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講壇管理學范文

時間:2023-09-22 17:22: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百家講壇管理學,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百家講壇管理學

篇1

傳統意義上的圖書角是一個學生們交換書籍的平臺,教室里的知識寶庫,其好處不言自明。然而通過一年以來的帶班管理,我發現,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愿意將自己喜歡的書籍放在圖書角與同學們分享。調查后我才知道,因為放置在圖書角的書籍容易破損丟失,小孩子們不愿意承擔這無謂的損失。為此我重新任命了五位圖書管理員,他們各司其職,每個人都有非常明確的任務。

為了鼓勵學生們捐書,我實行了積分獎勵制度,根據學生們捐書的內容決定加多少分。與普通積分每周清零不同的是,捐書的積分可以存入“銀行”,在最需要的時候取出,因此需要有圖書管理員專職管理學生們的“福利”。這一制度出臺大大提高了學生們的捐書熱情,很快班級圖書角便“書滿為患”。此時我們的清理員便出馬了。清理員的任務是每月清除書架上借閱次數較少或者班級同學大都閱讀完的書籍,及時為圖書角“換血”,維持同學們對圖書角的新鮮感。防損員的主要工作是每天放學前檢查書籍是否有丟失和破損的現象并及時解決,他的工作需要借閱登記來配合。為了防止學生們無意間將書帶出學校,我們將校牌定為學生的借閱卡。

這里要重點說明的是圖書角策劃員,這一職務是圖書角“地位”的關鍵,他需要策劃出關于讀書的各種活動,激發學生們的閱讀熱情。目前策劃員主要組織同學們開展了知識競賽和“百家講壇”兩個活動。

知識競賽是利用每個周末的班隊課時間舉行,每一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專長策劃活動,文學、歷史、地理、科學、自然不限,以圖書角近期書籍的內容決定申報活動的優先權,從選定題目到制定規則,全程由策劃員和申報活動的學生自行完成,老師在其中充當活動審查的角色。開展這樣的活動對學生個人能力的鍛煉是十分有效的。班上一個大大咧咧的調皮小男生為了完成自己策劃的歷史知識競賽,查閱了大量資料,連續四個晚上向我咨詢出題的相關信息,最后在活動正式開展的前一天晚上11點完成了PPT。我相信通過這次鍛煉,他獲得的不僅僅是節目策劃的經驗。另外,因為這一活動的內容需要緊扣圖書角書目的主題,為了能在班隊課上好好表現為小組加分,大部分學生都會利用活動預報后的一個禮拜惡補相關知識,圖書角又成了最吸引人的地方。

篇2

[關鍵詞]知識生產 新媒體 深度報道

新媒體的出現打破了傳統媒體的生態平衡和產業格局,引入了新的競爭元素,也為傳統媒體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李希光認為,網絡媒體和數字媒體給傳統新聞界帶來了十大挑戰:“一是很多城市將會成為沒有報紙的城市,二是傳統媒體的新聞不再準確和真實,三是新聞制作和傳播的個人化,四是多樣的新聞采寫者,五是新聞定義的多樣性,六是生活方式新聞壓倒公共事務新聞,七是主觀新聞盛行,八是新聞生產方式和運作資金來源的多樣性,九是新聞傳言取代新聞核實,十是社會正失去由共享現實構筑的交流平臺。”[1]傳統新聞的定義在新媒體時代已經被顛覆,新聞采寫和制作的方式也受到挑戰,這就需要從新媒體營造的新的媒介環境去思考媒介內容的生產方式。

一、新媒體時代的媒介內容生產:從信息生產走向知識生產

1.信息與知識

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漸進過程,從簡單到復雜,從具體到抽象,從部分到整體,分階段進行。與此相適應,人的思想也有層次。美國學者史密斯和梅德利在《信息資源管理》中建立了從數據到信息再到知識的金字塔,艾米頓又在數據、信息和知識概念的基礎上增加了智慧的概念,提出了知識階梯的要素,如圖1:

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所產生的思想是以數據、信息、知識和智慧四種形式存在的。

(1)數據。數據是人通過自己的感官感覺到和通過工具探測到的關于事物以及事物運動變化的信號,它以事實、圖片、數字、文本和影像等方式存在。數據之間通常沒有關聯,它們獨立和分散地存在。一種數據只反映和記錄事物的某個屬性和某一個狀態,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意義。數據是大腦對事物的最淺層次的印象,呈碎片化儲存于大腦中。數據的重要性在于它是組成信息的原材料,沒有它們就不可能產生信息。

(2)信息。信息是按照一定主題排列組合起來的一組數據,是有意義的數據。大腦出于一定目的將先前互不相連的數據,按照一定邏輯組織起來,成為一個完整的有意義的統一體。信息不再是感官層次對事物的認識,而是經過了大腦的加工,比數據更高一個層次。

(3)知識。知識是加工過的信息。馬斯·達文波特和賴瑞·普魯薩克認為:“知識是結構化的經驗、價值、語境信息、專家見解和直覺的非固定混合體,它為評估和利用新經驗與信息提供了環境和框架。它源于所知者的頭腦,并為之所用。”[2]在信息層次,信息仍然是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描述,它與客觀事物保持緊密的聯系,而在知識層次,知識混合大量人為的因素,它包含人的經驗、判斷、直覺和價值觀等主觀元素。知識相比信息又進一步加入了抽象,是思考的結果。

(4)智慧。智慧是獲取和運用知識的能力,體現的是一種創造力和預見力。獲取知識是一個創造的過程,它需要動用人的全部能力,包括感官能力,歸納、分析和抽象思維的能力,具體表現為收集、加工、傳播信息和知識的能力。運用知識是一種預見力,它要在具體運用之前來決定使用何種知識、什么時候使用以及如何使用的問題,只有具備智慧,才能恰當地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

從數據到信息到知識再到智慧,人的思想逐步得到提升,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也逐步得到深化。

2.知識生產

信息與知識分屬知識階梯的不同層次,它們之間的根本區別在于兩方面:一是在知識中融入了人的信念,而信息沒有。根據經典的知識“三元定義”,知識是一種確證了的真實的信息,也就是說知識由信念、真與確證三個要素組成:“1)命題P是真的,2)S相信P,3)S的信念P是確證了的。”[3]這表明知識是與人的信念相關的,人類世界存在許多真的命題,但只有那些被人相信和確證了的命題才是知識。二是在與行動的關聯性上,知識與行動相關聯。人的行動是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東西,是人出于目的和意圖而采取的行為,是有意而為之的。人也只會根據自己認為是真的東西來確定自己的行為,這種自己認為是真的東西就是知識。信息是對客觀事物的反映,必須納入人的主觀意識,轉化為知識,才能與行動相關聯。因此,信息與行動之間需要知識作為橋梁才能發生聯系。

