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外閱讀的核心概念界定范文

時間:2023-10-17 17:25:4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課外閱讀的核心概念界定,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課外閱讀的核心概念界定

篇1

1.描述自己在教育教學活動中遇到的實際問題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人們越來越覺得只注重一本教科書的學習已經不能有效的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也不適應學生成長發展的需求,于是人們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但在平常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當前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現狀卻不令人樂觀:學習新課前,布置課前搜集資料的作業,能真正搜集資料的學生寥寥無幾;問及課文作者的有關情況,學生一無所知;問及與課文內容相關的作品,更是一片茫然;孩子們愛看的是漫畫和電視,玩的是電腦;課間交流的是“杯具、鴨梨、神馬、有木有……”等“潮人潮語”“網絡語言”;假期忙碌的是“打爆機”“游戲升幾級”,“宅男宅女”一片天。他們熟悉的是“奧特曼”“憤怒的小鳥”,不知道老舍還有哪些作品,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是什么,分不清天文、地理、歷史。學生習作中更出現了不得不令人憂慮的一些問題,諸如“散”,一件事,流水直線從早寫到晚,學生無內容可寫,形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尷尬局面,多半是無病;“假”,說假話,寫假事;“大”,小孩兒說大人話,毫無童心童趣;“空”,內容空洞,不實在,不具體;“抄”,一段一段甚至整篇整篇地抄寫別人的作文;‘“套”,千人一面,沒有個性和特點,幾乎是從一個模式里走出來的。由于小學生年齡小,缺少一定的社會經歷,而閱讀量又達不到《新課程標準》的閱讀要求(小學階段應完成140多萬字的閱讀量。) 導致課內外閱讀嚴重脫節。由此造成的知識貧乏、思路狹窄、立意低下已成了一些學生理解文章和寫作的“攔路虎”。“豐富的作文內容”“好字好句”成了制約“優秀作文”的瓶頸。學生語文成績提高的空間不大,缺乏學習語文的熱情,被動性比較明顯。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指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過程。高年級以閱讀教學為重點,輔以作文教學。在聽、說、讀、寫過程中讓學生通過大量閱讀來有效地提高閱讀質量(包括理解、記憶水平與閱讀速度),能聯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詞句的意思。要加強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培養學生感受、理解、欣賞和評價的能力。要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等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背誦優秀詩文6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

2.結合實際,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

我校屬于城中區級小學,75%的學生的父母均早出晚歸,80%的學生由文化水平較低的祖輩看管,無法直接對孩子的學習、生活進行指導。這樣一來,有很大部分學生的閱讀量達不到《新課程標準》的閱讀要求,但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核心內容,學生閱讀量的明顯不足已成為我班學生發展和學校發展的瓶頸,其嚴重遏制了學生主動探究、團結協作、勇于創新等方面能力的發展。

綜上所述:在“大語文”教育觀的指導下,探討語文課內外閱讀相結合的新途徑,提高課外閱讀的實效性,開拓語文教學的新領域,是語文教學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且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如何實現課程標準的課外閱讀量,讓每個學生的閱讀能真正達標,達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如何有效地實施建設“書香班級”、“書香家庭”工程?如何讓每個學生都能熱愛讀書,讓讀好書成為每個學生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如何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改進閱讀的方法,養成良好閱讀習慣,提高閱讀質量和閱讀的效率?因此,課題申請人提出了《新課標下培養小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的實踐研究》研究課題。

開展對本課題研究至少具有以下幾方面的重要意義:

1、“終身學習”型社會發展的需要。社會的發展、科技的創新,使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人,只有不斷地更新知識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在倡導“終身學習”的今天,培養學生獨立閱讀、獨立思考的習慣和能力,積極鼓勵學生在課外自主發現和學習新知識,是非常有必要的。

2、學生健康成長的需要。積極地閱讀課外健康讀物的學生,往往文化修養較為深厚,生活視野開闊,個性心理健全。相反,那些將自己束縛在題海里,連報紙也不翻一翻的學生,其性格上孤僻憂郁,急躁畏難的情緒日益嚴重。孩子是未來社會的希望,孩子們健康的成長才能使我們的社會健康的發展。

3、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需要。博覽群書的人,比孤陋寡聞的人具有更強的適應能力和工作能力。從小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獨立思考能力,為將來自學更多知識和技能打下堅實的基礎。

4、學校人文化教育的需要。我們認為學校不應只向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更是一個育人的搖籃。許多經典名著,雖然時間已久遠,但是著作中閃爍著的人性的溫暖,卻依然能夠幫助孩子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人文化的校園需要有人文化的教育環境,人文化的教育環境需要培育思想修養較高、文化底蘊濃厚的學生。

(二)問題界定

1.梳理有關本課題的國內外研究成果

1)國內研究

近年來,很多學校和老師也在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的閱讀實踐等方面,進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臺灣從2000年8月到2003年8月在全島實施兒童閱讀計劃。2004年9月,第一屆“中國兒童閱讀論壇”在揚州舉行并取得了較大的成功。我國兒童文學博士王林正在大力倡導“班級讀書會”的實驗。浙江嘉善王春霞對“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作過有益嘗試。北京市特級教師竇桂梅的《語文教學要關注人的發展》在推薦閱讀書目,拓寬閱讀范圍,積累語言文字,熏陶民族文化等方面給人啟發……以上課外閱讀的研究成果與實施措施都為本課題的研究提供了借鑒與啟示。

2)國外研究

近年來,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中,都非常重視兒童的閱讀問題。1995年4月,意大利教育部長就宣布了一個“促進學生閱讀計劃”;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在1998年10月簽署了閱讀卓越法案,美國的兒童每天有一個小時在閱讀作業室工作。2003年初,英國教育部發出號召,要把兒童閱讀進行到底。日本文部省把2000年定為“兒童閱讀年”。法國在假日中心建立課外閱讀計劃。

2.對本課題涉及的核心概念進行詮釋

“課外閱讀習慣”: 閱讀是一種由感覺、知覺、思維、想象、記憶等多種心理因素組成的復雜心理活動,在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的個性、情趣、動機、興趣等心理因素也都直接起著調節作用。而課外閱讀習慣主要包括多讀、精思、勤記、善用四個方面。通過實踐使學生在愛讀書,感受到讀書的樂趣的基礎上學會多種讀書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形成基本的閱讀能力。

“小學生”:即課題研究的對象是五年級小學生。

3.研究目標

以有效教學理念為理論依據,以人性化教育為視角,以課題研究為紐帶,堅持“課外閱讀”是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豐厚文化底蘊的重要途徑”的研究原則,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提高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實效性,從而培養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掌握有效的技能和方法,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1、通過讓教師介入學生的課外閱讀,讓學生的課外閱讀與教師的指導同步,探索有效的指導形式,提高推薦閱讀的質量,使學生真正走進課外閱讀,品嘗課外閱讀的樂趣,養成課外閱讀的良好習慣,為孩子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2、從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入手,創設良好的閱讀氛圍,打造一個充滿濃郁文化氣息的書香班級。

4.研究內容

尋找有效的途徑完成這些目標,是課題要研究的內容。

1、通過有效途徑培養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語言文字攝入量,培養閱讀習慣。

篇2

內容安排次序的調整(如第三部分實施建議,新課標將“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提前);具體內容的歸并(如第三學段閱讀要求由原來的11條整合為8條);內容要求的細化(如第三部分實施建議中的“評價建議”,分學段對語文教學各個學習領域的評價要求進行了具體闡述);篇幅明顯增加(由實驗稿的29頁增加為80頁)。此外,“附錄”中優秀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略有調整,整體數量增加了16篇(段);“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增加了《革命烈士詩抄》《紅巖》等體現革命傳統的書目;增加了兩個字表:《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和《義務教育語文課程常用字表》。

教育部“國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修訂專家組召集人、北京大學中文系溫儒敏教授在一次講話中指出,這次修訂課程標準,是針對長期以來語文教育方面存在的普遍性問題,總結這十多年來課改的經驗,同時按照國家教育規劃的總體要求,面向未來,提出語文課程的基本標準。主要立足于“為學生打好3個基礎:那就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為學好其他課程打好基礎;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形成健康的個性與人格打好基礎;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打好基礎”。綜觀新課標,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值得重視:

一、課程性質明確定位——“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

長期以來,由于沒有對“語文課程性質”這一原點、核心概念的科學、明晰、統一的闡釋,衍生出一系列自說自話式的、無謂的爭論,使語文課程的研究和實踐陷入了誤區和混亂。現在,理論研究者普遍傾向于認同將“言語性”作為語文課程、語文教學最核心、最本質的屬性。語文教學的本質是“言語習得”,因為語文課程、語文教學的目的是提高學生的言語能力(包括言語理解和言語表達兩個方面)。新課標以現代語言學的理論為指導,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的課程。”并重申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課程性質的共性是“綜合性、實踐性”;獨特個性是“學習語言文字運用”,這一課程定位突出了語文課程的獨當之任。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的那樣,語文課程,其本質是學習語言文字的運用,是“實踐性”的課程,涉及的目標非常廣泛,是“綜合性”的課程。語文教學的目標指向是語言文字運用,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在此過程中,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這就是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

“語言文字運用”僅在前言中就出現了4次。新課標從“語言文字運用”的領域、規范、能力等角度進行了全面論述,而且將重視語言文字運用能力培養的思想體現在課程標準的各個部分,這是實驗稿中所沒有的。這些論述,表明了語文課程應主要“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更加貼近了語文的本質,學科特點更加凸顯,課程目標更加具體和明晰。這對于切實糾正語文教學實踐中出現的一些非語文、泛語文的現象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課程內容價值取向——繼承和發揚“兩個傳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

