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科技發展的認識范文
時間:2023-11-16 17:52:3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對科技發展的認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面對人口膨脹、資源匱乏、環境污染等嚴重威脅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問題,人類認識到必須改變傳統的不可持續的發展觀,可以說,人與自然相互協調、經濟與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已經成為指導我國社會發展的理論武器。作為發展之路的艱難探索成果,科學發展觀是對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深化,有著鮮明的“新”、“維”、“度”。
一、“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之“新”
“發展才是硬道理”,“發展是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展必須實行先富帶后富,最終實現共同富裕”,這些論述都是真理。然而,有些地方或部門片面追求GDP 增長,把物質利益或財富、金錢的獲得看作是發展的標志、政績的標準,而無視在資源和環保上的代價,忘卻了GDP 的增長是為了“人”。當前,我們面對的現實是經濟增長并沒有消除貧困、失業和不公平現象,相反,卻導致了貧富兩極分化、生態環境惡化和社會沖突加劇,甚至有的地方出現了“有增長而無發展”的局面。當前,雖然人們生活水平總體達到小康,加速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邁進,但這個“總體”實際是一個平均的概念,在這個平均的背后,還掩蓋著許多的不協調、不平衡、不全面。也就是說,總體達到了小康水平,不是建成了“惠及十幾億人口”的全面的小康社會。
人民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廣大人民既應是社會物質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和享有者,也應是社會精神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和享有者。所以,科學發展觀提出了“新”的發展指向:“以人為本”。也就是把關心人、尊重人、解放人、發展人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高宗旨和最終目的。當然,“以人為本”不是人類中心主義。人類中心主義斷言人的需要和利益是最高的,甚至是唯一有價值的和重要的,因此對非人類實體的關懷僅限于那些對人類有價值的實體。相反,“人本”意味著不“以神為本”,或“以自然神為本”;不“以官為本”,或“以上為本”、“以權為本”、“以管理為本”;不“以錢為本”,或“以生產為本”、“以GDP 為本”;也不“以大自然為本”,或“以生態為本”。可見,“人本”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本,也就是以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為出發點和歸宿,同時認為在人與自然關系的層面上,強調人與自然的統一、協調,人雖居于主導地位,是管理者,但決不意味著人可以凌駕于自然之上,不守自然規律而隨心所欲地驅使自然,安排自然,而要求人類與自然界和諧共處,走信息化、生態化的新型工業化文明之路。因此,我們必須警惕人類中心主義滑入“絕對人類中心主義”,顯然,“以人為本”體現了二者的平衡,體現著人們對發展問題的真理性把握的智慧。
二、“全面、協調、可持續”:科學發展觀之“維”
首先,“全面、協調”體現了“人—自然—社會”和諧統一。事實表明,如果片面追求經濟價值而不顧及其他,那么就必然會引起生態、社會等價值的流失和缺損。這是因為事物間存在普遍的物質(包括質量和能量)和信息的交換的相互作用。就相互作用必然引起參與相互作用之事物的物質和信息結構的改變這一情景來看,凡是相互作用過程都必然會伴有價值關系發生,因為價值關系存在的范圍、相互作用存在的范圍與事物(包括物質的和信息)存在的范圍具有同樣的普遍性和廣泛性,而世界更是作為普遍聯系著的統一體存在的,也就是說,價值現象絕不僅僅存在于以人的世界為參照的主客體關系中,它乃是一切事物內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時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對價值范疇重新界定,也就是價值是事物(物質、信息,包括信息的主觀形態———精神)通過內部或外部相互作用所實現的效應。實踐已經表明,把價值存在的范圍限定在以人的世界為參照的主客體關系的領域是一種片面的理論,僅僅在人的世界里無法找尋到解決全部人的問題、社會的問題的答案,更不用說生態環境問題的答案。但不可否認,自然的經濟價值、生態價值與人和社會的價值是統一、不可分割的整體,價值作用決不僅僅是單向的,而是雙向或多向的,并且有正價值、負價值、中性價值之分。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全面地把握各種價值關系,全面考慮各種發展中的價值因素,進而真正實現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全面推進經濟、政治、文化建設,實現經濟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的科學發展的價值訴求。同時,我們還要協調各種價值關系,統籌各個方面的發展,力求實現正價值,避免產生負價值,以促進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相協調,經濟、政治、文化建設的各個環節、各個方面相協調。
總之,“全面、協調”發展的含義是強調在社會整體發展上,在以經濟發展為中心價值的前提下,把追求人與自然關系的和諧共榮,維護生態平衡作為根本的價值尺度和目標之一。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制定各項重大政策和規劃時,要始終注意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始終注意人、社會與自然關系中各種要素的協調發展,一切以促進“人—自然—社會”的統一和諧、全面發展為依歸。
“可持續發展”體現了人類對發展的真理把握的巨大進步。可持續發展觀的認識過程,可以說是對時代所傳遞的人類發展安全的價值真理的認識過程。
真理是人們對事物的存在、變化、發展的度與規律等本質規定的把握過程,在一定意義上講,這又是一個信息活動過程,它是對認識對象的“度”與規律等本質規定的信息度的把握。真理信息是一種特殊的社會信息體,是實現了的信息的質與量之度的統一,是事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在實踐中實現了的辯證統
一。時展所傳遞給我們的信息表明,在一定限度內,發展是對生存的完善和促進,但超過這一限度,發展就反過來構成了對生存的威脅。這個“度”既包括發展規模也包括發展速度,映射在自然界,就是地球生態系統吐故納新、自我修復的能力范圍,也就是生態閾值。生態閾值是客觀存在的,一旦社會經濟發展超越了生態閾值,就可能發生波及整個人類的災難性后果,并且這個后果是不可逆的。
實踐證明,單純經濟增長的發展觀與僅以滿足“人的基本需要為中心”的發展觀是不可持續的發展,不可持續的發展既不能滿足當代人的需求,更損害后代人滿足他們需求的能力。發展的真理表明發展必須保持地球的負荷能力,保護地球的生存能力和多樣性,減緩非可再生資源的衰竭。總之,“可持續發展”表明了發展觀對人類整體與長遠生存安全的關切。
因此,我國“十一五”規劃綱要提出控制人為因素對自然生態的干擾,發展要考慮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要保護修復自然生態。生態保護和建設的重點要從事后治理向事前保護轉變,倡導人類福利的代內公平和代際公正,實施減量化、再利用和資源化生產,開展無害環境管理、發展循環經濟等工作,這些都包含了“可持續發展”的時代真理對我們的實踐要求。
三、“生態規律”:科學發展觀之“度”
科學發展觀是一個積極的、求實的、歷史唯物主義的辯證發展觀,它更加強調發展要“好”字當頭,做到又好又快地發展,發展的科學之度其實就是在發展進程中強調發展的生態倫理,遵循發展的生態規律。
質、量與度是客觀的,普遍存在的,“純粹的量的分割是有一個極限的,到了這個極限它就轉化為質的差別”。〔1〕(P313)“在這些關節點上,運動的量的增加或減少會引起相應物體的狀態的質的變化,所以在這些關節點上,量轉化為質。”〔1〕(P314)這是因為變化超出其限度,就會引起質的變化。從一定意義上講,度是和規律范疇一樣的范疇,認識了一事物的度也就是一定程度上認識、把握了規律。所以,對科學發展的生態規律之度的把握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前提。人們掌握真理的關鍵是一個在實踐中把握事物存在發展變化的“度”的問題。馬克思深刻指出,人作為自然存在物,是能動的自然存在物,“動物只是按照它所屬的那個種的尺度和需要來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個種的尺度來進行生產,并且懂得處處都把內在的尺度運用于對象”。〔2〕(P47)因此,人也要按照自然規律來改造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時候,能夠按照自然規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并維護自然,在充當生產者的同時又具有維護者的主體地位。
正如彼得·弗萊布所說,科學家現在知道人與動物分離的斷層并不像從前那樣,任何對人的獨特性的定義顯然只是基于程度上的差別。這樣,生態倫理要求我們自覺認識人的“度”在什么地方。所以,科學發展觀作為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深化重點,體現在對“生態倫理”的科學認識。
人之“度”要求我們敬畏自然。現在人類的科學技術水平和生產力水平已極其發達,人類已經具有了毀滅人類自身的能力,幾乎可以為所欲為,許多人自然地產生了無須敬畏自然的思想,甚至有人蔑視自然。然而,我們應當尊重自然規律,倡導敬畏自然。這是因為,在大自然面前未被我們人類探察和認知的領域太多了,違背自然規律,就會受到自然界的懲罰。不可否認,對于無限的宇宙、自然,人及人類歷史是有限、有“度”的,或者說人類掌握的真理永遠是相對真理,在絕對真理面前,不能不有敬畏的前提。
然而,“敬畏自然”的“人之度”要求我們不能“回避”矛盾,更不是“無為”和“消極怠工”,而是一種“從義出發,利以義取”、“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態度,要節制和規范人類對自然開發利用的不當和失范行為。要求人們從整體上、本質上重新審視人、社會、自然系統的復雜關系,樹立新的價值觀,以全新的生態思維方式,重新調整人類的行為模式和實踐活動,促使人類的行為準則和價值取向根源于、服從于生態環境系統,更好地實現社會經濟的有序、協調、健康、持續的發展。同時,要求我們在實踐中保護、尊重和發展生態,合理開發和利用生態資源。
當前,信息化、工業化、生態化是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是人類發展的共同規律。經過改革開放30 年的發展,信息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我國的“三化”融合進入實質性發展階段。面對信息化的發展歷史機遇,我們要推進工業化、信息化和生態化三者的融合,走一條新型工業化道路是適合我國國情、加快實現和諧社會的歷史選擇。
總之,發展觀是關于發展問題的理性認識,一個國家和地區堅持什么樣的發展觀,對這個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會產生重大影響,不同的發展觀往往會導致不同的結果。只有正確的意識被付諸生生不息的生活世界,才能真正變為創造世界的現實力量。為此,我們應該真正領會科學發展觀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深化認識,領會科學發展觀的深刻內涵,從而把握科學發展觀的“新”、“維”、“度”。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馬克思人本思想;旅游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提升,旅游已由人民生活的“元素”變為人民生活的“要素”,旅游消費成為居民消費增長的主體。在新常態經濟的背景下,如何轉變旅游經濟發展方式,發揮旅游業在促進經濟增長和社會進步中的積極作用,使旅游業真正成為“人民滿意的現代服務業”,就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因此,梳理和把握馬克思人本思想的精髓,探尋其對轉變旅游經濟發展方式的啟示,對于實踐中實現旅游經濟發展方式的科學轉變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一、馬克思人本思想的內涵
馬克思人本思想的內涵十分豐富,是“從對人類歷史發展的考察中抽象出來的最一般的結果的概括”,它立足現實的人,關注理想的人,認為人是社會經濟歷史發展的主體、目的、手段、動力和目標。作為馬克思學說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其人本思想的基本內涵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馬克思對“現實的人”的闡釋
馬克思認為“現實的人”應該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并且從事物質生產活動的人。他將“人”放在社會實踐的領域中來研究,將人作為社會實踐的主體來考察,人是現實的、具體的、歷史的,人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改變客觀對象,同時改造并不斷完善自身。由此可以看出,馬克思在對“現實的人”的研究中突破了人和社會的對立,通過人與自然、社會的互動來研究人的本質。
