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游的內涵范文

時間:2023-10-26 17:30: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生態旅游的內涵,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生態旅游的內涵

篇1

    關鍵詞:濕地公園;濕地文化;生態旅游;長遠利益;可持續發展

    Abstract: Ecotourism is significant for wetland par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wetland park and ecotourism, and expatiat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and summarizes five features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which are protection, participation, profession, edu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Besid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n general principle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wetland park.

    Key words:wetland park; wetland culture; ecotourism; longterm benefi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

    生態旅游是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的非傳統旅游模式,生態旅游把生態保護置于旅游開發的首要位置,強調旅游資源的永續利用,因此,在濕地公園中開展生態旅游是濕地保護和利用實現雙贏的最佳途徑之一。

    一、濕地公園與生態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濕地與濕地公園

    “濕地系指不論其為天然或人工、長久或暫時之沼澤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帶,帶有或靜止或流動、或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體者,包括低潮時水深不超過6 m的水域?!盵1]這是一個已被國內外學者廣泛接收的濕地定義。目前對于濕地公園的定義還沒有定論。在我國,有眾多學者及相關行業部門對濕地公園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筆者綜觀各類濕地公園定義,認為濕地公園概念的界定應滿足如下三個標準:

    (1)濕地景觀在公園中發揮主體性生態作用。濕地公園最根本的屬性在于它的濕地特征,不論這種濕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濕地公園首先是自然的公園,其中的濕地應具有一定規模和范圍,其濕地特征典型、自然風景優美、美學價值較高、生物多樣性豐富、生態系統功能和生態效益良好。

    (2)以濕地保護為前提。濕地資源的保存與保護是濕地公園設立的首要宗旨,其內容主要為通過物種及其棲息地保護以達到維護生態平衡、生態系統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觀賞游憩、科普教育、科學研究等功能。旅游觀光是濕地公園作為公園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濕地公園的旅游更強調其生態旅游的特色。濕地公園也是作為以環境保護為主要科普教育內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過對濕地的了解,加深了保護自然的意識。另外,濕地公園也是科研人員研究濕地自然過程、探索濕地奧秘的重要場所。

    (二) 生態旅游

    生態旅游的定義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內涵界定依然模糊,眾說紛紜。有的學者統計,國際上與生態旅游相關的概念有140多種,國內學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種,但至今還沒有令大多數人信服的統一的定義。[2]盧小麗通過對中外當代近10~15年內40個有影響力的生態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煉出生態旅游概念架構所遵循的8個標準規則。筆者認為這8個標準規則對生態旅游概念的描述較為全面,它們是:以自然為基礎、對保護的貢獻、當地社區受益、環境教育、道德規范與責任、可持續性、旅游享受體驗和文化。[3]二、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內涵濕地公園的生態旅游是以濕地為資源基礎,對濕地自然景觀和歷史文化等進行了解、觀察、欣賞和學習的旅游活動,是具有強烈濕地生態保護意識的一種旅游類型,這種旅游活動不改變原有的濕地生態系統,而且還可以促進濕地公園當地社區的經濟發展,使當地社區民眾受益。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宗旨是:在保護濕地的自然、文化資源的前提下,提供給生態旅游者高質量的旅游經歷,并帶動濕地公園所在社區的可持續發展。

    濕地公園生態旅游體現的是人類與濕地自然環境的伙伴關系,兩者應協調發展。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既要尋求適宜的經濟效益,更要在保護濕地資源環境的基礎上實現其生態、社會和美學價值。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是建立在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基礎上的,其目標是既要使當代生態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滿足,又要對濕地資源環境進行保護,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機會和權利。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特別關注的是旅游活動的生態合理性。旅游經濟收入并不是衡量其發展的唯一指標,而是從社會、經濟、文化、環境等多項指標綜合評價,從而能夠較好地把生態旅游業的當前效益與長遠利益、局部利益與全局利益有機地統一起來,使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沿著可持續性的軌道上發展。

    三、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特點

    (1)保護性。以保護為前提是濕地公園建立的基本標準之一,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保護性包括自然與文化兩個方面。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對象是以濕地為主體的自然環境,這里指的自然環境有時并非一定指純自然環境。實際上,完全未被侵擾的濕地純自然環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數的濕地自然環境多多少少總會留有人工的痕跡,從而形成獨特的濕地文化。生態旅游強調對濕地自然和人文資源的保護,要求生態旅游者在旅游過程中應保護自然、保護資源、保護文化。

    (2)參與性。參與性可以表現兩個方面:一方面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可以讓旅游者從工業化的城市環境中解脫出來,親自參與到濕地自然與文化生態系統中,在實際中享受和體驗濕地自然美與文化美;另一方面,濕地公園生態旅游也是一種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經營者和政府、社團組織及研究人員廣泛參與的旅游活動。[4]

    (3)專業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濕地公園生態旅游,具有較高的專業性。這種專業性首先表現在技術層面上,比如要求濕地公園旅游設施、旅游項目、旅游路線、旅游服務的設計和管理均要體現出生態保護技術策略,以保護濕地旅游資源和環境;同時,專業性還體現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者是具有欣賞、探索和認識大自然和當地文化的明確要求的較高層次的游客,具有比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

    (4)教育性。環境教育既是濕地公園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態旅游概念的標準規則之一。生態旅游者通過對大自然的了解,能獲得對自然界生態和諧、萬物相依相生的深刻體驗,并進而培養環境保護的意識和行為習慣。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讓人們在旅游活動中接受環境教育,提高濕地環境保護意識,將豐富的濕地自然科學知識、環境保護知識與生動的觀賞娛樂活動相結合,增強旅游者的環保道德責任感。

    (5)負責任性。生態旅游是一種負責任的旅游,旅游者認識并考慮自身行為對當地文化和環境的影響。如國際生態旅游學會在對生態旅游定義時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對環境負責的旅游和觀光行為。國內有學者認為:生態旅游是在自然環境中,對生態和文化有著特別的感受并負有責任感的一種旅游活動。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是一種對濕地自然環境負責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區域濕地資源的保護。[5]

    四、開展濕地公園生態旅游的一般性原則

    (1)規??刂?。濕地公園的游客數量不宜太大,旅行團隊也應是小規模、較分散的。當游客數量過大而超過公園生態系統的忍耐程度,其所帶來的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復時,就會造成環境質量下降,生態平衡失調。因此,要解決生態旅游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必須正確評估濕地公園的環境容量,并以此來嚴格控制游客數量。確定旅游容量是闡述旅游者數量與環境之間適度的量的關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確保濕地公園的資源和環境不受破壞或降低破壞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開放。濕地公園應做到局部開放與管制。根據濕地公園不同地段生態保護狀況的要求,結合人為活動的需求一般可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外圍地帶三個區,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圓形態居多。人類的活動強度和頻率依外圍地帶、緩沖區、核心區而遞減。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開發活動都在生態較不敏感的外圍地帶開展;緩沖區作為外圍地帶和核心區的過渡,其人為活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區一般處于絕對保護狀態,禁止游人進入。

    (3)注重濕地生態環境的科學監測。濕地公園生態環境監測工作相當重要,應在濕地公園各個水域結點處建立水質監測點并派專業人員定時監測公園水文生態環境的動態變化,定期報告水質情況,以隨時根據新發生的情況調整濕地的保護措施,達到生態保護的目的。

    (4)保護當地的文化與環境。早期的定義將生態旅游的對象界定為相對未被侵擾的自然區域,隨著在實踐中認識的深入,生態旅游的定義當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濕地公園一般蘊涵了較高的文化和自然資源,濕地公園生態旅游活動既是一種濕地自然旅游,同時又是一種濕地文化旅游。當地的民俗風情及文化對旅游者有著相當大的吸引力,濕地公園生態旅游要注重對這些人文資源進行維護,并在其基礎上開發出相應的文化活動。

    (5)旅游行為及管理準則的制定。要特別加強對濕地生態環境的保護管理,并應制定相應的旅游管理規則,明確對游客的活動行為進行規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動是禁止的,哪些活動是準許的,讓公園中的每一個人,包括游客、旅游從業人員都能了解公園生態環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雙贏”策略。濕地公園生態旅游開發應同當地社區發展結合起來,堅持與社區共建(管)的原則。如果得不到當地社區居民的參與和支持并脫離當地社區的發展而孤立地發展生態旅游,其持續發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態旅游的發展,必須同社區利益需求聯系起來,其旅游產品的開發項目必須和社區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區群眾參與濕地公園規劃、建設和管理、旅游活動的組織、旅游服務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態旅游活動事務。生態旅游要顧及社區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從旅游中受益。通過生態旅游來增加社區就業機會,改善社區基礎設施,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從而使其成為開展生態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終實現生態旅游與社區發展的雙贏。[6]

    (7)利益的長期性。濕地公園的生態旅游應為旅游資源、公園所在社區提供長期利益,短視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過于強調商業性,其結果也和傳統旅游沒有什么兩樣了。[7]生態旅游是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方式、手段,生態旅游不僅僅局限于對自然資源的保護,還能促進經濟和社會文化的可持續發展。將自然旅游導向可持續發展,這是生態旅游發展的基本理念。

    五、結語

    相對于傳統旅游,生態旅游的產生是巨大的進步,是當前人類重視環境、保護自然的觀念在旅游行業上的反映。生態旅游的對象是以自然為基礎的,濕地公園作為自然的濕地景觀,符合生態旅游“以自然為基礎”的對象標準。濕地生態保護是濕地公園的建設和管理首要目標,這個目標與生態旅游強調“對保護的貢獻”這一標準是一致的。濕地公園的生態旅游符合和“科學合理地利用濕地資源,充分發揮濕地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為人們提供游憩的場所,享受優美的自然景觀”的濕地公園建設宗旨。[7]因此,開展生態旅游是濕地公園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確的旅游開發方式。在濕地公園中,生態保護與旅游開發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從長遠利益和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把握兩者的平衡的關系,才能真正建設好濕地公園,營造出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社區與旅游環境。

    參考文獻:

    [1]李祿康. 濕地與濕地公約[J]. 世界林業研究,2001(1):1-7.

    [2] 吳楚材,吳章文,鄭群明,等. 生態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學刊,2007(1):67-71.

    [3] 盧小麗,武春友,HOLLY DONOHO. 生態旅游概念識別及其比較研究:對中外40個生態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學刊,2006(2):56-61.

    [4]汪輝.需求:設計的原動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園為例[J]. 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6):95-99.

    [5] 盧云亭,王建軍. 生態旅游學[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 方躬勇. 自然保護區旅游規劃初步研究[D].長沙:中南林學院,2003.

    [7] 張建萍. 生態旅游理論與實踐[M]. 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1.

