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中學的教育任務范文
時間:2023-08-08 17:22:14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普通中學的教育任務,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 任務型教學 普通高校英語教學 優勢 弊端
一、任務型教學簡介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TBLT)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強調“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語言教學方法,把語言應用的基本理念轉化為具體實踐意義的課堂教學方式,是近20年來交際教學思想的一種發展形態。任務型語言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主要以語言學習和二語習得的有關理論為基礎,主張使用真實、有意義的語言輸入材料(Nunan,1991;Willis,1996;Richards,1994),讓學習者在運用目的語完成教學任務的過程中發展語言規則(Skehan,2002),著重通過處理、解決意義來習得語言(Long,1985;Crookes,1986)。
Nunan(1989:15)對任務的定義是:一項要求學習者用目的語進行理解、處理、生成、互動的課堂作業。在此過程中,他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于語言的意義而非形式。此項作業應具有完整性,應作為一項獨立的交際行為自成一體。
二.任務型教學的優勢
(一)以學習者為中心,有利于促進自主學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明確“以學習者為中心”,這一點對于任務型教學設計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因為從“以學習者為中心”出發還是從“以教師為中心”出發將得出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毫無疑問,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傳統的教學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在大多數情況下,教師仍然是課堂的主宰。任務型教學完全改變了以教師的講授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中心,任務要體現他們的生活經驗、反映他們的認知水平,從而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教師不再是權威的授業解惑者,而是交際活動的組織者與促成者。學生由被動地接受知識變成了主動地完成任務,在此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其主動性和創造性。
(二)創造真實的語言情境,促進二語習得。
語言的運用離不開特定的環境;脫離情景的語言學習是難以轉化為實際的語言運用能力的;語言的社會屬性決定了語言是維系社會關系的紐帶。當我們與人交談、發表看法的時候,說什么、如何說都必須考慮特定的場景、談話對象及我們自己的身份。任務型語言教學是學生自主運用目標語言所進行的交際活動,在人為創造出來的情境中,自由、和諧地交流,完成一定的語言任務。任務型教學強調情景的多樣性、真實性,情景的設置貼近學生的生活,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生活經歷、情感與能力水平,鼓勵學生根據真實的情景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講述真實的生活經歷,傳遞真實的信息,使各種語言技能在交際中靈活體現。在自主、合作、創造性地完成任務,以及交流過程中,師生之間可以形成和諧互動的教學局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精神。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促進二語習得,激發學生的潛能,顯著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能力。
(三)強調“合作學習”對語言學習的積極促進作用。
由于每個人的經歷、背景不同,對事物的理解往往會帶有主觀性和片面性,通過小組成員間的交流、協商,這種主觀性和片面性得到糾正。因此,協作學習環境能夠共享學習者群體的思想。任務型教學對小組學習的這一作用予以了充分重視,同伴和小組學習是任務型教學的主要方式,任務通常是兩人或小組一起合作完成的。同伴小組合作完成任務的過程能產生大量互動機會,學生必須設法理解別人并表達自我,這使他們體驗了意義協商的過程。
三、任務型教學的弊端
(一)英語課堂現狀與任務型教學的局限性。
大班授課影響任務型教學的實施。目前,普通本科院校普遍采取的都是大班授課的方式,而大班授課對于英語教學又有不利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由于教師面對的學生數量眾多,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導致教師設計的任務不符合要求而達不到教學目的。任務難易度的把握也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任務過易,學生就會在課堂上無所事事;過難,則會導致學生產生挫敗感。另一方面,由于大班授課,教師要求學生完成任務,每一個學生都參與進來的話,任務完成的質量就難以保證。
(二)任務型教學法受到學時和教材的限制。
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某些耗時多的任務或者是現實類任務不能搬到課堂上來。目前普通本科院校英語課所應用的常用教材,在靠近英語應用能力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改進,例如大多數教材在寫作方面都比較注重英語應用文的寫作訓練;在口語和聽力部分都有相對突出的應用主題,但是四級和六級考試任然是考核學生英語能力的標準,所以大多數教師仍以題型為練習的主線,沒有真正的設計任務;而課文的講解方法上普遍還是采用傳統英語教學法。這樣就束縛了教師的思路,致使大多數教師認為在課文講解部分不適合用耗時的任務型教學法。
(三)學生的個體差異。
大學生的知識經驗和語言水平雖然具備完成任務的基礎,但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仍然存在,并不是所有學生都能很好地完成相應的任務,往往好的學生是主角,后進生是配角,導致后進生采取故意回避任務的態度。原因是基礎較差的學生存在著某些自卑心理,由于缺乏語言環境,口頭練習的機會少,他們的口頭交際能力低,怕犯錯誤。這種自卑心理嚴重阻礙著學生主動完成任務,甚至可能產生厭學情緒。
(四)教師能力高低對任務型教學的限制。
任務型教學雖然是以學生為中心,并非說教師不重要了,相反,比起傳統教學法,教師具有更重要的作用,是任務的設計者、組織者和監控者。首先,任務的設計本身對中國的教師來說就是個極大的挑戰。在任務的設計上,要求教師圍繞特定的交際目標和語言項目,設計出可操作性強、任務化的教學活動。任務的設定必須符合教學內容同時又符合學生的認知方式和認知水平。任務的設計還要有梯度性,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探究和創新能力。這些都要求教師對教材的重點難點和學生的學習習慣、興趣、英語水平都有很通透的了解,如果了解不夠,則設計出來的任務很容易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和學生的英語水平,從而不能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其次,在任務型教學的實施過程中,課堂的發展需要教師和學生合作完成,教師來幫助學生獲取知識、技能。因此,實際上任務型教學法要求教師在整體課程中,對教學內容的控制有所增加,對教學過程也就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有更好的駕馭能力,同時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也就是說,在任務型教學模式下,課堂的組織和任務的設計與實施從很大程度上來講都依賴于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能力和溝通組織能力,這就影響了任務型教學法在課堂實踐過程中應有的效果,故在目前很難保證大面積的教學質量的提升。
(五)任務型教學受到考核評價方法的局限。
目前,大多數的普通本科院校期末考試依然采取傳統的閉卷考試形式。現有的這種考試方式難以體現學生的交際能力,使得學生參與任務活動的積極性不高。而與此同時,任何任務最終都要形成一定的產品,即結果,以檢測學生在學習中的效果。目前英語課堂的口語課可以通過英語辯論、口語大賽、演出短劇、歌曲比賽等形式來檢驗和體現學生的學習效果,但聽力、課文、詞匯、語法方面,還沒有行之有效的任務分析和評估的手段。
總之,外語學習的直接目的是要培養學習者用目的語交際的能力,而任務型外語教學旨在為學習者提供交際的機會和動力。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體驗、建構、領悟和應用語言知識和交際知識,發展聽、說、讀、寫等語言技能以及與他人磋商、交流、協商、合作等交際能力。因此,任務型教學的引進和倡導對改變我國傳統的英語課堂教學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但同時也必須看到,與其他的教學方法一樣,任務型教學在實踐中也有著一定的局限性。高校英語的教學必須以實事求是的精神,充分發揮其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合作探究精神,促進語言習得方面的優勢。同時我們也應從我國外語教學的實際出發,克服這種教學方法的局限性,把任務型教學與其他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有效而科學的綜合,并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創造性地加以運用,那么我國高校英語教學一定會有新的改觀。
參考文獻:
[1]Nunan,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2]Skehan,P.A nonmarginal role for tasks[J].ELT Journal,2002,(3):289-295.
[3]Willis D.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Longman,1996.
