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分析范文
時間:2023-10-26 17:30: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礦產資源分析,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所謂“SCP”是“市場結構(Structure)、市場行為(Conduct)、市場績效(Performance)”的簡稱。在這個范式中,市場結構決定市場行為,市場行為產生市場績效。
一、市場結構分析
產業的市場結構是指市場經濟活動中構成產業市場的各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關系,這種關系綜合反映了市場的競爭和壟斷關系,而影響市場結構的主要因素是市場集中度、產品(服務)的差異化程度以及市場進入壁壘。
(一)市場集中度分析。市場集中度描述了產業內各企業的大致市場占有率狀況,從而可知該產業的市場格局狀態。在我國的礦產資源評介產業中,實力雄厚、技術相對領先的幾家公司主要有:北京經緯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中宇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中商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等公司,對其中前四家和前八家的產值及資產總額進行計算后,兩者的CR430%,CR8<40%,由此判定我國的礦產資源評介產業為競爭型的市場結構。
(二)服務的差別化程度分析。所謂服務差別化是指同一產業內不同企業的同類服務,由于在質量、信息提供和消費者偏好等方面存在著差異,從而導致服務間替代的不完全性狀況。隨著礦產資源行業的發展,礦產資源評估產業提供的服務類型越來越豐富。(表1)
(三)產業的進入壁壘分析。進入壁壘是市場結構中與集中度和產品差別化并列的另一個主要因素。首先,礦產資源評估行業需要大量的具有一定礦產評估經驗的高學歷人才;其次,資源產業評估行業是與信息技術相關的新興行業,這一行業的特點決定了其必然是知識或者說是技術密集型的;第三,國家現在正在對礦產評估行業進行整頓,進入這個行業需要符合國家相關的制度規定。由此可見,企業進入該領域會遇到資金、技術、政策層面的壁壘,我國的礦產資源評介產業的進入壁壘較高。
經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我國的礦產資源評介市場是一個企業數目多、競爭激烈的市場,在這個市場中,各個企業在提供服務中差別不大,由于行業的技術性和國家政策的要求,所以該行業的進入壁壘較高。
二、市場行為分析
市場行為主要是指廠商在市場上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和更高的市場占有率所采取的行動。下面主要從廠商的價格行為、廣告策略和礦產評介企業發展狀況來分析我國礦產資源評估行業的市場行為。
(一)價格行為。在市場結構中我們已經得出該市場是自由競爭的市場,市場中競爭激烈。經過分析我們發現,在此產業中,市場主體的價格行為主要是非合作的定價行為。在目前的礦產資源評介市場上主要是以前兩種定價方法為主。當然,在此行業中,兼并成本太高,因此較大型的礦產資源評介企業有時可能會采用掠奪性定價的手段。
(二)廣告策略。礦產評估企業采用廣告策略的目的是提高自身服務的差異化、阻止潛在競爭者進入該市場。在多夫曼-斯泰納模型中,廠商的最優廣告費用支出占總收益的比率等于廣告的需求彈性與價格需求彈性之比的絕對值。如果保持其他情況不變,廣告支出占銷售額的比例隨著廣告銷售彈性的增加而增加,隨著需求彈性的增加而減少。在達到市場均衡時,降低廣告水平會增加社會福利,即市場提供了過多的廣告,所以我們也要對企業廣告策略予以適度關注。
(三)礦產評介企業發展狀況。目前,該市場上現有的競爭者,主要是指市場評估企業、高校、社會科研單位、地質隊等事業單位普查隊等,它們的實力都很強。高校和社會科研單位擁有的是比較強的專業知識,地礦局、地質隊擁有比較先進的大型設備和有經驗的工作人員,他們的實力也很強大。但是,礦業權評估領域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諸如委托機制不規范、評估技術規范體系不健全、評估機構和從業人員責任風險意識不強、理論研究滯后于評估實踐等問題逐漸暴露出來。
經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自由競爭的礦產資源評介市場中,企業采取了一定的價格行為和廣告策略來提高服務的差別化,提高自己的市場占有率。
三、市場績效分析
市場績效是指市場的運行效率,它是指在一定的市場結構下,由一定的市場行為所形成的收入、成本、利潤、產品質量以及在技術進步等方面的最終經濟成果。市場績效反映了在特定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條件下市場運行的效果,同時市場績效的狀況及變化反過來又影響市場結構和市場行為。本文將主要采用資源配置效率和技術進步程度來衡量市場績效。
(一)資源配置效率。資源配置效率是用來評價市場績效的最基本指標。它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即市場配置效率和內部管理效率。
1、市場配置效率。狹義的資源配置效率僅僅指企業或產業的資源是否得到充分利用,而廣義的配置效率還應該從整個社會的角度來看。根據西方價格理論的觀點,資源的最佳配置狀況應是社會總效用或社會總剩余最大。礦產資源評介市場是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市場資源得到了較好的利用,因此市場的配置效率較高。
2、內部管理效率。內部管理效率,通常又稱“X效率”,如果企業管理能使廠商在每一產出水平下都達到低成本,就實現了X效率。在高度集中和高度分散的產業,X效率均較低,即存在X非效率現象。我國的礦產評介行業就存在X效率低的情況,因為在該市場中的眾多企業的機構設置小而全,單位產品管理費用高于大型企業;小而全、非專業化,企業之間缺乏專業化分工協作導致了管理費用上升;集中度較低,過度競爭現象突出,價格下跌,生產能力嚴重過剩;銷售規模增長緩慢,但企業管理費用剛性,使管理費用居高不下等。
(二)技術進步程度。技術進步滲透于產業組織的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市場績效的各個方面。技術進步反映的是一種動態的經濟效率,所以也成為衡量經濟績效的一個重要指標。我國礦產資源評介企業技術創新的經費投入不足,科技創新人員的數量相對較少,技術擴散機制不健全等。
四、結論及建議
通過對我國礦產資源評介產業的SCP范式分析可以看出,我國礦產資源評介產業是一個高投入、高回報的產業,同時也是一個資金密集和技術密集型產業,其進入壁壘都很高。目前,該產業市場發展初具規模,探礦權市場也正在形成和建設中,市場供不應求。但我國評估市場發展時間短,管理經驗不足,監督制度和評估理論、方法的不完善,自律意識薄弱等。針對上述分析,參照國外的發展經驗,在促進礦產評介產業發展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1、加強行業法律法規建設。礦產資源評介行業是規范礦產資源開采的有力渠道。因此,加強對該行業的法律規范,能夠使我國的礦產資源開發有序進行。
2、促進專業人才的培養。我國礦產資源評介產業的專業人才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為了促進我國礦產評估市場的發展,廣大的地礦單位和高等學校應聯合培養知識與能力并重的“應用型”人才。
篇2
>>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問題及對策分析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特點及原因分析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特征分析及對策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分析 中國企業資源獲取型對外直接投資的政治風險及對策 淺析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特點及對策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戰略及相關問題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內部約束及戰略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效應及發展策略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特點及動機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特點及原因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現狀的國際比較分析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貿易效應分析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產業選擇分析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階段分析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現狀與前景分析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問題與對策分析 中國企業對外直接投資現狀分析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現狀分析 中國對外直接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分析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
③中國國土資源部《2012中國國土資源公報》.
