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范文

時間:2023-11-22 17:56: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

篇1

[關鍵詞] 縣級礦產資源規劃 可持續性評價 可持續性指標體系

一、問題的提出

礦產資源是一種非可再生資源同時也是一種重要的戰略資源。礦產資源規劃則是促進礦產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基礎手段,是礦產資源管理工作的“龍頭”和依法行政的基本依據。在新一輪的礦產資源規劃中,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是我國礦產資源規劃體系中基層的規劃,是最需要具有適用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礦產資源規劃。在新一輪的礦產資源規劃中需要著重處理好幾種關系: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保護的關系;礦產資源開發與生態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當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等。 本文試圖對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方案的可持續性評價進行探索,為了促進在縣級礦產資源規劃的制定過程中能夠很好的處理上述的幾個方面的關系,對規劃方案本身的可持續性進行必要的評價,使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成果更有效的指導該區域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工作。

二、內涵及評價方法的選擇

1.縣級礦產資源規劃的內涵

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是礦產資源規劃縱向分類體系中最底層的規劃。它是縣域范圍內以保障一定時期內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礦產資源的需求,以有效保護與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保護礦山環境為目標,根據縣域礦產資源的特點,在時間、空間和結構上對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礦產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等所作的總體安排和布局 。

2.縣級礦產資源規劃可持續性評價的理論方法選擇

常用的可持續性評價方法有環境可持續性指數法(ESI)、生態足跡法(EF)、能值可持續性指數法(EMSI)、指標體系綜合評價法(SEI)等 。其中指標體系綜合評價法是根據某一特定區域、特定系統來有針對性的制定相關評價指標,其特點是直觀、簡潔地對所要評價的內容進行說明,目的性明確。由于礦產資源規劃的內容除了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做出一定的規劃外,同時還會對當地的社會、經濟、技術、生態環境等方面產生一定的影響,因此對礦產資源規劃方案的可持續性評價必須進行綜合評價。綜合分析,結合縣級礦產資源規劃的特點和可持續性評價方法的比較,在評價其可持續性時應采用指標體系綜合評價法。

3.縣級礦產資源規劃可持續性評價的流程

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方案的可持續性評價分為兩個階段,首先是對縣域內礦產資源現狀做一個可持續性評價,分別評價得出各個二級指標的可持續性程度。并且在規劃方案制定的過程中,要著重加強現狀評價中可持續性弱或不夠好的方面的研究。在規劃編制完成時,再次對礦產資源的可持續性做出評價,得出經濟、社會、環境、資源四個方面的可持續利用程度。本文結合云南省二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的指導意見,鑒于本輪礦產資源規劃方案的編制應著重加強環境恢復治理、地質災害的預防與防治、土地的恢復治理和復墾等方面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完成時對礦產資源規劃方案本身進行可持續性評價。在本文中適度加強了二級指標中的生態環境指標的權重,以期能更好的評價縣級礦產資源規劃在協調縣域內經濟、社會、環境、資源發展特別是在生態環境方面作用。

三、評價體系的構建

本文試圖從可持續性評價體系(從經濟、社會、環境、資源)四個方面來評價礦產資源規劃的可持續性,以期能給縣級礦產資源規劃的規劃目標的先進性、實施規劃的可能性、規劃方案的科學性、應變能力和規劃政策的合理性提供參考。

礦產資源規劃成為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保護和管理的有效依據,發揮其空間管理、總量調控、結構調整、資源保護和環境管理的功能。在縣級礦產資源可持續發展中,礦產資源規劃起到一個核心協調的作用。

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方案的可持續評價的涉及范圍很廣,指標體系選擇的不同,覺得的結論也不盡一致。選擇評價指標是應遵守完全性原則、非相容性原則、簡潔性原則、客觀性原則。除了一般性原則外,還結合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方案的特點,并根據圖1和云南省礦產資源規劃編制指導辦法中十八張附表中的相關指標,總結得出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方案的可持續性評價中的礦產資源、社會、經濟、環境四個二級分類的16個子指標的評價指標體系(如圖2)。

以上的指標種類確定后,可以看出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方案的可持續性評價是一個多目標決策的問題,可以采用模糊綜合評判法來確定不同的規劃方案的各項指標的依次計算,然后將不同量綱的指標化為無量綱的系數,在等權的條件下即可將各項系數確定權系數,再將其乘以各項指標的評價系數,得出可持續評價系數再進行加總然后加以比較。最終對該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方案的可持續性程度進行比較研究,選擇較優方案,并根據評價結果對規劃方案做適當的修改和調整。

一個區域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進程分為孕育期、成長期、成熟期等幾個階段。在縣域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過程中,在孕育期和成長期里發展速度逐漸增加,縣域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持續發展性逐漸變強。達到成熟時期發展速度雖然變慢,但是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仍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這時礦區持續發展能力在減少。但如果任其發展,該區的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將進入淘汰期,如果該地區能通過礦產資源規劃進行及時的調控,改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流程方法、合理利用資源、加強生態環境的恢復治理和保護。努力實現相關產業的調整,那么該地區的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進程將獲得下一個發展過程。本文的目的就是在該縣域內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狀況做一個跟蹤評價,并在礦產資源規劃的編制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該區域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狀況的評價結果,延長其開發利用的壽命周期,并使礦產資源規劃在該區域內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狀況和當地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方面起到切實的協調作用,使該區域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增加生命周期的同時,也促進該地區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資源充分、自然環境優良的方向發展。同時也為礦產資源規劃的動態規劃的編制提供一個可行性的模式和方法。

四、結論

該研究對縣級礦產資源規劃方案的可持續性評價做了探討,但是在具體的評價方法的使用過程中,層次分析法的權重如何確定仍帶有一定的主觀性。還有就是礦產資源在各個縣域內分布種類不一,資源品位各有差別,該評價體系仍要結合每個評價區域的實際來具體確定各個評價指標的選取和權重的確定,如何使礦產資源規劃可持續性評價具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將是下一步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1]安其軍:論礦產資源規劃在礦政管理中的作用[J].國土資源,2003,(5)

[2]肖語:縣級礦產資源規劃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及對策探析[J].法制與社會,2009,(1):297-298

[3]郝翠,李洪遠,孟偉慶:可持續發展評價方法比較研究[J]. 環境與可持續發展,2009,(6):2

[4]張金學:雞西礦區可持續發展綜合評價方法研究[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博士論文,2002

篇2

根據國土資源部《關于進一步規范探礦權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完善采礦權登記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及《關于進一步完善礦業權管理促進整裝勘查的通知》文件精神,為進一步嚴格規范礦產資源開發活動,加強我市礦產資源有序開發和有效利用,市政府決定建立全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長效機制。結合我市實際,特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礦產資源是不可再生的資源,保護利用和發揮好我市礦產資源的優勢,對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按照礦產資源法律法規,建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長效機制是維護良好的礦產資源合理開發秩序管理機制,保障安全生產的重要措施;對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提高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推動我市礦業經濟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利用率高、環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路子,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嚴格實施礦產資源規劃,科學設置礦業權,把好新立礦業權設置復核關。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實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勘查、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按照“禁采區內全面禁止、限采區內總量控制、可采區內科學規劃”的總體要求,嚴格控制礦山總數和開采總量,調整優化礦業結構和布局。新立礦業權設置必須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及礦產資源規劃、礦業權設置方案要求。對新立礦業權要進行現場踏查,認真做好復核工作。要科學合理設置礦業權,礦業權之間、礦業權與居民區之間要按設計規范的規定,保留一定的距離,從而保證礦業權的發展空間,消除安全隱患。對申請設立探礦權的,若區塊中已設立了開采同一礦種的采礦權,原則上不予復核;對不符合將來設置采礦權條件的探礦權申請,為避免給投資者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原則上不予復核。

三、進一步規范探礦權采礦權管理。嚴格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對探礦權采礦權設置、審批管理權限和程序進行進一步清理。凡不符合國家法律法規的,要一律廢止,堅決剎住出現的盲目擴張,隨意占用資源的“圈礦熱”。要嚴格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和礦產資源規劃,設置探礦權采礦權。規范審批程序,完善探礦權采礦權的申請、延續、變更、注銷等管理制度。

申請采礦權應具有獨立企業法人資格,企業注冊資本不少于經審定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測算的礦山建設投資總額的30%。外商投資企業申請限制類礦種采礦權的,應出具有關部門的項目核準文件。申請人在取得采礦許可證后,必須具備其他有關法定條件,方可實施開采作業。探礦權人在辦理探轉采,申請采礦登記時,應同時向登記管理機關提交探礦權注銷申請,登記機關在批準新立采礦權時,同時注銷該探礦權。

申請探礦權應具備企業法人或事業單位法人資格。對已取得探礦權,但不具備法人資格的探礦權人,應當依法注冊成為企業法人或事業單位法人后,方可再申請辦理探礦權延續、保留和變更等手續。探礦權申請人不具備地質勘查資質的,應依法委托具有相應地質勘查資質的勘查單位編制勘查實施方案并開展地質勘查工作。探礦權人和勘查單位均不得對勘查項目進行轉包。探礦權人申請探礦權延續、保留或注銷,應當在法律規定的期限內,依法提出申請。未按時提交申請或年度檢查不合格的,及時向上級登記管理機關報告情況,并建議上級登記管理機關不予批準其延續、保留申請。申請探礦權保留的,需提交經評審備案的地質報告。