2、人的本質的思想
馬克思認為,人的自由自覺的活動所體現出的人類本質、一切社會關系總和體現出的社會本質以及單個人本身的自我獨特性體現出的人的個體本質統一成了人的本質。第一,人的類本質。馬克思說:“一個種的全部特性、種的類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動的性質,而人的類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覺的活動”。這種自由自覺的活動就是主體按照自身的需要、價值取向以及對于客體屬性規律性的認識所進行的合目的性的活動。他認為,人只有通過自由自覺的活動,即勞動實踐才能發揮和體現出人的各種類特性,從而在根本上體現人與動物的區別。第二,人的社會本質。馬克思認為人是現實的、具體的,要將對人的本質的研究放在一定社會關系中來考察。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歷史的每個階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質結果、一定數量的生產力總和,人和自然以及人與人之間在歷史上形成的關系,都遇到有前一代傳給后一代的大量生產力、資金和環境”,“每個個人借以進行的社會關系,即社會生產關系,是隨著物質資料、生產力的變化和發展而變化和改變的”。可以看出,人的本質所反映的是社會關系的總和。第三,人的個體本質。每個作為個體的人都以其獨特的個性存在于類社會群體當中,他們都是類社會群體的一分子,人具有獨特性,是具有個性的存在物。
3、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
馬克思認為“人們的社會歷史始終只是他們的個體發展的歷史”,而“一個人的發展取決于和他直接或間接進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對于個人的發展,馬克思主要論述的是處于社會關系中的每個人的發展。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思想,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人的需要的全面發展是人全面發展的動力。人不僅具有生理需要,還有社會需要、精神需要等,個體需要不斷滿足的過程,推動著社會的進步和人的發展。第二,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人的能力的全面發展是人全面發展的核心,包括多方面的內容,諸如個體能力和集體能力、體力和智力、現實能力和潛在能力等,實現人的全部能力的提升和協調發展,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本質要求。第三,人的社會關系的全面發展。人是社會發展的主體,也是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源泉,沒有人自身的發展,也就沒有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社會關系在一定意義上能反映人的存在,因為個人的發展離不開與其直接或間接聯系的社會群體中他人的發展,人的發展與社會的發展是協調統一的。第四,人的個性的全面發展。人的個性的全面發展是人全面發展的表現形式。人的個性的發展離不開社會關系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的能力和人的社會關系的發展都是為人的個性自由發展而服務的。
二、人本思想與轉變旅游經濟發展方式的內在關聯
1、滿足人的需要
馬克思研究人的本質,認為人的本質是人的類本質、社會本質和個體本質的統一。人的本質是歷史的、現實的、具體的。人是有需要的個體,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動力。通過社會實踐,創造滿足人需要的物質,通過需要的不斷滿足促進人的發展,以此推動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并創造出與之相匹配的生產關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物質需要得到極大滿足,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和滿足就顯得尤為重要,作為第三產業支柱的旅游業,能夠在豐富人的閱歷、增加體驗、獲得知識和感悟等方面滿足人的精神需要,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轉變旅游經濟發展方式,就是要使旅游經濟的發展能夠更好的滿足人的需要,在滿足人的需要的過程中實現旅游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生產力的提高。因此,滿足“人的需求”成為旅游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目標之一。
篇3
科技高速發展是當今時代的重要特征,然而在科技不斷向前高歌猛進的過程中,卻很少有人停下來想想科技發展的人文關懷,以及在觀念文化的層次上對科技發展的制約和影響。從根本上說,任何一個科學家,或者是一個科技成果無不打下時代和觀念的烙印,各不相同的民族和國家特色,科學研究的方向和思維方式也無不與時代所形成的觀念文化相關聯,所以從根本上說,科學技術發展繁榮,形態各異,是由觀念文化的影響造成的。
關鍵詞:
科技;發展;觀念文化
在人類逐步認識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歷史進程中,科學可以稱為人類最自豪的特有產物。它作為一種特有的知識系統,反映著客觀事實及其規律性,更反映人的具體實踐活動以及社會建構和制度。同時又以多維度景象滲透到人類社會生活中,并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對整個世界或人生的看法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不論從生存方式上還是生存條件上,科學都在為人類創造著巨大的物質財富乃至精神財富。了解科技發展與觀念文化的關系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科技發展的規律,讓科技更好地服務全人類。
一、“觀念文化”內涵辨析
馬克思指出:“人的本質……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而“社會關系”的現實表現就內涵了許多豐富的內容,這也是形成觀念文化重要、核心的組成部分。
(一)“觀念文化”的定義解析
觀念文化是指人類個體或群體在特定條件下形成的心理、習俗、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念、倫理觀念和道德觀念的總和。因此各民族、各地區的觀念文化形態各異,具有很強的地域、文化特征。從意識形態的視域探討,觀念文化應是把價值觀念以及行為規范乃至知識理論諸多形式闡發出的文化形態。正如默頓所說:“占主導地位的價值和思想感情,屬于那些永遠影響著科學發展的文化變量。”[2]價值觀念是主體在進行選擇取舍過程中起著內心導向和評價標準作用的那些觀念。
(二)科技發展與觀念文化的關系
觀念文化是人類或群體在一定條件下形成的心理、習慣、思維方式以及價值觀、倫理道德觀的總和。差異的社會背景影響下所形成的觀念文化各異。而科學發展的巨大動力,不單是科學本身內部的源由,我們所處的外部環境同樣是很多成分逐步影響人類文化的發展,人類文化也反向推動了科學的進步,這就是科學發展的文化助推力。尤其是觀念文化的推力對科技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自世界進入全球一體化發展以來,科學技術的發展就成為了各國競爭最激烈的領域,這關系著一個國家的國際影響力和在世界舞臺上的話語權,因此科學技術始終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必須放在首位的。人類之所以區別于動物,亞里士多德說:“除了人類,動物憑現象與記憶生活著,很少相關聯的經驗;但人類還憑技術與理智生活。”[3]在亞里士多德看來,動物只有官能的作用來認識世界,當然人類作為高級動物也受現象和記憶的影響,現象與記憶對人的成長、知識構成以及價值觀的形成都有著重要的作用,這部分就是觀念文化對人的影響和制約。
二、觀念文化影響科技發展觀念文化的影響
從人出生就自始至終地與人如影隨形,無論個體從事什么職業、處在何種環境中、做什么決定,或是如何為人處事都深深打著觀念文化的烙印,那么從事科學研究的人自然也受這個規律的影響。
(一)需求觀念促進科技發展
需求生來是一個經濟學獨有的概念,在一定的時期之內并且是既定價格中的需求,購買者主動購買產品額度,都應歸于與經濟學范疇內。需求決定生產的方向和數量。
1.物質需求
對科技發展的促進社會的需求也是科技發展的根據,人類社會在漫長的發展進程中,定會經歷它相應的必然趨向。從低層次社會需求轉向高層次社會需求,逐步需求中人們同時形成相應文化觀念。多樣需求的產生,不單是人類不斷追求良好生活品質的需要,還是不斷發展自身,完善自身的較高層次愿望。
2.精神需求
對科技發展的促進人類社會對于知識的求知本能觀念,以及世界科技發展的水平也激勵著科學家們孜孜不倦,在科學道路上廢寢忘食,埋頭研究。這是出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人類進化發展的生態觀念,最明顯的代表就是關于哲學的研究,哲學的學科本性在于不是滿足日常的物質需求,而是精神的求知本能。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在論及哲學的形成之始時,認為哲學的發展始于人類對于大自然的驚異,也就是對于未知事物的好奇,可見這是人類的本性。
(二)科學精神與價值取向推動科技發展科學發展
在其發展過程中會經歷以下三個理論層次:科學精神、價值取向和具體形態。科學精神推動了觀念文化的實施,價值取向在價值層面對觀念文化起著內在的推動作用,具體形態作為觀念文化的表現形式在推動文化觀念的過程中扮演著基礎的角色。
1.科學精神以及激勵、凝聚作用
推動科技發展科學文化不僅可以增加科技發展主體的科學知識,還可以培養他們的科學精神。這不僅是由于科學精神是科學文化的最高層次,更為重要的是科學精神具有社會導向作用。科學共同體將科學精神歸結為社會行為規范,這就有利于科技發展主體追求科學的真理性。科學精神是科技健康有序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重大現實意義。
2.價值取向的引導作用
推動科技發展科學精神作為觀念文化推力的核心,激勵著科學創造。而觀念文化推力的價值取向則經過價值目標的確立、價值觀念的批判以及價值取向的指引這三個程序,也對科學發展起到了巨大影響。馬克思要求把人作為社會發展的最高目的,反對把人單純作為一種手段,只有人得到全面發展了才能體現出自身的根本和目的。
三、科技發展豐富觀念文化觀念文化
為科技發展提供的是價值導向和指導思想,是在世界觀、價值觀層面上的影響,那么作為一個社會意識形態,同時也受當時社會存在反作用的影響,不斷變化發展的社會現實,快速更新的社會面貌都在不知不覺中為觀念文化注入新鮮的血液,補充著新的內容,使之更有時代氣息,更加充滿生命的活力,更加與人們貼近,更親切、更真實。
(一)科技發展體現觀念文化
1.網絡科技的發展體現傳統觀念文化的變化
現代信息技術發展實現的信息時代和網絡社會及其催生的網絡交往新形式,體現著人們的觀念文化。交往工具的科技含量更高、交往速度更快,更容易。現代的科技一體化使得科技更直接地融入交往工具,交往內容上精神、信息交往比重更大。人們可以在同一時間內同來自全球各地的網民進行交流,網絡交往是人類第一次突破也是超越時空的界限進行交往。
2.網絡科技的發展體現觀念文化的不同特點
影響的全面性。網絡文化極大地影響著社會政治和經濟以及社會的各個方面,例如:網上購物增進了電子商務領域的進步,網絡經濟同樣應把知識和信息的價值提上議程,應尊重知識和人才。變革的快速性。人類的文明史中很多科技的重大突破性發展都會留下相應的文化烙印。在社會生產生活等領域中無時無刻不在反映著科學技術的價值,體現出相應的觀念文化。社會與經濟的雙重效益都離不開科技的發展。
(二)科技發展改變觀念文化
如果將科技發展的事實看做是一種社會存在的話,那么觀念文化的影響可以算作意識形態,即社會意識,根據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社會存在對社會意識是有決定作用的,雖然這假設不一定恰當,但是,科技發展對觀念文化的改變作用卻是顯而易見的。
1.科學技術更新過時的觀念文化
近代是科學技術更新觀念的典型代表時期,這個科技萌芽并飛速前進的時代,改變了許多已有的、人們長期奉為真理的科學觀念;歷史的進步總有規律可循,同樣顛覆性的轉變在上個世紀也曾發生過,經歷了兩次大的轉變后,大致形成了今天的物理學理論基礎。形成更為開闊的認識世界的視野和胸懷,這對人類的貢獻足以被載入歷史,這也是科學技術推動人們觀念更新的最好證明。
2.科學技術創造新的觀念文化
當下社會,都盛行以年齡區別代際,因此出現了類似80、90后的稱呼,并為每個時代貼上標簽,其實重要的不是這些稱呼,而是這稱呼背后所體現的觀念差別,同樣,人類歷史上也曾用這樣的方式形容一個時代,都源于科技的發展,它全面顛覆了人們已有的生活方式、工作形式等各個側面。科技發展是當今時代的核心問題,由科技發展帶來的社會進步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隨著科技的高歌猛進,人類進入了互聯網時代,在這樣一個全新的時空中,人們的思想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觀念文化是植根于我們頭腦中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科學發展與觀念文化二者相輔相成,互相影響和制約,任何一方的變化都會引起巨大的連鎖反應,影響人們的正常生活,我們希望科技的進步要遵循人類發展的規律,一切以人性之善為主,朝著世界和平友好的目標,科技可以自由飛翔,隨心所欲,我們期待著科技能給我們帶來下一個時代更新的好消息。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美]默頓.十七世紀英格蘭的科學、技術與社會[M].范岱年,等,譯.上海:商務印書館,2000:118-119.
