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如何提升范文

時間:2023-08-15 17:31:3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初中歷史如何提升,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初中歷史如何提升

篇1

【關鍵詞】初中歷史;教學過程;趣味性;提升

作為一名初中歷史老師,在多年的教學工作中,我既總結了一些有效的教學經驗,又產生了一些感到困惑的問題。據平時與學生的交談,我發現學生一談起歷史,猶如面對故紙堆、老古董,歷史課被認為是“枯燥、沒意思的課”。我不禁自問:“為什么歷史學科如此不受重視?”。應該承認,歷史教學工作面臨如此尷尬境地,原因是多樣的,但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歷史課堂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如何增強趣味性教學,培養學生的積極性,必然是我們的工作重點之一,現筆者就如何提升初中歷史教學的趣味性談談自己的見解。

一、巧設導語,激發學生興趣

中國有句古話“萬事開頭難”,也就是說開好了頭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教師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在上課伊始就讓學生感到新奇、有懸念、愿意學,當學生的求知欲望被激發起來后,作為教師則可以順利的傳授新課了,故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上課前的兩三分鐘,可以根據課文的內容編出小故事p設置情景難題、安排學生朗誦、播放短片等方式,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文史結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文史不分家”,這一句話充分說明文學和歷史之間有密切的關系,因此我們在授課時,不能將任何一門學科孤立起來,應該對知識進行相互滲透,做到融會貫通。我們也不難發現,當被問及其它學科的知識時,學生知道的越多,他們的也就愈發會有自豪感,這種自豪感恰恰是學生學習的驅動力之一。例如,在講述教材中關于竊取勝利果實,破壞民主共和政體這一內容時,我引用了這樣一幅“對聯”:“中華民國萬年,千古”,要求學生找出其中的巧妙之處,問題提出后,原本有點吵鬧的課堂頓時安靜下來,學生們都在集中精神認真思考,思維敏捷的學生發現“:”是三個字,而“中華民國”是四個字,根本就不對仗,因此這幅“對聯”從文學角度來說它不是對聯。而這幅對聯的寓意就在于“'對不起'中華民國”。通過這種形式,不但極大地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積極性,引發了歷史趣味性,更重要的是能讓學生輕松的明白的復辟專制不得民心,是違背歷史發展潮流的,既然如此,它必然會失敗。

三、穿插時政,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我們在給“歷史”下定義的時候,往往會提到“歷史就是過去”。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看到歷史教材只顧及到理論證明,講述過去發生的事情,缺乏一定的時效性,因此,歷史就顯得尤為迂腐。從這個角度說,歷史老師必須關注時事,并且在教學中滲透時事,以達到借故通今的目的。比如在講現代中國的航天事業時,可以提及“嫦娥一號”飛天,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在講述美國的政治制度時,可以結合目前美國的總統大選來幫助學生分析理解;也可以借助每年召開的“兩會”來幫助學生學習現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總之,在課堂中滲透一些與教材內容相關的近期熱點焦點問題,有助于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分析問題的能力。

四、合理引用娛樂資訊,體現學生個性

我們面對的是尚未成年而又充滿活力,追求時尚的高中生,相信他們對娛樂八卦新聞有較多的關注,上課時如果能適當加入些娛樂資訊,相信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在講述中國古代的印刷品――《金剛經》時,按照一般的方法,學生只能靠死記硬背,才能記住《金剛經》是唐朝時期印刷的,并且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的有明確時間記載的印刷品,如果是為了記東西而記東西,長期如此,學生勢必會覺得歷史學科枯燥而乏味。我在介紹這個知識點時,先是給學生搜索了這樣一則資訊――澳門賭王─何鴻觶砸下六九一零萬港元(約合新臺幣三.一億元),收購清代圓明園十二生肖銅鑄首中的“馬首”,而旋即捐贈給中國政府,學生一看到,馬上議論起來,何鴻鍪撬?他為什么要這樣做?“馬首”為何物?“馬首”怎會會流失在海外?……課堂氣氛也因學生的討論進入,我見時機成熟,便告知他們“馬首”和《金剛經》都是流浪在海外的國寶,與“馬首”不同的是《金剛經》現仍藏大英圖書館……。通過這種方式教學,不但能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也能讓他們在快樂中掌握此類知識。

五、創設多種情景,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前面已經提到,由于教材體系等原因,歷史課堂顯得沉悶枯燥,有的學生看小說,有的睡覺,有的忙著說話,還有些發呆的。面對這種情況,有些老師嚴厲呵斥或者干脆不聞不問,這兩種態度都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對于喜歡說閑話的學生,我們不如讓他(她)到講臺上進行幾分鐘時間的演講,既能鍛煉學生,讓他們“回歸”課堂,更重要的是對其他學生起到威懾作用,為完成教學任務提供環境保障。

綜上可見,我們要努力創設多種情景,讓學生有事可做,有話可說,真正體現課堂主導地位。教師在歷史課堂中應選擇典型人物或事件苦心經營、獨運匠心,力求做到生動,合理而又恰到好處,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學鋒.設疑:推開初中歷史學習“探究性”之門[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年02期

篇2

關鍵詞:課改;歷史教學;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2851(2010)11-0039-01

新課程標準下的歷史教材,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面對這些嶄新的變化對于教師課堂駕馭能力有了更新的要求,如何用好教材,上好課程,精選練習,進而培養學生學習和解題能力,也成了一個新的值得研討的課題。課堂教學是學生學習的主陣營。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做到教師指導下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創造一個民主的、活躍的課堂氣氛。結合初中歷史教學實際,筆者認為要做到以下四點:

一、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知識的濃厚興趣

歷史學科在初中時屬于“邊緣學科”,農村的家長不夠重視,學生也不夠重視。面對這種狀況,初中歷史教師該怎么辦呢?我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學生就會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學習,并充分發揮主動性,最終出色地完成學習任務。

指導學生就課堂獲取的信息,再通過各種手段和媒體獲取其他的歷史信息,組織學生進行對史實的辨別分析得出更深刻的結論。如探究“秦朝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通過課堂交流、小組討論、展示圖片、展示課件、教師總結幾個步驟,讓學生學會獲取歷史信息,深刻理解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最后掌握歷史發展的規律和基本特征。

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的閃光點,教師要及時發現,及時表揚。實踐證明,表揚最能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并有助于加深對歷史知識點的牢固掌握,對于培養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也大有好處。

二、充分發揮教師駕馭課堂的主導作用

有人說:教師應是生命的“牧者”,而不是拉動學生的“纖夫”。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去點燃、發動和激揚學生的潛能和動力,一旦把動力激發出來,把積極性調動起來,潛力就會無窮無盡,學習這就會樂在其中,樂而忘返。

