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栽培技術規程范文
時間:2023-10-07 18:09:05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辣椒栽培技術規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中圖分類號 S64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2)10-0119-01
1 播前準備
1.1 床址選擇與準備
選擇地勢高燥、排灌暢通、土壤肥沃、3年以上未種植過茄果蔬菜的田塊作苗床,并在播種前1個月進行上肥耕翻曬垈,施腐熟豬廄肥90 t/hm2。秋延后育苗一般不分苗,用營養缽直播(直徑10 cm×10 cm),苗床與定植棚面積之比為1∶6~8[1-2]。
1.2 營養土及毒谷、毒土準備
1.2.1 營養土配制。將苗床表土過篩蓋膜保濕備用,或用未種過茄果類的熟園土60%~70%,拌腐熟豬雜肥30%~40%,充分拌勻過篩備用。一般1 hm2苗床需營養土600~675 m3。
1.2.2 毒谷、毒土配制。毒谷:苗床選用敵敵畏1 500~2 250 g/hm2、50%辛硫磷1 500~2 250 g/hm2、90%敵百蟲粉1 500~2 250 g/hm2對水3~6 kg/hm2化開,拌入炒香冷卻的麥麩45~75 kg/hm2,充分拌勻,堆悶12 h后備用(不可太提前,否則失去藥效);毒土: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靈粉劑7.5~9.0 kg/hm2拌過篩細土15.0~22.5 t/hm2,拌勻備用。
1.3 物資與種籽準備
1.3.1 物資。秋延后育苗重點是降溫、防雨、遮蔭、避蚜,需準備大棚膜、遮陽網、地膜、營養缽等物資。
1.3.2 種籽準備。①品種選擇。秋延后辣椒選擇耐熱、耐低溫、早熟、抗病、高產、穩產的品種,如卞椒一號、淮研1號等。②播期。適宜播期7月15—25日,過早易感染病毒病,且幼苗有機物質積累不足、苗弱;過遲則有效時間短,產量低。如生產紅果延冬,可推遲至8月15日左右。③種子處理。用種量1 500 g/hm2,播前種子曬2個晴天,然后在涼水中浸一下,放入55~60 ℃的熱水中不斷攪拌并保持水溫12~15 min,燙種后放入25~30 ℃溫水中浸種8 h,撈出保濕備用。
1.4 苗床準備
沿大棚方向中間及兩邊開寬30~35 cm、深25~30 cm的溝,土翻上畦面,形成深溝高畦,整平畦面,再灌溉排好營養缽備用(每1 hm2定植棚準備10.5萬缽左右)[3]。
2 播種
播種工序:①澆足底水。一般墑情下,每1 m2澆水25~30 kg,澆水窨至苗土下8~10 cm。②鋪施毒土。取備好毒土的2/3作墊土,均勻撒在營養缽上。③播種。在營養缽中心用竹簽挑小洞播種,每穴2~3粒。④均勻蓋土。篩蓋厚0.5~0.6 cm潮細營養土。⑤加蓋毒土。將剩余的1/3毒土均勻撒在蓋土上。⑥防地下害蟲。撒施毒谷,防治蠐螬等地下害蟲。⑦蓋膜。蓋上地膜,上好大棚膜,外覆遮陽網,如鼠害嚴重可用鼠藥防治[4]。
3 播后管理
播后管理主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①出苗前。正常大棚膜應起高100 cm左右,如遇大風可將大棚膜放下,但雨過立即揭起通風。②揭膜防病。秋延后辣椒一般5~7 d出苗,出苗70%~75%揭去地膜,及時用疫霜靈或苗菌敵或77%可殺得或殺毒礬100倍液+甲基托布津噴施1次,防治苗期病害如猝倒病、立枯病、灰霉病等。以后每隔7 d用藥1次,注意輪換用藥防產生抗性。如有病苗及時拔除,以防傳染。③防治害蟲。蚜蟲、小菜蛾等用50%敵敵畏或B+蘇得利100倍液防治。④防帶帽。如出現子葉帶帽現象,可撒施少量細潮土。⑤調溫光。出苗后棚上的遮陽網于9:00左右遮蓋(離地面80~100 cm)。17:00左右揭掉,根據天氣、時間、光照強度、苗齡決定揭膜時間。遇陰雨天揭掉,以利于幼苗見光健壯生長[5]。⑥水分。床土保持濕潤疏松,每次澆水不能多,防止土壤板結。澆水宜在清晨或傍晚進行。⑦間苗。2片真葉期間苗,每穴只留1株苗。
4 定植
4.1 定植棚準備
定植前深翻曬垈,施足基肥。以有機肥、磷鉀肥為主,結合耕地早施、深施,施腐熟基肥60 t/hm2、復合肥375~450 kg/hm2。栽前7 d上膜降溫,定植前做深溝高畦。
4.2 定植壯苗標準
播后1個月,苗高16~17 cm,開展度13~15 cm,有6~8片真葉,剛現蕾分杈,根系發達,無病蟲害。
4.3 定植
選擇陰天或晴天下午16:00以后定植。起苗時剔除弱苗、病蟲苗、破損苗;邊栽邊澆定根水,定植水量要適度。行距45~50 cm,株距20~23 cm,栽植6.00萬~6.75萬株/hm2。
5 定植后管理
5.1 溫度調節
辣椒最適溫度白天24~28 ℃,夜間15~18 ℃,寒潮來前及時加二膜,溫度過低加蓋草簾。
5.2 肥水管理
定植后要看苗追肥,切忌氮肥過多。追肥以復合肥為主,每次施150~225 kg/hm2。在定植后12~15 d和坐果初期追肥。水分前期保持土壤濕潤,切忌過干過濕,11月下旬后降低土壤濕度。
5.3 病蟲害防治
疫病、炭疽病、灰霉病用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代森錳鋅600倍液,或50%撲海因800~900倍液交替噴防;瘡痂病用1∶1∶200波爾多液預防;病毒病用20%病毒A 500倍液防治。
5.4 植株調節
將辣椒以下的腋芽全部摘除,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摘除植株上部頂心與空杈,摘頂心時果實上部應留2片葉,同時用2,4-D保花保果。
6 采收
根據市場分次采椒上市,也可待青椒轉紅至價格高時一起采收。
7 參考文獻
[1] 張廷棟.大棚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安徽農學通報,2012,18(2):48,50.
[2] 任水周,馬軍峰,王建萍,等.秋延后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果菜,2012(1):13-14.
[3] 孫吉祿.設施辣椒高效栽培技術[J].江蘇農村經濟:品牌農資,2011(12):49.
篇2
2010年初,衡陽蔬菜所成功研制出“種苗快繁”技術,為菜農們致富提供了一把“金鑰匙”。同年3月12日,湖南省科技廳組織省農業廳、湖南農業大學、省農科院有關專家及教授成立專家組,考察了衡陽蔬菜所優質種苗快繁示范基地,并認定這一技術已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眼前的成績令人驕傲,但對于衡陽蔬菜所的工作人員來說,成績只屬于過去,著眼于未來并不斷迎來新的機遇才是蔬菜科研工作者應具備的良好心態。
衡陽蔬菜所成立于1979年,目前有員工39人,其中技術干部26人,中高級職稱者1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有2人。全所科研團隊在所長曠碧峰的帶領下全力以赴搞科研,蔬菜研究碩果累累。
該所至今已培育出蔬菜新品種近50種,全國推廣種植面積累計達600多萬畝,這一成績為國家“菜籃子工程”做出了突出貢獻。2005年,國務院中國果菜產業發展論壇組委會授予該所“中國果菜優秀科研單位”榮譽稱號。
衡陽蔬菜所蒸蒸日上的發展得益于所里過硬的領導班子和敬業團結的科研隊伍。
說起蔬菜所的領導班子,2006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所長曠碧峰是當之無愧的科研標桿和勞動模范。提及曠所長,衡陽市科技局劉隆細科長豎起大拇指連連稱贊:“曠所長在蔬菜所辛勤耕耘已經整整三十年了,他的敬業精神十分令人佩服,在衡陽市都很有名氣。”
1982年,曠碧峰從湖南農學院畢業后來到衡陽蔬菜所工作。三十年來,他下基層,搞科研,辦培訓班,編書籍,如陀螺般圍繞蔬菜所不停地轉,為科研事業鞠躬盡瘁。平常工作里,曠碧峰每天總是早早地趕到蔬菜基地觀測記錄,在菜地旁一蹲就是幾個小時;辦培訓班時,為了能給學員們演示蔬菜培育的方式及傳授相關知識,曠碧峰用半年時間學會了電腦的使用,為此卻成了高度近視;為了能二十四小時與菜園相伴,曠碧峰特意在家里的頂樓上開辟了無公害實驗田,種上有機蔬菜,當做新品種培育觀察基地。
曠所長領著記者來到南瓜秧苗棚,這時一位年過半百的工作人員正從棚里出來,見到我們,他連忙擦去手上的泥土和我們握手。曠所長告訴記者,這位職工叫陳祖華,他并非農業科班出身,卻是所里工作最勤奮、最專注的。他通常早上四、五點就來到所里,檢查秧苗情況,施肥、除草,事無巨細;午飯時間到了他卻經常忘記了,還得家人送飯過來。不管是寒風凜冽還是炎炎夏日,他都堅守崗位,不知疲倦。陳祖華從一名普通工人做起,以孺子牛的精神投入蔬菜研究,并先后晉升為高級技工、助理研究員。
堅持特色蔬菜育種是衡陽蔬菜所辦所以來一直在走的發展路線。為此,衡陽蔬菜所堅持改革創新,提升技術,以培育出適應市場的新品種,為國家“菜藍子工程”服好務。
眾人拾柴火焰高,團隊的力量推動蔬菜所攻堅克難,一步一個臺階攀登科研高峰。
1992年,所長曠碧峰帶領科研人員肖昌華、陳祖華到海南省三亞市荔枝溝師部農場研究新種培育課題,原本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的任務,他們僅用了兩三年就提前收獲了滿意的成果。其中,在南瓜、衡雜苦瓜一號的選育上取得串串突破性進展,同時還收集了大量的親本資源,許多蔬菜新品種脫穎而出。當時的工作條件十分艱苦,他們租用了中國農科院麻類研究所的10平方米房子,上山撿柴火煮飯,但這些困難都被他們一一克服了。
近幾年來,“種苗快繁”技術備受關注。2009年6月1日,南方優質“種苗快繁”技術中心衡陽蔬菜種苗基地和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衡陽綜合試驗站這兩大國家項目在衡陽蔬菜所揭牌。南方優質“種苗快繁”技術中心衡陽蔬菜種苗基地項目主要是選育更多的蔬菜新品種,研究快速育苗新技術,較好地培訓育苗專業技術人員。項目建成后,在自然災害情況下,仍可快速培育1000萬株蔬菜種苗,且比傳統育苗提早25天以上。衡陽蔬菜所成為南方“種苗快繁”基地,隨后,該所新建2座連棟溫室和20個大棚,總面積達6480平方米,改造了總面積為4000平方米的大棚40個,并在各縣區建立了育苗基地10個。培養出的幼苗達到了優質壯苗指標,越冬育苗期比傳統的大棚縮短了30天以上,成本也比傳統的電熱溫床育苗降低了。