篇4
[論文關鍵詞]科技發展 高校德育
20世紀的科技革命給人類生活帶來了深刻而廣泛的影響,不僅推動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也引起了社會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的重大變革。進入21世紀,面對科技的飛速發展和更加復雜多變的世界,高校德育也將受到強烈震撼,其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都是空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必須與時俱進,抓住機遇,迎接挑戰,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一、科技發展對高校德育工作帶來的積極影響
愛因斯坦曾指出:“科學就其意義來講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具有道德性質,因為科學發現的成果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影響人類的命運。”新的科技發展對道德的影響更加深刻,對高校德育工作具有積極意義。
1.科技發展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德育工作離不開一定的物質條件,科技發展一方面為高校德育工作不斷提供新的物質載體,從靜態的筆墨紙硯到動態的音像資料等,都跟科技發展息息相關。特別是隨著電腦等高科技產品的出現,更為新時期的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使大學生在受到學校提供的道德教育的同時,也可以通過自我學習,獲取信息,不斷完善自身、發展自我。另一方面,科技發展也為增強德育效果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例如,現代遺傳學和分子生物學通過揭示生命形成過程的內在機制,使人們對近親婚姻有害性的認識深入到分子水平,以這種認識為基礎來進行禁止近親婚姻的道德教育,較之僅憑經驗或習俗來進行的道德教育更具有說服力。
2.科技發展為高校德育工作提供了有利的技術條件。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在各領域中的運用越來越廣泛,高校在德育工作過程中利用信息技術,運用以視聽為主體,集聲、像、圖、文于一體的材料技術,把理性的內容具體化,把抽象的道德直觀化,把抽象的理性內容通過真實可靠的、活生生的形象表現出來,達到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結合,大大增強了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同時,隨著網絡技術的普及,互聯網正成為高校德育的重要陣地,它拓寬了德育工作的空間和渠道。通過網上的互動交流來解決大學生在思想、學習和生活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可以收到在班會、課堂或面談中難以達到的良好效果,網絡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持。
3.科技發展促進了高校德育工作過程中德育觀念的轉變。科技發展在改善人們物質生活的同時,也推動了思想觀念的進步,反映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突出表現為德育主客體的變化。在傳統的德育過程中,基本模式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在知識的占有量方面擁有絕對的權威,學生只能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隨著科技發展,信息社會的到來,大學生可以更多地通過自我學習來掌握所需要的知識,教師在德育過程中的作用正由主體向主導方向轉變,學生主體性的增強,也更有利于他們在同教育者和德育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道德觀念,培養道德情感,形成道德習慣,把外在的道德規范內化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意志,促進個體個性品質的積極發展。
二、科技發展對高校德育工作帶來的消極影響
盡管科技發展對高校德育工作有諸多積極的影響,但是,科學技術對道德的影響也是具有兩面性的。它從來就是一把“雙刃劍”,既能給人們的生活帶來積極影響,也能帶來消極影響,反映在高校德育工作領域也是如此。高校德育工作正面臨科技進步與發展帶來的嚴峻挑戰。
1.科技發展使高校德育工作環境面臨著嚴峻的形勢。伴隨科技迅猛發展而來的是經濟和信息的全球化,我們居住的星球正在變成一個“地球村”,各種思想都可以跨國界交流,科技發展促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融與碰撞。現在的德育工作環境日趨開放,西方文化的長驅直入,給國人尤其是年輕人帶來了極為復雜的影響。特別是一些文化糟粕的消極影響,造成年輕人價值觀念的迷亂和道德心理的困惑。因此,信息技術革命帶來的信息傳播方式的現代化,正使德育工作的社會環境變得更加復雜,形勢更加嚴峻。如何充分發揮德育優勢,弘揚民族優秀文化,吸收西方先進文化和批判腐朽落后文化,幫助大學生樹立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高校德育工作在開放的條件下需要認真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2.科技發展對高校德育工作的內容選擇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科技發展帶來的新事物層出不窮,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也提出了許多新的倫理道德問題,如科技廣泛應用造成的自然資源不當開發而帶來的資源枯竭、環境污染、生態破壞等環境道德問題;對傳統生命倫理關系帶來沖擊的器官移植、遺傳工程、生殖技術和無痛苦死亡等新生命倫理問題;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而出現的與信息安全和隱私相關的網絡道德問題等。對這些問題的討論都深刻地影響著人類道德觀念的擴展和進步。大學生作為科學知識的主要擁有群體,其科技道德素質狀況對于他們正確使用和傳播高科技具有重要意義。因此,與傳統的德育相比,在科技發展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內容也亟待拓展,這樣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
3.科技發展給德育對象的主體性和人文精神帶來沖擊。科學技術的發展,有助于德育工作的科學化、規范化,這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德育效果;但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導致人們盲目崇拜科學技術,導致人的主體性降低,依賴性增加。特別是在道德監控中,過多地強調技術的作用,會使得人的德行不再靠自我意識深層的良心來支撐,靠人們發自良心的輿論的力量來監督和調控,而是靠可操作的物質技術來強制性地加以規范,從而耗竭道德自覺的生命力,使得人的主體性降低、依賴性增強。同時,科學技術的發展,也使得交通和通訊更加方便快捷,這為人們之間的交往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但是,這種技術工具的發展,卻容易導致人們的交流更多地依賴于科學技術手段,直接交流減少,從而造成人與人之間的隔閡,造成人性的淡漠,容易使人格發生扭曲,作為社會人的當代大學生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沖擊。
三、科技發展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對策
在科技全球化成為經濟全球化重要表現形式的背景下,高校德育工作要積極吸取有利因素,努力消除負面因素影響,進一步提高針對性、預見性和實效性。當前,要在以下方面給予加強和改進:
1.進一步解放德育工作思想,更新德育工作觀念。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在科技發展背景下,有效開展大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先導。面對新的挑戰,高等學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應從根本上突破落后的、保守的舊觀念,以寬廣的視野、活躍的思想、敏捷的思維應對國際風云變幻。一方面,要改變過去簡單、機械地向大學生灌輸某些信條和觀念,在德育工作中注重培養學生的道德思維和道德判斷。另一方面,要注重對大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這是新時期高校對大學生成才的客觀要求和培養方向,大學生也認識到了創造精神是跨世紀人才的必備條件,因而他們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敢于質疑、批判和創新。高校德育工作要適應時代的要求,注重學生創新精神的提高。
2.以學生為本,激發學生的道德需要。道德需要是指個體自覺遵守一定的道德原則和規范,踐行一定的道德要求的心理傾向。它是激發個體的道德積極性與創造性的動力,是大學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內在動力。隨著科技發展和社會進步,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德育工作中如果忽視個人的道德需要,就會使學生失去自覺接受外在道德影響的內在動力,而且會使他們把德育視為一種外在于個人需要的、來自國家的被迫要求,疏遠甚至拒絕德育。這也恰恰是高校過去在德育工作中所忽略的地方。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激發學生的道德需要,把人作為德育的主體和根本,尊重學生道德教育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因材施教,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挖掘潛能,彰顯個性,以促進學生人格的發展。
3.應對科技發展的要求,把德育工作融入學科教學中。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德育工作主要依托“兩課”教學,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思想政治教育這門學科的不斷完善,出現了一種注重由專門學科解決道德教育問題、忽視其他學科的德育功能的傾向,其實這既是道德教育社會化程度不高的表現,在實踐中也不利于道德教育。因此,我們必須堅持把德育工作融入學科教學中,注意道德教育的“學科方法多樣性”。一方面,各學科在進行本學科的基礎理論探討的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本學科與道德教育的內在聯系。尤其是與道德教育聯系非常密切的一些人文學科,如哲學、心理學、社會學等,在進行學科基礎理論研究的同時,從本學科的角度研究道德教育的理論與方法,探索道德教育的新途徑,增強德育工作的實效性。另一方面,各學科在專業教學過程中,貫穿道德教育的思想。德育蘊涵于文化知識的傳授之中,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專業知識的同時,更要注意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道德觀。德育工作與教學、科研等業務活動的有機結合,體現了全方位育人和全員育人的德育觀,是當今科技進步與發展的內在要求。
4.加強科技道德教育,充實更新德育內容。在科技發展的推動下,我國社會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也引起了道德領域內某些觀念、規范和行為方式的變化,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和內容,也應及時隨時代的變化而變化。其中深入開展科技道德教育,是當前高校德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在科技道德教育別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環境道德教育。由于濫用科技成果導致的生態惡化已嚴重危及人類的可持續發展,因此,要加強生態道德教育,指導大學生與自然和諧相處,養成生活方式與自然和諧統一的道德習慣。二是加強生命倫理教育。科技進步使機器代替了人的部分勞動,人與人的關系越來越體現為人與機器的關系,這容易導致人的異化。因此,要加強生命倫理教育,教育大學生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學會關心和珍愛生命。三是加強網絡道德教育。網絡也是一把“雙刃劍”,網絡發展也會導致人際關系淡漠、道德相對主義盛行等方面的負效應,因此,要加強網絡道德教育,強化大學生的人文精神,培養他們的網絡公德意識。
5.吸收科技發展新成果,積極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徑。科技進步使得網絡日益迅猛發展,這也為新時期高校德育工作創造了一個全新的環境,拓展了德育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加強網絡建設,優化學校的育人環境,可以充分發揮其德育功能,促進大學生健康成長,網絡正日益成為高校德育的重要載體。因此,一方面,要主動占領網絡新陣地,牢牢把握網絡德育工作主動權。如通過建立“紅色”網站,構筑高校德育建設重要陣地。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網絡優勢,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有效開展德育工作,如通過電子信箱、BBS、聊天室等,加強網上互動交流,及時解決大學生關心的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從而把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增強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銀德輝.現代科技對道德影響之我見[J].邵陽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3).
