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管理與納稅籌劃范文
時間:2023-08-30 17:15:5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稅務管理與納稅籌劃,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一、納稅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關系
首先,納稅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是一致的。納稅籌劃是指企業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中通過合法的手段,預先的,有目的性的策劃和安排一系列的納稅方案,以期在最小的范圍內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達到減輕企業自身納稅的目的。值得一提的是,納稅籌劃是完全合法的,不同于偷稅、漏稅、逃稅等違法行為,科學的統籌規劃不僅有利于企業自身實現財務上的增收,同時也有利于行政部門對于企業稅務情況的管理。因此,在進行籌劃的過程中,應當時刻把握法律紅線,關注國家政策的變化,避免越界。而企業財務管理的主要目標與納稅籌劃的目標是一致的,兩者都是試圖通過一些合法的手段使企業獲得利益,便于下一步的經營管理。因此,實現納稅籌劃就是從不同的側面加強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其次,納稅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之間的內容具有相當的關聯性。具體來說,納稅籌劃是企業財務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財務管理中融資、投資、經營和收益分配四個環節與納稅籌劃密切聯系。在融資和投資過程中,如何降低企業的成本,選擇滿足企業利益的策劃和方式,都應當在稅務法律調整的范圍之內。一個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產品的生產、銷售、供給等等同樣需要納稅籌劃,同樣在最終的收益階段,如果前期缺少合理的納稅籌劃,可能使企業喪失管理的主動權,間接造成企業收益的減少和損失。企業財務管理與納稅籌劃具有一定的關聯性,甚至可以說,納稅籌劃貫穿了企業財務管理的完整體系。再次,納稅籌劃與企業財務管理之間存在著互動性。一般來說,一個企業的納稅統籌應當在企業的具體財務管理之前體現,這樣才能夠對企業的財務管理情況具有指導意義。當科學的納稅籌劃已經形成明確方案,那么接下來一系列的財務管理均應當符合其要求,不得隨意變動,這就是說,納稅籌劃對企業財務管理具有一定的約束性。例如,A企業的財務管理情況同時也是納稅籌劃制定的重要影響因素,根據A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實際情況,參照上一年企業的財務管理報告等等,均可以對新一輪的納稅籌劃產生影響。因而,兩者之間處于動態性的相互影響之中。
二、納稅籌劃對企業財務管理的具體影響
(一)納稅籌劃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影響
首先,實現企業的短期利益。在企業的經營中,通常將納稅作為一項稅務活動,很少將其規劃在財務管理的項目中,而實際上納稅籌劃是一個非常顯然的財務活動,也可以說是具有鮮明稅務特征的理財活動。很多企業為了增加短期收益,試圖采用各種方法去降低稅務額,認為把這一項支出減少,有利于公司實現盈利的最大化。的確,盡可能的減少稅務支出在短時間內看似降低了企業的財務支出,此時排除公司采用偷稅、漏稅等違法的方式和手段,如果公司想要降低稅務支出,那么一定會對經營的規模產生限制。因為稅收和企業的收入是成正比的,一旦為了降低稅收支出而改變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是得不償失的,在正常的經營過程中,企業應當關注長期的納稅籌劃,注重納稅籌劃和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一致性,避免無謂的矛盾和沖突。其次,實現企業的長期利益。如前文所述,納稅籌劃和企業財務管理的目標具有一致性,為了實現企業長期的健康發展,必須對企業進行納稅籌劃管理。對于一個企業來說,各項收支活動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營利,因此能夠促使這一結果發生的活動都應當合理考慮。納稅籌劃作為企業經營的重要手段之一,其目標應當是實現企業利潤的最大化,這和企業經營的長期目標是一致的。正確的納稅籌劃不僅能夠保證企業的收支平衡,也可以促進企業的商業發展,通過納稅額度的多少反映企業自身的發展。合理的利用納稅籌劃,可以降低企業的現金流壓力,一方面減少稅務的現金支出,另一方面獲得延期納稅的利益,減少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和支出總額度。
(二)納稅籌劃對企業財務管理對象的影響
首先,納稅籌劃存在于企業價值運動的各個形態中。在一個正常運轉的企業中,納稅籌劃可謂融入了企業的社會價值活動之中,通過對企業所有涉稅對象的負稅管理,實現對企業財務情況的整體把握。如上文所述,納稅籌劃在實現對財務管理對象的影響時,通常采用兩個手段,但這些手段的目的是殊途同歸的,即是影響企業的現金流量。充足的現金流量可以保證一個企業的運轉,因此如何通過稅務籌劃減少現金的支出異常重要。第一,充分了解國家的相關政策法規,把握這些政策的命脈,利用國家的免稅、退稅、低稅率等相關政策,減少企業的現金支出,保證足夠的現金運轉流量。第二,根據法律的規定,企業可以采取固定資產的折舊、減少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等方法推遲納稅的時間,減少企業的利潤,也能夠達到較少負稅的目的。其次,納稅籌劃對于企業財務管理具有強烈的依賴性。從納稅的對象和內容上來看,負稅活動基本貫穿了企業經營管理的整個過程,因此,納稅籌劃也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個重要部分。從融資,投資到運營,這些企業價值活動中離不開納稅籌劃,同時,納稅籌劃對于企業的各項價值活動具有強烈的依賴性,納稅籌劃不能脫離企業的財務管理對象而單獨存在。這就是說,在對一個企業進行納稅籌劃時,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既不能好高騖遠、也不能隱藏瞞報,而是應當依據企業的財務狀況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保障納稅籌劃可以落地實施,而不是紙上談兵。
(三)納稅籌劃對企業財務管理內容的影響
首先,對外籌資的納稅籌劃。對于一個企業來說,獲得充分的融資是保證經營的重要方面,從納稅的層面來看,通過何種方式來獲得籌集具有很大的不同之處。根據稅法的規定,負債籌資支付的股息與權益籌資支付的股息是不同的,如果在事前能夠進行合理的籌劃,就可以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減少賦稅。同時,租賃籌資也是很多企業采用的方法之一,這既避免了企業擁有大型昂貴設備所產生的風險,也可以在經營活動中利用支付稅金的方式減少稅基,從而進一步減少納稅總額。除此之外,很多企業利用計入固定資產成本的借款費用,須通過計提折舊的方式分期沖減以后各期應稅收益,而費用化的借款費用一次性抵減當期應稅收益,這一方式來減緩稅收的期限,緩解企業的現金流壓力。其次,關于如何選擇投資的籌劃。除了獲得外界的資金,企業同時也需要利用投資來實現利益的最大化。在投資的過程中,我國的稅法對不同投資方向的納稅人做了不同的規定,因此,在選擇投資方向時,企業就應當做好納稅籌劃,盡量利用優惠政策,減少稅款金額。國家稅法為了促進本國經濟的發展,對各種形式的組織規定了不同的稅收政策,例如:某企業準備到國外去發展,就應該根據不同的政策規定決定是創辦子公司還是分公司,如果這個國家的稅率較低,則應當創辦子公司,如果稅率較高,則應當創立分公司。如果提前進行納稅籌劃,某公司將節約大筆稅務資金。
三、結論
篇2
[關鍵詞]中小企業;納稅籌劃;財務管理;方法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中小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必須要強化自身內部管理,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納稅籌劃(Taxplaning)是指納稅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事先進行籌劃和安排,最大限度地利用稅收優惠條件,選擇最優的納稅方案,以達到稅負最小化目標的納稅規劃。納稅籌劃是企業財務管理的一部分,其實質是依法合理納稅,最大程度地降低納稅風險,以求企業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具有合法性、合理性、籌劃性、目的性等特征。納稅籌劃不同于偷稅、漏稅、逃稅或抗稅,它是在不違法的前提下進行的。中小企業進行稅收籌劃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它貫穿于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整個過程。現對中小企業在籌資、投資、經營三大方面的納稅籌劃略陳管見。
一、籌資過程中的納稅籌劃