學科的課程標準體現的是國家意志,具有很強的指導性、權威性。語文學科人文性與工具性統一的課程特性決定了其在義務教育課程體系中的獨特而重要的地位,在人文內涵和價值取向方面表現得尤其突出。在中華民族走向民族復興的歷史大背景下,面臨國內、國際復雜多變的政治形勢和利益格局,面對當今社會存在的信仰真空、道德滑坡、文化低俗、追求享樂、利欲熏心等問題,語文作為文化載體,語文學科作為義務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主干課程,該承擔哪些任務呢?著名語文特級教師于漪說:“培養學生成為21世紀素質優良的中國人,是各個學科共同擔負的責任。但語文學科起著獨特的、別的學科難以替代的作用,因為語言文字是民族文化的地質層,積淀了中華文化的精粹。”實驗稿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要求比較籠統;新課標則將其具體化為“要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和革命傳統,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引領作用,突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培養良好思想道德風尚”。用優良傳統、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等將語文課程中蘊涵的人文內涵具體化、明晰化。除此之外,新課標在課程設計思路、課程目標與內容、實施建議、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等部分都對繼承和發揚傳統文化和強化主流價值取向引領方面有所體現。

需要引起我們特別注意的是,在貫徹新課標時,要正確處理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關系(究其實可以理解為始終伴隨語文課程的“文與道”的關系)。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人文內涵,必須始終與語文目標融合、滲透,絕不能重新陷入兩極震蕩的思維模式,為了強化“道”,而脫離“文”,“應該重視語文課程對學生思想感情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著重號為筆者所加)”,否則只能是“文”“道”俱傷。

三、凸顯語文課程的實踐性——語文學習的有效途徑是多讀、多寫、多積累

在前言部分,新課標將原來的“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改為“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并在課程設計思路的指導思想中明確提出“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涵和語文應用規律”。

作為母語教育的語文課程,究竟有哪些被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呢?當歷經十年課改的種種探索之后,人們靜心思考這一問題時忽然發現,原來這是一個似乎早已有明確答案、本應不成問題的問題。語文教學必須以語言文字為核心,必須以語文學習活動為主要形式,必須以提高學生的語言素養為根本目的。具體言之,閱讀教學,必須讓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在閱讀中獲得知識和語言的積累;作文教學,必須讓學生在作文中學會作文,在作文中學會觀察、思考、表達。正是基于這樣的認識,新課標對語文課程的“實踐性”作進一步強調,并提出“多讀多寫,日積月累”“體會、把握”等具體方法,這恰恰體現了對母語教育特點的正確、科學的把握。

此外,新課標指出:“教師應加強對學生閱讀的指導、引領和點撥,但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不應以模式化的解讀來代替學生的體驗和思考;要善于通過合作學習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但也要防止用集體討論來代替個人閱讀。”這是針對實際教學中存在的以教師的講解取代學生的感悟、以統一的解讀取代多元的思考以及集體討論多、個人閱讀少的現象,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新課標還指出,要重視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關注學生通過多種媒介的閱讀,鼓勵學生自主選擇優秀的閱讀材料。加強對課外閱讀的指導,開展各種課外閱讀活動,創造展示與交流的機會,營造人人愛讀書的良好氛圍。正如溫儒敏教授所說:閱讀教學,甚至整個語文教學,都要高度注意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閱讀教學,包括課外閱讀,重在養成閱讀的興趣與習慣,發掘學習主動性與創造性,這是可以讓學生終生受益的。

新課標提出:“朗讀要提倡自然,要摒棄矯情做作的腔調。”同時,首次明確界定了“有感情地朗讀”。筆者認為閱讀教學中“有感情地朗讀”最主要的目的、作用是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突出了“自然”的朗讀要求,非常具有針對性。

四、高度重視識字寫字——識字減數量、寫字提質量

隨著電腦的廣泛應用,人們日常大量使用鍵盤輸入文字,使人們對漢字的讀寫和識記長期處在模糊化和替代化的狀態中,而且,由于一些人只狹隘地單純從實用的角度認識漢字書寫,認為鍵盤輸入已經可以代替寫字,久而久之,不但“提筆忘字”日益普遍,錯別字隨處可見、全社會漢字書寫水平每況愈下也早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就語文教學而言,有的教師認為指導學生寫字是軟任務,不但每周上一節寫字課形同虛設,就是識字課中的寫字指導環節也常常是指導多、練寫少,學生真正寫字的時間少得可憐!有的教師教學中習慣用播放課件指導寫字,即使有教師板書范寫,其書寫水平也難如人意。

其實,早在1990年,國家教委辦公廳就下發了《關于加強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寫字教學通知》,此后,1998年教育部《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小學寫字教學指導綱要(試用)》、2001年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2002年教育部《關于中小學加強寫字教學的意見》,直至2011年教育部《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等文件中,都對加強、改進寫字、書法教學提出了明確的要求,但由于思想認識、師資培養、教材編寫、教學研究、考核評價、社會氛圍等種種原因,學生的寫字水平一直沒有得到大面積的提高,整體書寫水平堪憂。

我們應該充分認識到,識字、寫字的過程不能簡單地認為是為了有效地進行書面交流的需要而掌握字形的過程,同時也是增強學生對祖國語言文字的熱愛和對中華民族文化理解的過程。寫字還可以陶冶學生的性情,培養審美能力,有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更何況“與其他任何一種文字的書寫相比較,漢字的書寫無疑是具有最多的講究,因而也是最須花費心智的一種活動。與此相應,在世界各民族文字之林中,唯有漢字的書寫才能形成人類最偉大的藝術門類之一 ——書法。”

基于這樣的認識,在第一學段,新課標已將原來的“認識常用漢字1 600 ~ 1 800個,其中800 ~ 1 000個會寫”改為“認識常用漢字1 600個,其中800個左右會寫”;將第二學段的“2 000個左右會寫”減少為“1 600個左右會寫”。減少了寫字數量,適當減輕了學生的識寫負擔,體現了多識少寫的思想。這樣,不但符合低中年級孩子生理發育的特點,同時也便于提高寫字教學的質量。第三學段的硬筆字還增加了“力求美觀”的要求。新課標在教學建議中強調識字寫字“也是貫串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教學內容”,“按照規范要求認真寫好漢字是教學的基本要求,練字的過程也是學生性情、態度、審美趣味養成的過程。每個學段都要指導學生寫好漢字。要求學生寫字姿勢正確,指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能,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提高書寫質量”。新課標還提出:“第一、第二、第三學段,要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在教師指導下隨堂練習,做到天天練。要在日常書寫中增強練字意識,講究練字效果。”本標準還附有“識字寫字教學基本字表”,要求先寫“字表中的300個字”。可見,新課標將識字寫字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值得我們高度重視。

五、增強教學評價的層次性——分學段設定明晰的教學評價要求

對照實驗稿,新課標“評價建議”條理更加清晰,提出教學評價應著眼于“學”和“教”兩個方面,語文課程評價的關鍵詞可以概括為:功能——多重;方式——多種;主體——多元和互動;特點——整體性和綜合性。具體從4個方面進行闡述:1.充分發揮語文課程評價的多種功能(既承認語文評價的多種功能,又指出要突出其中的“診斷、反饋和激勵的功能”);2.恰當運用多種評價方式(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功能各異,應加強形成性評價,關注日常評價,多用正面評價,評價設計突出可行、有效);3.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與互動(重視評價過程中學生的主體性);4.突出語文課程評價的整體性和綜合性(具體體現在5個學習領域和三維目標方面)。

新課標對識字寫字、閱讀、作文、口語交際等的評價要求更加具體,層次清晰,具有較強的區分性和操作性。詳見下表:

除了以上這些內容,新課標還有以下方面值得關注:

1.在學習方式方面,將原來的“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改為“充分激發他們的問題意識”。增加了“語文學習應注意聽說讀寫的相互聯系,注重語文與生活的聯系”等內容, 明確了學習方式中包含的具體內容。針對語文學習(不僅限于語文綜合性學習)突出了“聯系”“整體”的思想:“聽說讀寫的相互聯系”(著眼于不同語文學習活動之間)、“語文與生活的聯系”(著眼于課內與課外、學語文與用語文之間)、“整體發展”(著眼于三維目標的整合)。提出“應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注重讀書、積累和感悟,注重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肯定了我國傳統語文教育的寶貴經驗。

2.總目標中增加了“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發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閱讀日常的書報雜志”“背誦優秀詩文240篇(段)”等內容,體現出新課標已將培養學生的想象、創造、閱讀(積累)等能力,作為語文課程的重要目標。

3.在第三學段的閱讀要求中,增加了“閱讀簡單的非連續性文本,能從圖文組合材料中找出有價值的信息”的內容,體現了對實用閱讀策略的關注。

4.在對教師的要求方面,歸納起來,教材層面:增加了“認真鉆研教材,正確理解、把握教材內容”(表明對教材在語文課程中的地位予以高度重視,要求教師重視對教材的學習和研究);教法層面:增加了有關現代信息技術、網絡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的內容,尤其是增加了“精心設計和組織教學活動”(體現了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這也可看作是對過于注重教學生成、忽視教學預設的一種反撥)。

5.將實驗稿中“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改為“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教科書編者、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 。新課標增加“教科書編者”這一新的對話主體,旨在強調在教學中無論是思想內容,還是語文訓練,都要注意體會、體現教材編者的意圖,要避免不尊重文本、隨意“超越”,忽略語文的課程意識、價值導向的現象。

篇3

1.1學術論文研讀量較為缺乏,研讀深度較淺

盡管在專業文獻研讀的課程中,教師總會要求本科生在日常要增加對學術論文的閱讀量,這對于本科生熟悉學術論文的基本邏輯、專業術語和寫作模式頗有益處,但部分本科生卻充耳不聞、置之不理,本科生的閱讀量不足的突出表現之一在他們呈交的各類課外學術研究課題申報書中可見一斑,如申報書中基本上沒有文獻梳理與述評的部分,研究問題的提出缺乏必要的文獻基礎,研究的內容與現有研究的關系沒有涉及,甚至有些申報書連要研究的問題是什么、具體研究內容是什么都模糊不清,等等。雖然有些本科生的課外閱讀量較為充分,但就閱讀的內容來看,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實用性較強的期刊與文獻,例如行業動態、管理實踐等,而對于那些學術味道濃厚、最具學術權威性期刊以及新理論和新技術的了解卻置之甚少。就閱讀的深度而言,他們一般只會瀏覽論文的題目、摘要和關鍵詞等內容,對于論文的具體內容與理論基礎、研究方法與技術等卻基本都一一略過。總而言之,本科生的閱讀量仍較為缺乏,閱讀深度過于膚淺,而且多為短期行為,缺乏對權威文獻的精讀與思考。