篇2

關鍵詞:生態旅游;研究開發;問題;建議

1993年9月第一屆東亞地區國家公園與保護會議(北京)通過了“東亞保護區行動計劃概要”,首次以文件形式提出“生態旅游”的定義;1994年成立了中國生態旅游協會(CETA)并于1995年1月在云南西雙版納發表了《發展我國生態旅游的倡議》,標志著我國學術界對生態旅游研究開發的關注;1996年6月召開武漢國際生態旅游學術研討會,同年10月推出的《中國21世紀議程優先項目計劃》。1997年12月,與生態旅游密切相關的“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北京舉行;1998年10月在桂林市召開“亞太議員環發大會”第六屆年會主題為“旅游與環境保護”;國家旅游局將1999年定為“生態環境旅游年”,首次承辦了主題為“人與自然”的“中國昆明‘99世界園藝博覽會”將我國生態旅游研究開發推向,1999年前后是我國學術界發表有份量的生態旅游研究成果的高峰期。2001年國土資源部建立11個首批國家地質公園,2005年首批國家礦山公園掛牌,意味著我國生態旅游資源研究開發向理性發展。我國生態旅游業迅猛發展是有目共睹的,同時由于不規范的過度開發和落后的管理體制所造成生態旅游區資源環境的破壞也是觸目驚心的;旅游廢物的處理并不比處理傳統工業三廢容易,旅游環境承載力的超負荷運行必將導致景觀的消亡和旅游景區的毀滅的警告不是危言聳聽的。

綜上所述,我國生態旅游研究開發歷史短,發展快,存在問題多。

一、我國生態旅游理論研究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我國學者對生態旅游內涵界定方面存在誤區:

1.生態旅游內涵界定生搬硬套國外學者研究成果多,創新少。許多研究者頻頻引用某某外國專家對生態旅游的定義以示正統或經典,缺乏創新,實際上外國學者對生態旅游的界定到“目前還是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

2.我國學者對生態旅游概念界定爭議很多,溝通少。有代表性的有盧云亭(1996)從旅游開發和經營的角度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可持續發展模式,金鑒明(2002),楊富泉(1995),郭錦超(1997)持類似的觀點;張廣瑞(1998)從旅游需求的角度,強調生態旅游是一種“特殊的旅游形式”,是一種“有目的的旅游活動”,李緒萌(1995),張延毅(1997),劉健生(1997),王興國(1998),王爾康(1998),陳立軍(1998),劉家明(1999)的觀點與這相近似。李東和等(1999)認為從供給者(開發者,經營者)的角度看,生態旅游是一種將生態學思想貫穿于整個旅游系統并指導其有序發展的可持續發展模式,從需求者(旅游者)來看,生態旅游是一種旅游活動形式或旅游產品。筆者認為雖然存在上述爭議,但是絕大多數研究者對生態旅游概念內核的理解是一致的,即旅游與環境的協調,生態旅游是可持續旅游方式之一。

3.存在嚴重的生態旅游概念泛化傾向。生態旅游概念泛化是將生態旅游內涵外延的拓展而使其概念主體泛延,其具體所指模糊化的現象。例如有人認為生態旅游既是生態工程又是旅游活動,將與生態環境有關的旅游均稱為生態旅游,認為中國生態旅游占全部旅游的70%。(馮天駟等,2000),然而,世界旅游組織(WTO,1997)在“關于旅游業的21世紀議程”中指出生態旅游在全球旅游市場中僅占3%~7%,中國生態旅游真得那么旺嗎?生態旅游概念泛化的結果是引起認知混亂,最終導致消費者對生態旅游失去興趣引發生態旅游市場的崩潰。

(二)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研究系統性不足

我國生態旅游研究歷史短,理論基礎研究系統性不夠,目前尚未到形成一個大家普遍認可的理論體系。研究方法上以描述性分析為特征的定性研究為主,定量研究較少,只在旅游容量(環境承載力)等個別領域開展研究工作,如崔鳳軍[7]等(1999)在泰山名勝風景區案例研究基礎上提出一套由生態承載量、資源空間承載量、心理承載量、經濟承載量四部份組成的適用于山岳風景區不同功能類型區的量測模型。

我國生態旅游理論基礎研究比較零散,公認的基礎是有關資源環境經濟協調發展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其次是文明社會中人類所共同追求的具有生態哲學意義的“生態美理論”和建立在人與自然協調論和生態人文論基礎上的“人與自然關系理論”。顯然,我們在以生態旅游市場主體(生態旅游業從業人員和消費者)為研究對象的理論(如消費行為理論)研究不足;針對生態旅游市場客體(有形的,無形的生態旅游資源)的基礎研究,如資源規劃與管理、旅游地學等方面不夠全面,尤其是自然、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整合研究方面幾乎空白;生態旅游企業營銷環境研究,尤其是社會人文生態旅游環境的研究更少。

二、對策

(一)擱置生態旅游內涵的爭議,積極參與生態旅游的開發,在實踐中實現創新

“生態旅游”是一個正處于發展的概念,它的內涵和本質特征有待于人們深入研究,但是理論源于實踐,目前,我們的研究者應該采取擱置生態旅游內涵的爭議,到實踐中去領會生態旅游的真諦的態度,從案例研究和實證研究及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總結歸納符合中國國情的生態旅游內涵。

(二)中國傳統文化應融入生態旅游理論中促進理論本土化

生態旅游理論源于歐美發達國家,盡管其概念界還無法統一,但是其概念內核是很清楚的,即旅游與環境的協調,這與我國傳統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是不謀而合的。天人合一源于“天人之際,合而為一”指天道與人道,自然與人為相通,相類和統一。歷代諸子百家都力圖以求天(大自然)人之協調,和諧與統一。西漢董仲舒繼承和發展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和“無為為之之謂天”(《莊子·天道》)等諸子觀點,建立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應思想體系,首次明確提出“天人合一”的思想,強調人類與大自然要和諧共處,只能有限地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絕不能盲目地破壞自然規律,使自然生態失衡,一旦失衡必將自食其果。麗江古城之所以能保存完好與東巴文化強調人與自然協調的傳統不無關系。

綜上所述,我們的傳統文化與生態旅游理論有許多相似的理念,我們應該將它融入到生態旅游理論研究中,這將有利于挖掘和弘揚傳統民族文化,有利于生態旅游理論的本土化,將對研究中國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開發保護發揮重要作用。

(三)拓寬生態旅游理論基礎,提高生態旅游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面對生態旅游理論研究比較零散的現實,拓寬理論基礎研究十分重要,旅游地學就是其中之一。旅游地學是運用地學的理論方法為旅游資源調查,規劃開發及保護工作服務,從而促進旅游業發展的一門邊緣學科。生態旅游資源中的地質旅游資源、地貌旅游資源、水文旅游資源等均涉及旅游地學問題??梢姡糜蔚貙W與生態旅游資源研究開發密切相關。目前已建立的國家地質公園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礦山公園無一不是科技含量高、文化品位高的生態旅游熱點。生態旅游和地質旅游的對象也常常是相同的,例如近年推出冰川探險游,沙漠景觀探險旅游,焦作市云臺山世界地質公園旅游開發及廣西西部天坑群科考探險游和全國性的漂流旅游熱等等。

(四)加強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整合研究

我們發現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的分布是有某些規律的。一般情況下,自然生態旅游資源保存完整的地方都分布于相對封閉的地方(以滇西、湘西為代表的西部地區),也常常保存有較完整的民族文化原出狀態,具有豐富的社會人文生態旅游資源。加強兩者的整合研究有助于提高旅游產品的文化品位,有利于保護和繼承民族文化,更有效地利用資源。例如,東巴文化與滇西秀美的自然旅游資源的整合研究有助于認識“香格里拉的魅力”,體會東巴文化“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的協調美。

(五)完善旅游管理人才的知識結構,引導生態旅游企業貫徹“社會市場營銷”理念

傳統旅游管理類人才培養偏重于酒店管理和旅行社管理,知識結構方面存在自然科學知識面不夠寬的缺陷,生態旅游知識更是不足,從而造成我國生態旅游產品設計、開發和資源保障方面的人才不足的現狀。在生態旅游開發過程中開展消費者教育,并將之滲透到企業營銷的各個環節,讓消費者在享受生態旅游樂趣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生態旅游的內涵提高生態環保意識。讓政府管理層和旅游業從主人員在實施生態旅游開發的過程中更加深刻體會生態旅游環境效益外部化和內部化的內涵,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環境保護對企業乃至地方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促使他們轉變觀念,主動地考慮社會長期利益即生態旅游環境保護,正確處理好消費者利益、企業利益及社會長遠利益三者的關系,真正實現以社會市場營銷理念為生態旅游企業經營理念,確保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自然保護區與生態旅游[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

[2]盧云亭.生態旅游與可持續旅游發展[J].經濟地理.,1996,16(1).

[3]張廣瑞..生態旅游的理論與實踐[J].財貿經濟,1998,(8).

[4]曉,彭建.生態旅游內涵辨析[J].桂林旅游專科學校學報,2001,12(1).

[5]李東和,張結魁.論生態旅游的興起及其概念實質[J]..地理學與國土研究,1999,(2).

[6]崔鳳軍,楊永慎.泰山旅游環境承載力時空分異特征及其利用強度研究[J]..地理研究,1997,16(4)

[7]白光潤.生態旅游[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2.

篇3

關鍵詞:茶葉;生態;旅游;開發

景德鎮開展茶葉生態旅游開發可利用的資源可謂得天獨厚,隨著景德鎮茶葉生態旅游開發從無到有,也日益得到重視。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浮梁茶文化旅游節已經連續舉辦了九屆。但針對景德鎮茶葉生態旅游開發途徑,并非沒有進一步完善的余地,筆者提出幾點淺陋的建議。

1 完善生態旅游整體規劃

第一,規劃中需協調個主題的利益。在生態旅游的實踐中,景德鎮茶文化生態旅游依托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等開發,各利益主題的聲音都要在生態旅游規劃過程中體現出來。

第二,生態旅游規劃應該服從于旅游開發區的總體規劃。在生態旅游規劃前應進行可行性調查,對旅游資源價值和市場潛力以及旅游開發將會造成的環境影響等方面進行專項研究,制定符合生態旅游目標的規劃。

第三,加強生態旅游景區、管理部門和生態旅游研究機構的聯系。建立合作機制,充分吸收生態旅游研究的成果,把大量的專家和學者納入生態旅游發展的輔助系統,推動生態旅游的理論創新、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

第四,生態旅游規劃要與企業扶持政策相結合。當前,為切實推動可持續發展,部分企業嘗試將環境保護目標和環境成本納入企業目標。對此,政府可以采取有效的政策鼓勵、扶持生態旅游企業開發項目。同時政府還可以為企業爭取國際機構援助提供便利、這樣,降低企業對環境保護的成本,形成開發和保護的良好循環。

2 加強茶文化生態旅游研究

2.1 挖掘景德鎮浮梁茶文化的深刻內涵

浮梁有著悠久的制茶歷史,開發景德鎮浮梁茶葉生態旅游,必須先要解決如何挖掘景德鎮浮梁茶文化的深刻內涵,恢復這一優質品牌的歷史地位這個問題。景德鎮地方學者從多個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方法,做了有益的探索。

第一,茶史。從茶史角度來研究茶文化的,如黃崇燾《“浮紅”史考略》《漫話浮梁茶文化》對浮梁悠久的茶史、名茶以及有特色的茶俗作了論述,《嚴臺茶葉歷史與文化調查》結合實地調研和文獻資料論述了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嚴臺的茶葉歷史與文化并對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第二,通過茶具演變來談茶文化的,如黃崇燾《景德鎮瓷茶具》和《景德鎮瓷茶具初考》分析和探討了景德鎮古今茶具品種,也提到“一瓷二茶”的特征。

