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范文
時間:2023-10-30 17:32:4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學術界公認,“Key competencies”由國際經合組織和歐盟理事會首先提出和使用。在國外,一般將competencies理解或翻譯為“能力”或“技能”,將Key competencies理解或翻譯為“核心能力”或“核心技能”。而在我國大多將competencies譯為“素養”,將“Key competencies”譯為“核心素養”。歷史教學界接受了這種譯法,并由此派生出“歷史學科素養”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兩個重要概念。當然,這其中也有許多不同的聲音。
說起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不過是一個名詞(概念)而已,但它實際關系我國歷史教學改革的走向,一經寫入《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準》,其影響難以計量。筆者估計,一定會遠遠越過20世紀80年代初“能力”對歷史教學的影響。可是,如果“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一詞的生成與“Key competencies”的誤譯或不夠準確的翻譯確實直接相關,豈不讓我國歷史教學界臉上無光?丟面子是小事,如若干年后再來糾正誤譯的負面影響,麻煩就大了。與其如此,為什么我們不靜下心來,仔細斟酌、認真推敲Key competencies到底能不能、該不該譯為“核心素養”呢?磨刀不誤砍柴工,現在多花點時間“磨刀”是值得的。
一旦competencies譯為“素養”,Key competencies譯為“核心素養”,并生成“歷史學科素養”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兩個概念后,必定有人會問:歷史學科真的有“素養”和“核心素養”嗎?要回答這個問題就需弄清“素養”的含義。
感謝陳志剛教授,他在《學科素養含義辨析》一文中為我們列出了多種工具書對“素養”一詞的解釋。如《現代漢語詞典》解釋說,素養是“平日的修養”;《現代漢語大詞典》解釋為“修習涵養”;《中華同義詞詞典》認為,在強調修養水平和狀況時,“素養”和“素質”大多可以通用。他還根據《百科要覽》等書的解釋,強調指出:“素養現在多用于指人們通過經常的努力學習、刻苦鍛煉和自我修養所取得的各種收獲、成果或所達到的水平和境界。”筆者注意到,上引各條,解釋的實際上都是人的素養。近年,我國教育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學生素養,尤其是核心素養。如2014年教育部印發的《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宣布,“將組織研究提出各學段學生發展核心素養體系”。為此,教育部還委托專家進行重大課題《我國學生核心素養指標體系》的研究。①綜上所述可知,素養(含核心素養)的主體是人。素養是人的“專利”,只有人才有素養。這里所說的人是廣義的,包括個體和群體、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在未成年人中,中小學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除人以外,還有什么事物有素養?筆者沒有找到答案。也許有人會問,某些動物,如“聰明”的猿、“通人性”的馬、狗等動物有“素養”嗎?對此筆者沒有研究,暫且擱置一邊吧。
學科者,學習或研究的科目也。作為學校的一個學科或一門課程,歷史學科有其屬性、特點、功能和目標,以及由人為其構建的內容體系等,但它本身沒有生命(狹義),沒有感覺和思維,不能“努力學習、刻苦鍛煉和自我修養”,因而也就沒有“素養”和“核心素養”可言。從漢語詞語的角度看,“歷史學科素養”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生成有杜撰之嫌。
形式邏輯根據內涵和外延兩個要素,將概念分為真實概念(亦稱實概念)和虛假概念(亦稱虛概念)兩大類。②既有內涵又有外延的概念是真實概念(實概念),如“學生”“中學”“歷史學科”“歷史教學”等。只有內涵,沒有外延(亦即世界上不存在與之對應的客觀事物)的概念是虛假概念(虛概念),如“上帝”“天堂”“靈魂”等。那么,“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屬于一類概念呢?上文已說,歷史學科本身沒有“核心素養”可言,世界上不存在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這一概念對應的客觀事物,所以“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沒有外延的虛假概念(虛概念)。
概念是思維的“細胞”。在人的思維活動中,虛假概念也有使用價值。但是,如果將“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這一先天不足的虛假概念作為中學歷史課程標準乃至整個中學歷史教學的具有全局影響的核心概念和關鍵詞,顯然是不恰當的。
虛假概念也可以下定義,如人們就給“上帝”“天堂”“靈魂”等虛假概念下了各式各樣的定義。但真實的科學定義要求遵守邏輯規則,做到內涵與外延的統一,因虛假概念沒有外延,界定起來必然會遇到很多困難。
近來,歷史老師們為“歷史學科核心素養”這一概念下了一些大同小異的定義,下面摘錄的是具有代表性的一個:“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學習歷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歷史學科特征的思維品質和關鍵能力。”③推敲起來,此定義問題不少,突出的兩點是,第一,形式邏輯要求真實定義“必須揭示事物的屬加種差”。④但上引定義中,我們既未見到“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屬”,也未見到“歷史學科核心素養”與同種事物的“種差”。第二,形式邏輯要求定義項的外延與被定義項的外延要完全相同,⑤而在上引定義中,被定義項是“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定義項講的卻是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形成及其內容要點等,二者外延明顯不同。
要為沒有外延的虛假概念“歷史學科核心素養”下一個科學準確的定義難度太大,而要讓廣大一線歷史教師和中學生理解“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含義則更難。面向大眾(尤其是中小學生)的理論以簡潔明了為好,否則無法落地。
歷史學科本身沒有“素養”和“核心素養”,但是,歷史學科卻具有培養和提升歷史學習者素養(包括核心素養)的功能。這是不爭的事實。我們不必在研究歷史學科本身的“素養”和“核心素養”上再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了。當下,應集中力量研究歷史學科怎樣才能更好地為培養和提升學生素養(首先是核心素養)作出貢獻。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要在深入研究歷史學科(課程)目標體系的基礎上,確定核心目標。在這一點上“三維目標”存在明顯的不足,讓廣大教師十分糾結,嚴重制約了歷史教學的發展,應盡快彌補。
近來在討論歷史學科核心素養時,一些論者實際上已涉及歷史學科(課程)核心目標問題。如何成剛認為:“唯物史觀”理應成為學生經過中學六年的歷史學習,初步掌握的一種核心理論素養”。①夏輝輝及其團隊認為,“歷史價值觀是核心素養中的‘核心’”“是皇冠上的明珠”。②根據自己以往的研究心得,參考同行的研究成果,筆者認為中學歷史學科(課程)的核心目標應是引導中學生初步形成正確的歷史觀。之所以確定這樣的核心目標,其理由是,第一,這個核心目標學科特色鮮明,能區別于其他任何學科的核心目標,體現出在培養和提升中學生的核心素養上,歷史學科有著其他學科不能替代的地位和價值。第二,這個核心目標內容豐富,展開以后可以形成二級目標群,構建起歷史學科目標體系。因為,正確的歷史觀是科學完整的歷史觀,是真理論歷史觀、價值論歷史觀、審美論歷史觀的綜合與統一。第三,這個核心目標與中學生核心素養(主要是人文素養)有對應關系,其達成的過程就是提升中學生核心素養的過程。第四,學科核心目標宜少不宜多,宜精不宜泛(爛)。多核心即無核心,能歸結為一個最好。綜合考慮這些因素后,故筆者提出了中學歷史學科(課程)應以學生正確歷史觀的逐步形成為核心目標的看法。
篇2
【關鍵詞】學科核心素養;初中歷史;教學優化;價值觀念
引言
為了有效提高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念,培養學生歷史理解以及簡式素養。同時要增強學生對于歷史事件的理解和認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以及想象能力的有效發展。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科育人價值觀的重要體現,具有鮮明的學科教育特色,緊密依托于具體的學科知識,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之后,形成具有歷史特點的思維品質以及關鍵成就,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學習與思考。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法,逐步提高學生的歷史知識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念。
一、準確設置教學目標使課堂教學更明朗
