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筆記范文
時間:2023-10-17 17:27:2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課外閱讀筆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創造良好的班級讀書環境,促進閱讀
學生的閱讀世界是無限的。每個學生都有交流閱讀成果和展示獨特發現的需要。教師必須成為學生閱讀的“知心人”,采取學生喜聞樂見的方法和措施,多創造激勵性的環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1.組織圖書角。為了彌補學生書源的不足,教師可動員學生把個人的圖書暫時存放在班里,組織學生自己管理借閱。
2.保證閱讀時間。教師根據教學需要,及時推薦合適的讀物或文章,實現課內外的溝通。同時減少書面練習,增加閱讀作業,為學生課外閱讀提供空間和時間。
3.幫助選擇有益讀物。面對浩瀚的書山文海,教師應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思想狀況、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和教育需要,認真地幫助他們選擇有益的讀物。
二、培養閱讀興趣,讓學生愛讀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讓孩子讀書的欲望增強,才能產生閱讀的內部動力。
1.以講誘導法。孩子不愛課外書,從根本上說是對課外書缺少了解。老師可以利用各種契機,用語言描述給孩子建立一個有趣的課外書表象,讓孩子對課外書產生向往。每周安排閱讀課,我們根據不同的年級學生特點,適當安排一定的時間,引讀部分成語故事、作文天地、經典名著,用生動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激發學生強烈的看書欲望,激發孩子閱讀類似書籍的興趣。
2.以身示范法。每次讀書時間,老師和學生一起讀書、筆記;每次讀書展示周,老師和學生一起撰寫讀后感、共編閱讀小報。我們用自身閱讀的狀況、頻率、習慣等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以師道的示范作用帶動孩子,讓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愛上課外閱讀。
三、指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
1.教師要經常指導學生寫好讀書筆記,并經常予以督促、檢查,使他們養成習慣,切忌“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可利用語文課召開“讀書會”,讓學生帶上所讀的書,互相交流所讀書的名稱、內容或體會、收獲。將閱讀與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將自己閱讀的收獲外顯,嘗到成功的喜悅,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讀書興趣,又鍛煉了學生的口頭表達力及作文能力。
2.以讀促寫,提高學生作文能力。寫作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將積累的材料運用到作文中,讓學生的成果得到應用,提高他們的閱讀興趣。評講作文時,教師可把部分學生的優秀作文拿出來誦讀,并讓文章的作者介紹積累材料和運用材料的經驗,讓學生通過交流提高閱讀能力和作文能力。
3.以獎促寫,激發學生寫讀書筆記的興趣。學校可以在班級、年級、全校甚至兄弟學校之間開展寫讀書筆記活動,并成立評委會,定期舉行“讀書筆記”評比大賽。對熱愛閱讀,并寫出優秀的讀書筆記的班級和個人給予獎勵。這樣樹立典型,獎勵先進,帶動后進,一定可以激發學生將課外閱讀和寫讀書筆記相結合的興趣。
篇2
閱讀是我們獲取知識的重要來源,也是提高文學素養的重要手段。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單純的課堂教育并不能滿足學生們的需求。培養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不僅能夠豐富他們的文化知識,而且有利于開闊他們的視野,提高寫作能力。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該重視對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讓他們在課堂之外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會自主閱讀,汲取更多的知識和營養。
一、培養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想要提升小學生的課外閱讀能力,就應該首先培養他們對課外閱讀的興趣。
1.自由讀書
小學,是孩子思想和價值觀形成的初級階段,也是最重要的階段。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應該重視引導小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教師們和家長可以為孩子們選擇一批適合他們的書籍,讓他們從中挑選自己感興趣的書去閱讀。
2.堅持讀書
良好的閱讀習慣養成的基礎是堅持。教師和家長應該督促學生每天進行課外閱讀,也可以鼓勵他們把閱讀過程中覺得優美的詞語或者句子摘抄下來。
3.溝通和交流
家長和老師作為小學生閱讀的向導,也應該時時刻刻注意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家長可以陪孩子一起讀書,鼓勵孩子將喜歡的故事講給家人或者朋友聽;老師們應該注重課堂交流,讓學生們在課堂上互相分享,不僅能夠激發小學生的表達欲,而且有利于激發他們的求知欲。
二、家長和教師的合理引導
小學生處于身心都不完善的階段,日常的生活和學習都需要教師和家長們做好引導。家長和教師應該重視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引導,引導他們選擇適合自己的書籍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們可以在課堂上創造輕松活躍的閱讀氛圍來激發學生們的想象力和閱讀興趣,使學生們形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理念。