第三,從研究地方志入手,程關森著《浮梁四絕》,所謂浮梁四絕,古縣經典、瓷都搖籃、名茶王國、陶源仙境,就有對浮梁茶的論述。

第四,茶俗浮梁縣老科技工作者協會編《浮梁民俗》探討了浮梁民俗,對采茶歌、采茶戲等茶文化表現形式進行研究的。

第五,茶葉生態角度來研究,如蔡定益《景德鎮?浮梁茶文化旅游開發論析》就景德鎮浮梁二十多年來茶文化之建設及茶文化旅游之發展作了梳理論述。

但景德鎮浮梁茶葉生態文化還有其深刻內涵需挖掘,用獨特的文化內涵引領旅游,才能使旅游的發展充滿活力,經濟社會效益才更加明顯。[1]將豐富的茶文化資源和鮮明的地域文化作為景德鎮茶葉生態旅游特色,將成為景德鎮旅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幫助打造景德鎮“瓷都”和“茶鄉”的品牌形象,帶動茶、瓷業的發展方面,前景也必定十分廣闊。

2.2 打造名茶和文化生態旅游品牌

景德鎮把握機遇,抓住陶瓷茶具和茶葉文化打造特色生態旅游品牌?!案×翰栉幕焙汀案×翰琛逼放平o浮梁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浮梁茶”品牌市場估值和市場影響力得以明顯提升。

但是,人們一提起景德鎮必提陶瓷,而有著悠久歷史的茶葉文化完全被屏蔽了,今后還需旅游主管部門加強宣傳,抓住江西省“十三五”規劃中打造“四綠一紅”茶葉品牌的機遇,在城市形象的對外宣傳中也充分注意茶文化元素的運用,[2]提高其在全國茶葉市場上地位和知名度。

2.3 提高旅游參與性,提升茶文化生態旅游內涵

第一,茶葉生態旅游的核心是茶園生態景觀,但規模還沒形成,旅游者僅是象征性的接觸。形成穩定開放的茶園文化景觀,對于浮梁茶葉生態建設有著重要的作用。[3]

第二,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文化特征,目前多是文人茶,如富人茶、農人茶等部分文化現象已經消失。恢復部分傳統茶葉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助于提升旅游者的參與度以及浮梁茶葉文化的推介和宣傳。

第三,茶葉生態旅游的開發是不可能把當地人排除在外的。生態旅游者的到來不可避免地會帶來環境壓力,影響當地人的生活,需為他們提供替代經濟來源,以盡可能的消除不利影響,這也是決定生態旅游開發成敗的關鍵。

3 宣傳與教育相結合,培育景德鎮浮梁茶文化生態旅游大環境

一方面,由于生態系統極其脆弱,因此迫切需要加強有關開發和生態旅游監管的宣傳與教育,以塑造負責任的旅游者,營造良好的生態旅游大環境。

第一,根據景區總體規劃和環境承載力情況,對景區進行分區,設計合理路線以引導游客分流,結合門票等經濟手段,以維護景區內生態系統平衡。

第二,充分發揮景區全媒體加強旅游者環境教育,如宣傳欄、演播室、旅游手冊、解說以及微信公眾平臺系統。讓旅游者明確景區生態旅游的規范。

第三,建立生態旅游景區制度,約束旅游者的行為,避免對生態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

另一方面,培育生態旅游大環境,還需要更多的當地人真正參與到生態旅游中來。但由于生態旅游專業化程度較高,從業人員接受必要的培訓就顯得特別重要,對管理人員、工作人員和當地群眾廣泛開展環保知識教育,努力讓當地人接受并形成當地新文化、風俗。這是保證當地人真正參與到改善生態旅游大環境中的重要環節。

景德鎮浮梁茶葉生態旅游產業的發展,需以茶為媒,通過茶藝、瓷韻把旅游和地方特色文化有機結合起來,打造融瓷、茶葉文化、自然山水、民俗民風于一體的旅游文化大環境,進一步通過環境教育,開發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護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茶葉生態旅游的新途徑,以促進景德鎮浮梁茶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良性循環。

參考文獻:

[1] 黃麗萍,王余強.景德鎮旅游產業與文化創意產業融合模式探究[J].價格月刊,2013(8):87-90.

[2] 蔡定益.論景德鎮?浮梁茶文化之建設及茶文化旅游之發展[J].農業考古,2011(5):40-45.

篇4

當前,“公共藝術”已然成為人們描述公共空間藝術創作愿意提及的概念,而“生態旅游”也是國際旅游發展的新潮流。這兩個看似不同領域的名詞,細讀之下卻有很多共通之處,比如回歸自然、大眾參與、促進經濟發展等,關鍵就在于要找尋到公共藝術合理并有效介入生態旅游發展的途徑。

一、山東生態旅游發展現狀

生態旅游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于1983年首次提出的。生態旅游是為了解當地環境的文化與自然歷史知識,有目的地到自然區域所做的旅游,這種旅游活動的開展在盡量不改變生態系統完整的同時,創造經濟發展機會,讓自然資源的保護在財政上使當地居民受益。

山東的生態旅游蓬勃發展,形成了一定的特色。其優勢在于:依賴于經濟的快速發展,為生態旅游提供了強大的基礎條件支持、適宜開發的生態旅游資源數量多,質量高、是具有較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并具備較好的適宜生態旅游發展的保障措施。不足在于:忽視對人文資源的開發、生態旅游概念的泛化和濫用及開展過程中對生態環境保護不力、生態旅游產品體系不健全、國際客源市場總體不大,分布極不平衡。

二、公共藝術合理介入山東生態旅游的途徑分析

公共藝術與生態旅游相互依存。一方面公共藝術能夠提升山東知名度和促進生態旅游的發展。關于這點可以參考具體“城市競爭力評價系統”的描述,公共藝術就包括在其中的“魅力系統”中,雖然只是占據了較小的比重,但是在塑造城市形象過程中越來越易于接受和采納。這與近年來人們對于藝術與城市及生活的持續關注有關,也緣于公共藝術在城市品牌戰略和帶動城市經濟發展中起到的乘數效應。另一方面山東豐富的自然及人文生態旅游資源為公共藝術提供了豐富的創作靈感。

(一)公共藝術要以傳統文化為土壤

什么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首先要能夠代表本民族特點的精神風貌、心理狀態、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另外傳統文化要對社會實踐產生巨大影響,它是文化背景、生活習性不同的民族能夠共存下去的前提。2004年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告成果得出的核心結論說:“世界經濟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積累厚重的城市轉移?!盵1]

因此,公共藝術必須要以地域文化、歷史文脈為土壤,在相應區域找到歷史與文化的最佳契合點來進行創作,這也是合理介入山東生態旅游發展的途徑之一。中央美術學院王中教授曾在談到公共藝術的四個維度時說:“公共藝術更強調的是文化性的思考,它不只是美化,還要給城市帶來文化的理想,給人們心目中留存城市文化意象,體現著一個國家和城市的文化發展水準和精神追求?!盵2]

提到山東文化,就不能不提“儒家文化”。數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在山東人風俗習慣和日常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因此,山東生態旅游開發要旗幟鮮明地亮出“儒家文化”品牌,相應的公共藝術創作也要充分挖掘“儒家文化”的內涵,融入到生態旅游的自然資源及人文資源中,與之和諧共存、融為一體并產生共鳴,從而增強公眾對齊魯文化的了解和興趣。在這個過程中逐漸推動傳統文化的復興和民族身份、民族精神的再建構,提升山東生態旅游的內涵和知名度,間接為城市增值。

(二)公共藝術要以生態觀為指導

回歸大自然及促進自然生態系統的良性運轉是生態旅游的內涵。這就要求公共藝術方案的實施要以高度尊重、珍惜綠色生態的原有自然地貌為前提,以生態觀為理論指導。

從生態學的角度來看,公共藝術是社會的“自然生態”、“人文生態”、“社會生態”最直觀、形象的綜合體現。藝術家怎樣介入生態,怎樣發揮藝術的真、善、美、慧、能,以獨特的視角,找到藝術與其他解決處理問題方式的不同,最終與公眾達成目的的一致,是公共藝術家要面對的。正如著名的藝術家袁運甫先生所說:“公共藝術家不僅僅要關注自己的作品,還應當關注作品與大自然或者是與大環境的關系,作品要與草木為友,和土壤相親,和環境相濟;要你我一體,天人合一。這是一個很崇高的要求。”[3]

公共藝術創作要做到這一點首先應該體現在材料選擇和技術運用上,要充分體現生態觀念,盡可能運用無污染材料;其次,生態觀能夠改變創作思考的程序,為公共藝術家的創作提供新的視角;另外公共藝術應與整個環境、歷史、文脈對話,發揮它的藝術功能,發揮對人的認識、教育、審美和心理調適功能,從而達到人與自然關系的精神生態優化。

(三)公共藝術不拘泥于具體的藝術形式

現代意義上的公共藝術是現代民主與人文觀念的體現,是民眾可以參與的一種生活的娛樂。公共藝術不是一種藝術形式,它可以采用各種手法來實現,能夠在當代文化意義上與社會公眾發生聯系,能夠體現公共空間民主、開放、交流與共享的精神和態度是它的價值所在。所以,公共藝術有更廣泛更抽象的使命,可以根據不同資源、不同特征的生態旅游產品來采用恰當的形式,以便和諧的融入,與環境共生。

三、公共藝術介入山東生態旅游的價值體現

(一)文化價值

“旅游依靠文化加深內涵,文化依托旅游加快發展”,“文化的內涵是旅游的生命線”。隨著文化多樣性對旅游者吸引力的增強,人們更愿意到社會文化獨特的區域旅游,即文化生態旅游。

公共藝術是個恰當的載體,它將儒家文化、民俗文化融入創作,彰顯出地域性鮮明的文化特點,豐富了生態旅游者的活動內容,使其獲得更高層次的體驗。公共藝術能夠在當代文化的意義上真正與公眾發生聯系,提供一條保護民族傳統文化的有效途徑,能夠使當地居民對自身文化增添自豪感,從而自覺的進行保護、開發和利用。

(二)經濟價值

生態旅游在取得社會效益的同時,經濟效益也是顯著的。它能夠加快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能夠提供多種就業機會,還能夠創造可觀的收入,從而幫助居民脫貧致富,改善生活質量,最終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山東生態旅游資源的豐富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旅游者,但是國際客源開發相對滯后,想要讓更多的外國人來山東旅游,就必須要強化其國際市場的知名度。而公共藝術形成的綠色生態維護和公共藝術建設良性融合的有效機制,恰恰是不用花廣告費以及公共關系推廣便可以塑造品牌形象的人文戰略,在歐美發達國家所成功實施的公共藝術案例足以說明其帶來的世界影響力和巨大的經濟效益。

(三)社會價值

一方面能夠承擔旅游扶貧的重任。生態旅游基本原則之一就是強調社區參與,這也是公共藝術所倡導的。它是開放性的、民主性的,尊重參與者的社會權利,并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參與者的意見。山東省內很多擁有美麗自然風光和淳樸民俗風情的地域大多比較偏僻并且經濟較落后,如若在這些區域開展生態旅游并進行相關的公共藝術創作,能夠促進當地居民的就業,使他們獲得經濟收入,實現脫貧目標。另一方面能夠實現山東建立“生態省”的戰略目標。以豐富的生態旅游資源為天然創作場所和靈感來源的公共藝術反過來與生態旅游資源相輔相成,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自然與人文環境。

四、結語

公共藝術的實施要針對不同特點的生態旅游產品找到了合理的介入形式,并要依靠相關政策的保障和相應財力的支持,因此在生態旅游產品規劃之初就應將公共藝術項目參與其中或預留出一部分場地作為公共藝術展示的周期性更換之用。這樣才能夠營造美好的城市生態空間,建立詩意的都市棲居,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存。

注釋:

[1]馬欽忠.公共藝術的制度設計與城市形象塑造 美國?澳大利亞[M].上海:學林出版社,2010.61頁.