[2]劉天閣.科技發展與道德進步[J].許昌師專學報,1999(4).
篇5
科技創新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驅動力。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表1為2008-2012年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與經濟發展情況。
表1
注: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是目前國際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動規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創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標。目前,發達國家和地區該指標平均水平為3%。
材料二:近年來,為推進科技創新,國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斷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國家科技獎勵制度,健全與崗位職責、工作業績、實際貢獻緊密聯系和鼓勵創新創造的分配激勵機制;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
材料三:科技發展豐富了公民的政治生活,政府網站、政務微博拉近了公民與政府的距離,使表達和傾聽更加貼近;科技發展振奮了國人的精神,航母入列,“神九”飛天、“蛟龍”入海……我們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更加自信。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經濟信息?(6分)
(2)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進科技創新措施的依據。(8分)
(3)根據材料三,說明科技發展對于政治生活的意義。(8分)
【參考答案】
30.(1)2008-2012年我國R&D經費支出不斷增加,GDP持續幸長,R&D經費支出占GDP的比 重不斷上升,表明我國越來越重視科技創新,但與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2)財政具有促進資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財政科技投入可以為科技創新提供物質保障;我國實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咱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獎勵制度和激勵機制可以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企業是市場經濟活動的主要參加者,以企業為主體可以充分發揮企業在科技創新中的作用;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以市場為導向可以在科技創新過程中優化人財物的配置。
(3)科技發展拓寬了公民表達訴求的渠道,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參與政治生活;科技發展有利于政府更好聽取民意,提高決策水平;有利于更好地實施政務公開,接受人民監督;科技發展有利于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分析】
該題以國家實現科技創新這一熱點為背景材料,以表格和文字材料相結合組成的主觀性試題,要求考生分析圖表反映的經濟信息,并從經濟、政治兩個不同角度回答問題,這是高考復習備考中要重點掌握的一種題型。
1.試題注重從現實社會的重點、熱點問題選取材料
十報告指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該題以國家為實現科技創新這一熱點為背景材料,通過和現實問題的連接,創設問題情景,構建新視角,提出新問題,考查學生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能力,具有鮮明的思想性和時代感,體現了關注現實和重大熱點問題、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學科特點。
2.試題注重基礎,突出能力,體現素質教育新理念
具體表現在:試題注重突出主干知識,重點考查的知識點有:財政的作用、我國的分配制度、企業的地位、市場的作用;公民的政治參與、政府民主決策、政府接受人民監督、綜合國力等。從這些知識點來看,設問不是直接考查單一知識點,而是有一定的知識含量,對知識的跨度要求比較高,把考點放在系統掌握課程內容的內在聯系和對知識的優化整合上,設問對學生的思維品質具有較高的要求,如30題第(2)小題運用經濟生活知識,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進科技創新措施的依據。知識范圍比較大,涉及《經濟生活》第二、三、四三個單元的知識,要求學生對材料的把握準確和對教材知識熟練,從中歸納出答案來。第(3)小題根據材料三,說明科技發展對于政治生活的意義,不僅涉及知識范圍廣,而且注重從微觀層面上的問題切入,需要考生根據材料提供的具體信息總結科技發展對政治生活的意義,對有效獲取和解讀信息以及結合材料加以理論闡述的能力要求較高,體現了素質教育的要求。
3.創新設問形式
設問形式新穎是該題的一個突出特點,特別是該題第(3)小題“說明科技發展對于政治生活的意義”表現更為突出,因為關于科技發展,平時學生接觸較多的是與經濟生活的關系,而該題設問涉及科技發展對于政治生活的意義,設問靈活、綜合性強,注重從新的的思維角度去認識和理解現實問題,這就要求考生領會材料的主旨,根據材料中公民、政府和國家三個主體的活動,靈活調動、遷移所學知識,在考生比較熟悉的熱點、生活案例中深入考查其整體把握問題、綜合分析事物的能力。
4.試題注重思想性,關注對考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引領和考查
篇6
一、道德對于現代科技行為約束的概念分析
所謂科技行為,是指科技工作者受思想支配而自覺地,有目的地探索,研究自然現象的本質與發展規律并綜合運用物質手段、精神手段和信息手段,為社會生產和人類物質文化需要服務的活動。科技行為作為人與自然關系的活動,具有全民族性、全人類性。有益的科技行為可以造福民族、造福人類,反之,則為禍民族,為禍人類。
現代意義的“道德”是泛指人們應當遵循的行為原則和標準。具體指一定社會(階級)用以調整人們之間以及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一種行為規范,它是依靠社會輿論、傳統習慣,特別是通過人們內心信念而起作用。
作為道德領域中的一個特殊部分,科技道德是指在科技活動中產生的一種道德現象,它是適應社會文化背景中科學技術發展的倫理原則和道德規范的總和,作為社會道德體系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協調從事科技事業人員之間以及與其他社會成員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的總和。
科技道德同一般道德相比,具有如下特點:第一,對時間的依賴性。主體的道德意識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是通過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在參與社會實踐的過程中產生的。科技道德同樣是在科技活動的實踐中產生的,并反映著一定的科技活動方式。第二,社會性。人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活動的,人的認識也是在特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科技道德也必定是一定社會條件下的產物。第三,以利益為基礎。人們總是從自己的經濟地位中引申出道德規范,不與個人需要相聯系的道德是不存在的。實際上,道德之所以有力量,是因為它產生于每一個人基于切身利益的考慮和要求。因此,利益便成為一切道德的基礎,科技道德也不例外。其四,科技道德具有濃厚的國際性。這是科技活動的特點決定的。一般道德都是特定的社會形態的意識,是依不同社會、不同階級而有很大的差異的。盡管科技道德也有民族、地域、階級之別,但相比較而言,由于科學技術內容的客觀中立性、科技成果的全人類性,因而它更具有國際性。其五,在一般的道德規范中,“義”、“利”關系是貫穿其中的主線,而科技道德是對真與善的反映。真即是科學認識的真理性;善是指追求科技成果的實用、重視科學技術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二、道德約束在現代科技行為中的應有之意
(一)現代科技人員對個體功利超越的自覺性呼喚道德約束
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一方面,它具有巨大的社會功利性;另一方面,科學研究成果又會為科學家帶來直接的名和利,因此又具有極大的個人功利性。這種雙重功利性在構成推動科技不斷進步的內在動因的同時,又蘊含著現實或潛在的負面效應。為爭得科研基金、爭取科學發現的優先權和技術發明的專利權,為獲得同行的承認,為得到持續的課題資助,為了獲得晉升和達到最大限度的“馬太效應”,科技人員中有人便不擇手段,放棄道德原則、泯滅良心、失掉是非善惡標準。人都有趨利避害、成名成家的自覺性,這也是人的本性之一。但科技工作者追逐狹隘的個體功利,會使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是災難,這就要求用道德約束科技工作者對個體功利的追求,以使科技造福人類。所以,科技工作者對狹隘的功利超越的自覺性構成了現代科技行為迫切呼喚道德約束的第一個層面的要求。
(二)現代科技應在更高層次上造福全人類呼喚道德約束
在現代科技發展條件下,對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要求遠非僅停留在超越狹隘功利的自覺性這一層面上,而是大大地拓寬了。由于現代科技成果在生產和生活上應用的周期大大縮短,從而強化了科技與人類社會的直接關系。科技成果應用的消極影響甚至威脅到人類生存這一根本問題。奧斯維辛集中營的焚尸爐、侵華日軍所實施的細菌戰和毒氣戰,美國在日本投下的原子彈,幾千萬人在戰爭中喪生。所有這一切,在某種意義上說,也是科技的發展為這些反文明的行為提供的物質手段。正是由于現代科技既是生產力同時又隱含著破壞力的雙重屬性,才使得現代科技工作者擔負著特別沉重的道義責任,使得他們必須對自己的科技行為后果作出人道主義的審視。
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行為可以直接影響到國家關于科技應用的定向和規劃、實施和控制等諸方面。現代科技工作者的科技行為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國家的科技能否朝著促進經濟、社會和生態的協同發展,既有利于本國,又為世界的和平發展有所貢獻。不但要幸福當代,而且又給子孫后代奠定發展的基礎。所以,對于現代科技的應用,在更高層次上揚善抑惡,施行人道,造福人類,這是現代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責任,也是科技行為的最優化選擇。這是在現代科技行為需要道德約束第二層面的要求。