1.指導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進行閱讀
教師們教學的目的不僅是教會學生閱讀,更重要的是傳授學生閱讀技巧,教會他們如何高效地去閱讀。首先,教師們可以引導小學生有選擇性地讀書,精讀和略讀相結合,這樣不僅最大限度地汲取了知識,而且節省了時間。精讀是指對文章進行精細的閱讀,它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學生在精讀過程中,不僅要認真閱讀文章,碰到不認識或者不理解的字詞要學會去查字典,并把文章中優美的詞語和句子劃出來,摘抄到自己的摘抄本上,進行背誦。同時,也可以嘗試著去寫一些閱讀中的感悟,然后在課堂上與老師和同學分享。略讀,顧名思義,就是只讀重點,選擇對自己有幫助的內容進行閱讀,不僅能夠積累知識,還有利于提高寫作水平。
2.引導學生做好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既包括對閱讀內容的摘抄,也包括對閱讀中的感悟進行抒寫。讀書筆記,是課外閱讀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從小培養學生記讀書筆記,不僅有利于豐富他們的知識,還有利于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做閱讀筆記,要有明確的目的性,教師們可以指導學生寫閱讀筆記,讀書筆記中要包含各種各樣的內容。筆者建議,小學生們可以把自己閱讀的書目名稱寫在讀書筆記上,然后在名稱下面摘抄優美語句和抒寫自己的感悟。這樣讀書筆記會更加具有條理性,能夠在無形中培養小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學生做好閱讀筆記,能夠讓學生在摘抄中打好文字基礎,在讀書筆記的抒寫過程中,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
三、重視圖書館建設,豐富課外閱讀資源
1.完善學校圖書館和班級圖書庫的建設
新課程改革要求學校圖書館要有充足的圖書資源供小學生閱讀。學校首先應該加強圖書館的基礎設施建設,具有豐富的圖書資源的前提下,也應該有桌椅設備,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課外閱讀環境。教師們可以在圖書館內開展閱讀興趣課程,小學生們也可以在圖書館內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的閱讀內容。
每個班級可以嘗試著建立屬于班級內部的圖書借閱庫。筆者小學時期就曾經嘗試著和同桌一起把我們的課外書拿到學校建立起一個小小的班級圖書庫,受到了班內同學的歡迎。教師們可以鼓勵學生們把自己的圖書拿到學校來,放到班級圖書庫里,供大家借閱。這樣不僅實現了圖書資源的最大利用率,而且有利于知識的傳播和學生之間的交流。
2.給學生創造充足的閱讀時間
閱讀有利于提高小學生各方面的能力。平時由于課外作業比較多以及課外補習班的因素,小學生并沒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課外閱讀。教師們應當適當減少小學生的課外作業,增加閱讀作業的布置,讓小學生在家長的監督配合下有效地完成課外閱讀任務。同時,小學生也可以利用課間自習時間適當地進行閱讀。
四、對課外閱讀成果進行檢驗
課外閱讀不僅是形式,目的是讓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他們的文化素養和寫作水平。教師們應該重視對課外閱讀的成果進行檢驗。教師們可以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體會和交換讀書筆記,這樣既能夠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又能夠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們定期組織班級內部的讀書交流會,讓學生們自由發表觀點和看法,既能夠檢查他們的閱讀成果,又達到了讀書交流的目的。
五、結語
篇3
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水不激不活,人不激不奮。”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首先要提高學生對課外閱讀作用的認識,激發其對課外閱讀的渴望。要讓學生明白課外閱讀與課內學習是相輔相成的,課外閱讀不僅不影響學生的語文及其它學科的學習,還可以擴大視野,豐富知識,培養興趣,活躍思維,陶冶性情,發展智力。充分利用課外閱讀資源,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豐富各科知識的重要手段,更是他們未來生活中受益無窮的文化積淀。其次,要注重運用多種方法,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教師要以身作則,在情感上感染學生,使學生感到讀書不是繁重的學習任務而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另外,在閱讀的層次上應遵遁先易后難,先短后長的原則,不要讓學生一開始就產生畏懼情緒。讓他們嘗到閱讀的甜頭后,再逐漸提出更高的閱讀要求,同時還可以利用多種形式的活動,讓學生在交流中感受到課外閱讀的樂趣等。
二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著名學者說,讀書要有效果就要做到“四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
眼到:“眼到是要個個字認得,不可隨便放過,”“眼到對于讀書的關系很大,一時眼不到,貽害很大,并且眼到能養成好習慣,養成不茍且的人格。”
口到:口到就是要句句念出,好的作品要背出。他說:“念書的功用能使我們格外明了每一句的構造,句中各部分的關系。往往念一遍念不通,要念兩遍以上,方才能明白。”
心到:心到就是要弄清每章每句每字意義如何,何以如是。用心不是叫人枯坐冥想,而是要靠工具書及思想方法的幫助來思考。