在新媒體時代,傳媒必須從信息生產轉向知識生產,實現更高層次的轉換。“隨著新聞來源和信息渠道的劇增,在多媒體融合的新聞編輯部中,記者編輯的主要職能已經不是采編新聞,而是對浩如煙海的新聞和信息進行篩選和重新組合,使這些雜亂的信息呈現出相互聯系和深刻意義,并使其轉化為知識。新聞從業者的工作也在此意義上成為知識生產與管理的工作。”[4]

二、知識生產的主要形式

現今社會是信息社會和知識社會,由于社會交往范圍的顯著擴展、人們教育程度的大幅提升和傳播手段的多樣化,每年產生的信息數量呈指數增長。傳統媒介產業作為專業的信息生產行業,已經受到了新媒體的劇烈沖擊,傳媒組織不再是唯一的信息生產者和傳播者。因此,傳媒產業應向知識生產和傳播者過渡,這是傳媒產業發展的必然趨勢。當前的知識生產可以從三個方面來進行。

1.在新聞生產過程中實現“who/what/where/when/why”到“how”的跨越

信息是關于客觀事物的描述,解決的是“who/what/where/when/why”的問題,這與新聞的五要素(何時、何地、何人、何事、何故)相聯系。知識是要解決“how”的問題,是與人的行為相關聯。人認識世界就是要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就需要人的行動來執行,人對世界的認識也必然要用來指導行動。因此,在新聞生產過程中要為它加上一個“目的”,即新聞生產是為了促使人的行動。這樣新聞也就從信息轉化成了知識。

深度報道是新聞生產轉向知識生產的一個有效途徑。所謂深度報道,《中國大百科全書》將其定義為:“對新聞事件作深入分析并預示其發展趨向的報道方法。”[5]深度報道系統地提供關于新聞事件的所有相關信息,并探求新聞事件發生的因果聯系及其社會意義。其深度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報道的廣度,即詳盡地報道關于新聞事件的一切信息,還原事件發生的整個過程;二是報道的深度,即深入探究新聞事件的內部因果關聯,闡釋其對社會的意義。

深度報道將新聞事件放在社會背景中去考察,將其看做是動態的過程,有其引發的社會緣由也有其產生的社會結果。因此,深度報道在原有的新聞報道五要素之上增加了一個“how”,變成了何時(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事(what)、何故(why)和如何(how)六個要素。這樣,在深度報道中新聞具備了“how”的成分,與知識中的“how”相對應,新聞也就從單純的信息走向了知識。從這個角度來看,深度報道就是在向受眾傳遞關于新聞事件的知識。

2.整理和傳播現有知識

媒體組織除了從新聞信息中提煉和創造新知識之外,也可以成為現有知識的管理者和傳播者。當今是信息社會,尤其在新媒體興起后,傳統媒體組織不再成為信息生產和傳播的壟斷者,人人都可以利用互聯網進行信息生產和傳播。信息不再是稀缺品,反而成了富余物,并由消除不確定的因素變成了不確定本身。這些變化,將促使傳統媒體組織從信息生產走向知識生產:一是豐富的信息需要轉化為更可貴的知識;二是傳媒組織的專業信息生產者和傳播者身份受到沖擊;三是傳媒組織作為一個專業的機構,與個人的知識生產相比,在知識生產上仍具有天然的組織優勢。

傳媒組織成為知識的生產和管理者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傳播現有的知識。比如電視臺開通專門知識頻道和制作專門的知識性欄目,以中央電視臺的科教頻道和《百家講壇》欄目為典型案例。《百家講壇》以講座的形式在電視上廣泛傳播歷史、文化、生物、醫學和經濟等方面的各種知識,“建構時代常識,享受智慧人生”,在社會上取得了很大的反響。易中天品《三國》,于丹讀《論語》,王立群講《史記》,在傳播我國傳統文化知識方面產生了很大影響,引發了新一輪的傳統文化學習熱潮,傳媒機構也在傳播知識產品同時,獲得了好的經濟效益。二是整合現有信息生產出新的知識。比如報紙可以增設以行業為特征的專門性副刊,提供行業的關鍵性信息。以汽車為例,通過收集和整理相同級別車輛的有關參數,并加以對照,可以為人們購車提供必要的決策知識。

3.提供社會化的知識生產平臺

與傳統媒體信息生產的“專業化”相對應,網絡媒體則可以提供一個平臺實現知識生產的社會化。所謂“社會化”就是知識的生產由“未經選定的人群”來完成,它向所有人開放。互聯網上的知識社會化生產有兩種方式,一是以維基百科和百度百科為代表的大規模協作生產的模式。大眾可以圍繞一個開放的詞條不斷進行更新,創造出一個任何人都不擁有的“百科全書”,而這個“百科全書”也是對所有人開放的。另一種則是以百度知道和新浪愛問為代表的問答式知識生產模式。這種方式是任何人都可以提問,任何人也可以回答問題,且答案也是向所有人開放的。

注釋:

[1]黃楚新主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聞報道》,浙江大學出版社,2010年版

[2]珂平主編:《知識管理學》,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3]陳嘉明:《知識與確證:當代知識論引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蔡雯:《從“超級記者”到“超級團隊”——西方媒體“融合新聞”的實踐和理論》,《中國記者》2007年第1期

篇3

論文摘要:中國文化概論課程作為素質教育必修課程,如何能在有限的學時內激發學生最大的學習興趣,這對教師傳統教學方法形成挑戰,本論述試以思想文化中的道家思想為例,結合筆者教學實踐,來闡述中國文化概論課程普遍適用的教學方法。

