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核算和會計核算的關系范文

時間:2023-09-10 15:22:3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成本核算和會計核算的關系,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成本核算和會計核算的關系

篇1

關鍵詞:物流企業;物流成本;會計核算;作業成本法

中圖分類號:F234;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6-100-02

一、我國物流企業成本構成與特點分析

(一)物流企業成本的構成

物流成本是指企業在整個物流服務過程中所消耗的全部資源。目前,物流服務有運輸、揀貨、流通加工、交付、倉庫管理以及財務結算等。物流企業成本的分類可以參考工業的劃分從而分為營運成本和非營運成本兩類。其中,營運成本是與提供的物流服務或產品直接相關的成本。它主要是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以及間接費用這三個部分組成。而非營運成本主要包括管理費用、銷售費用以及其他費用。

(二)物流企業成本的特點

物流成本具有瞬時性、無形性、多樣性、與服務水平之間存在效益背反、間接費用占總成本比例較大等特點。這是因為物流服務本身就具有瞬時性、無形性和多樣性。另外根據物流企業運營的相關特點,提升服務質量必然會增加企業的業務量和相關收入,但同時也會增加企業的相關成本,降低了企業的利潤。

二、我國物流成本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物流成本的核算內容沒有被規定

由于物流企業的物流成本沒有被確切地定義或規定。所以物流成本在會計核算時只涉及物流費用的一部分,因此物流成本在會計核算時內容和范圍都是有缺失的,這就導致了物流企業中的大量成本被隱藏,物流企業的會計信息嚴重失真并且喪失了尋找新的利潤源泉的能力,最終影響企業決策的正確性。

(二)物流成本的披露沒有被規定

因為物流企業在進行會計核算過程中,物流成本經常與企業的其他成本一起核算,所以物流成本信息出現在企業其他成本信息中的情況屢見不鮮,致使企業所需要的物流成本信息要從其他的生產成本費用信息中尋找。因此物流成本的會計信息失去了應有的完整性,并且在尋找信息的過程中,業務處理也會變得繁瑣而費時,這對物流企業的業務管理和績效評價都產生了不利影響。

(三)物流企業成本核算的目的不明確

目前,大部分物流企業計算物流成本僅僅停留在獲得物流成本信息,尚不能充分利用物流成本信息尋找降低成本的途徑。這就導致了財務部門和物流部門耗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所獲得的物流成本信息的用途卻非常有限,違反了效益成本的原則,最終使企業對物流成本核算的積極性不高。此外,我國物流成本管理還存在缺乏懂得物流知識的會計和管理人員,以及領導層對企業物流成本缺乏管理的問題。而這些缺陷必然會導致物流成本的會計核算不準確,并對企業自身造成不利影響。因此基于上述情況,為能合理解決這些問題,筆者找到一種新的成本核算方法———作業成本法。

三、作業成本法的引入

(一)引入作業成本法的原因

因為以上種種原因,收集物流成本信息極為困難,物流成本一直居高不下卻無法解決,物流企業在發展中遇到前所未有的瓶頸,所以筆者在不斷分析各國的物流企業的發展狀況和控制物流成本的方法時,發現從經營業績以及對物流成本的控制上來看,日本居于絕對領先的地位。從學術界對物流成本核算的實務探索以及政策規定上來看,美國更是世界之首。而它們大部分物流企業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應用作業成本法獲得了精確的物流成本信息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決策。盡管各國國情、經營狀況有所不同,但是就物流企業所提供的物流服務來說,各國的物流企業都屬于間接費用占總成本比例較高的企業;物流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也往往都是屬于小批次而且是可分解的。而作業成本法正適用于這樣的企業。

(二)作業成本法對物流企業成本核算的貢獻

1.作業成本法規定了物流成本的定義。作業成本法確切的規定了物流服務或產品導致發生的各項作業所消耗的資源與物流服務的直接人工以及直接材料之和為物流成本。所以運用作業成本法首先能夠解決會計準則、會計制度沒有對企業物流成本做出明確的規定的問題。2.作業成本法可以解決物流成本核算不規范的問題。作業成本法可根據作業性質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成本動因。并通過公式準確計算出各項作業所消耗的成本,最后加上物流服務消耗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就可以計算出每項物流服務所消耗成本。所以可以解決物流成本核算不規范的問題。3.作業成本法可以解決物流成本會計核算的其他問題。作業成本法能夠取得準確的物流成本信息,揭示成本發生的原因,擴大成本核算范圍,完善物流成本控制,幫助企業定價,最終幫助企業做出合理決策,降低資源耗費,幫助企業盈利。一旦企業運用作業成本法,便能了解物流成本信息的巨大作用,進而改變核算目的不明確的現狀,并能引起企業自身以及社會大眾對物流行業更多地關注和重視,最終能解決企業決策層對物流成本缺乏管理,社會缺乏物流會計管理綜合人才等問題。

(三)物流應用作業成本法的可行性

1.作業成本法適用于間接費用在總成本中比例較高的企業。物流企業在進行服務的時候,發生的間接費用不僅占總成本的比例很高,而且種類繁多、范圍也很廣泛。例如物流企業的運輸流程中,其運輸作業如果以客戶或者是服務合同為成本計算對象時,駕駛員的工資以及車輛消耗的燃油、輪胎等屬于營運間接費用。其實在生產物流產品或服務時,屬于間接費用的支出和耗費不僅僅是這些。像機器設備的折舊,運輸車輛的維修和保養,站點的租賃或建立,以及電、網、保安等都屬于間接費用。2.物流企業的產品或者服務往往都是屬于小批次,而且各批次都不同。因為物流企業提供的一般都是無形的物流服務而不是有形的產品,所以通常將其提供的物流服務作為物流企業的產品。因為物流企業一般將客戶或者合同訂單作為成本核算對象。而合同規定的物流服務不僅主要由間接費用構成,而且不同的合同所規定的服務必然不同,所以每個批次的物流服務都具有很強的個性。這樣當結構越是復雜、工藝越是多變、調節生產作業的次數越是頻繁的情況下,作業成本法的優點就越可以得到顯現。3.物流服務的過程是能夠被分解的。盡管物流服務的流程很繁瑣且極具個性,但是通過作業成本法能夠將其拆分為幾個大類,進而分為多個單獨的作業。基于上述原因,物流企業運用作業成本法不僅非常必要,而且是相當可行的。

參考文獻:

[1]鮑新中,崔巍.物流成本管理與控制[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0:101-116

[2]陳克勤.我國物流企業成本核算的困惑和對策[J].科技創業,2007(6):61-72.

