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業財務風險與防范范文

時間:2023-10-17 17:35:3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小企業財務風險與防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與防范

篇1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風險

一、財務風險的基本特征

(一)客觀性

財務風險是中小企業在經營與發展的過程中不可回避的一個重要問題。財務風險產生于中小企業與市場經濟條件的互動,符合一定的價值規律,具有一定的客觀性,不為人的意志為轉移。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產生原因決定了其客觀性的特征,財務管理風險產生的原因也較為客觀。包括作為載體的社會經濟環境、市場經濟下的相互競爭和市場環境本身都是原因之一。客觀性要求決策制定者對中小企業深入剖析,比較各種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不斷總結,發現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相關規律。為中小企業將要面對的財務風險做好準備,防患于未然。

(二)不確定性

財務管理本身是一個復雜嚴密的工作。受限于中小企業的會計工作人員自身素質,對財務風險不能做到有效識別。風險本身就是不確定性產生的,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可以在任意的時間和地點產生。受到專業訓練的的財務工作者有能力感知即將發生的財務風險,但中小企業一言堂的組織結構不能賦予財務人員足夠的權限進行預防,使中小企業面對財務風險束手無策。不確定性也代表了財務風險可能隱性潛伏于中小企業,隨時都可能發生。對于中小企業來說如果對于財務風險放任自流很可能導致破產。

(三)全面性

全面性是指存在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整個過程中,資金籌集、資金運用、資金積累分配等財務活動都能夠產生的財務風險。因此,我們不僅采取措施應對各種中小企業財務活動中產生的財務風險,同時對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進行控制和管理,還要權衡好中小企業的各種財務關系。

(四)復雜性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較為復雜。首先,中小企業受到規模限制,容易進行產品品種的轉換,經營活動具有很強的靈活性。其次,中小企業只能隨經濟形勢和行業趨勢擺布,任何變動都會對中小企業經營造成一定的影響,在進行財務風險預測時需要考慮的因素較為復雜。最后,財務風險在不同的中小企業中也會具有不同表象,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所以說,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具有一定的復雜性。

二、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負債造成的財務風險

資本結構不合理是現實中中小企業面臨的最為緊迫的問題。在融資方式的選擇上留給中小企業的余地不多,為保證發展速度,中小企業偏向于高杠桿的資本結構。但是受限于視野,中小企業在增加負債占比時增加了無法償債的隱患,一旦經營出現波動造成資金鏈斷裂,企業就會面臨破產風險。

(二)資產缺乏流動性造成的財務風險

中小企業受到規模的限制,現金集中于存貨周轉,并沒有多余資金配置于其他流動資產。如果市場出現波動造成存貨積壓,或者應收賬款不能收回,就會產生潛在財務風險。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只能選擇抵押固定資產,同時承擔高額利息,若市場行情無法扭轉,潛在風險就會轉為現實。

(三)管理者缺乏風險意識

在中小企業中作出最終投資決定的管理者往往就是企業投資人,而非受到專業訓練的財務人員。管理者仍然受粗放式經營理念的束縛,投資決策往往建立在過去成功的經營成果之上,對產業發展缺乏了解和規劃,盲目擴大規模,而非理順經營思想和提高經營效率。當企業真正面對財務風險時,沒有根本的應對方案。

三、防范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對策

(一)調整資本結構

對資本結構進行合理調整,按照企業實際處境確定負債規模。中小企I在享受財務杠桿帶來的最大收益的同時,也要合理測度能夠承受的財務風險,處理好負債收益與成本之間的關系。企業同時應將重心向資本積累傾斜,在維持財務杠桿效用的前提下,降低償債風險。

(二)建立財務風險預警系統

全面有效的預警系統是抵御財務風險的基石,是防范財務風險的中心之一。我國中小企業需要建立長效和短效的風險預警系統。在短期監控企業現金流量的波動情況,及時采取措施以應對風險苗頭;在長期監控資產負債率變動情況、資產管理狀況和增長情況,最終通過分析這些因素,提前對風險進行預警。

(三)完善內部控制體系

我國中小企業缺少切實可行的內部控制制度,中小企業結合適合自身的內部控制制度,企業內部財務信息順暢流通。財務人員和企業管理者根據企業實際情況規劃企業發展路徑,將企業戰略分解成能夠執行的細節,及時分析掌握的財務信息,制定出適合企業發展路徑的,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財務風險防控措施。中小企業管理者應更新經營理念,將目光著眼于長遠的行業發展趨勢,避免單純逐利行為。

參考文獻

[1]劉鑫.淺析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與防范[J].商業經濟,2013,04:97-99.

[2]許亞湖,顏廷茹.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分析與防范研究[J]. 會計師,2014,23:5-6.

[3]季東.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對策的探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5,05:220-221+248.

篇2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成因;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12.25 文章編號:1672-3309(2013)12-62-02

一、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

(一)外部因素

在當前運行的經濟體制下,幾乎各行各業都會受到國家宏觀政策以及社會發展環境的影響。而一旦外部環境發生改變時,中小企業由于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同時又不像大企業那樣有機會爭取對自己有利的政策,往往出現反應滯后,以及無法采取有效地防范措施,從而帶來財務風險。

在籌資政策上,中小企業與大型企業相比就存在弱勢,民營中小企業又不重視企業信用的培養,結果導致當前中小企業資金籌措渠道的短缺。在股票市場,小企業沒有足夠的實力可以像大型企業那樣通過發行股票來融資;在發行企業債券上,因發行額度小也難以獲得;而想要向銀行申請貸款,往往又會因為本身信譽度不夠,缺乏還款保障證明而無功而返。而最后中小企業想要獲得外部資金,就只能通過尋找第三方提供擔保,從而造成中小企業間互相提供擔保,從某種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融資風險。

(二)內部因素

從中小企業發展情況上來看,財務風險管理意識普遍薄弱。領導層的管理能力不足,偏低的財務素養也導致企業淡化對財務管理的關注,而將注意力放在了如何使企業短期利益達到最大化,這樣做出的決策在沒有考慮潛在財務風險的情況下,增加了大量的主觀性和隨意性。管理者在權利和責任嚴重不相稱的環境下,很少做到真正為企業發展考慮,而是只是為了自身利益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決策,這就很可能為企業帶來潛在的損失。由于中小企業在挑選財務人員時多是任人唯親,存在大量裙帶關系,而財務部門又是企業風險控制的重點,造成風險管理在下層員工中無法有效開展。再加上不合理的財務管理制度,使真正的人才難以實現其自身價值,優秀的財務人員在這樣的企業當中很難發揮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會缺乏對企業的歸屬感,沒有很高的工作積極性,最后甚至導致企業人才的流失。而在真正的危機出現時,企業又會陷入“無人可用”的尷尬局面,這就從人力資源方面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二、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

(一)重視分析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

雖然宏觀經濟環境和相關政策的變化難以預計,但這并不代表企業就可以依次為由被動的接受變化帶來的影響,相反企業更應該在平時做好充分的準備來應對可能出現的情況。在外部經濟繁榮,政策有利于企業的時候,企業不能安于現狀,要做好預防準備,針對可能出現的宏觀環境變化提早制定不同的財務、經營政策,使得企業在環境變化到來時能走在別人前面。面對復雜多變的宏觀環境,企業需要招聘具有一定風險管理意識的員工,從而組建具有一定風險防范能力的財務部門,健全企業內部控制機制,確保內部信息的真實性與有效性。而在外部環境發生變化之時,將平時所做的備選財務策略替代現有的,更好的做好應對辦法,以此大大降低因經濟環境變化給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

(二)提高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

首先,要提高企業管理者的財務風險意識,只有管理者充分意識到財務風險對企業的重要性,才能在企業籌融資決策中考慮到潛在的風險,并且能夠在組織機構設置中建立高效的財務機構,并選拔具備一定風險意識的財務工作人員。同時,在管理者的授權下,企業能夠更好的完善各類內部監督機制和內部控制制度,做到從多方面為可能出現的財務風險做好預警。其次,財務風險意識不是只要企業上層管理者有就行,全體財務人員需要人人都培養這種思想,要想成功判斷企業的財務風險勢必要從每一個財務人員身上做起,并將其刻入企業文化中。