首先,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指導學生課前要注意學會歸納和整合每個階段歷史。把每個歷史知識的來龍去脈弄清楚以后,讓學生找出各知識點之間的相互聯系,對某一個歷史階段要形成系統知識結構,如封建社會的每一個歷史階段可以根據要求指導學生從政治、經濟、民族關系、對外關系、思想文化等方面進行歸納,最后形成對封建社會的主題的橫向、縱向認識和理解。歸納過程要注意指導學生從時間、背景(政治、經濟等角度)、影響等方面記憶。

其次,授以學生如何閱讀教材。注重指導學生閱讀書本。良好的閱讀書本的能力對學生解題能力會起到輔助作用。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帶著問題閱讀,提出本節課需解決的幾個問題,要求學生根據教師題設的問題看書,找答案,然后組織討論引導學生一起評判、小結,得出正確結論。

三、抓住歷史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

每一節歷史課都要有它的重點所在。重點的突破環節,也就是這節課的核心和關鍵環節,教師的精講,在一定程度上就成為了這節課的畫龍點睛之筆。精講就是教師在講授時,用精煉的語言,將教材的重點、難點,疑點,從課本上的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的認知結構。

我們常提“以學生為主體”,但如果整節課都是圍繞學生展開,接二連三的提問,紛繁復雜的活動……這些很容易導致課堂教學的形式化、片面化和絕對化,這也背離了新課程的初衷。初中課程的探究要適可而止,否則,一些問題,學生會越探究越糊涂,達不到應有的效果。在歷史新課程的教學中,仍要注意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講解的機會很少,失去了在課堂中的主導地位。這樣的探究學習只是做了無用功,是名副其實的“無效探究”。

四、鞏固練習,關注表述

教師在選擇習題的時候,必須精選精練,以《考試說明》要求為準,精選一些思維性較強的材料問答題,組織學生進行練習,使學生達到離開教材模式完成重新組合知識,創設一種新的歷史情景的能力。

學生吃透教材,這是解答題目的前提。但還要加強對學生面對問題時做出完整準確表述的能力的培養。

首先,指導學生讀懂材料,讀懂材料和教材知識相吻合的部分。盡管材料題的一切皆“新”,但所提供的內容總是教材的“影子”,必然與教材的某些知識發生聯系。材料題目這種考察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弄清了命題的意圖就等于明白了答題的方向和知識范圍。

其次,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是答好考題的關鍵。解題中的文字表達包括語言內容的組織、語言內容的表述特點和使用歷史語言。歷史問答題的文字表達理應運用歷史語言陳述,語文的一些解題方法,如歸納段意法、總結中心法,也可用在歷史解題中,此外,歷史問答題答案并不是課文原話,但又源于對教材內容的歸納、概括和分析,指導學生在知識結構形成的過程中養成歸納、概括、分析能力,對每個知識點盡量用最簡明的語言予以表述。

最后,指導學生學會整合試題。近年來,歷史中考命題淡化了純知識、純記憶的內容。能力考查題特別是思維能力考查題的比例上升。無論是主觀性試題,還是客觀性試題,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無法從課本上找到現成答案,就連選擇題也不再是過去那種對課文的機械照搬,而是提供了全新的史料,其命題原則就是立足于對教材基本知識內在本質的揭示。這樣只靠熟記基礎知識或者打題海戰術,是遠遠達不到獲得能力提升的目的。

新課程改革下的歷史教學對教師、學生、課程設計、課堂活動等都有了更新的要求。教師的教授,學生的學習要有效的結合起來,歷史教學在應對這種新形勢,更應注意培養學生運營歷史知識,獲取歷史信息,分析歷史現象,得出正確結論的能力。真正達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許偉.對高中歷史新課程實施的思考[EB]東部教育網

篇3

【關鍵詞】初中教育;地理課程;讀圖能力

在初中階段的教學當中,地理課程的教學還是比較重要的。這是因為,地理課程的教學對于學生未來的升學有著極大的關系,同時,通過地理課程的教學也能夠讓學生更加深入的了解這個世界,為學生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而在地理課程的學習當中,地圖是不可缺少的教學工具之一。通過地圖,學生能夠對地球乃至宇宙都有一定的了解。同時,在地理課程的學習中,有許多知識點都會涉及讀圖、制圖以及地圖分析。因此,在進行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時,一定要注重學生讀圖能力的提高。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有許多學生的讀圖能力并不理想,之所以會造成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在進行地理課程的學習中,學生對地圖并沒有充分的了解,自然而然就阻礙學生讀圖能力的提升。因此,筆者認為,要想提升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我們需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要讓學生對地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一、初中地理課程中地圖的識別

要想讓學生對地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那么首先就需要讓學生對地圖的不同類型有所了解,讓學生學會將地圖進行分類,這樣一來才能讓學生在地理的學習過程中掌握不同的學習方法,以此來提高地理的讀圖能力。在當前初中地理課程的地圖教學過程中,一般是采用先看、后寫、再填,最后實際繪制的方式來進行教學。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對地理地圖有更多的了解,同時,通過大量觀看不同的地圖,尋找不同地圖上的規律,這樣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每一個地圖所包含的信息。同時,地圖的繪制是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地圖中不同區域、不同線條、不同數字所包含的含義,為學生讀圖能力的提高提供幫助。譬如說,在進行“七大洲四大洋”的學習時,教師就可以通過讓學生自行繪制地圖,然后在地圖中標注正確的地理信息。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讀圖能力,同時,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夠鞏固學生的地理知識,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記憶,以此幫助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取得更好良好的成果。最后,通過讓學生自己動手繪制地圖的方式,也能夠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地理課程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地理課程的學習當中,從而幫助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重視地理知識的積累

對于初中階段地理課程的教學來說,要想提高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并且幫助學生促進地理課程的學習質量,那么就必須要重視學生地理知識的積累,這樣才可以為地理課程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當然,要做到這一點,筆者認為老師需要從以下兩個方面出發。

1.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

要想提高學生的地理課程學習質量,培養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那么就需要重視基礎知識的積累。眾所周知,由于初中階段學生所接觸到的課程以及課程知識的深度都在不斷增加,因此學生的學習任務以及教師的教學任務都較為繁重。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在教學中就存在著課時不足的問題。而為了完成教學任務,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因為追趕進度只對課程知識進行了初步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會影響到學生對地理課程知識的理解,同時由于學生在課堂上多是被動的接受知識,而缺少主動思考的過程,這對于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升也存在巨大阻礙。在這樣的情況下,筆者認為要想改善這一教學現狀,就要求學生必須要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積累大量的地理基礎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才能夠在課堂上更加深入的理解教師所傳授的課程知識,提高學生地理課程學習質量的同時,也為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提高提供幫助。

2.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

對于學生地理讀圖能力的提高來說,構建完善的地理知識體系也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在不同課程知識之間必然是存在內部聯系。因此,通過完善知識體系的構建,能夠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更好的理解不同的地理知識點,從而為學生地理課程知識的學習提供幫助。同時,在進行地理讀圖的時候,學生也能夠將自己積累不同的地理知識點穿插到一起,從中發現地圖中所包含的信息和規律,提高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為學生地理課程學習質量的提高做出貢獻。當然,要做到這一點,筆者認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需要采取聯系的觀點來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這樣才能將不同的知識點串聯在一起。