此外,副所長帶領的團隊在太原進行的絲瓜和洞庭湖苦瓜制種試驗也獲得成功,打破了“在北方不能開展絲瓜制種”的定論。副所長唐昌林等人20多年來開發食用菌,引進和推廣新品種30多個。良種推廣室主任閔岳靈、副主任向曉陽把所選育的蔬菜新品種、新技術推廣到了全國各地,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衡陽蔬菜所的“科技農民”隊伍好比“綠色使者”,擔負著綠色使命,讓菜農們致富,讓老百姓的菜籃子更天然、更健康,贏得了良好的口碑。
如今農貿市場上的蔬菜品種琳瑯滿目,市民們不知道什么品種好,也不知該如何選擇自己喜歡的蔬菜,通常是有什么就吃什么。
為此,衡陽蔬菜所接受相關專家的全程指導,協助專家進行新品種引進試驗和新品種生產、示范推廣,對蔬菜病蟲害進行綜合防治等課題研究,參與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應急,在各項活動中積累經驗,完成了《番茄分級》、《辣椒分級》兩個湖南省地方標準,解答了市民的疑惑。
近年來,衡陽蔬菜所把標準制定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在其努力下,《大白菜栽培技術規程》、《多子芋栽培技術規程》、《春包菜栽培技術規程》、《辣椒早春設施栽培技術規程》等湖南省地方標準先后實施,至此衡陽市乃至全省蔬菜栽培有了新標準。此外,自2009年6月國家大宗蔬菜產業技術體系衡陽綜合試驗站落戶衡陽蔬菜所以來,該所已實施《辣椒早春設施栽培技術規程》等6個湖南省地方標準。
深入進行技術研究是蔬菜所近年工作的另一個重點。所里的科研人員為技術創新絞盡腦汁,為進一步促使蔬菜提早上市,引進和推廣了營養缽育苗技術和地膜覆蓋技術;為降低勞動力成本,引進和推廣了適合蔬菜大棚使用的小型翻耕機、綁蔓槍、一體式機動噴霧器、噴灌滴灌一體系水肥管理技術;為確保蔬菜的安全生產,他們又引進和推廣了殺蟲燈、黃板誘蟲、性誘劑防蟲、防蟲網等設施和技術。
2011年,在衡陽蔬菜所科技員的技術指導下,領軍現代農業有限公司蔬菜基地在蔬菜生產過程中綜合使用了營養缽育苗、機械翻耕、機械噴藥、綁蔓槍、立體吊蔓、黃板誘蚜、性誘劑防蟲、噴灌、滴灌一體化水肥管理等當前蔬菜生產的前沿技術,大大節省了勞動力支出,蔬菜上市時間顯著提前,蔬菜產品安全也得到了有效保障。
篇3
關鍵詞 有機生態型 無土栽培 辣椒 品種比較 植物學性狀 產量
Comparison Cultivars of Organic Ecotype Soilless Culture in Hot Pepper
XU Yaozhao, ZHANG Wenbin, ZHANG Dongyu, WANG Peitang, ZENG Xiucun, WANG Qinli
Abstract: The compareison was studied with Longjiao No.2, Longjiao No.3, Longjiao No.5, Ganke No.5, Jiujiao No.3 and hxu-t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as no distinctness for the growth stages among Longjiao No.2, Longjiao No.3, Longjiao No.5, Ganke No.5, Jiujiao No.3 and hxu-ty. Plant height of Jiujiao No.3 reduced 4 cm compared with CK, fruit size of Jiujiao No.3 shortened 0.04 cm compared with CK, fruit shoulder diameter of Jiujiao No.3 narrowed 0.1 mm compared with CK, fruit weigh of Jiujiao No.3 increased 1.5 g compared with CK, yield of Jiujiao No.3 increased 4.3% compared with CK. Jiujiao No.3 could be used as organic ecological soilless cultivation of hot pepper cultivars.
Key words: Organic ecotype; Soilless culture; Hot pepper; Comparison; Botanical characters; Yield
辣椒(Capsicum annuum Linn.)是一種重要的茄果類蔬菜,原產于南美洲熱帶地區,在溫帶地區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屬異花授粉作物。我國是世界上辣椒種植面積最大的國家,每年的栽培面積達133萬hm2,占我國蔬菜栽培面積的第2位[1]。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質,不用傳統的營養液灌溉,而使用有機固態肥并直接用清水來澆灌作物的一種無土栽培技術[2]。張掖地區光照充足,晝夜溫差大,冬春雨雪天少,非常適宜發展日光溫室。日光溫室蔬菜現已成為張掖市著名的優勢產業之一,但在發展過程中,也暴露出許多問題,如:溫室連作所造成的鹽分累積障礙,使病蟲害發生日益嚴重;農藥、化肥的過量使用,造成產品高度污染,既對人們的生命構成了威脅,又使產品市場競爭力降低;溫室和大田爭地的矛盾;土地承包后分散經營的現狀與溫室集約化經營間的矛盾;耕地面積不斷減少與人口日益增加間的矛盾,而在非耕地日光溫室中推廣應用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將從根本上克服以上矛盾。目前,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研究多集中在栽培技術方面[3~6],對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辣椒品種的篩選報道得較少。為此,2009-2010年開展了辣椒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品種比較試驗,以期為張掖市辣椒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品種選擇提供試驗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參試品種為隴椒2號、隴椒3號、隴椒5號、甘科5號、酒椒3號,以上種子均由臨澤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提供;hxu-ty種子由河西學院農學系荒漠區日光溫室關鍵技術集成研究課題組提供。以當地日光溫室主栽品種隴椒2號為對照。
1.2 試驗方法
試驗在臨澤縣平川鎮三二村荒漠區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郭建東的日光溫室內進行,栽培方式為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前茬為辣椒。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6個處理,3次重復。每個處理種一槽,小區面積10.4 m2。試驗于2009年7月20日采用50孔穴盤育苗,9月25日將幼苗定植于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基質中。定植前栽培基質用甲醛消毒,清水沖洗后雙苗三角形定植,株距0.45 m,行距0.65 m,定植后的管理按課題組提供的技術規程進行,2010年5月30日試驗結束。
1.3 測定項目
品種生育期調查:具體記載各品種的出苗期、現蕾期、開花期、成熟期,初收期,終收期。植物學性狀和小區總產量的測定:每個品種隨機取樣15株,用卷尺測定株高、果長,用游標卡尺測果肩寬,用精確度0.1 g的電子稱測單果質量,用電子臺秤150 kg/5 g測小區實收產量,小區總產量為初收期到終收期產量總和。
2 結果與分析
2.1 參試辣椒品種生育期比較
通過生育期的調查,各參試品種均在7月20日播種,7月24日出苗,9月25日定植,隴椒3號和hxu-ty現蕾期、初花期比對照(隴椒2 號)均提前3天,而甘科5號、隴椒5號、酒椒3號與對照同期,現蕾期均為10月18日,初花期均為11月1日。各參試品種初收期與對照相同,均為12 月2 日,為了便于管理,終收期于2010年5月30日結束,各參試品種全生育期均為315天,各品種生育期無差異。
2.2 參試辣椒品種的植物學性狀比較
從表1可以看出,各參試品種株高146~165 cm,隴椒2號(CK)株高最高,酒椒3號的株高為161 cm,較隴椒2號(CK)低4 cm,其他參試品種的株高明顯低于對照。各參試品種果長在23.28~25.08 cm,隴椒2號(CK)果長最長,為25.08 cm;隴椒3號果長23.28 cm,最短;酒椒3號的果長25.04 cm,較隴椒2號(CK)短0.04 cm。參試各品種果肩寬20.5~25.9 mm,隴椒2號(CK)的果肩寬25.9 mm,為最寬;隴椒3號的果肩寬20.5 mm,為最窄;酒椒3號的果肩寬為25.8 mm,較隴椒2號(CK)窄0.1 mm。各參試品種單果質量35.0~
42.0 g,酒椒3號的單果質量42.0 g,最重;較隴椒2號(CK)的單果質量增加1.5 g;hxu-ty的單果質量35.0 g,為最輕,較隴椒2號(CK)的單果質量減少5.5 g。參試品種單果質量由大到小的順序是酒椒3號>隴椒2號(CK)>隴椒5號>隴椒3號>甘科5號>hxu-ty。
2.3 參試辣椒品種產量比較
由表1可看出,各參試品種小區平均產量36.9~
46.2 kg,折合每1 hm2產量35 474.46~44 445.29 kg,酒椒3號小區平均產量46.2 kg,為最高,較隴椒2號(CK)增產4.3%,與隴椒2號(CK)產量間差異明顯(P<0.05);隴椒3號、隴椒5號、甘科5號和hxu-ty的小區平均產量較隴椒2號(CK)分別降低11.3%,11.1%,7.3%,16.8%,且這幾個品種小區產量間存在顯著差異。
3 小結
從生育期、株高、果長、果肩寬、單果質量、產量分析來看,隴椒2號(CK)、隴椒3號、隴椒5號、甘科5號、酒椒3號、hxu-ty的生育期無差異,但酒椒3號的株高、果長、果肩寬較隴椒2號(CK)依次降低4 cm、縮短0.04 cm、變窄0.1 mm;單果質量、產量較隴椒2號(CK)增加1.5 g,4.3%。綜合評價,酒椒3號可以代替隴椒2號作為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辣椒品種種植。
隴椒3號、隴椒5號、甘科5號和hxu-ty的株高、果長、果肩寬、單果質量較隴椒2號(CK)無明顯差異,但產量與隴椒2號(CK)相比顯著降低。
參考文獻
[1] 吳慧,秦勇,周祖軍,等.春露地辣椒品種比較試驗[J].長江蔬菜,2010(2):42-45.
