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康復方法范文

時間:2023-10-27 17:50: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血壓的康復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血壓的康復方法

篇1

【關鍵詞】 復方丹參滴丸; 華法林; 高血壓; 腦卒中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1-0126-02

doi:10.14033/ki.cfmr.2016.1.070

據統計我國每年發生腦卒中患者達200萬人,每10萬人中就有120人發病。我國現存腦卒中患者700余萬,其中450萬喪失勞動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其致殘率達75%[1-2],可見腦卒中已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而高血壓是我國腦卒中發生的最主要危險因素,且高血壓還是其他慢性病患者發病的主要原因,因此對高血壓患者更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并預防腦卒中的發生。近年來采用中醫藥治療高血壓已逐漸成為防治的主要手段[3]。本研究選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筆者所在科室收治的76例高血壓患者,采用復方丹參滴丸聯合華法林進行對腦卒中的預防研究,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9月-2014年1月筆者所在科室診治的76例高血壓患者為研究對象;參考患者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及高血壓分級等因素進行分層抽樣,隨機將76例患者分為對照組38例,觀察組38例。對照組患者:男20例,女18例,年齡34~68歲,平均(47.2±4.8)歲;觀察組患者:男21例,女17例,年齡32~67歲,平均(45.4±4.2)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選標準

(1)由同一主治醫師收治,且經臨床檢查確診為高血壓;(2)入選患者無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肝腎功能均正常;(3)近期未發生過重大不良事件刺激;(4)患者對此研究知情同意。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口服苯磺酸氨氯地平進行一般降壓治療,并定期復診。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復方丹參滴丸聯合華法林進行治療:復方丹參滴丸(國藥準字:Z10950111 ),口服,10粒/次,3次/d;華法林鈉片(奧利安,H20110108),用藥首次劑量為2~3 mg/d,1周后開始監測國際標準化比值(INR),根據INR指標調整華法林劑量。所有患者治療1年內跟蹤隨訪。

1.4 觀察指標與療效評定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1年內降壓療效和腦卒中發生情況。降壓效果評定標準根據衛生部制定的《心血管系統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顯效:舒張壓下降≥10 mm g且降低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張壓下降

1.5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6.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后1年內降壓療效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顯效20例,有效14例,總有效率為89.47%(34/3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68%(28/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1年內腦卒中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治療后3例發生腦卒中,發生率為7.89%(3/38),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8.42%(7/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腦卒中俗稱“中風”,是主要由高血壓和血管性疾病引起的一種急性疾病[5]。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發達國家腦卒中的發病率降低了42%,但發展中國家腦卒中的發病率卻在迅速增長。據統計,我國目前腦卒中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19%,已經超過缺血心臟病(8%)的2倍,且易致殘和致死,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也給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6-7]。因此,要從思想上認識腦卒中的危害性和嚴重性,以積極主動采取措施提高腦卒中的治療和預防水平,降低其發生率。據有關統計資料,腦卒中后的預后各不相同,30%患者治療后不能完全康復,20%患者日常生活需要幫助,60%患者需要接受臨床干預治療[8]。所以,預防腦卒中的發生十分必要和重要。研究顯示,高血壓在腦卒中的危險因素中居于首位,因此更應該注重對高血壓患者發生腦卒中的預防。

中醫認為丹參可以活血化瘀,有活血通絡、改善微循環之功效。細胞實驗研究已經證實,丹參不僅可以穩定血管內皮細胞形態,維持細胞膜完整性,促進新毛細血管形成,還能抑制膠原合成,促進膠原降解[9]。復方丹參滴丸主要成分為丹參、三七、冰片,具體有活血化瘀、理氣止痛,增加心臟供血,改善微循環血供等作用。華法林是目前世界范圍內應用最廣泛的口服抗凝藥,其主要優點是用藥途徑方便快捷、半衰期長,是一種理想的預防缺血性腦卒中的藥物。

本研究旨在探析復方丹參滴丸聯合華法林在治療高血壓及對腦卒中預防中的作用。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后顯效20例,有效14例,總有效率為89.47%(34/38),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3.68%(28/3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復方丹參滴丸和華法林的聯合使用可以降低高血壓患者腦卒中的發生率,但本研究中樣本量較少,對于本文的結論仍需進一步在更大樣本量上驗證。

參考文獻

[1]武海濱,龔巍巍,潘勁,等.首次腦卒中患者生存率和死亡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4,35(7):812-816.

[2]萬莉,謝莉玲.腦卒中患者康復現狀及三位一體的康復護理模式建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2):6533-6535.

[3]劉敬霞,李建生,牛陽,等.不同中醫治療對社區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21):5959-5961.

[4]傅燕,張喜軍,陳燕,等.中藥穴位貼敷療法治療高血壓療效觀察[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11(12):1521-1522.

[5]謝B,汪學紅,章娟,等.腦卒中患者對腦卒中相關知識的認知及其健康教育的需求情況[J].中華物理醫學與康復雜志,2014,36(2):136-139.

[6]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Global health risks:Mortality and burden of disease attributable to selected major risks[J].Geneva: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2009.

[7]武海濱,龔巍巍,潘勁,等.首次腦卒中患者生存率和死亡影響因素的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14,35(7):812-816.

[8] Fisher M,Vasilevko V,Cribbs D H.Mixe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the Future of Stroke Prevention[J].Translational Stroke Research,2012,3(1 Supplement):39-51.