[4]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篇2
【關鍵詞】困擾 課改 普通中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7-0063-02
我國新課程推行與實施至今,不同版本的新教材都進行了多次修訂,讓新教材更加具有了可行性、操作性。新教材的修訂促進了新課程的改革與發展,然而,在教改實踐中仍存在著一些問題,特別在農村普通中學里存在的問題尤為突出。我是新課改全過程的經歷者,對農村普通中學實施新課程改革情況有全面的了解,體會頗深。現就“普通”中學數學教學如何走出新教材的“困擾”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新課標困擾農村“普通”中學數學教學的原因
多年的新課程教學實踐,深感新課程給“普通”中學數學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農村普通中學的諸多因素嚴重的制約了新課標的有效實施,我認為新課標困擾農村“普通”中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原因是:
1.農村普通中學的教學硬件現在依然跟不上新課改的教學 要求,教學設施、教學用具比較陳舊或不足,所有這些尚不能滿足新課程教學改革與發展要求。
2.學生基礎薄弱,起點低,能力有限,特別是學生的學習意識淡薄,很大一部分學生家長受新讀書無用論的影響,對孩子的學習也不重視。這些嚴重影響了新課標下新的教學模式與新的教學方法有效實施。
3.課本編排不合實際。不論什么條件的學校,什么樣的學生都是材,統一的要求,這樣的統一恰恰忽視了不同地區學生的差異性,這就給農村普通中學的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農村學生層次較低,新課標的有效實施甚難達到預期效果,學生的下層生面呈現上升趨勢,這給雙鞋教師的課堂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壓力和困擾。
4.中老年教師對電腦技術掌握較差,不能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課堂教學。由于這些教師教學方法已形成了習慣性的定式,故他們的教學思想、教學觀念甚難轉變,或多或少受傳統思想觀念的束縛,改革創新意識不夠強。
二、新教材對農村普通中學困擾的剖析及改進策略
針對上面的四大困擾,現結合教學中存在的具體問題進行剖析,探究改進的策略。下面以“經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4年初審通過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七~九年級)人教版數學”以下簡稱“04審教材”為分析對象,主要從課本編排和內容上進行探討,結合農村普通中學的實際情況,就教材在使用上造成的困擾進行剖析:
困擾一:教學設施和教具跟不上教材的要求。新課程改革核心理念包含:倡導課程內容的現代化,倡導學習方式的變革和倡導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因此課改后部分內容的教學都運用了電腦、多媒體和電子白板。我們農村“普通”中學的教學設施只能夠提供給兩個班同時使用,其余的班級只能用傳統的方法教學。某些的教具、學習用具教師和學生都沒有。
針對這方面的困擾,解決問題的策略是:自制教具,提前叫學生做好準備,如:自己做轉盤,黑白球和骰子等,這樣既解決了教學的教具問題,又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困擾二:教學內容銜接不緊密,加大了教學難度[1]。課堂應該盡可能地做到“滿足不同人學習數學的需要”,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應讓班上各種層次的學生在數學上都有所發展。新教材雖然突出了數學的實用性和基礎性,但我認為并不是把原有的內容進行刪除或增加,降低目標要求,減少作業量等就達到要求,“04審教材”這套教材有的地方前后知識轉變大,教學內容銜接不緊密,難度突然提高,加大了學習難度。
針對上面的這方面的困擾,解決問題的策略是:一是在教材處理上,應注意知識內容梯度問題,注意教學難點分配的合理性。我認為應該在實際問題與一元一次不等式前加一節解一元一次不等式,通過與一元一次方程解法類比教學,減輕下一節的任務,讓學生掌握基礎知識。二是在教材處理上,還要注意知識內容的銜接問題。
總之,教師只有認真鉆研教材,才能對教材進行加工、整理、優化,真正使新教材變為“活”教材,而不是照本宣科的教教材。
困擾三:教學內容安排過重,學生吃不透。農村“普通”中學的學生基礎薄弱,起點低,能力有限,如果一節課內容要掌握知識過多,那么接受能力不高的一部分學生反而得不到收獲,失去興趣,以致厭學。
例如:“04審教材”P88頁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二)中都是由應用題入手既要學習列方程又要學習解方程,這樣的結構安排對于農村普通中學的學生是難完成的學習任務,我建議是先把列方程的引入放下來,把它放到下一節列方程一起講授,引入改為觀察、思考的形式,如:用“移項”解方程可這樣引入:比較方程3x+20=4x-25與方程x+2x+4x=140的結構有什么不同?出現了新問題怎樣解決?這樣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降低了,教學目標也達到了。
針對這方面的困擾,解決問題的策略是:教師必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知識內容體系,針對學生的實際,進行必要的知識內容調整,真正做到活用教材。
困擾四:有些教學內容順序的安排缺乏合理性。課程改革把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要求降低了,卻加強了探索性非論證思維(直覺思維、形象思維)的培養,但是出現的形式和順序要講究,否則會出現負面的效果。因為學生對知識的學習往往是先入為主,學生認為自己感知或觀察猜想的結論就是正確的,忽視了對結論合理性的探究,更沒有興趣證明結論的正確性。
針對這方面的困擾,解決問題的策略是:對新教材的知識內容,教師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接受能力情況,有必要進行科學、合理的調整,使其趨于合理性。
三、從我做起轉變觀念,從實際出發走出困擾
孔子《禮記?學記》曰: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這句話的意思是:通過學習,才發現自己不懂的事情很多;經過教學.才感到自己知識的貧乏。因此,想走出課堂的困擾我們必需做到:
1.轉變教學思想與觀念。課程改革是社會發展與進步的必然要求,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逐漸的被摒棄。現在學生的發展呈現多元化[2]。通過現代教育的教學手段,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實現數學教學三維目標是必然的。因此,我們要正視普通農村中學教學的某些現狀,從自身找原因,大膽進行教學改革與創新,探索符合普通農村中學數學教學的新思路。只要我們從根本上轉變教學思想與觀念,給學生營造主動參與、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2.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教師素質。首先教師要適應新課改的要求,樹立新的教學理念,掌握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特別是電腦知識的學習,學會制作課件,掌握現代化教學設備的使用,在教學上要有創造性。其次教師要認真學習借鑒別人先進的教學經驗與方法,豐富自己的教學方法。
3.認真鉆研教材,領會課改精神。強調教材是執行課程標準與體現課改精神的載體,也是眾多教育專家和一線教師智慧的結晶,粗線條的閱讀肯定是不行的。論文題目所說的“普通”中學是指具有教學現狀中的第一,二,四點的學校。新教材的“困擾”是指教材某些內容不適合這類“普通”中學的學生,因此,我們一定要根據班級學生的實際情況,認真鉆研教材和教法,備好每一節課,把握好教學目標,才可以真正走出教材的“困擾”。
眾所周知,新課改的實質就是體現新理念、新教材、新教法是否滿足新時期學生的學習發展要求的。所以,根據實際情況摸索出一套適合自己的教法和適合學生的學法。我們只有堅信新課標的教學理念,使用好新教材,我們才能真正地走出擺在農村普通中學的數學教學“困擾”,進行有效課堂的教學組織與實施,實現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發展的教學目標,培養出高素質的社會人才。
參考文獻:
篇3
一、基本情況
調研組為了確保此次調研全面并取得第一手資料,特別選擇了當地有代表性的學校,即自治區級示范性學校、普通中學、兵團所屬學校等17所學校。
(一)高中收費基本情況
我們調查四地市高中收費標準分別是:**地區重點中學計劃內學費是每生每學期900元,計劃外生學費是每生每學期3750元。普通中學計劃內學費每生每學期6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2500元。**市重點中學計劃內學費是每生每學期600元,計劃外生學費是每生每學期1800元。普通中學計劃內學費每生每學期4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1500元。伊犁州重點中學計劃內學費是每生每學期400元,計劃外生學費是每生每學期2000元。普通中學(含縣級)計劃內學費每生每學期3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1500元。巴州重點中學計劃內學費是每生每學期480元,計劃外生學費是每生每學期2000元。普通中學(含縣級)計劃內學費每生每學期3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1500元。
