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風險管理制度范文
時間:2023-09-13 17:17:56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重大風險管理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風險管理; 上市公司; 公司價值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5937(2016)08-0072-02
一、引言
企業風險管理是我國近年來較為熱門的話題,尤其在現階段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外部環境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等諸多困難下,加強全面風險管理工作顯得尤為迫切。研究成果表明,風險管理可以通過降低盈利和股價的波動性、減少額外的資本支出、增加資本效率和發揮風險管理策略的協同效應等方式來增加公司價值[1]。作為中國企業的佼佼者,上市公司集中了我國的優勢企業和優質資產,是我國經濟建設的主力軍,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發揮著中流砥柱的作用。風險貫穿于企業經營決策的全過程之中,如果上市公司風險大量積聚、顯化及蔓延,不但會導致公司價值毀損,影響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甚至還會危害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盡管目前不少上市公司已經啟動風險管理工作,然而,現有風險管理多是基于內控規范基礎上的合規化的風險管理,還沒有達到以企業價值最大化為目標的風險管控。由此,本文針對2007―2013年上市公司披露的《風險管理制度》中存在的不足進行分析,探討如何完善上市公司全面風險管理制度建設,從而提高風險管理的有效性。
二、已披露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制度》概況
國務院國資委2006年開始在央企試點全面風險管理,2010年全面推行。自2007年以來,上市公司也開始關注和重視風險管理工作,制定了諸如《全面風險管理制度(辦法)》《內部控制及全面風險管理辦法》《風險評估管理制度(方法)》等規章制度(以下統一簡稱“風險管理制度”)。截至2013底,有74家上市公司自發對外披露了《風險管理制度》,其中有1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全面風險管理辦法》,年份分布情況見表1。鑒于現階段上市公司公布風險管理相關信息仍屬于企業自發行為,目前披露風險管理制度的上市公司數量很少,但可喜的是呈逐年遞增趨勢,說明上市公司已從制度層面入手提高企業整體風險管理水平和效率。但從近四年披露的總家數占總樣本的比例(87.8%),可以看出,我國當前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制度的建立時間比較短,加上建立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的企業只約占樣本的25.6%,說明我國上市公司整體上處于風險管理的初級階段。
在風險管理制度制定權上,為體現公司風險管理的戰略性、整合性和全局性,一般是由董事會來制定風險管理制度并向股東大會負責。從樣本可以發現,在披露了風險管理制度的74家上市公司中,有48家公司(占65%)是由董事會制定的,有15家公司(占20%)注明是由董事會下屬的審計委員會制定的,說明董事會在風險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是企業風險管理管理的決策領導機構。
鑒于金融行業的特殊性,樣本中的6家金融企業將予以剔除。
三、已披露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制度》重點內容解析
(一)風險管理組織架構體系
有效進行風險管理的前提是擁有一個職責清晰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體系[2]。風險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由主體內的一個有機的組織來實施并執行各自的職責,才能實現風險管理的目標。風險管理組織架構體系主要是明確風險管理相關部門、崗位及其相應的職責。從68家樣本公司中,發現有33家上市公司采用的“三層級”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各職能部門和業務為單位風險管理第一道防線;內部審計部門和董事會下設的審計委員會為風險管理第二道防線;董事會及股東大會為風險管理第三道防線。只有云煤能源一家公司設立“五層級”的風險管理體系:董事會為第一層級,全面風險管理委員會為第二層級,風險管理部門為第三層級,各職能部門為第四層級,各子、分公司為第五層級。風險管理體系設置的層級越多,職責劃分越明確,越有利于風險管理工作的細化,但也可能會使得風險信息傳遞及風險處理的效率降低等等。
進一步分析發現,樣本公司中有24家只說明公司各部門的風險管理職責,忽略了風險管理決策機構和核心管理機構的職責,7家公司沒有涉及風險管理各層級的職責,這顯然不利于企業對風險管理的具體實施和風險績效考核。
(二)風險管理流程
風險管理流程是確保風險管理制度行之有效的重要基礎。從風險管理流程與方式來看,68家樣本公司存在一定的差異。其中,大多數公司借鑒了《中央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指引》(以下簡稱《指引》)中風險管理流程的五個環節:收集風險管理初始信息;進行風險評估;制定風險管理策略;提出和實施風險管理解決方案;風險管理的監督與改進。有的公司設置了四個流程環節,是將風險管理策略納入風險評估環節,如德賽電池、江南高纖、久立特材等;長春一東只設立了風險評估與應對兩個流程。而出版傳媒在其風險管理制度中介紹了籌資、采購等六項風險控制的重點,沒有從整體上設立風險管理流程。整體來看,風險管理流程在形式上已初具雛形,但仔細研讀每份風險制度后發現,很多公司對風險管理流程的內容是直接引用《指引》中相關指導,并沒有根據公司自身特征對流程進一步強化和細化,在風險管理應對措施方面缺乏針對性,往往達不到事前控制的目標。
(三)危機與重大風險事件的應對
近年來,上市公司雖然整體實力明顯增強,但重大風險事件時有發生,如投融資風險、生產安全風險等,給企業和股東帶來巨大損失。重大風險的信息反饋、溝通機制有利于董事會有效及時地獲取風險管理信息,從而提高企業風險預警能力。然而,在68家樣本公司風險管理制度中,單獨制定危機及重大突發風險事件應對處理程序的公司只有7家,通常由公司審計(法務或監察)部在接到公司其他部門或分、子公司的突發風險報告后,組織評價突發事件的影響,制定風險應對方案。重大風險應對措施都是常規性的管理改善,并沒有很好地針對風險的特點,制定相應解決方案。
(四)風險管理輔助系統
風險管理制度的順利實施需要相關輔助系統的配備與支持,如風險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風險管理文化的形成、考核制度明確獎懲措施。很多公司風險管理文化還遠遠沒有形成,大部分人員認為風險管理僅僅是形象工程,并沒有將風險管理理念完全領會,最終導致諸多“低級風險”。沒有考慮風險管理在實施過程中需要其他相關輔助系統的支持,這將不利于風險管理有效性的發揮。
四、完善上市公司風險管理制度的對策建議
(一)戰略層面構建風險管理體系,厘清風險管理部門職責定位
風險管理是企業戰略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需要企業決策層給予充分的重視,應當由最高層自上而下從戰略上把控,從全局觀看待和處理企業面臨的風險問題。為避免風險管理流于形式,有條件的企業可以考慮設立風險管理專職機構,作為傳遞、溝通風險信息和及時指令的平臺和窗口,實現公司層面對風險控制的常規化和實時性。其次,風險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由主體內的一個有機的組織來實施并執行各自的職責,才能實現風險管理的目標。但是,對于風險管理的組織構成層級及范圍沒有統一的標準,同時,各個企業大小不等、規模不一,風險管理組織也會有較大的區別,但明確風險管理部門的職責定位和工作要求是成功實施風險管理的重要基礎。為保證風險管理體系運行順暢,風險管理職能部門的定位應與現有業務流程相融合。
(二)建立專項風險評估制度,動態監控重大風險管理
風險管理流程的制定尤其是應對措施需要結合公司自身情況,加強針對性,達到事前控制的目標。在根據風險評估的結果確定重大風險后,沒有規定如何對重大風險預防、監控及動態管理。由此,企業要進一步健全風險評估機制,董事會負責督導企業進一步完善風險評估常態化機制,企業高風險業務以及重大海外投資并購等重要事項應建立專項風險評估制度,在提交決策機構審議的重要事項議案中必須附有充分揭示風險和應對措施的專項風險評估報告,風險管理職能部門要堅持對上述重要事項的風險評估進行程序性、合規性審核。另外,要逐步建立健全重大風險監測預警指標體系,實現對重大風險管理全過程的動態監控,確保重大風險可控。
(三)實施年度風險管理報告制度,加強價值與風險信息披露
雖然上市公司沒有強制性實施《指引》,很大程度上只是“參照執行”,但要想進一步深入推動,可以鼓勵開展風險管理的年度報告制度,將《指引》的相關要求細化到報告要求中去,推動和引導企業開展全面風險管理。另外,推動建立上市公司價值與風險管理信息披露制度,將價值管理和風險管理情況及時向社會公眾披露,接受股東的監督和評價。
(四)注重風險管理輔助系統支持,培養全員風險管理意識
上市公司應當把風險管理工作建成一項長效機制,做到主動防范和預警風險,為企業的長遠發展保駕護航。這就需要不斷加強相關制度建設,如風險信息化管理,重大風險公開、風險管理考核、風險管理獎懲制度,真正落實全面風險管理工作。由于風險管理涉及各個部門、各個崗位、各個業務模塊、各個管理流程,屬于全員管理,需要全體員工都參與進來,如此,就需要公司具備風險管理的文化,這是一個長期而持續的建設過程。
【參考文獻】
篇2
內部審計作為企業內部監督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機制,如何融入風險管理,發揮自身的特殊作用,為企業快速健康發展保駕護航,面臨著新的挑戰。新的形勢要求內部審計監督范圍要從財務收支、經濟責任、經營效益等傳統領域向風險管理領域拓展;審計內容要從檢查企業經營財務活動的真實性、合規性、效益性向企業風險管理價延伸;審計工作方式要由事后審計向事中審計、事前審計轉變。要求內部審計不僅盡到監督職責更要發揮評價職能。
一、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的內涵
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是以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為導向,通過審查、分析、評價企業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的建全性及執行的有效性,著力揭示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的缺陷、無效控制及可能產生的風險損失,并針對缺陷和無效控制措施提出審計建議,促使企業不斷完善風險管理控制制度和內部控制措施,從而避免或減少風險損失。
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是用“第三只眼睛”對企業物流貿易風險管理活動進行獨立的監督評價,它不直接參與風險辨識、風險評估、風險控制等管理活動,以保證審計監督評價行為的客觀公正。
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以企業風險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制度的建全性和有效性為內容,著重審查制度體系、重要方面和關鍵控制環節是否健全完整或存在重大缺陷,評價各種控制措施落實情況及是否有效。
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的時點:以事前審計、事中審計為主,事后審計為輔。