篇2

關鍵詞:個性化護理干預;高血壓;腦出血;護理滿意度

高血壓腦出血是一種常見的臨床腦血管微循環障礙性疾病,具有起病急、進展快、預后差、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等特征[1],偏癱、頭痛、頭暈、意識障礙等為主要臨床癥狀,同時易引發較為嚴重的并發癥,對患者康復造成負面影響,嚴重將導致患者死亡[2]。本研究選取51例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觀察護理效果,蟾嬡縵隆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研究對象為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高血壓腦出血患者102例,所有患者均由頭顱CT確診為高出血腦出血。排除標準:①存在認知障礙;②伴隨顱腦損傷或其他軀體復合傷。按護理方式不同分為兩組,各51例。對照組:男29例,女22例;年齡50~80歲;平均年齡(65.3±7.1)歲。研究組:男27例,女24例;年齡53~81歲;平均年齡(65.7±6.8)歲。分析比較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對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住院間由護士對患者進行專科護理,出院后由病區助理進行電話隨訪。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方法如下。

1.2.1健康宣教 由床位醫生及責任護士定期開展講座,疾病相關知識、疾病相關注意事項、所用藥物指導、護理要點等為主要內容,并發放健康教育手冊,講座30~50 min/次,1 次/w。

1.2.2康復鍛煉 按照患者情況制定個性化康復訓練方案,并指導家屬協助患者進行鍛煉,2 次/w,15~20 min/次,每日交接班時由責任護士進行患者肢體情況評估,并依據患者肢體功能情況,選擇相應的康復方案,并建議患者主動進行康復訓練,不能參加的患者,由家屬或護士進行被動活動,如日常生活事項訓練等。

1.2.3心理干預 護理人員定期與患者進行交流,認真聆聽患者心聲,至少3 次/w,并采用心理醫學的觀點解決患者不同心理問題,向患者仔細告知不良情緒對治療的影響,指導患者對自我情緒進行控制和調節,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疾病。

1.2.4延伸護理 患者出院后,由病區助理進行6個月隨訪,前1個月,1 次/w,2~3個月,1 次/2w,4~5個月,1次/月,6~8個月,1 次/2月。睡眠質量、心理、肢體語言康復情況、服藥、病情轉歸等為隨訪主要內容,并由護士解決存在的問題,不能解決的要適當增加隨訪次數,必要時可進行家訪,并對每次隨訪內容進行記錄。

1.3觀察指標 采用生活質量評分(Barthel)及生活能力評分(FIM)評估患者生活質量及生活能力[3],得分越高表示越好的生活質量及生活能力。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85分為非常滿意,70分≤評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分析數據,以(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用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

2 結果

2.1生活質量、生活能力評分 干預后研究組生活質量及生活能力評分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差異顯著(P

2.2護理滿意度 研究組滿意度較對照組明顯提高,差異顯著(P

3 討論

高血壓腦出血是常見的神經科急危重癥,且發病急、變化快、并發癥多、致殘率及死亡率較高,嚴重將威脅患者生命,需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和護理措施。隨著醫療技術的發展,高血壓腦出血患者死亡率明顯下降,但仍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及復發率,大部分幸存者遺留較為嚴重的后遺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并增加經濟負擔[4-5]。

在本研究中,研究組生活質量及生活能力評分較對照組明顯改善,差異顯著(P

綜上所述,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實施個性化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促進患者康復,同時有利于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促進護患關系和諧。

參考文獻:

[1]鐘鳳,駱立新.高血壓腦出血患者延續護理干預效果的研究[J].浙江醫學,2016,38(12):1031-1032.

[2]易觀娣,梁玉嬋,李蓬芳.個性化護理對糖尿病合并高血壓患者的干預效果分析[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35(06):230-231.

[3]曹勇,鄭慧軍,苑亞東,等.高血壓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氣管切開對肺部感染的預防[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26(08):1750-1752.

[4]崔翱,林容旭,張寶月,等.結合需要層次理論的護理干預在高血壓腦出血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海南醫學,2016,27(03):506-509.

篇3

【關鍵詞】高血壓 固定人群 控制率 藥物利用

高血壓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險因素,是心血管疾病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嚴重威脅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2002年全國營養狀況調查結果顯示,目前我國有近1.6億的高血壓患者,患病率已經由1991年的11.8%上升至2002年的18.8%,但控制率僅從1991年的2.8%上升至2002年的6.2%[1]。筆者分析了我科300例患者高血壓發病情況和藥物治療情況,以探討高血壓治療用藥的合理性和存在問題,現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研究對象 選擇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診治的300例患者,年齡20~90歲,平均43.3歲;男128人,女172人。

1.2 研究方法

血壓的測量采用目前統一的標準方法[1]。高血壓的診斷標

準為收縮壓 ≥140mmHg (1mmHg=0.133kPa)或/和舒張壓 ≥90mmHg,以及確定有高血壓病史目前正在服抗高血壓藥物者[1]。

1.3 血壓控制標準 血壓

1.4 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SPSS10.0軟件處理,率的比較用卡方檢驗,P

2 結果

2.1 用藥種數與血壓控制情況 450例患者使用口服降壓藥物治療,治療率為92.8%,控制率為91.7%。采用單藥治療220例(48.9%),采用2種以上抗高血壓藥物治療230例(51.0%),單藥控制率為86.7%,2種藥控制率為94.7%,3種藥控制率為97.4%,4種藥控制率為91.6%,聯合用藥的控制率明顯高于單藥治療。聯合治療中以鈣拮抗劑和β受體阻滯劑使用率最高。單藥與聯合用藥(包括二、三、四聯)控制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P均