(三)建立企業資金使用效益監督制度

中小企業內部應定期對公司資產周轉狀況進行審核,加強對應收賬款、流動資產等的管理,減少應收賬款周轉天數,從而提高資產管理方面的效率,使得企業營運能力得到增強。建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會計控制制度,做好對企業庫存商品、原材料等的登記驗收工作,加強對企業庫存現金、銀行存款的管理,做好對產品從購買到加工再到出售的全程跟蹤。加強日常資金管理保證資金的合理匹配,通過預測資金收回和支付的時間使流動資金在企業所有貨幣資金中達到合理比重。對企業財產的監督與登記工作需設立兩個崗位,從源頭上杜絕內部人員私吞公有財產的可能,防止企業自身出現監守自盜的財產風險。

(四)進行科學的籌資預測

中小企業要想擴大生產規模,籌集資金的準備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為了使企業經濟效益達到最大化,如何以盡可能低的成本獲得盡可能多的資金供應成為管理者們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1.優化資本結構。企業應結合本企業財務狀況,確定一個科學的資金結構。一方面應籌集到足夠的資金以滿足生產經營的需要,另一方面資金并不是籌集的越多越好,超過實際需要的資金不但會增加企業的負債率,企業還得為此支付不必要的利息費用,影響了企業效益。因此企業可以通過借鑒同樣發展規模企業的籌資方式,結合自身實力,短期、長期經營戰略等情況確定經營負債和金融負債比例,實現資本結構的最佳配置。

2.選擇好的籌資方式。籌資方式包括股權籌資和債權籌資,不同的籌資方式為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也不相同。應將各種條件的籌資機會都列入考慮范圍,確定合適的籌資方式,盡量避免由于籌資方式選取的不恰當而引發的財務風險。而企業對籌資對象的確定和對籌資實際的把握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對籌資風險的強弱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企業應在籌資渠道既定的情況下采用最合理的方法籌措資金,以使企業價值達到最大化。

3.合理安排負債期限結構。企業籌措來的資金按照還款期限長短可分為長期資金和短期資金,其中長期資金因其占用時間長,在資金占用期間會為企業利益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因而企業需要承擔與長期資金相應的經營風險及利率變動等所帶來的影響。而企業由于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出現暫時性的資金周轉困難,通常會籌集短期資金。看似成本較低又具有一定靈活性的短期資金會使企業近期到期需要償還的債務增多,企業短期償債壓力會增大,影響企業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因此,企業需要認真審視不同時期的資金需求,在充分考慮企業現有的償債能力和未來的盈利能力之后,決定是目前短期承擔較大的還債壓力還是承擔長期的通貨膨脹風險。

(五)注重投資決策問題

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免不了進行各種決策,其中投資決策決定了企業未來一段時間的資金水平,以及企業的負債風險,所以對投資決策都會格外重視。一般說來,投資決策都是企業管理者從手中現有投資方案中選擇的一個或者幾個認為有一定市場潛力,能在未來為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方案,然后用企業自有資金或者通過外部金融機構籌集的資金對方案進行投資。由于涉及企業未來資金的安全,故企業管理者在決策前必須對每一份投資方案進行認真的分析和考慮,對可行性方案都要通過市場調研反饋和預測企業的未來資金流情況等的綜合分析,認真評價,從中選擇最優決策方案進行投資。另外,企業還需要建立科學的投資管理體系,充分發揮集體的才智,保障投資決策的民主性,科學性。在兼顧民主與科學的同時,需要引入決策責任制,將決策相關負責人與投資決策掛鉤,只有決策者承擔了一定的責任,才能做到合理的決策權責分配。做好從投資前期的資料審查,到中期的進一步論證,再到后期的拍板決定的全程跟蹤與監控,最后使決策盡可能完美。而在投資決策過程中,企業首先應根據本身資金實力水平與企業信譽度情況合理預測企業所能提供的最大投資金額和必要投資金額,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投資目標額,從而大大降低投資決策失誤所帶來的財務風險。

(六)建立財務預警機制

財務預警機制的基本功能是可以作為一種預知財務風險的征兆。當企業內有財務困難或不正常的現象出現時,預警機制接受這一征兆并發揮其預警的作用,可以提醒企業經營者盡早采取措施,防止財務風險進一步擴大。在這里需注意兩個方面,首先財務風險預警是建立在企業提供真實的財務信息和對外負債資料為基礎上的,這就要求企業及時完善自身內部外部的財務信息,為風險預警系統提供真實可靠的數據。其次,不能過分強調定量分析的重要性而忽視定性分析,雖然財務報表是預警指標的主要來源,但有時財務風險的發生不能僅通過財務報表上的數據表現出來。在財務預警機制無法識別風險的時候,這就要求企業財務人員具備一定的能力,看出隱藏在財務報表后面的信息,通過自身經驗分析被投資人財務近況、經營偏好等信息來做出定性的分析。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日趨完善以及當前宏觀經濟環境的不斷好轉,中小企業在面臨經濟復蘇的同時也面臨著來自國內外企業的競爭,在此背景下,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成為了企業不容忽視的一部分。因此,中小企業的管理者要充分認識到提前做好財務風險防范并及時對風險進行控制的重要性,不斷提高企業財務部門人員的專業技能及財務風險意識,不斷完善和健全企業財務管理制度以及預警機制,以確保中小企業在夾縫中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永成.我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其防范[J].北方經濟,2010,(02) .

篇3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范;控制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特定的客觀情況下和特定的期間內,在企業經營運作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或無法預料、控制的企業外部環境和內部經營條件等不確定性因素的作用,使得企業資金運動(資金流)的效益性降低和連續性中斷,進而使得企業的實際經營績效與預計目標發生背離,從而對企業的生存、發展和盈利目標產生負面影響或不利結果的可能性。

        中小企業由于自身實力薄弱、資金不充足等原因,在市場運作中應變能力差,因而迫切需要加強經營管理理念,加強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和健全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建立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體系,形成一個可以遵循的財務風險防范系統,將近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結合起來,努力提升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創造長久價值的能力。

        一、引發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

        (一)外部環境。引發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外部環境包括經濟因素、自然因素、法律環境、社會因素和科學技術因素。這些因素存在于企業之外,它對企業的經營管理、財務狀況產生的巨大風險是難以準確預見和無法改變的。如當前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中小企業產生的沖擊,許多中小企業面臨財務癱瘓處境,威脅著中小企業的生存和發展。中小企業由于受經營理念、財力、物力、人力的限制,其財務管理不能適應復雜而多變的外部環境,必定會給中小企業帶來財務風險甚至財務危機。

        (二)內部因素。管理層風險意識缺乏導致財務風險。在現實工作中,我國許多中小企業的經營者、管理層和財務人員缺乏風險意識,認為只要把生產搞好,有經營利潤,只要管好用好資金就不會產生財務風險。風險意識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經營決策失誤導致中小企業財務風險。我國許多中小企業的經營決策、財務決策普遍存在著經驗決策及主觀決策現象,財務決策失誤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學合理的可行性分析,主觀臆測嚴重,重大事項不經集體決策審批而個人單獨決策。財務決策失誤是產生財務風險的又一重要原因。

        財務人員風險意識落后導致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由于長期以來在思想上受財務制度的束縛,財務人員風險意識落后,尚未樹立時間價值、風險價值等科學概念,反映在財務管理目標上,就是未能確立起最優化思想。

        企業內部控制、監管體系不健全導致財務風險。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管理部門的約束機制不到位,審計監督乏力,甚至缺少必要的內部監控體系及制度,在資金管理、使用及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權責不明、管理混亂的現象,使得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產流失嚴重,資金的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證。

        二、防范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措施

        財務風險管理是指企業在充分認識其所面臨的財務風險的基礎上采取各種科學、有效的手段和方法,對各類風險加以預測、識別、分析、控制和處理,以最低成本確保企業資金運動的連續性、穩定性和效益性的一項理財活動。

        (一)建立財務危機預警系統。企業財務危機預警系統,作為一種成本低廉的診斷工具可預知財務風險的征兆,當可能危害企業財務狀況的關鍵因素出現時,財務危機預警系統能發出警告,以提醒經營者早作準備或采取對策以減少財務損失,控制財務風險的進一步擴大。中小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應隨時加強對財務風險指標的分析,適時調整企業營銷策略,合理處置不良資產,有效控制存貸結構,適度控制資金投放量,減少資金占用,還應注意加速存貨和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使其盡快轉化為貨幣資產,減少甚至杜絕壞賬損失,加速企業變現能力,提高資金使用率。

        (二)建立財務風險意識。中小企業要時刻關注國家宏觀政策的變化,關注國家產業政策、投資政策、金融政策、財稅政策的變化,管理層應對企業投資項目、經營項目、籌借資金、經營成本等方面可能產生的負面效應進行提早預測,以便及時采取措施。管理層要關注市場供需關系的變化,防止企業成本費用和資金需求增加使財務成本上升和資金鏈的中斷而出現經營虧損或資不抵債的財務危機。企業經營者要根據政策因素變化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和投資方向,避免企業步入財務危機。在銷售方面注重產銷銜接,以銷定產,及時調整營銷策略,積極開拓新渠道,培育新用戶,加速貨款回籠,加強業務整合,提高企業整體抵抗風險的水平。

