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行業現狀范文

時間:2023-11-13 17:51: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礦產行業現狀,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礦產行業現狀

篇1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 發展現狀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現狀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速度較快,企業規模不斷壯大

近年來,通過進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專題招商和項目建設,不斷完善產業發展環境,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初具規模,展現出加速發展的良好勢頭,成為帶動全縣工業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助推器”。2013年6月末,全縣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工業企業共有26家,其中新材料5家、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產業6家、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業5家,專用設備制造業3家,智能制造業3家,先進制造業4家。上半年,全縣規模以上戰略性新興產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05.3億元,增長54.4 %,主營業務收入102億元,增長59%,分別高于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平均增速26.9和33.9個百分點,對全縣工業的增長貢獻率分別達到51%和57%。重點企業規模日益壯大。其中星星家電、龍翔生物、惠利隆塑業上半年分別實現產值29億元、10億元和9億元,成為規模工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經濟效益穩定發展,總量占比不斷提高

隨著全縣新興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新興產業在工業經濟中份額不斷提高,經濟效益明顯好于其他行業。2013年上半年,全縣戰略性新興產業累計實現利稅總額15.3億元,同比增長52%;累計實現利潤10.7億元,同比增長52%。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主營業務收入、利稅總額、利潤總額占全縣規模以上工業比重分別為31.6%、31.2%、30%、29.8%,成為睢寧工業經濟的發展主要力量之一。

(三)戰略新興產業企業技術創新意識不斷提升,技術進步明顯加快

近年來,隨著全縣新興產業企業創新意識增強,企業技術進步明顯加快。

一是企業創新投入穩步增長。隨著新興產業企業對研發創新的重視程度增加,投入的研發經費以及研發人員的數量、質量都穩步增長,遠超傳統制造業企業。如星星家電公司2012年科技投入技術研發經費近1億元,占年銷售收入2%以上。

二是新產品開發能力不斷提高。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以結構調整和提高效益為目標,大力開發新產品。2012年,全縣新興產業實現新產品產值3億元,同比增長42%。新產品的開發與生產直接促進了企業產品結構的優化,推動了企業規模的擴大。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的問題

雖然全縣新興產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與先進地區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有待進一步發展壯大:

(一)產業集聚度不高,發展環境尚需優化,扶持力度有待進一步加大

由于新興產業門類較多,行業較為分散,與其配套的基礎設施、服務體系和上下游產業未完全進入,尚未形成配套齊全、功能完備的產業鏈。影響睢寧新興產業的發展。必須盡快明確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方向、重點和產業集聚區域,搞好新興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扶持力度。

(二)新產品產值低,企業技術研發能力依然薄弱

高層次技術、管理人員的缺乏,研發經費的不足,使得新興產業在核心技術研發上,自主創新能力方面仍較薄弱,技術創新的支撐體系尚待完善,許多產業只是低水平、簡單的重復。從新產品產值上可以看出新特產業總體上研發能力不足。2013年上半年,全縣規模以上新興產業新產品產值3億元,僅占新興產業產值的3%。此外,專利授權量的擁有數偏少,特別是發明專利的擁有數偏少,也說明我縣新興產業企業技術研發能力依然薄弱。

三、加快戰略新興產業發展的建議

(一)進一步完善規劃體系,培育發展產業示范基地

一是編制具有本地特色區域性發展規劃,推進戰略性新興產業差別化、特色化協同發展。制定實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和新醫藥、節能環保、物聯網和云計算、新一代信息技術和軟件業等專項規劃,明確實施內容和實施細則。二是依托現有優勢產業集聚區,充分利用現有資源,促進技術、人才、資金等要素向具有技術創新優勢的企業和產業集聚,建設一批體制機制健全、市場活力大、產業鏈完善、輻射帶動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示范基地,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極。

(二)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扶持

一是加大財稅政策扶持。在整合現有政策資源、充分利用現有資金渠道的基礎上,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增長機制。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專項資金,著力支持重大關鍵技術研發、重大產業創新發展工程、重大創新成果產業化、重大應用示范工程及創新能力建設等。

二是強化金融支持。扶持發展創業投資企業,發揮政府新興產業創業投資資金的引導作用,擴大資金規模,推動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充分運用市場機制,帶動社會資金投向處于創業早中期階段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型企業。

篇2

關鍵詞 有色金屬;資源勘查;吉林省;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P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3)99-0046-02

有色金屬是科技發展、國民經濟、國防工業以及人們的如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礎材料,農業、工業、科學技術以及國防等的發展都與有色金屬息息相關。有色金屬是礦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是國家經濟和國防建設的重要物質基礎,同時也是保障國家安全和提升國家綜合實力的戰略資源。我國是世界上有色金屬生產第一大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復雜低品位有色金屬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吉林省礦產資源行業也獲得了長足的發展,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和地方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也消耗了大量的礦產資源,吉林省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面臨著更大的挑戰。

1目前吉林省市場上有色金屬的供需情況

隨著21世紀我國工業化進程的逐步加快,有色金屬的消費量也在日益增加,雖然其產量也處于增長的狀態,但是受勘查技術和資源儲存量的限制,有色金屬市場仍然供不應求,吉林省的有色金屬市場現狀也是如此。吉林省有色金屬礦產中鎂、鉬的資源比較豐富,吉林省的鎂礦石的儲存量在我國占據前列,生產能力大,大量外銷。我國的鉬礦資源也非常的豐富,并且鉬在吉林省的分布相對集中,具有易選易采的特點[1]。鎳是吉林省的優勢礦產,它所生產的主要是鎳礦粉,2010年我國的鎳需求量大約為7萬噸,占全國需求量的15%左右;吉林省的銅礦主要是貴金屬礦山和其他有色金屬伴生的礦產,據數據統計顯示,2010年銅、鉛、鋅的需求量約為4萬噸、19萬噸、46萬噸,預計到2020年,三者的需求量可分別達到6萬噸、27萬噸、65萬噸。

從吉林省的礦產資源的儲存量和開發利用的情況,結合吉林省的經濟建設現狀來看,吉林省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中鎂和鉬的資源相對比較豐富,能夠滿足長期經濟發展的需求。而鉛、銅、鋅等由于礦產資源的匱乏,很難滿足經濟發展對它們的需求,因此,需要尋求新的礦產資源開采基地。鎳礦產資源的儲量品位低,儲量也不高,不能有效保證后續資源的供給。

2吉林省有色金屬資源勘查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我們可以看到,吉林省礦產資源行業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就,但是我們也要重視它在有色金屬的資源勘查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矛盾,這些問題和矛盾對于吉林省的礦產資源行業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限制作用。經分析,吉林省有色金屬資源勘查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有色金屬的產量和有色金屬工業的產值都很低,有色金屬的產量占全國總數的1.1%,有色金屬工業的產值占全國總數的1.3%;

2)雖然吉林省的有色金屬工業的生產能力很大,但是資源的匱乏,使其生產能力閑置,大部分企業都處于停產或者半停產的狀態,對我國礦業的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

3)吉林省缺乏鋁土礦,對于銅、鋅、鉛等部分具有支柱性作用的有色金屬礦產的保有量也呈現不足,并且這些礦產資源品位低,儲量少,與市場需求不適應[2];

4)有色金屬資源勘查采用粗放的經營方式,管理水平低,導致生產效率跟不上,再加上生產工藝、設備、裁決方式和技術的落后,導致礦產資源的采、選量大,但是回收率低。另外資源缺乏深加工工序,產品以初級原料為主,利用檔次比較低,這充分說明了吉林省的有色金屬工業還處于初步發展階段;

5)吉林省的礦產成礦作用很復雜,大多都具有多礦源、多期次的特點,礦產組合類型不合理,市場需求量大的銅、鋅、鉛等礦種大多以伴生礦產的類型產出,而市場需求量小的鎂、鋁等單一以及主要礦產的類型少[3];

6)由于政策法規、管理體制、執法力度以及宏觀調控等方面的不完善,吉林省的礦產資源開發對其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壞,資源保護和環境保護力度有待提高。

3吉林省有色金屬資源勘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

3.1加強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調查研究

為了鞥能夠對有色金屬工業的結構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我們要在全省范圍內對有色金屬資源現狀進行調查和研究,主要調查項目為其分布和特點,對其未來的發展前景進行預測,為中長期發展計劃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據。另外,為了提高有色金屬工業的社會效益,要求我們根據市場和本省資源的特點,對礦產資源進行擇優和對口勘探[4]。

3.2加強有色金屬綜合研究,尋找隱伏礦體和新類型

鑒于有色金屬礦床的成礦具有多期性和多源性,對礦床產生影響的因素也多種多樣,因此,我們要加強對有色金屬的綜合研究,根據礦床的特征以及分布規律,在不同的地質體上尋找新類型的礦體,并進行盲礦體找礦預測。

3.3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加強環境保護意識

為了能夠實現礦產資源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我們要節約礦產資源,根據自愿的分布和特性以及其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對資源進行循環使用和回收利用,并且要注重對礦產資源的深加工,以充分發揮資源的功能,使礦產資源的利用水平得到提高[5]。另一方面,我們要有效的選取合適的采礦手段和技術,使采礦實現清潔生產。注重資源的回收利用,減少廢石、廢水、廢渣的排出量,力求建立低廢或者無廢的礦產資源采選系統,將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環境保護有效的統一起來。對開采的順序和地壓控制技術等進行優化控制,有效的預防山體滑坡和地表沉陷等地質災害的發生。

4結論

有色金屬資源作為重要的不可再生自然資源,它與人類的生存和社會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礦產資源的發展對于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總的來說,吉林省加強對本省的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的投入,研究新技術、新方法和新理論,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加強環境保護意識,對于實現有色金屬資源勘探可持續發展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周京英,孫延綿,付水興.中國主要有色金屬礦產的供需形勢[J].地質通報,2009(3):39-40.

