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病人護理措施范文

時間:2023-08-06 11:26:27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骨折病人護理措施,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骨折病人護理措施

篇1

關鍵詞:  骨折病人 護理措施

        隨著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醫學正由單純的“生物醫學模式”轉向“生物一心理一社會醫學模式”。從而證明了情緒對調整身心健康的重要作用。

        對病人來說,保持樂觀的情緒尤其重要,一切不良的社會心理因素作用,都可導致并加速病情的發展。因此,加強對病人的心理護理是我們臨床護理的重要環節。我院骨外科病房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骨折患者15例,現將患者的心理特點及我們采取的護理措施介紹如下。

        1  心理護理

        1.1 心理因素分析

        通過我們臨床觀察,病人的致病因素與心理活動的改變有著直接的關系。護理心理學認為,一個人患病后的心理狀態不同于正常人,有著特殊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反應,但因其疾病類型,病程長短及其性格,經濟狀況和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而表現出相應的不同特點。所以,加強病人的心理護理對治療效果是十分重要的。

        1.2 患者入院后心理狀態的護理

        患者住院后由于環境的改變,人地生疏,故表現為焦慮和恐懼,擔心自己的病治不好,怕成為一個殘疾人,特別是一些農村自費患者,常為住院費擔心。護理人員在病人面前切忌表現出驚慌、忙亂、煩躁或不屑一顧的輕視態度,應以良好認真的服務態度,從容鎮定的神情,熟練準確的操作技術取得病人的信任。及時止血、鎮痛,使病人脫離生理痛苦反應,從而穩定情緒。對病人進行有針對性的衛生宣傳,簡單介紹病情和同類病人救治成功的病例、醫院救治的經驗及傷病良性轉歸的可能,使病人建立安全感。

        1.3 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狀態的護理

        骨外科的慢性病患者多見于一些陳舊性的骨折,骨髓炎或傷口不易愈合的開放性骨折,病情多數較為頑固,容易反復發作,有時藥物治療也不太理想。這些患者入院后會產生一種以希望了解病情為中心的求知欲望,他們盼望醫生能對病情做出詳細的了解,冥思苦想詢查病源,本組患者15例;有的患者由于治療時間較長,產生急躁情緒,失眠、煩躁、易怒,自覺度日如年。

        2   護理措施

        2.1疼痛護理

        2.1.1針對引起疼痛的不同原因對癥處理。創傷、骨折傷員在現場急救時予以臨時固定,以減輕轉運途中的疼痛,并爭取及時清創、整復;發現感染時通知醫生處理傷口,開放引流,并全身應用有效抗生素;缺血性疼痛須及時解除壓迫,松解外固定物,如已發生壓瘡應及時行褥瘡護理;如發生骨筋膜室綜合征須及時手術,徹底切開減壓。

        2.1.2在進行各項護理操作時動作要輕柔、準確,防止粗暴劇烈,引起或加重病人疼痛。

篇2

【關鍵詞】 老年人 骨折病 健康教育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老年人骨折日趨增多,由于患者年齡大,合并癥多,因此,對老年骨折病人進行治療并給予健康教育,能使老年骨折病人了解疾病的診斷、治療、康復的基本知識,積極配合疾病的治療與康復,清除或減輕患者負面心理效應,進而達到減少防止護理不當引起的后遺癥,促進骨折早日康復的目的。

1 臨床資料

2007年2月~2008年1月在我院進行治療的老年骨折病人53例,其中男28例,女25例,年齡60~82歲,其中車禍26例,高處墜下15例,摔跤12例。

2 方 法

2.1 入院介紹。由于老年骨折病人發病突然,缺乏心理準備,加之疼痛較劇,大多具有恐懼、緊張、憂慮的心理反應。入院時護理人員要熱情接待病人和家屬,詳細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盡可能多向病人提供有關信息。向其介紹主管醫生、護士和病區護士長,并及時詳細詢問病情,簡明介紹病區環境,醫院膳食及探視制度等。使病人感到親切、安全,從而產生信賴感,初步形成良好的接受治療與護理的身心狀態。

2.2 檢查前教育。老年骨折病人體弱多病,許多患者往往不同情度地伴有其它慢性病,如冠心病、高血壓、慢性支氣管炎等。因此檢查的項目相對較多,主管護士要向患者說明做檢查的目的、前期準備、注意事項等等。

3 術前、術中、術后教育

3.1 手術前期。對已經決定手術方案的病人,要詳細介紹手術前期的準備工作、術后的治療及護理、術后的功能鍛煉的配合、術后停留各種導管及訓練床上大小便的必要性等,主管護士需詳細向患者交待清楚術前注意事項。

3.2 手術期。手術后自理能力的喪失、手術引起身體有劇烈疼痛、各種潛在可能發生的并發癥,這些都需要護士在心理和生理上給予病人支持和安慰。提供全方面的生活護理,密切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采取針對性的護理措施,以減輕病人術后的疼痛。

3.3 手術后康復期。術后告訴病人或家屬不同麻醉所需禁食時間,術后3小時以后,術后的疼痛已減輕,各種導管已拔除,這時期病人必須盡快進行各種術后的康復鍛煉。向病人提供各種鍛煉計劃,監督執行。出院前必須做好出院指導,如:出院后的休養,老年骨折病人出院后的休養十分重要,應做到起居有律,動靜結合,心情舒暢,飲食有節。繼續加強功能鍛煉,復診時間、注意事項等。

4 保守療法健康指導

老年骨折病人有相當一部分不宜手術,也有病人不愿意手術,一般采用保守療法。如股骨干骨折、股骨粗隆間骨折等,一般先需牽引,使骨折正確對位。必須向病人說明牽引重量現位置十分重要,不可擅自改動,牽引后,因需長期臥床,要指導患者及家屬預防早期并發癥有發生,如勤拍背、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等運動每天1~2次,每次10~20分鐘,可預防肺部感染。勤換,保持床單清潔平整,骨突部位用紅花酒精勤按摩,補充老年患者足夠的營養素,可防止褥瘡的發生。

