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的基本方法范文

時間:2023-08-17 18:14:4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審計的基本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審計的基本方法

篇1

關 鍵 詞:會計電算化;審計;方法

中圖分類號:F239.1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544(2007)03-0032-02

電子計算機在管理活動和會計系統中的應用,使得傳統的手工數據處理系統轉變為電子數據處理系統即電算化會計信息系統,會計環境的發展變化需要審計活動做出相應的調整。

一、評審被審計單位的電算化系統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經濟組織使用計算機進行業務管理和財務處理。信息技術在財務會計領域的廣泛使用,使得財務信息的載體、會計數據生成的途徑和方式、審計的軌跡、管理和控制的方法等都發生了新的變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審計基本準則》第二十六條規定:“在計算機審計信息系統環境下進行審計,不應改變審計方案確定的審計目標和范圍。”要遵守審計準則的這一要求,保證審計的質量,審計人員必須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正確評審被審計單位的電算化系統,二是要考慮使用適合電算化條件的審計技術方法

1.電算化系統的風險分析及對審計方案的影響。在對實行電算化的單位實施審計時,首先要考慮電算化對被審計單位財務會計資料真實性可能產生的影響。也就是說要對電算化系統的風險進行分析,以便審計人員確立正確的風險意識,并能在審計中使用有針對性的審計方法。由于電算化系統具有其獨特的屬性,如果被審計單位控制不當,就可能從以下幾個方面影響會計信息的正確性:允許匿名處理經濟和會計業務,減少會計責任;移去或者模糊審計線索;允許未經授權的會計數據修改,或者不留相應痕跡的會計記錄修改;易受到遠程的和未經授權的訪問和攻擊;隱藏或者進行一些不可見的處理;通過分布式系統廣泛地分散數據等。正是由于實行電算化后存在上述風險,審計人員在編制審計方案前需要對這些風險進行分析,并在編制審計方案時,確定適當的審計方法,對相關控制的有效性和所產生數據的正確性進行審查評價。在制定審計方案時,應當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并做出相應的決策:是否需要聘請IT審計專家參加審計;IT系統對被審計單位以及每一會計領域風險評估的影響;是否使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以支持審計,訪問和分析業務數據使用何種軟件工具最合適;對被審計單位的計算機控制系統的信賴程度等。審計人員必須把這些事予以考慮,并寫入審計方案。

2.對電算化系統進行評審的主要內容。對電算化系統的評審主要由以下三部分組成:(1)對被審計單位電算化系統背景信息的評審。對背景信息評審的目的是為了弄清和收集被審計單位電算化系統硬件和軟件的基本情況,包括計算機系統的大小、類型以及技術復雜性等,使得審計人員能夠決定是否需要專業的IT審計支持,并考慮審計是否在未來介入被審計單位財務電算化系統的技術和開發。(2)電算化控制環境的評審。由于電算化系統控制環境中的弱點能夠削弱每個財務應用程序中控制的有效性,審計人員需要對其控制環境開展專門的評審。對控制環境評審的目的,是為了確定電算化系統總體控制環境中控制強度、弱點和風險。在電算化系統總體控制環境中確定的風險可能削弱植于應用程序中的控制的有效性,因而是被審計單位的固有風險。對電算化系統控制環境評審的內容,主要是對計算機部門、系統軟件和IT硬件中的控制措施進行評審。包括:有關職責的分離;物理訪問控制;邏輯訪問控制;操作控制;變更管理程序;災禍恢復方案;外部IT服務提供商的使用;用戶自行開發和運行的應用程序的控制。評審的方法通常是從詢問被審計單位IT策略方面的戰略性問題開始,以便審計人員能夠檢查客戶的IT策略、系統管理、內部控制以及安全策略的充分性。審計人員要確定電算化財務信息系統總體IT審計風險的程度和屬性,以便在審計方案中提出相應的檢查措施。(3)電算化系統應用程序的評審。對應用程序進行評審是為了檢查存在于各具體財務應用程序中的控制措施、內部控制系統及審計風險。通過評審了解應用程序的控制措施,確定每個應用程序的審計風險水平,決定對應的審計方法。對應用程序控制的評審不應孤立地考慮,應當將電算化系統的總體控制環境與各個具體的應用程序控制以及支持電算化的手工控制聯系起來進行審查評價。對具體應用程序評審的內容主要有:應用程序的可審計性、文檔管理情況、應用程序的安全狀況、輸入控制、數據傳輸控制、處理控制、輸出控制、常規數據控制等。

3.評審結果的總結和利用。上述評審完成后,審計人員應當對評審結果進行總結。總結的內容應當包括:對被審計單位財務系統復雜性的評估;電算化環境下被審計單位風險的總體評估;各應用程序和會計領域的風險評估;針對各個會計領域,提出審計中是否依賴其已有的控制以及對應的審計方法。審計人員應當寫出一個簡短的總結報告,概括反映電算化系統控制弱點的屬性和程度,并將這一評審報告列入審計工作底稿。對這一報告可從以下三個方面加以利用:一是審計人員應當將其確定的控制弱點同它們可能對財務報告的影響聯系起來,然后確定實質性審計檢查的措施;二是要將被審計單位電算化系統的控制弱點納入審計意見書,以便其改進工作;三是為確定具體使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提供依據。

二、制定合理的電算化會計審計程序

1.準備階段。(1)了解企業基本情況。在這一階段,主要先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一方面,調閱上一期的審計底稿資料;另一方面,與企業的有關人員初步面談并查閱被審計單位的會計電算化系統的基本資料,歸納出被審計系統的特點和重點。(2)組織審計人員和準備所需的審計軟件。通過了解被審計單位的基本情況,可明確被審計單位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構成特點、復雜程序以及審計任務的輕重,選擇安排有計算機審計經驗的注冊會計師擔任項目負責人,組成審計小組。審計小組根據被審計企業的特點準備審計軟件,包括通用的審計軟件和審計現場需要直接編制的小軟件。如果對某審計項目需要特殊的而且比較復雜的審計軟件,還必須組成一個專門開發軟件的小組,預先開發好所需的特殊軟件,以保障審計工作順利開展。

2.內部控制的初步審查。計算機審計的第二步是對計算機內部控制的初步審查。初步審查的目標是使審計人員了解計算機信息系統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程度,初步熟悉電算化會計系統的業務流程和內部控制的基本結構,包括從原始憑證的編制到各種會計報表的輸出的整個過程。一般采用如下的檢查和會談:(1)審閱上期的審計報告和管理建議書,初步了解上期系統的弱點;(2)檢查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文檔和系統使用手冊,了解系統模塊結構、名稱、數據庫以及相應的功能;(3)檢查輸入數據的基本依據,初步了解企業會計原始數據產生的內部控制制度的基本情況;(4)對一些基本情況和上述檢查發現的問題,與會計人員、系統開發和維護人員、程序員面談,以便得到與問題相關的背景資料;(5)初步審查數據處理流程圖,了解原始數據的起點、文件名稱和系統內的代碼、數據經過的單位或部門、數據的終點和保管的措施,以及產生和使用數據的單位內部控制,并制作必要的簡明數據流程圖。同時,審計人員還要對下列資料進行了解:系統安裝日期、計算機硬件系統的型號、機房的基本管理設施、系統管理制度、系統的負荷量;系統的組織結構、各級管理的職責,以及計算機系統的負責人和系統的管理人員;系統中各應用子系統的控制類型和主要的經濟業務。

3.初步審查結果的評價。初步審查后,審計人員必須從整個會計信息系統內部控制的角度出發,評價初步審查的結果,確定內部控制的可靠性程度,并得出結論。其結論包括以下三種:(1)退出審計。由于計算機審計人員缺乏實施審計的技術或內部控制不可信賴,存在許多問題,審計人員可提出一些管理建議并退出審計。(2)進一步進行詳細審查。這一方式是在初步審查取得的信息表明內部控制是有一定的可信賴性的情況下采取的,實質性的測試可作一些簡化。(3)決定不信賴其內部控制。做出這一決定有兩種可能的原因:一是直接實行實質性測試更容易達到預定的審計目標;二是審計人員認為可信賴用戶的補償控制,因為計算機內部控制系統可能不完善,各應用系統的用戶往往需要自己增加一些必要的補充控制,因此,計算機審計師決定對補償控制進行測試,這樣更易于達到審計的目的。

4.內部控制的深入審查。深入審查是為了使審計人員對計算機系統所用的內部控制制度有更深入的了解。與初步審查一樣,審計人員要判斷是否退出審計,或信賴系統的內部控制而進入下一階段――控制的符合性測試,或是直接進行實質性測試。對于某些應用子系統,審計人員決定信賴其內部控制,而對其他的子系統則采用其他更適宜的審計程序。在此階段,一般控制和應用控制都是審查的重點,但一般可先審查一般控制,如果發現系統的一般控制存在一些普遍的弱點,審計人員就要繼續詳細審查應用控制,否則可簡化對應用控制的審查。詳細審查階段收集證據的方法與初步審查所用的方法相同。在深入審查階段,審計人員必須鑒別出引起系統損失的原因和提出對現有控制制度改進的建議性方案,而且必須表明實施的計算機控制制度哪些是可信賴的,哪些是有待于進一步測試確定的。

5.符合性測試階段。符合性測試階段的目標是尋找證據確定計算機系統的內部控制制度是否在發揮作用,以及實際存在的控制制度是否可以信賴。除了在前面審查中所用的手工收集證據的方法仍可用外,在這一步驟審計人員基本上是用計算機輔助收集證據。例如,會計軟件開發和維護控制的測試,數據輸入的有效性測試和數據處理的準確性測試等符合性測試都是要利用計算機來完成的。

6.用戶補償控制的審查和測試。在某些情況下,審計人員可能決定不信賴企業計算機系統的內部控制,因為應用子系統的用戶采用了一些補償控制來補充原內控制度的弱點。例如,在子系統之間原始數據的傳遞存在弱點,用戶可以此核對由計算機程序產生的數據和控制的總額,在評價補償控制時,對于那些重復的控制,不必重新審查和測試。補償控制審查和測試如同前面所提及的方法一樣。

7.實質性測試。實質性測試階段的目標是取得充分的證據,使審計人員對計算機系統在各重大方面是否偏離公允性或存在哪些弱點做出最后判斷。外部審計師表達這種判斷以便在審計報告中指出系統是否在各重大方面存在表述不公允;而內部審計師所關注的問題更為廣泛,包括:現有控制系統是否存在著某些弱點,系統已造成哪些損失或將帶來什么損失,現有計算機系統是否高效率和高效益等。

8.全面評價和編制審計報告。通過上述審計步驟,審計證據和對各項目的初步評價結果已經形成,但這些證據和初步評價的結果是比較分散的,全面評價的目的是將審計小組各成員所收集的審計證據和初步評價結果進行綜合,篩選出重要的證據和主要問題,將這些問題和證據作為重點進行綜合評價。評價的范圍包括會計數據的公允性、內部控制的健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會計電算化系統的效率性和效益性。在評價結果的基礎上,根據審計委托人的要求編制客觀公正的審計報告和管理建議書。在報告提供給委托人之前,還應當征求被審計企業的意見,必要時對重大問題追加審計,以保證審計報告和管理建議書的可信度。編制審計報告建議書的基本過程和方法都與傳統審計一樣。但應當注意的是,應用計算機進行審計,其審計結果匯總評價的許多方面可由計算機自動完成,甚至最終的審計報告也可由計算機輔助完成。

參考文獻:

[1]康沛.我國計算機審計發展現狀及對策[J].中國內部審計,2005(10).