        (三)建立企業內部監督制度。內部審計控制是一個企業內部經濟活動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規、合理和有效的獨立評價系統,在某種意義上講是對其他控制的再控制。內部審計在企業應保持相對獨立性,應獨立于其他經營管理部門,確保審計部門發現的重要問題能送達治理層和管理層。對于不具備條件的中小企業可聘請外部審計機構和人員進行內部審計。

        (四)建立內部控制制度。要建立中小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會計控制制度,如對企業的貨幣資金控制、采購與付款控制、銷售與收款控制、對外投資控制等。實施內部牽制制度,對不相容的崗位實行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建立回避制度;會計負責人的直系親屬不得擔任出納人員;嚴禁擅自挪用、借出貨幣資金;嚴禁收入不入賬;嚴禁一人保管支付款項所需的全部印章;不得由同一部門或個人辦理采購與付款、銷售與收款業務的全過程;銷售收入要及時入賬。

        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中小企業的經營者、管理者、財務人員必須將風險防范貫穿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及時了解企業財務運營的真實情況,優化財務結構,從而規避風險,改善不良經營狀況,實現企業目標,確保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壯大。

參考文獻:

[1]王竹玲.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范[j].財會通訊(理財),2008,7

篇4

關鍵詞:中小民營企業 財務報告風險 識別和防范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民營經濟逐步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民經濟中最為活躍的經濟增長點。據統計民營企業年產值增長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遠遠高于同期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民營企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顯而易見,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特別是擴大城鄉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我國民營企業的形成來看目前主要有如下幾種形式一是從個體戶起家逐漸積累發展起來,或直接由家庭成員投資興辦的家族式企業;二是朋友、同事參股合資開辦的合伙企業;三是國營或集體企業通過買斷轉型的企業等。不同程度地存在資本力量有限,從而制約了民營企業的正常常運轉和發展。

目前國家已經把中小民營企業發展的重要性提升到國家戰略層次,并著力解決針對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計劃建立多元化的融資渠道,多舉措解決小微企業融資的問題,真正培養一批具備發展潛力的中小民營企業。

在我國,民營企業的管理大多實行家族式的管理,管理者缺乏一定的企業管理知識,財務管理觀念淡薄,同時財務人員基本素質相對較低,造成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不高。同時,民營企業的管理者對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不是很清楚,其腦海中只有利潤最大化的概念,因此其財務報告所體現的包括企業資產流動性、盈利性和安全性等相關信息對債權人對其信用進行評估并不能形成足夠的支持;部分中小民營企業為了獲取某些不當的經濟利益,經常會對財務報告進行粉飾,造成財務報告失真。從而使金融機構等對向中小民營企業提供資金保持謹慎態度。面對紛繁復雜的財務報告風險,財務報告使用者如何面對復雜情況,以評價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嘗試。

一、通過關注整體的經濟及行業情況來發現是否存在虛構經濟業務

整個行業不景氣,行業內的企業普遍營業額減少,利潤率降低,但是該公司財務狀況良好。該公司可能存在維護公司對外良好形象,并保證融資渠道的暢通,通過虛構經濟業務達到粉飾財務報告的目的。我們可以從國家宏觀經濟發展狀況、企業在所處行業中的地位、業內類似企業經營實績、上下游企業生產經營狀況等信息著手,來找出或排除企業提供虛假財務報告的可能性。一般面對相同的經營環境,行業內企業業務發展趨勢具有相似性,一旦企業營業收入及利潤走勢出現與業內企業其他較大背離的狀況,需關注其收入及利潤的真實性。

二、通過審計報告評價企業財務狀況真實性

注冊會計師審計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作為一個來自企業外部的持獨立、客觀、公正立場的第三者對企業財務報表的公允性與合法性做出判斷,注冊會計師審計目標也由查錯防弊發展到對財務報表發表審計意見逐步演變為對整個社會負責。注冊會計師審計具有獨立、客觀、公正的特征。這種特征,一方面保證了注冊會計師審計具有鑒證職能;另一方面也使其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權威性。故從注冊會計師出具的審計報告類型來查證企業財務狀況的真實性,如果企業審計報告是無保留意見的,需要查看是都帶強調事項段,以及該事項對于判斷企業整體財務狀況的影響。至于出具保留意見、無法表示意見和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就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并通過尋求企業對此作出的解釋,并就解釋的充分性、合理性、完整性做出相應的判斷。

三、通過相關技術手段分析財務數據的真實性

(一)財務指標比較分析

財務指標分析是指總結和評價企業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的分析指標,包括償債能力指標、運營能力指標、盈利能力指標等,其中償債能力指標包括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現金流動負債比率、資產負債率、利息保障倍數等;運營能力指標包括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固定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等;盈利能力指標包括毛利率、營業利潤率、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等。通過對上述指標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到相對充分的企業運營及財務狀況的信息,眾所周知,財務報表數據的信息質量受制于企業管理者的職業道德,但通過對企業各項財務指標進行縱向(與企業以往年度指標值進行分析比較)或橫向比較(與同行業或類似行業企業進行分析比較),就會發現人為操縱的財務舞弊行為都會使企業的財務指標出現異常情況,或是明顯超出同行業或類似行業指標值,或有宏觀環境周期明顯不符等情況。

(二)會計科目余額異常分析

如果企業財務報告存在舞弊行為,其部分會計科目有可能出現異常情況,而且與部分相關聯的會計科目存在勾稽上的邏輯不通狀況。重點關注的會計科目有與收入成本結轉相關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應收賬款”、“存貨”、“應付賬款”,與非經常性損益有關的“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以及與關聯方及非關聯方資金拆借有關的“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等。

(三)盈利質量分析

對于一個企業來說,評價其獲利能力最終要落實到現金流入能力的保證上,即通過對現金流量的分析來對企業的盈利質量進行客觀分析。現金流量能夠提供企業當期現金的流入、流出及結余情況,能夠反映企業在籌資活動、投資活動、經營活動中現金增減變化的情況,可以正確評價企業當前及未來的償債能力與支付能力,可以正確評價企業當期取得的利潤的質量,因而它所揭示的現金凈流量比利潤表揭示的凈利潤更客觀、更充實,更能說明問題。如果我們通過對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與主營業務利潤、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凈流量與投資收益、現金凈流量與凈利潤對比,就能從中發現企業提供的財務信息是否存在虛假的情況。

四、會計報告附注中需關注事項

(一)是否存在隨意變更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行為

企業為達到人為巨額調節重要財務數據的目的,往往會同時變更多種會計政策或方法。隨意變更會計政策或方法,是違背會計一貫性原則的。企業明知這一點,他們對運用會計政策或方法變更手法舞弊,會有兩種態度:一是避重就輕,按規定在財務報告附注中披露,或者刻意渲染變更的合理性,或者對變更實情瞞天過海、含糊其辭以蒙混過關;二是裝聾作啞,不按規定在財務報告附注中披露,靜等“火眼金睛”識破,識不破賺一回,識破了認倒霉。具體調節利潤的手段包括改變折舊計算方法,改變主要固定資產的使用年限、降低壞帳準備計提比例、把收益性的支出列為資本性支出等,虛增資產的手段包括如改變期末存貨的計價方式,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式,壞賬損失的核算方式等。

(二)是否存在關聯交易舞弊行為

關聯交易能夠很大程度美化企業的財務數據,具體包括以下形式:關聯購銷。通過關聯交易虛構收入和利潤,提升企業營運能力。資金往來。通過關聯方資金拆借改善企業現金流狀況,并按約定的高額利率收取資金占用費,以此虛增利潤。費用分擔。通過由關聯方承擔相關管理、運營費用,“幫助”上市公司提高利潤。關于不合理的關聯交易也是有跡可循,可重點關注年末關聯方往來余額(包括應收應付賬款、其他應收應付款)的異常情況,以及關聯交易價格標準是否參照公允價格。

(三)是否存在突擊性重要資產轉讓行為

突擊性的重要資產能夠對財務狀況改善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具體轉讓的重要資產包括土地、房產等,通過高估資產價格的方式迅速提高企業利潤總額,并擴大權益資本規模,能夠起到粉飾財務報告的作用。

總體來看,虛假財務報告不僅嚴重制約了企業的正常發展,而且也嚴重阻礙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我們通過一系列技術和手段,準確評價企業的財務狀況和信用評估,一方面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另一方面減少投資者、債權人的財務風險。

參考文獻:

[1]廈漢平.企業財務報告分析[M].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13

[2]最新企業會計準則講解與運用[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6:43,68,164-173

[3]財政部.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第14號――財務報告

[4]葛家澍.反映經濟真實是會計的基本職能──學習《會計法》的一點體會[J].會計研究,1999(12)

[5]李爽.舞弊檢查[M]..北京:中國財政出版社,2005

[6]夏漢平.企業財務報告分析[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5.