三、加學生的地圖分析能力

在初中地理課程的教學中,要想提高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那么也需要注重學生地圖分析能力的提升。在前文筆者就有提到過,地圖是地理課程教學中重要的工具之一。因此,在進行地理課程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多多利用教材中所提及的地圖或者是尋找到認為較為適合的地圖來進行教學,這樣就可以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培養學生的地圖分析能力。不僅如此,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教學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單單只是依靠板書或者口述的形式來進行地理知識的講解,是很難讓學生真正理解地理課程知識,并且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而地圖的使用,則可以更加直觀的為學生展現不同的地理知識,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同時,也能夠通過教師的指導提升學生的地圖分析能力。譬如說,在利用地圖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采用不同類型的地圖,如地形圖、航空圖、海圖、天文圖、三維地圖、衛星地圖等,讓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地理知識,同時也能夠讓學生熟悉不同類型的地圖,在進行地圖分析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地理讀圖能力。

四、提高學生的地圖繪制能力

在前文筆者就有提到過,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地圖的繪制,對于加深學生對地理地圖的理解,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都有著極大的幫助。因此,在地理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也需要提高學生的地圖繪制能力。當然,在讓學生進行地圖繪制之前,需要確保學生對地理知識已經有了深入的了解,這樣才能確保地圖繪制的準確性。否則,一份錯誤的地圖不僅對學生讀圖能力的提高毫無幫助,甚至還會讓學生對地理知識產生誤解,從而阻礙學生地理課程學習質量的提高。而要做到這一點,筆者認為教師在讓學生進行地圖繪制之前,可以先通過范例或者是例題講解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地圖知識。之后,教師再提出與課程知識有關的要求,讓學生自行進行地圖的繪制。在前期學生的地圖繪制成果可能并不理想,因此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在前期采取臨摹的方式來進行地圖繪制,通過這樣的方式加深學生對地圖的印象,這樣才能夠在未來讓學生可以更好的進行地圖繪制。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地理課程的學習對于學生來說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而在進行地理課程學習時,必須要充分提高學生的讀圖能力,這樣一來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地理課程學習質量,為學生未來的升學打下更加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袁麗平.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談談如何提高初中生地理讀圖能力[J].考試周刊,2013(45):136-137.

[2]李辛辛.淺談初中地理讀圖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6,10(23).

[3]鄭力鋒.試論初中地理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讀圖能力[J].教育,2017(3):00165-00165.

篇4

關鍵詞:初中化學 化學實驗 能力

新課標指出,科學探究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也是化學課程的重要內容。而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正是進行科學探究的主要方式,在化學教學中,實驗既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讓學生學習獲得新知識,驗證鞏固原有知識,更加重要的是它還能讓學生學會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科學探究的能力,實驗的這種作用是其它教育無法替代的。因此,在化學教學中,如何選好實驗,用好實驗,做好實驗,充分發揮實驗的探究功能,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應是化學教師教學研究的課題。

一、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體現實驗活動情景

實驗能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科學的發現過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教師要盡可能地創設實驗,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例如,在“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與實踐”教學時,首先引導學生對比分析氧氣和氫氣的制取裝置,得出設計氣體制取裝置的一般思路,然后根據二氧化碳的反應原理,由學生自主設計并動手裝配一套最滿意的裝置,組裝完畢后召開“設計裝置展示會”,再由各組骨干同學作為代表介紹其裝置的優點,最后由全班學生作出評價。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調動學生創造性思維和積極性。在學生這些自主探究過程中,要經常提出一些能激發學生創造欲望和創造興趣的問題,盡量給學生多一些動手的機會,讓學生在手腦并用的活動中迸發出創造的火花來。

二、適當增加規律實驗,提高學生探究能力

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根據需要,適當補充一些實驗,既可以增加學生的動手機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又可以提高實驗的探索性。例如,在“酸溶液與金屬氧化物反應”這一環節教學中,可以補充由學生分組做氧化銅與稀鹽酸、稀硫酸反應的實驗,原料易得,實驗易做,并且現象明顯。通過這個實驗和鐵繡的主要成分氧化鐵與稀鹽酸、稀硫酸的反應實驗,更能使學生理解能與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的規律,便于學生得到和掌握規律。又例如,在“堿溶液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這個教學環節中,可以補充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硫反應的實驗,先做硫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按要求聞氣味,再加入氫氧化鈉溶液,振蕩后再聞氣味。這個實驗,既可以讓學生得出堿溶液能與非金屬氧化物反應生成鹽和水反應的規律,又可以加強環保教育, 強化環保意識。同時教育學生,對生產生活和化學實驗造成的環境污染,只要我們采取恰當的措施,就可以防止或減少污染,這樣既激起學生學習興趣,又能使學生所學知識更系統化深刻化,效果非常好。

三、恰當改進實驗方案 豐富學生實驗情感,提升學生實驗能力

讓學生動手具體操作實驗,培養實驗能力。有些演示實驗易操作,現象明顯,很具有代表性。如果我們把部分演示實驗也讓學生做,會更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實驗能力的提高。如一些操作簡單的演示實驗,教師可安排兩三個學生在實驗室先做一遍,然后上課時做給其他學生觀察。教師可把學生編成組,輪流來完成教材中的演示實驗,使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展示自己,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自信心,也使他們的實驗能力得以提高。教師在準備實驗時,由實驗助手協作完成實驗前實驗效果的預測、溶液的配制、所需儀器的取存等,也可提高學生的實驗能力。

化學實驗在化學探究和學習中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挖掘和開發化學實驗在化學探究性學習中的功能,對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一步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意義極大。新課程新理念也認為,要重視知識與能力的協調發展。讓學生親歷實驗過程,不管實驗成功與否,目的在于讓學生體悟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例如,“用5%的過氧化氫溶液加熱分解放出氧氣”實驗中,可用帶火星的小木條檢驗,會觀察到小木條復燃的現象。然而我們的實驗卻不能觀察到這樣的現象,看不到火星變旺,而發現會熄滅。是什么原因呢?它是由過氧化氫溶液濃度引起的,還是由于分解產物中有大量水蒸氣造成的呢?讓學生分組去探究。一組可試驗10%、15%、20%等多種濃度的過氧化氫溶液,一組可加長導管,待生成的水蒸氣冷卻后,再用帶火星的小木條去測試。結果發現原因均存在。于是引導學生去改進這一方案。方案一:使用20%的過氧化氫溶液,加熱溫度不要太高,盡量減少水分蒸發,有大量氣泡冒出時,把帶火星的小木條伸入即可;方案二:生成的氣體通過盛有生石灰(或堿石灰)的干燥管,再用帶火星的小木條去檢驗。