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主要是發揮內部審計的評價職能,向風險管理組織提出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活動存在的問題和整改建議,促使其不斷完善風險管理制度和內部控制措施,防患于未然,審計效應潛在于未來。
二、開展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的做法
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是企業十分關注的重大風險管理領域。針對物流貿易業務流程的風險控制進行事中審計,有利于防范和控制企業經營中的現實風險,也有利于發揮內部審計的服務職能。
1.建立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機制
建立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機制是有效實施審計的重要前提和保證。
(1) 明確內部審計部門在企業風險管理中的地位
確立內部審計部門在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管理中獨立行使審計監督權。并在設立“物流貿易風險審計評估小組”,履行相關職責。
(2) 把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列入年度審計計劃
對風險管理審計的范圍、審計重點、審計項目及工作要求均納入《公司審計工作指導意見》和《公司審計項目計劃》,經董事會批準后實施。
(3) 落實風險管理審計責任主體
集團公司主管審計工作的總會計師負責對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工作的督導;審計部門負責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項目的組織實施。年初將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項目落實到的審計組長和主審,并規定完成限期和質量標準,確保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目標任務的落實。
(4) 實施風險管理審計培訓
一是通過聽專家講座、參加專業培訓班了解掌握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和內部控制管理的基本知識;二是組織審計人員就風險管理審計的難點進行研討,不斷培養和提高審計人員風險管理審計的業務素質。
(5) 采取內外結合的工作方式
為了保證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的質量,彌補內部審計專業能力的不足,對內部控制年度評價和投資項目后評價等重大審計項目采取內部審計與社會中介機構相結合的工作方式。即內部審計部門作為責任主體,負責制定審計評價方案,組織報告質量評審,提出利用評價成果的整改意見,并向董事會專項報告工作情況;聘請社會中介機構作為審計評價主體,負責按照內部審計的要求,獨立進行審計評價。
(6) 落實審計問題整改制度
對風險管理審計中揭示的問題和整改建議,嚴格按照《開灤集團公司審計問題整改的規定》,由審計部門出具《審計意見書》下達被審計單位限期進行整改,被審計單位按照規定的整改責任進行落實,并將整改結果報告集團公司,審計部門組織核實或復審,確保風險管理審計的效果。
2.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的形式
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實行跟蹤審計。即:以季度為審計時段,采取實時跟蹤的方式進行監督檢查。
3.開展風險管理審計的具體做法
物流貿易風險管理審計采取序時跟蹤審查,按季度出具階段性審計報告。審計過程中,重點抓了以下關鍵環節:
(1) 參與貿易客戶信用評估。審計組會同被審計單位相關部門,對貿易客戶的資質、信用、資產、經營狀況、關聯企業等基本情況及動態定期進行調查咨詢,向被審計單位決策層提出信用、風險評估報告,作為貿易客戶準入或退出的決策依據。
(2) 參與買賣合同會審。審計組會同被審計單位紀檢、財務、法律、業務主管部門對重大買賣合同的經濟性、可行性、嚴密性、合法性進行會審,防范合同風險。
(3) 測試采購與付款內控制度的執行情況。審查分級授權是否合理;審查驗證購銷業務的授權批準手續,是否存在未經批準或越權審批等違規行為。
(4) 審查抵押擔保及其變動情況。為貿易客戶墊付周轉資金的,在合同中約定貿易客戶實行有效資產抵押,并為其關聯公司提供責任擔保。對貿易客戶抵押擔保手續的合法性、抵押資產的數量與質量及其變更進行動態審查。
(5) 審查分析應收應付款項。應收應付款項是物流貿易的核心風險源,必須隨時關注。要對照合同約定的結算方式、結算期限逐筆審查,有無惡意拖欠、貿易糾紛事項;有無開票結算不及時的情況;有無為逃避考核轉移應收帳款的情況。
(6) 審查分析物流貿易經營成果。通過對比分析的方法審查貿易收入利潤率、資金利潤率等效益指標,科學判斷經營成果的合理性。
篇3
關鍵詞:財務風險;海外投資;風險管理
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日顯重要,為進一步促進世界經濟共同發展,國家提出了“一帶一路”等倡議。同時,在國內市場日趨飽和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積極響應國家大戰略向海外挺進,在各領域全力開拓海外市場,近些年來取得了不少的成就,贏得了世界上不少國家和人民的一致好評。但是,海外企業生存環境畢竟不同于國內,收益雖然可觀,但伴隨的風險隱患同樣不可小覷。在歷年的投資中,已有不少國內投資企業因未能提前做好對當地投資環境的深入研究,沒有充分了解當地經濟、政治、文化、法律、稅收、環保等對投資的影響,造成無法充分預防和應對風險而損失巨大,甚至投資失敗,并在投資當地造成很大的聲譽影響,對中國企業、甚至國家的形象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由此可見,海外投資的風險環境極為復雜,企業要想得到穩健發展,把控好財務風險尤其重要、緊迫。
一、海外投資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概述
海外投資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針對其在海外財務運營過程中存在的各種風險進行識別、計量和分析評價,并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進行防范和控制,確保財務活動正常開展,有效保證海外投資安全運作。財務風險管理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等環節,目的在于降低財務風險,將損失控制在企業可接受范圍內。在海外投資財務風險管理中,應基于所在國當地現行財務、稅收等制度,注重市場供求、收入、成本、稅金、財務盈利能力、借款能力、償債能力等,制定財務風險管理策略,合理預測關鍵財務指標,進行項目凈現值和內部收益率的敏感性測試,定期跟蹤監測項目財務測試的重點指標,比較分析項目風險監測指標的當期值與基準值的偏離度,針對具體情況,及時發出風險預警。同時,要根據海外投資企業環境的變化,及時做出相應的調整,確保財務風險管理機制科學有效。
二、健全海外投資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意義
我國海外投資企業面臨的生存環境日趨復雜多變,慘痛教訓比比皆是,充分暴露出企業財務風險控制不力的嚴峻問題,缺乏財務風險控制和危機意識,沒有健全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導致企業在日常經營活動中難以及時識別并應對潛在的財務風險,造成海外投資者無法承擔的巨大損失,甚至導致投資徹底失敗。因此,根據投資所在國各方面的實際情況,作好全面且充分的調研,及時制定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并不斷健全海外投資的財務風險管理體系,合理運用財務關鍵指標,進行敏感性測試并進行分析,有利于培養并增強員工的風險管理意識,讓員工時時刻刻提防風險,全方位研究可能存在的隱患并實施預防;有利于企業有效預防、控制風險,強化企業整體對風險的抵抗力;有利于企業保持合理資本結構、現金流等,降低甚至消除相關風險給海外投資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利于促進企業經營符合當地法律政策、有效保護財產安全、保證企業的正常運營;有利于企業更加適應海外市場生存,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有利于提高投資所在國的經濟水平和產業水平,增強東道國對中國投資企業的信心及認可。因此,只有加強海外投資企業的財務風險管理,才能實現海外投資企業的長久健康發展。
三、海外投資企業財務風險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國門,參與到競爭日益激烈的國際市場中。但同時,也有不少企業在海外投資中取得的成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其財務風險管理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1 .缺乏有效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海外投資環境不同于國內,很多方面具有不確定性,很多情況下想要做全面的調研具有很大難度,投資風險較國內要高出很多。更何況還有不少海外投資企業走出國門前未充分考慮當地政治環境、商業環境、稅務環境等實際情況,直接生搬硬套國內財務風險管理的那套模式不作任何針對投資地實際情況的必要修改,甚至根本沒有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導致企業無法有效識別相關財務風險。2 .未能有效執行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很多中國海外投資企業沒有制定一套適應當地特定環境的財務風險管理機制,或者盡管有,但由于治理層、管理層不予足夠重視,未能要求全體職員嚴格執行,員工不按財務風險管理制度辦事,風險管理觀念薄弱,導致該制度形同虛設,給企業造成采購、生產、銷售等整個運營環節的管理混亂,各個部門之間不能很好地配合控制風險,很多關系到企業命運的重要決策沒有事先按照財務風險管理制度流程實施,盲目決策,再加上企業內控機制不健全或得不到正常運轉,無法做到很好的監督工作,導致企業無法有效識別、防止并消除致命的風險,造成企業難以承受的損失。3 .缺乏具有勝任能力的專業管理團隊投資于海外的企業對財務人員素質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不僅僅要具有國內財務人員的做賬、進行報表編制及分析等業務能力,還要能適應海外的財務管理環境及語言交流環境,要能自如或盡快地融入海外復雜的投資環境中。但部分公司的管理層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或是因為對公司運營成本的過度壓縮,不少企業沒有聘請具有勝任能力并能適應海外財務工作環境的專業人員嚴格把控財務風險,而是以廉價的成本聘請對海外環境不了解、專業程度不高的人員,往往缺乏專業基礎,沒有豐富的實戰經驗,缺乏同海外相關部門業務溝通的能力,不能有效識別、分析、降低或化解在海外特定環境下的重大風險。
