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的歷史課程范文

時間:2023-08-24 17:42:2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的歷史課程,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中的歷史課程

篇1

[關鍵詞]互動探究教學法 歷史教學 課程改革

“互動探究教學法”是指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根據教材內容,組織和引導學生用類似歷史學家研究歷史的方法,即收集歷史資料并運用歷史資料,去分析問題,作出合乎邏輯解釋的學習方法。即在教學過程中創設一種類似科學研究的情境或途徑,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主動地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對大量的信息進行收集、分析、判斷,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

一、“互動探究教學法”的三項特征

第一,互動探究教學法不是把學生當作被動的接受器,把現成的認識成果填到學生腦子里,而是把學生當作主動參加知識獲得過程的能動者,關注的是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強調的是如何得出歷史結論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結論本身。這種方法要求引導學生在收集、整理、比較、篩選、分析、歸納、運用史料的過程中,不僅掌握基本的史實、概念,同時了解歷史研究的基本理論、方法和過程。這種學習方式正符合現代教學論。

第二,歷史知識具有綜合多樣性的特征,其內容涵蓋了政治、經濟、軍事、民族關系、對外交往、科技文化、社會生活、風俗民情等各個領域。歷史發展的千變萬化,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探究天地和思維空間。歷史知識的過去性特點,表明要認識歷史,只能憑借前人以各種方式遺留下來的史料,如歷史遺址、遺跡和文字材料等。這些反映和記錄人類社會歷史進程的豐富的史料,更為歷史學科進行探究性學習提供了良好的獨特的優勢條件。因此,歷史教學中引入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廣泛收集、接觸教材以外眾多的史籍、文獻和實物等史料,讓他們學會對史料的分析、判斷,從而弄清歷史事件和現象是如何發生的,是如何影響其他歷史事件的發生,教材的結論是如何得出的,并初步分辨出哪些文獻和證據是可信的等等,可以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正確認識歷史的科學方法。

第三,從教育心理學來看,學習是認知的過程,也是滿足學習者心理需求的過程。根據初中生的身心特點,創設問題情境,滿足其探索求知欲;激發和保持學習興趣,形成自學能力的探究精神,應當成為初中階段學習的主要任務。使學生具有正確的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敢于質疑和提問,有探索精神和初步的研究能力。互動探究性學習強調將學生引導到問題情境中去,促使他們去發現問題,積極探究,自主解決問題,這即符合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也符合初中階段學生學習的目標。

二、“互動探究教學法”在教學中的應用

歷史課堂教學中,根據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運用“互動探究教學法”對教材內容進行了挖掘、整合,對課堂教學形式進行重新設計,采用“創設探究體驗反思”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具有自主和自由學習的時間和空間,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學習,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探究能力。具體應用過程由創設情景――合作探究――引領點撥――反思交流四個環節構成。

1.創設情景

創設虛擬歷史情境,培養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根據教學內容,虛擬某一歷史時期的情境,讓學生設想自已是在這一時期中的歷史人物,例如可以是科技工作者、商人、藝術家等等,要求是要符合這一歷史時期人們生活的實際。具體做法為,先讓學生看教科書,然后分別扮演角色,開展辯論和表演,教師只是穿插其中。這樣的教學方式下,課堂以學生為主,從而使學生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這樣的課堂教學,由于虛擬了歷史情境,幫助學生營造和維持了學習過程中積極的心理氛圍,使學生身心始終處于最佳狀態,思維活躍,興趣盎然。從課后調查來看,學生非常喜歡這樣的課堂教學形式。

2.合作探究

互動探究學習應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學活動,教師要精心組織安排,搭建表演舞臺,創設探究體驗空間,引領探究方向,提供探究素材,留足探究時間。而學生在老師指導下自主學習相關的課文內容和參考資料,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去發現未知,在新經驗與原有知識經驗的相互作用中誘發疑問,在“不憤不啟,不悱不發”的境界中進一步增強其探究心理和嘗試探究行為的過程。在此基礎上再由教師對學生普遍存在的有疑惑、有爭議、認識模糊的問題,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在爭論中得出正確的觀點,形成正確的認識。如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戰爭史的內容或重大的歷史事件,講這一類內容時,我打破以前的常規思路即先分析原因(或背景),再講過程(或內容),然后分析結果、影響這種單一的學生被動接受的授課模式。我讓學生扮演當時大臣或謀士的身份,開展辯論,拿出決策。在合作階段,需要營造民主、和諧、自由的學習氛圍,這符合心理學“當學生被鼓舞和被信任能做重要的事情時學得最好”的原則。

3.引領點撥

在合作交流階段,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世界,激發探究興趣。從教育心理學角度看,與學生關系比較密切或學生比較關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學生注意和喚起學生的需要。因此,在上課時,應努力將歷史課程內容與學生感興趣的現實問題掛鉤,吸引學生注意。例如,在講科舉制時,我首先讓學生討論科舉考試制度的利弊,讓他們談談對目前的考試制度有什么建議,由于關系到每位學生切身利益的大事,當然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小組合作學習中學生紛紛各抒己見。盡管有的建議顯得幼稚,但也不乏創新思維的火花。通過討論、爭辯,學生學習積極性大大提高了,有效地提高了教學效率。在這一階段,教師要適時點拔,把握好“導”的尺度。讓學生互相討論,決不是放任自流,教師要善于針對學生的實際,因勢利導,因時而導。對思想上有認識模糊甚至錯誤的學生,要及時引導使之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4.反思交流

反思交流階段是前三個階段的升華。教師要在課程內容完成之后對教學內容與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促使學生進行適當的反思。歷史課堂教學的反思可分為課內反思和課外反思兩個方面。課內反思是學生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的再現、再思考,并能提出有價值、創新的問題以及獨到的見解。課外反思是學生運用課內所學知識去分析、解決社會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并付諸實踐,從親身實踐中達到知與行的統一和升華。從而使思想政治真正落實到學生思想覺悟和實際能力的提高上,最終達到“育人為本”的根本目的。

杜威認為:“課程(教育的內容)是孩子在走向社會前的所有經驗。”學校的教育直接決定著每個孩子是否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而原來用“接受性學習”的方法來學習“確定的知識”,己很難使教育所培養的人才具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也很難具有應對21世紀社會的急劇變化、不斷創新的社會變革能力。因而在教學中改變學生被動、單調的學習方式,探索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學習方法,是素質教育和客觀要求,也是課程改革中的個迫切任務,更是新時期對教師自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篇2

關鍵詞:初中歷史;活動課;探究;實施

歷史活動課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分析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同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設置活動課能夠彌補我們在常規歷史教學中的不足和問題,營造常規歷史課所缺少的學習和探討環境,為學生自我思考和探究創造一個相對自由和寬松的環境,同時,歷史活動課能為學生提供大量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而且有利于學生團結合作精神的形成,但我們當前的歷史活動課還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這就需要老師努力探索,做好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施。

一、當前歷史活動課存在的問題

1.不重視歷史活動課教學

從教師方面來看,在我們長期的教學中,老師注重的是教的過程,對于讓學生參與教學,開展合作教學或者共同探討等活動更是少之又少了,許多老師都覺得活動課是不是在走過場,把時間留給學生是否真的能完成教學任務,會不會有更好的效果。大部分老師從思想上放不開,沒有真正認識到活動課的重要性,也就不愿意花時間去研究和實施活動課。從學生方面來看,歷史課長期以來處于不被看重的地位,不在三大門主科的范圍內,大多數學生認為歷史課不必投入過多的時間和精力,只要死記硬背就可以了,在學校以升學率為主要目標的情況下,學生重視的也只是標準答案和最后的分數,對于活動課程也沒有太在意。

2.不以學生為主體

在進行歷史活動課的時候要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要以學生為主體,老師作為指導者去完成,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活動、思考,自主探索和實踐,在活動中去體驗和親近歷史,最終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但往往有些活動課只是老師在活動,老師作為主體和主導者,學生只是參與者,沒有發揮出主體作用,結果還是達不到活動目的。