手到:讀書“必須還得自己動動手,才有所得”。 “自己必須做一番手腳,或做提要,或做說明,或做討論,自己重新組織過,申敘過,用自己的語言敘述了,那種知識思想方才可算是你自己的了,”“我們可以說,沒有動手不勤快而能讀書的,沒有手不到而能成學者的。”
我們知道,課外閱讀本身具有一種自我生成的內在機制。做到先生所說的“四到”,那么課外閱讀的效果就顯而易見的了。效果有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和信心就有了,越有興趣和信心,那么閱讀的效果也就越好。如此一來便形成了課外閱讀的良性循環。
三、教給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
1.將課內與課外結合起來。“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重視以點輻射,把聯系課文的課外拓展閱讀作為一個新的知識增長點、情感深化點和技能鞏固擴展點。”然而,課外閱讀的指導關鍵在于課內學習所得的方法的正確的遷移。課外閱讀中教師要指導學生將課堂中學到的各種閱讀方法諸如精讀、泛讀、速讀、瀏覽等在課外閱讀活動中得以運用。另外將課內閱讀的內容向課外閱讀進行延伸。一方面會使學生在閱讀的量上有一個大的突破,另一方面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加深學生對課內閱讀學習的理解深度和廣度。
2.“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好讀書筆記。心記不如筆記,閱讀時可以采用圈點批注的方法,將讀過的名言妙語和自己的感悟摘抄在筆記本上,這樣既有利于鞏固印象,也有利于反思回顧。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寫讀書筆記,把自己的點滴之思寫下來,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的理解頓悟能力,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收集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課外閱讀筆記還可以成為學生日后寫作的材料與借鑒。
3.采用反思、探究性閱讀。《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閱讀批判等環節,拓寬思維空間,提高閱讀質量。”為此在實踐中,讓學生在認真閱讀作品,收集有關的資料,并在整理、歸納的基礎上,寫出自己的閱讀心得體會,實現對文本的思考、探究。這樣的課外閱讀,不僅提高了閱讀行為的層次,擴大了課外閱讀的范圍,同時學生的創造思維能力和持之以恒的學習精神也得到了培養。
四、給學生推薦適宜的閱讀書籍
別林斯基說過:“閱讀一本不適合自己閱讀的書來讀,比不閱讀還要壞。”因此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與成長需求,一方面鼓勵學生閱讀《語文課程標準》所推薦的文學名著,另一方面還應向他們推薦一些品位、格調俱高、文質兼美的時代作品,如科普科幻讀物,政治、歷史、文化等各類讀物,讓學生各方面的知識和能力積淀在課外閱讀的促進下均進一步得到提高。
對于大多數學生而言,書籍少,客觀上限制了學生的閱讀。據調查,約有60%的學生是通過與同學、朋友互相交換個人存書進行課外閱讀的,20%的學生是通過個人購買書籍進行的,但不論是何種形式,可供選擇閱讀書籍的數量少,已成為嚴重制約中學生課外閱讀的客觀原因。作為語文教師,應盡可能的與學校聯系,讓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多給學生一些方便。也可在班內,發動集體的力量,建立一個班級圖書角。以使學生有博覽群書的條件。
五、組成相容、互補的閱讀小組 ,開展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
1信息論告訴我們:學生的知識有很大一部分來源于同伴。每一個學生都有獨特的思想和智慧,共同閱讀,閱讀彼此,永遠充滿了驚喜,永遠不會疲倦。[5]因此,組織好閱讀小組是提高課外閱讀質量的又一個重要方面。閱讀小組一般由學生自由組合而成,人數可在4-6人之間。可考慮方便性、相似性、補償性等因素。
2、召開讀書匯報會和讀書經驗交流會。讓學生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把自己近期的讀物介紹給同學,談談自己的讀書體會,如果能詳細地復述或背誦部分精彩的片斷,那效果就更顯著了。筆者認為,一學期召開二三次,每次發言人數應不少于五人。
3、舉辦讀書筆記展覽評比會。每隔兩三周就舉行一次全班或全年級讀書筆記展覽,請同學們認真觀摩,以投票的形式評選出最佳讀書筆記3-5篇,并且讓獲得榮譽者介紹經驗,與較差的同學結對子,共同提高。
篇4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課外閱讀總量五年制不少于100萬字,六年制不少于150萬字,養成寫讀書筆記的習慣。”無疑這是針對目前小學生積累明顯不足,入不敷出的矛盾而指出的一條出路。然而,要使課外閱讀收到一定的實效,離不開老師的正確指導。首先要轉變觀念,正確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我們不應把學生局限在課堂里自我封閉,要正確認識課外閱讀的重要性,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營造寬松的環境,留給學生自由發展的空間,讓學生放下心來,走進課外閱讀的繽紛世界,大膽地進行課外閱讀。
教學內容:
《水滸傳》
教學目的:
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指導學生選擇課外讀物。
教學重點:
指導學生如何選擇健康、有益的課外讀物。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有計劃地、合理地進行課外閱讀。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
呂叔湘先生說過:“問語文學得好的人,都說是課外看書。”由此可見,知識不局限于課堂,課外閱讀非常重要。你都看過哪些課外讀物?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看過的課外書籍。
提問:你們讀這些書的時候是怎樣讀的?讀了之后有什么收獲?為什么要讀這些書?