[3]鄧鳳祥.現代物流成本管理[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111-123

篇2

一、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特點與要求

會計成本核算是企業財務管理的核心,成本核算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財務管理的成本決策和經營決策。而企業進行會計成本核算的目的,是為把握企業發展過程中每一環節的財政支出,幫助企業最大化地節約成本,并為日后發展提供相關的參考依據。從某種程度上講,會計成本核算還具備了完善企業整體管理,并使企業資源得以最大限度利用等特質。

至于兩者的管理與工作要求,由于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均屬于兼具理論性與實踐性的工作,企業財會人員在處理這兩項工作時,應特別注意考慮自身企業的組織結構和經營特點,深入理解企業的發展戰略,從整體上把握好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大方向。具體來說,企業在對財務核算管理時應嚴格把控、設置合理的會計核算體制,即是要嚴格把關各會計流程,突出內部控制,保證單據獲取、科目設置和資金使用的規范化。其次制定科學的管理目標體系,明確財務管理的基本目標和挑戰目標。其中,對于目標的設定必須務實、合理,必須摒棄只是空喊口號的“高目標”,同時也要避免過低的目標設置,難以發揮激勵的作用。

二、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現狀與問題

1.財務報表不精,納稅項目不清。不少企業對應稅與非應稅項目概念模糊、不熟悉稅務申報的內容與流程,造成會計核算錯誤、納稅申報不實;還有相當比例的企業存在財務報表不精細的問題,它們通常只供應常見的利潤表、現金流量表,表內體現的信息非常籠統,對企業管理活動的指導作用非常有限。其實,企業能夠向財務提供的表格種類非常豐富,如資金狀況表、企業費明細表、成本費用明細表、基金使用情況表,以及客戶的信用檔案等。這些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針對性與科學性。此外,也仍有一些企業對財務核算存在認識上的誤區,認為財務管理只是財會部門的工作,并沒有將其作為實現企業目標的重要環節來看待。須知,財務管理是一個有機系統,財務部門雖作用關鍵,但做好這項工作仍需要企業上下全體員工的共同支持與配合。

2.成本核算單一,成本管理落后。大多企業對會計實施的仍是集中核算,各職能部門也只設收支總賬,不作成本費用核算,且核算中用到的會計明細科目最多細化至二級。然而這類單一的成本核算方式顯然不能滿足企業的現實需要。企業經營業務廣泛,如果不對各服務單元中實行獨立的成本核算,不按項目、類別細化會計科學,就達不到成本管理的基本目標,成本核算也就失去了實際意義。當前成本管理目標的達成主要依賴于三種方式:一是將成本轉移給供貨商,二是規模效益,三是費用控制。大多企業傾向于使用第三種方法,也就是盡可能地節省開支、縮減預算。但這種方法的弊端非常顯著,它局限于企業內部,形成不了管理方法體系,缺少戰略性的管理眼光,難以兼顧成本的引發與潛在因素,也不利于企業形象和服務品牌的建立和競爭力的提升。

3.會計基礎薄弱,核算手法陳舊。當前會計工作中常見的問題主要有明細分類賬設置不規范;會計核算的基礎資料失真;明細賬中業務內容表述模糊;會計科目使用失當;財產物資清查制不完善或執行不力等,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的準確性,不利于信息使用者作出正確的判斷與決策。同時,不少企業依然在使用低效率的手工作業方式處理會計核算問題,導致財務人員每天主要工作就是不斷重復對賬和記賬,根本抽不出時間深入一線作業調研,自然也沒有辦法對企業費用變化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釋,更不可能向企業提出有利于成本縮減的專業建議了。受同樣原因的影響,企業財務人員的管理職能也受到極大的抑制,使之既沒有足夠精力來管理企業物資庫存,也沒有空閑來考慮物資采購價格是否合理,對其它管理活動也同樣甚少涉及。

三、優化企業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的工作路徑

1.財務管理精細化。首要強化資金管理,提高資金運作水平,實施跟蹤管理,減少資金的浪費及不合理使用;還要縮減應付款的規模,加快資金回籠速度,提升存貨管理質量。除此之外,企業還須注意財務風險的規避和分散,比如,可在企業范圍內推行壞賬準備金制度,對于計提的壞賬準備金應當計入管理費用。

2.應稅項目規范化。由于部分企業受制于財會隊伍整體素質不高、專業水平不夠、對企業組織結構和經營背景不了解等問題,不少財會人員存在不懂得如何劃分應稅與非應稅項目、對稅務申報的相關規定的正式流程也不夠熟悉,造成了企業會計核算上的錯誤,甚至影響到企業納稅申報的順利實施。所以,需要建立起專門針對財務會計人員的績效考核制度,將其作為提升財會人員職業素養和自身管理水平的一項重要手段,為財會人員的隊伍建設提供制度保障。此外,人工成本也是企業的一項大重要支出,它在企業管理成本中占了近八成的比例。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則有利于物業企業人工成本的縮減和整體管理質量的提升。

3.鞏固基礎會計工作。根據國家相關法律和會計工作準則促進會計賬目規范化,加強對會計人員的業務培訓和思想教育,引導其積極參與企業管理事務,不斷提升企業財會人員的職業水平;同時,突出會計的監管職能,加強對會計原始憑證的審查力度;此外,建立健全會計管理制度,以突出內部控制,增強對財產清查和成本核算等工作的重視程度。

4.構建二級核算管理制。簡單地說,即在二級核算制度正式確立后,各二級核算單位應當自行管理不同經濟活動中產生的原始憑證,若同一憑證關系到兩個及以上的二級單位,則該憑證由企業保管,各二級單位只需要妥善處理相應的復印件。

結語

篇3

1.1缺乏完善的成本會計核算體系

1.1.1缺乏良好的會計環境。成本會計核算工作,缺乏完善的會計制度保證,進而在會計工作的組織開展中,出現管理部門的職能交叉,造成了會計成本核算項目的混亂,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會計工作效率。

1.1.2沒有形成完善的成本會計核算體系。有些單位不設成本會計核算機構,甚至不設成本會計崗位,沒有專人進行成本會計核算工作,只有財務會計兼管,造成成本會計核算不到位,會計信息不真實。

1.1.3企業各部門重視不夠。成本會計核算是一項系統工程,應樹立全員成本管理意識。許多企業在內部分工、協調、合作上,都出現了較明顯的問題,嚴重影響成本會計核算正常進行。

1.2缺乏有效的成本會計核算

1.2.1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企業在成本管理中,缺乏有效的成本核算控制工作,造成了實際的成本消耗與預算值存在較大的差距,這給企業的經營策略的制定、調整,帶來巨大的困難。

1.2.2成本會計核算方法滯后。很多企業在重視研發投入、重視技術進步的同時,往往忽視甚至犧牲會計成本核算工作的改進,使其跟不上企業技術進步的要求,進而出現企業決策失誤性問題。

1.3成本會計核算缺乏有效的監管

有些企業的成本會計工作,由于缺乏財務、審計等職能部門有效的內部監管,形成在成本會計核算中,出現諸多的不規范。甚至出現多部門在成本會計核算流程上不完善、不認真,發生一些人為的混亂和會計信息不完整、不真實等問題。

1.4成本會計核算的理念薄弱

在多變的市場經濟之下,成本會計核算的理念也在發生著比較大的轉變,許多成本會計仍沿襲傳統的成本控制觀念,現代成本會計核算理念薄弱,這就造成了當前成本會計核算效率不高、成本信息不正確的問題。