2.2 常用降壓藥物應用比率  利尿劑120例,使用率26.6%;β受體阻滯劑189例,使用率42.0%;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51例,使用率17.2%;血管緊張素Ⅱ受體抑制劑(ARB)使用率15.9%;鈣拮抗劑(CCB)242例,使用率 53.8%;固定復方制劑59例,使用率 13.0%。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高血壓患病率逐年增高,目前我國高血壓人群的血壓控制率還相當低,除了有降壓治療方案不盡合理的因素外,對治療的依從性不夠也是問題所在。固定劑量復方制劑具有合理的最佳配伍,能達到相對較大的降壓效果,優化了治療方案,改善長期治療依從性和持續性,有利于血壓控制達標[2]。本組患者 ACEI使用率為17.2%,ARB使用率為15.9%,由于本組中部分為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蛋白尿患者,故選用ACEI或ARB較多。近年來多個大規模的臨床研究均提示,ACEI或ARB在降壓治療及保護逆轉靶器官損害上有著更大的優勢。降壓藥物聯合應用是提高高血壓控制達標率最主要的途徑,HOT研究表明,約70%的高血壓患者需要2種或2種以上降壓藥物聯合治療方能使血壓控制達標。聯合用藥的優點是:藥物的協同作用可提高療效;幾種藥物共同發揮作用,可減少各藥的單劑量;減少每種藥物的不良反應,或使一些不良反應互相抵消;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下降較為平穩。本組患者中,51%的高血壓患者需要2種或2種以上的降壓藥聯合應用才能使血壓控制達標。

高血壓的治療是相當復雜的,通過選擇合理的抗高血壓藥物,有效地控制血壓,可減少臨件的發生。本組患者高血壓控制率較高,用藥基本合理。由于高血壓治療的個體化較強,故應綜合分析患者的危險水平、降壓療效 對臨床終點事件的影響、治療的依從性和安全性以及經濟狀況等,構建合理的治療方案。

參 考 文 獻

[1]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起草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J] .高血壓雜志,2000,8 (2) :103-112.

篇4

關鍵詞 高血壓病 心理干預

資料與方法

一般資料:某干休所老首長,男,81歲,身高173cm,體重83kg。

方法:心理疏導為主的方法進行干預。

主要特征:患者于7年前被確診為高血壓病。2008年5~8月,因反復血壓不穩而先后4次住院治療,血壓平穩后出院。出院后先后使用硝苯地平緩釋片、鹽酸貝那普利片、酒石酸美托洛爾片、復方丹參滴丸、單硝酸異山梨酯緩釋片、阿司匹林腸溶片等藥口服,但血壓一直不穩,有時頭暈頭痛,急查血壓180/80mmHg;有時出現頭重腳輕,下肢無力,檢查血壓為90/42mmHg,經對癥處理后可緩解。

問題成因:患者抗戰時期參加革命,曾多次負傷,身體患有多種疾病,如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房顫、室性早搏、腦梗死、高血壓、高脂血癥、頸椎病等疾病。離休后,每天測量血壓。2008年5月始,常感頭昏、頭痛,血壓開始不穩。1天內多次測量,一旦血壓超過自己所認為的正常范圍,心里就非常緊張,焦慮不安,馬上躺在床上呼叫醫生前來診治。后來認為大醫院醫生有辦法,于是住院治療。出院后血壓不穩,就顯得十分焦慮,說醫院的醫生不負責任,轉院診治。這樣反復住院治療,血壓仍然不能穩定。

心理干預程序:根據患者的情況,第4次患者出院后,在采用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心理干預。

首先,連續2次用動態血壓計給患者連續監測24小時動態血壓,白天半小時測1次,晚上2小時測1次,并把測量結果打印下來詳細給患者分析,解釋日常活動對血壓的影響。讓患者明白:活動、就餐及中午起床后是血壓高的時候,而安靜休息、心平氣和狀態下及夜間睡眠時血壓較低。這樣患者明白血壓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上下有波動,在一定范圍內波動是正常現象。

其次,進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鼓勵其保持平和心境,避免焦慮,按時服藥。

第三,根據患者的自身情況,調整服藥時間,調節飲食結構,量化運動,減少不良生活方式。根據患者早晨起床后至9∶00以前血壓較低,9∶00以后血壓開始升高的特點,把第1次服降壓藥的時間改為9∶30,第2次服藥時間改為晚上7∶00。鼓勵采用低鈉飲食,適量補充蛋白質,多吃蔬菜和水果,增加花樣品種,盡量吃瘦肉,控制體重。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多運動,以身上微汗為宜,每天上、下午各1次,循序漸進。

第四,采用門診與巡診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血壓監測。開始時每天3次測量,測完把結果告訴患者,分析這次血壓高低的成因。1周后,患者每天上下午活動后到門診各測1次,慢慢地患者感覺自己的血壓已較為穩定,且每次都在正常范圍,于是來衛生所門診的次數是越來越少,而且是每次測完血壓后都感覺很滿意。

結果與討論

患者從9月出院到現在,血壓一直較為平穩,說明心理干預能有效地緩解高血壓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降壓效果及服藥依從性,有利于患者的心身健康。患者由于自身水平限制,認為高血壓吃些藥物就可以控制住,不明白高血壓是一種無法根治但可以被良好控制,且容易受心理、情緒及環境等因素影響的疾病。根據患者自身血壓波動情況,講究個體化治療方案,有針對性的調整服藥時間,使患者體內的血藥濃度正好在血壓高的時候開始起作用。目前對高血壓患者主要采取單純的降壓藥物治療方式,對頑固性病例,本個案研究結果提示某些患者在藥物治療同時進行積極的心理干預,既能增加病人的心理支持,消除顧慮,增加戰勝疾病的信心,又能有效地緩解病人的緊張情緒,對阻止病情的進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相對于比單純藥物治療能起到明顯的增效作用,這從某種程度上說明對高血壓患者的心身康復還是有積極作用的。

