島僅1.85平方千米),南海諸島分布范圍展布在南北縱長1800千米,東西橫寬800多千米的南海廣闊海域,約160萬平方千米,占我國管轄“藍色國土的一半還多,其方面政治意義可想可知。同時從自然資源方面思考,島上長夏無冬,林木繁茂,海島眾多,鳥糞積藏量十分豐富,為農業發展提供理想的天然有機肥,具有相當的經濟開發價值。再者,之所以聚集眾多海鳥,緣于就近海域具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所以這里也是中國第二大漁區和重點開發漁區。第四,據科學勘測表明,南海盆地如同其他海底盆地一樣,均已發現有大型儲油、氣的地質構造。因而保衛南海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珊瑚小島,其意義遠不在于小島本身,而在于它是衛國家的領土,保衛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和豐富的石油及礦產資源。因此通過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同一問題,可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廣闊性。

3、通過引導學生轉換問題形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深刻性?

教學中最忌學生對問題淺嘗則止,似懂非懂,一旦碰到實際解題,就變得束手無策。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就同一問題,從不同的形式引導學生加以思考判斷,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4、通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獨特性

篇6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造性思維;教學研究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夠促進其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等能力的提高,并顯著提升學生的解題速度和準確率。由于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之間的梯度較大,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高中數學時感覺較為困難,久而久之,對數學學習失去信心、喪失興趣,最終成為高中數學課程的學困生。對此,高中數學教師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為學生今后的數學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一、增強學生的觀察能力,培養其發現問題的思維

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可以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敏銳的觀察力是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的重要前提。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學生養成對事物細心觀察、仔細分析的習慣,促使學生通過觀察了解事物的內涵,使學生在遇到難題時能夠沉著冷靜地分析,進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從而極大地縮短解決問題的時間。例如,大多數學生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受定式思維的限制,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找到問題的關鍵,這時教師就應該著重培養學生的觀察和分析能力,使其思路得到創新,擴展分析問題的路徑,使其學習效率和質量得到顯著提升。在數列教學過程中,教師先給出一道習題,“2,4,6,8,10;3,7,11,15,19;10,16,22,28,34”,然后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找出其中的規律,最后引入課程內容。雖然高考題目并不是這樣簡單,但學習是一個從易到難的過程,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從一些難度較小的問題著手,進而更加深入地學習。

二、增強學生的猜想能力,培養其想象思維

高中學生的猜想能力非常重要,它是發散性思維能力的重要體現,學生只有大膽猜想才能打破定式思維的局限,促使自己的思路得到顯著擴展,進而更好地處理問題。例如,在“直線M的一側具有兩個點,分別為A和B,試問直線M上是否具有一個點C使得A、C兩點的連線與B、C兩點的連線形成的夾角最大。”這道題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膽猜想和假設,假設直線M上具有一點C能夠使其與A、B兩點分別連線后呈現的夾角最大,然后讓學生通過已學過的知識對這個假設進行推理,如果推理后得到的結果與題意存在矛盾,那么就說明直線M上并不存在這個點C,若是推理后得出的結果與題意不存在矛盾,那么教師可以保留這個結果,在后續的課程中對其講解,使學生在課程或習題講解的過程中明確答案是錯誤的。在培養學生猜想能力的同時,教師也可以鍛煉學生的問題發現能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

三、增強學生的質疑能力,培養其質疑思維

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質疑能力,為其創造性思維的形成提供重要前提。在學生進行理論推斷時,若是受到思維定式的影響,且缺乏質疑能力,那么就會增強其學習的盲目性和依賴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的適度引導,使其能夠從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和分析問題,進一步拓展解題思路,促進質疑能力的顯著提升。在質疑思維的推動下,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會得到顯著增強。