1.5缺乏專業素質良好的會計人才

許多企業的會計管理人員聘用不規范,員工大多缺乏創新精神,成本管理理念陳舊,導致成本會計核算滯后,產品成本不實,價格決策失誤,影響產品競爭優勢,失去市場占有率。

2如何提高成本會計核算水平,建立完善的核算體系

2.1更新管理理念,積極吸取先進的管理經驗

傳統的成本會計核算體系和方法已經不能夠滿足現代企業管理需要,企業要想提高成本控制效果,就要積極引進和應用現代化成本會計核算方法,并不斷吸取和借鑒國內外的先進管理經驗,保證企業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先進性。

2.2創造良好的成本會計核算工作環境,提高工作效率

2.2.1企業要營造一個適合于現代成本會計核算的工作氛圍,加大核算體系建設,并制定完善的會計核算制度,設立專業獨立的部門開展核算工作,還要將各部門的職責加以明確,實行權責明晰的管理制度。

2.2.2對于會計成本核算人員的工作分工要明確,成本核算項目安排要科學系統,對具有重要意義的核算項目要進行優先處理,以最大程度保證會計成本核算的效能。

2.2.3企業管理者要從宏觀管理角度出發,根據企業的實際生產經營情況制定適合的會計核算體系,并應用現代化的管理系統對企業實施全方位的管理,以增強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

2.3充分發揮企業領導的模范帶頭作用

2.3.1在建立企業成本會計核算體系的過程中,企業領導者的作用不可小覷。領導者要從根本上轉變自身的管理理念和態度,吸取先進的管理經驗,然后再將新型的成本控制理念深入到下屬員工和會計核算部門,并不遺余力的提供工作上的支持。

2.3.2企業要將成本控制與其他生產經營環節相結合,綜合多方面因素加以考量,不要讓成本核算體系與其他環節相脫離,要保持各環節間的關聯性,以確保更快更好的建立成本會計核算體系。

2.4完善企業人員培訓機制,使成本管理理念深入人心

在企業的實際經營管理中,要在全員范圍內宣傳現代成本管理體系的優勢,樹立員工的現代化管理意識,加強員工的成本控制意識,定期對會計員工進行專業技能的培訓和考核,并完善人員的管理機制,對于能夠出色完成任務的員工要予以獎勵,并完善員工晉升機制,從根本上提高成本管理的效果。

2.5建立健全成倍會計核算監管體系

2.5.1首先要完善企業成本會計核算體系的外部監管環境,政府相關部門要定期開展對企業成本核算效果的檢查和監督,社會大眾也要發揮其監督的作用,對企業中出現的不合理的管理機制要指明,并為企業提出合理的改進建議。

2.5.2企業內部監督體系的建立是改進會計成本核算質量的根本,從管理者角度出發,要加強對生產經營各環節的監管和掌控,對成本控制嚴格把關,企業員工也要樹立成本管理意識,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在企業內部要設立獨立的監督部門,對企業內部的生產經營活動實施有效的監控。

3結束語

篇4

關鍵詞:會計成本核算;效益分析;問題;對策

隨著我國醫療衛生事業改革的不斷深入,醫院的經營環境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當前實行的新醫改提出國有醫院要逐步回歸公益性,基本醫療服務費用由政府、社會和個人三方負擔,政府會不斷增加投入,履行在基本醫療衛生體制中的責任。改革方案還明確逐步將公立醫院補償由原來的服務收費、藥品加成本收入與財政補助三方面渠道改為服務收費和財政補助兩個渠道。各個醫療機構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既要適應新醫改的形式和要求,還要在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這就要求醫院轉變觀念,順應政府的政策,樹立成本意識,建立健全會計成本核算體系,提高醫院的成本管理水平。

一、醫院會計成本核算與效益分析的相關概念

醫院成本是指醫院在提供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和康復等服務過程中耗費的物質資料價值和勞動價值的貨幣表現。醫院會計成本核算是指根據醫院決策管理的需要,對醫療服務過程中的各種耗費進行分類、歸集、分配和分析,提供相關的成本信息。當前,很多醫院實行的全成本核算不同于以往醫院自行開展的科室成本核算,除了包括醫院運行中的各種人力、物力和財力的耗費外,還包括了醫院的房屋、設備等固定資產的折舊、無形資產的攤銷以及管理費用的分攤等。開展全成本核算有助于醫院正確反映成本狀況,給醫院的經營決策、制定醫療費用標準等提供可靠的依據,同時,也能滿足政府部門的管理需要,能夠更好的指導行業管理。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醫院的經營應該有雙重效益:一是指醫院投入一定的醫療資源,取得符合大眾醫療保健需求的社會效益;二是醫院提供醫療衛生服務資源的消耗,需要獲得經濟補償以及用于擴大再生產的經濟收益,也就是指醫院的經濟效益。另外,醫院通過自籌資金和國家投入不斷發展,還可以取得固定資產增值的效益。

二、醫院在會計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中的問題

當前,醫院在會計成本核算與效益分析中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醫院會計成本核算的基礎較差,成本核算沒有與資金分配方案有機結合。一方面,市場經濟條件下,政府給醫院的補償逐年減少,雖然醫院廣開籌資渠道,想辦法降低成本,提高經濟效益,但是由于衛生事業的計劃性和福利性,公立醫院的成本意識仍然不強,會計成本核算的基礎薄弱。另一方面,成本核算雖然在客觀上增強了醫院職工的成本意識,在獎金分配上也是按照“按勞分配、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往往還是以單純的成本核算結果作為分配獎金的依據,使得醫院各個科室重收入、輕質量,出現了檢查不合理、收費不規范等現象。同時,有些科室為了單純降低成本,不敢引進先進的醫療設備,影響了醫院正常業務的開展和技術進步;有些科室甚至為了降低成本偷工減料,損害患者的利益。如果按照統一的會計成本核算模式對所有的科室實施核算,并由此進行分配的話,會出現分配上的不合理現象。

2.管理費用的分配不夠準確科學。在醫院會計成本的實際核算工作中,怎樣分攤行政、后勤等醫院職能部門的管理成本是存在一定的難度。雖然分攤的方法有很多種,但是缺乏一種既準確、又有可操作性的分攤方法。當前,很多醫院采用的做法是對職能管理部門制定費用定額指標,對醫院后勤服務部門實行費用包干的辦法,這種方法雖然從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醫院的成本,但是從實際執行效果來看,并沒有發揮出提高職工成本意識、調動職工降低成本積極性的作用,對醫技科室和臨床科室也沒有起到聯動降低成本的作用。

3.醫院醫技科室、特殊臨床科室以及獨立的門診科室成本核算還不夠合理。由于醫院科室的性質都不一樣,很難使用一種統一的核算辦法對各個科室進行成本核算。有些醫院根據各個科室的不同特點,將收入按照不同的比例重復計入到各個協作科室,再確定各自的結余提成比例;有些醫院是直接確定各個科室收支結余的提成比例。這種核算辦法雖然考慮了不同科室的各自特點,但是由一定的主觀因素包含在內,使得核算結果不夠科學合理,制約了醫院各個科室之間的協調發展。

