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和文化的關系范文

時間:2023-11-07 17:51: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歷史和文化的關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歷史和文化的關系

篇1

論文摘要:文化生產力的產生不僅有其深刻的社會根源和時代背景,也有其深盡的哲學墓礎。它是馬克思唯物史觀關于“生產力理論”、“精神生產”和“人的全面自由發展”等思想發展的邏輯必然。深入探討文化生產力問題不僅在實踐層面有助于當前我國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繁榮

   應當指出,上述觀點也是對馬克思生產力理論的豐富和深化,同時也顯示出各自的局限性。當代社會,由于需求和產品成為影響生產力 發展 的重要因素。因此,以需求和產品為標準來分析當代生產力,生產力又可劃分物質生產力和文化生產力,這樣就誕生的一種新的生產力形態—文化生產力。這種生產力具備了上述當代先進生產力一信息生產力、科技生產力、智力型生產力、和諧型生產力的特征,但又不是某一種生產力能夠涵蓋的。物質生產力生產的物質產品主要功能是滿足人的物質需求,而文化生產力生產的產品主要滿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物質需求對于人的生存來說固然具有基礎性、根源性,但是在人的需求層次中,物質需求屬于低層次的需求,而精神文化需求則屬于高層次的需求。人的精神需求固然離不開物質生產力,但主要是依靠文化生產力的發展滿足的。在這個意義上理解,生產文化產品和提供文化服務的文化生產力應是生產力發展的新階段。在當代社會,文化生產力對 經濟 和社會發展的作用越來越突出,日益成為占據當代社會主導地位的生產力形態。

    其次,文化生產力對 哲學 關于“精神生產”思想的新發展。馬克思在批判繼承古典 政治 經濟學的“精神生產”理論的基礎上,充分肯定了“精神生產”在整個社會生產中的地位和作用,強調“精神生產”是社會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指出,“宗教、家庭、國家、法、道德、 科學 、 藝術 等等,都不過是生產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產的普遍 規律 的支配。”均馬克思的精神生產主要包括這樣幾層意思:第一,精神生產是在物質生產和經濟發展的一定條件下產生出來的,受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是整個社會生產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與物質生產同屬于人的“生命活動”,是人的存在方式之一;第二,把藝術與宗教、法、道德、科學等歸為不同于一般生產的另一類生產,這類生產雖受生產的普遍規律的支配,但卻是一種特殊的生產活動。第三,強調精神生產的“人屬方面”,從人的類本質及人與動物相區別的角度,把精神生產理解為“全面生產”即人的自由自覺活動的一部分,是不受肉體需要支配也進行的“真正的生產”,是“按美的規律來創造”的生產。第四,明確提出了與物質生產力相對應的“精神生產力”概念,并認為物質生產力對精神生產力起決定作用,而精神生產力反過來又影響著一定社會關系的形成和解體,“所有這些關系的解體只有在物質的(因而還有精神的)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才有可能。”因柳在馬克思所處的時代,文化生產規模狹小,市場經濟不夠發達,經濟與文化的聯系沒有像今天這樣密切,文化在經濟社會發展的作用尚不突出。這一時代的局限性,馬克思不可能形成自己的文化生產力的理論。面對今天經濟文化一體化的特征,顯然馬克思所講的作為人類一般精神文化活動的“精神生產”,就不能容納這一事實。

    從人類一般的精神生產理論發展到文化生產力理論,是對馬克思精神生產理論的又一次提升和發展。雖然二者都屬于人類的基本實踐活動,但在馬克思那里,精神生產的實質是一個認識論范疇,精神生產即“關于意識的生產”,是人的主觀活動,是認識產生的直接來源。其基本內容包括“思想、觀念、意識的生產”和“政治、 法律 、道德、宗教、形而上學”等諸種社會意識形式的生產;而文化生產則屬于生產活動,其本質上是一種客觀物質生產活動。物質生產和文化生產這兩個概念,只是從需求和生產的角度來區分的,不能因為文化生產活動生產的是文化產品,而認為它是人的純主觀的精神活動或認識活動。只要是生產活動,都是客觀的物質活動。這一本質并不因為需求和產品的不同而改變。

    精神生產活動由一般的實踐活動發展成為一種自覺的大規模的生產活動,是精神活動自身內在矛盾的必然結果。人類的精神活動和物質活動存在著根本區別,精神活動的特點是內在性,即人的主觀的內在的東西。但精神的作品不能以純粹精神的形式存在,而要借助于物質載體才能存在。這就產生了精神與物質的矛盾。德國古典哲學家黑格爾稱之為“讓度”。但精神生產究竟怎樣“讓度”,采取何種具體形式“讓度”則取決于時展狀況和人類的需求狀況。在人類社會發展的漫長 歷史 時期,由于生產力發展平低下,物質需求占主導地位,精神文化需求只是極少數人的奢侈品,這種條件決定了精神活動的“讓度”或外化形式有兩種基本形式,一是非生產活動方式,不通過商品交換方式使精神得到“讓度”,如極少數人的自我欣賞的形式,或者以公益的形式等;二是以生產經營的方式,通過商品交換使精神生產得以“讓度”,即提供文化產品供人們使用和消費(欣賞和娛樂)。

    隨著人類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物質財富的增長,人類從整體上告別物質匾乏,精神文化需求大大提高。為滿足這種需求,精神生產的“讓渡”形式必然發生轉化。在當代社會,只有采取社會化大生產的形式、引人市場經濟機制、利用 現代 科學技術手段,才能生產出更多更好的文化產品,以滿足人類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在當代社會,社會化大生產、市場經濟機制以及現代科學技術手段就是人類精神“讓渡”的最佳方式。進人21世紀,文化生產力飛速發展,在經濟及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面對這一現實,把馬克思的精神生產力理論發展到文化生產力理論,既是實踐的需要,也是哲學本身發展的迫切要求,文化生產力理論是馬克思精神生產力理論的繼承和發展。

    再次,文化生產力對哲學“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理論的新發展。“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是馬克思哲學的重要內容,也是馬克思一生為之奮斗的崇高的社會理想。在馬克思看來,這一理想的實現決不是對原始 自然 人的“復歸”,也不是對抽象“人性”的放肆和張揚,而是一種建立在社會生產實踐基礎之上的“消滅現存狀況的現實的運動”。并且,馬克思還認為,“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絕不能僅僅靠物質生產領域的進步來實現,它是“作為目的本身的人類能力發展的必然結果”,其中精神生產是促進和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的重要途徑或條件。第一,“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本質的豐富、展示和提升,是人對自身本質的全面的占有。人的全面發展是“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它包括生產形式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社會關系的豐富和發展以及各種能力的發展和提升。第二,人的自由發展是“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的發展,即個人特有的生理素質、心理素質、思維方式、行為方式以及特有的興趣、愛好、性格、氣質等等,它的發展是人的發展的高級形式,其結果是“有個性的個人”的形成。在現實中,人的全面發展和人的自由發展又是互為前提、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第三,社會實踐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思想得以實現的現實基礎,主要指高度發達的社會生產力、消滅舊式分工和私有制。人是實踐的主體,也是實踐的產物。人的發展的本質就是人自身內在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展示、豐富、張揚和提升,是人通過他的社會生產實踐將自已的內在需要、意志、愿望、能力等內在的力量對象化或外化的過程,并在這種對象化過程中不斷地使自己的本質力量不斷地得到拓展、完善提升,進而不斷地占有自己的本質并成為自己對象的主人。

    文化生產力是實現“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重要條件。馬克思強調的物質生產實踐活動只是“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前提,而并不能使“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自然而然地實現。人的全面發展是人的發展的全面性,最基本的是人的身心發展的不缺失。因此,它不僅包括“肉體”,而且還包括“精神”。并且人的“精神”領域是極為寬泛、復雜的。既包括“知”、“情”、“意”,也包括“真”、“善”、“美”。而人的自由發展是人的發展的自由性,其實質是人對外在限制的擺脫、突破和超越,不斷擺脫任何外在的目的,能夠自己支配自己的發展;人的發展是人的內在本質力量自愿地、自主地、自覺地外化、豐富、揚和提升,其結果是“有個性的個人”的形成。人的全面而自由發展的內容和特點,是很難純粹靠物質生產的進步來實現的。物質生產本身只能為精神需求的滿足提供基礎條件,但無法直接提供精神文化產品來滿足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篇2

關鍵詞城市道路綠化;管理;問題;對策;四川西昌

中圖分類號S731.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 1007-5739(2011)02-0277-01

近年來,隨著西昌市國民經濟的蓬勃發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城市生態環境建設,加快了城市綠化建設步伐,通過植大樹以及拆墻透綠、拆危補綠、見逢插綠和廣泛發動各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開展綠化活動,城市綠化面貌煥然一新,城市綠化面積迅速增加,西昌市生態環境和城市居民生活環境得到較大地改善和提高。該文通過實地調查并結合施工中的親身實踐,指出了目前西昌市城市道路綠化養護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綠化養護管理的方法和措施,以期對該市今后的城市綠化建設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1西昌市道路綠化現狀

西昌市城市綠化經過近5年發展,形成了以航天路、城南大道、邛海周邊為重點的綠化格局,在樹種上以熱帶、亞熱帶主要樹種為主,溫帶樹種為輔,配置上做到四季有花、有葉,喬、灌、草相結合的立體景觀帶。2010年,西昌城市綠化率達到98%,綠地率達到31.28%,綠化覆蓋率35.35%,人均公共綠地9.65 m2;城市規劃區綠化率98%,綠地率33.5%,綠化覆蓋率35%,道路綠化率98%。

2城市道路綠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各項指標不斷提升的同時,綠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規劃設計及施工時過分強調景觀效果,而不考慮樹木的生態習性及生物學特性,在種植材料的選擇上十分盲目,大量引進外來樹種;過度密植;大樹移植成活率較低;城市道路綠化養護管理工作制度不健全;綠化養護意識淡薄;水肥管理不當;人為破壞嚴重等。

2.1缺乏科學的規劃與設計

西昌市城市道路綠化指導思想不明確,特別是迎賓大道、機場路等幾條城市主要進出口通道沒有制定科學、長遠的綠化規劃與設計方案,在樹種選擇與配置上十分盲目,曾經多次栽植又多次挖除,造成重復綠化,極大地浪費了人力、財力和物力[1]。

2.2大量引進外來樹種

目前,西昌市的綠化苗圃以個體戶經營為主,規模較小,還不能充分提供鄉土植物種苗,優良品種選擇空間狹小。城市所需綠化苗木沒有地方特色,大部分從山西、廣東、浙江、成都、湖北、重慶等地調運,種苗來源比較紊亂,苗木品種混雜。城市道路、庭院、住宅小區、公園綠地中引進了大量的外來植物,如水杉、香花槐、垂榕、橡皮樹、高山榕、藍花楹、加納利海藻、大王椰子、銀杏、小琴絲竹、紅葉李、象牙紅、紅葉石楠、元寶楓、假檳榔、矮牽牛、馬蹄筋等,這些植物雖然極大地豐富了城市綠化景觀,但是由于它們在西昌市沒有經過長期馴化,生長中抗(寒、旱、大風)性較差。垂榕、橡皮樹、加納利海藻、大王椰子遇到霜凍、下雪,葉子幾乎全被凍死,失去了應有的觀賞效果;香花槐蛀桿害蟲、蚜蟲發生嚴重;矮牽牛、馬蹄筋稍遇干旱葉子就失綠,給后期管理帶來了很大困難。

2.3大樹移植成活率低

西昌市綠化中,喬、灌木都以大規格苗和大樹移植為主。大樹移植能迅速、有效地改變城市的生態景觀,但大樹移植的技術含量較高,特別是難以生根的大樹尤其如此。火把廣場成片移植水杉大樹,由于沒有專業的養護管理人員,栽植后管理跟不上,致使成活率和保存率大大降低,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