四、增強學生的辯證思維能力,培養其辯證性思維

辯證性思維能力對于學生學習數學十分重要,學生辯證性地看待數學問題是其思維高速運轉的重要體現。在辯證思維的作用下,學生能夠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問題,對數學課程以及其他課程的學習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重建知識架構,促進學生更為深入地分析和理解每個小知識點,進而使其明確其中的規律,形成一套獨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在小組合作學習中促進學生集思廣益,培養其辯證思維能力。

綜上所述,由于數學學科較為嚴謹和抽象,已經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攔路虎。然而,數學本身具有非常重要的學習價值,所以在高中數學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使學生在創造性思維的作用下積極主動地學習。教師可以先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進而培養其問題解決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促使其綜合能力得到顯著提升,為其創造性思維的形成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王靜.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J].語數外學習(數學教育),2013.

篇7

一、合理提問,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課堂提問是數學教師普遍采用的教學形式,是教師將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學習內容的契機。教師可以通過詢問學生對某個問題的思考過程,使學生處于思維的應急狀態,并迅速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充分調動和發展學生的思維。教材中的想一想、試一試等有趣的問題設置,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數學、探索創新的積極性。如在探索矩形判別方法的應用過程中,我問學生:“假如我想檢查一下教室的門是不是矩形,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學生思考了一會兒,紛紛舉起手來:“可以測量一下其中是否有三個角為直角。”“可以先確定是否為平行四邊形,再看對角線是否相等。”……“大家的想法不錯,可怎樣才能確定門是平行四邊形呢?”我追問道。“可以量一組對邊是否相等。”一位學生脫口而出。“可是平行是否能量出來?”“不可以,但可以量一組內錯角,看是否相等來判斷。”……學生積極參與,踴躍發言。我又限制了一下條件,緊接著問:“假如我手中只有一根足夠長的繩子,又該怎樣辦?”教室里靜了下來,學生苦苦思考。“可以先測量一下對角線是否相等。如果相等,再看兩次測量對角線的繩長的中點在門上標出的對應點是否重合,也就是說對角線是否相等且互相平分。”“可是沒說有筆,怎么做標記?”一位學生立刻反駁道。又是一陣沉默。“可以先測量一下門的兩組對邊是否對應相等,因為兩組對邊分別對應相等的四邊形為平行四邊形。再量一下兩條對角線是否相等,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為矩形!”一位學生站起來,完整地敘述完整個過程,教室里響起一片贊許的掌聲。這一連串追問,在教師的教授和學生能動的思考之間形成了紐帶,使全體學生積極投入到思維創新活動中去,想方設法尋找突破口,以求解決問題,充分調動和擴展了學生的思維。

當然,日常的提問方式還需注意幾點策略:問題難度需適宜,要有一定的針對性,重點放在敘理性、開放性、探究性的問題上;提問的范圍盡量廣泛,教師應努力將“一對一”的提問形式發展為“一對多”的教學行為。我在向一位學生提問時,別的學生可隨時作補充說明,講解自己的思路和看法,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另外,教師對學生的回答要作出積極、全面的反饋,多給予鼓勵,在注意保護學生自尊心的同時,密切注意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二、培養興趣,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創造性思維的成果無一不是在對所研究的問題產生興趣的狀態下獲得的。假如一個人對他所從事的工作或研究的問題毫無興趣,甚至拿起問題就感到索然無味,他就不能集中注意力,全神貫注地進行思維,也不可能入迷,當然就不可能產生創造性思維的成果。我們生活中往往有這樣的體驗,遇到一個問題,認真研究,絞盡腦汁也想不出來,但偶爾有一點靈感的觸動,便豁然開朗,興奮不已。其中樂趣,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簡直就是一種享受,這就是數學教學本身煥發出來的魅力。新教材在課程設置中提供了很多這樣的機會。如在課題學習“視力表的制作”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就顯示出極大的學習興趣。我布置了預習后,學生便積極地投入其中。當天下午,就有一名學生拿著一張新買來的視力表問這問那。第二天上課時有一位學生竟從視角的原理(視力值一定,視角不變)向大家介紹視力表的制作過程,并講解了書本上怎樣運用了位似的知識來求測試距離為3米的視力表的視標“E”,說起來頭頭是道,令我驚訝萬分。我一打聽才知道他昨晚回家查資料時,把他爸爸的積極性也給調動了起來,父子倆上網查找,翻閱書籍,探討了將近兩個小時。在分組制作視力表時,8人小組配合很協調,準備充分。幾乎每一位學生都把美術學具帶來了,每個人分工畫出其中的一組,個個認認真真。有的學生把自己制作出來的視標“E”粘在指頭上,到處展示比較,興奮不已。重復制作多個“E”時,學生積極開動腦筋,不時有新方案出臺。如大“E”采用剪紙法(即同樣大小的“E”一折好幾個,用剪刀剪下來),小“E”采用橡皮蓋章法(把“E”畫到橡皮上,描一遍,蓋一個),有效地簡化了制作過程。在完整學習了相關知識的同時,學生充分展示了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整個課堂都充滿了輕松、愉快活躍的學習氣氛。

