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生規章制度范文
時間:2023-09-06 17:44:1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中小學生規章制度,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中小學;后勤管理;學校育人
一、發揮服務育人作用
一般來說,影響兒童的身心發展除了遺傳因素外,周圍的環境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兒童的心理發育。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的衣、食、住、行,工作內容與學生生活和學習有著密切的聯系,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因此,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能在不經意間讓學生受到教育及影響,通過制定較為嚴格的規章制度能夠對后勤工作進行約束和量化,從而能夠讓學生在日常生活及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后勤管理的工作內容及氛圍,主要目的在于增強中小學生的責任感,使其能夠在生活及學習中自覺地遵守規章制度。除此之外,在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中應該細節化,小到一顆螺絲或者溫馨提示都應該認真對待。若沒有及時地對細節化的問題進行處理,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甚至影響中小學生對人生道路的選擇。因此,在中小學后勤管理中需要采用精細化的工作來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要求。在中小學后勤管理中應該實行人性化管理,在管理的過程中應該將學生的發展放在主要地位,建立一個民主和平等的關系,從而能夠促進中小學生養成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除此之外,還可以讓中小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后勤管理工作中,使其在管理工作中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中小學生在生活及學習中對問題進行分析及解決的能力。
二、發揮環境育人作用
在中小學的育人環境中不僅包括學生的自然環境,也包括學校的人文環境。因此對于中小學來說不僅要加強對學校自然環境的美化,也需要進一步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因此中小學需要加強對校園環境的綠化及美化來影響、感染以及教育中小學生。比如在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中加強對教室桌椅以及黑板的舒適性,注重教室環境采光以及通風的合理性,并且要不斷地完善體育衛生設備,確保其使用的安全性等。優化中小學學校的校園環境以及基礎設施,這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中小學生調節自身的情緒,減少中小學生在德育中出現的逆反心理,也能進一步培養并陶冶中小學生的高尚情操。一個優美的校園環境能得到中小學生的喜愛,而這個喜愛之情能夠引申到對集體和國家的喜愛,進而能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凝聚力,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情。校園的人文環境主要是指校園的文化,其中包括學術風氣、教師教風、學生學風以及后勤管理工作等方面。人文環境主要通過后勤管理人員的外在形象及內在素質體現出來,其中包括后勤管理人員的職業技能、工作作風以及服務態度,這些外在或內在的素質均會在一定程度上感染學生的行為,從而引導中小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
三、發揮管理育人作用
在一個人的生命成長過程中對于習慣的培養一直處于較為重要的位置,不同的習慣便造就了每個人不同的人生。培養中小學生良好的習慣能夠讓其丟掉平庸,良好的習慣能貫穿一個人生活的始終。由于中小學生尚處于心智不成熟的關鍵時期,因此也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時期。但在培養學生習慣的過程中不能對學生進行強制管理,應該通過對學生日常行為引導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習慣。還可以采用通過培養學生的勞動習慣來對學生進行教育。在學生進行日常衛生清掃的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勞動觀念,進一步培養學生養成一個熱愛勞動、保護環境的習慣。除此之外,還能采用合理的膳食習慣對學生進行教育,因此中小學校的食堂可以通過合理搭配主副食來提高學生的營養均衡,在確保學生成長每日所需營養的同時,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進行良好的飲食及健康習慣。采用安全演練來對學生進行教育,不僅能讓學生在緊急情況下掌握自救互救的技能,也能培養學生珍愛生命以及注意安全的理念,從而培養中小學生自覺地遵守公共秩序以及社會公德。
四、不斷完善后勤管理工作
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對學生的健康及成長進步造成直接影響,這就要求中小學后勤工作人員不斷地對工作方法進行創新和優化。1.提高后勤人員的使命感和自豪感。后勤工作對學生的生活及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影響,因此對于后勤工作人員來說,在管理的過程中要站在尊重生命的角度看待,促進每位學生的成長和進步。2.提高后勤人員專業素質及技能。隨著新課改的實施,不斷改進教學過程中的教學理念及方法后,對后勤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新的管理要求。因此后勤管理人員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才能充分地發揮后勤育人的作用。3.以學生發展為主。中小學后勤管理人員需要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后勤形象,及時地解決在日常管理中存在的各種問題。
五、總結
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在傳統觀念看來主要是為教學及師生生活服務,沒有在管理過程中體現其育人工作。但后勤工作的主要內容除了維護學生健康、安全以及進行保育外,還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學習狀態、情感以及情緒等造成影響,從而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良好的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能充分地體現學校育人作用。
作者:劉武順 單位:吉林省通榆縣向海鄉學校
參考文獻:
[1]滕家治.淺議中小學后勤管理工作在學校育人工作中的作用[J].新課程中旬,2015,09(6):216-216,217.
篇2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 師資培訓 制度保障 心理咨詢 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在中小學生的素質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隨著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的推進,我國大部分中小學都在實施素質教育。為了更好了解遵義地區各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情況,我們對遵義各中小學生進行了一次心理健康教育的問卷調查,現將調查情況作以下分析與研究。
1 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遵義縣五所中小學,包括遵義縣一小、遵義縣三小、遵義縣蘆巖小學、遵義縣五中、遵義縣六中,整體隨機抽取在校的中小學生進行問卷。發放問卷122份,收回問卷120份。其中小學64份、中學56份。包括小學女生30名,男生34名。中學女生27名,男生29名。三年級15名、四年級16名、五年級16名、六年級17名、七年級26名、八年級30名。
1.2問卷工具
采用自制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研究調查問卷。該問卷主要通過對學生調查,了解遵義縣各中小學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情況。本問卷包括心理健康教育途徑、學生心理健康意識、心理健康教育建議等方面。
2 結果
2.1心理健康教育實施途徑調查
調查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的比例較高,占到了80.8%,有40%認為學校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外活動,有40%認為沒有,有38.3%認為心理健康教育滲透教育教學,53.3%沒有,在學校的圖書館或閱覽室的書籍、報紙雜志中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只占10.8%,學校建立心理咨詢室的只占16.6%,有76.7%認為沒有,學校的櫥窗文化中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只有20%,有46.7%認為沒有,學校的廣播中與心理健康相關只有21.7%,有50%認為沒有。