[2]張苺.國內礦產資源勘查“眾星閃耀”-我國有色金屬勘查趨勢分析[J].西部資源,2010(10):15-16.

[3]劉思敏.有色金屬礦產資源勘查方法探討[J].資源節約與環保,2013(03):24-25.

篇3

關鍵詞:礦業;環保機械;發展方向

隨著我國環境污染狀況的日趨嚴重,環境污染給人們生活帶來的影響也越來越大,這種情況下人們對于環境的重視程度已經超越了經濟發展。目前,社會各個行業都在朝著低碳環保的方向發展,礦產行業也不例外,而礦業環保機械的應用,對于礦產行業來說,是減少其在生產過程中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在未來,礦業環保機械必定是礦產行業的主力軍,礦業環保機械的發展不僅是科學生產力進一步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礦產行業對環境保護重視的具體體現。

1礦業機械現狀

1.1礦業機械以大型機械為主。考慮到礦產的開采與使用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意義,國家對于礦產行業的發展一直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和支持,再加上我國的傳統工業制造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從而使得礦業機械設備大多數都是大型設備,具有典型的重工業特質。但是傳統的大型機械設備在作業的過程中很容易造成環境的污染如粉塵污染等,因此當前的礦產行業急需研發新的環保型機械來代替傳統機械,使得在開采和使用礦產的時候能夠減少粉塵的污染和廢棄物的排放,在不影響礦產行業發展的情況下達到節能減排的目的。

1.2機械設備類型。一直以來,礦產的開采給人們的印象就是烈日炎炎、粉塵滾滾,這種觀點雖然有失偏頗,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說出了礦產生產的特點的。從當前的礦業機械設備類型來看,主要的設備就是破碎設備、磨粉設備、制砂設備等,這些設備在使用的過程中是很容易造成粉塵污染的。雖然說近年來隨著礦業機械設備企業生產技術的更新換代,各種環保型礦業機械先后被生產出來,礦產行業也有了更多的選擇,但是由于環保型礦業機械的成本較高,使得礦業投資者在購買設備的時候仍舊側重于傳統機械設備,由此可見礦業環保機械的發展仍舊有很長的一段道路要走。

2礦業環保機械未來發展方向

礦業環保機械目前在國內愈加的受到人們的重視,市場上各種礦業環保機械也種類繁多,對于礦業環保機械的未來發展方向,筆者結合礦業環保機械的發展現狀以及相關文獻得出了以下結論:

首先,礦業機械將會朝著超大型、自動化、節能化的方向發展。以選礦球磨機和浮選機為例,筆者調查發現近十年來,選礦球磨機的容積擴大了8倍左右,自磨機的容積增大了20倍左右,在選礦的過程中礦業機械的自動化程度也越來越高。由此可以推斷出,為例礦業機械的規模將會更大,自動化程度會更高,同時為了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礦業機械在生產中通過節能節電等技術降低能耗,通過使用尾礦干排設備來減少污染物的排放并使得廢料的重新利用率大幅度提高是必然的趨勢。

其次,礦業機械制造業在國家政策的引導下也將會加快企業技術改革的步伐,為礦業環保機械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礦業環保機械的發展主要取決于礦業機械制造業的發展,在全民環保的社會大環境之下,礦業機械制造業必須積極的對現有礦業機械進行創新優化,開發出新的效率高、污染低的礦業機械,努力的向礦產開采和利用提供節能環保的成套設備,從而達到礦產行業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同步進行,取得雙贏效果。

最后,在技能環保成為我國經濟發展主旋律的情況下,再加上我國的礦產資源短缺的現實使得礦業機械設備節能環保的研發必將成為礦產行業的主要發展方向。以破碎機、制砂機等礦山設備為例,當前的機械設備在生產過程中造成的粉塵污染是比較嚴重的,這和環保理念嚴重的不相符,對此國內一方面對現有的破碎機、制砂機等礦山設備進行改造,以便能夠有效的減輕其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另一方面投入大量的資金,積極的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研發新型的礦業環保機械,爭取達到高性能、高可靠性、節能環保、造型美觀的特點。因此筆者認為,雖然說礦業環保機械在未來必將取代傳統礦業機械,但是這一過程需要大量的時間和資金的投入,因此未來的幾年之內,礦業環保機械將會更多的體現在對現有機械的改造上。

總而言之,環境保護是經濟發展的前提,礦產行業作為國民經濟命脈之一,為了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更好的保護環境,必須加大對礦業環保機械的研究力度,使得礦業機械朝著低能耗化、低污染化的方向發展,這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結果,也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

參考文獻:

[1]曲海超.論礦業環保機械新方向[J].科技創業家.2014.04

篇4

關鍵詞:井下采礦;采礦技術;發展趨勢

井下采礦是有一定危險性的,所以它涉及的都是相對一些高危或者無法預見的工作,每一個大意失誤都可能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必須對采礦技術引起必要的重視,在進行井下工作時,一定要嚴格要求采礦的技術和方法,避免不必要的事故發生,保證井下采礦的安全,提升效益,讓這份工作健康放心的發展。

1 我國礦產資源開發的現狀及特點

1.1 資源現狀

雖然我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豐富,與此同時,也是資源消耗較大的國家,這樣導致對礦產需求較大,但是過分使用開采,就會造成資源的短缺,且對社會環境、人類生存有極大的影響,伴隨著社會不斷的發展及環境保護,礦產資源開采也要符合這方面的要求。為了避免生態環境遭到破壞,要做到合理開發和利用,礦產資源的需求量越是加大,資源供給環境污染,社會資源就會越加受損。

1.2 礦產資源本身特點

井下采礦技術是多元化的,每種技術他相對的工作也都不同,開采方法技術能有創新,對礦產資源的開發也是有幫助的,使礦產資源不斷供應對我國經濟發展有重要幫助。現階段我國井下采礦技術有以下特點較為突出。

(1)井下采礦技術較為繁雜。井下采礦技術要比露天采礦技術更加復雜。因此,工作起來跟露天采礦相比安全性會有很大區別,工作量也會加大,所以為了技術水平的提高能讓井下開采更為安全,就需要我們對工作中的財力、物力、人力加大投入量,進而來實施對井下采礦技術的研究與開發,然后才能不斷提高井下采礦技術。

(2)技術更新快,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更新進展,采礦企業也要在當下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嚴格要求對人才技術能力,設備創新,資金的投入。在此同時,引進超前技術與技能然后將其融入到井下采礦中,來促使井下采礦技術發展,從中實現采礦企業的價值。

(3)井下采礦技術的種類。直到現在我們國家的采礦技術種類有很多種其中井下采礦技術占重要比例。例如:綜合采技、普采技術、傾斜長壁采煤技術等,這樣我們就要結合實際,通過地形,環境、數值等來綜合選擇有力適合的采礦技術,這樣有利于接下來的開發與進行。

總結井下采礦存在以下幾點問題:首先,采礦工作實現或完成的實效性比較低。其次,過程到完成中產出的質量達不到最佳狀態。然后,中途進行項目加工時費用和成本有過多耗費。最后,設備不夠先進功能不過完善,長期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完成的結果安全性不高,操作易出錯。誤綜上所述,由于各方面的不適或不當井下采礦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由于工作人員進行采礦的過程中,長時間集中精力工作,很容造成工作人員精神高度緊張,不但影響身體健康,而且容易造成緊急病癥突發。因此,我們一定要重視存在的問題,以便解決。

2 井下采礦技術

井下開采技術是對不同開采技術的統稱,分別針對不同的開采環境選擇不同的開采技術,已完成開采作業。比如,在井下開采中應用最為廣泛的長壁開采技術,通常煤礦的開采都會選擇長壁開采,因為其效率高、安全性好,現對其他常用的井下開采技術闡述如下。