三、合作交流,激勵學生創造性思維

篇8

一、恰當選取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方法

形式和方法都是為目的服務的。不同的教學形式和方法會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因此,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選取恰當的教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

中學物理教學內容的核心是基本概念和規律所構成的物理基礎知識。這些知識大都是從觀察生活與生產實例、自然現象、物理實驗等總結概括出來的,即所謂的本源性知識。這類知識內容的教學,運用發現法、啟研法、學導法、實驗探索法等較為適宜。因此在教學中應該根據教學實際,恰當選取運用這些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方法進行教學。

二、精心構思、設計創造性思維的教學方案

一堂課的教學效果如何,教學質量高低,首先取決于教者課前教學設計質量的優劣。物理教材、教學大綱、教學參考書,為教學只提供了基本內容、基本要求和依據,但如何運用最優化的教學方式,最合理的教學結構進行教學才能達到使學生在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同時,又能開發他們的智力、培養創造性思維及各種能力的目的?我們的體會是:必須依靠教者課前的創造性勞動──備課、課堂教學設計。因此教者必須深入研究教材,結合各種教法的特點,創造性地組織教材,精心地科學地設計教案的整體結構,認真推敲每一教學細節,確定組織形式和具體處理方法,使靜態教材內容變為具有探究價值的研究問題,誘發學生探索。使學生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在研究探索的過程中,獲取、發現新的知識,提高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創造性。

例如,在“大氣壓的測定”這節課的教學中,如果教者按教材的編寫依葫蘆畫瓢,直接運用托里拆利實驗獲得結論,雖然能測得大氣壓值,并能理解測量過程及原理,但這種生硬的灌輸式的教學,學生只能知其然,達不到知其所以然的目的,更不可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如果變講述為下面的探索式教學,則教學效果就會有很大的不同。1.將一開口玻璃管插入水銀槽中,分析為什么管內外水銀面相平(連通器原理)。2.把玻璃管中按上一活塞,向上拉動活塞,分析為什么水銀柱能上升。3.分析當玻璃管足夠長,是否當不斷向上提拉活塞時,水銀柱能不斷上升。4.在水銀柱不隨活塞的上升而上升時,你能從中悟出什么?5.設想一下,怎樣使管內水銀面以上部分達到真空狀態,從而精確地測得大氣壓值?這樣按此質疑、實驗、探索、解疑等不斷深化的探索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像科學家一樣親自參與科學探索、發現,這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激發靈感,使他們產生頓悟,而且,還可以使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得到培養。

要想創設出良好的教學結構方案,教者應深入研究大綱、教材,應以大綱、教材為依據,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及獲知識為目的。要突出啟發性、探索性、靈活性、民主性、獨創性等有利于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教學原則。充分發揮教者的聰明才智,精心運籌策劃,細心推敲安排,設計出符合學生心理特征、認知規律切實可行的方案來?