這個結果說明大多數學校已經開始在學校教育中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學校主要通過心理健康課程的設置來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有68.2%的學生認為所在學校每學期開設了心理健康課,與心理健康相關的宣傳活動占58.8%認為學校只開展了一次,每學年、每學期,學校聘請心理專家為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分別占3.5%、6.2%,學校從未聘請心理專家為學生進行心理健康專題講座占67.5%。
這個結果表明所調查中小學大多開設了心理健康課,而心理健康宣傳活動與心理專家的心理健康講座開展較少。
2.2學生心理健康觀念統計
在所調查的學生中,有85%的學生認為心理健康對自身的素質很重要,只有4%的學生認為不重要;當學生心理出現困惑時,首先想到心理咨詢的學生占到了65%,有12%的學生認為沒有必要;在學生現階段的學習中,經常接受個別心理輔導的學生占13%,從來沒有接受個別心理輔導的學生占74%;當學生心理出現困惑時,主要通過心理咨詢的占5%,通過心理健康教師的占7.2%,通過親密朋友的占56%。
3 討論分析
3.1總體分析
遵義縣地域內各中小學大多數學校都注重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課納入學校的課程設置中,每學期開設心理健康課程;學校的各科教學中基本能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部分學校開展了與心理健康教育相關的課外活動。
3.2年級及性別差異分析
通過問卷,我們發現在小學的三、四年級,多數學生沒有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之中,對學校的櫥窗文化以及校園廣播中涉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不太注意,意識到心理咨詢重要性的學生較少。進入到中學的七年級以后,隨著學生積累的知識經驗的增多,很多學生慢慢認識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他們會主動接受心理咨詢以及個別心理輔導。
從性別上,我們發現女學生更加重視她們的心理健康,會經常接受個別心理輔導;多數男學生不太關注學校所開展的心理健康活動,他們更關注外面的世界,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識不強烈。在小學階段的女生較男生生理成熟早,而且性格乖巧、溫順,自我意識發展也早于男生,而小學階段的男生好動,注意不穩定,自制性、堅持性都較差,有時還伴有不良行為,學習成績、社會適應性也不如女生好,這與心理學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由此可見,在中小學,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識存在差別與學生的性別有關。
3.3城鄉差異分析
在問卷調查中,由于涉及的中小學有的是縣城學校,有的是農村學校。我們發現縣城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視程度較高,在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各種途徑中,城鎮學校教育中都有所反映,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也較高。鄉村學校對心理健康教育重視不夠。農村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不強烈。
4對策思考
通過對遵義各中小學的調查研究,我們可以看到,雖然各校都在逐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質量存在差別,這與我國發達地區的距離相差甚遠。
4.1重視教師素質水平的提高,全面推進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在遵義縣各中小學,雖然大多數學校都開設了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但是心理健康教師的素質參差不齊,須加大對教師的專業培訓。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一方面需要有一支能完成心理健康教育的專業隊伍,通過他們完成心理健康課程、心理咨詢、心理輔導等工作。同時班主任以及德育工作者,他們和學生接觸交流的時間更多,承載著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他們具備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理論,將更能有效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而完成學校各科教育教學的教師,他們承擔著中小學的教育教學任務,同時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如果每一位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能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能夠得到保障。
4.2心理健康教育規章制度逐步完善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雖然大多數學校都開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得到學生認可,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有成效的學校不多。很多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沒有真正落到實處,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沒有得到提高,學生一旦出現問題,他們不是找我們的老師,而是更多依賴他們的朋友或自己。為什么會造成這樣的現象,就是因為大多數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太過于形式化,學校沒有真正重視。由此組織領導應不斷加強,由校級領導具體負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具體的部門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機構;定期向主管領導匯報的工作制度;定期召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討會。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度,并對一些必要的規章制度成文上墻,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專家指導制度和聘任心理健康教育兼職人員的資格審定制度。這些規章制度的制定和完善,既為該地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開展提供了必要的制度保障,也是推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深入發展的重要保證。
4.3發揮集體效應,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圍
學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系統全面的工程,從教育理念、教育目標、教育任務、運行操作到支持保障,每一部分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缺一不可。我們利用學校的墻報、標語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在學校建心理咨詢室,發揮學校心理咨詢室的服務功能,為學生進行心理咨詢和輔導;通過學校電臺對學生中廣泛開展心理專題講座,為學生形成健康健全的人格營造充裕的心理氛圍。充分發揮家長學校和家長會的輻射作用,形成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關心學生心理健康成長的大環境,使得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成為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使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觀念深入人心,形成人人關心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心理健康教育的大氛圍。