二、歷史活動課教學的具體實施策略

1.表演型活動

初中階段是學生過程的一個過渡階段,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既有童年時代的活潑好動,思想和心理也開始發展和成熟,因此,融合了肢體表達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的表演型的活動課程正符合初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在表演時,老師要把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作為主角去活動,老師則作為指導者給予學生一定的指導,但是不能過多干涉,如果干涉太多,活動就會變成是學生按照老師的指定去完成任務,表演也就失去了真正的價值。表演型活動按方式不同也可以分為編演歷史劇、講故事、知識競賽等幾種形式。例如在學習“秦王掃六合”這一課時,可以編演一部歷史短劇,設計好臺詞和角色分配,讓學生通過角色表演來感受秦王統一六國的情境,感受當時的時代背景,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

2.操作型活動

新課標指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操作實踐都是重要的學習方式。歷史作為一門研究人類自身活動的學科,除了人物和故事之外,還包括文物、景物等,但是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有些歷史文物由于人為和自然的一些因素,慢慢地在損壞和消失,有的甚至已經無法復原,而人類歷史發展的這種不可再現性也決定了歷史學科在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方面比其他學科要困難得多,但也正是因為這樣,歷史相對于其他學科來說,有著其他學科所不具備的培養動手操作能力的優勢,再加上初中學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喜歡探究新鮮的事物,所以操作型活動就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例如在學習“宋元文化”這一課時,老師可以通過帶領學生參觀造紙工廠或者是帶學生去制作陶瓷,讓學生感受四大發明和宋元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華歷史的發展歷程,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探究型活動

在歷史課的學習中,學生不僅要記住那些歷史事件和人物,更要學會感知和理解歷史,學會對過去發生的事情和歷史規律進行分析和理解,并從中得到一些對人生有意義的啟發和經驗。通過在歷史活動課中進行探究型活動,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學會發現問題,然后通過查找資料,主動探索研究分析,與他們人進行合作探討,最后得到解決辦法,得出正確的歷史觀和人生觀,這個過程就是學生進步和成長的過程,不僅能讓學生積累到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意義重大。總而言之,歷史活動課的開展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因此,老師在教學中要努力挖掘和探索,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教學實際,采取恰當的措施,總結和吸取經驗教訓,設計靈活有效的活動課程,提高教學質量,發揮歷史活動課的真正意義。

參考文獻:

[1]凌春梅.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活動實施途徑微探[J].教育實踐與研究(B),2015,(02):59-60.

[2]邢艷莉.對初中歷史活動課實施策略的探討[J].才智,2013,(29):16.

[3]趙蕊.初中歷史活動課的現狀與實施策略[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2,(01):194.

篇3

一、教師要探索隱性目標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的角色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教書匠”和“機械執行者”,而應該是教學的“研究者”,“從教學與課程的關系來看,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具有課程意識和參與意識,要求教師提高課程開發的能力。所以,作為一名歷史教師,積極主動地開發、豐富、研究中學歷史課程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一般來說,隱性目標包含倫理、道德、情感、人格、精神、價值觀等一系列問題,解決這些問題是人文學科責無旁貸的任務。歷史學科是最基本的人文學科,這種學科性質決定了歷史教育要關注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塑造和思想境界的建設。《初中歷史課程標準》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中明確規定:使學生“初步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意識”。據此,歷史教師要依據“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要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從某種意義上說,能否使學生樹立和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關乎歷史教育的成敗。

以“中國古代科技史”的教學為例。通過教學,教師要使學生基本了解中國古代重要的科學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萌發對中國歷史文化的認同感,感受中華文明對世界文明發展的巨大貢獻和對人類社會進步的推動作用。另外,教師還要對中國傳統科技與西方近代科技的區別進行分析,使學生初步明確中國傳統的科學技術由古代領先轉向近代落后的原因,即著名的“李約瑟之謎”的謎底。這樣做,一方面使學生意識到中國古代優秀的科技成就中所隱藏的不足,即重經驗輕實驗、重綜合輕分析、重實用輕理論;另一方面,還有利于糾正長期以來我們對歷史上的科技成就表現出的過分沾沾自喜的錯誤觀念。只有面向世界的教學,才能培養學生的世界眼光,使學生樹立奮發圖強、為復興中華文明而自強不息的意識和精神。

以上事實告訴我們:歷史教師對于沿襲多年的傳統說法,不應該不加分析地全盤接受,而應該尊重事實,盡可能真實地再現歷史,揭示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當歷史事實與人們已有的認識不相符時,需要改變的是人們的認識,而不是歷史事實。這也正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表現。只有教師具備了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精神,才能引導學生學會用實事求是的思想方法認識人類社會,汲取智慧,陶冶品性,繼承文明,激勵上進,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實現精神教育的隱性目標。

二、教師要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初中歷史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歷史課程改革應有利于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倡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勇于提出問題,學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改變學生死記硬背和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要實現這一目標,歷史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使學生由傳統的接受性學習,轉變為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這是實施新課程教學的一個重要切入點。教師怎樣才能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筆者認為以下做法值得借鑒。

(一)范式引領

所謂“范式引領”就是教師在課堂上選取那些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歷史內容進行講解,以此作為范例幫助學生舉一反三地理解學科知識中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原理,并借助于這些原理和學習方法的“遷移”實現活學活用。

(二)激發興趣

歷史課程中有許多豐富的、精彩的片斷和內容。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片斷和內容,通過多種教學手段和形式,如,創設故事情境、媒體情境、表演情境和對話情境,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濃厚興趣。在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多種渠道收集相關資料,開闊歷史視野,指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要不斷啟發學生的思維,不斷鼓勵學生的學習表現,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使學生在激勵性評價中享受成功的喜悅。

(三)鼓勵并指導學生撰寫歷史小論文

這種做法不僅可以培養學生收集、篩選文獻資料的能力,還能鍛煉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因是初中學生,教師不必對論文的寫作規范和篇幅作過多要求。在論文的選題和立意上,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同時,教師要注意教導學生做到“論從史出”“史論結合”,杜絕不合邏輯推理的“標新立異”

三、教師要提供歷史與現實對話的平臺

目前,學生不重視歷史、不喜歡上歷史課的現象在許多地區普遍存生。歷史課程和教學與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嚴重脫節,可以說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怎樣才能改變這一狀況?《初中歷史課程標準》指出:課程內容的選擇應“增加貼近學生生活、貼近社會的內容”。這就要求歷史教學緊密聯系現實,提供歷史與現實對話的平臺。

歷史與現實的對話,其實質就是在現實社會這一獨特的“情景”氛圍下,基于已有的社會認知,通過人和人的思想碰撞,理想與現實的交流,歷史與現實的貫通,實現社會個體對歷史內容進行現代“意義”的自我建構。

司馬遷寫作《史記》,其原則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鑒》,其目的為“鑒于往事,以資于治道”;意大利歷史學家克羅齊更是明確指出“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可見,歷史與現實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學習歷史就應該從現實生活開始,而不是割裂歷史與現實的聯系,為歷史而講述歷史,對于這一點,中學歷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在現實這一大的社會“情景”下解讀歷史,我們會獲得更為廣闊的理解歷史的視角。

篇4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新課程;素質教育

當前新課程改革給中學歷史教學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更新教育理念,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以歷史課程標準為出發點,走出歷史教學死記硬背的誤區;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和創造能力等方面,已成為新時期歷史教學的新任務。課程改革需要教師積極主動的參與,并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式,實現教師角色的轉換。

一、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確立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

在教師教學的轉變中,觀念是最關鍵的,它對教學起著指導和統率作用。

1.要確立新的教學觀

新的教學觀要求廣大歷史教師理解、明確教學不僅是課程的傳遞和執行的過程,還是課程的創新與開發的過程。不僅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還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教師由教學的主角轉向“平等中的首席”,由傳統的知識傳授者轉向學生發展的促進者。教師的教學不僅要重視教學要達到的目的和所獲得的結果,而且還要重視為達到教學目的必須經歷的過程。教學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教會學生學習,重視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