**地區的學校認為,目前的學費和計劃外生學費收費標準應該保持現有水平,不能再提高,可以對現行收費體系進行進一步的細分,同一級別的示范性學校,可以分別制定不同的收費標準。這樣做的原因是在取消重點中學稱號以后,示范性中學的評比工作開展的進度較大,許多普通學校經過自身努力和發展,被評為示范性中學,但教學質量上,教學硬件、軟件上還有不少的差距,在制定收費標準時應該適當考慮到實際情況,拉開收費檔次,但收費標準的檔次不應差距過大,這樣可以調動各收費級別較低的學校,有不斷向上的動力,促使學校積極主動的改善教育教學水平。
其他三地、州高中收費標準比**地區平均低50%,兵團學校高中收費標準更低,加之地方財政能力有限,學校辦學存在非常大的困難。地州所屬學校希望將收費標準適當上調;部分普通高中認為普通高中接收的學生學習基礎差,學校管理工作的難度加大,教學成本同示范性中學的付出是一樣的,學校教師付出的心血比示范性中學還要多,由于收費標準低,學校收費總額少,教師收入少,長此以往將不利于普通中學的發展,在制定收費標準時,應為普通中學和示范性中學收費標準制定統一的收費標準。
(二)目前高中生均教育培養成本水平
**~**年三年生均教育培養成本最高的是**第一中學為8026元/生,其中平均三年學費4293元/生,占總成本的53.49%;財政性撥款三年平均3733元/生,占總成本的46.51%;最低的是**市高級中學為1987元/生。**~**年**地區高中平均成本為5500元/生、**市高中平均成本是3472元/生、伊犁州高中平均成本是3969元/生、巴州地區高中平均成本是5282元/生。四地區三年生均教育培養成本平均為4556元/生。
從調查情況看,國家對學校的經費是有所降低的,尤其是高中階段國家的經費投入過低,造成教育成本由學生家長承擔比例過大。
(三)高中教育階段貧困生、特困生比例有所增加
每所學校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因家庭經濟困難產生的貧困生,經調查,在地州縣各級學校中貧困生比例在15~20%之間。對貧困生影響最大的是衣食住行,尤其是吃飯問題,有的貧困生為節約伙食費,一天只吃兩頓或甚至只吃一頓。現在貧困學生問題已經不再是一個家庭的問題,也不僅僅是教育問題,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社會問題,需要全社會共同關注。當前,我國貧困生狀況不僅嚴重影響著貧困生個人及其家庭的正常生活和自身發展,也制約著我國教育的整體質量,更關系著我國國民素質的全面提高,進而影響著社會的穩定與健康和諧發展。
二、高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通過調研我們了解到,我區教育事業雖然取得了顯著成績,但與國內其他先進省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普通教育的總體規模和水平仍然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不能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
(一)政府教育投入嚴重不足。**對所屬高中除財政全額撥發教師工資以外,按每生每學期150元撥公用經費,同時學校暖氣費的60%由財政承擔。而此次調研的其他三個地州及兵團所屬學校除教師工資由財政撥付外,其他費用均由學校自行解決,有極個別的學校財政撥付生均每學期3元左右的費用。
(二)班額過大的問題比較突出。由于我區在校學生人數增幅大,而學校基礎建設相對滯后,致使高中學位嚴重不足,大班額問題非常突出。在我們調查的17所學校中最大班額為105人,最小班額也有50人。有的學校最前排的學生課桌同教師的講臺平行,后排的學生將后門完全擋成死角,存在安全隱患。經調查,現高中平均班額在65人,如果按教學規定班額的管理,50人的班額是教育教學的良好環境,教師和學生的身心健康可以得到保證,是實施素質教育較好的標準。
(三)學校債務負擔沉重,經營舉步維艱。新疆大部分縣是吃飯財政,由于公共財政無法滿足高中教育的需求,導致我區諸多地區的教育基礎設施仍十分落后,為了彌補教育經費的不足,許多學校是舉債搞建設。如巴州華山中學總投資1.2億元,其中1500萬元是學校向銀行貸款,其余1500萬元是教師集資。其他大部分學校也均有不同程度的貸款,有的學校是完全靠教師集資修建教學樓、學生住宿樓。為了學校的發展,各學校采取不等、不靠、依靠自我發展,但沉重的債務負擔嚴重影響了部分學校的正常運作。
(四)住宿費收費標準偏低。寄宿制公辦學校普遍反映目前寄宿生住宿費標準偏低,現行收費辦法已不能適應當前學生公寓建設快速發展,也不能滿足學生住宿需求多樣化的需要。
(五)教師流失現象比較嚴重,師資隊伍水平差異較大。教師隊伍建設與教育改革發展不相適應,師資力量水平下降,總體教學質量也有下降趨勢。地州、縣骨干教師流失現象比較嚴重,教師流向全國和我區經濟較發達地區。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南北差距明顯,城鄉教育差距過大,師資力量分配不均,教育發展極不平衡。由于地方政府對教育投資在地區間、城鄉間差異過大,造成了原重點學校的師資水平和教學條件明顯優于非重點學校,城鎮學校的師資水平和教學條件又明顯優于鄉村學校。
(六)教育資源被壟斷已是不爭的事實。主要表現在師資力量的壟斷、優質生源的壟斷、教育高投入的壟斷。各地區原重點中學每年從各市縣挖走大量優秀教師。學生流失現象嚴重,學生流向形成趨勢,以農村向城市、小城市涌向大城市,一方面,在當前我區教育環境的影響下,地市所在地的示范性高中教學質量比縣城、團場的學校質量好,另一方面,各級示范性中學紛紛派出招生人員前往各基層學校以優惠的條件吸引好學生到異地就學。這一趨勢還在進一步擴大。生源流失的學校教學質量下降,因而出現了當地高中上線率逐年下滑的現象,這一結果又影響了教師教學熱情,形成惡性循環。
(七)計劃外生學費導致高中教育資源嚴重不均衡。目前計劃外生學費收費標準是政府出臺措施來改善教育亂收費這種不正常現象的一種選擇,只是對這種不正常現象進行了規范,使之合法化。但這使得高中教育資源不均衡現象進一步嚴重,因此,這種做法本身是否合理,還值得各級部門進行認真研究和思考。
(八)自治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向下級部門攤派任務。現階段的高中辦學經費本來不夠的情況下,自治區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勤工儉學辦)向下一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收取勤工儉學統籌金,而各地州市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向學校收取,各學校按小學每生0.7元、初中每生1元、高中每生1.5元標準從學雜費中向各教育主管部門上繳勤工儉學統籌金,使學校辦學有限的經費更加緊張。
三、對策建議
為有效化解教育難題,推進教育優先發展,我們提出以下建議。
(一)以創新的思路為動力,用發展的辦法解決前進中的困難。新疆是一個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區域經濟薄弱,教育投入不足,教育歷史包袱沉重,加上教育管理體制的調整,教育收費政策不斷規范,籌措教育經費渠道不斷更新。面對困難不觀望、不等待,要求真務實、積極有為,通過深化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創新辦學體制,激發教育自身的活力,促進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必須緊緊依靠各級黨委政府,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為教育發展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發展基礎教育是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職責,教育行政部門作為政府組成的職能部門,只有做好政府決策的參謀,多匯報工作,多提供信息,多出點子,爭取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爭取有關部門的支持配合,才能為教育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二)加強對教育行業的規范管理,建立公平公正的教育機制。應建立起科學的價格決策機制,合理地制定我區高中教育收費標準,既有利于減輕國家對教育的投資重擔,又合乎當地居民的承受能力。
(三)建議將現行高中收費分為四個層次,第一是國家級示范性高中,第二是自治區級示范性高中,第三是地區縣級示范性高中,第四是普通高中收費。收費標準在保持現行標準不變的前提下進行細分。**地區為全疆最高收費標準,其它地區可以結合當地實際情況進行成本核算分別制定。**地區的高中收費標準分別是,國家級示范性高中,計劃內生學費每生每學期9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2500元,自治區級示范性高中,計劃內生學費每生每學期8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2400元,第三是地區級示范性高中,計劃內生學費每生每學期7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2300元,第四是普通高中收費,計劃內生學費每生每學期600元,計劃外生學費每生每學期2000元。學校的收費標準每三年評定一次,實行學費動態管理。
(四)進一步規范高中收費管理權限,充分調動基層價格主管部門的工作積極性。我區地域遼闊,是經濟欠發達地區,各地區經濟發展速度,財政收入不盡相同,群眾收入水平差異較大,允許地方因地制宜制定切實可行的收費標準和政策措施,以更好地發揮收費這一經濟杠桿的作用。
(五)要進一步加大教育收費公示制度的工作力度,確保各級各類學校在入學前通過各種形式,將學校的收費項目、收費標準和投訴電話向社會公示,增強學校收費的透明度。
(六)取消或規范教育行政部門向學校攤派的勤工儉學統籌金。
(七)自治區級示范性高中和地州市縣示范性高中應與所在地薄弱高中建立對口支援關系,并劃出一定比例的計劃內招生計劃,對口招收所在地薄弱初中的畢業生。
篇4
關鍵詞: 基礎英語教學 課堂結構教學方式
體育的國際化趨勢使得體校學生英語基礎教育的重要性日趨凸顯。北京2008奧運會的成功舉行,更充分體現掌握一定的英語,可以更好地與國際各界體育人士進行直接的溝通和交流,因為在國際賽事中,組委會和裁判的官方語言都是英語。掌握了一定的英語,體校學生能靠自己更好地了解賽事的安排,明白裁判的判罰,以及更好地與裁判溝通,減少由于語言的障礙而產生不必要的誤會,同時也可以讓外國體育人士更直接、便捷地了解我國的國家和民族體育文化。