2.1 井下采礦充填技術

井下采礦一般常見的技術包括碎石水泥漿膠結技術和干式填充技術等。隨著社會和本行業的不斷進展,現階段一些井下采礦技術已經完成不了行業的需求,因此就有了比較先進的采礦技術陸續準備使用。老式的井下充填技術也逐漸向高濃方向發展,這樣就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成本也隨之減少,對機械設備也有了很大幫助跟價值。

2.2 井下支護技術

井下采礦的工作它具有一定危險性、繁雜多變性。因此,井下支護技術對井下采礦工程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元素。這就要求在具體工作有序規范的完成每一步驟,保證井下采礦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隨著井下采礦技術也不斷完善,井下支護技術也得高了有力提高,錨桿桁架這一新興的井下支護技術為井下采礦的安全降低了發生率,也提高了井下開采的工作效益。所以井下支護技術還是值得加以重視的,隨著新技能不斷增加井下采礦技術的發展方向就越加明確。

2.3 深海采礦技術

深海金屬礦產資源開發的核心就是深海開采技術,這其中包括礦產采集、海底輸送、海底設備的傳輸、海面動力定位和采礦過程的監測控制等。對于深海或海底采礦作業,更多的情況是多種采礦技術和智能化設備的結合,比如,在回采過程中,針對海底地理地質環境復雜,通常選用軟管輸送技術,以及可以確保安全和高效的多相流提升技術和智能設備(儀器),比如,在深海采礦中經常使用的吊放回收技術,以及相應的懸吊采礦系統設備等。

國內并下的采礦發展技術直至至今天技術水平取得一定成績跟高度,采礦體系和內容也逐漸建立,開發科學采礦技術,引進創新機器設備等更是數不勝數。從這一發展趨勢來看,經濟與技術的不斷更新及進步,我國采礦技術在未來的道路上一定會出現以下良好發展狀態:首先采礦設備,采礦過程中用到的機械化設備利用率以后慢慢會越來越頻繁而且不可缺少,它的功能作用也會得到大程度的提升,并且減少了人工的勞動力,增加效率和安全性。其次,工藝技術也是尤為重要的,天然綠色的開發采購由于低碳開采理念的融入,以后開采對社會環境的污染減少很多,其最重要的一點安全性會大大提高,這樣工作效率也會得以提高及全面的保障。

3 井下采礦的展望

機械化是今后的發展趨勢,目前我國將全方位提高井下采礦的機械化水平。因此,井下采礦的工作人員應當對井下采礦相關的開采技術加以優化和發展,根據實際情況,采取與其合適的開采技術和機械化設備,以全面提高我國井下采礦行業的機械化水平。比如,提高硬頂板控制技術的使用,既可以確保施工安全又可以使工程順利進行。

4 結束語

隨著社會的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也不斷增加,而資源逐漸減少。因此,有必要對礦產行業的供給及需求進行合理的調整與控制,這樣需要雙方面調節,加強對開采技術和產量的提高,平衡控制對礦產方面的需求,還要滿足合理的資源的開采和綠化社會環境,這樣礦產行業才能得到良好向上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耿英會.智能化技術在電氣工程自動化控制中的應用[J].科技創新導報,2012(2).

[2]李眉林.當代采礦技術發展趨勢及未來采礦技術的探討[J].中國科技縱橫,2014(3).

[3]鄭克鋒,任懷川.淺談井下采礦技術及井下采礦的發展趨勢[J].中國化工貿易,2014(12).

篇5

關鍵詞 采礦工程;井下采礦技術;發展趨勢

中圖分類號TD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4)109-0072-02

井下采礦是一項高危險性的工作,容易受多種因素影響,且任何一個因素都可能成為安全事故發生的禍首。而井下采礦技術是否合理與井下安全事故的發生有著密切的聯系,因此,采礦企業必須根據礦區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采礦技術,這樣不僅能夠提高采礦效率,還能消除大部分不安全因素,從而確保采礦的安全。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工作實踐,就井下采礦技術及井下采礦的發展趨勢做出以下幾點探究性的分析。

1我國礦產資源發展現狀

我國是一個礦產資源種類豐富,儲量巨大的國家,同時也是資源消耗大國,這就導致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在不斷加大,同時也促使我國的礦產資源開采技術得到快速的發展。礦產資源的需求量在不斷加大,難免就會出現過分開采的情況,從而造成資源短缺,且在開采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會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破壞,這對于人類社會的生存和發展帶來了極為不利的影響。隨著環保、節能理念的提倡,礦物開采事業中也融入了這一理念,國家為了保護礦產資源,實現合理開發利用,盡量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也出臺了相應的礦產資源開發政策,以便為礦物開采事業實現環保、節能奠定堅實的基礎。

2井下采礦技術特點

井下開采技術是一個統稱,其包括多種不同的開采技術,分別適用于不同環境的井下采礦作業。長壁開采技術是眾多井下開采技術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主要適用于煤礦井下開采。在煤礦井下應用長臂開采技術,具有生產效率高、采礦質量好、安全性能高的優點。若是在金屬礦層開采中應用長臂開采技術,獲取的效果則會大打折扣。造成這一情況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煤礦礦層厚度、礦源存儲量、分布深度等都與金屬礦層不相同。所以,長臂開采技術主要適用于煤礦井下開采,不適用于金屬礦開采。井下采礦具有施工復雜、安全性能缺乏保障的特點。井下采礦施工受影響因素較多,容易產生安全事故,所以為了確保井下采礦人員的人身安全,采礦企業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這就進一步加大了井下采礦的成本費用。進入井下進行采礦作業時,采礦人員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整齊佩戴好各種安全防護裝備,并確定身體處于健康狀態,無任何疾病,只有這樣才能下井作業。此外,在正式進行井下開采作業前,相關管理人員還應對井下的各種設施設備進行嚴格仔細的檢查,以此確保開采的順利、安全,避免火災、塌陷等開采事故的出現。鑒于井下采礦作業的特殊性,采礦企業若想在井下采礦工程中獲取更好的經濟效益,就必須快速革新井下采礦技術,做到與時俱進,以此提高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

3 井下采礦技術的發展趨勢

3.1井下充填技術的發展趨勢

井下采礦技術眾多包括干式填充技術、尾砂膠結技術、碎石水泥漿膠結技術等。隨著礦產行業的不斷發展,以上這些井下采礦技術已經無法在滿足礦產行業發展需求,所以,更先進的采礦技術應運而生并得到廣泛應用。隨著井下采礦技術的不斷革新,傳統的井下充填技術也逐漸向高濃、高尾砂方面發展,不僅降低了膠結材料的用量,節省了生產成本,還有效的改善了井下采礦環境,對于機械化、大型化實現起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3.2井下深部開采技術發展趨勢

社會的發展,導致礦產資源需求量在不斷加大,使得礦產資源存儲量在迅速減少,同時這也就對井下開采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井下深部開采技術的應用,不僅很好地滿足了上述情況的要求,還有效提高了采礦企業的經濟效益,同時這也是促進我國井下采礦事業升級和轉型的重要舉措。由于我國深部開采技術起步較晚,當前在應用和研究方面仍處在初級階段,加上井下深部開采技術所具有的特性,在實際應用中難免會產生各種問題,例如出現礦震災害和爆破事故等問題。所以,作為新形勢下的采礦企業重視井下深部開采技術的研究與應用,以此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發展。

3.3井下支護技術發展趨勢

井下采礦作業是一項高危險性的工作,所以,井下支護技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井下采礦時,應是有計劃、按順次進行開采,以此確保井下采礦安全。井下采礦技術的發展,使得井下支護技術也在不斷革新,當前錨桿桁架就是全新的井下支護技術。錨桿桁架主要由高強度鋼桿和兩個漲殼式錨桿結合形成,該支護技術在井下采礦作業中被廣泛應用并取得了不俗的績效。新型的井下支護技術不僅能有效避免井下采礦作業安全事故的發生,還能進一步提高采礦企業的經濟利益與社會利益。

3.4深海采礦技術的發展趨勢

深海開采技術是深海金屬礦產資源開發的核心,包括深海礦產的采集、海底軟管輸送系統、海底礦物制備裝載和輸配電、從深海將礦物輸送到洋面的提升、海面支持以及采礦船動力定位和采礦及輸送過程的監測控制。其核心技術是適應海底作業環境回采率高的智能化采集設備,回采過程形態復雜多變的軟管輸送技術,高效、安全可靠的多相流提升技術和設備,深海開采水下設備吊放回收技術及懸吊采礦系統的起伏搖擺補償裝置,開采過程采礦船、提升管道、采集設備隨動定位及作業過程的監測控制,水下大功率高壓輸配電技術。以上核心技術的開發和完善才能建立完整的深海金屬礦產的工業開采系統,使我國成為擁有這一高新技術的國家。

4 結論

總之,礦產資源對于人類社會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和作用,而礦產資源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地表礦產資源的枯竭,使得人們不得不將目標放在地表之下的礦產資源中,所以,井下采礦技術的重要性顯而易見,因此,本文從我國礦產資源發展現狀以及井下采礦技術的發展趨勢方面進行了分析與探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何勇.談井下采礦技術及井下采礦的發展趨勢[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27:141.