篇5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風險 風險意識

一、財務風險

企業經營的財務成果與其財務目標相偏離的狀況是企業的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財務風險是指中小企業在進行財務活動過程中獲得預期財務成果的不確定性;根據中小企業財務活動的過程,財務風險主要包括融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收回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等。狹義的財務風險,中小企業由于融資方式不同所形成的風險,特別是指中小企業舉債融資時所產生的風險,稱為融資風險,即中小企業負債經營時面臨的到期無法還本付息的財務危機,及資不抵債的破產危機等。財務風險的存在,會對企業生產經營產生重大影響。

二、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原因

(1)外部原因。企業財務管理的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外部環境的變化對企業來說,是難以準確預見和無法改變的,中小企業如果不能適應復雜而多變的外部環境,必然面臨財務風險。一是自然成因。自然環境的各種變化作用于企業資金運動,是引發財務風險的直接原因之一。二是國家政策的影響。國家持續的通貨膨脹,使企業資金供給持續發生短缺,貨幣性資金持續貶值,實物性資金相對升值,資金成本持續升高。利率變動會產生利息的投資發生虧損的風險和不能履行償債義務的風險。三是法律環境的影響。企業應該在合法的范圍內運行,一旦超出其規定的范圍就有可能受到法律的干預和制裁,甚至給企業造成滅頂之災。四是市場環境的影響。國內經濟環境和國際經濟環境給企業帶來的風險。世界原油價格上漲導致成品油價格上漲,使運輸企業增加了運營成本,減少利潤,無法實現預期的財務收益。

(2)內部原因。一是風險意識淡薄。我國許多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認為只要保證資金鏈的順暢流通就不會產生財務風險,缺乏財務管理的能力及責任心、不能為管理高層決策提供及時有效的財務信息。二是資本結構不合理。資本結構主要是指企業全部資金來源中權益資金和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資本結構的不合理導致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其直接表現就是資金的變現能力降低,資金的流動性降低。三是企業財務活動的復雜性。企業財務活動的復雜性是我國中小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重要內因。企業進行財務預測、決策和控制所依據的會計報表、財務分析、經營分析、市場分析等信息都只能盡量接近真實情況而不可能完全反映事實,管理依據的不可靠決定了財務風險的存在。四是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財政部在 2008年6月頒布的《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基本規范》中,將內部控制的目標歸為五個方面,包含的確保經營目標的實現、防止發現糾正錯誤于舞弊、保證財產安全、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完整、確保各項法規及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外,強調了建立風險控制系統,強化風險管理,確保單位各項業務活動的健康運行。我國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形同虛設,不能起到防范財務風險的作用。

三、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對策

(1)分析宏觀環境規避風險。認真分析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及其變化,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認真分析財務管理的制度環境及其變化情況對超過企業風險承受能力、難以掌控的財務活動予以回避;為了防范財務風險,企業應對不斷變化的財務管理環境進行認真分析研究,把握其變化趨勢及規律,并制定多種應變措施,適時調整財務管理政策,改變管理方法,提高企業對財務管理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降低因環境變化給企業帶來的財務風險。

(2)提高風險意識預防風險。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可能會給企業帶來財務風險,財務管理人員應當將風險防范和控制意識貫穿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企業管理人員,財務管理人員必須經常主動進行預測分析,預先制定一套自保風險計劃,將風險防范貫穿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始終。當財務風險客觀存在、無法規避時,企業可以事先從制度、決策、組織和控制等方面提高自身抵御風險的能力。

(3)提高財務人員的素質及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能力。社會環境不斷變化,對財務人員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提高財務人員素質可以從提高職業道德水平、提高實踐經驗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培養和提升財務人員的分析和決策能力,使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時能站在一個新的高度。

(4)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增強防風險能力。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究其原因,除受外部環境影響外,還因為自身素質不高。例如,我國許多中小企業存在管理不規范,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信息不真實等問題。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企業治理結構不健全造成的。企業應當通過完善治理結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強化財務管理,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和合理性等措施,從而增強防風險能力。

(5)確定最佳資本結構。資本結構是指企業長期資本的構成及其比例關系,是企業財務狀況的一項重要指標。建立合理的資本結構,既是企業積極使用負債、實現負債的杠桿利益的重要手段,也是企業防范財務風險、保證企業運營的前提。建立最有利的資本結構。利用財務杠桿作用籌集資金進行負債經營是企業發展途徑,主要從選擇正確的籌資方式、保持盈利能力、保持資產的高度流動性、合理安排資金方面考慮建立有利的資本結構,根據當時自身情況,不斷調整自身的資金結構,把企業的風險降至最底。

四、結語

綜上所述,中小企業作為一個財務主體,在企業的財務管理中存在許多不確定性,這些不確定性導致了企業財務風險的產生。本文針對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結合財務管理分析了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內部和外部原因,提出了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范的原則和對策。

參考文獻:

[1]周紅英.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對策[J].經濟視角(上).2009(05)

篇6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風險 防范措施

一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分析

1.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而多變

經濟的波動所造成的宏觀調控影響著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一個地區和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存在著周期性的發展和波動。經濟向好的時期,市場購銷兩旺,企業的經濟效率會收到普遍的提升,而當經濟處在蕭條時間,由于市場的疲軟,企業虧潤面就會擴大,這對于抗風險能力較小的中小企業來說,面臨的風險就會更大。所以,當經濟繁榮時風險往往較小,相反在經濟蕭條的時候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會變大。

中小企業的經營受市場價格的影響也非常大。如在通貨膨脹的時候,會出現物價上漲的狀況,這可能會使得企業蒙受比較大的損失。特別是和企業經營比較相關的材料價格的上漲,必然會帶來生產成本的提升,加大企業經營的風險。

另外國家的相關產業政策,對我國企業的產品的資金和銷售情況都能產生不利的影響因素。因此,中小企業應該要在識別風險的基礎之上進行風險的評估,對風險的發生的相關概率要進行更為合理的預測,從而采取更加有效的方法來進行風險的規避。

2.中小企業的資本機構不盡合理

資金結構主要是指企業的全部資金來源中權益資金和負債資金的比例關系。中小企業由于處在發展的初期階段,對資金的使用以及結構都有著很多需要去改進的地方。這具體的體校在負債資金所在全部資金的比例比較高,一些企業的資產負債率已經達到了30%。資金結構的不合理使得中小企業的財務負擔比較嚴重,中小企業的償債能力有待提升,由此而造成的財務風險不但加劇。

另一方面,中小企業為了提升其銷售額,往往會采取賒銷的方法,企業的應收賬款數量不斷增加。而中小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不盡完善以及應收賬款的賬齡管理等措施不到位也會加劇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不能收回的應收賬款,最終會成為壞賬,這嚴重的影響了中小企業資產的流動性和安全性。

中小企業的流動資產中,一般存貨所占用的比例很大。這是因為中小企業對市場的產銷的把握還不能做到準確預估,客戶端的渠道風險往往較大造成的。這表現為狠毒奧企業的超儲積壓存貨,是的企業的資金周轉收到很大的限制,企業的流動資金不斷的減少。

二 中小企業預防財務風險的主要措施分析

1.創設良好的籌資環境,建立企業合理的資本結構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企業要擴大營業的范疇,分散企業自身的投資風險。企業的財務風險從本質上來講是因為企業的負債過高而導致的,所以企業不但要設計合理的資金結構,還需要保持一定的負債以及降低資金的成本,從而做到有效的財務風險防范。

2.建立企業的財務風險的預警機制,構筑防范屏障

中小企業需要建立完善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確保自身的財務風險預警和監控制度有效和健全。從而構筑企業財務風險的安全屏障。中小企業需要明確企業的崗位職責,落實到人,做好逐級的分級負責制度。中小企業有必要建立和規范企業的財務風險報表的分析制度,做好審計報告和完善風險的預警制度等等。同時中小企業要做好應收賬款的管理工作,做好對客戶的信用評價,完善賬齡分析制度,對于查過應收賬款賬齡的還款時間,要盡快的做好提醒。同時也企業還需要對庫存現金的比例進行合理的安排,根據企業發展的速度和規模參照以往月份現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庫存現金的安排,提升資金的使用效率。