5 飲食指導

老年骨折病人的飲食:宜營養豐富、易消化、含鈣量高、低膽固醇的飲食。在骨折早期,鼓勵患者多吃粗纖維食物蔬菜、水果等,防止大便干燥,以利大便通暢。在骨折早期,因局部組織損傷可出現創傷反應, 如吸收熱、疼痛等,使食欲下降,這時宜進清淡可口易消化的軟食,如粥、面條、軟飯、新鮮魚、蔬菜、水果等。骨折中期,需補充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磷、鈣質,如雞蛋、牛奶、豆制品,以滿足骨折愈合的需要。骨折后期,按中醫的理論要滋補肝腎,如排骨湯、紅棗枸杞子湯等等。

6 出院指導

6.1 休養。老年骨折病人出院后的休養十分重要,應做到起居有律,動靜結合,心情舒暢,飲食有節。告知病人出院后要堅持按計劃進行肢體功能鍛煉,預防骨折后期并發癥,使關節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復。

6.2 復診。根據不同骨折愈合情況,可15~30天來院復診,主要檢查傷口、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復等情況,給予換藥、拍片及其它相應處理。遇到特殊情況,如出院后發熱、傷口紅腫熱痛等,要及時來院處理。

7 結 論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護患關系-主導與從屬的模式發生相應的變化,病人的自主性、法律意識,對醫療護理質量要求不斷提高。通過全面評估病人的情況,了解病人的所需。給予具體化和針對性的健康教育知識指導。制定病人及家屬的教育需要;建立教育目標,選擇教育方法;執行教育計劃、出院指導等。使病人了解疾病的有關信息,有利于消除焦慮緊張的心理情緒,使病人產生一種安全感;提高了病人健康保健知識,同時也可有效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達到減少并發癥,防止護理不當引起的后遺癥,促進骨折早日康復。

篇3

【關鍵詞】健康教育;針對性;需求;健康問題

文章編號:1009-5519(2008)10-1546-02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B

骨折多因意外事故造成,無心理準備,當疾病發生后,給病人帶來了身心上的痛苦,骨折病人大部分需要手術治療,有的則要長時間地臥床是容易產生各種并發癥。手術病人術后還可能出現感染、下肢靜脈栓塞、置換的假體脫位等。因此加強對骨折病人及家屬的健康教育是預防并發癥,改善病人預后,提高生活質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根據病人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是高質量健康教育的基礎。為了解骨折病人對健康教育知識的掌握程度及需求程度,各骨折病人客觀存在的健康問題,以求提高健康教育質量,筆者對110例骨折病人就健康教育實施的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2006年1月~2007年5月我科住院的骨折病人110例,其中男67例,女43例,年齡20~91歲,平均55.5歲。其中上肢骨折15例(鎖骨骨折6例、肱骨干骨折3例 、肱骨外髁頸骨折2例、前臂骨折4例)。下肢骨折88例(股骨頸骨折25例、股骨粗隆間骨折35例、髕骨骨折8例、脛腓骨骨折15例、跟骨骨折5例)。脊柱骨折4例,其它3例。行手術治療98例。

1.2 調查內容:制定健康教育實施表,內容包括:入院宣教,疾病知識,心理指導、飲食指導、休息與活動、排便指導、手術和檢查的相關知識、用藥指導、出院指導。

1.3 調查方法:選取臨床經驗豐富的護士為調查人員,采取訪談式調查法。由護士統一將問卷發給病人,并向病人詳細說明健康教育實施表的內容,將每項內容以病人能否復述、解釋或理解為標準分為掌握和需求兩部分,然后采用統計學資料進行處理。再根據病種、病情,將不同骨折病人客觀存在的健康問題歸類,以了解不同骨折病人對健康教育知識需求程度。共發放問卷110份,回收問卷110份,有效率100%。

2 結果

2.1 骨折病人對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程度及需求程度:見圖1。

2.2 健康教育內容:(1)醫護人員的自我介紹;(2)病區環境及規章制度;(3)疾病知識;(4)心理指導;(5)飲食指導;(6)休息與活動指導;(7)功能鍛煉的相關知識;(8)手術與檢查的相關知識;(9)出院指導。見圖1相應部位。

3 分析

從圖1顯示:病人對健康教育知識掌握的程度不同,對健康教育知識的需求率也各不相同。病人對手術與檢查的相關知識排在首位(需求率91.1%),說明骨折病人特別看重骨折手術的選擇和如何做好術前準備,術后預防并發癥以及配合檢查治療,提示護理人員應在健康教育中加強這方面的知識宣教。疾病知識的介紹排在第二位(需求率83%),說明病人缺乏有關疾病應具備的知識,這就要求健康教育應以疾病知識教育為切入點開展。功能鍛煉方法以及休息與活動指導分別排在第三、四位(需求率81%、78%),病人有強烈的康復欲望,提示護理人員在骨折病人康復期要加強功能鍛煉的宣教與指導。心理指導排在第五位(需求率72%),焦慮、煩躁、緊張是病人擔心疾病的預后及手術能否成功的普遍心理,加強與病人的心理溝通,是有利于疾病康復的重要條件之一。出院指導占第六位(需求率70%),說明病人雖有早日康復欲望,但無康復的綜合知識。從上圖看,病區環境及規章制度、醫護人員的自我介紹,病人掌握率比較高。飲食指導排在第八位(需求率63%),合理的營養及飲食指導可減少臥床病人便秘的發生,并可提高病人的抵抗力及促使骨折創面早日愈合。

我們初步統計了不同的骨折病人所存在的健康問題,因為所存在的健康問題不同,也會使其對健康教育知識的需求不同:上肢骨折的病人普遍存在著疾病知識缺乏、不會保持正確的、不了解功能鍛煉的方法,提示我們在健康教育中應針對這些方面重點施教。下肢骨折的病人以老年人占的比例比較大,出現的健康問題比較多。如適應能力差、有發生畸形愈合的可能,睡眠差、有盲目鍛煉的傾向等。有的病人甚至并不知道自己會出現某一方面的健康問題或已經出現了某一方面的健康問題,我們除了對病人主觀提出的需求重點施教外,還應對骨折病人客觀存在的健康問題加以宣教。脊柱骨折的病人主要存在的健康問題有:肌肉萎縮、發生各種并發癥、靜脈血栓形成等的可能,這就要求在宣教的同時,根據疾病的特點及可能出現的問題指導病人預防。針對疾病,指導病人加強和改善某一方面的健康問題,是關系到病人能否早日康復的重要因素之一。