引導學生討論這些問題,激發學生普遍參與的熱情。
二、閱讀方法介紹
1.師生討論如何有計劃地合理地進行課外閱讀。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樣的書籍適合自己的課外閱讀?選擇書籍時,要不要有規劃?閱讀規劃中,要不要考慮自己的興趣取向?閱讀實踐中,應該保持什么樣的心態?什么樣的閱讀狀態才算合格的閱讀?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先進行組內容交流,然后各小組派代表進行班內交流。
小組交流要求(課件展示):
A.每個人都結合自身實際談自己的看法。
B.小組秘書認真記錄各個成員的發言。
C.小組長組織討論匯總,形成小組意見。
D.小組推薦小組代表在班內交流中發言。
班內交流要求(課件呈示)
A.每個小組必須派一名代表發言。
B.每個代表發言時間控制為3分鐘。
C.發言要圍繞所討論的問題展開。
D.分享本小組所讀過的課外書籍。
2.進行速讀訓練。方法有兩種:
(1)“遮蓋速讀法”。準備好一張白紙和書頁差不多大小。放在書上端,讀完一行就把紙往下拉,蓋住讀過的一行,使眼睛不能來回重復,同時減少眼睛的左右移動,增強眼的視覺廣度。隨著訓練,把遮蓋擋用的紙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漸提高速度。
(2)“限量速讀法”。在閱讀前確定閱讀的數量,限定時間讀完。
三、做一做:具體指導一段課外閱讀
師:我們已經用了一些時間閱讀《水滸傳》這部古代長篇小說。通過閱讀,書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一些?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生1:魯智深(花和尚) 拳打鎮關西、倒拔垂楊柳、大鬧野豬林。嫉惡如仇、俠肝義膽、粗中有細、勇而有謀、豁達明理。
生2:武松(行者) 血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 醉打蔣門神、大鬧飛云浦、 血濺鴛鴦樓、除惡蜈蚣嶺。崇尚忠義、勇而有謀、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不足:濫殺無辜)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
生3:吳用(智多星) 智取生辰綱,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生4:江(及時雨) 私放晁蓋、怒殺閻婆惜、三打祝家莊。為人仗義、善于用人,但總想招安。
師:這就是真正的讀書――我們身臨其境,走進了書本所描繪的情景中。
四、指導學生從課外讀物中吸取營養,學會積累
1.學會做筆記。俗話說:好腦袋不如一支爛筆頭。常見的筆記方法有四種。
(1)眉批筆記。在閱讀時隨手進行,把讀書時產生的心得、評語、疑問等隨時寫在書頁的空白處。
(2)摘錄筆記。把讀書時發現的好詞語、句子、片斷摘錄下來。
(3)提綱筆記。將原來較長較深的書或文章用提綱形式摘錄下來。
(4)寫心得體會,也就是讀后感。把讀書時的心得體會寫成短小文章保存下來。
2.學習做卡片。卡片是筆記的一種獨持形式。可以分門別類把幾十種以至幾百種的數據、詞語、句子和對某一問題評價放在一起。
五、總結升華
篇5
關鍵詞: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教學對策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也是培養學生寫作能力的重要基礎。如何在新標準的指引下進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值得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不斷探究與深入總結。下面我根據自身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經驗談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膚淺看法。
一、小學語文閱讀現狀分析
1.學生對課外閱讀的興趣較濃厚。目前高年段小學生只有極個別學生不喜歡課外閱讀,從對課外閱讀持不喜歡態度的三位學生的問卷中發現:兩位學生每天幾乎不讀課外書,盡管父母都贊成課外閱讀,家中也有較多書籍,但對課外閱讀不感興趣。從問卷的主觀題看,其中一位學生在20個所列書目中,看過的有《昆蟲記》、《名偵探柯南》、《淘氣包馬小跳》系列,側重輕松趣味性讀物。學生喜歡的課外讀物類型,86%的學生都喜歡閱讀以文字為主,配有一些插圖的課外讀物,有9%的學生對全是文字的讀物抱有興趣,這充分說明小學高年段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是令人滿意的。喜歡的課外閱讀內容依次為:科普類(18%)、動畫卡通類(12%)、學習輔導類(14%)、有趣的故事類(23%)、文學類(20%)和其他(12%)。可見在小學生喜歡的課外讀物中,有趣的故事類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文學類,所選類型豐富多樣,整體上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
2.學生閱讀習慣。目前學生對于閱讀課外書很少有做筆記的習慣,只有極少數會“做很多筆記”。知識的吸收如食物的吸收一樣,必須經過消化,而事理的領悟則必須借助思考。這一點不少學生忽視了,這是缺乏指導的結果。良好的閱讀習慣只有在大量的長期的閱讀過程中才能養成。在每天的課外書閱讀時間上,多于一小時的比例只有16%,主要是在半小時左右,每天看十分鐘左右的占大多數,進一步說明學生的課外閱讀主要是在老師的帶領指導下有效進行,而學生業余自主選擇并進行閱讀的閱讀時間較少。
3.課外閱讀的影響因素。課業負擔過重,沒時間是目前影響學生的最大因素。雖說教材經多次改革,更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但最終還是靠考試分數定乾坤。大量的“題海戰術”充塞了學生的空余時間,大大小小的考試早已讓學生疲憊不堪。不感興趣和沒有書源目前還存在較大影響。學校雖然設有學生專用的書刊閱覽室,但是對學生的開放時間難以保證,因此閱讀需求難以滿足。學生非常希望老師給他們推薦好的課外讀物,數據統計顯示“希望老師推薦書目”的學生達63.82%。
二、對策與建議
閱讀,獲取知識的重要手段;閱讀,語文教學的核心。讓學生學會閱讀,培養其良好的閱讀習慣,奠定終生學習的基石,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希望的。那么針對現狀,我們該如何讓學生有效地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種自主習慣呢?我想從以下方面談談自己的看法。
1.針對課外閱讀興趣較高的特點,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主體參與性閱讀活動。當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濃厚,教師的重要工作便是以活動促閱讀,將閱讀興趣轉化為自覺閱讀的動力。