由于教學目標是教師在開展教學工作時的指向標,所以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在歷史課堂教學當中,使學生能夠沿著教師所設定的教學軌道,積極的進行探索和前進,從而逐步強化學生的目標感,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掌握能力和學習動力。教師在教學當中要使學生通過掌握一定的歷史學習技巧和歷史學習技能以及知識轉化能力和情感態度進行教育教學的提升。教師在目標設置的過程當中也要根據學生在具體學習中的知識掌握狀況和知識掌握能力,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和設計。例如:當學生在學習唐朝經濟發展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創造性的教學思維,開展分層教學引導,強化學生在分層學習中的創造能力和聯想能力,使學生具備一定的學習思路,啟發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二、創新課堂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歷史核心素養的形成和發展有著較強的時間性,需要學生在學習和思考當中養成良好的積極心態,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并且在穩扎穩打當中努力的探索和前進。教師要使學生在歷史學習中讀懂歷史并且理解歷史,思考歷史當中的深層次價值,教師也要在教學中,創新課堂教學形式。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唐朝經濟發展這節課時,教師可以先結合學生的認知情況,在網絡上搜集優質教育資源,通過PPT結合教學內容進行拓展性的教學,教學生展示唐朝城市的布局,并且引導學生了解當時唐朝的經濟發展,使學生通過以導游的身份向大家做唐朝當時的向導,引導其他同學在聆聽當中感悟,當時唐代經濟發展的盛況。教師通過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吸引學生在歷史核心素養學習和養成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學習心態,并且增強學生的知識儲備能力,使學生在學習當中保持自己的觀點,逐步的轉化學生的歷史學習能力。
三、加強核心素養宣傳力度,提高教學專業性
教師在歷史核心素養教育教學當中,要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進行教育教學的拓展,由于學生在歷史學習當中,需要教師進行深層次意義的引導,使學生能夠感受到歷史蘊含的深層次韻味。教師要在核心素養教學時增強自身的專業性,這位教師在教學當中具備一定的教學素養,才能夠引導學生在學習中養成正確的學習心態,每一名歷史教師要具備豐富的歷史教學內涵,做到與時俱進不斷的開拓自身的思維,在歷史教學當中,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的轉變教學觀念,了解教材當中每一個細節,通過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的教學模式,在動態教學當中,強化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提升學生在學科探究當中的核心素養養成。只有教師對于歷史教材以及學生兩方面進行深層次的了解,才能夠在教學當中游刃有余的把握,學生以及教材之間的聯系,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狀態掌握扎實的歷史學習概念,不斷強化學生自身的歷史觀念,使學生養成正確的核心素養。
篇3
關鍵詞: 人文素質 初中歷史 教學方法
一、什么是人文素養
人文素養是指一個人在文學語言、歷史哲學、美術音樂等方面的素養,結合日常生活,通過內心感悟形成的價值觀與人生觀。它屬于精神文明范疇,即軟國力(國民的道德水準,情感,意志,心態,價值觀,哲理思維水平,凝聚力等)。通常人們把人文素養教育看做是關于人的生存目的的教育,人文素養的最典型標志是人文精神。所謂“人文精神”,實際上是一種人類的自我關懷。它具體表現為對人的尊嚴、價值、命運的維護、追求和關切,對人類遺留下來的各種精神文化現象的高度重視,對理想世界和理想人格的執著追求。“提倡人文關懷,提高人的素質,弘揚人的精神”,這不僅是歷史教育的一個新熱點、新亮點、新視點,而且是整個素質教育重要的有機組成部分。
二、初中教育現狀分析
重理輕文的現象不僅體現在高中學段,而且初中時期十分明顯。有人說:“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可以看出學生對理科的偏愛。當然,這種現象的出現并非全部歸咎于學生,整個社會大環境的影響,有的地區政史地不參加中考,有的即使是參加中考,分數也打折扣。在這種教育大背景下,學生自然而然地將學科分為主副,將政史地納入次要科目,而更多關注學生智力的開發、能力的提高,而忽視了學生世界觀的形成和價值觀的教育及對學生德育的滲透。
三、初中歷史學科教育目標
新修訂的《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說明初中歷史教育目標是:學生通過中外歷史基本知識的學習,初步具備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初步理解唯物史觀;感受中華文明和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樹立愛國主義情感、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共同發展的觀念,堅定社會主義的理想和信念,以及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學會從歷史的角度觀察和思考社會與人生,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開闊國際視野,初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他們成為身心健康、具有良好綜合素質的合格公民奠定一生的基礎。為此,初中各學段,可根據不同內容設立不同培養目標。
初一年級,激發興趣,陶冶愛國情操。學生從初一開始完整接觸歷史這一學科,老師應運用多種手段,激發并鞏固學生的學習興趣。初二年級,樹立學生憂患意識,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初三年級,樹立學生的全球意識。
四、如何在歷史學科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
1.提高教師人文素養。
理想的歷史課正如厚重的歷史一樣是博大、精深、睿智、理性的統一體。要上出這樣的課,歷史教師必須有淵博的哲學、歷史學、教育學、心理學等學科知識,還要有嫻熟的教學技巧。因此,歷史教師除了要在從教前積累豐富人文知識和樹立以人為本的歷史教育觀,還要在從教后,利用各種類型的業務培訓和學歷進修,廣泛涉獵并一定程度上了解和掌握構成歷史的各要素如語言、文學、哲學、音樂、美術、宗教、民俗等各學科的基本知識,從而提高自身人文素養。
2.營造人文教育環境。
校園是學生的主要活動場所,因而要營造濃郁的人文氛圍。充分利用櫥窗、板報,彰顯學校的人文底蘊。設立“歷史長廊”、“歷史的腳印”等專題展示各種歷史素材,使校園“處處存詩意,字字總關情”。讓學生每日踏進校園就能呼吸到濃濃的人文氣息,感受悠久的歷史傳統。
3.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學模式。
教師首先要轉變教育觀念,從學科成績的桎梏下把自己解放出來,認識到學業成績并非學習的全部。歷史學科的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在探索歷史的過程中,提高思維品質、明確價值取向、擺正人生道路等,這些智慧的生成遠比對歷史知識的把握更有價值。比如講《貞觀之治》一課時,可以系統地讓學生了解唐太宗其人,為什么他能開創貞觀之治這一盛世局面?作為“一代帝王”,他能虛心納諫,你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認真聽取別人善意的規勸?在學生的討論中,道理會越來越明,這些學生自己討論出來的結論帶給學生心靈的震撼遠非“死記硬背”的效果所能比的。
4.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精神。
歷史教材中有人類幾千年的文化,字里行間讓我們感受到濃濃的人文情懷、深厚的人文內涵。我們必須認真鉆研教材內容,充分發掘歷史教材本身的人文內涵,才能真正把人文精神傳授給學生。如在1985年,中國發行的紀念鄭和下西洋580周年的郵票里,我們明白明朝前期,國力強盛,與很多亞非國家有友好往來。友好交往自古以來就是不同國家交往的主旋律。鑒真和尚六次東渡,雖雙目失明,卻矢志不渝,成為中日友好往來的使者。西行天竺,歷經磨難,九死一生,卻信念堅定的玄奘,最終求得真經。華盛頓堅決不參加第三屆總統候選人的競選,開美國民主政治的先河。林肯為維護美國的統一獻出了生命。通過對這些偉大人物的了解,尋找偉人的成功經驗及人生智慧,從而啟迪學生,豐富學生的人生,這將對學生一生的生活產生深遠影響,體現絕對價值。
5.多渠道增長學生的歷史見識,豐富學生生活閱歷。
篇4
關鍵詞:歷史教學;傳統文化;創新;融入
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歷代相傳,經久不衰,是提高全民人文素養的基礎。傳統文化經歷了多次時代變遷流傳至今,與歷史學科有著一定的關聯。在中職教育階段中,將傳統文化與歷史學科相融合,可以幫助學生領略歷史文化與傳統文化的精髓、魅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與優異的道德品質,從而有利于提高歷史核心素養。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中職院校學生被多元文化所影響,功利主義與享樂主義萌生,而傳統文化與歷史學科的融合可以端正學生的心態,規范學生的行為,提高學生的素養與品質,使學生能更好地面對學習與生活。因此,教師應提高對傳統文化與學科融合的重要性的認識,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創新與優化教學手段,將傳統文化精髓與歷史學科有機整合,讓學生更深刻地認識歷史、了解歷史,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與人文素養,提高歷史學科學習質量,更好地實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1傳統文化融入歷史學科教學的必要性
傳統文化是歷代人民在長期實踐過程中不斷總結所形成的獨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是一種精神的存在,對社會發展、人民生活、教育教學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所以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各階段學科教育中十分必要。
1.1實現文化傳承與弘揚的歷史使命