干休所醫師配合醫院對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心理干預來促進高血壓病的心身康復,是干休所醫療保健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篇5

令人遺憾的是,中風的治療至今仍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不過,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把中風的康復治療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這一點是非常肯定的。2005年9月,美國腦卒中(中風)協會和心臟病協會了新的中風康復指南,針對性地提出了詳細的、操作性強的治療與康復方法。

本期康復之路,我們專門請到了中風康復領域的專家,從普通患者的角度詳細解讀這份來自大洋彼岸的報告。

1.時間 當中風診斷成立,應盡可能早開始康復治療

康復治療的時間應該是越早越好。一般來說,病情平穩48小時以后,只要病情不再惡化,病人就可介入康復性的治療。康復的最佳時期是中風發生的3個月之內,一般超過半年以后,恢復的速度就會減慢。利用這個自然恢復的最佳時間,為病人進行積極的康復治療。

2.地點 中風康復治療應該在具備正規組織與協同能力的卒中單元或康復科室進行

現在很多大型或專科醫院都開設了由內科醫生、護士、物理治療師、語言訓練師、心理治療師、娛樂治療師和運動治療師等共同組成卒中單元。它不單是藥物治療,而是把藥物治療與肢體康復、心理康復、語言訓練、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導結合起來。同時強調患者家屬與陪護人員,特別是患者所愛的人參加整個康復過程。

3.強度 患者接受康復訓練應注意適宜的強度

進行康復訓練時,應該使肌肉受到一定強度的刺激,完成一定的工作負荷,才能使人體機能為適應這種負荷而得到發展。在人體機能適應該工作負荷后,還必須再逐步增大負荷,否則進步就會停止。

但也要注意,鍛煉切勿過度。補償和重建都需要有足夠的養料,它是在人體休息時進行的。因此,鍛煉的強度越大,需要的休息質量就越高。疲勞過度將會大大影響康復進程。

4.防再發 對患者及其陪護人員進行健康教育,并采取措施預防中風再發

患者其他復合疾病(冠心病等)和中風危險因素(高血壓、糖尿病等)的醫療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對已確診高血壓者,必須進行規范化的抗高血壓治療,并定期復查。避免不規則用藥及血壓高低波動。同時,糖尿病、血脂異常等也是中風的危險因素,應該加以重視。

另外,對有吸煙、酗酒習慣者,宜規勸其逐步戒除。對飲食偏咸、過膩的中老年人,建議改善飲食結構,保持清淡飲食,多食蔬菜水果、勿過飽等。此外還要注意保持心情舒適,切忌激動、暴怒,防治便秘,避免過勞、突然用力、負重、脫水等中風誘發狀況。

5.防血栓 患者應盡可能每天步行一定的距離(50步左右/天),以預防深靜脈血栓。缺血性卒中可應用抗凝治療以預防深靜脈血栓

中風后致殘患者由于長期臥床或靜坐,發生深靜脈血栓的幾率很高,這不僅會大大增加再發中風的機會,還可能引起肺栓塞等嚴重并發癥,引起心肺功能衰竭而突然死亡。因此,中風患者應盡可能每天步行一定距離,對于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還應服用抗凝藥物,以預防血栓形成。

6.需要重視的其他方面

篇6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023

資料與方法

2005~2008年收治老年高血壓患者250例,男155例,女95例;年齡60~84歲,平均69±58歲;60~69歲126例,70~79歲85例,≥80歲39例。

診斷標準:①老年高血壓是指在年齡>60歲的老年人群中,血壓持續或3次非同日血壓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若收縮壓≥140mmHg及舒張壓

藥物治療:60歲以上的老年高血壓患者常選擇6大類藥物控制血壓,即利尿劑、α-受體阻滯劑、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CCB)、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和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ARB),由于降壓治療常需終生用藥,因此還應考慮到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

療效判定標準:①治愈: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即降到140/90mmHg以下,無明顯靶器官損害和影響預后的并存的臨床情況可視為痊愈。但應注意原發性高血壓一旦確定,通常需要終身治療,經過降壓藥治療后血壓得到滿意控制,可以逐漸減少降壓藥劑量;但一般仍需長期服藥,中止治療后高血壓仍將復發。②好轉:血壓有所下降,但未達到正常標準,靶器官損害和(或)影響預后的并存的臨床情況有改善但仍然存在。③未愈:未達到上述標準。

討 論

60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的發病率是40~59歲之間人群發病率的2倍,但是血壓的控制率仍不理想(僅僅50%得到治療)[1]。老年高血壓有其特點,如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患病率高,舒張壓水平偏低,脈壓增大,波動性大,晨峰高血壓現象顯著,合并癥多等。因此,對于老年高血壓患者,動態血壓監測的意義更大,無創性動態血壓監測(ABPM)可以24小時連續監測血壓,了解血壓晝夜節律的變化。控制高血壓是老年人預防心腦血管病及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診治的基本目標是實現血壓達標,降低心血管事件的發生率[2]。老年人高血壓的初始降壓治療應遵循逐步降壓原則,尤其在體質較弱的病人中。若單藥治療的效果有限,常需≥2種藥物聯合應用。聯合治療可以從不同的機制來進行藥物干預,降低每種藥物的劑量,減少不良反應,增加療效,改善依從性。聯合用藥原則:第一線降壓藥利尿劑,根據病情聯合CCB或ACEI;有缺血性腦血管病且心率慢的60歲以上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不用β受體阻滯劑而首選CCB或ACEI;心肌肥厚、糖尿病腎病患者應首選ACEI,但血肌酐高者慎用。需用ACEI而不能耐受ACEI不良反應者,選用ARB。我們選用的聯合治療是利尿劑與CCB、ACEI、ARB的聯合;CCB與ACEI、ARB及β受體阻滯劑的聯合。α受體阻滯劑易引起性低血壓,特別是老年患者發生率更高,故不宜作為老年高血壓治療的一線用藥。

