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社會治理專業化水平范文

時間:2023-08-03 17:29:1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提升社會治理專業化水平,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提升社會治理專業化水平

篇1

要實現這種轉變,關鍵在于教育評價專業化程度和水平的不斷提升。發展專業化教育評價,提高教育評價專業化水平,是推進管辦評分離、確立督導評價獨立地位的客觀要求,也是促進學校發展、教師發展、學生發展的必要條件。在這個過程中,要注重兩個方面的工作建設。

一是提高教育評價的專業性含量。教育評價在教育的宏觀、中觀、微觀層面都具有導向和評判作用,而不同層面的評價標準和方法是有區別的,需要有相應的有區別的專業化評價。例如,政策評價側重于政府和宏觀的;績效評價主要指學校和中觀的;發展性評價更多是針對學生的,是微觀的。

政策評價的主要對象是政府。政策評價是檢查和評估政策實施執行的效果。原來教育督導的主要任務和內容是教育政策的督察和指導,是由政府部門負責,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行政手段實施,當然在單項的督察環節也可請專業機構進行專業的評估。政策評估既有綜合性的評價也有專項的評價。例如,對《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實施5年來的情況的評估,就是一個綜合性的評估。其中,既有綜合性評估又有專項的評估,如義務教育的評估就是專項的報告;既有即時性的評估又有歷時性的評估,所謂即時性的評估就是一個政策以后跟蹤進行檢查評估,歷時性的評估則是一個政策實施一段時間后再進行評估。一個政策的實施效果如何,不是短期內能夠完全顯現出來的,而是需要經過一個過程,所以歷時性的評估對政策制定反饋的作用更大。

教育政策專業評價需要實行政府組織和政府采購的方式,可以委托專業機構,專業評價機構進行單向的或者綜合的評估,一般的政策評價的方法有文本、數據分析、案例、利益相關方參與的評價、專家評價等方式。

績效評價主要針對學校和教師。國際上現在用得比較多的是增值評價方法,因為要評價一個學校和教師的績效如何,僅僅看當下學校和學生的表現和發展水平還不夠,不能完全反映學校和教師的績效,因為學生原來的基礎是不同的,學生的家庭和社區背景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只從最后結果去衡量,生源好的學校,教基礎好的學生的那些教師始終處在高位,而用增值評價考慮到了學生原來的基礎及他們的家庭背景和社會環境,這樣評價更客觀、更公正。

發展性評價主要針對學生,分為過程性評價和形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一般采取學業測評、學生成長記錄等方式,也叫診斷性評價。而形成性評價則是對學生發展水平的評判,包括學業成績評價、綜合素質評價等方式,這些評價更需要有專業性的測量評價工具和手段。

二是要加強教育評價的專業化建設。在現有的教育評價機構中,行政資源和手段占有主導和優勢地位,政府設立的評估和測評機構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些機構一方面有行政壟斷的局限,另一方面專業水平還有待提高。而非政府的第三方教育評估機構正在成長,但大多數起步較晚,尚沒有成為政府和社會認可度高的獨立的專業機構。因此,加強教育評價的專業化建設是提高教育評價專業化水平的關鍵所在。正在成長中的社會第三方專業化評估機構要發揮更大作用,應做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建設工作。

第一,加強教育評價專業機構組織和隊伍建設。在重視政府所設的評價機構的同時,鼓勵民間專業評價機構的發展,特別要鼓勵具有不同專業特色、針對性強的評價機構,以適應不同層級、不同領域的評價市場的細分要求。評價機構的專業化水平取決于評價隊伍的專業化程度,要加快教育測量評價專業人員的培養培訓,在大學設立教育測量評價專業,盡快壯大評價專業人員隊伍并加強國際交流,提升教育評價的國際化水平。

第二,完善相關法規、教育評價標準、行業規范,包括教育督導條例、教育質量標準、學校建設標準、行業規范、數據和信息公開及使用規則等,同時,充分發揮大數據和信息技術在教育督導評價中的作用,為教育評價專業化提供技術和制度支持。

篇2

【關鍵詞】高校輔導員隊伍 專職化 建設 現狀 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3)13-0057-01

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由政治輔導員負責的,因此輔導員隊伍也就成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堅力量,對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有著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高校輔導員制度的不完善,使其專職化、專業化、專家化水平極低,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我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進行,這對于學生明確正確的政治立場、樹立堅定的信仰很不利。因此,加強高校輔導員隊伍專職化、專業化、專家化建設迫在眉睫。