加強山砂、河砂管理,簡化辦證程序。辦理山砂采礦許可證需提交《礦產資源開發與地質環境保護說明書》及相關規定應提交的基礎材料,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出讓采礦權。辦理河砂采礦許可證以河道管理部門頒發的河道采砂許可證為前置件,提交標有西安80坐標的礦區范圍圖及其它相關基礎材料,并以河道管理部門頒發的河道采砂許可證的采砂人為受讓人協議出讓采礦權。山砂、河砂采礦權價款以評估類比的方式進行繳納。

四、加大勘查找礦的總體投入,加強對地質勘查項目的管理力度。國家對礦產資源勘查實行統一區塊登記管理制度,并統一規劃。新立探礦權要嚴格執行礦產資源規劃、礦業權設置方案和探礦權出讓管理規定,依據勘查規劃區塊設置探礦權,1個勘查規劃區塊原則上只設置1個勘查主體。探礦權申請人提交的勘查實施方案,應符合地質勘查規程、規范和標準,勘查資金投入不得低于法定最低勘查投入標準。探礦權申請人的資金能力必須與申請的勘查礦種、勘查面積和勘查工作階段相適應,不得低于申請項目勘查實施方案安排的第一勘查年度資金投入額,同時不得低于申請項目勘查實施方案安排總資金的1/3。探礦權人應當自領取勘查許可證之日起6個月內開始施工;按相關規定及時備案、報告有關情況,足額完成最低勘查投入,主動接受監督檢查,杜絕弄虛作假。

已設立的探礦權要加快勘查工作,國土資源部門要依據經批準的勘查實施方案加強監督管理。探礦權人資金能力不足的,可以將探礦權向真正有實力的企業轉讓。鼓勵探礦權人提前提交勘查成果,允許在勘查許可證有效期內,持前一勘查階段勘查許可證提交下一勘查階段的成果報告。需要延續的勘查項目,必須提高工作階段,特殊情況需要在本階段延續的,必須縮減初始登記勘查面積的25%。沒有進一步工作價值的勘查項目不再予以延續登記。

對圈而不探的勘查項目,加大監督檢查力度,及時向省、市國土資源部門報告情況,并提出注銷建議意見。對普查項目,加強動態檢查,重點檢查是否按勘查設計進行施工,是否足額投入勘查資金。對已提交初步成果的項目,在辦理普查轉詳查登記過程中,要適當調整探礦區范圍,促其重點投入,進行有針對性找礦,盡快提交勘查成果。要嚴格執行開工報告單、年終成果總結及日常檢查記錄制度,做好勘查項目的監管工作。

對探礦許可證有效期內,不能提交階段性工作成果或沒有重大發現的,探礦許可證到期要嚴格審查。對勘查項目弄虛作假,不進行實質性探礦工作,隨意編造勘查成果的,及時向上級登記管理機關報告,并建議注銷勘查許可證。

申請探礦權延續、保留或注銷,應當在權利到期30日前,依法提出申請。否則,不予受理。確因不可抗力或政府有關部門的原因,致使探礦權不能按期延續的,經市國土資源部門核實后,按工作程序,由市政府向上級國土資源部門正式行文說明情況,報省國土資源廳審查。

勘查許可證期滿不再延續的、已申請采礦權的、因故需要撤銷勘查項目的探礦權,原探礦權人要按規定及時辦理注銷手續。過期不辦理注銷登記的,由市國土資源局予以公告,原探礦權人不得申請新的探礦權。

勘查項目的探礦權人及承擔勘查工作的地勘單位,要認真學習《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按要求進行勘查工作。如有違法行為發生,嚴格按《礦產資源勘查區塊登記管理辦法》罰條進行處罰。

五、加強開發管理,充分利用礦產資源。礦產資源開發應當兼顧當前和長遠、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實行統一規劃、有效保護、合理開采、綜合利用。采礦權人必須履行相關的義務,及時提交年度開發利用報告及儲量動態監測報告,主動接受監督檢查,埋設并保護礦區范圍界樁及地面標志。開采礦產資源,必須采取合理的開采順序、開采方法和選礦工藝;必須遵守國家勞動安全衛生規定,具備保障安全生產的必要條件;必須遵守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規定,防止污染環境。在開采主要礦產的同時,對具有工業價值的共生和伴生礦產應當統一規劃,綜合開采,有效利用,防止浪費;對暫時不能綜合開采或者必須同時采出而暫時還不能綜合利用的礦產以及含有有用組分的尾礦,應當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防止損失破壞。

在礦產資源開發中,要按照采選起步、加工為主、適度開發、綜合利用、提高效益的思路,大力發展礦產加工業。大力引進經濟和科技實力強的國內外大中型“兩強”企業,高起點、高標準規劃,建設資源加工型項目,特別是在鎳、鎢、鉬、鐵、銅、鉛、鋅、硅灰石、方解石、石墨等資源開發方面,注重產品的精深加工,注重開發的規模、質量和效益,促進資源開發及其產品加工的規?;?、系列化、精深化,實現資源開發效益最大化。今后,凡在我市境內開發礦產資源的企業,原則上必須配套建設相應的產品深加工項目,實現資源的綜合利用。沒有配套建設相應的產品深加工項目的,政府不予支持。鼓勵和引導礦產加工企業積極開發下游產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進一步提升資源開發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礦業經濟持續發展。

六、加強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完善儲量動態監測機制。采礦權申請人開辦礦山需占用的礦產資源儲量,應當在辦理采礦許可證之前,持相關材料向授予其采礦權的國土資源部門申報登記;礦山企業每年要對其動用、消耗、缺失、生產探礦增減變化的資源儲量進行測量,編制礦山儲量年度監測報告,建立礦山儲量臺賬,填報統計基礎表。采礦權人不按規定開展礦山儲量動態監測工作并提交礦山儲量年度報告的,不予通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年檢。

七、建立健全礦業權有形市場,規范礦業權交易行為。為了更好地促進礦產資源的優化配置,培育和發展礦業權交易市場,在礦業權交易中,嚴格遵守《省國土資源廳礦業權交易管理暫行辦法》,探礦權采礦權出讓和轉讓,一律通過省礦業權交易中心進行。轉讓礦業權所產生的稅費,由礦山所在地征管部門負責征繳。

對探礦權人以申請在先,通過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取得的探礦權,申請轉讓的,應符合持有探礦權滿2年或持有探礦權滿1年且提交經評審備案的普查以上工作程度地質報告或經原登記管理機關組織審查并證實在勘查作業區內新發現可供進一步勘查或開采的礦產資源,并完成規定的最低勘查投入等探礦權轉讓條件,經依法批準,可以將探礦權轉讓他人。

對探礦權人以協議方式取得探礦權的,5年內不得轉讓。特殊情況確需轉讓的,按協議出讓審批程序另行報批。

探礦權人不得將一個勘查項目分段提交成果、分段開發、分段轉讓。嚴禁炒買炒賣探礦權。

轉讓采礦權,必須符合法律法規規定,受讓人應具備規定的采礦權申請條件,并繼承該采礦權的權利和義務。對已經取得采礦權的礦山企業,因企業合并、分立或與他人合資、合作經營或因企業資產出售以及有其他變更企業資產產權的情形,需要變更采礦權主體的,并符合轉讓采礦權條件的,經依法批準,可以將采礦權轉讓他人采礦。

八、建立完善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恢復治理投入機制。根據“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明確治理主體和治理責任,保證治理資金和治理措施落實到位。切實抓好廢棄露天礦山環境整治規劃和項目的組織實施,加強對露天礦山環境整治項目實施的指導、檢查、驗收等監督管理。

礦山企業必須按相關規定編制《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方案》及《土地復墾方案》,足額存儲環境恢復治理備用金和土地復墾保證金。礦產資源開發應當節約用地,耕地、草原、林地因采礦受到破壞的,礦山企業應當因地制宜地采取復墾利用、植樹種草或者利用其他措施,確保綠色礦業良性發展。

九、建立礦產資源開發勘查報告、備案、限時制度。為了加強礦業權管理,全面掌握礦產資源開發、勘查工作進展情況,建立礦產資源開發勘查報告制度、備案制度及限時制度。通過各項制度執行,著重打擊圈而不探、以采代探、投機炒礦等行為,嚴格按相關法律、法規對礦產資源開發勘查工作進行監督管理。

十、建立健全礦山企業儲量臺賬、生產臺賬及銷售臺賬。嚴格按相關法律、法規建立臺賬制度,在納稅、繳費工作上公平、公正、透明,確保礦業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

十一、加大監管的力度。各部門要提高服務意識,轉變管理觀念和服務方式;在礦產資源開發監管工作中,根據市政府的統一規劃,按照有序有償、供需平衡、結構優化、集約高效的要求,嚴格規劃準入、規模準入條件,嚴肅查處無證開采、非法轉讓等違法行為,防止對資源的破壞和浪費;要堅持市場配置資源導向,全面推行采礦權招、拍、掛制度,健全完善公正、公平、透明的礦業權交易制度、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礦山環境治理和生態恢復備用金存儲制度,促進資源有效配置和依法、有序、合理、高效開發利用。

篇3

關鍵詞:礦產資源 規劃 加減乘除

中圖分類號:F0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1-074-03

礦產資源是人類文明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構成要素。近年來,我國礦產資源開發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但開發利用方式較為粗放,資源浪費、布局結構不合理和生態環境問題突出,不轉變發展理念和方式,環境容納不下、資源支撐不住、社會承受不起,發展也難以為繼。為進一步轉變礦產資源管理方式,推動我國礦業可持續發展,國土資源部于2014年4月,印發通知,部署啟動了全國、省、市、縣四級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工作。按照整個規劃編制工作部署,到2016年12月底前,要全面完成四級規劃編制工作。