篇5

本文從生態旅游與民間傳統文化各自的特點出發,探討磐安生態旅游開發與民間傳統文化保護進行整合的可行性。試圖探索建立一種在開發利用生態旅游資源的同時能積極保護民間傳統文化遺產的有效模式。整合生態旅游資源和當地民俗文化,遵循文化興旅戰略,探索民俗生態文化旅游新模式。

關于生態旅游概念的界定,學界至今仍沒有統一的表述。本文引用生態旅游學會對其作出的定義。1992年,生態旅游學會把生態旅游限定為“為了解當地環境的文化與自然歷史知識,有目的的到自然區域所做的旅游,這種旅游活動的開展在盡量不改變生態系統完整的同時,創造經濟發展機會,讓自然資源的保護在財政上使當地居民受益”[1]。目前對生態旅游的內涵已基本上達成了以下共識[2]:生態旅游的主旨是“回歸大自然”,旅游對象是原生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系統。其核心思想之一是保護,保護對象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保護當地的自然生態環境不受破壞;保護當地文化生態環境,尊重并維護當地民間傳統文化的完整性;保護當地居民的利益,提高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帶動當地經濟發展。自然生態旅游資源和人文生態旅游資源均應受到我們的重視和保護。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認識的不斷深化,先民們遺留下來的活動遺址、居室建筑、風俗習慣、服飾禮儀、飲食文化、習俗禁忌、節慶活動、婚喪嫁娶以及民族工藝、神話傳說、戲曲文藝、宗教儀式等都已經進入研究者的視野。在生態旅游開發與管理、生態環境教育與宣傳上,保持地區的自然特色和文化特色已經成為一種自覺追求。生態旅游開發應注重保護當地資源的原始性、自然性和民族特色,注重對資源的永續利用,注重協調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之間的關系。[3]

一、生態旅游開發與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進行整合研究的新視野

生態旅游研究是受到持續關注的一個熱點話題,它作為一種新的旅游發展模式 、新的旅游產品,或者說一種新型的旅游消費方式或行為方式,對旅游產業的發展產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而民俗文化的保護是近年來相關學術領域內的一個重要話題。2003年10月,文化部召開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試點工作會議,制訂了《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綱要》并提交討論,明確提出要對本土的優秀民間民俗傳統文化實行有效保護。但目前學術界對于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研究基本仍局限于本學科的范圍之內,較少涉及到與其相關學科的滲透和聯合。在具體保護措施的制定上,還不能完全打破消極保護的局限。因此,從生態旅游與民族民間傳統文化各自的特點出發,開展生態旅游開發與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的整合性研究,探討生態旅游開發與民俗傳統文化保護進行整合的可行性,并最終建立一種在開發利用生態資源的同時積極保護民間傳統文化遺產的有效模式。同時激活兩個學科領域,為生態旅游開發注入文化內涵,提升生態旅游的文化韻味,也為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注入生態保護理念,不斷推動理論研究的進展,并通過有效的開發使其合理發展。

二、整合生態旅游開發與民間傳統文化保護的意義

①對民間生產與生活中所積累起來的特色文化進行梳理,彌補當前生態旅游研究方面的缺陷,為旅游地開發規劃和增加旅游景區的文化內涵提供實際指導。旅游與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從某種意義上說,人們熱衷于旅游活動不過是尋找一個持續感受真實自我的過程,如詩如畫的山水美景固然可以陶冶自我在日常的生活中被蒙蔽的心靈,先民遺留下來的燦爛文化同樣可以讓旅游者感受到人類自身的偉大。人總是在一種特定的文化氛圍中長大成人的,文化是人的社會屬性中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感受人類創造的文化其實就是以一種更為深刻的方式感受自我以及自我成長的歷史。人文生態旅游則以一種可行的現實方式滿足了人們的這一需求。

②充分借鑒生態旅游開發的成熟經驗,把生態旅游意識融入民間文化的保護之中,為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創造一種具有可操作性的保護模式,實現對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同時也可提升景點的文化內涵飽滿度和旅游吸引力。把對民間文化的保護提升到一個新的層次,讓那些已經失去生命力的文化遺產成為改變當地居民生活的必要因素,并借助生態旅游開發實現對民族民間傳統文化的保護,豐富現有旅游景觀的人文生態環境的文化內涵,提升景點的飽滿度和旅游吸引力,提升當地整體社會形象。

③有利于保護和傳承當地民俗文化,培養民間傳統文化繼承人。生態旅游開發強調當地居民的積極參與,使居民了解生態旅游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和成本等好處,以得到他們的支持。在經濟落后的地區,生態旅游開發以追求經濟效益為直接目的,而將當地的人文生態旅游資源改造成為旅游吸引物,依托當地豐富的資源基礎開發出來的旅游產品必然會給當地居民帶來相當程度的經濟條件的改善。因此,人文生態旅游資源開發的過程既是通過重新包裝激活當地民族民間文化的過程,又是培養當地傳統文化繼承人的過程。

④有利于建立主流文化與民間傳統文化的良性互動關系。民間傳統文化在發展的過程中被拋離了主流文化的發展道路,生態旅游開發依照當代人類學的視野,將其還原到“如何形成知識的具體的情境條件”之中去觀照它,在兩者之間建立一種良性互動關系,在承認并尊重彼此之間差異的基礎上互相借鑒與學習。這就涉及到人文生態旅游資源開發中“建設/破壞”地方性資源和民族民間文化的問題。保持民間特色與引進現代意識之間的沖突永遠也不可能以一種和諧的形式出現,當地居民需要更好的生存條件,民間文化也需要得到不斷發展,而發展必然意味著某種文化變異。發展是硬道理,固步自封才是民間文化最大的敵人。

三、磐安生態旅游開發與民間傳統文化保護進行整合的可行性

磐安縣地處浙江中部,境內地形復雜,生態環境優美,旅游資源十分豐富,

從全省統一的旅游資源普查成果來看,磐安縣旅游資源單體數量達299個,類型63種,無論在數量和類型上在金華各縣市中都屬上乘。299個資源單體中優良級單體(三級以上)39個。目前,已擁有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花溪、夾溪省級風景名勝區、高姥山省級旅游區、百杖潭景區、水下孔景區、舞龍峽等景區以及玉山古茶場、櫸溪孔氏家廟兩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磐安的龍虎大旗、煉火、大紙馬、大涼傘、疊羅漢、趕茶場、舞龍等民間藝術頗有影響力。手工清明年糕等小吃也獨具地方特色。此外磐安中醫藥文化源遠流長,擁有全省規模最大的藥材集散中心――新渥藥市。香菇、茶葉、香榧等綠色農副產品深受城市居民青睞。優秀的生態旅游資源和豐富的民間傳統文化為開發磐安民俗生態文化旅游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從旅游資源情況看,磐安生態旅游以自然山水主體,以生態休閑為核心,以民俗民風為靈魂,以美麗鄉村為依歸,契合鄉村旅游發展的特點和要求。同時根據資源特色和差異性原則,磐安旅游產業發展必須突破“山水”優勢,充分利用“中國藥材之鄉”的美譽,充分利用當地獨特的“民俗民風”深化發展磐安旅游產業獨有的內涵。

四、磐安生態旅游存在的主要問題與解決思路

課題組經過調查發現磐安生態旅游存在二大困難。一是磐安周邊多為旅游大縣,東陽、武義、縉云、天臺已先后成為浙江省旅游經濟強縣,而且各地開發的旅游產品近距離重復,存在旅游產品同質,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問題。盡管我縣的旅游投入大幅提升,但周邊各縣市力度更大,差距明顯。由于旅游資源同質,上海游客在周邊地區都占較大市場份額,客源市場趨同,使得各地開發的旅游產品近距離重復??N云仙都、仙居神仙居、永康方巖都是山水觀光類型,農家樂旅游已經成為各地爭相效仿的拳頭產品,休閑養生成為共同的新目標,武義已經召開全國養生旅游大會,兄弟縣市加快旅游業發展的力度越來越大,發展勢頭越來越迅猛,區域競爭越來越激烈。二是旅游產品單一,難以適應游客需求。面對日趨多元化且不斷深入細分的旅游市場,我縣旅游產品難以充分滿足旅游者的多樣化、個性化需求。繼上海市場之后,溫州、臺州等地將成為主要的客源市場,游客類型、層次將發生重大變化。山水休閑養生旅游產品開發深度,住宿餐飲娛樂配套設施的品質提升,旅游線路設計的個性化創新都將面臨新的考驗。

基于以上問題,課題組認為可以在磐安獨特的生態資源基礎上,發展民俗特色游。磐安民俗文化資源豐富,玉山的茶文化和舞龍文化,新渥的中藥文化,隱居文化與姓氏祖根文化,以及煉火、龍虎大旗、大紙馬、大涼傘等民俗文化,都極具特色,展現磐安純樸民風、美麗鄉村。對此課題組提出三種開發思路:一是開發高端旅游產品。以滿足高端商務、政務游客、休閑養生游客、銀發養老游客旅游需求為著眼點,開發高端旅游產品,是磐安做強旅游業的有效手段。依托磐安核心旅游資源,開發藥文化、茶文化、菇文化、榧文化、隱居文化,發展會議、養生、康體、異地養老等旅游產品,形成具有磐安特色的高端旅游精品,提高磐安旅游業效益,以差異化競爭實現從周邊旅游強勢區域突破。二是發展專項旅游產品,以滿足特種旅游需求為著眼點。依托磐安山地氣候、森林環境、中藥材資源和民俗文化,開發康體療養、森林養生、山地運動、中藥養生保健、節慶旅游、特產購物等,形成“人無我有”的磐安專項旅游產品,使磐安在旅游市場競爭中占有自己的獨特地位。也就是說應充分融合當地民俗文化,形成磐安“獨有”的生態旅游特色。三是以民俗為主題,培育民俗旅游產品,發展民俗特色旅游。包括體驗民俗風情,鄉村過節過年,過農家田園生活,欣賞民俗表演等。

五、整合磐安生態旅游資源與民間傳統文化保護實現文化興旅

磐安縣政府提出要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努力破解制約我縣旅游業發展的瓶頸問題,凝聚旅游大發展合力,整合旅游資源,挖掘特色文化,提升景區品位,完善旅游要素配套,提升旅游經濟發展水平。在磐安縣十二五旅游業發展規劃[4]中提出以國家級文保單位玉山古茶場、櫸溪孔氏家廟,國家和省級非物質遺產趕茶場、龍虎大旗、煉火、大紙馬、大涼傘、疊羅漢等民間藝術,大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中國藥材之鄉、香菇之鄉、生態龍井茶之鄉為基礎,整合藥文化、菇文化、茶文化、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精心編排一批特色文化演藝節目,建設民俗文化廣場和演藝中心,成立專業演出公司,培育一批文化專業隊伍,提升磐安旅游的文化內涵,提升旅游產品品質,通過旅游開發促進文物保護、文化挖掘和文化產業發展。可見,整合磐安生態旅游資源與民間民俗文化實現文化興旅是磐安十二五期間的重要舉措也是必要戰略。