1.2學術論文研讀技巧缺乏,研讀能力薄弱

在工商管理專業文獻研讀的課程教學過程中,本科生常常抱怨不懂得如何檢索學術論文,而且學術論文中的專業術語繁多,內容晦澀難懂,尤其是不少工商管理研究的前沿文獻屬于令不少本科生閱讀前就心生畏懼的外文資料,不同文獻之間的聯系與區別也難以把握,對文獻的發展脈絡模糊不清,這些都說明了他們尚未掌握學術論文的研讀技巧缺乏,研讀能力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五點:第一,他們沒有在認真領會課堂學習內容的基礎上,結合圖書館的資源自選主題進行實際操作練習,從而未能形成實用的文獻檢索技能;第二,他們對學術論文里提出的研究問題在現實中的具體表現沒有感性認識,不明白其要解釋的管理現象的概貌和細節,從而難以理解論文作者研究該研究問題的出發點與重要性;第三,他們對學術論文的基本結構了解較少,對學術論文中各部分的作用不明確,從而難以捉住學術論文的精華部分;第四,他們的知識結構不完善,對于眾多專業學習中核心概念和理論基礎把握不到位,從而難以讀懂學術論文中理論性和技術性較強的內容;第五,雖然目前本科生的外語水平比以前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他們往往缺乏對專業外語的系統學習與訓練,從而對專業詞匯以及專業文獻中出現的大段長句、難句感到無所適從。

2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專業文獻研讀的改善對策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促進工商管理專業本科生專業文獻研讀質量的提升。

2.1優化課程考核評定方式,促進本科生對專業文獻的研讀意識和習慣

目前專業文獻研讀課程的考核往往是形式大于實質,其對學生研讀專業文獻的激勵和約束作用往往存在不足。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在教學過程中調整成績評定方式,以改變本科生對專業文獻研讀課程的學習意識與投入。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加大專業文獻研讀成果(如書面匯報、課余練習和課堂陳述等)在平時成績和期末考核中的比重,從而引導和激發學生形成良好的專業文獻研讀習慣和意識。由于大部分本科生都比較關心自己的必修課成績,因此教師在平時成績的評定上加大對學生專業文獻研讀成果的獎勵力度既有助于激發學生研讀專業文獻的興趣和主動性,也有助于培養學生之間的相互討論啟發和團隊協作精神。另一方面,在期末考核中設置一些與專業文獻推薦清單中所列內容直接相關的題目,并要求學生在考前復習時對這些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強化記憶和理解,促使學生在考前復習中進一步鞏固對工商管理專業經典論著的融會貫通,從而促進他們在強化記憶和理解的基礎上形成專業文獻的研讀意識和習慣。

2.2提供專業必讀書目的詳細清單并規定閱讀匯報的內容,以加強本科生學術論文的研讀量與研讀深度

為了進一步加強本科生學術論文的研讀量與研讀深度,教師可以在課程中向學生提供一個工商管理專業的推薦研讀著作及論文清單,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在該清單中選擇規定量或以上的著作和文獻,在課程學習過程中分階段研讀這些著作與論文并定期以個人作業或小組作業的形式提交研讀匯報,研讀匯報主要可包括以下內容:研讀著作或文獻的研究問題、研究內容、研究方案、創新之處、研究方法、研究結論、理論意義與實踐價值、不足之處及其改進。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詳細審閱這些研讀匯報并據此分析學生研讀專業文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而在課堂上澄清這些問題以及提供正確的研讀指引,從而有利于切實改善學生的專業文獻研讀深度。同時,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以小組形式形成制定選題的文獻綜述,文獻梳理與述評有助于擴充學生的研讀面,從而進一步增加學生的專業研讀量。

2.3重視傳授本科生專業文獻的查閱和研讀技巧,培養他們專業文獻研讀能力

篇4

 

開題活動提示:

開題主要研討課題研究的可行性,重在清思、聚焦和分工。

開題活動建議由課題主持人所在單位教科研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實施,并盡可能向社會開放。

一、開題活動簡況:開題時間、地點、主持人、評議專家(課題組外專家,專家應不少于 2人)、參與人員等。

開題時間: 

       開題地點:

       主持人:

   評議專家:

       參與人員:

課題組全體成員 

(一) 王樓鄉中心校課題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田啟光主任宣讀本課題立項通知書;

       (二) 課題主持人 進行開題報告的闡述 

       (三) 課題組成員張深鋒代表發言

       (四) 梁園區教研室副主任張振軍、梁園區王樓鄉一中高級教師劉立建對課題的研究內容評議發言

       (五) 課題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田啟光主任對該課題提出建議要求

二、開題報告要點:題目、內容、方法、組織、分工、進度、經費分配、預期成果等,要求具體明確、可操作,限 5000 字以內,(可加頁)。

農村中學群文閱讀教師教學策略的研究課題開題報告 一、           課題的提出:

閱讀是所有課程的核心和基礎,學生的閱讀能力與未來的學習成績密切關聯,學生的閱讀經驗越豐富、閱讀能力越高,越有利于各方面的學習。《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 版)》指出: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405 萬字。

同時,隨著知識社會的來臨,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學生要掌握信息、分辨信息、篩選信息、整合信息并吸收信息。群文閱讀這一新的閱讀教學實踐的出現正好適應了信息時展的要求,拓展和延伸了學生的閱讀視角,改革了閱讀教學的模式,并逐漸成為語文閱讀課堂教學的主流。

教師對于群文閱讀從接觸到逐漸認可,再到不斷探索追求進步,已經有很多老師進行了這方面的研究和嘗試,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農村中學的探索還不夠深入和全面,源于農村中學的一些局限性給閱讀教學帶來的難題,在農村中學開展群文閱讀教師教學策略研究顯得尤為急迫。

( ( 一) ) 閱讀量嚴重不足 九年義務教育的學生課外閱讀總量應達到 405 萬字,但當前我們的語文教學,以書本閱讀為主,這樣的閱讀量是遠遠不夠的。同時農村學生家庭的現實情況差異大,學生家長的文化素養普遍較差,對學生學習的重視程度較低,給學生補充的課外讀物少,而且留守兒童比較多, 學生缺乏閱讀的良好資源與環境。

(二)缺少指導,不知如何閱讀 農村家庭由于經濟條件和思想觀念的限制,孩子從小就很少有機會接觸課外讀物,更不用說家長和孩子之間進行的親子閱讀或者閱讀指導。在學校,教師授課時過分關注字詞句的落實,以致完整的文本時常被切割被肢解,學生學到的只是一些零碎的片段和知識,也缺少持久的感悟,至于默讀、略讀、瀏覽、跳讀等閱讀方法的訓練更無從涉及。

(三) 缺少思考和運用

學生雖然課內習得了一些閱讀技巧和方法,但不能在課外得到有效的運用,學生對于書本知識記得滾瓜爛熟,但是仔細一追問就會發現學生僅僅停留在背記階段,而對于文本的含義主題完全缺乏相應的了解,對于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沒有實際性的幫助。

總之,針對農村中學的群文閱讀教學,我們作為農村中學的教師還有很多方面需要去探索,鑒于此,我們提出《農村中學群文閱讀教師教學策略的研究》這一課題。

二、 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一) 課題研究的目的 1、提升學生的閱讀力和思考力。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群文閱讀”教育實踐活動,最大限度地解放與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擴大學生閱讀量,增強閱讀實踐體驗,提高學生的自主閱讀能力和閱讀思考力,積蓄語文素養。

2、以研究教學策略為契機,提升教師的閱讀教學水平。在實踐中探索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在課題研究中提高教師教學理論素養,提高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實現教師充分的職業發展。

3、建立符合農村學校的群文閱讀教學模式。通過本次課題研究,反復實踐摸索,形成一個針對農村教學實際的,可操作性強、可評估、相對成熟的教學模式。

(二)課題研究的意義 通過課題研究,讓“群文閱讀”作為農村中學閱讀教學研究新的生長點,充分挖掘群文閱讀的社會資源,協調構建以圖書館、新華書店、學校閱覽室、班級圖書角和以家庭為單位的群文閱讀資源庫,通過學校群文閱讀的研究和推行,輻射帶動以家庭為核心的群文閱讀的社會效應,為農村學生群文閱讀提供強有力的社會支撐。

通過課題研究,讓“群文閱讀”為農村語文閱讀教學改革找到新的發力點,將課標精神踐行到日常教學現場,為學生擴大閱讀面、閱讀量,養成閱讀習慣、提高閱 讀素養提供可行路徑。

在課題研究中,學校整體教育教學水平明顯提升,特色鮮明,打造“書香校園”,形成以“閱讀”為導向的辦學特色,提升學校教育內涵與辦學品質。

三、 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 群文閱讀教學:即在一節課里,教師結合教材及課外讀物,以一定議題為依托,以粗讀略讀為主法,以分享感悟為核心,以探索發現為樂趣,進行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多文本的閱讀教學。

(二)農村中學:師資力量薄弱,學生知識面窄,閱讀量小,缺少閱讀技巧和閱讀指導,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而且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是留守兒童。

(三)教學策略:是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根據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特征,有針對性地選擇與組合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形成的具有效率意義的特定教學方案。

四、國內外相關研究 日本的“群書閱讀”、港臺的“多文本閱讀“,他們都在群文閱讀方面進行了有力的探索,目標都指向了語文課堂的變革,都是為了更多地為學生提供閱讀實踐,從而發展學生的閱讀能力。