3.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

企業必須要使得自身的財務管理人員明白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管理工作中的每一個環節。企業財務工作人員任何的失誤很有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財務風險。企業應該定期對財務人員進行風險規避和業務操作的培訓,以最大限度避免因為認為操作而引發的財務風險問題。

4.使用財務杠桿減少財務風險

在中小企業實務中,很對公司每年的優先股股利和債務利益通常是不會有太大變化的。當每一年的息稅前的利潤變大的時候,每1元息稅前的黎筍所負擔的固定的財務費用就會相對的變少,同時也會給普通股帶來更多的盈余。相反,所負擔的固定財務費用就會相對的增加,給普通股所帶來的英語也會大幅度的下降。

三 結束語

在競爭日趨激烈的現代市場經濟的環境下,中小企業的財務活動的風險比起之前已經越來越大。所以我們要認真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產生的原因同時也要積極的去制定預防財務風險的相關措施,從而最大限度的減少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促進中小企業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孫運珍.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及防范淺析[J].中國農業會計,2010(1)

[2]邱敬波.研發新產品產生的財務風險及防范[J].企業家天地(理論版),2010(8)

[3]梁德星.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管理[J].金融經濟,2007(12)

篇7

[摘 要]經歷了全球金融危機的巨大打擊之后,世界經濟正在緩慢復蘇,美國經濟緩慢發展,歐元區經濟舉步維艱,我國經濟也增速放緩。受這些因素影響,國內中小企業正面臨著財務風險的巨大沖擊。因此中小企業應當重視研究自身在發展過程中所面臨的財務風險,并制定相關的風險防范對策,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關鍵字]新經濟形勢貨幣政策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范對策

自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席卷全球以來,美國經濟衰退,歐元區經濟遭受嚴峻考驗,世界經濟普遍蕭條,中國經濟也受到很大影響,對我國中小企業產生巨大沖擊。我國中小企業數占全國總企業數的九成以上,GDP貢獻率過半,這些企業普遍存在抗風險能力差,經營理念落后,風險防范意識薄弱。據國家發改委統計結果顯示,僅08年上半年我國就有近7萬家中小企業倒閉,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受到前所未有的沖擊。在這次金融危機中,全球經濟蕭條,各國經濟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但目前世界經濟總體上緩慢復蘇,美國宏觀經濟政策發揮作用,貨幣政策采用并保持穩定的低利率政策、量化寬松政策,結構性減稅政策和戰略性財政支出擴張并用,促進經濟緩慢而持續地增長;歐元區部分國家深陷債務危機,經濟發展舉步維艱,經濟增長形勢嚴峻,未來一段時期內仍將呈現負增長態勢,復蘇前景依舊艱難;我國宏觀經濟形勢復雜艱巨,擴張性政策刺激正逐步退出,經濟增速放緩,消費增速放緩,物價上漲壓力較大,對外貿易形勢依舊嚴峻,但政府將營造寬松穩定的宏觀經濟環境來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受此影響,我國實體經濟緩慢增長,產業結構有所調整,中小企業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在世界新經濟形勢的影響下就要求我國中小企業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不斷完善企業的風險防范系統,努力提高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總體上不斷向前邁進,中小企業發展開始逐步恢復。但許多中小企業缺乏充足的資本,籌資渠道窄、融資困難,為了更好地降低企業成本及其它一系列的費用,通過對外負債融資方式經營,不論企業是否盈利,都要向債權人還本付息,如果中小企業不能還本付息,就會引發企業的財務風險。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包括:籌資風險、投資風險 、經營風險、存貨管理風險、流動性風險、 收益分配風險等內容。

在我國當前的經濟體制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許多問題,諸如企業自身的缺點和不足、宏觀調控政策影響等,其中企業的財務風險就是中小企業所面臨的突出問題,主要表現為: 原始資本少,盈利水平低,資金積累能力低;生產經營過程中營運資金不足,經營狀況差,銀行貸款難,直接融資難;忽視資本經營管理,投資渠道簡單,投資風險較高,投資收益偏低,企業資本營運水平偏低;企業財務制度不完善,財務程序混亂,財務管理乏力。

中小企業產生以上財務風險的主要原因有:

1.外部原因:引發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外部因素有經濟因素、社會因素、政治因素、自然因素、科技因素等。中小企業由于規模小、資金少、專業人才匱乏等缺陷,不能夠很好地適應外部環境的變化,必然會導使企業的經營陷入困境。

(1).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的調整帶來的財務風險。我國政府為保障我國經濟能夠在巨大的金融危機影響下平穩運行,加大了宏觀調控的力度,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央行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中小企業在發展中面臨貸款難,貸款利息高,貸款成本費用增加,融資風險巨增,財務風險增加。

(2)對外貿易出口難引發的財務風險。在金融危機過后,全球經濟不景氣,許多企業紛紛倒閉,我國對外貿易出口額不斷下降,一些從事外貿出口的中小企業很難得到訂單,大量產品積壓,產品銷量急劇下降,企業收益驟降;有些企業為獲得訂單則采用賒銷方式經營,使企業出現貨款回籠周期長,企業流動資金匱乏,資金周轉效率低下,壞賬發生概率增加等問題。

內部原因:引發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內部因素主要有企業資本結構、企業內部財務制度、公司經營理念和發展戰略、決策者風險防范意識、公司治理等。

(1).投資決策失誤,盲目擴大投資規模。企業在投資時,由于缺乏對項目可行性的研究和分析。許多中小企業依據自身積累的經驗進行決策,盲目擴大企業的規模,從而導致企業投資決策失誤,無法按期收回投資,對企業的資金造成巨大消耗,為企業財務帶來巨大風險。

(2).企業人員風險意識薄弱,忽視財務風險的預測、識別與防范。中小企業人才資源匱乏,企業由于規模有限,往往為了節省開支而選聘一般會計人員兼任企業的財務崗位,由于這類人員缺乏專業的財務知識,不能夠科學地分析企業財務狀況,不能夠預測、識別以及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財務風險,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財務風險。

(3).資本結構不合理,負債經營過度。過度的負債經營主要表現為負債資金占全部資金的比列過高的經營方式。由于中小企業原始資本少,經營中需要大量資金,企業經常舉債經營,過度的負債經營,會擴大企業的負債規模,增加企業財務成本,加重企業財務負擔,增加企業財務風險。

(4).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審計制度不健全。企業內部控制制度與審計制度的不健全直接導致企業的財務混亂,企業內部規章不規范、內部管理缺失、財務信息失真造成企業財務管理混亂,資金運用效率低下。

(5).過度追求企業利潤,缺乏風險防范意識。我國許多中小企業過于重視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片面追求利潤最大化,而對于財務風險和財務風險評價體系缺乏正確的認識。中小企業的盈利能力較差,盲目追求短期的利潤最大化,忽視長期效益,忽略了企業自身的承受能力,從而使得企業成本無法控制,應收賬款急劇上升,資金周轉效率低下,資金過度耗用,獲利水平下降,財務風險增加。

我國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防范對策:

1.轉變經營理念,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中小企業經營者應當謹慎選擇投資策略,應當在以財務為導向的前提下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開拓創新,自主經營。企業經營者也需要不斷創新經營理念,適應新經濟形勢下出現的各種變化,與時俱進,把企業的外部信息和內部信息結合起來進行全面分析,作出正確的經營決策。

2.加快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完善企業的財務制度與財務控制體系。加強對中小企業財務人員隊伍建設,使其樹立明確的財務風險意識并貫穿到財務工作的過程中去。企業還應該實施內部牽制制度,企業內部不能兼任的崗位應嚴格按照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崗位分離和牽制,制定完備的財務制度與體系,完善企業財務人員的選拔制度和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企業的財務預警系統。

3.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財務風險。根據企業的經營風險,確定相應的財務杠桿。我國的中小企業應實現企業的風險與成本的平衡,保證適度的負債比例以降低籌資成本,獲得更多收益,合理的資本結構有利于保證企業資金的流動性,提高企業資金周轉率,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4.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加強企業內部審計監督。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存在很多問題,例如內部監督缺失,管理部門不作為,崗位設置混亂,員工自制能力弱,甚至沒有有效的內部監控體系和制度。所以中小企業急需建立起自己的內部的控制制度與內部審計的監督制度,在企業內部應當實施牽制制度,實施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度,制定完善的收款管理制度,制定內部稽核制度,建立企業回避制度,建立賬務處理程序制度,完善企業財產清查制度,完善財務會計分析制度,健全企業的會計核算體系。