2.要倡導“學生是主體”的學生觀

要確立:“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的理念,關注學生的情緒生活和情感體驗,關注學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養成。要把學生看成是發展的人,他們具有巨大的發展潛能。還要把學生看成獨特的人,他們不是單純的抽象的學習者,而且有著豐富個性的完整的人。同時,還要把學生看成是具有獨立意識的人,教師不可把自己的意志和知識強加于學生,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頭腦和意愿,他們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能幫助學生明白事理,掌握事物發展的規律。

二、實施以探究式學習為主體的多種教學方式

歷史教師應根據“課程目標”中有關“過程與方法”的總體目標,參照“教學活動建議”,實施以探究式學習為主體的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

1.教學中積極調動學生情緒,讓學生思維活躍起來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辦法使學生產生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使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帶來疲勞。教學中我精心設計導語,采取歌曲導入、故事導入、以舊引新等。

由于歷史的不可再現性,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努力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更要著力培養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尤其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去分析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又增加了學生學識,提高了學生能力。

2.提倡多種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

教學是教師教、學生學的統一活動,是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的指導下,積極主動地掌握知識、技能,發展能力,陶冶情操、美感,形成全面發展的個性的過程。隨著當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教學既可以通過師生間、學生間的各種直接交往活動進行,也可以通過印刷物、廣播、電視、音像制品、網絡等手段開展。

在學習中應該遵循學習的準則,提倡多種教學方式。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狀況及教學條件選擇教學方法。提倡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積極探索多種教學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應多層次、多方位地創造有利的教學條件,以利于教學方法和學生學習方法的改進,特別要為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

3.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

教師應積極運用教學掛圖、幻燈、投影、錄音、錄像、影片、模型等,進行形象直觀的教學。要努力創造條件,利用多媒體、網絡組織教學,開發和制作歷史課件,開展歷史學科的計算機輔助教學。歷史教學的內容中包含了極為豐富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教育因素,歷史教師有責任通過這些教育因素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教師不僅可以從歷史教學內容中充分挖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教育因素,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還必須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尊重和有意識培養學生的優良情感品質。教師還要發展學生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征。

篇5

關鍵詞:課程資源 建設 農村 初中 歷史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5)04-0219-01

初中歷史課程設置的目標是:通過義務教育階段歷史課程的教學,學生能夠掌握中外歷史的基本知識,初步掌握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對人類歷史的延續與發展產生認知興趣,感悟中華文明的歷史價值和現實意義,養成愛國主義情感,開拓觀察世界的視野,認識世界歷史發展的總體趨勢;初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成為擁有良好綜合素質的合格公民奠定基礎。課程設置的目標規定了初中歷史的教學方向,初中歷史的教學要圍繞這一方向搜集相關的教學資源展開教學。傳統意義上的初中歷史教學,多以課本為教學資源,以考試為主要目的,課程資源狹窄,使得學生的歷史知識匱乏,大大消弱了歷史課程的設置初衷,使得歷史課程的設置意義成為擺設。這就需要重新審視初中歷史的課程資源設置。這一點在農村初中歷史教學中尤為重要。農村的歷史教學長期以來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只是作為一門考試之前須要臨時背誦一下的科目來教學,教學資源更是匱乏。但是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為歷史課程資源的開發提供了很多有力的條件。下面就自己多年的經驗,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初中歷史教學資源的拓張。

一、挖掘鄉土歷史資源

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中要求:“充分開發利用鄉土教材和社區課程資源,小兔教材和社區課程資源對學生的歷史學習和歷史感悟大有裨益。”我們這里所說的鄉土教材和社區課程資源主要是鄉土歷史資源。它是指家鄉或故鄉的歷史,其范圍是可大可小的。大而言之,是指本市、本省以至鄰省的地區(如東北、華北、西南等的歷史)。小而言之,可指本村(屯)、本鄉(鎮)、本縣(區)的歷史。這些歷史資源與我們生活的地域息息相關,在群眾中廣為流傳,是為當地居民所熟悉的各種人文軼事。這些都是學生們所熟悉的歷史資料,這些事件的發生都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發生的。所以,通過這些鄉土歷史資源的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加容易的去理解整個歷史的發展。在歷史教育中,往往是學生學習歷史的向導,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豐厚的教學資源和學習題材。在歷史教學中能較好地利用鄉土歷史課程資源,可加強學科知識的實踐性,豐富歷史教學內涵,更可以擴展歷史教學的外延,增強學生探究知識的興趣,激發其熱愛鄉土的情懷,最終達到傳承社會方明,凸顯鄉土文化特征,真正實現歷史科學的教育價值的課程目標。

在挖掘鄉土歷史資料時,要注意兩點。第一、要有所區別,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我們在挖掘鄉土歷史資源時,注意區分算命、迷信、鬼神等糟粕的東西,吸收歷史事實的人文事件,盡可能地還原事實。幾千年的文化相承,在流傳過程中難免會產生虛夸的現象,所以,要根據當時的歷史時代特點,對歷史人物或者時間進行時代的還原。第二、要學會分門別類的去搜集鄉土歷史資源。使的搜集整理有序,有條理。可以簡單地分為:文物建筑類,歷史事件類,傳說類,古籍類,科學技術類等等。一方面使得搜集起來容易,另一方面也便于學生掌握。

二、網絡資源的延伸

當今的時代是一個飛速發展的信息時代,整個地球的信息資源成為一個巨大的信息庫。這個信息庫包羅萬象,各種信息資源都可以在其中尋找得到。隨著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農村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網絡已經深入到整個農村。電腦也不再是稀奇奢侈品,電腦已幾乎能夠普及。這些基礎設施的建立,為網絡資源的利用打下了一個良好的物質基礎,為網絡搜集歷史資源提供了保障。學校開設了微機課程,作為一項必修課,每年進行考察,計入總成績。使得學生在學校能夠學到基本的電腦使用技能。微機課程的開設為學生使用電腦進入網絡資源提供了技術支持。

我們在利用網絡搜集歷史教學資料時,要注意兩點:第一、要學會運用各種搜索引擎,利用搜索引擎來搜索需要的歷史資源。第二、要注意甄別歷史資源信息的真偽。網絡作為一個兼容并包的資源庫,既有優秀的資源信息,也摻雜有夸大、虛假的歷史信息。這就需要老師在搜集資源時,保障尋找信息的正確性、有用性。

三、家庭教育資源的補充

家庭教育資源,是指在學校以外,有家庭成員所掌握的教學資源或者家庭本身所具有的教育資源,如,圖書、雜志、報紙、文物等等。在我們廣大的農村,一個村子就是一個大的家庭,所以,家庭資源可以延伸為整個村子甚至范圍更廣。這些資源是分散的,不系統地,各家掌握也不盡相同。所以,在整理這部分資源時,要分類區別對待,系統整理。

四、廣泛閱讀各類報刊、雜志、書籍

篇6

關鍵詞:新課程 歷史教學 反思

新的歷史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思想。重新整合了歷史知識體系,淡化處理了一些學生難于理解的理論和概念。通過教材設計多樣的教學導入、學習探究、學習評價、動手實踐、主題活動等板塊,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在潛移默化中達到教育的目的。

作為歷史教師,縱觀人類歷史,對社會的認識雖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過,課堂不是可以隨意發揮的,畢竟是基礎教育的階段,應該嚴格按照 課程標準來授課。本人按照新課標、川教版新教材實際探索教學多年來,感到課程改革帶來的是全新教育理念,既感振奮,又深感壓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遇到不少的困難及困惑,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將會直接影響教改的效果。

新課標,新教材,有新的思考與困惑,在此,個人將從教學與評價、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等幾個方面談談面臨的困惑和思考。