四、結束語

總之,化學本身是以實驗為基礎的一門自然科學,在化學實驗中,學生有許多能力可得到培養。但初中學生的認知水平是有限的,并且學生之間也有認知上的差別,我們應正視這一點。因此,在化學實驗過程中應以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初步實驗操作能力、初步的創新能力為重點,為以后的高中階段的學習打好基礎。

化學實驗能讓每一個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去認識多姿多彩、與人類息息相關的化學,學的態度,獲得科學的方法,在科學探究實踐中逐漸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積極探究化學的奧秘,形成持續的化學興趣,增強學好化學的自信心;也能讓每一個學生得到平等的學習動手的機會,逐步學會分析和解決與化學有關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參考文獻:

[1] 王炳蘭. 探究新課改下初中化學教學[J]. 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 2009(19)

篇5

1.學生閱讀詩歌存在障礙

一是學生興趣淡薄。目前,大多數學生對詩歌缺乏興趣,筆者曾對所教高二兩個班級124名學生喜愛詩歌程度做過調查,從調查結果看,喜歡閱讀詩歌的學生所占比例不足10%,60%以上的學生不喜歡詩歌的主要原因是因為詩歌的故事性不強,70%以上的學生學習詩歌的原因是為了“應付考試”,近半的學生對學不學詩歌持“無所謂”態度。上述事實表明學生閱讀文學作品還只是停留在淺閱讀的層次,只想從閱讀中得到調節身心疲憊、緩解學習壓力的樂趣,沒有內在的動機需求和學習詩歌的持久動力。

二是學生理解詩詞有困難。一方面,詩歌語言文字本身具有不確定性,每一個詞語都是意義的“深淵”,每一個句子都會構成意義的“迷宮”;另一方面,詩歌的詩詞意境具有含蓄性,難以定性、定量、定位,并不具備十分明確的非此即彼的明晰性,致使作品的思想和感情都有了無限多的設定和體現可能;此外,詩歌中蘊含的情感無論是曠世濟民的抱負,還是懷才不遇的苦悶,又或是江山勝跡不再的感慨,都需要鑒賞者對照自己的人生去體會詩人的喜怒哀樂。而學生沒有更多的人生經歷,加之古詩詞積累比較少,缺少必要的知識儲備,就很難理解古人的情懷。

2.教師教學過程存在不足

一是觀念落后。一方面,許多教師認為,在詩歌教學中只要“掃清字詞障礙”,會翻譯詩句大意即算完成教學任務,因而將其教學目標歸位于識記的能級上。這就忽視了思維因素與情感因素,影響了詩歌教學整體效應的發揮。另一方面,教師的文學素養不足影響詩歌教學,不少語文教師平時對詩歌的閱讀積累不是很多,缺乏厚實的詩詞藝術功底和駕馭詩詞的理論厚度,無法找到古詩詞教育中情感傾注的突破口,難以激起學生在情感上的理解和共鳴。 二是教法失當。現行的詩歌教學,更多的還是考慮其應試性,過分強調語文的工具性、實用性,而忽視了藝術教育的美育功能,無視詩歌寫景狀物、抒情明理時那種既文意貫一、血肉交融,又開合跌宕、靈動多變的表現特點,把詩歌當作文言文逐字逐句地串講,從字詞句到篇章結構、中心思想、寫作特點進行分析,往往一首韻味十足詩詞被分析成索然無味的一堆文字符號。降低了詩歌教學的趣味性,抑制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阻礙了學生實際鑒賞能力的進一步提高。

3.課程評價方式單一

高考指揮棒的作用體現在詩歌教學中就是著重考察學生鑒賞文學作品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評價文章思想內容和作者的觀點態度的能力,即從詩歌語言、表達技巧、思想感情幾個角度設題,來考察學生詩詞鑒賞的能力。雖說詩詞鑒賞題是主觀題,但答案卻是已定的,閱卷教師從學生的答案中采點給分,這些得分點又大多是一些古典詩詞評論術語。出題人得分點設置巧妙,要兼顧幾方面才能得到較好的分數。這樣單一的評價方式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嚴重制約了素質教育的推進。因此,當前評價方式對中學語文詩歌的教學現狀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二、提高學生詩歌鑒賞能力的基本策略

詩歌教學重點要教會學生如何鑒賞詩歌,并通過鑒賞來提高審美能力。筆者認為,提高學生的詩歌鑒賞能力,要著重做好以下幾點。

1.反復誦讀,激發學生審美情感

學習詩歌最基本的策略是誦讀,古人常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蘇軾也有“三分詩?,七分讀”的說法。詩歌與韻律、節奏密不可分,在反復誦讀中讀出詩的節奏韻律,感受音樂美,體味詩人的情感。誦讀主要由以下幾個階段組成:

一是正確朗讀。該階段要求讀準字音,自然上口。課本中出現的一些生字詞和多音多義的字詞,教師要指導學生借助工具書讀準字音。另外,在朗讀時要做到不增減、顛倒、重復字、詞,力求讀順詩句以便更好地理解詩意。二是流利朗讀。朗讀時做到語氣連貫,節奏分明,句讀清晰,沒有句中停頓錯誤,符合詩句節拍,句中停頓長短適宜,長短句能讀出應有氣勢,各種句式能讀出恰當語氣,并且能讀懂詩歌的大致內容。三是有感情地朗讀,也稱情讀。詩是心靈的燃燒,情感的噴發,古人讀詩時常常低聲吟哦或漫聲長吟。正是領悟到了詩中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表達自己內心的激動。在詩歌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的審美情感,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有感情的朗讀,將自己化為詩歌生命的一部分,仔細品味、體驗,與詩人產生共鳴,這樣才能在朗讀時體會到詩人的喜怒哀樂,從而加深對整首詩的感悟和理解。

2.深入推敲,反求詩歌表現手法

詩歌是語言的藝術,一首佳作在語言上的創造性,往往體現出簡單中蘊含復雜,拙樸中暗藏機巧,淺顯中隱匿深邃的藝術效果。詩歌語言的簡潔和豐富的表現力,是要靠一定的表現手法和表現技巧來支撐的,如果詩歌沒有了相應的手法和技巧,抒發的感情就會失去依托。例如岑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以江南春景喻胡天雪景,于蒼涼悲壯中寓融融春意,反映出盛唐詩人內心固有的浪漫和英雄主義情懷,其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手法用得貼切而富有神韻。因此,在詩歌教學中,教師要學會抓住關鍵句、關鍵詞,并玩味推敲,體會詩人所要表達的主題和所抒發的情感,進而提示詩歌的主題,領會詩歌的意境,把握文本的全部內蘊。

篇6

關鍵詞:問題情境;物理教學;問題意識

“什么是學問?是要學怎樣問,就是要學會思考問題。……學答固然重要,但學習怎樣提出問題和思考問題,應在學習答案的前面。”這是李政道博士對于文化學習的精辟注解。正所謂“不學不成,不問不知”,要求學生提出問題,提出有質量的問題,是督促、幫助學生深入鉆研物理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物理學科組織探究教學和創新教育的基本措施。在物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就是要遵循學生思維過程的發展規律,鼓勵學生去嘗試、探究學習活動,做到“敢問”“想問”“會問”,構建起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能力結構。