[2] 蔣衛杰,劉偉,余宏軍,等.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的現狀與展望[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0(2):71-75.
[3] 陳麗平,趙方貴,鄒志榮,等.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辣椒的研究初報[J].萊陽農學院學報,2003,20(2):122-124.
[4] 趙亮,郭玉珍,丁明元.日光溫室辣椒有機生態型無土栽培技術[J].中國蔬菜,2007(2):47-48.
篇4
關鍵詞 尖辣椒;繁種技術;常規品種;冀北地區
中圖分類號 S641.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3)02-0111-02
1 育苗
1.1 精選原種
由原原種生產的色澤金黃、籽粒飽滿、純度高、出芽率高的種子作原種,用種量2.25 kg/hm2。
1.2 播種期確定
播種期根據育苗設施確定,利用簡易薄膜溫室或大棚套小拱棚的可在3月中旬育苗。利用陽畦育苗的可在4月初育苗[1]。
1.3 營養土配制
用3~5年未種過茄果類作物的大田土7份和腐熟農家肥3份混合均勻,在苗床鋪10~15 cm厚。
1.4 種子處理
播種前5 d用0.1%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2 h或用10%磷酸三鈉浸種20 min,再用清水浸泡12 h,然后將種子搓洗干凈,瀝干水,放在28~30 ℃條件下催芽。為出芽整齊、健壯,每天在8~10 ℃下對種子進行4~6 h低溫處理。
1.5 播種
待30%~40%種子出芽時播種。定植1 hm2繁種田需育苗床180~225 m2。播前苗床要澆透水,撒種要均勻,上覆1 cm過篩土,然后覆膜。出苗60%~70%時揭去地膜。
2 苗期管理
2.1 分苗
待子苗長出2片真葉時,可采用8 cm×8 cm營養缽或紙制營養筒分苗。選擇晴朗天氣上午、中午進行,每個營養缽分雙苗,要求幼苗子葉與缽上緣相平,子葉離營養土高約1 cm,然后澆透水。
2.2 育苗期間溫度管理
在播種后至出苗前,白天溫度應控制在27~30 ℃,夜溫控制在18~20 ℃,如有條件可借助地熱線進行溫床育苗,保證秧苗出齊出快。出苗后,白天控制溫度在20~25 ℃,夜間15 ℃左右。幼苗長至2~3片真葉時及時分苗,分苗前3~4 d進行低溫煉苗[2-3]。
2.3 苗期水分管理
整個苗期不灌大水,需要澆水時要用噴壺噴水,育苗期間陰天下雨(雪)時盡量不要噴水。
3 定植
3.1 選地
選擇地面平整、質地疏松、排灌暢通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塊作定植地。
3.2 整地、施肥、做哇
5月上旬整地做畦,大小壟,畦內行距為45 cm,畦間行距為55 cm。施腐熟農家肥75 t/hm2、二銨300 kg/hm2、硫酸鉀150 kg/hm2。畦高為15~20 cm。澆水后2~3 d覆膜,地膜用量為75 kg/hm2。
3.3 定植
結霜后,地溫穩定在13 ℃以上時及時定植,選擇晴天進行定植。定植前5~7 d低溫煉苗,白天溫度控制在15~20 ℃,夜晚控制在10~15 ℃。降溫煉苗要逐步進行,切不可驟然降溫以免造成閃苗。同時,計算好澆水時間,在定植前3~5 d不要澆水。畦面株距為20~25 cm,畦內行距為45 cm,畦間行距為55 cm。挖埯定植,定植深度為秧苗土坨與地面相平。先用清水澆埯,待水滲后將埯封嚴(一定要用潮土封埯,并封嚴封實)。
4 田間管理
4.1 澆水
定植7~10 d后(緩苗后),澆1次水,門椒長至1.5 cm長時結合追肥澆催果水,地面稍干后及時松土保墑。視繁種田干濕決定給水,澆水原則以水進入埯口將埯沉實即可,以后澆水切不可漫過畦面,雨后或澆水后及時排掉低洼處存水。地面稍干后及時松土保墑,每隔10 d左右噴1遍0.3%磷酸二氫鉀。
4.2 追肥
一般需追肥2次:第1次當50%的門椒長至1.5 cm長時追肥,追施尿素225 kg/hm2、二銨225 kg/hm2、硫酸鉀75 kg/hm2。第2次追肥在7月下旬,追施尿素300 kg/hm2。辣椒果實達到商品成熟時需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每隔7 d噴施1次。
4.3 病蟲害防治
4.3.1 辣椒疫病。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高壟栽培;加強田間管理。藥劑防治:選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2%克露800倍液噴霧,每隔7 d噴施1次,連噴2~3次[4]。
4.3.2 辣椒炭疽病。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適當增施磷鉀肥。藥劑防治:發病初期噴施75%百菌清6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600倍液,每隔7 d噴1次,連噴3~4次。
4.3.3 辣椒病毒病。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培育無病壯苗;種子消毒,先用清水將種子浸泡10~12 h,再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浸30 min,撈出洗凈再催芽。也可選用吡蟲啉、啶蟲脒等藥劑進行防治。
4.3.4 蚜蟲。農業防治:及時清除田間雜草;菜地四周鋪0.5 m寬的銀灰色塑料膜,苗床上掛銀灰膜條避蚜。化學防治:可選用10%吡蟲啉、50%劈蚜霧或功夫、蚜虱必克等噴霧防治。
4.3.5 白粉虱。農業防治:提倡溫室第1茬種植白粉虱不喜食的芹菜,育苗前徹底熏殺殘余的白粉虱,清理雜草和殘株,以免為白粉虱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加重危害。藥劑防治:在溫室白粉虱發生較重的保護地,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10%撲虱靈乳油1 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 000倍液進行葉面噴施。
4.3.6 茶黃螨。用45%硫膠懸劑3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1 000倍液,或20%噠嗪磷乳油1 000倍液等藥劑每隔10~14 d噴1次葉背、嫩莖、花蕾和幼果。
4.3.7 棉鈴蟲和煙青蟲。農業防治:進行冬翻耕、水旱輪作滅蛹、減少蟲源基數。藥劑防治:目前藥劑防治應注意把握防治策略。注意第1代,狠治第2代,嚴防第3代,挑治第4代;要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無公害農藥進行防治,如9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菊酯類農藥速滅殺丁、來福靈、功夫5 000~6 000倍液;25%氟氰菊酯4 000倍液噴霧;或用微生物農藥HD-1 1 000倍液、含孢子1億個/mL的殺螟桿菌溶液噴灑,防治效果達90%以上。物理防治:摘除被蛀食的果實,以免幼蟲轉果危害。
5 收獲
5.1 采收
8月中下旬,辣椒果實陸續進入紅熟期。采摘標準:果形一致,整椒全部紅熟,每株可采摘種椒3~4個。辣椒果皮顏色全部轉紅即可采摘,不要壓茬。一般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開始采收。選擇晴天的下午采果,剔除爛果、病果,將采摘的果實放于陰涼通風處,7 d后再扒籽。
5.2 后熟
采摘的辣椒必須放在陰涼通風處后熟5~7 d,初霜時采摘的果實需后熟10~15 d。
5.3 取籽
后熟后的種椒即可取籽。用刀劃開果皮,取出種子和胎座,用篩子將種子篩出,然后放在紗網上晾曬。切忌在水泥地面、塑料布上晾曬。
扒籽應選擇在晴天的上午進行,陰雨天或下午一般不扒籽,否則影響種子色澤。晴天的前一天下午或晚上可以切辣椒蒂,將辣椒劃開,但不能露出種子,必須在第2天早晨扒出過篩,篩籽前剔除黑籽。并且篩子要經常刷洗晾曬,以防其攜帶紅籽、霉籽。
5.4 晾曬方法
采用紗網床晾曬(切忌在水泥地、塑料上晾曬,否則影響芽率及色澤),1 hm2種子田需紗網床75 m,將種子篩在紗網床上,去除其中的辣椒筋及辣椒皮碎塊,然后攤成薄薄的一層,置于陽光充足、通風良好處晾曬。一定要在種子徹底晾干后方可整理裝袋,種子在晾曬時不要淋雨或被露水打濕。
6 參考文獻
[1] 黃艷富.寧縣早春大棚辣椒栽培技術[J].云南農業科技,2012(5):44-46.