4 討論

4.1 掌握病情,有針對性施教:健康教育是整體護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護士是住院病人的主要健康教育者,根據病人的年齡、病情、對疾病知識的需求以及客觀存在的健康問題,采取有針對性地健康教育是使病人更有利于康復。很多護士在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的過程中,不了解病情,籠統、片面、廣泛地說教,結果病人對自己的情況還是不了解,出現了問題還是不知道如何解決。因此,對于這種情況,在臨床工作中應做到:在施教前應認真閱讀病人的病歷并征求主治醫生的意見,結合病人的個性,疾病不同時期的特點進行健康教育。

4.2 加強護士專科理論知識、健康教育知識及技能的培訓,經過培訓的健康教育護士能較大地提高健康教育效果[1]。護士可通過自學、科內組織學習等方式掌握骨科疾病知識,同時學習健康教育方法及程序,與病人溝通的技巧,從而全面提高健康教育能力,促進病人“知―會―行”。

采用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方式:護士與病人交談是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在進行口頭講解時語言要簡單通俗,一次講解的內容不要太多,要使抽象內容變得具體。還可利用文字圖片對病人進行講解,如健康知識宣傳小冊子、制作專題黑板報等。由于功能康復訓練需要有正確的動作指導,所以示范性教育也很重要,如教病人術后如何翻身、正確的功能鍛煉方法。護士在進行健康教育時選擇靈活多樣的方式,才能使病人更容易掌握疾病知識。

參考文獻:

篇4

【關鍵詞】骨折患者;心理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2)01-0257-01

1 骨折病人心理反應特點

1.1 焦慮恐怖心理;骨折病人因骨的完整性和連續性遭到破壞骨折致骨斷筋傷氣滯血瘀,主要表現為疼痛和功能障礙,所以易產生恐懼心理,擔心今后無法痊愈留下終生殘疾。

1.2 自卑孤獨感:骨折病人因突然離開了熟悉的家庭和工作環境進入一個陌生的環境,特別是老年患者因家庭經濟,子女未在身邊或照顧不周,容易產生孤獨心理,而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對許多事心有余而力不足,病人意識到自己的病短時間不能治 愈,隨之就產生情緒低落,悲觀自憐,對生活失去自信心和自卑心理

1.3 過高期待心理;骨折病人希望盡快治愈,往往對醫護人員抱有過高的期望,要求用新技術,新藥物的治療,一旦醫護人員的治療方式與其主觀愿望不符時,便會產生挫折感,進而產生消極態度,被動接受治療或產生抵觸情緒。

1.4 依賴心理;骨折病人經過一段時間餓心理痛苦煎熬之后不得不承認傷殘事實,病人會產生依賴性,認為傷殘就不能獨立生活,一切事情都需要依賴他人的幫助和替代,缺少獨立生活的信心。

2 心理健康教育原則

2.1 科學性原則;教育的內容,引用的例證和資料應有可靠的依據,堅持實事求是,客觀辨證的原則,不能任意夸大心理因素對疾病的轉歸的作用給病人一種心理治療是萬能的誤導。

2.2 針對性原則;根據病人的性格,年齡,職業,文化,婚姻,個性特征,病種,病程,治療康復等特點有針對性的實施教育不能干人一面,制定計劃也應該因人而異。

2.3 尊重性原則;尊重病人的人格和尊嚴,尊重病人的選擇,承認病人之間的差異。

2.4 保密原則;教育病人的談話內容負有保密性的道義和法律責任,特別是涉及到病人個人的秘密隱私和缺陷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心里行為矛盾困擾,不能隨意泄露給他人。

2.5專業性原則;應用心理學技術對現實存威潛在的影響病人健康的心理問題,會問問題和名對方式做出判斷對病人的個性態度行為特點和心里防御模式等表現形式,從心理學角度進行判斷和解釋。

3 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3.1 消除焦慮穩定情緒;耐心向病人解釋骨折轉歸過程,病教育病人預防因骨折而產生的并發癥和后遺癥,緩解心理應激的作用,取得病人對護理的信任,使其主動積極配合,從而縮短治療時間,促進病人早日康復。

3.2 關心體貼減輕疼痛;骨折病人一般入院后均需進行手術復位或者牽引治療,由于生活上的急劇變化加上傷口疼痛,容易造成病人的情緒低落和煩躁不安,對治療認識不足因此護士應做到和諧可親,耐心解釋治療的特色和優勢,增加其信心。

3.3 樹立信心堅持治療;在治療過程中,病人希望有良好的預后,護士應盡可能用患者能懂的語言,耐心細致的介紹手術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同事介紹手術治療病愈的患者情況,從而使患者擺脫恐懼心理,對自己的治療充滿信心,堅持治療。

3.4 耐心解釋取得信任;護士要與患者進行耐心細致的溝通交流,向其介紹病情預防及主管大夫的手術技能,解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了解病人的思想動態與病人交流,熱情專心回答問題細致耐心贏得病人的信賴。

篇5

Abstract: Through the health education to the fracture patient, this paper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when caring fracture patients, health education can improve patient's knowledge of the disease, and help to improve patients' self—care ability, prevent complications, promote speedy recovery, and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

關鍵詞: 骨折病人;健康教育;早日康復

Key words: fracture patients;health education;a speedy recovery

中圖分類號: R81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2)27—0277—02

0 引言

健康教育主要是以信息傳播的方式,或者是通過行為干擾,讓更多的人了解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具備良好的健康觀念,能夠更好的運用醫療衛生資源,自覺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動和過程。健康教育的進行具有計劃性、組織性、還有相關的評價,它是一種系統性的干預行為,進行健康教育的前提是調查研究,主要采取傳播健康信息的方式,其要達到的目標是改善教育對象的某些不合理行為,其要完成的終極目標是預防疾病,保障健康,改善生活水平。醫院健康教育,又叫做臨床健康教育、患者健康教育,這種教育的重點是病人,主要是根據這些去醫院求醫的病人及其家屬實施相應的、合理的健康教育活動,這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的活動,其目的是防治疾病,促進身心健康。健康教育的實施程序與護理程序一樣,是科學的思維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確保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的重要性。在骨折患者康復護理工作中,科學有效的健康教育指導能對患者起到減輕痛苦、促進健康、減少殘疾、提高生活質量的作用,是護士必須掌握的專科知識和職責。本科根據病人生理及心理特點,運用護理程序對48例骨折病人進行健康教育,收到滿意的效果,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骨折病人48例,包括四肢骨折25例,骨盆骨折8例,胸腰椎骨折15例,其中男27例,女21例;年齡25歲~62歲,平均44歲;大專11例,高中12例,初中9例,小學8例,文盲8例。將2010年3月至2010年6月入院的24例患者列為對照組,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入院的24例患者列為觀察組,兩組性別、年齡、病情、手術方式、麻醉方式等比較,差異無顯著性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和健康教育,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系統健康教育。具體方法如下:

1.2.1 患者在常規治療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分段式的教育,利用書面和口頭講解相結合的健康教育方法,在健康教育時,應針對個體化的需求,根據病人生理、心理特點,采取有效的連續性分期教育,在聽病人的主訴時要耐心并及時指導,提問要簡單,語言要通俗易懂,不用醫學術語。

1.2.2 入院當日健康教育 當患者到達病房后,護士熱情接待每一位病人,主動介紹病房的環境、衛生制度、設施、作息探視時間等以及負責的醫生和護士,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生活方式和對疾病的認知程度,確定每位患者所需要的健康教育內容,打印第一份健康教育單。向患者解釋藥物的治療作用、用藥時間、特殊藥物使用的注意事項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以可及早發現異常,及早處理。其內容格式為:

xxx您好:

我是您的責任護士xxx,您的床位醫生是xxx,您目前的治療是:止血、消腫、止痛。您的飲食應以營養豐富、高蛋白、高維生素為主,多食新鮮蔬菜、水果,每天飲水量2000ml左右。您還應注意:(以四肢骨折為例)抬高患肢高于心臟水平,可多活動患肢手指或足趾以促進血液循環,臥床休息,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流通,避免著涼,預防上呼吸道感染。

篇6

【關鍵詞】四肢骨折 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1)7-223-02 '

四肢骨折是一種常見骨科疾病,占骨折住院病人的比率也較高。四肢骨折手術前的護理工作直接影響到之后的手術治療效果和手術成功率,是手術后患者盡快恢復運動功能的重要保證。四肢骨折術后如果護理不當,病情觀察不細,就會延誤病情,導致患者肢體發生缺血壞死、感染等,甚至造成終身殘廢。術后也易發生壓瘡、肺部及泌尿系統感染、深靜脈栓塞等骨科術后常見并發癥,尤其部分老年患者上述并發癥更易發生[1]。因此,針對四肢骨折患者的術前和術后護理工作不能輕視。現將四肢骨折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我院自2010年至2011年以來,共收治四肢骨折病人64例,年齡最大的患者86歲,年齡最小的患者13歲。其中肱骨骨折8例,脛腓骨骨折19例,橈尺骨折15例,股骨干骨折17例,內外踝骨折5例;撞傷32例,軋砸傷14例,高空墜傷10例,自行摔傷8例。在常規護理模式的基礎上實施了骨科綜合護理,有效地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患者恢復情況良好。

2 手術前護理

2.1 手術前的準備

骨折病人的診斷和治療方案確定后,根據不同骨折病人,首先做不同準備,如臥床、牽引、石膏固定、患肢抬高、制動等[2],還應做好各項術前檢查準備工作,如:血常規、B超、心電圖、肝腎功能檢查、藥物過敏試驗等,以避免手術過程中發生意外。

2.2 抗休克治療

骨折病人出現的休克,一般為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必須采取及時、快速、足量地補充血容量,如輸血、輸血漿及補液等一系列的治療[3]。同時注意強心和調節血管張力。對于多發性骨折合并傷,應立即建立多條靜脈通道,以便及時輸注液體與藥物搶救病人生命,并嚴密觀察血壓、脈搏、呼吸、體溫、尿量、面色及意識的變化,及時報告醫生,調整補充液量和速度,必要時做好輸血的準備使其快速糾正體液平衡[4]。

2.3 防止組織損傷加重

在搬運閉合性骨折患者過程中應防止骨折殘端移位,減少肢體腫脹疼痛、出血及鄰近血管神經損傷。必要時用夾板或石膏托臨時固定患肢,使其暫時置動抬高,早期預防處理并發癥。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應觀察神經系統有無損傷。

2.4 對患者肢體進行嚴格的消毒

多數四肢骨折的患者在送至醫院救治時,肢體均附著有大量的污垢和細菌,如果在手術前對肢體不做嚴格的消毒處理,必將帶來術后的感染。因此,在患者手術前一定要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嚴格的消毒,以降低術后傷口感染的幾率。

2.5 心理治療

四肢骨折尤其是創傷性骨折患者傷情重,不僅改變了患者日常生活規律,活動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也突然降低,加之對手術的恐懼,很容易使患者背上沉重的心理負擔。因此,醫護人員應通過真誠的溝通和開導,穩定患者的情緒,提高患者的心理應激能力,積極配合治療,樹立對日后生活的信心。

3 手術后護理

3.1 嚴密觀察體溫及時控制感染

觀察體溫變化,是發現有無感染的重要手段。通常患者在手術后體溫不應超過38.5攝氏度,持續時間不應超過3-5天,當查過這些指標后,提示有發生感染的可能,應引起醫護人員的重視,檢查傷口敷料是否清潔干燥以及引流是否通暢,有針對性的采取有效的控制方案以穩定病情。

3.2 選擇合適的

從護理角度而言,多處骨折術后的病人,應首先根據骨折部位選擇合適的。一般來說,以仰臥位為好,肢體骨折除昏迷及休克外,多采用半臥位或坐位,有利于抬高患肢,減輕患肢因血液回流受阻引起的腫脹,并能盡可能的減少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瘡等并發癥的發生。總之,四肢多發骨折應根據骨折的部位及固定方式,采用合理的,以有利于病人早期康復減輕病人痛苦為護理原則[5]。

3.3 積極預防處理并發癥

定時給手術后需長期臥床的患者予翻身、拍背、按摩以防止褥瘡;增加換藥次數,保持創面清潔,并對創面進行消毒殺菌,預防傷口感染;四肢骨折后傷肢局部不同程度的腫脹應迅速查明引起腫脹的原因,及時對癥處理,防止或減輕患肢腫脹;對于需用夾板、石膏做固定治療的病人,應詢問病人外固定物是否過緊,如過緊則應適當松解,保證血液循環順暢。