一、營造民主輕松的課堂氛圍,使學生“敢問”

初中生思想活躍,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求知欲和旺盛的好奇心,這就是問題意識的種子,要讓這顆種子萌芽、成長,首先取決于班級中是否擁有一個適宜的環境和氣氛。如果班級里能夠創造出一個可以“推心置腹地交流思想的氣氛”,無疑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融入教師預設的問題情境中。

1.要把微笑和尊重帶進課堂

對于學生思考后提出的問題,要對其中的合理成分給予充分的肯定,不合理的成分也應從積極的角度上發掘出閃光點,“少一些不準,多一些允許”。

2.實施成功教學

合理地在教學中運用激勵手段,設計出符合不同知識能力水平的學生的梯次性問題,使每個學生都可以從中獲取成功的體驗。當然,教師的任務也不僅僅是對學生的疑問或回答給出正誤判斷,更需要貫徹“無錯原則”的教育思維,要肯定學生針對教材內容主動發問的勇氣和態度,即便是不符合教學需要的過淺、過難甚至于天馬行空的奇思妙想也都要給予合理的肯定和尊重。

二、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想問”

美國心理學家D?P?AuSubel在《意義言語學習心理學》中提出,創設問題情境,可以激發學生對知識本身的興趣,產生一種我要學習的心理傾向。這種心理傾向,就是所謂的“情”,就是人的主觀心理,包括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營造問題情境,其目的就在于使學生在預設的教學情境中,引起學生的概念沖突、認知的不協調,以一種懷疑、困惑的心理狀態來探究知識,有問題“想問”。

1.要從生活和自然現象中找問題

要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感受到物理“問題”的無處不在,教師首先應當指引學生從生活中的物理現象來觀察、思考問題,關注生活,聯系所學知識提出有價值的問題。這不僅是學生探究愿望的體現,教師同樣也可以利用這些學生親身經歷的生活原型或現實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回答問題。比如,眼鏡中的物理問題,我們就可以提出以下問題:

(1)近視鏡的鏡片是凸透鏡還是凹透鏡?為什么?

(2)眼鏡度數越大,鏡片越厚,這是為什么?

(3)冬天時從室外跑進有暖氣的房間時,眼鏡鏡片上會蒙上一層小水珠,這是為什么?

從師生、生生間的互動問答中,學生的視野再一次被擴展,學生的問題意識也得到了強化訓練。為了將問題意識鍛煉培養成為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師還可以設計出一個類似于“發現之旅”的可供師生間互動交流的平臺,要求學生從日常生活現象中多觀察、多思考,深化對物理知識或規律的理解。

2.在物理實驗中探究問題

物理學科是實驗科學,教材中所提到的電流磁效應、X射線等物理史知識都提示我們,觀察和實驗是提出問題的基本源泉。在教學中,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細致地觀察演示實驗、分組實驗中的各個細節,對照教材介紹或自身理解,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比如,組織“串并聯電路電流規律的實驗”時,有學生不小心將電流表的正負接線柱接反,導致電流表指針反偏,細心的學生就提出“電流表指針反偏是怎么回事?”由此便產生了認知與實踐間的沖突,學生也會產生解決這一沖突實現新的平衡的需求。就此問題,教師就可以挑選學生進行檢查,通過分析得出結論。

3.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啟發問題

利用多媒體技術將物理現象的形成過程分解呈現出來,無疑可以豐富學生的感性體驗,也能幫助學生更加清楚地觀察到實驗所無法展示的物理現象。比如,“物態變化”一節的學習,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展示冬天森林中的皚皚白雪、冰凌在春天到來時融化成水;燒水時水壺壺口噴出的白氣,茶杯上的白氣遇冷又會變成小水滴等現象。在這些由雪、冰、水、霧的轉換過程構成的物理問題情境中,學生自然地就會聯想到本節課的學習內容,產生疑問,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獲取新的知識。

三、引導示范與適時評價,使學生“會問”

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不僅僅是要讓學生敢問、想問,更需要讓學生會問,提出高質量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引導和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顯得尤為重要。就物理教學的角度而言,很多問題表面上學生已經清楚地掌握了,換個角度提問,就會發現是學生自己覺得沒有疑問,實則是對概念的把握仍然模糊不清。對此,教師就可以采取一種逆向思維的方法,反其道而行之,變換問題角度,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在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需要注意適時的總結、評價,除了鼓勵學生敢于質疑的學習品質外,還可以建立“提問―記錄”冊,使學生可以從提問記錄中啟發思維,形成自我教育的能力,這將對促進他們全面能力的發展無疑將起到積極的作用。

總之,在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增強提問能力時,教師應尊重學生知識能力發展的客觀規律,喚醒學生的問題意識,鼓勵與激發學生“敢問”“想問”的求知欲,逐漸培養學生“善問”的能力,使物理教學更加富有生氣、活力和生命力。

參考文獻:

[1]孫寶洋.巧設物理問題,創建高效課堂:問題教學法與高效課堂教學之我見.快樂閱讀,2011.

篇7

【關鍵詞】歷史學科能力 歷史閱讀理解能力 中考 歷史課程標準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24-0097-02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重視學生學科的能力培養已成為共識。具體到歷史學科能力,雖然不同的歷史教育家和學者對歷史學科能力的認知有不同的看法,雖然這些看法和觀點在認識問題的觀點和角度存在差異,但對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培養能力重要性的認識是一致的,即培養學生歷史學科能力是中學歷史教學的主要任務,也是學生完成歷史學習的關鍵。

作為初中歷史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該培養那些歷史學科能力?怎么培養這些能力?筆者認為,初中階段歷史教學應著重培養歷史閱讀理解能力,而歷史閱讀理解能力的培養應堅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依托教材提高學生歷史閱讀的理解能力。

一 歷史閱讀理解能力是最基本的歷史學科能力

語言運用能力、文字運用能力、思維能力、認知能力以及自學能力的發展都與閱讀能力有關,可以說閱讀理解能力是學習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是包括歷史學科在內的中學各學科教學中都要培養的一種能力。

歷史事實本身已經過去,無法重演,不能直接觀察,歷史學習只能通過接觸歷史資料(如圖片、音頻、視頻、實物、著作等),從中獲取有價值的歷史信息的方式進行。“學生通過運用所學的歷史知識,從特定的歷史資料中獲取有價值的歷史信息,經過加工整理,形成較為科學、準確地認識史料深刻內涵的能力”就是本文所說的歷史閱讀理解能力。不同的歷史教育家和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歷史學科能力的結構有不同的看法。雖然他們在建立歷史學科能力結構體系時不一定明確提出“歷史閱讀理解能力”,但是都涉及了“閱讀歷史資料”“獲取有價值歷史信息”的能力。毋庸置疑,歷史閱讀理解能力也是中學歷史學科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