④根據中國海關、國家統計局和國土資源部的數據資料整理所得.
⑤國務院新聞辦《中國的礦產資源政策》.
⑥國家統計局、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2011年分省區市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等指標公報》.
⑦根據《BP世界能源統計2011》和美國能源署(EIA)網站數據整理.
參考文獻:
[1]馮雷,夏先良.中國“走出去”方式創新研究[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篇3
一、項目基本情況
地質礦產資源利用與保護項目有寧波市國土資源局*分局組織領導,于20*年開始實施,為使該項目順利開展,分局專門建立“地質礦產資源利用與保護項目績效考評小組”,由分管局長任組長,局財務室、礦產資源管理科3名同志組成。
二、評估對象和數據資料來源設定。
1、評估對象為20*年度地質礦產資源利用與保護項目的指標設定、實施過程與結果。項目有采礦權出讓、廢棄礦山治理、地質災害防治、礦山使用權出讓資金收繳及管理等四部份組成,共設12個明細指標。
2、數據資料來源設定,為保證項目支出績效評估的真實性和計算的科學性,我們在市國土資源分局礦管處、*區財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查閱近年歷史資料、走訪礦產開采竟買者、地質災害防治點,實地進行勘測評估,收集資料,為客觀公正設立評估指標值提供第一手參考數據。
三、評估考核體系
針對近年來項目開展現狀,我們對地質礦產資源利用與保護項目設定總體目標后,進行量化考核,設定100分為標準值,各指標以指標權量、工作量大小、資金投入額度等設立權數,對每一指標確定評分標準。做到年初有計劃,年終有考評,并確定90-100分為優秀、75-90分為良好、60-75份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合格。
四、項目基本評估
1、*年初區下達財政預算1120萬元,因*年地災防治項目計劃發生變化,區財政實際下撥資金650元,占全年計劃預算的58%,我們對專項資金實行專款專用,嚴格按局制訂的財務管理,支出年初有計劃,工程項目有合同;20*年共支付地質礦產資源利用與保護費554萬元(其中地質災害防治210萬元、廢礦治理67萬、測繪普查方案94萬、村補償40萬、協議解除利息47萬、公告費55萬、其他41萬)。
2、主要指標完成情況。(1)在控制采礦出讓總量的同時,對現有采礦點使用權進行公開掛牌,全年共出讓礦山使用權45只,應收出讓金6656.91萬元,實際上交區財政專戶6656.91元,收繳率達100%。(2)確定規劃期內廢棄礦山治理目標18家,當年施工治理2家,它們是高橋鎮湖西采石場、高橋岐陽大岙采石場,治理完成工程量為70%,目前工程進展良好。(3)建立完全轄區內地質災害觀測點28個,并當年治理了章水鎮孔家村地質災害點,工程完成年度計劃的90%。(4)制訂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地質礦產資源利用與保護支出有合同。
3、局績效考評小組對20*年地質礦產資源利用與保護專項進行初評,認為項目進展順利,各項量化指標符合年初目標,未出現上下在的波動,實施項目總體處于優秀狀態,自評得分98分。
五、項目實施成果
1、地質礦產資源利用與保護項目實施改善了*區城市周邊、風景名勝古跡及鎮鄉交通主干線兩可視范圍的生態環境,優化區域投資環境。
2、通過對廢棄礦山的治理可使山體邊坡達到永久穩定,并利用廢棄礦山的宕山底土地,適量解決土地資源緊缺的矛盾。
3、通過地質災害隱患治理,可以確保交通道路暢通,使地質災害隱患區百姓消除后顧之憂。
六、項目實施過程中存在問題及建議
1、預算與預算執行存在一定偏差,項目指標設定各年度變動多,調整大,單體治理費用預算與實際結算存在一定偏差。
2、地質災害防治的法律法規可操作性不強,在實際治理中,遇到屬地的群眾不理解與配合,相關政策處理很被動。
3、地質災害防治的專業力量不足,防治技術、專業技能相對落后,難以適應新形勢下應對地質災害的需要。
篇4
關鍵詞: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問題完善措施分析
中圖分類號:O74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建設進程不斷加劇與城市化建設規模持續擴大的背景作用之下,國民經濟建設發展對于能源建設及利用提出的要求日趨嚴格與具體。特別是對于金屬礦山礦產資源而言,勘察開發過程當中如何實現礦產資源的有效節約與綜合利用已成為現階段相關工作人員最為關注的問題之一。本文試從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現狀及完善措施這兩個方面入手,針對以上問題做詳細分析與說明,希望能夠引起各方工作人員的特別關注與重視。
一、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存在問題分析
對于我國而言,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有關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盡管已取得有一定的成就,然而相關的問題仍然表現比較突出。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現階段有關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執行過程當中有關共伴生礦礦產資源、低品位礦產資源以及尾礦開發利用效率始終比較低下,特別是金屬礦山礦產資源在勘探開發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尾礦及存量較大、產生量較大,由此而帶給環境的負荷是極為嚴重的。具體而言,有關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存在問題的分析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首先,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相關企業結構不合理問題比較突出: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我國范圍內中小規模金屬礦山數量占據著各類型礦山總數的90%比例以上。歷史客觀條件作用之下的礦業企業準入標準較低,這使得大量并不具備勘察開發資質的企業涌入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的勘探開發過程當中。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受到金屬礦山礦產資源勘探開發企業規模較低極易工藝技術較為落后的因素影響,這部分礦產資源浪費問題始終比較嚴重,無法實現有效利用。
(二)其次,我國現階段有關鼓勵利用共伴生礦床、低品位礦床和尾礦等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礦業廢料的政策標準無法落實到實處。這導致從事金屬礦山礦產資源勘查開發作業的企業在日常經營管理過程中的積極性始終比較低,這導致礦業企業對共伴生礦床、低品位礦床和尾礦開發利用的研究不夠,對與之相對應科研攻關的重視力度始終較低,無法為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的節約與綜合利用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與保障。
