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經濟的實質范文

時間:2023-10-12 18:02:1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市場經濟的實質,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市場經濟的實質

篇1

[關鍵詞] 經濟法 經濟公平 交易安全

中國入世后,將于世界范圍的國家在同一平臺上競爭,但只能說,中國獲得了一個成功的舞臺,而中國能否在這舞臺上獲得成功的表演,那還需要取決于中國的市場經濟能否很完善起來。而經濟法對市場經濟的規范起到了一個引擎的作用,市場經濟的完善離不開經濟法,這是由經濟法本身所具有的對市場經濟的基本價值所決定的。

一、經濟法是完善市場經濟的基本法

從西方經濟發展歷史來看,資本主義初期階段是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政府不干預,市場規則,即“市場萬能”說。但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發展的結果是形成了壟斷,壟斷不利競爭,且壟斷集團以個體理性為中心,基于個體利益的考慮,他們會限制產量提高價格,創造壟斷利潤,這不利于消費者更不利于競爭對手,從總體上阻礙約束了本應自由開放的市場機制,同時也不利于社會資源有效配置,壟斷使社會貧富差距拉大經濟危機也時常爆發,并且不斷加重。1929年~1933年的經濟危機對全世界的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嚴重的損害。經濟學家們就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市場是否真的是萬能的”,市場自身的無約束發展,產生了一個壟斷的結果,而這結果市場自身又解決不了,所以又提出“市場失靈”的市場非萬能說。

既然市場在短期內自己無法解決自身的問題,那么,問題的解決就必須借助國家這一外力來管理規范市場。施加外力的主體正是國家。國家從它產生之日起對經濟發展都有控制力,但不同時期控制力的層次不同。從近代來看,資本主義初期國家對經濟的態度是不干預或少干預;自由資本主義時期,被認為干預的越少越是好政府;但市場失靈后,國家由原來的不干預到現在的干預似乎是缺乏干預的依據,因此,為使政府干預經濟合法有效,就需要法律的支持,而這個支持政府干預經濟的法律正是經濟法,經濟法也因此而產生。

經濟法的產生,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背景。大部分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是在市場失靈、政府職能補足的情況下產生了經濟法,而我國則不同,是直接從封建社會進入社會主義社會的。初期并沒有市場經濟,改革開放才逐步發展市場經濟,目前來看,我國市場經濟并不完善,不存在“市場失靈”這一情況。當中國還沒有經過這樣的時刻時,我們就已經接受了西方發達國家的經驗,且計劃經濟時期,政府從未放棄對經濟的干預,所以我國經濟法是在漸進的改革中出現的,但經濟法出現后就起著與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法同樣的作用,同樣體現著它對市場經濟的價值。

二、經濟法對市場經濟的主要價值

1.經濟法對市場經濟的體制效率價值

效率指的是投入產出即成本與收益之間的比較,其實質在于實現社會資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一般認為,民法的私法性質和個人本位決定了它追求的是個別的、微觀的效率,而經濟法的社會法性質和社會本位,決定了它將致力于社會總體效率 。經濟體制,是指承擔了激勵、配置、保險和約束四種分類功能的一組經濟制度安排 ,是對經濟組織形式的整體概括。政府與市場的不同程度的組合,構成了不同類型的經濟體制。而不同的經濟體制有不同的構造性特征,四類分類功能的效率優劣也不同,但無論什么體制都不可能達到四種分類效率最優,只能側重某一方面,正是由于這種差異,才導致各類經濟體制整體效率的高下之分。

經濟法位于市場和政府之間,用合理的具體的規則對兩者進行協調,立足于整個經濟體制資源配置的優化與績效。經濟法通過對市場的調控和對政府行為的規范,降低了體制運行成本,提高、增進了體制效率。

2.經濟公平

公平是市場經濟生活的基本準則與出發點,也是傳統民賞法舊有的一種道德理念與價值標準。但經濟法與民商法在公平的含義和對公平的體現上有很大的差異。民商法關懷的事“形式公平”或“形勢正義”,它以個人本位為指導,以抽象的人格平等為假設,強調機會均等,無力解決事實上的能力差別、收入差距、貧富分化,進而又導致經濟機會不平等的一系列問題 。民法的公平是靜態的、外部的公平,基于限于形式上的法律平等、意思表示自由,而不問行為結果;而經濟法則追求全社會范圍內的實質性的正義和公平,它是動態的、超然與權利行使之上的,直接關注利益實現的公平,即結果公平,其屬于有利于效率最大化的公平。

傳統的法律體系中的公平體現,主要是從外部的靜態的角度,從各方面對公平加以保障,有憲法的公平、刑罰的公平、民法的公平,這些公平制度應該說為商品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比較充足的制度。但是,我們應認識到其在于對存量利益的調整,這已不能適應迅速發展的市場經濟中的復雜的經濟格局和經濟態勢。經濟法并不否認上述的公平觀,但是它注重實際利益的歸屬,以及生產中增量利益的調整,注重對動態的、實質的公平進行法律提升和制度保障。經濟法內在化的公平是真正含義的公平。其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1)競爭公平。競爭效能的發揮取決于法律對競爭主體適用的公平性。這就要做到市場主體法律地位平等 。我國法律對于市場主體待遇上存在很大的差異,但WTO規則要求公平競爭,這就給我國的經濟法提出了新的要求。鑒于此一方面應明令禁止在市場競爭中不允許任何經濟主體借助某種超經濟力量進行競爭,以維護市場的統一性和平等性;另一方面,經濟法在對各種經濟主體經濟負擔的規定上不應出現不公平的現象。競爭的公平,不僅要求競爭過程公平,還要競爭結果公平。要達到競爭結果的公平還需分配公平。分配公平,是指對資源成果的分享公平。其主要關注的是如何將權利、權力、義務和責任分配給一個社會群體的成員。現代社會的發展導致人們相互之間在能力、財富等方面的差別愈加顯著。因此經濟法將結果公平引入自己的價值目標中,認同分配差距所具有的經濟意義。

經濟法幫助弱者恢復因財產、收入和天賦、能力不平等所導致的經濟機會不平等,強調從形式的不平等達到實質的平等,更新拓寬了公平的傳統含義。如國家通過經濟法規范對不平等的收入和財產實行干預,利用在分配和對社會上處于不利地位的人予以一定補償或救濟。

(2)發展公平。經濟法的公平價值還特別體現在經濟法所追求的新型公平理念―發展公平。近年來社會化大生產分工越來越細,將工人和生產資料有機結合起來,產生了簡單相加所達不到的效果,即加和性原理及合作產生效益的規律。同時,也產生了怎樣將新增利益分配給其成員的問題。經濟的快速發展必須構建在合作各方對利益及成本的合理分配之上。

古典經濟學主張自由經濟、自由貿易、自由放任,國家之處于從屬地位。傳統經濟的發展觀是一種單純的市場經濟增長觀。社會化大生產致使商品經濟進入到市場經濟,人們合作空間越來越大,由于信息不對稱,單純的個人理性很難把握瞬息萬變的市場情勢,資本人格化所導致的單純利潤追求必然會造成過度的競爭而產生全局性的經濟危機。國家必然會利用其資源和信息優勢,承擔起經濟快速發展中的協調功能,經濟快速發展的單純市場經濟增長觀演進為國家與市場良性互動的經濟增長觀。

3.市場經濟安全

經濟安全是一切經濟活動的基本前提,是衡量一國基本經濟秩序以及經濟主體在經濟利益和經濟行為上是否獲得保障的重要標志。傳統商業關系僅發生在民事相對人之間,相對人之間有較高的可知性。因此,傳統的民事規則追求當事人雙方地位平等,在平等的基礎上求合意,以合意的內容決定雙方的權力、義務。在這種規則下,對當事人的保護是一種對個體安全的保護,目的是在保護個體行為的安全。隨著經濟的發展,傳統的民商關系越來越復雜,客體趨于抽象,主體可知性下降,投機性加大,不可測因素增多。因此,傳統商事規則形成了保護交易安全的商事法理念,并作為一項原則規定下來。

傳統的安全觀偏俠于個體安全,沒有建立社會安全的整體觀念,安全的保障寄托于相對人間權利義務的規定,對危害社會整體安全的行為缺乏相應的法制約束。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已逐漸拋棄了微觀意義上的各體與私人交易安全,而是在謀求宏觀意義上的經濟秩序安全,最重達到一種社會安全。經濟安全已成為現代市場經濟國家追求的一種基本秩序,并上升為一種新的安全觀。

經濟法以規范政府對市場的干預,矯正經濟過度集中以及克服市場失靈為己任,以維護整體利益的增進。為此,它還將經濟民主納入自己價值體系,這就要求政府干預經濟不能過度,要經濟民主,企業內部也要經濟民主,市場運行重要經濟民主,在這一系列的市場經濟民主體制的保障下,才能真正促進市場資源的優化配置。

參考文獻:

[1]歐陽明程:整體效益:市場經濟條件下經濟法的主導價值取向.法商研究,1997年第1期

[2]李康:《經濟體制效率分析導論》.上海三聯書店,1994年版

[3]徐士英等:《經濟法的價值問題》,在漆多俊主編:《經濟法論從》第一卷,方正出版社,1995年版第33頁

篇2

關鍵詞:核算原則 科目 資產現價 計提準備

一、《企業會計制度》體現了會計核算與市場價值的統一

1992年財政部頒布了《工業企業會計制度》,2001年又相繼出臺了《企業會計制度》。目前,國家大型企業《工業企業會計制度》已經停用,中小型企業兩種制度并存。因為我國中小企業占全國企業總數的99%,創造的GDP占全國GDP總量的60%,上繳國稅占全國稅收金額的50%,全國有2/3的就業崗位在中小型企業,65%的專利、75%的技術創新、80%的新產品開發都在中小型企業。因此中小型企業對會計制度執行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國家經濟的基本面。

《企業會計制度》科目設置更趨合理,會計核算依據更注重與市場變化的一致性。在科目設置上,《工業企業會計制度》重于法律形式,《企業會計制度》則重于經濟交易實質。例如:企業長期待攤費用,按《工業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應列入“遞延資產”科目,而在《企業會計制度》中取消了這一科目,改為“長期待攤費用”科目,科目設置更趨合理。