三、建立現代科技與道德約束的良好互動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進一步強化了科學技術與道德的關系。從唯物史觀來看,科學技術與道德在社會生活中既有區別又有聯系。一般來說,科學技術是人類對物質世界的運動及其相互聯系和規律的認識和利用,是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界的知識體系及活動;道德主要是指為調整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自身之間的關系所提倡的行為原則、規范的總和。科學所闡明的規律可以指導人們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而道德則主要用來調節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但兩者又有密切聯系,先進的道德與科學是一致的,即真善美是一致的;科學技術發展是道德進步的重要推動力,而進步的道德又是科學技術發展的重要精神條件。
(一)現代科技發展決定道德進步
隨著人類對科學技術手段掌握的不斷增多,人們利用、改造和控制自然界的能力逐步增強,生產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從而推動社會分工日益擴大。分工越細,社會化程度就越高,也就越需要社會化的協作。這樣,調節新的社會關系的道德理論和道德規范應運而生。現代醫學倫理學、生命倫理學、工程技術倫理學、生態倫理學、計算機倫理學等等,就是新開拓的倫理學領域。
科學技術是道德發展的動力。科學技術作為一種知識形態的生產力,它始終處于不斷前進的動態發展過程中。這種永不停息的變動性,最終會通過生產力和社會關系的相應變革,引起道德領域的一系列進步。從道德的縱向發展序列來看,科技領域的重大進展,總是不斷地沖擊著傳統的道德觀念和生活習俗,不斷地提出新的問題,在新舊道德觀念的碰擊與沖撞中,使新型的道德體系適應新型社會關系而最終確立起來。這是由科技發展所帶來的道德領域的飛躍和質變。再從道德活動主體素質的橫向擴展來看,科技的發展是以實事求是,全面分析的科學態度和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基本原則為前提的,它無時無刻不滲透著人們那種勇于探索、敢于創新、虛心學習、協同一致、刻苦鉆研、百家爭鳴、努力奉獻的科學宗旨,而這些可貴的精神同時便熏陶了作為道德活動主體的人。積淀為每一個社會成員的道德素質、道德修養,并使之日益豐富和完善,從而對人類的道德生活發生著不可估量的巨大影響。
科學技術的發展不斷提高人們的知識水平和思維能力、擴大了道德評價范圍。首先,科學技術的發展揭示了行為的因果關系,從而提高了道德評價能力。其次,科技發展能夠開拓新的認識領域、擴大道德評價范圍。第三,科技發展能夠提供新的檢驗手段,為道德評價提供可靠的事實依據。
(二)現代科技發展離不開道德約束
科學技術活動是一種社會活動,它植根于社會環境之中,并且從事科技活動的科技工作者也生活于一定的社會關系之中,而道德的目的在于使社會得到穩定而和諧的發展。因此,可以說科技的發展離不開道德約束,也就是說科技的發展離不開道德力量的影響,對現代科技行為進行道德約束也正體現于此。具體來講,道德力量對科技發展的影響主要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
第一,通過影響社會風尚及社會輿論的途徑來實現。古希臘的蘇格拉底把知識與德行完全等同起來,提出了“美德即知識”的命題。他認為一切惡行都來自愚昧無知,人有了知識,就會變得明智,就會有美德。古人的這種對科學技術的珍視、對技術發明者的贊頌的思想,包含著關于科學技術與道德的一致的特點,客觀上促使當時許多先哲探求知識,獻身于科學技術,自覺地把渴求知識、崇尚真理作為自己的道德規范,這對古代科技的發展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在近代,自從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培根提出“知識就是力量”的口號以后,社會中逐漸形成尊重知識,重視科技的道德風尚及輿論,從而為近代科技的發展創造了社會條件。
第二,通過影響社會成員,特別是其中的科技人員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為來實現。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客觀要求與科技人員的職業生活相結合逐漸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科技職業心理和科技道德習慣。
科技人才的成長有多種因素制約,然而道德因素是不可缺少的。科技道德是促使人們學習和鉆研科學技術的內在的精神動力。人們一旦樹立了崇高的理想,對祖國、對人民、對科學技術懷有深厚的感情,就會有明確的學習目的,強烈而持久的學習動力,有著為科技事業而獻身的信念。凡是科學上有創造、技術上有發明的杰出人物,都是有高尚的道德品質的。
篇7
一、新型科技現狀掃描與理性前瞻
縱覽整個人類發展史,科技作為人類前進的動力源之一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著一個時代的發展程度與水平。尤其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以來,科技無論在時空上,還是在革新領域方面都呈現出目不暇接、異彩紛呈的宏大局勢,且正以驚人的速度悄悄地改變著整個人類的發展進程。今天科技變革一日千里,現不妨將科技革命的現狀予以掃描:
1、生物技術,諸如基因組的研究、生物芯片、克隆技術、器官移植技術(尤其是異種器官移植將是21世紀的主流)、生物農業技術;
2、信息技術,諸如網絡、微電子和光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 3、新材料技術,諸如高性能結構材料、電子信息技術、納米技術等;
4、能源技術,諸如煤炭工業技術、核能轉換利用技術、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電力工業技術等, 5、空間技術,諸如航天運載系統、人造衛星、大型載人空間站等。
由此,不難預測未來科技發展的革命性變革。今天的科技發明正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眾多科學家的夢想,它也向我們提出了許多不可回避的問題,開辟了諸多空間。尤其是它在一個更微觀的世界,解讀著人類的自身之謎。當然,不可否認,新型科技不僅給認識的深化而且給實踐的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解放。這對許多傳統的觀念和習慣不愧是一場空前的“大”掃蕩。與此同時,它也潛在地向我們提出必須在理解上和想象上盡最大的努力并予其以必要的關照與審視。唯其如此,才可以為那些研究者們解釋新觀察到的事實而提出越來越大膽的新理論。由此,我們不能冰封我們固有的思維,而是要不斷創造一些新的解釋方法與視角。
二、新型科技的窘境及對其理性反思
客觀現實表明,科技的快速發展的確使整個人類社會的物質財富豐富充盈,使人類生活等各方面有了一個質的飛躍。這不僅體現了人類的高度智慧,而且寫就著人類追求幸福的極至。但物極必反,“潘多拉盒子”引發的恐懼也彰顯著科技的局限。可以說科技每進一步,人類就須付出沉重的代價。諸如當今世界范圍內的生態失衡、能源危機等全球性課題的現實圖景無不顯現著科技發展下人類、社會、文明等都須付出的必然性代價。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人類自身文明程度的局限;反映出在科技發展的同時,人的素質等并未能得到相應的提高。目前的事實是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出現了空前的惡化。
誠然,科技是無辜的,科技本身并沒有錯,它并不能自覺地給人以傷害。詛咒也好,拒絕也罷,問題背后隱藏的真正殺手卻是科技的主人――人。我們知道,技術原本應是“中性”的,因使用方法不當,致使其可善可惡。技術的“雙刃性”就是來自于人性善惡的兩重性。在此意義上而言,我們不能一味地責怪技術,而應追究人類的本性。試想,沒有一個與科技發展同步的人類主體的理性覺醒,在這種人類智慧無限而人的精神提升有限這個二律背反下,只能導致地球上更多的災難。反思之,如果沒有具備現代意義上的高素質人,我們就不能站在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高度來思考這些問題,就不能超越動物性的生存法則來觀照社會,那么人類僅僅只能充當毀滅自身的劊子手。
從現實維度透視之,人類的悲劇恰恰是我們時下科技發展面臨的一個現實:種種全球性問題已經或正在潛在地威脅著全人類的安全和秩序。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文明的淪落,民族的衰弱,莫不是由于人的內在精神的自殺、道德倫理生活的偏廢所置。于科技發展而言,其無限的前途也被宿命地決定了。進一步而言,這已潛在地預設了其未來發展有限的可能性空間。而教育恰恰承載的是培養人、發展人、完善人、塑造人的偉大使命。所以,這給教育提出了一個極為嚴峻的課題――培養科技發展下與之相應的甚至是超越性的具有一定素質的人,從而消解理性局限。這誠然又是對當今教育提出的極為重要的挑戰。教育如何變革?其深層的切膚之痛如何消解?如何使人回到智慧的人性本身去?如何走出困境從而以更大的速度發展?如此等等的發問已是迫切需要應答的時代話題。
三、教育的應答及其變革導向
人類發展史告訴我們,文明的進步必須獲得自身的平衡,科技的發展必須有相應的道德信仰輔佐。這是我們“理性局限”深層反思之后的應答。消解上述窘境、使“異化”還原為本真、解構理性占主導的統治,這是教育責無旁貸擔負的更為重大的使命;這也是教育質的規定性使然。人的素質的提升、人格的培養、靈魂的再塑、善根的呼喚與吶喊正是對這一使命的有力回應。人類社會與文明必須在“兩極”擺渡中尋找一個切入點,從而引領社會與人的協調發展。現代教育必須立足于人的完整生命的塑造和健全人格的培養;現代教育必須從根本上反思其缺失;現代教育必須在深層次路向上完成其變革。有鑒于此,筆者以為:
首先是教育觀念的深層轉換,尤其是對當下教育的不斷認識、反思與批判。現行教育必須有一個在新理念引領下的革命性的認識與行動的一致共識:教育作為一個為未來社會培養人的偉大事業,其必須以高素質的、具有豐富情感與廣闊視野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的現代素質的人為旨趣;必須以之為出發點和歸宿邏輯地塑造人的生成。教育要讓學生學會:);心,學會關懷,學會理解……,從而提升人性,以之提升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換言之,教育的時代內涵更應注入一種情感的、生命的、和諧的、文化的價值旨趣,以之完成教育“照料人的心魄”(柏拉圖語)的神圣使命。
毫無疑問,發展、變革是時代不竭的動力。科技發展的同時也要有一系列與之相適應的重大發展。從整個人類發展的歷史及趨勢來看,科技畢竟正面功能大于其負面功能。于教育而言,科技不僅豐富、擴大了人對其自身的認識,尤其是對人自身奧秘探尋的諸多新成果,為教育學科的發展提供了一系列可資可鑒的科學依據與理論基礎。諸如當前對腦科學的研究表明:人腦是一個巨大的腦礦,而其利用率還不到10%,其大部分尚處于沉睡的狀態,有待于進一步地開發與利用。這不僅給教育的發展提供了更為深入的認識上的及理論上的、科學的有力依據,還為未來的教育發展開拓了一個新的視野與思維路向。同時,在思維領域也給教育的深層變革帶來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性反思。就此,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科技在不斷地推動、促進著教育的發展,它是教育變革內在的助推器與平臺,也是教育得以不斷發展的有力的外部條件。它使教育由感性走向理性的思考;由自發地被動適應到自覺地主動選擇。世界各國教育改革思潮此起彼伏,在更大的時空延伸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
