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科技創新的建議范文
時間:2023-11-07 17:51: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科技創新的建議,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武漢 科技金融 創新 對策 建議
國家“十二五”規劃已經明確提出要加強科技與金融的結合,通過金融創新加速中小科技型企業的發展。回顧中關村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出,金融創新是支撐其科技產業迅猛發展的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站在新的歷史時點上,武漢要實現科技產業的快速發展,應當首先致力于加大金融對科技的支持力度,創新科技金融。本文將立足于武漢科技金融發展現狀,客觀分析當前所面臨的挑戰和機遇,提出武漢加快科技金融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武漢科技金融創新的現狀和面臨的挑戰
1、金融規模小,金融供給不充足
(1)金融資源存量少。從銀行金融資源的絕對量來看,截至2009年底,湖北省銀行業金融資產總額相對較小,總量僅有2.1萬億元,僅相當于北京市的26.19%,金融資源相對較少,這直接限制了武漢地區科技金融的發展。
(2)融資規模小。從上市融資的增量方面來看,湖北省2009年A股和H股上市融資規模僅為109.1億元,位于各發達省市之后,僅為北京市的7.23%,甚至比四川等西部省份的直接融資額小。
(3)科技金融機構實力弱。在清科的中國創業投資機構50強中,80%以上的機構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蘇州等地,東湖高新區只有華工創投上榜,且排名相對靠后,且華工創投管理的資金只有10億元,投資能力無法與國內大的創司相比。
2、金融結構單一,金融的需求主體實力弱
(1)風險投資行業的發展滯后。根據中國風險投資研究院等機構的《2009年中國風險投資行業調研報告》的資料的典型統計,北京地區無論是案例數量還是規模都是最多的,規模占比達18.97%,58.77億元,案例數量占比達17.70%,120個項目;投資規模居第二位的是上海地區,占比為11.43%,35.41億元,案例數量占比達10.47%,71個項目;投資案例數量居次位的是江蘇省,占投資案例總數量的14.45%,98個項目,規模占比達7.39%,23億元;湖北的風險投資規模占比達1.38%,4.27億元,案例數量占比達3.83%,26個項目。
(2)直接融資力度不足。2009年,東湖高新區企業上市數量與前幾年相比,勢頭較猛,共有6家企業在海內外上市,上市企業數量26家。2010年上半年,東湖高新區僅有1家企業上市,而中關村和深圳各有20多家企業上市。與國內先進地區相比,東湖高新區的上市企業數量、上市儲備企業、上市勢頭明顯不及國內先進地區,差距還是很大。
(3)融資對象實力不足。特別是從中小企業的發展潛力、企業上市后備資源的潛力來看,東湖高新區盡管為智力密集區,創新創業比較活躍,但是與中關村、深圳、杭州、蘇州相比,仍存在巨大差距,與示范區的要求較大。東湖高新區的龍頭企業、主導產業仍然是一些老企業、老產業,新面孔不多,符合上市的后備企業大約有100多家,整個高新區中小企業的發展潛力、企業上市的后備資源無法與先進地區相比。2009年,武漢的高新技術企業人均創造收入位列各主要城市之后,這表明武漢高新技術企業價值創造能力還較弱,整體實力亟待加強。
3、科技創新投入不足,金融創新環境有待改善
(1)科研經費投入需進一步加大。據調查,湖北省研發費用支出占GDP的比重僅有1.64%,低于各發達省市水平,僅相當于北京市的29.87%,并且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75%),這表明湖北省對研發投入不足,這嚴重影響了湖北的技術研發能力的提高。
(2)市場環境需加強協調。雖然近年來我國金融市場發展較快、進步明顯,但是與發達地區相比,武漢地區的金融市場還存在著許多問題,例如武漢的各類企業融資結構中間接融資仍占絕對比重,股票、債券等直接融資的規模所占比重較小,企業80%以上的融資來自銀行貸款,對銀行的依賴性大,企業風險對銀行風險構成了顯著影響。這種融資結構狀況不僅不利于分散金融風險,而且會弱化市場本身對金融風險的調節功能,特別是弱化公眾投資者的風險意識。
二、武漢進行科技金融創新的良好機遇
1、國家級的實驗區和示范區為科技金融創新的提供政策扶持
當前,武漢的發展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國家對武漢提出了新的希望和更高要求,促進中部地區崛起、建設武漢城市圈、“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建設東湖高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等國家重大戰略聚焦武漢,武漢可以便利地獲取多項先行先試的政策優惠,這將有利于提升武漢在全國的戰略地位,同時也給科技金融發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間。
2、武漢固有的科技和金融基礎為科技金融提供了巨大的發展空間
武漢是全國重要的區域性金融中心,發展科技金融具有區位優勢、高新技術產業優勢、技術創新優勢等多方面的優勢。到2009年底,武漢市內已有銀行業金融機構22家、外資銀行5家、保險公司39家、證券公司總部2家,銀行密度居中部第一。此外,合眾人壽和交銀國投的總部也位于武漢。已初步顯現出區域性金融中心的雛形。在后臺服務中心建設方面,已有十多家金融機構在武漢興建或擬籌建信用卡中心、客服中心、災備中心等后臺服務總部,還有8家金融機構有意將后臺服務中心選址落戶在武漢。在金融主體建設、金融市場體系建設方面也有一定成績。
篇2
【關鍵詞】建筑工程;技術改進;技術創新;可持續發展
在全球都在倡導節能減排的大環境下,綠色環保成為當今社會的主旋律。我國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就是應時代要求產生的。基于節能理念,建筑工業中也要應用節能技術才能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節能施工技術的應用,既可以保護環境,減少污染,還能提高人民生活質量,體現了節能的真正價值所在。本文就主要以節能技術的創新應用為例子闡述了實現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對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
1、節能施工創新技術的重要性
節能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上的運用,就是要減少能源消耗,實現綠色建筑。節能建筑主要具有以下特征:注重環境與建筑的相互協調,維持二者的良好鄰里關系,做到和睦相處;在施工建筑材料的選擇方面,要提前制定選購方案,材料本身要是節能材料,從采購到運輸、加工,整個過程也應該保證是綠色環保的,要實現循環再利用;在施工工作中,選用高素質節能建筑人才,技術使用低能耗、高效率、少污染的技術和措施。
我國是一個能耗大國,大家應該積極響應號召,一切以節能減排為目的。節能施工技術在建筑方面的應用可以幫助我們盡量少用不可再生資源,節約土地、水、建筑能源等,同時也可以為人們提供一個健康、舒適的生活場所和工作環境。節能減排體現在建筑行業,就是要從圖紙設計開始,到使用的建筑材料、施工技術,全面實現節能目標。建筑相關單位應該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章程,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標準條款,既保證正常施工運營,又保證節能減排,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2、應用節能施工創新技術的優勢
房屋建筑節能施工有著很重要的意義。可以應對時代要求,推動新能源的開發,加大對太陽、風能的使用,降低對傳統建筑材料的依賴性,促進新技術的推廣,有效推進循環經濟的發展。節能施工技術本身體現了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戰略,既可以推進建筑行業的快速發展,提升建筑行業的整體發展水平,還促進了國民經濟的發展,同時起到了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效果。
2.1 門窗節能技術的優勢
(1)采用新型玻璃。有一種低輻射玻璃如果制成中空的,比較適用于北方,冬天可以保暖,夏天可以隔熱。它的傳熱系數是普通單層玻璃的1/4-1/3。這種低輻射玻璃的主要特點是反射率低,這是因為它的表面涂了一層半導體氧化物的薄膜,可大量獲得太陽的輻射能,對紅外光和可見光的透光率較高。因為對常溫下長波紅外熱的反射率高,因而有很好的保溫性能。