一、知識與能力的目標帶給我們的思考

目前達州市使用的初中歷史教材是由龔奇柱主編的川教版教材,該教材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最大的亮點就是特別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比如八年級下冊第七課《偉大的歷史轉折》中給出了這樣的培養目標“通過對歷史意義的評述,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實事求是的觀點分析問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以及從宏觀上把握歷史進程的能力”。從此描述來看,對學生能力培養的要求是很高的。對于初二學生來說,他們從未接觸過相關的哲學知識,他們難以明白什么是歷史唯物主義。正因為特別強調能力,反而忽略了對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重知識,輕能力的觀點固然不對;但是一味地為了培養能力而忽略知識儲備是否可取呢?值得商榷。歷史作為一門文字科目,學生要想具有各種分析、綜合、概括等能力,恐怕前提就是先要具備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行。雖然新課標不要求歷史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性。但是至少一個粗略的脈絡我覺得還是應該要讓學生知道,而且現在的高中新課改后,對學生歷史知識儲備的要求很高。如果初中不具備一定的知識積累,高中學習對學生來說是很困難的。因此我認為,初中教學既要注重能力的培養,同時也應該注重知識的積累,畢竟知識是根基。沒有根基的能力培養永遠是鏡中花,水中月。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帶給我們的思考

新課程標準認為歷史學習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積累歷史知識、從積累歷史知識到理解歷史的過程。通過課堂學習和課后活動,逐步感知人類在文明演進中的艱辛歷程和巨大成就,逐步積累客觀、真實的歷史知識;通過收集資料、構建論據和獨立思考,能夠對歷史現象進行初步的歸納、比較和概括,產生對人類歷史的認同感,加深對人類歷史發展進程的理解,并做出自己的解釋。注重探究式學習,勇于從不同角度提出問題,學習解決歷史問題的一些基本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練為主線是我們遵循的一般原則。但隨著學生發散思維的增加,教師往往有收不住之感,你千方百計向某個方向引導,學生偏與老師想的不一致,甚至離題萬里。特別是需要學生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分析評價歷史人物的時候,學生更難引導,但老師又不能用唯一的答案來強制學生接受。這樣我們既想培養學生發散思維,但是又不敢過于放開。開放式的課堂很好,但是這樣我們很難完成教學任務,畢竟我們還要遵循新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而且現在歷史課程內容很多,不管是課內知識的掌握,還是課外活動的開展都需要大量時間,所以很多時候新課改就變成了一句空話。新課改也就變成了新瓶裝舊酒了。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帶給我們的思考

2001年7月教育部頒布的新《歷史課程標準》,從各個層面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特別是在課程目標的設置上,將歷史教育功能的核心價值定位于“[1]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更是站在當今知識經濟時代和學習化社會已形成的高度上,一切以強調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為本,這正是歷史教育本質功能的回歸。價值觀教育取代傳統的政治思想教育,更具有理論的科學性與實踐的可行性意義,也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難點。

雖然在教材中有很多課都是培養學生的價值觀的。比如八年級下冊的《艱苦創業的民族的脊梁》,這樣的課文是很能感染學生的靈魂的。但在教學評價時,我們并不會考慮學生的價值觀是否發生變化。所以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學要么變成政治教育,要么就成為新課改的一種噱頭,沒有任何意義。

四、教學與評價帶給我們的思考

歷史教學評價不僅要考察學生在歷史知識、歷史技能的掌握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變化等方面是否達到《標準》的要求,還要注意考察學生歷史學習的過程與方法,避免將歷史知識的掌握程度作為惟一的評價內容。評價方法應具有科學性、靈活性和實踐性。要綜合采用觀察、記錄、調查、訪問、討論、作業、測驗、考試、評議、檔案、自我評價、家長評價等多種方法進行評價。評價結果應及時反饋給學生,以便及時改進學生的學習。

從評價功能到評價對象和方法,我們發現新課程的評價標準的確很有特色。評價內容全面,評價方法多樣。不過在中考的制約下,家長、學校、教師都面臨升學的壓力,社會對一個學校的評價也都涉及到升學率問題。在這種情況下,初中新課程的歷史教學,學校、教師極有可能回到原有教學方式。事實上,幾乎所有的學校對教師教學水平的評價,都以其所教班級的考試成績作為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標準。但隨之而來的問題是:由于學校評價教師只看學生筆頭考試的成績,只重視考試結果,甚至把這作為教師評優晉級的最主要衡量標準,教師也就只有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學生的筆頭考試成績,想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水平也就難上加難。

不過,可喜的是,歷史新課程已經在順利的實施中,學生的學習形式發生了改變。雖然學生還是以聽老師講課為主,但合作、探究、體驗、交流的學習行為融在其中,這些教學模式能開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知識的運用能力;也能培養學生的思維、想象、動手、創新、合作、競爭能力和掌握收集處理材料的能力,為學生順利進入到高中歷史的學習作了一定的鋪墊。

我們將用愛迪生的話來勉勵自己:“失敗帶給我的經驗與收獲,在于我已經知道這樣做不會成功的證明,下一次我可以避免同樣的錯誤了”。

參考文獻:

篇7

[中圖分類號]G6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0457―6241(2012)09―0036一06

翻開201 1年版《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頓覺一新。新版歷史課程標準要比老版課標更符合課程編制的相關理念。具體來說,新版歷史課程標準的編制有什么特色?從課程實施的視角出發,怎樣才能保證歷史課程標準的成功實施呢?

一、新版歷史課程標準編制的特色

所謂課程編制,是為了更好地實施某一課程,根據相關的課程編制理論,在課程目標指引下,分析影響課程設計諸因素,對學科課程進行的整體設計。以課程編制的視角評價課程標準,就需要從是否有利于課程實施方面,分析課程標準的目標設計、課程內容選擇、實施建議要求等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1.課程性質、目標定位準確,符合我國基礎教育階段歷史教育的目的

新版歷史課程標準在繼承老版課標關于義務教育階段歷史教育的公民教育、人文教育性質的基礎上,強調歷史課程的“思想性”“基礎性”“人文性”“綜合性”,明確指出“培育具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公民,是時展和社會前進的需求,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長和全面發展的需要”。課標認為,“歷史課程是人文社會科學中的一門基礎課程”,以“普及歷史常識為主,引領學生掌握基本的、重要的歷史知識和技能,逐步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為學生進一步的學習與發展打下基礎”,“使學生掌握中外歷史的基本知識,初步具備學習歷史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這表明,初中階段主要是學習最基礎的歷史常識,為高中的繼續學習打基礎,或者使學生擁有生活必備的基礎性歷史常識。課標強調歷史教育具有明確的社會教化目標,“使學生通過歷史學習,增強對祖國和人類的責任感”,具體方式是“將正確的價值判斷融入對歷史的敘述和評判中”。這比老版課標“套話式”的表述更具有可行性,體現出歷史學科“寓教于史”的特點,有助于學生在具體史實的學習中形成正確的歷史意識和價值觀。上述認識較好地融合在整個課標的編制中。

在課程目標定位上,新版課標繼續以三維目標作為歷史課程實施的基本目標,在具體內容設置上,明顯要比老版課標敘述翔實、明確。老版課標未能結合初中生的心理、學習特點,只是空洞的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一般表現敘述了一遍。新版課標則較為準確地根據初中生的認知狀況,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將“知識與能力”與“過程與方法”目標分別細化為5個方面、“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細化為6個方面進行敘述,這有助于實施者的理解和操作。

2.課程內容的確定、表述較老版課標設計具體,便于未來的實施

老版課標在課程內容設置上的缺陷是內容的概要性、跳躍性,內容目標表述的簡約性、抽象性。這容易為教科書編寫者選擇判斷學習內容帶來困惑。課程內容敘述過于抽象,也容易造成紙筆測試時,考試評價以教科書為依據。新版課標一改上述弊病,有助于未來的實施,試選擇新老課標對隋唐時期內容標準的敘述進行比較。

了解隋唐科舉制度的主要內容。列舉“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評價唐太宗。知道武則天和“開元盛世”的基本史實。了解唐與吐蕃等民族交往的史實。以遣唐使、玄奘西行、鑒真東渡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老版)

知道隋朝的統一,了解科舉取士制度的創建和大運河的開通;知道隋朝滅亡的原因。知道唐太宗和“貞觀之治”,知道唐玄宗和“開元盛世”,初步認識唐朝興盛的原因。以文成公主入藏、鑒真東渡、玄奘西行等史實為例,說明唐代民族和睦與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通過經濟繁榮、開放的社會風氣和唐詩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會氣象。知道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知道唐朝滅亡后五代十國的局面。(新版)