二、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完善措施分析
(一)加強對共伴生礦資源以及低品位、低利用率礦產資源的綜合開發與利用力度:金屬礦山應當進一步強化對相關礦產資源的綜合勘察與評價整合工作,其目的在于確定金屬礦山有效勘探勘察范圍之內各種礦種的主要類型以及各種共伴生礦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環境條件,從而確保金屬礦山內部各種礦產資源均能夠得到高效的開發與利用。與此同時,金屬礦山還應當借助于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在設計與實踐生產過程當中針對共伴生礦資源開采與利用問題予以重點關注。在此基礎之上,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的節約與綜合利用還應當加強對低品位及低利用率礦產資源選冶技術及新型工藝材料的研發與引進工作,確保整個金屬礦山礦產資源開發與利用的均衡性發展。
(二)加強對金屬礦山固體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金屬礦山礦產資源在開采與利用過程當中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包括廢石與尾礦這兩個類型。從實現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目的的角度上來說,針對這部分固體廢棄物物質中有利用價值組分的有效回收與利用,兼顧對廢棄物排放的無害化與減量化發展,在實現金屬礦山開采利用綜合效益的過程中所占據的地位是極其關鍵的。具體而言,應當重點關注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加強對金屬礦山礦業廢石的綜合利用: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針對金屬礦山礦產資源開發過程當中所產生礦業廢石直接向地下采空區區域或是露天采坑區區域進行排放是最為直接也是有效的方式之一。針對礦業廢石的這種處理方式不單單能夠緩解現階段普遍存在的土地資源匱乏問題,同時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緩解因金屬礦山開采作業而給相關人員帶來的嚴重安全隱患。在此基礎之上,相關部分還應當鼓勵金屬礦山礦產資源開發方利用這部分既有礦業廢石進行露天開采礦坑的填充作業,或是將其應用于筑路、建材等相關領域。
2.加強對金屬礦山尾礦的綜合利用:在針對金屬礦山尾礦進行綜合利用的過程當中,可重點關注的應用領域主要涉及到如下幾個方面:①.一方面,金屬礦山尾礦資源能夠應用于金屬礦山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采空區的填充作業:在當前技術條件支持下,充填料制備技術、開發技術、輸送技術以及各類型填充回采技術的研究與實踐應用不斷發展與成熟,尾礦回填已成為現階段金屬礦山礦產資源開發過程當中最具應用潛力的開采方法之一。更為關鍵的一點在于:尾礦回填技術的應用不僅僅能夠妥善處理金屬礦山礦產資源開采過程中尾礦排放的問題、同時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因金屬礦山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工作給周邊環境以及社會大眾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壓力及影響問題;②.另一方面,金屬礦山尾礦資源能夠通過對有利用價值組分的二次提取實現綜合利用:從相關統計資料數據的角度上來看,各類型金屬礦山礦產資源尾礦中所含有利用價值組分品位甚至明顯高于該礦種在一般狀態下的邊界品位(例如鐵礦資源尾礦中所含有利用價值組分達到了0.5%~12.0%;鉛礦資源尾礦中所含有利用價值組分達到了0.1%~2.0%;銅礦資源尾礦中所含有利用價值組分達到了0.17%~0.30%;鋅礦資源尾礦中所含有利用價值組分達到了0.1%~0.4%)。從以上分析當中不難看出:只要具備適當的技術手段以及財政稅收優惠政策提供支持,以上諸多類型金屬礦山礦產資源中的尾礦均能夠得到相當的開發與綜合利用。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基于對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存在的問題的想象分析與研究,在此基礎之上針對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的完善措施予以了系統探究及說明,為金屬礦山礦產資源的節約與綜合利用工作發展指明方向,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研究與實踐工作的開展提供一定的參考與幫助。
參考文獻:
[1] 李立新.武征.周立波等.四川梭羅溝礦產資源開發對區域景觀格局的影響. [J].生態經濟.2010.(11).101-103.120.
[2] 陜亮.徐培根.王史堂等.我國新一輪礦產資源開發整合工作熱點問題研究. [J].資源與產業.2011.13.(06).74-78.
[3] 馬驊.呂永龍.周可法等.基于多時相遙感的硫磺溝地區礦產資源開發及環境變化研究. [J].巖石學報.2007.23.(05).1181-1188.
篇5
>> 澳大利亞礦產資源稅制改革:經驗與啟示 礦產資源稅制結構的國別差異分析 相關利益主體視角下西部礦產資源開發中的利益博弈分析 礦產資源稅亟需改革 我國礦產資源稅制結構分析:問題與建議 我國企業在澳大利亞并購礦產資源法律問題探析 我國礦產資源稅改革研究 論我國礦產資源稅費制度的改革 關于廣西礦產資源稅費制度改革的思考 礦產資源稅費課征機制理論分析 資源稅稅制改革的經濟影響分析 對資源稅制改革理念的分析和探討 澳大利亞礦產業的風險管理 我國礦產資源稅費制度進一步深化改革的思考 礦產資源利益主體分析及其法制保障 礦產資源稅費改革在即 將全面從價計征 試述澳大利亞環境公益訴訟中的公共利益 土地和礦產資源開發中的利益補償機制研究 新疆在礦產資源開發中的利益補償問題探討 我國礦產資源稅費制度存在的問題與改進 常見問題解答 當前所在位置:l.
[8] Statements of Reform Priorities from Participants.A Tax Plan For Our Future.[R/OL]. 2010[2012-07-16]http://futuretax.gov.au/content/Content.aspx?doc=Tax
Forum/Submissions.htm.
[9] Australia Government PTG.New Resource Taxation Arrangements[R/OL].2010[2012-07-16].http://
futuretax.gov.au/content/Publications/downloads/New
_Resource_Taxation_Arrangements_Report.pdf.