四、海外投資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不少國內企業走出國門到海外投資,采用的是國內的財務風險管理模式,由國內總部財務直接遠程操控,僅僅派遣少數水平達不到應有要求的財務人員到海外投資地按總部指示辦事,不重視結合當地的實際環境制定適當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再加上不少海外投資地的硬件和軟件設施非常薄弱,網絡、通信系統跟不上企業辦公的要求,相關財務信息不能及時傳達國內財務總部;此外,海外缺乏相關經驗的財務人員表達的信息難以做到精確,導致本來就對東道國各方面情況并不十分了解的總部財務作出不恰當或者無效的指令,而無法有效應對東道國存在的實際財務風險。海外財務風險管理是一個連續的、貫穿整個業務活動的過程,一般包括: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應對,目前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主要如下。1 .海外投資企業未能有效識別重大財務風險海外投資環境十分復雜且多變,很多企業缺乏有效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沒有招聘經得起考驗的具有豐富海外經驗的財務風險管理人員。企業面對新的投資環境,沒有專業的財務人員去熟悉和研究東道國的政治、經濟、宗教等風險,做不到有效地收集并識別信息,沒有采取有效的監測手段,很難做到提前識別重大財務風險,無法在風險事故發生之前,將致命的重大財務風險降低到可接受范圍之內。2 .不能做出準確的風險評估風險評估是以風險識別為基礎,運用各種分析方式,對風險的影響程度做出的判斷。海外投資具有不同于國內投資的特殊性,風險較高,需要根據東道國的政治環境、法律環境、經濟環境、人文環境等,作出綜合評估。但很多海外投資企業因沒有予以應有的重視而不具備適用于投資當地風險管控的制度體系,甚至沒有招聘能達到要求的海外財務專業人員,難以全面收集到東道國有關風險因素的信息,不能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影響,無法做出及時且準確的風險評估,導致企業不能有效應對風險,造成不必要的損失。3 .不能正確應對海外財務風險海外投資的吸引力大,但豐碩的利潤也隱藏著巨大的風險。不少海外投資企業只關注高額利潤,卻沒有對東道國財務風險予以應有的重視。企業沒有適用于當地的風險管控制度體系,加之沒有招聘具有匹配能力的財務風險管控人員未能有效采取應對措施,甚至不去采取有效的防范、控制手段去應對、消除相應的風險,而采取消極的態度予以形式上的應對。更何況海外的財務風險遠高于國內的風險,對于我國企業管理團隊而言更加復雜、難以控制。
五、加強海外投資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對策
1 .建立并健全海外投資企業財務風險識別系統建立并不斷完善財務風險識別系統,提高對海外投資的財務風險管理,合理充分運用投資回收期、投資報酬率、凈現值及內含報酬率等關鍵財務指標,進行敏感性測試并進行分析,預防并控制財務風險,以適應復雜多變的海外財務風險環境。面對多變的財務管理環境,完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細化財務風險管理的各項工作,使企業財務風險識別系統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提高系統應對環境變化的能力,降低、消除相關風險給海外投資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2 .組建專業團隊,加強風險評估近些年來,中國企業投資于海外的勢頭逐漸增強,但不少企業的海外專業管理團隊卻未能與其業務發展相匹配,包括財務團隊、市場團隊、客服團隊、行政人員、翻譯人員等,尤其是海外專業財務風險管控團隊的有效建立極為重要。因此,海外投資企業應建立具有豐富經驗的專業財務團隊,深度了解東道國的實際情況,通過利用當地的法律、財稅、外匯等政策,來充分化解企業可能面臨的任何財務風險問題。財務風險存在于財務管理工作的多個環節,保持穩定的專業團隊對海外財務風險進行識別及把控至關重要,公司需要專業財務人員對業務各個環節進行反復研究分析、判斷,將風險的識別、防控貫穿于整個財務管理工作。因此,企業應對海外財務人員進行專門選拔,并定期進行風險意識培訓,提高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及專業素養,充分應對海外投資的風險。企業匹配了穩定并專業的海外財務風險管控人員,便于建立適應于東道國特殊投資環境的風險管控體系,并定期及不定期地對該體系進行測試,確保其適應當地投資環境的變化,并做好內部控制,定期對運用該體系的評估工作進行審計,加強監控,這樣能夠保障企業風險評估工作的正常有效運轉。針對海外業務加強事前、事中、事后的全方位分析,科學合理地評估任何可能存在的重大風險,并采取專業手段規避風險、轉移風險、降低風險,或者綜合運用多種方式將未來的風險或當下風險降到企業能夠承擔的程度。3 .建立有效的風險應對機制,提高企業抗風險能力海外投資企業生存風險高,除了要建立自己專業的財務團隊,還可以考慮選擇東道國具有實力的企業合作,比如吸引他們作為小股東,或者找當地比較有名的專業機構作為投資風險顧問,可以大幅減少海外投資不必要的風險。海外投資不同于國內投資,會受到當地政治、戰爭、經濟、環保等多方面的影響,發生時難以招架,這時轉移企業財務風險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企業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充分考慮未來可能面臨的各項風險,并通過購買保險方式,盡可能轉移企業將來可能會面臨的各種風險。建立并不斷完善資金使用監管制度。公司應定期對財務管理工作進行考核,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增強企業的借款和償債能力。經營中若出現未經批準或超出一定額度的資金,要給予人員相應的懲罰。所有的銀行賬戶必須要以企業的名義進行申請,不得使用以個人名義申請的賬戶。充分考慮海外投資的實際情況,做好每年預算工作,嚴格按照預算執行,如有特殊需求,需重新按制度走流程,給出詳細原因及依據。4 .了解合作國的法律制度和財務制度,有效規避法律風險在開展海外投資的過程中期應該對自身與合作國家之間存在的稅務、財務系統的匹配度、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定價、其他未登記風險等因素明確了解,正是因為這些因素的存在,會使企業海外投資項目制定的盈利目標無法有效實現。與此同時,企業經營狀況也會因合作國家財稅制度和法律制度的變化而變化。比如,美國法律明確規定在美國上市的所有國外企業必須嚴格按照《薩班斯法案》的內容執行,其中一些大洲已經根據《薩班斯法案》對本州的法律進行了制定,導致我國海外投資企業想要在美國上市所付出的成本代價極高。根據對《薩班斯法案》展開的大量實際調查研究能夠發現,大型美國公司需要對《薩班斯法案》中與“完善內部控制”條款有關的內容進行嚴格執行,甚至第一年在建立內部控制系統的過程,年平均成本就高達4 0 0 萬美元以上。因此在美國進行投資的中國企業想要保證自身持續穩定發展,必須對這些法律法規內容進行充分了解。
六、結語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不斷深化,我國企業對外投資呈現了噴井式增長,發展趨勢不可阻擋。同時,我國海外投資企業也面臨著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和更加復雜多變的國際經營環境。因此,企業應當根據東道國特定的環境建立相適應的財務風險的管理機制,并不斷加強完善以適應其不斷的變化,充分了解東道國可能存在的任何風險,掌握當地法律、財稅、環保等要求,考慮政治、經濟、外匯、融資等環境,提前做好防范工作,加強企業自身財務風險的應對能力,將風險降至企業可承擔范圍之內,實現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王建芳.企業海外投資財務管理的風險與對策[J].納稅,2 0 2 0 ,(5 ):6 3 ~6 4 .
[2 ]劉君芳.公司投資海外業務的財務風險應對[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 0 1 9 ,(1 0 ):6 9 ~7 0 .
[3 ]陶紅凱.淺議海外投資項目財務風險成因和應對措施[J].財經界,2 0 2 0 ,(1 0 ):2 0 4 ~2 0 5 .
篇4
關鍵詞:企業財務風險;風險控制;對策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7)07-0109-02
一、蘇寧云商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風險的表現
對蘇寧償債能力、運營能力、盈利能力三個方面綜合系統的分析,我們可以總結蘇寧企業的財務風險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1)獲利能力低,經濟效益差。具體表現為產品成本費用高,毛利率低;資產收益水平差,投資回報率低。從宏觀上來說,獲利能力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中獲得收益的能力,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財務狀況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另一方面,只要企業投資后能夠獲得一定的現金流入量,企業就有能力去償還債務。如果投資以后投資收益低于現金的流出,那么就無法償還到期債務,這也就意味著企業將會面臨著財務風險。(2)資金不足,缺乏償債能力。具體表現為資金缺少,負債過度;信用等級低,融資能力差。企業適度負債可以帶來財務杠桿利益,但是負債過度將會帶來更多的消極影響,不僅降低了企業的信用,提高了籌集資金的成本,而且會降低企業的支付能力。(3)債務結構不合理。如果企業沒有足夠的資金償還到期債務時,可以把流動資金變現后進行償還債務。如果企業短期債務的量比較多,把短期資金投資于變現能力差的固定資產,就會降低企業資產的流動性,使企業資金沒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從而影響企業短期償債能力。
二、蘇寧云商股份有限公司財務風險控制的問題
根據蘇寧企業財務風險的表現看出,企業對財務風險發生的控制能力不足,具體的財務風險控制問題有:(1)企業財務風險意識淡薄,風險預判能力弱。企業如果缺乏財務風險控制的意識,沒有積極配合財務風險控制工作而盲目地追求高收益,反而會適得其反。這是現在我國大部分企業的通病,對于企業內部財務風險控制活動不能持續性地有效展開,沒有定期地對企業財務風險進行評估,使企業無法適應各種社會環境,給規避財務風險帶來了很大的阻礙。(2)資本結構不合理,現金流量缺乏調控,負債過高。蘇寧企業的資產負債率逐年上升,對銀行貸款依賴性大,這就意味著企業背負著較大的財務風險,當企業不得不花費精力去處理短期負債問題,這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負擔和人力資源的浪費。(3)資金回收策略不當,存貨周轉率不高。
三、財務風險控制的對策
根據我們所分析的財務風險控制所存在的問題,我們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具體的對策有以下幾點:(1)提高企業財務風險意識,做好風險評估工作。樹立正確的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理念,成立風險管理委員會,使得其成為內部企業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負責監控企業管理人員的運作情況,對企業重大風險管理事項進行集體決策,建立有效的監管框架,及時制定合理有效的風險控制方案,制定嚴謹的企業風險管理制度。企業集團公司應該根據企業的總體戰略目標,制定風險管理制度,各個部門全部參與風險管理,才能有效避免企業面臨的風險,抓住機遇。(2)加強現金流量管理,制定合理的資本結構。無論是企業的現金流量過多還是不足,都說明現金流管理的不當。所以,我們要合理地安排資金,做好現金流量的預算工作,并且避免未來出現現金短缺的情況,我們還需要預判短期償債的占用量。嚴格按照國家的規定進行財務內部統計,要保證企業財務過程的真實性和完整性,每筆收入都要以原始憑證作為依據,杜絕不良財務現象的發生,這使企業的財務過程能夠嚴謹、真實且有效。(3)提高公司的核心競爭力。一個企業能否獲得成功關鍵在于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在當今復雜多變的經濟全球化環境中,企業想要立足于競爭激烈的各個大小企業之間,就需要有獨特的核心競爭力即市場,它是企業走向成功重要因素。占領市場帶給企業希望,失去市場,企業將面臨著重重危機。
參考文獻:
[1] 彭韶兵.財務風險機理與控制分析[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01.
[2] 于新花.企業財務風險管理與控制策略[J].會計之友,2009,(5):23-24.