中華民族具有悠久的文明歷史,擁有源遠流長、豐富燦爛的文化創造和積累。這些歷史性的文化遺存,既真實記錄了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生存、成長所走過的漫長歷程,也為我們今天乃至將來創建新的文明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因此,從文化學的角度考察、闡釋和研究我們民族在歷史上創造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過程,對于我們總結歷史的經驗和教訓,探索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規律,以及提高全體人民的人文素質,都將是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中國文化概論作為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一門基礎課程,旨在幫助青年學生了解祖國的傳統文化,提高人文素質。1999年,教育部將中國文化概論課程確定為高等院校的主干必修課。中國文化概論是一門研究中國文化現象、體系和規律的綜合性學科。它是“高校所有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基礎性、綜合性的人文類核心課程”,具有其他專業性課程不可替代的基礎地位。

在教學實踐中,體現文化概論課程的基礎性,將傳統與現實結合,開拓學術視野,延伸思維觸角,一直是文化概論課程努力的方向。其中,中國思想文化作為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如何讓學生把握先哲思想的精華,領會其在現實中的應用,并能融匯到自己的人生思維中,是我們在教學中值得思考的。筆者試以道家哲學中老子的“無為而治”思想作為個案,結合教學實踐,淺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課堂教學方法,以供參考。

道家思想以老子為初創,《道德經》言簡意賅,博大精深。老子以深邃的智慧,探討了宇宙的形成與自然的規律,國家的治理與人類身心的修養等一系列重要問題,提出了“道”、“自然”、“無為”等著名的哲學概念,給人們以無窮的思想啟迪。兩千多年來,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文化學、科學家乃至普通平民,紛紛從《道德經》中汲取智慧。如果學生文史功底薄弱,在理解上容易出現似是而非的狀況,所以在教學中我們首先明確“無為而治”的思想內涵。

無為而治最早的出處源自《論語·衛靈公》:“無為而治者,其舜也與?”無為:無所作為;治:治理。自己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當政的時候,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后泛指以德化民。“無為”作為一種政治原則,在春秋末期已經出現。使“無為而治”系統化而成為理論的是《老子》。他們認為統治者的一切作為都會破壞自然秩序,擾亂天下,禍害百姓。要求統治者無所作為,效法自然,讓百姓自由發展。“無為而治”的理論根據是“道”,現實依據是變“亂”為“治”,“無為而治”的主要內容是“為無為”和“無為而無不為”,“無為”,常被誤解為消極避世,無所作為。其實,所謂“道常無為而無不無”,表面上守弱處靜,無所作為,實際上遵循萬物的本性而不違逆,順應自然之道而知足知止,就已經是有所作為,也能無所不為。老子說的“治大國若烹小鮮”最生動的說明了“無為”與“無不為”的關系:治理國家猶如煎小魚,煎小魚亂攪就會攪爛,不亂攪,就是無為。用這種“無為”的辦法煎好了魚,治好了國家,就叫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這樣也就達到了“無不為”的目的。

在解釋清楚“無為而治”的基本內涵后,我們可以進一步引申,其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就是對“無為而治”的最好實際應用。可以采用多媒體教學的方式,例如圖片與科教片結合以此激發學生進一步探索的學習興趣,之后進行相關的總結。這里我們進行簡單的說明。

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寶庫中的一顆璀燦明珠。李冰創建都江堰,2260余年來,川西10余州縣“水旱從人,不知饑懂”,成為天府沃土。故史稱之為“川西第一奇功”。而今,都江堰也是正使用著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川西平原、川中丘陵地區1010萬畝良田和提供7市36縣的城市、鄉鎮的工業用水、城市用水,養殖業用水,旅游業用水。如此通古貫今,造福于人類的大型農田灌溉水利工程,全世界唯此一處。中國文化講究天人合一,堅持以和諧為本。表現出來就是“無為而治”、“因勢利導”。都江堰無壩,是“天人合一”思想的結晶。都江堰主要功能是灌溉農田。李冰修建都江堰時是為“避沫水之害”、行舟、溉田。防洪排澇,是那時保全川西居民性命,改造川西濕地,發展農業的當務之急。都江堰建成后,創造出了川西平原“江村事事幽”的優美人居環境。

通過介紹都江堰的文化意義,學生在無形中對“無為而治”的抽象思想就有了形象的把握。但是如何與自身、和現代生活相結合,讓自己能夠智慧生存,我們可以適當的舉例,引領學生舉一反三。

用現代管理學的事例來讓學生感受“無為而治”的奧妙。老子的思想是管理哲學,是一種智慧,這種智慧卻是將管理引人新的境界的“大道”。老子的無為思想,具有直接的現實意義—“治大國如烹小鮮”,直至無為而治,是管理的至高境界。將老子的無為思想運用到現代管理藝術中,結合現代科技的發展,辦公自動化與信息化的迅速發展,虛擬空間的存在也日益滲透到管理實踐中。美國管理專家畢可斯描繪了這樣一幅畫面:由于信息技術的日益進步,未來企業的辦公室工作,有人在外面拜訪客戶,所有的工作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這種趨勢,恰恰也為管理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它打破了傳統的權威管理和嚴格管理,意味著組織的分權,把權利從領導者手中分散到組織成員中,成員獲得了獨立處理問題的機會。領導支持、指導、協調成員的工作,激發成員的智慧。這時領導就是集體智慧的網絡,大家通過網絡分享信息,形成一種“無為管理”的管理理念。所謂“無為管理”并不是取消管理,而是管理進人更高層次和更高境界,人人都是管理者,都是重大決策的參與者,也是決策的執行者。管理達到如此境界,才能使領導者擺脫日常事務,面對未來,縱觀世界,審時度勢,籌謀大計。貌似無為,事實是更加有為,更加有效率。老子的自然無為之道,是一種高度的政治智慧,是一種高明的管理方式,反復體味這一思想,從終汲取政治智慧和管理智慧,可以使我們減少失誤,少走彎路。

在具體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圖標與動畫結合的方式來說明無為而治的現代管理學應用,形象生動,便于說明。

在中國文化概論課程教學中,我們發現,初接觸中國文化理論的學生,大都會因其茫如煙海和博大精深而產生畏J嗅心理,故而教師必須始終做到把自己真正消化的知識和體悟用最簡單明了的形式表達出來,必要時輔助采用多媒體教學軟件。打消了學生在認知上的困難和顧慮以后,就可以在學生學習這門課程的目的性上傾注心力。我們認為,文化情懷的熏陶和文化生活的創造,是該門課程的最終目的之所在。通過研修課程,希望學生都能過“一種有文化氣質、有文生情調、有生命意義的生活方式。在這種文化生活里,華貴而不可有銅錢臭,簡樸清素而不可遨遏無禮數。”。所以在教學方法上,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1)師生課堂討論(按各重點、難點章節安排):在上課時事先提出討論任務,學生聽完課后,專門安排一節課進行課程討論。事先指定個別同學帶頭,其他人自然跟上。教師和學生坐在一起,聽完一位發言后,先讓其他學生提問,然后作出點評。隨后下一位學生發言,照此進行下去。每學期可以安排2次一3次課堂討論,旨在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演說辯論能力。