(2)提高外窗氣密性。在門窗框與墻縫間,設置泡沫塑料密封條,采用彈性松軟、密閉型材料;在框與扇之間,可以使用橡膠、泡沫密封條等;扇與扇之間之間可以使用縫外壓條等;扇與玻璃之間的密封可以使用彈性壓條等。
(3)門窗節能施工的控制要點。門窗嚴禁用射釘槍固定;墻體間縫與框之間的填充材料要嵌滿壓實,表面平整無裂縫;中空玻璃的安裝要符合要求規定,彈性止動片要安裝在玻璃兩側,間距不大于300mm,壓條連續時,第一個彈性片應距槽角50mm。
2.2 屋面節能技術的優勢
(1)合理選擇保溫材料。保溫材料有很多,板狀的有水泥聚苯板、聚苯乙烯板、加氣混凝土塊等,散料澆水泥現場澆筑的有浮石、爐渣、珍珠巖等。在選用屋面保溫隔熱材料時,又按照有關設計要求和產品規范,選擇容重低、吸水率低、導熱系數小的保溫材料,材料保存方面要注意防水防潮,在施工時,如果有必要,可首先進行適配。
(2)倒置式屋面。傳統屋面構造中,防水層在保溫層上面。所謂倒置式屋面,就是將這兩層顛倒。因為在傳統工藝中,通常使用水泥珍珠膨脹巖、礦棉巖棉等非增水性材料,如果吸濕,會增加導熱系數,因此需要一次建立防水層、保溫層、隔氣層,復雜了構造,增加了造價。同時由于防水材料位于最上層,老化的加速會導致縮短防水層的壽命,為防止此現象的發生而加鋪的保護層,會增加額外投資。
(3)屋面綠化。經過綠化的屋面,可以降低屋面的表面溫度和屋面下的溫度,同時還可以降低建筑物周圍環境溫度。種植屋面保溫效果明顯。
(4)屋面保溫施工的注意要點。首先,保證基層施工的平整和干燥。其次,板材之間的粘合要牢固,松散材料的鋪設要保證厚度、壓實、平整。再次,在基層防水層的鋪設完畢后,要及時進行保溫隔熱層的施工,還要防止保溫隔熱層的受潮、受損。然后,保溫層厚度的偏差不能超過5%的范圍。最后,要在保溫層上設置封閉隔離層。
3、實現節能施工技術對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幾點建議
20世紀70年代,由于世界能源危機的爆發,促進了建筑節能技術的快速發展。20世紀80年代,我國已經意識到建筑節能工作的重要性,但是由于當時特殊的國情和我國的經濟發展狀況,嚴重制約了節能技術的研究和發展。當下,對環境的重視,和諧發展觀的提出,說明我國已經把節能施工放在了足夠的高度。建筑市場上各種節能減排技術的使用,使得我國建筑工程空前發展,能源浪費的情況進一步呈現下降趨勢。關于實現節能施工技術對建筑企業可持續發展應主要朝著以下幾個方面發展:
(1)加強節能技術的理論研究。與國外相比,我國的房屋建筑節能減排技術還處在幼稚階段。雖然,國外的節能技術應用已經到達非常成熟的地步,并且依然呈現出持續上升的態勢,但是在理論方面的研究卻不夠系統,沒有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來供我們學習借鑒。因此,我國的研究人員要在節能理論方面做大量工作,促進我國專業人才的學習,最后為我國建筑工程服務。
(2)新型節能材料的開發利用。在節能材料的市場,還是國外產品居于主導地位,這就會在無形中提高成本。因此,我國自己必須要研發節能材料,占領市場,降低成本,追逐超額利潤。
(3)借鑒國外先進技術。改革開放的三十年,其實是我們學習國外的三十年,建筑節能技術也不排除在外。雖然,經過不斷地借鑒和學習,,我們的節能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與國外的差距還是非常明顯。這就要求我們要繼續更廣泛地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洋為中用,來促進我國建筑節能技術的發展。
綜上,我國的房屋建筑節能技術呈現出全方位、多元化發展的趨勢。從技術理論和技術層面來講,都能夠滿足我國建筑行業的基本要求,但是還是要繼續推進節能技術的廣泛使用和節能材料的研發,使得我國建筑工程朝向一個健康、穩定、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4、結語
節能施工技術在建筑工程方面的應用,不僅可以很好的造福人類的安居生活,還能夠實現建筑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只有將節能施工技術與建筑工程技術良好地結合在一起,才能達到滿意的效果。因此,要大力推廣節能施工等創新技術,加大投入,這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節能減排,還會使建筑行業發展更繁榮,同時促進社會進步。因此,我們要有效利用施工創新技術和先進技術,不斷研發新技術,發展能夠可持續發展的建筑。
參考文獻:
[1]王金奎,史慧芳.窗墻比在公共建筑節能設計中的應用[J].低溫建筑技術. 2010
篇3
代表聲音:
創新轉型
湯亮(上海奧盛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總裁):政府應該有意識地倡導中小企業科技創新,這是經濟增長、轉型創新上重要一點。對于一些“專精特新”企業,政府不僅要在融資上扶持,在科技創新上也要給予一定支持,給企業啟發,倡導或引導他們科技創新。同時,這對先進制造業轉型也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有兩個建議:一、在轉型過程中,企業要耐得住“寂寞”,要在非公企業內倡導這種耐心,有了耐心才能在殘酷的競爭中搶占“質”高點。二、企業家要有“大海洋”的意識。我們的民營企業家在“走出去”的關鍵期,應該利用有限的資源獲得最大的回報。
劉幸偕(上海高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董事長):我認為創新是要把科技創新和技術革新分開。企業是要出效益的,做創新很難。很多企業的創新產品都是別人的革新產品,真正創新很少。我們要把創新的主體定義為研究院所。通過購買服務的形式把公共性技術給企業,利用技術革新做新的產品,加快產品革新周期,否則每個企業都從頭做,很多錢都是浪費了。企業單打獨斗搞科技創新是很難,原創創新是研究院所做的。我們要重新定位,把企業作為核心創新、把研究院所作為科技創新、把大學作為技術理論創新,那么我們上海的創新驅動轉型發展會走得更遠。
行業發展
辛春華(上海英碩聚合物材料有限公司 董事長):我們要進一步管理、培育和引導行業協會和商會組織。最近很多行業面臨危機,比如乳品行業、能源行業、LED行業。在很多新興行業發展過程中,行業協會應該要起到行業引領的作用。但是現在很多行業協會自身發展、運行和管理都存在很多問題,同時對主管單位的依賴性太強。我認為社會團體可以承接一部分職能,將行業協會的運行管理缺失補平,讓行業協會在行業中發揮作用。我有幾點建議:一、成立一個行業協會的領導小組,對整個行業協會的發展做個規劃。二、對整個行業協會的人才進行培訓。三、建立市場、社會、政府整個綜合的評價體系。四、登記門檻和退出門檻不要設立太高。
小微企業
顧強(上海云湖投資有限公司 董事長):現在郊區的小微企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一、產業較為低端,勞動密集型企業集中,缺乏技術和高水平管理。二、原材料成本上漲,稅費負擔加大,產品的利潤空間明顯縮小,許多小微企業面臨倒閉。三、《新勞動法》出臺后,勞資關系反而緊張,而在勞資糾紛中資方通常處于弱勢地位,所以現在很多小微企業不愿意繼續經營實業。除此之外,這些小微企業還面臨融資難、申請土地難、轉型升級難等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小微企業很難留住員工尤其是熟練技術工和年輕人,人員流動性比較大。我建議:一、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一定要專注小微企業,加強對小微企業的指導 ,政府要從產業規劃、轉型升級、科技創新入手,拿出實質性的政策。另外市工商聯是否可以牽頭組建企業內上下游產業集聚,俗話說“肥水不流外省市的田”。要在行業內發揮大企業的帶頭作用,來解決中小微企業在發展中的現狀和長遠問題。二、根據中央14號文件要求,適當減輕小微企業的稅務負擔。特別建議將員工工資和社保基金納入成本,而不是納入增值稅范圍。三、針對企業用工難,員工流動性大等問題,要積極探索校企合作模式。企業和政府要有針對性的擔任培訓任務。四、流動工不納入社保范疇,減輕企業負擔。
篇4
在國際化的大背景下,北京科技創新上面臨的形勢與任務正在發生重大變化:跨國公司在推進其全球經濟一體化戰略的過程中,正在通過獨資控股、控制關鍵產業,將中國納入跨國公司全球戰略的體系之中,意圖保持并擴大其在全球市場上的壟斷優勢。北京作為國家的科技資源中心和國家技術創新基地,無可選擇地成為了國際經濟競爭的前沿陣地,同時國家自主創新戰略的實施也必然要求北京保持與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應對國外資本的經濟控制。未來北京的科技創新將不僅要滿足本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更要從國家的層面、從國家經濟發展的戰略的高度上,發揮巨大的科技創新輻射功能,承擔起國家科技創新中心的職責。而目前北京在科技創新方面,依然不容樂觀。