一 對目前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專職化、專業化、專家化的現狀分析

1.高校輔導員隊伍流動性大,專職化程度較低

我國大部分高校實行的都是兼職輔導員制度,專職化程度低。這種制度將政治教育工作授課的專業老師相混淆,導致專業教師不僅要應對自身承擔的授課和科研壓力,還要對行政管理人員的工作進行必要的處理,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就被輔導員認為是可有可無的工作,使我國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長期處于滯后階段。另外,大多數人對輔導員工作存在認識上的不足,加上學校對于輔導員制度的不完善,使許多人成為輔導員后就開始考慮換崗,這就導致了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缺乏必要的連續性和整體性。

2.輔導員隊伍知識結構較為單一,專業化水平不高

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水平不高主要體現在輔導員并未經過專業培訓,這就沒有從事某項具體工作時不斷提高專業素質、掌握問題原因并解決的能力提升過程。具備專業知識和基礎的輔導員對于政治和文化有著較高層次的理解,有著厚實的文化素質和完備的政治理論體系,能夠分析社會現象,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問題。但是當前的輔導員大多不是由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畢業,且文化水平一般停留在本科階段,缺乏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因此不能準確地分析當前形勢下熱、難點問題,不能站在理論的高度對時勢進行點評和答疑。

二 實現輔導員隊伍專職化、專業化、專家化的方法和應對措施

1.轉變觀念,明確思想

當前部分輔導員沒有正確認識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更加談不上充滿熱情地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這種觀念需要改變才能實現輔導員隊伍的改革,需要從各級領導的觀點出發,要認真落實中央和教育部門的會議精神,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加強輔導員隊伍的建設。輔導員也要明確自己的思想,認真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多向專業老師請教,堅信輔導員工作是一項光榮的工作,這樣才能真正做好輔導員隊伍的專職化建設。

2.提高待遇,激發積極性

目前,由于輔導員流動性大,專職化程度低,使得輔導員這項工作呈現出要求高、任務中、奉獻多、壓力大的特點。這對于本就處于流動狀態的輔導員而言相當不利。如果不能處理好待遇方面的問題,必然會導致輔導員心理不平衡,影響工作的積極性。因此提高輔導員的待遇,對于實現隊伍的專職化、專業化和專家化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提高待遇方面,首先對于那些工作認真刻苦的輔導員,在充分信任的基礎上,給予相當的壓力,同時將輔導員的培養計劃,包括工作培訓、在職攻讀學位等,列入學校教師和干部的培養中,以解除輔導員的后顧之憂;在政治上,提倡奉獻的同時,要敢于突破,大膽選用人才,落實相關職務的福利待遇,將輔導員作為黨政后備力量進行培養、公平進行選拔、謹慎進行使用。

3.參加科研,提高專業素養

為了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水平,必須要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輔導員應走上學術化、學科化的發展道路。輔導員工作在專職化之后必然要求專業化,最終也就實現了專家化,這是體制的必然要求,也是對輔導員深入考核和培養,因此需要輔導員自身積極參與到科研工作中去,聯系實際進行管理,成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理論家和實踐者。科研必然會占用輔導員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對于個人的工作就會產生很大的影響,為了保證兩者能夠順利進行,就需要學校在制度上進行大膽創新,明確輔導員工作,改變輔導員工作方式,如將現行的管理某一院系改為管理某一宿舍樓。

4.加強培訓,營造良好氛圍

目前,輔導員的理論水平普遍不高,是由當前輔導員身兼數職導致,長期忙于具體的事導致其缺乏完善而系統的理論。因此高校應加強理論和技術方面的培訓,重視高校輔導員隊伍專職化、專業化、專家化建設,出臺優惠政策,鼓勵輔導員積極參與培訓,學校相關部門要積極組織輔導員進行時事政策的探討,營造積極學習的氛圍。由于理論水平相對偏低,因此要經常組織科研,從科研的構思、項目的選題和成果寫作等方面進行切實的指導,在實際的科研教學過程中進行傳、幫、帶活動,切實提高輔導員的理論水平。