2.4栽植密度過大

過分強調短期景觀效果,而不考慮苗木生長規律及種植地的立地條件,進行大密度栽植,例如:垂榕、天竺桂、紅葉李、香花槐、三角梅等栽植密度均為1 m×1 m,金葉女楨、小葉女楨、紅花繼木等灌木栽植密度為10 cm×10 cm。人為造成植物生長空間狹小,加之在后期的生長中修剪不及時,大部分植物表現出生長狀況不良;苗木在生長過程中由于透光性、通風性較差,到每年7―8月高溫高濕季節,病蟲害頻繁發生[2]。

2.5養護管理意識淡薄,水肥管理不當

西昌市城市道路綠化地段大部分沒有埋設自來水管,植物需水時得不到及時補充,特別是每年1―5月高溫、風大,全靠人工澆水,有的地段澆水次數雖多,但沒有澆透,也沒有及時補充植物所需養分,導致樹木生長不旺;有的地段沒有落實專人管理,旱澇季節植物大量死亡。

2.6人為破壞嚴重

在城市邊緣區和集市區綠化帶遭人為踐踏、車輛輾壓較嚴重,有的地段成了“人行通道”,有的行人甚至把綠化帶當成休息娛樂的場所,造成地面板結,植物逐漸死亡;樹池里倒垃圾、生活廢水,樹干上綁繩曬衣服隨處可見,故意攀折毀壞樹木時有發生[3]。這些都是造成樹木死亡的重要因素。

3城市道路綠化管理對策

3.1培養專業的設計隊伍

隨著西昌市城市建設如火如荼地進行,城市綠化步伐大大加快。因此,政府必須強化意識、轉變觀念,確實建立起一支專業知識較強的設計隊伍,而不應該一味地崇洋迷外,每一期城市綠化工程都花高價到外地聘請設計師。外地設計者對當地的自然條件、立地條件、鄉土樹種資源、政府投資、后期管護、不同地段的管護難度等都不是十分了解,設計時無法做到設計和施工統一協調發展,甚至盲目地追求檔次,而不能真正做到適地適樹,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

3.2建立綠化種苗基地

充分發揮現有國營苗圃的優勢,除了培育國家工程造林所需苗木外,將多余的閑置土地用來大量培育鄉土綠化苗木,如香樟、銀樺、直干桉、側柏、沖天柏、欒樹、桂花、海桐、玉蘭、紫薇、貼梗海棠、茶花、梅花、梔子花、蘇鐵、大葉黃楊、臘梅、木芙蓉、合歡、青桐、蘋果、樸樹、國槐、油橄欖、慈竹、苦木、千枝柏、側柏、臘梅、絲蘭、迎春、金絲桃、月季、三角梅、金葉女貞、麥冬、夾竹桃、柳樹、楓楊、六月雪、海桐、小葉女貞等[4]。選擇交通便利、離城市較近、規模較大的個體戶經營苗圃,對他們實行政策扶持,鼓勵其以生產經營鄉土綠化樹種為主,與其簽定產銷合同等。

3.3加強管理

成立專門的管護隊伍,把管護人的具體責任落實到片或地段上。根據不同區域植被的配置情況及生長狀況制訂出詳細的管護方案,按照方案進行管護。對人為踐踏、車輛輾壓比較嚴重的地段,將種植的草坪改為灌木,從視覺上引起人們的重視。在醒目的地方插上警示標牌,提醒人們保護綠色植物。對土壤板結地段進行中耕鋤草,經常澆水施肥,做好雨季的排水工作,發現病蟲害應及時防治。針對當前城市道路綠化種植密度普遍過大的情況,對迎賓大道、機場路、東延線地段合理調整群體結構,對同種植物之間,上木、下木之間由于密度過大引起的互相抑制、競爭,應及時移植、調整、重新配置。

3.4合理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關系到樹木成型和美觀問題,整形修剪后的樹木對環境具有更為明顯的裝飾作用,它不僅可以提高行道樹的成活率,促進其生長旺盛,也能提高其觀賞價值,裝點街景。按照“服從樹木景觀配置要求,遵循樹木生長發育習性”的原則,喬木長大郁閉后,在秋季落葉后或春季萌芽前對其進行修剪撫育,以及根據植物的生長情況進行夏季修剪,根據灌木的生長情況常年進行修剪,從而達到植物造景的設計要求[5]。

3.5建立城市道路綠化檔案及信息系統

實行動態管理與監測,為宏觀決策、科學經營提供服務。對城市綠化建設中使用的外來樹木、花卉等苗木要查驗植物檢疫證書或復檢,嚴禁外來林業有害生物的輸入。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強化市民對城市綠化的認識,讓廣大市民自覺地保護城市綠地和樹木。

4參考文獻

[1] 王曉明.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與配置[J].安徽林業,2004(6):30.

[2] 徐文輝,范義榮,蔡建國.杭州市道路綠化的初步研究[J].中國園林,2002,18(3):23-25.

[3] 陳秀梅.城市道路綠化設計探討[J].中國園林,1997,13(4):55.

[4] 李晨杰,宋園軍.淺析城市道路綠化植物的選擇[J].城市道橋與防洪,2005(6):18-19.

篇3

關鍵詞:會計核算;規范化管理;問題

企業會計核算對于企業的日常經營發展至關重要。提高企業會計核算的質量,規范化管理企業的財務工作,提高會計核算工作的客觀性和準確性,分析會計核算失真的原因,針對性地采取規范化措施,使企業的會計工作真正實現規范化管理。

一、會計核算的內容

(一)企業的資產核算

企業的資產是指過去的交易或其他原因形成的由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資源,而這些資源是企業創造利潤的基礎條件。所以資產應該滿足企業擁有、控制、創利的基本特征。企業的資產分類可以按照流動性進行分類,比如流動性資產、長期的投資、企業的固定資產、科技文化資產等;在流動資產中還包括現金、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存貨等,都屬于流動資產;另外按照事物形態,可以分為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兩種 。

(二)企業負債

負債是企業在既往的經營中所形成的現實的義務,這種義務的表現方式是企業資金的減少。負債之所以稱為企業的現時義務,主要是因為債務的償還形式是利用現在資金償付過去的負擔。一般來說,企業在經營中有兩種債務形式,一種是流動負債,一種是長期負債。流動負債包括企業內部的短期借款、應付票據、應付賬款、預收賬款、應交稅費、其他應付款等內容。長期負債是指償還周期較長的借款。

(三)經營收入

企業收入的核算,也是企業財務核算的一項重要內容,企業的收入所得包括以下內容,銷售產品所得、提供勞務所得,這是企業經營的目標,所有的經營活動都是為了獲得最后的收入,企業進行財務核算就是計算出企業的資產增加和負債減少。企業收入的界定是企業的毛利收入,不包括其它代收款項。

(四)經營費用

企業在維持日常生產的過程中,是需要投入一定的財力和人力,這個投入所產生的經濟支出就是費用。費用是企業為生產和銷售所投入的經濟利益的流出。費用和收入是一對孿生姐妹,相互半生而存在。比如融資的利息,經營的支出和負債等內容都是經營的費用。

(五)企業利潤

企業的最終經營目標是利潤的獲得,因此企業財務核算的主要內容之一是利潤的核算,企業的利潤主要是由兩部分組成,既毛利潤和凈利潤,正確做好企業利潤的核算,對于企業的經營至關重要,區分毛利和凈利,準確核算。

二、企業會計核算中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主體不明確

這種情況在中小企業中有存在,主要是企業經營權與所有權界限不清楚,資金及資產的管理隨意性很強,隨意處置,還有一部分人故意把企業的資金用于家庭生活,目的是規避稅收。

(二)會計監督不力

企業會計核算不夠規范,缺乏監督機制,尤其是內部的監督作用沒有發揮出來。主要原因是會計方法不夠科學和完整。企業管理者及財務人員法制觀念淡薄,主要是因為有些單位領導故意使財務信息失真,以便偷逃稅款,私設小金庫等;同時監督部門有法不依,監督力度不大,使一些不合法不合規的行為得到了衍生的土壤 。

(三)會計賬目不規范

這些情況在中小企業中有存在,主要是由于會計人員素質低下,賬目建立不科學和不規范,核算違規操作的現象時有發生。

(四)會計核算信息失真

會計核算失真的現象,是存在于一些企業內部的普遍現象,目前這一現象已成為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干擾著企業的發展。這一現象表現在數字、會計方法運用、文字說明、財經法規制度執行方面出現的不符合實際情況的財務管理。

三、加強財會核算的規范化

(一)提高認識強化素質

強化各級管理者和財務人員的認識和素質,站在政治與經濟的高度來對待企業的財務核算工作,遵照國家的相關法律和法規,按照財務會計制度進行財務管理。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選拔優秀的德才兼備的人員充實到財務隊伍中來,加強對會計人員法制教育、職業道德教育,保證企業的財務工作在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提高企業會計人員的政治素質和業務素質。

(二)加強財務核算規范化

財務核算規范化管理是企業整體規范化管理的重要因素,加強財務管理的規范化,就是要財務人員嚴格按照規范辦事,按照財務管理規定管理財務信息,實現決策管理規范化,避免企業發展中的失誤。領導者的決策失誤造成的損失比人員失誤造成的損失還有大,往往是企業發展或者衰退的直接因素。一些領導者不習慣依靠科學的信息分析進行決策,往往拍腦門隨意決定決策。企業的發展沒有一個科學客觀的財務信息做依據,沒有真實可靠的財務核算數據進行參考,那么企業的發展方向和經營策略就難以保證正確和科學。因此企業的發展必須要加強財務核算的規范化 .

企業的財務工作是企業內部控制的主要內容,強化企業財務的規范化管理,是提高企業管理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志。遵照法律法規進行財務核算管理,是保證企業健康發展的關鍵因素。實現科學規范的企業核算管理,提高財務信息對決策的支持作用,為管理者的決策提供重要的參考。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地下管線 信息化管理 問題 對策

一、引言

城市地下管線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證城市生產、生活正常運轉的重要基礎條件,是城市的“生命線”和“血脈”,而城市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和管理的基礎資料也是應當讓公眾共享的信息資源。隨著城市建設的快速發展,廣東省東莞市對地下管線的依賴性也越來越強,但是,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各種原因,地下管線及其管理滯后于城市的發展和國內同行業水平,其混亂無序的狀況已成為阻礙城市建設和經濟發展的瓶頸。因此,徹底摸清和掌握地下管線信息資源,建立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已經是勢在必行的事情。本文結合東莞市城市管線的現狀,分析了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和信息化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相關的對策建議。

二、東莞市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和信息化管理存在的問題

⒈地下管線管理體制不完善

東莞市的地下管線種類主要包括給水、排水、燃氣、通信、電力、工業等幾種類型。這些管線的管理和建設又分屬于不同的管線權屬公司、政府以及企業等單位或部門,在管線建設的過程中,各階段的管理又分屬于不同的政府管理部門。地下管線的規劃、建設與管理幾個階段沒有很好地明晰各自責任,工作沒有很好地銜接,規劃、建設和管理各部門職責分工不明晰,缺少綜合管理制度和協調機構。這就使得工程建設誰提出來誰管理,有時甚至沒有管線的規劃就開工建設這種情況就導致了各類管線的建設時序不一致,管線建設部門需要同時到多個部門辦理協調管線建設的相關手續,管線信息資料沒有一個統一的提供單位,綜合管線信息管理系統也沒有相應建立,地下大部分資料的管理也沒有得到重視,甚至沒有檔案信息可供查詢。以上這些問題給城市尤其是地下空間的規劃建設和管理工作造成了很多麻煩。

這里主要提出東莞市地下管線的規劃、建設以及管理各階段存在的問題:

⑴規劃階段

城市的迅速發展以及“重地上、輕地下”思想的存在,使得東莞市地下空間的規劃管理工作處于缺位狀態,這給東莞市的長期發展帶來了較大隱患。東莞市地下管線規劃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缺乏對應的地下管線規劃審批管理機構。東莞市規劃局目前沒有專門的市政科對地下管線進行規劃審批,一直沒有把地下管線的規劃審批納入管理流程,對建設項目進行審批時也不重視對地下管線的審批工作,這就導致了地下空間尤其是地下管線的規劃管理工作基本處于真空狀態。二是缺乏協調體制。由于東莞市沒有統一的地下管線綜合管理協調機構(如地下綜合管線管理工作領導小組)對地下管線進行管理,所以市政設施規劃和用地規劃脫節,單項規劃和綜合規劃不一致,有時甚至矛盾。三是缺乏規劃批后管理環節:東莞市目前仍然沒有地下管線規劃竣工測量制度和資料匯交制度,規劃部門至今還沒有開展規劃竣工測量驗收和嚴格遵守的資料匯交制度。這些問題導致如下現狀:東莞市地下管線建設工作缺少詳細規劃設計,沒有形成城市規劃體系,很多項目甚至就沒有進行規劃;地下管線規劃像一盤散沙,經常出現管線“打架”的現象;地下管線的現狀基礎數據不全。

⑵建設階段

目前,東莞市地下管線的建設主要存在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建設與規劃常常不一致。有些項目甚至沒有規劃就開工建設;有些建設項目的規劃雖然批準了,但是否按照審批設計路徑和方案實施就沒有相關部門予以監督,除非發生重大的問題(如停電、停水、停煤氣或爆炸事故等)。二是監管不力。地下管線建設過程中監督管理不力,沒有進行管線建設項目過程監督和竣工測量制度。三是重復建設現象嚴重。各類管線屬于不同部門管理,建設計劃不能同步進行,各個單位各自開工建設,工程中挖斷管線的事故時有發生,重復開挖比較嚴重,“馬路拉鏈”現象不斷。這些現象給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不少麻煩,也損害了城市形象。

⑶管理維護階段

伴隨著東莞市城市建設發展20多年,該市的地下管線日益復雜,而由于地下管線的隱蔽性給地下管線的維護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麻煩。目前,東莞市地下管線的管理工作還跟不上城市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管理的技術水平低,跟不上時代需求。據了解,地下管線管理的手段相當低下,很多專業管線的管理至今還沒有建立管線信息庫,管線的地下分布僅僅憑借一些老的技術人員記憶來查找和定位。二是管線的維護更新工作沒有跟上。早期建設的許多類管線由于質量不高,存在老化、生銹等現象,有些管線甚至還是水泥材質,這些沒有得到及時替換更新的舊管線存在較大的隱患。三是管理體制不順,協調工作不力。各類管線的日常維護管理均由各類管線產權單位自行負責,特別是管線的改建、擴建與更新均由管線使用單位進行自行設計和施工。在地下管線進行施工的過程中,不履行相關報批手續的現象比較嚴重。地下管線的管理體制沒有理順,各個單位之間缺乏協調配合。

⒉地下管線信息資料管理混亂

東莞市管線信息資料的管理工作也相當混亂,規劃部門保存一部分管線的規劃設計資料,城建檔案館管理一部分,各類管線產權單位保存一部分,各測繪部門保存一部分,其他建設單位也保存一部分。根據建設部《城市建設檔案管理規定》(建設部第90號令),管線的檔案管理工作應該報城建檔案館。但是實際工作中,僅有部分專業管線管理單位和建設單位按規定向城建檔案館報送工程管理檔案資料,而且報送的管線工程檔案資料在單位上不統一,數據格式上不一致;信息不準確甚至缺失,沒按照城市統一的坐標系統和高程系統提供數據,有些還沒有準確的坐標信息,數據質量相當低下。各行業之間、企業之間地下管線工程資料極少交換,管線的信息共享也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⒊地下管線信息動態更新體系沒有建立

地下管線數據是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的基礎和核心,具有很強的現勢性。建立城市地下管線數據的動態更新機制,及時更新和維護城市地下管線數據庫,是保證管線系統生命力和管理有效性的唯一途徑。長期以來管線規劃建設沒有理順關系,整個城市統一的管線信息化建設規劃處于缺位狀態;承擔城市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的政府主管部門工作職責不清。這幾方面因素致使地下管線的信息管理屬于“誰都在管,誰都不全”的現狀,統一的綜合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缺失,建立地下管線的數據動態更新體系更是無從談起,而項目建成以后的竣工資料也沒有一個統一的管理機構進行管理和維護更新。在這種現狀下,已有地下管線資料與現實情況也不符合,地下管線的資料利用根本沒有一套程序可言。所以每一次地下管線基礎工程建設都要從管線探測和管線普查工作開始,如此重復建設現象嚴重,政府財力物力浪費現象難以避免。

⒋地下管線信息利用不能滿足社會需求

由于部門利益化的存在,所以各個單位各自為政,由此導致了地下管線資料的存儲非常離散,管線資料長期得不到的統一管理。各部門管理的資料的又存在信息老化、數據不準確不全的問題。建設單位不知道到何處查詢地下管線信息資料的情況大量存在。東莞市目前還沒有一個比較權威的本地勘測部門(我國其他城市基本都有相應的勘測機構),很多地下空間資料都是分散在不同的部門或公司;而且還缺乏提供地下空間信息資料的權威服務機構。這樣,相應服務設施的缺乏,使得存儲離散且管理不當的地下管線信息根本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⒌地下管線的普查與信息化建設長期滯后于城市的發展

東莞市至今還沒有開展過市區地下綜合管線的普查工作。對比周圍的其他兄弟城市,如同處“珠三角”的廣州、深圳、中山、佛山、惠州等城市都逐漸開展了地下綜合管線的普查工作,而且這些城市每年投入一定的費用進行地下管線的維護更新和信息化建設工作;“長三角”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幾乎都開展了管線普查工作,全國經濟較為發達的一些大城市大部分都投入專項資金開展建成區的綜合管線普查工作。建設部1998年發出的《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規劃管理的通知》要求:“未開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的城市應該盡快對城市地下管線進行一次全面普查,弄清楚地下管線現狀。有條件的城市應該采用地理信息系統技術建立城市地下管線數據庫,以便更好地對地下管線實行動態管理。”東莞市至今還沒有開展市區綜合管線普查和建庫工作,這導致了管線的普查與信息化建設長期跟不上城市的建設發展,一定程度上妨礙了城市經濟社會的有序發展。

三、東莞市地下管線規劃建設和信息化管理的對策

⒈理順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三者的關系

東莞市地下管線目前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規劃、建設和管理之間分工不是很明確,地下管線的建設和管理各自為政。分工不明和缺乏溝通導致了馬路開膛剖肚、“拉鏈”現象層出不窮,城市地下管線的管理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個“短腿”。因此,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應該理順地下管線管理體制,健全管線審批工作,如管線的規劃管理由城市規劃部門負責,管線建設中涉及到的開挖道路由市政部門負責,管線的檔案管理由城建檔案管理部門負責;而且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調統一,明確各自的職責分工,制定管線建設計劃,協調各項建設時序,促使管線綜合一體化建設。

⒉成立專門機構來開展綜合管線的普查工作

東莞市自建市以來尚未全面開展過地下綜合管線普查工作。隨著城市建設的鋪開,各類管線日益增加,由于管線本身的復雜性與隱蔽性,再加上沒有對城市地下管線做一個全面的普查,無圖件和相關資料可供建設單位查詢,所以地下管線在建設過程中經常出現挖斷、損壞管線的情況,如此給人民生產生活帶來不便的同時也造成了大量的經濟損失。可見,全面開展地下管線普查,查明管線的現狀,用信息化的手段管理管線竣工資料勢在必行。為了做好地下管線的普查工作,東莞市應成立地下管線普查領導小組(以下簡稱領導小組),其成員應涉及規劃局、建設局、計委、財政局、城市管理局、自來水公司、煤氣公司、電信公司、電力公司、工業、駐軍、鐵路等單位。領導小組的主要職責應包括:批準設置工作機構,批準有關技術標準,審定年度計劃與經費,聽取年度總結與匯報,協調有關單位做好配合和解決存在的問題。領導小組擬下設辦事機構(可稱之為“地下管線辦公室”),該機構主要負責地下管線普查工程的具體組織實施;各專業管線單位派專人參加該機構,負責與各專業管線單位的具體工作協調、原始資料提供、各專業管線探測成果檢查、核準等工作。

⒊建立地下管線的數據動態更新機制、竣工測量和驗收制度

在進行管線普查工作的同時,東莞市需要建立一套地下管線數據的動態更新機制,以保證新建設管線竣工資料及時完整地匯總到地下管線辦公室,并確保管線資料的完整性;此外,還需建立一套管線竣工測量制度,制定一套管線竣工測量制度技術規程。這樣地下管線建設單位在項目完工后,可以按照上述制度和規程進行管線的竣工測量、驗收;并將完成以后的竣工資料提交給地下管線辦公室,以便統一管理和及時更新管線庫信息。

⒋加強地下管線信息資源的共享

由于缺乏統一的地下管線信息共享平臺以及相關的技術標準和數據標準,東莞市地下管線信息凌亂無序、整合能力差、共享程度低。因此,東莞市需要制定統一的數據標準、數據編碼、交換格式和元數據標準,加強地下管線尤其是綜合管線信息資源的共享程度。首先,從技術層面進行管線信息資源的整合;另外,加強部門之間的溝通協調,使分散存儲在各管線權屬單位,規劃、建設、市政、城建檔案館、相關測繪部門等單位的地下管線資料能夠得到共享,共同建立一個全市地下管線信息共享平臺,最大程度地實現地下管線資源的共建共享,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服務。

四、結束語

城市地下管線的信息化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多個部門和單位。只有經過各方共同努力,理順各方關系,建立有力的協調機構,做好地下管線建設管理各個環節的工作,制定一套城市地下管線動態更新的機制和規范,掌握和摸清地下管線的現狀,建立起綜合地下管線信息系統,科學地管理好地下管線的各種信息資源,才能更好地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服務,更好地滿足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更好地落實科學發展觀。

參考文獻:

1 北京市測繪設計研究院.CJJ61-2003,城市地下管線探測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3

2 江貽芳,孫維志.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及進展[J].地下管線管理,2005(3):13

3 郝紅雨.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現狀分析及對策[J].水利科技與經濟,2005(4)

4 鄭楚.城市地下管線竣工測量的必要性及其管理[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07(3)

5 李兵弟.提高認識,依法進行城市地下管線的規劃、建設和管理[J].城市勘測,2004(5)

6 江貽芳.我國城市地下管線信息化建設現狀和發展趨勢.//中國測繪學會九屆三次理事會暨2007年“信息化測繪論壇”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

作者簡介:

陳明輝,男,工程師,碩士,現任廣東省東莞市地理信息與規劃編制研究中心科員。

歐陽南江,男,高級規劃師,注冊規劃師,博士,現任廣東省東莞市城建規劃局局長。

裴志武,男,高級規劃師,碩士.現任廣東省東莞市地理信息與規劃編制研究中心主任。

篇5

【關鍵詞】主觀性形象 主觀問題 語法研究

一、英語的主觀化問題

英語的主觀化問題一直以來都是語言學家研究的重點,在很早以前就受到廣泛的關注。作為國際語言學大師的Ronald W. Langacker教授就曾解釋過,他的研究就是建立在我們平常對語言的表達上面,同時,他也指出,對說話情景的分析或者是研究,需要說話的雙方都參與其中,只有這樣才可以得到最全面的分析結果。但是,有些時候,我們也需要利用客觀方式來完成,例如,一起事件及參與這起件事的人都被推至“舞臺”( on-stage) 上,然而作為“基礎”(ground)的成分卻絲毫沒有被表達出來的意思。這種現象充分的向我們證明,對于某些詞匯而言,它們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達到了很高的主觀化境地。

二、英語主觀化問題的語法研究

為了更好地分析英語語法標記、語法搭配和語法結構的主觀化問題,我們分別對be going to,let us、let alone,I think 這 3 種語法進行討論。

1. be going to 語法標記

a. Mary is going to see a movie.

b. Mary is going to visit her mother.

c. A fire is going to destroy that house.