篇5
〔關鍵詞〕商業銀行,風險,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是指商業銀行通過風險分析、風險預測、風險控制等方法,預測、回避、排除或者轉移經營中的風險,從而減少或避免經濟損失,保證經營資金乃至金融體系的安全。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資金融機構紛紛搶灘登陸,我國金融業的競爭變得異常激烈和殘酷。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在市場競爭中舉足輕重,經營管理的核心是風險管理,作為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股份制改造的商業銀行,如何從根本上防范和化解經營管理風險,建立一個健康和可持續發展的銀行風險管理體系,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金融改革和發展的關鍵。
一、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面臨的主要風險
目前的國內商業銀行風險管理還沒有形成一個全面整體的風險管理系統,僅在個別業務部門有所體現,缺乏統一管理,全行業風險管理零散,各自為戰,從決策層面到基層機構缺乏整體的、系統的風險評估、識別、預警和反映機制,特別是風險管理的理念還沒有根植于銀行從業人員思想中去。我國商業銀行的信用風險管理普遍實行“行長負責制基礎上的分級授權職能分離”的審批制度,具有信貸審批權限的銀行的決策程序簡單概括為:貸前調查、貸時審查和貸后檢查。
在上述決策程序中,當客戶提出信貸申請時,首先由信貸經營機構客戶經理開展貸前調查,收集客戶的各項資料,并進行初步審查。若受理申請,則在收集到客戶的完整資料后,交給貸前風險管理部門,由其運用有關方法對風險進行評估和控制,主要包括評定客戶資信等級、評估項目風險以及設定客戶信用限額等,然后將有關資料提交信貸審批機構。再由信貸審批機構按照有關的信貸政策和客戶的信貸限額對具體的信貸項目進行審批,作出是否發放信貸的決策。當前,我國商業銀行信貸審批一般包括審查和批準兩個子環節,即首先由信貸審查機構對信貸項目進行審查,然后再由銀行行長進行確認批準,作出最后決策。信貸發放后,由信貸經營部門客戶經理負責對信貸的各種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并到期收回信貸。若信貸項目發生風險,則由資產保全部門負責采取措施進行資產保全。
根據金融風險管理基本流程,我國商業銀行現行的信貸決策程序整體尚欠完整,僅涵蓋了信用風險識別與度量、防范與控制等兩個步驟,風險戰略及管理評價等兩個環節相對薄弱,有的銀行甚至沒有明確的信用風險管理戰略,也未對一定時期的風險管理效果進行系統地評價和反饋,同時各銀行在決策環節中也存在許多不足,主要表現為:
1.理念上的認識還和現代風險管理存在著差距。商業銀行是高風險的行業。在我國由于資本市場極不發達,企業融資需求主要是通過間接融資來進行,這就使得銀行的資產運作空間十分狹窄,加上我國銀行業產業集中度較高,產值多集中在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銀行風險一觸即發。但是我國商業銀行對風險認識極不充分,主要表現為:一是過分看重商業銀行經營規模,而對利潤、資產質量等質的提高認識不足。由于商業化改革的加強,競爭壓力的加大,以及考核評價體系的偏差,商業銀行特別是商業銀行分、支行仍把“存款立行”作為指導思想,以存款論英雄;而對“質量立行”則停留在口號上,只求規模越來越大,不求銀行質量最好。二是對現代銀行的長短期經營目標認識不足,這在資產質量的提高上表現得更為明顯。三是商業銀行對資本覆蓋的風險認識不充分。一方面,錯誤地把風險管理擺在業務發展的對立面上,認為風險管理是為難業務人員,沒有把控制風險和創造利潤看作是同等重要的事情,未能把風險和利潤緊密地聯系起來。另一方面,不能把風險控制與市場營銷、市場拓展有機結合起來,部分風險管理人員簡單地認為控制風險就是少發展業務,通過否定業務逃避承擔風險的責任,使很多該發展的業務發展不了,反而降低了銀行的整體抗風險能力。
2.在風險管理體制上還存在著差距。西方發達國家商業銀行一般都是按照嚴格的法律程序組建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它們產權清晰、制度完善、運作規范、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健全有效,特別是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結構。這些體制優勢使國外商業銀行具有較高的風險控制和管理能力。我國商業銀行由于產權歸屬缺位,致使委托—關系(1)流于形式,政府以行政干預等非市場化、非透明的方式影響銀行經營行為十分方便,加上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的欠缺,銀行公司治理結構極不健全。商業銀行即使設有風險管理委員會,也由于其獨立性、權威性不夠,以及風險承擔主體的不明確,而無力對金融風險實現有效的控制;風險管理也只能停留在以盈利為目的的業務決策服務的層次上,而不能上升到銀行發展的戰略高度。另外,我國商業銀行都是實行以分行為核算主體的橫向管理體制,這種體制不利于董事會的控制,極易受外界因素干擾,使銀行在風險的評估、控制、監管等方面存在事后性。
3.風險管理機制上的差距。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是一個系統工程,它需要諸因素的密切配合,才能真正達到有效降低銀行風險的目的。國外商業銀行之所以風險管理比較到位,很重要的一點是具有健全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具體包括:風險甄別機制,用于分析風險來源及成因,區分風險類別及危害性程度;風險預警機制,主要進行風險預警、傳遞風險信息并建立風險資料庫;風險決策機制,確立、行使風險管理原則,制定風險指標以及避險策略等;風險避險機制,具體實施風險規避行為,對風險進行再分配和轉移,并作出風險管理評估報告。我國商業銀行則普遍存在風險管理機制缺失問題,具體表現在風險管理的體系不完善,制度落實不到位,監控機制不健全等方面。
4.風險管理技術上的差距。首先是風險管理專業化程度不高。商業銀行的風險包括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和操作風險等,各種不同類別的風險,其管理方法有所差異,特別是對于市場風險的管理要求較高。但是,我們由于缺乏科學的定價信用,難以實現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的分離,難以實行獨立的專險管理。其次是風險量化管理技術比較落后。目前,商業銀行的風險管理大致停留在資產負債指標管理和頭寸管理的水平上,風險管理的內容大多還只是簡單的比例管理,采用一些靜態的財務數據計算一些比例指標進行比較,分析方法也主要是賬面價值分析法,而較少使用市場價值分析法。對于當今國際上流行的分析量化和管理方法,只停留在理論介紹和引入階段,尚未在實踐中具體運用。
二、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對策
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是一個識別和管理所有潛在重大風險的過程,它應該運行于銀行的所有結構層次、經營過程和活動中,是為防范銀行業務風險、保障業務正常開展所制定的相互補充、相互制約、協調運作的行為規范和監督機制。商業銀行的內部控制系統應該是根植于經營管理過程中的,而不是依附于經營管理之上。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目的是實現機構的總體目標,具體包括:財務和經營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經營的有效性和效率性;保護資產的安全完整;遵循法律、制度和合同。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后,國有商業銀行面臨著比國內市場更大的金融風險和經營風險。國有商業銀行必須創新風險管理制度,其目標模式是建立面向未來的綜合風險管理制度,即改善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再造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構建風險管理制度基礎設施,實現對所有風險準確和及時地度量、分析、防范和化解。
1.改善商業銀行的公司治理結構。隨著國內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作為全面風險管理的一個重要控制環節——決策層和高級管理層,應著力推進全面風險管理,建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的權力劃分和權力制衡的有效機制迫在眉睫。董事會設下風險管理委員會,風險管理委員會總攬全行全面風險控制,負責制定、執行內部控制程序,從整體上對全行經營管理風險的控制和管理,構建以風險管理委員會為核心的全行經營風險管理體系,有助于對全行經營風險實行有序、規范的動態管理,完善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風險防范環節的權限控制、整體運作和信息支持。作為風險管理委員會決策的組織執行部門——風險管理部,負責對全行經營中的風險因素進行實時的識別、分析、預測和評價,負責機構業務平行部門的風險管理的溝通和協調工作,及時報告風險管理委員會,提出風險防范和化解方案,各業務部門在風險管理委員會的領導下,負責條線風險管理職能,從而形成在風險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縱橫交錯、層次分明、相互配合、齊防共管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董事會下設審計委員會,負責全面風險管理的監督、評價和監督內部審計工作,檢查、評價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遵循性,督促管理層糾正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按照國際注冊內部審計準則獨立性要求,內部審計部門實行垂直管理,職能上向董事會報告工作,行政上向總行行長報告工作,排除了總審計室、審計辦事處的行政經費、組織人事受制于一級分行的干擾,審計的獨立性、客觀性得到了保障。
2.再造風險管理組織體系。西方發達國家大多數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組織體系都采用矩陣式結構(2),這種組織結構是將銀行的部門分為兩類:一類是業務部門,按經營產品的不同種類進行分類,如信托部、基金部、個人業務部;另一類是職能部門,包括風險管理部、市場營銷部和財務部。這種矩陣型結構可以促進部門之間相互合作與相互制約,同時又能保證銀行有效率、低風險地運作。借鑒西方商業銀行組織結構體系方面的經驗,結合中國實際,國有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組織體系應采用矩陣型結構,將業務與管理按照部門分工的不同,劃分為三類,即職能部門、業務部門和分行部門。銀行的風險由總行進行統一管理,在總行專門設立綜合風險管理委員會,負責制定全行的風險管理政策,確定重大客戶的信貸限額、行業限額,監督業務部門風險限額的制定,匯總衡量全行整體風險。綜合風險管理委員會直接受行長領導,對行長負責。在總行相關業務部門,如零售業務處、計劃處設立風險管理崗位,負責定期向綜合風險管理委員會報告本部門風險情況。總行下設各分行原則上只設立與銷售有關的部門,各分行面向客戶的部門可以包括零售業務中心、企業服務中心、貸款審批中心和貸款清收中心。其中零售服務中心和企業服務中心主要負責開拓市場、尋找黃金客戶、規定利率和辦理經審批后的貸款發放;貸款審批中心主要負責貸款人的調查,貸款的審批,其內部應設立風險管理崗位,負責監測貸款風險度并直接受總行風險管理委員會垂直領導,貸款清收中心主要負責貸款本息的清收。這樣便實現了貸款審批、貸款發放、貸后檢查、貸款催收的四分離。
3.構建風險管理制度的基礎設施。為了實現綜合的風險管理,應在國有商業銀行內部構建綜合風險管理制度的基礎設施,包括支持綜合風險管理程序的龐大數據庫。綜合風險管理制度的基礎結構須依托金融機構自身的計算機系統和網絡技術。綜合風險管理制度的基礎架構應當能夠將信息技術、定量模型和復雜的金融業務操作和流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在綜合風險管理制度的基礎架構中,人們首先要對金融機構所面臨的主要風險進行量化度量,這包括一系列各種各樣的復雜算法和程序。在綜合風險管理制度的基礎架構中,還應當包括一個龐大的數據庫,其中包括有關客戶的數據,如客戶的信用等級、風險偏好、產品構成、內部組織框架、財務狀況,還應包括金融機構本身對客戶選擇的限制性規定,包括行業、國家、客戶競爭力以及風險狀況等。
注釋:
〔1〕平狄克.微觀經濟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413-414.
〔2〕德魯克.論21世紀管理的挑戰〔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1.203-205.
參考文獻:
〔1〕張世波.試論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改進〔J〕.福建金融,2002,(10).
〔2〕尤玲玲.試論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策略〔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04,(5).
〔3〕黃憲,金鵬.商業銀行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及其在我國的構成〔J〕.中國軟科學,2004,(11).
〔4〕徐朝科.全面風險管理與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戰略〔J〕.成都行政學院學報,2005,(8).
〔5〕王少鋒.淺析我國商業銀行風險管理的現狀〔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2004,(1).
篇6
大家好!