傳承與弘揚傳統文化是每一位教師與學生的責任與義務。在新課改教育背景下,中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獲取主要依靠課堂教學,而這一過程是體現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徑。在中職教學中,歷史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當中包含了不同時代的歷史知識,如政治、經濟、文化等,其中就有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時代的變遷,傳統文化逐漸演化成影響中華民族的發展與人民思想意識的重要力量,這對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具有重大指導意義[1]。仁、義、禮、智、信是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能使學生形成正確觀念,也是一筆寶貴的文化財富,需要學生弘揚與傳承。中職學生肩負著弘揚與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責任,所以有必要將傳統文化教育與歷史學科教學深度整合。
1.2提升文化自信,培養愛國情懷
隨著國家與社會的不斷發展,中華傳統文化的文化自信在不斷提升,對傳統文化教育愈加重視。文化自信是一種先進性的自信,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發展歷程中,傳統文化隨之流傳。傳統文化在歷史變遷與進步中具有重要的意義,將其與歷史學科融合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文化自信,還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與精神,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發展,使中職學生成長為能造福社會與人民的優秀人才[2]。在新時代大背景下,國家對創新人才的培養越來越重視,所以在中職歷史教學中,教師也要加強傳統文化創新建設,探索出更高效的滲透與傳播途徑,充分發揮傳統文化教育優勢,全面提高中職學生文化自信與人文素養,提高學生的愛國情懷。
1.3提高綜合素質的現實需求
傳統文化是我國寶貴的精神財富,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歷史教學逐漸從歷史事件、人物故事上升到傳統文化教育層面,這對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實現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具有極大的意義。培養學生綜合素質是中職教育的根本任務,將傳統文化與歷史學科融合是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與提高綜合素質的重要舉措,也是學生追求理想,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但是也有一部分學生漠視國家大事,沒有社會責任心,無積極向上的精神追求,這與缺失傳統文化教育有一定的關聯。所以,在中職院校歷史學科教學過程中,學校與教師應充分意識到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將傳統文化與學科教育深度融合,積極探索歷史文化知識中的傳統文化內容,從而實現文化傳承與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現實需求。另外,傳統文化與歷史學科的融合也能加深學生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加強學生民族自豪感,使中職學生能自覺擁護國家社會發展建設。
2中華傳統文化融入中職歷史教學中的意義
時代不斷發展,科技不斷創新,在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傳統文化教育功不可沒。傳統文化中蘊含的真理對歷史教學具有重要教育價值,可以讓學生看到不一樣的歷史學科,從而提高歷史學科綜合素養。這對培養創新人才與實現民族偉大復興具有重要教育意義[3]。
2.1影響中職學生的未來發展
學生是國家發展的希望,學生興則國興,國家的進步與學生的發展有著直接的影響。每一位中職學生都肩負著振興國家的責任與義務,在歷史學科中融入傳統文化對學生有著重要的教育與引導作用。所以,在中職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加強傳統文化的滲透,在學習歷史知識的同時樹立學生的傳統文化意識,提高學生的傳統文化自信,充分體現出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社會越來越重視學科的融合,歷史學科與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機整合順應了教育改革發展的趨勢,為中職教育事業帶來了新的生機與希望。中職教育是學習傳統文化的重要時期,關乎著學生的未來發展,為此,教師應提高認識,重視歷史課堂教學中傳統文化的浸潤與傳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熱愛,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這對學生的發展與社會風氣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傳統文化是歷史長河中一顆璀璨的明珠,在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背景下,傳統文化教育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提高全面素養。可見,傳統文化在中職歷史教育中有著重要的教育價值。
2.2豐富中職歷史教育內容,做好教育與教學的銜接
中職歷史教材中,傳統文化教育的融合使歷史教學內容得以豐富,對學科教學與傳統教育之間的有效銜接具有重要意義。中職院校教育與傳統中學教育有著一定的差別,中職院校偏重學生對技能的掌握,使其今后能更好地適應工作崗位。所以,對傳統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有所欠缺。隨著教育教學的不斷改革,中職院校的教學理念有了一定的轉變,對傳統文化教育越來越重視。學生不僅要學習歷史文化知識,更要對傳統文化思想形成正確的認知,了解傳統文化,挖掘傳統文化歷史教育價值,進而轉變中職學生的思想。歷史學科教學與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機融合,提高了中職院校教育教學的意義,豐富了歷史教學的內容,充分實現了教書育人的教育目標。
2.3規范學生行為與思想,豐富學生精神世界
歷史是中職院校的重要學科之一,讓學生近距離地了解歷史、學習歷史、感悟歷史,使學生能夠生在當代,深知古今。多元文化的流入,對各階段學生的思想與行為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尤其是中職學習時期的學生正處于獨立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迫在眉睫。在歷史學科教學中,傳統文化可以向學生灌輸積極、健康的思想意識,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提高學生的人文修養,從而營造健康向上、輕松活躍的歷史課堂氛圍,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形式。例如,當教師在講到關于孔子的歷史事件時,《論語》就是最具代表的傳統文化書籍。《論語》成書于戰國時期,當中包含道德觀念、教育原則等內容,語言精簡,意義深遠,具有極高的傳統文化教育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行為與思想有所影響,也讓學生的精神世界更加飽滿豐富。
3中職歷史教學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創新措施
歷史是展現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重要形式,與傳統文化發展歷程極為相似,所以在中職歷史教學中,將其與傳統文化教育相融合能有效推動社會、教育,以及學生的未來發展。為此,教師應深入探索,尋找歷史與傳統文化的契合點,通過有效措施將兩者相互整合,提高歷史學科教學成效,提升傳統文化教育價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的發展,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4]。
3.1研讀教材,有目的地融入傳統文化
教材是歷史教學的主要內容,也是學生學習的目標。在中職歷史教學中,教材包含了豐富的傳統文化知識內容,教師應深入研讀教材,挖掘教材中的傳統文化內容,有意識地在課堂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充分展現出傳統文化的教育價值。另外,教師還應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向外拓展,讓學生學習一些教材中沒有的歷史知識,從不同途徑實現歷史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例如,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當教師在講解中國近代史中關于的內容時,涉及政治經濟文化內容,所以教師要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為創建歷史高效課堂做好前期準備。是我國近代歷史屈辱的開端,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牢記國恥,拼搏進取”的民族精神,向學生介紹有關的前因后果。是1840—1842年英國發動的侵略戰爭,是我國屈辱的一段歷史。被英國人稱為“通商戰爭”,以林則徐為借口發動的侵略戰爭,最終導致清政府以割地賠款而告終。這段歷史也反映了當時清政府的懦弱與腐敗。因此,在這段歷史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引導學生學習林則徐的民族精神,敢于同敵人抗爭到底,從而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激發學生為民族崛起而讀書奮斗的學習動力,從而體現出傳統文化教育的重大意義。
3.2用歷史人物事件啟迪學生,滲透傳統文化精神