許多人認為,體校學生的任務就是搞好訓練,取得更好的體育成績,不需要學習其他知識,但是目前來看這種想法是站不住腳的。體校學生在搞好體育成績的同時也要盡可能抓緊學習文化知識,尤其是英語知識的學習。學習英語知識要從體校學生學習基礎文化時期抓起。體校的教學對象是體校學生,而體校學生是一個特殊的學習群體,各個年齡段的體校學生都承擔著繁重的訓練任務和比賽壓力,上課精力不足,容易疲勞犯困,上課時注意力容易分散;而且體校學生外出比賽,集訓導致缺課,造成知識鏈脫節,上課聽不懂,導致厭學。還有些體校學生覺得自己反正不出國,不與外國人接觸,學不學英語無所謂,再加上對英語不敢興趣,覺得英語枯燥無味,不愿學;還有的學生想學,但是一遇到困難就有放棄學習英語的思想。這些都使得英語教師面對較大的教學壓力,如何讓這些特殊的教學對象在有限的學習時間里學到更多的有用的英語知識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也是需要不斷摸索不斷鉆研的問題。針對這些,我校多年以來對體校學生的基礎文化教育工作常抓不懈,而且逐漸形成了體校特色的教學方式,尤其是英語基礎教學,本著的原則,在教學課堂結構安排上下功夫,使課堂教學結構安排特殊而且有效。這里說到的“同”是指體校學生使用的英語教材和普通中學使用的教材始終保持一致,現使用的是牛津英語教材;“異”是指體校英語的教學課時分配、教學計劃、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和普通中學有所差異。就特殊有效的教學課堂安排,我主要闡述如下幾個方面。
第一,每個單元開始時都會安排一定的課堂時間教授學生新單詞。普通中學授課時基本不安排專門教授單元新單詞的時間,主要靠學生自己預習和在學習課文過程中記憶使用單詞,但是在體校,我們堅持在上新單元之前單獨教授新單詞,從每個單詞的發音入手,慢慢深入到詞性、構詞法及和這個單詞有關的詞組,最后到使用單詞,尤其是常用詞,每個環節都不能疏忽。因為體校學生除了在課堂能接觸英語外,基本沒有學習英語的時間,所以在教授完新單詞后,每節課一開始都會采用不同的形式大聲朗讀這些學過的新單詞,開始是老師領讀之后可以讓發音較好的學生領讀,最后讓全體學生大聲齊讀,反復多次,最終使學生記住這些新單詞,同時增強語感。我們曾經嘗試過將新單詞放在對話或課文中講解,但是學生明顯感覺到吃力,甚至不知所措。所以體校的英語課堂安排,我認為提前單獨教授單詞這一環節很重要,能為單元層層深入和系統學習做好鋪墊,同時也是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的關鍵點之一。
第二,單元的導入和熱身內容不能一帶而過。課堂學完新單詞后的導入和熱身內容看似簡單且容易掌握,但是對于體校學生來說需要老師安排一定的時間來講解和操練,這部分內容非常實用,通常還包括本單元的部分精華內容,所以體校英語教師在教授這些內容時,要講解得更細致,使學生明白各個知識點后反復操練。相對來說,教授此項內容設計要更細致些,想辦法圖文并用,多放錄音,帶領學生大聲朗讀。對于初中教材中的這部分內容,教師可以提出要求讓學生背誦。就目前來看,學生對此項內容和要求的積極性較高,有的基礎稍好些的學生在課堂上就能熟練流利地背誦下來。如果課堂時間允許,教師可檢查每個學生的背誦情況。教師要對任務完成得好的學生表揚或加平時分,完成不好的學生可以再多給幾次背誦的機會,適當降低些要求,但是最終還是要會背。這樣督促學生背誦,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反復念讀英語,增強語感。相比之下,此部分內容對普通中學來說很容易,但是對體校學生來說卻是一部分重點內容,也是考試復習的重點內容,與平時的操練相呼應,讓學生體會到一定的成就感,明白只要平時多讀多念多背,考試就會拿分,就會有所收獲。我一直認為這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第三,以上兩點的課堂安排教授內容同普通中學的英語教學之間的差異性較大,但就現在要闡述的教學過程,我們力求做到和普通中學相同,那就是單元的“Reading”部分的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目的及教學要求。這部分內容更具有英語知識的綜合性,不僅僅包含單元新知識,還有許多已經學過的重要知識點出現,因此把新舊內容結合在一起,有計劃、有效地復習和講解反復操練,每個環節都值得重視,而且要認真設計。在備課時,一般采用先復習,后提問,再講解,最后操練的步驟來系統安排此部分的教學。課堂時復習的重點主要是“Reading”中將要出現的新單詞,用漢英互譯的方式提問學生,并用該詞造句(通常對于需要掌握得單詞用這個方法更有效)。講解部分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基于體校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及基礎較弱的特點,教師應想辦法將難點內容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講解出來,對學生不一定有過高的要求,只要能夠理解,會用就可以了,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幫助學生提高學英語的積極性,并增強自信心。有一點要說明:這種簡單易懂的教學方式絕不同于“填鴨式”和“機械式”教學,應該以必須、夠用為尺度,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應用性,改變以往重語法講授,輕口語應用的局面,以學生的需要為目的。課堂操練的過程同樣不可忽視。這個過程既可以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又是教師檢查學生是否掌握新知識的一個有效手段。在操練過程中如果發現大多數學生練習有困難,教師應該及時在課堂上解決難點問題。
第四,詞匯部分內容教學同樣也是。“同”是都視為單元重點內容,“異”是教授過程時間安排更長,讓學生當堂操練當堂記憶的時間也要留夠,讓學生在課堂上及時消化詞匯內容,并且根據情況當堂默寫或停歇,檢查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根據事實來看,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和學習效果相對來說較好一些,這和課堂及時消化和操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第五,牛津英語教材中每個單元都會有一部分語法內容。普通中學的語法內容教學較為靈活,教師講解只是起到點撥作用,學生的理解、聯系、復習鞏固是關鍵。但是體校學生英語基礎較為薄弱,而且參差不齊,上課和學習時間相對少得多,因此教學需要有更強的針對性。單元語法內容相對較枯燥,所以將這部分內容提前至一開始出現時就解釋一下,讓學生在理解后直接記憶,等真正到了語法教學時,作一總結。在課堂上多留時間讓學生做相關的語法練習,當堂做,當堂檢查或抽查。看似枯燥不容易掌握的語法內容通過這種教學方法的循環使用,對體校學生來說比較實用。
上述針對體校學生的英語教學課堂結構的安排,效果立竿見影。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及時消化所學新的英語知識是體校英語課堂教學特殊安排的基礎。是我校英語課堂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原則。雖然對這部分學生來說文化考試成績并不是進入大學的主要條件,但是我們仍然堅持做到有的放矢,堅持使用普通中學的英語教材,由淺入深,排除困難,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設計適合體校學生的課堂教學思路,抓住課堂教學這個關鍵點,想出更多更有用的教學方法,做到課堂結構安排特殊而又有效,讓體校學生利用有限的學習時間,盡可能多地學習和消化有用的英語知識,這也是我們講英語教學的目標。相信隨著體育運動的不斷發展,我們能收獲更多。
參考文獻:
[1]薛宏波.遼寧省體校學生英語教學現狀調查及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8.
篇5
一、發展職業教育的主要障礙
1.對發展職業教育的認識滯后
目前,我國普通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相對超前,社會各界較為重視,而職業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相對滯后,傳統文化鄙視職業教育。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門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教育基層領導及教師對發展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性、緊迫性也認識不足,對職業技術教育的培養對象不是很明確。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沒有被國民充分認識。由于社會觀念、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工作情況等多種因素,使得國民對職業教育缺乏正確認識,一些人甚至認為在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已見端倪的今天,職業教育沒有必要,可以少發展、慢發展,甚至取消。
社會上鄙薄職業教育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一些人總認為職業教育是低水平、低層次的教育,不僅輕視中等和初等職業教育,而且對近幾年發展的高等職業教育也持輕視的態度,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積極發展。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我國職業教育發展困難重重,職業教育招生急劇下滑,許多農村職業學校招生更困難。許多家長和學生選擇職校是無可奈何的選擇,并非心甘情愿,而且上了職業學校也覺得低人一等。針對這種情況,社會輿論要多為職業教育鼓勁,正確引導社會重視職業教育,使國民都能認識職業技術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業化和生產社會化、現代化的重要支柱,認識到社會需要職業教育。
2.職校學生素質普遍較差,職校在社會上信譽度不高
