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籌劃的基本流程范文
時間:2023-09-06 17:44:1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稅務籌劃的基本流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從世界范圍來看,稅務籌劃和對稅務籌劃的研究是從20世紀50年代末才真正開始的,而我國稅務籌劃起步則更晚,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市場取向的經濟體制改革和稅制改革。
(一)稅務籌劃的定義所謂稅務籌劃,是指納稅人在既定稅制框架內,合理規劃戰略、經營、投融資等活動,旨在實現納稅人價值最大化和涉稅風險最小化的謀劃、對策與安排。稅務籌劃的外在表現是納稅最小化和最遲化、籌劃收益大于籌劃成本,即實現“經濟納稅”。嚴格意義上的稅務籌劃,要求既符合稅收立法規定,又符合稅收立法意圖。稅務籌劃不是萬能的,但稅務籌劃確實是有空間的。
(二)稅務籌劃與偷避稅的區別通過歷史考察發現:企業為減輕自身稅負,所采用的手段經歷了由低級到高級、由非法到非違法進而到合法的四個演變發展階段:偷稅、避稅、節稅與稅務籌劃。四者之間既有演進的邏輯連續性,也相互區別。稅務籌劃是一種合法行為,具有事前籌劃性特點;而偷稅是一種違法行為,通常也是一種事后行為。稅務籌劃與避稅的主要區別在于是否符合國家稅法立法意圖、政策導向以及政府所采取的態度,前者符合國家立法意圖,后者是納稅人鉆稅法漏洞。雖然在理論上稅務籌劃與避稅有一定區別,但在實踐中,兩者往往難以完全劃分清楚。避稅是一種逆法意識,節稅是一種順法意識;避稅不違反稅法或不直接觸犯稅法,而節稅則符合稅法。稅務籌劃的重要目的和結果就是獲取“節稅”收益,節稅是稅務籌劃的初級階段,稅務籌劃是在節稅基礎上的進一步發展,具有更豐富的內涵。
二、稅務籌劃思想的緣起與發展
稅務籌劃既有助于提高納稅人的納稅意識、實現納稅人經濟利益最大化、提高企業財會管理水平以及企業競爭力,又有助于優化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提高稅收征管水平、健全和完善稅收法律制度等,具有合法性、超前性、目的性、普遍性、多變性、專業性以及政策導向性等顯著特點。雖然稅務籌劃方法多種多樣,各具特色,但是稅務籌劃中蘊含的根本思想(理念)具有普遍性,對增強稅務籌劃工作的科學性與可操作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導價值。迄今為止,系統性的稅務籌劃思想理論研究仍十分欠缺。
(一)稅務籌劃的系統思想企業所從事的經營活動種類繁多,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面臨的稅收問題也多種多樣,如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等流轉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等所得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和耕地占用稅等資源稅,印花稅、車船使用稅等行為稅,房產稅和契稅等財產稅。
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主要分為供、產、銷等流程,這些大流程又由各種小流程構成。稅收與流程密切相關,稅收產生于經濟業務,業務流程決定稅收的性質與流量。通過流程再造和優化,可以相應改變稅收的性質與流量。在進行稅務籌劃方案設計時,通過形式轉化、“口袋轉移”和業務期間轉換,充分利用業務流程再造優勢來改變稅收。流程理念和轉化理念服務于系統思想,系統思想要求從整體和全局出發,綜合權衡各稅種的稅收負擔,決不能因為對某個稅種進行籌劃而將稅負轉嫁到另一個稅種,或者使某一環節稅負減輕的同時增加另一環節稅負,進而造成企業總稅負的增加,得不償失。
(二)稅務籌劃的戰略思想邁克爾?波特(Porter,1985)在《競爭優勢》一書中提出的“價值鏈(value Chain)”理論認為,一般企業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個由管理、設計、采購、生產、銷售、交貨等一系列創造價值的活動所組成的鏈條式集合體。戰略聯盟是兩個及以上企業通過價值鏈某項或某幾項活動的共享與協調,達到拓展價值鏈和增強競爭力目的的活動。稅務籌劃是納稅人在稅收法律制度許可范圍內,通過對涉稅事項的巧妙安排和策劃,以達到稅后利潤最大化和涉稅風險最小化的財稅管理活動。稅務籌劃與企業的融資、投資和收益分配活動密切相關,而稅收又具有剛性和無償給付等特征,因此,稅務籌劃可能引致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產生“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連鎖反應。
稅務籌劃不僅是一個財務問題,而且是一種實現企業價值增長與戰略目標的重要工具。企業價值鏈某一環節的改善或優化。都可能與稅務籌劃發生直接或間接的關聯。因此,站在戰略高度,用戰略思想統領稅務籌劃工作,結合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將企業價值鏈與稅務籌劃有機結合,對企業未來全部涉稅事項進行統籌策劃,最終達到企業整體稅負最輕和涉稅風險最小化的稅務籌劃目標。
(三)稅務籌劃的契約思想公司是一系列契約的聯結,是人們之間交易產權的一種方式,市場經濟就是契約經濟。從契約角度考慮稅收問題,至少包括兩個層面:一是公司與稅務當局之間,存在著一種法定的契約關系,是依靠雙方對稅法的遵從來維護的,稅法就是一種公共契約;二是公司與各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債權人、供應商、顧客、職工等)之間,存在著復雜的博弈競爭合作關系,其博弈合作靠契約來維系。對于納稅人來說,樹立契約思想,可以在更大范圍內、更主動地實現統籌規劃,并按簽訂的契約,統一安排納稅事宜(蔡昌,2007)。
契約是維持各種社會關系最基本的因素。稅務籌劃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或者在特定國家的不同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得到稅收法律制度的認可度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當突破稅法的“容忍”限度,納稅人便無法再借助自由等契約理念的保護,以形式上的合法性掩蓋損公肥私的目的。由于對資源使用效率最大化動機的驅使、征納雙方的有限理性以及稅收法律制度的非完備性,導致契約理念在稅務籌劃中被異化,不僅使稅務籌劃喪失正當性,而且使契約理念本身的價值目標和功能遭到踐踏。在稅務籌劃中,契約自由空間的底限就是稅法邊界,稅務籌劃越接近稅法邊界,稅法剛性就越強;離稅法邊界越遠,稅務籌劃行為越安全。在現實中,稅收契約的非完備性及其執行的不到位,可能給稅務籌劃帶來空間。因此,需要促進稅務籌劃中被異化的契約思想向理性回歸,重塑稅務籌劃的合法性正當性基礎。
(四)稅務籌劃的博弈思想征納雙方需進行持續性的重復博弈,稅收征管者希望在發現避稅或節稅的路徑之后使之越變越窄;而納稅人試圖在這條路徑最終被封堵之前跨越過去。從博弈論的角度考察,以政府為主體的征稅人和以企業為主體的納稅人,是矛盾對立統一的雙方:政府憑借國家權力希望盡可能多征稅;而納稅人基于自身利益考慮,會想方設法少繳稅。在這場利益博弈中,國家是稅收法律制度制定的主體,納稅人則受制度的制約并依規納稅。稅負過高或過低,博弈雙方都難以達成一定的協議即“納什均衡”,很可能造成“雙輸”的局面。然而,協議被遵守的前提是遵守協
議的收益大于破壞協議的收益,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誘因的驅使下,博弈雙方都有違反協議的動機。從而使協議的制定成為問題的關鍵。稅收法律制度就是博弈雙方的協議,因而在制定和實施時必須權衡稅收法律制度遵守或破壞的收益比較問題。
企業稅務籌劃就是納稅人在遵守稅法這一協議的前提下,根據稅法中的“允許”、“不允許”以及“非不允許”的項目和內容等,對企業涉稅事項進行減輕稅負,有利于實現企業財務目標的謀劃、對策和安排(蓋地,2008)。進行稅務籌劃時,信息是不完全和非對稱的。納稅人的稅務籌劃風險和征管者的查處是相互制約和影響的,征納雙方都在不斷地收集和利用信息來修正預期決策和行動,使得博弈結果偏離完全信息下的均衡狀態,這是一個不斷修正和重復的博弈過程。稽查人員的業務素質和道德風險使得違規后被查處的概率及處罰具有不確定性。稅務籌劃者的決策不僅要考慮法律制度規定,還要根據稽查者對違規懲處的情況。推測自己被查處的概率和損失,從而確定稅務籌劃的可行性與邊界。此外,在稅務籌劃活動中,合作博弈能夠增進合作雙方的利益以及整個社會的利益,產生合作剩余,包括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稅務機關、企業與客戶之間的合作,這種合作并非雙方合謀、偷逃騙稅,而是一種正當行為,很多場合下都可以達到雙贏或多贏的效果。企業需要樹立博弈思想。既要協調好與稅務機關的關系。又要充分利用與客戶及其他企業之間的合作,在遵循稅收法律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稅務籌劃的空間,盡最大努力發揮出稅務籌劃的潛在功效。
(五)稅務籌劃的成本效益思想稅務籌劃的重要性在實踐中并非都能達到預期效果,其中,稅務籌劃方案不符合成本效益思想就是造成稅務籌劃失敗的重要根源。在稅收籌劃方案設計時,不能一味地追求稅收成本的最低化。忽略因該籌劃方案的實施引發的其他費用增加或收入減少,而必須綜合考慮稅務籌劃方案是否能給企業帶來凈收益。