(2)多媒體演示、參閱網絡:盡量結合學生自己的專業,思考文化現象,在作業中體現出來,提升對傳統文化的興趣。

篇4

一、四教并行,雁陣效應

集團制訂了校本培訓三年發展規劃與學期實施計劃,系統策劃校本培訓,形成校本培訓資源庫。精心組織“菜單”培訓,精心策劃“四教”行動,精心培育“四動”機制。在集團內部推進“骨干教師帶教、集團教師走教、優秀課例點教、團隊契約支教”四教模式和“文化互動”、“校區聯動”、“骨干帶動”、“教師主動””四動機制為主體的師資隊伍發展模式。

1.“集體婚禮”,團隊契約式支教。

到底采用怎樣的方式能夠更快更好地促進各個校區的發展,集團對校區展開調研,結果發現,支教或結對,派去一個或幾個老師,只會影響所在班級,對提升整個集團校區水準力度不夠。要改變校區教育現狀,就要努力消除本部、校區二元結構,將新的管理經驗和教學理念植入學校,再加以積淀,形成新的合作理念和文化,真正提升校區教育水平。我們稱之為“團隊契約式支教”。

我們認為“選擇管理者、骨干教師很重要”。本校區各個學部精心挑選具有豐富的教學或管理經驗的骨干教師,分別派出一個學部的骨干教師到合作校區,其中包括管理人員和一批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集團本部優秀教師的到來給校區注入一股清新空氣,每月周一至周五全天候派老師到各個校區,他們全身心地投入教育教學工作,在校區形成良好的示范效應,打破當地教師固有的教學理念和方式。通過選派有經驗的管理干部和骨干教師負責參與學校教育、教學等各項管理工作,在為期2年的時限內,通過“團隊契約式支教”的方式輸出教育理念、管理模式、教學方法和師資隊伍,切實提高合作校區的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使每個校區培養自己的名師,人人成為骨干教師。

“團隊契約式支教”是湖小集團化辦學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合理配置全集團優質教育資源的創新之筆。采取“團隊契約式支教”模式對于推進校區內涵發展主要凸現四大價值:一是切實解決了現行體制下學校人、財、物等資源跨區域流動難的問題,實現集團本部優質教育資源有效輻射校區;二是通過引進專業化的服務,有效提高了校區管理水平與教學效率,促進教育均衡發展;三是組織優質教師團隊實行合作,為校區植入新的教育理念與教育教學管理辦法,有利于促其轉變思維方式,塑造符合教育現代化要求的學校文化,有助于加快教育現代化進程;四是對相對薄弱的校區實行“團隊契約式支教”,推進行政管理、品牌學校獨立參與評價的管、辦、評分離與聯動模式。

2.“柔性流動”,專職教師走教。

學校教育集團積極構建校區和諧、競爭的機制,營造校區良好的內部生態系統。一方面學校將通過學部與校區簽訂“團隊契約式”的支教方式,另一方面實行學校人事管理制度及人才政策的創新。

(1)積極倡導“銀行效應”。在不與學校重大利益矛盾的前提下,參照“足球隊員摘牌轉會制”的操作模式,擬推行“教師摘牌交流、合理轉會”的嘗試,使教師在校區校際之間“合理、自由、自愿”活動;提高教師對學校品牌的忠誠度;

(2)完善人才“柔性流動”政策,做到“關系不轉,剛柔相濟,以柔為主;引人與引智結合,以引智為主”。引進名優教師、專職教師到各校區兼職、講學、帶徒。語、數、外教師定期輪崗,校區間互相交流,其他學科教師在相對穩定的前提下,繼續推行跨校區上課,走校區上課。

簽訂團隊發展契約后,各個學部與校區的教師打通使用、兩個校區的教師進行輪崗,一方面盡可能為各個校區配備英語、計算機、音體美等學科的專職教師,如給周家巷校區、花園校區配備音樂、美術專職教師,給新湖校區、花園校區配備計算機、音樂、美術、體育等專職教師,對于大壩和何留校區則讓本部優秀專職教師到各個校區走教進課堂,專職教師進駐校區,使校區單一的語文、數學教育轉變為多樣化的體藝教育、綜合實踐教育等,讓校區學生接受到完整的、規范的課程教育。二是教師安心扎根校區教育。由于受本部、校區二元結構的影響,校區優秀教師總是單向流往本部,很難形成一支穩定的優秀教師隊伍。團隊合作后,兩校教師打通管理,消除以往的“城鄉”教師的身份差異,即使在校區任教也可享有與本部教師同樣待遇,到校區走教的教師還享受一定的課時津貼。三是校區家長放心將子女就近入學。通過走教,變“學生家長跑、校區孩子跑”為“集團本部主動送優質教育資源下校區”,有效緩解校區學生擇校矛盾,各個校區首次出現學生回流的局面,真正實現教育為新農村建設服務。

3.“魚漁兼授”,骨干教師帶教。

學部的入駐管理,各個校區普遍表示歡迎。周家巷小學的吳忠校長說,這是集團優質資源輻射校區的一次大聯動。集團優質資源的到來,可有效提高校區的管理水平與教學效率,使校區孩子在家門口就能聆聽名師講課,校區教師也能隨時隨地得到名師指導。

大壩校區的殷建平校長說,兩校(部)“聯姻”后,將采取“人員互換”、加強聯合備課、“師傅帶徒弟”等形式,切實提高當地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管理水平。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各個校區除和學部簽訂團隊合作契約外,還委派一名副校長負責蹲點該校區的工作。校長、教師到校區直接從教是湖塘橋中心小學輸出服務的一種重要方式,但我們強調,更重要的是輸入教育理念、管理理念、管理模式、教師培訓機制、教育教學方式等全套服務,激活合作校區自身的“造血”功能,盤活人力資源,最終自立發展。