首先,教師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數是以個體的形式進行的,因此,教師應允許學生個體差異的存在,對學生閱讀的目標、內容和評價都應因人而異。開設的課外閱讀活動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和需要,一定程度上允許他們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選讀物,自由閱讀,自由寫筆記。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不求統一,這樣才能成功地激發學生的閱讀動機,從而以自主、能動的心態投入課外閱讀中。
其次,教師可定期組織一些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如開展競賽,組織學生開展詩歌朗讀會、故事會、演講比賽、口頭作文賽等,內容選自讀過的報刊,讓學生在閱讀中進一步增強語感。而且可以自辦小報,讓學生在小報中展示積累的好詞、名段,交流讀書心得,介紹寫作技巧。除此之外,還可以辦展覽,每學期開展三次摘錄卡片、讀書筆記展評等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不僅拓寬了學生的閱讀視野,而且檢驗了學生的閱讀效果,促進了學生之間的交流。
2.針對課外閱讀內容多元化的特點,逐步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調查表明,小學生喜歡的課外讀物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雖然現在社會上小學生的課外讀物很多,但要他們獨自選擇適宜的課外讀物具有一定難度。因此,教師不妨首先根據不同學生的特點,指導其選擇不同的課外讀物,其次根據語文教材內容推薦相關的課外讀物,從而逐步引導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內容。
3.針對小學生的閱讀習慣和需求,加強課外閱讀的指導。首先,教師要指導學生從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過渡。課外閱讀是課堂閱讀的延伸,由課內帶動課外,以課外豐富課內。例如教學了《爬山虎的腳》,布置學生找葉圣陶的其他文章讀。讀了《倔強的小》,讓學生查找有關的文章讀。如果課文是節選的,可找原文閱讀。其次,教師要指導學生閱讀有價值的好書,使學生從好書中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教師要告訴學生哪些是好書,可以讀;哪些書不該讀,為什么,不斷提高他們的鑒別能力。再次,教師要指導學生做讀書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精彩的段落,可以摘錄在本上,自訂報刊、雜志、可剪貼,隨著年級的增高,能用自己的知識審視、評判,就可寫讀書筆記。總之,伴隨著思考的讀書,才能真正收到實效。最后,教師要指導學生活學活用。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內化吸收的知識通過分析、概括、比較、綜合、聯想等思維方法,運用到進一步的閱讀和寫作中,做到以讀促思、以讀促寫,讀寫遷移,從而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4.針對課外閱讀時間和閱讀量不足的特點,切實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安排專業課時,課外閱讀課一般有五種類型:讀物推薦課、閱讀輔導課、讀物欣賞課、讀物匯報課、讀書筆記輔導課。教師可根據需要,安排內容,利用課堂向學生推薦讀物,欣賞評析,進行閱讀指導,供學生匯報讀書成果,保證每周一課時,逐步把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過渡。
篇6
一、加強家校配合,營造讀書氛圍
“一切為了孩子”,是學校、家庭的共同目標,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閱讀,我們班一方面引導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去圖書室借閱書籍。主要以中學生必讀書目和每學年課本中推薦書目為主,每位學生至少帶來一本書進行閱讀。同時,根據情況提倡學生進行圖書交流活動,為班級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另一方面,通過開家長會,讓家長明白“讀書可以提高孩子的語文素養”的道理。讓他們努力創設條件,鼓勵子女加強課外閱讀,并及時與學校取得聯系,共同營造良好的讀書環境。
二、做好讀物推薦,擴大閱讀范圍
中學生所讀書籍參差不齊,多以作文為主,名著不多。針對這種現象,我們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書籍,以中學生必讀書目和課本中推薦書目為主,引導學生多看名著,多看成本的書,使學生擯棄了課外書等同于“作文書”的錯誤觀念。如今的課外書卻包羅萬象,良莠不齊,并不都是適合學生讀。在擴大學學生閱讀范圍的同時,還向學生推薦了部分優秀讀物。一是推薦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書籍。二是推薦與學生年齡特點相適宜的書籍。這樣,使得學生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看的書籍,徜徉在書的海洋中,獲取更多更好的知識。
三、指導閱讀方法,做好讀書筆記
學生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離不開科學的閱讀方法。因此,我們利用課堂,把“教材”變為“學材”,把閱讀方法的指導寓于課堂教學之中,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讀書方法,如:瀏覽法、精讀法、略讀法等。這樣學生“得法于課內而得益于課外”,自覺或不自覺地把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在課外閱讀中加以實踐應用,促進知識和能力的遷移,達到“教是為了不教”的目的。其次,“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我們教育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向學生推薦各種讀書筆記類型,如:摘抄型、感想型和想象型。教師還通過提示范例,摘錄講評,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學生做筆記的能力。
在閱讀活動中,我們班采用統一規范的閱讀筆記。讀書筆記有以下幾項內容:扉頁是學生的基本情況,包括姓名、籍貫、星座、人生格言、理想、最喜歡的書籍、藏書等。接下來是閱讀方法指導。正文中,包括閱讀的日期、天氣、心情,書籍的名稱、篇章、字數,精彩書摘,讀書心得。
希望通過規范的形式,使學生掌握讀書筆記的格式,使學生養成寫讀書心得的習慣,也能使學生無形中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對閱讀筆記的考核,采用一同驗收,查清讀書筆記的篇數,讀書筆記的書寫是否規范,讀書筆記的信息量是否符合自己的閱讀量,讀書筆記是否寫自己讀書的體會,等,據此,對讀書筆記進行等級考核,對優秀的讀書筆記進行展覽、表揚。
四、開展實踐活動,培養閱讀興趣
篇7
課外閱讀這么重要,那么怎樣讓小學生愛上課外閱讀這種語文的“零食”呢?