上面的三個例子分別闡述了不同的意思,下面我們分別對這三句話進行討論。首先,從a 中的 be going to 我們可以看出,對說話人的表現并不是通過come之類的詞實現的,而是通過go這一詞語實現,由此得出結論,一個句子所表現出來的客觀性,其實與它要表達的事件呈現出來的客觀性有著十分密切的聯系。在此基礎上對b進行研究,可以發現,b這句話完全是主觀性的,具體而言就是“為了使說話者的表達過程與在表達過程中涉及到的參照點有關聯,說話者的思想就必須保證是沿著某一個特定的方向進行的”。最后要說的是c,c的主觀性程度是最強的,因此這種方式的語法可以直接的流露出說話者的主觀態度。通過對這三種情況的討論,我們對語法標記有了更深入了理解,有利于對英語主觀化問題展開進一步的研究。

2. let us 語法搭配。在英語語法的搭配學習中,通常Let us 是固定搭配,多次在聊天的場合中出現。Let us 和let's明明是一樣的單詞組成,然而意義卻有著區別,譬如,同樣表達著祈使語氣,let's給人的感覺卻是有著勸說的功能。Let us go,will you?和Let's go,shall we?這兩句話表達的意思從表面看起來是相同,可是仔細研究就會發現,前者是指傾聽者并不是在說話人的同伴之中,被當做了go 的主語。而后者卻是說話人和傾聽者一起作為let 和go的主語,所以,我們可以準確的說,Let's 是英語語法化方面的一種進步,具體原因有三種:第一種就是,語句會提前設想一個將會出現在對話中的傾聽者,說話的人雖然在涉及到let的時候也會表現出勸說的意思,但是它最重要的功能卻是對說話者的支持,只不過這種支持有種屈從的含義,第二種情況就是,let's 在表達意思時的作用域并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通俗的說,let's 表達意思時是不包括傾聽的人的,之所以用到這詞語,多半是用來當做一種人與人交談過程的一種提示,讓說話人能夠意識到傾聽者的存在,或者在說話者的要表達的意思有所改變時也會用這個詞語,作為轉折的標志。第三種情況并不常見,這種情況下的let's 相當于說話人自己對自己說話,與well,fine等意思相近,或者也可以作為一種語句的標志。

3. I think語法結構。I think 這種語法結構十分的常見,對于我們而言并不陌生,近幾年來,隨著語言領域的研究人員在英語方面的進步,我們對I think 這一常用搭配的用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think引導的大多數主句中我們可以發現,I是作為第一人稱從由think 組成的語句中被選擇出來的,因此I think 這個固定短語可以插入很多的結構。Thompson 等人研究后發現I think在大學生的會話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出現的概率十分的高。

三、結束語

結果顯示,語言主觀化與語言主觀性這兩者有著很大的聯系,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語言的主觀化就是對語言主觀性現象的不斷研究。對于語法的主觀化問題,其真正的目的,意在考察人們說話的意圖和主觀評價等,這些都是作為研究語言主觀化的根本依據。不難發現,在一些例子中,語法的主觀性用法甚至可以加強聽話人對說話人所要表達意思的理解,因此,語言主觀化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它深深影響著說話人表達方式。

參考文獻:

[1]彭兵轉.從情態角度看語言意義的主觀性[J].外國學刊,2011, (3):76-80.

篇6

關鍵詞:學習指導要領;日本史;內容

2009年12月,日本文部科學省頒布了最新的《高等學校學習指導要領解說——地理歷史科》,“學習指導要領”其文本性質相當于我國的“課程標準”。本文具體呈現學習指導要領中日本史部分的內容,其各科要領的文本呈現形式比較簡潔,分別按“目標”“內容”和“內容處理建議”三部分進行編排。

日本史A

一、目標

基于各種地理條件和世界歷史相關的史料關聯我國的近現代歷史,著眼考查現代的諸課題,培養歷史思考能力,培養生活在國際社會中的日本國民的覺悟與素質。

二、內容

1.我們的時代與歷史

以現代社會及其形成歷史諸課題的觀點,考慮通過近現代的歷史事件和現在的關系這個活動,提高對歷史的關心度,喚醒學習歷史的意識。

2.近代的日本與世界

使學生重視日本建國前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為止的政治、經濟、國際環境、國民生活與文化動向之間的相互聯系。

(1)近代國家的形成與國際關系的推移

(2)以修改條約和日清、日俄戰爭前后的對外關系的變化,從政黨的作用和社會的基礎上著眼,讓學生考查國際環境和政黨政治的推移。

(3)近代的追究

3.現代的日本與世界

關于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政治、經濟、國際環境、國民生活與文化動向,重視考查現代各項課題與近現代歷史的關系。

(1)現代日本的政治與國際社會

占領政策與各項改革、新憲法的制訂、和平條約與獨立,著眼于國際交流與國際貢獻的擴大,考查日本的再次出發以及之后政治經濟關系的進展。

(2)經濟的發展與國民生活的變化

從戰后經濟的復興、經濟的高速成長與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生活意識和價值觀的變化等處著眼,考查日本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變化。

(3)從現代的探究

以現代社會及其諸課題歷史上形成的觀點來看,設定與近現代歷史相關的身邊的社會現象及其關聯的適當主題,活用探究資料,設法讓學生通過這個活動掌握解決的辦法與歷史的看法。

三、內容處理建議

1.國際環境與地理條件的相關問題

展開我國的近現代歷史時,要注意與國際環境和地理條件等的關聯,讓學生以世界中的日本為角度來考查。

2.關于指導內容的精選

以目標一考慮精選基本事項和事態構成指導內容。

3.關于各種資料的活用

讓學生在進一步活用年表、地圖其他資料的同時,注重調查與參觀各地域的文化遺產、博物館和資料館。

4.國民生活與文化的學習

在相互關聯國民生活和文化的動向與地域社會的情況的同時,處理衣食住行和風俗信仰等生活文化。

5.近現代的學習

指導本科目時,要以比較客觀公正的資料為基礎,引導學生準確理解事實的同時,培養學生多面性、多角度公平的考查判斷能力。

6.關于考查歷史的表現,重視學習、導入與總結

(1)內容1是本科目的導入部分。另外,具有劃分近代和現代的意思,考查近現代史對各種有效材料的處理。

(2)內容2和內容3方面,考查歷史資料的活用,其結果表現為技能的提高。

日本史B

一、目標

讓學生綜合考察基于地理條件與世界歷史的關聯中日本歷史的發展,加深對日本傳統文化特色的認識,培養歷史思考能力,培養生活在國際社會中的日本國民的覺悟與素質。

二、內容

1.原始社會·古代的日本與東亞

在原始社會的特色以及古代國家、社會、文化的特色上,考查國際環境及其關聯。

(1)歷史與資料

著眼于遺跡和遺物、文件等各種各樣的歷史資料的特性,根據被敘述的資料進行歷史考查的基本方法,使學生理解歷史及增強對歷史興趣的同時,認識到保護文化財產的重要性。

(2)日本文化的黎明與古代國家的形成

經過舊石器文化、繩文文化及彌生文化時代,日本國家形成律令體制確立,與隋唐等東亞世界的關系,從古墳文化和天平文化著眼,在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中考查古代國家的形成和發展。

(3)古代國家的演進與社會的變化

著眼于東亞世界關系的變化,莊園·公國的活動與武士的崛起等各個地區的動向,考查古代國家的發展、文化的特色以及中世紀社會萌芽產生的背景。

2.中世紀的日本和東亞

在中世紀的國家、社會與文化特色上,考查當時的國際環境及其聯系。

(1)歷史的解釋

活用歷史資料在內的各種資料,通過考查歷史事件的發展和變化以及相互之間的因果關系等活動,解釋歷史的發展中各現象的意義。

(2)中世紀國家的形成

著眼于武士的土地支配與公武關系與佛教的動向,考查中世紀國家的形成過程和社會的結構、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中世紀社會的發展

著眼于日本各地區的動向、日明貿易等東亞世界的關系;工業經濟的發展,平民的崛起和“下克上”的戰國時代,武家文化和公家文化的關系以及平民文化的萌芽,考查中世紀社會的多樣性發展、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3.近代的日本與世界

在近代國家、社會、文化特色上考查當時的國際環境及其聯系。

(1)歷史的說明

在各自的根據和理論的基礎上,注意歷史現象、復數的歷史解釋,考慮說明的道理。

(2)近代國家的形成

著眼于與歐洲世界的接觸以及與亞洲各國的關系、織興政權和幕府體制下的政治經濟基礎、身份制度的形成和儒學的作用及其文化的特色,考查近代國家的形成過程、特色與社會結構。

(3)工業經濟的發展與幕府體制的變化

著眼于幕府體制下的農業等各種產業、交通、技術的發展,江戶時代商人文化的形成,歐美各國的亞洲進軍,學問與思想的變動,以近代的城市和農山漁村中的生活和文化特色的成立為背景,考查幕府體制變化與近代化基礎的形成。

4.近代日本的形成與世界

在近代國家、社會、文化特色上考查當時的國際環境及其聯系。

(1)明治維新與立憲體制的建立

從開國與幕府的滅亡、文明開化等歐美的思想文化的影響和國際環境的變化、自由民權運動和立憲體制的確立著眼,考查明治維新以后,日本近代化的推進過程。

(2)國際關系的變遷與立憲國家的展開

從修改條約,日清、日俄戰爭和其前后的亞洲及歐美各國的關系的推移著眼,考查我國的立憲國家的展開。

(3)近代工業的發展與近代文化

從國民生活的提高和社會問題的發生、學問的發展和教育制度的擴充著眼,考查近代工業發展的經過和近代文化的特色及其成立的背景。

5.兩次世界大戰時期的日本與世界

以近代國家的發展與社會文化的特色,考查當時的國際環境及其關系。

(1)政黨政治的發展與大眾社會的形成

(2)第一次世界大戰與日本的經濟、社會

(3)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日本

6.現代的日本與世界

以現代社會與國民生活的特色,考查當時的國際環境及其關系,認識世界中日本的立場。

(1)現代日本的政治與國際社會

從占領政策和各種改革、新憲法的制訂,和平條約和獨立、國際交流、國際貢獻的擴大等著眼,考查日本的再次出發以及后來的政治和對外關系的變遷。

(2)經濟的發展與國民生活的變化

從戰后經濟的復興、經濟的高速成長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經濟全球化、生活意識和價值觀的變化等著眼,考查日本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的變化。

(3)歷史的論述

以社會與個人、世界中的日本、地域社會的歷史和生活等,設定適當的主題,活用探究資料,通過考慮與論述活動,掌握對歷史的看法與想法。

三、內容處理建議

1.國際環境和地理條件的相關問題

關聯我國的歷史文化與各個時代的國際環境和地理條件等,以日本在世界中的角度來考查。

2.指導內容的精選和歷史的綜合考查

以目標1的基本事項、精選事項構成的指導內容。綜合性考查學習各個時代的特色及前后的時代相比的變遷。

3.關于各種資料的活用

在積極活用年表、地圖和其他資料時,應該同時采用調查與走訪文化遺產、博物館、資料館等學習方式,設法使學生進入更具體的學習環境。

4.關于傳統文化的學習

進行文化相關的指導時,著眼于各個時代的文化及其產生的背景、外來文化的接觸與交流、變化與發展過程。衣食住行、風俗、信仰等的生活文化方面,關聯時代特色和地域社會的情況等,活用民俗學和考古等成果。

5.關于地域社會的歷史和文化的學習

處理地域社會的歷史和文化的同時,具體理解祖先地域社會的進步和文化創造及努力發展,培養對祖先的尊重態度。

6.考查歷史的表現與學習,重視導入與總結

(1)通過內容1的第一部分,內容2的第一部分,內容3的第一部分,6的第三部分,考查對歷史資料的活用,其結果表現為技能的階段性提高。讓學生著眼各種各樣的資料的特性,而且要注意考查因果關系與解釋的多樣性。

(2)內容1的第一部分屬于本科目的導入部分。內容2的第一部分及內容3的第一部分是作為各時代的學習內容原則與實施適當的時期相關聯。內容6的第三部分是本科目的總結部分。

7.關于近現代歷史的學習

指導近現代史時,在比較客觀公正的資料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事實的準確理解的同時,培養多面性、多角度公平地判斷與考查能力。

篇7

Abstract: In the urban renewal process of western countries, the largest change lies in the alteration from bulldozer movement to cultural regeneration concept, especially the cultural regeneration revolution reflected from the Washington Charter, which becomes the urban renewal and urban cultural image remodeling guide of various countries. With Germany Ruhr Region as the key example,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oncept and practice of urban renewal under the guide of cultural regeneration concept. Urban renewal in China is transferring from simple material reform to deep cultural building, and the value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cultural regeneration is gradually acknowledged. In the urban cultural building and practice, we should properly deal with the relations of cultural integration and cultural identity crisis, popular cultural and cultural regeneration, “model copy” and independent innovation.