4.“優質反哺”,優秀課例點教。

把優秀教師的成功課例公布在信息平臺上,各個校區和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點擊這些菜單,邀這些優秀教師走進自己的課堂為學生授課,讓優秀教師的資源最大化。促進青年教師的成長,促進各個校區的發展,在全區教育系統和湖塘鎮廣大人民群眾的心目中建立良好的形象和聲譽……在這基礎上逐步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好,人好我轉,錯位競爭,田忌賽馬,賽出駿馬,人人成才。

“理念”要先行,“操作”也要跟上,要把理念變為可以操作的環節。我們建議各個學部對自己的管理經驗進行梳理,并將其還原為過程和細節。細節化才能規范,規范才能有效率。學校辦學質量提高的核心是師資,湖塘橋中心小學教育集團抓住這個關鍵,把重心放在師訓機制的輸入上。本校區向各個校區輸出特有的師訓模式,讓校區青年教師在模仿、理解中學習先進的教學法,并把教學論壇作為備課組、教研組活動的有效載體,在教師熱烈探討課堂教學長短的過程中,教研風氣逐日養成。當然,各個學部并未拋棄傳統師訓方法,在各個校區建立師徒帶教制度,請名師現場診斷、現場示范,同伴互助,脫產培訓……師訓在新舊方式結合中有條不紊地開展。

二、分層培養,價值融合

在全體教師中形成“人人爭做發展型教師”的教師團隊發展愿景,學校設立“名師課堂”,給教師施“經驗之肥”;開設“百家講壇”,給教師施“理論之肥”;成立“導師團”,給教師施“操作之肥”。制訂《湖塘橋中心小學教師專業發展快車道行動計劃》,設置快車道發展。

1.啟動“動車組”。

引導湖小教師成為自身有動力裝置的“動車”。 動車組重點吸納集團內已經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為他們的發展提供個性幫助。引領教師人人挖掘并形成持久的內源性動力,“自我發展、發展自我”。教師自我申報、自尋良師,集團提供平臺與保障,為實踐雙導師制提供發展的外源性動力。

2.助推“青研組”。

青研組成員主要是走在發展快速道上的青年教師,集團通過組建青研組幫助他們縮短成長期。加強青年教師培養,縮短成長期。堅持兩手抓:一手抓業余黨校、道德講堂、師德師風建設,幫助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一手抓師能,每周相約進行集體培訓學習,開展課例輔導,科研輔導。

集團名優教師培養成效突出,骨干教師群體不斷壯大,三年內新增五級梯隊61人,目前學校五級梯隊人數已經達到全體教師數的45%。

3.建構“指導組”。

全面實施課程改革,做好國家課程的校本化、校本課程特色化實施。為了加強學科的建設,成立九大學科專業指導組:語文學科、數學學科、英語學科、音美學科、校本課程、體育學科、健康教育、綜合思品、信息這些學科專業指導組,選派集團中具有專業話語權、有學科影響力的校長作為學科指導組領銜人。成立了以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為首的工作室。

大自然中有一種現象,雁群在天空中飛翔,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陣或一字斜陣,并定時交換左右位置。生物專家們經過研究后得出結論,即雁群這一飛行陣勢是它們飛得最快最省力的方式,因為它們在飛行中后一只大雁的羽翼,能夠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產生的空氣動力,使飛行省力,一段時間后,它們交換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側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氣動力緩解疲勞。管理專家們將這種有趣的雁群飛翔陣勢原理運用于管理學的研究,形象地稱之為“雁陣效應”。

篇5

論文關鍵詞:教學研究;創新教育;發展

一、引言

教育作為由來已久的一種人類實踐活動,通過系統、有序、規范的方式傳授人類生產、生活經驗。教學作為傳遞知識、傳承文化的重要方式與手段,通過相對有效、集約的途徑,使個體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人類歷史經驗的精華。培養人、造就人是其不變的主題,但是具體的培養目標、規格、方式和手段則表現各異[1]。教學研究就是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有目的、有意識地對教學領域中的現象進行研究,以探索和認識教學規律,提高教學質量。教學研究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是改進教學、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活躍學術氣氛、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當創新的理念與要求和教育實踐活動相結合時,現有的教育體制、培養方式、人才培養規格等必然面臨挑戰與革新。我們需要高度重視這些問題,堅持用科學發展觀統領教育全局,以提高教育質量為中心,大力開展教學研究,不斷創新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促進教育學學科的不斷完善與成熟。

二、加強教學研究的必要性

對教學研究的探討,既可以從目的論層面,憑借縝密的哲學思維,對教學的目的進行價值探討,用應然的規范屬性或價值法則予以說明;又可以從工具論或方法論層面,憑借心理學、社會學、管理學等學科的知識,對教學的手段、方式、方法進行科學的探討。在創新教育的背景下,教學研究必然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研究內容與特點。

(一)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

2010年7月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教育改革發展的戰略主題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這是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時代要求,核心是“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重點是“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著力提高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如何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成為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的核心,創新精神的培養與實踐能力的提高成為教育改革的重點。

無論是知識經濟時代對教育重要性的再認識,還是一系列指導性文件中對創新教育、教育優先發展地位的確立,都對教育的改革發展、教育對社會發展貢獻率的提高寄予厚望,教學研究通過對教學領域各種現象的剖析和改進,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適應社會發展進步的要求。

(二)實現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關鍵

眾所周知,教育是一項復雜、長期、持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關系到國家與民族的命運和未來。縱觀我國教育發展歷程,每次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創新都引起了教育的大發展。而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創新都是教學研究的成果。可以說,沒有教學研究的發展,就沒有我們今天的教育進步。今后教育要發展、要創新,教學研究就需要永不止步,不能停止。

(三)推動師資隊伍建設的途徑

眾所周知,教學任務的順利完成和教育目標的完美實現,離不開兩支隊伍:一是教師隊伍;二是學生隊伍。其中教師是教育教學的主導力量,因此我們教師要認真完成教學工作,努力提高教學水平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為社會培養棟梁之才,努力成為一名名師。教學中教師的品牌對教學研究的成效影響是非常大的。比如:名師名堂、百家講壇,表面上看與我們的普通授課沒什么兩樣,但為何會給聽講者的感覺和收獲卻截然不同呢?其中的奧秘就在于這些是名師在講。名師一流的水平、一流的方法、一流的手段加一流的設計使講課幾近完美,這實際上是一種典型的建立在高水平基礎上的高水平的教學設計。要想成為名師,就要不斷地進行教學研究,探索教學新方法和模式,與時俱進,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三、推動教學研究的建議措施