稅務籌劃作為一種日益流行的財稅管理活動。在獲得增量收益的同時,必然會產生稅務籌劃成本。最優稅務籌劃方案是多種備選籌劃方案的優化選擇,必須綜合考慮,遵循成本效益思想。稅務籌劃收益是指納稅人因實施稅務籌劃而獲得的稅收利益,即實施籌劃方案前后產生的增量收益,包括顯性收益和隱性收益。稅務籌劃成本由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構成。直接成本是指納稅人為開展稅務籌劃而直接發生的人力、財力和物力的耗費,包括稅務籌劃方案的設計成本和實施成本兩部分(李大明,2008)。間接成本則是稅務籌劃的機會成本。通常。企業規模越大、經營范圍越廣、業務越復雜,稅務籌劃成本也就越高。稅務籌劃的成本效益思想要求將企業稅務籌劃方案可能發生的成本與預期收益進行比較。當稅務籌劃收益顯著大于稅務籌劃成本時,該籌劃方案才是科學合理的、成功的和理性的。此外,企業稅務籌劃還必須充分考慮貨幣時間價值,應將企業眼前利益與長期目標結合起來,使收益流和成本流現值化,以免造成企業短期行為。
篇2
摘 要 在我國稅收已經深入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大環境下,有效的進行企業稅務籌劃,可以減輕稅收負擔,獲取資金以及時間,實現更好地企業效益。然而運用不當,則適得其反。本文對企業稅務籌劃常見問題,進行了簡單分析。
關鍵詞 稅務籌劃 常見問題 企業管理
現代稅收已經深入到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著企業的利益,成為企業決策時不可忽略的因素。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如何利用好稅務籌劃,最大限度的、合理合法的滿足自己的經濟利益、提高企業效益,已經成為當今企業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
一、稅務籌劃的概念與意義
(一)稅務籌劃的概念
所謂稅務籌劃,是指在納稅的行為發生以前,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通過對納稅主體的投資或者經營活動等涉稅內容做出事先安排,從而達到少納稅或遞延納稅目標的一系列籌劃活動。在這里我們要認識到,稅務籌劃是企業法人的一項基本權利,與偷稅、漏稅、抗稅是不同的,稅務籌劃是稅務機關認可的合法行為,而偷漏抗稅是違法的,到法律的嚴懲的行為。
(二)稅務籌劃的意義
在當今競爭激勵的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進行稅務籌劃有著深刻的積極意義。
首先,稅務籌劃有利于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和經濟效益,稅務籌劃可以增強企業投資、經營、理財的預測和決策能力,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企業根據稅法中的稅率的高低和各項優惠政策進行投資和經營,這樣便可以擴大節稅利益,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增強企業的實力,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中的地位。
其次,稅務籌劃可以使企業在資金調度上更靈活。企業可以根據稅收中各種政策的規定,實施合適的稅務規劃,使其在經營活動中實現盈虧互抵,以在納稅期間達到減少納稅金額的目的,企業還可以通過其他合法手段,延長納稅期,使企業能更加靈活的調度資金。
二、實現稅務籌劃的方法
稅務籌劃的方法很多,一般在實踐中應當是多個方法結合使用。在這里簡單介紹一下:
(一)籌資環節的稅務籌劃
企業籌資的主要方式有金融機構借款、發行股票債券、融資租賃等,不同的籌資方式的資金成本不同,且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其產生的稅后效果也不同,所以企業在籌措資金之前可以進行統一規劃,不但可以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還可以減輕稅賦,最終實現企業稅后利益的最大化。
(二)投資環節的稅務籌劃
國家為了促進經濟發展,針對不同行業和產業制定了不同的稅收政策,且根據地區不同,實行的稅收政策不同。所以企業在投資時應當對此進行綜合考慮,根據國家的不同政策,確定最有利的投資方式、投資地點以及投資行業,以達到節稅并提高企業的利潤。
三、稅務籌劃中出現的問題及解決
稅務籌劃是一把雙刃劍,雖然有著種種的優勢,但是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一旦實施不好非但不會實現節稅目的,反而會給企業帶來一系列麻煩甚至虧損。
(一)稅務籌劃中出現的問題
當今我國企業稅務籌劃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首先,稅務籌劃方面的人員專業性較弱。我國企業現在缺乏較為專業的稅務籌劃人員,相當一部分財會人員,缺乏稅務籌劃的專業素質,無法根據企業現狀進行從上而下的全面統籌規劃。我國稅法與外國稅法有一定的差異,有些企業沒有組織專業人員對我國稅法進行認真研究,而是照搬國外的一些做法,這些不接地氣的稅務籌劃,也無法真正的起到作用。而且我國當今稅收制度變化較快,如果相關的稅務籌劃人員無法正確解讀我國當下的稅收政策,或無法及時更新與稅務機關的工作流程,也無法制定出有效的籌劃方案。
其次,企業管理層缺乏相關素養
很多企業進行稅務籌劃,企業管理沒有明確策劃目的,沒有考慮是否符合生產經營和財務管理的客觀要求,導致出現部分環節脫節,使資金流動停滯,企業正常流程被打亂。更有的管理者只是單純的進行稅務策劃而忽略了其成本與收益問題,導致企業利潤非但沒有提高反而被減少。
另外有些企業管理忽略了稅務籌劃的時機,稅務籌劃應當在企業投資、籌資等行為之前,只有如此才能有足夠的籌劃空間,在經濟行為已經發生,納稅項目、計稅依據和稅率已經成為定局之后,再實施少繳稅款的措施,無論是否合法,都不能認為是稅務策劃。所以企業管理應當抓住稅務策劃時機,在正確的時間進行稅務籌劃。
第三,盲目將稅務籌劃交托于稅務
稅務籌劃是一種綜合的管理活動,且其所采取的方法也是多種多樣的,在國外很多國家的企業管理將稅務籌劃交予專業稅務進行操作,而我國的稅務剛剛開始發展,尚不成熟,所以簡單的將稅務籌劃交予稅務,很多時候無法使企業目標得以實現。
(二)解決辦法:
首先,提高企業管理者對稅務籌劃的認識以及稅務籌劃方面的專業素養,使其能夠正確有效的利用稅務籌劃這把雙刃劍,在宏觀上對這把雙刃劍進行把握,減少或避免其負面影響,從而提高企業的效益。
其次,提高企業對專業人員的培養,企業可以聯合稅務事務所或者相關培訓機構進行專業人才的培養以及輸送,著重增加具有工科專業背景的稅務從業人員,并促進注冊稅務師的后續培訓和教育的經常化、制度化,使注冊稅務師在應對各種策劃業務時能做到游刃有余。
第三,積極解決稅務籌劃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探索更加有效的經營模式,熟悉各個經營環節最大范圍的運用稅務籌劃,為企業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也將成為當代企業管理者必備的素質。
四、結語
隨著市場經濟越來越快的發展,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成為了企業的目標,為了增加企業競爭性,占據有利的市場份額,掌握稅務籌劃的要點、對企業的經營管理進行合理的統籌規劃成為了企業學習和發展的焦點。在稅務籌劃的實施過程中,不斷的積累經驗,了解并掌握稅法的最新內容以及稅法工作機關的最新工作流程,為稅務籌劃的成功實施以及企業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篇3
征稅與納稅是一種永恒的、充滿智慧的動態博弈對局。企業通過科學合理的納稅籌劃可以降低稅務成本,提高企業納稅意識,改善生產經營模式,提高財務管理水平,降低財務風險。科學、合理的事先籌劃和安排,做好納稅籌劃方案設計有助于企業實現經營戰略目標。
一、納稅籌劃的定義及原則
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遵守稅務法律法規和其他規章制度的前提下,在既定的稅制框架內,為達到降低稅負和防止稅收風險,運用自身的權利對企業的戰略模式、經營活動、投融資行為、理財涉稅事項等各項活動進行事先安排規劃,以達到節稅、遞延納稅或降低風險為目的的一系列稅務規劃活動。
納稅籌劃是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中的一部分,必須按照以下幾條原則:
第一,依法合規原則。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中,依法合規是區別逃稅、偷稅的根本性標志,稅務籌劃的概念已被大眾接受。企業只能在稅收法律許可的范圍內開展納稅籌劃,必須按照法律規定選擇各種納稅方案,而不能違反制度規定,逃避稅收負擔。稅務籌劃的前提條件是必須符合國家法律及稅收法規,納稅籌劃從某個角度上看是“鉆了法律的空子”, 但依法辦事是硬道理,務必以法律法規制度為準繩,在規章的制約下從事稅務籌劃活動,沒有法律依據的稅務籌劃必將以失敗告終。
第二,總體利益最大化原則。企業在制定籌劃方案時必須從全局利益出發,稅務籌劃是通過滯延納稅時間以及降低稅務負擔來取得稅務利益,追求公司效益最大化。企業不能將眼光放在降低個別稅種上,要通過測算分析綜合各個稅種的稅負影響, 選擇能使公司整體負擔最低的最優納稅方案。
第三,成本效益優先原則。納稅籌劃的根本目標就為了公司利益最大化。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隨著某一項籌劃方案的實施,納稅人為了獲取額外的稅務利益,必然會為該籌劃方案的開展支付相應的費用,以及因為選擇該籌劃方案而需要負擔其他方案的機會成本。企業的納稅籌劃不是稅率稅金的單一比較篩選,務必參考財務思維模式計算資金時間價值。
第四,事前規劃原則。稅務工作一般包括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納稅籌劃要在事前借助多項手段開展設計安排、統籌規劃提高事前管理行為能力。企業在生產經營中納稅義務通常滯后于應稅行為,為了節省資金成本提高資金效率延遲繳納稅金,客觀上提供了在應稅行為前事先做出籌劃的可能性,有利于開展各項稅務籌劃工作。
二、納稅籌劃方案設計的目標
納稅活動本身就是一個知識交叉領域,融財務會計、稅收、法律和管理為一體。納稅籌劃方案設計,是一種融戰略規劃、經營模式、商業模型及管理模式于一體的,以稅收規劃設計為核心要素的智慧性行為。