[2]李志軍.手工系統和電算化系統條件下審計的比較[J].財會月刊,2003(5).

[3]董化禮.計算機審計數據采集與分析技術[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4]林文彬.試論審計對計算機會計信息系統的要求[J].現代審計,2001(1).

篇2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 審計專業 方向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3)03-144-02

一、應用型本科審計專業發展現狀

審計學是會計學這一大系統內綜合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它與會計學、統計學、管理學等學科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關系密切但更不失自我”是審計學精神的寫照。但現階段,尤其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審計專業課程的設置上存在一定問題。審計專業的學生在大一、大二所學的會計基礎課程相互之間前后接續的不太連貫,如有些院校將成本會計學作為選修課而不是必修課,在審計實務部分學習生產與采購循環時就會遇到相應的困難;又如在高級財務會計中沒系統學習的情況下就開設財務審計課程等等這些現象,這對后面審計課程的教與學產生了不利的影響。

要想掌握好審計知識和技能,實踐環節是必不可少的,最理想的做法就是當學生大三、大四時,安排學生到會計師事務所或大型企業的內部審計部門實習,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感性認識和動手能力,促進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但由于應用型本科院校審計教學的實際狀況,沒有對接的會計師事務所和相應的大型企業供學生去實踐,往往學生學完審計實務部分,應付完考試的背記之后,馬上就會忘掉,沒有將審計理論與審計實務真正結合起來,造成了極大的教學資源浪費。

要想講好審計課程,審計教師不僅要熟練掌握并運用管理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和經濟法規等相關知識,而且必須熟知會計準則、審計準則和其他國家相關經濟法規的變動趨勢,不斷更新知識,并密切關注審計實務領域的動態。這種與時俱進是與其他會計課程不同的。審計課程的備課時間和在講課的勞動量上,要比講授其他會計課程多付出幾倍的艱辛。據調查,目前,在全國所有本科院校中,沒有一個會計院系對審計課程教師的這種高強度的勞動給予足夠的重視,更沒有具體的物質和精神的激勵計劃和措施,導致會計院系的教師在選課時都不愿接審計這門課,甚至有些手持注冊會計師證的教師也退出了審計教學而改為其他會計課程的講授。

二、應用型本科審計專業發展方向

1.雙語教學走國際化線路。審計人才的國際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培養的人才應具有國際視野,并能熟練的掌握英語的聽說讀寫譯。鼓勵學生參加國際職業資格考試,取得成績后應給與相應的物質獎勵,這種獎勵可以和獎學金助學金聯系起來,也可以將其量化成分值加計到審計期末考試成績中。應用型本科院校應加大力度創建聽說英語平臺,鼓勵審計教師利用課余時間多參加英語口語培訓,進一步熟練應用英語教學的能力,激勵審計教師去國際知名院校做訪問學者,將國際先進的審計教學經驗及時應用到審計教學中。

2.盡可能多運用案例教學。從培養目標來看,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學生是屬于高級應用性人才。因此,對審計實踐的熟練程度要求得更多一些。而現實狀況是,審計專業的學生在學校無法接觸到審計工作中的實際問題。案例教學法的應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決這一現實難題。案例的選擇應值得推敲,要根據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經典案例。如果審計教師用生動幽默機智的語言,效果會更好一些。通過案例教學,可以將學生學習審計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其主動去思考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這有利于促進審計理論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但應該指出的是無論多么完善的案例教學,其審計知識的運用效果都無法和去會計師事務所和相應企業實際工作的效果相媲美。

3.大力推廣計算機輔助審計教學。審計教學的現代化是以計算機為重要特征的。因此,在應用型本科審計專業課程設置中應注重培養審計專業人才的信息處理能力,應開設諸如“計算機應用基礎”、“數據庫管理系統應用”、“會計信息系統”、“計算機輔助審計”等課程。計算機輔助審計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利用已有知識和技能儲備,借助計算機手段,自主完成整個審計項目的能力。教師只需要講清計算機審計基本路線和方法后,就可為每臺機設定一攬子審計工作任務清單,由學生自主單機操作完成。現階段,大部分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計算機輔助審計教學的發展相對落后一些,有些院校目前還沒有單獨開設這門課程,只是將其作為審計上機實驗部分的內容,學時有限,學生不能系統的將計算機輔助審計真正領悟。因此,計算機輔助審計教學有極大的發展空間。

三、應用型本科審計專業發展路徑

1.培養復合型的審計人才。在審計專業課程的設置上,應進一步明確經濟學、管理學、會計學、統計學、管理學等學科為審計學的公共基礎課。審計專業主干課的設置應該注意培養學生的審計方法、審計工具和審計思路,以擴大專業適應性。在專業課、專業選修課和跨專業選修課程中,要順應審計培養目標的轉變,可以開設財務審計、政府審計、環境審計、投資項目審計、管理審計、風險審計等等,通過這些課程的設置,既能增加學生的知識面,又能開闊學生的視野,以培養復合型的審計專業人才。

2.將德育教育和智育教育相融合。信息使用者對審計報告的解讀到所做的決策都可能關系到個人、企業甚至整個社會的利益,因此審計必須對社會公眾負責,這就要求在審計過程中必須遵守職業道德,因此德育教育和素質教育一樣重要。不管是理論部分還是實務部分的教學都要特別注意加強對學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比如,在講到審計人員職業道德這一章節時,可以開設一個注冊會計師職業道德專題討論,讓學生懂得審計人員在審計工作過程中應遵循的原則,同時也是做人、做事和做學問的基本要求。通過審計教師的言傳身教把教書育人滲透于審計專業教學全過程之中,比其他方法更湊效也更容易接受。

3.注重審計師資隊伍的建設。“互相交流、取長補短”是應用型本科審計專業發展的路徑之一,借鑒其他知名院校審計專業的教學經驗,派教師實地學習交流;結合審計準則的變化,鼓勵審計課程教師到會計師事務所、國家審計機關或企業內部審計部門進行審計業務操作實踐,把先進的審計理論教學與方法移植回本校,使在校的審計教師在教學整體上得到大幅度提升。在確保審計課程教學效果的基礎上,適當提高審計教師的待遇也是當務之急,一定要區別于基礎會計、管理會計、財務會計和財務管理等課程的任課教師,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都必須要對審計教師的高強度付出給予充分肯定,激發其從事審計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其在審計教學領域付出的甘心情愿,從而避免審計教學人才的流失,這對審計教學的長遠發展都是極為有利的。

[本文為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面向教育現代化需要的應用型本科院校審計專業建設研究》(編號GBC1211053)階段性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闞京華.審計學專業課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財會月刊(綜合),2008(2)

2.李揚.本科審計教學現狀與改進建議.財會月刊,2009(12)

3.姜玲玲.高校審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析.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8)

篇3

關鍵詞:西方古典合唱;審美本質;中國合唱藝術發展;啟示

合唱藝術是一種群體藝術,是不同音色、不同音高、不同旋律之間相互協調后形成的一種音樂表現形式。

西方古典合唱藝術的起源與宗教祭祀活動密切相關。東歐希臘文化中,合唱最早出現在古希臘的神話之中,據說宙斯之子狄俄尼索斯因善于釀酒,被古希臘人成為酒神。在祭祀酒神的活動中,古希臘人都要精心打扮,喝著葡萄酒、唱著酒神頌,來敬拜和祭奠他。而在基督教文化中,合唱藝術與基督教的禮拜息息相關。在禮拜中,教會有專門的唱詩班的帶領眾信徒唱歌贊美神,在這個過程中,合唱的雛形得以被發現。后來,經過眾多合唱家的不懈努力和辛勤探索,使得西方古典合唱藝術不斷發展,逐漸有了自己獨特的審美。

1 西方古典合唱的審美本質

古典藝術中,普遍存在著和諧、崇高、悲劇、優美等特征。西方古典合唱作為古典藝術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當然也具有這些審美特征,然而西方古典合唱的起源,又決定了它審美的本質是“和諧”“崇高”。

1.1 西方古典合唱中的和諧美

在審美學中,“和諧”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多樣統一”的和諧,另一方面是“對立統一”的和諧。在西方古典合唱中,這兩個方面相互存在互相補充,使整個古典合唱達到整體上的和諧。

1.1.1 多樣統一的和諧

多樣統一的和諧,也稱為和弦縱向結構的和諧,主要體現在各個聲部在音和旋律中等和聲結構中達到和諧,這種和諧通常是以音程的形式表現出來的。

(1)音與音之間的和諧。音與音之間的和諧,實際上就是“音程”關系的和諧。在合唱中,依據人的聽覺感受到的聲音的音程狀況,可以將音程分為協和音程和不協和音程。

協和音程每一種音程的高低組合起來之后能夠詩人心情平靜舒暢,樂聲雖高低不同,但總體上給人一種和諧統一的美感。例如在合唱中,純一度和在一定程度上幾乎完全合一的八度,這兩種音程會讓人產生空靈飄渺的感覺,這是滲透進人類心靈的組合,是極完全協和音程;而純四度和純五度在合唱中,聲音融合在一起,同樣沁人心脾,它們就屬于完全協和音程;還有大小三度以及大小六度,它們雖然不是特別融合,但是能夠使整個合唱曲變得豐滿有內涵,這種就是不完全協和音程。

不協和音程顧名思義就是聲音的音程組合過于不協調,甚至刺耳。不協和音程經常讓人們產生煩躁、苦悶、討厭等情緒,這些情緒直接影響著整個合唱的觀賞質量。在音程中,大小二度、七度以及各種增減音程基本都屬于不協和音程。

在西方古典合唱中,音的和諧尤為重要。甚至在西方社會早期,就已經有人專門研究“協和音程”,例如在西方封建社會晚期以及拜占庭帝國所寫的音程理論之中,就清楚地將四度和五度音程分別歸為諧音和附唱。在西方古典合唱中,音與音之間的和諧是合唱最基本的審美要求。

(2)演唱者聲音的和諧。在合唱中,樂音和樂音自身情感的傳遞都要通過演唱者來完成,所以演唱者聲音的和諧對于整個合唱的成功尤為重要。這里的和諧一般指的是演唱者的音樂功底,比如聲音的平穩、圓潤、有感情、不抖動等等。這種和諧感是觀眾用視覺和聽覺共同感知的,所以更為直接。

1.1.2 對立統一的和諧

對立統一的和諧,一般是指樂曲中橫向的和聲的和諧。而對立統一主要針對的是協和和弦和不協和和弦之間。

不協和和弦、協和和弦,這兩者之間本身是對立的關系。單純的不協和和弦由于其樂音極度刺激人的聽覺神經,如果用到合唱中,會使整個合唱在質量上大打折扣,同時也毫無美感而言。而協和的和弦能夠安靜人們躁動的心,陶冶人的情操,用到合唱中,提高合唱質量的同時,也傳遞著音樂自身的美感和情緒。

“統一”幾乎是世間一切事物的發展趨勢,協和和弦和不協和和弦也不例外。要實現和聲的和諧,就必須使不協和弦與和協和和弦在樂曲中相互轉化,之后達到“和諧”。這種方式在樂曲中很常見,可能夠體現出兩者的統一。

西方古典合唱在發展的過程中,一直離不開和聲。因為在原始的樂音中,音程的結構大都是一音對一音,隨著音樂研究的不斷發展,人們用拉長或者持續音符等方法,是的聲部的作用更加重要。之后,各個聲部之間會一句音樂的節奏而相互穿插互補,這就形成了多聲部,即和聲。合唱本身是多聲部音樂,它基本上就是在這種情況下發展起來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和聲的一種表現形式。