篇6

[關鍵詞]稀土生產;稀土貿易;稀土儲備

[中圖分類號]F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7)03-0057-04

一、中國稀土生產、貿易及儲備現狀

(一)生產現狀

稀土在軍事領域擁有重要意義,中國稀土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第一位,且相對短缺的中重稀土生產規模位居世界首位。2011年,中國稀土礦產量13萬噸,占全球稀土礦產量97%左右。2016年,我國稀土行業總產能超20萬噸(REO),遠遠大于每年約12萬噸的世界總需求,產能明顯過剩。

可以看出2015年美國的稀土礦產儲量達1300萬噸,這還僅僅是現已探明的,該儲量已經達到全球的13%,然而美國幾乎不怎么開采國內的稀土礦,就算開采,對于其現有儲量來說都是鳳毛麟角。針對我國稀土產業發展現狀,我國相關部門,工信部、資源部、環境保護部以及海關總署等都將重視稀土產業發展提到了新高度,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目的是讓我國稀土資源在開采、生產、出口等重要環節得到嚴格規范管理和控制。2011年,我國稀土礦指令開采指標是938萬噸,實際產量達13萬噸,超采率385%,數據依然不容樂觀,但是較2010年和2009年都有很大改觀。這說明,我國專項整治成效顯著,但是現狀依然嚴峻,需要相關部門的不懈努力。

(二)貿易現狀

近10多年來,由于我國控制稀土出口力度加大,我國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出口由2001年的6萬噸逐步下降到2012年的163萬噸,出口量總體呈下降趨勢,年均下降1119%。尤其是2010年和2011年,與2001年出口量相比大幅下滑。稀土永磁材料出口量從2001年3975噸增長到2011年16400噸,年均增長1523%(見表2)。

不過,由于2011年稀土產品價格暴漲,我國稀土冶煉分離產品出口價格是2001年的3471倍,年均增長4256%;同期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金屬、稀土氧化物和稀土鹽類出口價格分別年均增長1556%、3647%、3723%、4277%。

稀土價格暴漲以及中國稀土配額制引起歐美和日本等稀土資源進口國的極度不滿,甚至為了中國能敞開低價稀土市場,威脅將中國上訴至WTO。

(三)儲備現狀

中國稀土戰略儲備事宜已醞釀多年。直到2011年,“國家戰略儲備”這一概念第一次被上升到國家層面和公眾見面。國家稀土戰略儲備制度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能有效保護稀土資源,保障我國稀土資源安全,并能在國際稀土價格定價上有話語權,讓稀土資源市場在供求關系上規范運作。國家戰略儲備體系是多維度的,必須多主體,多戰略相結合,國務院表示,我國稀土戰略體系包括國家儲備與企業(商業)儲備、實物儲備和資源(地)儲備相結合的方式在內的兩種戰略儲備。

自該戰略啟動起來,稀土行業經歷了兩次國家收儲和一次收儲流標。2015年5月中國WTO敗訴至2017年初,國家層面啟動了新一輪收儲。這一輪稀土儲備,商儲先行,國儲緊隨其后。因此,2016年3月30日國家發改委召開收儲會議,會議主要是討論并決定六大稀土集團的收儲計劃和目標,以此完成商業收儲,會議決定商業收儲分三批進行,每次的目標分別為1300噸、1600噸、2600噸,共計5500噸。但是,2016年6月7日召開的第一次稀土國儲招標會結果卻讓人意外,9個品種全部流標。當時結果引起熱烈討論,專業人士表示,招標價格與稀土集團預期相差較大是出現流標的主要原因。國儲局愿意在低價上進行收儲,但是企業卻無意支付。

二、中國稀土生產、貿易與儲備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資源過度開發,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上世紀90年代以前,中國并不是世界稀土產出大國,當時是美國壟斷了全球稀土資源的供給。而在此之后,中國未意識到稀土資源的重要性和戰略性,甚至以稀土出口作為獲取外匯的主要來源,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迅速以低廉的價格占領全球市場,2003年我國稀土資源供給占全球總產量的90%。

當前,中國以23%的稀土資源承擔了世界90%以上的市場供應。事實證明,超強度的開采帶給中國稀土資源安全的挑戰。中國稀土資源保有儲量和保障年限在半個多世紀的開采中不斷降低,很多礦山資源枯竭,礦區資源衰減速遞不斷加快。其中典型的有,包頭稀土礦礦區主要資源開采量達2/3,南方離子型稀土礦采儲與20年前相比下降了35%,且由于南方離子型稀土自身多處于偏遠山區,分布不集中,具有高成本監管和高難度開采的特點,導致在開采中資源破壞嚴重,而且資源回收率低,開采回收率低于50%,另外包頭稀土礦也同樣存在相似問題,選用率僅為10%。

更為嚴重的是,稀土的無節制開采不僅僅帶來資源浪費,還給生態環境帶來嚴重的破壞。究其原因,主要是開采技術落后、保護意識缺失以及監管不力等,而且,生態環境的恢復和治理需要長時間和高成本,@帶給稀土產區的壓力是巨大的。

稀土資源較之其他產業的發展,具有開采簡單、賺錢速度快的優勢,成為了政府追求GDP高政績的不二選擇,政府監管不力是造成生態嚴重破壞的不可忽視的原因之一。

(二)缺乏定價權,稀土出口走私嚴重

中國稀土價格在 2011 年之前始終在低位徘徊,這與價格定律是相違背的,稀土資源是具有價值的物品,但是其價格卻長期遠低于其價值。價格由價值決定,但是價格的影響因素卻很多,導致我國稀土價格低迷的主要原因是國家沒有對稀土產業進行有效管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存在較多稀土經營主體,導致市場上供求失衡,國家市場監管機構的缺位造成低價競銷,稀土市場的混亂,我國在國際稀土銷售上喪失定價權,而且導致國內外價格不一致,從而被控訴稀土傾銷。深入分析,實質上是我國稀土資源低價出售,真正受益的還是境外資本。近年來,通過各方努力,稀土價格有所提高,但是價格的穩定性不高,這說明稀土價格更多的是別的國家在說話,我國的話語權仍然有限。

我國在稀土價格上缺少話語權還有很大一個原因是我國稀土走私現象嚴重,雖然稀土走私已經被我國海關列為重點治理項目,但是稀土走私仍然嚴重影響著我國稀土產業的發展。相關數據顯示,2011―2014年,國外海關統計的從中國進口稀土量,比中國海關統計的出口量分別高出35%、59%和36%,2015年更是高出12倍。事實說明,我國在打擊稀土走私方面還需要下大力氣,以確保稀土產業規范有序發展。

(三)缺乏明確的戰略儲備規劃和頂層設計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需要國家的正確引導和統一統籌規劃,但是我國的稀土資源一直以來缺少明確的戰略儲備計劃和頂層設計。稀土資源的充分利用、稀土產業的健康發展、稀土產業科技創新的開展都是關于稀土產業發展至關重要的。另外,政策法規的開展實施也是另一個重要方面。我國曾經出臺一些具體政策法規,但是在內容和適用性上都有缺點,同時,貫徹落實效果不佳。儲備是防范風險的有效手段,也是重要的宏觀調控方式,同樣,稀土資源戰略儲備就是保障我國稀土資源安全的有效方式,能幫助我國在稀土市場增加話語權。但是,我們必須認識到,我國目前戰略儲備體系不完善,很多具體細節指標缺位,導致在實施過程中,管理和監管不到位。其中,稀土資源的粗放式開采和無序化開發是制約我國稀土行業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我國應該在制定戰略計劃時突出重點,找到突破口,設計出適合我國稀土資源戰略儲備計劃的頂層規劃。