納稅籌劃方案設計,是企業稅務管理的創新,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納稅籌劃方案設計的管理目標是:
1.規避企業稅收風險
規避風險是納稅籌劃方案的目的之一。雖然納稅籌劃在概念上不等同于偷逃稅款、漏繳稅金,但在實際生活中兩者之間經常出現混淆。納稅籌劃方案的設計要吃透法律精髓,領悟稅法內涵。納稅籌劃方案設計過程中,企業不定期進行稅務工作自查自檢活動,過濾、清理、消滅隱患;謀劃即將開展的納稅工作,設計規避未來稅收風險的方針戰略。
2.探索規律性的稅務模式
由于企業經營活動和運作管理有規律性,根據企業自身特點有的放矢地制定納稅籌劃最優方案。研究設計方案過程無疑就是去挖掘最為有效、最為合適的納稅模式,將其固化于生產經營過程中,逐步提高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水平,長期對企業的特定業務發揮作用。雖然每個企業都有其特點,但在稅務管理上卻有共同共通的部分。在稅務策劃方面,出色的納稅模式是可以復制、嫁接和移植的。成功解決企業稅收問題的納稅籌劃方案,可以成為一種優秀的創新模式,規律性地推演到其他相鄰行業企業中。
3.實現企業合法權益
納稅籌劃方案的設計推動稅務工作在重大涉稅業務的事前參與,維護企業合法權益。在重大涉稅事項的決策流程中,挖掘了稅收操作的最佳模式,加入稅務咨詢環節,探尋了合理納稅的最優方法。提前開展稅務盡職調查和稅務籌劃,節約納稅成本,確保應當獲得的合法權益,規避納稅風險,在合法基礎之上的節稅效應是沒有法律風險存在。納稅籌劃方案要實現企業效益增值,需在設計過程中評價方案的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并從法律角度維護納稅操作的有效性和合法性。
三、納稅籌劃方案設計的切入點
納稅籌劃方案設計必須依法合規,不是所有的經濟行為都可以進行合法地稅務籌劃,稅務管理有其特定的客觀空間。課稅范圍、對象、稅率、應納稅額有選擇性的開展籌劃,并不是所有稅種都具有籌劃空間,進行納稅籌劃方案設計要選擇合適合規地切入點:
1.確定節稅幅度大的稅目切入
從根本上看,所有稅種都可以進行稅務方案研究設計,但由于不同稅種的性質不同,稅務籌劃的辦法、渠道及其效益也不同。在判斷節稅事宜上,重點關注兩個因素:
(1) 稅務與經濟活動的相互影響。在經營管理中某些稅種對企業的效益影響深遠,在經濟活動中地位特殊比重較大作用明顯。這些特別稅種通常就是稅務籌劃的重中之重,因此,企業在進行方案研究設計之前要排查確定哪些稅種具有籌劃價值。
企業作為市場活動主體,在進行經營管理活動時,即要自覺地使本企業的經營管理行為與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規定保持同步,也要考慮個體的經濟效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當國家的經濟政策具有顯著的產業傾向時,稅收作為有效的經濟手段直接作用于市場,鼓勵并扶持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強勢競爭力的行業、市場和產品。因此企業在重大涉稅經營事項決策時,就應當按照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要求,放棄限制發展的行業,以此來增加營利能力,減少財務風險。
(2)潛力大的稅負彈性。稅負彈性具有很強的引導性,稅負彈性越大,稅務籌劃的潛力也越大。按照以往的規律,稅種的稅源充足,稅負的彈性伸縮也大,重點稅種是納稅籌劃的主要關注對象。稅制要素構成也是影響稅負彈性的重要因素。其主要包括稅率、稅基、扣除額和稅收優惠。稅收扣除額越大,稅收優惠越多,稅負就越輕。稅基越寬,稅率越高,稅負就越重。
2.依據稅收差別待遇切入
稅收優惠既稅收差別待遇是稅制設計的基本要素,用足用好用活稅收優惠政策本身就是納稅籌劃的過程。國家為了充分發揮稅收杠桿對市場經濟的宏觀調控職能、體現產業政策,通常在稅種設計時,制定了不同經濟行為的稅種差別、優惠政策差別和稅率差別。稅收差別待遇為企業稅收籌劃開拓了空間。納稅人應充分了解稅收優惠政策,并按規定程序進行申請,避免因程序不當而失去應有的稅收權益。稅收政策還存在種種不成熟與不規范的規定,有許多有待進一步改善的地方,企業不得濫用稅收優惠條款,曲解稅收優惠政策,杜絕以欺詐手段騙得稅收優惠
目前,我國經濟體系尚不健全,稅制不完善,市場波動性教大,法規法制力度較差,企業在財務稅務方面與政府機關有很大協調溝通空間。因此,企業應主動與各財稅機關建立保持長期穩定的政企關系,了解國家財政、稅務統計動態,多溝通多交流掌握國家在財稅上有何特殊優惠政策及要求,積極爭取政策扶持照顧,獲得最大稅收利益。
3.從納稅主體構成切入
根據法律規定,每一稅種都明確規定出各自的納稅人,凡不屬于某一稅種的納稅人,則無須繳納該項稅收。由于生產經營活動的復雜性及特殊性,在某些特定范圍上稅法未給予準確的界定。做納稅籌劃調研時企業必須進行全方位的利弊分析,全面綜合的考慮爭取選擇避開成為某一稅種的納稅人,盡量從根本上減輕稅收負擔問題。
4.從應納稅額的動因切入
影響應納稅額的動因主要有兩個,即計稅依據和稅率。計稅依據越小,稅率越低,應納稅額就越小。反之,計稅依據越大,稅率越高,應納稅額就越大。所以納稅籌劃的操作方法就是要分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找到合法的手段控制應納稅額,實現降低稅負的目的。
四、納稅籌劃方案設計的結合點
納稅籌劃方案設計需要以下幾個關鍵環節的結合,即:
納稅籌劃=業務流程+稅收政策+籌劃方法+會計處理
因此,抓住三個關鍵結合點是做好納稅籌劃方案設計的必要條件,即將現行的有關稅收政策和業務流程結合起來;將稅收政策與其相適應的納稅籌劃方法結合起來;將恰當的納稅籌劃方法與相應的會計處理結合起來。下面就對這三個關鍵結合點進行具體闡釋:
1.業務流程與稅收政策的結合
所謂的業務流程是指企業開展某項工程業務的全過程,如企業開展大型投融資行為、擴大某類產品的市場份額等。在發生業務的全過程中,納稅人必須要了解自身從事的業務與之相關的稅收政策、稅率各是多少,自始至終涉及哪些稅,采取何種征收方式,過程中有無稅收優惠政策可以有效運用,法律和法規是怎樣規定的,有無可以利用的規章制度漏洞來獲得額外的稅收利益。在深刻分析以上情況后,企業應高效、有針對性地利用這些動因來開展納稅籌劃節稅增收,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目的。
2.籌劃方法與稅務政策的結合
納稅人在準確掌握與自身經營相關的稅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充分運用合理有效的稅收籌劃方法對各項法律法規進行安排,選擇與自身經營活動相適應的納稅籌劃切入點。
3.財務會計與納稅籌劃的結合
納稅籌劃的終點是降低稅收負擔,減輕企業稅收成本。其目標是由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決定的。實現該目標只有稅收政策和籌劃方法還不夠。稅收籌劃應歸結于企業財務管理的范疇,企業的所有經營業務的結果最終都要在會計核算中體現,在確定稅收籌劃方案時,企業還要利用好會計處理方法,不能一味地僅考慮稅收成本的降低,把納稅籌劃結果恰當地體現在會計處理中,以期達到降低企業稅負的最終目的。
五、納稅籌劃方案設計的關鍵期
1.企業建立、調整組織架構時
企業建立環節是進行納稅籌劃方案設計的關鍵時期,稅收政策中有許多法規尤其是營業稅、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政策都是針對新成立的企業制定的。企業的組織架構調整會給財務管理帶來很多影響,包括稅務和經營方面,調整組織架構是值得關注的重要時期,所以要走在組織架構調整之前進行納稅籌劃方案設計。
2.企業開展重組整合時
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企業進行分立合并,在并購重組中尋找納稅籌劃的節稅空間極為重要,國家出臺了相關政策來規范企業的合并分立活動。在資產整合及分立合并之際對現行的稅收政策進行有效的納稅籌劃,不僅可以降低并購成本,獲得較大的納稅籌劃空間,而且對企業并購的后續工作有很大的幫助。
3.簽訂合同契約時
在對外簽訂契約時,企業要綜合考慮合同條款對納稅活動的影響,否則會給企業的后期經營帶來隱患。因此,對于合同條款的仔細斟酌甚為必要,為了達到納稅籌劃節稅目標必須調整或改變合同條款。
4.開展特殊重大業務時
企業發生重大特殊業務時,也是進行納稅籌劃方案設計的關鍵時期。因為業務特殊影響重大,會直接作用于企業的經營管理和財務管理上。企業準確掌握充分了解相關稅務規章制度,設計最優納稅籌劃方案,可以利用該特殊業務一舉籌劃成功。
5. 調整稅務政策時
篇4
1、納稅籌劃的基本方法有三個分別為選擇正確的的企業身份、公司注冊地的選擇、通關過業務流程再造。
2、選擇正確的的企業身份:通過不同的身份選擇,納稅人所產生的稅務費用也不盡相同,選擇適合自己的納稅人身份是稅收籌劃重要的內容。
3、公司注冊地的選擇。通過運用稅收政策,合理利用當地招商引資的減免優惠政策,各個地方的稅務扶持的產業以及扶持的力度不盡相同,選擇一個適合公司產業規模,給公司帶來長遠利益的地方顯得尤為重要。
4、通關過業務流程再造。通過業務流程的拆分,運用稅收優惠政策,進行業務流程再造,使得公司符合稅收優惠條件,或者符合減免條件來減小企業的稅負。
(來源:文章屋網 )
篇5
關鍵詞:建筑企業;會計稅收;籌劃要點
一、建筑企業稅收籌劃基本特點
針對建筑企業來說,在開展稅收籌劃工作過程中,需要從企業自身情況進行分析。由于和其他企業進行比較,建筑企業施工周期相對偏長,并且施工內容比較多,資金投放量較大,涉及的稅務內容繁瑣,其中包含了增值稅、所得稅、印花稅等。建筑企業結合自身情況和特點,其稅收籌劃具備的特點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剛性大,也就是結合當前我國稅務改革要求,針對建筑企業納稅人,不管是采用哪種工程結算方式,都涉及了諸多增值稅業務。另一方面,征收范疇廣泛。在建筑行業中,部分企業財務核算水平有待提升,并且缺少統一的核算標準,無法實現稅收的精準核查。在這種情況下,在進行稅務征收的過程中,其基層稅務部門要想確保稅源,將會采用核定征收方式向建筑企業征稅。
二、建筑企業會計稅收籌劃原則