籌集資金是企業開展經營活動的先決條件,企業可以從多種渠道以不同方式籌集所需的資金。一般來說,從納稅籌劃的角度分析,可將企業的籌資方式分為(1)負債性籌資(包括:向銀行及非金融機構的貸款或企業借款、企業內部籌資、發行債券等)(2)權益性籌資(包括企業自我積累、發行股票等)(3)其他籌資(租賃、賒購等)三種形式。[1](P44)從納稅角度看,這些籌資方式產生的稅收后果有很大的差異,這就需要進行籌資決策。在籌資決策中進行納稅籌劃,有助于企業降低資金成本,優化資金結構,增加所有者收益。通常情況下,企業內部集資和企業之間拆借方式效果最好,金融機構貸款次之,自我積累效果最差。其原因在于內部集資和企業之間的拆借最容易使納稅利潤規模分散而降低。就企業發行股票和債券籌資而論,發行債券比發行股票更為有利。這是因為,發行債券所發生的手續費及利息支出,依照財務制度規定可以計入企業的在建工程或財務費用。財務費用作為抵稅項目可在稅前列支,企業也就可以少納所得稅。而發行股票支付給股東的股利卻是由稅后利潤支付的,比發行債券要多納所得稅。另外,租賃已成為中小企業實現節稅籌劃的重要手段。對承租人來說,租賃既可避免因長期擁有機器設備而承擔資金占用和經營風險,又可通過支付租金的方式,沖減企業的應稅所得額,減輕所得稅稅負。對出租人來說,出租既可免去為使用和管理及其所需的投入,又可以獲得租金收入,此外租金收入按5%繳納營業稅,其稅收負擔比產品銷售收入繳納的增值稅低得多。因此,企業籌資時在不違反國家經濟政策的前提下,可通過稅收籌劃實現資金的籌措卻又節稅增資的目的。當然,應該注意到,在籌資決策的稅收籌劃中,有時稅收負擔的減少并不一定等于所有者收益的增加。因此,不能只關注籌資中的所得稅,而必須以企業是否能獲得稅后最大收益作為選擇籌資方案的標準。[2](P121)
二、投資過程中的納稅籌劃
稅負輕重,將對企業投資決策產生極為重大的影響。在投資決策中的稅收籌劃,主要從投資方向、投資地點、投資方式及投資伙伴的選擇等方面綜合考慮,進行優化選擇。(1)就投資方向而言,國家為了優化產業結構,在立法時對鼓勵類和限制類行業制定了不同的稅收政策。可投資國家鼓勵類項目,借以享受稅收優惠政策,減輕稅負。(2)從投資地點來看,國家為了支持某些區域的發展,一定時期內對其實行政策傾斜,如對經濟特區及西部地區的稅收政策。根據不同的投資地點,也能充分利用稅收優惠,有很大的納稅籌劃空間。(3)從投資方式來看,企業投資可分為直接投資和間接投資。直接投資是指把資金直接投放于生產經營性資產的投資。如購置設備、興建工廠、開辦商店等。間接投資是指對股票或債券等金融資產的投資。稅法規定,購買國庫券取得的利息收入可免交企業所得稅,購買企業債券取得的收入需繳納所得稅,購買股票取得的股利為稅后收入不交稅,但風險較大。這就需要企業進行權衡。直接投資涉及的稅收問題更多,需面臨各種流轉稅、收益稅、財產稅和行為稅等。(4)從投資伙伴上來看,股份有限公司的營業利潤除征企業所得稅外,投資者分配的股息還需繳納個人所得稅,而合伙制企業的營業利潤不交納企業所得稅,只交所分收益的個人所得稅;外資企業中的緊密合作型企業,享受國家對外商投資企業的稅收優惠政策,而松散合作型企業,則部分享受外商投資企業的優惠政策;總公司所屬的分公司,因其不是獨立的法人,雖部分的承擔納稅義務,但不能享受地區的稅收優惠待遇,而子公司不僅可獨立的參與市場經濟活動,而且可以享受注冊地區的稅收優惠。[3](P205)
由于企業的經營目的不同,應該根據自身的狀況,謹慎選擇投資方向、投資地點、投資方式及投資伙伴,已達到減輕稅負的目的。
三、經營過程中的納稅籌劃
經營過程中的納稅籌劃是依照國家制定的財務政策所允許的收入確認原則、成本核算方法、計算程序、費用分攤、利潤分配等一系列規定進行的內部核算活動。通過有效的納稅籌劃,使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達到最佳值,實現減輕稅負的目的。但是,企業財務政策一旦確定,不得隨意變更,故在選擇財務政策上要有前瞻性。
1、收入結算方式的選擇與納稅籌劃
主要是通過對取得收入的方式、時間、計算方法的選擇、控制,以達到節稅的目的。具體表現在銷售收入結算方式的選擇。企業銷售貨物有多種結算方式,不同的結算方式其納稅義務發生的時間不同。現行稅法規定:采取直接收款方式銷售貨物,不論貨物是否發出,均為收到銷貨款或取得索取銷貨款的憑據,以將提貨單交給買方的當天結算;采取賒銷和分期收款方式銷售貨物,以按合同約定的收款日的當天結算;采取預收貨款方式銷售貨物,以貨物發出的當天結算;采取托收承付和委托銀行收款方式銷售貨物,以發出貨物并辦妥托收手續的當天結算;委托其他納稅人代銷貨物,以收到代銷單位銷售的代銷清單的當天結算。這樣,通過銷售結算方式的選擇,控制收入確認和納稅義務發生時間,可以合理歸屬所得年度,從而達到減稅或延緩納稅的目的。[4](P132)
2、存貨計價方法的選擇與納稅籌劃
存貨計價方法不同,企業營業成本就不同,從而影響應稅利潤,進而影響所得稅。根據現行稅法規定,存貨計價可以采用先進先出法、后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和移動平均法等不同方法。不同的存貨計價方法對企業納稅的影響是不同的,采用何種方法為佳,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在物價持續上漲時,應選擇后進先出法對存貨計價,這種方法符合穩健性原則的要求,可以使期末存貨成本降低,銷貨成本提高,從而減輕企業所得稅負擔,增加稅后利潤;在物價持續下降時,應選擇先進先出法來計價,可以使期末存貨價值較低,銷貨成本增加,從而減少應納稅所得,達到“節稅”目的;而在物價上下波動的情況下,宜選擇加權平均法或移動平均法,可以避免因各期利潤變動造成企業各期應稅所得上下波動而增加企業安排資金的難度。
3、折舊方法的選擇與納稅籌劃
由于折舊要計入產品成本或期間費用,直接關系到企業當期成本、費用的大小,利潤的高低和應納所得稅的多少。因此,折舊方法的選擇、折舊的計算就顯得尤為重要。固定資產折舊方法有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年數總和法和雙倍余額遞減法等,不同的折舊方法對納稅人產生不同的影響。如選擇雙倍余額遞減法或年數總和法等加速折舊法,可使得在資產使用前期提取的折舊較多,使得企業少納所得稅,起到推遲納稅時間和隱性減稅的作用。延緩納稅對于企業來說,無疑是從國家取得了一筆無息貸款,降低了企業的資金成本。在計算折舊時,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固定資產原值、固定資產凈殘值和固定資產折舊年限。由于新的會計制度及稅法對固定資產的預計使用年限和預計凈殘值沒有做出具體的規定,這樣企業便可以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對企業有利的固定資產折舊年限來計提折舊,以此達到節稅及企業的其他理財目的。對于處于正常生產經營期且未享有稅收優惠待遇的企業來說,縮短固定資產折舊年限,往往可以加速固定資產成本的回收,使企業后期成本費用前移,從而獲得延期納稅的好處。
4、成本列支、費用分攤的選擇與納稅籌劃
對費用列支,納稅籌劃的指導思想是在稅法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地列支當期費用,預計可能發生的損失,減少應交所得稅和合法遞延納稅時間來獲得稅收利益。現行財務會計制度規定,費用應當按照權責發生制原則在確認有關收入的期間予以確認。費用攤銷時的確認,一般有三種方法:一是直接作為當期費用確認;二是按其與營業收入的關系加以確認;三是按一定的方法計算攤銷額予以確認。企業在計算成本時可以選擇與已有利的方法。同時已發生的費用應及時核銷入賬。如已發生的壞賬、呆賬應及時列入費用,存貨的盤虧及毀損應及時查明原因,屬于正常損耗部分及時列入費用。對于能夠合理預計發生額的費用、損失,應采用預提方法計入費用,適當縮短以后年度需分攤列支的費用、損失的攤銷期。例如低值易耗品、待攤費用等的攤銷應選擇最短年限,增大前幾年的費用,遞延納稅時間。對于限額列支的費用,如業務宣傳費業務、業務招待費等,應準確掌握其允許列支的限額,爭取在限額以內的部分充分列支。
5、資產減值準備項目的納稅籌劃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企業可以提取的減值準備有八項,不得刻意多計提或計提不足。對于那些由于經營情況變化如原材料上漲、投資的股票債券升值、子公司業績提升等原因引起相應準備的沖回,仍將按有關會計準則處理,并將沖回的準備計入當年的利潤。但目前稅法對各項準備允許扣除的數額并無具體的規定,在這種情況下,企業應及時地、靈活地計提各項準備從而增加計稅時的可扣除金額。[5](P138)
納稅籌劃是一個企業走向成熟、理性的標志,是一個企業納稅意識不斷增強的表現,但由于它是一項系統性很強的工作,受到企業內部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需要企業的財務、供應和銷售、企業管理等多個部門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協作。在企業納稅籌劃的過程中,一定要樹立風險意識,認真分析各種可能導致風險的因素,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預防和減少風險,同時應加強與稅務部門的溝通和協調,并致力建立一種協調融洽、誠信互動的稅企關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規避納稅籌劃風險,節約稅費支出,達到創造最大經濟利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楊英法,王全福,宋惠玲.邯鄲市民營企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河北工程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2):42-45.
[2]于反.中小企業如何合理節稅[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5.