加減乘除思維,是在2015年3月9日“兩會”期間參加吉林代表團審議時首次提出。用“加減乘除”思維,指明了新一輪東北工業基地振興的前進方向,也為打造中國經濟升級版提出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正處于工業化中期向后期加速轉變的關鍵階段,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及農業現代化加快推進,對資源的剛性需求仍然較大,未來我國資源保障壓力將持續加大。同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對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須結合礦產資源管理實際,運用“加減乘除”思維,從戰略和全局出發,統籌謀劃未來五到十年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各項工作,促進礦業經濟轉型升級。

一、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中的加法思維

加法思維的內涵:做好資源供應的加法,謀劃多元保障路徑與舉措,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奠定更加堅實的資源基礎。做好布局結構優化的加法,促進資源規?;s化開發利用。做好資源環境保護的加法,促進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做好資源惠民的加法,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做好監督管理的加法,促進規劃目標任務落地和如期實現。

1.做好資源安全供應的加法。新常態下,發展仍然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所在,我們不是不要GDP,而是要有效益、有質量、健康持續的GDP,這是“發展是硬道理”戰略思維的內在邏輯。圍繞找礦增儲、節約利用、回收替代、境外補充四大環節,統籌謀劃資源的多元保障路徑與舉措,完善體制機制,提高資源保障能力。一是繼續實施找礦突破戰略行動。礦種上堅持“油氣并舉、緊缺礦產和新興材料并舉、常規和非常規資源并舉”,區域上堅持“陸海并重、東西并重、國內國外并重”,不斷創新工作理念、方法,調整完善工作布局,確保2020年主要目標全面實現。二是抓住“一帶一路”建設機遇,研究提出我國參與礦業國際合作的主要途徑、重點礦種、重點國家和地區,以及相關配套政策措施,多層次、多廣度、全方位參與國際礦業治理。三是加強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盤活共伴生、難選冶、難利用資源。四是加強資源回收利用,鼓勵二次資源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

2.做好布局結構優化的加法。一是論證提出未來五年我國戰略性礦產目錄,提出支持政策和管理要求。二是繼承發展礦產資源規劃分區體系,重點做好三個層次的分區布局。研究提出一批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基地,在空間上形成保障國家資源安全的重要戰略核心區域。劃定重點調查評價區、重點勘查區、礦山地質環境重點治理區、綠色礦業發展示范區等重點工作布局。加大財政資金投入和相關政策支持。劃定一批國家規劃礦區和省級重點礦區,加強統籌部署和重點監管;做好礦業權設置區劃,推進規劃落地。三是加強政策引導,鼓勵企業開展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促進礦業集中化、規劃化和基地化發展。四是實施小礦分類管理制度,將小礦發展與扶貧攻堅有機結合,規范管理。

3.做好礦產資源惠民的加法。圍繞國家扶貧攻堅總體部署,主動謀劃礦產資源領域惠民途徑、方法、手段和配套措施。一是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范圍內,鼓勵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優勢資源開發,促進脫貧致富。二是在地質調查、地質環境治理、綠色礦山、礦業用地等方面積極謀劃一批好工程、好項目,加大支持力度。三是加快完善資源開發利益分配機制,讓中央、地方、企業、礦區群眾共享開發收益和發展成果,使資源收益進一步向地方和基層傾斜。

4.做好資源環境保護的加法。新一輪礦產資源規劃要將資源環境保護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多途徑、多手段匯聚礦業領域生態文明建設正能量。一是劃定具有資源環境保護功能的禁止限制勘查、開采區域。明確要求和保護措施,妥善處理自然保護區內已有礦業權。二是建立健全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長效機制,加快推進保證金制度實施,監測體系建立、歷史遺留問題治理和礦山復綠行動等工作。三是加強對鎢、稀土、鉻、錳、特殊煤種、稀缺煤種等對國民經濟具有重要價值的礦產的保護與儲備。以戰略性礦產為重點,規劃建設一批資源保護和儲備基地,保障資源持續利用

5.做好監督管理方面的加法。一是在市縣級規劃中對本行政區內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儲量登記情況、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礦業權人履行義務情況、礦業權市場建設以及礦業秩序的動態監測和監督管理工作作出統籌安排,明確監管的重點領域、工作部署和具體監管手段措施,切實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二是加強對規劃編制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規劃制度建設、執行情況和經費保障等落實到位。要加強對規劃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

二、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中的減法思維

減法思維的內涵:主要是樹立負面清單管理思維,制定規劃準入條件,把好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入口關,逐步優化存量,不斷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和水平。

1.做好開采總量方面的減法。按照相關產業政策要求,結合礦產資源產業發展要求,研究提出總量調控要求,合理控制礦產資源開發強度,提出最低開采規模要求,逐步淘汰落后小礦,鼓勵規?;_發、集約化開發。

2.做好禁止限制勘查開采區方面的減法。按照生態文明建設總體要求,依法劃定禁止、限制勘查開采礦產資源的區域,明確各類禁止、限制勘查開采區的管理要求和準入條件,對不符合規劃要求的勘查開采項目一律不納入礦產資源規劃。

3.做好開采技術方面的減法。按照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限制和淘汰技術目錄規定和要求,提出規劃管理要求,通過市場機制,不斷淘汰落后生產技術、生產工藝和生產模式。

三、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中的乘法思維

乘法思維的內涵:主要是抓住礦產資源管理中存在的關鍵問題,薄弱環節,加快管理改革、創新管理模式,找準政府和市場定位,精準發力,發揮各方面合力,推動礦產資源管理以倍數效應快速健康發展。

1.做好重大工程方面的乘法。圍繞“十三五”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和礦產資源領域的薄弱環節,在基礎性公益性地質礦產調查、油氣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海洋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節約與綜合利用示范、綠色礦業示范區建設、重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礦山地質環境治理等方面,研究謀劃一批具有全局影響的礦產資源勘查開發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集中國家財政資金投入,提高投資效率,通過政府引導,帶動社會資金持續投入,加快關鍵技術突破。近年來國家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示范基地等方面的投入,成效明顯。實踐證明,充分發揮政府在關鍵領域的投入,會顯示出行業發展的乘法效應。

2.做好創新驅動方面的乘法。經濟學理論證明,事實創新驅動,加快關鍵技術突破,會不斷調整完善生產函數,從而產生產出的乘法效應。一方面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地質礦產技術創新體系和平臺。強化成礦理論、找礦方法和勘查開發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積極開展低品位、難選冶及尾礦資源的綜合利用,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重大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方法創新,推進礦業商業模式創新,加強上下游產業協同創新,推動礦業走節約、清潔、安全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另一方面要借力“互聯網+”,加快推進地質工作信息化,建立地質調查數據匯聚與共享機制,提升信息服務能力。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完善科技創新評價標準、激勵機制、轉化機制,提高科學成果轉化能力,搶占礦業科技發展制高點。

3.做好公益性地質方面的乘法。按照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的要求,十三五期間,要不斷轉變管理方式,調整政府工作重心,將政府工作和財政資金投入集中到公益性地質方面,為后續企業投入做好支撐和服務,換取發展的乘法效應。一要圍繞重要經濟區帶、城鎮規劃區和重大工程建設區等開展基礎性地質工作。二要推進重要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資源潛力、圈定找礦靶區,實現找礦新突破。三要強化地質科學研究與科技創新。四要提高地質資料社會化服務水平。

4.做好礦產資源管理難點突破方面的乘法。經過多年努力,我國基本建成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礦產資源管理體系。但同時,多礦種綜合勘查綜合開采進展緩慢,部分優勢礦產效益未能充分發揮,礦山環境治理責任落實不到位,稅費等經濟調節手段相對滯后,地上地下資源利用統籌不夠等問題仍需重點突破。在規劃編制實施中如果能夠在這些關鍵環節、關鍵問題上取得突破,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必將以倍數效應發展,大提高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和經濟社會發展效率。

5.做好產業鏈延伸方面的乘法。就資源論資源,往往會產生資源詛咒現象。礦產資源規劃編制中,要立足資源,著眼區域產業、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研究提出下游深加工產業發展的思路建議,最大限度發揮資源的效益,提高附加值。當然,規劃過程中,要注意區域分工、產業分工,不能一哄而上,造成下游產業產能過剩。

6.做好深化改革方面的乘法。一是落實生態文明體制變革總體要求,加快推進礦產資源產權制度、油氣勘查開發體制、現代礦業市場體系建設等領域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著力加強宏觀管理,強化監管和服務,激發和釋放業市場活力。二是探索實施礦產資源差別化管理政策,保持我國稀土、鎢、石墨等礦產的優勢地位和話語權。三是研究提出我國戰略性礦產名錄,聚焦政府監管和服務對象,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礦產勘查開發,服務中國制造,促進我國新興產業發展。

四、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中的除法思維

除法思維的內涵:主要是提高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實施效率,提高礦產資源管理水平,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效率和水平。

1.做好各級規劃任務分工的除法。全國規劃突出全局性,宏觀性和政策性,同時要注重任務落地的可操作性,謀劃好管理抓手,重在明確資源安全戰略導向和總體布局,統籌國內國外兩個資源兩個市場,提出相關政策導向。省級礦產資源規劃,主要發揮承上啟下作用,細化落實國家規劃目標任務,體現地區特色,對省域范圍內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與保護作出全面部署安排,明確總量、結構、布局、時序和準入要求,為礦產資源管理提供重要依據,同時指導市縣級規劃編制。市縣級規劃是礦產資源規劃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引導縣域礦業經濟發展、服務和改善民生,落實上級規劃要求,詳細部署本級審批發證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活動,做到“三個落地”,即規劃目標指標落地、空間布局落地和勘查開發準入條件和管理措施落地。