通過對遵義縣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調查,我們了解了遵義縣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況,發現中小學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突出的問題,這些都是在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須要解決的問題。在中小學教育中,只有我們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通過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制度,加大對心理健康教育師資的培訓,充分利用學校心理咨詢的作用,在學校營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圍,才能使心理健康教育得到的根本保證,中小學教育的質量才能得以提高。
【參考文獻】
篇3
【關鍵詞】中小學思政教育;突出問題;自律性培養
德育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會要求,有計劃、有目的地把社會的思想觀點、社會意識和道德準則轉化為學生個體思想品質的教育。《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學校應當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學之中,開展與學生年齡相適應的社會實踐活動,形成學校、家庭、社會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從我國的教育實際來看,目前中小學校對學生進行德育的最有效手段就是進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使學生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質得到全面、自由、和諧、充分的發展,在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同時提高思想政治素養。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中也指出:“夢在前方,路在腳下。自勝者強,自強者勝。”近年來,學生自律性的培養這一問題在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中日益突出,如何引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逐步由“他律”走向“自律”,增強學生的自律性,不僅是學校教育面臨的新課題,而且更是關乎社會安全、穩定與發展的一個社會性問題。
一、當前中小學生自律性差的幾種具體表現
目前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普遍地存在著這樣的疑惑:現在的孩子到底怎么了?自我管理能力特別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課后抄作業,總是想著去做一些違反學校規定的事情,不能自我管理、自我約束……教師的言傳身教在他們身上見不到太多的成效,有的教師甚至懷疑自己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而學生也漸漸養成不能主動去想、去做,必須要人監督才能完成任務的壞習慣。具體有以下幾個方面的表現:
1、學習態度懈怠。由于缺乏自律性,導致中小學生在面對學習任務時,態度懈怠,缺乏自主性。課前不能主動預習,課時不能專心聽講,課后不能按時并自主完成作業,不能積極應對學習上的各種挑戰等。
2、自制能力差。由于自律性的缺失,中小學生在生活中不能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難以抵擋社會上不良行為的誘惑,這是中小學生身上普遍存在的問題。
3、人際關系緊張。因為缺乏自律性,所以中小學生在人際交往中不能正確的認識自我,約束自我,不少同學過度迷戀網絡游戲以致形成孤僻、專橫的性格。
4、經受不起挫折。因為習慣了“被管理”和“被監督”,所以許多中小學生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容易寄希望與他人,或聽之任之,缺乏面對困難、經受挫折的勇氣和能力。
二、導致當前中小學生自律性差的主要原因
縱觀當前中小學校學生自律性差的種種表現,筆者認為導致這種結果的主要原因大體上有以下幾個方面:
1、學校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低效。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一些傳統觀念也應隨之更新和發展。然而今天的部分思想政治教育老師仍然沿襲過去的教育模式,缺乏創新和改革意識;不少學校和教師更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只重視智育,忽視德育,從而影響了學生接受自律性培養的積極性。
2、家庭思想道德教育的重心偏差。在家庭教育中,由于缺乏科學的教育理念和方式,一方面由于家長對孩子寄予的期望過高,從而導致了對孩子的監管過度。他們常常替孩子安排假期、安排人生、左右孩子的想法,久而久之,孩子便失去了自我管理、自我約束及自我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有的家長因工作忙碌、溺愛等原因放縱了對孩子成長的監管,根本不在心靈上與之溝通,這樣孩子就變得內心躁動,致使他們不得不去網絡中尋找知己或整天沉迷在游戲中,于是便開始出現逃學、翻墻、上課開小差等自律性差的行為。
3、社會思想道德文化的負面影響。在學校里或課堂上,學生接受的是高尚的思想文化熏陶,學校各種規章制度也是有效規范中小學生行為的標尺。但是當學生走出校園進入公共場所后,包圍他們的則是一個五花八門的世界。在這些地方,他們能夠聽到的往往是一些污言穢語,見到的往往是一些不堪入目的事情。再加之各種不良誘惑的影響和對網絡等媒介的監管乏力,都會對中小學生自律性的培養產生負面影響。
三、加強中小學生自律性的培養的幾點建議
加強中小學生自律性的培養需要學校、家庭和社會三者之間的相互配合和共同努力,以充分發揮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在中小學生自律性培養中的整合作用。
1、變“強迫式”教育為“自主性”教育。中小學生的自律性培養應是由他律到自律轉化的一個過程。不管是學校、家庭還是社會都不能采取強迫的方式,而應該采取啟發疏導的方法,幫助和引導中小學生進行自我教育。就學校而言,應以素質教育的要求為準則,重視德育和學生自律性的培養;應盡量提供寬松的教學環境供學生全面發展;教師應轉變教學理念和方式,積極主動的精心備課,讓學生對這門課感興趣,引導學生開闊視野,關注外面的世界,明白學習的重要性,從而提高自身的自律性。家庭也應該轉變對孩子的教育模式,采用客觀科學的教育方式對待孩子,既不過度溺愛孩子,也不能監管過度,應該讓孩子在健康溫馨的家庭環境中成長。此外,還應充分利用大眾媒體、文化市場和信息網絡的積極引導作用,幫助中小學生有效培養自律性。
2、變“封閉式”教育為“開放式”教育。學校應該通過開放式教育激發學生的自主性和自律性,培養他們自我管理、自我思考的能力。家庭也應打破封閉的狀態,讓學生在自我成長中提高認識、明辨是非。面對形形的社會思潮,全社會應以包容的心態去保護中小學生的切身利益,尊重他們的自我價值和主體意識。
篇4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省政府辦公廳《關于規范辦學行為推進素質教育的意見》(陜政辦發〔2009〕126號),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經市政府同意,結合我市實際,現就建立規范辦學行為、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監督機制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一、建立規范辦學行為、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監督機制的必要性
規范辦學行為、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培養合格人才的必然要求,是實施素質教育、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重要舉措,是推進依法治教、建設和諧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基礎教育科學發展、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途徑。《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和我省《實施意見》都明確提出要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建立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監測、舉報、公告和問責制度。
近年來,我市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辦學條件大為改善,中小學管理逐步加強,教育質量明顯提高,在規范學校辦學行為方面取得了新的進展和成效。但總體上看,一些地方和學校還存在著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違規補課等辦學行為不規范的現象,不同程度影響了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引起了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因此,全市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中小學校一定要從實踐科學發展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政治高度,牢固樹立科學的教育發展觀和正確的教育政績觀,建立規范辦學行為、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舉報、督查、監測、報告制度,不斷促進中小學辦學行為規范化、法制化、科學化,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人民群眾對基礎教育的滿意度。