乍一看,兩種版本的課標差別不大,但仔細分析,不難看出老版課標在內容選擇和目標的陳述上過于抽象、簡單,教師很難駕馭課標的宗旨。例如,如何“評價唐太宗”?關于唐太宗事跡,課程內容只涉及“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而唐太宗人物個性很復雜,僅憑借“貞觀之治”的主要內容,就想對唐太宗做出較準確的評價是不可能的。新版課標刪除了這一點。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標志,讓學生認識唐宋歷史之間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等變化的原因,需要了解安史之亂和五代十國的變亂。老版課標不選擇這些內容并不利于學生對唐宋歷史變遷的認識。新版課標增加了“知道安史之亂導致唐朝由盛轉衰;知道唐朝滅亡后五代十國的局面”,使這一段歷史更為完整。新版課標對內容目標的敘述較為具體,例如,對隋朝歷史內容設計為“知道隋朝的統一,了解科舉取士制度的創建和大運河的開通;知道隋朝滅亡的原因”,這種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有助于未來考試評價、教科書的編寫、教師對學習內容的把握。

3.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一線歷史教師的理解和教科書編寫者的操作

老版課標最大的不足是文本敘述過于空洞,研究者早就批評其是教學大綱的翻版,不利于操作實施。新版課標在文本的可操作性方面作出了巨大的改進。

第一,課程設計思路內容有助于實施者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和實施。

新版課標指出了課程標準編制的基本思路,這有助于一線教師和教科書編寫者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和實施。例如:新版課標強調歷史課程內容,“依照歷史發展的時序,在每個板塊內容設計上,采用‘點一線’結合的呈現方式。‘點’是具體、生動的歷史事實;‘線’是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通過‘點’與‘點’之間的聯系來理解‘線’,使學生在掌握歷史事實的基礎上理解歷史發展的過程”。這種設計思路,要求實施者在教科書編寫時或是在教學中,注意體現歷史時段敘述的相對完整,不能只想到知識點,還必須注意以點穿線,敘述或表達要幫助學生形成較完整的知識結構,這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歷史,理解歷史。

第二,從未來實施的角度出發設計編制三維目標。

就“過程與方法”目標來看,與老版課標空泛地概述不同,新版課標的表述比較具體,要求學生“學會從當時的歷史條件理解歷史上的人和事,并經過分析、綜合、概括、比較等思維過程,形成歷史概念,進而認識歷史發展的時代特征和歷史發展的基本趨勢”。這就指出,學習歷史不能背離歷史的情境,必須結合具體的史料、史實進行思考。缺乏具體歷史隋境的學習,或是站在當下的視閾解讀歷史,只會造成對歷史的誤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認識到,僅僅圍繞干癟的教科書文本,要想讓學生理解歷史是不可能的。

新版課標要求學生能夠“初步掌握解釋歷史問題的方法,力求在表達自己的見解時能夠言而有據,推論得當;學會與教師、同學共同對歷史問題進行探究與討論,能夠積極汲取他人的正確見解,善于與他人合作,交流學習心得和經驗”。第一次從學生的角度指明在學習中應注

意什么,這有利于教師在未來的課程評價中把握好“過程與方法”領域的評價內容與目標。

第三,課程實施建議翔實充分。

老版課標的實施建議多從理念上進行敘述,實施者很難把握課標的具體要求。例如,老版課標對課程評價內容與要求的敘述幾乎照搬《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以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解讀》。這些評價內容適用于所有的基礎教育學科,具有抽象性、概括性,未能與歷史學科特點結合,幾乎無法讓實施者進行操作。

新版課標則指出:“尤其是通過教師清晰明了的講述,使學生知曉歷史的背景、主要經過和結果,通過具體、生動的情節感知歷史,清楚地了解具體的歷史狀況。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問題,對歷史進行正確的理解,對史實做出合理的判斷。”這批評了課改以來一些教師單純追求教學形式、忽視歷史講解的做法。由于歷史教科書難以涵蓋具體歷史事件的細節內容,只有通過教師的講解與分析,才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把握具體歷史事件的背景、經過,更好地認識歷史事件的影響。

在教學方法選擇上,新版課標建議教師“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的特點,考慮到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師的自身特點,在相應的教學條件下,選擇和運用適當的教學方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的設計是關鍵點,它制約著學習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上述建議力圖改變一些歷史課堂只追求花架子,不考慮學習目標、學習內容的錯誤做法,這有助于教師提高教學設計水平,設計明確的課堂教學目標,選擇得當的教學方法,達成有效的教學效果。

第四,有助于編寫符合課改要求的教科書。

在教科書編寫建議上,新版課標提出:“從學生學習歷史和認識歷史的角度出發,力圖有利于學生的歷史學習。歷史教科書應對歷史進行正確的闡釋,采用活潑、形象的方式和通俗、準確的語言,陳述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各個時代的特征,使學生了解歷史是鮮活的、生動的,而不是抽象的、概念化的。”由此可見,課標編制者意識到教科書在課程實施中的重要地位與作用,要求教科書文本敘述生動、具體;認識到只有通過具體的歷史細節的描述,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才能“讓學生感知歷史情景,感悟歷史問題,了解歷史環境中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社會行為,理解重要歷史人物的思想和貢獻,認識重要歷史事件發生、發展的因果關系”。新版課標在我國第一次提出了明確的教科書編寫建議。課程改革的目標之一是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科書編寫也應適應這一要求。對此,課標建議:“要盡可能地引導學生通過教科書的學習,進入歷史情景,由淺入深地感受和認識歷史。歷史教科書的編寫應力圖做到線索清晰,重點明確,呈現方式多樣化,以利于學生從多種角度觀察和思考歷史,為學生的探究學習創造條件。”這些建議有助于教科書編寫者改變傳統編寫定勢,在編寫上應該盡可能關注文本的生動性、趣味性,關注學生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的培養。

第五,有助于一線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

新版課標認識到,“清晰的學習目標和評價目標是有效評價的關鍵”,要求評價者從三維目標的整體來確定評價目標,“將歷史課程每個板塊在這三個部分的要點列舉出來,并對每個要點進行可測量的描述”。課標一方面就三維目標三個部分的評價內容做出了說明;另一方面,就教師們評價實施中的弱項即“評價標準的制定程序”也給出了建議說明:“評價標準一般包括評價維度、表現水平的規定,以及不同表現水平的實際樣例。評價標準制定的程序包括:根據教學目標和內容以及學生水平確定評價目標和內容;選擇重要的內容作為評價的維度;為每一個維度劃分水平;確定每個評價維度各水平的評價標準,并用清晰、簡要的語言進行描述。”對于評價結果的解釋與處理,新版課標指出:“對于評價結果的解釋與反饋,要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進步,注重學生在知識掌握、能力發展、方法運用、問題解決、論證及表述等方面的提高,以及學習過程中的合作交流、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變化。”通過對評價結果的反饋,“使學生在了解自己學習結果的基礎上,總結學習經驗,揚長避短,建立自信,激發其內在的學習動力,更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上述評價建議是積極的,有助于教師認識到評價本身不是目的,重要的是對學生給予及時的、適當的、有針對性的鼓勵、指導和幫助。這種評價利于學生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助于他們良好個性的養成和未來學習的進步。

二、實施歷史課程標準應注意的

幾個關鍵點

2011版歷史課程標準最大的特點是力圖使課程標準具有可操作性,這種變化值得稱贊。但是有了較理想的課程標準,能否就一定保證課程改革實現課標所確定的目標呢?實際上,決定課程改革順利實施的因素很多,不僅在于課程標準的可操作性方面,還取決于課程內容選擇是否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教科書文本的編制是否體現課程目標的要求,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實施是否貫徹課程標準的精神,考試評價是否根據課程內容、圍繞課程目標來設計,等等。