2.做好規劃實施責任分工的除法。規劃實施后,要按照各部分職責分工,制定明確的分工方案,完善目標責任考核機制,將規劃的主要目標任務逐一分解下去。要完善礦產資源規劃難度實施方案制度,將規劃制定的中長期規劃目標,結合當年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財政投資計劃、產業發展重點等因素,制定規劃年度實施方案,明確礦業權投放計劃、開采總量指標、重大工程推進計劃方案等內容。

3.做好差別化管理方面的除法。礦產資源種類多,衍生出不同類別的產業和行業,目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各行業形勢不同、發展階段不同,對資源勘查開發的需求不同。規劃編制中,要深入形勢分析,制定差別化的政策導向。一是優化能源礦產開發利用結構。加快推進清潔高效能源礦產的勘查開發,以資源開發利用結構調整推動能源結構調整和生產、消費方式革命。要積極發展石油天然氣,合理控制煤炭開發利用規模,大力推進鈾礦勘查開發,加大頁巖氣勘查開發力度,同時積極開發油頁巖等非常規能源。二是提高金屬礦產保障能力。要穩定國內鐵礦等礦產供應能力,適度擴大銅鋁鎳等礦產開發規模,控制鉛鋅礦產開發強度,保護性開發鎢錫銻等特定礦種,嚴格控制鉬等產能過剩礦產開發,鼓勵金銀等貴金屬礦勘查開發等。同時,要結合區域經濟發展特點和資源賦存特點的差別,研究提出不同區域資源開發的政策導向和準入要求,體現差別化管理思想。

4.在資源利用效率方面做好除法。實現礦產資源管理從重規模向重效率、重總量向重均量、重產出向重效益的轉變。一是做好礦業權合理布局,促進多礦種兼探兼采。二是明確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的技術標準、政策措施和激勵政策,加快低品位、難選冶、共伴生資源以及尾礦資源的綜合利用。三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單位礦產資源開發產生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 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部關于實施《全國礦產資源規劃(2008-2015)》的通知(國土資發〔2008〕309號)[Z].北京:國土資源部,2008

[2] 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部《關于開展第三輪礦產資源規劃編制工作的通知》(國土資發〔2014〕35號)[Z].北京:國土資源部,2014

[3] 孟旭光.國土資源規劃理論與實踐[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9

[4] 董延濤.關于礦產勘查開發項目規劃審核的幾點思考[J].礦產保護與利用,2014(3)

[5] 國土資源部.國土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省級礦產資源規劃編制技術規程》和《市縣級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編制指導意見》的通知(國土資廳發〔2015〕9號)[Z].北京:國土資源部,2015

篇4

為加強*市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切實解決當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根據省政府《關于貫徹國發28號文件全面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通知》精神,結合*市實際,現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工作目標

按照省政府統一部署,用兩年時間,全面整頓和規范以煤、石料和磚瓦等為重點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使無證勘查、無證開采、亂采濫挖、浪費破壞礦產資源、嚴重污染環境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越界越層開采、非法轉讓探礦權采礦權等違法行為得到全面清理;礦山安全事故及破壞生態環境現象明顯減少,違法案件得到及時、依法查處;礦山布局不合理的狀況得到明顯改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規?;?、集約化程度明顯提高;基層監管到位,投資環境改善,基本實現依法辦礦、依法管礦,保障生產安全,促進礦產資源、生態環境、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二、集中開展專項整治,促進依法、科學和安全開發利用礦產資源

(一)深入開展無證勘查、無證開采專項整治。各級政府要組織國土資源、公安、安監、工商等部門對勘查、生產的礦山企業進行逐個排查。凡未取得勘查許可證擅自進行勘查工作或持過期失效勘查許可證違法勘查的,必須嚴肅查處;對取得勘查許可證后,不按期、不按勘查方案施工、不依法完成最低勘查投入的,國土資源部門要責令限期改正,并依法處罰,對拒不改正的,要依法吊銷勘查許可證;對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或持過期失效采礦許可證采礦以及在被責令停產整改期間擅自采礦的,國土資源部門要依法嚴厲打擊、從重處罰;對無證、吊銷或注銷探礦權、采礦權的,公安機關不供應火工器材,電力部門停止供電,其它有關部門要吊銷或注銷相關證照。拒不停止開采,情節嚴重,造成礦產資源破壞的,有關機關要依法追究直接責任人的責任。

(二)深入開展重點礦區和重點礦種的專項整治。*市重點礦區為章丘市、長清區和歷城區的煤、石料廠等礦區,重點礦種為煤、耐火粘土、建筑石材等。要按照“統籌規劃、規模開采、集約利用”的總體思路,加強規劃調控,推進優勢礦產的集約利用。提高勘查開采條件,關閉布局不合理、破壞浪費資源、安全隱患大、環境問題突出的礦山,引導保留礦山整改、聯合、重組,實現資源優化配置。要對煤礦、石料廠、磚瓦廠等進行全面檢查,對采富棄貧、破壞性開采、嚴重浪費資源和破壞地質環境的礦山企業,依法責令其限期整改或停產整頓,逾期整頓不合格的,堅決予以關閉,并依法吊銷相關證照。

(三)深入開展對破壞環境、污染嚴重礦山的專項整治。環保部門要加大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環境保護的監管力度。對未進行環境影響評估、嚴重污染環境、達不到環境保護要求的礦山企業,要依法責令限期整改或停產整治,對拒不整改和整改后仍達不到要求的,要依法予以關閉,并吊銷、注銷相關證照。

(四)深入開展礦山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安全生產監督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礦山安全生產的監督管理力度,對未辦理安全生產許可證、安全設施不健全、安全制度不落實、安全隱患突出的礦山,要責令其停產整改;對拒不整改、整改不合格的,要依法予以關閉,相關部門要吊銷證照。

(五)深入開展對礦山越界、越層勘查、開采的清理。對越界勘查,越界、越層采礦的,國土資源部門要依法查處,密封越界的井巷工程,沒收越界、越層開采的礦產品和違法所得,責令退回到批準的礦區范圍內。對屢查屢犯或拒不改正的,要依法吊銷勘查許可證或采礦許可證。

(六)深入開展對非法轉讓探礦權、采礦權的清理。重點對承包開采、協議開采、招商引資和改制企業進行清理。凡未經審批機關批準轉移探礦權、采礦權的,除依法對轉讓方進行處罰外,對受讓方也要按無證勘查、開采予以處罰,情節嚴重的,吊銷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及相關證照。

(七)深入組織開展礦產資源回采率專項檢查。生產中凡達不到設計回采率標準的,要責令限期整改,逾期達不到標準的,要依法予以處罰,直至吊銷采礦許可證。有關部門要強制淘汰落后的生產技術、工藝及設備,遏制浪費,全面提高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

三、嚴格礦權管理標準,進一步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

(一)嚴格探礦權、采礦權審批管理。各級要依照法律法規對探礦權、采礦權的審批權限、程序進行清理,凡發現有違法違規的,一律停止執行。越權、違規審批頒發的采礦許可證,必須堅決糾正。

(二)合理布局,引導規模辦礦、科學辦礦。各級要加強規劃調控,嚴格規劃管理,合理調整勘查、開采布局,按照統籌規劃、規模開采、集約利用的原則,引導礦山企業向鼓勵開采區聚集,在限制開采區收縮,從禁止開采區撤出,調整礦山企業布局。對大中型礦區內的小型礦山企業和資源枯竭的礦山企業不再辦理延續登記及擴大礦區范圍審批手續;對礦產開發集中區內的小礦要采取收購、合并、兼并、入股、關閉等方式進行資源整合,推進礦產資源的集約利用。

(三)健全完善礦業權市場。各級要進一步深化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完善采礦權有償出讓制度,按照《*市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統一編制規劃區探礦權、采礦權設置方案,全面實行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制度;建立和完善探礦權、采礦權的處置方案,嚴格實行礦業權招標、拍賣和掛牌出讓。逐步培育和規范礦業權市場,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調節作用。

(四)健全完善礦產資源儲量管理制度。全面實行資源儲量動態監督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資源儲量核查檢測、報告監督體系,嚴格礦產資源補償費征收管理,加強礦產資源儲量采損的監控,維護國家礦產資源的資產收益。

(五)建立礦山環境恢復補償制度。本著“誰投資,誰受益;誰破壞,誰治理”的原則,落實礦山環境治理工作責任。對新建和生產礦山企業要制定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綜合治理方案,報經主管部門審批后實施。恢復對廢棄礦山和老礦山的環境治理,加強礦山生態環境的保護。

(六)建立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監管責任機制。各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重點礦區動態巡查制度、礦產資源違法案件查處制度,健全領導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度等,對探礦權人、采礦權人勘查、開發、利用和治理生態環境等實行有效監管。要充分發揮礦產督察員隊伍的作用,加強對地勘單位、設計單位和礦權評估機構的監管。

四、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任務的全面完成

*市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按照宣傳發動、清理整頓、規范完善和檢查驗收工作步驟,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是20*年全年,基本完成各專項治理整頓的主要任務,同時開展相關的規范工作;第二階段是20*年全年,全面完成整頓和規范的工作任務。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確保整頓和規范工作任務的圓滿完成。各縣(市)、區政府是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的責任主體,要將維護正常的礦產資源開發秩序納入到政府工作目標,并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責任,協調行動,聯合執法,統一組織實施本轄區內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工作,逐步使*市礦業發展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利用率高、環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路子。

篇5

 

一、全州礦產資源現狀

 