老年高血壓患者選用降壓藥時應注意:①應定時服藥,長期堅持服藥。②應避免快速降壓。③利尿藥是理想降壓藥,但需小劑量使用。④老年人慢性氣管炎者較多,且多伴有心動過緩,應用β受體阻滯藥時應謹慎。⑤α受體阻滯藥易導致直立性低血壓,多不用于老年患者。但老年高血壓合并前列腺肥大者仍可考慮應用,如特拉唑嗪等。選擇含有利尿劑的固定復方制劑時須監測血鉀。高齡患者常伴糖尿病、高脂血癥及心臟傳導系統疾病,用藥后不良反應更多,而收縮壓下降更難,用藥應更審慎。

對老年高血壓患者,應爭取病人和家屬的積極配合,對其進行醫學常識、衛生保健、用藥護理知識及正確測量血壓等基本技術操作等指導,避免情緒波動,強化遵醫行為,培養良好的生活、飲食習慣,堅持適當的、有規律的體育鍛煉,戒煙限酒,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篇7

【關鍵詞】 高血壓;冠心病;護理體會

隨著人民不斷提高的生活水平,高血壓病已成為我國危害極大、最常見的一種心血管慢性疾病。高血壓病早期多無癥狀,常不被重視,易導致心血管的病變,如不及時治療,會顯著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致殘率及病死率,因此,對高血壓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治療及護理非常重要[1]。本研究就我院2011年5月至2012年4月間收治的30例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給予科學、合理地綜合護理,取得了較滿意的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1年1月至2012年4月確診為高血壓的3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30例高血壓伴冠心病患者中,男20例,女10例,年35~70歲,平均年齡(48.8±5.8)歲。高血壓的診斷依據:1999年WHO/ISH確定的診斷標準。冠心病診斷依據:按照1979年WHO建議的診斷標準[2]。

1.2 護理方法

1.2.1 病情觀察 ①給予患者治療的同時應進行呼吸、心電圖的監測。測量血壓前囑患者要靜臥或靜坐30 min。②如血壓急劇增高,同時出現嘔吐、頭痛等癥狀時,應考慮高血壓危象,立即通知醫生并給予相應的處理。③當收縮壓>195 mm Hg時,應及時通知醫生并給予相應的處理。④護理人員在監護過程中,及時、準確地觀察臨床變化,同時備好除顫儀等搶救設備及各種搶救藥物,保持通暢靜脈輸液通道 [3]。

1.2.2 心理護理 是在護理過程中根據心理學的理論,通過人際交往來影響和改變患者的行為和心理狀態,從而促進患者的康復方法[4]。一般高血壓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多為老年人,情緒易波動,心理較脆弱,因此,做好心理護理非常重要。患者入院后,護理人員應熱情、主動、詳細地向患者介紹病區情況,幫助患者盡快熟悉環境,消除陌生感,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在護理全過程中,護士應通過各種途徑和方式,主動和患者溝通,向患者講解有關高血壓病、冠心病的相關知識,穩定患者情緒,關心患者,通過精湛嫻熟的護理技術給予患者可信賴感,用單純的語言安慰患者,從而穩定患者情緒,訓練患者自我控制的能力,幫助患者達到最佳的身心狀態,使患者主動配合治療。

1.2.3 日常生活護理 ①環境護理: 調控病房環境,營造舒適氛圍,相對濕度 60%~70%,室溫控制在20℃~22℃;病室保持整潔、空氣新鮮;盡量保護患者的隱私,尊重患者,為患者創造個人的治療空間;工作中做到四輕等。溫馨、舒適的環境可充分體現人性的關懷,應主動與患者交流,讓患者有一種在家的感覺,不失時機的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對患者采取有效的舒適護理措施,可幫助患者的心理、生理、社會等多個層面處于最佳狀態,可使患者及家屬的滿意度提高,從而更好地配合治療和促進患者早日康復。②睡眠護理:對于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常在夜間發作,因此,護理人員應在夜間加強巡視,密切觀察患者的面色、口唇、生命體征等變化,如有異常應立即通知醫生。告知患者睡眠 7~8 h/d。③便秘預防和護理: 當患者用力大便時,極易誘發心律失常。因此,應囑患者多喝水、多吃香蕉、適當運動或給予緩瀉劑等,避免排便用力,以防意外。④運動護理: 適當運動,如慢跑、散步、打太極拳等,1~2 次/d, 30~60 min/次,循序漸進,勞逸結合。⑤飲食護理:合理調整飲食結構,適當控制攝入動物脂肪及鈉鹽,避免攝入高膽固醇、高脂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多食富含維生素、蛋白質的食物,以清淡、無刺激的食物為宜,控制進食量,忌煙酒[5]。肥胖者控制體重等。

1.2.4 用藥護理 遵醫囑指導患者服藥,并了解藥物的劑量、名稱、作用及定時監測血壓和長期服藥的重要性,囑患者服藥后變換時動作要慢,不可擅自停減藥量,某些降壓藥易引起性低血壓,因此,患者服藥后應臥床休息2~3 h,必要時協助患者起床,停坐片刻后,方可下床活動。密切觀察用藥后的療效,如血壓下降過快時,應適當調整藥物劑量。有些降壓藥還會導致水鈉渚留,因此,護理人員應每日測量體重,觀察患者水腫情況,準確記錄出入量并注意保持平衡。還應告知冠心病患者病情穩定時,繼續服藥,應在清晨服用利尿劑,并注意硝酸甘油類藥物的服用會導致頭痛等不適,應做好指導。