[3]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稅法[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
篇3
【關鍵詞】 納稅籌劃;設計主體;自主籌劃;籌劃
納稅籌劃是納稅人的一項權利,納稅籌劃是納稅人或其委托人在納稅義務發生前通過籌資、投資、收入分配、組織形式、經營等事項的事先安排、選擇和策劃,采用不違反稅收法律法規的方法,規避、減輕、轉移、推遲納稅以實現稅后收益最大化的經濟行為。
納稅籌劃的具體行為分為設計和實施兩個階段。關于納稅籌劃方案的實施主體,毫無疑問的應是納稅人(含納稅人或納稅人內部的相關職能部門),但納稅籌劃方案的設計主體,不僅包括納稅人,還包括受托人(含社會中介組織和其他個人)。自行籌劃(“自產”)和籌劃(“外包”)是企業設計納稅籌劃方案的兩種途徑。
一、對現行納稅籌劃設計主體的調研情況
為了掌握納稅籌劃主題的客觀現狀,筆者走訪了部分稅務機關、中介機構,并按照1:2:4的比例對120家在京的大、中、小型企業發放調查問卷,回收有效問卷80份。享受過涉稅中介服務企業的情況如下。
納稅人對涉稅中介的需求與其已經享受過的涉稅中介的服務是有一定差異的。對于納稅人最需要涉稅中介哪些服務,納稅人選擇的排序是:對法定只能由注冊稅務師做的鑒證業務放在了需求的第一位,體現出對有償服務的被動接受。而對納稅咨詢的需求排在第二位,體現出納稅人需要涉稅中介貼心、高效的服務,希望涉稅中介幫助納稅人協調溝通問題、發揮橋梁作用的愿望。僅有幾家規模較大的國地稅混合戶有對涉稅中介納稅籌劃的需求。
筆者也走訪了8家涉稅中介(包括稅務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他們反映,盡管鑒證業務是注冊稅務師的法定業務,從業務量上看,涉稅中介的業務量主要來自這些法定業務,但是法定業務的收入額卻不是涉稅中介收入中最主要的部分。涉稅中介的主要收入來源是介于權益服務與信息服務之間的協調、溝通涉稅事宜的服務。納稅籌劃也不是稅務或會計事務所的主要收入來源。
二、影響納稅籌劃設計主體的一般因素
當納稅人產生納稅籌劃需求的時候,是自行籌劃,還是委托給人進行籌劃,要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影響納稅籌劃行為主體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對稅收政策信息把握的充分度
對稅收信息把握的充分度,既與稅收制度的繁雜程度有關,也與稅收政策的透明度有關。稅收制度的繁雜、政策的不透明,使納稅人了解得納稅信息不完備,難以保證納稅的準確和納稅籌劃的適度。從稅務業的起源看,1904年日俄戰爭爆發,日本政府因戰爭增收營業稅,增加了納稅人計繳稅款的難度和工作量,納稅人尋求稅務咨詢和委托申報的業務迅速增加,使專職于這種工作的人員有了較為穩定的市場,并以稅務專家的職業固定下來。1911年,大阪的《稅務代辦監督制度》成為日本稅務制度的前身。無獨有偶,在英國1920年的稅制改革中,由于稅率的提高和稅法內容的繁雜,納稅人為了避免因不能通曉稅法而多繳稅款,開始向專家請教。于是,在英國的特許會計師、稅務律師中出現了以提出建議為職業的專家。十年以后,稅務檢查官吉爾巴德?巴爾與其他稅務專家共同創立了租稅協會,成為英國惟一的專門從事稅務業務的專業團體。租稅協會的大多數會員限于某一稅種的專業服務――為使委托人的應納稅額合法地減少到最小而提出(納稅籌劃)建議①。對此,郝如玉教授曾在其《中國稅務制度研究》(2002年)中提出了“納稅籌劃是稅務制度的原動力”的觀點。納稅籌劃的產生和發展的事實也表明,納稅人是否愿意選擇委托人進行籌劃,與其對稅收政策信息把握的充分度有著直接的關系。
(二)專業水平和籌劃能力
納稅籌劃是一項專業性、技術性、系統性很強的工作,需要運用多學科的相關知識,對教育水平和人才素質的要求很高。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對納稅籌劃人員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企業本身擁有具備能力的籌劃人才,可以進行自主籌劃;如果企業需要納稅籌劃但不擁有具備專業水平和籌劃能力的人才,只能考慮籌劃。
(三)企業規模
企業規模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其擁有人才的狀況和承擔納稅籌劃成本的能力,成本因素是影響籌劃主體選擇的重要因素。納稅籌劃成本通常被定義為籌劃方案實施之后,企業額外支付的費用或者發生的其他損失以及機會成本,主要包括:
①設計成本――包括內部成本和外部成本,內部成本為內部專業人員的人力成本,外部成本為購買外部專業機構方案或勞務的費用
②機會損失成本――指企業選擇某種納稅籌劃方案,由于方案的選擇而可能導致的利潤減少以及其他可能的損失。
③風險成本――是指因籌劃風險帶來的罰款、滯納金等損失或者控制風險所發生的支出。
任何企業作為理性“經濟人”都會遵循成本效益原則,考慮自身付出所能帶來的收益狀況。作為委托方的納稅人要考慮成本效益,作為受托方的人也是理性“經濟人”,也會考慮成本效益。一般來講,企業的經營規模越大,組織結構越復雜,業務范圍越廣,繳納的稅種越多,納稅的金額越大,則納稅籌劃的空間也就越廣闊,獲取節稅利益的潛力也就越大。由于規模小的企業考慮到付出籌劃成本所帶來的籌劃收益的相對額和絕對額都不可能大,往往僅關注人力和勞務成本,從而選擇自主籌劃。而規模大的企業付出籌劃成本所帶來的籌劃收益的絕對額有可能很大,因此會全面關注納稅籌劃的上述成本,并在自主籌劃和籌劃之間作出選擇。
三、影響我國企業納稅籌劃設計主體的主要因素
半個多世紀以來,納稅籌劃專業化趨勢十分明顯,社會化大生產、日益擴大的世界市場以及復雜的各國稅制,使得納稅人難以充分掌握經營中的全部涉稅政策信息。僅靠納稅人自身進行納稅籌劃往往顯得力不從心,作為第三產業的稅務伴隨著籌劃而產生,與納稅人共同占據并分割納稅籌劃的設計主體空間。而我國納稅籌劃設計主體的分割狀況,走過了一段曲折的歷程。
(一)稅收征管模式的轉換影響我國納稅籌劃設計主體
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初,我國稅收征管采取的是“一員進廠、各稅統管、征管查合一”的征管模式,即稅務專管員全能型管理模式,管理不規范、效率低下、法治化程度低,權力失去制衡、征納責任不清,這一階段不能產生納稅籌劃的需求和市場。1988年,我國稅收征管模式進行改革,由傳統的全能型管理向按稅收征管業務職能分工的專業化管理轉變,建立“征、管、查三分離”或“征管與檢查兩分離”的征管模式。由稅收征管方式的突破到稅收征管體系的全面改革是中國稅收征管理論與實踐的重大發展。
1993年國務院批轉的《國家稅務總局工商稅制改革方案》(即1994年稅制改革方案)提出“建立申報、、稽查三位一體的稅收征管新格局”,即“你申報、我稽查、你不懂、找”的格局。稅務作為新生的社會中介服務,劃入稅收征管格局之中,其地位相當于“第二稅務所”。從理論上看,混淆了政府行為與社會行為的界限;從實踐上看,混淆了無償管理服務與有償中介服務的界限。盡管當時稅務在我國全面推行,從事納稅籌劃的專業中介隊伍逐步形成,籌劃在當時籌劃主體中的地位優勢明顯,但是所做的具體籌劃內容中,許多是利用人與稅務機關的關系爭取有利的政策或政策解釋。此一階段的納稅籌劃,技術含量低,關系含量高。
1996年國務院批轉的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方案》進一步明確我國稅收征管改革的目標模式是:以納稅申報和優化服務為基礎,以計算機網絡為依托,集中征收,重點稽查。2004年7月在全國稅收征管工作會議上,當時的國家稅務總局局長謝旭人提出要增加一句“強化管理”,從而形成了直到目前我國仍在實施的34個字的稅收征管模式。1999年8月16日,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清理整頓稅務行業實施方案》,在全國全面清理整頓稅務行業,規范發展稅務。稅務不再是征管的內部環節,而是征管的一個補充。納稅籌劃真正走入了市場化。
2005年9月,《注冊稅務師管理暫行辦法》出臺,2006年2月起實施,這標志著稅務行業進入一個嶄新的規范發展時期。《注冊稅務師管理暫行辦法》將稅務師行業的業務范圍劃分為涉稅服務業務和涉稅鑒證業務兩大類,首次將原來隱含在稅務咨詢范疇的納稅籌劃單獨明確列入涉稅服務業務范圍。這無疑為穩定和拓展納稅籌劃的主體空間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證。
(二)納稅人(委托人)與人的預期目標差異影響我國納稅籌劃設計主體
受納稅人的經營目標、行為偏好、處事風格以及利益取向等多方面影響,納稅人對納稅籌劃目標的選擇并不是一致的。有些納稅人僅僅希望通過籌劃規避風險;有些納稅人追求即期稅后收益的最大化;有些納稅人將納稅籌劃并入企業的發展戰略來通盤考慮,從遠期和企業發展角度考慮整體利益最大化問題。由于納稅人(委托人)與人對掌握稅收法律法規信息的充分度存在差異,導致作為委托方納稅人與作為受托方的人預期目標的不一致,從而直接影響了納稅籌劃設計主體的選擇。