截至目前,全州共發現各類礦種47種,探明資源儲量35種。發現能源礦產2種(煤、石油);黑色金屬礦產2種(鐵、錳);有色金屬礦產9種(銅、鉛、鋅、鎳、鎢、錫、銻、鋁、汞);貴金屬礦產4種(金、銀、鉑、鈀);稀有金屬礦產9種(鈮、鉭、鈹、銣、鎘、鍺、鎵、硒、鋰);非金屬礦產15種(砷、硫鐵礦、磷礦、石英脈、膨潤土、螢石、白云母、泥炭、鉀長石、石灰巖、蛇紋巖、飾面用大理巖、飾面用花崗巖、砂石、粘土);放射性礦產2種(鈾、釷);水氣地熱礦產4種(礦泉水、地下熱水、干熱巖、地下水)。累計發現的各類礦床、礦點和礦化點約270處。大型礦床6處,中型礦床11處,小型礦床18處,礦化點141處。優勢礦產為銅、鉛、鋅、地下熱水、干熱巖、飾面石材等,潛在優勢礦產為金、銀、錫、鎢、銻、汞等。

 

二、全州礦產資源開發中存在的問題

 

在礦產資源開發中各地不同程度地普遍存在著急功近利、低水平重復、盲目無序、一哄而上、違背自然規律等問題,不僅破壞浪費了寶貴資源,而且引發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農牧民意見多,潛在的風險大。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1.水資源開發利用受到威脅,河道生態系統平衡遭到嚴重破壞。一是黃河干支流域砂石料場遍地開花,無證開采、超量開采現象普遍存在。二是河道自然景觀遭到破壞,進而影響生態系統平衡。三是過度開采給河道行洪安全造成嚴重威脅。四是河道采砂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社會穩定。

 

2.生態環境和草原自然景觀遭受重創。一是礦產開發中生態環境破壞嚴重。二是公路建設采砂場取點設置不合理,采挖區草場植被破壞嚴重。

 

3.區域水源、大氣、土壤污染隱患加大,面源污染嚴重。一是礦山開發引發水、氣、土壤環境問題。二是廠(礦)區內臟亂差現象嚴重,大氣污染防治不力。

 

4.礦山開發中未能嚴格執行礦山開發利用方案,生態、安全隱患較多。一是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總體偏低。二是部分企業生產行為不符合安全規范。三是普通建筑用砂開采行為混亂無序。

 

5.“重開發,輕監管”,“重發展,輕環?!眴栴}突出。一是各縣普遍存在礦產資源開發“重開發,輕監管”現象。二是礦山企業對資源、環境保護缺乏自我約束機制。

 

6.礦山企業整體而言,對地區經濟貢獻總量不大。由于沒有按照標準交納管理費用和國有資源有償使用費,有的甚至不交費,致使大量國有稅源流失。

 

三、對策建議

 

為了有效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礦產資源有序開發,實現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地區經濟社會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雙贏”,現就我州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1.進一步提高對生態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正確處理保護生態環境與礦產資源開發的關系。我州是畜牧業大州,也是青海乃至全國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生態屏障,在保障國家生態安全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地處高寒地區,植物群落演替緩慢且相對穩定,草原生態系統十分脆弱,一旦破壞很難恢復。

 

2.按照科學發展的理念,對礦產資源開發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規范實施。

 

建議區別不同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全面清理整治現有的礦山企業:

 

一是調整貴德黃河段航道客運規劃,取消阿什貢至尼那段流域航道客運建設,使黃河貴德段得到自然恢復。

 

二是徹底停止黃河貴德縣尼那電站至阿什貢流域段面的所有采砂活動,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名義在此段進行采砂活動。對其它無證或證照不全的違法開采砂石料企業堅決取締并采取綜合強制措施恢復原貌。對證照齊全的督促其按照相關部門的要求全面整改落實,就地整平回填恢復河道原貌。

 

三是各地對砂石料開采要因地制宜,調整布局,優化整合,做到依法、合理、規范、有序。

 

四是建立完善責任機制,落實村級組織職責是首要任務。縣鄉村要層層簽訂責任書,實行相應的責任問責,尤其是村級以建設“美麗家園”、“美化家園”為目標,切實擔負起管護家園生態環境促進本地生態安全的要責。對未經規劃許可但村委、村民私自違法簽訂采砂合同的行為,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查處,追繳非法收入,并依照《中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有關規定追究相應責任。

 

五是對因公路建設需要,在國道214線共和、興海段草原上采挖砂料形成的50萬方以上十余處大坑的恢復治理,建議州相關部門致函省交通廳,由專家論證確定恢復治理方案,進行全面恢復,待初驗通過后,方可派員參與該公路建設的環保專項驗收,否則,州縣環保部門不得出具驗收意見。

 

六是優化整合現有的磚瓦粘土礦,規范審批程序,進行技術升級改造,加快煙氣、粉塵、固廢治理進程,做到選址合理,證照齊全,技術先進、生產規范、廠區清潔。

 

七是對金屬礦山開發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的理念,全面清理“舊賬”,確保不欠“新賬”。嚴格按照州委十屆十次全會上“下決心叫停破壞生態環境的礦產開發,決不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發展經濟”的要求。

 

八是切實加強對礦產勘探工作的管理。嚴格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等有關規定,對各縣探礦權進行全面清理,除確因國家戰略儲備需要對稀有金屬等優勢礦種非勘探不可外,禁止以任何名義開展礦產勘查活動。

 

3.加強對礦產開發企業的監管和指導服務工作,提高企業保護生態環境的責任意識。一是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法規規章和監管體系建設。二要推行“定責、履責、問責”生態環境監管體系。三要嚴格監控和防治污染,加大對礦山環境整治和生態建設的監察力度,堅持以預防為主,生產與治理同步的原則,督促企業開展生態恢復及環境綜合治理,不恢復、不治理、治理不達標的,要依法停產整頓或關停。四要嚴格保護和管理水資源,依法嚴肅查處黃河干支流域、青海湖流域水污染事件,加強水環境風險隱患排查工作,加大尾礦庫對飲用水水源地、取水口等重點環境保護目標的污染監測和整治力度。五要建立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宣傳教育長效機制,積極培育環保中介機構和社團組織,建立全民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的社會行動體系。

篇6

【關鍵詞】礦產資源;生態環境;協調發展

0.前言

礦產資源是人類生存的物質基礎,是人類共同的財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前提和重要保證。而在礦山的整個開采過程中,產生的廢石、廢液、廢氣及爆破產生的噪音,對環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甚至還有可能引發地質災害。大量的事實表明,對資源的過度開發利用,導致了對環境的破壞和污染,而環境的不斷惡化,又造成了資源的損毀。所以,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須以環境保護為前提,充分發揮礦產資源優勢,保護礦山環境的同時又要穩定礦山的生產。如今,資源與環境的關系已經成為世界的焦點,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與環境協調問題已是不可忽視的世界性問題。

1.礦產資源概述及利用現狀

1.1 礦產資源概述

我國的礦產資源特點是礦種齊全,儲量豐富;資源總量大,但分布不均,資源地理和經濟地理很不協調;淺、近、富、易、大型礦少,貧礦、難選礦、小型礦、地下礦多;開采條件多不如世界其他一些國家。

1.1.1地質條件復雜,礦種齊全,儲量豐富

我國地域遼闊,地處亞歐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又位于環太平洋活動帶與地中海―喜馬拉雅活動帶的交匯點。在這種地質條件下,地殼運動劇烈,斷裂活動、巖漿活動和變質作用廣泛而頻繁,地殼結構復雜,成礦條件優越,礦產資源豐富。截止1995年底,我國已發現礦種168種,礦床和礦點20多萬處,其中具有探明儲量的有151種,礦產地2.3萬處,礦產資源總量約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三位,是世界上已知礦種比較齊全、資源配套條件較好的國家之一。

1.1.2礦產資源總量大,地區分布不均勻

我國地質發育的特點,決定了我國礦產資源地區分布的不均衡性。以我國三列東西走向山脈為例:天山―陰山及秦嶺構造帶在歷次造山運動中,均受到巖漿活動的影響,形成了以稀土、鎳、鉻、銅、鉬、鉛鋅、金、鐵等為主的多種金屬礦帶;南嶺構造帶則成為我國著名的鎢、銻、錫、鉛、鋅、汞等有色金屬礦帶。頻繁的地殼運動,使褶皺隆起地帶兩側的低洼地區發生過多次沉積旋回,形成了多期而豐富的沉積礦床。從地殼演化史得知,我國北方廣大地區成陸較早,形成了比較穩定的相對拗陷地帶;而南方大部分地區成陸較晚,巖漿活動頻繁而劇烈。這就是為什么我國北方多煤、多石油等外生礦床而南方則多有色金屬等內生及變質礦床的主要原因。我國礦產資源地區分布不均,為資源合理配置及利用帶來了許多困難,但相對集中,也為大規模開采和建設區域性礦產基地提供了便利條件。

1.1.3部分礦產貧礦多,富礦少,某些重要礦產資源短缺

在我國已探明的151種礦產資源中,有相當一部分礦種的品位都不高。例如:我國鐵礦探明儲量300多億噸,保有儲量531億噸,居世界第三位。但這些鐵礦大多是品位僅為25%~30%的貧礦,平均品位不足34%,貧礦約占總量的95%,絕大部分鐵礦石需經選礦加工才可入爐冶煉,可供直接用于煉鐵、煉銅的富礦極少。再如銅礦,含銅在1%以上的只占36%,而大于2%的僅占6%左右。此外,錳、銀、鉬、硫、磷等重要礦產也是貧多富少。金剛石、鉑、銅、鉻、錳、鉀鹽等大宗礦產的探明儲量明顯不足,屬我國的短缺礦種,遠不能滿足我國當前及今后經濟發展的需要。