三、中國稀土產業發展對策建議

(一)完善稀土產業結構,實現產業結構升級

我國稀土產業一直以來都在走犧牲生態環境和礦產資源尋求發展的老路,稀土產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要求對產業結構進行調整和升級,帶動資源產業和地區經濟增長。通過產業整合來提高稀土產業集中度,鼓勵國有稀土企業間兼并重組,從而建立一批大型的具有獨立研制開發能力、能整合上中下游產業鏈的綜合性礦業集團。國家相關部門需貫徹執行國家對于稀土產業的各項規定,通過提高稀土產業的準入門檻、對稀土開采量進行限額和提高稀土企業的環境影響評價標準來整頓和淘汰不合規的稀土開采企業,鼓勵稀土企業向生產高附加值的稀土產品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加快稀土資源開發權的市場化改革,讓稀土開發權的獲取能夠反映并傳遞市場的供求關系。過去對稀土濫采,不僅加速了稀土資源的流失,對環境的破壞也給生態帶來了巨大災害。而一味加強配額限制,已經行不通。通過資源稅改革,用“從價計征”替代原來的“從量計征”,按照市場上的要價來征收,從本質上去刺激稀土產業良性發展。加強對稀土開采企業的環境治理監管,迫使企業重視對稀土的開采、冶煉、加工等環節的環境治理,對于稀土出口企業,要求其稀土出口產品的價格能夠反映稀土開采、加工等環節的環境保護成本。總之,要促進稀土產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二)加快稀土應用技術研發,提高稀土產品附加值

提高稀土資源和產品價值、延長稀土產品的價值鏈,我國需在以下三個方面重點突破:第一,增加對稀土含稀元器件、新材料等方面的科研投入,打破國外在稀土行業的專利壟斷,研發核心專利技術,從而增加稀土產品出口附加值;第二,圍繞稀土高科技產品延伸稀土產業鏈,發展稀土產業集群,著重研發高密度、高產業關聯度、高科技含量和高資本投入強度的高科技稀土產品;第三,研發稀土深加工技術,加大對于提高稀土材料精細度和純度方面的投入,提高稀土產品的價值含量和檔次。

(三)提升我國稀土議價權

稀土產品國際定價權是個系統性的問題,我們需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首先,我國應加快稀土產業整合進程,提高產業集中度。其次,逐步降低企業稀土供給水平,降低其對稀土資源和產品的依存度,加強外資進入管控,提高稀土行業的準入門檻。第三,擴大國內對稀土資源的市場需求,逐漸形成國內穩定的需求水平。第四,建立完善的稀土資源戰略儲備制度,提高我國企業對稀土資源的議價能力,建立稀土資源期貨市場以及國際定價機制。

另外,可以通過國內稀土企業間建立出口聯盟來提高國際議價能力,這需要提升我國稀土產業集中度,避免因短期逐利而產生不良競爭行為。同時企業應加強稀土產品的研發力度,逐步提升產品附加值。

(四)構建合理的稀土儲備戰略

1儲備形式。稀土資源的儲備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稀土產地儲備,另一種是稀土產品儲備。稀土產品儲備有兩種行為,一種是企業行為,一種是國家行為。因此,稀土原材料生產企業需要對稀土原材料進行儲備來保證企業的正常經營,會根據企業本身生產需要和市場情況來進行稀土原材料儲備。國家為保證資源安全和經濟發展安全也需要對稀土資源產品進行儲備。稀土產地儲備則主要由國土資源部來開展,稀土產地一經發掘暫時先由國家管理及儲備,日后有需要再進行有序開發。應將產地儲備方式與稀土產品收購儲備方式有機結合起來,同時鼓勵國內稀土企業自行建立稀土產品儲備機制,從而形成國家稀土產地儲備與企業稀土產品儲備相結合的戰略儲備體系。

2儲備規模。我國稀土資源儲備需滿足國家稀土行業健康發展的需要并確保國家安全,綜合考慮國內礦情、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正常時期稀土礦產品市場需求以及非常時期稀土礦產品需求等因素,來確定科學合理的稀土礦產品儲備規模。

3儲備布局。稀土礦產儲備要與稀土產業布局相結合,根據目前已發現稀土礦產資源的分布情況,結合稀土礦產品消費地分布、國家土地功能區劃分、稀土工業發展規劃及稀土礦產資源規劃,建議稀土資源儲備布局:南方與北方相結合,從稀土產品研發入手,加強稀土產品深加工,同時做好空間布局,國家相關部門及時劃定稀土礦資源限采區和禁采區。

4運行方式。建立合理有效的稀土礦產資源運行機制,首先是收儲,當市場上的稀土礦產量出現大幅增加即供大于求、稀土礦產品價格偏低時,國家層的稀土儲備機構有必要通過從市場適當收儲稀土礦產資源來調控稀土市場。其次是釋儲,當在稀土礦產資源限采要求下出現供不求、市場上稀土礦產資源價格畸高,對稀土產業經濟造成不良影響時,根據具體情況,經國家相關部門批準,可以動用稀土礦產資源儲備。最后是輪儲,根據目前新增的稀土礦產地,以優化調整稀土資源儲備的空間布局、質量和結構為目的,在保持當前稀土礦產資源儲備總量規模的前提下,釋放部分已儲備的、限采或禁采的稀土礦產地用于商業性開發,同時收儲新開發的稀土礦產地進行輪換,保持稀土礦產資源較合理的空間布局。

[參考文獻]

[1]杜鳳蓮,王媛. 戰略性資源關稅的替代性政策研究――以稀土出口為例[J].經濟科學,2015(3).

[2]趙紀東,張志強,鄭軍衛.美國稀土產業現狀及政策選擇[J].黃金科學技術,2015(3).

[3]王玉平.中國礦產資源儲備戰略研究[J].中國礦業,1998(6).

篇7

關鍵詞:采礦工程;現狀;問題;對策

我國礦產資源十分豐富,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社會經濟的發展以及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當前采礦行業已經成為了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支柱性行業,但是在實際發展的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的問題,影響采礦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使得國際市場中的競爭日趨激烈,采礦企業為了能夠獲得一席之地,就必須重視這些問題,并采取可行的解決措施,進一步提高采礦工藝水平,增強采礦人員的專業技能,為采礦工程的順利發展奠定基礎,可見,分析采礦工程存在的問題和對策是有重要作用的。作者結合自身的工程實踐,做出如下分析。

1基于我國采礦工程現狀的相關分析

我國地大物博礦產資源種類豐富,儲量巨大,但是我國人口基數相對過大,使得人均礦產資源擁有量十分有限。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快,對于礦產資源的需求量逐漸增加,使得礦產資源的開采量也越來越多。相比其他國家來說,采礦工程工藝技術發展的比較晚,水平比較落后,這就導致采礦企業只能在實際開采的過程中不斷摸索,出現的問題呈上升趨勢,給相關采礦人員的安全帶來了威脅,還對采礦行業的發展,甚至是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同時,由于采礦工藝技術水平有限,導致在采礦過程中造成了過大的資源浪費,表明我國在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面仍需不斷加強。

2采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采礦工業的現狀已經在上文中有所闡述,在此基礎上我們了解到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作為采礦人員必須結合市場經濟發展的需求,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此來提高采礦工程的生產質量,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并獲得足夠的市場競爭力。下面我們就具體闡述一下存在的問題。

2.1采礦工程中存在的安全性問題分析

相比其他行業來說,采礦行業的危險系數非常高,主要是因為采礦工程的內容十分復雜、技術要求高,而且包含地下工作內容。采礦工程通常包括露天部分和地下部分。露天部分安全系數比較高,而地下開采工作的安全系數比較低,危險度高。為了使地下開采工作正常進行,采礦企業必須按照相關規定安裝必要的礦井,由于地下結構十分復雜,所以在搭建礦井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地下的地質構造,選擇最佳的生產工藝。雖然采礦企業已經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來提高安全系數,但是仍然會發生一些安全事故,例如瓦斯爆炸、礦井塌陷等,嚴重威脅著采礦人員的生命安全,因此采礦企業還應該進一步采取安全措施,加強工作規范性,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

2.2采礦工程中存在的技術性問題分析

由于我國采礦工程相關的工藝技術起步較晚,導致在水平方面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采礦工藝技術水平落后,使得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率較低,在開采過程中造成了大量的礦產資源被浪費現象。隨著國家不斷提高對采礦工程的重視以及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國的采礦工藝技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由于采礦工程的相關理論沒有得到科學的創新,使得我國的采礦手段仍比較單一傳統,采礦工程在整體方面仍處于粗放階段。同時,受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影響,采礦工程的規模相對較小,大部分采礦企業僅開采地表的礦產資源,很少開采深埋地下的礦產資源,造成我國礦產資源開采范圍十分狹隘。

3采礦工程中存在問題的有效對策

上文主要分析了目前我國采礦工程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問題,在此基礎上,作為采礦企業應該找到這些問題出現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下面我們就針對這些問題,分析一下應該采取哪些措施。