二、主要內容
(一)課程管理。全面實施國家課程計劃和標準,嚴格按課程計劃開齊開足規定課程,不得擅自調整國家或省定課程計劃,隨意增加課程難度、增減課程和課時、趕超教學進度和提前結束課程,切實保障體育、音樂、美術、小學科學、小學英語和綜合類、實踐類課程的開設,切實保證學生自主學習、團隊活動和社會實踐的時間。
(二)在校學習時間。嚴格執行中小學生在校上課和課外自習時間的規定,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不含課間休息、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小學生不宜超過6小時,初中生不宜超過7小時,高中生不宜超過8小時。住校生每天晚自習時間不得超過2課時,走讀生原則上不安排晚自習。嚴禁學校利用晚自習補習文化課,或組織學科教學活動。
(三)作業量。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不得留書面家庭作業。小學其他年級學生(以中等水平學生完成作業時間計算)書面家庭作業量每天控制在1小時以內。初中學生平均水平書面家庭作業量每天不得超過2小時。布置作業必須堅持“精選、先做、全批、講評”原則,堅決杜絕給學生布置機械性、重復性、難度過大的作業。學生和家長有權拒絕完成超過規定時間以上的作業量,不允許學校和教師用增加作業量的方式懲罰學生。
(四)補課。嚴禁利用寒暑假、公休日、課余時間組織或者變相組織非畢業年級學生大面積補課。不得舉辦各類學科競賽輔導班,不得組織或者變相組織學生參加校外培訓機構舉辦的文化課補習班。對社會上非法舉辦的各類“奧數班”等培訓機構進行集中整治,公辦中小學在職教師一律不得組織或者參與學生的有償家教、有償補課活動,不得在“奧數班”等校外社會辦學機構兼職、兼課。
(五)考試管理。嚴禁隨意組織學校參加各種統考、聯考,嚴禁隨意增加考試頻度和考試次數。小學只在每學期末進行一次全校或全年級性記錄成績的學科考試,初中每學期只進行期中、期末兩次全校或全年級性記錄成績的學科考試。各級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以任何形式給學校下達升學指標,不得以任何形式公布學生成績,不得以升學率或考試成績對學校、班級、教師和學生進行排名。
(六)休息和鍛煉時間。科學安排學生在校作息時間,嚴格執行學生在校時間的規定,嚴格實施大課間體育活動和課外集體體育鍛煉制度,確保學生在校園內每天至少有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切實保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每日有9小時以上睡眠時間。
(七)招生秩序。堅決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的法律規定。要按照適齡兒童、少年數量和學校分布情況,科學劃定學校服務范圍,公平分配優質教育資源。招生期間必須公布招生范圍、招生時間、招生計劃、招生程序等重要信息。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不得舉行或變相舉行與入學相關的考試、測試;不得將各種競賽成績、獎勵和各類考級證書作為入學的條件和依據;不得通過“奧數班”等校外培訓機構招收學生;不得跨學區招生。
普通高中招生堅持全面評價、擇優錄取的原則。堅持將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招生錄取的重要依據,逐步實行將省級標準化高中招生指標均衡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政策。招收擇校生嚴格執行“三限”政策。嚴禁高中段任何學校招收沒有完成義務教育的學生入學。
(八)教材和教輔材料管理。嚴格按照規定程序和要求選用中小學教材,嚴禁選用省上頒布的中小學教學用書目錄之外的教材。嚴格按照要求從省教輔材料評議公告中,擇優向學生推薦教輔材料供學生選用,嚴禁公告外的其他教輔材料進入中小學校內。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強制或變相強制學校或學生購買任何教輔材料,不得進入學校宣傳、推薦和推銷任何教輔材料;若學生自愿購買本地區推薦的教輔材料并申請學校代購,學校可以統一代購,做好服務,不得從中牟利。
三、組織實施
規范辦學行為、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的舉報、督查、監測和報告工作在各級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協調、組織實施。
(一)舉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向社會公布舉報電話和信箱,指定專門機構,落實專門人員,受理、查處群眾對于學校辦學行為不規范、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方面的投訴和舉報。對群眾咨詢情況的,要做好政策解釋和宣傳工作;對實名舉報的,要做到凡報必查,有錯必究,嚴肅處理。
(二)監測。嚴格按照“屬地管理”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建立義務教育學校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工作責任,扎實做好中小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工作,監測結果要逐級上報。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監測中發現的傾向性問題,組織力量對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地方和學校進行專項督查。
(三)督查。各級政府教育督導機構要把規范辦學行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列為督導檢查工作重點內容,積極組織開展經常性的隨機檢查督導。督促全市各縣區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切實履行管理職責,督促中小學全面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各項教育法規,落實中小學規范辦學和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各項要求。
(四)報告。每次組織的專項督查、集中監測,其結果要及時向社會通報,并向當地政府、上級教育行政部門報告,作為各級政府表彰獎勵、行風評議、政績考核的重要依據。對發現的傾向性問題和典型案例,要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
四、有關要求
(一)落實管理責任。各級政府要切實加強對中小學管理工作的統籌領導。加大教育經費投入,進一步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堅決糾正截留、擠占、挪用教育經費和學校資源的違法違規行為;堅持以科學的標準和機制評價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的發展,嚴禁向教育行政部門及學校下達升學指標,嚴禁單純用升學率指標評價教育工作,為減輕中小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育質量創造良好輿論氛圍。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負起指導學校規范辦學行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主要責任。認真分析轄區中小學辦學行為、學生課業負擔及體質健康狀況,強化有利于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提高教育質量的工作機制;建立督學責任區制度,經常性開展轄區中小學管理督導檢查。
各中小學要把規范辦學、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要求貫徹于每項工作環節中。認真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教育方針,不斷建立健全相關規章制度,促進學校按照教育規律科學發展;要按照“減負增效”的要求,深化校本教研,改進教學方法,改善課堂教學,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明確處罰措施。對違反規定的縣區政府,市政府將予以通報批評;對違反規定的教育行政部門,由同級政府或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通報批評,年度工作考核中不得評為優秀等次;對違反規定的學校,根據情節輕重,由相關教育行政部門分別給予警告、通報批評、責令整改、撤銷先進稱號、取消評優資格、責令停止招生、吊銷辦學許可證等處罰;對于多次出現違規辦學行為的縣區,上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撤銷已經頒發的各種榮譽稱號。在對違規辦學行為進行查處時,還要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篇5
中小學要做好青少年學生的法治教育,我認為應當針對中小學教育的實際情況,著重培養中小學學生的法律意識、規則意識以及正確人際交往意識。
一、法律意識