1.1.4伴生礦多,分選冶煉困難,綜合利用水平較低

我國由于地質條件復雜,成礦的疊加作用比較顯著,很多礦床都是由多種礦物共生或伴生組成的綜合性礦床,尤以內生金屬礦床最為突出。例如:我國的釩礦儲量居世界首位,但91%的釩分散在其它礦床之中,以釩為主的礦床僅占9%。攀枝花鐵礦是由40多種化學元素、20多種礦物組成的伴生礦,其中鈷的儲量占全國的90%以上,鈦儲量占全國的80%以上。“鎳都”金昌礦區含有鎳、銅、鈷、鈮、金等10多種貴重金屬,同時也是我國鉑族金屬最豐富的蘊藏地。江西漂塘鎢錫礦也含伴生礦物60多種。尤其我國選礦技術較其他國家落后,給金屬與非金屬的選礦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1.2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現狀

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吸收現代技術,并密切與生產工藝相聯系,才能提高礦產綜合利用率。近幾年來,我國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方面開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就。主要表現在:

共伴生礦產資源的有效利用。對于我國已經建成六大共伴生礦產資源基地,如金川過金屬共生礦、包頭白云鄂博多金屬共生及稀土礦等。從礦業部門來看,有色金屬行業大部分共伴生有價元素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利用。盡管如此,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礦產資源的有效利用仍有很大差距。

工業“三廢”資源綜合利用。1 999年全國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45.6%,比1991年提高9個百分點,其中縣及縣以上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為51.7%。

再生金屬回收利用。據統計,1985-1995年累計回收價值總值約為77億元,累計回收廢鋼鐵3億多噸,廢有色金屬750萬噸,報廢汽車165萬輛,這不僅為我國基礎材料工業提供了大量的原料,同時也減輕了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污染。

另外,資源綜合利用的法制建設也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已制定了一系列資源綜合利用的政策法規。這對推動我國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2.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關系的討論

2.1 礦產資源開發對環境的影響

礦產資源的開發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帶來一定經濟效益,同時,也對環境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一些企業法制觀念淡薄,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科學管理,不但使礦產資源大量流失,還使環境進一步惡化。

礦產資源開發對植被、水系、土地的影響。由于大量采礦活動,很多礦區的生態平橫遭到破壞。因為礦山在剝巖、采礦、選礦過程中,改變了原有的地貌,毀壞了植被、草場,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原本秀麗的山川變得千瘡百孔。根據相關資料,我國因采礦直接破壞的森林面積大106萬hm2,草地面積26.3萬hm2。礦區要恢復原有的生態環境,需要耗費大量的資金。

礦產資源開發對地質環境的影響。礦山在開采過程中,不同程度的引起地表下降、地下巖石破裂、及山體滑坡等地質問題。如金屬、非金屬采用所用的崩落采礦法,均對礦區的山體及地下巖石造成一定程度破壞,引起大面積采礦地區地面下降。

礦產資源開發中固體廢棄物的影響。礦產開發中所產生的廢石主要指煤矸石、冶煉渣、爐渣及選礦時產生的尾礦等。這些廢石排放后,堆積于礦區,不僅侵占了大量的國土資源,還對河道造成堵塞,易形成泥石流。

2.2礦山環境保護措施及建議

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的協調發展的矛盾是個長期存在的,國家環保法的頒布和資金的投入,礦管和環保隊伍的建立已在大型國有礦山產生一定的效果。但是大量的鄉鎮礦業環境保護意識差,加劇了對環境的污染,為了解決這些矛盾,促進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協調發展,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開展工作:

制定資源與環境和諧發展的長遠計劃。在資源開發上,理順國家礦山、地方礦山和鄉鎮礦山的關系,以國有礦山為龍頭,組建礦業集團,提高整體技術、管理水平,合理開發利用資源。建立現代化管理制度,優化產業結構,礦產應向采、選、冶及材料的加工聯合企業發展,一定要積極適應世界經濟一體化趨勢,這樣環境治理就會多方面得到改善。

加強環境治理工作,提高對尾礦廢石的利用率。各個礦產部門一方面要加強對礦山開采過程中生態環境保護治理的管理,對礦產資源開發實行統一規劃,合理布局,綜合勘查,合理開采和綜合利用;另一方面要學習先進的廢石處理技術,提高對礦區廢石利用,有效減少生態環境破壞。

加強環境保護意識,實行生態環境經濟補償政策。強化人們的礦區生態保護意識,摒棄犧牲環境、浪費資源不等價交換等短期的經濟發展。堅持“誰開發,誰保護,誰利用,誰補償”的原則[3],對生態環境造成直接影響的企業,征收生態環境補償費,使礦山開采企業能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保護生態環境,實現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相統一。

提高開采技術水平。進一步提高采礦、選礦、冶金技術水平,是有效利用礦產資源,減少礦山環境污染的重要途徑。因此,企業應該增大科技投入,廣泛吸取國內外先進技術,在提高效益的同時降低環境的污染。

3.結語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仍需要加大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力度,礦產資源的科學利用和合理開發尤為重要,面對日益嚴重的環境問題,無污染的開發是礦產資源開發的必然趨勢,通過各種途徑,如提高開采技術、制定合理礦山規劃方案等,是解決礦產資源開發與礦山環境保護問題的關鍵。只有認清形勢,科學規劃,才能使礦產資源開采與環境協調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立偉 梁云峰 張曉宇.礦產資源的合理利用與環境保護[J].有色礦冶.2007.23(4):77-79.

[2] 馬靜.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J].資源開發與市場.2003.19(3):151-153.

[3] 陳凱 馬麗芳.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及生態環境保護[J].輕金屬原料礦山.2006.

[4] 尹志福 戴惠新.礦產資源開發與環境協調問題探討[J].濕法冶金.2004.23(3):138-139.

篇7

【關鍵詞】生態環保;礦產資源管理;機制創新

1前言

現階段,資源和環境問題已經成為了制約我國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轉變過去的礦產資源管理模式,使其從粗放型的管理模式向著更加生態環保的方向演變,是實現我國礦產資源開發和利用工作提質增效轉型的關鍵,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本文正是出于這一立場,對生態環保視角下的礦產資源管理機制進行了探討,目的是為了解決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保之間的矛盾,進而尋找到一條能夠對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產生持續促進作用的資源管理機制。

2當前礦產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近年來,我國進入了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時期,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占比提升明顯,但因為受到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的影響,重工業和第二產業的占比優勢還是會持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而這就決定了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在以后的一段時間內還依然是重點。雖然近年來我國的礦產資源管理水平取得了明顯的進步,尤其是在快速推進工業化、城市化等進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從生態環保的角度來說,我國的礦產資源管理中還存在著一系列的不足,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我國很多地方對礦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工作依然比較粗放,高消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現象非常嚴重,由此帶來的直接惡果不僅表現在經濟增長方式的低效上,而且還體現為礦山的生態環境日益惡化,與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第二,眾多小規模礦山的采選技術落后,存在只重視產量卻忽視生態環保的現象,一些企業更是存在只采礦不回填等問題,而這不僅會造成生態環境的惡化,而且還會產生很多自然災害隱患;第三,經過多年的發展,很多優質、易采的礦區都陸續得到了充分的開發,這些礦區的資源貧化問題逐漸暴漏,再加上新礦的勘探和開采難度不斷提高,進而都造成了礦山的生產成本增高、資源的緊缺形勢日益嚴峻。

3礦產資源管理不注重生態環保的原因及表現

工業化和城市化對生態環保產生不利影響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礦產資源的過度利用,具體則表現為礦產資源管理不注重生態環保,體現為:第一,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的監督管理機制不健全,有些甚至還在沿用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的手段,這種粗放的管理機制忽視了對生態環境的評價,亂采濫挖、大礦小開、采富棄貧、破壞生態等現象非常普遍。在這種情況下,對礦產資源加強管理和整合,尤其是對于一些對生態環境破壞較大的礦山企業進行治理已經成為了當務之急。第二,很多礦山企業缺乏基本的生態環保意識,存在只重視產量而忽視生態環境修復和治理的問題,至于實際應用中的環境修復和治理措施更是非常缺乏,導致礦山周邊的生態環境可能會遭到嚴重破壞,如圖1所示。例如金屬礦山開發中形成的廢石、廢水、廢氣和尾砂等沒有經過處理就隨意注入到周邊的自然環境當中,各種露采小礦山毀壞、壓占土地的現象十分嚴重,沒有得到有效地治理。

4生態環保視角下的礦產資源管理機制創新途徑

(1)礦產資源法律體系建設生態化,明確生態環保目標。首先,國家和地方政府應建立健全礦產資源法律體系,尤其要重點突出生態環保的內容,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必須加以明確。其次,生態環境保護不是一種單獨的法律責任,而是需要借助多種法律手段來實現,例如可以加入與環境影響評價、環境修復監督、環境保護保證金等相關的法律制度,以形成一個比較完備的生態環保體制。最后,加強礦產資源保護與綜合利用的立法,融入生態環保的理念,為促進礦產資源行業綠色發展提供法律依據。

(2)健全礦產資源規劃管理制度,體現生態環保理念。礦產資源的規劃管理要統籌好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和地區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實現礦產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此外,還要建立礦產資源規劃實施的配套監督機制,對依生態環保理念制定的規劃的落實情況加強監督。

(3)礦產資源稅費管理制度生態化,突出稅收對生態的調節作用。首先,在礦產資源的稅費法律體系中,要體現諸如促進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使用、提高資源的利用率、減少對環境的污染以及重視對環境的修復等理念;其次,對當前的礦產資源稅費進行調整,調整后的稅費應主要用于對礦山生態環境的修復和治理上;最后,構建礦產資源生態稅費體系,設立諸如生態環境保護稅、礦山環境修復保證金等稅費制度。

(4)重視資源環境監督,完善礦產資源監督管理制度。首先,根據生態環保的要求和當前的開發技術水平制定新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考核制度,從而促進礦產資源行業的綠色發展;其次,礦產資源監督要進一步強化對礦業權人履行生態環保義務的監督,督促其在開發利用中就采取措施減少生態破壞和加強環境修復;最后,國家和地方政府要高度重視并有效制止各類嚴重破壞生態環境的開采行為,做到及時識別和查處,并依法追究相關企業和人員的責任。

5結語

新時期下,經濟增長方式要求實現提質增效轉型,而作為經濟發展重要物質基礎的礦產資源也必須進行管理機制創新,只有更加突出生態環保的理念,才能促進礦產資源行業的長遠發展,進而也才能為經濟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好地支撐。

參考文獻:

[1]汪民.以礦產資源可持續利用促進生態文明建設[J].中國科學院院刊,2013(2):226~231.