北京科技創新面臨的主要問題
北京具有突出的中心性,這一特性在科技創新方面表現為科技創新能力的巨大輻射力與資源聚集力。同時北京的自然資源極為短缺,創新技術產業化制約嚴重。在上述條件的綜合作用下,北京的創新能力呈現如下特點:一方面,首都的科技創新能力一直處于全國前列,具有突出的知識創造能力和優良的創新環境。另一方面,受體制、資源等因素的影響,北京的科技創新產業化效果并不突出,大大落后于上海等地區。數據顯示,北京的政府科研經費投入是上海的3倍,但在新產品產值拉動經濟發展的效果上,上海的相關指數是北京的近4倍。
北京地區巨大的科技優勢未轉化為競爭優勢的主要原因是尚未形成有效的科技創新體系:第一,創新資源條塊分割;第二、企業的創新主體地位尚未確立;第三,創新服務環境發展滯后。
北京科技創新資源主要包括五大組成部分:中央、地方科研院所;高校;部隊科研機構;外資研發機構;企業研發機構。北京的科技創新資源約有2/3屬于中央在京機構,無論是科技活動經費籌集額、科技活動經費支出額,還是研究與發展活動經費支出額,北京市屬的經費只占1/3左右,可以說 “北京是區域化的國家創新體系”。
但是,長期以來沒有形成健全的協同創新機制,科技創新資源高度集中并沒有帶來相應的集聚效應,相反條塊分割反而大大加劇了不同機構間的協調成本,創新組織條塊分割狀態與創新過程系統化的要求之間的矛盾突出。主要表現是:信息不通,長期以來不同隸屬關系的科技組織與企業之間很少進行信息溝通,企業不掌握科研機構的研究項目“內容”、水平等信息,科技部門也無法得知北京的企業對科技創新技術的需求;利益不均,長期以來未能建立完善的科技創新利益分配機制,科技創新中智力投入的價值與風險評價,以及相應的財務管理制度始終未能建立。跨隸屬關系的科技合作,難以合理解決不同利益主體的利益關系,尤其是科技組織在科技創新合作中的利益保障問題,造成科技組織等創新主體進行協作創新動力不足;協調不利,長期以來在科技人員中存在著一種不利于協作創新的文化觀念,許多可以通過協作完成的科技創新,因為創新人員之間的協調與溝通不力難以進行。
在技術創新的縱向鏈條中,企業本應處于核心地位發揮著關鍵作用。但是目前北京企業的技術創新主體地位尚未確立。首先是技術創新沒有成為企業發展的核心環節。北京集中了大量的公共權力與公共資源,行政權力集中為首都城市發展帶來巨大“實惠”的同時,也深刻地影響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對于部分“關系資源豐富的”企業來說,從政府那里獲得資源遠比在市場上贏得競爭更加便利和“經濟”,企業用于拉關系跑資金的費用大大高于研發費用支出。其次,企業普遍存在著重引進輕消化吸收現象,在引進國外設備的同時也失去了自己的創新能力。北京的國有企業只重視技術引進不重視消化,造成投資比例嚴重失調。經濟發達國家引進與吸收消化的經費投入一般為1:3,目前我國僅為1:0.06,北京市大中型工業企業2003年消化吸收經費支出僅為238.7萬元,是技術引進經費支出2.91億元的0.8%。技術消化吸收困難,改造創新慢,國產化能力低,形成一個 “引進――落后――再引進――再落后” 的惡性循環。這也導致支撐北京經濟發展的戰略高技術嚴重依賴外國。
不同創新主體在創新過程中的分工與協作關系是實現創新目標最基本的前提條件。分工協作關系的質量直接決定技術創新目標的實現程度。目前北京的區域創新體系在組織結構上還不完善,不同創新主體之間的連接機制尚不健全。當前北京產學研在技術創新過程中的定位不明確,不同的創新主體之間的協同創新的動力不足,共性技術的“公共”供給體制缺失。例如,擅長知識創新、基礎研究的高校,在取得一定創新成果后往往會通過申辦校辦企業,“肥水不流外人田”;原來從事共性技術研發的大部分科研院所改制成為企業,自己研發自己進行生產銷售,這種技術轉移內部化不僅使得不同創新主體的自身優勢難以充分發揮,還直接導致共性技術研究與供給渠道缺失,使得原本研發能力較弱的企業,更加難以通過技術創新提高核心競爭力,大大降低了技術溢出效應和技術擴散規模。此外,與技術創新相適應的融資機制不健全。我國的創業投資發展缺乏應有的法律環境,創業投資公司既無法律主體地位,又缺乏退出渠道,風險資金投入產出的完整循環無法實現。適應高科技產業化發展應建立一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以滿足產業創新不同階段對資金的不同需要。但是直到現在這一機制也沒有真正建立起來。
提升北京科技創新能力的政策建議
針對北京科技創新中所面臨的問題,我們建議北京科技創新的政策著力點應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努力消除技術創新的制度壁壘,整合區域經濟資源;加強區域創新體系要素間的互動,推進產學研合作創新;推進技術創新要素市場的建設,促進技術轉移等等。
首先,建立共性技術研究機構,彌補創新鏈條的缺環。為了促進不同隸屬的科技創新資源之間的信息交流、資源共享、協同創新,需要為科技資源的有效對接搭建平臺,通過建立“共性技術研究院”,促進技術轉移與技術擴散,彌補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的不足。建立“共性技術研究院”的正外部性特征十分明顯,并且利益界定與分配很難實施,所以共性技術研究院需要由政府投資建立。該研究院性質是公益性的事業單位,主要任務一是為首都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提供共性技術研發。此外,還要針對選定的產業集群方向建立相對應的技術數據庫,追蹤國內外相關產業的技術動向,尤其是北京區域內的科研院所、大專院校的相關研究進展情報,使“共性技術研究院”同時成為區域主導產業技術信息中心和公共信息平臺,溝通供需信息。
其次,建立中央資源的社會共享機制。技術共享機制是促進科技創新成果轉移、擴散、產業化的基礎條件。在弄清楚科技創新設施“家底”的基礎上,建立國家大型設備、實驗室等科研設施的共享制度,尤其是針對體制上造成的對中央機構所屬的先進設備使用的壁壘問題,建議建立有償使用的激勵機制,鼓勵中央資源為首都科技創新戰略服務。高等學校和科研院所有許多具有產業化前景的科研成果,這些成果多半是通過縱向研究項目獲得的,只需要投入少量的引導資金就有可能實現其轉化,因此,建議設立中央院所科技成果本地技術轉移匹配資金制度,鼓勵更多更好的適用技術落戶首都,盡快實現技術轉移與擴散。
再次,完善科技投入管理體制,促進“技術轉移戰略”實施。“技術轉移戰略”其核心是建立和完善技術轉移體系,應建立技術轉移政策引導機制,制訂政策鼓勵企業在技術引進的基礎上進行消化、改進和二次創新,出臺針對技術創新中各類創新要素利益分配的原則。
篇5
海洋科技查新可促進海洋領域挖掘新的研究內容
20余年來,海洋科技查新為申請國家“863”、“973”項目以及在海洋衛星遙感綜合應用技術研究、海-氣相互作用研究、海洋氣候異常研究、海洋災害預警技術研究、海洋安全與海洋防衛戰略研究和海洋綜合管理研究等海洋科技創新項目立項提供了大量有價值的信息支持,這不僅節約了海洋科研人員查閱文獻時耗費的時間和精力,又可以讓科研人員充分了解相關研究在國內外最新的技術發展動態、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及其發展水平;同時也對海洋科技項目立項是否具有新穎性提供客觀依據,為科研管理部門對項目立項的決策提供參考。
海洋科技查新可以提高海洋科技創新項目成果鑒定和申報獎勵等的公正性
海洋科技發展迅速,專業分工越來越細,而各領域的項目評審專家知識面和對相關信息的了解也受專業和信息源的限制,顯得不夠寬泛和及時,若無查新部門提供可靠的科技查新報告作為評審的客觀依據,單憑專家小組的專業知識和經驗,難免會有不公正之處,得出的結論亦可能存在偏差。這樣既不利于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又妨礙了成果的推廣應用。海洋科技查新是通過檢索出的國內外最新最密切的相關文獻信息為依據,經過與查新委托項目的內容進行一一對比分析,給出客觀公正的查新結論,成為成果評審專家對海洋科技創新成果的驗收、鑒定和申報獎勵等新穎性評估的客觀依據,保證了海洋科技創新成果評審的科學性、可靠性和客觀公正性。
篇6
【關鍵詞】科技金融
對于科技金融這一概念,學術界還沒給出統一的定義。筆者知識有限,僅可從字面來看,簡單地把它認為是科技產業和金融產業的創新性結合。科技金融作為我國創建創新型國家、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選擇,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金融是當今經濟圈的核心熱點,科技可以為企業節省成本,提高效率,而科技的發展需要金融的支撐。二者相互推動相互促進,若將彼此完美結合,我相信這會把我國的經濟發展推向一個新高度。自從1983年開始就已經出現有關科技金融的研究文獻,但數量一直都比較少。直至2006年,隨著自主創新戰略的確立與實施,科技和金融才逐漸成為熱點話題,于是有關科技金融的文獻出現大幅地增長。現國內已有很多學者或從理論上或從實證方面對科技金融這一新興領域進行研究,各位學者、專家以及金融業人員、科研人士等不同領域地人從不同的角度分別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筆者通過翻閱大量相關資料,借鑒各位前輩的研究成果,對國內部分學者的研究結論進行綜述,根據各位學者的研究分析結果,歸納總結出我國科技金融發展過程中的主要問題以及相應對策建議。