3.4 加強對術后患者的自理指導

自理即自我護理,護士應指導患者及家屬自我護理知識和實踐技術,使患者在疾病整個治療過程中,獲得相關疾病的治療、康復,并發癥預防和自我護理等方面的知識和方法;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識,變被動消極為主動積極,充分發揮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患者自愿進行維護和增進自己健康的活動,盡快恢復自主生活能力,促進疾病恢復[6]。在病人恢復階段,護士還應正確指導功能鍛煉的科學方法與步驟,使患者對功能鍛煉有正確的認識,為早日恢復運動能力提供動力。

4 小結

隨著臨床治療四肢骨折患者的技術和水平不斷提高,對外科護士的服務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護士在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提高專業操作技能的同時,應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對患者進行指導及護理,通過護患配合,促進病情康復。

參考文獻

[1]曾炳芳,羅從風.重視骨折并發癥的處理[J].中華創傷骨科雜志,2006,8(7):602.

[2]劉大運.四肢骨折愈合功能障礙按摩治療的體會[J].按摩與導引,2007,24 (2) : 39 - 40.

[3]顧秋珍,溫妙杰.外固定架治療四肢骨折的術后護理[J].河南外科學雜志,2007,13 ( 1) : 127.

[4]宗琪花. 四肢骨折手術的護理體會[J].甘肅醫藥,2009,28 (2) :150-151.

篇7

【關鍵詞】骨外固定器;骨折;針眼;護理

【中圖分類號】R6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7484(2012)14-0196-01

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發展,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醫療器械的不斷更新,骨外固定技術在臨床應用方面已取得突破性進展[1],下面:我們把用單側多功能骨外固定器治療183例骨折病人的成功護理經驗進行簡單介紹。

1 臨床資料

本組2001-1至2001-8月共采用骨外固定技術治療骨折病人183例,其中男性143例,女性40例,年齡從16至69歲,多為男性青壯年,閉合性骨折108例,開放性骨折75例,骨折均愈合。本組病例并發癥少,輕度針眼感染13例。無一例深部針眼感染和其他并發癥,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2 護理體會

2.1.1 心里護理;由于病人對體外裝置的不了解和恐懼感,及擔心手術操作失敗和愈合等,可能會出現緊張,憂慮等心情,應熱情接待病人,加強交流溝通,態度和藹,有同情心,可減少病人的緊張情緒,細致耐心地做好解釋工作,向患者介紹支架的性能,操作過程,優、缺點和手術成功治療的經驗,在取得病人信任的同時,使其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以求得更好的配合,使手術過程順利進行。

2.1.2 皮膚護理: 術前一日嚴格備皮,備皮要徹底,備皮后用肥皂水洗凈手術區域并用碘伏消毒,術晨再次用碘伏液消毒。開放性傷口先用3%雙氧水、1:1000新潔爾滅和生理鹽水將異物及污染物沖洗掉,在用0.5%活力碘稀釋液進行浸泡,持續至少5-10min。并用紗布反復在創口內擦洗,使消毒液浸潤組織內,然后用滅菌敷料包扎覆蓋。

2.2 術后護理

2.2.1 一般護理:術后抬高患肢15-30度,有利于消除肢體腫脹,使創傷性炎癥盡快消退,減輕疼痛。可用軟墊抬高患肢也可將患肢至于Braun架上休息。注意觀察患肢血運,甲床是否紅潤,足背動脈和橈動脈搏動是否有力。因或肢體腫脹造成骨外固定器部件壓迫皮膚時應及早處理。有松動的螺絲應及時擰緊,術后肢體疼痛,可給予口服或肌注止痛藥物。

2.2.2 防治感染:術后適當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對開放性骨折即徹底清創。任須應用抗生素5-7天,感染性骨折更應適當延長抗生素使用時間。

2.2.3 針眼護理:保持局部皮膚的清潔干燥,每日兩次滴75%酒精在針眼皮膚周圍。針眼如無纖維包裹或包裹不嚴,時有漿液滲出,應加強針眼護理,適當抬高患肢,炎癥在數日內可消退。針眼一旦感染,應暫時制動患肢,疏通針眼,有分泌物時應及時清洗干凈,讓其自針眼流出,并用酒精紗塊濕敷紅腫處,針眼處皮膚有張力應及時在張力側切開減壓。在調整骨固定器或改變構型時均要無菌操作,對針眼周圍皮膚和鋼針進行常規消毒。針眼護理時要避免交叉感染。

2.2.4 固定針的護理:注意固定針有無左右偏移,如有偏移,應用碘酒和75%酒精消毒后調至左右對稱,不可隨手將固定針推回。如有固定針反復發生偏移,可用紗塊、敷料墊于肢體和連接桿之間,以防偏移。

2.3 功能康復

及時正確的功能鍛煉,有利于關節功能恢復和血運重建,促進骨折愈合。一般術后第二天內即可在床上進行肌肉收縮和關節活動[2],上肢進行手部捏、握、腕、肘關節的自由運動,一周后開始旋轉功能鍛煉。下肢術后在骨窩處墊薄枕使膝關節屈曲20-30度左右,活動膝踝關節功能,鍛煉股四頭肌,加強膝關節屈伸鍛煉,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僵硬,于一周或創面愈合后扶拐負重離床活動,三周后逐步開始完全負重行走,在骨折可負重的情況下,使身體重力和應力自骨折的骨骼縱軸通過[3],有利于骨折愈合和塑性。扶拐負重行走時,應逐漸加大負重力量和力度。患肢功能鍛煉時,先以健肢帶動患肢,活動次數由少到多,活動時間由短至長,活動幅度由小到大,以骨折局部不痛為原則,定期X光檢查對位對線及骨痂生長和愈合情況,如發現外固定器移位,應隨時調整。必要給予以輔助治療,如紅外線或骨傷治療儀每日一次。

2.4 出院指導

指導病人多食含鈣磷豐富的食物。如牛奶、家禽、魚、肉類及谷類等‘。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應口服預防或治療骨質疏松的藥物。提前絕經的婦女,應口服長效激素,以免骨質疏松,導致骨折延遲愈合加重。在無特殊不適的情況下,每月復查一次,如有不適或碰撞的情況時,應隨時復診,每月拍一次X光片。檢查骨折對位對線及愈合情況。

3 小結

本組患者在治療、護理過程中,護理人員均能按要求做好每一項工作,術前準備充分,術后護理細心,功能鍛煉及時,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避免了部分并發癥的發生。在應用骨外固定器的過程中,要熟知固定器的性能,應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問題,采取有效措施,才能防止并發癥的發生,取得更好的療效。

參考文獻

[1] 劉國平主編實用骨外固定器科學出版社 2000/2.