多樣統一的和諧和對立統一的和諧,是西方古典合唱中不同的和諧之美的表現,也是這種兼有縱向和橫向的全面的雙重的和諧,促使西方古典合唱成為人類音樂的瑰寶。

1.2 西方古典合唱中的崇高美

1.2.1 創作目的的崇高

西方古典合唱起源于宗祭祀活動,多以它們的創作經常是為了歌頌或者祭拜神明的。在古希臘戲劇中,合唱一直是其主要的舞臺表現藝術。而古希臘的戲劇經常是根據希臘神話或者傳說創作的,并且在這些創作中,悲劇的藝術成就是最高的。這兩個方面基本都是崇高的嚴肅的,所以作為戲劇感情傳達載體的合唱,同樣也是嚴肅的崇高的。

與此同時,基督教中的合唱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贊美神。比如四聲部《Ave verum corpus6》這首合唱曲是文藝復興時期伯德的代表作,但它隸屬于基督教圣餐儀式中的歌曲。宗教本身帶有的嚴肅崇高性,自然而言會感染伯德的創作,使整個合唱曲顯得莊嚴崇高。

1.2.2 所表達的審美情趣的崇高

西方古典合唱在寫作過程中,作者向世人所傳達的思想和情感是真摯的坦誠的,并且能夠揭示相關的人生哲理和社會概況。引導聽眾看清這些問題,同時能夠透徹的認識世界,認識自己,時刻保持清醒的狀態。這種崇高在古希臘戲劇的歌隊合唱中體現的淋漓盡致,比如索福克羅斯的《俄狄浦斯王》。這是一個關于命運的悲劇,通過當時的歌隊的合唱表演,向人們傳達的是命運之事,這是作者對生命的感悟,也是崇高審美情趣的表現。

西方古典合唱中中和諧和崇高的美,是其一直延續至今的法寶,也是整個西方合唱藝術發展的基石。相比之下,中國合唱藝術的發展就有些差強人意。

2 中國合唱藝術的發展狀況

學術界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的合唱藝術發源于夏商時代,至于其準確性,尚有待考證。可中國現代的合唱藝術卻是在19世紀西學東漸時期發展起來的。如今經過約兩個世紀的發展,中國的合唱藝術隨著經濟和文化的商業化,漸漸失卻其本質。

2.1 作品不能與時俱進

合唱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作品。然而近幾年來,由于流行音樂風靡世界,專業院校中愿意從事合唱事業的人才越來越少,直接影響了合唱作品的創作。回想人們耳熟能詳的作品,無非就是《黃河大合唱》、《茉莉花》、改編的《聽媽媽將過去的故事》等。除此之外,能夠引起眾人興趣作品屈指可數。作品不能與時俱進,是造成整個中國合唱藝術發展滯后的重要因素。

2.2 對合唱抱有嚴重的功利心

當前,中國各高校、各電視臺中或多或少都會有合唱比賽,這些比賽在宣傳合唱藝術的同時,也摧毀了它。人們參加合唱比賽,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能獲得獎品、能為自己帶來人氣、能使自己更加有名氣,這些都是將合唱作為一種工具,或者一種手段,借此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功利心使得整個合唱藝術界魚龍混雜,有人達到目的之后直接轉行,導致合唱隊的人數缺乏,整個合唱事業發展艱難。

2.3 缺少中國傳統文化

中國的合唱藝術來源于西方,在發展的過程中必然會受到一定的影響。然而,西方文化的沖擊,使得合唱藝術中中國自己的傳統文化日趨減少。這是整個中國合唱藝術的悲哀,念此令人痛徹心扉。

面對中國合唱藝術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要尋根溯源,找到合唱藝術的本來面目,幫助中國合唱藝術發展,而這個根就是西方古典合唱藝術。

3 西方古典合唱對中國合唱藝術發展的啟示

西方古典合唱從創作到整個演出都透漏著和諧崇高的美,所以中國的合唱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應該也要注重四點:一是要創作具有崇高精神的和諧的合唱作品,這是整個合唱藝術發展的前提;二是在演出的過程中,合唱隊的成員們要盡量通過聲音極其自己的肢體語言,將崇高和諧的美體現出來,在這個過程中,人們通常能夠直接通過視覺和聽覺感受到這個合唱營造的氛圍;三是要充分尊重和重視合唱藝術,尤其是已經投身合唱中的人,應該純粹地忠于合唱本身,而不是功利性地利用它;四是重要的也是最能促進中國合唱藝術發展的因素,即在合唱藝術中加入中國元素,中國有深厚的傳統文化,這些文化能夠為中國合唱藝術的發展創造堅實的基礎。

合唱藝術本身不僅是藝術,也是群體凝聚力的象征,中國的合唱藝術之路還很長,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和參與,我們期望中國的合唱藝術將來能在世界中占據一席之地。

參考文獻:

[1] 田曉寶.西方古典合唱中的“和諧”及其審美本質[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2(2):394.

[2] 華山.我國合唱藝術的發展現狀與問題解析――從合唱比賽的繁榮說起[J].云南藝術學院學報,2010(3):5860.

[3] 田曉寶.西方古典合唱中“和諧”的審美形態[J].黃鐘(中國?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08(3):151154.

[4] 田曉寶.論西方古典合唱藝術的和諧和崇高美學特征[D].華中師范大學,2007.

篇4

【關鍵詞】終身發展 閱覽工作 學生素質

經過學校領導的統籌安排,以及歷屆圖書館領導及管理人員的努力,我校圖書館擁有可供162人和212人閱覽的閱覽室兩個,寬敞明亮,干凈整潔。2007年以來,我校閱覽室訂有報紙50多種,期刊200多種,涵蓋政治法律類、教育教學類、文學藝術類、生活娛樂類及中學教輔類等等,2008年又增加商報等。其建設和配備堪稱一流,是我校最集中、最豐富、最新的信息資源寶地。而其獨特的功能在于:搞好教師閱覽或借閱,可以為教師提供最新最前沿的時事動態、教改動態和教研資料。通過搞好學生閱覽,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了解最新時事動態及高考動態,了解當代科學領域的重大課題與最新進展;通過搞好學生閱覽,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本知識的理解,擴大知識面,重建知識結構,平衡各學科,提高綜合智力水平,鍛煉全方位思考問題能力;通過搞好學生閱覽,可以使學生學會閱讀(逐步自主學習)、學會學習(培養終身學習習慣)、學會管理。即通過搞好學生閱覽,可以貫徹我校“以人為本,為學生終身發展奠基”的辦學方針,配合學校其他各項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全面提升學生素質。因此,閱覽室又是我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場所之一,它有著網絡技術所不能代替的育人功能。那么,如何充分利用閱覽室這一資源寶地,切實、合理、科學地搞好學生閱覽工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學生素質呢?

眾所周知,閱覽室工作是一項業務流程性很強的工作,任何一個環節處理不當,都會降低工作效率,導致資源閑置,不能有效利用,最終達不到良好狀態和最佳效果。因此,閱覽室工作需要每一個參與閱覽的老師和學生的密切配合以及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閱覽室工作更加需要管理人員有奉獻精神,甘為人梯,有較高的科學管理素養,求真務實,長期規范管理,形成一整套完整的業務流程及科學的管理規范。

以下是我在搞好學生閱覽過程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

首先要搞好班級閱覽工作,這是進一步搞好學生閱覽工作的基礎。這項工作傳統的方法是使用圖書卡和讀書板,表面看來使用了道具,有制度,但耗時多,效率低,管理難度系數很大,還書仍然很亂,更有學生嫌浪費時間而不再對閱覽感興趣并放棄閱覽。我做了相應的改進,原則上學生只要穿校服、戴胸卡就可以在閱覽室進行閱覽。并在學生第一次閱覽前對所有學生進行培訓:介紹閱覽室、規章制度(一人一書,自己取書,自己放書,開架閱覽,愛護室內財產,保持室內整潔衛生等)以及閱覽過程中進行登記等。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主角,鼓勵并要求每一位學生對自己負責,學會自我管理,督促學生形成相對穩定的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素養。即以人為本,以每個學生為本,尊重每一位學生,從而培養和提高所有學生素質。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我在學生閱覽過程中,對任何學生不采取防范。當然,最好能配以現代化的管理手段,那樣,學生可以更加放心、更加自由地進出閱覽室。在學生閱覽時,我只是告訴學生閱覽室的所有期刊報紙供大家在閱覽室內閱讀使用,不能帶出閱覽室,并且告訴學生,我相信每個學生的品質和素質,一定不會把書帶走,而且能夠把書保護好、放好。整個閱覽過程中學生是自由的、有序的、緊張的、和諧的。閱覽結束時,不少學生離開閱覽室時都要和老師打聲招呼“老師,我們走了”,“老師再見”。我能體會得到,他們是在告訴老師,我們沒有把書帶走,我們把書放到了該放的地方。多么可愛的大孩子們!同時也發現,學生們為了能看到書,能多看到書,他們的表現都非常出色。“老師您有什么事我們幫您做”“老師有我的工作嗎?”……我們又如何能夠拒絕孩子們想要看書的要求呢?

篇5

一、國內基本建設投入產出效益審計研究現狀

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中,基本建設項目的投入是社會固定資產再生產的主要手段。十四屆三中全會確立市場經濟體制以來,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幅較快,年均增幅在25%以上,投資總額超過萬億,其中新工程項目投資所占比例達到60%左右。一方面是投資逐年增加,另一方面是基本建設項目的投入產出方面投資效益低下,損失浪費嚴重的問題比較嚴重,這些問題已經引起全社會廣泛的關注。加強對基本建設項目的投入產出的效益審計,已成為國家有關部門面臨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基本建設項目投入產出的效益審計活動的根本目的是服務,而開展基本建設項目的投入產出的效益審計能夠直觀地提高經濟效益,實現單位目標,因此,開展基本建設項目的投入產出的效益審計勢在必行。

隨著高校基本建設投資體制的改革,以前建立在計劃經濟體制上的投資行為已逐步轉移到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的軌道上來。

二、我國高校基本建設投入產出效益審計分析中存在的問題

(一)難以確定評價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的標準

如何來確定高校基本建設投入產出的效能或效率、成本與效益缺乏標準。而目標是否達成,社會的影響性又如何等都不是僅憑觀察或感覺就可下定論的。由于我國高校工作性質等原因,審計人員還沒有一個公認可接受的適用于各種情況的審計標準可供參考利用,在這種情況下,就造成了對經濟效益的評價無據可依,無疑會影響經濟效益評價的質量和審計結論的可信度。

(二)我國缺乏相應的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準則

從審計法看,對審計機關開展經濟效益審計的授權,法律地位等方面缺乏明確的規定性;在規范上,審計署頒布的規范和命令基本上不涉及經濟效益審計;在指南層面上,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開展的具體方式、技術方法、指南等的編制工作尚未形成。受此影響,目前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工作只能依附于財務收支審計和預算執行審計進行。

(三)缺乏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的人才

我國所需的審計專業人才,必須具備財務審計、經濟效益審計及法律等有關專門學識,才可能恪盡職責。但當前審計專業人員的錄用條件隨意性較強,與美國GAO雇用或聘請具備會計、統計、法律、工程、審計規劃及技術方法、資料處理、公共行政、經濟社會科學或精算等方面的專業人員作法相比,差距較大,制約著經濟效益審計的發展。