三、創設物理情境,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

實踐證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產生與發展,動機的形成,知識的獲得,智能的提高,都離不開一定的物理情境。所以,精心創設物理情境,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重要途徑。

(一)創設問題情境

教學過程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動態變化過程。好的問題能誘發學習動機,啟迪思維,激發求知欲望。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往往是由遇到要解決的問題而引發的。因此精心創設問題情境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必要途徑之一。

1.要善于質疑問難。“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見無疑則不思,疑為思的動力。教者若能創造性地駕馭教材,設計出具有趣味性、啟發性、探索性的疑難問題,就會有效地誘發學生思維探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上課伊始恰當質疑,創設懸念,會使學生產生迫切探究的認知心理,激發求知欲望。例如“輪軸”一節新課導入的教學,教者首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口井的拋面圖,井里畫有一系著繩子的水桶,井上畫有一短杠桿,然后提問:“利用這個短杠桿能否將井中的水桶提上來,為什么?猜想如何改進才能發揮杠桿應有的作用?”這樣圖文并茂的物理情境,定會使學生探索的欲望油然而生,促使他們集中精力,開動腦筋,嘗試探尋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法與途徑,創造的靈感和頓悟很可能由此產生。通過想象直覺思維、聯想邏輯推理,通過猜想、議論,互相啟示,這樣,思維將向連續旋轉的杠桿逼進,進而“創造出新的機械”──輪軸。好的高質量的設疑,不僅在導入新課開始具有如此的突出作用,而在課中、課后均有異曲同工的效果。

2.要善于抓住契機,問到“點”上。教者對問題抓得準,問的得當,才能擊中問題要害,引發思維。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所提問題質量的高低,發問時機把握得如何,往往能反映教者的知識水平,對教材的駕馭能力,對學生的了解程度。要提出具有高質量的問題,且能問到“點”上,這要求教者必須吃透教材,了解學生,所提問題應圍繞教學中知識的重點、難點、銜接點、相近知識的易混點、研究問題的關鍵點、消極定勢的易疏忽點等。且所提問題難易要適度,不僅應接近學生最近思考區,而且提問題的方法還應具有良好的藝術性、順序性及邏輯性,問題要新穎具有較強的啟發性和趣味性,才能誘發學生探索思維的積極性。例如,在“慣性”的教學中,若以地球上的人豎直跳起后,落地點與起跳點位置關系為例來研究慣性,學生則會感到索然無味,但若以人站在高速水平行駛的火車車尾邊沿處或大海中勻速航行的船尾上,人豎直起跳后的下落情況來研究,其教學效果比前者好得多。

3、要善于創設階梯型和發散型問題。階梯型問題就是一系列由淺入深,環環緊扣,層層深入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啟發性、邏輯性強。符合認知規律和學生的認知心理,能誘發學生探索思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如前所述的大氣壓測定中的系列問題,就是這類的階梯問題。發散型問題,則是以某一知識點為中心,從不同角度、方位提出更多有價值的問題,使學生能從更多的途徑認識事物的本質,使思維的發散性、敏捷性和創造性得以培養。如前“大氣壓測定”的教學中,實驗測得大氣壓值后,可繼續創設如下深入探索的問題情境。(1)若將托里拆利管傾斜,水銀柱的長度、高度是否發生變化?(2)將管向上提一些(管口不露出水銀面)或向槽里一些,會產生什么現象?(3)如果換用粗管來做實驗,實驗結果又將如何?(4)設想如果在管的頂部或側壁打一孔,將會發生什么現象?通過對這些問題的研究,不僅能從多方位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維,增強思維的廣闊性和深刻性。這樣使學生在探討問題的過程中產生靈感和頓悟,從而培養創造性思維。