科目設置的合理性是由會計核算的基本原則決定的,而這個基本原則的科學性,在于它符合了市場經濟交易的實質。譬如:企業在籌建時期所發生的費用,不可否認有部分屬于資產,也有一部分不屬于資產。如果按著《工業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應列“遞延資產”科目使資產數額虛升,使本應該在會計當期攤銷的費用當作資產長期分攤。因此,將這類經濟交易劃為資產有失公允,而《企業會計制度》的核算原則就做了這樣的規定:“企業應當按照交易或事項的經濟實質進行會計核算,而不應當僅僅按照它們的法律形式作為會計核算的依據”。由此看出《企業會計制度》核算更注重符合市場經濟交易的實質。

二、《企業會計制度》會計中期的設置,使會計報表及時地反映投資的市場價值的變化,使企業決策者能更好的管理過程預期

《企業會計制度》增加了會計中期的概念,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稱為會計中期。《工業企業會計制度》沒有中期的概念,核算和報表只反映初始投資成本,不反映現市值的變化,投資者往往只能在報表的附注中了解市值的變化。因不是規范的要求,附注的數據往往不能準確的反映市場的價格,投資者無法根據會計報表的數據做好過程控制,因此,不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企業會計制度》設置了會計中期,作為一項規范要求,中期報表必須準確反映投資市場現值,把期末關口前移可有效的為決策者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使決策者能更好的做好過程管理。

三、《企業會計制度》的計提準備制,使會計核算更符合市場的變化而更科學

1.短期投資計提跌價準備,使會計報表反映了短期投資值隨著市場價格的變化而變化。

投資者完成投資后其資產隨著市場的價格的起伏或增值或減值。《工業企業會計制度》對短期投資只做初始成本的反映,不反映市場的變化。因此,會計報表與市場脫節,是計劃經濟思維的產物。《企業會計制度》以計提投資跌價準備金的方式反映了這一市場變化,它規定:企業應當在期末時對短期投資按成本與市價孰低計量,對市價低于成本的差額,計提短期投資跌價準備。企業計提的短期投資跌價準備應當單列核算,在資產負債表中,短期投資項目按照減去其跌價準備后的凈額反映。中期和期末的會計報表及時反映了市場的變化的曲線,符合市場經濟的要求。

2.新增委托貸款科目及利息的計提減值準備,是我國經濟市場化的結果。

根據我國經濟市場化的進一步深化企業融資方式多種多樣,委托貸款是其中之一。在會計核算上《企業會計制度》增加了委托貸款的內容,并規定企業的委托貸款應視同短期投資進行核算。但是,委托貸款應按期計提利息計入損益;企業按期計提的利息到付息期不能收回的,應當停止計提利息,并沖回原已計提的利息。期末企業的委托貸款應按資產減值的要求,計提減值準備,沖減資產反映凈值,該科目本身就是市場經濟的產物。

3.《企業會計制度》完善了計提壞賬準備的外延,更符合市場經濟化的實際,使壞帳處理更加科學。

企業的壞賬按原有的會計制度,只限于應收款范疇。隨著經濟市場化的深入,企業破產或其他原因無法履行合同,收取了預付款后無能力供貨成為經常發生的事。預付款回收無望也成為壞賬的原因之一。《企業會計制度》根據市場這一現實將這類應付款轉入其他應收款,列入計提壞賬準備范圍。轉入其他應收款的預付帳款可以計提壞帳準備,計提壞賬準備的方法由原來的按制度規定計提變為企業可以自行確定,確定的方法為按照以往經驗及債務單位的財務狀況,并在壞賬核算上取消了直接轉銷法。這樣通過會計制度的改變,使企業壞帳得以及時處理而能及時反映資產的凈值。

4.存貨計提跌價準備的規定反映了企業流動資產在市場中的真實性。

企業存貨在流動資產及全部資產中占有較大比重,其價值的準確反映直接關系到資產負債表中資產價值的真實性。《工業企業會計制度》對存貨只反映其初始成本,不反映其發生的毀損、陳舊或跌價減值。《企業會計制度》則對存貨因各種原因造成的減值作了反映。它規定企業應當在期末時對按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計量,對可變現凈值低于存貨成本的差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在資產負債表中,存貨項目按照減去存貨跌價準備后的凈額反映,會計報表及時的反映了存貨在市場中的現值。

5.長期投資計提減值準備反映了投資回收效果。

為了使投資者了解投資的回收效果和真實價值,根據投資回收的情況《企業會計制度》增加了長期投資計提減值準備。企業的長期投資應當在期末時按照其賬面價值與可收回金額孰低計量,對可收回金額低于賬面價值的差額,應當計提長期投資減值準備。

四、《企業會計制度》對購建固定資產借款費用的資本化更完善

對于購建固定資產借款發生利息的資本化,《工業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交付前可化為資產,之后即為費用。但是對經常遇到的資本化的準確分攤、資本化暫停都沒有明確規定,為會計核算帶來混亂。為了彌補這一缺陷《企業會計制度》制定了借款費用資本化的準確分攤計算方法,并明確規定了固定資產的購建發生非正常中斷,且連續中斷時間超過3個月(含3個月),就暫停借款費用的資本化,直至購建重新開始,這樣就使購建固定資產借款費用的資本化更完善。

五、《企業會計制度》避免了債權人豁免債務的核算給企業信息失實提供的口實。

篇3

【關鍵詞】產品成本 企業效益 成本管理 途徑

一直以來,成本領先就是所有企業進行市場經營活動的最重要優勢和最關鍵存在,并且隨著市場經濟的持續發展,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日益深入影響,當前我國的市場競爭環境日益復雜,市場信息瞬息萬千,企業間經營活動的競爭日益激烈,成本領先作為企業持續的競爭優勢,是企業在未來市場競爭中壯大發展,不斷提高的根本與關鍵,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深化企業的成本管理,改革不合理的、不科學的成本支出與浪費問題,是企業需要急切解決的問題,對于企業的持續經營與積極發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深刻把握企業降低產品成本的重要意義,探究企業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這對當前我國多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來說,是非常具有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的。

一、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降低成本的意義

在市場經濟體制下,降低成本對企業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降低成本是增加企業經濟效益的直接途徑。

眾所周知,“利潤=銷售額-成本”,從這個公式不難發現,如果銷售額不變,持續的降低成本,將會極大的增加企業的經營利潤,擴大公司效益。也可以說成本的降低會直接影響企業經濟的效益,對于企業的積極經營與壯大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而在市場經濟中,同類產品的市場競爭,一般情況下,誰擁有良好的成本優勢,誰就更具有市場競爭力,更能夠在市場上站穩腳跟,并獲得持續的發展。

(二)降低成本有利于企業擴大規模。

由于經營實力是衡量企業是否有能力進行擴大再生產的一個重要尺度,只有企業的總體經營實力增強,企業才有能力進行擴大規模。企業通過降低產品成本,大幅度地增加企業的凈利潤,在其他費用開支保持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流動資金增多,能夠使企業擁有更多的資金能夠用于擴建廠房、購置機器、支付工資等,企業的總資產得到增長,這樣企業的總體經營實力增強了,使企業具備擴大現有生產規模的能力,為進一步擴大再生產打好了堅實的基礎,從而擴大企業的生產規模,使企業做大做強。

(三)降低成本能夠提高企業競爭力。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同類商品在市場上往往具有眾多品種,競爭非常激烈。而我國加入WTO以后,大量國外商品的涌入更加加劇了市場競爭。如何才能使自身的產品在競爭中站穩腳跟呢?除了提高產品的質量外,成本的控制也是在競爭中取得優勢的重要手段。有數據統計,在相同的產品經營活動中,消費者更加親睞于價格低廉的產品,因為質量相同的情況下,成本的差異將會極大的壓縮產品的銷售價格,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尤其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形成較為明顯的成本領先優勢,獲得消費者的認可,從而有效的提高產品的銷售額,增加產品的市場份額,獲得更多的經營利潤。

(四) 降低成本有利于提高企業利潤最大化。

對于任何的企業的經營活動而言,獲得利潤的最大化是企業持續不斷的目標追求,可以說企業的經營行為更多的都是圍繞著最終的獲利而展開的,利潤是企業經營的不懈追求,而成本領先,降低成本,減少企業的經營消耗與損耗等措施則是實現這一追求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徑,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此外,降低產品成本能夠通過擴大產品銷量提高企業的利潤;降低產品成本還能夠樹立企業的品牌,為企業形成無形資產。這些都對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五)降低成本有利于增強企業凝聚力。

通過產品成本的降低,有利于增強企業自身的凝聚力。企業為了降低產品成本,實現預定的降低產品成本目標,就需要從生產的各個環節入手,加強對各個生產環節的控制與管理。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要積極有效的將相關企業的成本降低計劃進行分解,有效的落實到各個工作崗位與工作個人手中,大力培養企業全體員工的成本控制與管理參與意識,積極為降低企業的整體經營活動成本而努力。在實現目標時,職工的主人翁意識也逐漸加深,把實現整體目標作為自身的任務來抓,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同時,企業為有效地實現整體目標,加強對各部門及個人的管理,從而完善了企業內部的管理機制,使企業管理走上了規范化的道路。

二、企業降低成本的有效途徑和建議

(一)科學設計,降低產品生產成本。

產品設計階段是決定產品成本高低的關鍵。產品的設計有效的決定了產品的生產狀況,決定了產品的相關功能情況,對于整個企業的經營活動具有重要意義。要求企業首先要不斷的堅持技術創新,大力優化產品設計。積極開展產品設計改革,為增產節約開辟廣闊的道路。比如,通過積極有效的產品改革,有效的改進產品配方,降低產品的原材料等成本損耗;優化產品的結構設計,增加產品的安全、環保、低能耗生產特征,有效降低產品的相關生產成本。此外在產品的設計與研發過程中,還可以采取采用易生產性設計、節材設計,開發特有產品,降低產品成本。