(一)合法性原則
從稅收籌劃自身角度來說,其往往構建在合法的標準上,反之將無法實現稅收籌劃,也就是使得企業面臨偷稅、漏稅的威脅。建筑企業在開展工程建設工作以及日常管理活動時,各項內容都要嚴格按照國家法律標準進行,不可出現違反法律標準的狀況,在出現違法亂紀行為時,應該第一時間和公安、工商管理等部門聯系,及時將現象處理,避免造成違法規模的擴大。稅收籌劃作為一項合法性工作,秉持的最基本要求在于嚴格按照國家法律要求進行。
(二)效益性原則
由于開展稅收籌劃工作的意義在于滿足國家法律標準的情況下,減少建筑企業運營成本,給企業創造理想的效益,實現企業效益最優化。所以,在落實稅收籌劃工作過程中,需要綜合思考行為目的。在國家法律許可的情況下,對納稅行為進行綜合評估,給后續建筑企業發展提供條件。假設在企業運營發展過程中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則需要結合資金需求,合法避稅,將稅收籌劃自身作用全面發揮。秉持效益最大化原則,不但可以確保企業順利運行,同時還能實現建筑企業發展規劃合理設定,精準核算企業需要投放的成本數據,根據勞動計劃進行再生產,從而提升企業發展潛力,引導企業健康發展。
(三)權衡性原則
稅收籌劃行為不單單是為了減少成本投放,同時也能夠有效的防止各種稅收風險出現。所謂的規避風險也就是,結合當前建筑企業運營發展中可能存在的各種的風險因素,采取對應的風險防范對策,減少風險出現的可能性。為了避免企業因為受到各種因素影響而造成資金鏈的斷裂,則需要開展稅收籌劃工作,確保企業資金穩定運行。在每次工程結算工作結束以后,財務部門需要保存在應急資金庫中,可以給建筑企業今后運營發展提供資金支持。所以,在開展稅收籌劃工作時,需要秉持風險和權益權衡的原則,為建筑企業今后發展保駕護航。
三、建筑企業會計稅收籌劃要點
(一)確認企業收入
在工程建設過程中,建筑企業需要繳納的稅費往往由企業收入高低情況來設定,并且企業收入將會給企業獲利總額情況帶來直接影響,最終決定企業繳納的稅費額度。結合新稅法標準得知,建筑企業可以結合當前已經實現的工作情況及工程施工進度進行收入確認,但是因為施工項目時間跨度相對較長,并且無法在一個會計年度中實現。因此,建筑企業需要在法律標準許可的情況下,結合自身實際狀況和要求,最大限度的延遲工程款項結算收入確認時間,從而實現納稅事前的延遲,提升企業資金應用效率。
(二)完善會計核算管理體系
建筑企業需要做好會計核算管理體系構建工作,根據國家規章體系要求開展會計核算工作,優化會計操作流程,定期安排會計工作人員接受專業培訓和考核,使其對國家最新的稅收政策有深入的認識,明確會計工作流程,引導稅收籌劃工作順利開展。建筑企業管理層級以及決策層級需要加強對會計工作執行情況的監管,科學設定激勵體系,引導會計工作人員學習相關稅法知識,掌握國家納稅標準和要求,科學設定稅收籌劃方案,在減少企業稅收壓力的同時,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三)扣除不用計算賦稅的費用
費用扣除給企業所得稅帶來一些影響,建筑企業在稅法許可的范疇中,需要對各個費用列支以及可能造成的損失進行評估,縮減稅基,減少企業稅費的繳納。首先,需要明確國家許可的企業列支費用,在這種情況下,能夠降低賬目上企業效益,并且適當的減少企業繳納的稅務費用。其次,對部分出現經濟損失的費用加以記錄和核查,保證各種費用不可超出稅法所要求的列支限額。
(四)轉變企業組織格局
首先,建筑企業需要通過集團股份企業實現稅負的均衡。其具備的優勢在于集團企業能夠改善子公司組織框架以及管理方式,把企業整體發展當作主體,實現稅收籌劃,從而促進集團企業和子公司稅務關系的協調和發展,減少集團企業稅費繳納額度,提升企業稅收效益。其次,建筑企業需要向高新技術企業獲取稅收優惠政策。通過應用優惠政策,能夠實現建筑企業內部資源的整合,并對各項和新技術材料有關的資源進行分配,申報高新技術企業,享受國家優惠政策,極大限度的減少企業稅負。
(五)認真研讀合同內容
建筑企業在運營發展過程中,和其他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并簽署對應的合作協議。在協議中包含的價格因素將會給企業納稅帶來影響。因此,建筑企業在簽署合同過程中,應該對合作中包含的各個價格條款進行思考。由于合同中價格條款將會給企業稅負帶來直接影響,對合同經濟因素進行研讀和分析,減少稅務支出,這些稅務支出往往是因為合同疏漏而導致的,進而保證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除此之外,建筑企業在開展稅收籌劃工作過程中,還要秉持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的標準,在減少企業稅收壓力的同時,讓企業獲取理想的稅后效益,從而引導建筑企業健康發展。
篇6
1 稅務會計核算工作
集團公司每個單位根據業務的復雜性,有單設稅務會計的也有其他會計兼稅務會計的,大的單位設置有稅價科。稅務會計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發票管理、申報納稅等具體同稅務機關打交道的工作。稅務核算同財務會計核算緊密相連,不可能將稅收的核算分錄每筆都單摘出來,因此每個會計的核算工作中均包含有稅務會計工作,主管會計對每項核算進行審核。
集團層面設置了稅價管理單元,負責集團本部稅務核算及匯總納稅工作。每月對分公司增值稅、營業稅等稅金統一通過內部銀行將稅金先收繳到母公司,由母公司匯總統算后再向稅務機關繳納,通過匯總繳納實現盈余補缺。集團公司稅務管理上日常工作包括稅收政策的整理傳達,對集團內部涉稅問題進行答疑,對疑難問題咨詢稅務機關。內部管理上要求涉稅的共同事項的同稅務機關統一協調,統一管理。對集團成員單位涉稅中介業務實行統一管理,掌握內部單位稅收稽查事項,對共性問題同稅務機關進行政策溝通。
從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稅務會計核算上可以看出,稅務會計師主要的工作是圍繞納稅申報開展核算工作,沒有充分發揮稅務會計師的作用。稅務會計師的核算工作其實貫穿于企業的經營活動之中,要將稅務會計師在核算中的指導作用發揮出來需在業務流程上作出規定,在經營活動的過程中發揮作用。會計核算和稅務會計核算通過內部工作程序的規定使之有機結合,在業務核算過程中,稅務會計人員對涉稅會計憑證、報表進行審核,同時對企業會計人員組織培訓,建立財務部門全員稅務風險控制體系。
在會計核算過程中稅務會計師應加強對業務的審核,從以下幾個方面準確運用稅法避免企業額外稅收負擔:
一是避免與會計核算相關的非正常稅收負擔,如兼營業務單獨核算、會計資料的完整性等;二是依法履行扣繳義務人的責任;三是做好納稅申報工作,在扣除項目、調整項目、抵免項目等方面取得應享有的權益。
2 企業稅務籌劃
稅務籌劃和避稅在出發點上有本質的區別,企業稅務籌劃出發點是在合法前提下,通過合理安排企業的活動降低納稅的成本,包括有形成本和無形成本。企業稅務籌劃首先依法原則,全員參與,全面整體規劃,充分考慮成本效益,不以降低稅負為目的。企業稅務籌劃應服務與戰略規劃,要充分考慮社會效益和企業整體利益,建立良好的納稅記錄,創建良好的稅收環境。企業通過稅務籌劃達到最低稅收風險目標,實現納稅綜合成本最優狀態,從而實現企業管理目標,維護企業的信譽。避稅的出發點是為了降低有形的納稅支出,以減少納稅為目的,有可能造成企業綜合成本的增加。
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的稅務籌劃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進行。在籌劃的組織保障上,集團大的決策上要經過財務部門專業的稅收咨詢,充分論證是否符合稅法規定,計算納稅成本,選擇合理的納稅方案,積極合理運用稅收優惠。作為大型企業集團應設立獨立的稅務會計師人員,而不是將稅務核算人員等同于稅收籌劃人員,應由專職人員進行稅收籌劃工作,分析企業稅負產生的根源,從源頭做好稅務管控工作。在稅收籌劃工作中不但要節稅、利用優惠政策,可以將工作更前移,研究稅法的基本精神去爭取專項的本企業的稅收優惠。
3 企業稅務管理
稅務管理包含于企業管理之中,首先遵循合法的原則,從企業開始到結束進行全過程的管理,全員參與,事前規劃,通過稅務管理履行納稅義務,規避納稅風險,控制納稅成本。按照管理的概念稅務管理其實就是對企業涉稅過程中涉及的人、財、物、信息等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等活動。中國平煤神馬集團作為國有大型企業,在稅務管理上應更加將其系統化,建立稅收管理的組織結構,將稅收管理從稅務管理制度、涉稅業務流程、稅務風險評估、考核與激勵幾個方面從事前、事中、事后三個階段進行。
事前主要反映在稅收籌劃上,同時建立稅收管理制度,規范業務流程。事中的管理師稅務管理的主要體現在日常性工作具體的納稅程序的工作上,建立崗位職責制約機制,加強業務的審核。統一稅務管理,對共同稅收事項統一稅務,統一溝通,在過程中全面掌握所屬單位情況;對涉稅事項的建立信息溝通機制。集團公司將財務信息統一了平臺,通過信息系統及時發現核算的異常,定期對成員單位進行風險自評和測評工作。所有的稅務管理工作最終都要落實到考核政策上,沒有監督考核任何好的管理最終都會流于形式,在集團層面通過監督考核進行反饋管理。在國有企業中最缺乏的就是激勵政策,在技術開發費的歸集、專項設備稅收優惠上都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而這些工作應將其納入對稅務會計師的激勵考核上,才能為企業創造納稅效益。
在稅務管理中,除加強稅務會計師的作用外,還應加強信息化的建設。隨著企業集團的發展,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將越來越重要,通過外部程序的開發同企業財務核算軟件實現對接,直接生成納稅申報已經成為眾多企業的訴求。信息化手段的運用也更有利于發現問題及改正錯誤。
4 稅務稽查的應對