臺灣趙鏡中教授曾這樣描述臺灣新課程改革后閱讀教學的一種變化:“在大力推動兒童閱讀運動的影響下,學生的閱讀量開始增加,雖然教師還是習慣于單篇課文的教學,但隨著統整課程的概念推廣,教師也開始嘗試群文的閱讀教學活動,結合教材及課外讀物,針對相同的議題,進行多文本的閱讀教學。” 在群文閱讀進入課堂閱讀教學以前,國內也有專家進行了類似的實驗和研究,如:北京師范大學何克抗教授的“基礎教育‘跨越式教學’”;竇桂梅的“主題單元教學”;李懷源的“單元整組教學”等。

2012 年 11 月重慶大禮堂舉行群文閱讀研討會——“語文課堂靜悄悄的革命”,

        “群文閱讀”首倡者王林及眾多專家學者、包括代表性的一線教師蔣軍晶等匯聚一堂,在我國大陸地區共同正式地樹起了“群文閱讀”的大旗。

大陸教育先進地區在實施群文閱讀實驗,“ 群文閱讀 ” 已逐漸走進課堂,并總結一些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但這些研究在群文閱讀課的形成目標、達成途徑、實施措施、教師指導、考查方式等方面存在較大的差異,群文閱讀教師教學策略的研究還不夠突出,而且針對農村中學實際情況開展的群文閱讀研究相對較少。

五、研究的主要內容

       (一)研究內 容 1 1 .農村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了解當下農村中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概況,發現當中存在的問題,了解學校語文學科閱讀教學改革的狀況,找到群文閱讀在教學層面的癥結所在。

2 2 . 農村中學 群文閱讀相關理論的建構 探討群文閱讀教師教學策略的相關理論,建構符合農村中學群文閱讀教學的可行性與實效性的相關理論框架與體系。

(二) 重難點和創新點 :

重難點:研究農村中學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開展,怎樣找到切入點和突破口,針對學校實際情況,有效的將“群文閱讀”運用到日常的語文教學課堂上。

創新點:我們學校屬于農村學校,而且距離城區較近,在夾縫中生存,學生流失嚴重,在校學生的語文素養普遍較低,閱讀量較少,閱讀面窄,本研究的創新之處在于能從農村學校和學生本身的這些實際情況出發,研究內容注重有效性;研究方法注重實證,將“群文閱讀”引入農村中學語文課堂教學,讓學生不僅學到知識,更能學到技能。

六、研究的方法及步驟

        (一)課題研究的方法:

根據我們本次課題的特點和研究的內容,我們主要采用:

1. 理論文獻法 通過網絡、圖書館查閱相關文獻資料,了解農村中學群文閱讀教學現狀,并對這些資料進行總結歸納,篩選整理出有實際指導意義的材料。

2. 問卷調查法 自編調查問卷,對農村中學的教師和學生進行調查,了解當前農村中學閱讀教學的現狀,以及學生閱讀力水平,通過結論分析產生原因和解決辦法。

3 3 、 個案研究法 對比較典型個性化教學案例進行匯集、展示、分析、研究和概括,使零碎的資料信息變得系統、清晰以利于進一步的研究。

4 4 、 行動研究法

把行動與研究結合起來,參研教師從日常的教學中發現問題,實現理論與實踐,成果與應用有機統一,從而找到優化農村中學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積累豐富的、有效的課堂教學實踐經驗。

5 5 、 經驗總結法 整理、搜集優質的課例,開展橫向、縱向的交流,將課題研究內容、過程加以歸納,進行綜述,撰寫相關的階段性小結,及時肯定實驗成果,修正實驗方案,撰寫有關論文。

6 6 、學習成果展示法。

將階段性經驗成果通過撰寫論文、報告等形式展示出來,在批評指正中反復修正,加以改進。

(二)課題研究步驟。

本課題研究一年,主要分為以下 4 個步驟來具體實施: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2016 6 年4 4 月 — 2016 6 年6 6 月) 1、搜集與本課題相關的文獻資料,填寫課題申報書,進行課題申報; 2、成立課題研究小組,組建研究隊伍; 3、制定課題研究方案,落實課題研究教師的分工。

第二階段:

交流學習 階段 (   1、設計問卷調查,整理分析問卷調查的數據,研究農村中學生閱讀的現狀; 2、在實際研究中,課題組不斷修訂研究方案,調整實際操作; 3、針對群文閱讀教學實際,建構、完善閱讀教學新模式,歸納運用教師教學策略; 4、加強課題組教師的學習。根據學校教科研工作,扎實有效地開展課題研討活動,組織教師進行理論學習,并進行學習反思和困惑交流。

第三階段:實踐驗證 階段 1、根據各階段的研究情況及經驗,完善已探索的“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及教學策略,完善 “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實踐應用研究。

2、及時發掘、提煉包裝研究成果,及時在學術報刊公開發表研究論文、課例等,召開研究成果研討會,做好研究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資料的收集工作。

3、開展班級讀書會。利用課內進行交流,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學習資源,

拓寬學習和運用領域,使全體學生在學習內容、學習方法的相互交叉、相互滲透和有機整合中開拓視野、發展思維。

第四階段:總結反思 階段 ( ) 1、整理研究資料,提煉研究成果,編輯“群文閱讀教師教學策略“研究成果集; 2、撰寫課題研究報告、工作報告,論文與電子成果等 3、申請結題,完成結題工作 七、成員分析及分工 (一)課題負責人:

  (二)課題組成員:王修濤 張深鋒 石俊英 畢明遠 1、 :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曾發表過區級論文《 淺談如何使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更好地感受美 》,并多次參加優質課活動,有市級優質課《老王》,區級優質課《詠雪》,區級群文閱讀優質課《文字中的成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管理經驗。

負責課題決策,課題總設計、總調度,具體是確定研究方向,協調各研究個體,并進行課堂實踐。

2、王修濤: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曾發表省級論文《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策略》,區級論文《精心點撥學生的思維途徑》、《利用多媒體優化作文教學》,有較高的理論素養和豐富的教學經驗。

負責理論分析、督察指導,修改和審定研究論文和研究報告。具體是查找、搜集、整理相關研究方向的理論材料,督導各個時間段的研究,結合我組研究進展和實際操作,修改和審訂理論內容等,并進行課堂實踐。

3、張深鋒:中小學一級教師,本科學歷。曾撰寫區級論文《語文閱讀教學新模式“群文閱讀”》《語文課堂新教學模式的探討》,發表文章《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有豐富的理論和教學經驗。

通過研究的不斷推進,時時修訂研究成果,保存這一過程中的材料,設計調查問卷,撰寫研究報告等,并進行課堂實踐。

4、石俊英: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學歷,曾發表市級論文《淺談中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有效性》,區級論文《淺談高校課堂在語文教學中的幾點實施措施》、

《創設新型教學模式,構建和諧語文課堂》,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負責實施方案的設計與撰寫,材料的歸檔整理,分析資料成果,撰寫研究報告等,并進行課堂實踐。

5、畢明遠: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學歷,曾參與區級綜合性實踐活動《中小學生閱讀能力的養成教育》,發表過區級論文《閱讀回歸本真-純閱讀教學》,對閱讀教學的研究經驗豐富,計算機操作水平較高。

負責材料收集及歸檔整理,分析資料成果,設計調查問卷,撰寫研究報告等,并進行課堂實踐。

6、楊藏:中小學二級教師,本科學歷,曾在虞城縣優質課活動中獲一等獎,多次參與虞城縣的征文活動并獲一等獎,善于組織材料,組織學生活動。

負責材料的歸檔整理,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會等各項活動,撰寫研究報告等,并進行課堂實踐。

八.課題研究預期成果:

1、優質的課例、教案,制作成光盤。

2、撰寫研究報告。

3、課題組成員的課例、論文、經驗總結等原始材料,編輯成冊。

九、 參考文獻:

[1] 劉顯國.語言藝術[M] 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1。

[2]王瑞平.創新教育論[M] 中國文聯出版社,2001。

[3]葉建英.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現代中小學教育.2003.11 [4]俞玉萍. 漫步大語文的教與學[M] 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012.04 [5]于澤元,王雁玲,黃利梅.群文閱讀:從形式變化到理念變革中國教育學刊[J]. 2013.06 [6]蔣軍晶.讓學生學會閱讀---群文閱讀這樣做[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07

課題負責人簽名: 

三、專家評議要點:側重于對課題組匯報要點逐項進行可行性評估,并提出意見和建議,限1000 字以內。

張振軍主任、劉立建老師聽取了課題主持人 老師所作的《農村中學群文閱讀教師教學策略的研究》開題報告,并了解了該課題組的前期研究及準備工作,經認真評議,形成以下論證意見:

課題選題具有研究價值。課題立足學校實際,通過研究,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增強閱讀實踐體驗,培養閱讀能力,積蓄語文學養,具有實際意義。

課題的研究目標明確,研究思路清晰。立足課堂,開展豐富多彩的“群文閱讀”教育實踐活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通過開展教學活動、活動評價等途徑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在課題研究中提高教師教學理論素養,提高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從而為學校打造一支優良的教學隊伍。

課題負責人具有較高的政治素養和業務水平,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較高的科研素質,愛好學習,求知上進,為了本次課題,研究了多本教育理論書籍,多次向主管領導請教,并向其他群文閱讀課題組學習,積極進行教學實踐,完全有能力承擔此課題研究。

課題組成員是一支素質過硬、業務精良的專業教師隊伍,長期工作在教學第一線,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強的教學實踐能力,他們的專業論文多次獲得省市主管部門的認可,多人多次參加過課題研究,有豐富的課題研究經驗,本次課題中,根據各自的專長和能力,分工明確具體,非常得當。