5.建立健全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提高財務運作效率。為建立健全企業的財務分析體系和風險防范機制,企業應設立財務風險預警機構,提高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及防范能力。對于經營穩定的中小企業而言,應當確立財務分析指標體系,收集、計算、分析企業的各項指標,分析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等各項指標,同時,企業應及時發現企業經營過程中出現的異常情況,例如庫存商品數量大幅增加,原材料積壓,應收賬款增加,生產經營成本上升等等,分析變化產生的原因,制定相應的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風險 防范措施

0 引言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一系列的財務運轉過程中,由于各種難以預料的或無法控制的因素,使得企業的財務變得不明朗化,在財務匯算中出現一些資金活動與證據難以相符的現象,從而使企業不能實現預期的財務收益,甚至產生損失的可能性。

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又有兩層含義:一是中小企業由于財務結構的不合理而帶來的到期不能償還債務,使其喪失償債能力,陷入財務危機甚至破產的境地中;二是借款數額的增加導致中小企業所有者收益的波動性,由于負債可能使企業經濟效益下降,甚至可能會導致企業產生虧損的風險。

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大致的則分為:籌資風險、投資風險、資金回收風險、收益分配風險等幾個大類。為了能使風險盡可能地降低,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防范。

1 企業應該建立財務風險的預警體系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市場競爭日益加劇,中小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財務風險不斷加大,許多中小企業因為沒有及時有效地解決財務危機而倒閉了。因此針對中小企業的特點,建立合理有效的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機制,可以有效的防范企業的財務風險,提高中小企業的適應能力和發展能力,保障中小企業的長期生存和持續發展。中小企業的財務風險預警機制是一個風險預測控制系統,它能利用及時的數據化管理方式,以企業的財務報表、經營計劃及其他相關會計資料為依據,對企業的資產、負債情況等進行分析預測,以發現中小企業在經營管理活動中的財務風險,并在危機發生前以財務指標數據的形式向企業經營者發出警告,督促企業管理當局尋找導致財務惡化的原因,采取有效應對措施,對財務風險防患于未然。建立企業財務風險的預警機制,是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第一是要明確預警的范圍。對于我國的中小企業來說,它們首先要防范的財務風險主要有:籌資風險、投資風險和資金回收風險。當然也不能忽視對信用風險、價格風險等其他風險的防范。第二是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確保財務風險預警機制的實施。財務風險預警是以企業真實準確的內部和外部信息資料為基礎的。有效的內部控制既能保證企業管理的有序化、財務數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又能為預警提供準確的第一手資料,讓高層管理者及時準確地掌握真實的財務活動信息,并對收到的預警信號做出相應的反饋對策,真正地將財務預警落實到實處。第三是加強企業員工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業務素質。風險預警模型的大部分數據是來自財務人員或會計數據,財務上出入往來數據的真實完整是風險預警機制得以實施的基本前提。因此,財務人員的素質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預警機制實施的成功與否。而當前我國大多數中小企業財務人員的素質不是特別的令人滿意,業務技能不夠扎實,沒有很好的掌握現代化的管理方法,缺乏信息處理、分析的能力。因此,中小企業應建立相應的人才培訓和再教育制度,通過培訓和對外交流不斷培養自身員工的業務處理能力和信息處理分析能力,增強其專業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其業務水平等綜合素質。

2 籌資環節財務風險的防范

為了能很好的防范籌資過程中的財務風險,中小企業可以采取以下具體的辦法:

2.1 樹立良好的自身形象,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關系。銀行等金融機構是中小企業籌集資本的主要渠道,其借款利息也相對較低。所以說,中小企業應竭盡全力同銀行等金融機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爭取獲得他們的最大的支持,為企業的發展需求資金創造一個很好的資金輸入渠道。這則需要政府和其他經濟組織努力為中小企業創造良好的條件,但更需要中小企業通過自身做出的努力。

2.2 中小企業應充分利用自有資金。加強對自己資金的控制和管理,對企業各種收入支出的往來款項要嚴格地審批。中小企業自身的經濟因素決定了企業對自有資金充分利用的重要性。

2.3 優化資本結構,適度負債經營。中小企業成本最低、企業價值最大時的資本結構,其判斷標準有兩個:一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增加所有者財富,能使企業價值最大化;二是資產保持最大的流動,并使資本結構具有彈性。其中,資本成本最低是主要標準。從資本成本及財務風險的分析可看出,負債籌資具有降低稅務支出、降低資本成本,使主要資本利潤率不斷提高等杠桿作用和功能。因此,對外負債是企業的主要籌資方式。選擇使綜合資本成本最低的融資組合,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使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降至最低水平的標志之一。

2.4 把握時機,積極拓寬中小企業的籌資渠道。中小企業的籌資渠道相對大企業來說是比較窄的。所以說中小企業應充分利用一切有利的籌資渠道,除了從銀行等金融機構借款以外,還應充分利用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收賬款等一些商業信用。

3 投資環節的風險防范

投資是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都必須要有的一種經營方式,對于中小企業的投資風險的防范大概有以下幾個方面:

3.1 要慎重投資。中小企業的自身資金條件為:資金規模小,如果對任意一個項目的投資稍有偏差或者失誤,往往會引起中小企業的投資風險,所以說中小企業在企業資金運轉良好或有節余資金的情況下去考慮能產生額外利潤的另一項投資行為應該是最為保險的。

3.2 有個嚴謹的投資計劃。如果投資的是生產經營過程中一項所必不可缺的環節或是進行一項感覺有風險的投資,企業必須要在投資之前擬定一份嚴謹地投資計劃,并進行科學的投資與資金回收的評估和預測,從而選擇最佳的資金投入時間,以最大限度的避免造成資金的短缺或周轉的不暢通。

3.3 客觀地對待多元化投資。許多中小企業為避免產品單一情況下的經營風險,試圖通過多樣化投資和多角化經營來分散風險。然而,中小企業由于資本規模較小,分散投資很容易導致原有經營項目上運營資金周轉的困難,而新的投資項目又不能很快給企業帶來利潤。可見企業的發展擴張,脫離了經濟資源的使用效率和財務資源的約束,會因企業經濟資源使用效率的低下而浪費大量的經濟資源,甚至導致企業出現巨額虧損,進而加大企業的財務風險,陷入財務困境之中,嚴重則會導致企業破產。

3.4 中小企業應不斷的提高自己的人才素質,引進生產經營過程中所必需的各類專業人才,同時加強對自身員工的培訓,不斷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和個人素質。中小企業的管理者往往沒有認識到專業人才的合理配置和自身員工的培訓的重要性而不愿意在這方面花費更多的資金和精力。即使是一些從事高端技術的人才,中小企業在專業領域的專業人才配備上往往做的是不夠的。

4 中小企業資金回收風險的防范

在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信用交易的存在使得中小企業資金回收的比例難以降低,資金回收控制不嚴,會造成企業大量資金白白流失。對資金回收的風險有以下幾個方法可以加以防范:第一是利用對品質、能力、資本、抵押和條件這五個系統對客戶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對不同的客戶采取不同的政策,給予其不同的信用制度和信用折扣等;第二是在賒銷和現銷兩者之間做個科學的權衡,如果賒銷比現銷能給企業帶來更大的利潤和好處時,才應當實施對商品的賒銷。第三是中小企業應加強對“賬齡”的分析,確定一個明確的應收賬款的比例。對應收賬款的回收情況進行跟蹤式的監督和管理。第四是采取適當的回收政策。對不同的客戶、不同的“賬齡”采取不同的收賬政策。在保證能有效地回收賬款地同時,應注意避免傷害客戶與我方的合作關系。

5 中小企業收益分配風險的防范

篇9

摘要 本文通過介紹財務風險和引起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提出了一些管控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建議,希望對降低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進而提高其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能力有所幫助。

關鍵詞 中小企業 財務風險 因素 管控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趨勢的發展,我國中小企業面臨的國際環境與以前相比也有很大的不同。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深,許多外資來中國投資設廠,與國內企業爭奪中國市場份額,國內市場環境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中小企業近年來雖然發展勢頭良好,但仍然面臨許多財務風險。