然而,我們不難發現,科技發展在給教育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的同時,也給教育提出了一系列難以回避的挑戰。尤其是今天,教育究竟如何適應未來新型科技進而超越性地發展已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一個不爭的事實恰恰是科學與教育的發展出現了“二律背反”這個悖論。對此,有學者如是說“教育是現代科技發展進程中的障礙”。這絕非空穴來風,細思之,其合理性不難印證。就此,事實給我們作了最好的注釋。現實與教育旨趣的悖離,使教育備受良知、靈魂的拷問。教育病理性特征的凸顯也昭示了現行教育的種種弊端及潛在性毒性因子的危害。就時下來看,教育的整個生存狀態更是疲憊不堪,在痛苦中煎熬,在陣痛中徘徊。教育問題更不能簡單地視為一個教育問題,它更是一個社會、政治問題。從社會的角度審視教育,我們的教育無論觀念、內容還是教育方式等都難以跟上當下科技發展的步伐,甚至它已變成一種潛在的阻礙性的因素。
其次是教育的變革。為消解上述窘境,我們必須在教育制度、體制、觀念、內容等方面進行一系列根本性變革:從表層到深層,從感性到理性,從思維到范式,從封閉到開放、從適應到超越。我們必須站在時代的高度,高屋建瓴地統整全局,觀照人的素質及其生成;必須反思現行教育,從而實現教育的可持續發展甚至是超越的邏輯品性;必須在歷史維度,全球的視野下予其以歷史的觀照,從而消解時下的技術困境與價值虛無。教育要為文明的進步提供強有力的平臺。由此,在教育制度、目的、內容、方式等方面都需作相應的變革。
1、教育制度、體制的變革:現行教育的一些制度、體制的確與教育目的有一定的偏離,甚至是一種錯位。尤其在今天以創新為核心的時代,制度與體制在一定程度上卻成為抑制教育發展的瓶頸。就此而言,創新只能成為一種應然追求。教育的價值基座是培養人、發展人、塑造人、完善人。而我們不難看到,現行教育制度、體制相對滯后,其“勢差”潛在性地構成了阻礙教育發展的有力因素。我們知道,制度、體制的變革是需要一定時空條件的,它需要涉及社會制度等一系列更為深層的變革。由此可見教育制度與體制變革的艱巨性與長期性。盡管如此,其變革的總趨勢是必然的。教育必須沖破其固有的樊籬,才能迎接新科技革命的挑戰。其間,不可忽視的是制度、體制等方面的建設尚需要相關法律制度等諸方面的完善、健全。
2、教育目的: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就今天而言,教育更應是人的教育,彰顯其獨特的人文底蘊。教育的實質是對人的發展的一種價值限定。為此,教育目的應以提升人的素質為邏輯出發點,以之完善人的現代素質。人,應是自然生命與社會生命的統一,是理性與非理性的統一,是應然與實然的統一。教育所培養的人更應是一個道德的人;、一個具有智慧、權變、情感、生命的人。
篇8
一、人類基本需求觀念促進科技發展
(一)食物需求促進科技發展
民以食為天。這是人的基本需求當中最基本的一項。當原始的靠采集的方式果腹充饑不能滿足人類需要的時候,人們為了生存和繁衍所面臨的最重要問題莫過于如何取得食物。當人們從對野火的恐懼中鎮定下來,第一次有目的地從自然之火中去探取火種,留為己用時,這時候的人,就早已走上科學性人群的道路上了。“正如工具是物理科學和機械科學的基礎,火也就是化學科學的基礎。最先出現的是十分簡單而基本屬于化學實踐的烹煮法。從這個看來幾乎是偶然的用火法,首先才引出須要更特定地可控制的科學的燒窯法,以及此后的煉制金屬法。在枯枝上烤肉,或甚至用灰燼燜植物根莖,都無大困難,但煮沸就給人一個現實難題。由于此問題的解決,就注定跟來幾次大進步。最早的聰明立意是用革制的桶,或不漏水的筐,盛水于內,再投入燒熱的石塊,來燙熱水。在史前時代野宿地點周圍曾發見因驟冷驟熱而破裂的這類石塊。可見關鍵性的發見乃是在筐外涂上厚泥層可以放在火上烤,……人類歷史上一項偉大的創造——陶器,就是這么產生的。
人們為了采集植物和漁獵可食動物,在觀察和行動中獲得的有關植物的狀態和動物的習性的知識,就成為現代生物科學的起源和基礎。在獵獲動物前后的巫術儀式上在地上和墻上繪的獸畫,后來又出現的雕塑和雕刻中不僅有動物的外型,還有骨骼、心臟等器官。這意味著解剖學的誕生。“我們確實依靠原始生活中生物學方面t才有用圖達意的一些技術。這不但是視覺藝術的源泉,也是圖形符號、數學和書契的源泉。后三項具備,才使唯理科學成為可能。”
(二)服飾需求促進科技發展
在“衣”方面,圣經里說亞當和夏娃是因為偷吃了“禁果”知道了羞恥而穿了樹葉遮體,雖然這只是神話傳說,但也有其現實的基礎。衣服,哪怕最初簡陋到僅僅是樹葉和獸皮,也是因為人類遮體和御寒的需要而應運而生的。然而,在現代社會,這兩個需要已經遠遠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人們開始側重于自身的審美需要,衣服就開始更多地擔當起人們裝飾自身的功能。人們拒絕單一的樣式和色彩,不斷變換服飾風格。首先從衣著結構上來看,由過去一衣多季講究經濟耐穿的單一型,轉向了追求新穎、高檔、美觀的多樣型;由簡單型、單層次、一衣多季,向復雜型、多層次、一季多農的方向發展。其次就服裝的式樣和型號來說,也由單一化轉向多樣化:由封閉式、色彩單
一、男女不分的情況向開放式、豐富多彩的時裝發展。
不僅如此,當代人們對服飾還有安全的需要。因為服裝中如果含有甲醛、可分解芳香胺、有害的重金屬元素及熒光增白劑超標,就會對人體造成危害。人們越來越傾向于用純棉布料取代化學纖維,對于人造絲、彈性纖維、人造纖維等非自然材質則強烈抵觸。純棉制品于是大行其道。新科技甚至發明了“彩棉”服飾來滿足人們對于安全的需要。
除此之外,在人們的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崇尚品牌、追求時尚、注重品位就成為其內心的需要。經濟學家凡勃倫的消費理論認為,服裝檔次的高低是一個人修養、氣質、風度的重要體現,關系到社會和周圍的人對自己的評價。在生活水平達到一定程度后,崇尚品牌、追求時尚、注重品位就成為人們的內心需要。現在人們的品牌意識較強,服裝消費檔次提高,各類服裝市場占有率出現向少數品牌集中趨勢。
(三)居住需求促進科技發展
在“住”的方面,現在人在居住環境方面已經遠遠不滿足于傳統上遮風避雨,安魂入夢的需要,人們的注意力也由傳統的臥室,廚房轉向起居室,廚衛的設計和設備,房子建筑也由傳統的一廳轉為兩廳,一衛轉為雙衛。在現在建筑中,擴大起居室,采用地熱技術,選地在山水間,都是為了迎合人們對于住的更寬敞,更舒適,更多陽光,更美景致的需要。建筑材料現多傾向于低能耗,綠色環保,也是為了滿足人們對于健康安全的需要。
(四)出行需求促進科技發展
在“行”的方面,人類根據交通的需要,通過科技發展,創造了現代化的交通工具和通訊工具,火車、汽車、飛機等交通工具的問世,使千山萬水的距離大打“縮短”,電報、電話的發明使用,使全世界的人能緊密地聯系在一起。
二、道家自身需求觀念促進科技發展
(一)煉丹觀念促進了化學科學的發展
中國古代化學產生于煉丹的過程。煉制外丹是道家求長生的主要方法,它是用爐鼎燒煉鉛、汞等礦石藥物或草木藥,以制成供服食的仙丹。煉制外丹的過程就是各種無機化合物之間重新組合、發生化學變化的過程。道士們煉金燒丹的同時也在從事著化學工作,在大量的實驗中,他們逐步積累了對物質的化學性質的認識,成為實驗化學的先驅。煉丹術不僅為中國古代化學的發展積累大量經驗,更總要的是,它還發明了火藥。
(二)長生不老觀念促進古代醫藥科學學的發展
眾所周知,道士煉丹是為了長生不老,得道成仙。但往往服食丹丸后會發生中毒事件。古代很多人都是因此中毒而死。不得已,煉丹家開始在丹藥中加入草木植物,也因此發現了新的藥物以及藥物的新藥性,豐富了醫藥學的內容。然而,他們卻不知道他們正在開辟一個新的重要科學領域——制藥學。
(三)煉丹觀念促進古代礦物科學發展
為了成仙,就需煉丹,煉丹就需采集、認識各類礦物質,硫、汞、鉛、砷等等。在煉燒過程中更認識到這些礦物質的物理、化學性質,例如汞易升華,硫易氧化。為了煉丹還需制備良好的工具,如鼎、爐,二者皆需耐高溫。道教徒在煉丹過程中為了防止鼎內的一些氣體跑出以影響丹藥之仙效,或為了阻止外部的空氣進入,與鼎內的丹砂發生氧化反應等,遂想到用一種物質來密封鼎器之口,以達到上述目的。他們發明的這種密封物質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水泥——六一泥。它的主要原料有:含硅、硅酸鋁及氧化鐵、錳、鈣的赤石脂礦石,含硝酸鹽、氧化鋁、氧化鎳等的滑石,含碳酸鈣、磷酸鈣和硫酸鈣等的牡蝠,還有含硫酸鋁等的礬石等等。從六一泥的原料配制可以看出,道士們已經了解到某些礦石的性質,并開始利用它發明制造其他物質。總之,煉丹者在煉丹過程中逐漸認識了更多的礦物質,掌握了它們的各種性質。這就為中國古代礦物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所以,李約瑟在研究中國古代有沒有科技的過程中,曾對道教文化在中國古代科技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加推崇。甚至將“道”與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所說的“邏各斯”相提并論,認為它們都是事物的規律。他認為,道教的“無為”并不是要人們無所作為,而是要人們“不做違反自然的活動”。道家對道的把握,要求減少運用通常的知識到極點,達到無為的地步,方能獲得大道,這似乎有點要求超出平常的創造性思維的意思。道教依靠對這種思想和追求的把握,通過煉丹發展了中國古代的科技。
篇9
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的科技發展戰略開始發生轉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規劃與科技部隨后制訂的科技發展規劃和高技術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了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的總體目標,強調要在“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和“提高科技持續創新能力”兩個層面進行戰略部署,在進一步發揮勞動密集型產業比較優勢的同時逐步形成我國高技術產業的群體優勢和新的比較優勢。2002年12個重大科技專項的啟動,標志著我們在實踐上開始擺脫多年來以跟蹤模仿為主的科技發展戰略,向以自主創新為特征的跨越式發展模式轉變。2003年以來,按照“十六大”的要求,根據適度超前原則,科技部著手國家中長期科學技術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的轉變進一步國家意志化。對這一轉變過程的基本動因進行分析,有助于我們對當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的若干爭論有一清醒的判斷。
一、國際政治動因:技術威懾成為斗爭焦點
民族國家科技發展戰略的選擇,既決定于本國經濟發展水平和階段,也受國際政治因素的影響與制約。20世紀末以來,現代高科技廣泛運用于戰爭使得技術優勢成為各種威懾力量中最具決定意義的因素。國際關系的強權背后是技術強勢的支撐,科學技術水平是一個國家總體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的體現。今天的高科技已經成為影響國際政治軍事格局的主要因素,技術上的領先是國家參與國際政治較量、擴大國際影響力的物質基礎之一,技術威懾是比直接使用武力更為有效的威懾手段。一個國家只有擁有符合時代特征和社會生產力發展趨勢的現代科技工業體系,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追求實力和影響,獲得國際政治中的戰略主動權。在當代世界上的不穩定因素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對涉及國家安全和國家競爭力問題的那些科學技術的發展,中央政府必須從整個國家和民族利益出發,通過科技發展戰略的制訂來引導其發展。
從科技發展史來看,引進吸收和自主創新是一個民族與國家技術進步的兩種主要途徑。后,由于外部環境的制約,自主創新和“科技追趕”成為我們政策設計的基本特征。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隨著世界安全觀念的變化,各國對經濟利益的追求使得政治和軍事因素不再是國家間關系的唯一主導者,、發達國家將制造業向國外轉移導致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發生了某些變化。“以市場換技術”戰略的實施,使得我們在一段時間內忽視了自身的科技積累和自主創新,將外資導向型經濟發展帶來的技術引進作為中國科技發展的主要途徑。應該說,這種戰略部署是與全球化的歷史趨勢相一致的,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我們必須看到,高新技術和一個國家在世界上的政治地位密切相關,其發展已經不單純是一項經濟范疇的活動。作為國家政治戰略意圖的一種表現形式,西方發達國家不可能把真正的高新技術轉讓給中國。由于一些國家將中國崛起視為是對既定國際格局的挑戰,正在試圖對中國的發展進行壓制,因此經常把技術特別是高端技術問題政治化。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可能把技術合作和引進作為我國科技發展的長期戰略方針。我們必須分清科技發展的國家目標和企業目標。在企業運行的微觀層次,可以繼續堅持比較優勢的技術引進,但是在國家戰略層面,必須堅持把技術的趕超和跨越作為重點,大力發展戰略產業。