我叫xxx,xxxx年我有幸加盟xx證券xx營業部,我進公司以來一直在營業部工作,先后從事xxx崗、xxx崗和xxx崗等工作。通過xxx年多的努力,我熟練地掌握了證券業務相關知識和電腦操作技能。獲得了證券從業資格和經濟師職稱。在營業部領導和服務部經理的培養和教育下,使我成為了一名合格的證券從業人員。我深受公司企業文化的熏陶和營業部這個具有團結向上氛圍大家庭的影響,學會了如何在這個激烈競爭的市場中去生存和發展。同時,感謝各位同仁給予了我無限的關懷和極大的鼓勵,時時感受到來至這個大家庭的溫暖,我以自己是其中的一員感到無比的榮幸和自豪。在此,請允許我向各位領導、各位同仁誠摯的說聲謝謝。
今天,是我進入xx證券近xx年來第一次有幸參加這樣盛大的競聘活動,我非常的興奮,同時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這也是對我能力的一次全面的檢驗。我相信只要大家支持和鼓勵我,我的競聘一定能成功。
我競聘的崗位是營業部風控總監。證券公司是經營風險的企業,風險管理能力是證券公司重要的核心競爭力之一。營業部又在市場最前面,風控總監顯的更為重要。之所以競聘這一崗位,我認為我具備了如下理由和優勢:
一、我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
證券工作牽涉到許多國家的政策,多年以來,我在工作中,始終注意加強思想政建設,服務上級安排,認真自覺完成各項工作。在工作中時刻以科學發展觀思想指導工和,樹立“合規創造價值”、“風險管理創造價值”的理念,堅持以合規與風險管理為基礎推動公司的業務發展和創新。
二、xxx證券xxx年來培養了我較強的敬業精神和高度的事業心、責任感以及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務實的工作態度
在工作上我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從不將工作與個人利益掛鉤,事事以公司利益為重。如為了營業部的利益,我常常主動找相關部門協調關系,為避免營業部利益受損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又如為了多開發客戶,我多次自費組織從其它證券公司開發的客戶到xxx辦理轉托管手續。在工作中不論困難有多大,希望多渺茫,我從不輕易放棄,總是想千方設百計的努力地讓工作達到自己預期的目的。
三、我有從事營業部風控的實踐經驗及工作能力,了解風控工作
xx年來,我作為營業部xx開發崗位上的主力隊員,為營業部風控工作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出了一些成績,所取得的業績和工作能力也得到了領導和同仁們的肯定、認可和不斷鼓勵,這是我競聘營業部風控總監信心之源。于對營業部風控工作的熟悉,對風控工作充分的、理性的認識最我最大的優勢。
目前在風控體系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和不足,比如在防范意思不強、風險管理體系不完善、合規管理手段不足、風險培訓力度不大,風控人員專業素質不高等問題,都需要一個熟悉精通業務,有敬業精神的人來擔當。我具備了這樣的能力與素質。鑒于以上理由和優勢,我毅然決定報名競聘營業部風控總監職務。
如果我有幸競聘成功,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做好風控工作:
(一)加強風控人員素質培訓
風控工作,是由人來完成的,風控人員素質高低,直接關系到風控工作的好壞。針對目前公司風險文化培育和全員風險教育不足;營業部合規風控崗的培訓尚未展開;風險管理崗位員工的配備、知識結構和專業勝任能力還不能完全滿足業務發展的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將著力加強營業部人員風險教育,開展風險管理人員培訓,努力提高風控人員素質,為做好風控工作打好基礎。
(二)完善營業部風險管理制度和機制
“風險的控制最根本的還是靠制度”。營業部嚴格以新修訂的公司《全面風險管理制度》為基礎,制訂和完善營業風險管理規章制度,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推動構建科學嚴密的授權體系,提高決策效率,防范決策風險。同時,要建立健全風險管理責任體系,強化風險責任追究機制。
(三)加強合規體系建設
針對營業部目前在合規管理嵌入各業務領域深度和覆蓋面都還不夠,合規管理的支持手段不夠充分;忽視內部管理中存在的風險隱患,內部控制管理較為松懈等問題,在今后的工作中,營業部將對在合規檢查、常規審計和效能監察等工作中發現的違規行為的問責和處罰力度還應進一步加大。以公司整體規章制度體系為基礎,進一步營業部優化完善外部規則和內部制度的動態管理系統。提升技術手段繼續夯實合規審查、監控與檢查機制,對各業務領域流程的合規風險進行評估,將其固化到各項合規檢查指標中去,形成各業務條線的合規管理指引。
(四)加強風險管理工作與業務相結合
針對目前風險控制與業務流程結合得還不夠緊密,風險管理重點和管理方式有待進一步改進;業務一線風險管理意識和風險管理水平有所不足;風險管理信息的獲取渠道不夠通暢,相應的查詢權限和技術手段不足等問題,在今后,將進一步建立和規范風險管理部門參與重要業務決策風險評估的機制;做好對營業部的垂直管理,做好對經紀營銷前端的風險控制。加強對經紀人管理的監控和客戶交易行為的分析指導;建立投行業務部門與風控部門相銜接的業務風險管理流程。根據業務開展情況,繼續完善資產管理業務和創新業務的風險管理,確保不出現重大風險。
(五)加強作風建設增強服務意識
一是認真貫徹“以客戶為中心、以效益為中心”的價值導向,圍繞經營工作主動和有前瞻性地規劃風險管理工作,根據市場情況和業務開展情況及時調險管理的重點和工作方式,使風險管理工作與業務發展同步。貫徹后“后臺服務前臺,前臺服務客戶”的理念,樹立扎實的工作作風,進一步將風險管理工作的觸角延伸到一線。二是督促和檢查本營業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及案件防范的落實情況,做好本單位的廉政監察和效能監察工作,開展反腐倡廉宣傳教育等。
篇7
【關鍵詞】 商業銀行 合規風險 合規管理
近年來,隨著銀行業務的發展,金融產品的不斷創新,銀行合規風險的管理已經得到全球銀行業的普遍認同,如何建立、完善銀行的合規風險管理體系,已成為商業銀行在金融形勢日新月異發展變化的市場條件下保持競爭的有效手段,是構建有效內控機制的核心,是銀行安全運行、穩健發展和持續成長的保障。
一、合規風險管理的內涵
所謂合規是指使商業銀行的經營活動與法律、規則、和準則相一致。同時,銀監會在《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指引》第三條將“法律、規則和準則”界定為“適用于銀行業經營活動的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及其他規范性文件、經營規則、自律性組織的行業準則、行為守則和職業操守”。
《指引》所稱合規風險,是指商業銀行因沒有遵循法律、監管規定、規則、自律性組織制定的有關準則,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監管處罰、重大財務損失和聲譽損失的風險。
合規風險管理是銀行制定和執行合規管理制度,建立合規管理機制,培育合規文化,規避和控制合規風險的發生。同時,合規管理還包括對員工進行合規教育,在全行進行合規文化建設,提高全員合規意識。
合規風險重點強調商業銀行因為自身原因導致違反法律法規和監管規則等而遭受的經濟或聲譽的損失。這種風險的性質嚴重,造成的損失也更大。所以合規風險管理不僅要求商業銀行的各項經營管理必須符合法律、法規和準則的規定,還需要符合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符合誠信經營的原則。
二、我國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的現狀及不足
1、對合規風險管理認識相對淡薄,重視不夠
目前商業銀行高級管理層對合規管理比較重視,而基層管理者和營銷人員由于要完成指標考核任務,普遍存在“重業務拓展,輕合規管理”的意識,常常把時間和精力都放在了實現經營考核指標的完成和業務營銷上,使得合規風險管理流于形式,有些時候甚至不惜冒著違規操作的風險來完成考核任務而獲取短期業績,同時,基層行也普遍存在重事后管理,輕事前、事中控制的現象,銀行往往偏重于對已造成損失的風險采取事后的管理處罰的措施,對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關注不夠,試圖以事后嚴厲的處罰遏制風險的產生。從而加大了銀行的整體合規經營風險。
2、合規風險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
銀行的規章制度是其持續經營發展的規范,也是員工遵循的準則,但在制度的建設中存在以下不足:一是制度可操作性不強。上級行各部門之間缺乏一個統一完整、全面科學的合規風險管理法規制度及操作規則,不少制度規定有粗略和模糊化現象,缺乏可操作性,,導致下級行執行很困難,造成工作效率下降。二是制度的修訂沒有及時跟上業務發展的需要,制約了業務的發展。三是不嚴格執行制度,有章不循的現象雖然在近幾年得到改觀,但在某些分支機構或負責人身上還有所表現,其結果直接導致違規操作,甚至是違法操作的案件時有發生,屢禁不止。
3、合規文化培育不到位,成效不明顯
銀行在合規文化培育過程中存在缺乏系統性、長期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沒有系統的、長期性工作計劃,使得合規風險管理流于形式,成為空話。二是沒有根據員工文化層次、知識結構和從業經歷去相應開展培訓,使達不到預期目標,從而導致合規文化不能融入到具體工作中去。三是銀行往往是在案件發生后,總行各部門一窩風下發文件要求支行自查整改,但為時已晚,銀行已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其背后潛藏銀行沒有形成嚴格、有效執行內部管理制度的習慣或企業文化,造成合規文化在管理中的缺失,落后的管理理念給合規文化的培育造成了巨大的障礙。
4、合規風險的管理方法創新不足
銀行合規風險管理量化的難度大,一是在管理過程中對于風險識別、計量、監測控制等方面嚴重缺乏定量分析的技術手段,管理方法粗放落后陳舊,與國外先進銀行相比技術分析手段相差甚遠。二是對日常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商業銀行主要采取對各個分支機構突擊檢查、抽查等手段,雖然對銀行的合規管理有較大的推動作用,但由于這種方法自身的缺陷性,很難從檢查中得到相對科學精確的風險評估結果,因此往往使合規管理效果遠遠達不到監管要求。
三、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的對策及建議
1、強化合規文化和合規風險管理意識
合規文化的培育是合規管理能夠切實得以貫徹的基礎,是合規管理的前提。一是需要銀行高層樹立合規從我做起的理念,因為只有高層才能切實承擔起在全行推行合規文化的責任,銀行的合規管理才能得以有效實施。二是合規是銀行業穩健運行的保證,應使合規的意識深入到每位銀行員工,任何合規計劃和制度的最終執行者都是各個業務管理部門。三是強調合規創造價值的理念,從而使合規行為本身所創造得價值在銀行的價值體系中得以體現,提升聲譽價值和品牌價值,使合規風險管理成為銀行的“價值中心”。四是要認真落實業務部門和管理部門對合規風險管理的直接責任,嚴格落實問責制,使得銀行在業務拓展與風險管理、績效與安全上求得平衡,加強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和內部管理制度及程序的執行力。形成所有員工理所當然要為其從事的崗位負責的氛圍,而不再單純依靠監督和處罰來約束員工,從而彌補制度漏洞,減少管理成本。
2、創建科學有效的合規制度和管理體系
一是商業銀行合規風險管理制度應對合規風險管理的組織架構、職能、履職保障及檢查監督作出規定。二是從自身實際出發制度建設要與業務流程改革聯動。對現行制度體系和執行效力情況進行全面、客觀地評估,審視業務流程的優化程度,對執行不到位和過時需要修訂的制度要切實整改到位。有效控制合規風險,就是要建立和改善內部合規風險管理的能力,確保合規風險管理政策和制度的執行和落實,打破各部門各自為政,各管一段的部門風險管理模式,優化簡化業務流程。制度健全后,還需要積極創建合規管理體系,保證銀行依法、合規、持續經營。一是明確合規部門是專門協助銀行高管層實施合規風險管理的職能部門。二是商業銀行的董事會和高管層對銀行合規經營負最終責任。三是業務部門是合規方案和工作計劃的最終執行部門和直接責任部門,每位員工對其經手的業務活動的合規性負責,合規部門應協助業務部門恰當設定內控流程和標準。四是合規部門對各業務部門或業務條線管理人員的績效考核出具合規風險管理能力的評價意見。
3、強化合規檢查與監督力度
商業銀行合規檢查與監督是合規的管理的重要內容,合規管理工作必須要有獨立的審計監督部門進行客觀、獨立的檢查、監督和評價。重點應側重流程管理,即相關業務的開展是否獲得適當的內部批準,是否遵守了特定的法律法規、監管規定和內部管理制度等。只有不斷強化合規檢查與監督的力度,銀行合規制度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4、不斷改進合規風險管理方式
不斷發展和創新合規風險管理方式,是適應新經濟常態下金融產品不斷創新的需要,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合規部門需要完善與其他部門的合作機制,借助業務、風險管理等部門的優勢和專業技能,提升合規管理的有效性。二是提前預防和提示合規風險。三是建立有效的日常溝通和協調機制。此外要正確處理創新與合規的關系,將合規管理嵌入到創新業務的工作流程中。同時還要要充分調動業務部門合規管理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推動業務部門自主合規,只有這樣,合規管理才能不斷創新和發展,合規管理才能滲透到每一項業務中,才能更有效的發揮它的效能。
四、總結
商業銀行董事會、高級管理層、各部門和分支機構負責人均應履行合規管理職責,通過持續不斷地進行合規文化的宣導,共同營造商業銀行誠實、守信、合規經營的大環境,并通過建立權責清晰的合規風險管理組織體系,使依法合規的經營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以健全的合規管理制度來實現合規經營的總體目標,從而消除重大風險隱患,建立規范經營的企業文化,實現銀行的可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篇8