[2] 王占華.金鼎辣椒高產栽培技術[J].種子世界,2012(10):53.
篇5
1 引導全村種蔬菜,突破常規理思路,依靠特色謀發展
石東瓜果蔬菜專業合作社駐地南岳莊村是一個擁有815畝耕地、157戶、535人的小村莊,有著多年的瓜菜種植傳統,因土壤肥沃、水質甘甜、瓜菜味美,而成為遠近聞名的老菜園,不少群眾已成為瓜菜種植的行家能手。但是,隨著各地農業結構調整的迅速發展,蔬菜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原有的傳統大陸瓜菜市場迅速萎縮,種菜效益急劇下滑,甚至有一年,一車西葫蘆拉到集市賣不到五塊錢。對此,部分群眾棄菜種糧,部分群眾種起了西蘭花、紫甘蘭等蔬菜,然而由于市場有限,效益并不理想。面對這一嚴峻形勢,部分種菜大戶,先后到滕州、壽光、等地參觀學習,深入周邊農貿市場調查研究。經過反復論證,一致認識到:調整農業結構還必須從發揮自身優勢出發,只有瞄準市場空檔,巧打時間差,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才能提高種菜效益。
2 提升品質育品牌,瞄準市場搶先機,依靠科技求創新
市場是瓜菜種植的風向標,早一步值金值銀,晚一時爛菜一堆。只有不斷搶占市場先機,才能保持瓜菜種植的高效益。根據地理條件、種植經驗,合作社著力在擴規模、提檔次、創品牌上下工夫,用品牌聚民心、連民體、實現雙贏。
一是緊盯市場新理念。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群眾的消費觀念逐漸轉變,消費需求呈現出求新、求特、求健康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我們的瓜菜種植理念也不斷推陳出新:在瓜菜上市的時間上,我們探索開發了春早熟西瓜、夏早熟白菜、蘿卜和秋延遲辣椒、西紅柿等返季節瓜菜,一招鮮,吃遍天,“兩早一晚”的大路瓜菜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新鮮菜。在瓜菜品種的特色上,由原來追求的個大、量重逐步向小、精、特轉變:三斤一個的“黑小鳳”(西瓜新品種)、琉璃球大小的“小櫻桃”(西紅柿新品種)、奇形怪狀的小南瓜等特色瓜菜成為人們的搶手貨。在瓜菜質量上,由原來追求的高產量逐步向高質量轉變,把提高瓜菜品質作為提高市場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全面實行了無公害種植,有機化栽培,瓜菜口感、品質大大提高,成為消費者信賴的綠色食品。
二是學習科技新技術。返季節瓜菜種植必須以先進的科學技術作后盾。為提高廣大群眾的科技水平,特聘請市農業局的蔬菜專家為常年技術顧問,每年舉辦培訓班10多次,培訓人員400多人次;統一組織科技帶頭人到瓜菜生產先進地區考察學習;集體出資選送文化程度高、熱愛農技學習的青年參加了市農廣校組織的函授培訓辦,系統學習瓜菜種植技術,基本達到了嫁接苗的理論成活水平。在春早熟西瓜栽培上,探索總結出了溫室育苗、嫁接栽培、三膜覆蓋相結合的栽培管理新技術,通過采取春節前育苗、驚蟄定植,實現了早熟瓜五一上市,平均畝產西瓜1.4萬斤左右,每畝純收入三、四千元以上。在夏季返季節蔬菜的栽培上,探索總結了低溫催芽、遮陽栽培等實用技術,使大白菜、水蘿卜、胡蘿卜等秋季蔬菜在夏季蔬菜淡季提前上市,填補了市場空白。在秋延遲蔬菜的栽培上,探索總結了夏季育苗、初秋栽培、深秋扣棚保護的延遲栽培技術,使西紅柿、辣椒延續到國慶、元旦上市,既降低了生產成本,又提高了經濟效益。從而實現了春早熟西瓜――夏蘿卜(白菜)――秋延遲辣椒(西紅柿)三種三收,每畝純收入四、五千元以上。
三是大膽嘗試新品種。為提高瓜菜在市場上的競爭優勢,堅持把引進推廣新品種作為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措施,采取種植大戶示范等形式,大膽嘗試積極引進各類瓜菜新品種。先后引進了櫻桃番茄、彩色甜椒、湘研系列辣椒、津研系列黃瓜等10多個瓜菜新品種,優良品種覆蓋率100%,使瓜菜特色始終走在市場的前列。
3 強化服務上規模,依靠品牌闖市場
為切實提高瓜菜生產的規模和檔次,先后改造農電網,整修村莊路,實現了水、電、路“三通”到地頭,為瓜菜生產創造了良好條件,全村早熟西瓜種植達到100多畝,返季節蔬菜復種面積達到300多畝,年產凈菜50多萬斤,遠銷濟寧市、滕州。
篇6
無公害蔬菜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目標產品質量符合國家農業行業無公害農產品標準和生產技術規程,經認證合格,獲準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識的蔬菜初級產品或初級加工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無公害蔬菜需求就越來越大。
1生產條件與要求
1.1蔬菜基地條件
蔬菜產地應選擇在生態條件良好,遠離污染源、排灌良好、運輸方便,并具可持續生產能力的蔬菜生產區域。必須切實防止環境污染。環境空氣質量、灌溉水質量、土壤環境質量應符合NY5010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的規定。基地面積大于10公頃以上,土地連片。喜涼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七月份平均氣溫23.0℃以下;喜溫反季節蔬菜生產基地四月份、十月份平均氣溫15.0℃以上;辣椒干生產基地,四月份、十月份氣溫15.0~17.0℃。
1.2品種要求
選擇抗病蟲、抗逆能力強,優質、高產、商品性好、適應市場要求、農藥和硝酸鹽富集能力相對較低,并與栽培季節及栽培方式相適應的品種。引進的品種必須通過植物檢疫,引進后經過小區試驗,選出適合的良種。繁殖用的材料,選擇品種純正、無病蟲害、高產優質的種株。
2栽培技術
2.1合理輪作、換茬和間套作
2.1.1生產上不宜采取B作,合理輪作換茬,切斷專性寄主和單一的病蟲食物鏈和世代交替。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甘蘭等)。茄科蔬菜(如茄子、辣椒等),葫蘆科蔬菜(如黃瓜、苦瓜等)切忌連作。輪作時間不少于2年。(2)難地輪作的菜地,夏季耕翻灌水,保持水層15天后排干曬白翻犁。或耕翻后覆蓋塑料薄膜10天。
2.2營養土及種子處理
2.2.1營養土
因地制宜選用無病蟲源的田土,腐熟農家肥、草炭、壟糖灰、復合肥等,按一定比例配制營養土,要求有機質含量不少于20~30%,總孔隙度約60%,速效氮120~150mg/kg,速效磷150mg/kg,速效鉀100~150mg/kg,并含有鈣、鎂和多種微量元素,PH值6~7,疏松、保水、保肥。
2.2.2種子消毒
用溫湯浸種,藥劑浸種和藥粉拌種。溫湯浸種:根據種皮厚薄,把種子放入50~55℃熱水中維持水溫浸泡10~15分鐘后,水溫降低到20~25℃。根菜類、白菜類、甘藍類和綠葉菜中的十字花科、種子浸種時間8~12小時,藜科種子(菠菜)24~48小時,豆科種子1~2小時,茄子種子12~24小時。浸種過程每5~8小時換水一次。磷酸三納浸種,浸種后的種子,再放入10%磷酸三納溶液中浸泡20分鐘,防治病毒病。福爾馬林浸種:浸種后的種子,再放入福爾馬林(40%甲醛)100倍液中浸泡15~20分鐘,防治早疫病,枯萎病和炭疽病等。藥粉拌種: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1~0.5%,把種子和藥劑放入容器中搖動5~6分鐘混合后播種。常用殺菌劑是:70%福美以,70%托布津,70%敵克松等。殺蟲劑有90%敵百蟲等。
2.2.3育苗器具消毒
育苗前用40%四醛或高錳酸鉀配成0.1%的溶液,對育苗盆、缽、盤等所有用具噴淋或浸泡消毒。
2.3播種
根據栽培季節、栽培方式、育苗手段、當年的氣候及蔬菜品種特性,選擇適宜的播種期。
2.4育苗方法
根菜類(除大頭菜,蕪菁甘藍,蕪菁可移栽外)宜直播。白菜類、甘藍類、芥菜類中大葉菜宜育苗,小葉菜可直播或育苗移栽。綠葉菜類直播或育苗移栽。瓜類宜營養盤(缽、塊),育大苗移栽。豆類早春育苗移栽,其它季節直播。
2.5苗期管理
2.5.1根據不同蔬菜幼苗發育最適宜的溫度需求,進行苗期溫度管理。春季播種后覆蓋塑料小拱棚保溫,移植前5天開始逐步加強煉苗。夏季育苗用遮陽網覆蓋降溫,移植前7天逐步加強煉苗。
2.5.2適時間苗勻苗,去弱留強,去小留大,去歪留正,去雜留純,去劣留優。
2.6成株期栽培管理
2.6.1深溝高畦,畦面平整,菜畦高度20~25厘米,雨后或溝灌后不積水。采用地膜覆蓋。無覆蓋的菜園,須中耕除草。
2.6.2壯苗定植。直播蔬菜適時間苗、定苗。提倡合理稀值,密度適宜,株行距配置合理。
2.6.3茄果類、瓜類及豆類等蔓生蔬菜種類,及時整技、搭架、壓(吊或纏)蔓、摘心、打杈及疏葉疏果等。疏除的枝、葉、果要清出菜園作無害化處理。2.6.2灌溉宜采用膜下暗灌、滴灌、涌灌,嚴禁大水漫灌。暑夏澆水必須在早晨九點鐘以后。
2.7田間灌溉技術
目前推廣應用的蔬菜節水灌溉技術大體上有滴灌、膜下暗灌、膜下微灌和噴灌這幾種:
2.7.1滴灌技術
滴灌技術將水加壓、過濾,通過低壓管道送達滴頭,以點滴方式滴入蔬菜作物根部的一種灌溉方式。滴灌管(帶)上覆一層地膜處理效果會更佳,它有省水、省肥、省工、節能、減少病害、提高產能等優點。
2.7.2膜下暗灌
膜下暗灌是蔬菜定植后在兩小行之間的溝上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做成灌水溝,在膜下溝中進行灌溉,兩個相近大行之間不覆蓋地膜。它有成本低、節水、易于管理等優點。