(一)育人為本,完善教學

1、創新教育的實施強調以育人為本,教學研究有利于教師深刻理解創新教育的內涵,更好地履行崗位職責。教師以“傳道、授業、解惑”為己任,除了具備扎實系統的專業知識外,嫻熟掌握教學方法也是其履行教師職責必不可少的,教有教法、學有學法,教師教法得當是為了學生學有所得,教學研究中對科學方法的關注研究有助于對人類知識文化的傳遞、繼承乃至發展、創新。  2、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漸次提高創新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要求隨受教育層次逐級提高漸進發展,這一過程符合教育規律和受教育者個體的身心發展、學識積累的規律。人力資源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教育是開發人力資源的主要途徑。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教學研究在教育目標的框架內對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作出合理有序的安排,滿足不同時期學習能力發展關鍵期的要求,促進個體的全面發展;另一方面,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當的教育,尋求個性化培養與學生身心發展共同規律的契合點,營造良好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二)把握差異,聯系實際

現代教育規模不斷擴充、形式類型多樣化的進程中,不同類型、不同層次教育間的差異性日益顯著,即使是同一層次的教育也由注重共性向彰顯個性轉化。由于學科邊界的存在,同一學科的教師往往會形成特有的學科語言。因此,創新教育的背景下,對各科教學法的研究也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方面。教學研究的目的在于確認共性的前提下,尋求產生差異的內在機理,把握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學校由于其發展定位、培養目標、學生來源的不同,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材選擇、實踐手段上的差異。通過教學研究,將教育活動的三要素教師、學生和教育內容緊密結合,在客觀環境與社會交往的共同影響下,把握教學規律,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

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既需要具備創新精神的一大批高層次拔尖人才,同時對普通勞動者的技能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形成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產業結構調整要求、體現終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協調發展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滿足人民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需求,滿足經濟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現有的教學研究中,對職業教育特點與功能的把握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明晰職業教育教學手段、教學方法的特殊性,注重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的有機結合,構建體現職業教育特點和人才培養規格要求的教學體系。

(三)用制度強化教學研究

離開水平去談教研創新,提高教學實效性就會成為一句空話;離開發展去談實踐智慧,就是為落后尋找借口。因而,提高教師的素質與能力水平、完善制度的設計與實施環節是提高教學實效性的重要因素。其中,政策就是導向,制度就是保障,起到的是先導和預設的作用。因此,讓一切教學研究的創新源泉充分涌現,讓一切有志于教研創新的教師的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設立制度去調節行為、規范關系,促使現實向人們所希望的方向發展,保證行為主體能獲取與其努力相一致的收益,在政策支持、評價激勵、培養人才等方面給予明確的、有力的、可持續的制度保證,建立合理化、規范化的教研創新制度勢在必行。

篇6

doi:10.3969/j.issn.1006-9682.2011.12.030

摘 要: 本文主要論述了高校圖書館在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中所處的地位和職能,分析了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的現狀,探討了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關對策。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問題;對策

數字時代,信息素質已成為當代大學生必備的基本素質之一,信息素質的培養也成為教育界和圖書館學界老生常談的話題。高校圖書館具有資源、技術、設備、人才等優勢,擔負著培養大學生信息素質的重任。研究高校圖書館和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其目的一方面在于探索高校圖書館如何更好的做好信息素質教育工作,不斷深化教育過程中的指導理論和實踐;另一方面在于以高校圖書館為試點為眾多公共圖書館提供信息素質教育方式的參考。筆者認為進行信息素質首先要改變觀念,信息素質本身就是一項綜合的素質教育,信息素質教育的提升必須汲取其他素質的營養。同時針對信息素質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關解決措施,力圖為圖書館學界在實施信息素質教育提供一定借鑒。

一、信息素質教育

(一)信息素質教育的內涵

素質概括起來可理解為通過先天遺傳與后天培養,經過長期內化的積淀,逐漸形成比較穩定的可以長期發揮作用的基本特征。素質教育就是對公民的基本品質的教育,它是符合個體身心發展規律的教育觀,按照當今社會的多元化需要,依據個人的智能差異、個性差異和潛能差異等進行開發、完善、塑造以達到全面提高綜合質量的教育目標[1]。素質教育的內容可概括為:文化素質教育、思想道德素質教育、身心素質教育、勞動素質教育、信息素質教育。

在素質教育的眾多內容中,討論尤為熱烈的當屬信息素質教育。信息素質這一概念最早由美國信息產業協會主席保羅•澤考斯基提出的,并被解釋為“人們在解決問題時利用信息的技能”。 所謂信息素質就是在信息環境的影響和教育機構的作用下,社會個體成員所應該具有的比較穩定的信息特質。2002年美國路易斯維爾大學圖書館館長Hanelore rader說:“信息素質是判斷何時需要信息,并有效的定位,獲取和利用信息的一系列能力的總和。”[2]信息素質的內涵主要可歸納為:信息意識,信息能力,信息道德三個方面。信息素質教育簡而言之就是以培養讀者信息意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為主要內容的教學過程。

如果把信息素質比做一臺要正常運做的計算機,那么信息意識無疑將是軟件,信息能力是硬件,而信息道德則作為保障進程順利運行的各項標準而存在。如何讓這臺計算機存儲的資源更豐富,格局更合理,高校圖書館作為信息素質培養的主戰場,擔負著巨大的責任。

(二)信息素質教育與素質教育關系

通過對信息素質教育與素質教育概念的比較,不難發現素質教育的實質是提高人的綜合素質,其中當然也包括信息素質方面的教育。而信息素質教育從其廣義的含義和目的上來看,它強調的是各種信息品質的綜合,如信息意識,信息能力與信息道德品質的培養涉及到素質教育中的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教育等多方面。由此可見,信息素質教育與素質教育是不可分割,相互統一的,從其概念外延來講,信息素質不僅僅是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一種綜合素質,信息素質教育不是單純的檢索能力的培養,它同時也是高校圖書館從信息服務角度對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

高校圖書館實行信息素質教育除了要向學生傳授系統的科學文化知識外,“要讓學生感受,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思維習慣,重視培養學生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語言文字表達能力以及團結協作和社會活動的能力”。[3]這也是信息素質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的現狀