一、得到家長的配合
時下,電視、網絡等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造成了很大的沖擊,真正喜歡課外閱讀的學生卻不多。再加上少數家長仍受著應試教育的影響,急功近利,認為課外書是“閑書”,不主張或不允許孩子看課外書,只支持孩子讀“作文選”“參考題解”、“輔導材料”等單一的輔助教學用書,讓孩子一味地鉆在書本里。作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不能不深思:如何及早讓學生和家長形成“讀書好”的共識?語文教師可利用校迅通,對家長做一些宣傳解釋工作,傳授教學方法,使家長們真正認識課外閱讀是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環節,還課外閱讀以應有的地位,切實幫助家長轉變觀念,為孩子們提供寬松的課外閱讀環境,創設良好的課外閱讀氛圍,讓孩子有一個屬于自己的閱讀小天地。讓學生深切地感受到讀書對于做人、學習、生活都有著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激起學生對讀書人的崇拜,對書的渴望,進而在思想上產生“我要讀書”的強烈愿望。
二、贏得學生的青睞
要讓小學生真正喜歡閱讀,書的選擇是相當重要的。你一下子硬要塞給它中外名著,他們或許一下子還真接受不了。
選擇書的時候首先要尊重學生的閱讀需求。學生是閱讀的主體,離開了這點,我們提倡的課外閱讀就顯得毫無意義。學生因年齡、學段、性別、性格、心理特點等方面的差異,其閱讀的需求也隨之不同,一般來講,低中年級學生以童話、神話、寓言、民間故事為主,而高年級學生開始對傳記、傳奇、驚險小說等感興趣。女同學一般喜歡看有故事情節的書,男同學則對史地、體育、軍事、科學方面的感興趣。所以教師引薦讀物時就可根據孩子的閱讀需求有的放矢了。
還要適應孩子的時尚需求。近年來,像楊紅纓的系列校園小說,冒險小虎隊系列叢書,英國作家羅琳的《哈利.波特》風靡校園,那個戴著黑框眼鏡的的長發小男孩成了眾多男孩女孩的偶像,每人都為自己能有與哈利.波特同樣的魔力而陷入遐想之中。這種校園時尚、兒童時尚應該成為課外閱讀及課外閱讀指導的寶貴契機和資源。我們教師不僅要自己積極地親身體驗這種時尚,同時還要積極地在校園中,在班級里引領這種時尚。曾有報道,一位香港的小學老師,她能親自為學生朗誦《哈利.波特》片斷,能和學生一起穿上帶有“哈利.波特”標志的衣服,招搖過市地去觀看電影《哈利.波特》,這位老師的做法很值得我們借鑒。
引領孩子親近經典,當然也是必不可少的。閱讀古典名著、童話、經典著作,純凈孩子的精神世界。經典是人類書籍里真正的精品。然而,閱讀經典名著是課外閱讀的最高境界,也是一個成熟的閱讀者必須經歷的一段生命歷程。著名學者余秋雨先生認為,幼小的心靈純凈空廓,由經典名著奠基可以激發他們一生的文化向往,溫暖他們的心靈,打開他們美好而又人道的感知世界,激發他們心中善良的、溫柔的一面。對兒童而言,經典名著并不僅僅是中國的四大古典名著,也不僅僅是格林和安徒生的童話,它還包括當代甚至是當下的一切富有眼力的喜愛和推崇。成人世界的經典當然可以成為兒童的經典,但是他們更有自己的經典:《長襪子皮皮》《魯濱遜漂流記》《蟋蟀的住宅》《窗邊的小豆豆》《時代廣場的蟋蟀》等。然而,并非所有的經典都是孩子們喜歡的,教師可以抓住有利的契機進行引導:我們可借助學生喜歡看電視來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有一次,我給學生看了電視水滸傳中的《花和尚倒拔垂楊柳》,學生看了對魯智深這個人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我就布置學生去讀水滸傳當中關于魯智深的有關情節,如拳打鎮關西,大鬧五臺山,火燒瓦罐寺,大鬧野豬嶺等,學生可以是迫不及待地去看了。我們可常常利用晨會課時間給學生講故事,講到故事精彩處嘎然而止,學生迫切想知道故事發展的結果,便會想方設法去閱讀。
三、教給讀書的方法
1.讀書方法指導課
引導學生合理使用工具書,學會上網查找資料,提高搜集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教會學生精讀、泛讀、瀏覽、速讀等四種常用的閱讀方法,在閱讀時還應讓他們學會以下幾種讀書本領,培養學生“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讀書習慣等。題讀法,閱讀時抓住文章題眼,猜測文章會寫些什么,怎樣寫。閱讀后,對照自己的猜測,從而了解題目與文章內容間的關系。摘錄法,一邊閱讀,一邊摘錄自己認為有價值的詞、句或有關片段。批注法,邊讀邊想,邊用自己習慣的符號在自己的書上作批注,勾劃有關內容,還可在邊上簡潔地寫上自己的感受。
2.讀書筆記指導課
教師主要向學生介紹摘抄型、提綱型、感想型、評價型等四種讀書筆記的寫法指導,指導學生如何寫讀書筆記和讀后感等。一、二年級可以填空式讀書筆記為主,三、四年級可寫摘錄式讀書筆記,五、六年級可采用摘錄好詞佳句和感想相結合等形式。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切不可硬性規定學生完成多少篇或多少字數的讀書筆記,以引起學生對課外閱讀的反感,而應該注重讀書筆記的質量,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寫讀書筆記是自己喜歡的一種讀書方式。
3.讀后交流評論課
篇8
一、課外閱讀內容多面
1.閱讀多方面的作品。專看文學書,是不好的,這是魯迅先生的告誡。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將方方面面的優秀作品推薦給學生。如利用寒、暑假讀書活動,分層次、分門類將好書推薦給不同年段的學生;借每年舉辦“科技節”的契機,開展“讀科普書,走科技路”的主題讀書活動;通過開展研究性學習,讓學生為收獲信息,分析、解決實際中的問題,進行廣泛性的閱讀等。這樣,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不僅閱讀優秀的文學作品,還涉足天文、歷史、經濟、地理等方方面面,這會為以后形成合理的知識結構及終身學習奠定很好的基礎。