2.7.3噴灌
噴灌是噴灑灌溉的簡稱,是利用動力機、水泵、管道等專門的設備把水加壓或利用水的自然落差將有壓力水送到噴灌地段,通過噴頭將水噴射到空中散成細小的水滴后均勻地噴灑在田間的一種灌溉方法。主要應用于大田蔬菜種植上。
2.8采收清理
篇7
我鎮杭州鄭氏蔬菜專業合作社,坐落于蕭山區戴村鎮郁家山下村,基地環境優美、交通便利,周邊無污染企業。自2009年成立以來,通過各級政府的重視支持,加大了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到目前為止已投入資金100萬余元,擁有生產管理房240平方米,運輸車輛三輛,小型農機等各種農業機械齊全,使基地成為旱澇保收豐產田。合作社現有社員15戶,基地面積400畝,注冊“郁家山下山”牌商標。杭州鄭氏蔬菜特色精品園,是有杭州鄭氏族蔬菜專業合作社創辦的,園區建設面積215畝。蔬菜特色精品園區常年種植各類蔬菜,其中建立設施蔬菜70畝,新建管理房450平方,產品全部銷往長山蔬菜市場、所前蔬菜配送中心等地。合作社現有社員15戶,2010年蔬菜總產量450噸,總產值100萬元。
二、項目實施內容
1、實施地點及單位:實施地點,戴村鎮郁家山下村,實施單位,杭州鄭氏蔬菜專業。
2、實施規模及周年布局:園區面積215畝、復種面積400畝。周年布局2011年基地茬口布局根據輪作要求科學合理安排前后作物:種植蔬菜品種有南瓜、茄子、絲瓜、 蒲子、 辣椒 、大豆、 青菜、 芹菜、 大蒜等20多個品種.
三、項目實施成效(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示范效益)
1、經濟效益:實施面積400畝(復種),全年畝產2015公斤,畝產值4354元,實現畝利潤1778元。總產量806噸,總產值174.2萬元,復種指數2.5.完成了項目實施計劃指標。
2、社會效益:為市場提供一大批優質商品蔬菜,繁榮市場,豐富居民的菜籃子。通過功能區建設,幫助解決當地的部分勞動力就業問題,同時減少了冬季農田拋荒面積,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目的。
3、生態效益:通過功能區建設,運用防蟲網、性引誘劑等高效生態種植技術,提高農業投入品利用率,減少肥藥無效流失和浪費,減少農業面源污染,提高農產品品質。
4、示范效益:通過功能區建設,有利于改善目前南片稻區蔬菜生產技術落后、種植結構單一、冬季拋荒嚴重等現狀,大力推進南片稻區蔬菜的發展,實現蕭山農業結構的優化,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并起到很好的示范輻射帶動作用。
四、項目投入
(一)項目計劃投入資金66.16萬元。(1)新建B50U型渠道200米,投入1.3萬元。(2)維修B50U型渠道870米。(3)新疆70X50泥渠1500米,投入2.25萬元。(4)新建大棚1.6萬平方米,投入45萬元。(5)新建防蟲網1.6萬平方米,投入10萬元。(8)抽水5臺,投入1萬元。
(二)項目實際投入資金:實際投入75.84萬元比計劃66.16萬元新增投入9.68萬元,其中分項目投入(1)投入2.5萬元新建泥渠1500米。(2)投入3萬元安裝B50U型渠道200米。(3)投入25萬元新建鋼管大棚1.67萬平方米。(4)投入9.8萬元安裝噴滴灌25畝。(5)投入4萬元安裝防蟲網1.67萬平方米。(6)投入1.5975萬元新增遮陽網2.1萬平方米。(7)投入3.6萬元添置農膜2400公斤,投入2.3378萬元添置多功能大棚膜1785公斤。(8)投入1萬元添置全水泵5臺。(9)工程款3萬元。上述投入已完成了計劃目標任務。
五、技術及措施
1、引進新品種、新肥料、新設施:新品種,今年在蔬菜品種上重點引進“艷天辣椒、精品茄子1號茄子、江蘇1號絲瓜”等新品種;在新技術上重點引進作物輪作、間作套種等高產栽培技術;在設施引進上,新搭建鋼管大棚70畝,安裝噴滴灌70畝,遮陽網30畝。同時配置排灌機械;在新肥料引進上重點是引進應用高效復合肥,科學施肥。在蔬菜生產上,我們重點是增加農家肥的施用,每畝用量達到2000公斤。追肥施用上做到氮、磷、鉀配施。在使用方法上均按作物需肥規律,進行科學施肥。
2、標準化生產和品牌建設。
(1)實施綠色、無公害生產。在蔬菜病蟲害防治上,以清溝、摘除老葉、防蟲網為重點,盡量做到少施或者不施農藥,使作物達到綠色、無公害生產要求。品牌建設,合作社已申請注冊了“郁家山下”牌商標,合作社將按標準化生產技術要求抓好生產,確保產品質量,進一步加大品牌建設,加強技術培訓,擴大品牌知名度。
3、生產環境與產品質量。
(1)生產環境。園區選擇在戴村鎮郁家山下村,該畈土壤深厚肥沃,農田設施較全,周邊無污染企業,同時應緊密結合戴村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和特色,并與新農村發展規劃等相協調,生產環境是得天獨厚的。
(2)產品質量。一是建立完善農產品標準體系。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進一步加快農業標準化模式圖的應用推廣;二是建立健全檢驗檢測體系。通過區農業局的投入,鎮、園區內已配備了蔬菜農藥殘留速測儀,基本建立健全了鎮、園區(基地)和市場檢測點為一體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三十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管理。示范基地建立了無公害農產品專用農資定點服務部,搞好技術咨詢和專用農資供應;嚴把農藥準入關口,科學指導菜農安全用藥;建立好產品質量安全及生產技術規程,按照生產技術規程進行田間管理。完善農藥等投入品管理、生產檔案、產品檢測、基地準出、質量追溯等全程質量管理制度,構件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長效機制。
3、科技應用:在新技術推廣應用上,充分發揮現有農業技術推廣和園區自身的技術優勢,全面開展農業標準和實施以頻振式殺蟲燈、防蟲網、性引誘劑為主的物理殺蟲示范。同時積極應用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從而降低了生產成本,減少了管理工時。對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品質起到重要作用。在示范帶動工作上,通過園區建設,充分利用南片稻區大力發展蔬菜生產。
4、保障措施:
一是加強領導:為完成該項目的實施,鎮、村、合作社組建了實施領導小組,做到分工負責,各負其職。鎮農技部門積極抓好各項服務工作,尤其是在土地流轉工作中,收到鎮村的大力協助和解決生產中的各種矛盾,為示范園區建立創造較好的生產條件。
篇8
1.基本情況
柘城縣地處豫東平原,商丘市西南部,轄7鎮13鄉2個辦事處,494個行政村,總面積1048平方千米,耕地面積71369萬平方米,總人口102.6萬人,其中農業人口70萬人,是一個典型的平原農業大縣。近年來,柘城縣堅持把發展辣椒生產,推進三櫻椒產業化,作為全縣工作的重點,突出抓好,采取基地帶動,龍頭拉動,市場促動,服務推動,取得了明顯成效,三櫻椒已成為柘城縣的優勢和特色產業。1999年被農業部命名為“中國三櫻椒之鄉”;2003年柘城三櫻椒被河南省人民政府評為“河南省名牌農產品”;2004年獲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無公害三櫻椒生產基地認定和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09年在長沙辣椒產業博覽會上榮獲“中國小辣椒之鄉”稱號。
2.發展情況
柘城縣自1977年開始引種三櫻椒,已有38年的栽培歷史,全縣各鄉鎮都有種植,以柘城北部和東部的惠濟、慈圣、遠襄、牛城、陳青集、洪恩、起臺等鄉鎮為重點。由起初的三櫻椒純作栽培發展為春椒、間作套種、蒜茬椒等多種栽培模式,至2011年,柘城縣三櫻椒種植面積最多,發展規模最大。2011年全縣辣椒種植面積達24012萬平方米,年產量10萬多噸,形成了區域化、規模化的種植格局。在推廣三櫻椒、子彈頭系列品種的基礎上,又引進推廣了小辣椒雜交品種,全面推廣了《無公害辣椒生產技術規程》,形成優質、無公害三櫻椒基地,提高了三櫻椒產業的科技含量。2011年,柘城縣春椒、間作套種、蒜茬椒等種植面積約占全縣種植面積的40%,麥茬椒占種植面積的60%,一般早茬椒每667平方米產干椒320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效益4800元以上,麥茬椒每667平方米產量260千克左右,每667平方米效益3900多元。2012年以來,由于多方面原因,柘城縣三櫻椒面積逐年下滑,2015年全縣種植面積16675萬平方米左右。
3.市場情況
柘城縣辣椒市場體系比較完善,三櫻椒市場購銷兩旺,市場十分活躍,國內市場上銷售到廣東、浙江、四川、江西、湖南等20多個省、區,市場份額占全國的60%,國際市場上出口到美國、加拿大、日本、韓國、香港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柘城縣辣椒大市場位于柘城縣城北迎賓大道東側,建于2006年10月,2007年10月1日投入使用。市場占地17342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5萬平方米,市場經營客商196戶,從事辣椒的農民經紀人2000多人。市場年交易量16萬噸,占全縣市場交易量的75%左右,實現交易額20億元以上。柘城縣辣椒大市場已成為周邊幾個省最大的辣椒交易集散地。同時,在全縣22個鄉(鎮、辦事處)建成了18個布局合理、管理規范、初具規模的中小型辣椒市場,與縣辣椒市場相配套,形成較好的銷售互動網絡。另外,全縣有12家辣椒加工儲藏企業和20多家辣椒專業合作社,建設有恒溫冷藏庫60座,容積7.5萬立方米,可儲存干椒1.5萬噸,增強了市場調控功能,抵御了市場風險。