我國已有五千年歷史,在這一歷史長河中涌現了大量的優秀人物與事件,也從中體現出了優秀的傳統品質,值得每一位中職學生去學習和傳承。教師作為課堂的組織者與學生的引導者,要充分意識到傳統文化與歷史學科結合的重要性,積極創新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實時插入傳統文化內容,講述歷史進程中的一些優秀人物事跡,從而引導學生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及道德觀,為中職學生今后的發展打下良好基礎[5]。例如,在課堂教學中,在學習“抗日救亡文化運動”時,教師可以留出一部分的時間為學生講述抗日英雄事跡,讓學生通過這些事跡感悟和體會當中滲透出的道德觀念與精神品質。如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抗日英雄楊靖宇的英雄事跡,在彈盡糧絕時,在冰天雪地中,獨自與日本侵略者連續戰斗多天,最后壯烈犧牲。通過這一英雄事跡,使學生可以從中學到保衛國家不怕犧牲的抗戰精神;在面對眾多敵人時仍然臨危不懼、視死如歸的民族氣魄,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通過課外書籍了解更多的歷史知識,學習豐富的傳統文化,拓寬學生的認知范圍,增強學生的文化底蘊,進而提高中職學生的人文素養。
3.3運用信息技術創建高效課堂,多途徑實現傳統文化融入創新建設
在中職歷史教學過程中,要想充分體現出傳統文化在歷史教學中的作用,就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覺投入到學習狀態中。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有了興趣才能推動課堂教學的發展,實現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為此,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思想,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為學生打造生動趣味的歷史高效課堂,將靜態的文化知識轉變為動態的教學形式,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傳統文化的創新建設。信息技術是構建現代化高效課堂的重要手段,是眾多學科教師備受青睞的教學形式,通過視頻、圖像、音頻等形式將學生需要掌握的內容直觀地呈現出來,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感官體驗與情感體驗。歷史學科涵蓋了多方面內容,如國家制度、政治經濟、中外歷史、文化交流等,每一部分內容中都蘊含著深刻的傳統文化,具有教育意義。例如,在學習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播放相關的史實資料,讓學生近距離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與世界意義,了解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與特征。信息技術的運用使枯燥的課堂氛圍愈加活躍,讓學生能更加清晰地了解傳統文化,讓學生對歷史學習更有興趣。例如,印刷術是眾多傳統文化之一,對人類與社會有著突出的貢獻。教師可以通過視頻學習讓學生了解古代印刷并與現代印刷相比較,令學生為之感嘆傳統文化的精妙,了解傳統文化傳承的多種載體與發展。所以,要想實現傳統文化的創新建設,教學形式的創新是首要任務。
3.4組建優質教師團隊,轉變教學觀念
在中職教育過程中,高質量的教師團隊與教學效率的提升,以及學生的發展有著直接的聯系。學校方面應加以重視,定期組織教師培訓,引導教師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豐富教師的知識儲備,做好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靈活巧妙地將傳統文化滲透到歷史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與職業素養,積極創新教學方式方法,從而提高歷史教學效率,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3.5深挖歷史,共同品鑒,實現師生共同交流歷史是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兩者之間是相互作用的,所以教師應深挖歷史知識,與學生共同品鑒,共同分享、共同交流。在中職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入探索,合作學習,從歷史內容中深挖文化寶藏,以促進學生的深度學習,從不同層面對傳統文化進行思考與分析。例如,在學習古代貿易與文化交流方面的內容時,教師應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對該內容進行深入的挖掘,使學生從中學習到更多傳統文化的精髓。在課堂合作學習過程中,針對一些重難點,教師應及時的幫助學生解決,要與學生多交流、多討論,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全面提高學生的歷史文化基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不同的文化能體現出不同的古人思想,蘊含著深刻的內涵。例如,《詩經》是著名的古代詩歌總集,是優秀的傳統文化作品之一,其風、雅、頌等作品中都散發著無限的傳統文化魅力。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學習品鑒,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蘊與文化素養,促進歷史知識學習。
3.6開展傳統文化實踐活動,實現歷史知識學習與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機結合
在中職教育階段中,除了課堂教學外,教師還應以歷史知識內容為基礎,積極組織課內外文化實踐活動,通過實踐活動實現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讓學生加深對歷史知識的記憶,提高學科教學成效。實踐可以檢驗教師教學的成果、學生學習的結果,以歷史內容為主題的課外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深入了解歷史事件,學習當中的文化精神,讓傳統文化能伴隨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例如,教師可以組織歷史傳統文化知識競賽,并設置相應的獎項,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參與性,發揮學生自主學習動力,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或者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話劇表演,將歷史事件與相關傳統文化通過角色表演體現出來,讓傳統文化更加立體,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使學生積極參與到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行列中[6]。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傳統文化詩歌朗誦,如三國時期曹操的《短歌行》,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歷史時期的文化作品。另外,學習文學藝術也是了解傳統文化、學習傳統文化的形式之一。從古至今很多優秀的詩歌、繪畫、書法、戲劇、建筑物等都能體現出當時歷史,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學習這些優秀的傳統藝術,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例如,在學習唐朝歷史時,教師可以通過對唐朝的藝術品講解這一時期的歷史事件,并欣賞《步輦圖》《仕女圖》等優秀作品,從而進一步了解唐朝的傳統文化。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走出校園,去博物館了解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或者參觀古代建筑,從不同的途徑學習歷史與傳統文化。
4結語
綜上所述,在中職院校歷史課程中融入中華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對學生今后的發展以及國家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傳統文化在歷史課程中的創新建設,能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價值觀,規范學生的道德思想,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對學生個人發展與傳統文化的傳承具有重大意義。中職院校作為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要深刻意識到傳統文化教育與學科教育結合的重要性。要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通過傳統文化培養學生優秀的品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實現對傳統文化的弘揚與傳承。
參考文獻
[1]封留才.優秀傳統文化的普及讀本[J].人民教育,2020(17):77-78.
[2]徐禮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價值意蘊[J].江西社會科學,2020,40(5):226-232.
[3]季璇,王詩根,馬良.中國傳統優秀文化融入大學教育的支持體系研究[J].錦州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6(5):127-129.
[4]王文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大學生教育的路徑[J].思想理論教育,2016(5):42-47.
[5]王春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思考[J].學園,2019,12(20):41-42.
篇5
[關鍵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歷史教學;綜合素質;活動體驗
[中圖分類號] G633.51[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6746058(2017)16008102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師生必須對其加以重視。那么,如何在歷史教學中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呢?