4.會計成本核算管理的指標分析系統不夠健全,成本核算軟件不夠完善。一方面,醫院在實際運行過程中,對各項成本核算的管理指標缺乏系統科學的分析評價,沒有給醫院管理層提供正確的決策依據。每個科室和每項投資項目,在一定時期內的收支狀況、社會效益、盈虧原因和發展潛力等,都應該是醫院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部門進行核算分析考慮的因素。另一方面,我國當前還沒有一套規范、權威的會計成本核算軟件,醫院的信息系統建設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問題,計算機網絡系統還不能適應醫院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的需要。

三、完善醫院會計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的對策建議

針對醫院在會計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中存在的問題,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改進,實行全成本核算方法:

篇5

一、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問題

《企業會計制度》實施后,工程成本核算的準確性程度直接影響收入的確認等一系列問題,所以顯得更加重要。

1 工程成本同期間費用的界限劃分問題。工程投標費用應計入管理費用,工程投標前的中介費應計入中標工程成本,如果有未使用及不需用設備的存在,應將其計提的折舊及時轉入管理費用。

2 上期成本同本期成本的界限劃分問題。權責發生制原則是成本核算很重要的一項原則,往往會計核算比較滯后,如年終獎金一般等決算后才能計算出來,影響當期成本,所以企業應提高這方面意識,加強成本管理的基礎工作。

3 本期成本在不同成本對象之間的界限劃分。人、機、物等消耗應圍繞工程項目一覽表進行分部分項,有利于正確核算不同項目工程成本,便于與預算成本比較,分清成本節超原因,這要求成本核算應同經營管理有機地結合,而不是教條地核算。

4 費用的分配問題。成本核算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解決成本的補償問題,成本核算必須按照程序進行,對間接成本分配無疑是成本核算的重點,比如,間接費用歸集為組織和管理施工生產活動所發生的現場性費用支出,按照一定標準分配計入生產成本(基本生產,輔助生產)、機械作業和工程施工等科目,費用的分配不是簡單的數學問題,而是管理問題,所以在制定考核方案時應考慮周全,在方案考核時不得以預算成本代替實際成本。

5 期間費用的補償問題。預算成本中包含部分管理費用、財務費用,而工程成本中則不包括,所以工程結算利潤要足夠大才可能補償管理費用等,項目最終才可能盈利。1993年會計制度改革時,將全部成本法改為部分成本法(制造成本法),但目前全部成本法日益卻受到重視,這也說明了認識的反復性,正如,當時取消專用基金,歡呼聲一片,現在看來,專款專用也有許多好處,這是題外話。全部成本法將企業管理費、銷售費用分配給產品,我們能做到的是要在內部報告中充分考慮這點。

二、施工企業會計在工程項目成本核算問題的處理

1 建立完善的核算管理體系。一套完整、可行的核算管理體系是施工企業會計集中核算的工作基礎,是體現會計工作績效的前提。以《企業會計準則》為準繩,根據企業自身的不同特點,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借助財務ERP系統,建立企業會計核算中心賬務系統,并制訂會計集中核算管理制度,明確工作職責、完善管理程序。施工企業會計核算中心的工作應建立在會計主體明確、責任定位清晰的基礎之上,核算中心的會計人員應具備過硬的專業素質和豐富的實戰能力。按照財務事前預測、會計過程監控、數據決策分析三階段設置相應的工作崗位,外派到工程項目或分公司的會計人員(報賬員)主要履行會計監控職能。核算中心會計人員應定期到二級單位(工程項目或分公司)調研了解情況,并充分發揮審計監察人員的職能作用,使其對財務支出的真實性承擔審核工作。立足于電算化、網絡化的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建立遠程報賬、查賬等功能系統,充分發揮報賬員的工作能力,轉變核算中心會計人員的工作職能,實現財務數據資源在企業總部、分公司、工程項目之間的自動化、共享化。

2 實行責任會計。施工企業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必然會產生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相分離的局面,因此有必要建立責任會計運行模式。責任會計的主要報告對象是企業內部決策機構,是管理會計的一個重要組成部份,是系統反映責任單位(責任人)經濟責任的會計核算模式。責任會計目前主要采取結算、責任審計等方式進行,為了正確處理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的關系,應進一步研究財務報賬會計向責任會計轉化、融合的問題,使之對資金運動和經濟活動起到事前預測、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作用,成為聯系會計核算中心與具體經濟活動單位的樞紐。在施工企業實行責任會計應以企業內部管理制度為出發點,依據施工企業會計核算辦法,設置一套既便于日常操作又便于財務管理需要的運行體系,從而不斷加強會計集中核算制的科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建設,把握好會計核算與財務管理的雙重職能作用。

3 轉變會計職能,理順監督與服務的關系。目前,會計核算中心的日常工作主要是資金支付和會計核算,而這已成為在當今市場經濟中成長企業的絆腳石之一。會計核算中心應徹底扭轉將其單純作為核算機構的觀念,要從核算型會計向管理型會計轉變。會計核算中心應加強預算資金支付的事前控制,并著重預算執行的信息反饋工作,在決定資金支付之前應確定是否應該支付、如何支付,是否符合有關政策規定、占用何種指標、列支何類科目等等。總之,核算中心應真正實現會計的事前預測指導、事中監督控制之主要職能,為決策領導層提供及時、可靠的會計信息資料。同時,在會計集中核算這種新型的會計管理體制下,為體現財務工作的成效,應充分理順會計監督與理財服務兩者之間的關系。會計人員一方面應盡職盡責,熱情服務,努力提高辦事效率,及時向單位提供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資料,滿足其財務管理的需要;另一方面應有為單位當好家理好財的思想,要盡心盡力管理好單位資金,實現會計監督的職能。對于審批手續不齊全的、超出預算范圍的、違反規定等等的財務收支,應當予以退回,或要求補充、糾正;對于缺乏真實性、以虛假發票套取資金的,堅決予以制止。

篇6

企業的環境成本主要是指,在企業開展相關生產經營活動的過程當中,因為生產經營而對環境造成的影響并且因此而支出的費用。通常意義上來講,這就是基本的企業環境成本。而低碳經濟是指企業在充分和高效的利用了能源資源之后,排放出的氣體污染量相對較少,發展出了清潔能源,實現了能源技術、產業技術和社會經濟發展態勢的轉變。總體來說,要想發展低碳經濟,就必須要注意到企業環境成本會計核算工作的發展和實施。

二、低碳經濟對企業環境成本的影響分析

隨著全球氣候的不斷變化和低碳經濟的出現和發展,現代企業在運行和經營當中更要注意低碳經濟在本企業當中的成長和發展。在企業生產和經營當中貫徹低碳經濟發展的理念,結合自身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的發展行動計劃,以求能夠達到低碳發展自身經濟的實際效果,達到節能減排的生產要求,實行可持續化的企業生存和發展。企業從財務信息角度出發,研究在低碳經濟下的環境成本核算工作,對企業內部的碳排放量進行全面的掌控,推動企業走向更加低碳和健康發展的道路。這不僅是現代企業環境成本會計核算發展的新要求,也是為了更加順應時代的進步和發展需要。