三、加強我國高校基本建設投入產出效益審計的建議

(一)加大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理論研究和人才培養

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的理論研究,短期內,我國可以通過選擇系統的翻譯國外審計機關的績效報告作為教學教材,借鑒他國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的審計經驗,并及時了解各國執行各項方案的實際成效與不足等,針對所執行的審計工作對象,建立應具備的知識及專業能力;在中期方面,聘請外部專家來共同參與或協助辦理審計案件,有效提升審計質量,在長期方面仍應依據審計業務需要,積極研究審計人員聘用法規的修正完善,以提供多元的用人渠道,解決專業技能不足的問題。

另外對現有審計人員進行強化培訓,實行嚴格的審計質量責任制、審計工作稽查制度和內部審計制度,進一步明確審計人員的審計責任,規范審計人員的審計行為,提高經濟效益審計的績效。

(二)加快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評價標準的建立

結合我國實際狀況,可以在現有真實合法審計的基礎上,發展完善投入產出效益審計。因為真實合法審計是經濟效益審計的基礎和組成部分,目前的真實合法審計的法規依據和審計的規范化建設已經基本完成,建立我國效益審計模式必須堅持以真實合法性審計為基礎,在尚未構建科學、規范的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及評價體系的情況下,需要審計專業人員借鑒國外審計經驗,同時在實踐中摸索,善于總結,運用創造性的思維方法,積極探索。在探索投入產出效益審計過程中,應加強學習和借鑒國際先進經驗和做法,起草修訂和逐步完善我們的效益審計評價指標和準則體系,初期可以稱之為“指導意見”或“管理辦法”,以后逐漸修改完善,逐步向效益審計準則過渡。

(三)建立完善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的準則

我國在大力開展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的同時,結合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的特點,加強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準則的建設,尤其是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的審計目標,審計現場工作準則、審計報告準則方面。在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準則的建立過程中,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可以分為兩個階段來進行:第一階段,在總結我國已有經驗和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形成一些初步的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規范;第二階段,在不斷完善初步規范的基礎上,形成投入產出經濟效益審計準則和具體的操作指南。

(四)進行基本建設項目全過程跟蹤審計

篇6

教學中,我們引導學員從對建筑工程的初步認識,到工程圖紙的識讀,再到工程量的計量,再到工程造價的計價與控制,最后上升到對軍隊基本建設項目全過程的審計;從工程識圖、建筑構造,到工程計價,再到軍隊基本建設審計,這是一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過程。在對部隊調研、對畢業學員跟進調查的基礎上,我們組織教員進行教學研討,明確了只有通過不斷強化“會識圖、懂構造、精算量、通財務、能審計”這五項核心能力來保證教學質量(圖2)。

1.1培養“會識圖”的能力工程圖是工程界的語言,工程圖的識讀是工程審計人員必備的基本技能之一。工程圖是從理論到實務的媒介,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始終是圍繞軍隊建設項目的圖紙逐漸展開的,要求學員能看懂圖紙。條件下的工程圖紙,不僅僅是紙質的,更多的還有電子施工圖。通過對投影原理和制圖基本規定的教學,使學員學習和掌握建筑工程圖識讀的方法,體驗和認識工程圖識讀在解決工程審計實際問題中的作用。通過閱讀、繪制建筑工程圖等環節,增強學員的看圖意識,培養識圖能力。

1.2造就“懂構造”的能力建筑構造課程主要研究建筑物各部分的組合原理及構造方法,一般從基礎、墻體、樓地板、樓梯、屋頂以及門窗等六個基本部分加以講授。由于建筑構造技術與工程實踐聯系密切,新型建筑材料及構造技術的發展也日新月異,建筑構造節點也較為復雜,再加上課堂講授的內容比較抽象,學生要真正掌握這些知識都存在一定的困難。針對這些課堂上較難掌握的內容,我們采取的教學方法是教學廣泛收集素材,以學院現有的建筑為實例進行教學,通過實地觀察這一實踐教學環節,了解建筑構造做法。

1.3強化“精算量”的能力從投資估算、設計概算,到施工圖預算、工程量清單計價,再到招投標、工程價款結算與竣工決算等是一個完整而系統的知識體系,在內容上表現為前呼后應,連貫性很強,在課程的教學中,我們把這些知識串起來講。要使學員掌握工程預算的編制,達到教學大綱的要求,核心是精通工程量計算的方法。近年來,隨著我國網絡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工程量的計算基本上已用工程計價軟件(如廣聯達、魯班等)代替了傳統的手算。在條件下,“打鐵還需自身硬”、“萬里之行,始于足下”,先夯實工程量計算的手算能力是基礎,在熟悉計算規則的前提上再培養學員使用軟件統計計算工程量的能力。首先對建筑面積和各分部分項工程工程量計算的基本原理進行介紹,然后對工程量計算規則進行講解,重點強化梁、柱、板、墻四大類構件的算量,詳細講解每類構件在各種實際工程情況下的計算。為強化實用性,對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結構(磚混結構、鋼筋混凝土結構、鋼結構等)分別準備一套工程量清單計價編制的實例,針對工程計量舉辦一次算量大賽,要求學員編制一份完整的施工圖預算文件,要能從一個完整的圖紙案例中計算各個分部分項工程的工程量,使學員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實務性操作。從而強化學員進行工程量計算的實際操作能力,為學員畢業后勝任工程審計崗位奠定良好的基礎。

1.4深化“通財務”的能力條件下的工程審計離不開財務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工程審計人員除了具備工程造價審計的本領外,還必須同時具備工程財務管理的知識。因此,工程審計人員是否通曉財務方面的知識也是衡量培養人才的硬指標。考慮到工程財務的特殊性,通過財務管理學、基礎會計學、施工企業會計、基本建設會計學等課程的學習與訓練,讓學員熟悉基本建設資金運動的一般規律,掌握基建財務核算與管理的基本理論與技能,通曉軍隊基建財務方面的知識。

1.5突出“能審計”的能力除著重強調學員理解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之外,還要側重審計應用能力的訓練,讓學員形成審計思維方式,從而掌握包括基本建設計劃審計、建設項目準備階段審計、建設項目實施階段審計、建設項目竣工階段審計、建設項目經濟責任審計及建設項目績效審計等在內的各階段的審計方法和審計重點。要學員了解軍隊工程審計的程序,包括編制審計計劃,確定審計對象,審計前的準備,下發審計通知書,實施審計,提出審計報告并征求被審計單位意見,審定審計報告,提出審計意見,做出審計決定,受理復審,管理審計檔案以及條件下的聯網審計、遠程審計等內容。重點要學會審計目標如何確定,審計重點如何選擇,審計如何實施,審計結果如何運用等。

2培養工程審計人才五種核心能力的措施

為了培養復合型的工程審計人才,必須要完善課程體系,體現以工程技術為基礎、工程法律為依據、工程經濟與管理為核心、工程審計為特色的知識結構[1]。工程審計人才培養應緊密結合人才培養目標,與時俱進地調整課程教學模式,以培養學員創新能力為根本目的,改革現有的教學模式,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互相補充、互相促進,教學上由知識傳授轉變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經過前期的探索研究和實踐,改進條件下工程審計人才培養措施的基本思路為:以部隊需求為導向、以勝任崗位任職為目標、以強化實踐技能為保證。

2.1科學定位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目標強調學員創新能力的發展,教學不再是單純的傳授知識,而是在傳授知識的同時,培養學員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人才培養目標力求使部隊需求滲透到課程建設、理論和實踐教學環節以及科學研究的各方面。同時,聘請部隊實踐經驗比較豐富的同行來校參與課程設置和教科研項目的共建活動,理論聯系實踐、知識轉變能力,來構建具有一定先進性并與部隊建設需要的課程教學體系和特色,并完善優化課程教學方案。以人為本、以學員為中心、因材施教、挖掘人的潛能,促進學員進行研究式學習。根據工程審計的特點,教學設計主要要求學員在系統掌握工程識圖以及其他相關的建筑構造、建筑施工技術、建筑材料、軍隊基本建設審計等課程相結合,在教員的指導下,以圖紙為主線,進行系統的、完整的施工圖預算編制,主要是掌握其編制方法,在此基礎上熟悉軍隊基本建設審計的內容和方法,建立其對基本建設審計的感性認識。并通過理論和實踐教學,使學員掌握建筑工程計價的基本原理及土建工程預算的編制原理和“手算、電算”的方法,能獨立、系統、完整地編制工程預算和結算。

2.2創新課堂教學方式方法課堂教學應十分重視充分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發揮不同教學方法的長處,以提高學員的學習熱情和效率,提高教學效果。以多媒體技術為代表的教育手段并配合有傳統的黑板教學手段,以增大課堂信息量、提高教學水平和效果。為配合理論教學,可增強實踐性教學環節,組織參觀實際建筑工程或工程模型。首先要深入了解學員基礎情況,幫助學員制定學習計劃,指導學員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同時學員也及時反饋教學意見,以幫助改進教學。根據實際需要,可成立工程審計興趣小組,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供交流平臺。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可根據課堂實際需要,交叉使用電子幻燈講授、習題講解、課堂討論等方法,以豐富教學內容,活躍課堂氣氛,便于學員理解和鞏固所學專業知識。此外,在課程教學中還應注重學員的個體差異,發揮學員的主觀能動性,為學員的個性發展留下足夠的空間。如采用案例式、啟發式、互動式教學法等,讓每一位學員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觀點,從而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培養其創新意識、提高其創新能力,因此應當貫徹在本課程的教學活動當中。堅持以部隊需求為導向、以素質為本位、以能力為核心、以學員為主體,“教、學、做合一”的原則,推行項目教學法,采用“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等教學方法,保證教學質量。

2.3強化實踐操作教學環節實踐教學不僅是對專業理論課的應用,更是對學員分析與解決問題能力、預測與決策能力的培養。要想培養學員的專業技能與專業素質,簡單的在課程的最后安排幾個學時的專業實踐教學,其時間顯然是不充足的,不能保證實踐教學的效果。且現有的實踐教學環節沒有針對學員的薄弱環節開設,教學過程往往流于形式,針對性不強。教員必須把握要點,在教學上采用引人入勝的新方法和新技巧。工程審計相關課程涉及工程領域,而工程建設領域各專業都已實行執業資格認證制度,取得相應等級的執業資格證書方可執業,這樣我們在教學中就可以以工程審計所需要的工程造價執業資格考試為牽引,因而使本專業的授課具有獨具一格的特色。本類課程教學的根本目的是學以致用,培養學員在實際工作中的操作能力。這些課程多以工程實例為基礎,讓教員、學員充當“造價工程師”的角色,設身處地地從“造價工程師”的角度出發,參與工程實例中工程量的計算,帶著問題學習,增強實用性。

2.4利用網絡課堂教學平臺及時準確地完成工程預算的編制,這是工程建設的基本要求,也是決策優化、公平競爭的基礎。然而,采用傳統的手工方法編制工程概預算卻是一項相當繁瑣的工作,如大中型工程項目的工程預算編制依據之廣、定額數據抄錄量之多、表格計算量之大、核算工作量之巨、數據分布面之廣、編制時間表之緊,皆非常人所能理解、體會的[2]。目前,用計算機軟件編制預算代替傳統的手工操作,這一工程預算編制的重大革新是大勢所趨[2]。加強對工程造價軟件的推廣和應用,讓學員在以后的工作中能適應工程審計的要求。在課程網絡教學綜合平臺,設置有答疑討論區。學員在討論區不僅可以隨時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任何疑問,由教員及時回答,而且討論區有許多同學的和課程有關話題的討論,大家紛紛踴躍跟帖,發表自己的看法。網絡課堂答疑討論區的開設,很好的拓寬了課程學習維度的同時,又極大的活躍了課后學習的氛圍。課程作業都是由教員在網絡學堂,學員在完成之后亦可通過網絡學堂提交。此外,網絡教學平臺附有許多和課程有關的資料以及相關專業網站的鏈接供學生有選擇性的查閱,使課堂教學向課外延伸(圖3)。