其次,產品的科學設計還要求企業積極的優化工藝方案,實現工藝標準化。對于企業現有的傳統工藝進行大力的改進與完善,要求積極淘汰能耗大、耗時多的工藝設備與工藝方法,積極的優化工藝方案,進行低能耗、高環保、高效益的工藝方案設計,有效降低產品制造成本,積極實現產品生產的工藝標準化,有效的規范企業生產管理行為,從而達到實現企業相關成本與材料損耗降低的目的。

篇4

[關鍵詞]市場經濟;質量;產品;技術監管

1 我國在質量技術監管方面存在的問題

(1)我國在質量技術監管方面還存在著多頭管理的現象,在質量技術監管的工作過程中,農業、衛生、質檢與工商這幾個部門實施分段管理,各部門各抓一個環節。表面上看各部門分工明確,實質則是職責不清。因為很難把兩個環節徹底割裂,而各部門之間的工作又很難實現無縫銜接,所以這種多頭管理格局極易留下質量技術監管的灰色地帶、盲區,這不利于質監的連貫性與整體性。

(2)目前,我國還沒有形成多層次質量技術監管的體系,我國質量技術監管體系的層次相對單一,主要以政府為主,但政府各部門還沒能有效形成工作合力,而且力量有限,需要給市場中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企業嚴把質量關,所以在客觀上還需社會監管作為補充。但是民間質檢機構與行業監管機構還不發達,無法完全填補政府監管所留下的空白。另外,盡管媒體監督輿論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但是缺乏一定的專業性,而且媒體聲音在向政府質檢部門傳遞的過程中還有可能存在時滯。

(3)目前,我國質量技術監管的手段總是滯后于市場的動態。從三鹿奶粉事件中就能看出質量技術監管所存在的巨大漏洞。由于蛋白質檢測所采用的方法極易被人利用,在原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含氮量為66%),從而使蛋白質檢測的結果得以提高。這一質檢手段雖然在國際通行,但是媒體此前就已經報道過在寵物食品中放入三聚氰胺的事件,在原奶中增添蛋白精也是業內公開的秘密。由此可見,三聚氰胺對于食品質量安全所產生的影響早已初見端倪,但是質檢部門卻沒有及時關注市場動態,更難以及時作出相應的調整。

2 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加強質量技術監管的重要意義

(1)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加強質量技術監管可以使市場經濟秩序得到有效維護,同時還能使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扶優治劣與規范市場作為質量技術監管的一項基本功能,它能夠使市場良性運行,是維護市場主體(包括生產者與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主要手段。有些企業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經常降低產品質量,只注重短期收益,而忽略了企業的長遠利益,同時使消費者合法權益受到嚴重侵害。生產者與消費者一直處于產品信息不對稱的特殊地位,所以必須加強我國的質量技術監管,加大對產品的質量進行強制規范與甄別力度,從而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2)在市場經濟背景下,加強質量技術監管能夠使市場質量意識得到高度強化,并使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得到促進。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計劃經濟,由于各大企業對政府指令性的計劃負責,因此存在著嚴重的輕質量、重產量的傾向。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我國的經濟體制也發生著極大的變化,在計劃經濟逐步過渡到市場經濟的過程中,又在一段時期內過分注重外延粗放型的增長方式,使得一些產品的質量嚴重下降,大量粗制濫造以及低水平生產的產品開始出現,精品與名品則是少之又少,產品質量意識有待培育與加強。所以,應加大質量、技術監管的力度,質量技術標準必須與國際接軌,采用科學的計量手段與技術對產品的質量進行嚴格把關,并以此來引導消費者,從而為企業樹立起提高產品質量、技術水平的核心理念,使企業逐步走向內涵集約型的增長道路,從促進微觀主體轉變入手,以此帶動宏觀經濟的增長方式轉變。

(3)不斷提高產品質量水平,以此增強我國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我國企業也面臨著諸多挑戰,要想在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中站穩腳跟,就必須提高產品質量,這是競爭的核心。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我國憑借廉價的勞動力與資源優勢,一舉成為世界工廠,但是隨著工資水平與資源價格的不斷上漲,我國產品價格優勢已經受到了很多發展

(3)不斷完善產品質量信息系統的建設,并提高產品質量技術監管的手段和市場需求契合度。建立健全政府部門內部,政府部門和民間質檢機構、行業協會之間的產品質量信息溝通與共享機制,并加強產品質量安全預警與風險防范。把產品質量信息納入企業的信用記錄,并作為企業申請融資、立項與減免稅費的主要參考依據,通過媒體與網絡等多種方式向社會進行廣泛宣傳。同時加強對新產品、新行業質量技術標準研究,按照市場動態與質量信息及時發現產品質量技術檢測手段與項目存在的不足,并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適當的更新調整。

(4)質監部門和經濟建設的發展關系最為密切與直接。正確履行職責,全面整合質量技術監督職能,為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服務,是質監部門應有的工作職責。如何從工業生產、國民經濟的內在規律出發,找準服務經濟建設的著力點和結合點,發揮部門的職能優勢,把好生產源頭關,提升企業內質,在經濟建設中充分發揮主力軍的作用,成了當前質監部門必須努力探索和實踐的一個重大課題。質監部門只有很好地了解和掌握當地經濟發展實際情況,把質監部門的各項職能職責融入到當地黨委政府促進經濟發展的中心工作之中,才能針對當地區域特色經濟和支柱產業的特點,研究制定出實實在在、切實可行的工作措施。

4 結 論

篇5

一、我國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發展需迎合市場經濟環境

1.淺析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總體思路。隨著我國市場經濟格局的逐漸鋪開,市場競爭環境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我國諸多產業項目走上了經濟快速發展的軌道,在新科技、新工藝、新管理模式的促動下,以及在體制改革的推進下,其效益得到了明顯的改善[1]。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我國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建設及其發展仍不夠成熟,需要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不斷與市場經濟體制相融合,并建立其獨立的農業經濟管理體系,為我國農業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國家農業經濟發展依賴其自身的管理體制建設與適度改革。近幾年來,我國市場經濟的強勢格局的顯露出來,國家整體經濟環境較以往有了較大的改變,這是市場經濟發展給我國各行各業所帶來的積極影響。從我國現階段的國情來看,農業始終作為國民經濟發展以及社會進步所必須持續性推進的核心產業,我國是農業大國,發展農業對于整體國民經濟的增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2]。從行業特點來看,農業既是一項社會公益事業,又是一項基礎產業,關乎到民生以及國力。可見,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屬大勢所趨。事實上,在新時期的背景下,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及其對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的影響不容小覷,在改革的過程中,農業經濟管理需要依據國家市場經濟環境的變化而進行調整。

3.我國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改革與當前市場經濟環境變化有著直接的關系。市場經濟體制的延伸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與改革步伐的加快,而且,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改革減輕了農民的負擔。在我國農業生產管理的過程中,需要采取高效的管理措施,來保障農業體制改革的順利完成。在實踐管理中,要正視農業生產在我國整體產業鏈條中的重要地位,提高對農業生產及管理的重視程度,從而在國家政策的導向下落實各項基礎的農業生產環節[3]。同時,還需要正確看待我國當前市場經濟環境與農業經濟體制改革之間的關聯,在原有傳統管理模式的基礎上,創新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逐漸將市場經濟的發展特點滲透其中,強化農業集約型生產管理的總體效能,令其在我國市場經濟環境中發揮出應有的管理作用。

二、基于市場經濟體制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的發展方向

1.改革并實施人民公社管理體制,強化農業經濟管理的獨立性 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建設的未來規劃中,人民公社管理體系的運行對于農業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因其剔除了傳統農業經濟管理體制當中存在政府職能干預的部分內容,從而強化了人民公社在實際工作中的組織地位,這樣一來,便可以在地方政府與社會組織的共同協調之下,逐步增強農村農業產業項目的實際生產效能,形成農業經濟管理的市場化調整機制,有利于農業體系當中資本的流通,促進農業發展。

2.將多種農業經濟形式與農業改革相契合,構建符合時展的農業科技服務框架。對于農業經濟管理體制改革而言,將科技興農、服務興農等多種管理體制與實際產業項目相整合,鼓勵多渠道發展農業經濟,令其在政府以及社會組織的協調之下,積極引導國家非公有制經濟的穩定發展。從具體的情況來看,科技手段在農業經濟管理體制中的融合,對于該領域改革來說十分關鍵,尤其是諸多規模化農業生產項目的執行,使得農業生產的效率及其質量有了質的飛躍,與此同時,我國絕大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基地,都陸續引入了帶有服務職能的項目,以及啟動了相關的配套機制,從而激發出農業經濟管理自身的優勢及特點,實質上,這就是目前所能實際操作的農業經濟發展與改革的有效策略,在執行的過程中,為未來我國農業經濟的深入改革帶來了啟示[4]。

篇6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內涵;辨析;再理解

盡管黨和國家在政策層面上一再強調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結合在一起的,是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不是只講市場經濟,不講社會主義,同時強調在國家宏觀調控下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然而,長期以來,理論界的主流觀點與政策主張卻背道而馳。這不僅影響到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對經濟改革造成不應有的負面效應。在改革開放已走過三十年的今天,有必要重新梳理各種觀點,糾正錯誤的理解和導向,正本清源,在經濟學原理指導下,恢復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科學理解。

一、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的不同理論闡釋

(一)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不相容的觀點

這種觀點認為,計劃經濟是社會主義特有的東西,市場經濟是資本主義特有的東西,社會主義制度與資本主義制度是不能共存于一個社會的,因而計劃與市場也是不能共存于同一經濟體中的。這種理論觀點并沒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概念,而只有社會主義計劃經濟與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概念。改革開放以來,持這種觀點的經濟學者所提出的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實際上一方面把我國經濟改革的對象——舊的高度集中的社會主義計劃產品經濟體制等同于計劃經濟。另一方面把市場經濟同計劃經濟對立起來,認為二者是相互排斥、不能相容的,從而將改革的正確方向即由產品經濟轉到市場經濟,錯誤地改為由計劃經濟轉到市場經濟,否定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結合,錯誤地將計劃經濟列為否定的對象,實質上主張自由市場經濟。在這種教條主義的影響下,或竭力反對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或轉而主張搞私有化,認為市場經濟等同于私有制。