三、如何推動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的企業環境成本會計核算的發展

1、建立健全的企業環境成本核算制度體系

在現代企業中,為了保障企業環境成本會計核算和低碳經濟相結合的發展,需要在企業中建立健全的企業環境成本核算制度體系。制度是一種用于保護企業措施有效實行的外部保證體系,只有當企業出整完善的相關法律法規,才能夠在日常的生產生活當中對企業的環境成本進行科學合理的成本核算,規范行為和運算準則,保證在出現意外情況中能夠進行及時的處理。從現階段的實際情況來看,政府部門需要重視企業環境成本核算和低碳經濟相融合的工作,強化的運行政府職能,從制定的環境成本會計核算制度方面來保證企業成本核算工作的順利進行。達到滿足現階段低碳經濟的發展要求。政府在其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監督監管職能,對不滿足低碳經濟的企業進行強制執行措施,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和處理。對企業的環境成本核算工作進行指導和分析,從內容和形式方面徹底貫徹制定好的相關法律法規。

2、加強企業環境成本核算與其他領域的合作

企業中要加強環境成本會計核算工作與低碳經濟的融合也需要從企業內部尋求更多的幫助。企業內部其他領域對于企業的環境成本核算工作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因此,相關企業成本會計核算部門要搞好與企業內部其他部門的關系,積極從企業內部尋求幫助,綜合性的融入各方面素質和要求的考量,更好的進行企業的環境成本會計核算工作。除此之外,與其他領域的合作還包括企業環境成本會計核算部門從社會經濟學、環境經濟學、數量經濟學和會計學等其他學科領域進行研究和分析。在計算當中融合多種算法和實際因素的影響,積極推行更加有效的企業環境成本核算工作。

3、加強外部監督機制和建立獎懲機制

除了上述方法之外,在低碳經濟的背景下加強企業的環境成本會計核算工作還可以通過建立外部的監督監管部門,對其進行檢查和分析,幫助企業內部成本核算部門能夠更好的完成環境成本的核算工作。不僅如此,政府還需要加強對上報不真實環境成本的企業進行有力的懲罰,對于積極上報真實環境成本數據的企業進行獎勵和鼓舞,從政策上對該類企業進行支持和又會,促進各個企業環境成本核算工作的真實性和主動性,進一步完善和保證企業環境成本核算的內容有效可靠。

4、積極吸取和借鑒外國先進經驗

我國企業環境成本的核算工作起步較晚,在發展的過程當中呈現出極大的不足,在低碳經濟的要求下發展企業環境成本核算工作需要積極吸取和借鑒國外優秀且先進的經驗,然后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結合不同企業的特點和情況。制定符合自身企業發展的環境成本會計核算方法,使得企業的環境成本核算更加具有針對性,更能夠在我國實地的環境當中進行環境成本核算工作。

四、結論

篇7

建設并做好成本核算基礎性工作在房地產企業項目開發中涉及的以上4個階段中,將發生許多費用,如可行性研究費、前期工程費、建筑安裝費、銷售費、利息費以及為管理項目而發生的管理費,等等。這些費用中,有些可記入成本,有些則作為期間費用處理。如何更好地完成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應做好如下兩項工作:

(一)建立健全房地產開發企業成本核算的規章制度

房地產開發企業應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規和會計制度,并結合其自身的組織特點,制定并逐步完善其成本核算控制、投資決策、項目預算決算管理、成本費用審批、資產管理等相關的成本核算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切實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同時要綜合考慮項目開發的規模、特點等因素,合理設置會計機構和配置成本核算人員,以保證提供準確、詳實的會計核算信息和質量。房地產開發企業制定的各項制度要保證切實有效的執行,而不能只制定不落實,逐步形成“算為管用,算管結合”的有效管理機制。

(二)切實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性工作

在遵守國家相關法規和會計制度的基礎上,房地產開發企業依據其制定的財務規章制度,收集、整理、分析相關資料,主要包括項目預決算書、成本費用控制預算、資金籌措計劃、購銷合同、成本變動因素分析等。同時,做好原始記錄工作,主要包括各類成本費用支出的原始憑證記錄、現場各類簽證記錄、各類臺帳記錄等。成本核算基礎工作的重點在于建立和健全各類原始記錄,嚴格規范工作流程,認真做好項目預算決算工作。切實做好各項基礎性,有利于各項規章制度落實到位,為成本核算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二、確定房地產開發企業的成本核算對象

開發產品成本核算對象是指開發產品成本中,為了歸集和分配費用而確定的承擔者。合理的確定成本核算對象,是正確核算開發產品成本的前提,如果成本核算對象劃分過粗,就不可能全面、準確反映項目的實際成本水平及其狀況;反之如果劃分過細,就會有許多間接費用需要分攤,增加會計核算的工作量。房地產開發企業應根據開發項目的特點及實際情況,選擇成本核算對象。

(一)確定成本核算對象的基本原則

1.一般的、小規模的開發項目,可將整個工程作為成本歸集對象,設立一個成本核算單位。

2.對于在同一個開發地點的群體開發項目,開工竣工時間相近、又由同一個施工單位施工的,可以合為一個成本核算對象。

3.對于規模較大、工期較長的項目,應該以項目的工程內容和工期進度,結合企業經濟責任制的需要,按項目的一定區域或部位,劃分成本核算對象。成本核算對象需要在項目開工前確定,一經確定不能隨意改動,更不能相互混淆。

(二)確定開發產品成本項目的構成

1.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費:指房地產開發企業為征用土地所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土地出讓金、土地補償費、拆遷補償費及其他因征用土地而發生的費用。

2.前期工程費: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前期準備階段發生的費用,包括規劃設計費、可行性研究費、測量勘察設計費、各項臨時工程費用、“三通一平”費用等。

3.基礎設施費:指建設各項基礎設施發生的費用,包括與開發項目相關的、配套的道路、供熱設施、供水設施、供電設施、供氣設施、通訊設施及綠化等。

4.建筑安裝工程費:指房地產開發企業以出包或自營方式發生的建筑安裝費及招投標費、工程預算編制費和審計費、質量監督費、竣工驗收費等工程附加支出。

5.公共配套設施費:指為開發項目服務的、不能有償轉讓的各項公共配套設施發生的費用,如水房、鍋爐房、消防設施等。

6.建設期利息:指為開發項目籌措資金而支付的建設期利息,項目竣工驗收后發生的利息則記入財務費用。

7.開發間接費用:指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開發部、工程部等管理部門為組織和管理開發項目而發生的各項費用,包括工資、福利費、辦公費等。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各行政管理部門為管理公司而發生的各項費用應在“管理費用”科目中進行核算。正確劃分成本項目,能夠客觀地反映開發項目的成本結構,為分析研究降低成本提供可靠依據和途徑。考慮到各房地產開發企業的實際情況不同,應根據經營特點和管理需要,選擇成本項目,并據此進行明細核算。