篇8

腹脹及便秘是胸腰椎骨折后一種常見的早期并發癥,其發生可達88%[1]。由于糞便在腸腔內長時間滯留,糞便等有害物質及產生的毒素引起患者腹痛、食欲減退、納差、口苦、舌苔變厚等癥狀、甚至煩躁、焦慮等癥狀,不但增加了病人的痛苦,而且影響了術后病人的康復。

【關鍵詞】胸腰椎骨折;腹脹、便秘;原因;護理

【中圖分類號】R68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206-02

1 臨床資料

本組病例73例,男 48例,女 25例,年齡22―76歲,腰椎骨折44例,胸椎骨折16例,胸腰椎骨折13例,患者都在傷后72小時至10天出現不同程度的腹脹、便秘、納差。

2 腰椎骨折后便秘發生的原因

2.1 內在原因

2.1.1 胸腰椎骨折后,由于腹膜后血腫刺激腸系膜交感神經,使腸壁血液循環障礙,腸蠕動減慢,影響腸壁氣體的吸收引起腹脹、便秘。

2.1.2 患者由于外傷后劇烈疼痛,不能參加正常工作、活動及經濟因素的影響,使患者產生緊張、煩躁、寂寞、抑郁等因素的影響,這些負數因素可引起交感神經興奮,使腸蠕動減弱而發生腹脹、便秘。

2.1.3 排便方式的改變 許多病人都是蹲式或坐式方式排便,對臥式排便不適應導致不能及時有效排便導致便秘的發生。

2.1.4 心理因素:患者生活不能自理,不愿麻煩他人,加之當著人排便又害羞,刻意少吃或抑制排便,攝入食物及水分較少,腸內容物不足以刺激胃腸蠕動,腸蠕動減慢導致便秘的發生。

2.2 外在原因

2.2.1 患者胸椎骨折后,沒有隱蔽性的環境,導致患者精神緊張,刻意抑制排便,不利于排便反射的建立。

2.2.2 環境因素 多個病人同住一室,周圍環境無關人員太多,影響病人排便。

3 護理

3.1 心理護理

護士根據患者的不同年齡、不同病情、不同的心理狀態 主動耐心的與病人溝通,消除恐懼、焦慮情緒,以溫柔體貼的語音、嫻熟的技術贏得患者的信任,耐心地向患者講解便秘發生的原因、危害及預防措施。

3.2 適度的床上活動

病人入院后,護士2小時給位翻身一次,指導患者進行收腹、縮肛,自行腹部按摩,肢體的屈伸、內收、外展等活動,有利于腸蠕動,預防便秘的發生。

3.3 飲食護理

向患者講解飲食與便秘的關系,囑患者多食高蛋白、富含維生素、高纖維的飲食,因食物纖維有親水性,能吸收水分,使食物殘渣膨脹,形成凝膠,刺激腸蠕動,加速殘渣對直腸壁的刺激,激發便意和排便反射[2]。鼓勵病人多飲水,2000ml/天以上,預防便秘及泌尿系感染的發生。

3.4 建立良好的排便習慣

每天早餐前給病人便器,此時“胃―結腸”反射最強,不管有無便意,給便器堅持排便15―20分鐘,刺激排便,排便前叫走無關人員,便器下墊中單,消除大便污染床墊的顧慮,屏風遮擋,使病人在安全、隱蔽的環境中排便。便后開窗通風,保持病房的清潔。

3.5 腹部按摩

責任護士在確定病人無腹腔臟器損傷的情況下,每天在病人空腹時給予腹部按摩,根據結腸走行進行腹部按摩,使腸腔內容物向下推移,促進糞便排出,操作者用大小魚際肌及手掌根本從右下腹開始,沿升結腸、橫結腸、降結腸順時針方向按摩,力度由輕到重,以病人能耐受為主。每天1-3次,每次15-20分鐘。

4 結果

73例胸腰椎骨折病人在住院過程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便秘,通過健康教育,向病人及家屬講解腹脹、便秘發生的原因及預防措施,通過飲食指導、腹部按摩,開塞露塞肛等護理措施的落實,70例患者的腹脹便秘得到緩解,3例聯合使用胃腸減壓、清潔灌腸處理腹脹、便秘才得以緩解外。

5 討論

根據胸腰椎骨折后病人發生便秘的原因與疾病的特點、心理因素、環境因素及生活習慣改變等有關,病人入院后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講解便秘的危害性,做到早預防,各項護理措施落實到位,能有效緩解腹脹、便秘的發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篇9

一、總目標

通過四周骨科病房實習,掌握骨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骨科系統常見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評估診斷、處理原則及相應的術前術后護理,了解各種常見醫療儀器的使用、掌握護理病歷的書寫、掌握骨科常見病種的健康宣教知識。能與病人良好溝通、做好心理護理。能用護理程序方法對骨科病人進行整體護理。

1、態度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護理事業,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具有不怕苦、不怕臟、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能尊重、關心和愛護病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操作前向病人進行耐心的解釋,操作時動作輕柔,態度和藹。耐心傾聽病人的評說和詢問。針對不同的病人和病情進行心理護理。嚴謹求實,奮發進取,虛心向指導老師學習,師生之間互相關心、尊重。

2、知識目標

(1).掌握骨科護理的基本操作技術: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消毒隔離原則、注射原則、常規標本收集原則,口腔護理、霧化吸入、創口引流管、軸線翻身、吸氧,靜脈輸液及留置針護理、留置導尿管護理、測量生命體征、輸血、灌腸、叩肺,有機會時掌握VSD護理技術。