4.龍頭企業帶動情況
為了進一步提高全縣三櫻椒深加工廠能力,降低柘城縣三櫻椒市場風險,促進三櫻椒產業化進程,柘城縣把發展三櫻椒龍頭企業作為農業的重頭戲來抓,形成了“種子―基地―市場―冷鏈物流―加工―銷售”完整的產業鏈條。柘城縣一批三櫻椒產業化龍頭企業不斷發展壯大,河南白師傅清真食品有限公司被命名為河南省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柘城縣恒星食品有限責任公司、柘城縣春海辣椒食品公司兩家企業被命名為商丘市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通過新建、技改擴建和資金整合等方式,建成了10多家三櫻椒腌制加工和辣椒油、辣椒醬、辣椒干、辣椒粉、辣椒段、辣椒片專業加工企業,并逐步實現了三櫻椒加工業由傳統的加工工藝向采用先進適用技術轉變,由初級加工向精深加工轉變,增強了三櫻椒產品在國內外市場的競爭能力,年可加工辣椒1萬多噸,其中出口辣椒產品2000噸,出口創匯800多萬美元。
5.專業合作社情況
近年來,柘城縣依托三櫻椒產業優勢和特色產業,積極發展辣椒專業合作社,為社員做好產前、產中、產后多方面的服務。目前,全縣共注冊辣椒專業合作社23家,入社農民3675戶,輻射帶動12620戶,年可收購、加工、銷售辣椒14000噸,對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提高競爭力,推進辣椒產業化,發展現代農業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存在問題
1.三櫻椒種植費工費時,生產成本提高
三櫻椒生長周期長,技術要求高,并且育苗、移栽、摘椒等都需要投入大量工時。近幾年隨著農村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因部分家庭缺少勞動力而棄種三櫻椒,同時種子、化肥、農膜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勞動成本增加導致生產成本也不斷提高。
2.農田基礎設施薄弱
三櫻椒大田生產過程中喜陰喜濕,且不耐澇,生長期澆水次數較多,部分鄉鎮農田基礎設施不健全,達不到“旱能澆、澇能排”,加上勞動力缺乏,降低了發展三櫻椒積極性。
3.品種混雜退化嚴重
柘城縣缺少對三櫻椒品種的研發與開發,即使有幾家經營三櫻椒種子的種業公司,經營的品種技術含量低,品質上不去。部分農民一次購種,多年留種種植,并且不進行提純復壯,致使品種混雜,退化嚴重,抗病能力減弱,產量降低,商品質量差,種植效益下降。
4.栽培管理技術不夠規范
三櫻椒育苗技術落后、水平低,直接影響了椒苗質量和三櫻椒生產整體水平的提高。田間管理過程中普遍存在施肥不科學、用藥不合理、防病不及時、管理不到位、種植不規范等現象,降低了三櫻椒產量和品質,影響了農民收入,制約了三櫻椒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5.企業深加工能力低,輻射帶動能力不強
雖然經過多年的推廣種植,柘城縣三櫻椒栽培有了一定的規模和面積,但缺乏真正有深加工能力、影響大、叫得響的三櫻椒深加工產品和品牌,目前雖然有幾家三櫻椒加工企業,但規模小、加工層次低、產品種類少、檔次低,企業競爭能力不強,效益不高,致使柘城縣三櫻椒產業鏈條短而且脆弱,不能形成對全縣三櫻椒生產的有效輻射帶動。
三、應對措施及建議
1.加大資金扶持力度
建議對三櫻椒生產實行種植補貼,針對品種退化、混雜問題,對品種更新實行統一補貼供種,提高三櫻椒產量和品質,增強市場競爭力,增加種植效益。
2.加快農田基礎設施建設
整合有關農田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確保33350平方米第一眼井,力爭井電配套,切實達到旱能澆、澇能排。
3.加強與科研院校聯合,建立三櫻椒種植試驗示范基地
加強與科研院校聯合,引進選育優良品種,建立工廠化育苗基地和新品種試驗示范基地,提高三櫻椒生產科技含量,改善三櫻椒品質,提高產量,增加種植效益。農技部門進一步加大技術宣傳力度,搞好技術培訓,積極推廣三櫻椒規范化育苗和無公害栽培技術,提高椒農的科學種植水平。
4.培育深加工龍頭企業,提高輻射帶動能力
要加大對三櫻椒深加工企業的招商引資力度,培植和鼓勵一些環保型三櫻椒大型深加工企業來柘城落戶發展,提高三櫻椒產品附加值,拉長產業鏈條,實現多層次增值。積極推選柘城無公害三櫻椒品牌,開發三櫻椒深加工產品,注冊商標,培育叫響產品品牌,進一步增強柘城縣三櫻椒農產品競爭能力。積極探索“公司+農戶”的生產經或模式,走產供銷、農工貿一體化的路子,形成“市場牽龍頭,龍頭事基地,基地聯農戶”的生產格局,圍繞產前信息服務、物資供應,產中技術指導,產后銷售加工等服務項目,做好三櫻椒生產經營系列化服務,推動三櫻椒產業化不斷深入發展。
篇9
一、切實履行職責,進一步整合監管力量
(一)食品安全監管體系基本形成
1、簽訂了《__縣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書》。20__年3月22日,__縣人民政府召開了由縣食品安全委員會18家成員單位和7鄉鎮參加的“20__年全縣食品安全工作會議”。會議的主要任務是貫徹落實全省、全州食品安全工作座談會暨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工作會議精神,認真總結20__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食品安全工作。在會上,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黃玲作了題為《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的講話,并代表縣人民政府與7鄉鎮及縣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工商局、農業局、衛生局、質監局、教育局、經貿局簽訂了《__縣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書》。這次會議是我縣針對食品安全召開的第一次會議,必將進一步推進我縣食品安全工作的發展,對我縣的食品安全工作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2、完善食品安全領導機構。為了盡快建立起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形成全社會對食品的監管合力,按照縣食品安全工作會議和《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的要求,全縣7鄉(鎮)成立了以分管副鄉鎮長為組長、相關站所負責人和各村居委會主任為成員的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18家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也成立了由主要領導為組長、相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食品安全工作領導小組,并明確了一名食品安全信息員。做到了食品安全組織到位,任務落實,責任明確,形成了縣鄉村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有力的推進了我縣食品安全保障工作。
3、落實了食品安全工作經費。通過縣食品安全委員會和我局的共同努力,在縣財政極其困難的情況下,縣人民政府安排了20__0元資金,列入20__年財政預算,用于我縣20__年食品安全工作和考核經費,充分體現出政府對食品安全的高度重視,為我縣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財力保障。同時也體現出了政府對抓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決心。
(二)健全食品安全監管機制
根據州食品安全委員會和縣人民政府的要求,編制了《__縣突發食品安全事件應急預案》(送審稿)報送縣人民政府審發,建立完善了《__縣食品安全督查督辦制度》、《__縣食品安全信息報送制度》等一系列制度,進一步明確了各部門的監管職責和責任,建立了食品安全監管信息登記制度,強化了各部門的綜合監管意識,初步形成了統一、權威、高效、協調的食品安全綜合監管機制,全縣食品安全綜合監管工作逐步邁入正常化軌道。
二、加大協調力度,努力保障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一)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