一、加強學習,努力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在《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全面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師資隊伍水平”的要求。要想更好地在歷史教學中進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歷史教師隊伍。為此,歷史教師應該具備高度的責任心和道德修養水平,具備精深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知識,具備良好的情操和性格。
為了提升歷史教師的綜合素質,我們可以組織他們外出考察、參觀等,提升他們的專業知識儲備。或邀請高等院校的專家教授到校做講座,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還要鼓勵教師閱讀歷史專業書籍和教育教學理論的書籍,讓他們能更好地對歷史教材進行專業性的把握。
對歷史教材的專業性把握,應本著實事求是和嚴謹的教學態度,切忌講假話,講大話,講空話。一切真的、善的都是美的,歷史教學如果失去了真實,也就失去了美,失去了它存在的價值。當代社會已走入信息時代,學生的歷史信息來源是多渠道的,并且和教師處在同一個平臺。教師表現出的綜合素質,總是最直接、最有效地影響著學生的身心健康、學識的掌握和良好性格的養成。如何對待學生的不同意見、不同看法,能集中反映一個教師的綜合素質水平。如果教師寬容、理解學生,就等于給了學生一定的思維空間,給了他們足夠的助跑距離,使他們能夠展翅高飛,有所作為,反之,則壓抑和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學生學到的只是專制與非理性。
二、引領學生通過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歷史課堂是學生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主陣地之一。
中國傳統文化經過長期的積累,給我們留下了一筆豐厚的知識寶藏。這一點充分體現在歷史教材中,教師應積極挖掘教材中的這些知識,組織學生思考、探討、交流,使學生最大限度地汲取這些文化營養,充裕自己的頭腦,并對中國傳統文化現象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和適時的啟發。
如“文字的演變”,通過展示從甲骨文到大篆體“馬”的演變,引導學生思考:在此期間文字的變化有什么特點?學生不難發現,原先曲折象形的線條逐漸被拉直拉平,方形圓形的團塊被線條所取代,文字的象形程度降低。
如“孔子”,教師讓學生閱讀和分析孔子有關教育的言論,使學生意識到古代圣哲的觀念直到今天仍有教育意義和指導意義,完全摒棄傳統文化是我們的一大損失。
如秦漢時的秦始皇陵兵馬俑,魏晉南北朝時王羲之的《蘭亭序》和顧愷之的繪畫作品,唐朝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詩句,宋朝蘇軾、李清照、辛棄疾的詞,清朝揚州八怪的繪畫作品等,均可作為課堂師生共鑒的材料。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從作品的表現方法去品評、賞析,而且要學生去思考作品本身蘊藏的內涵和作者的創作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是豐富而深邃的,區區幾本歷史教材無法將其全部涵蓋其中,只能展現部分歷史文化現象,更多地需要學生自己去揣摩與搜尋課外閱讀材料,進而理解、消化、整合、升華。作為教師,應率先探尋中國傳統文化之精華,觸摸中國傳統文化之脈搏,形成自身的傳統文化品格,以應對當今瞬息萬變的各種文化現象。這樣才能使現實的歷史教育與豐富的傳統文化有效結合起來,推動新的一代以自身的文化品性去創造中國美好的未來。
三、通過多樣的活動體驗,使學生感受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學生從課堂教學和書籍中獲取的知識雖然不少,但能真正內化為自己文化認同的卻十分有限。教師可根據中學生的認知及心理特點,組織一些有意義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我們可以充分挖掘地方自身資源的優勢和特色,依托鄉土文化資源和歷史底蘊,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校本課程體系,作為國家課程的必要補充,使課程具有滿足社會發展和學生需求的功能,使傳統文化更具親切感、親和力。
學生通過對經典的閱讀,修身益智,在浸潤經典文化中傳承文化,提升素養。如教學“惠山泥人制作課程”時,組織學生走進泥人博物館、古運河窯址博物館等進行體驗實踐,并通過泥人制作,讓學生主動參與、樂于動手,進一步了解家鄉文化和民間工藝,提高審美情趣。又如組織學生以校園、社區、家庭為背景,通過尋找、捕捉身邊的真實故事,以“微電影”、小報道的方式,反映普通人“誠實、謙讓、孝順、勤奮、拾金不昧、樂于助人”等真善美,使學生在發現美的過程中受到中華傳統美德的熏陶。再如利用春節開展“優秀傳統文化在我身邊”活動,引導學生走進社區探究“楹聯文化”,參加民俗活動,聽社區老人講述傳統故事。讓學生用畫筆創作有關核心價值觀和民俗文化的四格漫畫,為社區的居民書寫春聯,用行動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另外,還可組織學生通過參加社會上的一些傳統儀式活動來了解傳統文化的習俗內涵,如中秋祭月儀式等,讓學生通過學習古代禮儀能深入體會傳統節日中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篇6
1教育、教學和考試的關系
新課改要求我們的歷史教學,是以“能力為中心”,而不僅僅以“知識為中心”。能力的考核就是通過考試來測量的。歷史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從學科的內在聯系來看,它除包含天文地理等社會科學外,還滲透著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從時間來看,它記錄著人類從古到今生活和戰斗的歷程;從空間來看,它承載著中外一切文明。歷史教育的現實社會功用在于通過歷史的學習,受教育者能夠增強歷史意識,吸取歷史智慧,開闊視野,陶冶情操,從而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樹立不斷完善自我、為祖國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和關注民族與人類命運的人生理想。
歷史教育教學的直接表現就是考試。考試是一種隨機的抽樣,教育是一個全面的過程。我們的考試科目被濃縮到最小的程度。高考試卷中政治、經濟、文化版塊的分值的變化,只是考試隨機抽樣的具體表現。
新課程理念下的歷史課堂教學所遇到的最大困境和挑戰就是教學的費時低效甚至無效的問題。提升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構建高效歷史課堂是鞏固新課改的成果,推進新課改深化發展的關鍵。所以在目前的課程標準的實施當中,薄弱環節不是學生,而是教師。現在的教材對歷史的過程性的內容少結論性的內容多。我們是否把這些結論性的東西歷史情景化?對史料的鑒別、比較、解讀,我們引導學生做了多少?初步的辨偽意識,把材料放在具體的歷史情景中去分析,是歷史教學的基本要求。我們對學生歷史素養的養成起了多大作用?與其不遺余力地揣摩考試的東西,不如腳踏實地搞好歷史學科的過程與方法,給學生以歷史學科的根本培養。
2注重知識和能力的提升
所有的知識經過了人腦就是不一樣的的知識了。能力是在知識基礎上的活的體現。歷史學科需要的就是對歷史事物的解釋能力。或者說,學習者個人對歷史事件的解釋、領悟的能力。現成的歷史結論對于個人而言沒有意義。所有現成的東西只是個人思考的媒介。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一切歷史都是個人史。我們著力培養的是“史識”。通過課堂學習,真正讓學生用自己的思考去解釋歷史,試圖用自己的視角去重構歷史。讓學生有詮釋歷史的動力,幫助學生完成重構,是歷史學科能力培養的核心。
蘇霍姆林斯基說:“使你的學生看出和感到有不理解的東西,使他們面臨著問題,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就是成功了一半。”因此歷史教師的提問必須建立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準確把握重點和難點,精心設計,引導學生思考、探究,從而把握歷史規律,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比如,在講到必修三文化史的四大發明時,筆者先讓同學們體會到這是值得自豪的。但又引用了馬克思的一段話 ,“火藥、指南針、印刷――這是預告資產階級社會到來的三大發明。火藥把騎士階層炸得粉碎,指南針打開了世界市場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術則變成新教的工具,總得來說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在這兒筆者進行了設疑,這些發明為什么“墻內開花墻外香”?這些發明為什么沒有在中國變成科學復興的手段?這里面有許多深層次的原因需要探討、挖掘。如此從感性參與到主動探尋,表現出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目的、有意識地從事“創造”,創新精神與能力才會不斷地得到強化與提高。
3培養學生閱讀習慣與能力
閱讀能力是一個基礎性能力,決定了一個人的其他能力。緩慢的改革比疾風驟雨式的變革要好。新課改的過程中,我們在深思熟慮中慢慢地往前走,漸漸地應用新方法,能為新方法的推行奠定更堅實的基礎。如果說,教師希望自己的學生有個好成績,作為歷史學科的教師,一定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與閱讀能力。從高考試題的趨向看,近年來,高考對材料閱讀能力的考察力度越來越大。不論是新課程省份還是老課程省份的試題,都是以新材料新情境設問考察知識點。例如最近幾年江蘇省歷史試題材料呈現方式多樣,以文獻、圖片、視頻截取、圖表等多種形式出現,考察學生閱讀理解力、材料分析能力以及綜合能力等,實現了學生閱讀、分析、概況等多種能力的集體應用。
作為學生本身來說,高中生學習歷史最基本的一個能力就是閱讀能力,這是學習各方面能力的基礎。閱讀是學習歷史的基本活動,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的載體,只有閱讀能力提高了,才能更好地掌握各學科的知識,其他方面的能力才能提高。閱讀能力是學生獲得新知、培養能力、豐富感情、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重要途徑。
篇7
[關鍵詞] 初中歷史教學 素質教育 作用
一、引言
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的一個重要目標,實現教育的現代化,是新課程理念的思想觀念到實施的一場深刻而又徹底的變革,同時也是我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的重要途徑。素質教育是靠學校通過具體的改革措施方能實現。在各個科目的教學活動中如何實施素質教育,既是如今落實學校教育改革方針的重點,也是學科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歷史學科教學,作為中學教育教學的一部分,在實施全面素質教育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初中歷史教學為切入點,分析歷史學科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具體措施。
二、歷史學科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