從十年歷史課程實施的現狀分析,若想保證歷史課程順利實施,取得良好的實施效果,避免“穿新鞋走老路”,需要在教科書編寫和考試評價方面,以及在課程實施中做出以下變革。

1.考試評價能否真正遵循課程標準預設的目標要求

考試評價是衡量課程實施優劣的一個重要指標。在對課標解讀過程中,解讀者往往關注課程理念上的分析,這對于考試評價的實施無濟于事。從考試評價視角分析課程標準的特色,以及編寫者的良苦用心,可能有助于一線教師更好地理解課程標準,有助于各省市有關部門設計出符合課標要求的測評試卷。

傳統評價目標的依據是教科書中的知識點。課程評價則是對課程的合理性做出價值判斷,給課程決策者提供信息反饋,一方面利于課程設計者下一次的修訂,另一方面以便課程實施者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做出適當的控制與修改。課程評價包含兩個方面,一是對課程計劃與組織進行評價,二是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這里主要談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對學生學習成果評價的目標是衡量課標確定的三維目標是否落實、學生是否得到全面的發展,評價的依據不再是教科書中的知識點,而是課標中的目標和內容。其中的一個重要環節是通過對學生的考試測評,分析課程目標、課程實施等是否合理,有沒有達到課標預設的目標。

對于考試評價的目的,新版課標的定位非常準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學生學習歷史的過程和結果,激勵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的學業進步和全面發展,以及改善教師的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對學生歷史學習的評價目標包括“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部分。其中紙筆考試限于“知識與能力”的測試,“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測試,主要以定性評價為主,評價主要在平時教學的過程中進行,注重考查和記錄學生

在不同階段的狀態和發生的變化。這種評價是一種長時段的考察測量。對此,教師們應該有一個具體的計劃方案,否則,以紙筆考試代替定性評價,就有可能造成“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測量的落空。為了實現上述目標,紙筆考試應該圍繞課程標準確定的評價目標來設計試卷,而非依據教科書,教科書僅起著輔助作用。上述評價實施的建議合理可行,但評價能否利于課程實施,還取決于以下條件:

第一,試卷制作者應真正理解、把握具體課程內容目標中的“了解”“理解”“運用”的不同層次要求,試卷編制兼顧能力培養目標。

如果試卷在制作時,僅考慮教科書知識點的落實,考題類型以識記為主,課標中的能力培養評價目標就會落空。試題考核時只有兼顧能力培養目標,關注學生在解題時能否以歷史材料為依據來解釋歷史,處理材料題時是否注重證據,回答問題時能否較清晰地敘述分析某一問題,歷史試題才能發揮評價的作用。這樣我們才能判斷學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對歷史的理解能力,是否初步學會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值得注意的是,在閱卷上,評卷教師必須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避免只根據答案要點、不看學生語言表達是否通順、論證是否合理給分的舊習。只有這樣,學生在回答問題時才會積極主動的思考,而不盲目照搬教科書中的話語,從而使歷史學科成為一門思考的學科。

標準答案式的應試教育塑造了畸形的國民人格,對未來民主制度的建構不利。這種教育培養的學生“擅長放棄主體性,拒絕獨立的價值判斷,服從威權,按別人的思路行走;擅長在被規訓的壓力處境中生存。成為在集體和公務空間里說謊的能手;擅長從社會責任和義務中逃脫,因為在考試唯一標準的體制下,責任變得毫無意義”,“科學、民主和創新等人本主義價值,遭到了難以修復的重創”。

歷史教育是為了塑造合格的公民,合格的公民應該具備挑戰、懷疑、創新、想象等素質,這些素質均與應試背道而馳。筆者不是主張取消考試,而是主張歷史考試不應只以知識點的測量為基準。學習歷史更多是理解歷史,感悟人生。歷史是一種解釋,歷史解釋豐富多彩。正確樹立學生歷史解釋的能力,既離不開史料,也必須突破思維定式。應試教育方式把學生推人只有單一答案的世界,培養的學生千人一面。這顯然與課程改革的宗旨背道而馳。如果考試測評不作出變革,將制約歷史課程目標的順利實現。

第二,教師能否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按照課標的要求,對學生的“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目標進行考核。

這種考核難度很大,不可能在一堂課或者幾堂課內完成,歷史教師必須有耐心、細心、責任心,制定出一個可行的長期計劃。這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仔細觀察、鼓勵學生,創造良好的環境讓學生敢于表現,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將“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目標評價真正落在實處。

2.能否編制出利于課程實施、課程目標實現的教科書

雖然教科書只是實現課程目標的輔助手段,課程實施主要圍繞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標要求展開。但由于一線歷史教師長期以來缺乏課程開發的機會,不懂也不會開發課程。這是多年來的教育現狀造成的。在此情況下,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均離不開教科書的指導,缺乏其他歷史學習資源。所以,合適的反映課標要求的歷史教科書,將有助于歷史課程的實施。

目前的歷史教科書不利于歷史課程的實施,部分原因在于編寫者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需求,企圖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情況下,用簡潔、抽象的話語將幾千年的歷史盡可能多的概述出來。

若想順利實施歷史課程,教科書必須成為學生的“學材”,而不是“教(iiao)材”。學材式教科書在語言上應貼近學生的心理特點,活潑、形象。在文本內容設計上要有具體歷史細節的描述,能夠讓學生感知歷史情景,了解歷史環境中人們的思想觀念、生活方式和社會行為,從而由淺入深地感受和認識歷史。同時,教科書要有一定的彈性,利于學生在與文本的對話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文本能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斷,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評析和質疑,發展他們的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所以,編寫者不能以成人的眼光來選擇教科書內容,而應站在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角度思考文本的可接受性,圍繞課程目標、內容目標,關注學生學習方法、學習能力的培養,從學出發呈現學習內容,將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方法巧妙地融入教科書文本的敘述中。如何把握歷史知識的呈現與能力培養、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構建之間的關系,編制出有助于課程目標實現的教科書文本,對于我國的教科書編寫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3.教師能否真正理會課程改革的宗旨,運用合理可行的教學實施方式,處理好知識傳遞與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

當前歷史教育中還存在著一些與課程改革理念相違背的異化現象,值得我們反思。

教學目標設計的隨意性、不明確性。在教學中,一些教師對教學目標的分析極不重視,他們隨意將教參或者他人教案上的教學目標照搬過來,并未分析為什么這樣設計。教學目標的不明確,自然容易使歷史教學呈現隨意性。

教學內容選擇的機械性。一些教師依然認為,教師的職責就是教好課本,只要把知識點落實了,教學就會有效果;教學內容就是緊緊圍繞教科書中的知識點機械展開。

教學方式、教學方法的形式化。有教師以為,師生對話就是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能夠迅速回答。一些教師在課堂上提問數量過多,甚至提出一些沒必要的問題,學生能夠輕易在書本上找出答案,造成虛假的課堂“活躍”氣氛,致使“問題”泛濫化、空洞化,互動庸俗化,教學重點不突出。還有的教師認為,只要課堂上使用了多媒體課件,就是教學改革,在備課中把大量的時間投入到課件的制作過程中,沒有意識到課件只是教學的輔助手段,課件的設計必須圍繞教學目標的實現,致使課件設計無目的性。

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絕對化。一些教師認為學習方式的變革就要把舊的東西全部拋棄,既不預設也不敢講授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取而代之的是花哨的游戲、活動或表演。表面上教學形式多樣,熱鬧非凡,實際上并沒有實現課程改革要求的真正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上述異化現象與課程改革要求相抵牾。如不改變,將會使課程改革陷入流產的危險。

傳統教學實施只要教好教科書即可。現在的課程實施卻不同,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以課程目標、課程內容為依據,根據學生的特點,確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處理好教學設計各環節之間的關系。其核心是確定有效的教學目標,這是課堂教學的靈魂,對教學過程具有指導和定向的作用。在確定教學目標時,教師應深入研究學生的學情特點,根據課標要求,分析該節課知識內容在整個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準確設計課堂教學目標,努力體現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完整與統一。另一個關鍵是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內容是為實現教學目標,依據課標和教材(非教科書),傳授給學生的知識或信息。應根據教學目標靈活確定教學內容,合理調整教科書知識的組織形式,使教學內容結構化、層次化,體現“用教科書教”的理念。最后圍繞具體的教學目標、內容,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學策略,選用恰當的媒體,完成教學任務。