(二)創設實驗情境

1.改進實驗方法,探尋新的途徑,培養創新意識。在物理教學中不論是演示實驗,還是學生實驗,一般都不局限一種方法。如測圓柱體的周長和直徑的實驗、測物質密度的實驗、測導體電阻的實驗等,除書中的實驗方法外,都還有七、八種其它方法。在教學中教者如能為學生創設、提供探索其它方法的機會和條件,有意引導學生探索,尋求不同方法,則學生就能充分發勝主觀能動性,發現探索出新的途徑及方法。在探索、發現的過程中,定能使學生思維的靈活性、發散性及獨創性得到培養和提高,定能使學生思路開闊,創新意識增強。

2.抓住由實驗現象到得出結論的思維過程,訓練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通過物理實驗,觀察實驗現象,獲得實驗數據后,通過進行分析。判斷、概括、綜合和抽象思維、邏輯推理的思維加工活動,使之產生認識上的飛躍,獲得結論。這是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重要途徑,但若把握不當,也不能達到目的。例如,牛頓第一定律的教學,關鍵在于實驗后,通過對實驗現象的分析、比較,進一步的假設推理的創造性思維過程,才能實現認識上的重大飛躍,獲得用實驗方法無法直接驗證的重要規律。但這一關鍵環節,往往有些教師不能很好把握,為急于得出結論,用教者的講述取代了學生的思維,使一個難得的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良機喪失掉。同樣,在胡克定律的教學中,對實驗數據的分析處理過程,也是一次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好時機,如若把握不好,也不能達到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目的。因此在教學中要善于抓住這些關鍵之處,以突出對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

3.讓學生親自設計實驗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好途徑。讓學生根據問題要求自行設計實驗,不但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與聰明才智,嘗試科學實驗探索的方法,增強科學研究的創造意識。而且,學生學過的知識可以在實驗設計中得到綜合應用,實現理論聯系實際和提高創造性思維的目的。例如,學習密度的測量后;讓學生設計測某種糧食作物密度的實驗(如高粱、谷子、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等),寫出選擇的儀器、實驗步驟及怎樣減小實驗誤差。學習繼電器后,讓學生設計恒溫控制器、報警器等,教學效果很好。

(三)創設議論情境

教學中適當組織學生討論。學生通過討論,彼此交流。啟發,會使研究的問題更深入,重點更突出,容易突破難點、疑點,使易混點得到澄清,易疏忽點得到強化,使獲得的知識更扎實。通過議論亦可充分暴露學生對知識理解認識上的偏差,教者在傳授上的不足,能有效的獲得反饋信息,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補救。創設議論情境,學生能各抒己見,集思廣益,擴大信息交往;可彼此啟發,拓寬思路,引發靈感,有時往往在議論中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新發現。通過議論激鍛煉學生思維的邏輯性與敏捷性,也能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應變能力。

四、加強習題的變式訓練,培養創造思維

解題教學及習題訓練是物理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通過解題的訓練,尤其是一題多變、一題多解、一題多練及多題歸一等變式訓練,更有助于加深對知識的鞏固與深化,提高解題技巧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思維的靈活性、變通性和創新性。

一題多解,培養學生求異創新的發散性思維。通過一題多解的訓練,學生可以從多角度、多途徑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開拓解題思路。使不同的知識得以綜合運用,并能從多種解法的對比中優選最佳解法,總結解題規律,使分析問題的能力提高,使思維的發散性和創造性增強。

篇9

課程改革目標告訴我們:要關注學生的發展,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心智潛能的開發。閱讀教學中大膽質疑、自由解疑、合理存疑,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有效方法。只重知識,輕視能力是不符合現代教育的客觀要求的。因此,在小學閱讀教學中,我們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師生的交互活動,引導學生質疑問難,讓學生大膽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合理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多方面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敢于質疑是創造的起步