(二)公有制與市場經濟不相容的觀點

這種觀點認為,公有制與市場經濟格格不入,要發展市場經濟必須消滅公有制,實行私有制。該觀點認為,公有制經濟不具有私有制經濟的排他、獨占等性質,其所有者是一個抽象主體,產權是不確的。公有制經濟的實際經營者只享有從經營中獲取利益的權利,而不負有為自身錯誤決策承擔相應責任的義務。因而,公有制經濟的實際經營者極易從個人角度出發作出各項決策,而不惜損害所在經濟體的利益。并且由于公有制經濟的特殊地位,其他所有制經濟很難與之公平競爭,市場發揮資源配置作用的平等性和競爭性條件無法滿足,自然也無法達到所謂的整個社會利益的實現。而只有私有制經濟才是市場經濟的天然溫床。私有制經濟的企業和個人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和獨享性,一切行為以實現自身和增加自身福利為目的,而恰恰在追求自身個人利益的過程中,實現了全社會的利益。這也是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機制的主要內容。這種觀點的政策主張實質是搞私有化,建立私有制,在改革中的表現就是主張對國有企業進行私有化改革。

(三)新自由市場經濟的觀點

新自由市場經濟的觀點是新自由主義思想體系的一部分,是自由市場經濟理論的現代再現。自由主義理論的思想來源主要有三個:一是洛克和密爾的政治自由學說與財產所有權理論。二是啟蒙思想家合理的利己主義學說。三是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理論,這是新自由主義最重要的理論基礎。新自由主義思想和傳統的自由主義思想一樣重視市場的作用,認為市場是最佳的可自我調節的社會結構。因為,一方面,經濟運行是有規律的。另一方面,在自由市場情況下,個人能實現最大限度的自由,市場調節在不受外界干預的情況下能最有效率地滿足各方面需求,自動實現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而政府只充當“守夜人”的角色,其干預行為往往會使情況變得更糟。新自由市場經濟理論認為,計劃經濟是市場經濟不可調和的對立物,因而建議用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主張實行全面的私有化,認為私有財產制度是自由市場制度的基礎。其基本觀點和政策主張是:國民經濟基本上由市場自發調節,國家實行最低程度的干預,取消國家計劃機構,否定國家發展規劃;在所有制結構上,取消國家所有制,實行最大限度的私有化,大量吸收外國資本參與私有化改制;在國有企業改革上,主張改掉公有制,實行私有產權制度,最大限度地縮小國有企業涉及的領域和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可見,在新自由市場經濟理論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自由市場經濟,就是實行全盤私有化的市場經濟。很明顯,這套改革主張是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背道而馳的,應警惕這種觀點的不良影響。

(四)以“現代市場經濟”取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觀點

這種觀點認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只是宏觀調控下的市場經濟,不必考慮所有制問題。市場在國民經濟資源配置中起基礎作用,國家通過財政和貨幣手段間接參與經濟資源配置和國民經濟運行。由于“現代市場經濟”的核心是競爭機制,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內容就應包括:一是進行國有企業改革,建立獨立自主、自負盈虧、自我積累、自我發展的市場主體。二是破除舊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健全現代市場體系。三是建立并完善我國的市場經濟法制體系,為市場主體創造一個公平、公正、公開的競爭環境。四是摒棄舊的干預經濟發展的行政手段,改用間接的財政和貨幣手段來調節宏觀經濟的發展。為此,該觀點認為,在實踐上的首要任務是實行廣泛的私有化,將國有企業私有化或實行股份制,使國家的作用從微觀經濟運行中逐漸淡出,直至完全消逝。

(五)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解為“社會公平+市場效率”的觀點

這種觀點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解為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結合,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一步說就是社會公平與市場效率的結合,即社會公平+市場效率。該觀點提出摒棄計劃經濟而實行市場經濟是因為在社會資源的配置上,市場經濟比計劃經濟更具效率。但市場經濟在運行中存在市場失靈,進而產生各種社會經濟問題,其一便是要素社會分配不公。追求社會公平是社會主義最本質的要求。在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后,必須使社會公平與社會效率完善地結合起來,這就是我國要建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種觀點的影響較大,在很長時間內成為社會上一種主流觀點。在這種觀點影響下,學術界出現了如各種“社會主義”的定義,主張將“公有制為主體”從社會主義定義中抽掉,提出“普遍幸福社會主義”、“功能社會主義”、“社會公平等于社會主義”、“股份制等于公有制”等概念的現象。這種觀點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解為“社會公平+市場效率”,顯然是片面的。一方面,混淆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與表象。社會公平和市場效率是一種表象概念,是所有市場經濟國家追求的目標或判斷國家經濟運行水平的標準,但不能成為區別任何兩個市場經濟國家經濟制度不同的判斷標準。另一方面,淡化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殊性即生產資料公有制。生產資料的所有制形式,是區別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和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根本標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制度基礎必須是生產資料公有制。公有制經濟的主體地位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本質的特征。

縱觀以上五種觀點可發現,在經濟理論史上,長期存在將市場經濟與公有制對立起來的觀點,這已成為一種教條。整個現代西方經濟學都表明:自私經濟人是出發點,市場經濟必須以私有制為基礎。這種教條思想在改革初期表現為社會主義國家排斥市場經濟,在改革后期表現為市場經濟必然意味私有化,這成為國有企業私有化改革的思想根源之一。

二、科學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

科學理解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在辨析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市場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現代市場經濟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關系的基礎上,對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內涵進行再理解。

(一)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的關系

在我國經濟改革過程中,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不相容論一直存在。實際上一些持這種觀點的學者對市場經濟與計劃經濟的概念及其關系的認識本身就是不正確的。首先,市場經濟的概念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第一,市場經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高級階段,與商品經濟沒有本質區別,只有發展程度與階段的不同。厲以寧曾說:“從本質上講,商品經濟與市場經濟是一樣的。”第二,社會分工決定市場經濟的形成和發育程度。一方面,社會分工是商品交換產生與發展的條件。馬克思曾指出,“這種分工是商品生產存在的條件”。另一方面,社會分工決定商品經濟的發展程度和水平。列寧根據這一原理分析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指出,“國內市場的建立(即商品生產和資本主義的發展)的基本過程是社會分工”,“市場和社會勞動專業化的程度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系”。第三,市場經濟是社會分工發展的必然產物,是與社會制度沒有必然聯系的一種生產組織形式。市場經濟是在社會分工發展的推動下,由商品經濟發展而來的。在生產力不發達的封建社會,社會分工簡單、低下,不能形成市場經濟機制。歷史發展到近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密、復雜、全面,人類社會的生產形式才由自然經濟發展到商品經濟、市場經濟。所以市場經濟是由社會分工的發展狀況所決定的一種生產形式,并不是某個社會制度所特有的。其次,計劃經濟是一種和無政府狀態經濟相對應的生產形式,政府宏觀調控是計劃經濟的一種具體形式。所謂計劃是指國家作為一個社會主體代表的角色,監控市場經濟的運行,通過事先的計劃對宏觀市場和微觀主體進行適當干預,維護國民經濟的均衡、平穩發展。以市場為基礎的計劃經濟能有效克服自由市場經濟先天的自發性、滯后性、盲目性缺陷,從而有效保證社會生產與社會需求的平衡,避免生產過剩造成社會資源浪費。最后,無論是單純的市場經濟還是計劃經濟,在經濟資源配置上都有其固有的優勢與不足。對單純的市場經濟來說,一方面,在市場機制作用下,市場主體通過對自身利益的追求來實現整個社會的利益,在大部分情況下能避免社會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市場調節有其固有的自發性、盲目性、滯后性等缺陷,無法支持公共物品的供給以及保證社會收入分配的公平,不能使社會經濟發展的利益為人民共享,惠及全體人民。對作為生產形式范疇的計劃經濟來說,一方面,它可從全局和總體利益上布局生產力,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避免經濟運行的劇烈波動。另一方面,計劃調節容易受到主觀認識能力的限制,不能完全滿足利益創造者對個體利益的追求,需要復雜的組織體系推動,并具有一定的時滯性。因此,將兩者取優補短結合在一起,組成一個優勢更加明顯、不足相對弱化的新的生產形式,即計劃市場經濟體制,這是生產力與社會分工發展的必然結果。我國正在建立和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一種計劃市場經濟,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內在地結合在一起,計劃以市場為基礎,市場以計劃為指導。在計劃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被納入到國家計劃的軌道,按照國民經濟有計劃、按比例發展的要求有序運行,可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基本平衡。

(二)市場經濟與公有制經濟的關系

生產資料公有制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如果說市場排斥公有制經濟,也就等于社會主義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不相容,亦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無法建立。事實上,市場經濟與公有制經濟可以相容,且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市場經濟仍能發揮其高效率配置社會經濟資源的作用。從理論上看,生產資料公有制是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沒有公有制,也就沒有我國的社會主義。馬克思認為,社會主義代替資本主義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資本主義制度下存在生產資料私有制和生產社會化這一對基本矛盾,在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社會平均利潤率下降和相對人口過剩兩大規律,必然導致生產過剩,爆發經濟危機。這是資本主義社會不可調和的矛盾。隨其發展,資本主義私有制必然會被社會主義公有制所代替。卓炯在上世紀80年代末就明確提出,“一個社會主義國家不建立強大的生產資料公有制是一個最大的缺陷”。從實踐上看,即使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國有經濟也存在并與市場經濟機制相適應。郎成平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股權結構做的研究表明,歐洲國家持股現象非常普遍。在被研究的歐洲5232家公司中,奧地利國家持股14.81%,芬蘭國家持股15.12%,意大利國家持股9.98%,挪威國家持股11.81%,瑞士國家持股7.59%。這充分說明國有經濟完全能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不會成為市場經濟發揮其資源配置作用的阻礙因素。當然,必須承認我國舊的公有制經濟形式存在嚴重問題,必須改革。但同樣必須承認,我國舊的公有制經濟尤其是國有經濟的問題,在于其長期處于我國舊的高度集中的計劃產品經濟體制管理模式下所遺留下來的管理層面的問題。如,嚴重的官僚主義傾向,以長官意志、行政手段管理指導生產經營等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探索建立新的公有制經濟管理與運行機制,建立以市場為導向的企業生產經營運行機制,在公有制的基礎上改革一切不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管理運行方法和體制。而認為要發展市場經濟必須改掉公有制、實行私有化,則是脫離了中國客觀的歷史和現實,是對西方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照抄照搬。