了解骨科常見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處理以及熟悉相應的護理(全髖關節置換術病人的護理,全膝關節置換術病人的護理,脊柱骨折、脊髓損傷病人的護理,四肢骨折病人的護理,骨科新進展,斷肢再植病人的護理。)

(3)了解各種常見醫療儀器的使用(骨折治療儀、心電監護儀、微泵、脈氧儀)。

(4)熟悉各班職責。

(5)熟悉骨科各種常見石膏繃帶術、牽引術、小夾板術的配合與護理。

(6)熟悉骨科常見病的看康復護理。

(7)掌握病歷書寫,每月完成一份完整的護理病歷。

(8)參與護士長或帶教老師組織的小講課,病歷討論及教學查房。

(9)參與病區組織的健康教育活動。

3分層次培養人才

中專生以加強三基訓練和專科護理為主,在整體護理方面以掌握整體護理觀、人際交流技巧為主;大專生除了做好三基訓練外,以拓寬知識面,增強動手能力培養為主,在整體護理方面以掌握整體護理理論、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和對病人及家屬實施健康教育計劃為主。本科生除了做好三基訓練外,重點抓好整體護理的實習,同時還要注重學生教學、管理能力和科研意識的培養。護生在科室實習時,每周要接受1次單項技能和理論考試,出科時要進行專科綜合理論知識和技能考試。帶教目標如下:

3.1中專生帶教目標:(1)掌握各種鋪床法、出入院護理、晨、晚間護理的要求及分級護理的內容。熟悉病區飲食管理,掌握中醫飲食宜忌,重病人鼻飼法。掌握T、P、R、BP測量與記錄。基本掌握中醫對舌苔、脈象與疾病觀察以及醫囑處理。(2)掌握口服給藥法以及藥物的保管、領取、配藥、發藥要求與注意事項。掌握各種注射、六項無菌技術、灌腸、氧氣吸入、吸痰等操作。冷熱敷的應用與禁忌證及注意點。了解掌握各種標本收集法。(3)掌握手術病人術前準備如皮膚準備和藥物過敏試驗,術后護理包括傷口外敷料的觀察和護理、各種引流管的處理和觀察,掌握術后病人的健康教育、心理護理、功能鍛煉、飲食指導等方法,學會觀察術后病人各種不適,能及時發現各種術后并發癥。掌握無菌技術操作,掌握心電監護儀的使用及觀測項目,學會對危重病人的病情觀察、護理、配合搶救和及時記錄。(4)掌握專科疾病的臨床表現、處理原則、護理常規,如小夾板外固定或石膏外固定,患肢血運的觀察,骨牽引、截癱病人的臨床護理中常見的并發癥及預防措施,包括骨科備皮、無菌導尿、骨牽引針處點酒精、對長期臥床病人進行正確的翻身、骨折病人的搬運、正確的牽引力線、牽引重量,能對骨折病人、截癱、全膝關節置換術、全髖關節置換術病人進行康復指導、功能鍛煉。基本掌握輸液泵、靜脈留置針及鎮痛泵的使用方法。(5)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根據護理診斷,為病人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護理目標,實施整體護理。

3.2大專生帶教目標:(1)掌握上述護理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2)參與危重病人的搶救,學習護理文件的書寫。(3)掌握整體護理理論,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對病人及家屬實施健康教育計劃,完成大專實習量化為主。

3.3本科生帶教目標除掌握上述護理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外還應:(1)應用護理程序對專科常見病進行整體護理,學習溝通技巧。參加護理查房,提出護理措施。(2)對所管床位,每周參加主治醫師查房1次,配合醫生的診療工作。配合醫師參與危重病人的搶救工作,學習護理文件的書寫。(3)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組織一次全院性護理查房。

二、計劃

1、排班:實習生入科第一天介紹,護士長排班指定帶教老師,跟二周責任班和二周其他班,如治療班、護理班、主班、前夜、后夜班。實習生各個班次的職責參照帶教老師各班次的職責完成本班工作。

(1)責任班職責重

點完成應用護理程序對所管病人進行全面的整體護理,對病人進行健康教育、心里護理、病情觀察(包括并發癥)、功能鍛煉、護理記錄的書寫等,完成各項治療及出入院、手術病人的護理。掌握常見疾病的急救及處理、各種麻醉后護理及危重病人的管理。

連班職責重點完成配液體、做皮試、查對醫囑工作。

(3)辦公班職責重點完成正確處理醫囑、擺放第二天的靜脈輸液、接待新病人。

(4)輔助班職責重點完成鋪麻醉床、測繪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護送手術病人。

(5)前夜班職責重點完成交接班、急診病人的護理、核對·液體、抽血標本的準備、應用護理程序對病人進行整體護理。

(6)后夜班職責重點完成靜脈抽血、晨會交班術前準備、應用護理程序對病人進行整體護理。

2小講課結合臨床病例每周一次。

(1)一般內容:第一周至第三周,骨科一般知識及斷肢再植護理;牽引病人及石膏固定病人護理;脊柱骨折病人的護理。

有特殊病例也可以任選以下內容:a全髖關節置換術病人的護理;b高位截癱病人的護理;c骨科新進展。

3、教學查房結合臨床典型病例每輪一次。(安排第四周)

4、評價

篇10

【關鍵詞】老年人 并發癥護理 骨折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展,要求全社會更多地關心老年人健康,改善老年人生活質量。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長壽的人隨之增多,但在社會發展,交通工業日益發達的同時,各類車禍事故也不斷增多,當這些不幸發生在老人身上時候,由于年老體弱,多數病人需要長時間臥床。一般情況下護理老年病人的工作內容多、難度大、要求高,尤其是骨科手術后的病人,多數喪失生活自理能力,需要有賴于他人的幫助,如何做好對老年病人的護理,一定要掌握老年人的特殊性,提高老年人工作效果是護理人員的責任義不容辭。下面概括總結了800例骨科老年病人的臨床特點及護理體會。

1 臨床資料

我科1992年10月~2008年10月份共收治住院老年病人800例,女320例,男480例。其中55~60歲300例,61~70歲280例,70~80歲220例。而從患病分類:頸椎病、頸椎骨折10例,腰椎狹窄、腰椎骨折100例。鎖骨、肋骨骨折140例,上肢骨折110例,下肢骨折240例,股骨頸、股骨粗隆間骨折200例。這些病例中長期臥床的占本科病人的70%,而這些病人有50%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慢支、肺氣腫、肺心病、靜脈曲張、前列腺肥大等。均治愈出院。