稅務稽查對企業來說是一把雙刃劍,大部分的稽查工作會使企業補繳稅款,同時稅務稽查也不斷促使企業改進核算,堵塞管理的漏洞。對企業集團來說成員單位多,關聯交易大量存在,稅務稽查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在稅務稽查選案、立項、進駐、溝通、結案的全過程各環節都應重視信息的溝通工作。在日常工作中為避免作為異常戶被選,要定期進行自查,了解同行業稅收負擔率,同本企業進行比較,出現差異要找出原因,并及時同主管稅務管理機關溝通。在自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主動糾正,即時申報,及時清繳入庫。在涉稅資料的管理上企業要加強財務基礎工作,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申報納稅資料認真整理、裝訂、標識、保管。在接受檢查過程中,自覺接受稅務機關的檢查,積極配合。與稅務機關在納稅上發生爭議時及時溝通,基層單位應及時向上級單位反映,爭取更高層次的對接,對企業使用政策依據充分溝通達不到效果的,依法采取行政復議及法律訴訟手段。
5 稅務會計師對企業的作用及意義
(1)稅務會計師從宏觀上能夠降低國家的征稅成本,保證稅收的應收盡收,從微觀上在企業中可以對稅務會計核算起著指導和具體核算的作用,通過稅務管理工作,優化企業資源的配置,提升財務管理水平,降低企業稅收負擔,增強企業納稅意愿,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2)企業稅務會計師的定位。企業稅務會計師可以作為技術職務,最低應作為企業中層管理人員,在企業決策程序中應設計經過稅務會計師審核意見的流程,其所發表的可能沒有權限對管理部門不直接指揮,但是通過其意見可以影響決策的科學性,對違法的行為應具有否決權。
篇7
關鍵詞:涉稅風險 納稅籌劃
一、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目標描述
(一)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理念與策略
納稅籌劃是納稅人在法律規定容許的范圍內,從減輕自身稅收負擔的角度考慮,通過對相關經濟事項所進行的一系列規劃、設計等具體行為,使公司財富增值的進程更加穩健、更加快速。只有正確認識企業存在的稅務風險,掌握防范稅務風險的基本方法,才能使稅務成本最低化,目標利潤最大化,最終實現納稅籌劃的風險管理目標。
(二)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目標
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目標,是把握公司整體的納稅狀況,識別和防范納稅風險,強化公司內部管理,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提高稅務風險管控能力,實現依法納稅、準確納稅、合理納稅。
(三)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項目范圍
納稅籌劃風險管理項目范圍涵蓋企業的所有經濟業務,具體包括對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以及各稅種稅務風險的識別和防范、稅務分析和納稅評估。
二、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內容
(一)納稅籌劃相關的風險
主要有稅收征管風險、稅收政策風險和企業經營風險。
1、稅收征管風險
稅務登記風險,是指由稅務登記基本信息變更所帶來的風險,如公司法人變更,公司名稱變更、辦公地址因搬遷變更等,應在稅法規定的期限內辦理稅務登記變更,否則違反了稅法規定,存在稅務罰款風險。
發票征管風險,是指納稅人未按稅法規定印制發票、領購發票、開具發票、取得發票、保管發票,存在稅務征管部門罰款的風險。
納稅申報風險,是指對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及營業外收入等稅率、稅金計提的正確、完整性和年終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時,應進行調增而未調增的項目,導致稅務部門罰款及繳納滯納金的風險。以及未按照規定的期限辦理納稅申報和報送納稅資料,未通過稅務部門允許延期交納稅款,造成罰款及繳納滯納金的風險。
納稅評估風險,是指稅務機關納稅評估后,相關企業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未及時解決會計與稅務處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和風險,沒有及時規范財稅處理而導致稅務風險。
2、稅收政策風險
稅收政策理解偏差引起的風險。由于納稅籌劃人員專業知識存在局限性或對稅收政策理解方面存在差異,導致實際操作中出現與稅收政策相沖突的偏差,引發納稅籌劃的政策風險。
稅收政策調整引起的風險。若納稅籌劃方案跟不上最新的稅收政策,則相關的籌劃內容可能由合法變為不合法。稅收政策具有時效性,如若把握不好稅收調整的時機則會引發納稅籌劃的政策風險。
稅收政策模糊引起的風險。我國現有的稅收法律法規中某些稅收行政規章缺乏明晰性,納稅籌劃若以這些較模糊的行政規章為依據,則可能對稅法精神理解錯誤而引發納稅籌劃風險。
3、企業經營風險
投資決策引起的風險。稅收政策的制定存在導向性差異。這種導向性差異也是納稅人制定具體籌劃方案的切入點。如果在考慮分析相關因素時缺乏全面性,未能覆蓋所有重要的因素,則可能會給納稅人帶來損失。
成本開支引起的風險。理論上很多納稅籌劃方案都具有可行性,然而在實際執行中被各種因素所制約和影響,籌劃的成本會明顯增加。如果忽視這一成本,則可能會導致利益的流出。
方案實施風險。納稅籌劃方案的科學統籌安排是必要的,同時,如何有效的實施既定方案也是直接關系到納稅籌劃成功與否的關鍵性問題。納稅籌劃方案雖然具有科學性與可行性,但如果在實施的過程中缺乏嚴格的執行規范和完善的操作手段,或缺乏合格稱職的工作人員,都會引發籌劃方案的實施風險。
(二)納稅籌劃風險產生的原因
1、納稅籌劃具有條件性
因一般企業財務人員編制普遍較少,稅務管理人員身兼數崗,不能集中時間和精力對相關稅務政策進行研究、分析和解讀,這在一定程度上對納稅籌劃目標的實現產生了不利影響。
2、納稅籌劃具有主觀性
納稅籌劃涉及多個領域,籌劃人員對稅收政策法規的理解、認識和判斷以及籌劃人員自身的業務水平、知識面和理解能力等因素或多或少都會對納稅籌劃方案產生直接影響。
3、征納雙方認定具有差異性
我國稅法中的某些規定具有伸縮性,而納稅籌劃方案是否符合稅法的規定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當地稅務機關的認定。即使納稅籌劃方案中的具體內容并未與稅法發生抵觸,但若不符合稅法精神,稅務機關仍會視其為非法行為。
(三)納稅籌劃風險的控制方法
1、納稅籌劃風險控制體系
組織控制體系:加強公司流程權責的控制
業務控制體系:區別業務類型及性質對稅種準確性的核定
票務控制體系:嚴格票據的領用、受票、開票管理
會計控制體系:加強會計憑證的制證、復核、審批控制
資金控制體系:加強資金安全管理和預算管控
2、納稅籌劃風險控制體系具體說明
組織控制體系:成立稅務風險控制小組,由公司財務部門主要負責人擔任組長,相關業務部門負責人為成員,主要職責是組織與協調日常稅務風險控制工作。
業務控制體系:財務部門相關崗位人員與業務部門及有關往來供應商及時溝通交流,分析有關經濟業務涉稅情況以及業務模式與公司稅負形成的關系。如施工工程承包業務,分析含材料設備發包還是部分發包對公司稅負的影響,合同鑒定環節需要注意的合同要素,并及時反饋業務部門。
票務控制體系:嚴格各項發票的購領銷手續,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發票管理辦法》的規定進行受票和開票,加強增值稅發票的管理,符合進項稅抵扣條件的業務盡量取得增值稅發票抵扣進項稅款。除了非增值稅應稅項目,免征增值稅項目,集體福利或者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或者應稅勞務以外,其他業務盡量取得增值稅發票抵扣進項稅,并制定相應成本管理辦法,努力將稅務風險及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落到實處。
會計控制體系:一是會計核算規范,嚴格按照企業會計準則標準化核算的要求,選擇會計科目進行日常賬務處理。二是完善制度建設,制定相關文件規范會計核算。三是稅金的計提、申報與納稅的復核管理,對計提的稅金在復核后,進行納稅申報工作,繳納稅款。月末稅務工作人員檢查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營業外收入及部分往來科目,檢查相關財務數據的一致性以及往來賬項的性質,檢查各項收入的來源及性質,判斷各項收入計提稅種的正確性,檢查增值稅、營業稅、城建稅及附加等是否完整計提,有效控制納稅風險。在各項稅金計提正確的情況下,進行納稅申報表的填制,經專門人員復核后,進行納稅申報、繳納稅款。
資金控制體系:完善資金安全管理制度體系、建立健全資金內控制度,檢查內部牽制的有效性,業務審批流程的規范性,認真開展資金安全管理的自我檢查與自我糾正,對檢查出現的問題及時整改,加強資金的預算管控,實行資金集中統一監管,嚴格收支兩條線,有效控制納稅風險。財務人員根據業務部門提交的原始憑證復核支出內容、發票真實性、經濟業務內容真實性,不隨意列支與公司生產經營無關的支出。制證形成后由專職人員審核,最后匯總至財務部門負責人審核,層層把關,將納稅風險控制在源頭。
三、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評估與改進
根據稅務風險制定下一步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具體措施,并積極實施,形成稅務風險管理和制度管理的良性循環機制,最終實現稅務風險的合理管控,達到準確納稅的目的。
訂購稅法數據庫,及時獲得與公司生產經營相關的最新稅法信息,或者聘請稅務顧問及時解決稅務管理人員的稅收政策理解與難題。
建立一套科學、快捷、完備的稅務籌劃風險指標體系,對風險進行定性和定量的估計,保證納稅的及時、準確、合理。
篇8
關鍵詞:納稅籌劃 失敗 原因 對策
中圖分類號:F810.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1)03-198-02