關鍵詞:城市更新;文化傳承;文化再生;文化保護

Key words: urban renewal, cultural inheritance, cultural regeneration, cultural protection

中圖分類號:G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144(2009)01-27(7)

作者簡介:徐琴江蘇省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

“儲存文化、流傳文化和創造文化”,被學者們看做是城市的三個基本使命。 ① 然而,在城市化浪潮的裹挾下,今天的中國城市幾乎都把經濟化、現代化、國際化作為首要的目標。這種目標在驅動著城市新區急劇擴張,老城區大規模改造,城市景觀日新月異,物質環境迅速改善的同時,對許多城市,特別是那些歷史文化名城,也意味城市的歷史文脈被切割、文化資源流失、文化特色消亡等,城市的文化容器有被掏空的危險。因此,在快速的城市更新過程中,有效地保護、傳承城市文化,并且使之再生,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已經成為當前實現有機的、和諧的和可持續的城市更新的重要議題。

一、歐美城市更新和保護歷程

由于結構性衰退、功能性衰退和物質性老化,持續不斷的更新是任何城市得以存在并獲得發展動力的重要途徑。近代以來,最早的城市更新可以追溯到奧斯曼男爵于1853年到1870年間實施的巴黎改造工程。奧斯曼的改造計劃,使19世紀瀕于癱瘓的巴黎脫胎換骨,直接塑造了今日巴黎內城的基本格局和城市景觀,并且幾乎一度成為現代城市規劃的標準模板。

西方各主要國家實施的現代“城市更新”運動則開始于二戰結束以后。西方城市更新的歷程主要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以“清理―重建”為主的“推土機”運動階段。二戰結束初期和50年代間,城市更新以“清理―重建”為主題,大規模拆除城市中心地區的貧民窟,紐約、巴黎、倫敦、慕尼黑等大城市都在城市中心拆除大量老建筑,代之以各種標榜為“國際式”的高樓。然而,簡單的清除―重建并未消除城市的貧民窟,而是貧民窟搬遷,并且由于老城中成熟的鄰里關系、社會網絡和生計模式被摧毀,城市貧民的生活狀況惡化,導致嚴重的社會問題。這一過程被人們冠之以“推土機運動”并遭到猛烈的抨擊。

第二階段是城市中心過度商業化階段,50年代末和60年代期間,西方城市更新的主要內容是強化中心城區的土地開發,試圖通過吸引高盈利能力的機構,如金融保險業、大型百貨業、高檔寫字樓使土地增值。這種CBD打造模式,使中心城區僅僅獲得了曇花一現般的繁榮,很快,由于地價飛漲、功能單一,城市的多樣性被抹殺,CBD在夜晚和節假日成為“死城”。

第三階段則是社區綜合發展和城市復興階段。70年代以后,西方城市為此前城市更新的弊端和社會問題深深困擾,舊的城市更新理念和方式遭到激烈批判。在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和政治民主化等社會思潮的作用下,城市更新的目標超越了單純的物質更新,轉向以追求社區綜合發展為目標的城市復興。1973年美國國會宣布終止城市更新計劃,廣泛采用“自下而上”的公共參與機制,以小規模的、漸進式的自愿更新取代以前的大規模、激進式的、政府主導的城市更新,以提高居民生活質量、提升城市活力。

歐美國家對城市更新運動反思的重點領域之一是城市更新對于城市文化的沖擊和破壞。奧斯曼的巴黎改造計劃曾經獲得一片贊譽,但近年來該計劃不斷被人們作為猛烈批判的對象,原因就在于該計劃對于巴黎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的破壞。據統計,巴黎三分之一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的建筑、百分之十的私人宅邸,在奧斯曼的推土機下化成了瓦礫。奧斯曼最大的敗筆、也是最令人扼腕的是對西堤島的大拆大建。這是一座被視為法蘭西文化搖籃的中世紀島嶼,是巴黎的市中心,也是巴黎圣母院所在的地方。在奧斯曼之前,西堤島堪稱是一座活的、完整的中世紀建筑藝術的博物館。但奧斯曼摧毀了這座文化搖籃,取而代之的是式樣呆板的石頭大房子,西堤島被改造成一個死氣沉沉的行政中心,巴黎圣母院則成了一件被保留在櫥窗中的藝術品。

二戰以后的西方城市更新運動,對于城市物質形態的文化價值已經有所覺悟,對歷史建筑進行奧斯曼式的鏟除基本不再重演。然而,對于城市日常生活、經濟活動和社會生活中長期積累起來的習俗、禮儀、節慶、工具、工藝、技能等各類非物質形態的文化資源則缺乏基本的保護意識,任其在城市更新和物質現代化的浪潮中流失和消亡。

面對城市文化在快速的城市更新中所出的不利境地,半個多世紀以來,國際社會在加強文化保護、文化傳承和文化再生方面始終在進行著積極的探索。

1933年8月,國際現代建筑協會頒布的《雅典》首先提出了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問題。《雅典》提出對“有歷史價值的建筑和地區”應當進行保護。1964年5月在歷史古跡建筑師及技師國際會議上通過了《威尼斯》,它在肯定《雅典》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和擴大了城市文物古跡保護的基本概念和范圍,它指出文物古跡的概念為“不僅包括單個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夠從中找出一種獨特的文明、一種有意義的發展或一個歷史事件見證的城市或鄉村環境。這不僅包括偉大的藝術作品,而且亦適用于隨時光流逝而獲得文化意義的過去一些較為樸實的藝術品”。并且強調古跡的保護“包含著對一定規模環境的保護”,“不能與其所見證的歷史和其產生的環境分離”。20世紀60年代以后國際上興起歷史文化保護新的潮流,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范圍進一步擴大,逐步從個體的文物建筑、文物建筑構成的歷史地段及其歷史環境擴展至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的歷史街區。此后歷次相關的國際會議通過了一系列以歷史文化保護為主題的國際性文件,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于巴黎通過的《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明確定義了三類文化遺產:文物、建筑群和遺址,并且將文化遺產的重要性提升到全人類精神財富的高度,認為保護文化遺產是整個國際社會的責任。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巴黎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進一步擴大了文化遺產保護的范疇,引入“非物質文化遺產”概念,即那些被各群體、團體、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表演、表現形式、知識和技能及其有關的工具、實物、工藝品和文化場所。這類文化遺產的主要特征是非物質形態的、但對于某一群體或個人而言是有文化價值的。口頭傳說和表述、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有關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識和實踐、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內容。這一公約極大地激發了各個國家、地區和民族積極關注并重新認識各自文化獨特性及其價值的熱情。

1976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內羅畢通過了《關于歷史地區的保護及其作用的建議》,簡稱《內羅畢建議》。這一文件對歷史街區價值的認識突破了單純的文化范疇,肯定了歷史街區在社會方面、歷史方面和實用方面所具有的普遍價值,并且強調把街區的保護修復工作與街區振興活動結合起來,從而實現既能滿足居民的社會文化和經濟需要,又不損壞其歷史特征和價值的目標。1977年12月在秘魯通過的《馬丘比丘》,不僅繼續擴展了歷史文化資源保護的范疇,而且從城市發展的角度出發,進一步突破了單純的消極的靜態保護觀,更加強調對歷史文化資源進行積極的動態保護,同時還重視對有價值的當代建筑的保護。該指出,“城市的個性和特性取決于城市的體型結構和社會特征。因此不僅要保存和維護好城市的歷史遺址和古跡,而且還要繼承一般的文化傳統。一切有價值的說明社會和民族特性的文物必須保護起來。 保護、恢復和重新使用現有歷史遺址和古建筑必須同城市建設過程結合起來,以保證這些文物具有經濟意義并繼續具有生命力。在考慮再生和更新歷史地區的過程中,應把優秀設計質量的當代建筑物包括在內。”1987年10月國際古跡遺址理事會通過的《保護歷史城鎮與城區》,簡稱《華盛頓》,再次闡述了城市保護的意義和作用,它指出“所有城市社區,不論是長期逐漸發展起來的,還是有意創建的,都是歷史上各種各樣的社會的表現”,在此基礎上擴展了城市保護對象,主要為歷史城區,包括城市、城鎮、歷史中心區或居住區及其自然與人工環境,以及這些地區的傳統的城市文化價值。“‘保護歷史城鎮與地區’,意味著對這種地區的保護、保存、修復、發展,以及和諧地適應現代生活所需采取的各種步驟”;“新的功能和作用應該與歷史地區的特征相適應”。

由此可見,西方國家在城市更新的歷程中,最大的變革在于從推土機運動到文化再生的理念變革。對于城市文化資源及其價值的認識和界定,經歷了一個從狹義到廣義的逐步擴展的過程;對于文化保護的目標,則經歷了一個從點到面、從靜態到動態、從物質到非物質的逐步升華的過程。從《華盛頓》開始,更走出了博物館式的文物保護模式,重視普通城市社區的文化價值;強調將城市文化的保護、保存,修復和發展作為系統目標,使其和諧地適應現代城市生活和社會需求,使文化得以在現代社會中獲得再生;并且將普通市民作為城市文化保護和文化再生的重要力量予以考慮,而不再局限于政府和專家系統;強調在延續并改善原住民生活的基礎上,實現城市文化的再生和永續發展。《華盛頓》所彰顯的深刻理念變革,既是國際社會在現代城市更新和城市文化保護和發展方面探索工作的結晶,也成為其后各國城市更新和城市文化意象塑造的行動指南。

二、文化再生理念主導下的各國城市更新實踐

自20世紀70年代末期以來,以文化再生和城市復興為目標的城市更新,在西方一些國家逐步成為城市更新的主流。其背景有二:一是國際社會倡導城市文化保護和發展的努力日益深入人心,并形成高度共識;二是全球化浪潮的沖擊使許多西方國家面臨著經濟的結構性衰退,在城市重新尋求發展動力時,文化所具有的獨特的資源價值及其對經濟發展突出的促進功能日益凸現。因此,以文化發展政策主導城市更新的實踐在西方國家日漸深入。

一般而言,城市更新主要集中于城市的四類功能區:城市中心區、歷史街區、工礦區、居住區。

歷史街區的更新與文化保護與發展,在西方各國一直受到政府和民間的特別關注和高度重視,已經逐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法規和政策體系,具體的做法也有較為清晰的規范,歐美各國在歷史街區的保護更新以及文化再生等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一般而言,歷史街區內主要的文化資源是具有文物價值的歷史建筑、普通歷史建筑和街區整體環境,各自對于文化傳承和文化再生的意義不同,更新的要求也不同。分類保護和更新是較為常見的做法。對于歷史街區的普通建筑和街區整體環境,則特別強調保護與合理的使用相結合。近年來隨著文化再生和城市復興的理念主導下,更加突破單純文物保護和古城保護的局限,擴展到社會文化的保護,特別注重保持傳統的空間格局及其內在的精神歸屬感,維持當地居民的生活樣態,注重對歷史街區整體環境和文化氛圍的保護,尋求可持續發展意義上的文化傳承,德國紐倫堡的護城河內,安排為居民休閑的綠色下沉空間,與地鐵、地下過街道相連,一年一度的啤酒節也在這里舉行。對于具有文化里程碑的標志性歷史建筑,一般更加注重保護,過去在使用方面較為局限,主要以開辟博物館、紀念館為主。近來,古建筑的合理利用范圍得到極大拓展,成為文化再生的重要載體。意大利維羅那始建于羅馬帝國時代的古斗獸場,1913年開始用作露天歌劇院;巴拉比埃宮殿于1980年開始改建為會議中心;奧地利維也納的老皇宮被用作國家圖書館,晚上舉行小規模的音樂會 。②