二 提高歷史閱讀理解能力是歷史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國家課程標準是教學的依據,體現國家對不同階段的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初中歷史教學應以《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為依據,初中歷史能力培養的出發點是《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中所規定的能力目標,最終的落腳點也都是這些基本的能力要求。而在《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準(2011年版)》第二部分的“課程目標”、“知識與能力”方面明確提出“了解多種歷史呈現方式,提高歷史的閱讀能力和觀察能力”“初步學會從多種渠道獲取歷史信息”“初步形成重證據的歷史意識和處理歷史信息的能力,逐步提高對歷史的理解能力”等要求。在“方法與過程”方面也提出“逐步掌握學習歷史的一些基本方法,包括閱讀教科書及有關歷史讀物的方法、識別和運用歷史地圖和圖表的方法、查找和收集歷史信息的途徑和方法、運用材料具體分析歷史問題的方法等”的要求。在第三部分“內容標準”中使用“概述”“理解”“說明”“歸納”“認識”等行為動詞,作為對閱讀理解層次的要求,可見,提高歷史閱讀理解能力是歷史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

三 提高歷史閱讀理解能力是應對中考歷史考試的關鍵

中考命題強調能力立意,重視能力考查,是近年來各地區中考歷史考試的一大特點。以陜西為例,近年來,陜西中考歷史考試采用政史合卷,形式為開卷考試。試題類型有選擇題、材料分析題和探究性題目。試題多為開放性試題,開放性試題的情景材料不拘泥于教材,而問題設計又是緊扣材料開展的。因此,閱讀理解材料與問題是解答開放性試題的關鍵性一步。

另外,受到考試時間局限、題量局限(中考政史合卷分值為100分,歷史只占40分,而內容涉及中國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世界古代史、近代史、現代史,考試時間總計為100分鐘),陜西中考歷史試題情景材料量多,閱讀難度大,并且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而許多考生中考歷史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就是閱讀障礙。因此,提高歷史閱讀理解能力是應對中考歷史考試的關鍵措施。

四 歷史閱讀理解能力培養應堅持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

正如趙桓烈所說,“能力是學習者主體自身的一種學習本領,必須通過手腦并用的練習才能獲取”“單純的灌輸是絕對培養不出來能力的”。但是在能力培養中絕對不能忽視,更不能放棄教師的指導作用。教師在學生歷史閱讀習慣的養成、閱讀技巧的獲得方面的指導作用明顯。另外,初中學生心理正處于半成熟狀態,對老師有依賴性,學習缺乏自覺性,自主學習能力欠缺。要提高初中生歷史的閱讀理解能力,還應該依靠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指導。

五 歷史閱讀理解能力培養應以教材為依托

教材是課程標準最主要的載體,也是最重要的學習資源。初中生學生接觸的歷史閱讀材料首先是教材。教師應從教材出發,以教材為依托,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全面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具體可以做以下嘗試:

1.從目錄入手

讀書首先看到的就是目錄。歷史課本的目錄主要是按照歷史發展的順序而編排的,它既是全書的縮影和提綱,又是教材高度集中的反映,是學生了解教材最重要的線索。閱讀目錄,就大體上掌握了歷史發展的基本規律、基本線索,以及各個歷史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時代特征,重大事件的前因后果等。

2.善用單元導言、課文標題

單元導言、課文標題是對應單元和課文的高度概括,透過它,可以了解單元、課文的內容。引導學生從單元導言、課文的標題入手進行閱讀,有利于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也有利于歷史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另外,如果能善用單元導言、課文標題,還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很快進入學習狀態。例如,學習華東師范版,九年級歷史(上冊)第一單元《人類起源與上古文明》前,首先引導學生從閱讀導言開始,即“人類的歷史悠遠而漫長。自人類起源至今,至少已有三四百萬年的歷史”,閱讀這段導言內容后,然后提問“人類起源至今,至少有多少年歷史?”“人類史上,上古文明和最早的國家出現在什么時候,在哪里?”通過對導言的閱讀和思考,學生很快就能夠理解人類的歷史悠久而漫長。同樣,在學習《第1課 史前時期的人類》時,教師先板書課題,學生就迅速地了解到本課主要學習內容是“人類史前時期歷史”。教師在此基礎上啟發學生從課題中產生疑問:史前時期指的是什么時期?史前時期的人類是怎樣生活的?從而自然而然地引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產生求知欲望。

3.全面準確地解讀課文

現在的歷史教材都是圖文并茂,史料較豐富,大小字相間,可讀性強。這為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供了很大的方便。教材運用大量的原始資料,又用圖示和表格等多種表現手法,展現了縱橫交錯的史實,指導學生全面解讀課文,能夠在了解歷史史實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小字部分圍繞課文的正文部分,或補充說明,或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或起到例證作用。教師課堂授課時,還應對小字部分的內涵進行認真的研究,適時、合理、多層次地將有關小字部分滲透于教學中。引導學生閱讀理解小字內容,對學生理解或增加歷史知識、發展智力、提高閱讀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幫助。

4.適度擴充教材

不可否認,許多學生閱讀理解能力欠缺,閱讀量太少也是重要原因。我們常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所以,教師在歷史教學中要依據教材指教,但是不能僅局限于教材,而應該充分利用書籍、網絡資源,適度擴充教材,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總之,提高學生獲取有價值的歷史信息、閱讀分析理解能力對應對中考歷史開卷考試有重要的作用,對學生一生的成長也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朱煜.歷史課程與教學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

[2]王耘主編.初中歷史[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張保華主編.中學歷史教學研究(專升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趙恒烈.中學歷史學科能力培養中的幾點看法[J].歷史教學,1995(11)

[5]葉小兵.關于中學歷史學科能力的研究[J].歷史教學,1996(3)

篇8

關鍵詞:初中歷史;興趣;培養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17-0320-047

一、更新教學思想,轉變教學方法

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方法,一味地講解知識,根據課文內容給學生劃重點,要求學生背誦,這樣的歷史課比較枯燥乏味,學生缺乏學習積極性,學習效率也比較低下,長此以往,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也有明顯的下降。實施新課程改革后,初中歷史教師比較重視時代特點,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學本身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師生雙方能夠通過互動進行更好的溝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更好地和學生交流,這樣,師生之間才更容易達成共識,教學目的才可能達到①。教師可以利用描述法來進行教學,這不但能夠讓歷史內容更加形象,也會使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有一定的提高。很多歷史內容都是教育學生的好素材,而教師僅通過語言描述很難進行情景再現。歷史教師不僅要重視將歷史知識傳授給學生,還要重視人文精神的滲透,提高學生分析歷史事件的能力,讓學生對現實問題進行重新認識。如在講到時,教師可以描述譚嗣同就義的悲壯,讓學生感受譚嗣同的形象,這樣,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也能夠得到激發。