法律意識是法治社會公民的基本素養。很多案例一再證明,有些青少年因為從小缺乏法治教育,缺少基本的法律意識,不能正確把控心理和行為底線而越過法律紅線。因此,普法要從娃娃抓起。青少年學生是法治教育的重點,我們應該責無旁貸地負起對學生法治教育的義務,將學生培養為懂法尊法守法的合格公民。對中小學生開展法治教育,要著重進行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的學習,如出門要遵守交通法則,在校要遵守法定的學生義務,受到欺凌要尋求法律幫助等。鑒于中小學學生年齡小、認知能力有限,法治教育需要更多地強調體驗式、參與式教育,讓學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邊的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不斷增強學生的法律意識。
在中小學生法律意識培養中,尤其要培養學生尊崇憲法的意識。2016年,國家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提出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憲法教育為核心。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對中小學學生進行法治教育的核心內容。憲法教育宜遵循循序漸進原則,區分知識的難易和復雜程度,對應中小學學生的不同年齡階段,選擇其中適合的內容進行教育。通過憲法教育,讓學生從憲法角度理解愛黨愛國愛人民,了解國家基本架構及相關政治時事,知曉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二、規則意識
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應該培養學生遵守規則的意識。規則意識是法治意識的體現。教師在具體教育教學活動中應有意識地強化學生的規則意識,以恰當方式闡明規則的具體要求,必要時可反復強調,還可尋求家長支持,幫助學生對規則的理解。學生在校的規則意識,主要體現在遵守《中小學生守則》與校紀校規兩方面。
《中小學生守則》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制定的關于全體中小學生的行為規范。2015年修訂的《中小學生守則》共9條,非常全面,但由于篇幅和形式所限,其中的一些規定相對抽象,如“文明綠色上網”“學會合作共處”“樂于科學探索”等,對于低齡的學生來講,還不能有效形成與其實際行動相聯系的認知。這就需要教師在相關課程、班會和課外教育實踐中,將守則規定與學生實際生活和學習的具體情境有機聯系起來,教導學生學會從身邊具體事情做起,自覺遵守學生守則。如上網一般不要超過多長時間,不要在網上攻擊謾罵,要積極參加科技評選活動等。
要求學生遵守校紀校規也是培養法治意識的體現。校紀校規層面的規則,在中小學生的實際生活中具有更為廣泛的表現和應用。學生要遵守學校規章制度、遵守班紀班規,參加課外活動要遵守學校和教師針對活動提出的紀律要求,少先隊員、團員還要遵守少先隊規、團規,等等。
三、正確人際交往意識
法治教育所承載的重要任務之一是要學生正確處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學生在學校的學習與生活是社會化的過程。很多孩子在家庭中養成的行為方式,如果入校后不能很好地調整,就會表現出諸多不適應,特別是不知道如何與同齡人相處,缺少朋友,或者不能處理好同學間的小摩擦,動輒以拳頭解決問題等。教師要利用好學校的集體環境,教會學生如何和同齡人平等交往、如何處理與同齡人間的矛盾,讓學生理解處理問題的基本規則,找到化解矛盾的有效方式,引導學生了解尊重、信任、溝通等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使學生終身受益。
樹立正確人際交往意識,要求學生豐富自己的內心世界,提高自身魅力,在交往中給別人留下良好的印象;還要求學生提高個人的心理素質,加強自我訓練,以積極的態度展開各種交往活動;更要求學生懂得換位思考,能夠站在對方的角度理解和處理問題,縮短與別人的心理距離。
中小學生的法律意識、規則意識以及正確人際交往意識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W校與家庭的共同努力。在方法和路徑上,尤其要注意三個方面。
首先,尊重教育規律。在法治教育中,要按照不同年齡階段中小學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和理解接受能力,將法治理念和相對抽象的要求,具體化到學生能夠理解的形象描述、實際案例和具體情境中,重在落細落小落實,避免空洞、抽象或流于形式。
其次,探索課程滲透。法治教育絕不僅僅是德育教師的任務,各科教師都應當加強法律知識的學習,在所教課程中探索可與法治教育結合的知識點,在課堂中適當地滲透法治內容。
最后,發揮家委會作用。家校合作已成為育人的基本途徑。現代學校制度中的家長委員會在家校合作中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教師可借助微信群、朋友圈等現代溝通和傳播方式,將與法治教育有關的要求,迅速傳達給家長,讓家庭也能開展法治教育。
篇6
一、堅持政治學習,努力提高思想素養。
在過去的一年里,本人始終堅持學習黨的教育方針和政策,堅持以xx同志的“科學發展觀”思想指導自己的一切行動,認真學習時事政治,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加機關組織的各項政治和業務學習。認真貫徹落實上級主管部門下發的有關文件精神,服從領導安排,遵守機關的各項規章制度,嚴守工作紀律,始終以一個優秀教育工作者的標準來嚴格要求自己,樹立以學校為本,以學生為本的服務意識。
二、堅持業務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素質和組織活動的能力。
為了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組織管理水平,我深知學習的重要性。一方面,我認真學習先進的教育理論,努力用先進的教育管理理念指導自己的各項工作;另一方面,我認真學習機關和科室同志們的先進工作經驗,結合自己的工作實際,創造性的開展工作。在組織一項活動之前,先虛心聽取學校領導和老師們的意見,對于有利于工作的好的建議及時采納,然后落實到具體的工作中來;在活動之后,進一步聽取各方面的反饋意見,以便改進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此外,作為區“名師工作室”的一員我積極參加各相關活動,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和義務,積極進行教材體系備課、聽評課和送課下鄉活動,同時利用有限的外出學習的機會,認真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經驗,盡一切可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更好的為學校體育教學和活動服務。
三、與同志們團結協作,做好科室和自己的本職工作
今年本科室的工作可以用千頭萬緒來形容,市區中小學生藝術節、運動會、防控甲流、手足口病、服務南水北調工作、體衛專項督導和學生身體心理健康水平監測……,大事要事急事一件接著一件,但是我們科室的同志們沒有退縮而是迎難而上,大家齊心協力,相互補臺盡我們最大的力量去做好每一項工作,通過科室成員的共同努力,我們圓滿的完成了各項常規性和臨時性的工作。對于我自己一年來所做的工作我簡單的羅列一下:
三月份:組織開展區中小學生“晨光”“曙光”活動
四月份:組織開展區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
五月份:組織學生參加焦作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晨光”“曙光”活動和區體育教師觀摩課比賽
六月份:組織開展區體育教師教案評比和新課程培訓
七月份:組織體育教師參加市體育教師基本功選拔
八月份:組織開展區體育教師崗位培訓
九月份:組織開展中小學生軟式排球和小學生足球比賽
十月份:組織體育教師到鄭州、洛陽進行體育優質課觀摩
十一月份:各學校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工作
十二月份:迎接市教育局體育衛生專項督導工作及組織開展區教職工乒乓球比賽。
可以說是月月有活動啊!這些活動的開展,有力的促進了我區學校體育工作的發展,提高了廣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和綜合能力。本年度共有XX余名學生500余名教師參加區級以上的各項活動和比賽,學生獲得省級獎勵100多人次,市級獎勵400多人次,區級獎勵800多人次,教師獲得省級獎勵50多人次,市級獎勵80多人次,區級獎勵100多人次。組隊參加焦作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取得初中組和小學組兩項團體總分第一名,在焦作市晨光曙光活動中我區在全部十六個比賽項目中取得10個第一名,2個第二名的歷史最好成績,有10余名運動員的成績達到國家二級運動員的標準。這些成績的取得和局領導的高度重視,機關同志、科室同志的大力幫助、各學校鼎力支持是分不開的,在這里我衷心的說一聲,謝謝大家!
篇7
關鍵詞 莆田市 中小學生 生源流失
我國擁有8億的農業人口,做好農村義務教育是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的關鍵。雖然我國針對農村義務教育出臺了很多相關政策。然而,農村學校生源流失已成為是普遍現象,不僅暴露出城鄉教育的嚴重失衡,也給農村教育帶來毀滅性打擊,農村學校因此就會失去生存之地,農村的學生家長所承受的教育負擔會更重進而導致一些家境困難的學生失去上學的機會。在農村學校出現的這些問題,其根源于資源沒有得到共享。要實現城鄉教育的均衡發展,除了硬件條件的均衡外,師資的均衡更為重要,提高農村教師隊伍的素質和農村學校的辦學水平就成了關鍵問題。