在綜合國力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代世界,維護生存權和發展權不受侵害是一國政府的兩項基本職能,也是民族國家的根本利益所在。目前我國的科技能力尚不足以承擔起保障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的歷史重任,“技術瓶頸”是我國經濟社會長期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從世界發展大勢和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的角度來看,在科技發展上擺脫過去的跟蹤模仿向自主創新轉變,是我們必須確立的戰略思維,經濟利益和安全利益的統一應該成為技術選擇的出發點。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的外部環境不可能有過去20多年那樣好,戰略機遇期同時也是安全上的高風險期。我們必須從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綜合安全利益出發,主動進行科技發展戰略的調整,提高國家戰略能力,預防和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沖突或者戰爭。21世紀是戰略技術和戰略產業競爭的世紀,自主創新是維護國家和安全的最佳選擇。沒有自己的戰略技術和戰略產業,中國要在世界競爭格局中獲得相對優勢地位是不可能的。我們逐漸成型的新科技發展戰略之所以強調要著重研究解決事關國家中長期發展和安全的戰略性和前沿性高技術問題,在一些關系國家經濟命脈和安全的高技術領域,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并在若干重要領域和關鍵產業實現技術發展階段的跨越,就是基于這樣的考慮。
二、國內經濟動因:經濟增長模式轉變
過去20多年中國的發展是以數量擴張為特征的“數量型增長”,經濟增長明顯超前于科技進步。在比較優勢戰略指導下,雖然技術引進對中國經濟增長發揮了巨大作用,但是中國自主科技進步進程緩慢,統計意義上的中國產業競爭力的知高并不等同于中國企業競爭力的同步提升。新世紀開始后,由于科技和信恩化的飛速發展,我國已經進入到不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就不能促進經濟發展的時期。在全球化所導致的南北貧富差距拉大的情況下,在經濟增長與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單純依靠消耗自然資源和發揮廉價勞動力的比較優勢來積累資本、換取技術、發展經濟的做法已經落后于時代。只有提高經濟發展的科技含量,增強中國自主產業的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由“數量型增長”向“質量型增長”的轉換,我們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敗之地。21世紀前10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關鍵時期,也是我國科技創新能力需要實現歷史性跨越的階段。這一時期自主科技發展狀況如何,直接決定了中國能否在21世紀中期實現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這是我國科技發展戰略轉型的一個主要原因。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到2020年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這個目標不僅是經濟數量增長的概念,更是生產力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大幅度提高的綜合體現,是經濟和社會發展質的提升。作為從屬于國家經濟社會總體發展戰略的科技發展戰略必須為這一目標的實現服務。現在,我國科技競爭力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為了實現科技發展“三步走”戰略設想,爭取到2020年前后科學技術整體水平達到發達國家中等水平的中期目標,形成強大的自主創新能力,在高新技術領域占有一席之地,形成支撐我國核心競爭力的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基礎,必須完成科技發展由跟蹤為主向自主創新為主的戰略轉變。正因為如此,我們根據適度超前的原則,從2003年開始了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制訂工作。經濟全球化和地區經濟一體化使我們可以在更大范圍內、更高的層次上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科技資源、科技人才和科技市場,但是“全面開放、跨越發展”應該是我們在確定科技發展戰略和政策時必須堅持始終的基本思路。
中國全方位地參與國際分工體系這一歷史變化加快了中國工業化的進程。但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工業化的發展主要表現為一種“外來型工業化”。一方面工業化所需關鍵技術大多來自國外,另一方面東部和中西部經濟聯系不緊密,沿海地區的技術引進沒有起到拉動內地經濟增長的作用。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我們提出了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即從世界經濟、科技、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出發,結合中國的實際,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以工業化促進信息化,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道路。新型工業化是以科學技術為先導的高科技含量的經濟,強調科學技術的自主創新和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這一變化意味著,我們的科技發展必須考慮可持續性,努力改變中國經濟發展過于依賴外資和國外技術的局面。中國經濟發展的關鍵問題是國內技術發展。新型工業化成效如何,主要看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是否提高。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普適性”:“科技是牽頭的方面”應該落實到我們工作的方方面面。正因為如此,科技部在2003年工作要點中強調,“制定科學和技術長遠發展規劃”是實現科技發展戰略向自主創新轉變,大幅度提高科技創新能力、國際競爭力、對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力的重大措施,必須以原始創新為主,引進和創新相結合,實現我國技術和經濟的跨越式發展,努力使中國成為技術創新型國家。
三、世界經濟動因:貿易保護主義和知識產權爭端加劇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世界經濟發展已經由資源驅動、資本驅動向創新驅動過渡,同時促進經濟增長的各種生產要素由過去單純的縱向流動轉向同時共存。這一變化意味著作為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戰略沒有必要嚴格遵照梯度轉移的漸進式模式,而完全可以利用信息技術進步提供的有利條件實現本國科技的跨越式發展。在今天的國際經濟格局中,一個國家或者地區在國際分工中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現為產業鏈條或者產品工序所處地位及增殖能力的提升上,發達國家更為注重科技研發,依靠知識產權來增加物質財富總量而把制造業等轉向發展中國家,從而形成一種新的依附關系:技術上的依附。這使得落后國家的財富總量盡管與過去相比有所增加,但是卻無法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整體差距。盡管我們不能因為加工制造環節的附加值低而否認參與新型國際分工的、承接發達國家加工制造環節轉移的經濟合理性,但卻不能放棄對技術先進性的更高追求。跨國公司把制造部門轉入發展中國家,其出發點是對利潤獲取的考慮。在這種格局中,東道國的產業發展由跨國公司而不是由本國決定,發展中國家除了提供廉價勞動力,很難涉足核心技術,生產規模的擴張并不能促進產業結構的同步升級和優化,很難談得上真正的發展。我們提出全面落實人才、專利和技術標準三大戰略,切實推進重大科技專項工作,就是從這種認識出發的。
現在,我國有關政府部門已經提出了2020年中國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力爭達到4500億美元的目標。但我們不得不面臨這樣一種現實,那就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與過去相比已經有了很大變化。首先,入世后中外知識產權糾紛不斷。自2002年6C聯盟向中國DVD生產企業征收專利費以來,類似事件不斷增多,從而增加了中國企業的成本壓力。這一現象要求國家應該從戰略高度考慮制定相關的宏觀指導政策,引導企業從追求短期效益轉向通過增加創新能力謀求長期效益的軌道上來。其次,國外針對中國的技術壁壘和反傾銷問題更為嚴重。
1996年至今,中國已經連續7年成為世界反傾銷頭號目標國,2003年前三季度國外對我國反傾銷保障措施立案共計42起,涉及金額10.7億美元;調查表明,2002年我國71%的出口企業、39%的出口產品受到國外技術壁壘的限制,損失達到170億美元,均高于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前。不掌握專利和技術標準的危害性可見一斑。強勢增長與弱勢競爭力并存這一過程持續的時間越長,中國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就越弱,國際政治經濟格局變動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影響就越大,中國自主選擇的空間就越小。另外,外資導向型的經濟發展模式使外國資本在中國獲得巨大利益的同時擠壓了中國企業發展的空間,中國企業的生存環境日益惡劣。如果國家不適時調整科技發展戰略,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戰略就是一句空話。