二、重視起始課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不少初中生將歷史看成副科,沒有認識到歷史學習的重要性,在這種情況下,學生是不可能學好歷史的。想要初中歷史教學的基礎和起點比較高,教師必須要上好起始課。對于起始課,教師應該進行精心的準備,在課堂上深入探討歷史學習的意義和目的,幫助學生正確認識歷史學習的重要性②。通過實踐可以發現,歷史教師若是能夠上好起始課,便能夠抓住學生的求知心里,讓他們對歷史學習充滿期待。筆者在上起始課時,通過歷史事件來讓學生了解歷史人物,并在這個基礎上讓學生討論和評價,并通過歷史唯物主義觀點來幫助學生認識真實的情況,這樣,學生便能夠對歷史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上好起始課對于歷史教學而言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在這個基礎上,教師還需要進一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這樣才能夠讓學生始終對歷史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深入淺出的講解、運用風趣的語言、開展探究性活動、提出一系列挑戰性較強的問題,這樣能夠幫助學生保持學習興趣③。

三、引導學生討論,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時重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激發,因此教師應該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討論,并根據需要進行引導和點評。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有意識地進行疑問設置,讓學生直面疑問,并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思考。如在講到時,教師可以問學生的結果,學生會比較興奮地回答中國取得了勝利。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語氣沉重地跟學生說:“但是最終結果卻是法國不勝而勝。”這個時候,學生會比較愕然。教師可以接著問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結果,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討論也會比較積極,他們會更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得出這個結果出現是清政府賣國和妥協的結果。通過這個例子,學生對清政府的本質認識也會更加深刻④。只有學生對歷史知識產生疑問時,其思維才會更加活躍,歷史學習興趣也會有明顯的提高。

四、合理利用歷史故事,加深學生對知識的印象

歷史這門課程并不像表面上那么無趣,其內容豐富,有較強的趣味性。歷史是具備過程和情節的,由無數個不同的故事構成的。初中歷史內容較少,對于史實往往只是進行一些簡單的梗概,若是歷史教師教學時僅僅照本宣科,學生只能學習條條框框,沒有過程和情節,學習起來感到乏味⑤。初中生求知欲望比較強烈,對于那些新鮮事物興趣較高,教師教學時可以根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將歷史知識摻雜到故事情節中去,還可以穿插一些有關的故事,這樣能夠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進而提高他們的歷史學習興趣。如在講到春秋五霸的時候,教師可以講臥薪嘗膽、老馬識途、退避三舍等故事,面對故事,學生的興趣往往會比較濃厚,掌握知識也會更加快速,記憶也會更牢固。

總而言之,初中歷史教師在教學時,需要深入分析學生的學習心理和教學的需要,對教學過程進行認真的研究,改進教學手段,切實將學生對歷史的興趣激發出來,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探索歷史知識,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歷史。

注釋:

① 魯德文.初中歷史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培養策略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7):85-86.

② 馬心良.初中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J].新聞世界,2011(7):251-252.

③ 崔清哲.初中歷史教學培養學生興趣的策略探析[J].現代農村科技,2015(7):71.

篇9

關鍵詞: 物理實驗 初中學生 探究能力

在物理教學中,物理實驗作為物理教學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學功能:不僅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的感性材料,驗證物理定律,而且能夠提供科學的思維方法,加深對基本知識的認識,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培養學生的探索能力。

經過幾年的實踐探索,我總結了比較優化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框架,下面將結合實例從以下幾方面作介紹。

一、通過實驗導入課堂,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實驗導入”的主要任務是在學習者和新的學習課題之間創設理想的誘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愿望,明確學習目的,動員必要的已有經驗和認識,運用恰當的學習方法。實驗導入的方法有很多,如:

1.驚奇現象導入法。這是一種相當普遍的實驗導入方法。利用學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現象,喚起學生的注意,引起學生思考,從而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而導入新課。

例如:大氣壓強――易拉罐壓癟實驗導入

在一易拉罐內裝入少許水,用鐵絲圈箍緊易拉罐口,將其放在酒精燈上加熱,待灌口冒氣時,迅速將易拉罐倒扣入裝有冷水的水槽中,立刻會聽到一聲巨響。看到易拉罐癟得非常厲害,學生驚訝不已。從而激發了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

2.配合故事導入法。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充滿著許許多多妙趣橫生的故事和傳說,如果在課堂教學中選用一些故事片斷,并做一些模擬演示,就會創設出非常活躍的學習情境。

3.解決實際問題和實驗競賽導入法。創設一種解決實際問題的情境或者以雙方競賽來解決某一實際問題的形式導入新課,往往也能產生很好的效果。

例如:簡單機械――撬木板導入

在講新課以前,請同學們幫老師完成一件工作。誰能僅用自己的雙手把釘在一起的兩塊木板扳開?(同學們紛紛舉手,爭先恐后地要求上臺。)(請一個力氣大的同學上臺,但怎么也扳不開。)看來僅憑我們的氣力是難以完成這一工作的。類似這樣的工作很多,好在人類可以利用自己的智慧,創造出一定的工具來解決這些難題。誰能利用一把大的螺絲起子把這兩木塊分開?(請一位小的女同學上臺,輕而易舉地把木板撬開了。)這個同學使用的是一種最簡單的機械,它有什么特點?為什么能輕而易舉地把木板分開?它有哪些應用?這就是下面我們要討論的內容。

一般來說,優秀的課堂實驗導入方案應做到以下幾點:

(1)創設情境和諧,能引起學生的注意和興趣;

(2)課題意識明確,能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

(3)銜接自然,能調動學生知識、方法上的準備。

二、設計實驗,提高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學生對自然界的事物懷有好奇心,對還不懂的現象總喜歡問幾個為什么。教師應該愛護學生的這種精神,可以和學生一起設計實驗,組織他們觀察現象,引導他們積極思考。

例如:“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的教學,由于學生對螺線管比較陌生,課前可先留給學生一個思考題:用一根繩子代替導線,將其順次繞在一只圓筒上(如用筒狀保鮮膜等),可以有幾種繞法呢?學生通過動手實踐,得出兩種繞法的結論。

在此基礎上,將學生帶到實驗室,根據前面所學“通電直導線周圍存在磁場”的知識,用電源、螺線管、小磁針等實驗器材設計一個探究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分布的實驗方案。讓學生自己動手繞線并連接線路,觀察實驗現象,并做好記錄。學生從中得出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分布與條形磁體相似的結論。

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影響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方向的因素有哪些。再做實驗,學生邊觀察,邊思考,邊發現問題,邊解決問題,并根據實驗記錄加以分析、歸納和總結。最后,歸納得出通電螺線管外部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有關,而改變電流方向的方法有:改變電池兩極和改變螺線管繞法兩種。在得出實驗結論的基礎上,由教師介紹安培定則,通過啟發誘導,使大部分學生都能熟練掌握和運用安培定則來解決通電螺線管的相關問題。