現在職校的學生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受到來自長輩的過分寵愛,獨立性差,自理能力差,優越感強,在他們看來艱苦樸素、吃苦耐勞等傳統美德都是上一代人的事,講吃講穿的多了,過生日講排場的多了。還有的學生以自我為中心,法制觀念淡漠,有些學生過分關心自己,愛夸張,好炫耀。在集體中表現為自私,好勝心強,心胸狹隘,好妒忌不能和他人融洽相處,凡事斤斤計較,只想得到他人的關心,卻不愿把關心奉獻給別人。部分學生受家庭和社會的影響,一些消極因素悄悄移植到學生身上,如抽煙、酗酒、打架、早戀、破壞公物,少數學生無禮頂撞、報復、恐嚇老師等現象時有發生,影響了學校的社會聲譽。職校學生普遍存在厭學情緒,缺乏進取心,大部分學生基礎差,上課不認真聽講,個別學生經常逃課,往往是對新知識不理解,造成了不會學習,不能學習及學習中的情緒障礙,使學習成績下降。目前,職校的學生絕大部分是經過高中篩選后的,基本上是中學的差生,有些人還有違法亂紀的行為,這些人產生的消極影響很大,使得職校在社會上的信譽度大大降低,許多家長不愿意把孩子送到這樣的學校。
3.人才的高消費,使職業教育受到冷落
畢業生就業難,阻礙了職業教育目標的實現。目前,整個社會勞動力絕對過剩,在我國勞動力市場尚不規范的情況下,不合理的用工制度、人才的高消費,用人單位一味追求高學歷、高文憑,使得中等專業人才就業困難。伴隨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打破了以往國家統分的局面,中等職業教育由于辦學層次低,培養的人才競爭力不強,學生一旦畢業就意味著失業。
目前,社會上許多人持有一種錯誤的人才觀,似乎人才只能是大學生、研究生、博士生,這些人忽略了“多元智能論”,忽略了技術人才也是人才。社會上各種能工巧匠也是人才,新型的現代化農民也是人才。許多家長也認為孩子上職業學校沒有發展前途,因此寧愿借錢讓孩子上普高,也不要上職業學校,認為上了普通高中,離大學近了一步,將來就業的競爭力就會增強,這些因素使得職業教育受到冷落,發展緩慢。
4.現行管理制度對職業學校發展缺乏激勵政策
職業教育培養的是實用人才,培養的學生能夠在生產、服務、管理的第一線上大顯身手。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著產品和服務的質量,在社會生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我們既需要培養一大批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規劃設計的人才,也需要培養一大批在生產第一線從事施工、制造等技術應用工作的專門人才,沒有這樣一批擅長工藝技術、生產組織和經營管理的人才,即便有最好的研究成果、一流的產品設計,也很難制造出在國際上很有知名度的一流產品。職業教育,包括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正是為滿足這種需要而發展起來的。尤其是近年來高等職業學校的發展,對合理調整我國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結構發揮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社會輿論重視普高、宣傳大學擴招的形勢下,職業學校的出路令人擔憂。在許多企事業單位中,存在重視大學生,輕視職高生現象,普遍的做法是將待遇與學歷掛鉤,工資、福利、資金、提拔干部與高學歷聯系起來,對一般學歷的普通技術工人缺乏激勵政策,挫傷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這樣做的結果,也導致了許多人不愿意選擇職業學校,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5.職業技術學校辦學無個性,缺乏高素質職業技術教師
職業教育的中心任務是提高質量,要把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提到一個更高的水平,適應經濟建設的需要,同時也為每一個孩子、每一個學生提供更加廣闊的人生發展的空間。但目前,各個職業學校在辦學上存在辦學模式相同,專業設置類同,有的職校攤子鋪得過大,開設專業過多,許多專業規模過小,導致散而亂;在管理上職業學校體現不出特色,仍是職業教育、普教模式,有的職校不考慮師資力量、教學設施、實習基地等條件,盲目開設“熱門”專業,結果“專”不起來,只能多點文化課,與普教相差不多。
另外,有的職校教師專業學術帶頭人較少,特別是中青年教師對生產實際缺乏了解,專業實踐能力較低,對實習、實驗、實訓等實踐性教學環節很陌生,目前的職校師資培訓體系不完善,大多數教師從普教過來,難以適應職校教學要求,使得職校個性不突出,體現不出特色。在社會地位、經濟地位等方面享受不到與普通高中學校教師同等的地位,難以吸引教學和科研能力較強的中青年教師。各職業學校仍是以人才單位所有制為基礎,固定編制為導向的封閉管理機制,指令性的工資制度、低待遇和平均主義情況普遍存在,不能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種種因素致使職業學校師資素質難以大幅度提高,嚴重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二、發展職業教育的策略
1.增強宣傳力度
由于人們對職業學校在思想上的認識模糊,對職業學校的看法錯誤,認為上職業學校是沒有希望的無可奈何的選擇。針對這種情況,職業學校應該成立專門機構,確定相應人員,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等各種途徑,深入到基層學校,進行大力宣傳,使教師、學生和家長更好地了解職業學校的專業特色、管理水平、師資狀況及學校設施、設備情況,其別是考入大學和在自己工作單位有貢獻的職校生,增加宣傳的說服力,改變人們對職校的態度,增強職校的吸引力。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是教育教學工作的主體力量。“質量是永恒的主題”,對職業學校尤其如此。因此,職業技術教育要發展,就必須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為此應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提高教師的政治思想素質,加強教師政治學習,學習《職業教育法》。通過學習,使教師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和事業心,努力搞好教書育人的工作。其次,要提高教師的業務素質,一方面,鼓勵教師通過參加自學考試、函授等形式,提高學歷層次;另一方面,對教師開展業務培訓,充分利用職教師資培訓基地并和有相關專業的高等職業院校聯系,對教師開展各種形式的短期業務培訓,特別要注重提高專業課教師的技術水平,使文化課教師專業化、專業課教師技能化。
3.合理安排課程,做到有的放矢
在職業教育的職業中學,雖然是從普通中學中脫穎而出,分離到職業技術化教育軌道上來,但是,因受普通中學影響較深,有的至今還未完全擺脫普通中學的教學模式。有的專業的個別基礎學科仍然在使用普通中學的教學模式、普通中學的教材和教學大綱,有的學科成績還和普通中學同年級作比較,這雖然在基礎課教學中找找差距,便于提高教學質量,也是件好事,但這就背離了職業中學的辦學宗旨。職業中學就是要培養具有一兩門專業技術的社會勞動人才,并非培養少數幾個大學生。社會上需要什么人才,職業中學就培養什么人才,以此來滿足社會上的需要。經過考察、論證后招來的學生,按照其專業性質,就要合理安排好課程,哪門學科對該專業技術有所促進,就要學習哪門課程。只有合理安排課程,簡略得當,重點突出,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4.提高對口高考的升學率
職業學校要想發展,形成旺盛的生命力,擁有源源不斷的生源,還必須抓住對口高考升學率這條生命線,所以職業學校要做好兩個方面的工作。
(1)組建高職對口升學班。職業學校要提高對口高考升學率,就必須組建良好的對口升學班,鼓勵一些基礎好、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對口高考,同時也要聘用高層次的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擔任課程,加強培訓教師使用和運用現代化教學設備的能力和水平,充分發揮現代化教學設備在教學中的應用,提高教!學的效率,夯實學生的基礎文化和專業知識,使學生能夠升人高一級職業學校或普通高校繼續學習和深造。
(2)舉辦綜合高中。綜合高中既有職業學校的特點,又有普通高中的特點,學生既可以學到專業知識、職業技能,又能獲得雄厚的文化課基礎知識。因此,綜合高中班的學生既可以參加普通高考,又可以參加對口高考,從而擴大了職業學校升人不同類型的高等學校的比例,提高職業學校的辦學聲譽。
5.增強學生就業的競爭力,提高就業率
職業學校的部分學生希望通過兩年或三年的學習,能夠獲得一技之長,找個好工作,針對學生的要求,一方面,職業學校必須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以及勞動就業市場的要求,及時調整自己的專業結構,培養學生就業的競爭力;另一方面,職業學校的就業指導辦公室要派專門人員與用人單位聯系,培養對口專業人才,不斷地提高學生的就業率,而且學校在抓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的同時,還要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后的管理,做到學生安心,家長放心,用人單位滿意稱心,使學生的就業率得到鞏固,形成良好的輿論導向。
6.開辟多種渠道,加大投資力度
篇6
【關鍵詞】英語 高效課堂 學生主體
筆者來自甘肅省一所普通中學。作為一名青年英語教師,筆者是在課堂教學的土壤中成長起來的,所以想結合自己的平時教學,就自己是如何立足普通中學高中英語課堂進行有效教學的這一話題談一些自己的膚淺認識。
現在全國上下,大江南北,山東杜郎口中學也好,鄭州102中學也罷,都在談高效課堂。到底什么是“高效課堂”呢?筆者覺得,就是花少的時間讓學生獲得多的知識。而高效課堂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并不拘泥于一種形式。不一定活動多的課堂就是高效課堂,也不一定練習多的課堂就不是高效課堂。比如課堂類型有掘地三尺型,也有展望未來型,可以“回頭看”,也可以“向前看”。掘地三尺就是將一個passage學透,單詞、句型、語言點、語法,反復練習,歸納,將話題拓展開做free talk等,這種課呢,還可以“回頭看”,學習新單詞的時候復習以往學過的,學習新句型和語法時重溫以前熟悉的,堂堂清,節節清,點點清,一堂課下來,學生的收獲也是很大的,這樣的課堂也是高效課堂。再比如講高二第六單元,Life in the future,我們就需要學生展望未來,做discussion. Imagine what life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這就是“向前看”。這兩種課型不能說哪一種高效哪一種不高效。