在現實中,稅務人出于規避風險的考慮,在給企業(委托方)作納稅籌劃之前,都要對委托方以往的納稅情況進行評估。由于企業(委托方)對稅收法律法規掌握的不夠到位,絕大多數情況下都出現了企業(委托方)需要對以往的疏漏進行補稅的情況。這與企業(委托方)預計減低稅負的目標出現了偏離,導致納稅人打消委托籌劃的計劃,只與稅務師事務所保持顧問或咨詢的關系。針對這一現象,為進一步了解籌劃的市場狀況,筆者走訪了8家規模各異的稅務師事務所,發現在現實中的納稅籌劃業務與理論上納稅籌劃的概念存在著差距。稅務師事務所和納稅人,都沒有把規避稅收風險列入納稅籌劃的業務項目,而是把避免和消除涉稅風險隱患,列入了稅務咨詢、常年稅務顧問的服務項目。而對于納稅籌劃的服務項目,人和納稅人(委托人)均要按照降低稅負的量化指標收取和支付價款。換句話說,現實中納稅人和人所稱的“納稅籌劃”普遍僅停留在節稅籌劃層面。筆者還發現,盡管納稅人出于理性“經濟人”的身份都有納稅籌劃的愿望,但是委托人作籌劃的比例非常低。筆者通過對事務所的調研發現,委托納稅籌劃的客戶比例很低,走訪的8家事務所簽約籌劃業務的客戶均不超過該事務所服務對象的3%。而且,該事務所服務對象(含咨詢、顧問等)中僅有約1%的客戶主動要求事務所節稅籌劃;另外2%的客戶是事務所在做業務的過程中,發現其有明顯的節稅空間,在注冊稅務師的勸導下實施了委托籌劃。由此可見,以規避風險為目的的納稅籌劃在現實中多以稅務顧問和咨詢的形式出現;以降低稅負為目的的籌劃在納稅籌劃主體空間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而以企業長遠戰略為目得的納稅籌劃在我國籌劃中的比重更小。
(三)納稅人(委托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影響我國納稅籌劃設計主體
納稅人(委托人)和受托人都是理性“經濟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性。在二者的合作中,都會力求追逐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納稅人(委托人)與人之間也存在著博弈關系。作為人的中介機構,也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標。而對作為委托人的納稅人,在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有可能并未將自身情況全部和盤托出,同時,委托人也無法觀察人的行動或監督成本高昂。在納稅人(委托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不對稱的狀況下,委托人和人都可能出現“道德風險”問題。納稅人(委托人)和受托人出于對“道德風險”的恐懼,對于是否委托和是否接受委托都顯得小心翼翼。
近些年,一些大的公司或企業集團在內部設立了稅務部,招聘有稅務專長的人員,專門從事企業自身涉稅事項(包括納稅籌劃)事宜的辦理。例如雀巢、萬科、楊森等大公司以及一些大銀行,都在企業內部設立的稅務部自主進行納稅籌劃,以求滿足減低稅負和企業發展戰略的需要。上述現象也表明,我國的稅務行業的執業規范、宣傳力度都不夠完善,稅務人的專業素質和道德修養參差不齊,加之稅收管理環境也不夠規范,稅收政策的公平性和穩定性都不夠,影響了企業對籌劃的選擇。同時,我國目前企業納稅籌劃的設計主體因企業籌劃層次的不同出現了籌劃主體上的差異:小企業出于成本考慮往往不尋求;其他各類企業對于涉稅零風險層次的籌劃,都會考慮將自主籌劃與籌劃相結合;但是對于減低稅負和滿足企業經營戰略層次的籌劃,都是以自主籌劃為主。也就是說,小企業出于籌劃成本等因素的考慮而側重選擇自主籌劃的方式;大企業則出于整體發展需要,設立稅務部進行自主納稅籌劃。我國納稅籌劃設計主體出現了自主籌劃為絕對主體、籌劃僅占很微弱的地位。筆者還認為,鑒于近些年我國在改革發展中各地爭稅源導致的稅收法治約束弱化以及納稅籌劃政策空間的縮小等狀況,使受托籌劃的主體地位難以得到突破性的發展,而納稅人自主籌劃會在納稅籌劃的設計主體中占絕對優勢地位。
【參考文獻】
[1] 郝如玉.中國稅務制度研究[M].經濟管理出版社,2002.
[2] 計金標.稅收籌劃[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
[3] 王國華,張美中.納稅籌劃理論與實務[M].中國稅務出版社,2004.
篇4
關鍵詞:納稅籌劃風險
一、企業納稅籌劃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納稅籌劃是納稅人對稅法的能動性運用,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很強的策劃活動。一個成功的籌劃方案可以為企業實現稅收負擔最小,這也要求企業納稅籌劃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素質。一個優秀的納稅籌劃人員,不僅能制訂成功的籌劃方案,而且應該是一個最有效的溝通者。溝通能力主要表現在與主管稅務機關的溝通上。
納稅籌劃人員如何將納稅籌劃方案通過自己的溝通技巧獲得稅務機關認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籌劃人員應良好的具備職業道德,嚴格分清涉稅事項、涉稅環節合法與非法的界限,不得將違反稅收政策、法規的行為納入籌劃方案,從而避免將納稅籌劃引入偷稅的歧途,給企業和個人帶來涉稅風險。
二、納稅籌劃不能僅僅依靠財務部門
在一般人看來,納稅籌劃是涉稅問題,理所當然是財務部門的事情。事實上,企業財務工作只是對企業經營成果進行正確核算與反映,很多具體業務不是財務單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納稅籌劃應該從生產經營入手,即在財務處理過程之前,有的甚至應該在業務發生之前,就要知道稅收對業務的影響。以上文瑞都國際一期項目土地增值稅納稅籌劃實務操作為例,納稅籌劃方案整體設計(思路)在2006年初由公司財務部門完成,提交給公司管理層的專題研究通過后開始實施,在實施過程中由公司領導統一協調,工程、營銷、財務等部門密切配合。
因此,納稅籌劃不能僅僅依靠財務部門,而是決策、采購、生產、銷售、財務等部門的統一協調。企業要做好納稅籌劃,必須對業務流程進行規范,加強業務過程的稅收管理,加強各部門的通力協作,按照稅法的規定,結合生產經營業務進行操作,對各涉稅環節統籌規劃和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滿意的籌劃效果。
三、納稅籌劃的風險及防范
納稅籌劃風險指企業納稅籌劃活動受各種原因的影響而失敗的可能性。納稅籌劃的風險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內容:一是不依法納稅的風險。即由于對有關稅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準,造成事實上的偷稅,從而受到稅務機關處罰;二是對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運用和執行不到位的風險;三是在納稅籌劃過程中對稅收政策的整體性把握不夠,形成稅收籌劃風險。例如在企業改制、兼并、分設過程中的稅收籌劃涉及多種稅收優惠,如果不能系統地理解,就很容易出現籌劃失敗的風險;四是籌劃成果與籌劃成本得不償失的風險。針對納稅籌劃可能的風險,企業主要應從以下方面進行風險防范:
1.加強稅收政策學習,提高納稅籌劃風險意識。企業納稅籌劃人員通過學習稅收政策,可以準確把握稅收法律政策。既然納稅籌劃方案主要來自稅收法律政策中對計稅依據、納稅人、稅率等的不同規定,那么對相關稅法全面了解就成為納稅籌劃的基礎環節。有了這種全面了解,才能預測出不同納稅方案的風險,并進行比較,優化選擇,進而作出對企業最有利的稅收決策。反之,如果對有關政策、法規不了解,就無法預測多種納稅方案,納稅籌劃活動就無法進行。
通過稅收政策的學習,可以提高風險意識,密切關注稅收法律政策變動。綜合衡量稅務籌劃方案,處理好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為企業增加效益。
2.提高納稅籌劃人員素質。納稅籌劃是一項高層次的理財活動,是集法律、稅收、會計、財務、金融等各方面專業知識為一體的組織策劃活動。納稅籌劃人員不僅要具備相當的專業素質,還要具備經濟前景預測能力、項目統籌謀劃能力以及與各部門合作配合的l辦作能力等素質,否則就難以勝任該項工作。
3.企業管理層充分重視。作為企業管理層,應該高度重視納稅風險的管理,這不但要體現在制度上,更要體現在領導者管理意識中。由十納稅籌劃具有特殊目的,其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面對風險,企業領導者應時刻保持警惕,針對風險產生的原因,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和減少風險的發生。
4.保持籌劃方案適度靈活。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國家的稅制、稅法、相關政策為了適應新的經濟形勢,會不斷地調整或改變,這就要求企業的納稅籌劃方案必須保持適度的靈活性,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地重新審查和評估稅務籌劃方案,適時更新籌劃內容,評價稅務籌劃的風險,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轉嫁風險,比較風險與收益,使納稅籌劃在動態調整中為企業帶來收益。
5.搞好稅企關系,加強稅企聯系。由于稅法規定往往有一定的彈性幅度區間,加之各地具體的稅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稅務機關和稅務干部在執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納稅籌劃人員對此很難準確把握。這就要求一方面,納稅籌劃人員正確地理解稅收政策的規定、正確應用財會知識,另一方面,隨時關注當地稅務機關稅收征管的特點和具體方法,經常與稅務機關保持友好聯系,使納稅籌劃活動適應主管稅務機關的管理特點,或者使納稅籌劃方案得到當地主管稅務部門的認可,從而避免納稅籌劃風險,取得應有的收益。