課題組重點考查了玉山區十八渦、水下孔、舞龍峽、烏石村農家樂、橫店村農家樂,發現當地生態資源優異,民俗文化多樣化,民風淳樸,是旅居圣地。本課題重點針對水下孔景區生態資源和當地民俗文化整合進行了研究。課題組經過考察研究認為水下孔景區建設應在水下孔現有天然生態資源基礎上,充分結合當地農業資源和民俗風情,以田園風光和別有生趣的農家生活為特色,讓游客感受到“有料有趣有意義”值得回味的鄉村文化生態游。1、建立農耕生活體驗基地。利用水下孔景區所在地橫路村農家樂土地資源建立農耕基地、采摘場。根據季節不同,建立農耕體驗基地,舉行農耕比賽,采摘比賽等。比如當地擁有很多梨園、桃園、李園,在水果成熟季可以設置自采自摘游。2、利用當地高山生態龍井特色,建立龍井園,發揚臺地茶文化。橫店村村民家家戶戶都有種植高山龍井,可以利用這一優勢,舉行茶葉采摘比賽,設置相應獎品,體驗茶葉炒制過程,讓游客了解高山龍井文化,感受天然龍井的美妙。3、品味當地特色小吃。水下孔景區內部還有很大的竹林,同時當地還有在逢年過節的時候制作糯米年糕、清明年糕的習俗,整個制作過程都是純手工完成,這個也是當地獨有的特色??梢栽诰皡^內大片的竹林里設置一個區域,專門放置制作年糕的道具,開放制作過程,同時也可以讓游客體驗辛苦的制作過程,品嘗特色年糕,感受糯米年糕特有的味道和意境,讓更多的人了解當地節日文化,也起到保護和傳承這一非物質遺產文化的作用。4、形成專項旅游產品。開發中藥食材、高山龍井、高山小京生、農家香菇等當地特產,將其多樣化發展。5、在橫店村定時開展龍虎大旗、舞龍等民間藝術表演,增強游客對當地傳統文化的了解6、融合利國寺和水下孔景區,擴大景區范圍,充實景區內涵,將生態資源、民俗文化資源、寺廟佛教文化和當地純樸的民俗民風相結合,提升游客游覽體驗。

六、結束語

本課題運用區域經濟學、景觀生態學、旅游資源學和管理學等相關知識研究生態旅游開發和民間傳統文化整合的有效模式。提出生態旅游開發應注入一種文化內涵,提升生態旅游的文化品位,也為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注入生態保護理念。通過文獻查閱、實地調查、走訪調研等途徑了解磐安縣生態旅游建設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整合磐安生態旅游資源和民間傳統文化的可行性分析及文化興旅戰略和措施,希望能為我市民俗生態旅游規劃和發展提供一定參考。

參考文獻:

[1] 張建萍.生態旅游理論與實踐[M].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81

[2] 張建萍.生態旅游理論與實踐[M].中國旅游出版社,2003:171

[3] 黃愛蓮.生態旅游開發與民族民間文化保護的整合性研究. 廣西社會科學.2004.12

篇6

一、文化生態旅游的概念

目前國內學術界對文化生態旅游的探討比較少,其概念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黃安民等(2000)提出,文化生態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與歷史知識,學習、研究、考察、欣賞特定的文化景觀,促進區域文化特色的保護和區域文明程度的提高,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以使旅游者獲得文化教益的一種專門層次的旅游活動。劉少和等(2004)則認為,文化生態旅游是以與自然、社會環境和諧一致的文化生態資源為體驗對象,旅游活動各方需要承擔責任和義務的旅游形式或產品,是生態旅游的新發展和文化旅游的特殊形式。劉清泗等(1999)把文化生態旅游視為生態旅游的一種,將其定義為:用當地的文化資源發展旅游業,要以保護當地的文化資源為主要目標,與生態建設相結合,開展旅游活動。在此基礎上,獲取最大的經濟收益,通過反饋機制進一步促進文化資源的保護和生態環境的建設。

上述三個概念對文化生態旅游的表述和理解有著明顯的差異,第一個概念著重強調了出游目的是體驗旅游地文化,而第二個則強調了旅游活動與旅游地自然、人文環境的和諧,第三個則提出以保護旅游地文化資源為主要目標。綜合以上觀點,筆者把文化生態旅游定義為:以與自然、社會環境和諧一致的文化資源為體驗對象,以旅游者、旅游地和諧相處,保護區域的文化多樣性與文化生態平衡為目的,使旅游者獲得文化體驗的一種較高層次的旅游活動 。

二、文化生態旅游開發的原則

1.體現地域特色

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自然、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條件,其文化景觀必然帶有濃厚的地域特

色,同時在一定的地域背景人們形成了特定的世界觀、生產生活方式和習俗,如人際交往習俗、服飾、飲食習俗、住居習俗、建筑習俗、婚嫁習俗等等。旅游活動本身就是一種文化行為,從文化學的角度來看,旅游者的出游動機往往是追求一種文化的認同或者文化的差異。因此,旅游產品只要能夠把地域文化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對旅游者就會有吸引力。

2.文化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原則

在充分考察和分析旅游地旅游文化全貌的基礎上,提取其精華,以旅游文化的精髓為開發突破口,實施有重點、帶動效應顯著的開發策略;對初具特色的旅游文化進一步轉化、優化、深化,提高其產品檔次和素質;對旅游文化中尚未引起重視,但又具有深厚潛力的資源,應加大開發力度,使之脫穎而出。

3.旅游者與旅游地和諧共處原則

文化生態學認為,人類對環境的利用與影響是通過文化的作用而實現的,人類的文化越發達,人對環境的利用越廣泛,其影響也就越大越深入,文化生態系統內部各種文化要素與自然環境之間有著固有的聯系,系統內部有著獨特的物質和信息流及系統的反饋調控機制。旅游產品的開發必須遵循文化生態學原則,要有利于文化生態系統的穩定和良性發展,要實現旅游者與旅游地的和諧共處。在這個和諧的大系統里面,旅游者、旅游經營者、旅游地居民、政府各自都有應擔負的責任和享有的權利。

4.文化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原則

發展文化生態旅游是以保護旅游地文化資源為主要目的。開發的旅游產品既要滿足游客的文化認知需求,又要防止對旅游地的文化生態完整性、文化環境產生破壞性的影響,應嚴禁文化資源的破壞性利用。

三、文化生態旅游開發要點

1.文化生態旅游資源的特性與發掘

文化生態旅游資源包括人類活動作用于周圍環境形成的各種人文景觀及其形成的特定文化,有物質和非物質之分。物質的人文景觀如文物古跡、建筑工程等;非物質的文化吸引物如民風民俗、故事傳說等。

總體來講,文化生態旅游資源蘊涵于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中,自然景觀要注重其科學內涵、美學內涵和附會文化資源的充分挖掘,人文景觀中的文化發掘則要注重其民族性、藝術性、神秘性、特殊性和傳統性。

2.注重原生態,保護旅游地的自然生態環境與文化生態環境

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共同構筑了人生存和發展的條件,只有保護好文化產生所依賴的生態環境,文化的發展才會延續,保護自然環境的多樣性與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同等重要。開展文化生態旅游,與自然生態旅游相輔相成,充實生態旅游的內涵,使生態旅游變得更加完整。真正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文化生成的生態特征之一是多樣性,保護多樣性的生態環境就是在保護文化的多樣性。

地域文化的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遵循文化演變規律及發展生態旅游標準來進行文化嫁接和文化保護,其中物質性文化生態資源需要防止自然侵蝕和人為破壞,地域文化需要繼承發展,需要在相關人力資源方面做必要的投入。

3.文化生態旅游產品系列

文化生態旅游的產品系列主要包括:宗教文化旅游、民俗風情旅游、文物古跡游、尋根謁祖旅游、鄉村體驗旅游等。

四、玉林都嶠山的文化生態旅游開發研究

1.都嶠山文化旅游資源概況

都嶠山位于廣西玉林市容縣,是國家AAAA級景區。都嶠山是我國道教第20洞天,遠在漢代即有劉根、華子期等人入山修道,相傳晉朝葛洪也曾在山中煉丹。隨著佛教傳入中國,都嶠山又成為佛教圣地。唐代山中建有相當規模的九寺十三觀。靈景寺古時即為海內名寺。其后宋朝又在寶元巖中筑殿塑造和奉祀孔子及其弟子,于是都嶠山便成為佛、道、儒三家并興之地。此外,歷代名人贊譽都嶠山的詩文很多,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寫的廣西的游記中,最長那部分就是都嶠山游記。都嶠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區,發育有秀美、壯麗的丹霞地貌景觀,山頂峰叢等地質地貌景觀十分典型。

2.文化生態旅游的開發方向

根據文化旅游資源稟賦及其旅游開發現狀,都嶠山應圍繞“三教勝地·丹霞奇葩”的文化主題進行文化生態旅游產品的打造,主導方向包括:努力打造丹霞地貌地質公園;深挖宗教內涵,打造宗教圣地;發掘、修復歷史遺留古跡,發展歷史文化旅游。

3.文化生態旅游產品的開發

(1)宗教文化生態旅游——挖掘宗教文化內涵,打造宗教圣地

宗教的萬物平等、貴生、天人合一、構建人間仙境等觀點與實踐,既培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心態,還營造成了許多洞天福地,成為今人旅游觀光、陶冶情操的生態示范園。

①目前都嶠山的宗教旅游還只是停留在 “看廟拜佛”的層次上,寺廟缺少人氣。要改變這種情況,需注重動態參與項目的策劃。除開展一般游覽活動外,還要開發并形成多種與宗教節日、宗教規儀活動有關的動態參與項目,可以在宗教節日舉行不等規模的廟會,組織有興趣的游客參與參禪、浴佛、食齋、放生等佛事活動,有利于生態環境建設和文化生態旅游的深入開展。近年,都嶠山舉辦了齋食文化節,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可以說為開發參與項目開了一個好頭。

②深挖宗教文化內涵,因勢利導,讓宗教信徒和民眾在旅游中通過外在的他律和內在的自律實現生態環境保護,把都嶠山文化生態旅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2)地質地貌科普旅游——提升景區文化品味,普及科普知識

都嶠山要發展地質地貌科普旅游,首先要盡快對都嶠山旅游資源開展全面詳盡的綜合考察,重點在中區和東區,在詳盡了解全區的地質地貌水文生物等自然旅游資源的基礎上,按照申報地質公園的要求進行全面的旅游規劃。都嶠山的地質價值主要在于有重要觀賞和重大科學研究價值的地質地貌景觀。申報都嶠山地質公園是把它的科學內容化作重要旅游資源的非常有效的方式,既要為人們提供具有較高品位的觀光游覽,度假休閑、文化娛樂的場所,又要建成地質遺跡和生態環境的重點保護區,地學研究與科普的基地。

①加強對旅游區工作人員,特別是導游人員的文化素質教育,導游詞中可以多穿插一些淺顯易懂的地質地貌科普知識;

②結合旅游區建設,對較為重要的地質地貌景觀掛牌介紹,使一般散客也能夠很方便地了解科普內容;

③開展原始風光考察探險游,目前都嶠山旅游資源的開發僅限于其西區和東北區一帶,大部分地區還未進行開發,自然環境保持相對原始狀態,只要適當選線,劈開荊棘,編排內容,便可以組織“回歸自然”原始風光探險考察旅游。

(3)歷史文化生態旅游——挖掘歷史文化內涵,增多旅游亮點

建于明代的“七十二房井”是珍貴的歷史遺跡,但現在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保護反而遭到了較為嚴重的破壞。應該盡快將這些古民居妥善地保護起來,并在其旁邊修建仿制品,立標識牌介紹古民居的來龍去脈。這樣,不僅充實了都嶠山文化生態旅游的內容,也能讓游客深刻體會先人生活的艱辛,對游客是一個很好的教育。