關鍵詞:供電多經企業 風險管理 咨詢案例
1 風險管理是促進供電多經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一個企業在不同的時期以及同一企業內部不同的內部環境,可能面臨不同的風險,企業應當按照立足實際、突出重點、體現差異、適應變化的原則,有針對性地管理風險。
風險,是指對實現企業目標可能產生負面影響的不確定性因素。企業風險一般可分為戰略風險、財務風險、市場風險、運營風險、法律風險等。風險管理,是指企業圍繞總體經營目標,通過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及時識別、科學分析影響企業目標實現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并采取應對策略的過程。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包括企業戰略、產品研發、市場運營、財務、內部審計、法律事務、人力資源、采購、銷售、施工生產、項目管理、物流、質量、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等各項業務管理及其重要業務流程。企業在企業管理的各個環節,通過建立內部控制體系,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實現經營目標。這些措施包括:企業戰略;經營的效率和效果;財務報告及管理信息的真實、可靠和完整;資產的安全完整;遵循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監管要求。
企業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至少應當考慮以下基本要素:
①內部環境。內部環境主要包括治理結構、組織機構設置與權責分配、人力資源政策、內部審計機構設置、反舞弊機制等。
②風險管理。風險管理是及時識別、科學分析和評價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實現的各種不確定因素并采取應對策略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環節。風險管理主要包括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
③控制措施??刂拼胧┦歉鶕L險評估結果、結合風險應對策略所采取的確保企業內部控制目標得以實現的方法和手段,是實施內部控制的具體方式。控制措施結合企業具體業務的特點與要求制定,主要包括職責分工控制、授權控制、審核批準控制、預算控制、財產保護控制、會計系統控制、內部報告控制、經濟活動分析控制、績效考評控制等。
④信息與溝通。信息與溝通是及時、準確、完整地收集與企業經營管理相關的各種信息,并使這些信息以適當的方式在企業有關層級之間進行及時傳遞、有效溝通和正確應用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條件。信息與溝通主要包括信息的收集機制及在企業內部和與企業外部有關方面的溝通機制等。
⑤監督檢查。監督檢查是企業對其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進行監督檢查與評估,形成書面報告并做出相應處理的過程,是實施內部控制的重要保證。
目前,風險管理的理念、技術、方法和手段,已經應用于企業戰略制定、企業決策、財務報告管理、內部審計體系建設等,涵蓋了從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安排到業務運作流程和操作等各個層面,形成了系統化、制度化、規范化的全面風險管理體系。在我國,風險管理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企業風險意識不強,風險管理工作薄弱,是企業發生重大風險事件的重要原因。
我國電力企業傳統的風險管理主要集中在生產領域,關注及控制的重點主要集中在生產安全和與其相關的財務損失上,并未從整個企業層面研究企業生存、發展、經營各方面的風險與威脅,與全面風險管理體系相比,缺乏先進性、完整性與系統性。因此,結合我國電力企業尤其是供電多經企業實際情況,構建符合電力行業特點的風險管理體系,對于探討多經企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隨著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的進一步深化,供電多經企業面臨的市場不確定性因素大大增加,風險威脅因素也逐漸增多。供電多經企業在經營中引入風險管理的理念,需要從更廣的領域、更深的層次理解企業發展的內涵,充分認識風險管理技能將是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把風險管理提高到戰略管理的高度,科學制定風險管理策略,開展系統的風險管理體系規劃及構建。
2 一個基層供電多經企業實施風險管理的探索
2.1 完善企業法人治理機構和組織結構
2000年以前,遼寧某基層供電多經企業(以下稱L公司)系掛靠供電企業的集體性質企業,企業法定代表人由供電企業領導擔任,企業的經營主要依附于供電企業。2001年,L公司實施了產權制度改革,以改制為由企業職工持股會出資的有限責任公司在產權關系上擺脫了多經企業和供電企業之間的掛靠關系,使多經企業在組織形式上成為一個自主經營、自負盈虧、按照現代企業制度重組起來的企業。為了使企業能真正走向市場,自主經營,自主決策,L公司按照公司章程確定了公司總經理。總經理對多經公司的業務管理向公司董事會負責,解決了過去多經企業由供電企業領導多頭管理、多經業務缺乏統一指揮的問題。
在此基礎上,L公司先后組建了生產部、經營部等職能部門,建立健全了多經公司的經營管理職能,對管理職能進行了重組,將財務、材料采購、工程承攬等經營職能集中管理。生產部負責多經公司的工程合同管理、施工管理、材料采購、工程預算審核、工程回款管理等。財務部進一步明確了職責范圍,加強了財務核算的規范管理,健全財務制度,完善財務信息和管理信息報告制度,提高資金付款申請、審核程序的效率,提高財務工作為公司領導進行管理決策提供服務的水平。與此同時,引入內部競爭和市場機制,將電建公司一分為二,資產、人員實行兩套人馬,將電力工程施工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和市場競爭信息傳導到公司內部,將過去的“要”改變為現在的“我要干”,增強了各部門、崗位人員的責任心,調動各崗位人員的積極性。
2.2 揚長避短,發揮優勢,提高企業競爭力
由于歷史原因,過去基層供電多經企業主要借助于供電企業的壟斷行為承攬工程。隨著電力建設市場的開放和招投標競爭機制的建立,基層供電多經企業的傳統經營模式受到挑戰。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如何取得客戶的信任,讓多經企業表現出比市場其他企業更強的市場競爭力就變得十分重要。L公司把市場競爭的核心放在客戶、業主身上,在業務重組、市場開拓、客戶服務、內部管理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業務重組方面,公司確立了以電力電氣施工安裝工程和用戶服務為主的業務戰略,逐步放棄了物資經銷、設備和金具制造等業務;在市場開拓方面,在鞏固傳統的電力電氣施工業務基礎上,相繼開展了設備租賃、高壓用戶設備試驗、用戶設備代維等業務,既滿足了用戶需求,又為公司拓寬了業務范圍,而且促進了電網的運行安全;在用戶服務方面,L公司發揮專業優勢,利用多年積累的施工經驗和技術理解,對承接的用戶工程,按期、按質完成并協助報竣、送電,設立用戶代辦崗,為用戶代辦有關手續,讓用戶享受到一條龍服務;在內部管理方面,落實各部門、各單位的經濟責任制,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努力降低材料成本和施工成本,提高企業的盈利能力。上述措施的實施,突出發揮了L公司的競爭優勢,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電力建設市場改革帶來的沖擊,公司的經營規模和經濟效益均得到了較大幅度的提高。
2.3 流程再造
確定了多經公司改革思路后,原有用戶工程管理流程不能適應新體制的需要。L公司聘請了管理咨詢公司,經過反復調查研究,進行多種方案比較,按照工程管理和經營性職能相分離的原則,制定了新的用戶工程管理流程。此流程在制度上使得多經公司作為一個獨立的、以營利為目的經濟組織的經營職能得以發揮,其自身利益得到保障,形成多經公司作為一個獨立的市場經營主體進行自主經營的機制,為其走向市場奠定基礎。
2.4 改變粗放管理方式,提高管理科學性,落實經濟責任制
在明確了多經公司經營方向和業務范圍后,公司改變過去粗放的管理方式。管理咨詢公司對公司各項業務成本、費用構成、盈利能力等進行了詳細的財務分析和測算,取得了較為可靠的測算數據,對各項業務的盈利水平有了較為準確的評估和判斷,結合各年度市場情況和公司各部門人員狀況和資源條件,確定有關業務單位的績效目標,并簽訂績效目標承包合同。為了確??冃繕说膶崿F,L公司對所有績效目標責任單位的負責人在全公司范圍內進行公開招聘,確定績效目標責任人,引入績效目標風險抵押制度,以確保經濟責任落實到部門、落實到個人,并且是落實到有能力完成績效目標的人。
2.5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
為改善多經公司過去管理上的薄弱狀況,多經公司在采取組織機構重組、業務重組、流程再造、建立經濟責任制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后,還需要建立和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與之配套。公司在調查基礎上,結合多經業務的實際需要,制定了相應的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包括材料采購制度、財務核算體系設計、財務管理規定、資金使用與管理規定、績效目標考核單位考核辦法和財務操作細則、回款管理辦法、關鍵績效信息報告制度等。這些制度的設計和制定,不僅保證了各項改革措施的實施和執行,還有效地落實了內部控制措施,在關鍵業務環節和領域防范了重大風險的發生。
2.6 始終將安全生產作為第一責任
安全生產是電力企業的永恒主題。對電力企業而言,安全生產是企業風險管理的最基本的理解。L公司在生產安全方面,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嚴格治理”的方針,著力完善安全生產監督和保證體系,健全安全施工生產風險管理體系、應急體系和事故調查體系,開展全過程的技術監督,提高對安全生產的預控能力。在L公司改革過程中,始終將安全生產放在不容妥協的地位。在落實績效單位經濟責任時,始終將安全指標列入考核指標中,不容許任何方式忽視對其安全指標、安全措施的落實。
3 實施風險管理的思考
3.1 基層供電多經企業的使命已經轉變,必須建立面向市場的發展戰略
L公司作為基層供電多經企業,在歷史上曾經以安置供電企業家屬就業、為供電企業創收福利為主要使命。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電力體制改革,安置型、福利型企業不再是基層供電多經企業的主要使命。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L公司已逐步發展成為當地的電力工程設計、施工、電氣安裝市場的領先企業。面對新形勢、新情況和新環境,有必要審視基層供電多經企業的使命和責任,有助于明確L公司的市場定位和今后的戰略發展方向,如此,才能明確企業的市場定位和發展目標,才能明確企業風險管理的目標和責任。
3.2 為實現企業風險管理目標,采取有效的風險管理措施,不斷提高風險管理水平,必須突出風險管理的重點
①明確主要風險控制點,構建企業風險控制點的關鍵領域
風險管理的核心,是在業務過程分析的基礎上,對關鍵環節進行控制。通過全面分析企業經營過程中所面臨的風險,對風險點進行歸集和分類,界定企業面臨的主要風險,以建立完善的風險集成機制。L公司根據調查發現歸集了33個問題,集中歸納為6個領域,揭示了其中可能存在和產生的風險,確定了重點改進領域。
②制定并完善相關風險管理制度,全面覆蓋業務、財務、人事、信息等領域
針對企業的業務特點,制定業務實施規范,能有效地控制和減少業務風險的發生以及由此造成的損失或不良影響,確保企業依法合規經營、規范有序運轉。業務規范應明確業務風險控制的范圍和原則、組織體系和職責、控制環節和內容、控制要求和范圍,確定與業務風險控制有關的信息傳遞形式、報告以及評估工作等相關事項。
3.3 建立實施風險管理的決心、能力和策略
①實施風險管理,需要制定相應的實施策略,精心組織。領導是關鍵。L公司在供電企業支持下,對多經業務改革態度不含糊,意志堅決,銳意改革,領導班子團結一致,尤其是在重大問題、關鍵環節、緊要關頭,管理層起到了領導、引導、說服、指揮、溝通、統一認識等作用,這是改革成功的基本保證。
②計劃周密。在揭示、分析L公司現狀、績效目標測算、流程再造、競聘上崗、財務及管理制度出臺等重大問題上,L公司都是反復制定方案、比較分析、討論,甚至聘請外部中介機構介入,避免問題判斷不清、情況掌握不清、決策重大失誤等問題的發生。
③抓目標、抓重點,帶動全局。抓目標,是指以績效目標為切入點,提出和落實目標責任,在制度上完善績效管理工作環境,注重考核結果,放手讓責任人去抓績效工作,給予其相應的自利,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不過多干預責任人具體工作。抓重點,是根據L公司多經業務特點,抓用戶工程,全公司上下為實現用戶工程績效目標創造條件。通過抓目標,抓重點,形成多經業務改革的主潮流,帶動全公司各項多經業務的改革和開發。
④集思廣益、勇于實踐。在改革過程中,L公司領導多次召開班長以上的會議,就重大問題和方案比較進行討論,廣泛聽取各方意見,提高改革方案的可操作性和決策的正確性。同時,L公司班子成員不停留在爭論上,一旦形成決定,即付諸實施,不懼阻力,一切讓實踐說話。
參考文獻:
[1]梁軍花.企業風險管理的幾點建議[J].價值工程,2005(01).