隨著納稅籌劃活動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價值的體現,納稅籌劃風險應該受到更多的關注,因為企業只要有納稅籌劃活動,就存在納稅籌劃的風險。因此,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一定要針對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企業的風險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風險防范措施,為納稅籌劃的成功實施做到未雨綢繆。
參考文獻:
[1]國家稅務總局網站
篇5
關鍵詞:納稅籌劃風險
一、企業納稅籌劃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納稅籌劃是納稅人對稅法的能動性運用,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很強的策劃活動。一個成功的籌劃方案可以為企業實現稅收負擔最小,這也要求企業納稅籌劃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素質。一個優秀的納稅籌劃人員,不僅能制訂成功的籌劃方案,而且應該是一個最有效的溝通者。溝通能力主要表現在與主管稅務機關的溝通上。
納稅籌劃人員如何將納稅籌劃方案通過自己的溝通技巧獲得稅務機關認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籌劃人員應良好的具備職業道德,嚴格分清涉稅事項、涉稅環節合法與非法的界限,不得將違反稅收政策、法規的行為納入籌劃方案,從而避免將納稅籌劃引入偷稅的歧途,給企業和個人帶來涉稅風險。
二、納稅籌劃不能僅僅依靠財務部門
在一般人看來,納稅籌劃是涉稅問題,理所當然是財務部門的事情。事實上,企業財務工作只是對企業經營成果進行正確核算與反映,很多具體業務不是財務單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納稅籌劃應該從生產經營入手,即在財務處理過程之前,有的甚至應該在業務發生之前,就要知道稅收對業務的影響。以上文瑞都國際一期項目土地增值稅納稅籌劃實務操作為例,納稅籌劃方案整體設計(思路)在2006年初由公司財務部門完成,提交給公司管理層的專題研究通過后開始實施,在實施過程中由公司領導統一協調,工程、營銷、財務等部門密切配合。
因此,納稅籌劃不能僅僅依靠財務部門,而是決策、采購、生產、銷售、財務等部門的統一協調。企業要做好納稅籌劃,必須對業務流程進行規范,加強業務過程的稅收管理,加強各部門的通力協作,按照稅法的規定,結合生產經營業務進行操作,對各涉稅環節統籌規劃和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滿意的籌劃效果。
三、納稅籌劃的風險及防范
納稅籌劃風險指企業納稅籌劃活動受各種原因的影響而失敗的可能性。納稅籌劃的風險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內容:一是不依法納稅的風險。即由于對有關稅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準,造成事實上的偷稅,從而受到稅務機關處罰;二是對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運用和執行不到位的風險;三是在納稅籌劃過程中對稅收政策的整體性把握不夠,形成稅收籌劃風險。例如在企業改制、兼并、分設過程中的稅收籌劃涉及多種稅收優惠,如果不能系統地理解,就很容易出現籌劃失敗的風險;四是籌劃成果與籌劃成本得不償失的風險。針對納稅籌劃可能的風險,企業主要應從以下方面進行風險防范:
1.加強稅收政策學習,提高納稅籌劃風險意識。企業納稅籌劃人員通過學習稅收政策,可以準確把握稅收法律政策。既然納稅籌劃方案主要來自稅收法律政策中對計稅依據、納稅人、稅率等的不同規定,那么對相關稅法全面了解就成為納稅籌劃的基礎環節。有了這種全面了解,才能預測出不同納稅方案的風險,并進行比較,優化選擇,進而作出對企業最有利的稅收決策。反之,如果對有關政策、法規不了解,就無法預測多種納稅方案,納稅籌劃活動就無法進行。
通過稅收政策的學習,可以提高風險意識,密切關注稅收法律政策變動。綜合衡量稅務籌劃方案,處理好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為企業增加效益。
2.提高納稅籌劃人員素質。納稅籌劃是一項高層次的理財活動,是集法律、稅收、會計、財務、金融等各方面專業知識為一體的組織策劃活動。納稅籌劃人員不僅要具備相當的專業素質,還要具備經濟前景預測能力、項目統籌謀劃能力以及與各部門合作配合的l辦作能力等素質,否則就難以勝任該項工作。
3.企業管理層充分重視。作為企業管理層,應該高度重視納稅風險的管理,這不但要體現在制度上,更要體現在領導者管理意識中。由十納稅籌劃具有特殊目的,其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面對風險,企業領導者應時刻保持警惕,針對風險產生的原因,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和減少風險的發生。
4.保持籌劃方案適度靈活。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國家的稅制、稅法、相關政策為了適應新的經濟形勢,會不斷地調整或改變,這就要求企業的納稅籌劃方案必須保持適度的靈活性,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地重新審查和評估稅務籌劃方案,適時更新籌劃內容,評價稅務籌劃的風險,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轉嫁風險,比較風險與收益,使納稅籌劃在動態調整中為企業帶來收益。
5.搞好稅企關系,加強稅企聯系。由于稅法規定往往有一定的彈性幅度區間,加之各地具體的稅收征管方式有所不同,稅務機關和稅務干部在執法中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納稅籌劃人員對此很難準確把握。這就要求一方面,納稅籌劃人員正確地理解稅收政策的規定、正確應用財會知識,另一方面,隨時關注當地稅務機關稅收征管的特點和具體方法,經常與稅務機關保持友好聯系,使納稅籌劃活動適應主管稅務機關的管理特點,或者使納稅籌劃方案得到當地主管稅務部門的認可,從而避免納稅籌劃風險,取得應有的收益。
隨著納稅籌劃活動在企業經營活動中價值的體現,納稅籌劃風險應該受到更多的關注,因為企業只要有納稅籌劃活動,就存在納稅籌劃的風險。因此,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一定要針對具體的問題具體分析,針對企業的風險情況制定切合實際的風險防范措施,為納稅籌劃的成功實施做到未雨綢繆。
參考文獻:
[1]國家稅務總局網站
篇6
[關鍵詞]納稅籌劃風險
一、企業納稅籌劃人員應具備的素質
納稅籌劃是納稅人對稅法的能動性運用,是一項專業技術性很強的策劃活動。一個成功的籌劃方案可以為企業實現稅收負擔最小,這也要求企業納稅籌劃人員必須具備專業的素質。一個優秀的納稅籌劃人員,不僅能制訂成功的籌劃方案,而且應該是一個最有效的溝通者。溝通能力主要表現在與主管稅務機關的溝通上。
納稅籌劃人員如何將納稅籌劃方案通過自己的溝通技巧獲得稅務機關認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籌劃人員應良好的具備職業道德,嚴格分清涉稅事項、涉稅環節合法與非法的界限,不得將違反稅收政策、法規的行為納入籌劃方案,從而避免將納稅籌劃引入偷稅的歧途,給企業和個人帶來涉稅風險。
二、納稅籌劃不能僅僅依靠財務部門
在一般人看來,納稅籌劃是涉稅問題,理所當然是財務部門的事情。事實上,企業財務工作只是對企業經營成果進行正確核算與反映,很多具體業務不是財務單方面能操作的。真正的納稅籌劃應該從生產經營入手,即在財務處理過程之前,有的甚至應該在業務發生之前,就要知道稅收對業務的影響。以上文瑞都國際一期項目土地增值稅納稅籌劃實務操作為例,納稅籌劃方案整體設計(思路)在2006年初由公司財務部門完成,提交給公司管理層的專題研究通過后開始實施,在實施過程中由公司領導統一協調,工程、營銷、財務等部門密切配合。
因此,納稅籌劃不能僅僅依靠財務部門,而是決策、采購、生產、銷售、財務等部門的統一協調。企業要做好納稅籌劃,必須對業務流程進行規范,加強業務過程的稅收管理,加強各部門的通力協作,按照稅法的規定,結合生產經營業務進行操作,對各涉稅環節統籌規劃和控制。只有這樣,才能取得滿意的籌劃效果。
三、納稅籌劃的風險及防范
納稅籌劃風險指企業納稅籌劃活動受各種原因的影響而失敗的可能性。納稅籌劃的風險主要包括四方面的內容:一是不依法納稅的風險。即由于對有關稅收政策的精神把握不準,造成事實上的偷稅,從而受到稅務機關處罰;二是對有關稅收優惠政策的運用和執行不到位的風險;三是在納稅籌劃過程中對稅收政策的整體性把握不夠,形成稅收籌劃風險。例如在企業改制、兼并、分設過程中的稅收籌劃涉及多種稅收優惠,如果不能系統地理解,就很容易出現籌劃失敗的風險;四是籌劃成果與籌劃成本得不償失的風險。針對納稅籌劃可能的風險,企業主要應從以下方面進行風險防范:
1.加強稅收政策學習,提高納稅籌劃風險意識。企業納稅籌劃人員通過學習稅收政策,可以準確把握稅收法律政策。既然納稅籌劃方案主要來自稅收法律政策中對計稅依據、納稅人、稅率等的不同規定,那么對相關稅法全面了解就成為納稅籌劃的基礎環節。有了這種全面了解,才能預測出不同納稅方案的風險,并進行比較,優化選擇,進而作出對企業最有利的稅收決策。反之,如果對有關政策、法規不了解,就無法預測多種納稅方案,納稅籌劃活動就無法進行。
通過稅收政策的學習,可以提高風險意識,密切關注稅收法律政策變動。綜合衡量稅務籌劃方案,處理好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短期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為企業增加效益。
2.提高納稅籌劃人員素質。納稅籌劃是一項高層次的理財活動,是集法律、稅收、會計、財務、金融等各方面專業知識為一體的組織策劃活動。納稅籌劃人員不僅要具備相當的專業素質,還要具備經濟前景預測能力、項目統籌謀劃能力以及與各部門合作配合的l辦作能力等素質,否則就難以勝任該項工作。
3.企業管理層充分重視。作為企業管理層,應該高度重視納稅風險的管理,這不但要體現在制度上,更要體現在領導者管理意識中。由十納稅籌劃具有特殊目的,其風險是客觀存在的。面對風險,企業領導者應時刻保持警惕,針對風險產生的原因,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預防和減少風險的發生。
4.保持籌劃方案適度靈活。企業所處的經濟環境不是一成不變的,國家的稅制、稅法、相關政策為了適應新的經濟形勢,會不斷地調整或改變,這就要求企業的納稅籌劃方案必須保持適度的靈活性,考慮自身的實際情況,不斷地重新審查和評估稅務籌劃方案,適時更新籌劃內容,評價稅務籌劃的風險,采取措施回避、分散或轉嫁風險,比較風險與收益,使納稅籌劃在動態調整中為企業帶來收益。
篇7
[關鍵詞] 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稅務籌劃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3 . 21. 009
[中圖分類號] F27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 - 0194(2013)21- 0015- 02
隨著我國經濟建設水平的不斷提升與各行各業的不斷發展,納稅已經成為企業日常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而稅務籌劃也逐漸成為人們談論的熱點話題。稅務籌劃是我國倡導的積極行為,納稅籌劃不僅能夠幫助企業實現短期內的經濟效益實際增長,而且從長遠來看,也能夠幫助我國真正實現財政稅收的大發展。所謂納稅籌劃就是在國家相關財政稅收政策所允許的范圍之內,根據企業自身的發展特點,尋找能夠用來減免自身稅費負擔的政策加以利用,從而實現減少納稅支出,提升企業實際經營效益的目的。納稅籌劃是一種國家允許而且也是積極鼓勵的良,但是現在許多人包括許多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卻將納稅籌劃與偷稅漏稅等同起來看待,從而衍生出許多違法違規行為,這不僅是對稅務籌劃政策的誤解,同時也對我國的財政稅收政策有效執行造成嚴重阻礙。
1 我國企業在稅務籌劃工作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
稅務籌劃工作如果開展得好,則能夠有效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降低企業的賦稅壓力,從而為企業爭取到更多的發展空間與時間。但是在我國企業稅務籌劃工作具體開展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如果不能得到及時有效解決,不僅影響企業的發展,使企業出現偷稅漏稅的違法行為,同時也極大地影響了我國財政稅收政策的有效執行,進而影響我國經濟的全面健康發展。在稅務籌劃工作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認識上的誤區,這個問題最為突出也最為嚴重,許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稅務籌劃,但是偷稅漏稅卻是我們經常耳聞目睹的,因此有些人甚至是企業的經營者和管理者都在潛意識里把納稅籌劃與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相提并論,但凡提及納稅籌劃,就認為那就是想方設法逃稅、偷稅,這種認識是極其錯誤的。其次,除了對納稅籌劃從根本上產生了認識錯誤之外,其他了解納稅籌劃正確性的管理者和經營者也往往認為納稅籌劃是企業自己的事情,與國家無關,甚至會認為稅收機關從心理上對納稅籌劃是有抵觸情緒的,而且他們也往往覺得全額納稅才是正確的,納稅籌劃是在鉆國家財政稅收政策的空子。這種認識也導致企業不敢大膽地進行納稅籌劃。再次,我國企業在進行稅務籌劃的具體工作當中,也存在因經驗不足、考慮不周而無暇顧及的現象,財務管理人員不僅沒有稅務籌劃的意識,而且沒有稅務籌劃的條件和基礎,勉強進行稅務籌劃反而會讓企業陷入種種稅收風險當中。
2 加強企業稅務籌劃工作質量的思考
想要切實加強企業稅務籌劃工作質量,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全面考量。
2.1 樹立正確的稅務籌劃意識
樹立正確的稅務籌劃意識,應該重視稅務籌劃正確性、稅務籌劃積極性兩方面的意識。首先,企業經營者、管理者乃至財務管理人員和普通企業職工都要認識到稅務籌劃是國家財政稅收相關政策所積極提倡的健康行為,是為了進一步促進企業發展與國家全面發展的雙贏政策,雖然納稅籌劃從短期內來看可能減少了國家稅收數額,但從長遠來看,能夠促進國內企業的積極發展,激發企業生產經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進一步規范我國企業的納稅行為和納稅意識,能夠實現我國財政稅收政策與國際接軌,從而最終促進國家經濟的全面發展。因此,我們應該積極開展稅務籌劃工作,通過合法的途徑,實現企業經濟利益最大化。其次,要正確區分稅務籌劃與偷稅漏稅。納稅籌劃是一種積極行為,是國家倡導和鼓勵的,是在相關稅法允許的范圍之內為企業爭取更多實際利益的健康行為;而偷稅漏稅是國家所堅決禁止的,是違反稅法精神,損害國家利益的,是企業在稅務籌劃工作中堅決不能出現的錯誤思想。
2.2 正確開展稅務籌劃
稅務籌劃工作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為企業獲取直接經濟利益的正確行為,但是知道稅務籌劃工作的積極性和重要性,與能夠確實發揮稅務籌劃工作的積極作用兩者之間還是存在明確差別。當前我國許多企業也在開展所謂積極的稅務籌劃,但是所取得的成效卻不能令人滿意,甚至給企業的生產經營造成了消極影響。這往往就是因為許多企業缺乏對納稅籌劃的正確理解,為了籌劃而去籌劃,比如國家實行營業稅改增值稅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籌劃條件,但是一些企業盲目追求增值稅發票數額,忽視了自己生產經營的實際需求,反而在成本支出方面呈現上升趨勢,這樣一來,好像在納稅方面占了便宜,實際上總體成本反而增加,還有一些企業為了所得稅籌劃而盲目地將服務部門進行外包,卻不重視外包企業的服務質量和運營資質,給企業自身的服務質量提升造成嚴重阻礙,甚至因此影響了企業的社會形象和地位,這都是不正確的稅務籌劃。所以在稅務籌劃工作當中,最根本的還是要以企業自身發展、服務質量、產品品質為基礎,再結合國家相關稅法優惠條件適度、科學、合理地進行稅務籌劃,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出稅務籌劃工作的積極作用,達到為企業增加經濟效益的目的。
2.3 提升納稅籌劃的專業化水平
納稅籌劃是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納稅籌劃工作也是財務管理人員的本職工作之一,但是財務管理與納稅籌劃之間還是存在一定的區別,因此企業應該加強對納稅籌劃專業人才的引進力度,加強對兼具財務管理知識、企業投資知識、企業金融管理知識、企業貿易相關知識、企業資源管理相關知識的復合型人才引進力度,調整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隊伍的結合、提升人員隊伍總體素質。另外,對于納稅籌劃經驗不夠豐富的企業來說,加強與市場上納稅籌劃專門研究機構的合作與互動也是非常重要的,企業可以與專門機構簽訂納稅籌劃合作協議以及聘請專門的納稅籌劃專家,根據企業具體實際制訂科學合理的納稅籌劃計劃方案,從而幫助企業更好地實現合理合法納稅籌劃,提升企業的納稅籌劃水平,降低企業在納稅籌劃過程中的經濟風險。
主要參考文獻
[1]蓋地.企業稅務籌劃理論與實務[M].第2版. 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9.
[2]常晉祎,王向陽.推進中小企業稅收籌劃的思考[J].山西財政稅務專科學校學報,2006,8(4):35-38.
[3]錢紅.中小企業稅收籌劃風險及防范[J].揚州大學稅務學院學報,2006,11(2):26-27.
[4]蘇魯.基于新企業所得稅法的企業稅務籌劃初探[J].財會研究,2008,6(6):29-30.