    總之,市場經濟是不排斥公有制的。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基礎的,其最基本的特征就是公有制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主體地位。

(三)現代市場經濟制度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關系

現代市場經濟是市場經濟的更高發展階段,是自由市場經濟適應生產力和社會分工新的發展,是加入政府干預因素而形成的新的生產組織形式。其顯著特征是:市場經濟發展到更高的階段,形成更加完善、復雜的現代市場體系;市場對社會經濟資源配置發揮基礎主導作用,國家通過間接的財政和貨幣手段對宏觀經濟運行進行干預。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要建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就是現代市場經濟。因為現代市場經濟只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含義中的一個層面,除此之外還有計劃市場經濟和公有制為主體兩個層面的內容。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一種計劃市場經濟,是計劃與市場的有機結合,是把市場納入到國家計劃的軌道,使之按照國民經濟結構有計劃地運行與發展,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社會總需求基本平衡,自覺按價值規律的客觀要求組織生產。在計劃市場機制中,計劃機制和市場機制是統一的、有機結合的、互相滲透和融合在一起的,其作用覆蓋全部市場范圍,而非相互割裂。計劃市場經濟能克服自由市場經濟的弊病,基本保持市場供給與需求的平衡,有利于國民經濟綜合平衡的實現,有利于社會再生產過程的順利運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本身固然沒有什么“姓資”、“姓社”問題,但現實具體的市場經濟是不能離開歷史上某種特定的生產關系而運行的,它必然會與某種生產資料所有制結合,形成一種歷史的、現實的、具體的社會經濟制度。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形式或社會性質來說,它是姓“社”的。從另一個角度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具有一般性與特殊性這兩重性質。從一般性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發達的社會分工為根據,是一種計劃化了的現代市場經濟。從特殊性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社會性質是社會主義公有制決定的。

總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含義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現代市場經濟。二是計劃市場經濟。三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所有制結構。它是這三層含義的綜合或統一。前二者屬于生產形式的范疇,后者是特殊生產關系即所有制的范疇。這三個層面結合,組成一種新的生產方式,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三、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本質的實踐意義

正確認識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內涵,對我國經濟改革的實踐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只有把目標搞清楚了,才能找到實現目標的正確方法和途徑。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科學內涵出發,要深化改革,探索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途徑。

(一)大力發展現代市場經濟

第一,建立和完善現代市場經濟的載體,即現代市場體系。建立和完善我國的商品市場、勞動力市場、資本市場、房地產市場、知識產權市場、職業經理人市場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市場。第二,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企業制度,培育市場競爭主體。確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特征與制度安排,建立健全科學的企業管理制度;理順產權關系,實現出資者所有權與企業經營管理權的分離;形成產權約束機制,使企業真正成為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第三,建立有利于科學發展的國家宏觀調控體系。建立健全我國宏觀調控決策、監督、評估體系;用科學的宏觀調控手段,選擇合適的中間目標,通過財政和貨幣手段間接調控市場,實現國民經濟的均衡運行,促進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要把國家的宏觀調控同科學發展觀聯系起來,積極引導我國企業走上科學發展、持續發展、綠色發展、有限制發展的軌道。

(二)積極探索實現社會主義計劃市場經濟的運行模式

計劃市場經濟存在多種具體形式。探索實現計劃市場經濟的方式方法,筆者提出一種基于公有制分享經濟理論基礎上的“凈收入分成制”的企業管理方法。其具體做法是將企業凈收入在國家、企業、職工個人三個經濟主體之間按一定的比例分享。職工不拿固定工資和獎金,而是按事先確定的比率分享凈收入。凈收入分成制不僅是一種新型的公有制分享經濟的微觀經濟運行機制,而且也必然對國民經濟整體運行產生重大影響。一方面,它能克服總量失衡與結構失衡,促進國民經濟協調高速增長和社會經濟效益穩步提高。另一方面,實行凈收入分成制,國家、企業和個人之間必然形成榮辱與共的局面,能從微觀上解決社會主義條件下的“滯漲”問題。

篇7

會計體制即我國通常所說的會計管理體制,是指一國組織和管理會計事務的各種方式、形成以及各種制度的總和。從整體上來說,會計體制屬于經濟體制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根據經濟體制的整體要求,對一定范圍內的會計事務進行組織和管理的方式、方法所作出的具體制度安排。本文使用會計體制代替會計管理體制這一概念,主要是考慮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雖然在市場經濟運行過程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但政府首先必須是一個經濟主體,政府的會計行為是在一定的會計體制下進行的,其會計行為方式、方法是一定會計體制的產物。會計管理體制往往是從政府角度來表述會計體制的內容的,從政府角度出發來對其他經濟主體在宏觀會計運行過程中的行為方式、方法作出制度安排。我國會計理論工作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認識到這一概念的局限性,提出會計領導體制的概念,來概括我國目前不同層次的政府在會計運行過程中的行為方式、方法,明確其在會計運行過程中的職責權限。會計體制是會計運行機制得以形成和存在的基礎,也是會計運行機制借以存在和發揮作用的具體形式。會計運行機制是會計運行過程中不同經濟主體之間的相互配合及其聯系,是會計運行的目標和動力機制、調節與約束機制的耦合,是會計體制外在的作用形式。有什么樣的會計體制,就必然形成什么樣的會計運行機制;要形成什么樣的會計運行機制,也就需要建立相應的會計體制。因此,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會計運行機制,首先就需要改革現行的會計體制,實現現行會計運行機制的重構。

一、確立以企業會計運行為立足點的會計體制

會計體制最根本性的問題,就是明確不同經濟主體在會計運行過程中的權利、責任關系,對各經濟主體在會計運行過程中職責權限進行劃分,使各經濟主體在社會會計運行過程之中相互配合、相互協調,以實現社會會計運行的協調有序進行。從三大經濟主體理論來說,會計體制的關鍵是明確政府、企業和會計人員在會計運行過程中的權責關系,使政府、企業和企業人員在宏觀會計運行和微觀會計運行過程中各盡其責、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實現我國會計運行高效率與高效益,在會計職能發揮作用、會計運行目標實現的同時,促進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健康有序運行。

企業作為國民經濟的細胞,是宏觀經濟運行的個體,企業經濟運行情況如何,直接制約著國民經濟宏觀運行狀況。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作為最重要的市場主體,其運行狀況和運行效率直接影響著市場經濟整體的運行狀況和運行效率。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就是要著力于使企業成為真正的市場經濟運行主體,成為充滿活力和生機的市場主體。在會計運行方面,企業會計運行狀況和運行效率如何,同樣對企業經濟運行狀況和運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響,甚至決定著企業經濟運行狀況和運行效率。同時,企業微觀會計運行狀況和運行效率。也是宏觀會計運行的基礎,制約著宏觀會計運行狀況和運行效率。可以說,沒有企業微觀會計運行的高效率與高效益,沒有企業會計運行的合理有序,就不可能有宏觀會計運行的高效率與高效益,宏觀會計運行也難于達到甚至不可能達到有序運行的最佳狀態。

企業經濟主體作為聯結個人經濟主體與政府經濟主體的中介,在社會化大生產的情況下,個人經濟主體一般都是借助于企業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表現其經濟行為的,借助企業經濟運行過程參與宏觀經濟運行過程。也就是說,個人經濟主體處于企業經濟主體的直接管理和管制下進行經濟行為,個人經濟主體的經濟運行決定于其所處的企業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由此個人經濟主體在企業管理與控制下所進行的經濟行為直接表現為企業經濟行為的一個組成部分。雖然企業經濟運行過程是由眾多個人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所構成的,但個人經濟主體的經濟行為總是依附于企業的經濟運行,服務于企業經濟運行目標的實現。在會計運行過程中,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會計運行的微觀性和企業會計人員的企業化,決定著會計人員經濟行為和會計行為對企業經濟運行和會計運行的依附,決定著企業會計人員總是借助于企業這一組織形式,參與宏觀會計運行過程。也就是說,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內化于企業會計行為之中,它是通過企業的會計運行和會計行為表現出來的,而會計人員在會計運行過程中與政府的聯系則是通過企業會計行為表現出來的;反過來說,政府與會計人員在會計運行過程中的聯系也是通過企業這一中介進行的。作為企業的會計人員,政府對企業會計運行的要求,最終要形成對會計人員會計行為的要求;對企業會計運行的過程的約束,最終也將形成對會計人員會計行為的約束。但是,政府對會計人員的要求和對會計人員會計行為的約束,最基本的目的是對企業會計運行的要求以及對企業會計運行的約束,對會計人員的要求和對會計人員會計行為的約束只表現為過程中的一個環節。

會計人員作為企業的一員,總是處于企業的直接管理和控制下進行會計行為。在其他條件既定的情況下,企業對會計人員能夠實施有效的管理與控制,能夠有效地組織其會計運行過程,一般情況下包含著會計人員會計行為的高效率與高效益。可以說,企業會計人員會計行為的高效率與高效益,企業會計人員會計行為的優化,是企業對其會計運行及其會計人員會計行為進行有效管理和控制的結果。因此,沒有企業會計行為和會計運行的合理化,很難實現會計人員會計行為的優化、高效率與高效益。當然,企業會計人員會計行為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其會計行為可能起因于對自身的其他目標的追求,有時可能表現為與企業會計運行優化的非同一性,甚至與企業會計運行目標相偏離,但一般情況下,會計人員的會計行為總是服從和服務于企業會計運行目標,以實現企業會計運行目標,促進企業會計運行高效率與高效益而進行的。因此,會計體制明確會計運行過程中政府、企業和會計人員權責關系的中心環節,在于明確政府與企業的權責關系。

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政府作為社會經濟管理者,承擔著對國民經濟進行宏觀管理調的職能,在宏觀會計運行過程中也同樣承擔著對會計運行過程的調控管理的職能,以促進宏觀會計運行協調、有序。為了實現對會計運行的調控管理職能,政府作為一特殊的會計行為主體,通過經濟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將宏觀會計運行方向和目標,以及宏觀經濟運行對微觀會計運行的要求體現于其中,一方面為企業微觀經濟主體的會計運行和會計行為提供基本規范、基本要求及其會計運行的基本發展方向;另一方面對企業會計運行進行約束,對其在會計運行過程中的不當會計行為進行調節,使各微觀經濟主體的會計運行符合宏觀會計運行的要求。