新加坡河沿岸地帶的整治和更新,可以說是城市中心區更新與文化再生的經典案例。盡管新加坡是一個新興工業化國家,與亞洲和歐洲的許多國家相比,其開埠歷史可以說是短暫的,城市的文化積淀并不深厚。但今天的新加坡,不僅以其良好的生態環境贏得“花園城市”的美譽,同時也以各具特色的歷史街區、古建筑、風俗民情等展示著多元文化的風采。新加坡河沿岸地帶,緊鄰現在的CBD,歷史上曾經是碼頭、貨棧、商行云集的區域,保留著典型的南洋風格建筑群。1990年代初期,市區重建局對新加坡河沿岸濱水地帶,主要是駁船碼頭和克拉碼頭,進行了全面的整治。市區重建局對這一歷史地段的整治目標不僅是靜態的維修和保護,而是動態的保護和開發,將基礎設施建設、環境整治、古建筑群的維修更新與為商業發展提供空間有機結合起來。一方面治理新加坡河的水質,使其達到觀賞水的標準;同時建設既可以觀光又可以通行的濱水人行道,布置綠地廣場;系統地布置了環境燈光和綠色景觀;將沿河的歷史建筑依照原貌進行修復,按可以作為商業服務的功能要求全面更新內部設施。更新以后的新加坡河沿岸,歷經風雨的歷史建筑煥然一新,但傳統風貌十分濃郁,CBD的摩天大樓建筑群作為背景,現代與傳統形成對照與呼應;新加坡河中游船蕩漾,駁船碼頭和克拉碼頭被打造成一個世界水準的、魅力無限的戶外游覽和休閑場所,世界各地的觀光者紛至沓來。③

然而,在城市文化建設和發展的實踐中,還需要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面的關系。

首先,重建文化自覺,理性面對全球化沖擊下的文化融合和文化認同危機。在當今經濟的、社會的和政治關系的全球化過程中,借助于以高科技為支持的互聯網等信息傳播工具,西方文化的滲透無所不在,任何國家既無必要也無可能超脫于西方強勢文化的沖擊。顯然,全球化在增強各國各民族對話和交流能力、促進文化融合的同時,也在不斷侵蝕著民族文化的領地,文化的多樣性也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威脅,民族國家和地區的文化認同危機令人惴惴不安。恰如亨廷頓指出的那樣:“90年代爆發了全球的認同危機,人們看到,幾乎在每一個地方,人們都在問‘我是誰?’,‘我們屬于哪兒?’以及‘誰跟我們不是一伙?’等”⑦。旨在促進城市營銷的文化建設,其主要動力來自于文化產業的誘人前景,文化建設的出發點在很大程度上是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因此,更是在自覺和不自覺中迎合西方主流文化的喜好,對于具有“國際化”水準的、符號意義顯著的樣板工程和示范項目更為熱衷,對于能夠表達外來文化的載體建設和活動舉辦更為青睞,此類項目及其提供的文化產品是否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傳承和再造則被忽視。由此看來,城市文化能否獲得再生的重要前提是重建文化自覺,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所具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自知之明是為了加強對文化轉型的自主能力,取得決定適應新環境、新時代文化選擇的自主地位”⑧。文化自覺本質上是一種能力,一種對傳統文化、本土文化、外來文化的辨識能力,建立在文化自覺基礎之上的城市文化建設,將能夠從容應對文化變遷和融合的沖擊,在文化載體的建設、活動和產品的提供方面,理性吸收外來文化和本土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元素,重塑具有鮮明特色的當代城市文化。

其次,應充分重視大眾文化對文化再生的積極作用。從文化再生的內在機理看,大眾文化是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力量,因此,文化建設必須滿足城市居民多樣化、多層次的文化需求。然而由于對于城市文化建設的片面理解,在對大眾文化的財政支持方面,各地城市一般并不積極。而城市中投入巨資興建的樣板類文化設施和文化產品,既因為與當地的文化傳統和居民的文化消費需求難以對接,也因為其高昂的費用難以為普通居民所承受,因而難以獲得當地居民的響應。但如果缺乏城市居民的普遍參與、響應和支持,城市的文化建設往往依然只能停留在博物館層次,難以實現文化再生。因此,在未來的城市更新、建設和發展中,為社區和民間的大眾文化建設提供充分的空間、載體和財力支持應當成為城市文化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于當地人民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元素也應當獲得應有的尊重和保護。

再次,處理好“模式復制”和自主創新之間的關系。目前,國內城市無論是物質更新還是文化發展,基本的思路都獲益于歐美經驗和案例的啟發,這有利于我們吸收人類發展的最新成果,避免很多曲折,國際經驗和模式確實具有很高的樣本價值。然而,中國當前的城市更新所處社會經濟發展階段是一個急劇變化的時期,城市文化的發展也有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地域特征,單純的“模式復制”并非城市文化再生的唯一路徑。以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而言,目前各地特別熱衷于創意產業園的建設,城市的老舊工礦區因此身價倍增。但從城市文化發展的角度看,能夠作為工業遺產、具有文化傳承價值和文化再生能力的工礦企業,必須是在城市產業發展的歷史上具有獨特地位,其生產技術、制造設備代表著某一時期的工業文明,其產品能夠承載著城市的集體記憶并激發出歸屬感和認同感。并非所有的城市老舊工礦區都具有工業遺產價值,創意產業園能夠提供的也僅僅是一種物理空間而已。而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更需要依靠的是良好的創新氛圍、鼓勵創新的人才培養和評價制度、促進創業的體制、保護知識產權的法制環境等種種制度建設;我們還需要加快建立一個公正的和規則明晰的市場環境,使市場和文化創意相互激活,讓創意在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的各個領域蓬勃地生發。

總之,文化再生是基于文化保護和傳承基礎之上的發展與再造,一切現行的經驗和案例都具有重要的借鑒價值,但卻沒有任何現成的模板可供復制。對于在全球化和城市化浪潮裹挾下的中國城市而言,在城市更新中最大限度地保留獨特的文化元素、保存文化載體并提供文化發展的物理空間,是非常必要的,但僅此是不夠的。文化再生所依仗的內在支持是城市文化意識和文化精神的普遍覺醒,是高度的文化自覺,是旺盛的文化創新和創造能力,因此,營造推動創新、激發創造、激勵嘗試、寬容失敗的文化“氣場”,是文化發展的內在要義。

① 劉易斯?芒福德.城市發展史――起源、演變和前景[M].宋俊嶺等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33.

②張廣漢.歐洲歷史文化古城保護[J].國外城市規劃,2002.

③黃科宏.新加坡的城市保護[J].國外城市規劃,2001.

④ 盧永毅,楊燕.化腐朽為神奇――德國魯爾區產業遺產的保護和利用[J].時代建筑,2006.

⑤ 下塔吉爾.國際工業遺產保護委員會(TICCIH),2003.

⑥ 北京城市文化宣言,2007年7月1日.

篇8

關鍵詞:“父與子”關系;父愛;猶太文化母題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35-0276-02

美國是一個由眾多民族和文化組成的國家,因此,在美國文學史上也出現許多優秀的少數裔作家,美國猶太文學就是美國文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些優秀的美國猶太作家,如艾薩克·巴舍維斯·辛格、菲利普·羅斯、索爾·貝婁、伯納德·馬拉默德、諾曼·梅勒、阿瑟·米勒、約瑟夫·海勒、歐文·肖、多克托洛和辛西婭·奧茲克等成就了美國猶太作家在美國文壇上所占有的地位。國內外眾多學者對美國猶太文學展開了研究,從歷史、文化、主題、情節、宗教等各個方面研究作家們筆下的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并深入地分析了猶太人在文化同化和異化中的生存困境。

一、馬拉默德和他的作品

馬拉默德是美國備受尊敬的當代小說家之一。他的作品凸現了猶太人的歷史和文化,以及以歷史和文化作為基石產生的猶太文化母題,使眾多讀者更好地了解了猶太人和他們的信仰。馬拉默德曾獲得兩次全國圖書獎、一次普利策文藝獎。1958年他出版了以《魔桶》(The Magic Barrel)命名的短篇小說集,第二年贏得全國圖書獎;1967年他出版了小說《修理工》(The Fixer),這部小說同時獲得全國圖書獎和普利策文藝獎。

馬拉默德共創作7部長篇小說,分別是《呆頭呆腦的人》(The Natural),1957年出版的《店員》(The Assistant),1961年出版的《新生活》(A New Life),1967年的《裝配工》(The Fixer),1971年的《房客》(The Tenants),1979年的《杜賓傳》(Dubin’s Lives),以及1982年出版的《天恩》(God’s Grace)。學者們對其作品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分析,特別是《店員》(The Assistant)成為炙手可熱的作品。

馬拉默德的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多數描寫處于社會底層的猶太移民,他們在兩種文化的同化與異化中苦苦掙扎,但是親情卻充斥整個故事。其中,馬拉默德對父愛的描寫揭示了傳統猶太文化。

二、猶太歷史和文化中的父愛

歷史和文學是互文的。歷史具有文學性,而文學中具有歷史的元素,每一部文學作品都能體現歷史的影響。新歷史主義理論家認為,歷史是文本的一個延伸,而文本卻是一段壓縮的歷史。他們認為,文學是歷史的一部分,“一種在歷史語境中塑造人性的最精妙部分的文化力量,一種重新塑造每個自我以至整個人類思想的符號系統;而歷史是文學參與其間,并使文學與政治、個人與群體、社會權威與它異權力相激相蕩的‘作用立場’”[1] 。因此,文學作品中那段壓縮的歷史會極大地影響到在其中生存的人物,特別是對人物性格和人性的塑造都會產生影響。

因而,猶太人的歷史對馬拉默德長篇小說和短篇小說的創作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千百年來,猶太人流散于五大洲,居住于世界各地。他們的生活各異,卻都在文化沖擊下苦苦掙扎。盡管會住在城市的“隔都”里,受到異族文化的沖擊,猶太人從未放棄過自己民族的文化和信仰。當然,這種生存狀態也難免會出現老一輩猶太人和年輕一輩的猶太人(文化同化和異化的產物)之間的父與子沖突。父輩們恪守著猶太人必生的文化和信仰,而子輩們受到新文化的影響,難免不像父輩們那樣堅守自己的文化。沖突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中出現,身份缺失感讓他們徘徊在社會主流之外,成為邊緣人。盡管如此,父愛如山,亙古不變。馬拉默德的作品就揭示了這樣的猶太文化母題——“父與子”關系中的父愛。

歷史對文學創作產生影響,那么,文化對文學的影響也不容小覷。《圣經·舊約》作為西方文化的典籍對文學創作影響深遠。約翰·米爾頓的《失樂園》就是以《圣經·舊約》中的故事為原型。原型是榮格提出的概念,他認為,作為探索人靈魂深邃的人,藝術家不是個體而是一個“集體的人”,一件偉大的藝術品不是個人意識的產物,而是集體無意識的產物。原型是與藝術家的集體無意識相關的重要概念。榮格認為,集體無意識的內容就是原始意象,原始意象的同義詞就是原型,因此榮格在《集體無意識的原型》中指出原型在每個集體無意識中是大量存在的,同一原型可能會有各式各樣的變化,但其基本的內涵和核心不會改變。例如,文學作品總會屢屢出現這樣的原型:母親、撒旦(惡魔)、英雄等。母親原型形象各異,但都體現母愛的不朽以及人類對母親的無盡之情。