歷史課堂教學的一個難點是如何處理知識傳遞和能力培養之間的關系。歷史知識是能力培養的基礎,歷史課時量有限,而歷史知識浩如煙海,內容豐富。歷史課程培養的是具有批判精神的合格公民,如果教學中知識點安排過多,歷史情感態度價值觀和能力培養目標的實現沒有保證,反之,有可能會陷入形式化教學的泥潭。歷史教學是以知識傳遞為主,還是以能力培養為核心?是以掌握知識為目標,還是以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為中心?這就要求教師圍繞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考慮如何讓學生理解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引導學生進人歷史情境,在掌握基礎知識的情況下與歷史進行對話,嘗試進行探究學習,而不是簡單接受某一歷史史實。這樣才有助于保證歷史課程目標的實現。

4.教師能否正視教輔在學生學習中的作用

目前出版的各類教輔讀物良莠不齊,雖然有些打著“新課程”“新課改”等旗號,但大多除了訓練知識點的落實掌握外,對學生的成長與課程目標的實現并無多大幫助。如果教師過于倚重教輔布置作業,不加選擇、分析,或者設計,學生在課后的訓練中,無法有效地遷移所學到的技能。這仍然不利于實現課程目標的規定。歷史教師應該從自己的教學思路出發,圍繞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自己設計出有利于學生發展的課后思考題或作業題。

總之,歷史課程改革并非一件簡單易行之舉。雖然新版課標的編制有利于未來課程實施,我們還要認識到其他制約課程實施的因素,在歷史課程實施過程中,將教科書編寫、教學實施、考試評價與課標組成一個完整的實施結構體系,這才有可能真正實現課程改革的目標。

篇8

1、開放性。開放題的特點是答案不固定或者條件不完備,它體現為:布置作業內容的開放,學生有權自主選擇;作業形成的開放,改變原有的書面作業模式;作業結果、答案的開放,不再是單一刻板的;評價方式的開放,實行多樣化的評價。開放題可以使學生在不同的知識和能力水平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分析和思考,提出對歷史問題的不同看法。

2、差異性。建構主義理論認為,教學過程不再是一個同步的而是異步的、發散式的思維過程,不同的學生沿著不同的學習路徑都能夠建構出相同的結果,教師在布置作業的時候,必須要考慮學生原有的知識和經驗,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安排相應層次的作業,以達到幫助他們建構知識體系的目的。比喻在每節課后都設計AB兩組練習題或者增加自由選做題。A組題是對本節內容的基本要求,面向全體學生,B組題或自由選做題是較高的要求,供學有余力的學生選做。這些習題都與有關的教學內容緊密結合,但都不是能從歷史課本中找出直接的現成答案。這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利于真正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特別是不少問題允許學生持不同的看法,有利于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

3、趣味性。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指出:“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索真理的欲望。”實踐證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任何一門學科都應該扎實、活潑、生動地全面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通過教師對作業的設計,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完成作業,并期待著下一次作業,這樣的作業肯定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秦漢時期的文化”一章,筆者提供給學生兩枚1962年發行的紀念蔡倫的郵票,并說明其中一張是錯票,發現后立即停止發行,又發行其中一枚正確的郵票,要求學生觀察后分辨出哪一枚是錯票?是什么錯誤?這道題富有趣味性,培養了學生的觀察、思維能力和歷史知識的應用能力。趣味性作業以理解為特點,以興趣刺激學生探究的欲望,一旦學生形成這種良好的習慣和品質,其學業成績就會大幅度提高,對以后的發展也大有好處。

4、實踐性。學生在學校中學到的東西,只有與豐富的社會實踐相結合,才能變得鮮活起來;只有經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知識才能變得豐滿、深刻。學以致用,永遠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國際學習科學研究領域有句名言:聽來的忘得快,看到的記得住,動手做更能做得好。參觀、考察歷史遺存,歷史調查,撰寫歷史習作,制作歷史模型,編繪歷史圖表,制作歷史課件等,讓知識始終在生產、生活的真實場景中得到運用、驗一證。實踐證明,學生完全可以獨立地完成適合自己水平和生活的作業,而這些貼近生活、重在實踐行動的作業,對于學生提高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很有效果。

5、人文性。教師的教學工作,表面上面對的是教材、課本、學生、作業,其實是在和一個學生的及他的家庭已有的社會背景、人文習性、道德情趣、思想觀念進行持久的交往和對話。這種交往有許多形式,作業就是一種最為直接而頻繁的通道,所以,教師布置作業、學生完成作業、教師批改作業就是一種互動的人文活動。在這里,教師要讓學生感受到師者的學識和修養,體驗到民主的氛圍,平等的交往,純真的情趣和進步的快樂,促進學生心智的發展和人格的完善,使作業活動成為學生人文素養形成的重要載體。如讓學生自己設計作業,就會讓學生有熱情參與的期望,他們不再把作業當成負擔,學生還可以自己設定作業完成的數量、完成的時間、完成的速度,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批改作業時,由教師一人操作轉向學生參與共同評價,這樣做,既把教師從沉重的批改作業的負擔中解放出來,也可督促學生找出作業中的不足,進行分析及時改正,通過不斷循環和督促、監控和反饋,使學生逐步養成自我監控的學習習慣。

二、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多媒體

多媒體是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會使教學過程錦上添花,但我們在倡導過程中也需警惕過度使用,假如每堂課都大量使用,那教師豈不成了“放映員”學生豈不成了純粹的“觀眾”?比如,在講對日本法西斯戰犯的審判時,有些老師干脆就放電影《東京審判》來完成這堂課,這樣可以把我們從繁重的授課中“解放”出來,學生也能在一段時間里興致勃勃地接受,這部片子雖然精彩,但這堂課的教學重點何以體現?教師和學生的互動性何以發揮?所以,應該從影片中節選一些跟課堂內容直接相關的片段,中間穿插一些題目,讓學生回答,然后教師進行必要的歸納總結(如:為什么以東條英機為首的甲級戰犯在鐵證如山的情況下還否認侵華,有的甚至還美化侵略? 整個審訊過程為什么如此艱難漫長?是誰在庇護他們?等等)如果不這樣,完全依賴多媒體,那么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我們的學生當面臨考試、交作業在即的時候,他們會想:我到底學到了什么?因此,避免誤用、濫用、合理使用多媒體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大問題。

篇9

問題與困惑

一、初高中課程銜接的問題

初高中課程銜接的問題主要表現在課程內容和呈現方式兩大方面。1、在課程內容上,初中歷史課程改革著眼破除舊課程繁、難、深、重的知識體系,大量刪減知識點,結果新課程展現出簡單淺顯的特點。高中新歷史課程改革的著眼點放在拓寬知識面、深化知識點上,結果新課程展現出的特點是分量重、內容深。初中偏重歷史事件的過程,偏重感性描寫,偏重具體生動,內容比較淺顯;高中則偏重歷史事件的背景原因和意義影響,偏重理性分析,有一定深度。2、在呈現方式上,初中為通史框架(學習板塊加學習主題),高中為“模塊一專題”編排方式(即模塊單元體專題型)。按照章節體通史的形式編寫,其特點是時序性和整體性較強,嚴格按照歷史發展的時序性和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與歷史現象的因果關系及其內在的邏輯性(即歷史發展的整體性)來選擇教學內容,安排教學進度的。而按照“模塊”加“專題”的形式編寫,打破了傳統的時間順序和空間范圍,圍繞某一主題,采取縱向跳躍、橫向截取剖面的方法,選取一些典型的歷史事實,進行更加深入的闡述和更具示范性的探究。其特點是內容精煉,跳躍性強,思維層次高,適合探究性教學的開展。總之,初中教材敘述方法比較簡單,語言通俗易懂,直觀性、趣味性強,結論也容易記憶,而高中教材敘述比較嚴謹、規范,抽象思維要求明顯提高,知識難度加大,且習題類型多,解題技巧靈活多變。