一、莆田市農村義務教育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師資力量薄弱、教師學歷偏低、男女教師比例失調
由于國家對民辦教師采取“減、考、退”的政策,大量的民辦教師被淘汰,而新的教師短時間內難以充實教師隊伍,從而造成正規師資的短缺。而新引入的教師,很多因待遇編制問題,只是將教師當成暫時性的工作,造成教師的流動性大、教師隊伍不穩定。而且農村教師在年齡結構和知識層次方面表現的極為不合理,中小學校的很多教師, 一個人同時要兼任好幾個學科的教學工作。而且雖然近年來國家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支持農村教育,但農村的中小學老師尤其是民辦教師卻并沒有因此受到應有的重視,他們的勞動收入遠遠低于其創造的價值。
(二)缺乏資金的支持
財力匱乏、教學設施落后、教師待遇低下是農村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由于地方財政困難,同城不能同待遇,城區學校與農村學校在教師的工資待遇和辦公經費的撥付使用上有很大差別,農村學校老師的工資被拖欠的現象經常發生,農村老師工作的積極性因此降低,在工作中難免會產生應付、敷衍的現象。最終導致教學質量每況愈下,生源流失可想而知。
(三)學生人數逐年減少
據調查顯示,近幾年農村學生人數逐年減少,有個別學校原來有好幾百人,而今只有十幾個人,甚至有些學校已經沒有學生。在莆田市荔城區農村,一些原本承擔著本村適齡教育的中小學,由于沒有生源,被迫停辦,就這兩年的時間里,該農村的公辦中小學數量從原有的307所下降到251所,一些較為偏遠的鄉鎮中小學自然消亡率超過50%。
二、莆田市中小學生源流失的原因分析
(一)家長對先進教育的需求的日益增加
隨著城鎮化水平的不斷提高, 社會流動步伐和人口流動的進一步加快,促使農民對先進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家長不愿讓自己的孩子在農村成長,想讓他們去城里學習和發展,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像城里孩子一樣在更好的學校里接受教育。使自己的孩子不會輸在起跑線上,導致農村學生流向城市。
(二)學生隨打工父母外出就學
隨著社會的發展,很多農村的家長都去外地打工。于是一些外出打工人員為了掙錢、培養孩子兩不誤,便紛紛將孩子帶在自己身邊。選擇工廠附近的學校就讀。這也是影響農村中小學生源流失的因素之一。
(三)學校管理制度存在很多弊端
大多時候由于一個老師負責過多學生人數或其他原因,其對學生的家庭情況了解較少,很難在其它方面對學生進行輔導教育。學校的一些規章制度過于陳舊,已經不適合在新時代環境下成長的學生,導致學生對學校產生抵觸的心理。另外,學校對老師的管理較為松懈,有些老師一直沿用之前的教案,沒有每年進行更新,導致教學質量下降。
三、完善莆田市農村中小學教育的措施
(一)加快農村學校標準化建設進程,提供教學所需的軟硬件設施
農村學校之所以沒有吸引力,其主要原因還是在于教學設備落后,教師素質較為低下,教學資源匱乏。為此,政府應該在財力、物力、人力上給予支持幫助,按照應有的標準建設學校,配備各種設施、設備。
(二)改革現有的教師任用、考評制度,適當引進心理輔導教師
教師職業具有別的職業沒有的獨特性,因此改革教師任用制度十分有必要,首先,強化教師考核和評比制度,從源頭上抓教學質量;其次,建立教師激勵機制,對于優秀的、受學生歡迎的教師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獎勵。期末組織學生對每個科任老師進行評價,從而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準。最后,由于家境、父母等因素的影響,難免有些學生會有心理上的問題,通過聘用心理輔導師可以使得學生的心理健康成長。心理輔導師無論是對學生還是對其他教師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整治中小學周邊環境,保障學生身心健康
校園周邊環境對學生的學習具有重大影響,一個良好的校園周邊環境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反之則會使學生誤入歧途,例如,如果學校周圍有很多網吧,很容易導致學生沉溺于網絡,整日不學習而是進入網吧。因此,學校應加大對周邊環境的管理,對于不利于的學生成長的網吧、酒吧等應進行撤離。并且定期對學校周邊的餐飲店進行監督、檢查,確保學生有安全、衛生的就餐環境。
(四)優化教學內容,切實搞好教學教育
學校應加大對教學教育的投入,豐富教學內容,開展音樂,美術,英語,科學等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的課程,使得農村的孩子能夠全面健康的發展。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引進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充分利用學校的教學資源,使得學校持續、長久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靜.對農村中小學生流失問題的思考[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06,6
[2]]陳道明.農村學生流失原因變化的調查分析[J],農業考古,2010.(3):230-232
篇8
一、宏觀把握:國家和各級政府
1. 加強防災備災宣傳,培養民族憂患意識。首先,多渠道加大防災科普宣傳力度,營造全民憂患意識氛圍。一是建立科學的地方政績評價機制,將防災科普工作作為硬指標納入地方考核體系,強化地方政府的防災科普責任意識;二是向各個社區的每家每戶發放防災手冊以及應急避難自救包;三是設立主題防災日以引起人民的重視;其次,把握和正確引導社會心態向科學、積極的方向發展。①建立并完善社會總動員機制,聯合志愿者隊伍、基層自治組織以及公益性社會團體的力量,推動社會參與;②發揮各種媒體、出版社的導向作用,向公眾傳授避險技能。[1]
2. 樹立安全第一的教育戰略觀。由于學校、家長只盯著學生學習成績的現狀還不能馬上改變,教育部門和學校如果沒有及時填補災難教育這個漏洞的話,無疑是在向家長和學生傳遞災難教育可有可無的信號。因此,國家要積極引導各地教育部門和學校樹立安全第一的教育戰略觀。
3. 推進災難教育法制建設。我國的災難教育建設剛剛起步,相關法律還沒有對中小學生災難教育實施做硬性規定,關于災難教育的法律法規體系亟待完善。只有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才能引起教育部門和學校的足夠重視。
4. 加大教育投入。國家要加大對資金投入,對中西部欠發達城市進行資金傾斜和扶持,并安排專項資金在全國中小學開展提高綜合防災能力建設,對全國中小學危房實施改造、抗震加固工程,將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校舍和抗震加固納入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2]
5. 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參與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途徑有許多:(1)出國訪問與培訓;(2)參加國際應對巨災能力建設研討會;(3)積極建立國際間的災難教育對話與交流平臺;(4)聯合成立防災教育研究中心;(5)引進國外經典的安全教育課程等;(6)聯合其他國家舉辦災難教育研修班。
6. 重視總結與反思。構建災難教育機制的時態應該永遠是一種現在進行式,而不是過去式或者將來式。每一次災難留下的不只是傷痛的回憶,更應該是深刻的總結和警鐘長鳴的反思。
二、中觀構建:教育行政部門
1. 加強指導和監督,建立責任追究制。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針對學校災難教育的規章制度,要在國家的戰略決策和總的法律法規指導下,從學生的實際需求入手,兼顧不同地區的災種特點,制定科學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劃。
建立嚴格的責任追究制,按照誰主管、誰負責,誰組織、誰負責,誰失職、誰負責的原則將具體的教育責任落實到具體部門、具體負責人,發現問題及時整改,不遺留任何安全隱患和死角。
2. 聯合政府部門、家庭、學校,形成多維聯動機制。為了更好更有效地開展中小學生災難教育,離不開學校、家庭、政府部門的通力合作。消防部門、公安部門可以與學校、家庭聯合開展防災減災進校園活動、防災減災進社區活動,同時邀請家長與學生一道參與消防演習、反恐演習等,或者在當地節慶中引入防災減災宣傳活動。
三、微觀切入:學校
1. 明確中小學生災難教育的目標。首先,知識與技能層面。知識即表征性知識、常識性知識、制度性知識,技能則主要以逃生技巧、急救技巧、常見逃生設施的運用為主。在進行災難教育時,要采取模擬體驗、實戰演習等多種形式以確保學生真正學會并能夠獨立運用。其次,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層面。主要表現為時刻牢記自己負有防災備災、維護社會安全穩定的責任和義務,具有為他人、社會以及自己的生命財產安全負責的自覺意識和態度。
2. 構建中小學災難教育管理體系。中小學災難教育長效機制依賴于一套完善的規章制度,既要有公開透明的信息制度,又要有嚴格的校規校紀;既要有科學的建筑物規劃制度又要有硬性的防災設施制度;既要有針對師生的獎懲機制,又要有針對校園安全問題的意見箱制度。
3. 充實中小學生災難教育的內容。
(1)災難教育基礎知識。學校在編排教材或者選取教材時要注意結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特點,小學低年級學生的教材要以圖文并茂的圖片和故事的形式呈現,并且著重進行積極防災思維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形成對災難的不可預測性、后果嚴重性,形成全面的感性認識和感情基調;小學高年級和中學生的教材則可以補充災難相關知識和防災常識的閱讀材料,以發展學生的理性認識。