[2]陳衛華,石玉英,糜仲春.基于多風險體企業風險管理組合的優化決策[J].價值工程,2005(09).
篇9
【論文關鍵詞】集團公司;經營風險;財務風險;風險管理;對策
一、引言
集團公司是指以資本為主要聯結紐帶、以集團章程為共同行為規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參股公司及其他成員企業或機構共同組成的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法人聯合體。在這個聯合體中,母公司是集團內部控制的主體,其他則為客體。母公司通過相應的制度安排,對子公司生產經營和財務等方面進行控制并獲得相應利益,從而在集團公司內部發揮財務、管理、經營等方面的協同效應。隨著世界經濟全球化、一體化進程的加快,集團公司在市場經濟環境下面臨的風險也日益加大,因此風險管理已成為我國集團公司急需解決的一個重大課題。筆者所在的廈門海滄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投集團”)注冊資金14.28億元,主營業務涉及貿易與物流、房地產業、旅游開發、管理、服務等五大行業,下屬有廈門海滄保稅港區投資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廈門海滄土地開發有限公司、廈門海投房地產有限公司、廈門海滄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廈門海滄經濟貿易發展總公司等五家全資子公司。隨著海投集團規模的迅速擴張和組織結構的日益復雜化,集團公司面臨的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也日益加大。因此,本文首先對我國集團公司風險加大的成因進行了分析,接著指出了目前我國集團公司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最后就如何加強集團公司的風險管理提出了應對策略。
二、我國集團公司風險加大的成因分析
隨著集團公司經營規模的不斷拓展,其所面臨的各種風險也日益加大,甚至威脅到集團公司的生存。為了有效應對各種風險,就必須對集團公司風險加大的成因進行正確分析。一般來說,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風險可以分為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兩種。經營風險主要是指由企業生產經營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主要受到市場銷售、生產成本以及生產技術不確定性的影響。財務風險從狹義上講,則主要是由于企業借款導致的風險。因此我們主要從這兩個方面對集團公司風險加大成因進行分析:
(一)我國集團公司經營風險加大的成因分析
1、不恰當的多元化經營戰略加大了集團公司的經營風險。我國大多數集團公司為了降低集團公司的整體經營風險,往往選擇多元化經營戰略,并認為這樣有利于企業穩定發展。然而,盲目的不恰當的多元化經營戰略反而加大了集團公司的經營風險。因為在多元化經營戰略下,集團公司必然要花費一定的資源去開拓一些以前比較陌生的領域和行業,這就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而且很多集團公司花費一定的資源進入新的領域后并沒有形成足夠的競爭優勢,也沒有處理好核心業務與多元化業務發展的關系,從而會導致集團公司失去了自己的支柱產業,進而分散集團公司的各種資源,加大集團公司的經營風險。
2、多級法人治理結構加大了集團公司的經營風險。在風險管理上,集團公司面臨著許多下屬子公司不會遇到的問題。我國大多數集團公司普遍存在多級法人治理結構和產權鏈條過長等問題,這就使得集團公司與各個子公司之間存在著各子公司的經營目標與集團公司總體發展戰略方面的矛盾:集團下屬的子公司、分部門之間往往出于自身獨立法人實體利益的需要,它更關注的是搞好自身的生產經營活動,追求的是短期內的經營業績,為實現此目的,各子公司往往在集團公司內部進行相互間的利益博弈,這種博弈往往導致集團無法對風險管理進行協同管理;而集團公司作為子公司的投資者,致力于整個集團的資本經營和投資策劃,追求的是集團公司價值的最大化,有時出于集團整體利益考慮而采取的一些發展戰略可能與集團下屬子公司短期經營目標相沖突。假若集團公司對子公司缺乏必要的支持和引導,那么子公司就會缺乏對集團公司的認同感,集團公司也會缺乏管理權威。這樣,即使集團公司大力推行集中管理,分公司對集團公司的決策有選擇性地執行,甚至不執行,這種狀況必然會導致集團公司整體利益受損,最終導致集團公司經營風險的加大。
(二)我國集團公司財務風險加大的成因分析
1、多元化經營戰略也加大了集團公司的財務風險。多元化經營戰略不僅加大了集團公司的經營風險,也會加大了集團公司的財務風險。因為多元化經營下的集團公司為了進入其他行業或領域,需要動用大量資金,如果集團公司自有資金不足,往往只能采取舉債的方式來籌集實現多元化戰略所需的資金。因此,我國集團公司普遍存在資產負債率偏高的現象,導致大多數集團公司內部籌資比例較小,外部籌資比例過大,使得集團公司財務負擔沉重,償付能力嚴重不足,導致財務風險加大。
2、內部融資方式的多樣化、復雜化也加大了集團公司的財務風險。在集團公司中,擁有法人地位的子公司能在一定程度上分擔各自的財務風險。但整個集團內部由于相互交叉持股、投資的行為,造成了錯綜復雜的股權關系或關聯方關系,這就容易導致財務風險在集團公司內部進行放大、蔓延。集團公司內部成員之間的互相貸款擔保、資金融通等行為,容易造成財務風險在集團公司內部的連鎖反應,從而加大了集團公司的整體財務風險。特別是當通過母公司提供擔保的形式,使子公司獲得貸款的情況下,如果該子公司面臨財務危機不能到期還本付息時,母公司必須履行其擔保責任,以集團公司資產為子公司償還債務,這樣往往會將整個集團公司拖入債務泥潭。
3、財務預警分析指標體系不完善,缺乏事前財務預警機制。風險是指在一定條件下和一定時期內可能發生的各種結果變動的程度,它會帶來超出預期的效益,同時產生預期之外的損失。從狹義上講財務風險主要是由于舉債等導致的,雖然它是諸多不確定因素導致的,但是財務風險并不是沒有任何征兆的。一個公司的財務風險一定可以通過對該公司諸如獲利償債能力、資產營運能力、發展潛力等方面指標的分析事前得到警示。但是我國大多數集團公司還沒有健全財務預警分析指標體系,也沒有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更談不上長期財務預警系統了。財務風險的預警機制明顯跟不上集團公司發展需要,也加大了集團公司的風險敞口。
三、目前我國集團公司風險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風險管理是指如何在一個有風險的環境里把風險減至最低的管理過程。目前我國大多數集團公司在風險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這些不足之處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內控風險管理制度建設滯后于集團公司的發展需要
與西方發達國家比較而言,我國大多數集團公司成立的時間較晚,集團公司管理經驗缺乏,在發展過程中又急于求成,過于注重擴大資產規模、提高經濟效益,忽視了風險管理相關制度的完善與健全:有些集團公司雖然制定了一些風險管理制度,但當設立新的機構或開辦新的業務后,沒有及時制定新的風險管理制度和風險管理程序,出現風險管理滯后的現象;有些集團公司隨著經營條件的變化和業務的發展,一些原先制訂的風險管理制度已不適應集團公司發展的需要,卻沒有進行及時的修訂和改進,致使風險管理制度形同虛設,流于形式;有些集團公司內部風險管理建設缺乏系統性,過多地關注規章制度的制定,欠缺總體上的平衡與協調,管理制度條塊分割的格局引發了風險管理的分散、脫節、矛盾低效等很多問題。另外,我國有些集團公司沒有單獨設置風險管理部門,只是將風險管理工作放在總經理或者其他部門的領導下開展,使得風險管理部門缺乏一定的獨立性和權威性,未能有效地開展專門的風險管理工作,風險管理制度缺乏靈活性與適應性,不斷出現新的管理盲區,引發新的風險和損失,風險管理效率喪失。
(二)集團公司沒有發揮財務管理的協同效應
集團公司本應通過對集團公司資金的籌集、投資、使用和分配加以管理,增強集團公司整體的資金利用效果,精簡管理機構和人員,節省管理費用。但在現實中,很多集團公司并沒有真正發揮集團公司應有的管理協同效應,反而隨著集團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出現了一方面集團公司不斷加大外部融資,負債比率一直上升;另一方面集團公司內部資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費用支出增大、浪費現象嚴重等問題。另外,我國有些集團公司為追求規模的擴張或尋找新經濟支柱點,不切實際地采取多元化戰略,但迅速擴張的多元化戰略分散了集團公司的人力、物力、財力,使得集團公司在經營管理上無法有效的發揮經營管理協同效應,更談不上風險管理的協同。
(三)風險評估的程序和方法不能適應集團公司風險管理的需要
風險評估要求集團公司能及時識別、系統分析經營活動中與實現內部控制目標相關的風險,合理確定風險應對策略的過程。風險評估是風險管理的基礎,但是目前我國許多集團公司在風險評估中,不能正確使用風險評估程序和方法,從而不能及時識別和分析與實現集團公司經營目標相關的關鍵風險和機遇,而導致風險放任和擴大,以致給集團公司經營造成損失,加大集團公司的經營風險與財務風險。
(四)信息溝通失效導致集團公司風險管理欠缺
信息的收集、傳遞、處理和反饋是集團公司風險管理有效執行的重要保證。信息收集的相關性、信息傳遞渠道的暢通與否、信息處理的及時性與有效性、信息反饋的效果都直接影響風險管理活動的有效性。目前我國集團公司大多數實行總、分結構體制,分支結構設置層次較多,管理鏈較長,集團公司內部的多環節、多部門造成的信息傳遞速度過慢,使得集團公司內部的風險管理跟不上集團公司的變化,也加大集團公司的整體風險。另外我國大多數集團公司還存在集團信息系統建設嚴重滯后的現象,集團公司內部信息共享程度差,信息獲取、歸集和分析手段不能滿足現代企業管理要求。
四、加強集團公司風險管理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我國集團公司在風險管理方面存在上述幾個問題,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