1.2.5 健康指導 ①幫助患者認識高血壓、冠心病的各種危險因素,做好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的積極預防,合理營養,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控制體重,堅持戒煙戒酒。②幫助患者了解冠心病的誘發因素及形成原因,使患者正確認識疾病。③學會心理調節,保持心情舒暢,避免較大地情緒波動。④學會檢測血壓。⑤養成低脂、低糖、低鹽等良好飲食習慣。⑥指導患者學會自我檢測,警惕發生心肌梗死。⑦定期檢查血脂、血糖、心電圖等。⑧外出時隨身帶著藥品,保證按時服藥,囑患者外出時隨身攜帶硝酸甘油;

2 結果

30例高血壓患者經過科學、合理的治療與護理后,血壓控制良好,顯效20例,有效9例,無效 1例,有效率達 96.7%。

3 討論

隨著不斷提高的人民生活水平,心腦血管疾病已成為危害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導致冠心病的三大危險因素是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吸煙,而高血壓是心臟血管疾病的罪魁禍首,具有高發病率、低控制率的特點,而高血壓與肥胖、長期高鈉飲食、情緒不良、飲酒等密切相關。目前控制高血壓并發癥的主要手段是規范的治療及護理[6]。

通過本次研究,我們發現在防治高血壓病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做好以下幾點:①做好心理護理,維持患者心理平和,提高患者社會適應能力,減少負性情緒,以保持血壓接近正常水平。②控制體重,避免攝入刺激性食物,限制攝入食鹽。③鼓勵患者適當鍛煉,并注意勞逸結合,保證患者睡眠充足。④掌握正確的服藥方法,依據血壓變化調整患者用藥[7~8]。⑤改變膳食結構,選擇高纖維素、低鹽、低糖、低脂、低熱量的食物,戒煙戒酒,是高血壓病預防和控制的關鍵[9]。⑥向患者及家屬講解高血壓、冠心病的相關知識,教會患者自我監測血壓,遵醫囑長期服藥,通過適當運動和合理飲食控制體重,學會高血壓病急癥時的應急處理等。⑦冠心病患者如血壓過高,會增加心肌耗氧,易導致心絞痛,應按醫囑服堅持服用降壓藥,將維持血壓在120/80 mm Hg 左右。

本次研究在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患者病情觀察、心理護理、用藥護理及出院健康教育等護理措施后,血壓控制良好,顯效20例,有效9例,無效 1例,有效率達 96.7%。總之,對高血壓伴有冠心病患者采取系統、有效的綜合護理,可平穩控制血壓,提高療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從而獲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劉芝平.高血壓病人疾病知識掌握情況調查分析與對策.護理研究,2009,(21).

[2] 國際心臟病學會和協會及WHO命名標準化聯合專題組.缺血性心臟病命名及診斷標準.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81,9(1):75—76.

[3] 袁瓊,曾玉梅.冠心病介入治療術后并發癥分析及護理干預.臨床護理,2008,28:150—151.

[4] 陸斐,胡福山.護理心理學.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8:282.

[5] 方永鵬.老年原發性高血壓患者動態血壓的相關研究.中國醫藥,2007,1(1):3.

[6] 趙彥正.高血壓冠心病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09,(16).

[7] 丁建青.冠心病病人的護理.護理研究,2010,(3).

篇8

[關鍵詞]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高血壓合并高脂血癥

[中圖分類號] R54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8(a)-0148-02

近年來,高血壓合并高脂血癥的發病率越來越高。與單一治療相比,同時給予患者降壓和調脂治療能夠更好地減少心血管事件的發生。本院社區醫療中心使用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高血壓合并高脂血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高血壓合并高脂血癥患者105例,其中男46例,女59例,年齡60~78歲,平均(68.5±7.6)歲,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診斷標準[1],坐位血壓檢測:95 mm Hg≤舒張壓≤109 mm Hg,收縮壓

1.2 治療方法

每日晨起口服氨氯地平(大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50224)5 mg,夜晚口服阿托伐他汀鈣片(大連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J20070060)10 mg,若治療4周后仍未取得滿意的效果,則改為氨氯地平10 mg/d頓服,持續治療12周;比較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血糖、血脂、血紅蛋白等指標的變化。

1.3 療效評價標準

1.3.1 降壓治療標準 顯效:舒張壓降低≥10 mm Hg至正常范圍或下降>20 mm Hg;有效:舒張壓降低30 mm Hg;無效:未達到上述治療標準[4]。

1.3.2 降脂治療標準 顯效:TC降低≥20%或TG降低≥40%或HDL-C增加≥0.26 mmol/L;有效:TC降低10%~20%或TG降低20%~40%或HDL-C增加0.1~0.25mmol/L;無效:未達到上述治療標準[5]。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以SPSS 14.0統計軟件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以P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血壓、血脂的比較

患者治療前后血壓、血脂明顯改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患者降壓、降脂效果

治療后,降壓、降脂的總有效率分別為90.4%、88.5%(表3)。

2.3 并發癥發生的情況

治療中,有3例患者腹痛、惡心,1例頭痛,1例心悸,但均未影響治療,患者用藥前后心率、血糖、心電指標無明顯差異。

3 討論

氨氯地平是典型的第三代鈣離子拮抗劑藥物,其血漿半衰期可達35~50 h,口服利用率達65%~80%[8],由于患者血壓晝夜節律紊亂、夜間血壓升高是引起腦卒中、腎臟損害、左室肥厚的重要因素,氨氯地平超長的半衰期決定了患者在服用后24 h內均可有效控制血壓,減少血壓波動,降低因血壓波動而引起的心腦血管事件[9]。阿托伐他汀鈣是3羥基-3甲基戊二酰輔酶A(HMG-CoA)還原酶的競爭性和選擇性抑制劑,能有效抑制肝臟HMG-CoA還原酶,上調肝細胞LD受體,從而降低TC、TG和LDL-C,亦能輕度增高HDL-C,從而達到調脂作用[7]。在本次研究中,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老年高血壓合并高血脂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副作用較少,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吳聰菊.阿托伐他汀鈣治療高脂血癥的臨床觀察[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9,12(6):1297-1298.