(三)成本費用會計科目設置及建立必要的開發

產品成本核算帳表、單證為核算房地產開發企業成本,依據現行《房地產會計制度》規定,應設置“開發成本”和“開發間接費用”兩個科目。“開發成本”科目核算包括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土地、房屋、配套設施和代建工程的開發過程中所發生的各項直接費用以及由“開發間接費用”科目轉入的開發間接費用;“開發間接費用”科目核算為開發項目而發生的各項間接費用,月末房地產開發企業將該科目借方歸集的費用,根據成本核算辦法的規定,全額分配計入有關的成本核算對象。成本核算是一項復雜的會計核算工作。成本核算制度建設、組織落實及完善會計核算基礎工作,為成本核算工作提供必要條件。具體的成本核算需要以一系列的帳表單證為依據,運用科學的方法對成本資料和信息進行分析、整理、歸集、分配、計算。建立的單證、帳表包括三類:一是費用審批付款單等內部自制的成本費用類原始單證;二是工程進度、施工進度款支付情況、現場管理情況等原始記錄臺賬;三是成本會計核算帳表,如公共配套設施成本費用分配表、開發間接費用歸集分配表、項目利息支出分配表等。

(四)建立開發產品成本核算的規范程序

房地產開發企業成本核算工作,是將其開發階段發生的各項費用,根據現行《房地產會計制度》規定的成本屬性,進行合理的歸集和分配。前提是建立開發產品成本核算的規范程序。

1.依照現行《房地產會計制度》和有關規定,嚴格審核、審批發生的各項費用,確保費用支出的合理合法性,對不合規的費用支出應予以制止。

2.正確劃分應計入開發產品成本和不應計入開發產品成本的費用界限。首先,非生產經營活動的耗費不能計入開發產品成本。如對外投資的支出和損失、捐贈、固定資產出售及報廢損失等。第二,生產經營活動的成本分為正常的成本和非正常的成本,只有正常的成本才可能計入開發產品成本,非正常的成本不計入開發產品成本而應計入營業外支出。非正常成本包括自然災害、盜竊等非常損失、滯納金、罰款;壞帳損失、存貨跌價損失、長短期投資跌價損失等資產減值損失以及債務重組損失等。第三,劃清開發產品成本費用與期間費用的界限。第四,應劃清收益性支出與資本性支出的界限。

3.正確劃分各會計期成本費用的界限。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和會計分期假設,合理運用“待攤費用”和“預提費用”科目。對于款項已經支付但應由本期成本負擔的待攤費用,及時攤銷計入本期成本費用;對于本期尚未支付款項但應由本期負擔(主要依據合同或預決算資料)的預提費用,及時計入本期的成本費用。

4.正確劃分不同成本對象的費用界限。對于應計入本月開發產品成本的費用需要在各開發產品之間進行劃分:凡是能分清應由某開發產品負擔的直接成本,應直接計入該開發產品成本;另外,對于各種開發產品所共同發生的、不易分清應由哪項開發產品負擔的間接費用,則應采用合理的方法分配計入有關開發產品的成本,并保持一貫性、連續性,便于比較分析開發產品成本的變化趨勢。

5.正確劃分已完工開發產品和未完工開發產品成本的界限并及時結轉。房地產開發企業根據已完工開發產品交付使用驗收證明,處理完工開發產品成本的結轉工作,將該完工開發產品歸集的全部成本進行完工結轉,同時按商品房建筑面積計算出單位成本和獨立銷售的單元成本,在完工開發產品中按單元進行明細核算,建立銷控臺帳。依據收入實現原則及時結轉已售開發產品銷售成本。

(五)正確合理歸集和分配成本費用

篇8

[關鍵詞] 會計核算;科室核算;醫院財務管理

[中圖分類號]R1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3-7210(2008)01(a)-118-01

中國加入WTO以來,醫院面臨的國際醫療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要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是離不開會計核算和科室核算這兩種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經濟管理手段的。目前,有的醫院設立財務科和科室成本核算辦公室,也有的醫院在財務科里下設會計核算組與科室核算組。本文就這個話題談談筆者對兩者之間關系的看法。

1 會計核算和科室核算兩者的區別

1.1核算的目的與作用不同

會計核算是根據國家的有關會計制度來審核原始憑證,編制記賬憑證,按照規定的會計科目設置總賬、明細賬,并按制度要求登記賬簿、編制會計報表、記錄有關重大披露事件和會計分析資料,最后向上級領導和主管部門報送會計報表和資料。其會計行為最終體現的都是權益所有者的要求,并為其服務。科室核算就不同了,它是為管理者服務的。為了實現管理的目的與要求,各地、各單位靈活自主地運用了很多核算方法,有的是為了實現目標管理,降低成本,節約費用,提高醫療服務質量;有的是為了調動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合理分配獎金;有的是為了合理分配醫療資源,提高醫療設備的使用率等。總之,應不同的管理要求,科室核算也呈現出多樣化的形式。

1.2核算的內容與形式不同

會計核算是國家或行業主管部門利用明確嚴格的會計制度來規范會計核算的行為,各單位和部門無權更改會計核算的內容和形式。醫院管理者和會計人員對于會計核算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制定的會計制度,不能因醫院的某些具體情況,隨意地增減會計科目、會計賬簿及會計報表。科室核算的內容與形式可以多樣化。作為科室核算來講,正所謂“百花齊放”,每所醫院都是根據本院的實際情況來選擇核算形式,沒有統一的模式。

1.3核算的分類不同

會計核算是按經濟性質分類來核算。如:醫院的收入分為醫療收入、藥品收入、其他收入三大類,醫院的支出分為醫療支出、藥品支出、其他支出三大類。科室核算是按管理性質來分類核算的。如:內科的收支核算、外科的收支核算等。

1.4核算的范圍不同

會計核算總括了醫院的收支情況,全面反映了全院的財務成果。科室核算是醫院局部的核算,科室核算的范圍可大可小。有的科室,如:醫院的臨床科室、醫技科室、中西藥房,因有藥品收入和醫療收入,有衛生材料、藥品成本、器械損耗等各種成本的消耗,所以應該核算。有的科室可以不核算,如:行政管理部門和部分后勤管理單位。

1.5核算的記賬方法不同

會計核算的方法是采用復式記賬法,能體現出資金從貸方流向借方,科目之間有平衡關系。科室核算采用單式記賬,比較簡單,核算項目之間沒有平衡關系。

1.6核算精確度不同

科室核算的精確度要求不很嚴格,可取分、角、元、十元甚至百元、千元作為核算精度,但會計核算只能是元,且要精確到分。

1.7核算的單位不同

會計核算的單位是唯一的,即貨幣單位,即使有其他核算單位,最終要換算成貨幣單位。科室核算的單位可以是多樣的。計算收支時,可用貨幣單位;計算材料消費時,可用重量單位、數量單位或者容量單位;計算工時,可用日、月、年為單位。

2會計核算和科室核算兩者之間的聯系

篇9

關鍵詞:企業;基建;財務管理;會計核算

一、企業基建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其一,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現行的財務管理制度難以滿足當前基建發展要求,在諸多方面存在空白或存在可操作性差的問題,致使財務管理常常面臨無章可循的尷尬局面;其二,監督約束機制失控。部分企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監督約束機制,將過多的精力投之于項目的建設上,而忽略了對財務的監管,使得財經法規無法貫徹執行,甚至部分企業滋生了腐敗現象;其三,資金管理不到位,企業基建項目管理部門疏于費用支出管理,致使費用支出遠遠超過預算編制的數額,甚至存在違規使用管理費的現象,從而導致基建成本難以得到有效控制;其四,會計核算不規范,部分企業基建會計在處理業務時存在建賬規范性差、會計科目使用不準確、成本核算不連續和不完整等問題;其五,財會人員素質不高。企業管理層對基建項目的會計管理重視程度不足,沒有為其配備充足的人力、物力資源,致使財會人員的崗位安排隨意性較大。加之,所配備的財務人員素質不高,難以處理好工程成本結轉、竣工財務決算等復雜業務,從而導致基建項目會計核算缺乏完整性和連續性。