都嶠山文化底蘊深厚,但目前能夠展示給游客的只有很少的內容。還需要繼續搜集、挖掘先人留下來的珍貴石刻字畫、建筑、房舍、古詩文等,以進一步提升旅游活動的文化含量。

4.文化環境保護的內容

旅游者在旅游區內的文化體驗并不是憑空想象,而是需要一定的物質載體。如果文化物質載體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或消失,文化延續所需要的條件就不再滿足,從而體現的文化就會有不等程度的流失。都嶠山屬于丹霞地貌區,生態環境比較脆弱,加強對文化載體的保護就更具實際意義,具體的保護對象有:

(1)植被與水體:植被與水體是丹山碧水、綠樹鮮花組合景觀的重要要素,都嶠山生態環境較為脆弱,一旦破壞就很難恢復,故植被與水體的保護就非常重要;

(2)地質地貌景觀:是最能體現都嶠山丹霞地貌美學、科學價值的物質載體;

(3)文物古跡:如“七十二房井”、寺廟等;(4)具有當地特色的民居、生產生活方式等。

參考文獻:

周正剛:論文化資源的可持續開發[J].求索.2004(11):107-109

黃安民 李洪波:文化生態旅游初探[J]. 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0,11(3):56-58

劉少和 張偉強:文化生態旅游發展中的矛盾及其克服[J].思想戰線,2004,3(30):122-125

劉清泗 劉 敏:易縣旅游文化生態的特點及開發研究[C].全國第14屆旅游地學年會暨長白山地區旅游資源開發戰略研討會,1999.7

彭 華:關于旅游地文化開發的探討[J].旅游學刊,1998(3):43-46

篇7

關鍵詞:生態農業;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并行對策

目前,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村人口開始大量涌向城市,城市的人口壓力增大。改革開放的三十年間,我國的城鎮化率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7.9%增長到目前的51.27%,城鎮人口也從1.72億增長到6.9億。因此,也造成了現階段較為嚴重的環境污染、食品安全和資源短缺問題?,F在很多長期居住在城市的居民不僅要承受城鎮化帶來的經濟壓力,還要承受較大的精神壓力。為了緩解自身壓力、品嘗綠色食品、尋求精神快樂,城市居民開始選擇旅游,尤其是鄉村旅游、農業旅游以及生態旅游等。由此,一種以體驗農村為概念的農村旅游悄然流行,城市居民可以體驗到農村的日常生活,包括農事、農耕等。農村旅游集合了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兩大內涵,生態農業旅游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然而在生態農業旅游不斷向前推進的同時,也暴露了諸多問題,失去了原有的“生態”與“農業”的本質。所以,必須將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并行可持續發展,才能達到效益的最大化。

一、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

(一)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的內涵。

“生態農業”是指利用生態學與經濟學原理、現代管理與科學技術方法以及傳統農業發展經驗等,能夠獲得生態、經濟、社會效益都比較高的一種現代化高效農業。生態農業的發展在內圍要求農業生產、農業種植和林牧漁業結合發展,在要求農業與第二、三產業協同發展,做好農業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協調工作,力求降低資源利用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形成一種良性的可持續發展循環?!吧鷳B旅游”一詞,最早在1983年由世界自然保護聯盟首先提出,到了1993年,由國際生態旅游協會將其正式定義,賦予了生態旅游自然環境保護以及旅游地居民保護的雙層含義。由此可見,生態旅游更注重保護自然景觀,更能體現出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從而更好地依托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生態系統,開展各類生態旅游活動,如生態體驗、生態教育及生態認知等。

(二)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的必要性。

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有利于人們身心健康,有助于廣大旅游者身心愉悅、減輕壓力、促進健康。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有利于提高環保意識,提高旅游者對環境保護的主動性。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有利于農村經濟發展,提高農村社區財富積累。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有利于改善生存面貌,一方面可以促進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和優化,使其社會結構逐步轉向多樣化與合理化;另一方面,“生態”理念的不斷深入,有助于提高農村勞動者素質,進一步消除城鄉差距。

二、生態農業旅游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一)生態農業之“生態”難體現。

從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生態農業旅游空有“生態”之名,其實與“生態”理念的內涵相差甚遠,以至于形成了“生態”一詞名不副實的尷尬局面。一部分農產品種植者或經營者以經濟效益作為唯一目標,不惜喪失道德,使用過量的化學制品和農藥,造成了當前多數的農產品藥物殘留超標。因此,食品安全問題屢見不鮮,如毒韭菜、毒豇豆、毒豆芽等,農產品安全問題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十分嚴重。

(二)經營項目單一,缺乏創新理念。

現階段,很多農村地區通過生態農業旅游來發家致富,在經營方面缺乏一定的創新性,對經營方式、理念、項目等紛紛效仿,出現了經營項目單一的問題,進一步造成了區域重復度提高、深層次開發欠缺等多種情況的發生。以農業生態旅游中的采摘和觀光等項目為例,多數農戶的農作物種植種類高度雷同,無法滿足旅游者的多樣化需求。

(三)經營項目分散,缺乏專業性能。

農業項目和旅游項目并沒有做到充分地結合發展,如農作物的種植、生產等項目和旅游業當中的種植體驗項目、生態農業項目等相互分離,還有很多旅游目的地建立生態旅游度假村,大力提高服務水平,與農業項目聯系不大。正如上文所說,經營項目單一,缺乏創新性,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旅游項目的進行,缺乏足夠的專業性能。與此同時,旅游者難以真正享受到生態農業旅游所帶來的物質與精神實質,農村經營者也無法獲取更高的實際效益。

(四)管理制度疏漏,缺乏有效規范。

在生態農業旅游發展過程中,涉及多方面的管理問題,如對旅游者和經營者的約束與規范,多數農村地區在這兩方面的管理制度存在極大的疏漏,直接造成旅游者與經營者之間的矛盾問題。此外,管理制度上的漏洞,使得生態農業旅游各類監督和管理力度不足,如基礎設施管理、安全監督等,很難保證旅游區域內旅游者的安全。

(五)配套設施簡陋,缺乏高效服務。

我國農村普遍經濟實力不高,有很多偏遠地區的農村仍然面臨嚴峻的基礎生活問題,農村村民還處于較為貧困的狀態。為了擺脫這一困境,生態農業旅游是不二選擇,但是由于受到經濟條件的限制,其配套設施建設落后,村民素質不高,缺乏高效服務。如在旅游區域內經??梢钥吹降缆返然A設施破爛不堪,致使旅游交通不便;相關娛樂、休閑、餐飲等配套設施簡陋;農村村民未受到系統地專業性的培訓,旅游服務質量低下。生態意識薄弱,缺乏保護理念。

三、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可持續發展對策

(一)突顯生態,重點建設。

在現在的生態農業旅游發展規劃中,必須要注意以下問題,第一,合理經營農業項目與旅游項目,使之盡顯生態示范,并且進一步擴大生態示范的建立范圍,提高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功能的多樣化。可以通過農業生態園的觀光業務,打破原有沉悶的項目建設,突出兼具多種功能的“生態農業旅游”特征以及“綠色產出”優勢;第二,針對“生態”這一理念,建設相關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并行發展項目,并進行重點建設,努力培植“精品”,增強特色優質產品的開發能力。如建立旅游區生態和農業用具化石展館,不僅可以充分體現“生態”理念,還可以讓經營者與旅游者共同感受到生態環境變遷的影響,從而提高環境保護意識和經濟社會效益。

(二)保持特色,勇于創新。

生態農業旅游之所以能夠在高速現代化、工業化的社會背景下得以發展,就是因為其具有與其它旅游形式所不同的特點,即擁有自然風情、本土特色以及鄉村人情。為了更好地促進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將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充分結合,必須要保持自身特色,并在此基礎上勇于創新。首先,在經營方面。生態農業旅游應盡可能努力創新,一改傳統農業旅游中觀光、體驗、采摘等單一的經營項目,進而推出更新更能符合旅游者需求的旅游項目和旅游產品。如在各項旅游項目開發的同時融入文化和藝術氣息,提高旅游精神高度,不斷尋找適合自身發展的經營模式;在技術方面。加強改革創新,建立生態農業旅游勝地,將效益旅游和生態保護相結合,建立了各類技術栽培,引領健康時尚生活,促進旅游區的特色化發展。

(三)科學規劃,統一布局。

生態農業旅游的發展勢必要以自然和經濟規律為根本要素,以全局規劃為重要目標,以資源充分利用為關鍵方式,才能科學規劃、明確定位、統一布局。首先,科學規劃設計生態農業旅游園,充分挖掘現代生態園中的豐富內涵和資源,健全旅游路線設計方案、明確旅游區分工、增加產品結構等;其次,準確進行整體定位與科學思考,加強對生態農業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規劃力度,建立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齊頭并進、相輔相成的和諧局面,提高旅游吸引力;最后,合理規劃旅游區域內的農業生產和布局,將生態農業作為農業旅游的基礎,體現出良好的生態文化內涵。

(四)完善管理經營制度,提高服務質量。

應當從管理制度和服務培訓兩個方面來進一步改進與完善。首先,在管理制度方面。建立健全規范的行為制度,規范和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將旅游區域內所涉及的各項旅游與農業項目運行管理落到實處,并且對經營工作者和旅游者的不良行為給予一定的約束;其次,在服務培訓方面。利用專業性的業務培訓,提高工作人員文化與職業素養,進而提高服務質量。

(五)農業與旅游并行發展,提高其附加價值。

生態農業是生態旅游得以順利發展的關鍵基礎條件,生態旅游發展過程中一方面增加了農產品的消耗量,由此增加了旅游附加值,另一方面提高了農產品的銷售量,這則帶來了更多的農業價值。因此,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之間必然有結合發展的支點,兩者相互依賴而又相互獨立,具備并行發展的能力和條件。通過“生態”理念的植入,創新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產品種類和樣式,在此過程中,應當力求“生態”一詞名副其實,避免以“生態”為旗號的欺騙行為發生,不利于生態農業旅游的可持續發展。

四、結語

生態農業與生態旅游本是兩個各具特色的獨立的發展形勢,兩者的并行可持續發展將有利于自身特色資源的充分發揮,從而獲取更高的社會經濟效益。然而由于現代化的生態農業旅游所存在的多種問題,必須將“生態”充分發揮、保持特色、勇于創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健全供銷體系、提高服務質量、并行發展等一如既往,才能使得經濟與社會效益最大化。

參考文獻

[1]趙愛民.“美麗中國”視角下的我國生態農業旅游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14(1)

[2]丁培衛.近30年中國鄉村旅游發展現狀與路徑選擇[J].東岳論叢,2011,32(7)

[3]張芝敏.農業生態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探析[J].農業經濟,2012(6)

篇8

關鍵詞:生態旅游;旅游;建議

中圖分類號:F59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07)11005102

生態旅游是一種正在迅速發展的新興的旅游形式,也是當前旅游界的一個熱門話題。鑒于此,中國國家旅游局把1999年規定為“生態旅游年”。世界旅游專業人士預測,以走向保護區、親近大自然為主題的“生態旅游熱”將在全球興起。