2.閱讀多個人的作品。小學生的膜拜心理較強,整日抱著自己喜歡的作家的作品不放,這也是有的。指引學生博采眾長的最好辦法,是結合課內的閱讀教學引薦眾多的名家名品。如學習了《趵突泉的欣賞》,指引學生讀老舍《濟南的冬天》;學習了《再寄小讀者》,指引學生讀冰心的散文集《寄小讀者》;學習了《凡卡》,指引學生讀俄國作家契坷夫的《小公務員之死》;學習了魏巍的《我的老師》,指引學生讀現代作家賈平凹的同一題目的作品等。
3.閱讀多種體裁的作品。小學生受童話啟蒙的居多,因而,童話類的書一直是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最愛,尤其在中、低年級。因此,學校有必要結合各科課堂教學及各種主題讀書活動,將優秀的記敘文、詩歌、散文、科普小品、小說、人物傳記、旅行記等推薦給學生。如少年版的四大名著;現代作家的小說《草房子》及《五三班的壞小子》等;郭沫若、冰心、泰戈爾等國內外名人詩歌選……多體裁的課外閱讀,會讓學生在小說的真情世界感受真善美,在傳記的人物傳奇經歷中體悟成功的苦與樂、在詩歌的韻律中變得越發靈秀……
二、課外閱讀方式多元
1.主題閱讀。讓課外閱讀成為一種集體行為,這對于從眾心理較強的小學生來非常必要。如學習了《鵪鶉》一課,以“母愛”為主題,開展讀書周活動,讓學生從書刊、網上查閱大量關于“母愛”的文章,大家不僅讀、誦、記,而且還要在“佳文欣賞”課上展示自己的讀書成果。此外,開展科普讀書月、走近名人讀書月、經典誦讀活動周等都會大大地調動學生讀書的積極性。
2.親子閱讀。在低、中年級開展親子閱讀,對于小學生養成課外閱讀習慣非常重要。親子閱讀,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尤要學校做大量細致入微的工作。因為,我們是個缺少閱讀習慣的國家,身邊不買書、不讀書、讀不進去書的家長比比皆是。學校除了召開家長會進行動員外,還需要教師及時提供親子閱讀的目錄,乃至具體讀書內容。建立家校聯系卡,及時予以評估。
3.休閑閱讀。主題閱讀和親子閱讀是有明確指向性的任務性閱讀,而休閑閱讀則是在輕松狀態下的一種自由閱讀方式。學生在進行休閑閱讀活動中,可以參考老師、同學的推薦書目,也可以自己選擇讀書內容及方法。
三、課外閱讀方法多樣
1.精讀與略讀。要想查找資料、快速獲取信息,最為直接的辦法便是略讀,這是課外閱讀最常用的,但不作為唯一的方法。有時,遇到需要揣摩、玩味的精妙之處,也需要精讀。
2.讀、寫、批、劃、注。課外閱讀極具個性化,選擇什么樣的方法,既因人的習慣而定,也因閱讀內容、因目的指向而定。有的課外閱讀只限于讀,有的要寫讀書筆記、填寫周(月)讀書卡,有的需要在上面批一批、劃一劃,遇到疑難詞句,還要在查字典或請教別人后加上注釋。
3.讀與背。在課外閱讀中獲得語言材料,這是語文課標對小學生提出的要求。尤其,當遇到一些語言優美、內容精彩的句、段、篇時,又需要學生在讀的基礎上,將它們吟詠、甚至背誦下來。
四、課外閱讀評價多層
1.評價主體多層。課外閱讀突出的個性化傾向,決定了對學生課外閱讀評價要多主體參與。即學生自評、互評、小組評、家長評和教師評相結合。
2.評價內容多層。對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一般從態度、習慣、數量、效果四個層面進行。可以定期請家長和學生共同填寫“課外閱讀反饋卡”,對所讀書目、作者、每天閱讀時間、是否主動閱讀及讀的效果作出評價。同時,結合現場讀書匯報、讀書摘要卡、讀書筆記檢測等,給予學生全面的激勵性評價。
篇9
小學課外閱讀在課程范圍之外,原則上以學生自主閱讀為主,但教師的引領也是必要的。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關鍵是能夠找到一個平衡點.那么,如何把握好這個度,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呢?我想這個平衡點應該是“黃金分割比例――0.618”。學生自主閱讀比例是0.618,教師的課外閱讀引領比例是0.382。對此,我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思考:
1.合理安排課外閱讀的時間――讓學生自由閱讀。課外閱讀時間的安排要尋求其合理性,我們需要做的是既做好學科教學,又通過快樂閱讀校本課程的開發,達到為學科教學服務\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目的。如果硬性安排晨讀、午讀、暮讀,學生會力不從心,或者只是被動應付,那么課外閱讀大多也就流于形式了。課程學習的時間要保證,課外閱讀的時間也要合理安排,學生的自主閱讀要放手,教師的課外閱讀引導也是必要的。實踐證明:學生如果把0.618的時間和精力用在課程學習上,那么成績將會取得長足進步;教師如果把課外閱讀的0.618還給學生,那么學生的綜合閱讀能力就能提高更快。
2.激發學生閱讀的需要――尋找適合的閱讀素材。需要層次理論認為:人的需要是有層次的。第一類是低層次的缺失性需要,第二類是高層次的成長需要。在實際生活中,那些對閱讀不感興趣的學生是因為較低層次的需要沒有得到滿足。給小學生以親切感、歸屬感、信任感是激發其閱讀興趣的前提。首先要豐富學生的閱讀生活,把閱讀與觀察結合起來。例如帶孩子仰望星空,講述“牛郎織女”的神話傳說,同時要求孩子張開想象的翅膀,自己編織有關月亮或星星的故事。通過輔導,學生懂得了選擇讀物的一定方法。有了高層次的成長需要后,就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讀物。
3.重視閱讀過程的評價――多種形式展示閱讀成果。在廣泛閱讀中積累了許多奇聞軼事、傳奇故事、生活常識后,學生有了急于表達的欲望。學校每周安排的閱讀活動課、班級每月開展的專題性課外閱讀活動課給學生們搭建了展示自己閱讀成果的舞臺。可以在活動中評選出表現出色的同學,給予獎勵。活動形式有開故事會、成語競賽、知識競賽、好書大家讀、說說一本好書、表演等。每個學期,我們班級還配合學校的相關活動,開展“讀書之星”“讀書小報、讀書筆記”的評選活動及美文誦讀、古詩文背誦競賽活動。為了對學生閱讀進行全面、有效的評價,我們在“班級閱讀中心”的一側建立了“閱讀成果展示中心”,學生的閱讀筆記、手抄報、表演的道具等一一擺放其中。還在墻壁上開辟了課外閱讀專欄,“學生繪畫筆記展”“讀書之星”“班級讀書大王”等展示空間既讓學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又給一部分學困生作了示范。