其實原型是一種“原始意象”,它在遠古時代表現為神話現象。得益于文化這個載體,原型反復出現在藝術作品中和詩歌里。“父與子”關系——父愛——就是典型的原型,它最初體現在《創世紀》中。耶和華創造了大地萬物,同時也造就了亞當和夏娃,成為人類的天父。盡管在人類發展的歷史長河里,耶和華因為人類的背叛而給予人類嚴重的懲罰,但作為一位父親,他對人類的愛是永恒的。當看到猶太人在埃及備受煎熬時,他引導摩西帶領人民走出困境,尋找新生之地。當他的子民背離他的時候,他卻不離不棄,為子民鋪好了通往“希望之鄉”的路。這樣的父愛貫穿了整個《圣經·舊約》里,也成為了馬拉默德作品中的原型以及描寫和闡釋的對象。

馬拉默德的故事里描述了備受美國文化影響,在美國生存的猶太父子之間的沖突。《圣經·舊約》曾對父親的權威做出闡釋,希望父親能傳承“天父”的權威,在家成為一家之主。然而,在新生活中,作為子輩的年輕一代,他們追求自由、平等和獨立。對他們而言,“選民的身份”僅僅是虛幻。文化的同化與異化加劇了父輩與子輩的沖突,即便如此,父親對兒女的愛卻是不變的。子輩是父輩生命的延續,他們是民族的希望和家庭的希望。馬拉默德的短篇小說《頭號》就闡釋了猶太文化母題之“父與子”關系中的父愛。

三、父愛

《頭號》是馬拉默德的短篇小說之一,這部作品描述了一位老父親門德爾在臨死之前努力把兒子送到加利福尼亞的故事。在這過程中,他拋開自己的尊嚴,拋開自己的健康,甚至拋開自己的生命為兒子尋找一條有照應和照顧的路。這也揭示了父親對兒子的愛,盡管自己的兒子并不是正常人。

和馬拉默德的其他短篇小說一樣,《頭號》篇幅短小、情節簡單、語言樸實,寓意卻很深刻。小說中沒有實際的語言描述老人已是病入膏肓,卻用幾個簡簡單單的自言自語陳述了這樣的事實:“你看我的臉色,你說我還能等到明天嗎?”[2] “我是個病人……”[3] “明天我可能就和這個世界說再見了,我是個快死的人了。”[4]這樣的三句話簡凡,卻道出老人的生命正走向完結。病魔折磨著這位老人,他卻要堅強地面對病痛,為自己的兒子找到一條可靠的生存之路——送他到加利福尼亞。他送兒子去加利福尼亞需要35美元買火車票,為此他當掉了身上唯一值錢的金表,可是這還是遠遠不夠的,他不得不拋下自己的尊嚴祈求菲什拜因先生的施舍來湊夠這些錢,他甚至彎下他那吱吱作響的膝蓋,跪在地上祈求;當強大的歹徒要搶走這些錢時,他不顧生命危險拼命護著這點錢,這點錢是他癡兒的生存保障。

門德爾拼盡了自己所有的力氣,終于把兒子送到了站臺,卻受到站臺檢票人員金茲伯格的阻撓。門德爾苦苦哀求,金茲伯格卻絲毫不為之所動,根本就不允許他們進去。在此狀態下,門德爾焦急不堪,因為只有這一次機會。門德爾憤怒了,他撲向了金茲伯格,并與他扭打在一起。此時此刻,門德爾掙扎在死亡的邊緣,他渾身發抖,寒冷就像一把刀一樣刺入他的身體里。他心里明白自己也許就要死掉了,可是兒子伊薩克卻是最大的牽掛——如果他死了,伊薩克就再也沒有人能照顧他了。念及此,門德爾突然有了力氣,把金茲伯格扭住,按在了地上。

金茲伯格駭然了——人的潛力是無限的——門德爾的行為徹底震撼了他。最后,他派人送門德爾和他的癡兒上了火車。安排好一切,從火車上下來,門德爾心安了。他曲折的經歷、尊嚴的喪失、勇敢的無畏,都是他成功地送走兒子的動力。此時此刻,當兒子坐上火車時,他一生的目標也要終結。老人的種種行為正是父愛的表現。父愛的無疆、父愛的偉大、父愛的執著都體現在這位老人的身上。

無論自己的孩子怎樣,父親是不會拋棄自己的子女。盡管伊薩克是個癡兒,門德爾卻拼盡全力為兒子鋪好了生存之路。正如耶和華這位天父永遠不會拋棄他的子民一樣,這種父愛在猶太人門德爾身上得到了傳承。早在公元前2000年,希伯來人的始祖亞伯拉罕就與耶和華立約,否認“外幫神”,強調一神崇拜:耶和華是他們民族唯一的信仰和崇拜的對象;同樣,耶和華也主宰了希伯來人,成為備受尊重的天父[5]。

猶太教義表明,耶和華會像父親一樣,眷顧其子民,而猶太人的一切苦難與折磨都是耶和華對他們的一種考驗,任何時候,只要希伯來人能承受一切,最終都會得到耶和華的眷顧。這是整個猶太民族的思想,也是馬拉默德小說中所闡釋的思想。

門德爾的行為和表現正體現了父愛的偉大和永不拋棄的思想。作為一個實實在在的人,每個人都會被門德爾的行為感動。門德爾傳承了猶太人的傳統文化和教義,也成為了馬拉默德筆下對猶太文化母題最好的闡釋者。《頭號》這部小說的題目不僅僅在說門德爾的兒子伊薩克是個癡兒,其實也在描述門德爾這種執著的行為。正是這種行為成就了馬拉默德筆下的父愛。

參考文獻:

[1] 杜昌忠.跨學科文化批評視野的文學理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63-64.

[2] 馬拉默德.馬拉默德短篇小說集[M].呂侯,侯向群,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205.

[3] 馬拉默德.馬拉默德短篇小說集[M].呂侯,侯向群,譯.南京:譯林出版社,2003:206.

篇9

有利于緩解城市文化遺產危機。隨著城市現代化趨勢的快速發展,城市文化遺產面臨著一定的危機,尤其是在一些經濟文化較為落后的地區,在快速推進城市現代化的過程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不重視歷史文化傳統與民族文化精神對當代社會的重要價值,以致大量優秀城市歷史建筑被拆除,大量城市街道、民宅被摧毀,使城市中的歷史文化遺產遭受到巨大損失。這種破壞行為的后果,不僅使許多文化傳統被拋棄,文化脈絡被隔斷,更重要的是引起民族自信心的動搖,容易使人們失去對于自身民族的依賴與認同。鑒于這種日益嚴峻的文化危機,人們已越來越認識到歷史文化優秀遺產保護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河南地處中原,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擁有眾多歷史文化名城,鄭州、安陽、開封、洛陽、許昌等城市更是多朝古都,可以說中原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因此,我們應該借助河南的地位優勢和文化根基,積極對河南省的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問題進行研究,探索科學的城市文化遺產保護模式與文化可持續發展之路。

2河南省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存在的典型問題

河南省地理位置優越,城市建設發展十分迅速,比如鄭州航空港區建設等都是國家級戰略區域建設規劃等,處理好城市建設同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的關系,是我們必須面臨的問題。我們一些地方在城市建設過程中忽視城市文化遺產的價值,我們要剖析這種問題,并能認識到這種問題的危害,為更好地保護我省城市文化遺產服務。典型存在的問題有:(1)城市發展規劃輕視甚至忽視歷史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缺乏科學性和持續性,文化遺產保護缺乏法律上和制度上的約束,制度的執行力也缺乏相應的約束手段,一些地方存在失職瀆職、懶政怠政的作風,部分管理者盲目地追求建設速度、GDP與現代化,忽視文物的價值,導致城市文化遺產受到破壞。(2)城市物質文化遺產開發存在誤區,興建各種基礎設施和輔助設施。一些地方在進行物質文化遺產開發的時候,往往將各種基礎設施和輔助設施的建設置于一個非常重要的地位,有時候甚至超過物質文化遺產和遺存本身。從表面上看,便利的基礎設施和輔助設施對城市面貌改善和旅游業的發展及地區經濟的增長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但是這種方式很容易對城市物質文化遺產造成破壞。(3)城市旅游對城市文化遺產造成的破壞和環境污染。旅游開發能促進區域經濟的發展,但素質參差不齊的游客往往會對城市物質文化遺產造成破壞,而且,過量游客活動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同樣也會對城市文化遺產造成很大的危害。(4)城市文化遺產資源的多重偽造。城市文化遺產往往蘊含著巨大的商業利益,基于這種商業利益的驅動,一些地方出現通過文化遺產資源造假來謀取實際經濟利益的行為,比如偽民俗、仿制仿建古文物、古建筑、古遺跡等,甚至有“毀真造假”的行為。但偽造資源與當地歷史文化背景和自然條件格格不入,絕大部分最終只能成為文化垃圾和建筑垃圾,這將對城市文化遺產的保護開發產生破壞性的惡劣影響。客觀地來說,城市的規劃、發展與城市文化遺產保護之間有一定的矛盾性,上述問題也不能全面涵蓋目前河南省城市文化遺產保護方面所遇到的一切障礙,但可以肯定的是城市文化遺產是提升一座城市文化內涵、樹立良好城市形象的重要保障之一,我們要充分認識歷史文化對城市形象的影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探索出保護和科學發展城市文化遺產的具體途徑。

3河南省城市文化遺產保護與繁榮的參考措施

城市文化遺產是城市發展與繁榮的靈魂,如何保護城市文化遺產并繁榮城市歷史文化以增強城市文化內涵是一個需要不斷探索的過程。由于文化遺產保護理念的演進以及高科技技術的廣泛運用,致使城市文化遺產的保護方法、手段與模式也產生了日益多元化的趨勢。下面列出了6條保護和繁榮城市文化遺產的參考性措施,具體如下:(1)制定法律和技術規范,落實文化保護責任制,為城市文化遺產保護工作提供良好外部環境和重要基礎保障。將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和城市建設的總體規劃,避免盲目性,增強可操作性,從而保證主管部門工作決策的正確性。監管部門要強化協作、明確分工職責。(2)正確處理城市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利用之間相互依托的關系,在切實保護的前提下,謀求合理的開發利用,保護和利用密切配合,才能取得雙贏。只有旅游開發與文物保護和諧發展,才能推進文化遺產保護和文化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動發展。(3)強化宣傳,堅持文物工作方針,克服急功近利思想,增強全民文物保護意識,并在保持城市風貌的前提下,改善文化遺產內居民的生活設施。(4)正確處理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之間的互補性關系。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側重不同,文化事業具有公共性,趨向社會效益,文化產業具有商業性,趨向經濟效益。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是互相依存、互補發展的關系,我們要認識到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產品都適合被商業化開發而納入到文化產業的體系中去,要加強文化遺產資源公共管理與行政干預,并引入社區參與管理機制完善市場開發帶來的種種弊端。傳承性保護是指讓需要保護的文化遺產對象繼續活動與發展,尋求新的生機與市場,使其在今后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不斷傳承延續,也稱為“動態保護”。這種保護方式可以使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中獲得“新的生命”,在當代社會中繼續延續與傳承。

4結束語

篇10

1.1構筑城市文化精神

旅順的城市歷史文化精神充滿了悲情與悲壯。當代旅順的城市文化精神體現出寬厚包容,高貴典雅,堅韌不拔,自強不息,是旅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財富;是大連城市文化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像圖騰一樣銘刻在旅順的城市建筑上。通過創建歷史文化名城,有利于發掘整合區域歷史文化資源,宏揚城市文化精神,增強城市的凝聚力與國際影響力。

1.2帶來豐厚的經濟效益

創建歷史文化名城,一方面,可以保護歷史街區和文化遺產;另一方面,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因為歷史街區、文化遺產本身就是旅游資源,它們具有多重價值。保護文化遺產、戰爭遺跡,恢復歷史文化街區風貌會促進旅游業的發展。戰爭遺跡、文化遺產、歷史街區的保護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同時旅游業的拓展可以給城市帶來信息、資金等聯動經濟效益,吸引外資到地方投資設廠。歷史文化街區保護的連帶經濟效益,還表現為帶動吃、住、行、游、購、娛等服務業的發展,完善城市功能。