為了順利開展本次課題,課題組進行了充分詳盡的資料準備,閱讀了大量書籍,鑒于學校實際情況,老師們在市區圖書館辦理了多個借書證,不斷充實理論素養,同時購買和查閱了多種網絡資源,有相關著述、視頻資料等,為課題研究的順利開展做好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課題研究預期成果總體呈現多樣化,有優秀的課例、教案、論文、經驗總結等,并注意成果的學術性、理論水平和實踐水平,具有推廣意義,能為周邊區域的群文閱讀教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本次課題研究得到了中心校和學校領導的高度關注,給予了課題研究人員充分的時間和資源,并號召其他教師和全體學生積極配合課題研究工作的進行,提供了一定的人力和財力保障。

專家組經過反復討論,一致同意 老師主持的《農村中學群文閱讀教師教學策略的研究》如期開題。同時建議課題組:要進一步加強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和深入探討;要進一步細化研究的各項內容,明確各階段的研究計劃,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制定評價標準,避免單一化,力爭高標準完成課題規劃的研究任務。

評議專家組簽名:張振軍 劉立建 2016 年 10 月 10 日

四、重要變更:側重說明對照課題立項申報書、根據評議專家意見所作的研究計劃調整,限1000 字左右(可加頁)。

(一) 進一步加強語文課程標準的學習和深入探討。

在準備階段和交流階段,我們查閱了大量書籍文獻資料,并在網略上搜集大量信息交流學習,但由于學校師資力量的局限性,老師們的理論水平還是不夠高,因此在評議專家的指導下,我們認真研讀了部分理論書籍,并決定在接下來的時間里,邊進行課堂實踐邊進行理論提升,將二者結合,爭取有更大更快進步。

(二) 進一步細化研究的各項內容,明確各階段的研究計劃 由于老師地處兩個校區,交流不便,在總結和信息交流方面不夠及時,導致各項工作的分工不夠明確,因此我們對錢在學校拉了網線,并建立了微信群和QQ 群,及時將大家的思想看法進行交流,明確了各項任務,保證課題順利進行。

(三) 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制定評價標準。

結合本校實際情況,開展活動,制定合理的評價標準,橫向的,縱向的,宏觀的,個性的,避免單一化。

課題負責人簽名:

篇5

[關鍵詞] 個性教育 小學生 語文教學

一、個性和個性教育辨析

探討小學生個性教育首先要對個性與個性教育這兩個基礎性的概念進行界定和深化,然后才可能探討如何對小學生實施個性教育。我國有學者提出:“所謂人的個性即是個體在一定社會關系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社會特征以獨特的方式有機結合而使個體具有的獨特社會性。簡言之,人的個性就是人的獨特的社會性。”“所謂個性教育就是在正確教育思想的指導下,以受教育者的現實個性為出發點,通過個性化與社會化、自我教育與他教育的統一過程,培養強化受教育者的良好個性品質,預防、改造受教育者的不良個性品質,以塑造人的理想個性為目標的教育。簡言之,個性教育就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良好個性素質的教育。”

上面這兩個定義是目前比較認同的定義。我們有必要作一個解讀和辨析。從“個性”的定義來看,“獨特的社會性”表明人的個性首先是社會性,也就是在社會關系中體現出來,可以被社會所接受的一些行為和心理狀態;其次,個性的表現應該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可以使某個個體區別于其他個體的特征。而從“個性教育”的定義來看,個性教育就是結合個性的特征,發揚好的個性,摒棄壞的個性的教育過程。也有人對個性好壞的社會評判標準進行了質疑,認為在不同的社會歷史環境中這個標準本身就是模糊的,因此個性教育應該強調尊重個性,而不是對個性要素進行篩選揚棄。筆者認為不能去談超時空的教育,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就決定了它必然按照一定的社會判斷標準來塑造人,而不是任由人的個性自由生長。但這個標準應該是在尊重個性基礎上提出的,是社會性和個性要求兼具的。這個標準的確定我們可以參考日本小學個性教育的經驗,解決好“自主和平等性”、“自強與集體性”和“自律與和諧性”這幾個個性教育和社會教育要求之間的關系。

二、目前個性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我國目前個性教育存在著若干的問題,有些是宏觀層面的,例如我國的應試教育體制和官辦教育模式等;有些是微觀層面的,例如教師自身的能力和教材,等等。這些問題都制約著在小學開展個性教育,但我們作為教師不能坐視,不能有畏難情緒,要盡我們的努力來培養學生,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充分的發展個性,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

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個性教育的方法

1.正視學生的差異,尊重每個孩子的個性

“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是教育的最高宗旨與核心理念。就小學生而言,由于遺傳素質、社會環境、家庭條件和生活經歷的不同,形成個人獨特的“心理世界”也不同,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獨特性。他們在興趣、愛好、動機、需要、氣質、性格、智能和特長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側重的。“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獨特性是個性的本質特征。

教師必須在尊重學生的個性的同時把握個性差異,在課堂教學中,鼓勵學生有不同的答案,不同的見解,并允許持不同觀點的同學進行交流。這樣即保證同學能夠自主思考又給予了平等交流的機會,最后能夠在百家爭鳴的基礎上達到大家接受的和諧統一,使同學發展自己個性的同時尊重他人的個性,全面的呵護了學生的個性。

2.利用課堂教學來強化學生的個性發展

(1)創造和諧的氛圍,培養學生的個性

課前應多和學生對話交流,和學生一塊兒活動、游戲,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溝通師生間的心靈,始終把學生視為知心朋友。師生之間的友好相處,有利于形成和睦愉快的課堂氣氛。這是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可缺少的因素。學生只有在民主氛圍中才能勇于發現自我,表現自我,敢于發表自己的觀念,便會逐漸成長為具有大膽精神,個性豐富的人。

課堂上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大膽發言,這樣的氛圍形成之后,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自覺接受教學,使個性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獨立意識、自我意識、表現欲望得到了充分的施展。

(2)選擇合適的方法,展示學生的個性

教學中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引導學生積極思維,使學生在自己的思考中獲取知識,鍛煉思維,展示個性。

①自主學習,尊重個性

小學語文教學應當是一個開放的系統。在教新課前,可布置學生讀書或上網尋找有關的自己感興趣的資料,如作者介紹、疑難問題、圖片資料等,并通過交流實現資源共享。例如,在學習《美麗的南沙群島》一課前,可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出南沙群島的地理位置,南沙群島豐富的資源,桂林的現狀等,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通過多種途徑,在尋找活動中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②凸顯主體,發展個性

課堂上,教師應千方百計地把時間和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真正成為閱讀的主人,促進其個性化的發展。如《廬山的云霧》在賞析課文時就真正做到了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向大伙兒介紹廬山云霧的美”。這時,學生興趣盎然,有的選擇感情地朗誦,解讀廬山云霧的美;有的選擇當導游,用自己的語言來說說廬山云霧;有的則干脆發揮自己的繪畫特長,有創意地畫了一幅“廬山云霧圖”……

③創造矛盾,彰顯個性

在最恰當的時機,選擇運用最為合適的教學方法,在沒有疑問的地方創設疑問,讓學生的思維得到碰撞,彰顯學生的個性。“真精彩,你是怎么知道的?介紹一下。”“你是怎么想的?”“還有誰想挑戰的?”學生個性不同,對不同的事物的認識總是千差萬別的。教師保護學生獨立見解的意識,善于把學生有價值的不同見解,適時引發為中心明確的爭議,營造利于開展課堂論辯的條件,展示每個學生的觀點。

④注重選擇,完善個性

要發展學生的個性,就必須真誠尊重學生學習的選擇性。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留下充足、自護的時間和空間,從而讓學生在學習中又更多的選擇機會。

布置作業時,我們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有層次性的作業練習,允許學生在作業的數量和深度上有一定的選擇,把選擇的自大膽的交給學生,充分相信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有選擇的完成作業,這樣無疑會大大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更有利于學生個性的發展。讓每個學生的個性得到發展和完善,這是人的本性要求,也是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

3.利用課外拓展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愛因斯坦說過“人的差異在于業余時間”。課外閱讀是用作品中人物的美好個性喚醒學生沉睡著的美好個性以完成個性內化的過程,它是小學生參加最多、最經常、最廣泛,也是最重要的課外活動。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指導他們有選擇性的閱讀,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使書籍真正成為學生進步的導師、生活的指南和提高能力的階梯,從而促進學生良好個性的發展。

興趣小組活動是校內語文課外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建立在一部分學生的共同興趣、愛好和要求基礎上的有組織的活動形式。參加興趣組可以靈活地運用多種教學方法與手段以發展不同層次不同個性學生的特長。

4.注意提高自身的個性素質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個性的差異,會使課堂教學展現出多樣性。教師要擅于發掘自身的特點,將其轉化為教育資源,使語文課堂成為發展學生個性的手段。一個有詩情畫意的語文教師,教學時可用詩意的語言解讀問題,真正進入學生的心靈深處,引起共鳴,產生對文章個性的理解,使閱讀教學充滿生機與活力。

個性化教學應該教如其人,教師應追求把自己的良好品質,廣博的知識展現于三尺講臺上。教師合乎教學現實的個性表現,會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這直接影響教學效果,也對學生個性心理品質的發展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只有個性才能塑造個性,只有性格才能培養出性格,在教學中教師應追求自己的風格,充分顯示自由創造力,潛心錘煉和展示自己的教學方法、風格、個性。

參考文獻:

[1]劉文霞.個性教育論[M].呼和浩特:內蒙古大學出版社,1997.

[2]曹兆文.對“個性教育”的本質的反思[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基礎教育版).2006,(9).