[2] 常瑛,東,李昌煒,等.復方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的人體藥動學[J].中國醫院藥學雜志,2008,28(19):1672-1676.

[3] 丁小瓊,陳愛芳.老年人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5):508-509.

[4] 沙志勇,賴路生.氨氯地平聯合阿托伐他汀鈣治療高血壓伴高血脂的療效[J].求醫問藥,2012,110(4):427.

[5] 李春艷,張華.高血壓患者血壓變異性與血脂異常的關系[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2,20(4):589-591.

[6] 劉鈺華.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鈣片治療高血壓并高血脂的療效[J].實用醫藥雜志,2010,17(19):3614-3616.

[7] 王翠霞.探討高血壓的病因及臨床治療[J].當代醫學,2012,18(17):93-94.

[8] 梁麗云,陸興斌,梁麗娟,等.社區護理對高血壓患者的干預[J].中國實用醫藥,2012,7(27):239.

篇9

積極預防“二次中風”

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疾病。由于中風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以及并發癥多的特點,所以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癥并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中風患者一般常伴有高血壓、高血脂、動脈硬化和冠心病等血液循環系統疾病。不少患者出現第一次小中風以后,雖然經搶救轉危為安,很快恢復,但由于忽略了日常防護,往往在一段時間后又舊病復發,引起二次中風。往往造成偏癱、或者語言障礙等引起難以恢復的后遺癥,有的甚至“二次中風”中直接死亡。

如何防止“二次中風”,是醫藥界多年面臨、但至今尚未完全解決的疑難問題。專家提醒,小中風一旦發病就需長期用藥,維持治療,以防“二次中風”的發生。

“二次中風”的原因

“二次中風”的主要原因是引起病人原先中風的“病因”仍在,如“三高癥”(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度和動脈硬化癥等等,而抗凝血治療不到位;還有其他原因,如飲食習慣不良、氣候變化異常、勞累過度以及情緒激動等等。調查表明:許多老人還未充分認識到中風恢復期服藥的重要性和相關的用藥知識,而臨床實踐發現,很多中風恢復期老人在康復和用藥問題上存在著多種誤區。

中風病人的恢復期大部分比較長,約一年以上,高齡老者更長。病理學認為:如果半身不遂、言語不清、口角歪斜和四肢無力等偏癱癥狀,經過一年治療還不能基本恢復,即成為“中風后遺癥”,難以逆轉。故度過腦中風急性期的患者,仍然需要積極用藥治療一年時間以上,以期患者的功能盡可能全部恢復,這項措施在醫藥界和社會上已得到公認。

小中風后,如何預防“二次中風”

專家認為小中風后要堅持用藥(包括已完全康復者),以杜絕復發——“二次中風”。循證醫學表明:中風復發率在第一年內為40%以上(包括小中風),第二年復發率為25%—30%,第三年為20%—23%,第四年15%—18%;第五年的復發率為5%—9%。由此可見,中風老人的服藥時間,起碼堅持五年以上,許多病人須終生用藥,這樣復發率就可明顯降低,安度晚年。

老人中風后仍要堅持藥物治療:腦梗塞病人抗血小板藥物和調脂藥物(如腸溶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及腦功能復活劑要長期服用,不能隨便停用。如果有高血壓、高血糖等基礎疾病,控制血壓、血糖的藥物更要長期、甚至終身服用。

其他療法,如合理飲食,中醫藥治療,針灸療法、功能康復療法、運動療法等等

循證醫學表明:二次中風癥狀大多重于首次,愈后差于首次……中風的復發次數越多,間歇時間越短,如此形成“惡性循環”,短期內必將導致完全性中風(致死性腦梗死),大多立即死亡。社會上許多中風患者因不重視中風后的綜合治療,以致“二次、三次中風”,每況愈下,甚至短期內死于中風。

從預防“二次中風”和治療后遺癥的角度來講,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比較一致地認為中風恢復期病人用藥應“中西藥結合”。

隨著中藥制劑的不斷發展,現在已有很多適合于中風恢復期病人使用的中成藥問世,如血栓心脈寧、腦血栓片、中風回春丸、華佗再造丸、復方川芎嗪和大活絡丹等等。病人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病情和體質等具體情況,通過辨證的方法有針對性地選擇服用。

預防中風的各種誤區

別奢望有能徹底治愈的“特效藥”或“偏方”:不少中風老人及其家屬求愈心切,總想能找到一種能徹底治愈的“特效藥”,期望能在短期內得到康復,并有效防止復發。于是有些人錯誤地認為進口藥、貴重藥就是好藥、特效藥,不惜高價給病人使用。這樣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而且有可能上當受騙,更為嚴重的是“亂用藥”要為毒副作用所害!