1生態旅游的概念和內涵

生態旅游(Ecotourism)是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NCN)特別顧問謝貝洛斯•拉斯喀瑞(H CeballosLascuruin)于1983年首次提出。他認為生態旅游就是“所有觀覽自然景物的旅行,而這種行為不應使被觀覽的景物受到損失”。關于生態旅游的概念,一直是學術界爭論較多的一個問題。目前,有關生態旅游的定義有許多,但其中具有廣泛代表性還是國際生態旅游學會(Ecotourism Society)在1993年提出的概念,它把生態旅游定義為:“具有保護自然環境和維系當地人民生活雙重責任的旅游活動”。這一定義既強調了對旅游對象的自然環境進行保護,又提出了“維系當地人民生活”的功能。

開展生態旅游可以認為是生態與旅游所組成的一個復雜的系統,其實質就是運用生態學思想指導包括旅游目的地、旅游者、旅游業在內的旅游系統的有序發展。生態旅游的內涵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生態旅游是一種滿足高品位游客需要的旅游活動。生態旅游產品較普通的旅游產品而言,更追求那種回歸大自然的自然情調、追求原汁原味的文化享受、追求在生態旅游的過程中體驗“人地合一”的。這種高品位的旅游活動適應了具有較高生態意識水平,并且具備較高層次教育背景和文化涵養的生態旅游者的參與。

與此同時,這些旅游者還可以充當傳播生態意識和思想的使者,通過一次豐富的旅游經歷,可以使他們自發地呼吁和影響周圍的人群,來共同珍惜我們的生活環境,共同來保護好我們的生態環境。

(2)生態旅游是一種借助與外部旅游資源的旅游活動。要申明一點,這里的外部旅游資源不一定是現在植被茂密,生態環境保護良好的旅游目的地。因為一些植被破壞相當嚴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地區也可以作為生態旅游的目的地,如黃土高原等。與此同時,一些植被環境不是很理想,但是該地如果具有相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照樣可以作為生態旅游的目的地,如殷墟等。

開展生態旅游,旅游者可以在生態旅游資源中探求大自然的奧秘,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也可以在豐富的人文生態旅游資源中提升自己的文化涵養,感受祖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但是,不管怎么樣發展,生態旅游既然是作為了一種旅游活動,其活動的開展和完善必須依賴一定的旅游資源。這一點是勿庸置疑的。

(3)生態旅游是一種帶責任感的旅游。這些責任包括對旅游資源的保護責任,尊重旅游目的地經濟、社會、文化并促進旅游目的地可持續發展的責任等。生態旅游不僅是一種單純的生態性、自然性的旅游,更是一種通過旅游來加強自然資源保護責任的旅游活動。所以,生態保護一直作為生態旅游的一大特點,也是生態旅游開展的前提,并且還是生態旅游區別于自然旅游的本質特點。

2現階段我國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1)國民生態意識淡薄。

許多地區的政府及有關部門在開發旅游資源時,缺乏深入的調查研究和全面的科學論證、評估與規劃,缺乏對生態旅游的正確認識。特別是新旅游區的開發,開發者急功近利,在缺少必要論證與總體規劃的條件下,便盲目地進行探索式,粗放式的開發。開發中重開發、輕保護,造成許多不可再生的貴重旅游資源的損害與浪費。被譽為“童話世界”的九寨溝,如今,由于上游和周邊森林大面積砍伐,使這里原湖泊水位每年降低6-30厘米,致使黃龍鈣華堤已開始退化、變色。如再不采取保護措施,這里的巖溶湖將會過早衰亡。湖南武陵源風景區中二氧化硫含量高達0.62毫克/立方米,超過國家一級大氣標準3.68倍;樹林大片枯黃,PH值達4.44并出現酸雨酸霧。

另外,廣大旅游者的生態旅游知識貧乏,欣賞水平低,環境保護意識差。在生態旅游區內,游人的踏踩、攀摘野花等不文明行為會造成土壤侵蝕,影響自然保護區植物的生長發育和更新。此外,許多導游沒有受過專業訓練,缺乏基本生態保護知識,不能把地質地貌的形成、動植物的分布及保護生態系統的意義等講解給游客,達不到讓游客認識自然、增強環保意識的目的;旅游地社區群眾沒有或很少從生態旅游中獲益。

(2)缺乏必備的景區規劃和監管機制。

不少地方在開發旅游前未制訂詳細的旅游規劃,或者制訂了旅游規劃但實施過程中并未很好執行,盲目發展,導致旅游開發失控。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保護區從結構上分為核心區、緩沖區和實驗區。核心區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進入,一般也不允許從事科學研究活動;緩沖區內只許進行科學考察研究活動;實驗區內可以進行旅游活動。據我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一份調查資料顯示:一些自然保護區違反有關管理條例,在緩沖區甚至核心區內開展生態旅游活動。在已開展生態旅游的自然保護區中,有44%的保護區存在垃圾公害,12%出現水污染,11%有噪聲污染,3%有空氣污染;22%的自然保護區由于開展生態旅游而造成保護對象受到損害。11%出現旅游資源退化。

另據調查顯示,在已經開展旅游的保護區中,僅有16%定期進行環境監測工作,有的保護區連一臺必須的測量儀器也沒有。根據科學監測對游客數量進行控制的保護區僅占20%,一些保護區已出現人滿為患的現象。甚至有23%的保護區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規定,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內從事旅游活動,使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地域減少,它們的生活空間和養料系統也發生變化,從而導致這里的動植物死亡和生態環境的破壞。據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家委員會對保護區旅游現狀調查顯示:已有22%的自然保護區由于開展旅游而造成保護對象的破壞,11%出現旅游資源退化。

(3)生態法制的有待完善和健全。

開展生態旅游無論是規劃開發還是經營管理都離不開法律制度的有力保障。目前,我國雖然也指定了一些與生態旅游的發展和環境保護相關聯的法律和法規,如《環境保護法》、《森林法》、《文物保護法》、《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等,但是具體到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和經營管理,卻缺乏相關方面的法律制度的約束,尤其在旅游環境保護法律及規章制度的出臺方面表現較為滯后。此外,對旅游景區環境質量的一些具體標準要求的條款大部分分散在別的法律法規和條例中,這大大不便于旅游開發規劃工作的開展和環境管理的改善。

3我國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的幾點建議

(1)加強宣傳教育,強化生態旅游意識。

首先要對旅游開發者和經營者進行宣傳教育,使其能夠真正認識生態旅游的本質,樹立科學的生態旅游開發和經營的觀念。要以可持續發展思想為指導,重視旅游開發的環境效應評估,把旅游環境當作旅游業的生命和形象。并通過外部約束規范防止各種掠奪性的旅游開發和經營行為。其次,要把生態教育和生態道德教育納入國家教育計劃,同時在全社會經常通過媒體宣傳、專題講座等形式開展一些生態知識的介紹,提高旅游者的生態意識,從而自覺地保護旅游地的生態環境。最后,生態旅游區要充實導游人員的生態知識,在旅游過程中應用環境解說系統,聯系景物,對游客進行生動活潑的環境教育,不僅能增加游客的知識和游興,并使他們成為生態環境保護的積極宣傳者和傳播使者。

(2)科學規劃,有序開發。

做好旅游開發規劃,貫徹資源和環境保護的思想,這不僅是使開發取得成功的保障,也是預防資源和環境遭到破壞的重要措施。因此,在編制旅游區總體規劃時,必須對旅游區的地質資源、生物資源和涉及到環境質量的各類資源進行認真的調查,以便針對開展旅游活動所帶來的環境損害進行足夠的準備,并采取積極措施,消除或減少污染源,加強對環境質量的監測。

此外,旅游地規模設計應與資源的環境容量相適應。重點旅游項目必須先論證評估,后開發建設,不能超過其生態穩定性的界限,以保持其有完全的自我更新和自我改善的能力。鑒于此,在規劃階段還要科學分析旅游地的空間容量,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如預約制、票價調節制、增設配套景點、拓展新旅游景點和增設多類型旅游項目等,限制游人數量或分流游客,減輕對生態環境壓力,維護生態平衡。

(3)不斷完善和健全生態旅游相關的專項法規。

要實現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還必須建立生態旅游的法規體系和標準,使生態旅游開發有法可依,生態旅游活動有章可循。世界上生態旅游發展比較成功的國家和地區,都制定了嚴格的法規,并有專門的機構來監督這些法規的執行。1916年8月25日,美國就黃石國家公園通過了關于成立國家公園管理局的法案,美國國會制定了一項“要把國家公園的天然風景、自然變遷遺跡,野生動物和歷史古跡,按原有環境,世世代代保護下去,不受破壞”的法令,使國家公園的管理納入了法制化軌道。

我國生態旅游發展的時間比較短,到目前為止,我國尚無關于生態旅游開發管理的專門法律和法規?,F行《自然保護區條例》、《環境保護法》、《森林法》等已不能滿足我國生態旅游業發展的要求,我們應借鑒國外的經驗和做法,制定有關生態旅游開發管理方面的專項法律法規,使生態旅游開發從長遠利益出發,立足生態環境承受力和旅游資源永續利用,在保護前提下進行適度開發與建設。把嚴格保護、合理開發和科學管理納入法制化軌道,促進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進。

參考文獻

[1]龔雪輝.生態旅游豈能破壞生態[N].北京:光明日報,1998-5-23.

[2]彭希喜.生態旅游可持續發展對策研究[J].國際市場,1998,(3).

[3]郭來喜.中國旅游要覽[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1996.

篇9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旅游業作為第三產業能夠更好的拉動當地經濟發展,而旅游發展中的生態旅游被越來越多人的所認同??灯娇h現在積極打造臥龍湖旅游核心區。不斷推進臥龍湖周邊路網建設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積極開展臥龍湖A級景區創建工作,嚴格規劃內外湖,將臥龍湖打造成為遼寧旅游新名片。推進歡樂碼頭、水上樂園、臥龍湖旅游文化產業園等項目建設,初步完成臥龍湖旅游功能布局,促進臥龍湖生態濕地游覽區、生態湖灣度假區等旅游產業片區快速形成。大力打造生態觀光帶。圍繞遼蒙邊界阻沙帶,規劃萬畝松特色營地、巴爾虎山一日游等旅游項目,打造特色生態體驗旅游區。不斷建設遼河旅游道路工程,打造老山頭、青龍山等“遼河十景”,推動遼河旅游帶發展,加快打造人文旅游精品。整合歷史文化資源,積極提煉、豐富旅游景點文化元素。然而目前臥龍湖生態景區建設存在一些不合理,區域帶動不夠明顯,對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只有合理規劃,加大引領,才能使康平縣的生態旅游建設的更加完善,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二、生態旅游發展現狀

(一)臥龍湖生態旅游觀光帶建設

臥龍湖位于遼寧省沈陽市康平縣境內,是遼寧省內最大的平原淡水湖,東北第二大內陸平原淡水湖。臥龍湖地區的規劃建設以生態保護為主,生態旅游開發主要為冬捕節,觀鳥節和周圍的旅游娛樂項目。臥龍湖占地112平方公里,分為內湖和外湖兩部分,是杭州西湖的12倍大,對于抵御科爾沁沙地侵襲沈陽及遼寧中部城市群具有重要的生態作用,而且有利于改善沙化地區的干旱氣候、補充地下水、防洪抗旱等。