篇6

關鍵詞: 外報外刊 閱讀課程 時效性

作為英語教學的傳統經典課程,外報外刊閱讀在提高學生英語水平方面一直發揮著重要作用,為此2007年教育部頒發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將“能讀懂國內外英語報刊”作為高校英語教學評估要素之一,要求大學英語課程以語言知識與應用技能、學習策略和跨文化交際為主要內容,并對學生報刊閱讀能力提出了具體要求。因此,外報外刊閱讀課程全面擴展到英語教學各個領域,受到師生普遍歡迎。然而,由于外報外刊時效性強、內容繁雜、語言地道等特點,教學中師生往往很難做到閱讀最近最新的時事新聞報道,課時少又影響了學生對新聞事實報道的深入了解而只停留在理解上。因此,外報外刊閱讀課程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針對出現的問題,筆者在上海杉達學院英語系從外報外刊閱讀課程內容選編、教學方法、評估方式等方面進行實踐研究,提高外報外刊閱讀課程的時效性,發揮其在英語教學中的作用,提高學生英語能力。

1.外報外刊閱讀課程的理論基礎

外報外刊閱讀能提高學生英語能力,其理論依據主要為克拉申的輸入假設理論和窄式閱讀理論,以及語篇分析理論。

1.1輸入假設理論

輸入假設理論(input hypothesis)是克拉申(Krashen)第二語言習得理論核心部分,認為學習者要想自然習得語言知識和技能,就必須置身于適當的語言環境中獲得適當的語言輸入。這種輸入應該是可理解的、有趣的、大量的。學生對大量的可理解輸入進行吸收、加工就會很自然地使用語言。克拉申還認為輸入語言材料的難度應稍高于學習者目前已掌握的語言知識,他用“i”代表學習者當前的語言水平,“1”代表稍高于學習者目前水平的部分。語言輸入只有稍高于“i”達到“i+1”水平時,學習者才容易理解輸入語言,再通過不斷積累語言知識而逐漸習得語言能力。

外報外刊能夠為英語學習者提供大量的可理解的輸入。外報外刊具有大量的語言和文化信息,文字地道時新,話題有趣并和學生生活密切相關,容易讓學生產生閱讀并習得英語的興趣。此外,外報外刊文章因其不斷產生的新詞,特殊句法、修辭等的使用和大量西方文化的融入而對英語學習者的語言知識和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戰,因此外報外刊輸入符合克拉申“i+1”的理論假設。

1.2窄式閱讀理論

窄式閱讀(narrow reading)是克拉申提出的一種外語學習策略,指學習者通過閱讀同一風格、同一主題或某位作家的多部作品提高閱讀能力。窄式閱讀能夠協調閱讀過程,因為每一個作家都有自己所偏愛的表達方式和獨特的寫作風格,每一個話題都有與之相關的詞匯及篇章結構,窄式閱讀能為讀者提供這樣的內在視角。窄式閱讀還能為讀者提供更多的與題材有關的背景知識,并且幫助學習者利用已有的背景知識閱讀他們感興趣的話題與文章。

外報外刊能為學生提供大量窄式閱讀的內容和機會。西方主流報刊和雜志都有其各自獨特的辦報辦刊歷史和風格,也會聘請專欄記者、評論員、作家等撰寫時事報道與評論,因此能實現讓學習者閱讀同一風格、主題或某位作家的多部作品提高閱讀、詞匯、篇章結構理解等能力。此外,不同報紙雜志對同一新聞時事、專題領域等的報道還能體現不同的觀點、論調等,因此,通過對比閱讀與分析也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

1.3語篇分析理論

語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理論是語言學研究的成果。語篇分析就是使讀者科學、系統地分析語言材料在文中的相應位置及其如何產生意義,并識別語篇中的結構模式及其規定這些結構模式標記的語言手段。該理論認為閱讀過程不僅是復雜的、多層次的,而且是動態的,因此要注重語言形式和功能、背景知識對閱讀的影響,并側重從語篇的整體出發分析和理解語篇信息。語篇分析模式強調從篇章宏觀結構入手,分析主題,以及支持主題各部分之間的邏輯關系,然后分析詞與詞、句與句、段落與段落之間的銜接,以及邏輯思維的連貫,從而在篇章層次、句子層次、詞匯層次上達到對語篇的整體把握的目的。

外報外刊文章有其自身的文體特征和語篇結構,在用詞、句法、修辭上也有自身的特點,因此,閱讀外報外刊文章并對其語篇深入分析與學習有助于學習者掌握文章主題與大意、辨別作者觀點、理清文字邏輯關系,提高綜合語言能力和分析、歸納、總結等思維能力。

2.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時效性的界定

“時效性”是一個新聞術語,通常作為評價新聞價值的標準。“時”,即“及時性”,強調對新近發生的事實的報道。“效”要求新聞從業者以最快速度把讀者最關心的信息傳播開來而讓讀者迅速了解。外報外刊閱讀課程中的“時效性”則體現在課程內容、教學方法、評價方式、教學目標各個方面,并最終體現在學生能自覺閱讀最新的新聞事實報道并把閱讀新聞報道作為一種興趣、習慣和生活方式。

2.1課程內容與時效性

在課程內容上外報外刊閱讀的時效性體現在選取、組織最新的時事材料提供給學生上。教師每年更換一批教學材料以保證每一屆學生都能在此課程中閱讀到最新的時事新聞。此外,除了選擇、安排、及時更新材料之外,教師還要充分關注所選材料的題材、體裁和風格,做到題材廣泛,體裁合理(以敘述、議論、新聞報道類為主),風格多樣。

2.2教學方法與時效性

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教學方法的時效性主要體現在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作用上,把教師在課堂中的話語權與主動權轉移給學生,教師扮演“引導者”與“幫助者”的角色,通過聽、說、讀、寫、譯多渠道給學生提供語言輸入與輸出練習,并通過多種教學方法和教學媒體的使用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充分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與積極性。

2.3評價方式與時效性

傳統紙筆閉卷考試考查學生基本的閱讀能力,但不能很好地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不能考查學生在外報外刊閱讀課程學習后有沒有發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是否培養起課后自覺閱讀新聞時事的興趣與能力。因此外報外刊閱讀課程的評價方式應該采用過程性評價,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通過新聞收集與播報、撰寫新聞小結與評論、制作新聞簡報等多種形式的評價,對學生綜合能力、創造性思維、良好的興趣、習慣等進行全面評價。

2.4教學目標與時效性

任何教學活動的效果都要體現在學生專業知識與能力的發展與提高上。外報外刊作為一門閱讀課程,教學效果首先體現在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上。其次,外報外刊閱讀課程還必須培養學生基本的外報外刊知識和閱讀外報外刊的興趣與習慣,最后讓學生養成一種通過閱讀報刊獲取信息與知識的生活習慣。因此,外報外刊教學效果的時效性就體現在培養學生閱讀的“意識、興趣、習慣和能力”上。

3.提高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時效性的實踐研究

2011~2013年筆者在上海杉達學院英語系開展了提高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時效性的教學實踐研究,具體措施與實施方案如下。

3.1持續開發課程內容

要改善以往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教學內容陳舊,新聞變舊聞的局限,教師就必須緊跟時代潮流,不斷更新閱讀材料,保證學生閱讀到最近最新的時事新聞報道與評論。同時,為了避免自選教材缺乏系統性與邏輯性的問題,選材也要參考傳統教材的體例安排。此外,選材還要考慮學生的閱讀興趣與需求。因此,本課程綜合傳統教材與自選教材的優勢,結合學生在問卷調查中的反饋,設定了“娛樂與名人”、“體壇掠影”、“信息時代”、“拯救地球”、“經濟與金融”、“西方風云”、“中國崛起”和“反恐戰斗”8個題材作為教學單元。圍繞這8個單元,教師從西方主流外報外刊上選取近三年相關報道,再從中選取適合學生閱讀水平與能力的六篇文章作為課堂教學主要內容。為體現教學內容的時效性,教師每年都會收集、積累上述8個領域最新的動態與時事新聞,為下一輪外報外刊課程教學內容更新做準備。被替換的教學內容作為課外閱讀資料以增加學生相關領域的背景知識。通過這種“每年收集開發新的教學資源,替換并保留原有教學材料”的方式,本課程形成了一種可持續性的開發模式,同時由于研究者始終圍繞一定的領域收集資料,保證了所收集資料的系統性與連續性,能讓學生在某個領域的知識得到積累,從而能夠把握某個領域、事件發展的來龍去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知識積累與閱讀興趣。這種有針對性的持續關注與閱讀特別有助于提高學生在經濟、政治等領域的知識與閱讀興趣和能力。長此以往,外報外刊閱讀課程就會形成既有傳承,又凸顯時效性的豐富的課程資源與內容,使課程的時效性得以真正的體現與實現。

此外,外報外刊閱讀材料對多數英語水平一般的學生來說存在一定難度,如果沒有相關背景知識,學生光靠理解語言文字就很難達到預期學習目標,更可能會阻礙學生閱讀的興趣與積極性。相關中文新聞的收聽與閱讀能為學生更好理解英文新聞報道提供幫助。因此,外報外刊閱讀課程內容的時效性還體現為鼓勵、督促學生多聽多讀中文時事新聞。

3.2綜合運用多種媒體與教學手段

傳統外報外刊閱讀教學與精讀、泛讀等閱讀課程教學方法區別不大,以教師講、學生聽并記筆記為主要方式,學生不能從中體會到本課程時效性強的特點,單調的上課形式使學生喪失閱讀的興趣,在課外也不懂得去哪里尋找可供他們閱讀的外報外刊。此外,媒體業在網絡時代也有了很大發展,人們了解時事新聞的渠道已不僅僅局限于報紙雜志、網絡、微博、移動終端等大行其道,尤其在年青一代中更是和世界聯系的紐帶。因此,本實踐研究探索綜合運用多種媒體和教學手段,從學生的興趣和生活方式出發,把課程的觸角伸出課堂,綜合運用傳統報刊、網絡、移動終端等現代設備,豐富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教學方式。在學期開學初教師給學生提供了西方主流報紙雜志和新聞媒體的網址與網站信息,并為本課程設置了專門的公共信箱與空間供學生與教師及時交流、分享課程相關信息。授課也選擇在能夠上網的多媒體教室進行,方便教師在課堂中利用網絡資源給學生提供最新時事報道與評論。