篇6
關鍵詞:可持續發展;礦產資源;經濟發展;濟源
中圖分類號:D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1.058
1引言
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生產活動不可或缺、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據統計,人類目前使用大約80%的工業生產原材料、大約70%的農業生產原料都來自于礦產資源。而作為河南省重要的礦產基地、全國最大的鉛鋅基地,濟源始終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以及科學發展觀來加快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經濟社會的發展之路也越來越順遂。
2濟源礦產的概況
濟源的礦產十分豐富,目前發現的礦產就有30余種,被開發利用的也有十幾種。濟源礦產的分布特征是以風門口斷層為界,它的南部和太行山南部的沖積平原主要產外生沉積礦產,西北部主要產內生礦產。豐富的礦產資源為濟源的經濟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礦產資源開發自然也就會受到當地政府的重視。自從五六十年代以來,濟源就憑借以礦產資源為依托的五小工業聞名全省。隨著改革開放,礦產資源開發更是發展至高峰。由此,濟源礦產經濟得到發展,礦產開發也迅速成為濟源的支柱產業之一。
濟源礦產主要礦產應用類別以及其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礦產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系
3.1礦產資源開發是經濟發展的基礎
目前,礦產資源供給人類生產生活大約90%的資源,無論我們的飲用水、農業灌溉水,還是建筑用材,抑或是工業中的冶煉、鍛造等。礦產資源貫徹著我們整個生活環境。礦產資源產業可謂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
3.2礦產資源開發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
開發礦產資源能夠創造產值,為國民生產總值做出一部分貢獻,也是礦產資源產業勞動者獲得報酬、企業獲得利潤以及上繳稅金的來源。統計報告顯示,我國的礦產業以及地質勘查能夠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8%以上,是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3.3礦產資源開發創造社會就業機會
開發礦產資源是一項需要大量勞動力的工作,可以一次性引入大量勞動力減輕社會就業壓力。就以濟源為例,僅一個小小的市就有超過五千人從事礦山方面的工作,而全國更是有2000多萬人躋身于礦業。
3.4礦產資源開發推進基礎設施建設發展
礦產資源開發極大地推進了城市化的發展,濟源市作為礦產資源型城市,不僅僅自身率先在全省實現鎮鎮通高速,組組通硬化路,完成很好的基礎設施建設,更是憑借礦產資源開發為千千萬萬個城市提供了更好的設施條件,使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都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3.5礦產資源是人類基本生活資料的來源
煤炭、鋼鐵、石油、天然氣以及硅等礦產資源,與我們的衣食住行息息相關,無處不在了。無論最基本的生活需求,還是娛樂享受,我們都已經離不開了礦產資源,它幾乎貫穿了我們整個生活環境。
4礦產資源開發中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提及礦產資源與經濟,便會很自然地聯系到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礦產資源是一種不可再生的自然資源。我們只有貫徹可持續發展理念,才能夠更廣更深地挖掘礦產資源的價值,最合理以及最大限度地利用它們,從而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了確保礦產資源開發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應該落實到具體應對措施。
4.1調整濟源礦產產業結構,推動多種礦產經濟共同發展
目前,濟源市礦產開發格局是以國有企業為主,集體和個體為輔。但是我們在支持國有礦產的同時,也應積極引導個體礦產,加強對其監督指導,使其合理發展,也只有這樣才能使多種礦產經濟共同持續地發展。
4.2支持濟源地質勘查工作,確保礦產經濟持續發展
目前,濟源市的礦產資源雖然很豐富,但是能夠廣泛開發利用的礦產種類相對還是較少,一些較為重要的礦產資源開發受到限制,在濟源表現最為明顯的就是金屬礦產,例如鐵礦、銅礦以及鉛鋅礦等。因此,只
有充分地進行地質勘查,才能夠規避礦產開發中的投資風險,使濟源經濟得到持續發展。
4.3回收礦產廢物,促使礦產經濟有效循環
礦產資源的回收以及再利用,不僅能夠減少通過開采產生的礦產資源的消耗,減輕對環境的危害,更重要的是,還可以提升經濟效益。倘若將礦產資源,比如金屬等丟棄到環境中,不只會影響環境的美觀和衛生,更會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造成水源、空氣等污染。但是,如果能夠對廢物進行回收,就會為我們帶來更多的利益。
5結語
礦產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系依然是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的話題。也只有以可持續發展理念為前提,我們才能充分地考慮到社會、自然與經濟的關系,更好地進行礦產資源的開發,更合理地調整礦產資源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才能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單海平.礦產資源產業與可持續發展[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5,18(12):1618.
篇7
關鍵詞:礦產資源; 數據庫管理; 信息
Abstract: This paper described the status of western Inner Mongolia region of miner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atabase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problems in database management, analyzes and information sharing the database management resources, to find new ways for the rational us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part of Inner Mongolia mineral resources.Key words: mineral resources; database management; information
中圖分類號:P628+.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 引言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不斷發展,數據庫技術在礦山建設與開發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建立礦產資源信息數據庫已經成為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的重要環節和制約因素,但內蒙古西部地區由于受礦產資源的分布和技術條件等因素制約,數據庫建設還不完備,數據利用方式還很單一,礦產資源數據管理也缺乏可操作性的統籌考慮和整體規劃,因此,需要有效地對礦產資源數據庫管理模式進行分析,以便我們可以更好地將礦產資源的數據信息應用到礦產資源的開發過程中,從而更充分地發揮礦產資源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2 礦產資源數據庫管理分析
2.1 存在的問題
首先,在實際應用的數據庫管理系統中,用于數據生產和使用的GIS平臺多種多樣,相互并存,很多GIS平臺生產出的數據成果其格式是專用的,特定的,不同格式的數據之間缺乏統一數據交換、統一存儲、統一管理的支撐系統。
其次,隨著礦山開發規模的不斷擴大,所產生的數據信息量不斷增大,礦產資源基礎數據和各類應用專題數據不斷擴充,對于各種綜合的數據資源,缺少統一的數據分類規劃,久而久之將導致數據使用的混亂,影響礦產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甚至會產生嚴重的安全事故,造成生命財產損失。
再者,數據生產和管理系統設計沒有考慮地區內數據的交換、共享、管理和運用,使得不同的生產單位均需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物力和財力來獲取其所需的數據資源,造成數據資源的重復獲取,有的單位甚至無法獲取所需的數據資源,使數據資源不能充分發揮其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2.2 管理模式分析
礦產資源是一個復雜的,動態的,時空巨大的系統,所包含的信息內容廣泛、綜合、復雜、變化迅速。礦產資源的數據來源與獲取途徑眾多,數據內容具有多維性,在形式上礦產資源數據還具有明顯的空間特征,因此,要求數據系統具有空間分析的功能;礦產資源數據量比較大,數據類型復雜,不但有屬性和管理數據,還有大量的矢量和柵格數據;另外,其還具有多級管理和動態變化的特征。基于這些特征,在管理模式上主要考慮數據的管理和利用,構建統一數據分類標準來滿足內蒙古西部地區現有礦產資源數據和未來新增數據的分類要求。