1.3形成良好的社會效益

歷史文化名城的氛圍具有寓教于樂的功能,可以對旅游者、居民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和普及推廣歷史文化知識,此外也為考察歷史城市及建筑提供了寶貴的原始素材。名城榮譽會激發各利益主體創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促進更多的歷史價值地區和文物得到保護,珍貴遺產、遺跡會得以保留,歷史文脈會得以延續。

1.4促進經濟轉型

通過歷史文化名城的創建,可以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打破現有的經濟增長方式,打破以政府為主導的經濟促進機制,實現區域經濟的轉型發展,實現由開發利用資源型經濟向開放服務型經濟轉型,促進旅順口區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依托區域豐富的文化遺產資源、戰爭遺跡,順勢而為,可以將旅游資源優勢轉變為競爭優勢,以遺產觀光、歷史科考、海濱休閑度假、娛樂休閑為主題,加快全區旅游業的發展,促進以旅游業為主體的服務業的大發展。

1.5獲得生態效益

經由開發高端低碳的文化休閑產業,不但可以增加當地居民的財富收入,還能夠促使資源合理利用,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增進節能減排,改善區域生產環境及人居環境,有效保護生態環境與歷史文化資源,并帶來豐厚的生態效益,居民可以從優美的生態環境中永久受益。

2基礎條件分析

2.1旅順是近代中國乃至世界重大歷史事件的發生地

旅順口曾是中國近代史上的政治、經濟重鎮、軍事要地;也曾是近代中國重大歷史事件乃至世界重大事件的發生地,比如中日、日俄戰爭等;她因擁有眾多珍貴的文物遺跡、戰爭遺跡而享有盛名。

2.2具有保留完好的歷史街區

從1880年開始,清朝政府在這里扎營盤、筑炮臺、修船塢、建軍港、設立水師兵營[3],使之成為亞洲著名的軍港而馳名海內外。19世紀末至20世紀上半葉,旅順口屢遭帝國主義列強的踐踏和蹂躪,沙皇俄國曾統治旅順口7年余,日俄戰爭結束后,旅順口又被日本殖民統治長達40年之久。在反侵略、反壓迫、反殖民統治的斗爭中,留有了大量的歷史遺跡和歷史建筑。

2.3多元文化的交流地

自古以來,旅順口就是我國關內與關外文化互動的樞紐地。由于旅順的地理位置,早在上古時期就已經有同山東通商聯姻的傳統,特別是在元明兩朝,旅順地區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歸屬于山東登州府管轄,由于這種歷史淵源關系,致使旅順成為了關內和關外文化交流的樞紐地,留有大量的珍貴遺跡、遺址及遺產。近百年來,旅順成為中西文化交融場所。日本、俄羅斯和朝韓等國的舶來文化與本土獨特的山海人文風韻在這里交融生長,積累了豐富而又獨具特色的文化資源。旅順口區的文化影響力直達日韓俄等東北亞各國乃至歐洲各國[4]。久遠的歷史文化和豐富的人文古跡賦予了旅順口“露天博物館”稱號;近代歷經、中日、日俄戰爭等重大事件,既是朝韓民族的愛國義士安重根壯烈就義之所,又是二戰中國戰場的終結之地,堪稱“半部中國近代史”。

3城市建設中的認識誤區

3.1重視城市更新,忽視文化傳承

隨著城市居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對基礎設施改善和良好生活環境的訴求也進一步提高,老城區正在經歷城市更新與舊城改造的[5]。很多人認為歷史街區和文化遺跡等形象破舊,沒有價值;也有人認為它是落后的標志,已經過時,不能滿足當前人們生活生產需要。正如阮儀三[6]所說,“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源,城市歷史文化遺產沒有在城市經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而被當做發展的障礙物一除為快”。

3.2重視經濟價值,缺乏全面的考量

歷史街區和文化遺跡、遺址往往占據城市中心位置,區位優勢明顯,地產開發潛在的經濟價值巨大。因此,很多人覬覦這些地區,而且認為這些歷史街區和文化遺產等不合今用,它的存在是浪費用地。也有人認為它阻礙發展,礙手礙腳,不利于成片整區開發。總而言之,歷史文化街區不僅具有潛在的經濟價值,還具有歷史文化科考價值,承載著城市的發展歷史,表征著她曾經的身世,是文化的積淀。同時,歷史文化街區也是彰顯城市自身特色的一張名片。

3.3旅順殖民地色彩濃厚,國恥不宜宣傳張揚

旅順口區眾多遺跡為殖民統治者所留下,很多人認為不宜作為遺跡、遺產加以保護,更不能對其進行宣傳,理應清除殖民地色彩,拆毀古建筑。其實,這些主張是不負責任的,更是不可取的。保留戰爭遺跡、殖民遺產,可以見證旅順口曾經經歷的滄桑,也可以教育后人,促進世界和平。

4現實困境

4.1產權制度缺乏,不能統一管理

建國以來,旅順口作為我國主要的軍事基地之一,既有重要的軍事設施,同時也是邊防軍隊駐地,很多歷史街區、遺址古跡為軍隊所有。此外,還因為歷史遺留等原因,很多近代戰爭遺址及遺跡的歸屬問題、管理問題沒有明確的、統一的責任主體。盡管以太陽溝為主體的老城區內很多近代遺跡在軍隊管轄范圍中而沒有被破壞,然而,由于很多歷史街區、遺址古跡所屬關系多元、房屋產權關系復雜,有的產權關系甚至缺失,導致很多街道與房屋年久失修,其他利益主體因為街區和遺址古跡的產權不明,以及其多頭管理等因素,不愿意參與開發與保護工作。進而,導致保護與開發的資金來源渠道少,保護資金嚴重匱乏,區域眾多珍貴遺產得不到修繕保護,歷史建筑陳舊,安全隱患嚴重;傳統風貌和非物質文化正在消失;其價值也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明確責任主體,明晰產權關系,制定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與開發規劃,吸引保護與開發資金,這對于旅順口區創建歷史文化名城的意義非凡。

4.2快速城市化與有限土地之爭

隨著旅順口區被確定為大連市主城區,旅順口區常駐人口達30萬[7]。自2009年,實現全面對外開放后,旅順口區又于2011年被全域納入遼寧沿海經濟帶重點發展區域,城市核心區建設步伐加快,實施了行政區搬遷,建成旅順大學園區,完善道路、供水等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環境保護工作得到加強,這為旅順口區未來加速城市化進程奠定了物質基礎和管理保障,也為旅順口區率先實行全域城市化提供了有力保障。基于旅順口區經濟發展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預測到2015年末旅順城市化水平達到90%,到2020年城市化水平達到95%。但另一方面,旅順口區土地資源等要素十分有限,因此,集約節約合理使用土地資源,尤其是建設用地資源,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區,這對于緩解快速城市化與有限土地之間的矛盾,顯得非常必要和重要。

4.3“舊城改造”引發“建設性破壞”

旅順口區城市的建設過程中雖然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保護意識,但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缺乏超前的和系統的保護措施及保護方案,以至于“建設性破壞”的事件頻頻發生。一些部門和個人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不合理地要求“就地平衡”,盲目拆舊迎新,造成歷史文化街區的格局被破壞,珍貴遺產被野蠻拆遷,使得旅順口區一些地方的珍貴遺產及其環境遭到毀壞。因此,制定舊城保護規劃,并加快落實,保護歷史文化街區和珍貴遺產迫在眉睫。

5制約機制分析

歷史文化街區、珍貴遺產是否得到保護性開發,或者被破壞拆除,受到街區客觀條件、相關利益主體的利益訴求及其利益博弈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若受到短期、局部利益驅動,加之對街區、珍貴遺產的規劃與管理方法不當,會對歷史文化街區、珍貴遺產采取粗暴方式—拆舊迎新,造成對歷史文化街區、珍貴遺產的毀滅性破壞。相反,如果受到長期、全局利益驅動,加之對街區、珍貴遺產的規劃與管理方法得當,會對歷史文化街區、珍貴遺產采取保護性開發,使得歷史文化街區、珍貴遺產得以傳承,其價值將會在保護性開發的過程中逐步釋放(如圖1所示)。在各利益主體進行利益博弈的過程中,利益主體的保護意識是根本,開發與保護的資金是關鍵,相關制度及政策是核心,它們將決定博弈的結果。造成上述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5.1客觀條件制約

由于受到經濟發展水平、時代背景、歷史基礎等一系列客觀因素或條件的制約,比如:①城區人口密度過大;②多數古老房屋危險殘破,或經過多次翻建失去原貌;③投機的房地產開發;④無序的交通;⑤大部分平房區生活質量很差,水、火隱患不能排除;⑥許多歷史街區已經插入不少藝術質量低下的非傳統風貌的永久或半永久建筑,傳統風貌殘缺不全。

5.2相關利益主體參與

①開發經營者,只有在靠近有歷史基礎的地方,開發經營才有最高的回報率;②城市領導者,在人們最容易見到的地方,才最能表現其政績,才能得到贊譽;③一些鱉腳規劃師、建筑師,要么不懂,要么迎合,從大拆大遷中得到好處;④部分居民,原來無力通過自己改善居住條件的,可能從拆遷中得到一定的補償(被強迫命令者除外)。

5.3規劃與管理失誤

將歷史城區和現代城市兩種不同的城市功能強行疊加在同一空間。歷史城區保護所要求的是文化遺產的真實性與完整性;而現代城市所需要的是交通便利和工作高效。兩種互為矛盾的城市功能被人為地置于激化的焦點之上,造成相互排斥、互相掣肘。

6創建歷史文化名城的對策

6.1建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機構

旅順口區大多數歷史遺存因部隊管理而被保存下來,但也由于部隊的管理不善使一些有價值的建筑遭到破壞和拆毀。由于90%的有價值的歷史建筑物仍屬軍隊管理,地方政府難于作為。旅順不單是中國軍方和地方政府的,也是中國的和世界的。建議成立高級別的權威性的軍地聯動常設機構直接負責保護和管理,協調各利益主體的關系,協調軍隊和地方政府的關系,確保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開發與有效管理。應成立由總參謀部和旅順口區政府組成的高級別的旅順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管理委員會,以明確責任主體,協調各利益主體關系,確保旅順歷史文化名城的開發保護與管理。

6.2成立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開發建設機構

堅持以“政府為主導,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的原則,通過向社會公開招標,讓投資商或企業來參股,共同組成投資開發公司,以公司為主體[8],實現在旅順國家歷史名城保護管理機構的領導下開展投資與經營活動。

6.3積極保護歷史街區,保證保護工作有效得力

6.3.1保存是保護的基礎

“控制”應當是第一階段的目標。目前的任務是,劃定明確的保護區范圍,控制拆除,防止人為破壞。

6.3.2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居民參與

上一階段的控制可能在一定時間內使得保護區的環境和基礎設施得不到很大改善,為了減少惡化需要投入更多的維護費用,這也是代價之一。作為第二階段的主要內容,加強宣傳教育,得到社區的理解與支持,引導居民參與其中顯得尤為重要。

6.3.3歷史街區風貌全景歸復

第三階段,通過整治、更新原物保護歷史建筑,完整保護街區肌理,梳理輪廓,全面復歸歷史文化街區固有的尺度、格調、風貌[9]。

6.4舉辦旅順歷史文化名城論壇活動

加強創建歷史文化名城的“借勢”與“造勢”活動,通過有影響力的論壇等學術活動的策劃與實施,吸引國內外公眾的參與和注意,并通過新聞媒體渠道,形成新聞熱點,不僅可以形成短期的沖擊力,而且有助于塑造旅順口區長期的良好社會形象。

6.5社區主體,全民參與

以歷史文化街區所在的社區為主體,動員全體居民積極參與創建活動。通過培訓教育,將“溝通關聯”和“培育情感”作為公民的應盡職責,積極倡導社區居民成為文化遺產保護的知情者和受益人的理念。

6.6建立并逐步完善保護建設相關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