3.3探索多種作業與評價形式

時效性強的外報外刊閱讀課程旨在提高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培養學生閱讀外報外刊的興趣與習慣,并發展學生分析、批判與創新能力,使學生在“意識、興趣、習慣、能力”各個方面得到發展。因此,實踐研究為外報外刊閱讀課程設置了“全方位、多渠道”的作業形式。

教師對教材8個單元的6篇文章分別設計了不同形式與目的的作業。對于主干文章(Text A和B),教師設計了詳細的課文閱讀理解題目,包括是非判斷題、填空題、同意釋義、翻譯、簡答等,考查學生對課文基本內容的理解。對于延伸閱讀文章(Text C和D),教師則要求學生在課后閱讀并撰寫100—150字的內容小結,綜合考查學生英語閱讀、歸納總結和寫作能力。教師批改后再結合學生的問題對文章進行講解與分析。對于兩篇專門針對專八考試的文章,教師則要求學生在課后限時閱讀并完成閱讀理解題。這樣,一部分課堂時間通過作業的形式留給了學生,鼓勵了他們在課前就對教學內容進行閱讀,并通過閱讀理解題、寫作等作業形式檢驗閱讀能力、發現閱讀問題,從而在課堂上更有針對性地聽課,提高了學習和課堂教學的效率,增強了教學效果。

此外,詞匯一直是學生閱讀外報外刊的最大障礙,很多學生因為詞匯量小,往往在閱讀時碰到生詞就放棄閱讀。因此,本課程專門設計了“My Vocabulary Bank”表格,放在每篇課文后面,要求學生摘錄文章中不認識的單詞和短語等,通過上下文猜詞義、查閱詞典等方式了解該詞的意義和用法。這樣每個學生都相當于擁有了一個外報外刊的詞匯庫,并形成了良好的詞匯學習方式。為了鼓勵學生堅持記錄生詞,教師要求每篇課文由一位同學具體負責,歸納總結課文的單詞、短語和美文美句,經過教師批閱后在全班分享,學生之間開展合作學習活動,共同提高詞匯量和學習興趣。

為了維持學生堅持聽新聞、讀新聞、了解時事的興趣與習慣,實踐研究還要求學生分組為8個單元的題材收集近兩年最重大的新聞,并在課堂內進行新聞綜述播報。學生要為每條硬新聞提供相關評論性的軟新聞,供感興趣的同學深入閱讀。新聞綜述播報要求學生綜合運用閱讀、寫作、口語等語言能力,還要求學生有敏銳的新聞洞察力、搜索信息、分析、歸納、總結和計算機應用等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對學生的專業和綜合知識與能力進行全面考查。這種作業方式也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積極性。此外,教師通過鼓勵學生收集新聞時事報道,也能從側面了解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學生收集的材料也能成為外報外刊閱讀課程資源的一部分,從而實現課程內容的可持續發展,保證教學內容的時效性。

參考文獻:

[1]Krashen.S.D.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M].Prenice-Hall International,1988.

[2]Krashen,S.D.The Case for Narrow Reading[J].TESOL Newsletter,15,23.1981.

[3]Dubin,F.& E.Olshtain.Course Design[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2.

[4]Yalden,J.Principles of Course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5]端木義萬主編.英美報刊閱讀教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

[6]曹曉敏.英語報刊閱讀教學模式探討[J].銅陵學院學報,2010(2):127-128.

[7]李柏榆.英語報刊閱讀教學模式的探究[J].教育導刊,2009,8:62-63.

篇7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素質教育

關于“素質教育”這個概念的科學性及其內涵的科學界定,目前學術界仍在作積極的探討。但是,它作為我國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礎教育改革的思路已基本上被確立。要正確理解素質教育,首先必須知道什么是素質。據研究表明,人的素質既指先天通過遺傳獲得的一系列自然的生理解剖特點,又指后天通過環境和教育形成的一系列社會品質。素質教育中的素質可以理解為人在后天通過環境影響和教育訓練所獲得的穩定的、長期發揮作用的基本品質結構,包括人的思想、知識、身體、心理品質等等。素質教育正是要通過科學的教育途徑,在人的天賦條件的基礎上,融進社會的新質,使人的自然素質得到改造,提高人的各種素質水平,使其得到全面、充分、和諧的發展,實現社會需要和個人價值的統一。具體地說,素質教育就是培養學生愛國愛黨、奉獻社會的優秀品格,養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并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其能主動獲取知識、開發智力、激發智慧、提高能力(尤其是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教育。

一、高中數學教育中的素質教育應用注意的問題

第一,高中數學素質教育的前提是學生的素質,如情感、意志方面的素質和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數學能力素質。目前社會對學歷,特別是高學歷的過分追求,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在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后,能繼續接受高中教育,以便將來能接受更高一級的教育。另一方面,很多高中學校為了滿足廣大家長和學生的要求,這幾年也不斷地擴招學生,不斷擴大辦學規模,于是造成生源素質的差異較大,這給高中數學素質教育提出新的挑戰。

第二,高中數學素質教育的核心是能力的培養,特別是創新能力的培養。數學能力是一種特殊能力,它是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并且直接影響學習數學的效率,使數學學習的任務得到順利完成的一種個性心理特征。高中數學能力包含運算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數學創新能力是一種高級的能力,它是在數學創造性活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數學創新是指獨立地解決數學中的新問題,創造出新觀點、新理論、新方法等。而作為高中生來說,他們的數學創新活動通常是指他們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獨立地發現對自己來說是新的數學知識,或解決自己未曾解決過的數學問題,或把所學數學知識應用到新的情境中去等這樣的活動。所以就其成果而言,往往是非創新的,是屬于“重新發現”,但為獲得成果所進行的探索過程來說,卻是屬于創新的,而高中生的數學創新能力往往就是在這樣的活動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

第三,高中數學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仍是課堂。目前,高中教學仍以課堂教學為主要教學形式,學生在課堂上的時間占了在校時間的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精力也主要放在課堂上,學生與老師交流的機會也主要是通過課堂。因此,高中數學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也應該是課堂。當然,除主渠道外,還應有若干的輔助渠道,如數學基礎加強班、數學興趣小組、課外活動等。但是如果放棄了主渠道,必然把高中數學素質教育引入歧途。

二、我國高中數學教育中素質教育的策略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愛好數學是學好數學的前提。只有愛好某項事業或專業,才能對它產生興趣,才能激發學習、工作的自覺性與積極性;很難說哪個人天生愛好數學,愛好都是在生活和學習中逐漸產生的。如果你認為數學枯燥、乏味,那么你不可能真正學好數學,只有在學習中,逐漸發現數學的簡單美、對稱美以及數學高度的嚴謹與和諧,才能在學習過程中喜歡這門學科,才能產生興趣。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諸多非智力因素中,興趣處于一種特殊的地位,她可以激發一定的情感,喚起某種動機,培養人的意志,也可以改變人的態度。

2、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科學方法

掌握有效、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好數學的有效途徑,它比上好一節課、聽懂一堂課,顯得更為重要,學生上課、聽課如果只是掌握老師傳授的知識,不去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那么他的學習就會變得被動,很難有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所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非常重要的。(1)要重視基礎知識的學習華羅庚說:“知識在于積累,天才在于勤奮”,理解概念、掌握命題及其關系是學習的關鍵。有的學生往往自我感覺良好,而忽視對基本功的訓練,表現出好高鶩遠、貪圖深的知識、追求難題,不重視基礎知識、輕視基本運算。一個人的精力有限,如果到處分散精力結果fl一么都學不好,萬不可舍本逐末,只有集中精力,才能學深、學透、學扎實,對于學習處于中下水平的學生,尤其要注重這一點。(2)學會聽講和認真完成作業聽課聽懂了只是接受了知識,并不等于自己會了、掌握了,只有認真思考、廣泛聯想才一能加深理解,鍛煉能力,發展智力,要善于把握重點、難點以及解題的思路方法,有些題目可以下課后重新做,達到理解、掌握的目的,從而提高聽課效率。完成作業是運用和消化所學知識,鞏固知識、培養技能技巧、訓練能力的重要手段。除此之外還要有目的的進行課外閱讀,它能驗證掌握知識的程度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學習而不完成作業,就如入寶山而空返,這就像游泳一樣,任何高明的教練也不能教會只在岸上聽講而不下水訓練的初學者。(3)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我們常常發現這種現象,有些同學課堂很專心,他們的作業、課后練習往往正確率較高,主要原因是這些作業或練習的類型與上課講的比較接近,解法大同小異,而一旦題目發生變化或難度提高就解不出,原因何在?當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很重要的一條是平時動腦思考少、輕易問的多,研究解法少,機械模仿多。這樣說,并不是反對學生問,其實學問很多是在問中得到的,古語云:“學問、學問,不恥下問,才有學問”,說的也是這個道理,但如何問,卻大有文章,拿出一個問題,不加思考就請教別人,當時是明白了,但是這種明白是暫時的、膚淺的、是沒有多大價值的;只有自己經過思考、經過研究的問,才一能問出學問,刁一能知道自己思維受阻的原因,這樣的問才是會問,才能問出水平,問出能力。

參考文獻:

[1]高建芳.劉蕾,數學教學中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摘自《河北教育》

篇8

與2001年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相比而言,《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對于課程性質的規定,由原先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修訂為“綜合性、實踐性課程”“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課標組專家巢宗祺指出,2011年版課標對語文課程性質的界定主要表達了兩層意思:第一,說明課程內容和目標應聚焦于“語言文字運用”;第二,說明語文課程的“實踐性、綜合性”特點。簡言之,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生學習如何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實踐性課程。因此,深化語文課程的實踐特性是語文課程建設的關鍵問題。