二、學生基礎態度方法問題

1、薄弱的基礎――由于中考不考或只考政、史、生合卷,初中課時安排少,又缺乏專業教師,沒有正規的教學、學習和訓練環節,學生初中的歷史學科基礎十分薄弱。

2、重理輕文的觀念――由于極端的功利和浮躁,使“讀史無用論”有相當市場,普遍存在重理輕文現象,歷史是“副課”的觀念根深蒂固。

3、聽講,缺乏積極思維習慣,認識不到訓練的意義,不做平時積累、循序漸進的打算。認為只要背好了書,就能把歷史學好,重記輕思的現象十分突出。

措施與對策

一、興趣引路,能力滲透――“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高一學生正處在思想和心理從感性到理性過渡期、轉型期的開端,在能力要求急劇攀高、理性思維顯著增強,且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高一新課程專題學習中,如果任課教師把指導高考備考中的那一套思維習慣和教學模式不自覺地用到高一階段,板著面孔做學問,板著面孔教書,不僅是不合時宜的,也必然是失敗的,因為這必將使學生覺得老師“面目可憎、語言無味”,從而“望而生畏”、“知難而退”,產生強烈的厭倦、挫折心理,失去學習的興趣和愿望,更遑論積極、主動地思考和探索。因此,教師要讓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充分挖掘新課程的趣味因素和抓住激起興趣的契機,興趣引路,扭轉觀念,培養能力。但有兩個“度”是值得很好把握的,一是激化興趣的教學內容不能還是初中階段純感性的、表面的、故事性的,而應是情理交融的、深層次的、思辨性的,要有能力的自覺滲透;二是激發興趣的手段不能是隨心所欲、自由散漫的,而應從教材與學生現有認識結構的聯系之處著手,圍繞教學目標,服務于教學任務,要有循序漸進的自覺安排。

二、理清主線,建構體系――“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系統的知識是能力的基礎。知識的掌握離不開記憶,但記憶并不等于死記硬背,透徹的理解是記憶和掌握知識的前提。所以,要培養能力,就必須把學生從死記硬背的獨木橋引上理解記憶和靈活運用的陽光道,并抓住理解的本質――認識和把握事物之間的聯系,由此加深認識以形成知識的體系,進而在識記上融會貫通,在運用上觸類旁通。由于歷史新課程“模塊單元體專題型”的教學體例打破了傳統的時間順序和空間范圍,采取縱向跳躍、橫向截取剖面的方法,因而存在時序性和整體性較差,知識系統破碎的弱點,給教學帶來了一定困難,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對教材進行適當靈活的整合,指導、幫助學生對一個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概況進行橫向的歸納總結,構建起一個階段歷史發展的框架。最關鍵的是要建立專題式教學單元模式。具體做法:首先,在教學設計時,教師可以依據實際需要,增添、整合同類專題的材料,調整、取舍教材內容,使歷史專題的頭緒更集中、主題更突出,不僅更好體現歷史發展的時序性,同時也能橫向反映人類文明發展的步伐、不同文明的相互交流與碰撞。例如,可以問題為核心對教材進行整合,以必修課程《歷史Ⅰ》為例,可通過對單元1、3、4、8相關內容的整合,側重探討中國政治發展簡史。還可以以對比為目的對教材進行整合,如把必修課程《歷史Ⅰ》的專題7和8結合起來,探討“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與社會主義運動的成長壯大”問題,通過了解資產階級代議制的局限性和缺陷,認識到工人運動和發生的歷史必然性。還可以把中國歷史與世界歷史相同性質的專題內容結合在一起進行教學,引導學生比較東西方的共同點和差別,使學生對人類文明在生成過程中的統一性和多元性有一個直接的感知和認識。其次,在某個專題教學(或教學單元)開始之前,可利用大事年表以及單元導言為學生整理歷史發展的線索、構建一個該階段歷史發展的框架。然后,再展開新課的學習。第三,在專題學習時,要闡釋清楚本專題的概念及內涵。第四,要講清本專題歷史知識的發展演變歷程(包括世界歷史和中國歷史中有關該專題史實的起源、主要內容、發展趨勢、作用等)以及對當今社會產生的影響。最后,進行規律性的探究,獲得某些歷史啟示,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

三、隨機訓練,點化提高――“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篇10

【關鍵詞】初中歷史 教學方法 自主建構

一、初中歷史傳統教學方法分析

傳統的初中歷史課堂教學采用的是教師中心的講授制教學法,教學新內容主要是教師借助專業知識和生活經驗完成系統化的解讀,然后根據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完成教學設計,講解給學生聽。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一個根本任務是認真聽講,將教師講解內容的重點進行記錄,借助教師的思路完成對新內容的理解,并進行記錄。這樣的課堂呈現出三個特征:一,學生的思維處于被動的狀態。在課堂中學生對新內容的思考是跟隨者教師的解讀進行吸收的,沒有自己關于問題的自主思考,沒有知識的自主建構;二,學生處于無聲狀態。課堂中大多數的時間放在了教師的講解上,教師講解的是否清晰成為好課堂的標準,而沒有人關心學生的學習,學生的思想是否活躍,課堂有沒有思想的碰撞;三,師生互動為單一的問答。課堂是師生互動的課堂,互動是雙向的,是思想的碰撞和交鋒,但是在這樣的課堂中,只有教師問――學生答,沒有學生對于疑難的提出,沒有學生自主思考的表達,不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二、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歷史創新教學方法的有效策略

1.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學生主體課堂

在傳統教學法中關注的是教師的教,教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足夠豐富,講解過程是不是足夠的清晰,而沒有關注學習主體的學習過程,學生是否在積極地吸取知識,思維是否處于主動的狀態,學生的是否在進行意義建構。初中歷史要想創新教學方法就是要肯定學生的價值,將重點放在激發學生的興趣,關注學生活動的設計上來。例如,在《大一統的漢朝》的教學中,教師將教學設計的重點放在了學生活動中,學生首先通過“漢武大帝”的視頻導入,引導學生思考視頻中的他是誰,為什么說他建立了一個國家前所未有的尊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走入新內容的學習中;然后通過導學案的引導,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并要求學生以提綱的形式記錄自己在新內容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再次,引導學生進行合作研究,探索漢武帝實行了哪些政策,為什么實施這些政策,這些政策起到了什么樣的作用,并借助小組展示引導學生把握本節課的重點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2.結合教學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方法

新課程主張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促進知識的自主建構,發展學生的能力,但是并不是說不需要教師講授法的支持,只是需要采用更加多元的教學方法,將教師的引導和學生的主動學習有效的結合在一起。首先,課前需要采用自主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的知識進行獨自的學習。例如,在《江南地區的開發》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座南方城市,然后思考這個地區是否經歷過這次開發,有什么歷史痕跡?這個綜合性的問題需要學生不斷地搜集資料結合已經學習的歷史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究,在這個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就是自主學習;其次,教師將新內容分解為若干個研究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合作探究。例如,教師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研讀江南地區開發圖,解決教師設置的問題,并分析江南地區開發的原因以及歷史意義,在這個過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合作法、探究法、互動交流等方法;再次,在小組展示的過程中,教師對于學生出現的難點,給于適當的講解,進行點撥。

3.恰當使用教學方法,完成課程的延伸

新課程提出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一個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主動的學習,樹立自己的個性,進行更廣闊的學習。例如,在《對外友好關系》的小組研究過程中,學生在分析唐朝時期,中國和日本、新羅、印度的關系,友好往來的歷史事跡后,學生對這些對外關系的發展產生了興趣,教師并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建立學習研究課題小組,引導學生自主地搜集相關資料,進行中分析和整理,建立自己課題的分析角度,建立框架體系,書寫研究報告,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才用了網絡互動交流的方法,及時地對學生遇到的問題給于即使的指導,并引導學生定期將搜集到的資料上傳至網絡,實現共享,借助網絡平臺進行小組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最后借助展示法給于學生展示成果的機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中心的講授制教學方法受到沖擊,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更新教育理念,建立學生主體課堂;結合教學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方法;恰當使用教學方法,完成課程的延伸,促進主動學習,提高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于秀蘭. 情境教學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 山東師范大學,2013.

[2] 馬勇波. 淺談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方法[J]. 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