一、科技金融的定義或內涵
趙昌文(2009)將科技金融的概念界定為:科技金融是系列性的金融工具、政策、制度和服務等的極具創新性及系統性的安排,能夠推動科技的進一步發展,促進成果的轉化,是諸如政府、市場、企業、社會等的為科技、技術創新活動提供金融支持的主體,和在科技創新投資、融資期間實施的行為及舉辦的活動一起構建的某一體系,是我國科技創新、金融體系的關鍵組分。此外他還在2014年我國首屆中國科技金融年會中補充說到科技金融具有公共金融和商業金融雙重屬性。房漢廷(2010)則認為科技金融是科技創新與金融創新的結合,它具有政策價值,是科技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李心丹、束蘭根(2013)兩位學者著眼于其他角度,認為科技金融是一種結合了金融、科技的創新平臺,在全面整合、創新金融資源之后,將貫穿了整個生命周期的金融資源配置、產品設計與服務安排提供給科技型企業,金融資源主要有擔保、保險、創投、證券等,且提供的服務都是系統化的高效的和極具創新力的。徐玉蓮(2012)將科技金融界定為:諸如政府、市場投資人員及金融機構等的金融資源主體將資本、金融支持政策、創新金融產品、金融配套服務等提供給市場中的創新主體,從而有效整合金融資本鏈和科技創新鏈,即為科技金融。胡蘇迪(2012)等人認為科技金融是為科技型企業提供融資服務的金融機構、金融政策以及金融工具的總和。王元(2014)提到科技金融并非獨立于當前所形成的金融體系的一個部分,科技金融是一種探討怎樣更好的組合金融資源、創新要素的政策及制度安排。
二、我國科技金融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境或出現的問題
許愛萍(2015)通過對京津冀科技金融的發展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她認為這三地科技金融的投入強度、投入結構存在較大差距,并且三地的合作意識薄弱,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她所提出的這些問題不僅存在于京津冀地區,而是全國普遍存在各地科技金融發展不平衡的情況。魏蓉蓉(2015)等人通過分析國內外科技金融發展現狀指出,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存在管理分散、相關部門對其內涵的理解不全面、科技與金融的結合不夠深入、缺少專門的中介服務機構和科技金融復合人才等問題。這些問題都阻礙了我國科技金融更好更快地發展。尋舸(2015)從區域金融的視角出發,探究了我國科技金融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他提出的主要問題是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存在嚴重的地區失衡,總的來說,中西部的發展落后于東部地區,而且科技金融的區域輻射和擴散效應較弱,各地區的資源沒有得到很好的聯動和配合。徐玉蓮和王玉冬(2011)等人也提出過相似的觀點,只是他們的論證方法不同。徐玉蓮等人是運用耦合協調度評價模型并通過一系列計算,系統分析了區域科技創新與科技金融的內在聯系。他們認為我國大多數省市科技創新與科技金融的耦合協調度較低且與中西部地區的耦合協調度存在明顯的差距。而肖澤磊(2011)等人通過對武漢市科技金融的研究發現中小科技企業融資難、融資門檻高、政府各部門之間的合作不夠緊密是阻礙武漢市科技金融進一步發展的主要問題。這種“武漢模式”中存在的問題是我國科技金融發展困境的一個縮影。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除了存在以上問題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問題。比如,張明喜(2015)曾結合自己的工作經驗,實證分析了支持我國科技金融發展的財政配套機制。他指出,在科技金融的發展過程中除了存在財政支持政策不穩定、政府投入有限、支持方式不完善等共性問題外,引導基金績效評價體系尚未建立、風險補償資金使用受限、科技金融基礎設施較為滯后等原因也阻礙了我國科技金融的快速發展。曹顥(2011)等人也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們使用科技金融發展指數分析了我國各地區的科技金融發展現狀,研究發現: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不僅存在科技金融產出效率低的問題,而且金融體制與科技型企業融資需求之間還存在結構性矛盾。雖然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過程中還有許多問題有待改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各界對科技金融這一領域的關注度和探索熱情在遞增,而且研究水平也在提高。
三、相關對策或建議
理論性研究方面,曲昭(2015)等學者通過對歷年來有關科技金融的文獻進行計量分類給出這樣的建議:要想從根本上解決科技金融研究中存在的問題,應該從理論、實踐和政策3個主要方面進行全面的認識,同時政府也要加大科研投入,培養一批專門的科研人員,鼓勵學者們進行研究并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研究條件。此外,他們還認為國家應該將政策的制定具體到地方,有針對性地解決各地區的困難。魏蓉蓉(2015)等人通過對我國科技金融的發展實況進行分析,他們認為要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促進科技和金融的結合,應重點創新科技金融體制機制、金融機構和金融產品、科技金融支撐平臺,優化有關政策環境。許愛萍(2015)針對京津冀地區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思路:京津冀科技協同創新的金融支持,離不開頂層設計,在頂層設計的安排下,要堅持政府推動與市場運作相結合,實現科技與金融的匹配互動。同時她還給出了以完善相關法律、政策體系,構建三地工作協調機制,拓展銀行服務網絡,搭建科技金融服務平臺和融資互助聯盟為主要內容的方案。許愛萍所給出的這些建議可為我國其他發展不平衡的地區提供借鑒。
實證方面,張明喜(2015)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以及研究結果,他提出應該加大政府投入,讓財政支持方式多元化,完善扶持科技金融發展的政策,調動金融機構的積極性并且健全引導基金績效評價體系、規范基礎制度建設等一系列建議。對于我國區域科技創新與科技金融耦合度較低的問題,徐玉蓮(2011)等人通過實證分析我國科技創新與科技金融的耦合度,認為各地政府應加強重視程度,并根據當地的發展情況制定差異化戰略,強化當地科技創新與科技金融的耦合協調度。2014年,張玉喜(2015)等人從動態和靜態兩方面實證分析了我國科技金融投入對科技創新的作用效果,通過分析數據結果,他們得到了啟示,認為要促進我國科技創新發展,首先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引導和支持作用,制定稅收優惠政策,縮小中東西部地區的發展差距;其次要加強企業和社會資本對我國科技金融的支持力度,同時也要注意防范風險;第三,為了科技金融在長期內能更好地發展,還應加快完善促進科技創新發展的長效機制和環境,完善科技金融機制體制和有關生態環境。尋舸(2015)從區域金融學的角度提出應該發展適應本地特色的科技金融,實施科技園區綜合金融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加強各區域在科技金融上的合作,優化科技金融“軟環境”,調整科技金融結構增強區域科技金融的內生發展機制等有關對策建議,促進我國科技金融持續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肇啟偉,付劍峰,劉洪江.科技金融中的關鍵問題――中國科技金融2014年會綜述[J].《管理世界》,2015(3).
[2]尋舸.區域金融學視角下我國科技金融發展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
[3]徐玉蓮,王玉冬,林艷.區域科技創新與科技金融耦合協調度評價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12).
[4]肖澤磊,韓順法,易志高.我國科技金融創新體系的構建實證研究――以武漢市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1(18).