當前高校輔導員隊伍的專職化、專業化、專家化建設有著諸多問題,通過分析當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普遍問題,結合高校輔導員隊伍專職化、專業化、專家化的重要意義,提出了要從轉變觀念,明確思想;提高待遇,激發積極性;參加科研,提高專業素養和加強培訓,學校營造良好氛圍等方面進行建設能夠起到良好的效果。

篇3

關鍵詞:職業教育 管理體系 對策

隨著近幾年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社會對于高級技工這樣的人才需求越來越大,然而現有的職業教育體制,并不能完全滿足經濟發展的需要,一些企業花重金招聘高級技工,卻依然招不到人。因此,職業教育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然而,新形勢下的職業教育中存在的以行政管理為主導,政校結合的辦學模式,影響了職校的自由發展;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不高,地方行政機構不重視;專業化水平不突出,核心競爭力不強等問題,需要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并采取切實有效地措施,提高職業教育的辦學水平。

一、當前職業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以行政管理為主導,政校結合的辦學模式,影響了職校的自由發展

當前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依然是采用中央統一領導,下層分級管理的體制,主要是由政府來主導,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職業教育的辦學理念,都由政府部門進行決策,這種不以學校自身為主的發展模式,使得職校本身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體制約束。首先在管理部門和管理方式上,由于管理部門多,管理混亂,沒有統一的指導機制,因此,管理的效率大大受到影響。另外在資源配置上,學校的需求都要受到政府決策部門的制約,不利于職校的靈活發展。另一方面,辦學模式單一,競爭力不強,缺乏活力。現在的職校,幾乎絕大多數是由政府主導建設的,民辦的職校還很少,而且大多競爭力不強,造成了公辦教育強勢的現象,不利于職業教育的長遠發展。其次,在職校的領導任命上,大多是任用政府官員,這些官員對于教育的辦學理念和方式,并不太了解,只是利用行政手段來進行學校的管理,不能從教育的精髓出發,來對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進行很好的決策。相關領導思想保守,只重視自身的政績,對于教學的改革和體制創新并不太注重。總而言之,這些體制上的缺陷,辦學模式的單一,思想觀念的保守,都影響了職校的自主發展。

2、社會認可度不高,地方行政部門缺乏重視

職業教育大多被大家只是單純的理解為一種簡單的技能培訓,覺得選擇這種教育方式,只是在自己考不上大學的時候的一種無奈的選擇,因此,在社會上還得不到學生和家長的認可,這種傳統的思想觀念,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地位,也影響了職校的生源質量,現在職校大部分的生源都是沒有考上高中或者大學的學生,他們大多學識較低,素質和能力普遍不高,不利于職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地方行政部門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依然不夠重視,雖然近幾年國家出臺了許多政策來扶持職業教育的發展,但是除了沿海幾個城市比較重視外,其他大部分地區對于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并不大,職業教育的經費投入往往在整個的教育經費中,只占很少的一部分,這就導致了職業教育的經費不足,發展沒有保障。其次,在政策扶持方面,地方政府也沒有給予職業教育相應的關照,特別是對于在校貧困生的資助方面還有待欠缺。從總體層面來說,教育是項長期的投資,地方政府可能更多的注重眼前發展,對于這種職業教育的長遠規劃,還考慮不周。因此,地方政府對于職業教育的不重視,政策扶持不到位,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

3、專業化水平不突出,核心競爭力不強

許多學校的課程設置不合理,師資水平不高,不重視科研工作,科研實力不強,導致自身的專業水平不突出,不能體現自己的優勢,自身的核心競爭力不強。首先在課程設置上,有的學校依然采用通識教育理念,還在讓學生學習一些比較簡單基礎的知識,不讓學生直接接受專業化的技能培訓,使得本來就很短的學習時間,造成了極大的浪費,一般的職校的學習時間只有兩三年,如果還要花一年的時間學習通識知識,既浪費資源,又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課程設置的不合理,影響了辦學質量。另一方面,在師資建設上,由于辦學模式是由政府部門主導,學校缺乏自由度,只能在資源上單方面依賴政府的決策,然而地方政府不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使得學校獲得的資源有限,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大大影響了學校的師資力量建設。其次,在科研投入上,許多學校不重視科研的建設和投入,一方面是經費不足,另一方面是由于思想觀念不更新導致的,他們不認為一個職業教育需要花大力氣去提升自己的科研實力,也不認為自己有這個能力和高等院校競爭。這些問題的存在,都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科研發展,不利于整個職業教育科技水平的提高,使得職業教育的核心競爭力不強。