英國哲學家、教育家羅素有一本書,叫《懷疑論集》,主旨是先要敢于懷疑,然后才能獲得真知。他說,能夠使學生不信,才能作出自己正確的判斷,引導學生自己去研究和探索,這樣教育就成功了。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作為教師,首先要解放自己的思想,敢讓學生質疑,真正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不必害怕質疑會打亂自已的教學安排,會使課堂難以調控,而扼制了學生主體性創造思維的發展。如:在教學《珍珠鳥》時,學生提出了怎樣才能做到人與動物、人與人之間互相信賴?教師首先要肯定并鼓勵學生善于提問。隨后,把問題還給學生,讓他們帶著問題讀課文,并分小組討論交流,最后得出結論。由于在小組討論中,孩子們得出的答案不盡相同,因此在匯報交流時,其他同學都會注意傾聽,嘗試分析別人的觀點,并隨時修正和補充自己的觀點。經過討論交流,他們的思維成熟了,語言也變得豐富了。這樣一來,學生們既能闡明自己的觀點,又能點評他人的意見,從而加深了對文章的理解。“有破才有立,敢疑斯有信。”有深度的“疑”,是學生動了腦筋、思而不解的表現,它促進了思維能力的發展,是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起步。

二、學會質疑是創造的入門

培根說得好:“疑而能問,已知知識大半。”孔子主張“每事問”,提出“疑,思之始,學之端。”教育家陶行知說得更明白:“發問千千萬,起點在一問……人力勝天工,只在每事問。”所有這些論述都足以說明會質疑對于學習研究的重要作用。

怎樣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呢?我是這樣做的:拿到新課文,先留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由讀文,尋找疑問。經過一段時間,學生提問的水平提高了。起先,他們覺得沒什么可問,往往局限于問書上詞語的意思。慢慢地,當有人再問詞語的意思時,就有學生說:“這可以通過查字典解決。”漸漸地,愛“出風頭”的學生馬上又尋找另外質疑的方法了,“書上這個詞我認為用得不妥,應該是……”他們會挑刺了。在觀點不一致時,他們學會了爭論!在這樣的課堂上,學生質疑的積極性被激發起來了,創新的火花也就被點燃了。實踐證明:只有因勢利導,循序漸進,有目的逐步培養,學生的質疑水平才會提高。教師可以讓學生抓住課題質疑,抓住關鍵的詞語、句子質疑,從“看似矛盾,卻又是合情合理”的地方質疑;也可以在學生的提問中,抓住一點,或抓住重點、難點進行反問,通過師生雙邊活動和學生的互相討論、啟發,將學生的質疑問難引向縱深。當然,教師要注重訓練學生判斷、分析能力,讓其懂得如何提問題,怎樣提高問題的質量,及時鼓勵別出心裁的質疑。一個好的有價值的問題,往往在全篇課文中起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作用。學生在學會高質量質疑的同時,也培養了創造性思維的深刻性和獨創性。

三、善于解疑是創造的精髓

小學閱讀教學中,不僅要培養學生會發現新問題,而且要培養學生善于解疑,即具有善于分析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善于解疑,必須以學生的生活實際為基礎,讓學生仔細、深入地閱讀課文,盡可能從課文里,或與之有關的課外讀物里,找到可以支持自己觀點的依據。在解疑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分析、比較、綜合、概括的能力,讓學生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解疑方式,演一演,畫一畫,議一議;要鼓勵學生發表不同的意見,教師應相信:答案是豐富多彩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

如我在教《鯨》時,師:很多同學對鯨的呼吸很感興趣,請大家先認真讀讀這一段,說說鯨的呼吸有什么特點?