一、企業財務風險概述

財務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運作的過程中,由于各種不確定因素而降低或中斷企業的資金流,使企業的實際經營績效下降,不能達到預期收益從而影響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可能性。它是在特定的客觀情況和特定的期間內產生的,包括企業外部環境的因素和內部經營條件等因素。如果企業的經營及財務管理者沒有重視到財務風險的問題,那么在它不斷顯現逐步惡化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演變成為財務危機,進而危機企業的生存。在我國當前的市場經濟中,中小企業是一支重要而活躍的力量,據統計,2012年河南省以中小微企業為主體的經濟增加值約占全省生產總值的60%,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擴大就業的主要載體、財政收入的重要稅源,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貢獻。中小企業在建設成長中,能正確識別企業財務風險,并采取有效手段預防控制風險,是確保中小企業長期穩定發展的關鍵要素。

二、引起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因素分析

(一)外部環境因素。外部環境因素是存在于企業之外的,主要包括自然因素、社會因素和科學技術因素等。自2008年下半年開始,受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的嚴重影響,全球主要經濟體經歷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又一次沖擊。在各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經濟刺激政策的作用下 2009年二季度以來,全球經濟信心逐步恢復,經濟增長預期上調,全球經濟逐步渡過金融危機的恐慌而進入“后危機時代”。為應對危機,我國雖采取擴內需求增長等等一系列拉動經濟的措施,但是由于中小企業的管理觀念較為陳舊落后,沒有完善健全的管理制度和充足廣泛的資金流,加之近些年的歐債危機和需求量的降低,截止2012年底我國經濟仍處于低迷狀態,財務風險隨之增大。

(二)企業內部因素。引發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內部因素有很多方面,首先,表現在企業的經營管理者風險意識淡薄,這是財務風險產生的一個重要原因。在很多中小企業中,大多數經營管理人員認為,只要控制好資金的來源和去向,搞好生產,能產生利潤就不會產生財務風險,這種思想明顯是錯誤的。其次,經營決策上的失誤也是產生企業財務風險的原因之一,當前中小型企業大多屬于民營企業,企業的投資者也是經營者,集權現象較為嚴重,在進行經營投資等決策時,沒有經過股東的討論決策,往往是憑借自己的經驗來決定,缺乏科學的投資理念和可行性的財務分析,不能很好控制企業的經營投資方向,產生經營決策上的風險而產生的財務風險。再次,中小企業資本結構分配不合理也是導致企業財務風險的又一因素,特別是依附大型國有企業而生存的中小企業,多數是墊款加工、供貨,近年來由于危機不斷蔓延經濟不景氣,國有企業資金緊張不能及時付現款,中小企業收到的是銀行承兌匯票、商業匯票,并且期限都是半年,導致企業資金短缺、周轉慢,據息,河南省許多中小企業借款利率10%左右,財務成本很高,這樣相比大型企業來說,中小企業的負債資金高,由于沒有計劃性各階段各種形態的資金分配不合理,致使企業還債能力差,負擔重,嚴重時產生資不抵債的情況。從而產生財務風險。然后,企業的財務人員缺乏相應的風險意識也是導致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原因,很多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都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財務知識培訓,缺乏相應的會計知識和分析會計信息的能力,風險意識較為落后,在財務管理中,沒有考慮到資本的成本和結構,也沒有對財務活動進行風險預測和分析識別,從而也就無法對財務風險進行必要的防范和措施。最后,中小企業的財務監管和控制體系的不健全也是引起財務風險的因素。很多中小企業都沒有一個系統而必要的內部監管控制體系和制度,具體體現在對現金的管理不嚴、應收賬款管理不善和存貨控制薄弱上,這就容易產生財務管理職責不明確、管理混亂的現象,這種資金不安全、資產流失嚴重和資金使用率低下的情況,很容易誘發財務風險甚至財務危機。

三、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管控建議

盡管中小企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外部風險因素和內部風險因素,但中小企業可以運用財務風險管理手段和方法來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調整自身內部環境,適應外部環境,針對引發財務風險的因素,制定財務風險管控對策,來增強中小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確保企業的健康持續發展。筆者在此提出以下幾點建議僅供參考:

(一)關注國家優惠政策,降低財務風險。國家政策是影響經濟發展的命脈,如:為穩定河南經濟發展,河南省先后出臺了豫工信〔2012〕587號《關于做好困難企業幫扶促進企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等等一些的幫扶文件,全方位為河南經濟發展營造了良好的環境。因此,中小企業必須要時刻關注國家各種政策如投資政策、財稅金融政策等的變化,針對這些變化,對企業的投資經營項目、成本及利潤等方面可能產生的影響做出系統性預測,以便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并根據政策的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經營目標和方向,避免企業財務危機的產生。市場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有市場才能有經營,因此企業管理者還要關注市場體系的變化,控制經營成本的上升和預防資金鏈條的中斷,正確決策企業的物資采購、生產經營和銷售的方向。

(二)建立財務風險防范系統。資金流量不足、償債能力差、應收賬款高、資金周轉率低下等是中小企業主要存在的財務風險,針對這些情況,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者應建立起財務風險防范系統,來對上述指標進行分析,調整企業的生產經營策略。在生產經營的過程中,要全面了解企業的財務狀況,詳細記錄企業的在交易過程中的會計事項,分析會計報表中相應的數據,及時公布企業的財務信息,以便及時發現問題。對不良資產進行合理處置,減少不必要的資金占用,減少企業壞賬的損失,控制存貸結構,提高應收賬款的收取率以提高企業資金的周轉率。

(三)加強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中小企業普遍存在內部控制體系不完善的情況,具體表現在管理部門缺乏內部監控體系和約束制度,審計監督不到位等情況。要預防企業的財務風險,就要求企業建立起內部控制體系和會計控制制度,實行內部崗位相互牽制和回避制度,例如企業的會計和出納不得由一個人來擔任,并且會計負責人和出納負責人不能是直系親屬,在支付款項時所需要的印章不能由一個人保管等。對一些重大的投資貸款要通過集體的研究分析并聯簽才能決策,還要建立成本費用預算制度,將實施成本費用的責任下發至個人,生產經營過程中的費用要及時正確的入賬,制備完善的應收賬款管理方法,定期進行核對,對死賬和呆賬及時發現并進行相應的會計處理。

(四)優化企業資本結構。大多數中小企業靠舉債經營,要使企業正常運營,就要求企業的流動資產數值至少是流動負債的二倍,如果負債過高或結構不合理,就很容易引起企業的財務風險,觸發財務危機,因此,優化企業資產與負債比例結構,避免負債過高而短期內不能支付,是避免企業出現財務風險的有效手段。中小型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選擇合適的籌資方式和數目,降低財務費用和資金運營,防范財務風險。

(五)完善企業內部監督制度。中小企業要防范財務風險,還要具有完善的企業內部監督制度,主要體現在內部審計的控制上,內部審計制度是企業內部的一個獨立系統,用于評價企業內部經濟活動是否合規,企業內部管理制度是否合理,當審計部門發現問題后,可直接快速的傳遞至管理層,對企業的財務風險預測和改善有著重要意義。

總的來講,在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財務風險有可能存在于任何一個環節,因此,中小企業的經營管理者和財務人員必須將風險的預防和控制做為一項重要工作,以確保企業的正常運營。

參考文獻:

[1]趙風云,蘇艷芝,楊宜,房燕.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內控措施研究.商業時代.2010(13):85.

篇10

關鍵詞:中小企業 財務風險 影響 化解

中圖分類號:F27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3)02-172-02

國際金融危機蔓延,中國經濟同樣不能獨善其身,尤其是中小企業應變能力差,出現成本費用上升、產品售價下降、庫存積壓、資金鏈斷裂的惡性狀況,面臨巨大的生存壓力。中小企業迫切需要苦練內功,轉變管理理念,強化風險防范意識,建立和健全內部控制體系,構建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的風險預警機制等措施,及早發現財務風險,預防財務危機的發生,從而度過“寒冬”,形成可持續發展和創造長久價值的能力。

一、環境因素對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影響

1.外部環境因素。外部環境因素包括經濟、自然、法律、社會和科技因素。外部環境因素對企業的影響可以合理判斷,但難以準確預見。如外貿出口企業產生的應收款數額越來越大,壞賬風險突出;貨幣匯率劇烈波動必然加大外貿出口企業財務風險機率;我國法律、法規和政策對大型國企照顧頗多,扶持力度較大,經濟體制改革的天平明顯傾向于國企,對中小企業的扶持相對偏少;由于社會保障體制不健全或不完善,使國人的儲蓄習慣以及消費習慣得不到根本的改變,嚴重制約了產品消費市場等等,這些外部環境因素都是引發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重要原因。