治療和用藥中忌“本末倒置”:許多人在第一次小中風后,僅“頭痛醫頭”,只注重治療后遺癥(治標),而忽視原發病的治療(治本),有的根本不知道原發病,造成本末倒置,必將招致更大的中風。

篇10

高血壓是以體循環動脈壓增高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常起病緩慢,早期常無癥狀,偶于體格檢查時發現血壓升高。患者可有頭疼、眩暈、氣急、疲勞、心悸、耳鳴等癥狀。血壓升高如未及時有效的治療和防護,會損壞心、腦、腎、血管等器官,并發心絞疼、腦出血、腎衰等嚴重后果,是一種高發病率、高并發癥、高致殘率的疾病,嚴重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1]。通過對高血壓患者有效地進行健康教育,可大大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的知曉率和控制率,促使高血壓患者延緩病情進展,降低高發率,減少并發癥,改善心理狀態,延長壽命,提高生活質量。本文通過對住院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現將具體做法和體會報告如下。

1 臨床資料

選擇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我院住院的高血壓患者63例,診斷標準:符合我國新的高血壓分類診斷標準(即1999年WHO/ISO血壓水平的定義和分類標準)。其中男33例,女30例,年齡30~75歲。文化程度:小學以下25例,初中以上38例。職業:農民22例,工人和干部41例。

2 方法

2.1 評估患者基本情況,了解患者年齡、體重、生命體征、文化程度、職業、自理能力、生活習慣、家庭、社會狀況、性格等項目。

2.2 針對不同個體、不同時期不同心理和健康問題,進行面對面教育,向患者介紹住院環境、主管醫生、責任護士、作息時間,簡單介紹疾病的一般知識,讓患者感到溫馨和安全。

3 健康教育的方式

3.1 口頭講解 護士通過語言的交流與溝通,根據教育計劃內容向病人和家屬進行講解和宣傳,同時征求病人和

家屬的意見,及時解答病人提出的有關問題,增加他們對健康的理性認識。

3.2 書面指導 根據病人的特點編制高血壓疾病健康手冊,發放給病人和家屬,介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及平時應注意的有關事項,不能閱讀者由護士進行講解。

3.3 座談形式 鼓勵患者與同病種病人交談,吸取其他病人的康復經驗。利用病人教育病人的方式來激發病人的康復信心[2]。

4 健康教育的內容

4.1 飲食指導 減少食鹽的攝入量,每日食鹽攝入量<5 g為宜;保證合理的膳食,增加優質蛋白質,如魚、肉、蛋、豆制品,如芹菜、卷心菜、西紅柿、蘋果、西瓜等;保持脂肪酸良好的比例,少吃動物脂肪,以植物油烹調為主;飲食宜消化且保證足夠的營養,以少食多餐為宜,禁食辛辣食物;多食粗纖維食物,保證二便通暢,以防止因用力排便產生的不良后果;有效控制食量,減肥控制體重,最有效方法是節制飲食,減少每天攝入的總熱量;戒煙,因煙中含有尼古丁,能刺激心臟,使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升高;限大量飲酒,尤其是烈性酒可使血壓升高。

4.2 用藥指導 總體原則要遵醫囑服用降壓藥物,注意觀察降壓的各種不良作用,當血壓降低后不可馬上停藥,應減到維持量(最小有效量),并堅持長期服用。同時用藥因人而異,根據病情適時適量調整,具體而言,指導早期輕度高血壓患者先使用鎮靜藥提高睡眠質量,解除情緒緊張和煩躁,多可使血壓降低。在使用降壓藥時,應從單一的小劑量開始,一般常用北京降壓0號、復方降壓片等。經一段時間治療后,再根據血壓水平適當減劑量,使血壓維持在正常水平。中重度高血壓患者多有不同程度的心、腦、腎等臟器功能受損,應指導其選擇安全有效、副作用小的藥物,如鈣離子拮抗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也可適當聯合應用利尿劑,并根據血壓變化適當增減劑量。并教育患者堅持長期服藥。對血壓較高者,血壓應逐步降低,避免藥物使血壓驟降引起重要臟器供血不足,發生不良反應[3]。

4.3 活動和休息指導 患者要避免長期過度的緊張工作和勞累,保證充足睡眠。對于長期從事注意力高度集中、過度緊張的腦力勞動和在視、聽覺過度刺激的環境中工作的病人,均要注意放松精神,適當調節工作和休息。患者可選擇適宜的運動鍛煉和放松療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氣功、蹬樓梯、游泳等。

4.4 心理指導 護理人員須有良好的服務態度,了解患者性格特征及有關社會心理因素,教育患者要保持平靜的心境,避免情緒波折及過度緊張焦慮,遇事要冷靜。當有較大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如向朋友、親人傾吐,與醫生交談等,以維持穩定的血壓。對所患疾病麻痹大意、掉以輕心的病人要及時給予疏導,告知并發癥及危害性,引起病人重視。根據高血壓發病機理、臨床特點及預防和治療原則,做好疾病相關知識介紹,及時將病情、治療的相關情況反饋給患者,使患者增強治療信心。

4.5 出院指導 采取因人而異的方式,對每一位病人發一份出院指導,教育患者回家后保持愉悅心情,按時準確監測血壓,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堅持運動和用藥,調整飲食結構。

4.6 定期隨訪 與患者保持長期的聯系,制定隨訪計劃,關心患者治療效果及鞏固教育成果。具體措施:出院后半個月進行第一次隨訪,第2個月后,以門診復查的方式發放1次病情追蹤卡,了解患者在控制疾病等方面有哪些問題,以便給予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

總而言之,健康教育是一個系統的連續的動態過程,高血壓健康教育要探討和解決的問題很多,需要得到全社會的共同關心和支持,本文通過對63例高血壓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使患者更多的了解高血壓病的基本知識、預防措施、注意事項等,解除了心理壓力,提高了自我防護能力和健康知識水平,樹立了良好的行為規范,達到了理想的護理效果。

參考文獻

[1] 葉任高,路再英 內科學.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259-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