既然這樣,我們該如何實現“高效課堂”呢?筆者在平時教學中也做了一些嘗試,下面結合英語教學的實際,談談自己的想法。
要實現高效課堂,就必須結合自我,更新英語教學的理念。這個新的教學理念就是學生的主體性。正確的教學理念能幫助我們在教學中不迷失方向。我們不一定要模仿杜郎口,我們必須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找準自己學生的起點,否則課堂設計就是失敗的。
學生的主體性理念是指我們的教育應該是面向全體的教育,注意學生個性特色發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動手實踐能力,讓學生通過積極思考,討論來解決問題;
在具體課堂實施中,筆者覺得這種學生主體性的理念主要體現在改變傳統教學思維,讓學生積極參與上。
一、激發興趣隨處可行,利用教學智慧處處留心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以懸念的設置、疑問的引發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可以利用精彩的導入。比如:利用活動、新聞、討論、自然交流、圖片、歌曲、多媒體等導入。無論如何,必須要抓住學生的心。
處理文中生詞從過去的專門認知和記憶變為活用生詞的興趣活動,老師不再包讀,包講,可以借助情境、敘述故事、語篇、甚至小小說,設計在課前預習導學練習中,比如選修七第三單元Under the Sea,筆者先編自己找的淺顯的文段,用彩色標出單詞,讓學生朗讀文段,在淺顯的文段中理解課文中的生詞,再進行文章的閱讀。
閱讀方法現在是以默讀的形式來獲取信息,代替了以前的朗讀或聽錄音,從過去的老師幫助學生理解轉變成學生自己理解課文,通過兩到三遍的閱讀過程,從過去的教師分析重難點轉變為以學生自己分析操練為主,這樣學生就從被動轉變為主動了。
二、教學活動及展示
教學過程中,大膽放手,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調活動,如朗誦、唱歌、值日報告,看圖說話,情景交談,角色表演,討論問題,提出問題,開展小組間的問答、搶答競賽或辯論賽,簡述對文章的見解和領會等交際性語言實踐活動,讓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在“做事中”學習英語,在學習中提升英語能力。
教學實踐中,我們主要通過隨堂展示和專題展示讓學生充分展現自我。利用課前五分鐘或晨讀時間隨堂展示,指導學生作mini-talks或者short speech,讓學生1. choose a picture 2. stand in front and talk about the picture. 3. do that for 1 minute 或者給個話題,如:What book has influenced you most? How? 在學完一個單元后,讓學生就本單元的相關話題,以小組為單位,任務分配到小組每一個成員,然后集中在規定時間,比如用一節課的時間,做專題展示。高三有個單元是講advertisement,這個單元之后筆者就讓學生分組,每組編一個廣告,里面必須有廣告詞,還有表演者。
設置活動評價標準,而且要在過程性評價中激勵學生。例如: mini talks后就設置了speaking assessment,包括:pronunciation, fluency, voice intonation, eye contact, content of speech, time, overall presentation,小組專題展示設置了self and group assessment…. 在每一次活動中,我們必須幫助學生感受到自己正在進步。
總之,高效課堂是個說不盡的話題。隨著人們認識的深入和社會的發展,高效課堂將會被不斷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作為一名新課程實施時期的英語教師,筆者會不斷探索學習,從而真正持久地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趙徽,荊秀紅.解密高效課堂[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9.
篇7
[關鍵詞]音樂;學生;教學;鑒賞
教學策略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以提高教學效率為目的的教學策略的形成有利于教學目的的全面實現。教學策略具有綜合性、靈活多樣性和可操作性等基本特征。教學策略源于教學實踐,更重要的是服務于教學實踐。教學策略是音樂教師進行教學的基本思路,是音樂教師教學的金鑰匙。
一、引導學生關注音樂要素的細微變化
感知音樂形式美的能力,是強調音樂記憶力的訓練與知識技能積累的有機結合,能有效促進學生將知識技能內化為個人的精神財富和轉化為音樂審美的能力。引導學生關注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變化,是實施這一教學極其關鍵和有效的策略。“以聽為中心”是音樂教育遵循的原則,訓練學生有“音樂耳朵”,養成良好的聽賞習慣,積累聽覺經驗,發展音樂感受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創造力,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關注的問題。為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充分揭示音樂要素在音樂表現中的作用,讓學生親身感受音樂中最激動人心和極具表現力的部分,而不是單純地進行技能訓練和灌輸死記硬背的知識。
普通中學音樂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音樂鑒賞》模塊根據課標的要求,“學習音樂美學的一般常識,了解音樂的藝術特征”,將音樂美歸納為優美和壯美、崇高美和歡樂美、喜劇美和悲劇美,六種美感之間具有某些共同的特點,一部音樂作品往往涵蓋了多種美感。為了使學生分清六種美感的不同之處,教師需要精選教學內容,抓住六種美感的不同特點,從感知音樂音響的表現要素入手,引導學生關注音樂要素的細微變化。
二、強調學生體驗音樂情緒與情感的過程
新課程標準對中學生在體驗音樂情緒、情感的審美能力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強調學生對音樂情緒、情感過程的體驗,并用恰當的方式表達出來。教師要求學生從記憶音樂主題入手,把握音樂主題的風格及創作特點,再到結合題材內容、創作背景等感知整部音樂作品的結構與體裁形式,體驗音樂作品的情緒與情感的變化過程,這一過程也是聽賞者個人的情感與音樂所表現情感相互交融的過程,它通過學生個體在聽覺、視覺、感覺等方面的參與,在實踐中進行認知、強化、反饋、分析、評價等獲得情感的深入體驗。因此,強調學生體驗音樂情緒與情感過程的教學策略,在審美能力的發展中是不容忽視的。
《吉普賽之歌》是世界上著名的小提琴家和樂團經常演奏的曲目,也有人稱它為《流浪者之歌》,樂曲好似一幅音畫,優美抒情的旋律,熱情奔放的情緒,但又略帶感傷、哀怨的情調,把吉普賽人的生活畫面展現在人們面前。教師通過引導學生了解擅長歌舞的吉普賽民族是以游蕩生活為特點,他們居無定所,到處流浪,常以賣藝、算卜為生,他們寧可風餐露宿、四處漂泊,也不愿放棄世代相傳的生活方式,進而了解作者的故鄉西班牙也有不少吉普賽人,作者對吉普賽人的生活和性格有所了解,并有著深切的同情,所以才能寫出有時帶有感傷、哀怨,有時也有熱情、奔放的表現吉普賽民族性格特征的音樂。
三、鼓勵學生運用藝術通感展開音樂聯想
通感是指人們的感覺器官,即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之間的相互感通。在藝術通感中,最活躍的是視覺和聽覺,通常人們把它稱之為視聽通感,即人們在審美活動中借助一種美感溝通另一種美的感覺。藝術最大的特點就是互通互補,音樂課如何通過藝術的通感調動學生多種感官,將音樂、美術、文學等多種藝術融會貫通,在大藝術的環境中去體驗和創造音樂、想象音樂形象和意境,是音樂教學的又一重要策略。
四、啟發學生借助相關文化挖掘音樂內涵
藝術正如科學一樣,目的主要是理解。無論藝術傳達的理解是否使觀者感覺到快樂、無動于衷,或是深惡痛絕,對作為純藝術來說都不重要。在對音樂作品有了審美體驗和審美理解時,所得到的是人生其他體驗極少能提供的,分享那是審美教育的重要任務。對音樂表現形式的觀察,就是要從審美的層次體驗音樂,并對審美對象有具體、深入的思考,審美教育就應該幫助學生合情合理地進行這種思考,從而促進將來更好地進行審美體驗。比如,當代中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偏好己經到了無法抑制的程度,中學生正處于心理、生理急劇變化的時期,叛逆與個性追求使他們對新生事物充滿了好奇,流行音樂明快的節奏感和多變的旋律正好迎合了他們的心理特征,加之中學生學業負擔過重,需要尋找一種方式來釋放、緩解和慰藉自己緊繃的神經和躁動的情緒,聽、唱流行歌曲自然成了中學生緊張學習生活中放松和宣泄的方式。針對當前流行音樂的特性和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局限性,音樂教育活動該怎樣引導學生提高品味,有深度、有層次地選擇流行音樂欣賞,挖掘流行音樂的精神內涵,使其成為中學生陶冶情操的精神家園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教學策略的提出是對音樂教學實踐的思考,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解決音樂教學實踐中的問題,從實踐中找出規律,將其提升為具有普遍意義的教學策略,我會在教學中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林彥君.普通中學音樂欣賞課中的審美素質教育[J].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0).