[2]李建功.轉型綜改《總體方案》解讀之二:完善資源能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修復機制規范礦產資源管理促進資源持續利用[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3(2):22~23

[3]陳從喜.構建基于生態文明建設下的礦產資源管理新機制[J].礦產保護與利用,2012(6):1~5.

篇8

Abstract: "Once machine opens, wealth will come; cannon sounds, gold piles up," this is a folk of mining. Encouraged by this folk, people have cruelly stripped the mountains' clothes and "belly cut open", which rocked the mountain in the sun relentless in the seventies and eighties of last century. At that time, using these words to describe the disordered environment of exploitation of mines is very appropriat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ine waste, presents the problems of mine, the effective transformation methods of the mining geology, and future effective strategy for the protection of mining geology.

關鍵詞:殘忍;無情;無序開采;廢舊礦山;有效改造;地質保護;策略

Key words: cruel;ruthlessness;disorderly exploitation;mine waste;effective transformation;geological conservation;strategy

中圖分類號:TD16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33-0297-02

1廢舊礦上的現狀

礦產資源是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但礦產資源開采是把“雙刃劍”,一方面為社會提供必需的資源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面也會不同程度地造成生態環境的破壞。礦山生態環境問題較嚴重。礦產資源開發破壞污染土地總面積32萬公頃,被破壞土地的恢復率僅為2.84%。主要城市近600個采石場造成主要城市及周邊嚴重的生態環境破壞和大氣污染。三峽庫區部分小煤礦、建材礦山開采造成較嚴重的水土流失和較多的次生地質災害。

2廢舊礦山地質存在的問題

礦山的基礎性、公益性地質工作薄弱,商業性勘查處于起步階段,早期的調查成果尚需修測、修編及更新。區域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工作成果精度低、參數少。三峽庫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等工作嚴重滯后,商業性勘查剛起,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矛盾突出,缺乏足夠的后備資源基地,地勘資金嚴重不足,地勘隊伍人才難以穩定。礦產資源管理較薄弱,礦業體制改革和對外開放滯后,市場配置資源機制不健全;管理手段落后,礦產資源資產化、信息化管理尚未起步;礦業法規、政策、規劃、標準不健全;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的宏觀調控能力和執法力度較弱,一些地區地方保護主義盛行,監督管理以罰代法現象較為普遍。開發利用方式粗放,綜合利用程度低,礦山開采中,采主棄副、采富棄貧、采易棄難、亂采濫挖現象較普遍。特別是眾多的鄉鎮集體和個體礦山,開采方法原始,技術裝備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生產安全條件差,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低。

多數礦山未考慮共、伴生礦產的回收,礦產資源浪費和破壞嚴重。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和布局不盡合理,大多數礦山規模小,生產工藝落后,設備陳舊,許多礦產的采、選、冶生產能力失衡,產業鏈較短,產品結構單一。礦山主要集中在城鄉及其周邊地區,東部和邊遠地區的礦山建設明顯滯后。礦山生態環境問題突出,許多礦山企業重開發、輕生態環境保護。礦山生態恢復治理率和土地復墾率低,由礦山開發活動觸發、誘發、擴大的次生地質災害較為嚴重,局部地區水源、大氣、土地受到嚴重污染。

3改造礦山地質的有效方法

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堅持開源與節流并舉、開發與保護并重、把節約放在首位的原則。加強并超前進行礦產資源調查評價與勘查,提高資源的可供性;依靠科技進步,合理開采,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利用效率,降低資源耗竭速度。堅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區域經濟發展相結合的原則。突出重點,分級負責,分步實施,提高資源開發利用的科技含量,促進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提高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建立多元、安全、穩定的礦產品供給體系;實現公益性地質調查評價與商業性勘查分制運行,基礎性地質調查和礦產資源勘查取得一批新的成果;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開發優勢礦產,提高礦產利用效率,實現礦業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進一步控制礦山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強礦山生態環境的監測預防,加大庫區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力度,促進礦產開發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全面推進礦產資源信息化和網絡化建設;建立以礦業權為核心的礦業生產要素市場;加強相關法律法規建設,加大對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的執法監察力度。堅持宏觀調控與市場機制相結合的原則。在國家法律、法規、政策指導下,充分發揮市場優化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優化資源利用結構和布局,調控資源利用總量。堅持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相統一的原則。

嚴格礦山閉坑工作的審查與管理,礦山閉坑應向市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提交含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的閉坑報告。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方案實施后,經市國土資源、環境保護行政主管部門檢查驗收合格,方可退還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履約金和土地復墾保證金。積極爭取國家專項資金和地方配套資金,以景觀生態學思想和生態系統理論為指導,改變單純的廢棄礦山土地復墾的觀點,采用工程技術、生物技術和生態農藝技術相結合的方法,開展重點閉坑礦山受破壞土地的復墾與生態環境恢復和重建。對現有生產礦山的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進行專項規劃。建立健全礦山生態環境監督管理體制、生態環境治理責任制和責任過錯追究機制。對開采造成生態環境破壞、誘發次生地質災害和環境污染嚴重的現有生產礦山,責令限期整改,逾期不達標的,予以限產或關閉。切實做到強化管理,定期監督檢查,嚴格執法,使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不欠新帳。鼓勵采用先進的采、選、冶工藝,開發低廢、無污染的礦山清潔生產技術,實現礦山廢棄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各級地方政府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監督礦山企業進行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建立地質災害監測網絡。

在可能誘發次生地質災害的區域建立監測網點,有效地預防次生地質災害。嚴格執行國家環保標準,礦山“三廢”必須達標排放。因地制宜,實施不同類型礦區的生態環境恢復治理和重建示范工程,進行礦山土地整治與復墾、“三廢”的綜合處理與利用。建立礦山生態環境履約金制度與土地復墾保證金制度。根據“誰破壞,誰治理,誰受益”原則,鼓勵礦山企業增加生態環境保護及污染防治的資金投入。對利用先進技術復墾、開發廢棄礦坑和塌陷地的,可優先享受復墾土地的使用權,并依法享受開發荒地后一定時期內的免稅;執行對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及恢復治理工作做得好的礦山企業減收礦產資源稅、優惠貸款、提高礦產資源廢棄物綜合利用的利潤留成率等優惠政策。

4保護礦山地質的策略

鼓勵社會和企業多渠道籌集資金,開展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經濟效益為目標的商業性勘查;鼓勵在經濟欠發達且具資源潛力的地區開展礦產資源勘查;鼓勵礦山企業在礦區周邊和深部開展礦產資源勘查;禁止在國家劃定的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重要風景名勝區、重要地質遺跡和文物保護區等區域內進行礦產資源勘查。完善礦山“三率”考核體系,加大礦山“三率”監管力度。制止采富棄貧、采厚棄薄、采易棄難、亂采濫挖等破壞礦產資源的開采行為,采用合理的礦山開采系統、先進采礦方法、回采工藝以及先進的選冶技術和設備,提高資源回收率。

參考文獻:

篇9

2005年以來,國土資源廳就著力對礦產資源開發秩序進行規范整頓,首先對礦業開發過程中出現的違法違規行為進行了集中整治,使違法勘查、開采行為得到了及時查處,并初步建立了礦產資源管理的長效機制。在治理打擊各種非法行為的基礎上,確定對鎢、煤、稀土三個礦種和五個重點礦區實施資源整合,特別是針對自治區煤炭資源開發規模小、礦山多、開發水平低、破壞環境、浪費資源嚴重等實際問題,全面部署并開展了全區煤炭資源整合工作。

其次是對非煤礦產資源進行整合和專項整治。在完成煤礦整合和技改工作的基礎上對非煤礦山進行了全面整合,并對不符合安全生產要求,存在安全隱患,不符合要求的小選廠、冶煉廠、尾礦庫及未執行環評、違反“三同時”制度的企業進行了全面整治。通過整合和專項整治,到2009年,全區采礦權數在2006年的基數上減少了30%,整合區的探礦權數減少了30%,有色金屬、貴金屬、鐵礦的選礦廠減少了20%左右,下游加工企業減少了30%。

另外,對重點成礦帶、重要礦區和重要礦種的礦業權設置、選冶企業分布和生產經營現狀及時制定了工作方案,確定了整合主體,明確了整合方式、方法和期限。確定了45處重點整合區,確定掛牌督辦整合礦區17處 。開展了稀土等礦產專項整治工作,實現了稀土專營。目前,45個礦區的資源整合工作已全面完成并通過了十二部委的聯合驗收,稀土專項整治工作得到了國土資源部的充分肯定。