全球化背景下區域合作加強的同時貿易保護主義盛行的事實說明,當今的世界市場并不是完全競爭的世界市場,政府依然在各國經濟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因為技術壁壘和反傾銷的運用都是借助政府力量,其應對顯然不能僅僅在企業的層面上進行,同樣必須動用國家資源。我們不能以自由貿易和靜態比較利益來指導中國產業的發展,應該通過高新技術的發展創造動態的比較利益。中國的科技發展必須堅持市場機制與政府組織協調相結合的原則,國家要掌握關鍵部門關鍵技術和行業技術標準。事實上,盡管20多年來我國一直堅持的是市場導向的發展戰略,但是政府作用始終是我國經濟增長內在決定性因素。根據國家信息中心在中國加入WTO一年后對國內24個中央和地方權威經濟研究單位的經濟學家進行的問卷調查,近七成的專家認為政府行為是經濟增長的主因。強化政府在科技進步中的戰略決策能力和宏觀調控能力,是世界各國的共同選擇。發揮政府作用,保持戰略技術及產業領域的相對完整性和獨立性,同樣也是我國科技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這里,我們要特別注意利用WTO規則中的“國家安全”例外原則,在公開、透明的原則下合理合法地保護國內產業。不然,依靠企業自身與在技術和資本上都十分強大的跨國公司競爭,中國科技進步的前景不容樂觀。
四、科技動因:科技短缺與科技起飛問題
世界經濟發展的歷史表明,在經濟活動中存在一種“短缺效應”,即經濟增長水平和速度是由最短缺的生產要素的數量和質量決定的。對發展中國家來說,科技短缺是種普遍的現象,是制約經濟增長和國際競爭力提升的關鍵因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科技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高新技術研發基礎仍然較為薄弱。從目前來看,我國的科技短缺主要表現在缺乏原始性創新能力上,即自主知識產權少,由此導致中國在一些關鍵領域內形成強烈的對外技術依賴。為了改變這種狀況,2002年科技部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增強原始性創新能力的意見》,指出原始性創新是科技創新的主要源泉,是科技與經濟獲得重大發展和超越的前提,已成為決定國家間科技乃至經濟競爭成敗的一個重要條件,我們必須利用國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加入WTO的機遇,把增強原始性創新能力作為我國新時期科技發展戰略的重要指導思想。為了加快實施專利戰略,切實提高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總量,科技部又于2003年2月出臺了《關于加強國家科技計劃知識產權管理工作的規定》,以促進國家科技計劃在高起點上創新,實現技術跨越式發展。
但是我國現在仍然有一些人認為,在比較優勢基礎上形成的產業分工體系是一種內生地促進產業升級和轉換的機制。國內差距和國際差距的縮小是我國現代化進程的兩大根本任務。盡快縮小與發達國家的差距意味著我們必須在與世界經濟的聯系中取得超過其他國家的利益。勞動密集型產業由于技術水平和附加值低,顯然無助于這一目標的實現。更為重要的是,這種發展模式強化了對發達國家技術轉移的依賴,使我們的科技開發能力呈惰性降低,無助于產業結構的升級。由于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和民族國家政策設計的自利性,中國的科技進步不能完全放在國外技術的“本土化”上,而應該考慮把“國產化”作為追求目標。開放市場和加入WTO并不意味著不能有國家意志和國家發展戰略;融入全球經濟體系,也不是被動地接受國際分工,而應主動地調整戰略,實現產業升級,增強國家的競爭實力。我們不掌握關鍵核心技術的“本土化”,不可能給我們帶來最大的收益。當然,我們要根據世界經濟發展的新特點賦予“國產化”以新的內涵。
篇10
關鍵詞:科學;倫理;關系
新世紀,知識經濟的朝陽正冉冉升起,人們對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的關注可謂前所未有。互聯網、克隆羊、人類基因圖譜等,都提出了科技與倫理相互關系的一些尖銳的新問題,需要我們進行認真深入的思考。
1 目前科學技術發展與倫理沖突表現
(1)當代科技發展引發的倫理沖突具有深層次的影響。
例如克隆技術,克隆技術的誕生將使人類能夠操縱基因,打破種屬的界限,人類可以改變物種的基因構成和機能,但是從倫理道德角度來看,克隆人將干預人類自然發展,改變人類親緣關系,打破人類生育概念和傳統生育模式。這些沖突比曾經生命技術帶來的沖突更加嚴重和深刻。
(2)當代科技發展引發的倫理道德沖突涉及領域更加廣泛。
例如,安樂死、人工受精等研究帶來的生命倫理問題;網絡技術帶來的網絡倫理問題,利用網絡的虛擬、無序、開放等特征導致的網絡犯罪,網絡侵犯等;核能、核武器的和平利用引發的倫理問題等等。
(3)當代科技發展引發的沖突更加直接,更加尖銳。
例如,高科技應用導致的生態環境污染問題,克隆技術引發的人類身份確定問題,核能的開發引發的安全以及世界和平問題,這都是直接關系到人類生存和發展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問題。
2 科技與倫理的關系
(1)科學技術對倫理道德的影響。
在人類文明史上,科學技術的進步都直接或間接地推動著人類倫理道德的進步。科學技術是推動包括道德進步在內的文明發展的偉大動力,必須以科學的“真”,促進道德的“善”,以實現真、善、美的統一。科學技術的發展擴大了倫理道德領域。在任何時代,科技的發展和科技成果的應用必然導致人類實踐領域的拓展。科技進步對倫理道德領域的擴展,其具體方式和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從中世紀歐洲的宗教統治科學到文藝復興,正是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才使得中世紀的宗教道德受到嚴重沖擊,從而促進了人類道德的不斷發展,促進了新的倫理觀念的形成。另外,科學技術活動對個人優秀道德品質的形成,也有重要的推動作用。正如科學家薩頓所說“:科學是人類精神的最佳清潔劑,它摒棄一切宗教,唯取最高的信仰。”
古希臘哲學家認為智慧和知識是構成道德行為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提出知識就是道德。德國現代物理學家包生爾認為,科學知識是構成人類道德的重要方面。他認為一個時代對知識的評價可以用作衡量時代精神的標準。由此可見,科學與道德有著較深層次的內在聯系。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不斷走向文明、走向道德,從原始人到現代人,在倫理道德上不知進步了多少,難怪近代倫理學家們對那種知識使人類退化的觀點提出了強烈反對。他們認為,科學技術知識有利于陶冶人的品性,創造豐富的物質財富,使人生活幸福。
科技發展和科技成果的應用推動了倫理道德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為道德主體的全面發展和道德進步創造了有利條件,其對道德建設的推動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促使道德主體提高科學文化素質,道德主體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是道德建設的基礎和前提。現代科技的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從客觀上對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科技現代化的條件下,勞動者不再以體力和經驗為基礎,而是以智力和知識為基礎,勞動者的科學文化素質得到普遍提高,對社會的倫理道德建設具有促進作用。②科技的現代化有助于提高道德主體的民主意識。民主意識是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也是道德素質高低的標志之一。有關研究表明,政治生活的民主化與科學文化水平存在函數關系,人的科學文化水平越高,民主意識越強。用科學知識武裝起來的勞動者通常具有強烈的民主意識。此外,隨著系統科學等新興科學的興起,系統思維等現代思維方式逐漸取代了傳統的思維方式,人們的智力水平得到提高,自然也增強了其參政議政的意識和能力。③促進道德主體個性全面發展。一方面,科技的現代化對勞動者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科技成果的應用也提高了道德主體的認識水平和思維能力,促進了其科學世界觀的形成,并為其個性的全面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2)倫理道德對科學技術的影響。
科技是推動社會發展的第一生產力,也是建設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社會行為,承擔著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科技一旦不被正確地使用,必將產生惡劣的影響。科技發展必須重視倫理規范,以弘揚科技的正面效益,扼制其負面影響,更好地為人類造福。從這一點來說,科技發展必須遵守一定的倫理規范,一切不符合倫理道德的科技活動必將遭到人們的異議、反對,被送上道德法庭甚至受到法律的制裁。有些科技活動特別是現代高新技術活動,存在著可能的或潛在的風險,也需要倫理規范,以預防不良后果或災難的發生。如克隆人問題、基因工程、基因組遺傳信息的應用和隱私權問題、基因歧視問題、基因診斷與基因治療問題、轉基因食品與轉基因農作物問題、遺傳資源和多樣性保護問題,以及基因武器問題等等,不一而足。它們涉及到人類個體安全和國家安全、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等重大問題,不可小視。試想,如果克隆人的科技活動允許自由進行的話,許多意想不到的社會問題可能會接踵而至:人倫關系混亂,性別比例失調,希特勒優生理論沉渣泛起,所以應該禁止。又如基因工程技術可以打破種屬之間的遺傳屏障,很容易在試管中進行各種遺傳重組,制造出可能的“怪物”,直接威脅人類生命安全或破壞生態平衡,所以此類工作不僅需要倫理規范,還要制訂一些專門的規章制度,以規范其行為,使其負面影響減小至最低程度。基因武器是近來報刊上經常談論的話題。根據不同種族基因組多樣性特點,采用基因工程技術手段,有可能設計、研制出針對某一種族的基因武器,從而對某一種族和國家的安全造成潛在的和巨大的威脅。對此,應達成國際性的倫理宣言和協議,反對和禁止此類科技活動。
3 正確處理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的關系
我們應該辯證地看待人與科技手段的關系,兩者的關系中,人是目的,科學技術是手段,科學技術是為人服務的。科學技術的發展就是人的發展,人有能力支配科技手段從自然中不斷獲得自由,與此同時,他也需要尊重工具系統的規律和性能,服從工具操作要求。任何時候都沒有絕對的自由,人從自然中獲得自由是基于對必然性的認識和遵循。那么人對科技工具的服從,也是對自然規律的遵循,工具系統是以人工裝置的方式體現了自然規律。工具技術對人具有一定程度的控制和壓抑,這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單方面地發展科學技術,并不能使人一定得到幸福和滿足。要緩解和減輕科技手段對人的控制和壓抑程度,必須需要倫理道德的關懷。倫理道德表征的是人的主體精神世界。作為人的一種自我意識,人文精神力求發現那些使人成為人或規定人之為人的東西,要窮根究底地追溯人何以作為人存在、人何以會具有那些屬人的東西。作為一種主體尺度,倫理道德是人的本質力量的歷史積淀和集中表現,它是人作為主體的一切活動的內在根據。它內蘊的是一種以人為本位、尊重人的尊嚴和價值、維護人的地位和權利、實現人的目的和理想的人本意識,體征了人類對人生價值和意義的追求,是人的精神的核心和靈魂。科學技術是中性的,所以科學技術是否運用得當,是否合理,這是科學技術本身所無法解決的,因為這不是一個技術上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它是一個倫理道德和價值觀問題。所以,為保證科學技術的合理、正當運用,應該用倫理道德來協調其發展,使其發揮對科技的導向與規范作用,讓科技發展真正服務于人類。
參考文獻
[1]王文娟,李宏英.正確認識和處理科技發展與倫理道德的關系[J].山西科技,2009,(3).
[2]岳磊,蔣富強.略論科學技術與倫理道德[J].科學之友,2008,(12).
[3]曹惠芳.科技行為的倫理思考[J].滄桑,2010,(1).
- 上一篇:生物多樣性科普活動
- 下一篇:人文主義思想的核心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