二、職業教育管理中存在問題的解決對策

1、實行政校分開,以市場機制為主導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

以政府為主導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出現了管理部門多、管理難、管理形式混亂的現象,在對于職業教育的發展策略和發展方向上,并不能完全做到采取正確有效地決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使得職業教育的發展缺乏自主性、靈活性。因此,想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在管理體制上,要拋棄過去那種以官員來治理職校的舊思想、以政府決策來引導職校發展的舊體制,要建立一套統一的、高效的管理機制,讓真正懂得教育的專業團隊來管理職業教育,并且以市場機制為主導,讓學校根據自身的特點,結合經濟發展和企業用人的趨勢,不斷調整自己的發展策略,這樣就可以使得職校的發展更具活力。例如,可以通過選拔相應的教授或者教育專家來管理學校,因為他們對于教育的理解,以及教育的發展方向,要比政府官員了解更深,他們的教育理念以及創新型思維方式,更利于職業教育的改革和發展。其次,我們應該學習西方的辦學體制,讓市場來主導職業教育的發展,讓職業教育變成一種由市場來調控的行業,使得自身的發展高度商業化,這樣有利于相互競爭,優勝劣汰,可以不斷促進職校的發展。

另一方面,要探索多樣化的辦學模式,大力發展民辦教育,吸引民間資本來投入到職業教育的發展中來。民辦教育不僅可以吸納大量的資金,而且可以與公辦教育行成行業競爭,并且在教育理念的創新方面,有自己的獨特優勢,可以促進整個職業教育的發展。只有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探索多樣化的辦學模式,才有利于職業教育的長遠發展。

2、提高職業教育的影響力,加大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

職業教育的影響力不夠,社會認可度不高,以及地方政府對于職業教育的投入不夠,都影響了職業教育的大力發展。因此,首先要從思想上改變人們的這種傳統觀念,職業教育在西方發達國家是非常受重視的,職校培養的人才往往在社會上都擁有很高的成就,在我們國家對于高級技工的人才奇缺的情況下,職業教育必然會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因此,學生和家長應該拋棄過去那種傳統觀念,認清職業教育是一個大有可為的教育體系。另一方面,政府要認清職業教育對于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性,加大對于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在一些沿海發達城市,像廣州、上海等,都對職業教育很重視,因為當地的經濟發展需要大量的技術人才,而職業教育的發展,也給當地經濟做出了很大貢獻,所以其他經濟發展很快的城市,要學習這種先進的理念,要有一個長遠的規劃意識,注重地區的人才建設,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在經費上,要給予職業教育更多的投資,并采取措施,吸納更多的民間資本來參與職業教育的建設,使得職業教育的發展更加有保障,發展更有動力。其次,在政策扶持上,政府對于就讀于職校的學生,要給予相應的關照,特別是對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下崗再培訓的困難戶,以及其他一些有特殊困難的群體,政府應該給予相應的資助政策,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只有得到社會的認可,地方政府部門的重視,才能使職業教育的發展得到保障。

3、加強職校的科研實力和專業化水平建設,提高核心競爭力

現在培養的許多職校生,在畢業后并不能找到好的工作,有的甚至很難找到工作,但同時,企業對于技術工人的需求卻越來越大,特別是對于高級技術人才的需求更大,許多企業都對自己招不到好的技術人才而叫苦,這種矛盾體現出職校的培養方式,與社會的需求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學校首先應該在課程設置上,有所改革,摒棄過去的通識教育理念,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去完善專業化的學習。

學校要加強學生的實踐教學,以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來滿足企業對于技術工人的專業化需求。另一方面,學校要加強自身的師資水平建設,聘請高素質的教師加入到學校的科研和教學中來,并對現有教師進行培訓,從整體上來提高教師隊伍的師資水平。其次,學校要加強科研建設,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實力,讓學校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內,達到一個很高的程度,這樣在行業內就會體現出自己的實力和影響力。只有職校的科研實力和專業化水平達到一個高度后,才能獲得社會和企業的認可,才能獲得更多的生源,以利于職校的長遠發展。