1、組織開展3.15食品專項整治活動。以《關于開展3.15食品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牟食安委[20__]2號)文件安排布置了3.15食品專項整治活動,要求各級各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進一步加強對本地區、本部門食品安全工作的領導,結合實際,積極組織開展“3.15”食品市場整治和食品安全知識宣傳活動。并制定了__縣3.15食品專項整治活動方案,按照分段管理的原則和各自職責積極開展了“3.15”食品市場整治活動。從3月1日至16日,__縣工商局、質監局、衛生局、農業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部門先后出動執法人員178人(次)、車輛44臺(次)開展了以糧、肉、禽類及其產品、蔬菜、酒類、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飲料、散裝食品和兒童食品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為重點品種,以食品安全問題較為突出的農村和城鄉結合部為重點區域,以農貿市場、集鎮食品批發市場、超市、學校和建筑工地食堂、小餐館、可舉辦婚宴和會議
的大中型餐飲業和小加工作坊為重點整治單位,加大檢查力度,依法查處和嚴厲打擊制售假劣食品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的專項整治活動,共查處違法違規案件19件,當場銷毀過期食品26瓶(袋),銷毀了一年來查獲的過期商品、劣質商品、假冒卷煙、夸大功效農藥、假劣藥品等20__多個品種;25000多瓶(袋、包、盒),價值25萬余元的假冒偽劣商品,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食品安全工作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凈化了市場,為消費者營造安全消費環境。2、農產品質量安全整治開展順利。一是抓住全縣大春糧食栽種的重要時節,制印了《水稻多樣性優化栽培技術操作規程》、《玉米套種大豆規范化栽培技術規程》和《脫毒紅薯高產栽培技術規程》各1萬份下發到全縣89個村(居)委會和示范種植樣榜區的農戶,引導農民合理使用化肥、農藥,減少糧食、蔬菜的農藥、化肥污染,進一步加強對食品源頭污染的控制;二是開展了對種子、農藥、化肥、獸藥、飼料、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的專項檢查,進一步規范了農資市場的管理;三是利用“__三月會”等節日開展農資法律法規、科普宣傳咨詢活動,展示真假農資產品30余種,散發宣傳單20__余份。
3、食品加工業整治工作初見成效。一是多渠道加大了宣傳力度。通過電視、廣播、標語等方式廣泛宣傳了食品加工業整治工作,在電視臺分兩期滾動宣傳22天,在縣城主要街道懸掛標語4條,在“3.15”、“__三月會”等節日進行宣傳活動,發放材料1600余份。同時對67家食品加工企業的負責人進行了培訓,并與67家食品生產企業簽訂了《食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充分宣傳了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深入開展產品質量監督檢查。20__年1—5月,共對全縣49家食品生產加工企業的產品質量進行了監督檢查,抽取樣品53個,合格41個,合格率77.4。三是進行生產標準清理,嚴格生產許可證管理。通過生產標準清理監督我縣食品生產企業嚴格按照標準組織生產,嚴格執行合法、有效的生產標準;對已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食品生產企業進行了監督檢查,對未取得食品生產許可證的企業明確一切限期取證。
4、開展了學校食堂專項檢查活動。為了加強學校食堂的安全管理,保障廣大師生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5月10日—31日,組織縣衛生局、縣教育局對全縣7鄉鎮的37家學校集體食堂及13家學校周邊小賣部(副食店)進行了專項檢查。在此次專項檢查活動中,執法人員共當場銷毀四季豆78公斤,腐爛變質的番茄8公斤、辣椒3公斤,各種剩菜30余公斤,各種小食品19公斤,啤酒20瓶,果凍0.5公斤,同時還對1家銷售生產標識不清食品的副食店進行了立案查處。
(二)加強日常監管和保障節假日食品安全
各鄉鎮人民政府、縣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按照各自的職責,提高認識,加強領導,突出重點、強化責任,加強節日期間食品安全監管,確保節日期間食品安全。一是加強重點品種的監管,對節日期間人民生活必需品和節日大宗食品,如糧油、肉及肉制品、蔬菜、水產品、豆制品、奶制品、飲料、酒類、清真食品等,進行了一次市場排查,嚴禁質量不合格和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食品在市場中流通。二是以農村和城鄉結合部、農貿市場、食品批發市場、超市、學校食堂、小餐館、可舉辦婚宴和會議的大中型餐飲業和小加工作坊為重點整治單位,加強食品生產流通環節監督檢查。三是抓好餐飲業經營環境衛生和使用肉、糧油等原料的來源索證情況及質量安全的檢查。
(三)認真組織開展食品安全宣傳活動
3月15日和4月28日,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主題鮮明的食品安全宣傳咨詢活動。在安樂鄉集鎮和縣城人員相對集中的地方設立宣傳咨詢服務點四個,利用廣播、布標、展板、宣傳單、宣傳冊等進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禁止傳銷條例》、《直銷條例》、《產品質量法》、《煙草專一賣法》、《商標法》、《楚雄彝族自治州流通領域商品質量監督管理暫行辦法》以及修改后的《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宣傳,特別是向廣大消費者、經營者和社會各有關方面宣傳消費安全、節約資源、環境保護和消費者享有的權益、經營者應盡的義務、社會各有關方面應負的責任等基本知識,引導消費者、經營者和社會各有關方面崇尚節儉,反對浪費,保護環境資源,倡導健康、文明的消費方式和消費行為,樹立科學消費觀。積極組織本縣名優企業8家制作、懸掛3.15宣傳布標8條,并參加現場宣傳活動,展示企業產品和服務,開展真假產品識別知識和服務承諾宣傳,加深消費者對企業的了解,樹立企業良好形象。各部門對一年來所查獲的假冒偽劣商品進行展示,并當場為消費者答疑解惑,現場講解、傳授假冒偽劣商品識別、消費安全、環境保護等知識。活動中,參與部門共計15家,共散發各類宣傳材料近10000份,接受消費者咨詢近20__人(次),4500人(次)觀看了假冒偽劣商品展示。
(四)認真做好簡報的編發工作
根據各級各部門開展食品安全工作情況,共編發__縣食品安全監管簡報4期,分別報送州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縣委、縣人大、縣政府、縣政協和相關領導,同時抄送縣食品安全委員會成員單位。既把我縣的食品安全工作向各級、各部門作了簡要的通報,又加大了我縣食品安全工作的宣傳力度,同時對各監管部門進行了監督和推進了工作。
三、存在的問題
一是監管協調機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各部門間協調配合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強,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理順;二是監管力量不足,監管條件有待改善;三是
監管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標準體系還不完善,有待健全;四是部分鄉鎮和部門對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視程度還不夠,食品安全工作經費投入不足,影響了工作的正常開展;五是食品生產經營主體的自律意識和責任意識還不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有待加強;六是全縣食品工業水平普遍偏低,監管工作需進一步加強。四、下半年工作計劃
(一)加強和各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加大聯合執法力度,繼續深入實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開展食品安全專項整治。
(二)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監管制度,對已運行的制度進行修改完善。
(三)開展半年督查工作和進行《__縣20__年食品安全工作目標責任書》考核并兌現獎懲。
(四)加強食品安全信息報送和工作。
(五)認真組織好節日食品市場專項檢查活動,確保節日期間無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發生。
(六)加大對食品安全知識、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政策宣傳的力度和覆蓋面,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維權意識和參與意識。
(七)組織對食品安全監管人員的培訓,努力提高監管人員的行政執法水平和履職能力。
(八)督促各職能部門加強對管理相對人的教育培訓,培育企業的誠信觀念,增強企業是食品安全第一責任人的意識。