通過三個方面的重點整頓規范,全區礦產資源開發秩序規范整頓出現了良好的局面。

一是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整頓和規范工作開展以來,共查處礦產資源勘查開采中出現的各類違法違規案件3231起,吊銷勘查證和采礦證66個,移送司法機關109人,對92人追究了刑事責任,罰沒款2579.75萬元,收繳非法炸藥120多噸,雷管38萬余枚,導火索4萬余米。

二是礦產資源勘查開局和礦山企業結構優化。2005年以來,全區整合關閉煤礦近800處、非煤礦山1600多處,煤礦機械化生產水平由35%提升到90%以上,非煤礦山開采技術水平明顯提高,礦業權設置趨于合理,資源賦存條件、生產規模和資源儲量進一步協調,礦山企業數量結構明顯優化,整合的礦山符合礦區總體規劃和礦業權設置方案。礦產資源開始向優勢企業集中,全區形成了包頭白云鄂博、哈達門溝、巴彥淖爾東升廟、鄂爾多斯準格爾和東勝煤田、錫林郭勒盟勝利煤田和白音華煤田、赤峰拜仁達壩、白音諾爾等一批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礦業基地。礦產資源開發規?;⒓s化程度明顯提高。

另外,烏海市烏達礦區,原有3個國有礦山和30個地方煤礦,整頓與整合中將30個地方煤礦全部關閉后,由國有大礦以垂直劃界的方法后,將不能整體開采的區域劃歸由4家地方企業開采;鄂爾多斯市萬利礦區將煤礦55家整合重組為30家;包頭市白云鄂博鐵、稀土礦區將2家開采企業和1家探礦單位全部劃歸由包頭鋼鐵集團公司統一開發;白音諾爾礦區原有4家開采企業中,注銷了3家企業的采礦許可證,只保留了國有的白音諾爾鉛鋅礦1個采礦權;甲烏拉礦區原有4家采礦企業,將1家開采企業采礦權予以注銷,其他3家采礦企業重組,實現了一個礦區一個采礦主體。

三是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明顯提高。通過整頓與整合,全區礦產資源開采回采率大幅度提高,共生、伴生礦產得到綜合利用,資源綜合回收利用率明顯提升,礦山“三廢”的回收利用能力得到增強,廢石、尾礦等礦業固體廢棄物得到妥善處理和二次開發利用。自治區煤礦數量由2005年的1378個減少到目前的598個,平均單井產能由2005年不足14萬噸提高到140萬噸,30萬噸以下礦井全部退出市場。資源回采率由2005年的20%提高到60%以上。原煤產量由2005年的2.6億噸增至2010年的7.87億噸。地下開采的金屬礦產回采率達到85%以上,露天開采達到95%以上。各類非煤礦礦產選礦回收率提高了2個百分點,綜合回收共伴生礦種能力提高10%。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篇10

關鍵詞:礦產資源 開發利用 生態保護

礦產資源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近年來,我縣有限的礦產資源在開發利用中為我縣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同時,也在開發利用中引發了不少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等不良現象,為此,我們作為礦產資源管理工作者,充分認識礦產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各項方針政策,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進一步加強和嚴格管理好我縣礦產資源,具有積極的作用。

一、我縣礦產資源的基本情況

1.我縣礦產資源的分布情況

我縣境內礦產資源已發現的有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非金屬、燃料、礦泉水等礦種14種,產地有60多處,其中探明儲量的礦產6種,列入《青海省礦產儲量表》的礦產6種,其中非金屬礦有4種,水氣礦產2種。截止目前,我縣開采的礦種7種,分別是石英巖、大理巖、石膏、白云巖、建筑用石料、磚瓦用粘土、礦泉水,我縣的優勢礦產是:溶劑用石英巖、水泥用大理巖、石膏;潛在優勢礦產是:石油、礦泉水、煉鎂用白云巖;短缺礦產是:鋁土礦、煤、地下水。我縣優勢礦產中,溶劑用石英巖含sio2最高達99﹪,主要用于我縣冶煉硅鐵,該礦點分布面積較大,出露在北山寛都蘭至傲溝一帶,其中寛都蘭一帶曾進行過地質普查,探明資源儲量136.5萬噸,對其他地區經簡測,提交資源量187.41萬噸,其次優勢礦產之二的水泥用大理巖,主要分布在北山婁子溝一帶,是全縣水泥廠生產的礦石原料供給基地,累計探明資源儲量533萬噸,以上兩種礦產是我縣支柱產業所依托的重要礦產,其他礦種的儲量尚不清,需進一步調查。

2.我縣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現狀

我縣的礦產開發已形成了以個體開發為主、集體、股份制共同開發的局面。目前開發利用的礦產有8種,分別是石英巖(開采礦點有16處)、大理巖(礦點有2處)、石膏(礦點1處)、白云巖(礦點3處)、建筑用石料(礦點3處)、粘土礦(礦點17處)、礦泉水(礦點1處)、砂石(礦點8處)。全縣共有各類開采礦山51家,形成規模的企業有2家,即民和祁連山水泥有限公司和浙江蒲峰水泥有限公司。近年來,我縣礦產資源的開發,推動了地方工業經濟的發展,特別是本縣支柱企業硅鐵廠、水泥廠的穩步發展都離不開本縣礦產的保障供應,為全縣經濟的發展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二、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

民和縣礦產資源開發發展不平衡,這是由于市場經濟、地方經濟等客觀因素以及一些主觀因素影響,礦產資源開發存在不少問題。

1.礦業結構不合理

礦山數量多、分布散、規模小,小型礦點開采企業及個人開采占全縣礦山數的約80﹪以上,石英礦的開采以前管理混亂,企業互相壓價、互相競爭,浪費了不少資源,沒有很好的實現資源的有效利用價值,自2008年元月成立礦業協會以來,石英的開采利用逐步走向規模化、價格合理化、效益化,有效防止了對資源的浪費。

2.礦山生態環境破壞嚴重

開采礦產資源肯定會對周圍的礦山生態環境遭到影響破壞。我縣采礦權人對保護環境法律意識淡薄,采富齊貧,廢石廢渣隨意堆放,易造成河道行洪阻塞,最終易造成水土流失或泥石流等災害發生,礦山開采對生態環境的直接影響主要是破壞土地、損毀植被、土層剝落、局部地面塌陷、山系裂縫、水質污染等,有的礦山企業已停采,但沒有遵照“誰開采、誰治理、誰破壞、誰恢復”的原則,對廢棄礦山沒有進行恢復治理,影響了整個山脈的外觀形象。

3.礦產資源管理措施水平不高

由于人員、技術設備等限制,對礦業活動動態監控力度不夠,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依法行政力度不強,從而造成違法違規現象的時有發生,影響整個縣域經濟的發展。

造成以上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礦產資源規劃不夠完善

民和縣第一輪礦產資源規劃于2003年完成實施,但我縣礦產資源的勘查程度很低,資源的開發沒有形成規模,資源回收利用水平低,浪費嚴重。礦產資源整合力度不大,整合目標不太明確?,F在進行的第二輪礦產資源規劃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均應在規劃中加以解決。

2.礦山采礦權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資源保護意識淡薄

我縣礦山開采主要以個體為主,進行小規模開采,對礦山的投入不高,開采技術落后,多數礦山企業只顧眼前利益,不顧長遠利益,只顧經濟效益,忽視社會責任,“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以犧牲環境為代價,來換取眼前的經濟效益,對礦產資源如何在開發中實現有效利用、在開發利用中如何保護等,認識不清,意識淡薄,缺乏可持續發展理念。

3.監督管理不到位

由于管理人員少,技術設備落后,對探礦權、采礦權中出現的非法轉讓、越界開采、非法采挖砂石等現象監管不到位,日常巡查工作抓得不緊,致使出現當場抓住停產,撤銷設備,過后偷著采、偷著挖,措施不力,不能對非法采挖砂石的業主給予強有力的打擊。

三、意見與建議

以科學發展觀為主線,以一城兩區建設為載體,再塑青海東部門戶新形象為目標,對我縣礦產資源的合理開發利用,促進礦業經濟健康發展,提出以下意見與建議。

1.加快礦產資源的地質勘探和詳查工作,徹底摸清家底,積極爭取國家、省、地的各種勘探資金,加大商業性勘查力度,同時吸納社會各方資金進行勘查,摸清我縣礦產資源的潛在力,增強后備資源,努力找礦,找優勢礦。

2.加強礦政管理,提高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

(1)進一步加大礦業秩序整治力度,把開采中沒有按一定的開采方式、開發方案進行的,列入重點整治;存在礦山安全隱患、不及時清理危巖、浮石、掌子面傾斜角度大、開采中私存雷管、炸藥等存在安全隱患的企業,查處一項,嚴格進行停產整頓,防止發生惡性事故;對已發放的采礦許可證進行清理,手續不完善的及時補交、完善,對礦業權進行非法轉包、轉讓的行為,依法查處,建議發證機關核銷,對停而不采,亂采亂挖、隨意堆放廢石廢渣、影響行洪的礦山企業,進行限期警告整頓。

(2)加強礦山管理,提高資源利用率,嚴格市場準入,限制開采技術落后、資金條件差的企業,控制高能耗項目上市,大力推廣節能降耗生產技術新工藝,堅決淘汰浪費資源的落后工藝、設備。

3.加強礦山生態環境保護及恢復整治

(1)保護礦山生態環境

堅持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與生態環境保護并重,預防為主、懲治結合,嚴格進行礦山環境評價制度,禁止在重要風景區、自然保護區內探礦、采礦,控制在生態保護區內開采礦產資源,禁止新建對生態環境生產不可恢復利用的破壞性的礦產開采項目,禁止在湟水河河道、黃河兩側的可視范圍內進行采砂,確保河道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