政府作為宏觀會計主體,其會計運行目標的實現是以企業會計運行目標的實現為基礎和前提的。沒有企業微觀會計運行過程的順利進行及其會計運行目標的實現,就不可能有政府宏觀會計運行目標的實現。政府會計行為的第一個方面,實質上是為企業微觀會計主體的會計運行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第二個方面則是對企業會計運行實施監督,對其會計行為進行調控,目的在于促使企業按照宏觀會計運行的要求組織其會計運行,保證實現其自身的會計運行目標。政府會計行為兩個方面的內容的具體實現,都依賴于企業會計運行和會計行為。政府制定的有關會計法規,如果沒有企業會計運行和會計行為的合理化,則無法發揮正常的約束作用,再好的法規也形同虛設;政府對企業會計運行實施監督和調控,如果企業不對其監督調控信號作出反應,不發生相應的會計行為,也就不可能達到其預期的監督調控目的。

要實現宏觀會計運行目標,關鍵在于企業會計運行;建立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相適應的會計體制和會計運行機制,關鍵也在于建立良好的和健全的企業會計運行機制。因此,造就良好的企業會計運行機制,實現企業會計運行機制的重塑,就成為構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的會計體制的基礎。

二、重塑企業會計運行機制

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會計運行機制的關鍵,在于企業會計運行機制。要建立和完善會計運行機制,首先就需要對現行企業會計運行機制進行重新塑造。

從整個會計體制來說,首先就要擴大企業在會計運行方面的自主權,保證企業會計運行過程的獨立性。從現行會計體制來看,企業雖然在會計運行方面較傳統經濟體制下有較大的自主權,企業會計運行過程有一定的獨立性,但企業會計運行并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對政府會計行為的依附狀況。因此,當前應當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不斷擴大企業在會計運行方面的自主權,使企業成為一個真正的獨立的會計主體。擴大企業會計運行方面的自主權,不僅是重塑企業會計運行機制的需要,更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應有的內容。擴大企業會計運行的自主權,一方面為企業會計運行 的獨立性創造了條件,有利于逐步形成其獨立的會計運行過程;另一方面,企業會計運行自主權作為企業生產經營自主權的重要內容之一,有利于促進企業制度向現代企業制度轉變。企業會計運行自主權的擴大,是宏觀會計運行乃至于宏觀經濟運行實現高效率與高效益的基礎。沒有企業會計運行的自主權,就沒有企業獨立的會計運行過程,企業則缺乏自主地組織會計運行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其會計運行就不可能實現高效率與高效益,從而宏觀會計運行的高效率與高效益也缺乏存在基礎。企業會計運行自主權的擴大也是企業會計運行機制形成的前提和基礎。從運行機制理論來說,企業會計運行自主權的擴大是企業會計運行目標確立的條件,是實現企業運行自我約束,以及接收政府會計運行調控信號并對其作出靈活反應的基礎。因為企業只有在追求自身會計運行目標實現的導向下,才能能動地組織會計運行和進行會計行為,靈敏而自動地接收政府通過市場傳導的信息,并按照宏觀會計運行的要求對自身會計運行進行調節與約束,從而形成其會計運行的目標機制、動力機制、調節與約束機制。

企業會計運行方面的自主權包括會計核算、會計人員管理、內部會計管理、會計運行組織管理形式等方面的自主權。由此,在新會計體制中企業應當在會計核算、會計人員管理、內部會計管理等方面被賦予較現行會計體制以更大的自主權,賦予企業作為獨立的市場主體所應具有會計運行方面的權力,以保障其能夠獨立自主地組織自身的會計運行,實現自身的會計運行目標。企業會計運行自主權作為經營自主權的一個組成部分,其自主權的有效行使需要企業生產經營自主權給予提供條件和支持,因此企業會計運行自主權的擴大,應當與企業生產經營自主權的擴大相結合、相配合。

其次,創造企業會計運行機制的形成與發揮作用的外部經濟環境。企業會計運行自主權的擴大,只是企業會計運行機制重建的必要條件,并不是其充分條件。要實現企業會計運行機制的重建,還必須提供其形成與發揮作用的外部社會經濟環境。創造企業會計運行所必需的外部經濟環境,一是要保障企業會計運行自主權的擴大落到實處,使企業在行使會計運行自主權的過程中不受侵害。為此,需要規范政府的會計行為,并對其會計行為進行約束,使其會計行為有利于企業會計運行自主權的落實,而不是對企業會計運行自主權的否定。政府對企業會計運行的調控,也必須建立在企業獨立地進行會計運行的基礎上,而不應是對企業會計運行自主權的剝奪。

最后,建立對企業會計運行的約束機制。在擴大企業會計運行自主權的同時,還必須對企業會計運行施加一定的約束,引導企業的會計運行和會計行為按照宏觀會計運行的要求進行。約束機制的形成,首先要有較硬的預算約束,從財務和經濟利益上對其會計行為進行引導和約束。其次是會計法規約束。健全企業會計運行所應遵循的會計法規體系,對企業會計行為和會計運行過程提供基本的規范、發展方向和目標,使企業會計運行在會計法規約束和允許的范圍內進行。

三、合理界定政府在宏觀會計運行中的職能

將企業會計運行確立為新會計體制的立足點和基礎,只是市場經濟體制下會計體制的一方面的內容,為了保證和促進企業會計運行的合理有序,在社會會計運行過程中充分發揮政府這一特殊的會計主體的職能作用,也是新會計體制建立和有效運行的重要的內容之一。

政府在會計運行過程中的職能作用,是由于政府的社會經濟管理者身份所決定的,是由于政府在經濟運行過程中的特殊地位所決定的。政府作為社會經濟管理者,在宏觀會計運行過程中自然也應當擔負起管理者的責任;同時,政府為了實現對國民經濟宏觀調控職能,也需要其在會計運行過程中發揮相應的職能作用。市場經濟體制不僅需要政府在會計運行過程中發揮職能作用,而且要求其強化在宏觀會計運行過程中的職能作用。市場經濟體制作為傳統經濟體制變革的產物,也要求政府改革其在會計運行過程中發揮職能作用的方式和方法,調整政府會計行為的方式和方法。但是強化政府在會計運行過程中的作用,并不是說政府可以直接干預企業等微觀經濟主體會計運行和會計行為。從當前的情況來說,政府由于其在經濟運行中的特殊地位,在會計運行過程中也往往表現出超越其職責范圍內應該發生的會計行為。因此,對政府會計職能進行明確界定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政府與企業在會計運行過程中的權責關系來看,政府在會計運行過程中的職能主要應當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制定宏觀會計發展規劃,明確宏觀會計運行發展方向。制定宏觀會計發展規劃,是指政府根據一定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目標和規劃,提出宏觀會計運行的發展方向,明確社會經濟發展對微觀會計運行的基本要求。宏觀會計發展規劃主要應當是長期性、指導性的,主要是為企業等微觀主體的會計運行和會計行為明確方向。

2.建立和完善會計法規體系。會計法規建設包括會計核算法規、會計人員行為規范和會計管理法規制度等方面的建設。會計法規是政府會計行為法制化的載體,是政府對微觀會計運行和會計行為管理的基本手段,也是宏觀會計運行要求的具體化和條文化。政府通過制定一系列會計法規,將宏觀會計運行的發展方向、宏觀會計管理的要求具體體現于其中,一方面為企業等微觀會計運行提出具體要求,明確具體方向;另一方面也對企業等微觀會計運行和會計行為提出基本約束。政府通過制定一系列的會計法規,將企業等微觀會計運行或會計行為納入法制化管理的軌道,使企業等微觀會計運行和會計行為均處于統一會計法規體系的約束下進行,從而保證建立宏觀會計運行所需要的正常的合理的會計運行秩序。

會計法規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應當以市場經濟體制為基礎,以適應和促進市場經濟發展為目標。目前的會計法規不僅存在著體系有待于進一步完善的問題,而且由于歷史的繼承性,現行會計法規中殘留著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內容,存在不能適應市場經濟發展需要的問題。為此,當前應當對現行的會計法規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和規律對其進行清理,對不適應的內容進行修訂,以期建立與市場經濟體制相適應的會計法規體系。

3.實施對微觀會計運行過程的監督管理。會計法規的制定與完善。只是為會計運行秩序的建立提供了基本要求,要將這種要求變成現實,還必須強化對會計法規實施的監督檢查,從而保證企業等微觀會計運行的健康發展。企業作為一個獨立的經濟主體而存在,在對其自身經濟利益的追求,實現其經濟運行目標的過程中,有可能發生與宏觀會計運行乃至于宏觀經濟運行要求不相協調的行為,進行與會計法規相違背的行為。為此,政府必須按照會計法規的要求,加強對企業等微觀會計運行過程的監督和管理,一方面促使企業等微觀經濟主體嚴格按照會計法規的要求組織會計運行;另一方面通過監督檢查會計法規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并糾正企業會計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從而保證企業會計運行的健康發展。

相對于建立和完善會計法規體系來說,當前強化對微觀會計運行過程監督和控制更為重要。因為只能通過強化對企業等的微觀會計運行過程的監督,才能使會計法規落到實處。否則,再好的會計法規也形同虛設。從當前的情況來看,政府應當建立經常性的監督機制,一方面應大力發展注冊會計師事業,擴大注冊會計師社會會計監督面;另一方面應強化稅收監督,使稅收監督與會計監督結合起來。從理論和現實來說,稅收監督和會計監督雖然在目標和方法上存在一定差異,監督的依據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兩者監督的對象是共同的,只是其側重點不同則已。應當寓會計監督于稅收監督之中。在實施稅收監督的過程中實現對企業的會計監督,在實施會計監督中發揮稅收監督的優勢。我國自八十年代初期以來,開展了財務稅收大檢查,從原來設想的臨時性監督演變成常規性的監督,但它并不能代替會計監督機制的重建。因為,財務稅收大檢查在開展之初帶有明顯的目的性,在其實施過程中難免影響其公正性。其次,要加大會計監督力度,加大執法力度,使會計法規真正落到實處,使會計法規真正發揮規范會計行為的作用。