生:鯨用肺呼吸,不像魚用腮呼吸。

生:鯨每隔一定的時間必須浮出水面呼吸一次,吸足了氣再潛入水中。

生:鯨的鼻孔長在腦袋頂上,每次呼吸從鼻孔噴出的氣會形成水柱。

生:不同種類的鯨噴出來的氣形成的水柱不一樣。

師:作者正是從鯨呼吸的器官、時間、特征這幾方面來介紹的。你們能根據課文描述,想辦法或與別人合作,介紹鯨呼吸的特點嗎?(學生自由組合,討論演示。)

當然,在解疑過程中,教師也要善于點撥調控,防止偏離教學目標,出現無效信息。我們應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學生差異,靈活組織應用不同的解疑方式。如:對一般的、簡單的問題,可引導學生自行討論解決。對沒有多大討論價值,學生也難以自己解決的問題,教師可用簡單明了的事理直接解答,以免因無價值的滯留而浪費教學時間。對有討論價值的問題,涉及關鍵、重點、難點的問題,教師要小題大作:或正面引導,推理想像;或反向詰問,合理引導;或變換角度,不與直說;或暫時擱置,蓄勢再發。對在課堂上一時解決不了,但不影響學生正確理解,又有利于學生展開思維活動的問題,可作彈性處理,合理存疑。

四、合理存疑是創造的源泉

篇10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創造性思維;內涵;對策

近年來,小學體育教學逐漸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進行了一定的優化和調整,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很多體育教師過度重視學生的體能訓練和技巧掌握,忽略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開發和培養,對于學生健全人格和全面發展帶來很多消極影響。因此,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采取合理的教學方式,激發和培養小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內涵

1.質疑精神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質疑精神是關鍵的前提之一。試想學生在整個小學體育教學中都是被動地接受教師灌輸式的教育,從來不會主動去發現問題,對困惑和不解的地方不向教師提出質疑,這樣學生不僅不會積極主動地和教師進行互動,而且對于知識的學習往往是淺嘗輒止,并不了解體育精神和內涵,教學效果大打折扣,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缺乏土壤,難以獲得有效培養和提高。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具備質疑精神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和理解知識,有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視野,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形成良性互動。因此,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首先需要重視開發學生的質疑精神,鼓勵學生敢于質疑。

2.好奇心和觀察能力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學生有效透徹地理解知識,及時發現不同事物之間的關聯,都需要通過好奇心和觀察能力的激發來實現。故教師需要指引學生對體育技能和動作要領進行掌握。向學生進行動作示范時,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通過仔細觀察來分析每個動作要領之間的密切聯系和銜接性,使學生在頭腦中能夠對這一動作形成整體印象,掌握這一動作要領,并通過不斷的練習加以鞏固。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需要強烈的好奇心作為動機,一旦學生對體育教學充滿好奇,便能積極主動地自行進行仔細的觀察和琢磨,對于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

二、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有效對策

1.教師帶頭示范,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和學生互動頻繁,教師應該利用自身的專業技能和人格魅力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對各個動作要領進行親自示范,使學生意識到動作規范的重要性,在示范的過程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及時進行仔細觀察和學習,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去記憶和模仿示范動作。另外,教師在示范動作時,不能只是沉默地進行身體示范,還需要通過幽默形象的表達來詳細描述動作的每個細節,讓學生初步構建動作的整個基本流程,規范學生的體育動作,促進體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

2.優化和創新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教師必須不斷轉變教學觀念,對教學模式加以創新和優化,充分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進行獨立自主的學習和思考,教師只對學生的學習進行適當的引導和管理,為學生創造寬松和諧的體育教學環境,使學生感受到主人翁地位,積極主動地投入體育學習中,積極大膽地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系統全面地學習體育理論知識和技能。教師要開發學生的內在潛力,培養和提升學生的創造性思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構建完善的教學平臺,提供思考和學習空間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為了更好地開發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力,教師需要構建完善的教學平臺,并提供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能夠自由發揮自身的優勢,進行獨立的思考和想象。同時,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指導,確保學生的學習和思考始終保持在正確的軌道上,逐漸轉變和更新學生的思維模式,讓其能夠從不同角度和多個層面進行全面的觀察和分析,勇于表達自身觀念和想法。另外,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制訂階梯性的教學任務,引導學生一步步地進行深入探究。

參考文獻:

[1]周 靜.試論小學體育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J].當代體育科技,20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