2.5改革課程考試考核方式條件下的課程考核方式也應發生變化,考試內容應以考核學員動手能力為主,考試方法由閉卷改為開卷。課程教學的學時和考核標準應合理設置,本類課程的考核標準,可采取541式,即期末考試成績占50%,課堂討論發言、實踐活動表現等占40%,平時作業、考勤等占10%。由于工程審計會隨著類型、地域不同而發生的變化,尤其是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了定額的不斷變化,因此工程審計類課程的教學較之其它課程更為艱巨和復雜,期末考試并不能很好反映學員學習的效果。行之有效的做法是:廣收博覽建設市場信息(規范文本、建設文件、市場價格、定額指標等),經系統化處理后充實到教案講稿的相應章節中,并且及時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在教學過程中隨堂提問,根據回答情況和實踐環節中的表現給出平時成績。期末考試卷面內容包括理論教學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注重學員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應用。通過考試內容與方法的改革,調動了學員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篇7

近年來,對于信息化環境下養老保險基金聯網審計系統的構建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為推進養老保險基金聯網審計提供了基本的理論和實踐基礎。但總體來看尚處于起步階段,還存在很多不足:一是沒有建立起信息化環境下養老保險審計數據標準,未建立統一的數據規范體系;二是審計方法還不成體系。目前的養老保險基金審計方法更多是注重對某一環節的審計,而且理論性強,可操作性差,不能很好適應審計需要;三是聯網審計軟件研發上還沒有一套能適應海量數據實時采集與分析、集成數據倉庫技術,并方便審計建模的綜合應用系統。因此,為了解決上述養老保險基金聯網審計過程中的不足,就需要構建養老保險基金聯網審計系統。

二、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聯網審計系統構建

(一)建立養老保險基金審計數據標準規劃

養老保險基金審計數據具有數據量大、多數據源、數據結構不同等特點。在《審計署計算機審計實務公告第10號――社會保險審計數據規劃》的基礎上,結合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各項政策和人社部門信息系統(金保工程)的數據結構研究,提出滿足養老保險基金聯網審計的數據規劃:一是數據資源目錄體系,依據養老保險基金業務,按照養老保險審計的需求,規劃出審計所需數據元素的資源分類標準。二是數據元素規劃,采用信息資源在經濟活動中自然歸屬的實體進行數據元素分類,并在實體分類下規劃相關的數據元素。數據元素按實體分類,可以保持信息資源的相對穩定,也便于信息資源的管理和應用設計。三是數據表規劃。數據表是按照特定審計目標組織的相關數據元素的集合。按照養老保險審計業務和數據元素規劃,我們共組合確定了62張數據表,為審計提供數據支持。

(二)建立養老保險基金審計方法體系

審計方法體系是在審計過程中為取得審計證據、完成審計任務而采取的各種手段的總稱。聯網審計的審計方法特指在聯網審計環境下的計算機審計方法,是利用計算機對網絡環境下的被審計單位的財務業務數據進行詳細審計的方法。審計方法不應該是孤立、零散的,而應該有一個完整的框架體系,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審計方法對審計業務所有節點的覆蓋,才能對審計工作起到建設性和指導性作用。

就養老保險而言,構建養老保險基金審計方法體系,主要是確定審計方法的目錄體系和具體的方法內容,目的是規劃出基金“征繳”、“支付”、“管理”三個環節中的審計覆蓋節點及核查具體問題思路與方法,解決養老保險基金審計中需要針對哪些方面用什么方法進行審計的問題。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審計方法目錄體系、審計方法規劃、審計方法描述。

(三)聯網審計系統構思與設計

一是功能構思。面對結構復雜、數據量龐大的養老保險基金業務系統,養老保險基金聯網審計平臺不僅要提供聯網的技術手段,而且要解決海量數據的存儲問題,既要避免大量的無效或冗余數據、優化信息資源,又要充分滿足審計需求。同時,要提供豐富的審計方法及強大的數據分析手段,實現對海量數據的快速訪問,通過數據表格、分析圖形、預警等形式,把預審結果直觀地呈現在審計人員的面前;通過排序、公式計算、篩選、輸出等功能,輔助審計人員根據確定的目標或重點實施審計。可靠的聯網審計應用軟件平臺是養老保險基金聯網審計順利實施的重要保證,它解決的是養老保險基金審計中用什么技術手段實現審計需求、達到審計目標的問題。

二是功能設計。聯網審計系統建設主要包括聯網審計網絡平臺、聯網審計應用軟件等兩部分核心內容。聯網審計網絡平臺是通過搭建聯網審計硬件平臺,解決審計單位與被審計單位的網絡互聯及安全問題,提供軟件系統運行的硬件基礎設施。聯網審計應用軟件實現了對被審計單位海量數據的定期聯網采集,同時提供豐富的審計分析手段,并做到對部分養老保險業務的自動審計預警,實現了聯網環境下計算機自動審計與人機交互式審計的結合,是審計目標實現的重要保障。

三是功能構成。聯網審計系統涉及被審計端、傳輸端以及審計端。被審計端(包括前置服務器、原始數據和數據庫管理系統等)完成從預留的數據接口,定期將數據庫數據按照數據規劃標準,采集到前置服務器,并打包加密;傳輸端將加密審計數據,通過政府電子政務網或專線傳輸到審計端服務器;審計端(包括數據存儲系統、數據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分析模型和客戶端設備等),審計人員將個人電腦連接到審計系統,通過審計系統中的審計數據分析模型(審計方法)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得出審計疑點。

三、企業職工養老保險基金聯網審計系統的應用

(一)系統開發和使用

系統開發人員將全省2010年度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業務數據加載到審計數據庫后,首先構建審計基礎表與分析表,然后在此基礎上構建查詢或多維審計模型。審計人員通過審計模型進行審計實踐檢驗,對模型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做進一步調整,這是系統開發的基本流程。此次聯網審計的試行階段,共計開發系統模型22個,其中,多維模型8個,問題模型14個。同時,建立了10個數據瀏覽表和12個預警模型,為以后的審計工作打下基礎。在使用模型的過程中,通過系統模型所提供的基礎資料管理、基礎信息展現、模型分析、數據管理等功能,運用系統的數據管理和分析工具進行數據分析。通過對13個應用模型的分析驗證,有1個模型沒有篩選出疑點線索。在模型驗證過程中,對10個模型功能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修改意見,然后由系統人員加以修改。

(二)審計模型運用

在城鎮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聯網審計中,共運用了21個應用模型,其中數據分析模型8個,查找問題模型13個。有13個模型發現疑點線索43.48萬條,涉及金額65.08億元。經審計人員的分析和驗證,進一步縮小疑點數量和金額,為審計延伸調查提供可行和必要的條件。模型驗證過程中,審計組共發出審計取證單14個。由于審計取證單涉及的疑點量很大,審計組重點對涉及參保人員的待遇核定、繳費處理、待遇發放等問題疑點進行實地延伸檢查和落實。

篇8

[摘要]審計理論結構正確與否及其對審計實踐指導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邏輯起點選擇的正確性和性。中外有關這一的不同觀點以及審計理論的現狀。應以審計環境為起點構建審計理論結構。審計理論結構的構成。

一個多世紀以來,許多專家、學者相繼為理論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們從不同的角度解答會計實務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并通過對各種理論因素加以整理,指導人們更有效地開展會計實務工作。相比之下,審計理論卻比較落后。在這方面值得稱道的成果少得可憐。正如著名審計學家莫茨和夏拉夫所指出的“許多人認為審計完全是實務性的,而不是理論性的,對于持這種觀點的人來說,審計只是一系列的實務、程序、和技術,是一種沒有必要進行解釋、描述、調整和論證,并最終匯總起來以形成‘理論’的行為”。[1]著名審計學家尚德爾則抱怨:在最近150年中,沒有一個學術領域像審計領域這樣沉寂。專家們的抱怨并非無病,他們確實道出了審計理論研究的實際情況。

新的審計理論研究,是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的。理論來源于實踐,同時,理論又指導實踐和預測實踐。審計理論與方法來源于審計實務工作,是對審計實務工作的概括和。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審計實踐已發生了重大變化,急需理論上的規范與指導。

一、關于審計理論結構若干代表觀點的評介

審計理論結構是指審計理論諸要素(組成部分)及其相互聯系的組合,它本身就是一個邏輯系統。所以審計理論結構也稱審計理論體系。研究審計理論結構,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就是從何處人手,以什么作為邏輯推理的出發點。

從的角度講,邏輯起點指從抽象上升到具體全過程的出發點的概念、范疇或判斷,也叫做上升的起點。它是構造一門學科理論體系的出發點或建基點,是該學科理論體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簡單的一個理論范疇,它對該學科其他理論要素的建立和發展以及整個理論體系的構造均有著決定性的作用。

由于不同學者研究范式的差異,導致對邏輯起點存在不同見解。理論界存在著審計本質起點論、審計動因起點論、審計對象起點論、審計職能起點論、審計目標起點論、審計假設起點論、審計環境起點論、哲學基礎起點論、理論基礎起點論、財務責任起點論以及目標與假設雙重起點論、審計性質與目標雙重起點論、環境與目標雙重起點論、生產力與生產關系起點論等多種不同觀點。下面介紹較有的幾種觀點。

(一)審計本質導向型

這種觀點是從審計本質出發,根據審計對象、審計職能,演繹、歸納出審計原則和審計準則。其流程圖可大致表示為:審計本質審計對象審計職能審計原則審計準則。國內十幾年的審計理論研究,大多選擇“審計本質”作為邏輯起點,進而闡述審計對象、審計屬性、審計職能、審計作用、審計任務和審計方法等一系列理論問題。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只有準確地揭示事物的本質,才能把握審計理論的發展方向”,“只要正確地確立了審計的本質,也就順理成章地確立了審計理論結構。”[2]“離開具體的對象,客觀的職能(任務和作用從屬于職能)就無從產生。”[3]

由于“審計本質”純理論性太強,因而造成按“審計本質”為邏輯起點構建的審計理論結構與審計實務相脫節,不能正確反映審計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即基礎的審計理論研究遠遠超越實踐,而性審計理論研究又遠遠落后于審計實務。

(二)審計假設導向型

這種觀點是從審計假設出發,在審計假設的基礎上推導出審計原則,然后用它們來指導審計準則,審計假設和審計準則共同構成了審計理論結構的理論基礎和概念體系。其流程圖可大致表示為:審計假設審計原則審計概念審計準則審計規范。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審計假設是構造系統的審計理論結構的基礎,也是審計科學發展的前提”。[4]審計假設是建立審計理論結構的基石,理論研究的基本要素,推理論證的原始命題。[5]但是以“審計假設”為邏輯起點會使審計理論與環境失去相關性。審計環境的不確定性,導致了做出審計假設的必要性,可是審計假設一經確定,就相對保持穩定,不能直接反映社會經濟環境變化對審計理論的影響。另外也容易導致審計理論結構內部離散。因為審計假設是為了實現審計目標而對審計人員所面臨的社會經濟環境做出的假定性規定,但是審計目標卻無法由審計假設推導而出。