三、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形式下,職業學校培養的學生畢業后找不到工作,與企業招不到技術人才所形成的矛盾日益突出,究其原因,職業教育中存在的以政府為主導的辦學模式,束縛了職校的自由發展;職業教育的社會認可度不高,影響了職校的生源質量;地方行政機構不重視職業教育的投入,使得職業教育的發展沒有保障;職校的核心競爭力不強,專業化水平不高等問題,都不同程度的影響了職業教育的發展。因此,相關部門應該在實施以市場機制為主導,探索多樣化的辦學模式,加大對于職業教育的投入力度,加強職校的科研實力和專業化水平的建設等方面入手,從管理體制上、政策扶持上、技術支撐上,來不斷完善職業教育體制的建設,提高職校的教育水平。

參考文獻:

[1]黃日強,鄧志軍.澳大利亞職業教育的管理[J].河南職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職業教育版),2002,(04).

篇4

關鍵詞:班主任;德育;現狀;對策

中專學校班主任注重學生德育工作,有利于提升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為塑造良好道德品質奠定基礎,幫助學生在生活中學會理性處理事情; 有利于順應我國人才培養新趨勢,提高學生就業實力,引導學生對社會環境進行充分認識,減少他們受到不良思想侵蝕的概率; 有利于實現與法制建設的同步效果,促進社會主義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向更加長遠的方向發展。

一、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現狀

(一)德育工作實效性低、教學主渠道不暢

中專院校德育工作存在的較為普遍的問題是:德育目標籠統模糊,德育內容空泛、脫離實際,德育方法單一和進程斷裂,思想道德教育流于形式,內容缺乏針對性,德育實效甚微。隨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建立、改革開放的深入,現實情況和形勢政策發生了改變,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和教學中的參考數據更新不及時,甚至某些理論觀點與現行政策導向相背離。德育過程過于簡單化、形式化,過于強調灌輸,忽視道德培養的自覺性,缺乏學生的主體參與,脫離現實的空洞說教難以吸引學生,學生不感興趣,老師勉強應付,德育工作實效性低,主渠道的作用遠遠沒有發揮出來。德育體系中,普遍存在德育管理體制不健全、規劃不實、隊伍不穩、落實不力、運行不暢、機制不活等問題;呆板的德育管理體制,把學生置于一張無形的網中,只注重抓行為規范和學校規范的教育,缺乏教育的力度和深度,使德育的生命力日趨萎縮。

(二)中職班主任專業化能力不足

對于中專學校來說,其中的班主任專業能力還沒有達到相應要求,這就導致其他教師對中職班主任還存有很大的偏見,認為中職班主任本身就是一項兼職。這種觀點看法不僅僅影響中職班主任的工作實施,對其自身工作效率提升也產生阻礙作用。加上中職班主任并沒有對自身工作進行有效的定位,對學生的心理輔導和其他方面重視程度還有很大的不足。而且由于中職學生自身思想狀態還存在一定問},中職班主任在學生出現錯誤的時候,只是對學生進行相應的管理,并沒有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教育。還有一部分中職班主任對社會發展趨勢的了解還有很大的不足,這種情況就會導致整個過程中忽視了對學生的實踐教育,降低了中職教育效果。

(三)德育途徑和手段單一

在德育工作中,往往存在著只注重課堂教學的作用,而忽視隱性課程在德育中的特殊作用的現象。所謂隱性課程,一般指以“課外間接的、內隱的、通過受教育者無意識的、非特定心理反應發生的教育影響因素”。隱性課程發揮的作用是間接的、潛在的、隱蔽的,能起到顯性課程難以發揮的作用。在實際德育工作中,往往對隱性課程的作用認識不足,重視不夠。不能在各學科教育中進行道德教育,不能全面樹立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全員育人觀念,不能充分發揮校園文化建設、班集體設和社會實踐活動的德育功能,從而使德育手段和途徑陳舊、單一。

二、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質量的對策

(一)樹立現代化的德育觀念、創新德育內容

觀念是行為的先導。德育改革首先更新觀念,從傳統德育觀向現代德育觀的轉變,使高校的德育工作能夠在新的觀念指導下進行,更好地促進個人發展。在德育工作的模式和途徑上要突出改革,樹立“大德育觀”、“全員德育觀”和平等教育觀。