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為達到減輕稅收負擔和降低稅收風險,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企業設立、籌資、投資、交易、股利分配、股權轉讓等各項交易活動進行事先安排的過程,其首要的特征是合法性(合法性是指納稅籌劃符合稅法的規定)。一個優秀的納稅籌劃案例必須把握納稅籌劃最重要特征――“合法性”,才有可能作出成功的籌劃戰略。
一、納稅籌劃的失敗分析
隨著稅制的完善和市場經濟的發展,納稅籌劃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目前,關于介紹納稅籌劃的書籍很多。一些納稅籌劃的精典案例也被人們研究得十分透徹,人們已經有很大的把握去進行實務操作了。然而.仍有許多“納稅籌劃”操作被稅務機關認定為偷稅(逃避納稅)。如果對這些失敗案例仔細研究分析,就會發現失敗的原因具有以下幾個共同點。
(一)不懂稅法原則不能做籌劃
其實,要進行成功的納稅籌劃,首先應該對稅收政策和稅法的立法原則有一個全面而系統性的理解和把握。
1.失敗案例。某機械制造公司2007年由于受市場大環境影響,全年實現利潤2.12萬元。同時,因企業進行了技術改造,該公司于2007年12月收到該縣財政部門無償拔給的技術改造資金40萬元。
在如何辦理2007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問題上,公司總經理提出,新《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于2008年1月1日開始實施,如果適當進行一下籌劃,將此筆補貼收入轉入2008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不是可以一舉兩得嗎?按這樣的處理,即該公司2007年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就低于3萬元,企業所得稅可按老稅法規定享受18%的低稅率;2008年度又可享受新《企業所得稅法》規定的25%或20%稅率。兩項相加,這樣就可少繳十多萬元的稅款。
2009年6月18日.當地稅務機關對該公司2007年和2008年度的企業所得稅年度申報資料進行了檢查。發現該公司2007牟收到縣財政部門下拔的技術改造資金計入了“資本公積”項目。因此。根據稅法規定.主管稅務機關最后作出檢查決定。責令該公司調增2007年度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40萬元,按42.53萬元適用33%的稅率,補繳企業所得稅13.5795萬元(14.0349-0.4554),同時處以一倍的罰款。
2.失敗分析。在本案例中.該公司進行的納稅籌劃有兩點失誤:一是補貼收入不符合法定免稅條件,該公司取得的技術改造資金補貼,屬縣政府規定發放,不屬國務院、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規定不計入損益的收八,所以按規定計入應納稅所得額;二是收入確認上不符合新稅法法定時間。此筆收入公司已于2007年12月份實際收到而不是2008年,應并入實際收到補貼收入年度即2007年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而不能隨意計八2008年的企業所得稅應納稅所得額。來適用新稅法。
(二)“太專業”不適合做籌劃
通過對部分出現涉稅問題的企業進行調研發現。這些企業的財務人員也可以稱之為會計專家,但對其他相關知識了解甚少。有些財務人員也熟悉稅法。但是。他們往往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就為籌劃失敗埋下了隱患。
1.失敗案例。X公司是一家于2006年底在新加坡上市的企業,2008年底計劃將上市前剝離出來的非經營性資產注入x公司。該非經營性資產12億元,其主要構成為土地使用權和房產,凈資產2.5億元。若將這筆非經營性資產注入上市公司,則屬于資產轉讓行為.需要繳納一大筆流轉稅。該公司的財務人員通過納稅籌劃采規避稅負。其做法是:先以該非經營性資產中的部分資金注冊成立一家資產管理公司,然后再由上市公司將該管理公司的100%股權收購。
然而,2010年10月份,該公司的“籌劃”被當地主管稅務機關揭開了“蓋頭”,該公司不僅補繳了應當繳納的稅金和滯納金,還被處以1000多萬元的罰款!
2.失敗分析。這個案例的操作過程是符合納稅籌劃的操作原理的。但問題出在兩個方面:一是沒有掌握好籌劃的“度”,操作方案以“逃避蚋稅”為目的表現得非常明顯;二是操作細節不到位。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方案設計得“有道理”,但土地使用權沒有實際過戶,從而使資產重組籌劃的基礎沒有建立起來。資產重組的籌劃業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考慮的相關因素很多。操作系統性籌劃業務,單單懂財會、懂稅收是不行的。這就是所謂“一著不慎,全盤皆輸”。
(三)不熟悉業務流程不能做籌劃
有些專家由于是理財高手,或者是稅務專家,同時都能對書上的籌劃案例背得很熟,證明自己掌握了納稅籌劃原理,于是就進行大膽地“籌劃”。但是,他們往往忽視有關企業的生產經營特點和相關業務流程,從而使兩方面的知識成為“兩張皮”,無法結合起來。
1.失敗案例。2010年11月18日。主管稅務機關對某房地產開發公司的納稅情況進行了檢查,發現該企業存在隱瞞收入行為,造成少繳營業稅132萬元。認定其屬于偷稅行為,除要求該公司補繳132萬元營業稅和滯納金外,決定對其處以少繳132萬元營業稅一倍的罰款;但對該公司少預繳90萬元企業所得稅和24萬元土地增值稅的行為,由于是預繳稅款,只補稅和加收滯納金。不予處罰。
2.失敗分析。該房地產開發公司取得土地使用權,通過開發項目立項、規劃、審批后.決定為某金融機構開發建造一個3000萬元的辦公大樓。經過預算.該房地產公司合計應繳納稅款246萬元。但該公司的財務總監為了延遲繳納246萬元的稅收,他時此進行如下納稅籌劃:
由該公司與關聯單位Y公司簽訂了合作建房協議。協議規定:該公司與Y公司雙方合作開發金融機構的辦公大樓項目,由該公司提供土地使用權,Y公司方提供資金,合作開發項目實現的利潤。雙方按規定比例分成。同時。Y公司又與金融機構簽訂了委托建房協議。協議規定,金融機構委托Y公司在該房地產公司提供的土地上建造辦公大樓。金融機構直接將工程項目預付款項支付給Y公司。不與該房地產公司發生資金往來。待工程完工結算驗收合格后,金融機構再與房地產公司簽訂購房合同,據此辦理相關資產的產權轉移手續。
2010年初,三方已經按此簽訂相關協議。至2010年10月,Y公司共收到金融機構支付的項目預付款2400萬元.大部分已經由Y公
司直接支付給工程施工單位,余款也暫作為往來款處理。該公司認為自己未分得任何收入.也沒有在會計賬簿上記栽反映任何收支情況;Y公司認為自己屬于代收代付款項行為.也尚未獲得實際結算收入.只是在賬簿上反映了資金的往來情況。雙方均未就2400萬元預收款申報繳納稅款。
其實,從稅收的角度講,上述籌劃就不屬于合作建房。對于該公司的財務總監來說.他的失敗就在于其對企業經營的業務操作不熟悉。對相關業務變化所產生的法律關系確認不準就進行操作。
(四)不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可不能做籌劃
有些企業財會人員把自己放在稅務機關的對立面,忘記了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可是納稅籌劃的關鍵,結果,在本可以節稅的方案上得不到稅務機關的認可。造成納稅籌劃失敗。
例如.巢企業為節稅。將固定資產折舊由平均年限法變更為年數總和法,因為事先未征得稅務機關的同意而被查處。其實,這家企業折舊變更政策并不是完全沒有道理,只是稅務機關和企業對稅法條款廈企業實際情況的理解不同而已。只要企業與稅務部門進行有效的溝通,應該是可以變通的。
二、納稅籌劃的成功對策
其實,納稅籌劃方案要想達到預期目標、籌劃風險要想降到最低,平時應該經常關注以下幾個方面。
1.應體會稅法的立法原則。納稅籌劃的核心是合法,即符合稅法的立法原則和意圖。因此。相關人員在籌劃前必須仔細研究涉稅環境的立法背景和原則。積極利用國家的資源配置工具來實現自身經濟實體的最佳資源配置。
比如,新企業所得稅改革就遵循了以下的原則:(1)貫徹公平稅負原則,解決內資、外資企業稅收待遇不同。稅負差異較大的問題。(2)落實科學發展觀原則,統籌經濟社會和區域協調發展.促進環境保護和社會全面進步,實現國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3)發揮調控作用原則,按照國家產業政策要求,推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優化國民經濟結構。(4)參照國際慣例原則,借鑒世界各國稅制改革最新經驗,進一步充實和完善企業所得稅制度。盡可能體現稅法的科學性、完備性和前瞻性。(5)理順分配關系原則.兼顧財政承受能力和納稅人負擔水平有效地組織財政收入。(6)有利于征收管理原則,規范征管行為,方便納稅人,降低稅收征納成本。
那么,我們在進行所得稅籌劃時就應該時刻關注這些思想。這樣籌劃風險必然降到最低。
2.籌劃專家應是“全才”。納稅籌劃是一個綜合性要求很強的的學科。同時實踐性要求也非常高,成功的籌劃方案是“斗智斗勇的結果”。因此,納稅籌劃人員必須具備較高的稅收政策水平,即具有對稅收政策深層加工的能力;必須具備良好的業務水平,即籌劃人員除了對法律、稅收政策和會計相當精通外.還應通曉工商、金融、保險、貿易等方面的知識;必須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即要求籌劃人員能在極短時間內掌握客戶的基本情況,涉稅事項,如涉稅環節、籌劃意圖等,在獲取真實、可靠、完整的籌劃資料的基礎上,選準策劃切入點,制定正確的籌劃步驟,針對不同的要求為客戶設計有效的操作方案。
3.應抓住納稅籌劃的結合點。在理論界,大家公認納稅籌劃可以用這樣一個公式來表示:納稅籌劃=業務流程+稅收政策+籌劃方法+會計處理。從這個流程可以看出。要做好納稅籌劃,使籌劃既要合法、又要實用,這必須找到一個平衡點,即需要抓住三個結合點。
(1)業務流程與現行的有關稅收政策結合起來。在發生業務的全過程。納稅人必須了解自始至終會涉度哪些稅種?與之相關的稅收政策、法律法規是怎樣規定的?稅率各是多少?采取何種征收方式?有哪些優惠政策?