1.歷史學科的特點
歷史學科是關于人類社會發展活動和規律的促進人們文化素質養成的人文科學。歷史學科的特點使它在各個學科中的作用與眾不同。一是歷史的人文特性:作為一門人文學科,歷史給學生講述的是歷史知識,同時也對學生進行公民教育,促進培養學生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質。穿過歷史,我們可以獲得遼闊的人生視野與豐富的人生閱歷,幫助提高我們的智慧。進行歷史人文教育,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操和民族精神,有利于陶冶自己的情操,激發開拓進取精神,積極投身于人類的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二是歷史的規律性;歷史學是認識主體與歷史客體相結合的產物。
2.歷史學科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歷史學科在全面提升學生的基本素質方面,是其他自然學科無法替代的。通過學習歷史知識,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基本文化素養。歷史是豐富多彩的,歷史知識涉及的內容是非常廣泛和具體的。人類在歷史活動中創造了全部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由于歷史承載了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發展的過程,因而歷史學科和其他各門學科就有了緊密的聯系。想要了解一門學科里面所包含的深刻內涵,不了解歷史科學的各個階段的發展是很難現實的。歷史意識的培養,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和美感等諸多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影響初中歷史教學中素質教育的一些因素
1.對素質教育的認知不足
在中學基礎教育中,要貫徹和落實素質教育是當前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務,中學歷史教學也是這樣。但從實際效果來看,在已經過去的一段時間里,素質教育在歷史教學中的效果并不突出,這是由于社會對涉及素質教育的一些問題沒有足夠的認識。對素質教育下的歷史學科教學目標缺少必要的科學認識。近些年來,在我國的中學歷史教學中,教學的目標是傳授歷史基礎知識,培養發展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思想道德教育。但在教學實踐活動中,越來越體會到這一目標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在貫徹落實中,存在著諸多的矛盾,迄今為止仍然沒有被妥善地解決;在“應試”指揮棒的指揮下,課堂傳授越來越成為了歷史教學的唯一方式。因此,為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構建適合歷史教學發展的更科學的教學目標體系,是目前教育事業刻不容緩的一項工作。
2.教學創新有待提高
教師的創新精神不強,是目前初中歷史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歷史教學是對歷史本體的一種特殊的認識活動,它應當具有時代性,是人們為了現在的社會而認識歷史。所以,它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不斷變化。它要求歷史科目教育工作者以鮮明時代精神和科學思想觀念闡釋、分析、評價歷史。人們對現實的認識是認識歷史的基礎,教學者本身的思想是歷史認識的原始思想,它決定著對歷史本身認識。目前,歷史教學方法陳舊落后,占據主流的教學方法仍然是“一張嘴,一塊黑板,一支粉筆”。教師對歷史事物和人物的評價,往往停留在呆板、公式化的說教,程式化的分析和記憶性的結論上,沒有重視中學生學習歷史過程中的感受,由此失去歷史教學進行思想教育的意義。
四、在歷史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的舉措
1.牢固樹立現代教育理念
要牢固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主體觀。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學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教學過程是一個師生交流、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學必須把教師的傳授與學生的學習統一起來。因此,廣大教師必須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觀念,并貫徹到各項教學原則和教學實踐當中。教師要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歷史教師應該重視人文素質教育,利用教材中許多故事性強、生動有趣、寓意深刻的事例,運用寓教于史和寓理于事的形式,讓學生從中獲取思想,領會歷史的教益,陶冶人格情操,糾正以往歷史教育的泛政治化、教條化的不足,真正體現出歷史教育的人文素質教育的特點。
2.注重學生自身能力的培養
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發揚學生本身的主體精神,培養學生自己的自主創新意識與能力。因此,歷史教學的任務不僅是傳授歷史知識,同時也是在訓練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能力。所以,教學實踐中,必須有計劃有節奏地將這一目標落實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構筑歷史知識結構的完整框架。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比較思維能力,歷史教學中所運用的比較思維是通過比較方法總結歷史現象、發展階段及在宏觀發展趨勢中的特點,引導學生找出不同歷史事件的關聯,從而使學生養成一種宏觀思維的學習方法。
3.完善歷史教學的考試與評價方式
教育教學評價有很強的導向作用,是實現素質教育機制的關鍵性的一項任務,要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就要解決教育教學評價問題。初中歷史學科要推進素質教育,就一定要改進教學評價特別是課堂教學評價,樹立符合素質教育精神的價值觀。素質教育的價值觀關鍵是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初中歷史科目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評價歷史教學關鍵不是憑教師是不是能講,而是要考察其是不是有助于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人文精神。構建符合時代精神的教育評價指標體系,是完善歷史教學教育價值觀的具體體現。
五、結束語
歷史知識是形成人的文化素質的基礎及條件,是體現人的文化素質高低的一個指標。優化歷史教學的內容和創新歷史教學的方法,歷史科目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特殊功能才能顯現。因此,要正確認識歷史教學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轉變傳統教學觀念,擺脫陳舊模式困擾,是目前歷史教學改革的緊迫任務。
參考文獻:
[1]馮長運.歷史課程標準教師讀本[S].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楊兆山,姚俊.教育學原理[M].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篇8
關鍵詞:學科哲學;課程標準;教學主題
教學主題是教師結合學生的學習需求,在課時教學設計中,選擇某一維度作為中心,提煉和確立教學的核心概念或內容。歷史學科哲學強調從哲學的高度審視歷史教學,教師不僅要學生掌握表層知識,還要透過這些表層知識,將學科深藏的精氣神挖掘出來,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促進學生的心智發展。
2015年10月,福建省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福建師大教師教育學院舉辦高中歷史“能力導向的課堂有效教學”教學競賽活動,共同體成員六所學校各派一名選手參加,教研組推薦我參賽,接到任務,蠻有壓力的,上出新意,上得精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主辦方將課題確定為岳麓版高一歷史必修一《北美大陸新體制》,這是第三單元“近代西方資本主義政體的建立”的內容,該單元以英、美、法、德四國代議制的確立,再現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發展歷程。基于教材內容,我依據課標內容設計了教學主題:精心選取材料,重點講解美國1787年憲法制定的背景、過程、內容和意義,本以為這個教學主題符合單元專題主旨,又與教材內容邏輯貫通。
第一次試講,同組老師全部到位,我信心滿滿,傾著耳朵,想聽聽那一個接著一個的贊美聲。
“導入新課,情境創設,師生互動,順暢自如。”
“作為傳統課,好像沒什么可以挑剔的,但隱隱約約覺得少了點什么。”
“立意不夠高,材料還得刪減。”
“再梳理一番,后天再聽一次試講。”
是啊!我也覺得少了點什么,回到家里,我再次翻閱課標,一個個字念了起來:說出美國1787年憲法的主要內容和聯邦制的權力結構,比較美國總統制與英國君主立憲制的異同。
突然發現,課標是全國性大眾化的教學要求,顧及了全國不同地區中學的教育發展水平,有著一般性、基礎性的特點。《北美大陸新體制》究竟要傳達給學生怎樣的歷史內涵?隨著思考的深入,我發現在課標要求的基礎上,應加入自己個性化的解讀與感悟,對課標內容進行重構,將課堂教學上升到歷史學科哲學的高度。這時,我想到了曾經讀過資中筠的一本書《美國十講》。
作者在自序中說:“美國雖然立國只有二百多年,但經歷十分豐富,在紛紜繁復的現象中找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絕非易事。許多重點闡述的內容大多有針對性,是針對在國人中流行的成見,包括自己過去曾有過的一知半解的看法,同時也澄清一些以訛傳論的事實。”
第一講《美利堅合眾國的由來》,作者把世界上的國家分成兩類:一類是“打出來的國家”(即從槍桿子里誕生的國家,如蘇聯、中國、越南等);另一類是“談出來的國家”(如美國),是開會討論出來的國家。
這些觀點給了我很大的啟發,由此,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主題:
1.理解北美政治精英的因時制宜的制度創新,立法過程中的理性妥協,謀求利益的最大公約數。
2.透過1787年憲法,理解美國的憲法精神,培育具有現代公民意識與素養的國民。
第二次試講,話題自然而然地匯聚到教學主題上來。
“歷史課就應當要有教學主題。”
“國家頒定的課程標準側重于學科基礎知識,屬于下位價值觀,陳老師提煉的教學主題側重于歷史學科的思想和情趣,屬于上位價值觀。”
“課程標準與教學主題相互補充,共同組成教學目標的完整內容。”
“確定了教學主題,課堂教學就有了方向和主旨,材料的選取、問題的設置就有了聚集點。”
找到了這節課的“主題”,歷史的邏輯清晰可見。我從《美國十講》找到這樣的細節:美國1787年憲法談判的過程充滿艱辛,在憲法制過程116天中,先是有人遲到,中途有人退場,后又有人早退,正式代表:74人,實際到會:55人,中途退場:13人,堅持到底:42人,在憲法上簽字:39人。會議過程中充滿了唇槍舌劍,會議每天都在爭吵中度過,整個文本一條一條地討論,最后達成了共識。
設置了一個問題,制憲過程如此艱難,為什么能形成大家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請問這最大公約數是指什么?