[5]張明喜.我國科技金融發展的財政配套機制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
[6]曹顥,尤建新,盧銳,陳海洋.我國科技金融發展指數實證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11(3).
[7]潘瀚翔.無錫科技金融發展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江南大學,2013.
[8]張玉喜,趙麗麗.中國科技金融投入對科技創新的作用果――基于靜態和動態面板數據模型的實證研究[J].《科學學研究》,2015(2).
[9]房漢廷.關于科技金融理論,實踐與政策的思考[J].中國科技論壇,2010(11) .
[10]曲昭,丁遙張春博.基于文獻計量視角的科技金融政策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5.
[11]許愛萍.京津冀科技創新協同發展背景下的科技金融支持研究[J].《當代經濟管理》,2015(9).
[12]魏蓉蓉,魯繼業.科技金融創新發展的思路與模式研究――基于推動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的視角[J].《財政金融》,2015.
[13]趙昌文.《科技金融》[M].科學出版社,2009.
[14]李心丹,束蘭根.《科技金融――理論與實踐》[J].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
篇7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進一步加強了對科技工作的領導,確立了科學發展的產業導向和“四、六、七”產業布局。我委堅持“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和“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積極營造技術創新的社會氛圍,支持以企業為主體,建立科技創新體系。
2001年以來我區企業共獲國家級、市級創新資金支持為8632萬元,企業銷售收入達4.49億元,創造利潤1億,上繳稅收4789萬元。2001年實施區創新計劃以來,資助項目79個,資助經費796萬元,企業銷售收入達8.15億元,創造利潤1.16億,上繳稅收5329萬元。科技創新的層次和質量都有了相當提高,催生了包括神力科技的“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潔申實業的“生物質能提取燃料乙醇”國家863項目,都華實業的“Pt系列厚膜鉑電阻”國家重點科技攻關項目等高精尖項目。2004年,在創新基金項目工作上取得歷史性突破,全年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及市種子資金項目分別獲得立項5項和7項,包括黛龍生物等5家企業共獲330萬元國家創新資金資助,是前4年資助總額的1.5倍。2004年認定“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22項,累計經認定的共達92項。預計總投資118612.6萬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77699.8萬元,3年后預計銷售額可達414891.4萬元,凈利潤77448.46萬元,實現稅收35047.16萬元。申報市級農醫科技攻關項目6項,其中列入重大攻關項目1項,獲得資助資金50萬元,列入一般攻關項目3項,獲得資助資金21萬元;建立1家農業科技服務體系,獲得資助資金20萬元;申報西部地區科技合作項目4項,其中兩項獲得資助資金13萬元;列入市“中藥飲片標準化”研究項目3項,獲得資助經費40萬元;落實區級科技發展基金項目53項,提供資助經費72.5萬元。
我區科技企業積極跟蹤國內外先進技術和最新成果,推進技術創新,在高新技術產業領域和一些諸如輸配電和精細化工特色產業領域,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新技術企業群和產品群。2004年底,全區被認定的市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區級高新技術企業分別達49家和38家,在奉注冊的民營科技企業總數達到2403家,科技企業的隊伍和實力都不斷擴容壯大。企業自主創新、專利意識不斷增強。2004年全區專利申請量658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72件,專利授權量276件,歷年來累計專利授權量1235件。
通過幾年來的技術創新工作,高新技術產業對工業經濟的貢獻逐年上升,發展較快,以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和光機電一體化為主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有效地改變了奉賢工業的產品和產業結構。已成為奉賢經濟持續發展的新亮點,具體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高新技術產業規模日益擴大。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從2003年61億發展到2004年80.5億,比上年增長33.1%,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17.6%。平均每家企業年產值1.13億元;
——高新技術企業技術創新不斷加強。2004年被認定的49家高新技術企業,經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企業占92.8%,高新技術產品收入占總收入77.4%;獲得國家、市級各類科技項目和資助占總數的67%。
——高新技術產業人才集聚優勢凸現。高新技術產業就業人數37750人,其中大專以上的科技人員為8569人,占員工總人數的22.7%。
——高新技術產業的科技投入逐年提高。從2003年科技投入平均占總收入的3.02%發展到2004年平均占總收入的5.06%,職工人均創造年產值21.3萬元。
二、基本做法:
(一)認真調研,精心制定奉賢區科技發展推進計劃。為了更好地實現本地區科技跨越式發展,全面實施奉賢科教興區戰略,圍繞市委八屆四次全會提出“科教興市”戰略的要求,以市科委科技創新“登山行動計劃”為指南,根據我區科技進步態勢,結合我區經濟、社會整體發展需要及今后一段時期重點目標,去年年初,我們組織各科室負責同志及骨干成立了“科技興區”推進計劃課題組,根據區產業版塊劃分,到各鎮和經濟開發區以及高新技術企業和部分民營科技企業召開了14次科技工作座談會,征求意見,采納建議,確定了基本框架。同時,我們到松江、嘉定等兄弟區縣科委進行走訪,了解他們科技工作的有益措施及辦法,就科技工作面臨的一些共性問題進行了探討。此外,我們專門邀請了起草上海市“科教興市”戰略行動綱要的市委政策研究室的專家,對“推進計劃”進行審閱,方案的總體框架得到了專家們的肯定,并吸收了他們寶貴的意見。最后,我們還就“推進計劃”的具體內容,到市科委相關主管部門征求建議,得到了他們的指導意見,進一步完善了計劃內容。2004年9月專門召開了以“推進計劃”為主題的“奉賢區科技發展戰略研討會”,邀請了市、區兩級的近50多名專家和職能部門的領導,對該計劃進行討論并作修改。于今年1月初,經區政府批轉下發,并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正式啟動。目前,我們正在著手制定十一五科技發展計劃。
(二)加強管理,努力創造高新企業發展的良好環境。堅持突出重點、培育特色的原則,幫助企業用足用好科技政策,了解掌握科技政策的貫徹情況;積極認真組織實施各類科技計劃項目的申報、立項工作,使一批科技企業獲得技術創新資金(基金)的資助,為開發新技術、新產品、成果轉化提供一定的資金保障,促進科技企業產業化。建立項目的預申報制,發揮各級科技干部的積極性,挖掘項目源,通過專家評審,紀監、審計、財政等部門監督,力求做到公開、公平、公正。逐步減少主觀隨意性,提高科學性。同時,根據我區的產業定位,對項目做到分類指導,跟蹤管理,有計劃的采取“儲存一批,培育一批,推薦一批,實施一批”的工作方法,提高了項目的質量和立項率。
(三)健全體系,積極建立科技創新的各類服務平臺。科技政策作為科技創新體系的軟件建設,也深受政府部門的重視。幾年來不斷出臺了吸引投資和扶持實地型、科技型企業發展的鼓勵政策。區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促進高新技術成果轉化若干意見》、《關于加快高科技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建立奉賢縣科技創新計劃的意見》、《關于加強奉賢區知識產權工作的若干意見》,2005年又出臺了《關于加強奉賢區工業技術創新和技術改造的意見》并批轉了《奉賢區2005-2007科技興區推進計劃》。通過幾年努力,科技成果“孵化—轉化—產業化”的創新機制初步形成。在我區已經確立的區級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制度和區級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制度等基礎上,2001年,我們又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專利試點企業工作制度。現有13家企業被市知識產權局命名為上海市專利試點企業或培育專利試點企業。
2002年,我區又成立了全市范圍唯一的現代農業科技專業孵化器,即區科技創業服務中心,融創業、成果轉化、政策扶持于一體,至今已吸收120家不同類型的科技企業注冊登記。兩年來,共為國家創造稅收達2億多元。2003年,我們又在全市率先建立知識產權服務中心。通過知識產權服務中心這一平臺,構筑一條面向基層、面向企業的便捷通道,方便專利的檢索,組織舉辦專利、新技術等的推介和對接活動,形成專利技術與產業化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同年成立了奉賢區科技企業聯合會、奉賢區科技專家聯誼會,加強了政府與企業、企業與專家、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多渠道溝通聯系,為會員企業提供了多方位的服務。目前,經市科委批準,將在莊行工業區內建立市級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基地,籌備工作已經基本落實,簽約在即。