(三)審計目標導向型

這種觀點是從審計目標出發,根據審計目標規定審計信息的質量特征,然后作為信息傳遞手段的審計報告的構成要素等,其流程圖可大致表示為:審計目標審計對象、性質審計原則審計準則。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目標是一切工作的出發點”。[6]“審計目標是整個審計監督系統的定向機制”。[7]

審計目標受審計目的與審計職能的雙重制約,只反映它們之間相互、相互聯系的部分因素,不能全面揭示審計目的、審計職能、審計對象等因素。從審計實踐活動看,以審計目標作為邏輯起點而展開的審計體系難以揭示更高層次的審計理論,無法提示審計的真正原因,因而建立在審計目標基礎上的審計理論體系也是局限的、不完整的、較低層次的。

(四)兩元或多元導向型

持這一觀點的人認為,審計理論結構的邏輯起點如果僅為審計本質、審計環境、審計目標、審計假設中的一種,對于正確、全面研究審計理論是不完善的,因此,他們提出了審計理論結構邏輯起點的二元論。主要觀點有四種:一是主張以審計目標和審計假設共同作為審計理論結構研究的邏輯起點;[8]二是主張以審計本質及審計假設作為審計理論結構研究的邏輯起點;[9]三是主張以審計環境和審計目標共同構成審計理論結構的邏輯起點;[10]四是主張以審計本質、審計目標和審計假設三個因素作為審計理論結構的研究起點。[11]

兩元或多元導向型,看似合理,但由于審計環境、審計目標、審計假設、審計本質等處于不同的層次,如果同時以兩元或多元因素為起點,就如同一個人站在臺階上,兩條腿一條在上、一條在下,一條要向左、一條要向右,導致審計理論結構的構建無所適從。這樣,還會人為破壞審計理論各要素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

二、理論界關于審計環境與審計理論關系的探討

早期的審計理論研究忽略了審計環境,在有關的審計理論著作中基本上都沒涉及到審計環境問題。近年來,審計環境對審計理論的影響得到了許多審計理論研究人員的關注,并對此進行了比較多的探討。

(一)審計環境影響審計理論結構

蔡春認為,審計理論結構作為一個理論體系與所依存的環境存在相互作用關系,審計環境要求理論結構的構建必須適應環境的需要,并隨環境的變革而變革;而審計理論結構對審計環境的反作用則表現在,審計理論通過對審計實踐的反作用而不斷改善環境狀況。[12]胡春元認為,審計本質應適應審計環境的需要,并且必須隨著環境的變革而變革,即審計環境是通過審計本質來影響審計理論體系的。[13]張繼勛提出,審計理論體系要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14]以上論述都認為,審計環境影響著審計理論體系,審計理論體系隨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二)審計環境是審計理論結構的邏輯起點

關于審計環境對審計理論影響的另一類觀點認為,審計環境是審計理論結構的起點。陳建明指出,構建審計理論結構應以審計環境為起點,審計環境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包含了審計實踐的全部,孕育著審計理論要素的全部“胚胎”;從審計環境出發構建審計理論結構,可以揭示審計發展過程的全部因素和發展,從而具有全面性、完整性,是比較的審計理論結構。[15]李東平和古繼紅在論及審計理論結構時指出,審計理論結構是以審計環境理論為起點和終點[16].辛金國在關于審計理論結構的論述中指出,審計理論結構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審計的外環境和內環境。[17]劉兵認為,“審計內環境與外環境有機的總和,審計內環境決定審計的本質,從而決定審計職能;審計外環境決定審計目的。……審計目的、審計本質、職能與審計目標最終統一在特定時空條件下的審計環境中。”[18]

(三)有人認為審計環境是審計理論體系中的一個要素。

上述觀點,在審計環境影響審計理論這一點上認識是一致的。從審計理論發展的歷程看,審計環境對審計理論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審計目標的不斷演進,審計準則的從無到有以及它的不斷豐富,審計理論的從無到有及其不斷豐富和發展,這些無一不是審計環境影響的結果,可以說,審計環境是促進審計理論完善和發展的不竭的動力和源泉。

三、確定審計結構邏輯起點的標準

作為審計理論結構的起點理論,它至少應符合以下要求:第一,邏輯起點的實質應表現為審計體系中最抽象、最一般、最簡單的思維規定;第二,邏輯起點應是審計體系中的直接存在物,即它必須是不以審計體系中任何其他范疇為中介前提的范疇。而其他審計范疇反倒必須以它為基礎和依據;第三,邏輯起點應該揭示審計理論諸要素的內在矛盾以及審計系統整體的一切矛盾萌芽。邏輯起點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是整個審計體系運動、的內在動力和源泉;第四,邏輯起點與形式邏輯系統中的公理不同,它既不是任意的和暫時承認的東西,也不是隨便出現和姑且假定的東西,而是為后來的事物運動過程所證明把它作為邏輯起點是正確的要素;第五,從最一般的意義上講,邏輯起點范疇作為審計系統中的一個基本要素,同整個體系發生著多方面的聯系。這種聯系不僅規定著審計系統整體的本質,而且也規定著起點范疇在審計理論體系中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筆者認為將審計環境作為構建審計理論體系的起點更為恰當。理由有六:第一、審計環境是一種真實的存在,是審計系統中最簡單、最普遍、最常見、最基本的現象;第二,審計環境是審計系統本身與審計的外部因素的結合體,審計環境具有聯結理論與實踐的功能。審計環境不簡單等同于審計實踐活動,它是對間接或直接影響審計的環境因素的高度抽象與概括,涵蓋、、、、、多個因素。另外,審計環境來自于審計實踐,并不斷與之進行物質與能量的交換;第三,審計環境構成審計理論體系的核心要素,是推導其他抽象的審計理論與概念的基礎。審計環境是審計動因的決定因素;審計環境是審計理論體系的核心,它比審計假設所反映的社會環境約束條件更為全面、真切,也界定了審計目標所“意欲表達的理想境地”的特定內容,是審計實務的基石。以審計環境為起點,能使整個審計理論建立在更為寬泛而堅實的基礎之上;第四,審計環境反映了審計根本屬性,決定著審計的需求與供給,是整個審計體系運動、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源泉;第五,審計環境蘊含多樣化研究。審計環境倡導的多樣化研究思維方法、多元化理論模式能促進審計理論自身發展。美國的莫茨和夏拉夫教授正是將數學、邏輯學、倫等研究思想滲透到審計學中才開創了人類審計理論發展史上的第一座豐碑。把審計環境作為審計理論體系的起點,可以使審計理論體系及其研究思路更加開闊;第六,審計環境是衡量審計系統是否先進、的基本標準。離開審計環境,不能解釋各不同國家或同一國家在不同階段審計理論與審計實務所存在的差異。審計環境深刻地體現了審計的這一集合特征,是審計理論跨世紀的研究主題。

四、以審計環境為起點來構建審計理論體系

審計環境是對審計有影響的一切因素的總和。審計理論密切依存于審計實踐,從審計實踐中產生。因此,審計理論不可避免地受社會、政治、經濟和法律等外在環境的影響。審計實踐及其發展還受審計固有因素影響,如各個發展階段的審計人員價值觀念、審計思想、審計文化、審計程序與方法、審計工作手段、審計工作內容等因素。但并不是社會、政治、經濟和法律中所有方面都有與審計相關,有些是明顯無關,有些只是間接相關,有些在一定時期是相關的,而在另一時期是不相關的。因此,我們將審計外在環境中同審計相關的部分從整體社會、政治,經濟和法律環境中抽象出來,稱之為審計外環境,包括經濟體制、經濟發展水平和狀況、有關的法律法規、社會文化環境、外部相關利益集團及其活動因素。我們將影響審計的固有因素稱之為審計內環境。審計內外環境密切相關,不斷地進行著物質、能量和信息的交換。審計內環境決定著審計的本質,進而決定了審計的職能,進一步決定著審計的程序和方法。審計外環境決定著審計動因,進而決定著審計目標。因此,審計本質與職能、審計動因與目標最終統一在人類社會生產實踐活動中,統一在特定的時空條件下的審計環境中。由此可見,審計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應是審計環境。

環境對審計系統的,會產生多方面的效應,表現在:(1)影響目標。或有利于審計系統目標的實現,或不利于審計系統目標的實現而需要對目標進行修訂,或造成不能實現審計系統的目標。(2)影響結構,多方面影響審計系統的結構,如影響要素結構,使系統的審計人員、審計程序、審計、審計報告的關系等發生變化。(3)影響穩定。使審計系統在各方面都保持協調關系而正常運行。如審計組織體系會隨著水平、經濟體制變化而相應作出調整,使政府審計、內部審計、民間審計保持協調發展。

審計系統對環境的適應,一般采用的形式有:(1)遵從。審計系統接受環境發出的信息,即遵從環境對審計系統的各種要求運行。(2)協調。審計系統根據環境的要求,制定或調整運行的規劃、程序與方法,以適應環境的發展。(3)趨同。審計系統隨著環境的變化而相應變化,使變化、發展的方向一致。

筆者認為,應以審計環境為起點構建審計體系,這一理論體系由審計理論的邏輯起點、前提與導向、審計基本理論、審計規范理論、審計理論和審計相關理論五個層次所組成,如圖1所示。

■(此處有公式或插圖)

現對以審計環境為起點的審計理論體系圖作如下簡要說明:

(一)審計理論的起點、前提與導向

審計環境是審計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審計環境影響著審計目標、審計假設和由此確立的審計基本理論、審計規范理論和審計應用理論。審計系統中的一切理論都是由審計環境展開的,并在此基礎上層層深入,形成合理的邏輯層次關系。以審計環境為起點建立的審計理論體系及以理論為指導的審計實務工作能否實現人們的期望,是對審計目標確立恰當與否的最好檢驗。在審計環境中,對審計目標起主要作用的是公眾對審計的期望及相關對審計的約束。

審計假設是審計理論研究的前提。審計假設是人們對變化不定的社會經濟做出的一些合乎邏輯的推論和判斷,它設定了審計工作的空間、時間和質量單位。審計假設為有效地實現審計目標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是建立審計基本理論、規范理論和應用理論的邏輯前提。但這種假定和判斷不能憑空設定,它受制于審計外環境。

審計目標是審計理論和實務的導向。它是在認真研究審計環境和審計假設的基礎上確定的,既對審計基本理論起導向作用,也對審計規范理論和審計應用理論起導向作用。審計目標的確定受到審計環境的影響,并隨著審計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一方面,有什么樣的審計目標便給審計工作、審計報告等提出什么樣的要求;另一方面,審計目標也給審計準則提出了要求和前提,它規定著審計信息的質量特征。

(二)審計基本理論

審計基本理論是指可以通用于任何獨立審計活動的各種具有普遍指導性的審計理論。它是審計理論的精髓,由審計導因、審計概念體系、審計性質、審計主體、審計客體、審計職能、審計原則等構成。

審計基本理論具有以下特征:

1、高度的抽象性。它沒有具體的實踐導向,沒有實物可以參照,只是產生于高度的理念之中,如審計職能,是看不到和無法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由于高度抽象性會導致人們認識上的困難以及模糊性。因而在關于審計基礎理論問題的研究中,學術流派頗多。

2、普遍的適用性。它不受部門、行業等審計客體變化的影響,也排斥了不同審計類型的差別可能給理論研究帶來的障礙。在不同的被審計部門、行業或單位,審計基本職能是同一的。即使是就地審計、送達審計或遠程審計等方式上的改變,也不能使審計基本職能發生變動。