利益博弈是現實政治的常態,妥協是現代政治的最高藝術,妥協還意味著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關切全社會的共同福祉。讓學生認識到:一個不善于妥協的民族,就不可能走向真正的民主,一個不善于妥協的人,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朋友和團隊。
“談出來的國家”的立國基礎是憲法,憲法保護著每家每戶每個人的自由和權利,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威,這樣的國家必然是長治久安的法治國家。這節課,不正是要讓學生領悟憲法精神,提升公民意識嗎?
為了使學生形成辯證思維,我列舉了法國政治思想家托克維爾《論美國的民主》的內容:“美國的聯邦憲法,好像能工巧匠創造的一件只能使發明人成名發財,而落到他人之手就變成一無用處的美麗藝術品。”引導學生得出:看一個社會制度是否先進,主要看它是否適合本國國情,能否推動生產力的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進步。今天,站在歷史的高度,我們既要堅定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又要不斷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政治。
篇9
關鍵詞:高中;歷史文化;素養;教學
文化素質指人們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的較為穩定的,內在的基本品質,表明人們在這些知識及與之相適應的能力行為、情感等綜合發展的質量。歷史課程是一門綜合性的知識集合,高中生在學習過程中需懂得歷史情懷,不斷培養個人的文化素養,才能提高個人知識水平。因此,教師積極培養學生歷史文化素養是不可缺少的,也是教學改革的新思路。
1重視課堂教學實際成效
當前,素質教育是一種旨在促進人的素質發展,提高人的素質發展質量和水平的教育活動。一個有學識不具備教育能力的人可以從事別的職業,但不能從事教師職業。歷史是培養學生歷史觀念的主要科目,可從主觀意識方面培養學生的先進理念,引導其樹立科學的學習觀念。結合有效教學思想內涵,從課程教材、歷史素養、結構組合等方面,提出高中學習歷史教法調整對策,為高中歷史教學改革提供可行性指導。為了避免早期教學平臺造成的不利影響,高中學校開展歷史教學活動中,要充分考慮教學思想應用的實效性。樹立科學的教學原則,堅持教學方法多樣化,實現教學形式創新化,這些都是有效教學思想的新方向。有效型教學是現代高中課堂常用方式之一,可從多個角度設定不同的教學任務,輔助教師全面開展思想歷史教學活動。面對日趨更新的歷史教學準則,高中學校必須調整原有的教學模式,以實效性為核心準則調整教學平臺,這些是當代高中教育改革創新的基本思想。基于有效教學思想引導下,高中歷史教法改革將朝著多樣式方向進行,教學原則、教學方法、教學路徑等,均是有效教學思想改革重點,對學生未來高中化轉型具有促進作用。“實效性”是衡量歷史教學的硬指標,體現了課堂教學實效與質量水平。隨著教育模式不斷改革與調整,高中學習歷史過程中更加重視有效性原則,從而為學生創設更具高效率的教學平臺。
2廣泛開展歷史課堂閱讀
文化素質不只是學校教給你的科學技術方面的知識,更多的是指你所接受的人文社科類的知識,包括哲學、歷史、文學、社會學等等方面的知識。歷史是一門文化性極強的學科,歷史知識通過你的語言或文字的表達體現出來的,通過你的舉手投足反映出來的綜合氣質或整體素質。新課標下,高中學校歷史教學模式必須堅持改革創新,才能從高中化角度培養學生的知識能力,鍛煉學生掌握高中歷史學習要點。“閱讀教學”是現代高中歷史教育改革要點,其通過廣泛閱讀培養學生的歷史知識水平。教師需聯系歷史閱讀教學特點,從學習思維、閱讀策略、網絡教學等方面,對歷史閱讀教學法改革提出建議。歷史閱讀是高中教學難點之一,教師與學生要轉變過去的學習思維,及時適應新型教學模式創造的優勢,為課堂教學活動做好充分的準備。歷史閱讀教學是高中課程主要內容,教師需重視閱讀教學模式改革與調整,以學生為中心設定科學的閱讀教學流程。總體來說,歷史閱讀教學涉及面十分廣闊,教師要結合多種角度展開教學工作。既要考慮高中生的學習思維,也要融合閱讀教學特點,這樣才能創設符合高中生學習需求的歷史閱讀教學平臺,從多個方面實施一系列的教學調整,滿足不同區域內歷史教學目標的改革要求。閱讀教學模式是新課標提出的新方向,依據師生課堂學習需求調整原有的授課模式,發揮了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中的主觀能動力。為了進一步落實歷史閱讀實踐教學改革,教師需以科學發展觀為襯托,深入學習“歷史閱讀”內涵,共同實施高中學校歷史閱讀教學改革工作。
3全面優化課程教學方法
歷史文化素養需要長期積累,有知識的人不一定有文化,不一定有思想,因為歷史技術方面的知識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尤其是現在學校教育傳授的歷史課程中,學生所接觸的知識更具有局限性特點。教學方法是決定教學質量的核心因素,轉變教學思維可實現教學方式創新改革,為學生創設更為精彩的學習課堂。引入項目教學法,不僅體現了歷史教學改革方向,也是實現學生專業知識水平提升的保障,成為當代高中教育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教師要深入理解項目教學內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歷史學習思維,從而體現出新教學方法的應用價值。“理論+實訓”是現代教育體制的新模式,借助理論指導實訓工作,以實訓驗證理論知識,進而促進歷史專業教學的一體化發展,這些都是帶動專業教學改革的新思路。教師是課程教學的引導者,必須從多個方面為學生提供學習平臺,促進歷史教學體制優化改革。高中教育在社會人才培養中占據重要地位,歷史是一門融合歷史、人文、文化等多種元素學科,重視歷史教學是高中學校教學發展的一部分。針對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引入項目教學法改變了傳統教學缺陷,體現出新課標改革理念。教師要尊重高中生的學習興趣,按照歷史教學大綱擬定課堂教案,以項目教學法帶動教學模式創新,實現教學質量水平提升。鑒于傳統教學模式存在的不足,教師需積極引入新方法參與課堂教學活動,推動高中歷史教學模式實現優化改革。
4結論
總之,文化素養是學習歷史不可缺少的條件,只有具備了文化素養,才能深入地學習與理解歷史知識,幫助學生建立更為有序的學習平臺。歷史文化教學中,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成效,歷史閱讀、方法革新等方面,不斷優化現有的教學模式。
作者:王泉水 單位:衢州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張美鳳.科任教師需涵養“班主任情懷”[J].班主任之友,2009,(9).