“大德育觀”即全方位的德育模式。它要求德育應由“封閉式”向“開放式”轉變,打破僅限于課堂、書本、理論的界限,不斷地開拓德育領域,有效利用德育資源,在加強和改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和黨團教育等顯性形式的德育工作同時,注意把德育和其他形式相結合,使德育向更廣闊的領域延伸。“全員德育觀”要求全體教職工都要通過本職工作滲透德育內容,做到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和環境育人。還應該將德育者與德育對象的等級性關系轉換為平等的關系,將德育者從完人型的神化中放置到現實生活中,將德育對象從被改造的對象這一錯誤觀念中解放出來,發揮其在德育過程中的各種能動性。

創新德育內容,就是要進一步加大德育理論研究的深度和廣度,高度重視德育戰略的研究,打破思維定勢,關注學生的主體需要,構建以滿足學生成才需要為核心的德育體系。以學生為主體的德育模式,就是要把握社會需要與主體發展的聯結點,把社會需要與主體需要結合起來。大學生主體需要得到關注后,他們在學習實踐中才會有內在的動力,高校的德育才能處于學生積極地參與的良性發展中,從而提高德育的時效性。

(二)提高中職班主任的專業化技能

為了提高中職班主任工作的專業化水平及工作的有效性,班長任必須通過多種途徑提高自身的專業化技能,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化水平,從而能夠更好地勝任班主任工作。首先,班主任要明確自身的角色定位,作為教育者和引導者,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結構和理論基礎,因此要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不斷學習充實自己,豐富自己的頭腦,樹立服務意識,為學生樹立榜樣,提供專業化的教育服務。其次,班主任要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學生管理工作相關的教育培訓、進修等,學習專業的學生教育管理方法,從而提高自己的業務技能。

篇5

一、現代化檔案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檔案管理標準化程度低。就目前形勢來看,現階段我國的檔案管理還處于一個比較混亂的局面。由于檔案管理的管理體系比較復雜,管理比較分散,所以使得整個管理水平比較低。此外,在管理過程中部分管理人員重視人員信息的管理,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管理,導致很多資料管理不齊全,很多有價值的檔案沒有得到真正的利用。再加上缺乏統一的管理標準,導致檔案管理過程中問題不斷出現,檔案管理現代化水平提升緩慢。

(二)檔案管理人員綜合素質低。目前我國很多的檔案管理人員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和學習,缺少管理方面的專業知識,同時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概念也沒有明確認識。在管理過程中,由于沒有現代化的管理理念,導致很多管理資料不能及時整理造成缺失甚至損壞。還有的檔案管理人員雖然有專業的技能,但是缺乏應有的責任心,沒有嚴謹的工作態度,使檔案在一定程度上混亂沒有規律性,為后期的查閱及使用造成困擾。雖然部分石油企業已經采用了現代化的檔案系統,如數據庫 E6系統,但是管理人員的專業技能并不能對此進行熟練操作。

(三)檔案管理方式落后。當前我國的檔案管理工作人員在進行檔案管理的過程中往往采取傳統的檔案管理方式,無論是在知識上還是方式上都存在著明顯的落后。首先,傳統的紙質文件方式,給檔案信息的建立和查閱都造成了一定的麻煩,這樣會使很多重要的檔案難以被發現。其次,在管理的手段和方式上也存在著問題,很難實現資源共享,比如業務交叉時,相同內容的電子檔案對接困難。不能共享,也不能覆蓋或者替換。所有工作都要手動檢查、添加,增大了工作量,無法適應現代化的檔案管理操作需要。

二、實現檔案管理現代化的措施

(一)加強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要想提升檔案管理的現代化水平,首要目標就是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只有提高了人員的綜合素質,才能使檔案管理得到進一步地發展。首先,從理論與技能方面加強對管理人員的培訓,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基本技能。同時也要提升管理人員的計算機技能,熟練的操作計算機能夠運用科學化的手段進行檔案管理;其次,提升檔案管理人員的職業道德素養。要定期的開展政治理論和職業道德理論的相關培訓,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他們的自身素質;最后,要結合檔案管理人員的實際工作水平和部門特點,適時對相關的培訓內容進行調整,為檔案管理人員能夠不斷掌握新的業務知識進行教育培訓,以科學化、現代化為目標,不斷提高檔案管理工作者的能力水平。