篇8
一、當前時期下企業納稅籌劃存在的問題
1.對納稅籌劃認識不足。當前,有不少企業忽視了納稅籌劃的理論研究,也不夠重視納稅籌劃問題。首先,認為納稅籌劃等同于偷稅、避稅,實際也確實有部分企業為了降低自己的稅收負擔不合法的實施“籌劃”。由于企業實施的“籌劃”并非真正意義的納稅籌劃,所以最后沒有實現節稅目的不說,還面臨著偷逃稅款的責任。其次,計劃經濟體制中的企業不具備生產經營自和獨立的經濟利益,達不到開展納稅籌劃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其理論研究的順利進行。而在市場經濟的形成及發展下,企業樹立了新的納稅籌劃觀念,同時積極主動的開展了納稅籌劃的理論研究工作。
2.納稅籌劃風險問題。縱觀當前企業納稅籌劃的實施現狀,多數納稅者實施納稅籌劃時均錯誤的以為一旦實施了納稅籌劃就能夠降低納稅負擔,保證自身收益的最大化,對納稅籌劃存在的風險問題直接忽略。一方面,納稅籌劃具有主觀性特點;主觀性判斷是否科學合理對納稅籌劃方案的確立及貫徹起到決定性作用,如果納稅籌劃的效果不好,那么就成為了納稅者的風險。另一方面,征納雙方的認定差異明顯;真正的納稅籌劃必須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進行,需得到稅務行政部門的認可。因為就算納稅籌劃是圍繞著相關法規開展的,但也會由于稅務行政執法力度薄弱而阻礙了納稅籌劃方案的順利實施,最終導致方案應有的功能作用難以發揮。
3.稅收征管水平有待提升。我國的稅收征管水平和西方國家的稅收征管水平相比還有待提升,而造成這種差距的主要原因是征管意識不強、技術水平及人員素質水平不高等所致。特別在個人所得稅等稅種方面,征管效率低下引起嚴重的稅源或稅基流失。倘若偷稅的獲益要比稅收籌劃的收益及偷稅風險高,那么納稅者將摒棄稅收籌劃活動。
4.缺乏專業的納稅籌劃人才。納稅籌劃是一項事先安排與規劃的活動,只要企業一發生經濟業務,就不能進行事后補救。所以一批復合型的納稅籌劃人才必不可少,不僅要掌握稅收、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還必須對企業的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及籌資活動進行全方面的了解。納稅籌劃過程中,納稅籌劃人員應根據相關稅法進行,及時獲悉國家稅收政策更新情況,掌握企業業務流程,科學比較和選擇各類納稅方案,為決策提供有力的依據。然而當前有不少企業缺乏這樣的專業人才。
二、解決企業納稅籌劃問題的對策
1.對納稅籌劃的含義正確認識。科學合理的認識納稅籌劃的含義,確保納稅籌劃在相關稅收政策導向下良好運行。所謂納稅籌劃,指的是納稅者為了實現利益最大化,在不違反法律法規(稅法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對尚未尚未發生的應納稅行為進行事先安排與籌劃。避稅應是納稅者在熟知稅法及其規章制度的基礎上,在不直接觸犯稅法的前提下,通過對籌資活動、經營活動等的合理安排,實現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
2.防止納稅籌劃風險。具體應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一,全面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科學認識立法目的,落實納稅政策;企業進行納稅籌劃過程中,應始終以合法性原則為基礎,對政策規定充分熟知是防止納稅籌劃風險發生的前提條件。二,認真細致考慮當地稅務征管的實際情況及要求,保證當地稅務機關支持納稅籌劃活動。三,企業可聘請納稅籌劃方面的專家,以促使納稅籌劃呈現出權威性及可靠性。納稅籌劃屬于綜合性學科范疇,涵蓋了納稅、財務、經營管理等各環節部分,具有十分明顯的專業性特點,需專業技能水平高的專家進行實踐操作。所以凡是涉及到企業全局的納稅籌劃業務,應聘請像注冊稅務師這樣的專業人員負責。
3.正確處理與稅務部門之間的關系,營造良好的納稅環境。我們都知道,稅務部門是政府的組成部分,在國家中占據主要地位,主要任務是管理國家稅收。所以要求稅務部門應不斷強化管理監督機制,防止一切偷稅、漏稅行為的發生。此外,納稅籌劃的實踐成效和稅務部門有著密切的聯系;企業應充分掌握與了解稅務機關的工作流程及步驟,彼此間進行積極的溝通交流,認真分析研究納稅法規當前的發展情況,正確理解稅法,并且在處理比較模糊及新的事物時應獲得稅務機關與征稅者的支持。
4.貫徹落實國家優惠政策。現行的優惠政策通常以對產業的優惠和對地域的優惠為根本。企業投資決策過程中,應充分比較各行業所享受的納稅優惠。國家出于對社會、政治及經濟目標的考慮,為納稅者制定了相應的納稅優惠政策,主要通過納稅利益來科學引導人們的活動,唯有保證運用的合理性方可實現真正的利益目標,所以納稅者應掌握了解稅法與國家相關政策的更新情況,以會計與納稅兩方面的角度關注各細節問題,樹立全局性意識。
5.加強培養納稅籌劃人才,與中介機構保持良好的合作。企業要加強培訓所有涉及納稅籌劃與風險管理工作的人員,培養他們制定納稅籌劃方案的能力以及方案執行力,并能有效管控納稅籌劃風險。一方面,企業在應聘納稅籌劃和風險管理人才時應全面考核他們的納稅籌劃及風險管理知識與能力。另一方面,企業在進行一些具有較強綜合性及系統性特點的納稅籌劃時,應積極與中介機構保持良好的合作,把納稅籌劃方案委托給中介機構,不過委托的同時,企業依舊要管控好納稅籌劃風險,防止因委托的納稅籌劃方案效率低下而引起不必要的損失。
6.完善企業稅收征管。根據稅務風險管理的整體構架,改進與創新稅收管理員制度,明確稅收管理員的職責權限,將各類專業化突出的風險管理職能,如稅收風險分析、企業的風險監控等,從屬地的稅收管理職能中分離出來,保留一些制度性安排和事務性管理服務職能。對于各項能力都較強的稅收管理人員,應負責風險系數大、業務繁瑣的工作。此外,構建完善的組織機構和稅收管理分析模型。比如加強管理企業的稅源戶管,防止出現漏征漏管戶情況,不僅要全面運用企業內部管理信息資源,掌握企業當前的資料信息,明確具體的應辦稅務登記戶,而且還應和財務等主管部門加強協作,開展相關培訓與宣傳活動,培養全員樹立良好的納稅意識。
三、結語
篇9
【關鍵詞】 納稅籌劃 納稅籌劃風險 風險管理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各界人士普遍認同企業納稅籌劃。但同時也應注意到,在納稅籌劃過程中與其相伴隨的風險。也就是說,一些不確定性因素的存在使得納稅籌劃在為企業帶來節稅性質的利益同時,也讓企業面臨不可避免的風險。如果忽視這些風險,將使企業在浪費資源的同時損害其形象,影響企業長遠發展。
一、納稅籌劃風險及其分類
納稅籌劃風險是指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活動時,由于各種難以預料或控制的因素產生的使企業通過納稅籌劃活動得到的實際收益與預期收益出現偏差,從而導致納稅籌劃收益的不確定性。納稅籌劃風險是伴隨著納稅籌劃產生的,而納稅籌劃的前瞻性、主觀性、條件性等特性,決定了其具有如下風險。
1、政策風險。納稅籌劃必須是在國家政策允許的情況下,進行合理合法的節稅。因此,納稅籌劃必須具有非違法性,而遵守法律法規就是進行納稅籌劃的前提,否則就會產生政策風險;另外,稅收政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對于法律政策的把握和理解的局限也可能使企業遭受政策風險,這部分風險稱為政策變化風險。
2、經營風險。納稅籌劃是一種符合法律政策的預先謀劃,具有較強的事先性、計劃性、及時性。一方面,納稅籌劃是對企業未來所處環境的一種預測,如果這種預測和未來實際環境不相符,便會容易導致納稅籌劃活動的不成功。另一方面,納稅籌劃是對不相同的稅收政策進行選擇和靈活運用的一個活動。
納稅籌劃一經選定某項稅收法律和政策,企業以后的生產經營活動只有符合所選稅收法律政策的要求,才能夠享受該項稅收法律政策的優惠待遇。一旦經營活動本身發生改變,就很可能會失去享受優惠待遇必備的特征,因而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納稅籌劃目標,而且還有可能加重稅收負擔,最終導致納稅籌劃的失敗。
3、執法風險。執法風險一般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稅收法律法規及政策的不完善可能會引起稅務執法部門稅收政策的執行偏差。這是由于很大部分稅收政策都只對于其基本層面做出了相關規定,具體的稅收條款和設置卻不完善,稅務機關和企業對同一稅收政策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差異。二是一般情況下稅法對具體的稅收事項會留有一定的可變范圍,在這個范圍內,稅務執法機關則擁有了裁量權,這也為稅務執法的偏差提供了可能。三是一些稅務執法人員對企業納稅活動有抵制心理,對納稅籌劃在認識上存在偏見。四是原本被政府默認的避稅方式突然被查處和抵制,致使企業納稅籌劃的失敗。
4、制定和執行不當風險。制定和執行不當風險指納稅籌劃在具體制定和執行環節所產生的風險。主要包括:一是納稅籌劃方案本身存在一定問題,導致相應執行結果只能是失敗;二是在納稅籌劃方案執行的過程中,有些部門和人員合作工作不協調也會產生納稅籌劃風險;三是納稅籌劃方案在執行過程中的半途而廢或不徹底,及執行手段不合理,都會導致納稅籌劃活動失敗。
二、我國企業納稅籌劃風險管理的現狀分析
1、企業風險管理和防范意識較低。目前,我國很多企業對納稅籌劃沒有正確的理解,認為降低稅負負擔就是降低所納稅款的絕對數額,而沒有考慮其他的成本,于是鋌而走險,偷稅漏稅,而忽視了企業的經營狀況和經營業績,使企業面臨較大的經營風險。因為,偷稅漏稅等違法行為一旦被查出,企業就會面臨嚴厲的處罰和財務風險,結果適得其反。同時,企業也缺乏相關管理人員在納稅籌劃風險管理方面的支持與引導。
2、納稅籌劃人員及其風險管理人員的總體素質不高。納稅籌劃是一項綜合性和科學性極強的工作,納稅籌劃的成功與否與籌劃人員的素質息息相關。有效合理進行納稅籌劃要求籌劃人員要具備和綜合運用相關知識,納稅籌劃人員既要具備納稅籌劃本身的技能,包括稅收、管理、財務、會計和法律等相關知識,同時也要熟悉企業的經營管理知識和技能,即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把握和精通納稅籌劃過程中的風險管理,合理高效節稅,使企業獲得最大收益。