篇10
關鍵詞 瓜果類蔬菜;育苗技術;冬季大棚;遼寧沈陽
中圖分類號 S6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10-0088-02
北方大棚栽培瓜果類蔬菜均采用提前育苗移栽技術,早春茬蔬菜的育苗時間在寒冷的冬季。冬春育苗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早熟栽培產量、質量和經濟效益[1]。沈陽早春大棚蔬菜多在立春時節定植,育苗一般在立冬之后開始。整個冬季寒冷期連續陰雪、寒潮、低溫等極端災害性天氣較多,嚴重影響育苗安全性,增加了培育優質壯苗的難度[2]。目前,沈陽地區大棚產業分為2種,一是全自動智能工廠化栽培[3-4];二是以農民個體分散經營為主。全自動智能溫室工廠化育苗,設備投資大,育苗成本高[5-6],農民個體難以承受。棚戶個體多采用傳統方式育苗,由于基礎技術條件差,設施不完善,嚴重影響育苗安全性,很難保證適時提供優質蔬菜種苗。因此,依據農民個體大棚的特定條件,通過多年實踐總結出適用于沈陽地區散戶大棚的冬季育苗技術,以解決大棚育苗產生中的實際問題。
1 育苗設施
1.1 育苗床選址
選擇大棚內中部溫度和光照條件最好的位置[7]作為育苗床。苗床面積可根據大棚所種植的蔬菜品種、密度來確定。為了確保定植時苗木數量充足,育苗種子可適當多投放20%。
1.2 育苗設備
為了管理方便,做成整體能移動的小拱棚。可搭建成半圓形,也可搭建成長方體,根據作業方便而定。育苗床小拱棚材料包括竹板或鋼筋、橫梁、立柱、無滴塑料膜、保溫被。此外,還包括育苗床增溫保溫補光設備、PE園藝布、地熱電線、電源線、開關、太陽燈(500 W)及燈頭、催芽盤、穴盤或育苗缽、紗布或棉紙等。大棚于9―10月扣膜,加蓋保溫簾子,每天正常收放簾子,保持棚內熱量。寒冷的12月至翌年1月期間加雙層保溫被等。
1.3 育苗床鋪設與安裝
精細平整育苗場地,做平壓實。第1層鋪設PE園藝布;第2層鋪設育苗基質,厚度1.0 cm左右;第3層鋪設地熱電,地熱電線鋪設間距8~10 cm;第4層在地熱電線上鋪1 cm厚細沙土。安裝500 W增溫補光太陽燈,密度為每4 m2 安裝1盞,高度距離畦面1.5 m左右。
1.4 育苗床與器具消毒
在育苗工作中,重蟲輕病現象十分普遍,應注意消毒。消毒方法:①活性炭土壤消毒。將活性炭0.3 kg/m2與育苗基質、細沙摻混。活性炭有利于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生長、抑制病原菌的繁殖,可起到消毒的作用,是一種環保型的土壤消毒技術。②福爾馬林消毒法。用福爾馬林液均勻地噴灑在育苗床上(用福爾馬林液50 mL/m2加水2 kg/m2),然后用塑料薄膜覆蓋,悶10 d左右揭掉覆蓋物,使氣體散發掉,2 d之后便可育苗。③波爾多液消毒法。用波爾多液2.5 mg/m2+賽力散10 g/m2噴灑苗床,待土壤稍干即可育苗。④用福爾馬林100倍液或高錳酸鉀1 000倍液作消毒劑浸泡催芽盤、育苗盤(穴)、育苗缽1 h。
1.5 育苗基質配制
育苗基質要具備保水、保肥、通氣性良好的特點,有機質含量應在10%~15%之間,速效氮、速效磷含量應在100~200 mg/kg之間。材質要輕,pH值應在6.8~7.3之間。育苗基質可采用草炭2份、蛭石1份或草炭、蛭石、珍珠巖等混合配制而成,基質中加入磷酸二銨和高溫膨化雞糞2 kg/m3作基肥,每1 000個穴盤準備基質3.5~3.7 m3。此營養基質配方的特點是經濟實用,它綜合了蛭石的松軟、透氣性和保水性能以及草炭富含有機質的優點,該基質中所含的營養成分基本滿足了蔬菜苗期對營養的需求,為幼苗的生長發育奠定基礎。
2 種子處理
2.1 種子篩選
應選擇飽滿種子進行蔬菜育苗。可用漂浮法進行選種,將種子放入常溫水中,把漂浮的半仁和秕籽篩除,保留飽滿種子再進行消毒、催芽處理。
2.2 種子消毒
2.2.1 溫湯浸種簡易消毒法。適用于多種蔬菜種子,將種子放入 55 ℃的溫水中不斷攪拌,用水量是種子體積的4~5 倍,續水保持水溫50~55 ℃、持續15~20 min,水溫降至35~37 ℃時停止攪拌,此后浸泡6~10 h,然后進行催芽。
2.2.2 干熱消毒法。干熱消毒法可殺死種子內外的致病菌,適用于黃瓜、番茄、茄子、甜瓜等。要求種子含水量在7%以下,置于67~73 ℃的烘箱中,3 h后取出浸種催芽。
2.2.3 熱水消毒法。此法適用于難以吸水的種子(如西瓜),要求種子充分干燥(含水量在7%以下),水溫保持在70~75 ℃,水量為種子量的4~5倍,燙種時要用2個容器,將熱水快速來回傾倒,當水溫降到55~60 ℃時,改為不斷攪拌,保持7~9 min[8-10]。
2.3 種子催芽
種子消毒后用常溫水進行浸泡。浸泡時間:黃瓜、甜瓜6 h,茄子、番茄、辣椒10 h。種子浸泡后進入催芽階段,浸泡好的種子用溫水(25~30 ℃)沖洗2~3次,去掉多余的水分后用干凈紗布包好,放在大碗或小盆內,再蓋上濕毛巾或棉紙,置于溫暖處催芽。催芽的溫度以控制在25~30 ℃之間為宜。在種子露白之前,每天用溫水清洗種子去掉黏液,避免生菌發霉。催芽時間:黃瓜、甜瓜24~48 h,番茄、辣椒70~90 h,茄子100~120 h。種子露白之后可降低溫度,防止幼芽生長得過長、過細,并及時播種。
3 適時播種
沈陽地區日光溫室大棚春茬蔬菜定植一般在2月上旬,育苗播種期應在10月上中旬,育苗期在110 d左右。春季冷棚蔬菜定植一般在3月上旬,育苗播種期應在11月上中旬。播種前將育苗基質裝入營養缽中,填裝到距離約2 cm,將經過催芽的種子每穴1粒播種到營養缽(穴盤)內,覆蓋育苗基質1.0~1.5 cm厚。然后整齊擺放在育苗床上,用噴壺澆透水(經棚內日曬的熟水),切忌澆灌生冷井水或自來水,之后覆蓋薄膜,扣上拱棚。
4 播后管理
播種后苗床適宜溫度為25~28 ℃,基質含水量占田間持水量的70%~80%,拱棚內空氣濕度在70%左右。播種至出苗一般需要7~10 d,12 d齊苗。遇連續陰、雪、低溫天氣,及時打開地熱電線增溫,掌控拱棚內在適宜溫度范圍內。當有60%以上種子頂土出苗時,揭去床面上的薄膜。為了避免幼苗徒長,子葉微展開始降低拱棚溫度,白天在20 ℃左右,夜間在12~15 ℃之間。降低基質含水量,控制水分占田間持水量的60%左右。
苗期控制溫度和水分是管理的關鍵。白天溫度控制在20~23 ℃之間,夜間15~18 ℃;陰、雪、低溫天氣要利用地熱電線和太陽燈增溫補光;在溫度適宜的情況下,控制水分半干旱狀態,晴天育苗床過于干燥也要少澆水,陰天溫度低時不澆水。為了培育壯苗,距離定植前30 d左右增加營養液的供應,每隔10 d噴澆營養液1次。
5 病蟲害防治
苗期病害主要有猝倒病、黑根病、立枯病等。防治病害應掌握在晴天的中午噴灑藥劑,如果在連續陰、雪天氣時可改用煙熏方法。病害管理應以預防為主,可選用廣譜保護性殺菌劑定期噴灑,如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速克靈(腐霉利)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或50%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等交換施用[11]。可連續噴灑多菌靈600倍液或70%代森錳鋅500倍液、25%瑞毒霉800倍液2~3次。
苗期蟲害主要有蚜蟲、潛葉蠅、白粉虱等。育苗管理中要勤觀察,發現蟲害要及時捕捉或藥物控制。蚜蟲防治,可用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3 000倍液,或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或50%辟蚜霧可濕性粉劑2 000~3 000倍液噴霧;潛葉蠅、白粉虱防治,可用阿維菌素1 500倍液,或48%樂斯本乳油1 000倍液,或4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或2.5%氯氰菊酯2 000倍液,或20%速滅殺丁噴霧殺蟲[12]。
6 參考文獻
[1] 王永莉,鄭濤,周瑞春,等.長江流域冬春季茄果類蔬菜大棚育苗技術[J].長江蔬菜,2013(11):28-30.
[2] 張培通,卞曙光,吳云林,等.蘇北地區低溫季節蔬菜日光溫室高效育苗技術規程[J].江蘇農業科學,2015,43(7):146-147.
[3] 魏智龍,鄒志榮,吳正景.蔬菜與花卉的工廠化育苗技術[J].北京農業科學,2000,18(6):17-19.
[4] 趙志遠,周謨兵,宋奎林,等.益氣參工廠化育苗技術[J].湖北農業科學,2014,53(12):2821-2824.
[5] 呂衛光,趙京音,姚政,等.上海市現代溫室番茄規范化栽培技術[J].中蔬菜,2003(6):48-50.
[6] 赫新洲,曹健,高惠楠,等.蔬菜工廠化育苗技術規程[J].廣東農業科學,2010,37(9):77-78.
[7] 宗英飛,尹洪濤.氣候資源:防災減災手冊[M].沈陽:遼海出版社,2015:71-77.
[8] 吳凌云,李明,姚東偉.種子處理對西瓜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J].上海農業學報,2011,27(2):102-105.
[9] 吳凌云,李明,姚東偉.種子處理對黃瓜種子萌發和幼苗生長的影響[J].種子,2015,34(7):78-79.
[10] 閆校林.茄果類穴盤育苗載培管理技術[J].種子世界,2011(9):57.
- 上一篇:醫療數字化解決方案
- 下一篇:財務信息化系統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