(一)建立健全集團公司內部風險制度,降低經營風險
集團公司應該根據業務規模和實際能力及發展戰略目標,建立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為風險管理的執行提供充足、可靠的依據,最大限度地降低風險發生的可能性。針對我國大多數集團公司風險管理缺乏統一管理機制的現狀,集團公司應明確風險管理的職能部門和專業部門的職責分工及定位,從組織機構方面解決集團公司沒有集中進行風險控制的局面。集團公司可通過設立專業的風險管理機構,落實機構職責,充分發揮風險管理機構的職能,提高運營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二)建立集權式的財務管理體系,加強財務風險管理
實踐證明集團公司的發展壯大必然要求資金管理的集中化,特別是規模較大的集團公司,容易因較長的管理鏈,造成規模擴張與資金供應能力不相稱,各成員自行其是,資金分散使用,效率低下等問題。集團公司只有采取集權管理,才能控制重大風險和保障企業戰略實施。集團公司總部應統一籌集、分配、使用和管理資金,要強化成員公司的資金管理意識,調劑和平衡集團內部資金,加強對成員公司的財務監控能力,減少外部貸款的規模,降低集團財務費用,從而達到控制財務風險、優化資本結構等目的。為了強化集團總部對風險的控制力,集團公司總部要以資金投資的集中管理為重點內容,將風險防范滲透于經營活動的全過程,提高資金與資產的運作效率,并做好資金使用計劃、實施全面預算管理等幾方面的工作。
(三)加強集團公司信息系統建設,優化風險管理的手段與方式
集團公司的風險管理需要眾多管理層級的信息,建立健全與集團公司經營管理業務相適應的信息化控制流程,提高信息數據輸入與輸出效率,實現信息的及時傳遞,并有效地克服對信息的人為破壞,可以為整個集團公司的風險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減少徇私舞弊現象的發生。同時,集團公司應運用適合本集團的手段與方式來執行內部的風險管理,注意正確處理風險管理點和面之間的關系,全面提高集團公司風險控制能力和管理效率。
(四)構建完善的風險評估體系,改進風險測量方法
風險評估主要包括目標設定、風險識別、風險分析和風險應對。在目標設定方面,集團公司應經常開展風險評估,準確識別與實現控制目標相關的內部風險與外部風險并確定相應的風險承受度;在風險識別方面,集團公司要努力多方面的信息,努力識別與實現集團公司控制目標有關的內外部風險;在風險分析方面,集團公司應在風險識別的基礎上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影響程度等進行描述、分析、判斷,并確定風險重要性水平的,然后盡量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按照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及其影響程度等,對識別的風險進行分析和排序,確定關注風險管理的重點;在風險應對方面,集團公司要結合自身的風險承受度,權衡風險與收益,確定風險應對策略。在應對策略的使用上,集團公司應結合使用風險規避、風險承受、風險降低、風險分擔等策略,而不是孤立使用某一種策略。另外集團公司也要與時俱進地改進風險的測量和評估方法,在風險的測量和評估方法方面,集團公司可以綜合采用客觀概率法、主觀概率法、回歸分析法等方法,以期求得更精確的風險測量結果。
(五)建立健全長短期相結合的財務預警分析體系,提高集團公司風險防控能力
集團公司要根據自身情況,分別對集團公司本部和下屬子公司制定具有差異性的風險考評指標,努力建立健全長短期相結合的財務預警分析體系。這些指標中應至少包括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發展能力等方面的指標,并在此基礎上構建財務風險預警模型,以防范和控制財務風險。財務預警可以采用單變量分析也可以采用多變量分析模型,對集團公司及下屬子公司的生產經營過程進行跟蹤、監控、及早發現集團公司財務危機的征兆。另外,集團公司不僅要建立短期財務預警系統,加強對短期財務風險的預警,更要建立長期財務預警系統,做到居安思危。
篇10
一、建立信用風險管理的組織體系
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一般由信用風險管理決策機構、信用管理專業部門、相關業務部門組成。
(一)信用管理決策機構。這一機構主要由企業經營層中的有關成員組成。決策機構應聘請部分熟悉進出口業務及相關法律的法律業務工作者、涉外銀行中熟悉國際貿易結算的行家、有關涉外部門的專業工作者參加,以提高決策質量。決策機構的主要職責是:審查批準企業的信用政策和風險管理策略;審批高風險的大額交易事項;審批處理重要信用風險事項的處理方案等。
(二)信用管理部門。應借鑒發達國家信用管理的成功經驗,在企業內部設立信用管理的專職部門。其主要職責包括:負責客戶資信的調查、分析、評估,建立和管理客戶信用檔案;負責建立、管理企業的信用管理信息系統;制訂企業的信用政策;審查業務部門與客戶簽訂的合約;監督業務部門的操作流程;對應收帳款進行跟蹤監控和追收等。
(三)業務部門。企業的市場銷售部門、財務部門等業務部門是企業信用風險管理組織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中,不僅要認真執行企業的信用風險管理的各項規定,還必須積極配合、支持信用管理部門的工作,及時、主動地向信用管理部門報告、反饋有關信息。
二、完善信用風險管理的約束機制
(一)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中充分體現信用風險管理的要求。
1、在授權批準控制中突出對外簽約和使用資金兩大環節。對外簽約是各項業務活動的重要基礎,對外簽約得當與否,直接關系到該項業務的信用風險程度,而資金付出事項中有很大一部分,如預付定金、預付貨款、交納信用證開立保證金等業務本身就存在著風險,因此,必須實行嚴格的分級管理原則。其中,風險較大的簽約或付款必須經過企業的經營管理決策層批準。
2、在職務分離控制中突出信用部門的制約作用。目前,許多外貿企業存在著某項業務處理的全過程由某一業務人員包辦的現象,這就使本來屬于企業財富的客戶和訂單大量的被個人所擁有,一旦這些業務人員惡性"跳槽",不僅可能使企業的訂單和客戶流失,而且會嚴重影響由其經辦但尚未了結的交易的正常進行特別是貨款的正常回收,從而給企業帶來巨大的信用風險。針對這一情況,外貿企業應高度重視發揮信用管理部門在職務分離控制中的制約作用,其要點包括:
業務部門或人員所涉及的客戶應由信用管理部門統一管理,建立統一的信用檔案;未經信用管理部門的審查確認,業務部門不得對外簽約;未經信用管理部門審查確認,企業不得采用D/P.D/A,O/A等結匯方式;對信用證項下的業務,未經信用管理部門對信用證的審查確認,業務部門不得備貨、發貨。
3、在業務程序控制中強化信用風險控制環節。業務處理程序因企業而異,但從信用風險管理的角度看,以下幾個環節應作為業務處理程序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加以規定:信用管理部門對客戶資信情況及與客戶相關的情況進行調查、分析,對交易的信用風險進行識別、分析、評估;財會部門對交易事項的成本進行核算;信用管理部門對企業擬與客戶簽訂的合同進行審查確認;高風險的交易事項、重大風險事項的處理方案應經過企業信用風險管理決策機構審查批準;信用證項下的交易,應由業務、財務、信用管理部門對國外來證加以審查;由信用管理部門、財務部門對應收帳款情況進行跟蹤、監控;信用管理部門對應收帳款采用恰當的方
式追討。
4、在管理制度控制中充實信用風險管理制度。企業應在企業管理制度體系中充實與信用風險管理相關的內容,包括:客戶資信調查分析制度;客戶信用檔案管理制度;風險交易決策制度;合同管理制度;信用付款方式管理制度;成本管理制度;應收帳款管理制度; 等等。
(二)在內部經濟責任制中加大對信用風險責任考核的力度。
1、有效設定和合理分布信用風險的防范責任。企業應明確規定信用管理決策人員、信用管理專職人員、營銷人員、財會人員等相關的信用風險責任人在信用風險管理中的職責,并采用必要的行政和經濟手段來促使這些人員認真履行職責。
2、合理確定考核指標。在對業務部門或業務人員的考核中,應設置與信用管理相關的指標,如應收帳款周轉率、逾期應收帳款控制比例。
3、在責任會計中實行收付實現制原則。即在考核業務部門或業務人員的業務業績時以貨款到帳作為確認業務收入實現的標志。
4、在應收帳款管理中引進利率杠桿。在考核業務部門或人員的經濟指標時,對規定的信用期限內的應收帳款占用,可不計息或實行優惠利率;對逾期應收帳款,則按較高的利率計息,逾期時間越長,利率越高。
5、試行內部信用風險準備金制度。對信用風險承擔者收人中超過企業職工平均收入 (亦可另行確定一個適當的基數)以上的部分,按超率累進的辦法,提取一定比例的風險準備金,其所有權不變。在企業確定的一定期限內(如3年或5年),如發生屬于個人責任造
成的壞帳凈損失,則以風險準備金抵補;如未發生損失,期滿后,將風險準備金退還個人,并按銀行同期同檔次居民儲蓄存款利率計付利息。
三、注重風險報酬,完誓信用風險管理的激勵機制
外貿企業屬于高風險行業,企業的風險承擔者不僅面臨著經濟責任的壓力,在精神上、心理上也承受著很大的壓力。因此,外貿企業在制訂內部分配政策時,應充分考慮外貿企業的特點,對風險承擔者給予必要的風險報酬。風險報酬可采取多種方式,如對企業的風
險決策人員、信用管理專職人員、與信用管理相關的其他管理人員如財務部門的有關人員可采用結構工資的形式予以體現,即將這些人員的工資分解為若千部分,風險報酬則是其中的一個部分,且比重不宜過低,而這一部分報酬的實際取得則應根據與信用管理相關的指標的考核結果加以確定。又如對直接從事購銷業務的人員采用見利提成分配辦法的,可將交易事項按其信用風險程度分為幾個檔次,其信用風險程度愈高,則分成比例愈高。又比如,對一些高風險的特殊交易事項,可實行單項風險抵押經營,即由與此項交易相關的信用風險承擔者向企業繳納一定比例的風險抵押金,交易成功后,除退還風險抵押金外,將風險抵押金視同風險投資,從該項交易的盈利中劃出一部分作為風險投資的相應報酬,其水平可數倍于銀行流動資金貸款利率。如因個人責任原因形成信用風險損失則以風險抵押金抵補。
- 上一篇:能力作風建設經驗
- 下一篇:信息網絡安全評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