目前,納稅籌劃在我國還處在起步階段,納稅人員對納稅籌劃本身的業務掌握程度還不高,懂得相關籌劃理論知識的人,又缺乏相關的判斷和管理能力,因此從事納稅籌劃及其風險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并不高,再加上企業對納稅籌劃人員的培訓不到位、不及時都使得企業由于缺乏納稅籌劃的人才環境而面臨較大的風險。
篇10
[關鍵詞] 合理節稅 合理避稅
納稅籌劃是一種理財活動,也是一種策劃活動。而人們的策劃活動總是為了實現一個目標而進行的,沒有明確的目的就無法進行策劃。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造成了納稅人的納稅觀念意識和行為意識的淡薄。我國已經歷了幾十年的計劃經濟體制,在計劃經濟體制時期,國家不重視稅收經濟杠桿的作用。這給眾多的納稅人造成納稅不重要、納稅籌劃更沒有必要的觀念。目前,中國在入世參與國際市場大競爭的背景下,作為中國的企業一旦成為獨立的個體,就必須要構造明晰的產權機制與強大的動力機制,參與到市場競爭中來。因此,以往上繳國家稅收就成為了企業的成本支出,要通過深入研究納稅籌劃的各種手段予以控制。只有這樣,現代企業才能在市場大競爭中處于優勝地位。
一、納稅籌劃的興起
納稅籌劃并不是自古就有的,它是一定歷史時期的特定產物。所謂“納稅籌劃”一詞來源與西方國家19世紀中葉,意大利的稅務專家就已經出現,并為納稅人提供納稅咨詢。在納稅籌劃的歷史上,歐洲稅務最早成立了聯合會。它極大的促進了納稅籌劃行業的發展。1959年在法國巴黎,由5個歐洲國家的從事稅務咨詢的專業團體發起成立,使稅務顧問和從事稅務咨詢及納稅籌劃的人有了自己的行業組織。這一方面說明在這些國家納稅籌劃得到了政府的認可,同時也說明該行業開始通過自己的行業組織來規范該行業的發展。這表明包括納稅籌劃再內的稅務咨詢業務在歐洲走向自己的道路。
而在我國,對納稅籌劃的研究卻很少,一是主要緣于市場經濟體制建立比較晚,納稅人的獨立經濟利益主體身份沒有充分體現出來;二是人們對納稅籌劃的思想認識偏激,把納稅籌劃等同于稅收欺詐,尤其是新聞出版對避稅方面的書籍由于擔心被政府部門審查,一度將納稅籌劃方面的理論研究書籍視為“禁書”,將其打入“冷宮”。直到改革開放和十四大確定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后,人們的認識才逐漸發生了一些改變:從恐懼到接受,從接受到研究,從研究到應用,逐步對納稅籌劃形成了一些共識。
二、納稅籌劃的概念
什么是真正意義上的納稅籌劃?目前觀點不一,但基本內涵是一致的。首先應當肯定的是、納稅籌劃不等于逃稅。逃稅是建立在對稅法不理解違法的基礎之上的。這與納稅籌劃有著本質的區別。從納稅籌劃的概念可以看出,納稅籌劃是指納稅人在稅法規定允許的范圍內,通過對經營、投資、理財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盡可能的取得節約稅收成本和稅收收益。從目前的情況來講,企業最好還是委托中介機構完成這個籌劃,這是與我國實際情況相吻合的。因為我國在稅收政策的傳遞渠道和傳遞速度方面,還不能滿足納稅人進行納稅籌劃的要求,也許企業得到的稅收政策是一個過時的政策,而實際政策已經做了調整。若不及時地了解這種政策的變化,盲目采用納稅籌劃,可能會觸犯稅法,這就不是籌劃了,而可能就是偷稅。很顯然,納稅籌劃是企業的一個最基本的經濟行為,是以不違反國家現行的稅收法律、法規為前提的,否則,就成了稅收違法行為。因此,納稅人應該具備相當的法律知識,尤其是清楚相關的稅收法律知識,知道和懂得違法與不違法的界限。納稅籌劃的目的之一是要減輕稅收負擔,而偷稅、漏稅、抗稅、騙稅、欠稅也都可以減輕稅收負擔,但它們之間是有合法還是違法犯罪的嚴格區別的,企業只有分清楚這其中的差異,才能更好地進行納稅籌劃,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目標。
三、納稅籌劃的實現意義
筆者認為:納稅籌劃作為納稅人的一項權利,在我國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管理者和財會人員所接受和運用。改革開放以來,國內三資企業在利用納稅籌劃實際合理節稅上對國內企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企業開展納稅籌劃是以符合稅收政策導向為前提的,不僅有利于正確發揮稅收杠桿的調節作用,而且還有著充分的理論依據,對我國現行企業而言,在財務管理活動中開展納稅籌劃工作,具有以下的意義:
1.有利于減少企業自身的“偷、逃、欠、騙、抗”稅等稅收違法行為的發生,強化納稅意識,實現誠信納稅。納稅人都希望減輕稅負。如果有不違法的方法可以選擇,自然就不會做違法之事。籌劃的存在和發展為納稅人節約稅收開支提供了合法的渠道,這在客觀上減少了企業納稅違法的可能性。
2.有助于優化企業產業結構和投資方向。企業根據稅收的各項優惠政策進行投資決策、企業制度改造、產品結構調整等,盡管在主觀上是為了減輕稅收負擔,但在客觀上卻是在國家稅收經濟拉桿的作用下,逐步走上優化產業結構和生產力合理布局的道路。
3.有助于提高企業自身的經營管理水平,尤其是財務和會計的管理水平。如果一個國家的現行稅收法規存在漏洞而納稅人卻無視其存在,這可能意味著:一方面納稅人經營水平層次較低,對現有稅法沒有太深層次的掌握,就更談不上依法納稅和誠信納稅;另一方面意味著一個國家稅收立法質量差,如果稅收法規漏洞永遠存在,這又怎能談得上依法治稅呢?
4.有利于完善稅制,增加國家稅收。納稅籌劃有利于企業降低稅務成本,也有利于貫徹國家的宏觀經濟政策,使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有機結合,從而增加國家稅收。比如納稅籌劃中的避稅,就是對現有稅法缺陷作出的昭示,暴露了現有稅收法規的不足,國家則可根據稅法缺陷情況采取相應措施,對現有稅法進行修正,以完善國家的稅收法規。
四、納稅籌劃應注意的問題
在具體實施稅收籌劃的過程中,影響企業納稅籌劃的因素很多很多,其中有稅收與非稅收因素,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稅收籌劃時,要由上而下,由粗到細,逐漸達到所期望的效果,所以在進行納稅籌劃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問題:
1.注意培養正確的納稅意識,建立合法的籌劃觀念,以合法的稅收方式,合理安排經營活動。作為一個企業,它是整個社會中的一員,依法納稅是其基本職責。企業也只有依法納稅,才能得到政府的支持,反之,將受到政府的處罰。
2.全面了解與投資、經營、籌資活動相關的稅收法規 。決策時不可忽視籌資、投資和分配過程中的納稅問題;決策時需要提供納稅信息;納稅籌劃同樣離不開財務決策常用的方法和手段,如定量和定性分析等。
3.納稅籌劃應具備超前意識。開展納稅籌劃,納稅人必須在業務發生前,準確掌握這項業務有哪些過程和環節,所涉及哪些稅種,哪些優惠政策。
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5.納稅籌劃要具備自我保護意識。開展納稅籌劃,納稅人必須具備自我保護意識。既然納稅籌劃是在不違法或非違法的前提下進行,那么納稅籌劃的行為離不合法越遠越好。
6.注意稅收與非稅收因素,綜合衡量籌劃方案,處理好局部利益與整體利益的關系。
7.保持賬證完整。就企業納稅籌劃而言,保持賬證完整性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原則。
8.任何企業都需要進行納稅籌劃。但是,納稅籌劃需要支付成本,承擔風險,并不是所有企業都具備條件。一般說來以下類型的企業更需要開展納稅籌劃,獲得的收益也較大:①新辦或正在申辦的企業。這類企業有足夠的稅收籌劃空間。企業創立開始或新增項目開始就開展稅收籌劃,可以充分享受國家相關的優惠政策。 從而有獲利的空間。②財稅核算比較薄弱的企業。企業財稅核算比較薄弱,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缺乏嚴格的財稅核算內部控制制度;二是財會人員業務素質不高,不能準確進行財稅核算。而這兩個方面都容易引發財稅風險,稍不留意就會造成巨大的財務損失。這類企業應及早規范財稅核算,開展納稅籌劃,防范財稅風險。③資產規模和收入規模較大、組織結構紛雜、經營活動復雜、涉及的稅種及稅收政策復雜的企業,其籌劃的空間較大。而這類企業一旦出現問題,稅收損失也較大。比如,許多跨地區、跨行業的大型企業集團,可以充分享受納稅籌劃的好處。這類企業如果沒有進行納稅籌劃,一旦某個問題處理不好,可能遭受巨大損失。因此,這類企業最值得花費人力、財力做納稅籌劃。
總之,納稅籌劃是在國家法律、法規及政策允許的范圍內,最大限度地降低或減小稅負,最大可能地多獲取利潤或取得更大利益。也就是說,企業進行納稅籌劃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籌劃所進行的一系列操作,必須與稅法精神相符。因此,不管如何籌劃,有一點我們必須明確,那就是必須正確認識籌劃的范疇,劃清合法與違法的界限,嚴格區分納稅籌劃與避稅、逃稅、騙稅的關系,不可把合法籌劃和違法籌劃混為一談,與籌劃的初衷相悖,偏離合法籌劃的軌道。
由此,筆者認為,任何企業的納稅籌劃必須遵從三條原則:首先,所制定的籌劃方案要獲得稅務機關的認可,只有在稅務機關認定合法的前提下,才能付諸具體行動;其次,要向稅務機關提出相應的書面申請,由稅務機關進行審查審批;第三,對于一些特定的或特殊的籌劃方式,應在與稅務機關達成共識后方可操作。也就是說,企業在進行納稅籌劃時必須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納稅籌劃所進行的一系列操作,必須與稅法精神相符合,進行納稅籌劃必須有法可依,向稅務機關提供合法的納稅籌劃依據和構成要件。當然,由于企業的情況不同,加之稅收政策和籌劃的主客觀條件時刻處于變化之中,因此企業在進行稅收籌劃時,不可能找到相同的或現成的方案,這就要求籌劃者必須從實際出發,因地、因時制宜地設計具體的籌劃方案,力求在法律上站得住,在操作上行得通。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