采用GIS和數據庫技術,逐步建設和完善礦產資源數據庫,并搭建礦產資源系統統一的數據中心。礦產資源數據子類別的劃分延續了以數據利用方式分類的主線,逐步細化,同時在子類別劃分中還需要考慮時間、坐標系、數據范圍等因素,構建礦產資源統一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利用數據轉換工具,向統一數據庫系統中加載和轉換空間數據,實現異構GIS數據格式,實現不同數據庫間的數據的轉換,同時按照國家的相關標準建設和完善礦產資源數據庫。確定數據中心數據庫管理平臺和GIS平臺,為地方資源信息系統提供數據管理及運行平臺。礦產資源信息數據庫由空間信息、屬性信息和管理信息構成,數據中心需要匯總礦山區域的資源數據,同時出于管理需要要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需要數據庫具有穩定性高、數據處理能力強、海量數據的管理等特點。
Oracle數據庫是業界公認的最佳對象關系型數據庫之一,Oracle9i數據庫提供完備的統一存儲和管理空間矢量數據、影響數據、屬性數據、事物管理數據。在地理信息系統軟件中,ArcGIS產品影響最大,功能最強,市場占有率最高,MAPGIS在國內的GIS軟件中,功能是比較突出和強大的,并且一直以來廣泛用于礦產資源領域。考慮礦產資源信息構成的復雜性、多樣性和其他因素,選擇以ArcGIS為主,MAPGIS為輔的方法來構建礦產資源數據中心的空間數據管理平臺。
根據礦山區域范圍的不同,建立不同區域級別的網絡交換體系,為數據交換與共享奠定鏈路基礎,為遠程信息系統按權限調用礦產資源信息提供共享和交換機制。區域數據管理平臺滿足接收和管理全區域匯交的礦產資源數據的需求,并能保證數據的安全存儲和有效共享。
3 礦產資源數據庫管理應用
當前礦產資源執法監察工作形勢嚴峻,未批先采,違法勘測,違法開采,批后不用,非法買賣礦業權等現象較多。礦產資源數據庫管理模式利用現代科技信息化手段,采用先進的計算機通訊技術、網絡信息處理技術、GPS全球定位技術、無線通訊技術、依托完善準確的各類礦產資源數據信息,實現對內蒙古西部地區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進行實時監控,為礦產資源監察工作帶來便捷,解決了各類數據的坐標、格式、標準統一的問題,建立完備的數據庫系統,集中管理礦產資源數據,準確掌握礦產資源現狀,依法實施礦產利用總體規劃,對“批、供、用、補、查等礦產資源開發和利用情況進行全程監管、全程跟蹤,使得業務管理工作得到提升,執法監察效果顯著,礦產資源監管變成常態化、制度化,提高了礦產資源執法監察工作效率。此外,在促進內蒙古西部地區資源管理科學化、精細化和智能化等方面也起到了推動作用。
4 結語
礦產資源數據管理是一項復雜的、龐大的、持續的系統工程。礦產資源數據庫信息系統的建立與應用,使礦產資源管理走向規范化,促進了依法開采和依法行政,在提高信息資源管理效能的同時,也提高了礦產資源開發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現代化科學技術和管理理念逐步應用在礦產資源管理的各個環節,實現了礦產資源管理方式的轉變,使得礦產資源管理工作更加科學合理、準確高效。
篇8
關鍵詞:礦產資源 可持續發展 影響 研究
一、我國作為主要能源的三種礦產資源概述
1、最新的幾個基本數據
截至2007年底,全國共發現礦產171種,已探明儲量的有159種,已探明礦產儲量占世界礦產資源總量的12%,位居世界第三。[1]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煤炭消耗量將超過35億噸;石油5億噸,累計超過60億噸;天然氣需求量為2000億立方米。[2]
2、三大能源礦產的具體供應情況
2.1 煤炭
截至2007年底,全國累計查明煤炭資源12832億噸,垂深2000米以淺的煤炭資源查明率僅為23%。預測1000米以淺的煤炭資源查明率為45%,未查明的遠景資源量巨大。[3]
2.2 石油
截至2007年底,全國陸上和近海待查明石油地質資源量487億噸,可采資源量還有135億噸。[5]石油可采增長缺乏,保障程度逐年下降。根據我國石油資源總量和剩余未探明的資源條件分析,結合50年來探明儲量增長和開發消耗的規律,預計到2010年和2020年,我國石油產量穩定在1.90~2.00億噸。[6]
截至2007年底,累計探明石油地質儲量277.45億噸,剩余可采儲量28.33億噸;建成天然原油生產能力月1.86億噸/年。[7]
2.3 天然氣
截至2007年底,全國陸上和海域129個含油氣盆地天然氣地質資源量為44萬億立方米,其中陸地和近海35萬億立方米。全國陸上和近海待查明天然氣地質資源量豐富。[8]
到2020年我國天然氣可采儲量為48024.39億~50824.39億立方米,可供能力為1548億~1752億立方米。預測2020年我國天然氣需求量為1800億立方米,可采儲量形成產能接近1800億立方米,可基本滿足國內需求。[9]
二、我國目前經濟發展中的各項指標及預測指標
1、煤炭供需情況
2010年,一次能源生產總量折合29.9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8.7%,供應保障能力增強。全年一次性能源消費總量32.5億噸標準煤,比上年增長5.9%。2010年全年煤炭原煤產量達到32.4億噸,比上年增長8.9%。[10]
2、石油供需情況
2010年原油產量穩步增長,首次突破2億噸,比上年增長7.1%,為近年來最高增速。原油進口2.39億噸,增長17.5%。原油加工量達4.23億噸,增長13.4%,創十年來最高增速。國家石油儲備一期工程順利完成收儲,二期項目啟動實施,一批商業石油儲備基地陸續建成投運,2010年底庫容達到2650萬立方米。初步核算全年原油消費量比上年增長12.9%。[11]
3、天然氣供需情況
2010年全國天然氣產量達到967.6億立方米,比上年增長13.5%。進口液化天然氣934萬噸,增長75%;首次進口管道氣44億立方米。非常規天然氣開發取得積極進展,煤層氣利用量36億立方米,增長42.3%。初步測算全年天然氣消費量比上年增長18.2%。[12]
三、三種礦產資源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能力分析
在假設我國還能保持以9%的高速經濟增長率的條件下,綜合目前資源的消耗量及其增長情況,預測到2040年,三大能源礦產對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影響:
1、煤炭
我國所擁有的煤炭資源根據現有的可采儲量和存在的巨大潛力,目前已探明的保有可采儲量是11804億噸。從2009年到2040年,我國煤炭的預計消耗量約為2304億噸。煤炭資源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幾乎不構成能源供應風險。
2、石油
2009年到2040年,我國石油累計需要消耗量為192億噸,根據目前我國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135億噸,石油資源顯然表現不可持續,石油構成的能源風險比較大。
3、天然氣
2009年到2040年,我國天然氣累計需要消耗量為6.4萬億立方米,根據目前我國已探明的可采天然氣儲量為17.9萬億立方米。天然氣供應風險性相對較小。
四、結論
本文只是單就我國煤炭、石油以及天然氣目前已探明的儲量,根據我國在較為穩定的環境下發展時對三大礦產資源的需求量,按照煤、石油、天然氣三者在經濟發展中幾乎不變的占有比例,來分析三者分別支撐能力。其結果是在當前已探明的儲量下,煤炭可供我國經濟持續發展219年,石油可供我國經濟持續發展84.4年,天然氣可供我國經濟持續發展89.5年。綜上情況,取最短支撐年數作為能夠支撐的最大年限值,得出我國自身的三大能源礦產按目前供應比例對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支撐力為84.4年。
礦產資源開發需要高瞻遠矚的發展戰略,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因此需要從各個地區資源、環境和區位條件出發,牢固樹立“和諧礦業”“、綠色礦業”思想,加大政府引導、服務以及扶持力度,不斷優化地區、產品以及產業結構,掌握未來市場變化。[13]以上戰略的有效落實,不但需全社會加強可持續發展理念,還有賴于技術和資金支持和政策認可以及資源保障,中國礦業的可持續發展任重而道遠。
參考文獻:
[1]林家彬,劉潔,李彥龍等著. 中國礦產資源管理報告[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2
[2]林家彬,劉潔,李彥龍等著. 中國礦產資源管理報告[M],17.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17
[3]胡存智.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研究[M].地質出版社,2009:56
[4]胡存智.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研究[M].地質出版社,2009:84
[5]胡存智.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研究[M].地質出版社,2009:56
[6]胡存智.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研究[M].地質出版社,2009:25
[7]胡存智.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研究[M].地質出版社,2009:84
[8]胡存智.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研究[M].地質出版社,2009:56
[9]胡存智.全國礦產資源規劃研究[M].地質出版社,2009:84
[10]劉鐵男.中國能源發展報告[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11
[11]劉鐵男.中國能源發展報告[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14.