3.1加強采礦工程安全生產措施

采礦工程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安全問題,特別是井下安全問題一直都是人們關注的焦點。下面我們就提出幾種可行的加強采礦工程安全生產的措施。第一,安全第一是采礦工程的基本原則,在實際采礦過程中必須做好安全生產準備,定期組織采礦人員進行安全生產培訓,確定他們已經全面掌握相關的采礦安全知識才能批準他們開展采礦工作。第二,在開始采礦工程之前,作為管理人員必須認真檢察開采設備是否具備安全系數,并嚴格要求員工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采礦作業。第三,安排專門檢查生產安全的小組,輪流對容易出現問題的區域進行檢查,盡量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制定出科學的安全生產計劃,減少安全事故帶來的經濟損失,節約企業生產成本。

3.2提高采礦工程的工藝技術水平

為了能夠有效地解決采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采礦企業必須不斷提高采礦工程的技術水平,這也是采礦企業獲得經濟效益的前提。具體表現為以下兩個方面:一個是國家和采礦企業應該積極培養適應當前采礦行業的專業人才,進而不斷創新采礦工藝類型。一個是采礦企業應該定期組織員工培訓活動,旨在提高采礦人員的技術水平。此外,國家應該加強對采礦行業的重視程度,增加對該行業的資金投入,特別是采礦工業的基礎設施方面。我國雖然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但是礦產資源利用率卻十分低,導致大量的礦產資源被浪費,采礦企業必須重視這一問題,積極引進和學習國內外先進的采礦經驗,提高礦產資源利用率。為了減少運營成本,通常會在采礦區域修建一條交通線路,方便產品的運輸。

3.3加強采礦人員的培訓和教育

相比過去的采礦工程來說,當前的采礦設備、采礦環境以及采礦工藝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所以作為采礦人員來說,必須緊跟時代的變化,掌握這些設備的使用方法、適應當前的采礦環境、了解最新的采礦工藝,進而保證采礦工程的質量滿足市場需求。采礦企業應該認識到人才的重要性,通過各種政策吸引高新技術人才的加入,并積極加強對采礦人員的培訓,可以通過循循漸進的方式,不斷提高采礦人員的專業能力,從而保證采礦工程的高效運行。通過合理化的教育,還能夠增強采礦人員的安全意識,并充分認識到安全生產的重要性,通過制定科學的獎懲機制,加強員工的生產積極性,并增強企業的歸屬感。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當前我國采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這對于采礦工程的發展具有十分有利的作用,也能為相關人士提供一定的借鑒性。作業人員在實際采礦的過程中應該及早發現問題,并結合自身專業知識,找到最佳的解決辦法。采礦企業要想獲得發展,就必須不斷創新新工藝、新方法,盡量減少問題的產生,提高采礦工程的質量。

參考文獻

[1]李俊虎.采礦工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探討[J].西部探礦工程,2013,8:181-182.

[2]李治學.淺談采礦工程中綠色開采技術的相關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3,20:32-33.

篇8

[關鍵詞]礦山企業 稅負 改革

[中圖分類號]F810.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0)08-0009-02

礦產資源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物質基礎,作為一種社會必須的資源,也是可持續發展鏈條上的重要一環。礦山企業稅收政策是政府對礦山企業的經濟活動予以干預的一種重要手段。礦山企業稅負情況不僅是評價一國礦業投資環境及潛力的主要指標之一,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其礦業競爭力的水平。提高企業競爭力,除了企業自身加強內部管理之外,合理的稅負也是必不可少的。通過運用稅費手段促進礦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是當前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我國礦山企業稅負現狀

我國現行的礦業稅費制度是由礦產資源法、稅法及其附屬法規、國家資源政策等組成的。

(一)增值稅

增值稅是對銷售貨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勞務以及進口貨物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實現的增值額征收的稅種。我國境內的增值稅主要是對商品生產和流通中各環節的新增價值或商品附加值進行征稅,所以叫增值稅。2008年以后,我國實現了生產型增值稅向消費型增值稅的轉變,礦山企業增值稅負擔率=增值稅/同期產品銷售收入×100%。

(二)礦產資源補償費

礦產資源補償費是指國家作為礦產資源所有者,依法向開采礦產資源的單位和個人收取的費用,征收作用在于調節礦產資源所有者與開發投資經營者即礦業企業的利益關系,征收比例由礦產量或收益的比例確定。我國的礦產資源補償費以產品銷售收入為收費依據。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標準是:礦山產品銷售收入×補償費費率(系數為1%)×礦山開采回采率系數(其中:礦山開采回采率系數=核定開采回采率/實際開采回采率)。

(三)資源稅

征收資源稅主要是體現國家對礦山資源的所有權,促進礦山資源合理開發利用、調節資源級差收入而征收的一種稅。資源稅屬于留給地方使用的中央稅基,《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資源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都對資源稅征收辦法作了明確規定,我國礦山企業資源稅從0.4-30元/噸不等。2008年后實行的礦產資源補償費計算方式為:征收礦產資源補償費金額=礦產品銷售收入×補償費費率(系數為1%)×開采回采率系數(其中:開采回采率系數=實際開采回采率/核定開采回采率)。

二、我國礦山企業稅負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國現有的礦業稅費制度無論是在稅費制度理論、稅費項目設置方面,還是在收取依據、收取標準和收益分配等方面均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礦山企業稅負過重,制約企業發展

與國外相比,我國礦山企業的稅負明顯過重。一是項目過多。從當前國際上實行的礦業稅制情況來看,除了征收所有權的課稅項目外,對礦山企業征收的稅種主要針對利潤課稅,表現為限制某些礦產品消費的消費稅或銷售稅,以此減輕礦山企業壓力,在礦山企業設置的增值稅和資源稅相對較少。在我國,礦山企業征收稅種除了有所得稅、生產型增值稅,還有礦產資源補償費、礦產資源稅等稅費,如此算來征收稅費就比國外多一些。二是稅率過高。根據國家統計局2009年對我國礦山企業的調查,我國礦山企業的稅費總額由2003年的650.4億元增至2008的1900.2億元,凈增1249.8億元,增長率為192.16%。據對兩個擬由中外合資開發的礦山投資項目的預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分析,按國際先進礦業技術經濟水平,這兩個礦產項目的礦業稅費負擔率為28%和29%。另據對部分盈利的地方國有礦山企業的調查,其礦業稅費負擔率均在25%以上,有的高達40%以上。2008年出臺的《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礦山企業適用25%的所得稅稅率,將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企業的所得稅負擔。由于我國實行的是生產型增值稅,因此,即使礦產品的增值稅予以調低,但礦山企業在交納的增值稅和資源稅后,其整體稅負還超過了未調整之前,遠遠高于社會其他行業水平。

(二)資源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存在重復征收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制定的資源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明確規定:“國家對礦產資源實行有償開采,開采礦產資源,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資源稅和資源補償費。”因此,資源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二者之間具有同等法律地位,不能夠互相取代。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我國界定了資源稅和礦產資源補償費同等的法律地位,二者都是權利金的兩種不同表現形式,前者屬于從量征收的權利金,后者屬于從價征收的權利金,如此說來,既征收資源稅,又征收礦山資源補償費屬于重復征收權利金。

(三)礦產資源補償費未能體現國家所有權

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的主要目的在于調節礦產資源所有者和采礦企業經濟關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規定,礦產資源補償費由地質礦產主管部門與財政部門聯合征收,征收的礦產資源補償費,應當及時足額上繳中央財政,年終按一定比例由中央返回一定費用給地方。目前我國征收的礦產資源補償費,主要是通過地方地礦部門征收,財政部門予以監管,但由于我國省級以上地礦管理體制實行的縱向管理,市、縣級以下卻依然延續的是橫向管理,造成條塊分割,互不通氣,由此資源多頭管理的現象層出不窮,勢必導致礦產資源補償費的截留和挪用。

三、改革我國礦山企業稅負的策略

綜上所述,由于我國礦山企業稅負存在著諸如此類的問題,有必要對其進行全面調整。本論文研究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改革。

(一)重新界定現行稅費

我國礦山企業資源稅征收存在兩方面問題,1.存在普遍征收現狀,導致級差調節額度弱,與其調節級差收益的設立初衷相悖;2.資源稅與礦產資源補償費重復設置,造成兩個稅種所應發揮的功能出現弱化和紊亂,造成國家資源的破壞和浪費。當前最主要的是重新界定我國的現行稅費。包括:實行消費型增值稅,解決礦山企業投資成本大、可抵扣的進項稅額少的問題;適當降低增值稅在礦業稅費中所占比例,提高企業所得稅所占比例,通過逐步的調整,實現企業所得稅在礦業稅費中占據主要位置的目標;建議取消礦山企業的資源稅,設立權利金和礦業權租金;取消礦產資源補償費,設立礦山資源超額利潤稅和耗竭補貼,直接由國家從價征收,避免跑冒滴漏現象的發生;取消專項基金及其他費用,完善礦業企業所得稅政策,強化現有企業所得稅功能,爭取國家所得稅政策傾斜,增加稅前扣除,減輕稅收負擔,實行以產業導向為主的稅收優惠政策,鼓勵基礎產業和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發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礦山企業稅收負擔。