篇8

市場調節價,是指由經營者自主制定,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按照這一定義,電信資費的市場調節價應具備兩個條件,一是市場調節價的定價主體為電信經營者;二是市場調節價應當在電信市場競爭中形成。電信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應該是通過反映電信市場的供求狀況和電信資源的稀缺程度的價格信號引導實現的。為充分發揮價格在合理配置電信資源中的作用,就應確認電信經營者自主指定屬于市場調節價格的定價主體地位,但是這種主體地位確定的前提條件是:不損害國家利益、不損害其他電信經營者的合法利益和不損害電信用戶的合法權益。

政府指導價,是指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權限和范圍規定的基準價及其浮動幅度,指導經營者制定的價格。電信經營者在執行政府指導價時,應著重領會以下四點:(1)政府指導價是一種法定的價格形式,具體到那一種基礎電信業務和增值電信業務的價格采用政府指導價,應依照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制定的電信資費分類管理目錄確定;(2)政府指導價屬于政府定價行為,法定的定價部門是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3)定價的內容分為兩個部分,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只是按照定價權限和范圍規定基準價及其浮動幅度,這兩項是政府指導價指導作用的體現。無論是基準價還是浮動幅度都是強制性的;(4)電信經營者在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確定的基準價及其浮動幅度范圍內,具體制定電信資費,也就是講有一定的靈活性,由電信經營者在有限的范圍內應用。實際上,政府指導下的定價過程有兩個定價主體,一是政府,二是電信的經營者,前者起主導作用,后者是從屬作用。

政府定價,是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其他有關部分,按照定價權限和范圍制定的價格。政府定價的主體是單一的,定價的形式是法定的,這是一個重要的法律界限。

按照《電信條例》的規定:“電信資費標準實行以成本為基礎的定價原則,同時考慮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要求,電信業的發展和電信用戶的承受能力等因素。”但基本電信業務的資費標準仍由國務院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提出方案,經征求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意見,報國務院批準后公布施行。然而,電信行業的“成本”究竟是什么,又有誰去仔細研究過。我認為目前電信資費標準的確定,主要還是考慮了政策因素和投資回報率這兩個因素。我國的電信產業是從自然壟斷逐漸走向有限制競爭的。在這種條件下,電信資費的定價方法更多是考慮政策因素,而非市場競爭條件下的資源最佳配置;另外,電信業屬于資金密集型產業,由于這幾年對信息高科技效應的過高預期和市場開放,刺激了對電信市場的過度投資;過度投資使得我國有限競爭的電信業迅速進入了成熟期,市場成本加大,投資回報速度必然就成為投資者的關注的問題。

我們再回頭研究一下電信業務的成本,比如投資者很仔細地投資,花錢很小心,并且有很強的監督,這個成本就可能很低。但是如果在壟斷或有限制的競爭下,它的價格線不但沒有下降的機制,反而還有往上走的趨勢。雖然《電信條例》規定,電信業務經營者應根據電信主管部門的要求,提供準確、完備的業務成本數據及其他有關資料。但是電信經營者都以這些數據和資料屬“商業秘密”為由,不予提供。因此,電信業務的消費者對制定電信資費標準的成本、數據及資料,仍然沒有知情權。從理論的角度上說,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任何一種商品(包括服務)的價格都應該是由市場決定的,并且應該在市場杠桿的作用下隨著供求的變化而上下波動。我國的《電信條例》產生于2000年,在這5年里“條例”對電信資費的規制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隨著中國已進入加入WTO的后過渡期,電信資費的標準應逐步由電信服務的提供者按照市場的需求和價值規律自行確定,國家應逐步取消政府定價。也就是講,電信資費體系的確定要充分發揮市場這只無形之手的作用,降低政府價格監管的壟斷性。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消費者的矛頭所向是電信的資費問題。因此,電信監管層應考慮逐步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電信資費機制,充分發揮市場競爭的作用。特別是應依照價值規律對電信行業的發展和用戶的消費進行市場調節,以形成新的符合市場經濟規律的價格體制,并以良性的市場競爭來推動電信市場的健康發展。

應該指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應以市場調節為基礎;我們的目標是建立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電信價格機制,那么,我們就必須花大的精力去培育市場,讓市場調節的作用來主導電信資源的配置。然而,市場調節的前提必須建立和維護良好的市場競爭秩序,這是基礎的基礎,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運行機制建立的根本保證。只有在有效的電信市場競爭的基礎上,政府的資費調控才能更好的發揮指導作用。應該明確,政府的資費調控是相對于市場調節而言的,沒有市場調節,就無所謂政府的調控。而且,我國目前在電信資費調控方面存在的問題并不是調控力度不夠大,調控范圍不夠寬的問題,恰恰相反,是調控力度過大,范圍過寬,這樣就不可避免的導致了行政壟斷和不正當競爭等問題,而這些障礙的排除,首要的任務是反壟斷法的制定和反不正當競爭法的完善,特別是其公平、有效地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應當在更大程度上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作用,健全統一、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逐步推進,社會經濟結構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其中,兩大變化尤其值得注意:一是強調公民和企業的獨立的主體地位,使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的發生不再依賴政府;二是伴隨國家一元身份(公有制)到多元身份的分解,管理形式也分化了。隨著產權多元化的出現和完善,國家還將加快電信行業的改革,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進一步引入市場競爭機制。由此,國家必須對電信市場競爭秩序進行有效地規制,使其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要求。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電信市場競爭中的不正當行為和壟斷行為不但破壞了公平原則,損害了其它經營者的合法權益與市場經濟秩序,同時也損害了廣大消費者的利益,特別是阻礙了和諧社會的構建。例如有些電信經營者在提供電信服務和業務時,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于成本價格銷售其“電信產品”。這實際上實行的是一種虧損性經營,這種異常的價格選擇是以排擠其競爭對手為目的的,它以犧牲自己暫時的經濟利益為代價,最終損害競爭對手的經濟利益,是一種法律所禁止的不正當競爭行為。不計成本走極端的降價是惡性價格戰;惡性價格戰不但增加了企業成本,減少了收入和利潤,而且使客戶頻繁轉網,造成企業電信產品和資費管理混亂,嚴損地害了客戶利益和影響了企業的信譽。實際上,出于不正當競爭的目的,不斷地變換價格本身是對消費者的愚弄和欺騙。

篇9

[關鍵詞] 市場經濟消費文化價值取向人的發展

消費文化是人類消費領域里的創造性活動的結晶和升華。“消費文化從基本的意義上說要解決兩大問題:一是消費什么;二是怎樣消費,按照什么方式消費。”具有正確價值導向的社會消費文化,對于引導經濟發展,對于提高消費層次和質量,促進國民經濟的良性循環,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正確價值導向的社會消費文化,能滿足人們高層次的物質文化需要,培養人們高尚的品德,高雅的情操,高層次的精神境界,促進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因此研究分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消費文化的價值取向,對于實現人的現代化和建設新時代的精神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科學發展觀的實質是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的具體內容主要是通過消費來體現的。現代消費文化基本的價值取向是從對提高生活水平的關注提升到對改善生活質量的關注。人們不僅關注生活的硬件設施的完善,而且越來越關注精神文化的消費。合理的消費首先應該是越來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消費。科學消費觀的主要原則是:以人為本、擴大消費、公平消費、循環消費、持續消費。堅持以人為本,便民利民,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就是把滿足人的需求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科學消費觀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圍繞人的生存、享受和發展需求,提供充足的物質文化產品和服務。在消費活動中,客體轉化為主體的物質力量和精神養分,使主體的體力和腦力消耗得到補充和恢復,從而使人的生存、享受和發展需要得到滿足,促使人們在身心各方面得到健康發展。有利于人的生存與發展的消費,是合理的消費;不利于人的生存與發展的消費,就是不合理的消費。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消費文化在價值取向上應當以人文本的消費文化。

以人為本的社會消費文化要求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要,創造人們平等發展、充分發揮聰明才智的社會環境。人應該是勞動者和占有者,提供者和享用者的統一;人應該既會創造,又會享受;既能生產,又會消費,即人是能自由、合理地支配財富的完整的全面的人。滿足需要的消費,是人的生命存在和活動的首要條件,是確保勞動力再生產的必備條件。人不僅有物質消費的需求,也有精神文化消費需求,精神文化消費是消費的最高層次。人的發展水平的標志是精神文化消費,消費、特別是精神文化消費是實現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根本條件和途徑。現代消費有日益精神化的趨勢,提升了消費的品位和價值。文化消費使滿足生理需要的消費逐漸讓位于滿足精神需要的符號象征功能。人們不僅是生存,而且是在生活。人們往往在愉悅的自由氣氛中,才能認識到自己的個性,才能從和諧的角度思考與他人、與社會的關系。

以人為本的社會消費文化要求實現消費文化和消費理念的變革,把提高生活質量作為社會的價值取向。反對鋪張浪費,反對顯富比闊、追求奢華的生活方式,不提倡盲目超前消費和過度消費。現代社會對經濟效益和對物欲的滿足的追求成為社會不良的價值取向,不重視人的更本質的精神需求和長遠發展,其結果是發生目的和手段的顛倒:豐裕的物質生活并未帶來健康充實的精神生活,反而發生物的價值放在人的價值之上的現象。本來作為人的發展手段的消費,反過來變成目的本身,而人則成為實現這一目的的手段,成為商業社會中純粹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失去了人作為人的價值。不僅使消費需求不能得到有效地滿足,而且也限制了人的全面發展。以人為本的社會消費應使消費成為人們不斷提高素質的過程,成為抵制不良習氣和腐朽思想、形成良好社會風尚的過程,成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過程。

二、促進社會生產和消費的可持續發展

實現可持續發展是當今時代的重要原則,實施可持續消費則是全面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內容和根本保證。現代消費文化以可持續發展為宗旨,在生產消費領域實行集約化生產,在生活消費領域倡導合理、科學、有效地消費,是科學發展觀在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是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必然要求。