(2)急救知識。逃生避險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意外傷害的情況,能否在醫護人員趕到之前采取恰當的處理措施尤為重要。急救知識包括人體構造、醫學基礎知識、發病癥狀、處理事項以及注意事項。為了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可以邊講解邊現場模擬演示,并且組織學生進行場景模擬。
(3)災難心理疏導教育。經歷過災難重創的幸存者容易產生心理疾病。對于小學低年級學生可以通過游戲、角色扮演、使用玩具等方式來幫助解除緊張和壓力;對于小學高年級學生和初中生可以鼓勵他們利用音樂演奏、詩歌、寫日記、美術的途徑來表達情感和敘述經歷。
4. 豐富校園災難教育的形式。
(1)專門的必修選修課程和學科教學。學校要依據不同年級來制定和選擇不同層次的災難教育必修課程。必修課程要有細化的考核標準和規范的考核程序,以監督和評價學校災難教育課程的實效性。另外,各科教學的科任教師也要及時把握時機,充分挖掘各學科的災難教育因素,在學科教學中滲透災難教育。
(2)防災演練。防災演習預案要科學、要全面、要完整。演習前,由宣傳教育組對學生進行相關培訓和指導,后勤保障部要檢查防災設備和廣播設備是否齊全正常;[3]正式演習時沒有事先通知,由指揮總部拉響警笛作為啟動防災演習的標志,學生要在輔導教師的指引下緊急疏散,并在操場集合,教師要清點人數、做好記錄,攝影組負責全程錄像以供日后參考和分析。
③災難逃生夏令營。夏令營內容可以是野外生存、災難自救、防身術訓練以及參觀。如,可以組織學生參觀512地震重災區彭洲小魚洞鎮的小魚洞大橋地震遺址公園以及大邑縣安仁鎮地震博物館。
5. 培養防災高素養的教師隊伍。
篇9
青島市教育局在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環境育人、全活動育人的“四個全”指導思想下,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學校德育品牌創建、學校隊伍建設、社會實踐活動以及學生管理等工作相結合,努力探索培養未來人才的新途徑。
2016年7月4日-8日,記者走進大美青島,對青島中小學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開展進行了全面、細致的了解。
一、創設學校德育品牌,
推而廣之增效應
在青島市實驗小學,有這樣一面特殊的國旗。這面國旗曾經由國旗護衛隊的戰士親手升起,高高的飄揚在天安門廣場上。現如今,這面國旗成為學校每周升旗儀式的主角,成為學校每個學生心中的向往。鄧曉紅校長向我們介紹說,每周升旗儀式的國旗護衛隊,均是以班級為單位自主承辦。在升國旗儀式中有幾個固定的環節:唱國歌、唱校歌、領呼校訓、國旗下演講。領呼校訓的學生一定是校園人物:他們中有的是為校爭光的孩子,有的是堅持做校園義工的孩子、有的是特別遵守規則的孩子。升國旗儀式全權由學生自主承辦,可以讓學生在儀式中體驗那份自豪感,增強學生的自信,同時將愛國主義教育融入其中,讓學生真正體驗學校“我自豪,我自信,我是中國人!”校訓的含義。這是學校德育品牌“自能公民”創建的內容之一,學校通過“十儀式”“十節日”等儀式教育的熏陶,激發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呈現、自能成長”,成為學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突破口。
學校德育品牌,是學校具有獨特性、創新性、科學性和廣泛影響力的學校德育模式和文化的標志,是提高德育實效性、促進學校優質發展的行動策略和有效途徑。學校可以挖掘學校德育工作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的契合點,構建學校德育品牌的核心特色,使蘊含在德育品牌中的核心文化成為一種能動的精神力量,成為促進全校師生前行的力量。
青島二中充分抓住“自主成就夢想”德育品牌這一名片,在學校中開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鍛造、自創社團、自主學習與研究的“五自”教育工程,致力于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主體性作用,自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發展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在中學生中倡導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學生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實質,并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心理健康教育起著基礎促進作用。作為一所外來務工子女學校,青島四十九中將心理健康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相結合,創造了學校自有的德育品牌“心德育”。在“心德育”這一德育體系下,學校致力于培養幸福教師、快樂學生、智慧家長,以實現“讓每個生命更好的成為自己”的理想。
“善”很簡單、“善”很平凡,“善”來自身邊舉手投足的小事,“善”來源于生活中的小小細節……在踐行善的過程中,青島嘉峪關學校形成了學校德育品牌“善播童心”:善待自己,綻放精彩;善待他人,互助共贏;善待自然,永續發展;善待社會,共建和諧。在學校善的教育下,積極向善,奮發向上已經成為每一個嘉峪關學生的特有氣質。
二、加強學校隊伍建設,
全員合力有保障
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過程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在學校踐行與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在于學校的隊伍建設。抓好校長、班主任、學科教師隊伍建設,并充分利用好家長隊伍的力量,使其一起走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將增強落實中小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效性。
俗話說“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一個學校的校長德育領導力的差異,往往會帶來學校之間的差距。在青島,我們結識了一批頗有教育理想的,有事業心、責任心,有現代辦學理念,擅長領導的好校長。“把教育做出教育的味道,讓教育生發出教育的氣息”,這是北京師范大學青島附屬學校李玲校長愿窮盡一生的追求;青島四十九中劉文波校長在自己的教育實踐生涯中,堅守“大愛做事,感恩做人”的個人信條與教育理念,致力于培養有情有義有擔當的少年……在他們的帶領下,學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
班主任隊伍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中堅力量。在北京師范大學青島附屬學校,就匯聚了一群有理想、有激情、肯實干、敢創新、幸福指數高的班主任。學校成立了名班主任工作室,通過舉辦“我是大贏家――班主任基本功比賽”,開展優秀班主任與年輕班主任結對子的“青藍工程”,舉辦班主任沙龍,成立“班主任和樂工作室”等途徑,不斷更新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提高班主任教育的力量,從而增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滲透力與吸引力,帶動學生的健康與快樂成長。
“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也不應當專讀書,其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陶行知先生這樣評價教師。學科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做傳統的“教書匠”,還要教學生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學會交往,在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的基礎上成為一個“整體”的人。學科教師在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過程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導師對我來說,不只是導師、老師,更是我的朋友、知己和親人。在我迷茫困惑的時候,我可以找我的導師傾訴;我的秘密完全可以講給我的導師聽,我對導師完全放心……”這是青島第三中學高一(2)班的一個學生在向記者講述學校導師制帶給自己的變化。學校于2014年正式啟動全員育人導師制工作,將學校所有教師動員起來,其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學科教師,對學生“思想上引導、心理上疏導、生活上指導、學習上輔導”,促進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成和全面、健康發展。
此外,在培育青少年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只有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緊密配合形成合力,充分發揮家長隊伍的力量,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青島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通過“構建三級網絡、打造四支團隊,完善五種機制”的“三四五”家委會工作模式,建立起了一支強大的家長隊伍,與學校教師共同呵護孩子們核心價值觀的形成,為其成長助力。