篇8
[關鍵詞]重點中學;示范輻射作用;教育均衡
1980年10月,教育部在《關于分期分批辦好重點中學的決定》中提出:“重點中學是中學教育的骨干。辦好重點中學是迅速提高中學教育質量的一項戰略措施。這對于更快更好地培養人才,總結、積累經驗,起示范作用,帶動一般學校前進,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的迫切需要,具有重要意義。”重點中學在為高等學校提供優秀生源、提高教育的整體質量、提供經驗等方面作出了貢獻,但“重點校”政策導致城鄉、校際之間在教育資源配置和教學質量上差距的擴大,導致了教育公平的缺失,這也就成為在教育均衡的視野下,重點學校制度被人詬病的緣起。但是,作為一定歷史時期教育政策的產物,重點學校得到了優先發展,積累了豐富的辦學和育人經驗是不爭的事實,充分發揮歷史上的重點學校的示范作用,將有利于積極地推動教育均衡,促進教育公平。
一、發揮示范輻射作用,促進教育公平是重點中學義不容辭的責任
“教育是實現人類平等的偉大工具”,《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把促進公平作為國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重點是促進教育均衡發展和扶持困難群體。基礎教育均衡發展主要包括三個層面的內涵:一是區域之間的均衡發展,省域之間、市域之間、縣域之間、鄉域之間以及城鄉之間,都要統籌規劃,促進均衡發展;二是區域內部學校之間的均衡發展,這是促進區域教育均衡發展的前提和基礎條件;三是群體之間的均衡發展,特別應當關注弱勢群體的教育問題。對基礎教育均衡發展思想的理解還需具體把握以下兩點:第一,均衡發展不是平均主義,不是限制發展,更不是要把高水平的拉下來。而是要鼓勵發展快的地區和學校在進一步提高質量和水平的同時,把水平不高、暫時落后的地區和學校帶動起來,加快發展,縮小與發展快的地區和學校的差距;第二,均衡發展不是搞“一刀切”,也不是所有的學校都是一個水平、一個模式,而是要在辦學條件、師資水平相對均衡的情況下,進一步鼓勵學校深化改革,辦出特色,從而為每一個孩子的發展留有自己的空間。
重點中學發展歷史較長,學校辦學的整體水平高,特色鮮明,優勢較大,在其所處的區域內具有良好的社會效應和較強的影響力。發揮重點中學對教育均衡發展的“推動”作用,在輸出管理模式,交流辦學思想,突出辦學特色,提高師資水平,培訓各級管理人員等方面帶動一般學校,發揮自己的優勢去幫助薄弱學校的發展,增強一些薄弱學校的“造血”功能,從而使之“脫胎換骨”,這是在實踐層面促進教育均衡發展的可行的舉措和途徑,也符合設立重點中學的初衷。
二、提高重點中學的辦學水平和質量是其發揮示范輻射作用的條件
打鐵需要自身硬。重點中學所具有的典范條件是實現其示范作用的基本前提和基礎。
1、規范辦學,依法治校,模范遵守和執行國家有關政策和法律、法規
重點中學首先要對全面發展的方針有較深刻的認識,確立合規律、合目的的辦學理念,模范執行教育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科學組織和開展教育教學活動,嚴格執行國家規定的課程(教學)計劃,大力減輕學生負擔。模范遵守和維護招生秩序,不靠挖尖子、搶生源生存、揚名。重點中學應該把規范辦學行為作為自覺之舉、主動之舉,端正對教學質量的認識,切實擺正規范辦學和提高教學質量的關系,著重關注課堂的有效教學問題,構建起依法治校、自我約束、自主發展的內驅機制。
2、堅持開展教育教學研究,創新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提升辦學品味
教育研究是使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由自發走向自覺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基本保障。重點中學要結合時代要求、自身發展實際確定教育、教學研究主題,研究高中發展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和熱點問題,研究教育、教學中的理論和實踐問題,在教學方式、課程結構與體系、教學目標、課程資源開發、教師專業發展、校本課程開發與校本教研、新型學校文化建設、課程方案的研制等方面進行實驗,積極探索,積累成功經驗,積極傳播和推廣新的教育經驗,引領教育發展。
3、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探索創新拔尖人才的培養途徑,學生質量得到社會和高校的普遍認可
重點學校的價值取向是以培養人才而不是以升學為中心的。一切依靠優質生源才能生存的教育都應歸入失敗教育之列。高中階段教育是學生個性形成、自主發展的關鍵時期。另外,人是有差異的,人的天賦不同、生活的環境不同、努力的程度不同,他的發展就會不同,因此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用心設計好高中階段的教育,尤其要關注智力突出的拔尖孩子的獨特需求,提供富有選擇性的課程,使每個學生的潛在能力在這個階段能夠充分發展,個性和特長得到充分張揚,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和繼續教育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使多種人才不斷涌現。
4、構建發展性評價體系,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的素質直接影響學生的素質。沒有教師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教育質量的提高;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沒有教師的教育創造,就很難有學生的創造精神。打造名師、培養一大批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應是重點中學示范性的具體體現。學校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陣地,一個大學畢業生要成長為合格的教師還需要崗位的歷練,需要上崗后通過繼續教育、崗位培訓等方式不斷規范和引導。教師培訓不是一味追求高學歷,主要是解決教師教學和專業成長中的實際問題,激發教師專業發展的愿望和動力,讓教師成為有思想的教師,走上專業發展之路。
5、提高學校管理水平,形成鮮明的學校特色
每一所學校都會面臨著規范發展與自主發展的雙重任務,都要在規范發展的基礎上謀求自主發展,這樣才有利于辦學的多樣性,才有利于學校特色的確立,教育事業才會有活力。構建既體現現代教育管理理念,又能體現普通高中的辦學思想、辦學方向和辦學目標,還能彰顯學校辦學特色的管理體系,使良好的文化行為與嚴格的常規管理相結合,使學校的各項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并且做到與時俱進,以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使學校的事情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形成獨特的學校文化。一所有文化的學校才能是一所有特色的學校。
6、促進教育公平,推動高中教
育整體發展
在硬件和軟件方面,重點中學相對一般普通中學都明顯處于領先地位,重點中學必須也能夠承擔起一定的幫扶區域內學校提高質量的責任。重點中學應成為促進教育公平的推進器,通過提高服務意識,主動對口幫扶薄弱學校,并與之形成長期穩定的關系,通過管理指導、教師和校級領導交流、觀摩學習、合作研究等方式,向其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優秀的管理和教學經驗,為其提供教師培訓、教學研究、課程資源支持等,幫助薄弱學校提高教師水平和教育質量,實現資源共享,縮小學校之間的差距,以此提升高中教育的整體水平。
總之,重點中學要成為具有正確辦學質量觀的示范,要成為減負增效、提高課堂有效教學、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示范,要成為深化高中課程改革、扎實推進素質教育的示范,要成為從升學領先到特色發展的示范。
三、重點中學發揮示范輻射作用的途徑和策略
示范輻射作用的發揮不是靜態的展示,而是有計劃、有步驟、有策略、有目標的實踐操作。重點中學應該積極承擔幫扶責任,更好地發揮示范輻射作用。
1、確定幫扶對象,建立對口支援體系
對于幫扶對象的選擇主要有下列幾條途徑:主動聯系薄弱學校幫扶、薄弱學校主動聯系重點中學尋求幫扶、受某一級政府或教育行政部門的委托開展幫扶。重點中學對薄弱中學的幫扶不同于校際間的友好來往,而是肩負一定的目標,承擔一定的義務的支持與援助。重點中學應該和普通中學之間簽訂協議,就幫扶時間、幫扶內容、幫扶策略和幫扶的預期效果進行約定,從而使雙方承擔一定的契約責任,使得幫扶更加具有計劃性、正規性、程序化,這樣的幫扶才會持久、才會有效。
2、幫助薄弱學校做好目標定位和發展規劃,建立自主發展體系
任何幫助都不會是永久的。學校要在競爭中求得突破和發展,首先必須對發展規劃及其關鍵要素進行宏觀思考和頂層設計,使辦學理念更加明確,目標定位更加準確,發展戰略更加明晰,辦學特色更加凸顯,學校精神不斷光大,才能使奮斗目標和各項任務得以落實。重點中學可以利用本身的辦學理念、師資、管理和經費等方面的優勢,對傳幫帶的學校,在做好深入細致的調查摸底工作、全面掌握其主要成績、經驗及存在問題基礎上,幫助他們做好中長期的發展規劃,集中力量,有步驟、分階段地解決重點問題,引導薄弱學校的可持續發展,推進薄弱學校走上內涵發展的快車道。
3、建立經驗推廣體系,提高薄弱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水平和領導的管理水平
學校之間的差異主要是人的差異。加強教師培訓,是促進薄弱學校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推進基礎教育均衡的必然選擇。重點學校主動吸收薄弱學校教師來校參加“影子”培訓,給其配備專門導師,制訂培訓計劃和考核措施,確保培訓質量;重點學校積極吸收薄弱學校的現任干部或后備干部來校掛職鍛煉,參與學校日常管理,提高其管理水平和能力:重點學校邀請薄弱學校領導和老師參加課例研討和課題研究,促進其自主發展能力的提升;重點學校可以選派有經驗的老師和干部到薄弱學校蹲點,對薄弱學校的問題做出診斷,提出改進計劃。人的素質提高了,薄弱學校面貌的改觀也就指日可待了。