(二)開征礦產企業環境稅

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在不同程度上將會影響或打破與環境的統一性和協調性,這就客觀上要求在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時必須進行環境補償。開征礦山企業環境稅主要是為促進自然資源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在征收環境稅的時候,應當明確:對于不可再生資源的開采,無論企業是否從中獲利,資源都受到了破壞。因此,開征的環境稅應當使資源開采企業或個人為其開采的所有資源付出代價,而不僅僅是已獲利的被開采資源。這些也有利于改善礦業投資環境,保證我國礦山經濟健康穩定發展。

(三)重新設計針對礦業的稅收優惠政策

市場經濟國家的稅收優惠是稅收制度中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對礦山企業項目最重要的優惠方式,主要是對企業前期相關經營的業務方面,主要包括勘查與開發支出的稅收處理(加速折舊、超特扣減、當期攤銷等)、耗竭補貼、利息扣減、稅額減免、虧損移后結轉條款及稅收延交等并以此來反映稅收的時間價值。在國外,這樣的優惠政策比比皆是,如加拿大礦山企業可享受到資源補貼,平均稅率可降到10.2%,其中魁北克省最低,稅率為8.9%;美國對礦山資源的耗竭補貼率一般為14%-22%,澳大利亞還針對礦山企業的研究開發稅收補貼。一套明確的、清晰的、一致的、穩定的、可預見的礦山企業稅費制度,可以克服當前我國現行稅費體制的弊端,明確國家的產業導向,降低投資成本,提高投資回報率,保障投資者在礦山企業的投資收益不低于社會平均利潤率,推動礦山企業的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促使產品結構的優化升級,實現礦業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蘇立功.煤炭經濟研究文選[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2005.

[2]楊秋媛,侯愛榮,董麗萍.我國礦業稅費政策分析[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20).

[3]李燕花.美國礦業管理體制稅費政策研究[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6(6).

篇9

摘 要 近年來,隨著中國有色金屬企業境外投資的蓬勃快速發展,看清中國有色金屬行業的現狀,積極尋找境外投資的戰略方向,是我國有色金屬行業國際化發展歷程中不可缺少的一步。

關鍵詞 境外投資 現狀 戰略 初探

近年來,中國國內有色金屬產量和對礦產品需求量快速增長。10種有色金屬產量已從1980年的124.8萬噸,發展到2008年的2550.73萬噸,增長了20倍,并從2002年起,連續七年產量位居世界第一;銅、鋁、鉛、鋅、鎳、錫六種主要有色金屬消費量也從1980年的136萬噸,增加到2008年的2513.25萬噸,成為全球有色金屬第一消費大國。

我國有色金屬工業呈“倒寶塔形”結構,即加工能力>冶煉能力>采選能力>新增探明接替資源量。到2008年底,我國7種常用有色金屬(銅、鋁、鉛、鋅、鎳、錫、銻)礦山原料年生產能力1040.87萬噸,而綜合冶煉能力高達2489.36萬噸,礦山自給率只有42%。根據礦山建設嚴重滯后于冶煉。我國自產有色金屬礦物原料短缺嚴重影響我國有色金屬工業的整體效益。

從對中國有色資源綜合情況分析和需求預測看,目前的資源基本態勢是:銅資源嚴重不足;鋁、鉛、鋅、鎳資源保證程度不高,對國外依賴增加;鎢、錫、銻由于過度開采,資源保證程度不樂觀,優勢地位在下降;鉬、稀土、鎂資源豐富,可滿足國內需要并可保持一定出口量。為了解決過剩的冶煉加工能力,有色企業不斷從國外取得精礦、初級原材料來滿足國內旺盛的消費需求。因此,有色企業迫切的海外投資動力是趨于內部需要而引發。

一、我國有色企業境外投資現狀

經過近30年來的改革開放,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增強,國家海外投資的法律法規先后出臺,相關政策放寬,我國企業開展境外投資,投資開發國外資源步伐明顯加快。

筆者從國家發改委、商務部、上市公司公告、其他媒體網站搜索了近年來的有色行業境外投資個案70筆共計370多億美元。首先,從投資地區分布上看分析,我國有色行業投資區域已經遍布全球,從這70筆境外投資的統計數據上看,我國有色企業的投資區域分布在非洲的有17筆,占24%,大洋洲的17筆,占24%,美洲16筆,占23%,亞洲的12筆,占17%,歐洲的8筆,占11%;

其次,從投資主體的所有制情況上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對外投資54筆,占77%,民營及其他企業26筆,占23%,這說明我國有色金屬的境外投資的主力仍是國有及國有控股公司,他們在資金、技術、政府資源等方面占據更大的優勢,同時對境外資源的掌控更具緊迫性;

再次,從參與投資的方式上看,控股(含全資)的32筆,占46%,參股的16筆,占23%,租賃聯營等其他方式的22筆,占31%,說明我國有色企業境外投資更加喜歡對參與企業進行控股投資,這樣(優缺點是明顯的優點是便于掌控被投資企業,對生產經營決策進行控制,缺點是風險也高,同時單打獨斗資本小得不到重量級的資源);

最后,從參與投資企業的企業類型上看,投資于資源勘探的6筆,占9%,礦山開發的57筆,占81%,冶煉的3筆,占4%,深加工的4筆,占6%。這說明,我國有色行業的境外投資仍然集中在礦山開發,以獲取足夠的自然資源,滿足國內旺盛的冶煉和加工能力為主。

可喜的是,中國有色企業已經意識到我國有色產業的優劣勢,開始將剩余的冶煉能力向資源秉賦相對豐富的地區轉移,積極配合國家產業政策,增強企業自身競爭力,為國內調整產業結構提供空間。比如中國鋁業公司投資沙特100萬噸電解鋁、馬來西亞33萬噸電解鋁項目、湖南有色在澳大利亞投資銅冶煉項目,同時,有些企業已經意識到我國有色行業深加工、精加工能力薄弱,開始向境外精加工、深加工企業進行投資以獲得新技術,提高企業自身研發能力。比如中國五礦有色投資德國 HP TEC GMBH公司就屬于這樣的項目。

二、我國有色企業境外投資的戰略方向

我國有色企業境外投資在具體戰略選擇上,既要解決銅、鋁等礦產資源嚴重缺乏的主要突出矛盾,又要兼顧多元化。根據我國國情和資源的需要,在復雜多變的世界經濟環境中,把握時機發揮比較優勢和后發優勢,突出重點。同時,要作多手準備,在投資市場、投資領域、投資主體等方面要實行多元化,不能單打一。

1.在利用方式上,貿易與勘查、開發、冶煉加工并舉

利用國外礦產資源通常有四種途徑,一是單純的貿易進口(市場購買),二是買斷礦山股權,三是從風險勘探做起,找到礦后再自主進行開發,四、利用當地資源當地建廠,原料、產品全球配置。目前,我國98%的進口礦產品是采取貿易進口的方式,已成為國際市場銅精礦、廢雜銅、氧化鋁的大買主。這個方式容易引起礦產品價格的劇烈波動,極易造成哄抬物價的效果,對進口國極為不利。通過買斷礦山這個途徑,風險性雖小,但耗資巨大,成本過高,在經濟上不太合算。但在目前國內普通缺乏國際礦業運作經驗和管理人才的情況下,仍不失為一種可行的選擇。采用投資風險勘探的做法,找礦勘探投資相對較少,盡管風險較大,但高風險往往帶來高回報。找到礦,礦的價值往往就是找礦投資的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冶煉、初加工能力是我國有色企業的優勢,要走出國門成為有競爭力的國際化公司,必須學會原料、產品、人才、資金全球配置,產業鏈條全球整合。

總而言之,隨著我國有色金屬礦產進口增多,對外進口依賴性增強,要逐漸改變單純依靠貿易進口的狀況,采取貿易與勘查、開發、冶煉加工并舉,全球配置資源的方針,通過多種方式利用國外礦產資源,使得國外資源為國內經濟發展服務。

2.在礦種選擇上,要以我國資源短缺的戰略礦產和大宗支柱性礦產為重點,堅持補缺、補緊、補劣的原則

中國有色企業參與全球礦產資源開發,首先應保證我國國內資源短缺且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密切相關的礦產從國外穩定獲取。近三年我國七種主要有色金屬(銅、鋁、鉛、鋅、鎳、錫、銻)平均自給率分別是25%,35%。47%,85%,67%,85%,95%,可以說沒有一個可以完全自給的。因此,應以我國資源短缺的或缺少國際競爭力的大宗支柱性有色金屬資源礦產為重點,兼顧其它小金屬礦產。