高校圖書館立足于自身各項職能優勢,在對服務用戶的心理,生理,專業知識積累等狀況調查之上,進行了一系列教育計劃的設計和開展,并取得了一定成績。

(一)以文獻貯存流通開放為基礎

在進行信息素質教育中,高校圖書館以其基本職能為基點,大力發展館藏文獻資源,合理調整文獻資源布局,開展參考咨詢服務,推薦導讀服務等,為讀者學習研究中獲取豐富的文獻資源提供了保障。加上圖書館本身就是一個開放自由的信息貯存體,其自由互動優勢無可替代。眾所周知在高校教育中,教與學一直是一對基本的矛盾主體,所教授的知識可能受教材內容陳舊,教師自身的知識素養積累各異或表達方式不同,學生的素質水平參差等因素的影響,致使教學雙方往往對教學結果不甚滿意,從而影響教學效果,而高校圖書館的開放自由恰恰避免了師生面對面交流問題時學生存在心理壓力這一問題,從另一個側面更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與潛能。

(二)以課程教學專題講座為核心

高校圖書館一貫重視用戶的教育與培訓,主要通過課程教學、培訓講座、參觀輔導等活動,幫助用戶了解圖書館、熟練使用圖書館資源,全面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高校館在發揮其教育職能過程中,通過對學生用戶的心理特點,信息需求特征開發部署了不同時期的教育計劃。如,針對剛入學的新生,圖書館重點進行圖書館的應知應會教育,圖書館參觀輔導,信息檢索課程入門等工作。對于中高年級學生,圖書館著重培養學生在專題調研方面的能力,各類型專題講座,電子文獻數據庫操作培訓是對這一群體進行信息素質教育的重點。目前,在我國各高校的信息素質教育計劃中,“文獻檢索與利用”等系列課程一直以公選課,通識課的形式貫穿大學高等教育始終。

(三)以圖書館文化教育為輔助

近年來高校圖書館越來越注重將圖書館自身的文化內涵通過一系列活動潛移默化到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中去。讀書文化節,圖書漂流活動,高校名師講座,百家講壇等極大的豐富了大學生的課余活動,學生在不自覺中關注圖書館,接近圖書館,從而開始主動的認識圖書館,最終加深其對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利用的興趣。借用公共圖書館的這些文化講堂形式,高校圖書館的文化講壇模式在高校學子中也大受歡迎。這也是高校圖書館間接將其文化職能貫穿信息素質教育的一個良好突破。

三、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問題分析

(一)強調信息能力,淡化信息意識教育等因素

據了解,當代大學生的信息源主要還是來自于課堂,很多同學除了寫畢業論文,平時一般不會就某個研究目的去圖書館查閱資料,有的人根本沒有利用計算機網絡通過專業數據庫獲取信息的意識,大學生中從未翻閱過百科全書,科學年鑒和本專業核心期刊的大有人在。而他們當中的大部分人都是在入校時參加過高校圖書館檢索課程定期和不定期學習的,但由于他們對信息的價值和作用缺乏足夠的認識和理解,信息意識和科研意識淡薄,因此無論接受多少信息能力培訓,他們的信息素質都不會得到質的提高。

(二)重技術服務,輕效果評估

無論是從讀者培訓時的信息檢索,數據庫利用,還是導讀服務的開展,直接目的都是為了提高用戶掌握利用圖書館文獻資源的能力,然而對學生掌握信息后的吸收利用情況是很少進行評估分析的。這就好比一位醫生只把藥開給病人,卻不甚關注病人是否治愈。也就是說圖書館用戶對獲取的信息是否是滿足其先前期望的那個信息,這類信息有多少能夠轉化為知識,同時這些知識對學生用戶哪部分素質有所提升等問題的研究是不夠深入的。從學生角度來看高校圖書館只是側重于完成與圖書館信息資源利用相關的信息素質教育,對于素質教育的其他方面則更多的交給了讀者用戶自身或是院系,社會的其他等機構。

(三)與高校科研教學配合不協調

高校圖書館的眾多信息服務項目中,與具體教學,院系直接聯系的服務項目并不多,以學科館員服務為例,盡管是分派至院系,但針對目標是教學科研,與學生的面對面接觸幾乎是空白。此外的諸如文獻傳遞服務,課題查新等對學生群體而言利用率極低,咨詢服務,書評,培訓服務對學生的吸引度不足。例如,在平日學習過程中多數同學都迫切希望圖書館根據不同專業的閱讀心理,列出傳統素質拓展相關書目,進行定期新書導讀工作,而圖書館在了解學生閱讀心理方面總處于被動。集中于科研,對學生信息需求心理研究不足,信息服務的主動性和前瞻性不強。

(四)文化特色應用性不強

近年來,高校圖書館在信息素質教育的硬件和軟件方面無時無刻不追趕著時代的步伐,然而當回首我們所取得的有限成績時,往往整個圖書館學界都會陷入沉思。國外有的教學理念,特色方法,不經多少時日我們也能借鑒,然總是收效甚微。借用著名中科院院士李幼平的話說就是我們對圖書館服務的理念理解不夠,引申為對圖書館文化特色的應用不強。高校圖書館進行信息素質教育的第一步是吸引讀者從而留住讀者,如果說文獻資源是物質基礎,那么圖書館的品牌文化特色就是無形的精神基礎。而縱觀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信息素質教育過程,將本館文化應用到影響讀者的高校館并不多。這樣圖書館在讀者心目中的形象也只能大多停留于圖書的借還。

四、高校圖書館信息素質教育問題的相關對策

(一)調整信息素質教育方針

針對信息素質教學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高校圖書館一方面應對目前文獻檢索課的教學內容及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力求與學生日常專業學習相結合,降低其對選修課不重視感;另一方面從影響高校學生思維,心理,行為的其他素質及社會現象出發進行研究,努力增加與學生用戶溝通的近似認同感,如通過導讀服務積極推動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潛移默化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道德修養,科學精神,知識素養,能力素養等,開拓學生的思維,再如就近期某一社會現象熱點問題開展圖書館文化論壇等,貼近讀者生活激發學生探究信息知識的熱情。只有當讀者真正體會到利用圖書館的意義時才會更積極主動的去配合圖書館方面的工作同時也完善自我。