一、語文課程強調實踐性的學理分析

2011年版課標不但在“課程性質”中明確提出了“實踐性”,而且在其他部分也不斷地強調該特性。例如,在第一部分講如何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時指出,“應該讓學生多讀多寫,日積月累,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體會、把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在“課程設計思路”中,“語文課程應注重引導學生多讀書、多積累,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在實踐中領悟文化內涵和語文應用規律”;在第三部分“實施建議”的“教學建議”中指出,“重視學生讀書、寫作、口語交際、搜集處理信息等語文實踐,提倡多讀多寫……讓學生在語文實踐中學習語文”。

為什么要強調語文課程的實踐性?這是由語文課程的獨特個性所決定的。語文課程作為母語課程,我們認為,言語性是其區別于其他課程最為顯著的特性。學習語文的過程實際上也是被祖國的語言文字進行同化的過程,對祖國語言文字的掌握和實踐水平決定了學生的語文素養的高低。語文素養的高低既有實用的成分在內,也有文化的成分在內,但都是語文的言語實踐性所派生出的特性,因此言語實踐性是語文課程最為本質的屬性。西方語言學領域將語言現象劃分為“語言”和“言語”,并進一步區分了二者的關系。現代語言學的奠基人索緒爾認為,語言是一種社會現象,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遵守的一種特殊規范;而言語是一種個人活動,是個人意志或智力的行為。基于此,李維鼎等學者進一步認定,“語文課”本質上就是“言語課”,其中“言語作品”是教學內容的主體,“言語活動”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形式等。因此,學習母語的最好方法是“被語言說”,通過聽、讀、說、寫等言語實踐活動,提升學習主體的語文素養,這是一個動態的言語范疇,而非靜態的作為抽象分析的語言范疇。而且,言語活動所有的價值和內涵都“主客一體”地附加在了言語實踐當中,言語產品中承載了文本作者、教材編者、教師及學生等共同的精神家園。換言之,只注重作為規律和本質的語言科學范疇的語文教育、而離開了言語實踐活動的語文教育是背離了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和規律的。

把“言語實踐性”作為語文課程的基本性質明確地提出來,不僅是對語文教育規律的客觀真實的反映,而且是充分認識言語教學、加強言語教學、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的根本保證。我們認為,當前語文教學令人不夠滿意的是,好多中學畢業生,往往字寫不正確,書讀不順暢,話說不明白,文章寫不通順,語文知識也較貧乏,總的來說,就是缺少實際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未能在語文方面奠定扎實的基礎。所以語文教師要千方百計地將教學的重心落實到充分、完善地發展言語實踐的教學上來。語文課程的言語實踐特性決定了在語文教學當中,我們應當尤其強調“聽、讀、重讀、抄寫”等。同樣需要指出的是,強調實踐性并非將語文教學簡化為“訓練”,用解釋學大師利科的話來講,言語哲學是一個主客未分的世界,人類通過書寫確立了生命的表現。教學對話的過程是對人類精神和文化的追尋和相遇,在言語實踐中,包含著情感的熏陶、審美的提升、人格的健全、文化的傳承等等語文課程培養的目標,因此,言語實踐中貫穿和滲透著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多維目標,且這是一個不可割裂、渾然一體的過程。

二、語文課程實踐性的內涵與特征

我們認為,所有的課程都具有實踐特性,而語文課程的實踐性是以語文知識為中介,涵養學生的言語能力、思維能力、審美情感等的系統的實踐活動。2011年版課標明確將“實踐性”作為語文的課程性質之一。對“語文實踐”內涵的理解,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作為一種實踐活動,我們認為其實踐特性的內涵至少應該包含以下三個方面的特性。

第一,語文實踐是學習主體言語涵養的過程。語文課程的言語實踐性是語文課程最為本質的屬性,這既指學生運用語言文字的“聽讀說寫”能力,同時也指在言語涵養的實踐當中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增強民族認同感、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過程。這其實是一個“主客一體”的過程。從后現代哲學的角度來講,語言是存在的家園,入學習語言文字過程的實質也是被語言文字同化和格式化的過程,因此,在學習者進行言語涵養的聽讀說寫實踐過程當中,蘊含著母語教育中的文化意蘊和精髓;在提升學生的聽讀說寫等運用和駕馭祖國語言文字實踐能力的同時,也是傳承和弘揚母語文化的過程,言語實踐將語文的多重價值凝固到了教學當中。

第二,語文實踐是學習主體語文思維培養的過程。從思維的類型和品質來看,語文包涵有言語形象思維、文章邏輯思維和語感直覺思維等等,都以其獨特的方式區別于其他課程的思維培養。因此,在聽讀說寫的實踐活動當中,在感性認識、尤其是記憶表象和想象的基礎上,以文字、語言、材料、主題、結構、文體等為對象,將語文思維的凝固形式轉化為學習者同化順應的心理結構之中。缺乏思維引領的語文教學實踐將變成教條式的機械記憶。語文思維客觀存在于教育活動的始終。語文獨特的言語形象思維、文章邏輯思維和語感直覺思維等思維活動的發展、思維水平的提高,是學生個性成熟與健全的標志。

第三,語文實踐必須以語文知識為中介。張志公在1985年《關于改革語文課、語文教材、語文教學的一些初步設想》的講話中,提出了“按照知識與實踐的合理關系組織語文課”的設想,并指出“不能把語文課搞成一門純粹的知識課,而是以知識為先導,以實踐為主體并以實踐能力的養成為依歸的課”,這一論述準確地道出了語文課知識與實踐的關系。語文課程知識可以分為三大類:一是名物知識,如作家作品、常用字詞、文學典故、文化常識等,這是讓學生明白“是什么”的知識;二是方法知識,如造字方法、修辭方法、閱讀方法、寫作方法等,這是讓學生掌握“如何是”的知識;三是理論知識,如文學理論知識、古代漢語知識、審美鑒賞知識等,這是讓學生通過探究“為什么”的知識。有的語文課變成了道德教育課,在形式熱鬧中忽略了語文知識,殊不知,語文知識是培養學生言語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基礎。就語文知識本身而言,它是思維和智慧的結晶,而其形式是靜態的、現成的。但在教學當中,應把知識看作認識的過程和求知的方法,這是現代動態的知識觀。因此,以語文知識為中介的語文實踐是在引導學生或理解“是什么”的名物知識,或探究“如何是”的方法知識,或在發現“為什么”的理論知識的過程當中,理解和建構其學習主體的語文知識,從而將知識轉化為學生的素養。

三、語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在具體的教學當中,應該始終注重把握教學是指導和促進學生言語能力的生成和發展的原則。可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首先,關注文本,言語積累。2011年版課標中反復強調,語文課程的建設“應繼承我國語文教育的優良傳統,注重讀書、積累和感悟,注重整體把握和熏陶感染”,并且確定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所要達到的剛性要求:認識3500個左右常用漢字,背誦優秀詩文24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應在400萬字以上等。這都突出了語文言語積累的重要性。

在現實教學當中,有的老師偏重于對語文靜態知識的講授,而忽略文本的閱讀和言語的積累,這是偏離了語文學習的核心的。如果在教學當中忽略文本,那么言語積累便失去抓手,學生所學習的語文知識往往成為空中樓閣,有骨架而無血肉,有理論而無實踐,從根源上忽略了學生語文學習的言語生成原則。例如一位老師講授初中課文《范進中舉》,用了五幅具有代表性的插圖概括全文劇情發展,進而引導學生分析人物命運和特點。用看似便捷的方式替代了文本閱讀的過程,由于忽略文本,使得語文學習一直停留在言語實踐的“”,學生沒有得到言語歷練和熏陶。因此,教師在學生文本生疏、閱讀有限的情況下只注重客觀知識教授的做法,甚至通過大量做題試圖找到“舉一反三”的規律,這就是古人所講的“躐等而上”。結果是花了很大的功夫,得到的卻是似懂非懂、一鱗半爪的印象。厚積薄發、注重博覽、關注文本和言語積累是回歸語文教學的言語實踐本性的良方。

其次,注重誦讀,知言養氣。知言養氣,源于孟子的“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公孫丑上》),到唐代韓愈講求“氣盛言宜”,到清代桐城派的“因聲求氣”,都強調了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言語實踐對學習主體精神的促進和升華價值,是我國傳統語文學習方法的典范。“言”即是文辭之美,“氣”即讀者閱讀文章所產生的與作者、文本之間的精神共鳴。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認為,“大抵學古文者,必要放聲疾讀,又緩讀,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終身作外行也”(《惜抱軒尺牘?與陳碩士書》),意思即是說學習古文,必須要放聲誦讀快讀,再慢讀,久而久之便能自己悟出其中的意味;如果只是默默看書,那么終身都是外行人。開明書店創辦人章錫琛先生回憶他的啟蒙教育時講到,開始讀書,只教孩子讀,讀會了就背誦;到了節日,如端午、乞巧、重陽等,要溫書背書;年終要把一年來讀過的書全部背出。張元善先生認為這叫“立體的懂”,其關鍵就在于“熟讀背出,把所有的書都全部裝在腦子里”。即便不能做到對經典篇目的全部背誦,一定數量的言語積累的“坦途”無疑還是誦讀。通過背誦才能夠真正掌握語言的表達形式和所指的內容,內化為學習主體的語文素養和能力,進而在實踐當中舉一反三。王力也講:“背誦是傳統的好方法,可以加強感性認識。通過熟讀和背誦,對古代漢語能有更多的體會,不但古代的詞匯和語法掌握得更加牢固,而且對古文的篇章結構和各大家的風格,也能領略得更加深刻。”

例如一位老師講授《出師表》第二課時,學生通過第一節課的學習已經對文章熟讀成誦、爛熟于心,因此在老師引導學生對文章的思想情感進行分析理解時,學生便水到渠成、信手拈來了。學生每提出一個觀點,都能夠純熟地引用《出師表》原文加以論證支持,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與作者、與文本的對話”。最后老師和學生分工合作朗誦了全篇,無論在情感和氣勢上都達到了審美的境界,使得《出師表》的精神意蘊得到淋漓盡致地展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