二、加強企業基建財務管理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財務管理應貫穿于工程管理的全過程之中,涉及概算編制審核、工程成本控制、資金籌集、竣工據算等各個環節,并以概算編制為指導依據,確保工程實際施工情況與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工作相一致。企業還應健全財務管理流程,保證財務核算、財務分析、財務評價等各項工作落實到位,通過準確計算融資成本、投資利潤率、投資回收期等數據,從經濟性評價的角度為基建管理層提供建議資料。此外,基建工作人員要與財務工作人員保持密切配合、及時溝通的關系,通過建立例會制度,使兩者之間的信息資源得以共享,以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問題。

2.健全監督約束機制。在基建項目建設前期,以財務的角度審核相關項目,并綜合考慮資金成本、資金來源以及現金流量等因素對其進行成本效益分析,同時根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對項目的概算進行嚴格審核,防止立項審批后出現隨意修改項目基礎指標的情況;在基建項目建設管理過程中,應重點審核資金籌措方案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以及時刻監督投資預算計劃的落實情況。

3.強化資金管理。首先,實施銀行賬戶統一管理,確保資金的流入和流出均在可監控的范圍內。企業應按照有關規定開設銀行存款專戶,由財務部門負責統一管理和核算,嚴禁發生資金體外循環的現象;其次,企業應根據基建項目的具體情況建立資金申請和撥付制度。按照投資計劃合理安排項目建設進度,制定資金使用計劃,及時了解工程施工進度、投資情況以及資金到位情況,將用款計劃作為資金撥付的重要依據;再次,制定規范的基建項目資金審核程序;最后,落實基建項目資金使用情況信息反饋制度和報告制度,財務部門應對資金的使用情況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重點審查是否存在資金挪用、擠占、人為滯留等違法違規的行為。

三、加強企業基建會計核算的措施。

1.規范會計核算。新企業會計準則下,會計人員應準確掌握基建核算在會計科目設置、“在建工程”核算內容、固定資產核算方法、資金結轉以及竣工決算等方面的變化;建立新的會計核算流程,摒棄傳統的全項目工程成本核算模式,根據不同性質的投資支出分別進行會計核算;處理好項目概算與會計核算之間的關系,設立完善的明細賬和輔助賬,以確保財務管理部門對項目投資的實時監控;規范竣工決算編制方法,保證會計信息能夠真實、準確、完整地反應出項目資金投入產出情況。

2.提高財會人員綜合素質。由于企業基建項目的內容呈現出復雜性、多樣性的特點,所以其財務管理及會計核算涉及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也較為廣泛,會計核算工作量大,這就要求財會人員應具備多學科、多領域的專業知識,如經濟學、工程造價學、稅法、會計學等。企業應針對基建項目配備專門的基建會計,以減少會計的流動,使會計能夠很好地完成費用攤銷、工程成本結轉、竣工財務決算等復雜業務,從而確保會計核算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充分發揮會計監督職能。此外,財會人員還應增強法制觀念和職業道德觀念,認真做好各項基建資料的收集、加工、處理、整理以及歸檔工作。同時向主管部門及時、準確、如實地報送會計報表和會計資料,確保基建項目成本核算的真實性,進而為企業的經營決策提供可靠依據,避免決策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將決策風險降至最低。

總而言之,企業應當重視基建財務管理工作和會計核算工作,通過建立財務管理制度、健全監督約束機制、強化資金管理、規范會計核算、提高財會人員素質等一系列措施完善現有工作中的不足,以達到控制基建成本,保證企業財產物資安全完整,維護財經紀律的目的,從而為確保基建項目的順利完工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篇10

(一)會計核算基礎工作薄弱

1.會計核算基礎資料不規范

會計核算的原始資料來自于企業各個部門和環節,作為企業經濟活動的最基本數據,應具有合法、真實、完整和及時性,確保企業健康、有序地發展。會計核算時取得的原始票據不規范,缺乏完整性,遺漏了部分關鍵資料。如:辦公用品發票沒有明細清單和驗收入庫證明;發生銷售退回時沒有取得對方的收款收據;經上級有關部門批準的經濟業務沒有將批準文件作為原始憑證附件等。另外,企業在日常業務處理時缺乏時效性,業務結束后不及時報賬,或者經常有月末集中處理的現象,原始資料經過審核批準程序后不能在會計當期及時確認、計量和報告。

2.規章制度執行不到位

雖然企業按照國家的法律法規制定了相應的會計人員管理制度、會計工作流程、會計崗位工作職責以及內部稽核制度,但這些制度往往只是寫在紙上流于形式,很難真正實施到位。會計法規明確要求每個單位設置會計復核崗,對于不合法不真實的原始憑證不予辦理,不符合會計程序、記錄不完整的應嚴格監督,但在執行過程中礙于情面,心存僥幸,只要審批程序健全,會計人員就給予報銷,對不符合制度規定的業務沒有堅決地制止,對會計核算基礎工作產生了不良影響。

3.人員素質有待提高

一部分會計人員在理論水平、職業素質方面有待提高,會計人員缺乏學習主動性,對國家的新財稅政策和法規沒有及時地學習和掌握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對經濟業務不能做出準確的職業判斷,導致違規違紀的事件發生。一部分經營管理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道德,處理業務時只考慮個人利益或本部門利益,不認真執行管理制度,甚至違規操作,造成了會計核算基礎工作不規范。

(二)企業內部控制監督機制不完善導致會計信息失真

1.企業治理結構不完善

在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之間沒有形成合理的權責分配和權力制衡關系,股東大會形同虛設、董事會缺乏獨立性、監事會功能弱化,企業的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沒有相互分離,形成制衡,從而為財務造假、會計舞弊的行為提供了機會,隱瞞重大信息和提供虛假信息,嚴重影響了會計核算的信息質量,會計信息不能如實地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

2.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執行力度不夠

很多制造業企業對內部控制不重視,對控制制度沒有進行具體的實施,缺乏執行力,在內部控制活動中發現問題后再采取以補救為主的事后控制,使會計信息存在失真的風險。例如企業各項財產物資的采購、驗收、保管、領用、銷售等活動沒有按照規定的權限和程序實施控制,就不能保證財產物資的安全完整,也無法對企業資產進行及時、準確的會計核算。

3.企業內部監督薄弱

一些企業雖然建立了內部核算監督制度,但是沒有得到有效執行,例如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制度、資產清查制度、集體決策審批和聯簽制度,這些基本的內部控制制度沒有得到落實,因此很難履行會計監督的職能。很多企業的內部監督審計工作僅僅是審核賬目,而在內部稽查、評價內部控制的有效性和企業內部各組織機構執行職能的效率等方面沒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成本核算的理念和方法落后