(二)信息素質教育標準化

針對前述問題二,高校圖書館急需呼吁信息產業部門或高校就信息素質培養評估做出相關標準的明文規定。急需在高校或圖書館建立獨立的信息素質教育專業機構或部門,推動素質教育走向標準化,量化考核。

1、信息素質教育標準化

美國大學和研究圖書館協會(ACRL)認為:高等教育機構的中心任務是培養終身學習者,信息素質教育是終身學習的關鍵。因而在其起草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質標準》中不僅將大學生信息素質的培養細化為88項指標,并且還明確指出哪些方面由教師負責;哪些方面由圖書館員負責;哪些方面由教師和圖書館員共同負責。[4]而我國高等教育目前在這方面幾乎將信息素質教育的重任多半交予高校圖書館,忽視了信息素質教育同時也是綜合素質教育這一問題。

2、信息素質教育內容標準化

雖然我國高校圖書館在信息素質教育中遵循的模式大相徑庭,“入館教育―信息檢索課―專題數據庫培訓講座”,但在課時設計,教學教材,課程深度,教學方式等方面因高校館的師資力量不同存在很大差異,沒有統一的標準做參照很可能使得學生因高校在教材選擇的差異產生信息素質培養的差距。這也是及不利于信息素質教育順利開展的。

3、信息素質教育效果評估標準化

學生信息能力,信息意識,信息道德方面取得的成績是信息素質教育的最終成果,對于采用什么方法進行度量評估這是高校圖書館在實施信息素質教育中很少關注的一方面。這與信息素質教育的非強制性,考核無標準性有相當大的關系。高校圖書館應該也必須在實踐中摸索建立自己的評估考核部門,這樣才有利于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教育質量的提高。

(三)建立圖書館的教學信息服務網

眾所周知在圖書館建設中為了促進館間合作建立了圖書館網,在圖書館基層信息服務中同樣也應建立一個個相應“據點”,聯結后形成一個完整的服務體系。

1、建立教學信息服務的硬件基礎是校園網絡的普及

信息時代,高校圖書館必須把計算機,網絡作為信息素質培養的新突破口,大力發展現代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通過教育寬帶網實現電子教育、遠程教育、文獻信息資源共享、多媒體課件共享等諸多服務內容,為學生獲取信息提供了更廣闊的場所和多樣的途徑。然而,將資源僅集中在圖書館這個圈子內信息素質教育的輻射面將是極其有限的,高校圖書館應呼吁高校信息化建設更加深入學生群體,加強校園網的建設和維護。

2、建立教學信息服務的軟件基礎是“人”

高校圖書館工作者,也是高校教師的一部分,為了傳道授業解惑,其隊伍信息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信息素質教育質量的高低,因此近年來眾多高校圖書館必須重視通過在職培訓、進修、開展知識講座、組織相關知識競賽等多種途徑加強提高圖書館館員的綜合素質,包括信息敏感意識、信息分析能力、計算機能力和外語水平。同時高校圖書館招聘門檻日趨伸向研究生,博士生更能體現高校館對高素質館員的需求。這從另一方面也為高質量的信息素質教育提供了可靠保障。

3、圖書館員嵌入信息素質教育計劃

ACRL關于信息素質標準的研究結果得到了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大學的廣泛采納,圖書館員除了獨立承擔普通的信息技能課程的教育外,還與專業老師一起共同承擔納入專業課程體系的信息技能課程的教學,共同進行課程設計,分工講授課程內容,一起開展學生輔導,使學生的信息體驗不再是孤立地學習傳統的檢索課程,他們以信息技能為核心,以各專業知識為背景,直接參與到各專業的教學過程中。美國和澳大利亞高校圖書館界關于信息素質教育的實踐已經證明了作為信息和技術的集散地,同時也擁有大量信息技術人員的圖書館,在開展信息素質教育中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4]。

(四)推崇高校圖書館文化,打造圖書館精品“文化大餐”

圖書館文化是本館多年人文精神和文化氛圍的積淀,確立圖書館的文化特色并積極介紹給用戶,是吸引讀者關注,帶動讀者學習,從根本上建立讀者與圖書館“情結”的基礎。如果一個圖書館毫無特色,在管理或是服務上沒有自己的文化內涵,不能給人以特別的感覺,那么對于讀者而言這個圖書館就僅僅成為一個“工具”。這與當今我們所提倡的“以人為本”顯然背道而馳。

圖書館是思想文化的匯源地,擁有相應的圖書館文化同時,積極向學生,社會推薦發展自己的文化特色是圖書館文化發揮效用的保證。這些需要通過一系列相應的圖書館文化活動來實現,此時就能夠利用到圖書館在其信息服務網中所取得的分析數據,結合高校教學,學生社團活動周期性,規律性的特點,就不同時期讀者信息需求的應急,方便,求全,求新,從眾,獵奇等心理有目的性的開展“圖書館文化論壇”“讀書文化互動交流會”“讀書導讀”等活動,全面調動起學生的求知積極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順利開展[5]。

五、結語

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的信息素質教育仍以“文獻教導”或“圖書館教導”為主,而這種教育方式已不能滿足學生有效的使用新的檢索工具的需要。因此,我國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對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進行多途徑、多渠道的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勇于實踐,利用圖書館這個資源寶庫更好的發揮其各項職能,提高大學生的信息素質,培養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完成時代賦予圖書館工作者應承擔的歷史使命。

參考文獻

[1]俞培果.論高校圖書館為素質教育服務[J].圖書館雜志,1998(5):45-46.

[2]劉瑞林.信息素質教育與圖書館[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7(4):106-108

[3]郗少青.信息檢索[M].重慶: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4:P1

[4]劉秋林.論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的創新[J].圖書館論壇,2004(01):222-223

[5]汪建林.高校圖書館讀者閱讀心理探析[J].情報探索,2006(2):11-12

[6]徐軍.高校圖書館教育職能淺談[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0(6):23-25

[7]柯平.信息素養與信息檢索概論[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5

[8]杜道群.論大學生的信息素質教育[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04(1):78-81

[9]李武.構建在線信息素質教育的應用體系[J].情報理論與實踐,2005(1):65-67

[10]王錦貴.論信息素質[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6(1):35-37

[11]郭啟松等.高校圖書館加強大學生信息素質教育創新探討[J].情報雜志,2008(1):13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