三、主要設想:
(一)著眼于奉賢區科技發展推進計劃的落實。要在今后的數年里(到2007年),按照科教興市總體戰略要求,以實施促進科技推進計劃為總體目標,上下聯動,努力把各項科技任務落實到位,確立科技進步在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緊緊圍繞我區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全面推進科技興區推進計劃。按照“分類指導,分期實施”的要求,構建具有我區特色的科技創新體系,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環境,發揮科技進步對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的支撐作用。
(二)著眼于先導產業科技創新重大項目的實施。針對當前具有優勢或有前瞻性的技術和科學領域,集中目標,設立若干個對奉賢產業和基礎科學發展將產生重大影響的科技創新攻關項目,鼓勵和幫助有實力的企業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明確目標、精心組織、加大投入,通過項目的實施,帶動奉賢產業結構的調整,著力提高奉賢自主創新和技術集成的能力。并在實施項目過程中加強和完善創新體系建設。
(三)著眼于主導產業骨干企業創新能力的提升。鼓勵和幫助骨干企業形成自身的研發創新能力,建立重點實驗室,逐步形成若干家創新投入高、創新能力強、自主知識產權多的領軍企業,打造若干個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極具影響的品牌產品,以此帶動奉賢企業的技術創新。
(四)著眼于創新科技服務手段的完善。針對不同階段的科技企業,提供更有針對性地扶持。與有關部門緊密合作,通過相關資源共享,及時跟蹤、了解新辦科技企業動態,建立科技企業聯系卡和服務手冊機制。對新辦科技企業加強培訓,形成制度化,邀請財政、稅務、人事、勞動等部門共同為新辦科技企業提供政策咨詢。對成長階段企業做好政策兌現工作,使政府的產業扶持資金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發展方面發揮最大的作用;對成熟發展企業鼓勵有條件的科技企業建立技術研發機構,發揮其在整個行業乃至整個產業中的領頭羊作用。
(五)著眼于科技創新的產、學、研結合示范基地的建立。積極探索適應奉賢實際的產、學、研結合的模式,支持社會各方建立產、學、研結合的科技創業示范基地。年內與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中心建立上海市高新技術成果轉化(奉賢)基地;促成華東理工大學在奉建立產業化基地;加大農科院等四家合作的奉賢現代農業孵化器的建設力度。同時,建立農業科技示范基地。以科學試驗、技術創新、發展特色農業為宗旨,重點扶持種源農業、創匯農業、生態農業。年內,根據我區農業特色,建立花卉瓜果、水產養殖、特種水果和水稻種植四大基地和食用菌生產農業服務體系,加大扶持力度,增強農業科技示范基地的輻射效應,逐步促進農業科技攻關和產業化,樹立我區品牌農產品。
(六)著眼于科技公共服務平臺功能的發揮。完善奉賢科技網站功能,在開設科技信息、科技企業網上辦事與服務功能基礎上,進一步為創業者和科技企業提供區域內優質科技資源的展示和鏈接平臺。進一步拓展平臺功能,完善運行機制,整合科技成果信息庫、專家人才庫、高新技術項目庫等各方資源,增加互動交流平臺,擴大平臺覆蓋率。
(七)著眼于“奉賢區知識產權推進計劃”的制訂。全面貫徹知識產權戰略,制訂實施我區2005年至2010年“知識產權戰略行動計劃”,研究具有知識產權產業化發展情況,掌握信息動態,把握工作重心,使知識產權工作與“科教興區”戰略的總體部署相適應。確立企業在知識產權工作中的主體地位,有序推進專利試點、示范管理企業,示范教育特色學校工作。積極幫助企業建立知識產權工作的目標和策略,促使企業走上自主創新的良性循環之路,努力提升我區專利申請的質量。建立知識產權保護的長效機制,發揮知識產權聯席會議作用,增強政府各職能部門的能動性,形成整體合力。組織舉辦專利、新技術等的推介和對接活動,形成專利技術與產業化兩者之間的有機結合,使專利技術真正發揮其經濟和社會效益。
四、幾點建議:
(一)建立推進“科教興區”的組織協調機制。目前,干部中對科教興區的戰略的重要性有所認識,但對科教興區戰略地位的認識還不夠,投資推動、消耗資源發展經濟的思維方式未根本扭轉。確立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科學發展觀的思想還需加強宣傳和教育。科技進步的領導體系未能整合,在曾經的縣高新技術產業領導小組淡出后,尚未有建立促進科技工作的領導協調小組,基層的科技工作網絡比較薄弱,沒有形成“大科技”的工作氛圍,一定程度上制約著科技工作的進一步推進。建議建立“科教興區”的領導小組,專門負責制定我區“科教興區”發展規劃及扶持政策,協調“科教興區”計劃貫徹中的各類問題。
(二)建立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機制。結合奉賢的發展目標,有針對性地引進和培養一批科技創新各方面的領軍人物。為他們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一流的創新環境和平臺,使他們愿意和能夠為奉賢的科技創新發揮才能,體現價值。建議在區人才發展規劃的基礎上,落實資金,明確政策,以項目為牽引,面向國際國內,選拔、支持、引進若干名科技將帥人才、重量級的科技企業家和創業家。
篇8
[關鍵詞]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客觀因素
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未來社會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創新型人才。而目前開展的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就是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和造就創新型人才的重要舉措。
一、大學生對科技創新能力的總體評價
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是指在大學生在科技活動中表現出的創造力,包括產生新思想、提出新想法、構建新理論、形成新設計、做出新成績、創造新知識等。科技創新能力是人的綜合能力的一種外在表現。為了解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現狀,我們從蘇州大學六個學院(化學化工學院、物理學院、計算機學院、生命學院、材料工程學院、社會學院)的全部本科生中隨機抽取180個樣本,進行問卷調查,回收177份。其中男生94名,女生83名;低年級學生86名,高年級學生91名;文科學生30名,理科學生61名,工科學生86名。然后運用SPSS13.0軟件進行了統計分析。
從問卷資料來看,大學生對于自身科技創新能力的總體評價中,回答“很強”和“比較強”的各占6.2%和13.0%,合計為19.2%;而回答“比較弱”和“很弱”的則分別為23.2%和6.2%,合計29.4%(表1)。可以看出,大學生對科技創新能力評價總體上不理想。如果以5、4、3、2、1分別代表“很強”、“比較強”、“一般”、“比較弱”和“很弱”5個度量等級(下同),這一態度測量的得分平均值為2.90,標準差為0.92,說明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比較一般。
二、影響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客觀因素
1.大學生個體特征對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
從性別來看,男生和女生在對創新能力的自我評價方面差異不大,平均數較為接近。通過卡方檢驗,表明男生和女生在創新能力的自我評價上不存在顯著差異。從年級來看,高年級大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評價在“很強”和“比較強”兩個指標上比低年級大學生分別高出4.9和18.6個百分點。通過卡方檢驗,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在創新能力的自我評價上存在顯著差異(X2=10.9,DF=3,P
2.大學生創新實踐對于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
從大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情況來看,凡是有過創新實踐的大學生認為自身創新能力“很強”和“比較強”的比例合計為33.3%,而沒有參與創新實踐的大學生的這一比例只有19.6%(表3)。通過卡方檢驗,有無參與科技創新的大學生在創新能力的評價上存在顯著差異(X2=6.03,DF=4,P
3.大學生科技創新基本訓練對于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
從大學生接受科技創新的基本訓練情況來看,沒有受過科技創新基本訓練的大學生認為自身創新能力“很強”和“比較強”的比例合計為16.3%,而有時受過訓練的大學生的這一比例為22.4%,經常受到訓練的大學生的這一比例為33.3%(表4)。通過卡方檢驗,有無接受科技創新的基本訓練以及訓練的次數與創新能力的自我評價上存在顯著差異(X2=13.01,DF=6,P
4.校園科技文化氛圍對于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
從校園科技文化氛圍的影響來看,隨著大學生對校園科技文化氛圍評價由好到差的變化,他們對于創新能力的評價也相應地呈現出由強到弱的下降趨勢(表5)。通過卡方檢驗,校園科技文化氛圍的好壞與創新能力的自我評價上存在顯著差異(X2=32.8,DF=16,P