4、構建物資支援體系,向薄弱學校捐款捐物
在一定歷史時期內,城鄉差別、重點中學與普通中學的差別還將存在下去,重點中學把自己多余的教學設備和物資捐助給薄弱學校,一可以發揮這些物品的價值;二可以極大地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水平。此外,還可以發動重點中學的學生開展捐資、捐物活動,一來可以幫助薄弱學校的困難學生;二來促使重點中學學生珍惜自己的學習環境和條件,奮發學習。
5、以網絡為媒介,構建資源共享體系
重點中學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和資源,借助現代網絡,可以使這些優質資源與幫扶學校共享。例如通過公開課和示范課等形式展開互動研討,向薄弱學校教師提供備課所需的各類素材、視頻、優秀課例、輔導資料、各類試題及富余的教學參考書等,對進一步推動優質教育資源的“擴散式”流動,提升區域教育發展整體水平有很大促進作用,將有力地推動薄弱學校辦學水平的提高。開發網絡學習課程,創新網絡教學模式,運用遠程技術手段同外地學校進行同步教學,促進優質教育資源的普及共享,使農村和邊遠地區師生能夠享受優質教育資源。
6、與薄弱學校一起開展合作研究,建立實驗研究體系
薄弱學校的問題可能是歷史遺留問題或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新問題,這些問題都沒有答案,需要研究才能解決。重點中學要充分發揮自己在這方面的優勢,積極幫助薄弱學校分析自己的實際情況,找到問題的原因或解決問題的方向,根據問題的主次確定科研課題,申報立項,開展研究,從而找到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研究的過程,也是對這些學校的教師進行科研方法培訓的過程,可以進一步增強薄弱學校的自主發展能力。
7、鼓勵教師總結經驗,擴大輻射面
“一幫一”在面上還存在局限性,在我國現階段,薄弱學校還占很大比例,因此鼓勵優秀教師總結教育教學經驗,開展教育科學研究,撰寫發表學術論文、著書立說、講學,在更大的層面發揮示范輻射作用就顯得愈發重要。
重點中學發揮示范輻射作用、促進區域內教育教育均衡發展的同時,也提高了自己,一是鍛煉了自己的教師隊伍;二是增強了學校內部機制自生、優化的能力;三是從各兄弟學校老師自強不息的事業心和責任感中,蕩滌了心靈,鞏固了獻身教育事業的信念。
篇9
河北省乒乓球運動員文化教育素質較低,將近過半的職業乒乓球運動員的實際文化水平處于初中階段水平;由于獲取知識途徑比較單一,學習環境相對封閉,造成他們知識面狹窄,多數運動員的實際知識水平與他們的年齡不相符;文化教育與運動訓練之間相互促進的機制尚未形成。
1.1 學習與訓練矛盾突出。乒乓球運動員從小學階段就開始進行專業訓練,一般參訓年齡處在11―16歲。從學習主體看,運動員在訓練階段正處于學齡階段,然而他們卻把大部分時間和精力花在比賽訓練上,而無法和同齡人一樣接受系統學習。由于運動員的主要任務是出成績,訓練比賽是他們的主要任務,文化教育退而求其次,因此在學習中表現出懈怠,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沒有熱情。體力上的大量消耗給運動員的文化學習帶來一定影響。
1.2 學習與體制方面存在矛盾。目前,運動員文化學習使用的課本是全日制普通中學的教材。由于運動員的文化學習時間有限,隊員的流動性大,比賽、訓練周期差別較大,使用普通中學的系統性強、難度較大的教材顯然是不適宜的;運動員學習時間少制約著教學任務的完成,為后續教育埋下了一定的隱患;再由于因參賽缺課未能及時補課而造成聽不懂,使運動員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受到很大影響,產生厭學、畏學情緒。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他們升入高年級時由于基礎沒打好學習也就很難往下進行,致使有些運動員自暴自棄,形成惡性循環。
1.3 思想認識上的錯位。注重專業訓練,忽視文化課學習。這種現象不僅體現在運動員身上,也反映在一些領導、教練及教師的思想方面。多數運動員認識不到體育訓練和學習的互利關系,往往以比賽成績論貢獻,認為關系他們前途命運的乃是體育訓練和技術水平的提高,普遍存在著學習上的松懈現象,有相當一部分運動員是勉強坐在課堂上被動接受學習,無故缺課現象也嚴重;教練不能為學生的將來著想,只抓訓練,不管學習,只為比賽拿冠軍爭第一,對學生采取超時超量、拔苗助長、急功近利的訓練方式,必然導致學生文化課學習成績下降。文化課教師對運動員不能正確對待,總認為他們學習能力、自我約束能力較差,因此,在文化課教學中對運動員關心幫助不夠,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積極的教學措施,來提高他們的學習成績。這種思想認識上的錯位,是教育措施不到位的原因。
2 提高河北省乒乓球運動員文化教育素質的對策研究
2.1 堅持科學體育發展觀,加強文化教育的督導。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是一項系統的工程,各級領導的重視是教育質量好壞的關鍵。只有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與參與下,才能持之以恒、腳踏實地地健康發展。因此,各級領導要堅持科學體育發展觀,加強文化教育的督導;更新體育訓練的觀念,牢固樹立“體教結合”的思想,對運動員的文化教育提出明確目標和嚴格要求。
2.2 建立教練員、領隊的綜合考評機制。在教練員、領隊的技術評價和年終考核中,要加入對優秀運動員的文化教育這一環節,把優秀運動員文化教育列入到教練員、領隊工作成績的評價指標中來,建立包括隊員的競賽成績和文化學習成績在內的綜合評價體系。這樣就可以提高廣大教練員、領隊對優秀運動員文化教育的重視程度,改變有些教練員、領隊只注重拿金牌,不注重隊員的全面發展的觀點。
篇10
1.體育教學觀念滯后,影響體育教學的發展
體育教學觀念仍然跟不上時代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尤其是在農村的職業中學,體育教學的現狀更是不容樂觀。農村職業中學的體育教師的素質較城市無法比擬,教師只是周而復始地在自己限定的條條框框內為了完成體育教學任務而教學,根本不在乎外界的變化和改革,以至于造成長期的體育教學觀念滯后,影響了體育教學的發展。
2.學校重視程度不夠,影響體育教學的發展
現階段,家長、學校、社會一直認為,學習文化知識是學生的重中之重,理應成為學生的主攻方向,這一觀點在職業中學中也與日俱增。在這一認識的影響下,學校把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了文化知識的學習中,聘請名師教學,花費巨資打造教學樓、實驗室等,唯獨把與體育教學有關的一切丟在一邊。體育教學設施幾十年不變,體育課成為學生、教師的調劑。更有甚者,將體育課改為文化課。如此現狀怎么能促進體育教學的發展呢?如何能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各方面能力的綜合發展呢?
二、提高職業中學體育教學效率的措施
1.轉變傳統觀念,實現多元發展
在這樣一個多元化發展的時代,唯“知識論”早已被時代所擯棄,學習知識并非是唯一的成功路。當今,體育明星越來越受到學生的追捧,教師可以以此為契機,轉變自己傳統的教學觀念,突破傳統觀念的束縛,因材施教,引導學生走上正確的體育發展之路,實現學生的多元化發展。
2.學校要重視體育發展,強化設施建設
職業中學較普通中學有自己的特點,學校要準確定位自己的建校目的,要揚自己的長處,而不是與普通中學比升學率。因此,職業中學要充分利用好自己的“職業”特點,以此來保障學生的德、智、體、美綜合,全面發展。隨著社會的發展,真正的人才,除了要有過硬的職業素質之外,健康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越來越顯重要。職業中學體育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體育教學不能是傳統的單一的漫無目的的課堂運動。為此,學校要重視體育教學的發展,強化體育設施的建設,真正把體育當成一門課程,實現學生的健康成長。
3.確定教學目標,實現健康持續發展
教師對目標的理解把握得越好就越能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學的隨意性、盲目性和糊涂性。教學中,我對每節課目標的制訂都深思熟慮,從學生實際出發,先考慮大部分學生能否盡可能地完成,再考慮兩頭學生的“開小灶”和“補差”。目標不需要很高,學生只要努力通過一定的練習能達到就行,達到了教師就及時進行表揚和激勵。因此,學生很樂意去練習,有些學生還會和我共同商榷怎么學習。
4.精選教學內容是生成教學的保證
教學內容的選擇要具有實效性。例如,在課的開始準備部分,老師都喜歡設計游戲活動,期望通過游戲活動來調動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學生身心,為下面的教學做好準備。我們在選擇游戲內容時千萬不要為了游戲而游戲,游戲內容應該是下面主教材內容的前奏,能緊扣主教材,能為主教材的教學起到輔助作用,為整堂課的教學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5.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是提高體育教學效率的關鍵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體育教學有很多種教學方法,但不管采用哪一種教學方法,都應落腳于是否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否產生良好的教學效果,否則任何方法都是無效的。只有靈活機動地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最好、最優地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 上一篇:對金融監管的建議
- 下一篇:骨折病人術后護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