[12]劉鐵男.中國能源發展報告[M].經濟科學出版社,2011:14.
篇9
【關鍵詞】能源及礦產并購績效因子分析
【中圖分類號】F234
一、引言
近些年,我國資本市場快速發展,并購已成為企業優化資源和實現擴張的重要手段,雖然我國的并購市場起步較晚,但近年的并購規模卻逐漸龐大,在2013年發生的并購中,并購案例數與涉及的交易金額雙雙達到歷史最高點,開辟了中國并購史的新紀元。根據清科研究中心2014年初的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并購市場共完成交易1 232起,較2012年的991起增長24.3%;披露金額的并購案例總計1 145起,涉及交易金額共932.03億美元,同比漲幅為83.6%。從數據中心顯示的行業排名來看,本年度能源及礦產行業并購最為活躍,共有152起案例,占并購總案例數的12.3%;由于能源及礦產行業重資產的屬性,并購披露金額仍然穩居第一。具體行業分布見表1。
毫無疑問我國企業的并購數量和并購規模屢創新高,并購是促使企業發展壯大,實現規模經濟的重要手段。2016年隨著注冊制逐步落地,供給例改革規劃逐漸實施,加速央企、國企通過并購改造傳統過剩行業,2016年并購市場仍將火爆,大范圍的企業重組和資源整合將發生,2016,在國家政策和市場推動下,并購仍將是企業資本運作的極佳手段之一。
能源及礦產屬于不可再生資源,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并購重組是服務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嚴格產能過剩行業新增產能用礦管理,使資源達到有效配置,“去產能、去庫存”的重要手段,其并購數量與金額也居高不下,但是能源及礦產行業的并購能否真正為企業創造價值需進行實證研究。
二、文獻綜述
目前關于并購績效的研究主要采用事件研究法及會計研究法。事件研究法是在并購事件發生時對股價的影響以及是否能夠產生超額收益。Jensen與Ruback(1983)、Mandelker(1974)、等指出,企業并購能夠為被收購方股東創造價值。Singh(1971)用事件研究法,實證分析了1954~1960年英國發生并購的公司,發現收購方在收購后業績明顯下滑。Bruner(2002)運用事件研究法對44家樣本公司的績效水平進行研究,研究發現31%的并購公司取得了較為顯著的累計超常收益,而30%的并購公司則遭受了顯著的損失,其余31%的并購效果并不顯著。陳信元和張田余(1999)對45期發生并購的公司進行實證研究,發現并購之后的超常收益并不顯著。朱滔(2006)通過對收購方短期和長期的股價表現,發現并購在短期內為企業帶來了累計超常收益,但長期來看卻使股東價值下降。
會計研究法是以各項財務指標為評價依據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中的數據進行研究,對并購前后的績效變化進行對比分析。Ravenscraft和Scherer用FTC1975~1977年間的數據來分析企業并購9年后的績效,結果表明并購并沒有顯著的提高企業績效。馮根福和吳林江(2001)通過構建綜合評價指標,研究了1994~1998年我國上市公司發生的并購,認為上市公司并購績效整體上存在先升后降的變化趨勢。張翼、喬元波與何小鋒(2015)以2003~2008年滬、深股市發生并購事件的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研究表明并購短期內緩解了原有的業績下降,但長期來看我國上市公司的并購效率較低。張洽(2013)通過因子分析檢驗了我國2002~2011年企業并購的財務績效,結論顯示我國企業并購無論短期還是長期均取得了不太明顯的財務績效。張新(2003)用三個會計指標來檢驗在中國并購市場中并購重組是否創造價值,得出并購對經營績效的改善不具有持續性及社會綜合效應不顯著的結論。葉璋禮(2013)通過實證研究發現并購從長期發展趨勢看,確實能夠提升公司的業績。
三、研究設計與實證分析
(一)數據來源及樣本選取
本文數據主要來自于國泰安CSMAR數據庫、清科研究中心及和訊網搜集整理得到,樣本數據選取2013年深證A股能源及礦產行業發生的并購事件,為進行績效對比同時選取了并購前一年(2012年)及后兩年(2014、2015年)的數據。能源及礦產類上市公司包括了證監會行業分類中的采礦業、制造業下的黑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與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篩選數據時剔除了ST公司、在樣本期間退市的、數據嚴重缺失的企業,共搜集到了63家公司252個子樣本。數據處理主要采用SPSS21.0及EXCEL2007。
(二)相關指標設計
對并購績效的分析可選擇單一財務指標,也可選擇多個財務指標,但單個指標存在并購企業對利潤進行操縱的可能性,而且無法從整體上衡量企業的并購績效,不具有代表性。本文運用因子分析法,通過有效降低變量維數,將眾多的原有變量綜合成較少的幾個具有代表性的綜合指標。通過構建綜合業績得分函數來評價上市公司并購前后業績的變化。主要從盈利能力、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發展能力、現金流量能力五個方面分別選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標構建指標體系進行綜合評價。具體的指標選取如表2所示。
(三)實證分析
1.財務數據的適用性檢驗
本文以2012年的財務數據為例進行因子績效分析,根據因子分析的步驟,先要對原始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以去除量綱差異對研究結果的影響;然后運用SPSS21.0對數據進行因子分析降維處理,通過巴特利特球度檢驗和KMO檢驗,得到KMO檢驗值為0.642,大于0.5,巴特利特球度檢驗中近似卡方為963.001,且其對應的概率P值為0.000小于給定的顯著性水平,即認為變量間的相關系數矩陣不是單位陣,表明所選擇的原有數據滿足因子分析的前提條件,適合做因子分析。
2.因子的提取與命名解釋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主因子,然后采用最大方差法進行正交旋轉,以特征根大于1,且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大于0.5且不能出現跨因子負荷現象為標準,旋轉載荷矩陣如表4所示。
因子分析結果如表4和圖1所示。共提取了四個因子,并且累計方差貢獻率達到了73.950%,表明這4個因子可以較好的解釋原有13個變量的變異。從表中可以看出,第1個公因子對總資產凈利潤率、基本每股收益、營業凈利率的貢獻度最高,故命名為盈利能力因子;第2因子在流動比率、速動比率上的載荷量最大,反映了償債能力;第3因子對營業收入增長率、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增長率的貢獻最大,可命名為發展能力因子;第4因子在總資產周轉率和應收賬款周轉率上有較高的載荷量,可解釋企業的營運能力狀況。