5.學校對大學生科技創新重視程度對于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
從學校對大學生科技創新的重視程度來看,隨著學校領導對于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從重視到不重視的變化,大學生自我創新能力的評價也相應地呈現出由強到弱的下降趨勢(表6)。通過卡方檢驗,校園科技文化氛圍的好壞與創新能力的自我評價上存在顯著差異(X2=26.7,DF=16,P
三、結論和建議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響大學生自我科技創新能力的客觀因素主要包括大學生個體特征,大學生對于科技創新實踐的參與程度,大學生接受科技創新教育與訓練情況,校園科技文化氛圍,以及學校對于科技創新活動的重視程度。從個體特征來看,性別對于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不顯著,說明科技創新能力不存在性別上的差異。年級對于科技創新能力的影響顯著,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教育訓練的增加以及經驗的增多會對個體創新能力產生顯著影響。專業影響不明顯,說明不管文科、理科和工科都可以進行創新,只不過不同專業創新的側重點不同。文科注重思想創新,理科注重科學創新,而工科則側重于技術創新。
從個體特征之外的其他因素來看,都涉及到了影響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一些制度的和環境的因素,為此需要采取以下措施,形成有利于大學生創造力形成的外部條件。
第一,擴大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覆蓋面。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增強離不開創新的實踐和鍛煉,需要以“挑戰杯”全國大學生科技創新大賽為契機,在全校范圍內宣傳和發動,吸引同學們積極參加。也可以通過少數骨干分子帶動和輻射周圍同學,使科技創新活動成為一項群眾性的活動。
第二,加強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教育與訓練。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和方法要領,因此離不開學校的創新教育與訓練。創新教育以培養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為目標,強調科學的觀念、思想和方法的教育。創新教育內在地包含對學生進行創新技法的訓練,使他們在如何選題、查找文獻、開展實驗、撰寫論文等方面掌握要領。
第三,營造良好的校園科技文化氛圍。大學生科技創造力的激發需要一定的外部環境,尤其是良好的校園科技文化氛圍。可以通過舉辦校園科技文化節、科普宣傳周等活動,使大學生參與其中,聆聽專家講座,感受創新氛圍,激發他們的科研興趣和求知欲,促進創造力的形成。
第四,從制度上重視和支持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開展需要得到校方的重視和支持,校方要充分認識到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對于培養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意義,并在資金、場地、設備、監管等方面出臺相應的政策并付諸實施。
作者單位:蘇州經貿學院
參考文獻:
篇9
[關鍵詞]科技創新;效率評價;高新技術產業;對策建議;中部六省
[中圖分類號] F124.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0461(2011)05-0052-04
2009年9月,國務院原則上通過了《促進中部崛起規劃》。促進中部崛起是落實我國區域發展戰略的需要,是連接西部發展的橋梁,是實現全國整體發展的必經之路。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快,傳統生產要素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逐漸遞減,資源短缺約束將逐年加劇。在新的國際競爭形勢下,科技創新已經成為國家和地區經濟發展的核心推動力。中部六省只有依靠科技創新改變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才能實現向集約型發展模式的轉變。對中部六省科技創新效率進行評價比較,明確省份之間的科技發展差距及各自的不足,對各省提升科技創新效率,進而提升中部地區整體科技發展水平,加速中部崛起,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一、簡要的文獻回顧
區域科技創新效率反映特定區域科技資源配置和運營的重要指標,它不僅反映了區域的自主創新能力、一定時期科技投入與科技產出之比,還反映了科技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更綜合反映了區域科技創新能力。
目前,區域科技創新效率的研究集中于企業、高校及地區等層面。池仁勇、唐根年(2004)運用DEA方法和企業層面調查數據,對浙江地區創新效率進行了評價[1]。張宗益、周勇等(2006)在收集我國31個省級單位1998年~2003年panel data基礎上,運用SFA方法對各省區的技術創新效率進行了實證研究 [2]。張海燕等(2007)收集了2002年~2005年我國各省區高校科技創新數據,運用聚類分析法和數據包絡分析法對各省區高校科技創新效率進行了比較研究[3]。劉鳳朝、潘雄峰(2007)運用Malmquist指數法測算了我國科技創新效率的變動趨勢,把科技創新效率的增長分解為技術進步和資源配置效率變化兩部分[4]。吳二嬌、劉(2009)運用協整理論和Granger因果檢驗方法,對廣東省科技創新效率與經濟增長進行了實證研究[5]。徐小欽等(2009)運用DEA與Malmquist指數法,評價了重慶市的科技創新效率[6]。于成學(2010)運用DEA方法對我國15個副省級城市的科技創新效率進行了評價與實證研究[7]。
在中部六省的科技創新效率研究方面,文獻甚少。其中,也只是針對中部六省的高校、省會城市、民營科技企業和人力資源創新能力方面的,而缺乏對中部六省各省整體科技創新效率的研究。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對中部六省的科技創新效率進行了研究,有利于各省明確自身科技發展中的優勢與劣勢,從而針對性地制定符合自身發展的科技政策,對中部崛起有著長遠的影響。
二、中部六省科技創新效率評價指標與數據選取
1. 中部六省科技創新效率評價指標選取
區域科技創新效率指標的選取往往建立在評價方法的基礎之上,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在此基礎上,考慮科學性、系統性、可比性和動態性原則,本文選取的指標從科技投入與科技產出兩個方面反映了科技創新效率,具體包括科技創新人力投入、科技創新財力投入、高新技術產業化、技術創新4個二級指標和16個二級指標,具體見表1:
2. 中部六省科技創新效率評價數據選取
論文中使用的數據分別選自《安徽省科技統計公報2009》、《湖北省科技發展年度報告(2008)》、《湖南省科技統計年鑒2009》、《河南省科技統計年鑒2009》、《山西省科技統計年鑒2009》、《江西省科技統計年鑒2009》,數據值與表1中指標相對應,鑒于表1中二級指標名稱較為冗繁,表2中將用相應代碼代替,數據整理如表2:
三、中部六省科技創新效率評價比較
根據主成分分析方法的原理,通過統計SPSS18.0對中部六省科技創新效率的指標進行處理,處理步驟如下(其中標準化處理由SPSS軟件自動完成,此處略)。
1. 探索性因素分析
表3給出了參與分析的16個評價指標的初始共同度(Initial)和提取的4個主成分之后的再生共同度(Extraction)。共同度分析表明,絕大多數指標與提取的主成分之間存在緊密的內部結構關系,滿足主成分分析的基本要求。
表4是對主成分分析的方差分析,其中包括各主成分的特征值、方差貢獻率和累計方差貢獻率。結果顯示,經方差極大值旋轉(Varimax)后,被提取的四個特征值分別為5.569、4.138、2.887和2.703,它們的方差貢獻率分別是34.808%、25.861%、18.046%和16.896%,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了95.611%,超過了85%,說明這四個主成分解釋了16個指標的大部分變差,可以用來作為評價中部六省科技創新效率的主成分。
表5是剔除較低載荷后得到的載荷矩陣表,從中可以看出各主成分較高的載荷很有規律地分布在若干個關鍵評價指標上,說明它們與16個評級指標之間具有明確的結構關系,有著明確的經濟意義。
2.因子得分分析
表6為因子得分系數矩陣,根據表中因子得分系數,對表4中四個主成分的方差貢獻率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出四個主成分在中部六省科技創新效率評價模型的權重,進而得出評價模型為:
F=0.364059F1+0.270481F2+0.188744F3+0.176716F4
3. 江蘇省各城市科技創新能力綜合得分分析