[2]胡曉.德育課程中歷史教學的困難[J].思想•理論•教育,2006,(6).
[3]張鳳飛.論歷史教育與學生人文精神的培育[J].當代教育論壇,2006,(2).
篇10
關于核心素養與課程標準的區別
課程標準是從具體學科出發,按照學科教學規律規定的關于教育過程應該滿足的標準,解決的是“如何教”的教育問題。學生核心素養是從人的全面發展角度出發,體現“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這一要求,按照學生發展規律,規定的學生在一定教育經歷后其必須擁有的基本素養和能力,解決的是“培養什么樣的人”的教育問題。基于這樣的目的,學生的核心素養應該涉及學生知識、技能、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多方面能力的要求,是個體能夠適應未來社會、促進終身學習、實現全面發展的基本保障[1]。
縱觀全球學生核心能力素養,有兩個標準比較著名:一是21世紀學生能力框架(Framework for 21st Century Learning)[2],二是共同州能力核心標準 (Common Core State Standards)。
圖1 21世紀學生能力框架
圖1是21世紀學生能力框架,包含學生能力框架和支持系統兩部分。能力框架包含“生活與職業技能”“學習與創新能力”“信息、媒體和技術能力”以及“核心科目和21世紀主題”。
國外的一些學生核心素養標準值得我們借鑒,但是中國有自己的國情。作為教師教育者,一方面要自己了解和研究核心素養的基本體系,另一方面在教師的學習和研修中,不僅要給理念,更要給老師一些實際的方法、模式和工具,去幫助教師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思維導圖和概念圖就是這樣的工具。
思維導圖與概念圖的特點和區別
概念圖最早由美國康奈爾大學的諾瓦克等發明,是一種能形象表達命題網絡中一系列概念含義及其相互關系的圖解,主要是作為一種學習技術。概念圖的結構主要由節點和帶有標簽的連線組成。節點是表示某一命題或知識領域的概念,節點之間的連線表示概念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
思維導圖是美國的東尼?博贊針對原來線性筆記存在的問題而發明的一種筆記方法。其主要特點是:焦點集中,思維導圖一般要有中心圖像,就像樹的根;層次分明,因為使用分支圖式,促進使用者從一種全局和整體的視角思考問題;使用關鍵詞,方便記憶,提煉問題關鍵所在。
思維導圖與概念圖的區別,一是思維導圖要有中心思想,呈樹狀圖形,而概念圖有可能只是呈現概念間聯系,無法在圖中找到核心思想。例如,圖2是物理中三態變化的概念圖,與思維導圖相比,這個圖是找不到核心思想的,也不是從中心到四周呈發散狀的樹狀圖形。氣態、液態、固態是三個并列關系的概念,沒有上下位之區別。二是概念圖中概念之間的聯系一般會通過連線上的標簽明確表示,或者概念之間有明確的上下位或者包含關系,而思維導圖主要是激發思維和整理思維使用,對節點間關系的要求不太嚴格,很多節點之間有可能只是關聯關系。
圖2 固、液、氣三態變化概念圖
利用思維導圖與概念圖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理論基礎
1. 奧蘇貝爾有意義學習的理論
奧蘇貝爾認為,人的學習應該是有意義學習,影響學習最主要的因素是學習者已掌握的知識。當學習者產生有意義學習的意向,并把所要學的新知識同原有的知識聯系起來時,有意義學習便發生了。而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是學生的認知結構。所謂認知結構,是指學生現有知識的數量、清晰度和組織方式,是由學生眼下能回想起的事實、概念、命題等構成的。新內容要與學習者原有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需要一種工具能夠表示知識體系中概念和概念之間的關系。
2. 思維可視化
思維可視化來自于國外視覺學習和視覺思維的概念。視覺思維是一種學習風格,學習者對于以圖形圖像表示的思想、概念較之文字表征能有更好的理解。研究表明,大部分的學生屬于視覺思維者。視覺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澄清思想,學生能夠清晰地看到思想和概念是如何相互連接的,因此,學生能夠更順利地組織和分組繁雜的概念。新概念與原來概念發生鏈接關系時,新概念更容易被理解和接受。同時,在視覺思維條件下,學生也更容易發現一些概念間潛在的關系。
利用思維導圖與概念圖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的實踐模式
根據課堂研究和文獻梳理,筆者整理出一些供師生在課堂上使用思維導圖和概念圖促進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的模式。
1. 作為教師的教學策略,為學生搭建認知支架
教學過程是一個有意義的建構過程,也是學習者不斷激活原有認知圖式,擴充和調整新的認知圖式的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思維導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促進認知和語義建構的腦力工具。借助它,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一種認知框架,并以此作為認知發展的支架[3]。
2. 作為學生學習策略,學生自主建構學科核心概念體系
國外很多思維導圖工具,例如,Inspiration,提供了大量各學科的思維導圖模板,這些模板其實是很多學科核心概念形成的思維框架。模板分為語言藝術類學科模板、自然科學類學科模板、社會科學類學科模板和思維與計劃模板。以社會科學為例,圖3展示的是歷史學科中歸納歷史事件的模板。由于是國外軟件,原模版為英文,筆者對其進行了簡單翻譯。對于一個歷史事件的歸納,涉及事件的背景、原因、人物、過程以及事件的影響。
圖3 歷史學科思維導圖模板
圖4 實驗報告模板
圖4所示的實驗報告模板非常清晰地展現了一個實驗的基本要求:實驗目的、實驗假設、實驗材料、實驗過程、實驗結果、實驗結論。模板甚至給出提示:實驗結果要包含實驗數據圖表、實驗結論是否支持假設、是否存在某些因素影響數據有效性等。
3. 作為學生的協作學習策略,支持合作探究與建構
以一節高中歷史課為例,該節課是歷史必修二的內容,主題為“開辟新航路”。教師采用了學生協作學習、合作制作思維導圖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了解新航路開辟過程中的基本史實,理解葡萄牙、西班牙在16世紀海上爭霸的原因、過程及影響,同時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和分析歷史問題的思維能力。
具體做法是:教師將學生分為兩個小組,分別代表葡萄牙和西班牙兩個國家,以世界杯賽事為比喻,兩國的海上競爭相當于一場世界杯。通過分組合作與交流,梳理新航路開辟的時代背景,兩國海上爭霸的過程,以及對歷史的影響,最后將其合成統一的新航路思維導圖(如圖5)。
這種做法實際上是給學生一個學科思維框架,也就是如何對一個歷史事件進行分析。
圖5 學生分組合作最后完成的思維導圖(略圖)
4. 作為評價工具
學生的概念圖會體現出學生對概念層級、概念內涵與外延大小等方面的錯誤認知,教師可利用概念圖對學生的概念理解與掌握情況進行評估,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認知。
以一節歷史課為例,本課內容為宗教改革,教師設計一個自由拼搭課堂練習(如圖6),主要內容為教師給出本課涉及的很多概念,要求學生根據概念的上下位和包含關系,將概念組合成圖。教師通過學生的拼搭,可以清楚地發現學生對課程概念的認識。這個練習的答案并非只有一個,采用的是非常開放的評價方式。
圖6 自由拼搭學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