3、嚴密的邏輯性。由于這種審計理論是高度理性思維的成果,無論是它所屬的各種不同理論之間,還是同一理論的結論、論據、論點之間,都呈現出極強的邏輯性,整個審計基礎理論的結構十分嚴謹。

(三)審計規范理論

審計規范是指在審計基礎理論指導下按照審計實踐的基本而建立的一種審計理論。它由審計職業技術規范理論、審計質量控制規范理論和審計職業道德規范理論等所構成,主要如何根據審計環境的要求,構建適合和地域特征的職業規范體系。

這種理論的主要特征表現為:

1、規范性。審計規范理論主要用以規范審計人員的執業資格和執業行為,目的在于提高審計質量。

2、權威性。審計規范理論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它實際上制約著審計實務。審計規范是在審計理論的指導下制訂的,不是審計程序、審計實務的匯總,而是當時具有代表性的審計理論的集中體現,以指導審計實務,規范審計程序和。

3、指導性,審計規范理論中的那些準則、規則,可以用于指導審計的實際工作。這是由于這種理論比審計基本理論更接近審計實踐活動所引起的。

(四)審計理論

審計應用理論是在審計基本理論和審計規范理論指導下建立的一種旨在指導審計實務、提供操作指南的審計理論。它包括審計組織理論、審計操作理論和審計控制理論三個有機部分。其中,審計操作理論又可分為一般審計業務操作理論和特殊審計業務操作理論兩個方面。一般審計業務操作理論是指由審計計劃、審計程序、審計方法、審計證據、審計工作底稿以及審計報告等內容構成的基本體系,主要研究在審計基本理論和審計規范理論的指導下,如何開展年度報表審計工作;特殊審計業務操作理論是指由特殊目的業務審計、特殊行業業務審計和特殊性質業務審計等內容構成的基本體系,主要研究在審計基本理論和審計規范理論的指導下,如何開展特殊審計工作,如基本建設預決算審計、小規模審計、盈利預測審核、中期會計報表審計等。圖1只列出一般審計業務操作理論。

這種理論的主要特征表現在:

1、具體性。這種理論常常可以找出相應的實物參照系,總是解決某一特定方面的實際,常常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可觀察性。

2、有用性。它不象審計基本理論那樣空洞枯燥,無法用于實際工作。審計應用理論所包含的內容相當廣泛,如審計計劃、審計程序、審計技術方法、審計策略與審計證據、審計報告等方面的理論,都應歸人此類。

(五)審計相關理論

審計相關理論是從事審計理論研究和審計實踐工作所必須具備的其他學科理論,主要包括理論、系統理論、學理論、財務和會計理論、管理科學理論、機與技術理論等。這些理論對深化審計理論研究,拓展審計工作視野起到重要作用。

[]

[1][5]R.K.莫茨,H.A.夏拉夫。審計理論結構[M].北京:商業出版社,1990.

[2][12]蔡春。審計理論結構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1.

[3]婁爾行,唐清亮。試論審計的本質[J].審計研究,1987,(3)。

[4]蔡春。審計基本假設研究[J].財經理論與實踐,1990,(1)。

[6]徐政旦,謝榮。試論我國主義審計模式的若干原則[J].審計研究,1987,(7)。

[7]王文彬,林鐘高。審計基本理論[M].上海:上海三聯出版社,1994.

[8]袁曉勇。關于建立我國審計理論結構的設想[J].財會通訊,1997,(3)。

[9]張德坤。審計研究邏輯起點的二元選擇[J].湖北審計,1998,(3)。

[10]謝詩芬。高級財務會計問題研究[M].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0.

[11]王漢民。論我國審計理論體系的重新構建[J].財貿研究,1993,(6)。

[13]胡春元。審計風險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7.

[14]張繼勛。審計判斷研究[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2002.

[15]陳建明。審計規范論[M].大連:東北財經大學出版社,1999.

[16]李東平,古繼紅。論審計理論結構[J].湖北審計,1996,(3)。

[17]辛金國。淺論審計理論研究的邏輯起點[J].財會通訊,1997,(8)。

[18]劉兵。審計的邏輯起點及審計理論體系[J].審計研究,1995,(4)。

[19]李若山。審計理論結構探討[J].審計研究,1995,(3)。

[20]蘇牧。論審計研究的起點[J].審計研究,2001,(4)。

篇9

美國的戴爾•弗萊德(DaleL.Flesher)和斯圖爾特•西沃特(StewartSiewert)教授認為,推動管理審計理論和實務發展有三股力量:政府審計、管理職業界和內部審計,就美國而言,這三股力量是:科爾曼•安德魯斯(T.ColemanAndrews)領導下的政府審計總署(GAO);杰克遜•馬丁德爾(JcksonMartindll)領導下的美國管理協會(AMA);J.B舍斯頓(JohnB.Thurston)領導下的內部審計師協會(IIA)。日本的松田修一教授認為,推動管理審計理論與實務發展的力量有三股:內部審計、政府審計和宴請委員會。總的來說,強調四個方面的推動力:管理職業界、政府審計、內部審計和民間審計。管理審計理論的發展研究。管理審計根源在于受托經濟責任,按照審計與受托責任的關系,管理審計的研究對象是受托管理責任或結果性受托責任。同時,依據審計主體的不同,管理審計被劃分為內向型管理審計、外向型管理審計和綜合審計。威廉•倫納德、威廉•坎普菲爾德、阿倫•塞爾、賈納斯•桑托基等人認為,內向型管理審計是幫助管理當局更好地履行管理責任為目的的審計,其職能是咨詢性、建設性的而不是執行性的,并且是一個系統的調查、分析和評價的過程。外向型管理審計的主張者杰克遜•馬丁德爾(JcksonMartindll)、尼爾•邱吉爾德、西爾特、會計大師約翰•伯頓等學者則認為管理審計應由外部的注冊會計師執行、以維護股東、債權人的利益為目的而進行獨立管理鑒證審計、獨立管理評價審計、管理陳述審計、管理業績審計的代名詞。其審計對象在于管理業績,職能首先是鑒證、其次是建設;審計的主體是獨立的第三者CPA。綜合審計中的綜合包括了兩重含義:審計主體的綜合性,既可以是組織外部的CPA,又可以是組織內部的審計人員;審計內容的綜合性,既應鑒證與受托相關的財務信息,又應鑒證與管理相關的業務信息。管理審計的內容框架研究。內向型審計學派認為管理審計是協助受托人更好地完成受托管理責任的工作,其審計內容的構建形成了三種觀點:一是內向型管理審計是對企業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恰當性和有效性的評價;二是審查組織業務活動的恰當性和有效性;第三個觀點綜合以上兩種觀點,認為管理審計的內容既包括對組織控制制度的審計又包括對業務活動的審計,即以審查各職能部門和業務活動的恰當性及有效性為重點。內向型管理審計的內容包括:評價組織機構的有效性;評價管理當局確定的組織目標和方針的過程與程序;評價計劃與控制方面管理制度的適當性;評價管理技術、評價員工的技術能力、根據一體化的溝通系統要求,評價管理計劃和控制系統信息輸出的有效性。外向管理審計者認為管理審計的宗旨是就受托人對受托管理責任的履行情況進行鑒證。內容體系構建上存在兩種觀點:一是對公司的管理業績和管理活動發表意見;二是對公司年報中的管理陳述發表意見。主要的審計內容應包括:組織管理的經濟功能分析、企業結構的分析和評價、企業收益真實性的綜合分析、為股東進行的專題調查項目、對企業研究和發展的分析、提供董事會的有關分析資料、檢查財務政策落實情況、分析研究企業生產效益、進行銷售趨勢分析、對企業進行總體分析。綜合審計(ComprehensiveAudit)認為:管理審計一方面進行財務檢查(FinancialReview)、一方面檢查組織定業務的經濟性和效率性(EconomyandEfficiencyReview),即“2E”審計(埃爾斯沃思•莫爾斯(EllesworthMorse))。70年代,“2E”審計發展為“3E”審計,即經濟性、效率性和項目效果性的審計(Economy,EfficiencyandEffectivenessReview)。到1989年,加拿大的丹尼斯•普瑞斯波爾指出,在綜合審計中,除了“3E”以外,還應進行企業的環保性審計(EnvironmentAudit)和政府的公平性審計(EquityAudits),從此,管理審計變成為“5E”審計。管理審計的制約因素分析研究。賈納斯•桑托基1982年通過調查,發現制約內向管理審計開展的八個因素為(按程度排序):未能清楚地定義和理解管理審計的范圍、缺乏客觀公認的計量標準來評價管理業績、管理審計范圍不包括在財務會計系統之內、缺乏稱職的審計師來履行和報告這種審計、擔心履行管理審計會抑制管理積極性、缺乏公認的管理審計準則和管理審計程序、擔心擴大企業組織的決策責任和控制責任、現存管理控制制度和決策工作運行良好,因而管理審計是不必要的創新。管理審計方法研究。管理審計發展緩慢的重要原因是審計準則、審計和審計方法的研究嚴重滯后。除早期管理審計的鼻祖羅斯建議的“訪談式調查表”(Interviewtypeofquestionnaires)、“訪談式證據”(Interviewevidence)、“業務控制檢查”、一體化審計法(Integratedauditapproach)、早期CPA使用的宏觀法(Macroapproach)、后來的事前審計(Proactiveauditing)等CPA審計方法外,也有一些學者利用少量計量經濟模型進行管理審計方法的探討,如瑞典國家審計局(NAB)的審計準則中使用了“效果性”審計,其中采用三種系統審計方法:廣泛的“結構分析方法(Broad-rangeAgencyanalyses)、職能導向審計分析(Function—orientedanalyses)、系統導向分析(System-orientedanalyses);英國特許公營財務會計協會(CIPFA)在《公共政府中的成本減低》公告中,提出了類似于業績審計、貨幣價值審計的新詞---成本減低,分析方法有兩種:實用法(Pragmaticapproach),即建立一個能消除和降低耗費的自動化系統、系統法(Systematicapproach),即將預算和預算控制引進目標制定過程的系統方法。McConnell,JohnH在《Auditingyourhumanresourcesdepartment:astep-by-stepguide》(2001)中,探討了人力資源管理審計中的計算杠桿系數法。目前管理審計的標準與方法探討很少,特別是現代經濟環境下企業新經營模式的管理審計方法幾乎沒有。