可持續發展的消費文化要求在生產消費中改變單一的低成本利益來源格局。要在生產消費中體現節約型社會的要求,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在生產及管理中采用現代技術,不斷增加產品的知識、科技和信息含量。通過制訂法律法規,適度地提高各種要素的成本,合理補償各種生產要素的成本。要推動企業的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改變單一的低成本利益來源格局。提倡節約型生活方式,從需求方面推動節約型生產方式的建立。在日常生活中,普及和推廣科學、合理的生活方式對于節省資源、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有重大意義。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之間存在辯證統一、互相制約、互相促進的關系,一旦節約型的生活方式建立,必將從需求方面推動節約型生產方式的產生,從而有利于新型工業的建立。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提倡節約資源,合理利用資源,研究開發新技術,限制資源消耗大的產品的生產,并尋找其替代品,轉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

可持續發展的消費文化要求在生活消費中改變評價生活質量的標準。要在生活消費中反映節約型社會的要求,必須在日常生活中體現出對大自然負責的態度,選擇科學、合理和適度的消費方式。消費必須以滿足人的需求為界,不能消費過度;消費必須以大自然的承受力為限,不能竭澤而漁。要改變以占有、消費多少實物形態的商品來衡量人們的生活質量的傳統的消費文化觀念。改變產業結構,要從追求實物形態的商品轉向追求無形商品、精神商品,減緩人類對于大自然的依賴和掠奪。評價生活質量的高低不再僅僅依據消費和占有多少實物形態的商品為標準了,更多地看重人們所享受到的優美的環境、良好的教育、高尚的文化和穩定的社會法制環境等無形因素。必須在物質消費領域打斷“更多”與“更好”之間的聯結,使“更好”與“更少”結合在一起。要生產出更多的耐用品以及更多不破壞環境的東西,或者更多地生產出那種每個人都可以得到的東西,要在消費領域能夠實現“更好”與“更少”的結合,使人類能夠“更少地生產,更好地生活”。

三、促進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費方式

消費的價值取向表明了消費者在一定價值觀念下的消費行為取向,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人們的消費水平。落實科學 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在消費文化價值取向上必須在全社會倡導可持續的文明消費方式。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居民消費方式呈現多元化趨勢。但居民在消費觀念上還存在著種種誤區。從消費對象看,存在著重物質性消費、輕精神性消費的現象。從消費層次看,存在著重享樂型消費、輕節儉型消費的現象。從消費主體看,存在著重個體消費、輕社會消費的現象。在生產消費方面,存在侵占公共利益,浪費公共資源、社會財富甚至污染環境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亟待倡導健康文明消費方式。健康文明消費方式在特征上是消費水平適度增長、消費結構日趨合理、注重節約資源。健康文明消費方式主要是提倡綠色消費、合理消費、理性消費、適度消費、個性消費等。

要大力培育和樹立可持續的健康文明消費價值導向,一是注重理性消費。在消費過程中,既考慮積極的效果,又考慮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力求在總體上趨利避害。消除目前社會消費領域存在的沖動消費、超前消費、揮霍消費等病態消費和迷信消費、愚昧消費、灰色消費、黃色消費、消費結構畸形等非理性現象。二是倡導適度消費。適度消費否定浪費型消費方式,關注消費內容的質量而不是數量,通過適度消費提高人類的生活質量。適度消費既是一個平等和公正的社會要求又是保護地球生態的需求,是實現全球范圍內可持續發展的必要前提。在消費中量力而行,從長計議。三是強調公正消費。充分遵循代內平等和代際平等的法則,在進行消費時不能以損害別的地區或人們的利益為代價;當代人要自覺擔當起在不同代際之間合理分配消費資源的責任,妥善利用可再生資源,保護好不可再生資源。四是大力倡導綠色消費方式,引導消費觀念的轉變,增強人們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自覺性。綠色消費的內涵就是要求人類的消費與自然相和諧、協調,而不是只追求個人的生活消費權利,不承擔對自然、對社會、對子孫后代的責任。“發展綠色消費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消費文化的主旋律。”綠色消費是一種注重生命、健康、環保的消費方式。要在生產領域中大力推行循環經濟,鼓勵生產和使用生態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食品”、“綠色技術”等的逐步普及,不僅意味著生產方式和消費方式的革命性變革,意味著人與自然走向真正的和諧,而且意味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將邁進科學文明的新境界。

四、促進中國特色消費文化的構建

消費文化是整個社會文化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消費文化不僅具有一般的文化功能,而且具有強大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消費文化的經濟功能不僅在于把文化滲透于經濟領域和經濟生活中,增加物質產品和勞務產品的“文化品味”,有利于開拓市場,促進經濟的發展;而且在于通過消費,通過提高消費中的文化含量,提高勞動力素質,提高生產力水平,從而大大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消費文化的社會功能表現為消費文化特別是精神文化,不僅能培育人的道德、品質,啟迪人 的智能,提高人的整體素質,而且能培育優良的社會機體,移風易俗,促進社會文明和社會全面進步,促進兩個文明建設。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消費文化呈現出前所未有的動態的變化過程。一是從傳統消費文化向現代消費文化的變遷。二是由中式消費文化向中外合壁消費文化的變遷。三是由地域特色消費文化向區域消費文化融合的變遷。四是由大眾消費文化向個性化消費文化的變遷。構建中國特色消費文化是我國社會消費文化建設的一個基本的目標價值取向。

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消費文化,必須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任何創新都不能忽視一定社會的消費文化和歷史背景。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消費文化體系,是通過汲取外來異質文化中的積極成分,通過對與自身相異的文化的整合使自身得到發展,形成一種新的文化觀念。應從多視角、多層次、全方位,完整、準確、全面地把握中國的傳統消費文化。“我國的消費倫理觀念一直貫穿著“崇儉黜奢”的主線”對中國傳統的消費文化中提倡知足常樂、提倡崇儉黜奢、提倡儉而不吝等文化觀念要繼承借鑒。中國傳統消費文化與外來消費文化要在沖突、包容與互動中逐步孕育共同作用,以形成中國特色的適應社會科學發展的消費文化。

建設新時期中國特色消費文化,要加強生產消費文化的建設。生產消費文化是通過生產凝結在產品中的價值觀念、道德取向、審美情趣,以及反映在產品上的文化規范和文化傾向。生產者在生產某種商品的同時也生產了一種消費文化,而消費者消費的不僅是商品的使用價值,更重要的是商品的文化價值。要求產品的使用價值和技術含量高,也要求有深厚的文化底蘊。生產商要以產品的文化價值作為產品質量的根本目標和基本標準,讓人們通過實實在在的商品感受到和認識社會進步的文化準則和文化要求,并以這種文化準則和要求來規范自己的生活。

篇10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的必要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能否是入青年大學生的頭腦,能否對青年大學生世界觀的改造起到促進作用,這主要取決于這些教育內容能否內化為他們的思想意識。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能否內化為大學生自覺的思想意識,決定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敗。

(一)思想政治教育內化是內化與外化相統一辯證法的根本要求

要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就必須積極推進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化過程,幫助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政治認識、情感、信念、意志和行為,從而為外化奠定堅實的基礎。論文百事通

(二)思想政治教育內化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環節。如果只強調“灌輸”而不注重學生接受與否,不注重激活學生的內因系統,則外部的輸入便無法與青年大學生的需求形成有機融合,即使勉強“灌輸”進去,對青年大學生而言也只能是“空洞說教”,難以引起學生共鳴并成為學生的自覺思想意識。

(三)思想政治教育內化是由青年大學生的思想特點所決定的

結合青年大學生的思想與心理特點,培養內化機制,提高他們自我教育的能力,不僅有助于他們在校期間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格,而且還有助于他們走向社會后成為一個具有較高思想政治覺悟和思想政治素質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的條件與要求

要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內化,需要學校、社會、學生本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作為高校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積極為實現這種內化創造條件。

(一)改變認識,尊重大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雙向交流

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變單向“灌輸”為雙向交流,主動協調好與大學生的關系,使青年大學生感到自己處處受到關心愛護、尊重與信任,從而消除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消極態度定勢。只有這樣,青年大學生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主動接受而不再是表面的被動的服從,是在內心深處的真正的認同和接受。

(二)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建設與改革,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化提供內容與方向保障

必須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體系改革,并以之為突破口,更新教學內容和形式,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化提供內容和方向保障。同時,改革教育方法,使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變得更容易被青年大學生接受和內化。

(三)加強高校亞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化創造一個良好環境

隨著經濟全球化與信息網絡化趨勢的加強,大學生接受思想影響的渠道已發生很大變化,過去大學生們的信息主要來自于學校和國內傳播媒介,現在他們則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接觸新的思想和知識。在此背景下,加強高校亞文化建設,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營造一個良好空間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也勢在必行。

(四)實現紀律規章約束與大學生自我約束的有機結合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重視大學生自我約束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將紀律規定約束與自我約束有機結合,將這種思想政治教育規章內化為大學生的個體需要與思想信念,才能使外部紀律規章發揮效應,從而使學生由被動服從遵守的客體轉化為能自覺遵守和主動創造思想政治教育新風的能動主體。

(五)引導學生參與校內外社會實踐,為思想政治教育內化提供一個社會舞臺

大學生正確政治觀和良好思想政治素質的形成,光靠理論教育,光靠知識上的說教,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在社會實踐中接受鍛煉和教育。“把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進行教育,在分析實際問題中深刻理解和掌握理論,在學習理論知識中正確判斷和認識實際,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活、做深、做透的內在需要。”

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化機制的建立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否內化為大學生自覺的思想意識和實踐要求,關系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敗,因而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內化機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內容。

(一)引導大學生確立自我教育意識,這是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的前提新晨

作為有較高覺悟和素質的青年大學生,自我教育是社會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得以實現的根本途徑。“自我教育法是在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啟發和指導下,工作對象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通過自身內部思想矛盾運動,主動接受外界積極影響,自覺進行思想轉化和行為控制,以培養自己良好思想品質的方法。”

(二)提高大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和思維能力,這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的基礎

必須提高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能力,這是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的基礎。同時,思維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青年大學生內化思想政治教育要求的程度、水平和效果,直接影響思想政治教育內化的實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