雨果說:“學會讀書就是點燃火炬。”把握好課外閱讀的黃金分割點,讓學生真正把閱讀當成自己的事情,盡情品嘗書香,是我們做教師的最大快樂。
篇10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6)01A-0041-01
在語文課外閱讀方面,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九年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是初中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而閱讀能力的提高源于學生大量的課外閱讀實踐,這就需要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那么,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呢?
一、激發興趣,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要獲得良好的課外閱讀效果,教師就要善于激發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興趣。
教師可以嘗試采用講小故事的形式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針對七年級學生,教師可以每天利用半小時給學生講一個故事,并請學生回家后將故事復述給父母聽。如此堅持一段時間后,教師在講故事時可以稍微改變一下,在講到故事的精彩部分時就暫停下來,請學生課后自己讀完故事的剩余部分,也可以嘗試讓學生續編故事。
教師還可以利用“讀書導航”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讀書導航不是書本內容的簡單介紹,而是教師根據初中生的認知特點,從書本內容、書本價值、書本的語言特點等方面介紹相關的書目,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如《小王子》一書的“讀書導航”可以這樣寫:“小王子來自一顆遙遠的星球,游歷了分別住著國王、愛慕虛榮的人、酒鬼、商人、點燈人、地理學家的6個星球。你想知道小王子的游歷過程嗎?”當學生看到如此有趣的導航語時,會對這本書產生濃厚的閱讀興趣。
二、有效引導,引領學生把握閱讀的方向
學生有了課外閱讀的興趣還不夠,在指導學生閱讀課外讀物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挑選課外讀物,并教給學生一定的讀書方法,使學生維持對課外閱讀的熱情。
首先,依據學生的需求,推薦所要閱讀的篇目。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提高閱讀品位”,強調有品位的閱讀。對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閱讀一些名家名著。對于中學生而言,由于他們正處于青春期,引導他們閱讀《少年維特之煩惱》等名著,比起他們閱讀那些青春類的雜志報刊要好得多,因為在閱讀名著時,他們更能從中獲得道德的感化、情感的熏陶。教師必須考慮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將閱讀與學生的個性、愛好聯系起來,幫助學生找到合適自己閱讀的書目,促進他們的長遠發展。如,有的學生喜歡冒險,我們可以推薦他們閱讀《魯濱遜漂流記》《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們》等,有的學生喜歡天文地理,我們可以引導他們閱讀《時間簡史》《海底兩萬里》等。
其次,教會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閱讀的方法有精讀法、略讀法、默讀法、速讀法和做讀書筆記法等。閱讀長篇小說時,可以采用跳讀法、寫提綱法進行閱讀;閱讀短篇小說時,可以用精讀法、圈點勾畫法來閱讀;閱讀詩歌、散文,可以采取朗讀法……
有效的閱讀引領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找到閱讀的方向,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歸納能力和寫作能力,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同時,教師也可以透過學生的閱讀筆記了解學生的課外閱讀情況。
三、加強實踐,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實踐活動是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土壤,因此,教師要多開展一些讀書實踐活動,在活動中激發學生的閱讀熱情,讓越來越多的學生愛上課外閱讀。
首先,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如定期開展“好書推薦”活動、“師生共讀一本書”活動等,學生參與大量的閱讀實踐活動,能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其次,開展評先評優活動,推動學生閱讀活動的開展。開展各種評先評優讀書活動,有利于引導學生養成正確的讀書習慣,激勵學生走向深入閱讀。如可以開展評選“優秀讀書筆記”活動,從書寫、內容、數量、質量等方面評出學生的優秀讀書筆記,然后進行展示;也可以開展評選“小小讀書迷”活動,在活動中介紹小讀書迷們的讀書內容、讀書習慣、讀書數量等,為學生樹立榜樣。讀書實踐活動會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閱讀,深刻理解課文的內涵,增強探究的欲望,愛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