2 護 理

2.1 心理護理。掌握骨科老年病人的心理特點,有計劃地進行護理。當患者帶著病痛來到我院求醫,首先映入他眼簾的是護士、醫生、病人、病房。等待的各種檢查、治療、手術,他們大多數生活自理能力差或完全喪失,有的表現煩躁、焦慮、恐懼、激動、多語、失眠等,上述心理狀態都不利于疾病治療,為解除病人思想負擔,使之積極配合治療,最重要的是給病人心理上的安慰。我們根據病人的經歷、文化素質、生活習慣、業余愛好、家庭情況及經濟狀況等,采取不同的交談方式,與病人進行親切的交談,護患之間相互溝通,信任我們并對自己的病情有所認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配合治療。

2.2 老年人反應遲鈍、接受能力差,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應耐心、細致多做解釋。操作時動作輕柔,給病人一種安全感、親切感,使之容易接受。

2.3 營養護理。個別病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怕給我們增添麻煩,為減少大小便次數,而控制飲食。這樣的病人應向其說明營養的重要性。鼓勵其多飲水、多進食易消化食物,保持二便通暢,避免便秘。同時我們更應該周到的做好生活護理,盡量滿足其一切需要,不能表現出有任何厭煩的情緒,讓病人信賴我們,使患者信賴我們,使其精神傷得到安慰,為進一步配合手術、藥物治療打好基礎。

3 預防并發癥的發生及護理

3.1 警惕心、腦血管的并發癥。進入老年期循環系統發生明星的衰退,如心、腦血管硬化,心肌收縮相對減弱,心血管不能適應'正常時的應激狀態。加上創傷疼痛時的刺激、精神緊張,有潛在發病的可能,導致并發癥出現。此類病人,一經入院應引起重視,除進行各種檢查外,應嚴密觀察病人的血壓、脈搏、神智等體征變化,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2 防止呼吸道并發癥。老年人由于呼吸功能相對減弱,一部分病人有煙酒嗜好,并有慢性支氣管炎、肺源性心臟病史。所以長期臥床及術后病人易發生肺部并發癥,如墜積性肺炎。因此病人進入院,要求不吸煙,講清吸煙對術后身體的危害性。鼓勵病人咳嗽,做深呼吸,上肢能活動的做擴胸運動,增加肺活量。在協助病人翻身時,拍擊背部使積痰易于排出,懼怕疼痛、不能咳嗽的病人應鼓勵他盡量把痰咳出,若痰液粘稠可以給予霧化吸入以稀釋痰液,便于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肺炎發生。

3.3 褥瘡的預防。長期臥床、截癱或牽引病人,由于全身血液循環差,皮膚抵抗力低下,局部組織長期受壓,尤其是骶尾部、后枕部、踝關節、足跟部各骨突處容易發生褥瘡,因此病人入院后給予氣墊床、海綿墊或骶尾部加防褥瘡墊,骨突處可墊海綿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h協助翻身,并用50%紅花酒精按摩受壓部位,促進血液循環。護理上一定要職責到人,每班檢查交班,護士長不定時抽查,人人重視,使大家認識到預防褥瘡的發生不是某個人的事,必須全體醫務人員共同努力。由于措施到位,責任到人,所有病例無褥瘡發生。

3.4 預防泌尿系統感染。老年人因腎血管硬化,腎血流量減少而至腎功能減退,此外膀胱粘膜并隨著老化萎縮,女性患者更年期后雌激素減少,尿道粘膜發生退行性改變,陰道Ph值相對增高,難以抑制局部細菌生長,細菌容易由尿道逆行進入膀胱引起感染;男性患者由于前列腺肥大均可以發生尿潴留,再加上臥床而引起泌尿系感染,對長期臥床病人囑其多飲水,有尿及時排出,排尿時覺困難,可以用手擠壓下腹部,使膀胱余尿排空。需行導尿術的病人,按留置導尿的護理常規護理。

3.5 預防消化系統的并發癥。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減退,因病情需要使用激素治療的,應警惕應激性消化道出血,密切觀察腹部及大便情況,發現黑便及時報告醫生處理。長期臥床病人易出現腹脹、便秘情況,宜進食粗纖維易消化的食物,飲食有規律、定時定量,必要時可用緩瀉劑。

3.6 靜脈血栓的預防。大部分患者存在高血壓、冠心病、靜脈血管壁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樣硬化,同時骨折時肢體活動明顯減少,下肢血流處于相對滯緩狀態,易導致老年患者術后發生靜脈血栓,危及生命。因此要鼓勵患者早期積極活動,如肌肉主動收縮于舒張活動的練習,被動肌肉按摩和關節屈伸等(術后1~4天,注意加強對肢體腫脹程度、膚色、溫度、淺靜脈充盈程度及感覺的觀察,術后下肢保持在外展中立外,同時將患肢抬高20~25,避免窩受壓及過度屈髖,以促進靜脈回流。

3.7 防止骨延遲愈合。老年女性病人,由于雌激素水平低下,甲狀旁腺素分泌增高以及老年人運動量減少,骨細胞活動性降低,而鈣的吸收利用率下降易發生骨質疏松,骨質愈合時間明顯延長或不愈合。可以給病人服用鈣劑,進食高鈣食物,并用適量維生素D增加鈣的吸收利用。

4 指導功能鍛煉

4.1 機械運動是刺激骨細胞活動的重要因素。老年人健康時其活動力就已經減退,一旦生病或手術后活動量就更加減少,不利于骨折愈合。因此臥床期間,根據不同情況指導病人在床上進行活動。

4.2 骨折術后病人早期可活動健康肢體和傷肢肌肉做等長收縮及足趾的收縮運動。3周以后可以做傷肢的關節運動,有利于改善患肢的血液循環,防止肌肉萎縮及關節僵直。

4.3 在指導老年人作運動時要有耐心,同時不可過量,逐漸增加次數,不要使其感覺疼痛和疲勞,開始離床活動時一定要有專人扶助,注意安全防跌倒,保證功能鍛煉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