(二)阻沙林,巴爾虎山等生態旅游體驗區建設

康平縣的萬畝松林萬畝松位于縣城北30公里的海洲鄉育林村境內,總面積一萬畝。早在1964年,這里便作為三北防護林建設的一部分,開始在沙地上人工栽植松樹。在阻隔科爾沁沙地蔓延,防風固沙的同時也成為生態旅游的一個體驗點。除了萬畝松林外,康平縣的巴爾虎山山北坡屬于康平縣的西關屯鄉,山勢東西走向,為醫巫閭山余脈,海拔442.9米,區域面積8000公頃,,距省城沈陽市90公里,距康平縣城30公里。八虎山南坡平緩,北坡較陡峭,山頂部平坦舒展,山上動物種類繁多,正在旅游開發建設中的巴爾虎山將成為康平縣建設生態旅游體驗區的一部分。

三、存在問題

(一)沒有形成區域帶動模式

臥龍湖生態旅游觀光帶建設和阻沙林,巴爾虎山等生態旅游體驗區建設沒有統一協調,形成區域帶動模式。單一的開發尚處在初級階段,生態旅游發展的聯動力薄弱,帶動力不足,沒有形成一體的旅游吸引物。

(二)旅游吸引物的特色不夠明顯,客源單一

以臥龍湖為核心的生態旅游的特色不夠明顯,沒有深入發掘其文化底蘊,旅游產品的創新度低,對游客的吸引力不足,客源也較為單一,以周邊游為主,康平縣的生態旅游品牌特色吸引力不足,知名度低。

(三)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

臥龍湖生態旅游觀光帶周邊的基礎設施不夠完善,餐飲,住宿的建設力度不夠,同時對旅游相關娛樂設施沒有統一的監管。以巴爾虎山為例周圍的交通不夠便利,沒有相關旅游娛樂設施的開發,雖然規劃為生態旅游體驗區卻沒有相應的完善的農家樂和作為支撐。

(四)宣傳力度不足

沒有將康平縣生態旅游的特色宣傳出去,沒有與相應的報紙,媒體和一些旅行社聯合,將旅游產品和旅游線路推廣出去,導致旅游客源市場過于單一。

四、建議

(一)加強整體規劃,健全管理機制

在單一開發的基礎上,對觀光區和體驗區進行區域聯合,加強兩者聯系使其真正成為生態旅游的統一整體;同時健全相關管理機制,在開發建設的同時,形成一套管理機制,將相應的餐飲,住宿,娛樂統一監管,規劃。管理好旅游市場,旅游資源開發與項目建設、環境衛生、安全保障,加強旅游人才的培養和引進,給予相關政策支持。

(二)加大招商融資的力度,擴大宣傳

通過與旅游社合作進行相關旅游線路的推廣試行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各媒體,報紙擴大本縣生態旅游的知名度,打破目前旅游客源市場單一的局面,將生態旅游產業做活。擴大宣傳的同時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是旅游資源和項目建設的更加完善,擺脫目前靠政府開發資金不足的現狀。

(三)挖掘文化內涵、形成聯動機制

在生態旅游觀光帶,生態旅游體驗區聯動開發的基礎上,將康平縣的老山頭、青龍山等人文旅游精品與生態旅游區聯合,賦予其文化內涵,豐富旅游景點的文化元素,增強旅游產品特色和對游客的吸引力,打造康平縣的旅游品牌形象和文化內涵,增強第三產業的內生動力。

(四)創新旅游產品

在臥龍湖生態旅游觀光帶,目前依托濕地旅游資源進行冬捕節,觀鳥節的基礎上做相應衍生的的娛樂,購物旅游產品的創新,同時可以推出一些特色的農家樂滿足游客在阻沙林,巴爾虎山等生態旅游體驗區游覽的同時對餐飲和住宿的滿意度。

(五)增強基礎設施建設

篇10

關鍵詞:生態旅游;教學實踐;創新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1)34-0256-02

《生態旅游學》是許多旅游院系都開設的一門專業課。在綜合考慮當前這一領域的問題和背景后,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了針對現存問題和發展新趨勢的課程新框架,現提出來供交流探討。

一、整合生態旅游教材內容

近十年來,“生態旅游”成為旅游業中一個時尚和流行的名詞,國內一批學者也相繼對其進行了系統研究,并出版形成著作,成為各相關院校旅游專業課程教材。這些著作中代表性的有:由盧云亭和王建軍合著,2001年由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態旅游學》[1],全書共十章內容;由嚴力蛟所著,2007年由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的《生態旅游學》[2],全書共二十章內容;以及張建萍主編,2008年中國旅游出版社出版的《生態旅游》 [3],全書共十三章內容。這些著作內容雖有簡有繁,但大致都按照生態旅游的基本概念和理論體系、資源和評價、規劃與開發、游客與市場、管理與發展等幾個部分編排。這幾個部分從前至后的邏輯安排,同時也是旅游專業中幾乎對每一種業態教學的普遍體例,學生對每個部分的相近知識已經有較多的學習積累。

因此,根據以上教材,結合其他文獻資料,作者安排了以下幾部分的生態旅游教材教學內容:第一,生態旅游的基本概念與基礎理論,第二,生態旅游資源及其評價,第三,生態旅游規劃與開發模式,第四,生態旅游者與生態旅游市場,第五,從當地政府、旅游企業、社區居民、旅游者等多視角的生態旅游管理考察。

二、凸顯低碳旅游前沿熱點

推進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大力發展低碳旅游,已成為中國旅游業轉變發展方式的重要方向。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旅游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推進節能減排工作,2010年全國旅游工作會議更是明確提出,著重在賓館飯店、景區景點、低碳旅游示范城市試點和綠色環保旅游企業創建四個方面,將發展低碳旅游作為推動旅游業發展方式轉變的重要內容。

基于當前低碳旅游的實踐發展和形勢要求,因此在生態旅游學教材內容教學之后,安排了低碳旅游教學內容。除適應實踐發展的需求之外,主要還考慮到以下原因:生態旅游與低碳旅游同是關注于旅游業的持續發展,內容上并不矛盾,且后者由于直接應對氣候變化趨勢,強調對“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在研究中能夠量化、更具科學性,在實踐中能夠通過節能減排的措施實際推進、更具操作性;目前全國尚無低碳旅游相關專業內容,本院系也沒有開設相關課程,對學生而言是一個知識空白區;作者近兩年來關注這一領域,并與人合作編寫了國內首部相關著作 [4],該書以匯總國內外相關資料、技術、運作模式和實操案例為目標,既是一個工作指南,同時也是一項探索性的研究工作,適于學生對此領域的初步了解和認識。

因此,主要按照該書的內容章節,安排教學內容。第一部分“低碳旅游的基礎知識及基本現狀評估”解決基礎概念和認識問題,重點闡明低碳旅游概念、內涵及特點,在此基礎上初步估算旅游業對降低碳排放的貢獻,闡明旅游業低碳化發展的優勢與意義,并對全球和中國旅游業的能耗狀況、節能減排現狀及潛力進行初步評估,對中國旅游業碳排放現存問題與降減途徑進行分析闡述。第二部分“中國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的政策框架與主要措施”解決發展背景及政策體系問題,主要對可持續發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循環經濟、節能減排等五大領域組成的節能減排和低碳發展政策框架進行了介紹分析。第三部分“景區節能減排及低碳化發展的途徑與案例”解決旅游景區低碳循環發展問題,闡述了循環型低碳景區的基本概念、發展模式及運行流程,分析循環型低碳景區建設的途徑和措施,并以典型案例形式闡述示范低碳景區的發展思路與具體途徑。第四部分“綠色飯店節能減排途徑與案例”解決餐飲飯店業綠色集約發展問題,介紹了綠色飯店的概念與特征、飯店節能減排的意義、飯店節能減排的基本原理及國內外飯店業節能減排的發展現狀,分析通過制訂計劃、技術控制及制度安排推進飯店節能減排的途徑,介紹相關標準、扶持激勵等政策措施并對飯店的綠色能源管理進行了案例性介紹。第五部分“低碳旅游城市發展及案例”解決旅游城市資源退化和環境污染問題,在闡述低碳旅游城市相關概念內涵與主要特征基礎上,對低碳化發展的思路、原則、目標、戰略和途徑進行分析。第六部分“綠色環保旅游企業創建途徑與案例”解決旅游企業綠色環保創建和評定問題,簡述綠色環保旅游企業的概念內涵與主要特征,介紹綠色環球21、ISO14000等國際上較為成熟的環境認證體系,對綠色環保旅游企業的創建思路和途徑進行重點分析。第七部分“其他相關領域低碳發展”從概念、內涵特征、主要方式、技術和做法等角度,分析綠色旅行社、綠色旅游者、綠色交通、綠色建筑、綠色能源等相關領域的綠色低碳發展問題。第八部分“低碳旅游的融資模式借鑒”解決旅游業低碳發展的投融資問題,主要是介紹并借鑒國內外相關產業和領域在低碳化發展中成熟的融資政策和模式。

三、經由實踐提升理論認識

在教學過程中,作者了解到,學生對生態旅游的實感非常欠缺。由于對實際情況認識的欠缺,學生對生態旅游的理解普遍停留在“到生態環境好的地方去旅游”或“在旅游發展中要強調對生態環境的保護”這樣的認識基礎上,對生態旅游“保護、發展與分享三者一體”的概念內涵認識不深刻。

為加深學生對生態旅游相關理論和知識的理解,組織了一次全體學生的外出實習。綜合考慮交通、安全和實習地點的典型性,選擇了北京郊區門頭溝的爨底下村和靈山風景區的兩日一晚行程。爨底下村是以北京典型的溝域生態為基礎、以明清風格的村落景觀為特色并提供食宿接待的旅游村,而靈山景區則是以山地生態景觀為主要吸引的風景區,二者地理相近、類型有別但都可屬于生態旅游范疇。出發之前,要求學生從旅游專業尤其是從生態旅游的視角,對實習地進行綜合考察和獨立思考,在實習體驗結束后,又組織了一次專門的討論課。課間,學生表達自己的理解然后師生共同探討,加深了對兩個旅游區生態旅游發展的認識:兩個旅游區都有良好的生態景觀作為旅游吸引,是其發展生態旅游的資源基礎;爨底下村以村委組織旅游公司收取門票、投入進出村的道路等設施,而村民以自家的院落參與食宿接待,這一發展模式既保障了公共設施的投入和整體接待質量的提高,又讓當地村民充分參與得到旅游發展的實惠。對案例的剖析加深了學生對生態旅游地旅游經濟發展復雜性的認識,對生態旅游概念中關于如何保護、怎么發展以及利益分享等有了實際的認識。進一步,通過作者引導,學生對靈山景區建筑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協調、接待服務質量的提高、登山線路的多樣化安排以及與爨底下村的資源整合、周邊旅游點產品組合等問題也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

四、小結

總結起來,對《生態旅游學》的創新教學實踐主要取得了如下成效:通過對《生態旅游學》各版教材的比對和整合,讓學生了解了這一分支學科目前的發展現狀,對“生態旅游”這一研究領域有了較全面的認識;通過對低碳旅游的教學,學生對低碳旅游的概念、計算和景區、飯店、城市等實踐領域的低碳發展有了基本的認識,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學生對此領域產生了濃厚興趣,為此以“高星級酒店的低碳化運營”為題,還面向全校舉辦了一場開放性的學術沙龍;最后,實習實踐讓學生走出課堂,一方面深化了對生態旅游發展的實際認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其理論深入的興趣。從對生態旅游這一旅游專業課程的教學可以看出,任何一個學科和研究領域都在隨著實踐而發展,因此對于專業教學而言,也應該隨著時展和實踐需求而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 盧云亭,王建軍.生態旅游學[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2] 嚴力蛟.生態旅游學[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