2.內部環境因素。

(1)風險意識方面。許多中小企業決策者認為:只要有生產訂單,有利潤,只要做大做強,管好用好資金就不會產生財務風險,就會前途無量。這種觀點是錯誤的,源于對風險的客觀性缺乏充分認識。我們知道,一個盈利的企業,由于現金流缺乏,可能會面臨破產的邊緣;同樣,一個虧損的、面臨破產的企業,由于科學的決策,可以使企業起死回生。因此,決策者風險意識淡薄是財務風險產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此外,中小企業財務人員時間價值、風險價值觀念淡薄,尚未樹立時間價值、邊際成本、機會成本等科學概念,對投資風險報酬、現金流量、資本結構和資本成本等問題缺乏深入分析和測算的能力;在財務管理目標上,未能確立起最優化思想。

(2)資本結構方面。擁有充足的現金流,可隨時抵御財務風險。資本結構不合理,會極大地影響這一財務目標的實現。目前,中小企業普遍存在負債率過高、債務期限配置不合理的現象,導致了企業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甚至發生資不抵債。因此,合理確定資本結構至關重要。

一般來說,股權融資具有風險共擔、利益共享、融資成本高的特點。債券融資要按期支付利息,負債融資過多,會加重利息支出的財務負擔,使企業陷入財務困境。無論股權融資還是負債融資,資本結構如同一把雙刃劍,必須慎重對待、科學決策,使企業保持合理的資本結構。

(3)內部控制體系方面。中小企業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首先,在經營決策方面,當前,我國許多中小企業的決策者普遍存在著以個人經驗決策、主觀決策代替科學決策的現象,缺乏科學合理的可行性分析,重大事項不經集體決策審批。其次,企業會計機構不健全,核算資料不完整、不規范,在資金管理、使用及利益分配等方面權責不明、管理混亂,使得資金安全性、完整性無法得到保證,資金使用效率低下、資產流失嚴重,無法對財務風險進行預測、評價與防范,為未來風險埋下隱患。第三,中小企業風險管理體系缺失,沒有建立對風險進行預測、識別、分析與控制的專門機構,簡單地要求會計部門承擔財務預測、分析職責,導致籌資、投資、運營以及利潤分配等方面風險監控存在較多漏洞。

因此,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體系,克服內部控制體系不健全、監管約束機制不到位導致的弊端,明確經營決策、資產管理、資金使用及利潤分配方面的權責,盡量減少因自身原因產生的風險。

二、化解中小企業財務風險的措施

1.樹立風險意識。一個優秀的企業領導者、決策者必然關注企業的發展戰略,必然關注企業的組織結構,必然會著眼于未來,注意防范各種風險,尤其是財務風險,必然會是一個努力把企業打造成百年老店的卓越領導。風險無所不在,企業領導者應強化風險防范理念,全面提高風險管理意識,以積極心態進行風險規避與防范,提升整體抗風險水平。有了風險意識,就會制定風險管理策略,同時關注宏觀經濟政策和市場走向,關注風險發生和變化規律,用好用足宏觀經濟政策,利用市場給企業把脈,估算風險對企業可能造成的影響,將問題控制在萌芽狀態。如:為了確保企業物資供應鏈的安全順暢,與材料供應商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找準產品定位,調整產品結構,加大研發經費投入,以建立產品技術領先優勢;重視營銷策略,以品牌優勢占據市場主動,強化渠道體系建設,提高市場占有率。

2.建立內部控制制度。風險無處不在,任何環節的工作失誤都可能給企業帶來風險,中小企業必須將風險防范貫穿于管理工作的始終,從而規避風險,確保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壯大。因此,中小企業必須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如貨幣資金控制、采購與付款控制、銷售與收款控制、對外投資控制、成本費用控制、固定資產存貨控制、內部牽制制度、回避制度、印章保管制度、資金控制制度、可行性研究制度、集體決策審議聯簽制度、預算制度、責任追究制度等內控制度。

內部控制第一道預警防線為牽制制度,即在企業購、產、銷以及融資、投資業務方面,必須由兩個人、兩個系統或兩個職能部門共同牽制,即使單人處理業務也需要其他人的監控復核。

內部控制第二道預警防線為授權制度和票據傳遞制度,即建立相關合同文件、票據等業務的簽字授權制度,以及它們在相關部門和崗位之間傳遞的制度。

內部控制第三道預警防線為以內部審計部門為主的監督制度,內部審計控制是一個企業有效的獨立評價系統,從某種意義上講,它是對其他控制的再控制。內部審計在企業應具有相對獨立性,確保審計中發現的重要問題能送達決策層。對于不具備條件的中小企業,可以定期聘用外部審計機構和人員進行監督。

3.建立危機預警系統。風險預警是指管理者為降低和控制風險,減少損失,以財務會計信息為基礎,設置一些敏感性預警指標,通過觀察各項敏感性指標的變化采取措施,保證企業良性、健康發展。財務預警機制包括預警組織機制、風險分析機制和風險處理機制。作為一種成本低廉的診斷工具,財務預警機制旨在通過敏感性指標體系對企業實際運行數據進行預測分析,以便及時向決策者發出風險預警,進而采取應對措施。如:適時調整營銷策略,適度控制資金投放量,有效控制存貸結構,加速存貨周轉速度,合理處置不良資產,提高資金使用率。

在實際工作中,分析人員必須取得決策層的支持,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風險識別能力,使預警工作的執行得到保障。執行過程中,可將敏感性數量指標和定性指標結合起來進行預防監控。在數量指標方面,可通過“產權比率”的變化來判斷資本結構風險大小;可通過“凈現金流量”的變化來判別風險走勢,即當凈現金流量長期低于所在行業的平均水平且呈下降趨勢,且得不到及時扭轉時,則意味著企業已面臨了嚴重的風險,可通過“資產負債率”或“總資產報酬率”的變化來判斷償債能力強弱;當總資產報酬率高于企業的負債資金成本,說明企業的負債呈良性狀態,財務風險相對很低。反之,則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偏弱。在定性指標方面,企業可結合自身實際,同時參照行業平均水平,制定出可能出現的風險預防標準,用不同的顏色作出標識,如用紅色表示風險程度嚴重、用黃色表現風險程度一般、用綠色表示風險程度較低,以便揭示生產經營環節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未來可能面臨的風險,以及影響風險的各個因素,有利于及時采取對策,規避和化解風險。

4.建設符合企業總體戰略的財務戰略。企業的財務戰略要符合總體戰略。籌資渠道建設方面,要認識到融資是一把雙刃劍,它帶來杠桿效應的同時會引發財務風險。針對當前的經濟危機,必須堅持“先內部,后外部,先股權,后負債”的融資原則。對內,要強化財務管理,節約開支,降低利潤分配比率,提高利潤留存率,努力從內部挖掘資金來源;對外,要積極為股權融資做前期準備,以便在經濟復蘇、股市價格上漲時創造財務收益。優化資本結構,一般來說,流動比率應保持在2∶1比較合適,資產的流動性較強,速動比率應保持在1∶1以上。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僅盯住資產負債比率是不夠的,更要關注長短期債務的合理匹配,避免流動性風險。企業可以根據市場利率的變動,通過調整長短期貸款期限的搭配,有效規避短期不能償還債務的風險,確保資金的安全。

投資策略方面,當前世界經濟低迷,要盡量選擇風險較小、投資期限短、投資回報穩定的項目,避免貪大求全,盲目擴張,把大量資金投入到回收期長、高風險領域,因為一旦執行過程中出現問題,大量資金將被套牢,生產經營將無法進行;此外,也正是由于世界經濟低迷,大量資產價格被低估,此時要大膽買入。當資產市場價格回升時要及時拋出,準確把握投資節奏,收回投資成本,以保持充足的現金流,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

因此,企業一定要根據自身實情,選擇適合自身的財務戰略。目前全球經濟復蘇的跡象尚未明朗,企業必須密切關注世界經濟變化,嚴格規范、約束自身在籌資、投資、營運等方面的活動,繃緊優化財務管理這根弦,全方位進行財務防控與監管,化“危機”為“機遇”,化“風險”為“發展”。

參考文獻:

1.葉華.中小企業財務風險評價與控制研究[J].華中農業大學,2005.

2.王竹玲.中小企業財務風險防范[J].財會通訊(理財),2008(7)

3.劉宇.中小企業財務風險與控制[J].會計之友,2008(6)

4.邱啟泉.現代企業財務風險的控制與防范[J].會計之友,2008(10)

5.王巖巖.淺談中小企業財務風險及其防范[J].糧食科技與經濟,2008(3)

6.李君.中小企業如何建立財務預警信息系統[J].財會月刊,20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