三、融入社會實踐活動,
搭建平臺多體驗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掛在墻上,記于心中,都不如落實到具體的實踐中,外化于行動中。中小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關鍵在于落實在行動上。青島市中小學生社會課堂與志愿服務的開展,以及生涯規劃教育就是其鮮活的實踐載體。
青島市教育局充分利用各種社會資源,開發構建社會課堂模式,全市每名中小學生每學年需參加6次以上“社會課堂”活動。各社會課堂都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宗旨,廣泛開展實踐探究、參觀考察、志愿服務、素質拓展等活動,讓廣大中小學生在實踐中感受社會、服務社會、奉獻社會,培養了學生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能力,提高了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
中小學生作為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志愿者活動是其參與社會生活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其對人生、生命價值、社會的一種積極態度。每年,嶗山區第二實驗小學都會通過“志愿者赴山區貧困校送溫暖獻愛心”活動的舉辦,培養學生團結互助精神,增強其社會責任感;嘉峪關學校則開展了一系列諸如:“愛心助農”“看望孤寡老人”“早報義賣”“個人慈善演唱會”等志愿者活動,為孩子播撒善的種子……將中小學生志愿者活動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接,既豐富了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方式,也提高了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性。
生涯規劃教育關乎學生未來的發展,對學生有及其深遠的影響。通過開展生涯規劃教育,學生能夠清晰的認識自己的興趣和長處,知道自己未來想去哪里,會去哪里,能夠正視并解決在自己所經歷的每一個階段中,遇到的理想、信念、自我實現中的種種迷茫與困惑。尤其是可以在了解社會、自己、職業的過程中,增強學生對未來的職業生涯規劃意識,使自己的職業人生目標更加清晰,將自己在校的學習過程與未來的生涯發展相聯系,進而激發自我潛能,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前行,在將來的職業生涯中更加認真對待自己的每一個職業選擇。這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敬業”要求相契合。
“我夢想開辦一所自己的幼兒園,這要從最基本的做幼兒教師開始。”“我是在去青島理工大學的實踐中對土木工程產生興趣的,現階段乃至未來一段時間,我都將為成為土木工程方面的專家而努力。”……這是青島十七中學的幾位學生在向我們介紹他們自己的生涯規劃。開啟于2009年的生涯規劃教育,已經成為該學校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有效驅動。學生在學校三年的生涯規劃教育指導下,充分利用校內外生涯規劃實踐基地提供的有力條件,通過親身實踐,體驗職業,感悟人生,明確方向。
四、探究學生管理路徑,
切口微小近生活
作為人生觀和價值觀可塑性較強的群體,對中小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養和教育,是一項為其一生奠基的工程。而中小學生的健康成長,需要有效的學生管理為其提供良好的環境。學生管理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比如學生管理規章制度就規定了學生有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學生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從而養成良好的行為規范。同時,中小學生是社會的一分子,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所以,學生管理關系到學生個人成長的同時也關系到國家社會的穩定,這也是我們所說的“管理育人”的道理。
《中小學生守則》是對中小學生思想品德和日常行為的基本要求,是中小學生行為大綱與行為基本準則,也是學生管理的有效抓手。“規則無大小,處處見價值”。作為規范中小學生行為的《中小學生守則》,內容涉及新時期中小學生行為習慣培養和品行養成的方方面面,處處彰顯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融入《中小學生守則》的落實中,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中小學生守則》的認識,增強學校德育工作的實效性與有效性,同時還可以使學生將《守則》所要求的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青島市教育局將守則教育列入2016年工作要點,在全市中小學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進一步推進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落小、落細、落實目標的實現。目前,市教育局正在根據《守則》設計制作“小青學守則”微信宣傳片,塑造直觀的、引人思考和有觀賞品味的視覺形象,啟發引導學生加深對《守則》的認識,自覺規范遵守《守則》的要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在青島第五十八中學,新生入學時,將人手得到一本《青島五十八中學生教育手冊》。這本小冊子是學校結合《中小學生守則》與學校校情編寫的。通過班主任統一組織學習或以自學的方式,同學們熟知其中內容。同時,學校利用晚上的時間會舉辦《學生行為規范解讀》講座,為學生講解《中小學生守則》《學生一日生活常規》《日常行為規范量化管理實施細則》等各種制度。學生在接下來的三年高中生活中,就會以《守則》為鏡子,時刻提醒自己,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守則》規范,真正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變成日常的行為準則,進而增強自覺奉行和日常踐行的能力。
篇10
信陽市位于河南省南部,東與安徽為鄰,南同湖北接壤,介于鄂豫皖三省的結合部,處于大別山北麓與淮河上游之間。全境東西長約205公里,南北寬約142公里,總面積1.8萬多平方公里,總人口780萬,轄8縣2區。其中市區中小學生接近3萬。而至xx年起,信陽市教育局明令禁止中小學校假期補課,可以嚴峻的升學壓力使學生家長的注意力轉向社會學習培訓班,這樣就為中小學生培訓班的興起和發展創造了有利的外部條件。由于培訓班剛剛進入信陽市場,處于萌芽時期,相對同行壓力較少,這為培訓班的發展營造了良好的內部環境。加上培訓班自身的優勢,例如能夠集中市內重點學校的優秀老師,上課時間靈活多變,能夠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調整課程。部分小班能夠實現一師一生,使學生真正受到良好的培養,綜合素質得到很大提高,成績也自然水漲船高,得到較為滿意的結果。
鑒于以上情況,寒假期間,我有幸加入新紐約素質教育學校,并成為其中的一份子,盡自己全力為學校做貢獻,使學校得到發展。
新紐約素質教育學校的創辦是一位鄉村教師,由在鄉下辦輔導班獲得的成功,看到了培訓類學校廣闊的發展前景,并從中汲取了寶貴的經驗。于是毅然辭去了小學教師的職務,單槍匹馬開拓培訓班市常由于資金短缺問題,加上對市內環境的不夠熟悉,在創業初期受到一些阻礙和困難。正因為如此,使我有機會能夠加入其中,成為其中的一員,有幸目睹創業的艱辛,品嘗到得到初期回報的甜蜜果實。
新紐約素質教育學校是一所針對中小學生全面素質教育培養的一所專類學校。與同類學校相比,寬闊的教學地點,優雅的教學環境,完備的教學設施,更為重要的是:在聘請的十三位教學指導員里,有3位國家級重點教師,6位省級學科帶頭人,三位碩士生,一位曾在新東方等大型培訓學校任教,擁有8年英語培訓經驗的老師。這些同類培訓學校無法比擬的優勢,是新紐約素質教育學校在短短的3個月里在同類學校中迅速崛起,在廣大師生中擁有良好的口碑。
但是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由于創辦時間短,前期調查階段準備不夠,社會人脈狹隘,教學地點相對偏僻,各種規章制度不夠完善,對任課老師管理度不夠等弱點,使新紐約面臨了創辦以來的第一個瓶頸期。決定一個培訓類學校發展的重要環節是生源,而新紐約的生源在迎接一個入學高峰后,一直在40人左右停滯不前。而寒假時間短,過年走親訪友占用時間,加上天氣惡劣和大部分學生希望在寒假得到休息等種種原因,使寒假培訓一直以來成為各類培訓班的淡季,新紐約也同樣面臨以上情況。一般類培訓學校選擇在寒假歇班,或者只開設較少班種。鑒于新紐約創辦時間較短,前期宣傳力度不夠,若在寒假歇班,則會造成前期投入大部分流失。而開學后,各類培訓學校均加大宣傳力度,新紐約又會面臨湮沒于宣傳熱潮,不能突出自身特色的嚴峻前景。因此校長決定繼續追加宣傳資金,加大宣傳力度,針對寒假時間短的現實狀況,開設節前強化補習班以及寒假作業輔導班,開展補三送一活動,即若在語數外,物理,作文六個班里任選三個,即能免費參加寒假作業輔導班。在力爭現有生源不流失的情況下,盡力爭取新生源,擴大學校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