程新生(1998)在《管理審計目標評價》文中探討了管理審計的目標演變,提出管理審計的具體目標應為:有效性、合理性、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公平性和環保性。鄭石橋(2001)研究包括:企業管理審計的研究對象,管理審計評價標準體系結構及建立模式,戰略管理、治理結構、企業組織形式、財務與非財務模式等企業整體管理業績評價標準;生產管理、設備管理、質量管理、供應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財務系統管理等系統管理責任評價標準;崗位責任評價標準等的制定與評價內容。祁懷錦(2001年)指出受托責任的發展是內向型管理審計產生的根本原因,公司治理的目的在于有效評價受托責任,有效制衡委托人(所有人)與受托人(經營人)的利益,管理審計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劉實(2002)探討了審計理論中的分支理論———企業內部審計基本理論框架體系的構建。其主要內容包括企業內部審計的概念體系、假設體系、目標體系、控制體系等。時現(2003)提出:現代企業制度下,公司治理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因此,內部審計應該是以針對公司治理的命題。從公司治理審計的角度分析和研究了內部審計,并進行了兩者的融合性探討,進行了內部治理審計的概念定義。在此基礎上,研究了公司治理審計的理論框架、功能及邏輯路線分析,并以案例的方式分別討論了公司治理審計中的各項主要內容。朱榮恩(2003)指出,內向型管理審計以改善企業的管理素質和提高管理水平為目的,審查企業在計劃、組織、領導、控制、決策等管理職能上的表現。蔡春(2004)還指出了國有企業內部管理審計的重點,對國有企業管理當局的公共受托經濟責任進行全面有效的監督和審查,不僅要求公共資金依法使用,而且要求具有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徐華光、李蘭翔(2007年)指出了我國企業內部審計越來越向服務管理的方向發展,國際內部審計發展趨勢是我國內部審計發展的風向標。并從管理的傳統職能角度出發、構建了企業內向型符理審計的內容體系,與管理的職能相對應,包括戰略、決策、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環節。徐華光、李蘭翔(2007年)指出了我國企業內部審計越來越向服務管理的方向發展,國際內部審計發展趨勢是我國內部審計發展的風向標。并從管理的傳統職能角度出發、構建了企業內向型管理審計的內容體系,與管理的職能相對應,包括戰略、決策、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環節。耿建新、續芹、李躍然(2006年),廖洪、鄒冉(2006年)則是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調查了目前我國內部審計的開展概況,上市公司內部審計部門的設置及隸屬情況對開展管理審計的影響。都新英(2006年),汪福生、焦健(2007年),李惠蓉(2008年)主要分析了我國內向型管理審計存在的問題、實施內向型管理審計的制約因素、風險的形成以及內向型管理審計的發展機制和對策等。

管理審計作為一個新創建學科,未來至少可以從以下方面值得關注和努力:(1)我國企業界對管理審計的認知程度、接受程度研究。通過問卷調查、座談會、訪談等形式和方法,對我國企業進行調查,了解和收集我國企業界對管理審計的認知程度和接受程度,以及管理審計在企業中的執行主體和運作模式的研究。本部分的研究成果將作為項目后續研究的支撐和準備。(2)我國企業管理審計基本理論構架研究。根據管理審計學科體系尚未形成的特點,進行管理審計(特別是企業管理審計)的基本理論構架研究。借鑒前人的研究成果,結合新經濟形勢下企業的經營活動特點,利用理論分析方法,進行企業管理審計的研究對象、基本假設、基本原則、基本準則體系、和評價標準體系等基本理論構架研究。(3)我國企業管理審計的基本內容構架研究。根據現代經濟貿易全球化、國際化、社會資源共享化、經營組織虛擬化等新的企業運作環境和模式,運用理論分析法、AHP法、聚類分析和神經網絡現代數理方法進行企業管理審計內容體系構架研究。(4)公司治理結構的管理審計評價手段研究。運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利用上市公司伯公開披露信息進行數理統計分析,構建計量經濟模型,進行我國上市公司(企業)的公司的管理審計評價模式探討。(5)企業管理審計方法體系探討。在眾多的企業管理審計內容體系中,本項目以公司治理結構、企業的組織構架、企業發展戰略、企業的虛擬運作模式、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評價等方面的內容作為出發點,進行企業管理審計的方法體系研究。

作者:閆榮平 單位:重慶工程職業技術學院

篇10

一是學習小企業會計準則

XX年11月18日財政部了《小企業會計準則》,于XX年1月1日實施,替代XX年開始執行的《小企業會計制度》。實施《小企業會計準則》是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XX]36號)等有關法規政策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加強小企業內部管理,促進小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有利于加強小企業稅收征管,促進小企業稅負公平;有利于加強小企業貸款管理,防范小企業貸款風險。也標志著我國小企業會計核算體系進一步規范,會計準則體系日趨完善。

(一)《小企業會計準則》的特點:會計科目設置明顯較少,簡化了部分業務的賬務處理,兼顧報表使用者決策和編報的成本效益原則,滿足稅務部門與銀行的需求

(二)小企業會計準則適用范圍:主要行業劃型標準,小企業會計準則執行中應注意的事項

(三)《小企業會計準則》的主要內容:

1。資產是指小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由小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預期會給小企業帶來經濟利益的資源。小企業的資產應當按照成本計量,不計提資產減值準備,

2。 負債是指小企業過去的交易或者事項形成的,預期會導致經濟利益流出小企業的現時義務。小企業的負債按照其流動性,可分為流動負債和非流動負債。

3。 所有者權益,是指小企業資產扣除負債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權益。小企業的所有者權益包括:實收資本(或股本,下同)、資本公積、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

4。收 入是指小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形成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增加、與所有者投入資本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入。包括:銷售商品收入和提供勞務收入。

5。 費用,是指小企業在日常生產經營活動中發生的、會導致所有者權益減少、與向所有者分配利潤無關的經濟利益的總流出。小企業的費用包括:營業成本、營業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財務費用等。

6。 利潤,是指小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包括:營業利潤、利潤總額和凈利潤

7。 財務報表,是指對小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的結構性表述。小企業的財務報表至少應當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附注。

通過本章的學習,全面掌握小企業會計準則的適用范圍,特點,主要內容,能夠按著小企業會計準則的要求進行小企業的會計核算。主要了解新舊準則制度的變化,領會小企業會計準則與企業會計準則的差異。

二是學習了企業合并會計核算中幾個問題

企業合并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單獨的企業合并形成一個報告主體的交易或事項。按照企業合并中參與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及合并后是否受同一方或相同的多方最終控制劃分,企業合并可分為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兩種基本類型。企業合并中,購買方或合并方為企業合并發生的審計、法律服務、評估咨詢等中介費用以及其他相關管理費用,無論同一控制還是非同一控制均應當于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一)企業合并會計核算的模式: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的會計處理,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會計處理

(二)持股比例變化對企業合并會計的影響:企業通過多次交易分步實現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持股比例變化不改變企業合并性質,不喪失控制權情況下處置部分對子公司投資的處理,企業通過多次交易分步處置對子公司股權投資直至喪失控制權

(三)企業合并中的所得稅事項:購買日編制合并報表涉及到的遞延所得稅事項,購買日后的資產負債表日編制合并報表涉及到的遞延所得稅事項

通過本章內容的學習,我掌握企業合并會計核算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分辨同一控制下企業合并于非同一控制企業合并核算的差異,理解非同一控制控股合并下持股比例變化個別報表與合并報表的編報方法,領會企業合并報表中的所得稅事項的處理方法。

三學習營運資金決策與管理

營運資金決策與管理,是企業日常財務管理中最頻繁、最瑣碎的管理,也是體現企業財務管理基礎、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重要標志。(本文出自范文先。生網 www。fwwww。wmxa。cn)營運資金決策,雖然不像籌資決策那樣韻味無窮,也不像投資決策那樣轟轟烈烈,但它同樣需要細膩、一絲不茍和精耕細作,只有這樣才能使企業的戰略決策得以落實,也才能使企業的投融資決策效應放大。通過本講的學習,要求學員全面掌握營運資金的含義及特點,熟練掌握現金、應收賬款及存貨的各種管理方法

(一)營運資金概述:營運資金的概念,營運資金的特點

(二)現金管理:現金的含義,現金的持有動機,現金的成本,最佳現金持有量的確定

(三)應收賬款管理:應收賬款的功能,應收賬款的成本,應收賬款管理政策(信用政策)

(四)存貨管理:存貨的功能,存貨的成本,存貨的控制方法。

本章主要講授營運資金的含義及特點;現金的含義、持有動機、持有成本及最佳現金持有量的確定方法;應收賬款的功能、成本及應收賬款管理政策;存貨的功能、成本及控制方法。

四是學習企業重組與價值評估

企業重組是針對企業產權關系和資產、管理、債務和組織結構所展開的改組、整頓和整合的過程,以便從戰略上和整體上改善經營管理狀況,強化企業在市場上的競爭能力,推進企業創新和持續發展的戰略舉措。企業重組的方式很多,包括兼并與收購、剝離和分立等

(一)兼并與收購:兼并與收購的定義,兼并與收購的意義,實現兼并與收購的方式

(二)剝離與分立:剝離與分立的定義,剝離與分立的意義,剝離與分立方式的選擇,剝離和分立的其他原因

(三)企業重整與清算:企業重整與清算的定義,企業重整與清算的意義,企業清算的程序

(四)企業價值評估:企業價值評估的含義,企業價值評估的對象,企業整體經濟價值的類別,企業價值評估的模型

從經濟學角度看,企業重組是一個稀缺資源的優化配置過程。通過對企業自身擁有的各種資源的再調整和再組合,提高企業自身運行效率,還能實現社會資源在不同企業間的優化組合,提高經濟整體的運行效率。通過本章學習,掌握企業重組的基本概念與基本方式,包括企業兼并與收購、剝離與分立、企業重整與清算等,掌握企業價值評估的基本方法。

五是學習內部控制審計基本理論與方法

內部控制審計是一項新的制度,目前我國內部控制審計制度正處在由內在制度向外在制度轉化的過程中。對企業內部控制進行法定審計的要求源自于美國的薩班斯法案。安然事件后,為了保護投資者的利益,美國薩班斯法案要求,除了企業自身要對內部控制進行評估外,注冊會計師還要對上市公司的內部控制進行審計,出具內部控制審計報告并進行披露,以保證會計信息的可靠性。莫茨和夏拉夫指出:令人滿意的內部控制系統的存在,排除了發生舞弊和差錯的或然性。[1]

(一)內部控制框架體系概述:內部控制定義及框架,我國內部控制規范體

(二)內部控制審計的變遷:美國內部控制審計的制度變遷,內部控制審計制度的標準化形成,關于內部控制審計目標的辨析

(三)內部控制審計的內容:控制環境審計,風險評估審計,控制活動審計,信息與溝通審計,內部監督審計

(四)內部控制審計的程序及方式:內部控制審計的程序,內部控制的測試方式,內部控制審計的風險控制

XX 年5月,財政部、證監會、審計署、銀監會、保監會聯合制定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XX 年4 月,財政部等五部委再次聯合制定了《企業內部控制應用指引》、《企業內部控制評價指引》和《企業內部控制審計指引》。作為新的審計制度,我國企業內部控制審計即將正式開展,內部控制審計將成為與財務報表審計并行的一種新審計業務。對此,我了解和掌握內部控制審計基本理論和具體方法。

六是學習資源環境績效審計創新與發展

黨的“十”報告中提出,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從源頭上扭轉生態環境惡化趨勢,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產生活環境,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體現了執政黨對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和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深刻把握,體現了執政理念的不斷完善。作為資源大省、農業大省,也是老工業基地改造、振興需要創新發展的大省,黑龍江省靠資源發展的路徑越來越窄,而實現經濟轉型綠色發展是提升黑龍江經濟增長和民生指數的必然選擇和發展目標。從近些年黑龍江省資源環境績效審計開展情況看,資源環境績效審計在黑龍江省經濟轉型和綠色發展的風險預警、政策建議、監督保證三個方面的作用顯著。

(一)資源環境績效審計含義:資源環境績效審計定義,資源環境績效審計的特點,資源環境績效審計的目標,資源環境績效審計的內容

(二)黑龍江省資源環境績效審計實施及效果:水污染防治項目績效審計實施與效果,生態環境績效審計實施與效果,資源環境保護與治理資金績效審計實施與效果

(三)資源環境績效審計評價指標的創新:資源環境績效審計與政府經濟責任審計的有機結合,制定資源環境績效審計實施標準,建立和完善資源環境績效審計指標評價體系,拓展審計內容和創新審計方法,大力發展資源環境績效審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