(2)稅收政策與相適應的納稅籌劃方法結合起來。在準確掌握與自身經營相關的現行稅收法律、法規的基礎上,需要與一些恰當的籌劃方法結合起來分析,從而找到與經營行為相適應的突破口。
(3)納稅籌劃方法與相應的會計處理技巧相結合。不同的稅收要用不同的財務處理方式來處理,否則也會產生稅收風險。成功的籌劃光有稅收政策和籌劃方法還不夠,因為最終要在會計科目中加以體現,所以還得用好會計方法,把納稅籌劃的內容恰當地體現在會計處理上。才能最終達到降低稅負的目的。
4.應及時與稅務機關溝通。作為納稅人。在對稅法的理解和執行上。千萬不能自以為是、固執己見,對即使是認為切實可行的納稅籌劃方法,最好還是主動咨詢和請教稅務機關,不要怕自己的籌劃行為被稅務機關知道。納稅人需知道的是,自己的納稅籌劃行為最終必須經過稅務機關的檢驗和認可,與其在完成了所謂的籌劃行為后通過稅務檢查來得到稅務機關的認可,不如在檢查前主動請示稅務機關得到認可,這樣可以降低籌劃風險。
參考文獻:
1.蔡昌.稅收籌劃――理論、方法與案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篇9
關鍵詞:經濟視角 稅務籌劃 依據
中國延續了幾千年的納稅權利與義務關系,一度引領了稅法的完善體制。從改革開放以后,經濟設計的全新發展和人類我思想意識的進步,稅務改革的深入人心,企業開始采用辯證的方式統觀看待稅務變遷。在經濟學這一門學科誕生時期,就有許多富有改革和創新意識的企業開始在法律限定的合理化范圍內實施維權變革。
一、企業稅務籌劃的依據
1.企業稅務籌劃的緣由
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使得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大受影響。為了最大限度的謀求經濟利益,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在迎接市場經濟挑戰,抵擋外部競爭壓力時,企業做了多方面努力,其中以稅后聯系企業發展需求,以降低企業納稅成本,實踐企業經久發展戰略,解除思想認識上的偏差,證實企業稅收亂象,盡可能的將稅務籌劃納入經濟發展范疇,實現企業稅務管理規范化、合理化,成為企業開展稅務籌劃的主要因素。
2.企業稅務籌劃依據
企業納稅,是企業應盡的義務,在法律合法化范圍內,又依法享有與納稅有關的權利。從經濟學的角度分析,這個權利就是合理籌劃避稅,這依托于公民權利和義務的統一。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中對企業合理稅收籌劃都有相關印證為例,如:《稅收征管法》、《經濟處罰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訴訟法》、《賠償法》等法律,都賦予企業稅務機關合理使用權利進行稅務籌劃。
在上述法律支持的范圍之內,讓企業充分了解稅法、稅法法規和納稅相關程序,最終通曉稅務籌劃相關專業技能。在國家稅法申報范圍內,盡量延期申報,對一些貨物可申請減稅、免稅和優惠的,一定要在納稅前就讓企業充分學習和了解。
會計制度和稅收制度依據是企業進行稅務籌劃的重要依據。以會計制度為企業財務狀況做具體必要的分析指導,借助會計相關工作流程,對企業做好總體分析化歸,將企業運行各環節設計稅務管理的方方面面都做好合理籌備,對涉及會計處理的相關經濟活動做好具體分析,才能使企業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
企業稅務籌劃以會計信息作為稅務指導關鍵,以會計信息計算應納稅額。從提高企業自身經濟效益的角度出發,以會計核算提高企業此阿武管理水平,使得企業與稅務部門之間得到均衡發展。從現實角度分析,企業稅務籌劃是建立在法制的基礎上形成具有合理法律依據的企業籌劃安排,是基于對稅法的了解,基于對會計制度和稅收制度的規范準則要求。
企業稅務籌劃的關鍵是要保證可靠的會計信息,只有滿足真實、可靠要求,滿足國家稅收政策相關優惠措施,才能為企業的稅收籌劃實施相應的合理化決斷。納稅人作為企業稅務籌劃的逐日,要要堅實的世界會計制度基本知識,這樣在面臨區域經濟差異時,才能最終在會計制度中尋求到合理點位。企業在履行納稅義務應該熟悉的稅收制度具體規定,包括應納稅種類等,都要進行適時的關注。
二、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其防范措施
1.企業稅務籌劃風險
企業稅務籌劃在為企業經濟創收的同時,也是一項具有高風險的行為。在企業以稅務籌劃開展具體的的涉稅行為時,期間的不確定性因素會對企業的未來利益造成能耗或者沖擊,這就需要對其面臨的風險實施詳盡的分析。
稅收政策變革,是稅收籌劃中最不可估量的政策限定。在企業以國家現今形式指導稅收分配活動時,對各種稅收方針準有其滯后性,企業稅務人員一旦無法掌握這些變動,都會使企業的稅務風險加大,效益下降。我國稅收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相關納稅事宜的變遷,在這些處于變化的風險之中,產生的實效性和不確定性都會使籌劃人員開展的籌劃事宜缺乏必要的依據,由此帶來的風險也就不可估量。
我國稅收執法行為的不規范性,使得企業與執法部門的稅務工作受相關因素的制約而發生蛻變,稅務行政執法的不規范,使得企業繳納稅款時出現亂象局面,風險加大,制衡企業經濟發展和效益提升。由于國家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國家財政支出的不斷增長,國家相關經濟部門對稅收的查處和處罰力度也在不斷加強。相關文件和政策的變遷,使得企業稅收籌劃必須在稅務機關額執法力度內才能進行。
稅收籌劃人員素質和技能無法滿足新形勢下,稅收籌劃工作對相關專業人員的要求。這些人員不完全理解稅務法規,造成的稅收違規操作,背離了稅收籌劃的初衷,在實質上,就會給企業的稅務蒙上一層不必要的損失。籌劃人員的納稅意識風險,主要在籌劃人員對稅務籌劃的誤解和已非法手段偷漏稅的投機心理,都會使稅收籌劃事項風險加劇,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極為不利。他們自身法律意識的淡薄,影響籌劃水平和籌劃結果,對涉及稅楊文武的行為就從合理合法遷為不合理的稅務行為,他們自身為追求經濟利益而偽造和變更隱匿賬冊,收支不明都會給企業發展帶來巨大的風險。
納稅金額核算風險:企業要應對國稅和地稅兩套不同級別的征稅系統,法規不明,稅收方法不明,給企業帶來稅務風險不明。稅務法規不明,導致計算的稅基不準或稅率選擇不明。企業的籌劃方案依據虛假的涉稅資料展開,會極大的降低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減少企業會計核算水平和內部經濟運行空盒子力度,籌劃人員的籌劃方案就會出現嚴重的失誤。
2.企業稅務籌劃風險防范措施
建立稅務風險預警機制,做好稅務風險防范措施。企業稅收籌劃,必須就愛那個誠信作為首要因素加以醞釀實施,以健全的財務管理提下,實時的反應經濟運行規律,讓那個企業發展立足于健全的市場經濟運行環境,對外簽訂經濟合同,以嚴格的審查態度,避免納稅企業轉嫁風險,發生漏稅行為,對涉稅事宜實施風險評估,在法律許可范圍之內,有關節稅的具體環節都能實現經濟效益,以事先的安排籌劃,實現稅務風險的最低化。
從經濟學視角分析,提高涉稅人員和籌劃人員的素質,可以從整體上對企業稅務行為所帶來的經濟效益實施發呢西。加強對相關人員財務、業務能力評估,依照法律、法規、各項稅收業務政策,將籌劃人員的整體業務技能提升到適合企業產生經濟效益的高度。
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是企業稅務籌劃風險中,從高層管理人員到企業經管的主要方略。企業全員參與納稅合法化的范疇,可以整體上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效益。以具可靠的財務理論,對現代企業實施獨立核算、盈虧管理和約束發展機制規程,子啊實施各項管理決策的同時,為企業基本管理任務增加新的機遇和挑戰。對企業價值活動,包括資金運行在內,實施綜合統籌安排和合理化發展依據,對企業生存和發展帶來新的契機。
在世貿組織(WTO)下,不斷增強自身競爭力,對國家稅收法律和國外稅收法律增加了解,擴大籌劃空間。密切關注外部環境的影響,稅收法規政策的變化,將法制觀念落實在企業經濟建設之中。稅務籌劃立足企業發展方略和國家政策變遷,控制改革成效,籌劃方案的選定要既符合企業利益又遵循稅法規定的籌劃方案。掌握合理避稅中相對復雜的細節,就愛那個稅收籌劃作為一項有研討意義和價值的文件和方略加以實現。
三、結束語
從經濟學視角分析,企業稅務籌劃,歸根結底就是企業通過了解稅務相關法律、法規,利用國家賦予的權利,來達到合理避稅,為企業增收增創的過程。企業的稅務籌劃,是一項合理合法的行使自身權利的過程,從對其相關分享進行分析到采取合理方式實現風險規避,是企業在不違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對企業自身建設實施的一項合理化合法化權利手段。在國家法律鼓勵范圍內,企業合理籌劃稅務,對企業的長期發展而言,是一項行之有效的策略方針,值得企業財務部門加以沿用。
參考文獻:
[1]吳婷.淺析企業稅務籌劃. 商情[J],2013;9