三、通過多種途徑,培養學生探究方法的多元化

物理實驗教學常用的有實驗歸納法和實驗驗證法。在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安排這兩種方法加強訓練。

例如:在總電阻教學中,就可進行這兩種方法的訓練。

1.應用實驗歸納法探索電阻串聯。首先,教師要求學生根據歐姆定律設計一個電路,測定各個電阻的阻值,以及電路中的總電阻值。然后由學生進行實驗,并從實驗中歸納出R=R+R的結論。接著,教師根據串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特點和歐姆定律,從理論上加以推導,也得出同樣的結果。這樣,在獲得關于串聯總電阻與各部分電阻關系的知識的同時,學生學習到了自己設計電路、總結規律、從理論上論證的初步方法,即實驗歸納法。

2.應用實驗驗證法探索電阻并聯。在并聯電路的探索中,先由教師從理論上推導出1/R=1/R+1/R,接著由學生自己設計電路操作實驗,然后驗證這一關系。最后,由教師進行總結,聯系電阻與導體截面積的關系對并聯作出解釋。這樣,在獲得關于并聯電阻知識的同時,學生還學習了實驗驗證法。

四、巧用突發實驗,加強學生有問必究的探究精神

在課堂上,有時候會出現一些自己在課前并沒有想到的實驗現象,而恰好學生卻非常感興趣,如果條件許可,完全可以巧用這些“突發事件”,出奇制勝。

例如:在利用燈泡、凸透鏡和投影儀屏幕做“探究凸透鏡成像特點”的演示實驗時,教師偶然移動了一下燈泡,突然有學生舉起手來提出問題:燈絲的像移動的方向似乎和燈泡移動方向相反。其他同學也紛紛表示出對這個現象很感興趣,便再次向左右、上下移動燈泡,觀察像的移動方向;又只移動凸透鏡,也讓學生觀察像的移動方向。結合作圖,和學生們共同總結出凸透鏡成像的又一特點。并向他們提出問題,如果像在光屏的左上方,該怎樣移動物體或者凸透鏡才能使像呈在光屏中央呢?

在討論聲中,學生的思維在拓展,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以提高。

五、學以致用,讓學生從課堂實驗走向生活探究

實驗教學能否達到最優目的,系統各部分能否協調運轉,關鍵的問題是看我們在課堂教學中能否引起學生較大的興趣。如果學生對實驗感到乏味,那是難以達到目的的。而許多與生活實際很貼近的物理實驗,往往更能使學生感興趣。正如課標基本理念中的“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物理教學的最根本目的并不只是“做好題、考好試”,更重要的應該是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

例如: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時,以桿秤為例,讓學生分析出“小小秤砣壓千斤”的道理,并可進一步提出這樣一個常見的問題:有的不法商販“扣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著引導學生列出“杠桿平衡條件”表達式,畫出桿秤杠桿示意圖。通過這個例子,學生對“杠桿平衡的條件”會有更深的理解,從而運用自如。學習了“家庭電路和家庭用電”這章內容后,安排指導學生在家中觀察電路,利用家用電筆辨別火線和零線,學習燈頭線接法,了解保險絲的作用并會選用。

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從課堂實驗走向生活實驗和應用,既增強了觀察身邊現象的意識,又提高了自主探究的意識,從而使探究式教學得到了升華。

在這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們不斷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教學和課題研究中,我發現新課程改革與“做中學、學中做”的理念是如此一致:“做中學”的核心就是讓孩子們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過程;“學中做”的核心就是讓孩子們充分利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進一步提升科學素養;而在新物理課程標準中,指出注重科學探究,提倡學習方式多樣。它們都倡導科學探究,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篇10

一、通過巧妙的導入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一部小說要吸引人,首先是精彩的開頭部分,這就是“首因效應”。常言說,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教學實踐也證明了這一點。在講唐朝歷史《開放與交流》(北師大版《歷史》七年級下冊第6課)一節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大家知道唐人街嗎?在哪些地方有?為什么叫唐人街呢?”學生聽到這些問題后,很有興趣,爭先恐后地回答。于是我繼續問:“為什么唐朝有如此深遠的影響呢?它當時采取了怎樣的對外政策呢?”從而引出了正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善于巧妙地導入新課,自然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產生好學之樂。這樣的新課導入把歷史與現實巧妙地結合,使學生對新課產生了極大的學習樂趣。

二、通過學生自己動手實踐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課堂教學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自主學習、自己探究的過程。課堂教學以學生自主學習為核心,以學生學會學習、主動發展為方向。在課堂上應充分解放學生的眼、口、手、腦,給學生提供動手動腦實踐的空間。古人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空洞抽象的講解,使人感到枯燥、乏味,而一次成功的實踐活動將使人終生難忘。

三、通過編排課本劇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初中生仍處于好動、愛表現的年齡,我抓住了這個特點,在課堂上盡量組織學生有準備地甚至是即興地進行課本劇表演,如在《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這一課中,我讓學生表演了“曹操敗走華容道”這一幕,學生顯示了極高的熱情,他們用早已準備好的道具,形象生動地表演,曹操、趙云、張飛、關羽,個個惟妙惟肖。全班同學都笑成一片,他們在觀看表演和評論中,不知不覺提高了評價歷史劇的能力,同學們在玩和笑聲中學到了歷史知識,這樣的課堂是他們在初中學生生活中記憶最為深刻的。即使是課堂即興的表演效果也會很好。也會增強課堂的趣味性、鍛煉學生的膽量和表演能力,從而體現出把課堂真正交給學生、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做法(當然,表演的同學盡可能多一些,使每個人都有參與的機會)。

四、通過辯論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靈活的組織方式會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當學生對一個問題認識模糊時,當闡明一個問題需多角度、多層次進行分析時,就把問題交給學生,讓他們展開辯論,各抒己見。在某些歷史問題上,學生可以有自己的觀點,不必要求統一。例如,在《氣度恢弘的隆盛時代》一課,講到武則天,學生對她褒貶不一,于是我提出一個問題:“如何評價武則天?”學生思考后分正反兩方展開了激烈的辯論,暢所欲言,深入探討,彼此交流,課堂氣氛活躍,學習興趣濃厚,鍛煉了學生雄辯的口才,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也發展了學生的個性。

五、通過分組活動、彼此合作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課堂是學堂。學生要學會學知識,還要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合作。當學生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后,合作學習更成為一種需要,通過課堂內的互動,讓不同思維在合作中碰撞,讓他們發現問題,激勵他們去探索,去創新。例如,在《展示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八年級下冊第15課)一課,我把全班同學按衣、食、住、行、用分成5個小組,每組任務明確。學生自己查閱資料,收集信息,最后每個小組把各自的經歷、報告向全班介紹交流,并通過照片、票證、服裝表演、小品、網頁等形式來展示他們的成果。課堂氣氛相當活躍,每一個學生都被調動起來了,學生的主體性得以充分體現。

六、教師的語言要突出學生的主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