3.計算因子得分,分析綜合得分變動
采用回歸法估計出因子得分系數,根據成分得分系數矩陣可計算并購前一年即2012年四個公共因子的因子得分:
F1=0.198X1-0.267X2-0.244X3+0.232X4-0.074X5- 0.075X6- 0.009X7- 0.167X8 + 0.020X9 + 0.030X10-0.020X11+0.145X12-0.023X13
F2=0.005X1- 0.076X2 + 0.081X3- 0.060X4 + 0.449X5 + 0.447X6 + 0.150X7- 0.153X8 + 0.047X9 + 0.032X10+0.021X11-0.039X12+0.021X13
F3=- 0.024X1- 0.051X2 + 0.093X3 + 0.078X4 + 0.040X5 + 0.042X6- 0.043X7 + 0.051X8 + 0.038X9 + 0.009X10+0.481X11+0.056X12+0.482X13
F4=- 0.170X1- 0.008X2- 0.220X3- 0.021X4 + 0.088X5 + 0.046X6- 0.235X7- 0.106X8 + 0.535X9 + 0.609X10+0.035X11-0.053X12+0.040X13
根據表6的因子提取情況,以各自的方差貢獻率為權數進行相乘累加可以得到2012年即并購前一年的綜合績效得分函數:
并購前一年:Z12=(0.29957F1 + 0.18195F2 + 0.16029F3+0.09768F4)/0.73950
根據以上步驟,可以依次得到其他幾年的綜合績效得分函數:
并購當年:Z13=(0.22876F1 + 0.21854F2 + 0.15043F3+0.10386F4)/0.70160
并購后一年: Z14=(0.26385F1 + 0.23246F2 + 0.12074F3+0.09816F4)/0.71522
并購后兩年: Z15=(0.28223F1 + 0.24744F2 + 0.10975F3+0.09065F4)/0.73007
將SPSS中自動計算出的因子得分帶入各得分函數中,便可得到各年的綜合績效得分,最后對各個樣本進行描述性統計,得到表7中的各個描述性統計量。并購前后各年的績效均值變化趨勢如圖2。
四、結論與建議
本文通過對深證A股能源及礦產行業發生的并購事件進行實證分析后,從圖2中可以直觀的看到:并購當年公司業績與并購前一年相比有所提升,但在并購后的第一年則出現急速下跌,隨后在并購后的第二年公司的整體業績仍在下滑,并且有持續下降的趨勢,說明長期而言我國能源及礦產行業大規模的并購是無效率的,并購雙方的資源并沒有得到有效整合。并且近幾年我國能源礦業市場不景氣,公司利潤縮水,有的甚至破產,未來中國能源及礦產業進行并購投資時更應重視并購的質量和價值。
針對以上結論,并結合我國能源及礦產行業的并購現狀,提出以下政策性建議:
第一,并購前做規劃,避風險。目前我國能源礦產業正在加速企業資源的優化配置,傳統能源產業也正在向新興能源過渡,而該行業又屬重資產、規模大的特殊行業,其并購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在并購前首先要了解并購的目的,資源的匹配性等,從而對并購對價制定出合理的估價區間。另外還要了解被收購方的企業文化及當地的法律環境和政治環境。
第二,并購后加強整合,實現1+1>2的協同效應。并購失敗多數發生在“大魚吃小魚”的案例中,企業在具備充裕的融資能力和大規模的資本的優勢下,應當注重雙方的整合問題,包括在戰略、經營管理、財務資源、人力資源和企業文化等方面的有效配合。
第三,中國的能源及礦產企業多屬于國有企業,“財大氣粗”是其對待并購的慣有姿態,并購企業應當轉變投資方式,不能一昧地傾向于控股并購,而應當把更多的資金轉放到初級項目的投資上,從初期實現降低投資成本的目的,由控股轉向參股,合理運用資金的同時也以低風險整合了資源。
第四,正確發揮政府作用。能源及礦產是各政府十分重視的行業,政府在企業并購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并購市場上,政府應當正確引導企業而不是過多進行干預,對于融資困難的中小企業,政府應當給予政策上支持,促進并購市場的有序進行,為企業進行成功并購降低風險。
主要參考文獻:
[1]陳信元,張田余.資產重組的市場反應―1997年滬市資產重組實證分析[J].經濟研究,1999(9).
[2]朱滔.上市公司并購的短期和長期股價表現[J].當代經濟科學,2006,28(3):31-39.
[3]馮根福,吳林江.我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 2001 ,(1):54-61.
[4]張翼,喬元波,何小鋒.我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經驗與實證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15,(1):60-66.。
[5]張洽.關于我國企業并購財務績效的因子分析[J].財會月刊,2013,(14):14-17.
[6]張新.并購重組是否創造價值―中國證券市場的理論與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3,(6): 20-29.
[7]葉璋禮.中國上市公司并購績效的實證研究[J].統計與決策,2013,(07): 165-168.
[8]2013年中國并購大年TMT生技健康等新興行業惹眼-創投頻道-和訊網-《網絡(http:///)》
[9]Jensen, M.C. and Ruback, R. S.The Market f or Corporate Control: The Scietific Evidence. [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 1983.
[10]Blazenko,G.Managerial Preference,Asymmetric Information,andFinancialStructure[J].Journalof Finance, Vol.42,September1987.
[11]Cambridge: Cam 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12]Bruner.Does M&A pay?A survey of Evidence of the Decision Maker[J].Journal of Applied Finance, 2002.