表7是中部六省科技創新效率的四個主成分得分、綜合得分及排序情況。對表7可以進行如下分析:(1)F1反映了科技產出中的高新技術產業化效率和科技成果狀況。河南省憑借最高的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及科技成果數名列第一,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分別占據二、三、四位,而山西省和江西省由于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較為落后、科技成果數較少位于倒數。(2)F2綜合反映了科技產出中的技術創新效率,在三大檢索工具收錄論文、專利申請及發明專利申請和授權數量上,湖北省和湖南省不僅處于領先地位,按人口比例來看,他們更是遙遙領先;安徽省由于人口與湖北省、湖南省相當,但科技產出總量較小,從而屈居第三位;河南省由于人口眾多,按人口比例算產出效率較低,且三大檢索工具收錄論文總數量就相對較少,從而排名最后。(3)F3反映了科技人力投入效率,山西省由于人口總數較少,單位科技人力投入最高而占據首位;湖北省、湖南省和安徽省人口總數相當,但湖北省高校及科研單位眾多,單位科技人力投入也高,居第二位,而湖南省和安徽省單位科研人力投入低于河南省,位于四、五位;江西省由于教育科研條件最為落后,而排名墊底。(4)F4反映了科技財力投入效率。安徽省由于靠近長三角地區,近些年來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逐年加大了科研經費投入,并注重科技人員的引進,從而得分最高;而河南省因其R&D投入占GDP比重較小,江西省財政支出中科技撥款比例較小,分別排名最后。(5)就整體科技創新效率來說,科技產出效率較高的湖北省、湖南省名列一、二位;而河南省因為人口眾多影響了科技創新效率,位居第三位;山西省和江西省科技創新投入和產出均比較落后,科技創新效率低下。
四、結論及建議
通過以上分析得知,中原六省的科技創新效率從高到低依次是:湖北省、湖南省、河南省、安徽省、山西省和江西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因其科技基礎較為雄厚,目前科技創新效率依然最高;河南省和安徽省雖然科技基礎較差,但隨著中部崛起的實施,發展勢頭迅猛,有趕超跡象;山西省和江西省科技發展水平最低,相比周邊省份,出現“科技空心化”現象。
篇10
關鍵詞:科技創新;農業現代化;影響機制
一、引言及文獻評述
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面臨著緊張的資源環境約束問題,城鄉二元結構問題難以從根本破除,這給農業增產增收加大了難度。必須依靠科技創新來引導農業現代化發展,以此提高我國農業的生產力水平,推動農業轉型。農業科技創新為我國農業帶來先進科學技術,從而降低生產成本、提升產品質量、保障食品安全及增加產品產量。農業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需要不斷開發并應用科技科研方法,同時完善農業各種基礎設施建設。這一過程的成功實現,事實上就是將先進的科學技術運用到農業發展中的過程。科技創新作為“三農”問題的重點,其對農業現代化影響機制的研究尤為重要。
長期以來,國內眾多學者對科技創新及農業現代化相關問題作了多方面的研究。張充研究認為,科技創新因素有助于農業生產率提高,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陳林研究發現,隨著我國農業方面現代科技的不斷應用,新技術在不斷地開發,加速拓寬農民的收入,改善農民生活水平。高布權闡述了地域環境、組織管理以及風險性對農業科技創新的制約,強調農業科技創新通過提升農業生產要素、優化資源配置、調整農業結構、減少農業風險等途徑來作用于農業現代化建設。宿桂紅、傅新紅通過對1985~2007年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分析,研究發現我國農業科技創新與農業現代化發展存在良性互動關系,指出科技創新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促進生產發展以及提高農民生活質量。
基于以上文獻研究,關于科技創新對農業現代化影響機制研究大多停留在提高勞動生產率、農民增收與農業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本文認為,農業現代化是一個動態的綜合性指標,涵蓋了經濟、社會及生態等多方面的內容,可從生產、生活和生態三個方面對農業現代化進行評價。本文認為,科技創新能夠通過改造生產工具來提高生產力水平,促進農業生產現代化;科技創新還能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產品質量、擴大需求來提高農民生活水平,引導農業生活現代化;科技創新促使農業生產條件得到改善,催生科學工藝,降低農業污染與災害發生頻率,達到農業生態現代化。通過對科技創新對農業現代化影響機制的研究,本文還發現農業科技創新與現代化之間存在著相互作用的互動關系,為推進農業現代化提供可行性建議。
二、實證分析
(一)指標選擇
本文從經濟、社會以及生態三個層次上,利用2013年《中國統計年鑒》,選取1995~2012年時間序列數據來進行實證分析。由于學術界并未對科技創新以及農業現代化作出統一的指標規定,根據數據可獲得性的考慮,選取指標如下:選取農林牧漁專利申請授權量(X)反映農業科技創新指標;農業機械總動力(Y1)反映農業生產現代化水平;農村人均純收入(Y2)反映農業生活現代化水平;農作物受災面積(Y3)反映農業生態現代化水平。
(二)計量模型
本文以2013年《中國統計年鑒》為資料來源,使用了1995~2012年農林牧漁專利申請授權量、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村人均純收入以及農作物受災面積等時間序列數據,為消除可能會存在的異方差,這里選擇各變量的自然對數對我國科技創新對農業現代化影響機制研究作實證分析。建立以下模型
LNY1=β0+β1 LNX +u
LNY2=β2+β3 LNX +u
LNY3=β4+β5 LNX +u
Y1——農業機械總動力(萬千瓦)
Y2——農村人均純收入(元)
Y3——農作物受災面積(千公頃)
X——年農林牧漁專利申請授權量(項)
β0,β1,β2,β3,β4,β5是回歸系數;u為隨機擾動項。
(三)單位根檢驗
本文采用ADF檢驗法對LNY1、LNY2、LNY3(農業現代化指標)與LNX(科技創新指標)及其差分變量進行平穩性檢驗,結果如表1所示。
從表1可得,LNY2、LNY3、LNX是非平穩序列,但是LNY1、LNY2(1)、LNY3(1)、LNX(1)是平穩序列。
(四)協整檢驗
在對序列LNY1、LNY2、LNY3和LNX之間進行協整檢驗之前,首先建立其OLS估計方程。
LNY1=8.1188+0.3639LNX+u
LNY2=3.7665+0.5353LNX+u
LNY3=12.1200-0.1783LNX+u
由于,LNY2(1)、LNY3(1)、LNX(1)均為一階單整序列,滿足協整檢驗前提。本文運用Johansen協整檢驗方法對序列LNY2與LNX、LNY3與LNX之間進行協整檢驗,結果見表2。
以檢驗水平0.05判斷,由于檢驗跡統計量檢驗有29.75>15.49,9.56>3.84;9.56<15.49,1.81<3.84,可見序列LNY2(1)與LNX(1)、LNY3(1)與LNX(1)之間均不存在協整關系。
(五)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
運用軟件Eviews6對序列LNY1與LNX、LNY2與LNX、LNY3與LNX之間進行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見表3。
由表3可見,LNX是LNY3的格蘭杰原因;LNY1和LNY2是LNX的格蘭杰原因。由此可得出結果。
1. 農作物受災面積是一個負向的指標,LNX是LNY3的格蘭杰原因說明科技創新的不斷提高,能夠減少農作物受災面積。表明科技創新有利于降低災害頻率,保護生態環境,推進農業生態現代化發展。
2. LNY1和LNY2是LNX的格蘭杰原因表明農業機械總動力增大與農村人均純收入提高有利于科技創新,由此得到農林牧漁專利申請授權量的增加。說明了科技創新也源于良好的農業生產現代化與農業生活現代化水平。
3. LNX 不是LNY1和 LNY2的格蘭杰原因說明,目前科技創新對農業生產現代化和農業生活現代化的推動作用并不明顯。
4. LNY3 不是LNX的格蘭杰原因表明,目前農業生態現代化的提高,不足以大幅度帶動科技創新的。
三、政策建議
(一)加大政府科技創新投入,提高機械化水平
我國應當加大政府科技創新 投入,完善農業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提升生產力水平,提高機械化水平與創新效率。促使以機械化生產為主導的農業生產現代化發展為農業科技創新提供良好基礎,同時,大力發展農業科學技術創新,推動農業生產現代化加速發展。
(二)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技術,改善農民生活質量
完善農業科技創新技術,有利于增加農產品種類、提高產品質量以及擴大農產品需求,完善農民社保體系建設,以此來提高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活質量。另外,農業生活現代化的良性發展有利于激發農業科技創新的積極性,注重科技人才引進,提高農業生產的競爭意識,有利于發展市場經濟。以農業生活的提高作為農業現代化的目標之一,建立創新驅動型社會,加快與城鎮化、工業化協調發展。
(三)催生新技術,促進農業現代化綠色發展
大力推行低碳、環保以及循環經濟,在追求經濟利益的同時,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重視科技創新,催生新技術,降低污染與能源消耗,減少災害發生頻率,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助推農業現代化綠色、協調以及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王耀發.淺析農民增收的科技創新機制.中國農業大學學報,2003(04).
謝家智.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路徑分析.重慶社會科學,2005(07).
張充.吉林省農業生產率增長的驅動機制研究.吉林大學,2010.
陳林.科技創新服務方式以增加農民收入.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3).
高布權.農業科技創新的內涵及其在農業現代化中的功效.農業現代化研究,2008(09).
宿桂紅,傅新紅.農業技術創新與農業現代化關系研究.湖北農業科學,2011(08).
盧秉福,張祖立.我國農作物生產機械化發展階段分析.中國農機化,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