3.在國家和地區選擇上,我國有色企業要充分利用國家的政治優勢和地緣優勢。要以礦產資源豐富的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我國周邊和非洲國家為重點,兼顧拉丁美洲,滲透其他一些礦產資源豐富的國家。實現我國有色礦產資源在全球范圍內的優化配置

鄰邊國家與我國外交、經貿雙邊關系好,社會政局比較穩定,礦產資源豐富,并且已有一定工作基礎,有先期開展工作,條件比較成熟。如我國周邊東盟國家的泰國、老撾、越南、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北方的俄羅斯及中亞五國。

非洲許多國家是反對以美國為首的霸權主義,不愿意西方跨國公司進入,目前受日本及西方發達國家控制程度比較低。隨著非洲礦業法、礦業稅費等方面修改和礦業投資環境的改善,對與非洲有著深厚友誼中國來說,非洲應為我國有色礦產資源境外投資重點地區之一。拉丁美洲資源豐富,礦業起步早,礦業法律法規完善,礦業投資環境好,可以進一步加強對拉丁美洲國家有色礦產資源投資。同時,該兩地區人力資源、水電資源豐富,要利用我國有色企業技術、資金、市場的優勢開展除了勘探、礦山開發外,還可以進一步延伸有色金屬產業鏈條,投資一些冶煉、初加工項目,為國內產業升級、經濟結構調整進行全球化的資源配置和產業鏈條整合。

對于那些礦產資源豐富、技術先進、資本市場發達、法律法規完備,企業管理水平高超的發達國家,我們要把握機會,采取參股甚至控股的方式,積極學習其企業運作、研發、品牌、渠道等等各方面的先進經驗,為中國有色企業的全球化、國際化之路作好人才、經驗、知識等等各方面的準備。

4.在運作機制上,有色企業境外投資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以企業為投資主體,聯合多種力量實行多元化發展

企業是投資主體,在實際運作上,要與國際慣例接軌,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必要時聯合國內各種經濟成份的經濟實力和機制優勢實行多元化發展。在運作方式上,可采取獨資開發、參股、聯營、合資、租賃的方式,通過這些靈活的方式解決自身發展過程中的劣勢;在籌、融資戰略上,要在國內籌、融資的同時,有步驟、有重點地在國際礦業資本市場上籌、融資;在項目規模上,做到大、中、小項目并舉。

5.加強境外投資企業的管理,整合全球資源,提高有色企業核心競爭力

要加強對境外企業的管理,特別是其戰略定位、 經營目標、境內外協和效益、資源整合、流程改造方面要有清晰的思路,采取切實手段強化企業全面風險管理,實現有色企業國際化過程中的兩種資源、兩種市場的協調發展,提高有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年鑒.2009.

[2]國土資源部信息中心."走出去"開發利用國外礦產資源.大地出版社.2001.

篇10

關鍵詞:采礦產業;問題;解決方法

1以我國礦山企業的現狀為基礎來進行分析研究

雖然我國的礦產資源十分豐富,但是由于我國的人數過多,導致了我國的人均資源少。建國以后,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進步,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不斷增加,所以對于礦產資源的開發力度也越來越大,逐漸形成了如今的采礦業現狀。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消費了大量的礦產資源,但由于我國的采礦技術并不成熟,所以在采礦過程中不僅造成了資源的浪費,而且出現了一系列的問題。目前,我國礦業正處于轉型期,節約資源、安全、加強環保、重視技術成為礦業行業改革發展的新方向[1]。

2采礦工程中所出現的問題

采礦工程是一項復雜性的工程,其作業行為會對人員安全造成巨大威脅,給生態環境帶來污染和破壞。我國采礦技術較為落后,而且受地理及地質條件的影響,采礦技術也難以得到大的提升,但科學合理的采礦方式將會大幅度解決采礦安全問題和環境問題。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說,采礦產業主要存在了技術問題、安全問題以及環境問題這三大難題[2]。

2.1以采礦工程中出現的技術問題來進行分析

我國的采礦技術起步較晚,所以相比較于西方國家來說,我國的采礦水平較落后,采礦工藝和采礦技術存在不足。采礦技術的不成熟導致了我國在采礦過程中浪費了大量的資源,礦產開發率較低。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國越來越重視起采礦技術,采礦技術也在不斷的發展完善過程中,但因為采礦工程的理論知識創新較難,所以,我國采礦業的技術手段仍然單一。目前我國礦產資源開采已逐步從地表轉入地下,甚至進入深部開采,礦產勘探作為礦產開采的基礎,勘探是否做好直接關系到整個礦業行業的發展,因此除了采礦工藝技術急需創新,勘探水平也急需提高。

2.2以采礦工程中出現的安全問題來進行分析

礦山開采是一項工作環境十分復雜,危險系數很高的工程,該工程又分為地下開采與露天開采。地下開采所受到的局限性很大,難度也較大,而且在開采過程中隨時都可能出現特別大的安全隱患和危險,發生礦井坍塌、礦井滲水甚至火災爆炸等諸多狀況,嚴重威脅施工人員的生命安全。露天開采相較于地下開采來說它的作業條件優越,安全系數較高,但也存在一些大的安全隱患,比如采場邊坡和排土場不穩定時就容易引起大塊滑落、滑坡、塌方、泥石流等災害。在礦山開采活動中,影響施工人員生命安全的不僅有那些大的安全隱患,還有工作環境對人體身體機能的破壞。近年來,雖然我國礦山企業在建設、開采過程中大力宣傳安全文明施工和改善安全作業條件,但礦山企業對職業病防治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還是不夠重視。

2.3以采礦過程中出現的環境問題來進行分析

在礦產資源開發過程中,采礦過程以及采礦產生的廢棄物不可避免的會對環境產生污染和擾動,因此產生了環境污染問題和環境破壞問題。環境污染主要是水、土壤、大氣的污染,環境破壞主要是因采礦活動而引起的地面塌陷、滑坡、泥石流等土地破壞。我國礦產資源的不斷開發利用導致現代的資源、人口、環境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尖銳,采礦業環境污染和破壞問題也越來越嚴重,直接因采礦業環境問題而產生的經濟損失及人員傷亡巨大。當今全世界都在注重環境與發展,采礦業要突破傳統的發展模式,以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為前提進行資源開發,堅決避免礦業環境中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推動礦業環境的跨越式發展[3-6]。

3針對采礦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的措施

通過以上的分析,大家對于采礦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采取哪些措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呢?

3.1國內采礦行業技術要進行發展

國內采礦行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技術發展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的發展:(1)大力培養高校、企業的采礦技術人才,為我國采礦行業的發展儲備知識力量。(2)技術創新,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在采礦行業中也不例外,在采礦工藝和前期勘探中運用人工智能、數字化等創新技術不僅可以為企業帶來巨大收益,還能促進礦業的迅速發展。(3)采礦設備要繼續發展,隨著采礦工藝的不斷發展創新,采礦設備也應不斷創新,努力提高設備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水平,減少一線施工人員的投入,甚至達到無人機械化開采的要求。

3.2對采礦人員進行學習培訓

隨著采礦業的不斷發展,我國采礦業不管是在采礦的設施方面還是采礦的技術方面都會有新的變化,所以在當前的采礦環境中,礦山企業要加強采礦人員的學習與培訓。首先要對采礦人員進行技能培訓,不同的崗位進行不同的培訓,對采礦人員的專業技術水平進行強化,從而就可以讓開采過程更高效率、更高質量。其次要對采礦人員進行安全培訓,加強他們的安全意識,讓他們意識到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潛在危險,并指導他們學會一些自救措施來應對危險。培訓之后,礦山企業還應進行嚴格的考核,檢驗考核人員的學習成果,沒有達到標準將重新培訓[7]。

3.3加強QHSE管理

采礦行業改革發展的新方向是節約資源、安全、加強環保、重視技術,這將迫使礦山企業的質量管理和經營模式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礦山企業要嚴格按照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環境管理體系標準(簡稱QHSE)建設、生產,并結合自身建立完整的三大體系管理模式,強化企業質量、安全以及環境管理,提高企業產品質量,保障企業員工安全,改善企業環境行為,從而改變企業形象。礦山企業應采用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使包括安全生產管理在內的所有生產經營活動科學化、規范化和法制化。除此之外,礦山企業還應做到以下三點:(1)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當作重中之重,對采礦人員的安全問題重視起來,保證所有的采礦人員都有專業的安全意識;(2)在對礦產進行開采的過程中,礦山企業要對開采的環境進行專業的測評和檢查,并且所有的開采過程和設施建設都應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來進行;(3)礦山企業還需要積極的開展安全防護工作,針對那些在開采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因素進行仔細多次的檢查,并對可能發生安全隱患的問題提前進行排查處理[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