篇10
[關鍵詞]礦產勘查;地質礦產;GIS應用
中圖分類號:TG3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14-0347-01
前言:地理信息系統即GIS是指在計算機系統的基礎上,運用信息技術和圖層處理技術,對收集的地表空間信息進行分析、處理、顯示,并利用建模對地理資源、環境等方面進行規劃、研究、分析和預測等的人機決策管理系統。地理信息系統(GIS)應用現狀目前,具有強大的空間分析功能和空間數據庫管理能力的地理信息系統GIS軟件紛紛問世,基本平臺軟件等在各行各業得到廣泛應用.GIS可以通過對圖形操作實現對空間對象進行分析,在礦產勘查評價過程中實現人機交互,并且可以將評價結果進行可視化展示,為礦產資源多源信息的集成管理提供了非常好的解決方法。GIS已經成為當前地質學家礦產資源勘查的重要手段。
1. GIS在礦產資源勘查中的具有的優勢
傳統的礦產資源勘查主要是根據專家經驗,對預測區域的地、物、化、遙等資料進行分析判斷,并利用手工的方法,在圖紙上定性圈定礦產預測靶區。應用此方法的礦產勘查評價,僅是處理數據信息,不能進行圖形信息處理,另外,勘查評價過程難以將空間對象的復雜關系利用可視化呈現,評價結果的表達不夠精確。相比于傳統得到礦產資源勘查方法,GIS 在礦產資源勘查中的具有的優勢主要包括如下三點。
1.1 GIS綜合了多種學科知識
GIS作為一項新興科學技術應用,不僅包括地理學、地圖學、信息科學方面的知識,而且包括了測量學、管理科學和計算機等方面的學科知識,具有極強的綜合性。
1.2 GIS具有多種功能
GIS不僅具有空間數據的獲取、存儲、顯示,而且具有空間數據的編輯、處理、分析、輸出和應用等功能。
1.3 GIS是完整的解決空間問題的系統
GIS是完整的解決空間問題的系統。它不僅改變了礦產資源勘查的體系,而且簡化了勘查過程,從而提高了礦產資源勘查的效率。GIS的這些優勢使其可以應用在地質調查、地質礦產預測、地質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等方面。GIS不僅會改變地質工作者的思維方式,而且對礦產資源勘查的研究方法產生深遠的影響。
2.GIS在礦產資源勘查中的預測方法
目前,GIS礦產資源預測,主要是利用GIS的基本空間分析功能,研究地質礦產實體的空間關系,對未知地段找礦遠景作直觀評價,比如通過控礦因素的疊置分析,可以圈出找礦有利地段,其方法可以概括如下四個方面。
2.1數據采集編碼
通過對地理、地質、礦產、物探、化探等方面的數據采集和分類,并對屬性數據進行編碼,將獲得的圖形進行分層處理,將屬性數據與圖形數據進行連接匹配,建立多源地學的空間數據庫。
2.2探索規律法
根據礦產勘查預測的目標,研究成礦地理區域特征和礦產的特點,得出預測區域的成礦規律,并通過定性的研究確定成礦因子變量,確定評價因子。
2.3建立模型法
在空間數據庫和評價因子的前提下,利用空間疊加、數據檢索,模型處理等方法,產生礦產勘查預測的專題圖層和屬性,并建立綜合的找礦模型。
2.4空間分析法
利用GIS的空間分析功能和數學預測模型,對專題圖層和屬性進行可視化分析,得出成礦的地段,并通過建模方法對優選的成礦區域進行資源量估計。?
3.礦產資源勘查GIS 評價工作流程
在GIS沒有成為礦產資源勘查的主要手段之前,國內外常用的評價流程,是通過地質、礦質等方面的資料收集,建立空間數據庫,并通過成礦信息提取,成礦理論的應用進行礦區預測和圈定。GIS出現之后,由于其多源、多時態、多層次空間信息等方面優勢和高效的空間信息分析功能,其逐漸成為礦產資源勘查潛力評價的主要手段。
礦產資源勘查評價流程,第一是通過多源地學方面的信息,比如地質、化探、遙感等方面的信息,建立空間數據庫。第二,利用GIS空間分析功能和評價模式,結合礦產地質對比數據和成礦規律研究,對收集的資料進行信息分析和挖掘,第三,基于GIS 技術,對不同數據源信息建立圖層,并進行歸類,對礦源信息進行空間疊加,進行綜合分析和研究,最終圈定礦產勘查的靶區。礦產資源勘查GIS評價工作流程如圖1所示。[2]
4.GIS 在礦產資源勘查潛力評價應用
GIS 在礦產資源勘查潛力評價應用主要包括建立基于GIS的數據庫、信息要素的提取與模型的建立、礦產資源勘查潛力預測三個方面。
4.1建立基于GIS的空間數據庫
我國最早建立的關于礦產勘查的數據庫主要是對非空間數據進行管理。目前數據庫主要是進行空間數據信息的管理,這些信息不僅包括礦產資源的空間位置,而且包括其可視化分布情況。通過GIS 手段對空間信息進行規范和標準化后,可以建立礦產資源勘查評價的數據庫。?空間數據庫建立后,可以實現屬性和圖形信息之間的相互檢索的活動,即可以根據地質圖形檢索地質體的屬性信息,也可以根據地質體的屬性信息檢索地質圖形的相應信息。另外,還可以根據屬性的組合條件進行查詢和檢索。比如根據地質圖空間數據庫中的地層、巖性、構造等屬性信息檢索出相應的地質體特征,還可以通過地質圖形的礦床、鉆孔、斷層、河流、地層、巖體等檢索出它們的屬性。空間數據庫一旦建立就可以儲存在計算機內,并可以根據勘查需要不斷進行檢索和查詢,數據庫的建立極大的提高了礦產資源勘查潛力評價的工作效率。
4.2信息要素的提取與模型的建立
信息要素提取是指利用GIS的空間分析功能,把地學數據信息以圖層或屬性的形式表現,對地學數據信息中的潛在成礦信息進行發掘,提取礦產資源位置和規模的信息。礦產資源勘查潛力評價模型主要基于GIS技術建立,根據礦產資源勘查目標或問題,使礦產資源的概念模型表達為具象化的可操作要素。。礦產資源勘查潛力的評價模型包括反映礦床成礦模型、綜合標志找礦模型、礦床地質環境模型和社會經濟模型等內容。GIS可以在潛力評價模型的建立過程中表達各種要素,例如在礦床模型中,利用GIS可把模型的要素表示為成礦地質背景、礦床成礦要素、成礦產物、成礦標識等. 礦產資源勘查潛力預測,主要是利用GIS對礦帶、地質、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圖進行分析,利用組合圖進行潛力評價和預測。
結語
地質勘探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礦產資源的工業價值和利用程度也將不斷提高。鑒于礦產資源在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國已經將礦產資源勘查潛力評價作為制定國家礦產資源戰略、加強資源宏觀調控的重要舉措。雖然我國將GIS技術應用于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存在欠缺,我國GIS 在理論和應用方面都有很大的進步空間,我們應當致力于對地質勘探技術的研究,為人民提供豐富的資源.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