[2]王寧.針對企業稅務籌劃進行分析[J]. 經濟生活文摘:國家發展觀察(上). 2013(2):158―158
[3]熊英,段玲卉.淺談企業稅務籌劃風險及其防范措施[J]. 知識經濟. 2013(2):153―154
篇10
關鍵詞:納稅籌劃;風險管理;防范措施
一、納稅籌劃風險的含義及來源
在企業經營過程中,納稅籌劃是一種能夠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的理財活動,但由于企業自身情況以及周圍環境的影響,在實行過程中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而且,這種風險會大大影響企業納稅籌劃方案實施后的效果。而所謂的納稅籌劃風險是指納稅人在進行稅收籌劃時,因各種不確定因素的存在使籌劃收益偏離納稅人預期結果的可能性,從而導致籌劃結果的不確定性。因此,企業在納稅籌劃過程中,要學會如何準確識別出籌劃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從而規避風險,實現企業利益最大化,達到最優的籌劃效果。納稅籌劃主要來源與以下幾個方面:(一)國家稅收法規的變動性與納稅人自身經營的不確定性稅收法規與納稅人自身的客觀情況都是納稅籌劃的重要依據,它們其中任意一個發生變化就會使籌劃方案失去存在的基礎,使方案由可行變為不可行。(二)納稅人與國家稅務機關對稅收法律法規的理解不同我國的稅收法律法規比較復雜多樣,有些內容甚至存在互相抵觸的情況。同時稅法對一些稅收事項給予了一定的彈性空間,在特定情況下,稅務機關擁有自由裁量權,因此征納雙方對稅收法律法規的理解存在偏差是難免的。(三)納稅籌劃方案不科學或者方案缺少靈活性企業內的稅收籌劃人員對稅收法規應具有前瞻性的認識,在制定方案時應充分考慮當前企業的具體情況以及稅收法律法規。如果籌劃方案缺少預見性與彈性,落實的籌劃方案就會缺少靈活性。那么就很容易造成籌劃方案的失敗,實現不了企業想要利潤最大化的目的。
二、目前我國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內部人員以及高層對納稅籌劃的意識不高,重視不足在我國,目前大多數企業對納稅籌劃認識程度不高,往往將納稅籌劃與企業利益緊緊聯系在一起,甚至具體到實施納稅籌劃方案可以使企業節省多少個百分點,為企業創造多少百分點的利潤。同時,我國企業對納稅的遵從度不高,有很多特殊企業不根據企業自身經營狀況以及盈利情況,只憑企業經營者個人意志決定納稅多少,從而忽視了企業籌劃過程中存在的風險。(二)企業對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實際可操作性不強我國對于企業納稅籌劃的風險管理研究相比外國起步較晚,對其對企業的重要性也認識相對較晚,因此對于系統描述風險管理流程還處于一個相對起步階段。國內學者對于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研究也較少,導致關于這方面的論文和著作數量較少,使得對于我國的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的研究不夠深入。目前我國學者以及企業管理人員等對于風險管理的流程,以及各個流程對應的各個階段,各個階段對應的每項任務都有不同的見解,爭議較大。同時,由于企業內部經營狀況各不相同,至今也沒有形成統一有效的納稅籌劃風險管理識別、評估的辦法,因此也無法制定出有效的應對策略。這一切都使得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風險管理時缺乏實際的可操作性。(三)納稅籌劃和風險管理人員的總體素質有待加強企業中具備專業的籌劃知識和理論基礎的納稅籌劃的人員和風險管理人員普遍較少,而精通納稅籌劃知識以及風險管理知識的人才就更是鳳毛麟角。這種情況就導致了目前社會上的相關從業人員的總體素質普遍較低的現狀。而這種現狀極有可能會對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造成制約,阻礙其發展。(四)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無法進行有效及時的溝通在當今社會經濟環境下,每一個企業都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但在很多企業內部,各部門之間只顧及自身利益,極易出現做事拖拉,出事不想擔責任等問題。從而導致無法與各部門進行有效及時的溝通,極易出現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不到位、不及時以及管理的效果不佳等情況。(五)企業納稅籌劃內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當今社會上,大多數企業的納稅籌劃方案在實施的具體流程中都會存在著一定的風險。不過企業可以通過根據自身經營情況制定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來規避掉這些風險。從風險管理角度來說,納稅籌劃內部控制是指圍繞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目標,針對企業的戰略、規劃、研發、投資、融資、分配、運營、財務、內審、法律事務、人力資源、采購、生產、銷售、物流、質量、安全、環境保護等各項業務及其重要業務流程的納稅籌劃事項,通過執行納稅籌劃風險管理基本流程,制定并執行的規章制度、程序和措施。但現實是很多企業往往忽略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對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重要作用,在企業內部普遍存在著內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問題。
三、改進納稅籌劃風險管理問題的措施
從整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角度出發,在國內推進納稅籌劃的發展是有利于我國社會整體經濟發展的。所以在目前這種納稅籌劃越來越被企業看中并且逐漸廣泛實施的情況下,政府應當幫助企業建立良好的納稅意識,正確認識納稅籌劃存在的風險,并給予其政策上的支持。(一)提高風險控制意識隨著企業發展規模的不斷變化,外界的經濟環境也在不斷變化,例如國家的相關稅收政策在不斷改變。為了順應這種變化和把握這種變化趨勢,企業的管理人員和納稅籌劃人員都應該時刻保持學習和理解相關的稅收政策的狀態。最重要的是,對稅收政策的持續研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企業的風險防范意識,并對納稅籌劃的風險進行預測。在納稅籌劃的實時過程中密切關注稅法、稅收的相關政策的變動,在風險發生時能夠及時良好的解決這個風險,避免政策選擇性和變化性風險。(二)加強稅企之間的合作征稅方與納稅方就是稅務機關與企業,兩者在許多方面都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稅收方面的聯系尤為緊密。為避免稅務行政執法風險的發生,企業應在充分掌握地方稅收征管的具體要求后,加強與地方稅務部門的溝通,開展企業稅收籌劃。在與當地的稅務機關建立良好關系的同時,加強雙方關于具體稅法或政策方面的交流。不僅使企業自身同時也會使稅務行政機關對這些政策理解的更加透徹,在此基礎上,還了解例如彼此的想法,降低稅務行政執法偏差的風險,并找出雙方的差異風險。(三)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系統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的過程中,也要建立相對應的內部控制系統。通過稅率、稅收優惠政策政府可以有效的進行資源的合理配置,在這個過程中,企業不僅要根據自身的實際經營情況同時還要根據政府的政策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納稅籌劃方案,因此企業的納稅籌劃方案是否能夠促進社會資源的最合理配置最根本的還是要取決于政府的政策導向。企業可以通過建立科學有效的內控系統,企業對潛在的納稅籌劃管理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并及時收集有效信息,通過內部控制系統規避風險。(四)提升企業納稅籌劃人員的專業素養企業進行納稅籌劃過程中,納稅籌劃人員必須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與素養,并能熟練運用這些專業知識,以此提升企業風險管理的有效性。企業在進行相關人力資源配置時,也應著重考察納稅籌劃人員的專業知識與素養以及風險管理的經驗。同時企業應提高對納稅籌劃人員和風險管理人員培養的重視,使其在企業稅收籌劃過程中能夠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勝任納稅籌劃的崗位要求。
- 上一篇:校本課程評價體系
- 下一篇:全縣作風建設會上的講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