1.成本核算的觀念落后

很多制造業企業的管理者認為只要產品的制造成本低,就會獲得更多的效益,將成本核算的重點放在產品制造過程所發生的彈性資源消耗上,產品成本只涉及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的簡單分攤。企業的成本核算只重視產品的生產制造過程,不重視生產前、生產后的各個環節。隨著企業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生產的過程逐漸縮短,產品制造成本所占的比重逐漸減少。目前制造業企業仍然采用以生產消耗為中心的成本核算方式,很難反應準確的產品成本信息,不能從總體上判斷產品的盈利性和價值創造性,難以滿足管理者經營決策的需要。

2.成本核算方法不合理

企業采用的傳統成本計算方法是根據不同的成本對象歸集生產過程中所發生的費用。直接材料費和直接人工費直接計入產品成本,制造費用按一定的標準分配計入到相應的產品中去。通常按照生產工人工時比例、生產工人工資比例、標準產量比例、直接材料成本或數量比例將制造費用線性地分配到各產品中去,沒有考慮實際生產中產品消耗和費用的配比,使生產程序復雜但產量低的產品成本偏低,而生產程序簡單但產量較高的產品成本偏高。傳統的成本法采用單一的財務變量為分配基準,忽略了非財務變量,沒有考慮產品個性化,使得成本核算的數據失真,將影響根據成本所進行的各種決策。

(四)傳統會計核算模式不能適應企業信息化發展

1.傳統會計核算模式核算口徑固化

一方面是會計核算科目固化。傳統會計核算模式是在手工核算的基礎上產生的,所有的會計科目和級別都是固定的,不能隨意改變科目名稱和科目級別。另一方面是會計報表指標固定。會計報表格式固定,提供的核算指標也是固定的,造成財務指標單一,為了滿足不同會計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只能在會計報表后附注大量的解釋說明,補充相關的指標數據,造成會計信息的相關度低。

2.傳統會計核算模式核算時效滯后

大多數制造業企業沒有實現全面的信息化管理,會計原始憑證和財務基礎數據在業務經辦人上報后,經過各部門主管領導逐級審批,往往是在業務發生一段時間后才傳遞到財務部門,財務信息錄入、審核、記賬的時間與實際業務發生時間相比是滯后的,不能對經濟業務及時進行確認、計量和記錄,并及時報告會計信息。會計報表的編制必須在每個會計期結束后進行,在實際工作中年度會計報表編報是遠遠晚于會計期期末的,財務會計報告數據的滯后將會給企業經營決策造成極大的損失。

二、解決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一)規范會計核算基礎工作

1.規范會計行為,完善會計基礎工作程序

依法規范各種票據的使用規定,設立科學嚴格的憑證審核制度,明確會計崗位的審核職責,嚴格執行對原始憑據的審批制度,保證原始憑證的合法性、真實性和完整性。建立健全會計控制制度,保證會計崗位之間權責分明,相互監督、相互制約。設置合理的會計基礎工作處理程序,建立健全工作規范、責任制度和評價機制,實現崗位責任制,規范從原始憑單審核、記賬憑證到會計檔案保管等各個環節的會計工作。

2.嚴格落實會計監督制度

健全的會計監督制度可以充分發揮會計基礎工作的作用。為了規范會計核算基礎工作,使其持續發揮作用,企業需要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制定審計方案和考核標準,定期檢查考核會計核算基礎的執行情況,及時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并實行事后監督。對會計人員任用情況進行監督,杜絕無證上崗現象,對上崗人員進行定期綜合考評,對考評不合格者應輪崗或換崗。

3.加強培訓教育工作

首先要加強單位負責人和經營管理人員對國家財經法律知識的學習,增強他們遵紀守法的意識,大力支持會計工作。定期開展會計培訓教育工作,加強對業務能力、專業素質不達標的會計人員培訓和再教育力度,提高會計核算工作效率。另外要重視思想道德品質教育,不僅要有專業的理論知識,還要有高尚的職業道德,能夠自覺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和法律法規。

(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1.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環境

建立規范的公司治理結構,明確董事會、監事會和經理層在決策、監督和執行等方面的職責權限,形成職責分工和制衡機制。設置合理的內部職能部門,明確職責權限,設置部門時應注意不相容職務的分離控制,避免職能缺失或權利過于集中,各部門相互監督,相互制約,防止重大差錯和舞弊行為的發生。

2.加強企業內部監督

設立內部審計部門,獨立于其他職能部門,并授予內部審計部門適當的權力使其獨立履行審計職責。審計成員必須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專業勝任能力,審查會計核算基礎工作的規范,審查內部控制的設計,監督內部控制的實施,建立內部控制缺陷糾正和改進機制,為改進內部控制制度提供建設性意見,充分發揮內部監督的職能。

3.加強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執行力度

企業在完善內部控制制度的基礎上,重在貫徹落實制度。綜合運用各種控制措施,針對各種業務和事項實施有效控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嚴格執行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授權審批控制、會計系統控制、財產保護控制、績效考評控制等控制措施。建立內部控制實施的激勵約束機制,將企業各部門和全體員工實施內部控制的情況納入績效考評體系,促進內部控制的有效實施。

(三)加強成本核算管理

1.轉變成本管理的觀念

制造業企業要樹立先進的現代成本管理理念,把產品制造成本管理轉變成產品全成本管理,使成本核算貫穿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把現實中產品所消耗的成本全部考慮在內。從產品全成本角度來判斷新產品是否盈利,不僅要看產品的生產制造成本,而且更應該把研發設計、生產準備、營銷、售后服務等一些資源消耗較大的環節計入到產品成本核算的范圍內,全面地判斷產品的盈利性。

2.選擇科學的成本核算方法

制造業企業采用的傳統成本核算方法已經不適應現代的市場營銷環境,獲得的產品成本信息與真實成本相差太遠,必須改進制造費用的分配方法,引入作業成本核算方法。在作業成本法下,間接費用包含制造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而不是僅限于制造費用,擴大了間接費用的范圍。分配間接費用采用了多元分配基準,不但強調人工工時、機械工時、生產批量等財務變量,而且強調運輸距離、調整準備次數、質量檢測時間等非財務變量,提高了產品與實際消耗費用的相關性,使產品成本信息更加準確。

3.建立成本責任制度,加強成本考核與分析

把企業的整體成本目標分解成不同層次的子目標分配給企業各部門,各部門必須制定嚴格的成本控制措施,確保完成目標成本。根據實際成本核算的數據資料對各部門目標成本的執行情況進行對比分析和考核,揭示成本差異,分析差異形成的原因。

(四)采用信息化會計核算模式

1.信息化深化了傳統會計核算模式

信息化的會計核算系統仍然以會計科目為核算依據,用會計賬簿和會計報表作為提供信息的方式,保留了傳統核算模式的內容,在總賬核算、序時核算、明細核算和會計報表方面大大深化了傳統核算模式。總賬核算可全面實現6種會計核算形式并存,滿足不同層次的需求。在會計報表方面,靈活運用輔助核算項目,不僅可以編制常規會計報表,還可以編制會計核算中常用的計算表,利用編碼技術,結合報表模塊完成特殊報表的計算。

2.信息化提高了會計核算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