(二)明確檔案管理目標。要想有效的提升檔案管理的現代化水平,就要在管理過程中明確檔案管理的目標,以實際的管理目標為依據,開展相關的管理工作,其定位可以針對本企業的檔案管理,也可以針對整個社會工作有序運行提供高效檔案信息服務。在進行管理檔案工作時,要始終明確自己的目?碩ㄎ唬?與時展相結合,科學合理的運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實現科學化的檔案管理,這是當前提升檔案管理工作水平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夠為社會以及民眾提供更全面、更高品質的檔案信息服務。

篇6

二是完善教育矯治模式,提升教戒治質量。繼續做好服務場所安全穩定工作,扎實做好常規性教育矯治工作,突出抓好教育矯治工作監督考核,切實加強戒毒矯治專業化建設,務實開展循證戒治試點工作,著力探索戒毒矯治方法,規范和提升心理矯治工作,加強戒毒文化建設,積極配合“大戒毒”體制相關工作調研,繼續做好戒毒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創業意識教育,繼續做好戒毒矯治宣傳教育工作,提升戒毒機關社會影響力。

三是深化三項創建,全面加強生活衛生工作。強化生活保障,做到伙食搭配科學、營養均衡。強化飲食衛生,健全飲食安全責任體系。強化衛生管理,抓好個人衛生、內務衛生、環境衛生工作。強化醫療防疫,落實入出所體檢、定期體檢和跟蹤體檢制度,加大醫療設備的更新和投入,健全疾病流行趨勢分析研判、疾病防控分類預警機制,提高醫療服務水平。

四是深入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提高執法公信力。正確把握戒毒人員“違法者、受害者、病人”的三重屬性,以強化關懷救濟、體現治病救人為重點的服務型執法新理念,提高戒毒工作法制化水平。著力規范化執法行為,建立健全戒毒人員從入所到出所各個環節的執法標準,嚴密程序,細化流程,減少執法隨意性。提高執法透明度,加大所務公開力度,將有關執法工作信息公開,自覺接受社會的監督,不斷提高執法公信力。

五是適應改革轉型,提高信息化建設應用水平。以構建“211”信息化功能體系為重點,推進場所指揮中心、安防管理平臺、戒治管理平臺和綜合數據庫建設,著力提升信息化應用效能和管理水平,實現工作流、信息流、管理流的深度融合;進一步加強裝備管理,完善制度,規范流程,全面提升裝備保障水平。

篇7

近年來,全省各級政法綜治部門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創新社會治理引領平安建設,以平安建設承載社會治理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我省綜治工作績效和公眾安全感連續多年位居全國前列。但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隨著經濟體制、社會結構、利益格局、思想觀念的深刻變化,社會治理面臨著許多新課題、新挑戰。作為東部沿海發展較快的地區,我省社會治理領域遇到的問題比較早、比較多。近年來,受國內外各種復雜因素的影響,我省維護政治安全壓力不斷加大,反恐怖斗爭形勢嚴峻復雜,社會矛盾糾紛持續易發多發,治安要素管控難度明顯上升,網絡空間安全隱患更加凸顯。必須著力創新,切實解決上述諸多難題,深化平安江蘇建設。

黨的十以來,對創新社會治理、深化平安中國建設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中央和省委作出了一系列決策部署,歸納起來說,根本目標就是要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治理體制機制,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防范各類社會風險,增強社會發展活力,提高社會治理水平,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國家長治久安。重點工作包括健全社會治理格局、創新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完善社會矛盾多元化解機制、構建立體化信息化治安防控體系、加強安全生產體系建設、加強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激發社會組織活力、完善信息網絡管理等。把中央和省委的上述部署要求落到實處,必須轉變社會治理理念,做到“七個更加注重”,即:更加注重創新引領,把創新作為推動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工作的第一動力,大力推進工作理念提升和體制機制、方法手段創新,用創新的思路、改革的辦法解決問題、化解風險、應對挑戰。更加注重主動防范,增強工作預見性、前瞻性,從末端處理中發現前端治理中的普遍性、趨勢性問題,由側重解決顯性問題向著力解決深層次問題轉變,由被動處置向主動預測預警預防轉變。更加注重開放共治,有效動員社會各方積極投身社會治理實踐,激發起社會自治、自主、能動力量,推動社會管理體制向黨政主導、社會共治的社會治理體制轉變。更加注重資源整合,進一步整合社會治理力量資源、服務資源、政策資源、信息資源,提高工作要素集成度和綜合利用率,推進社會治理由單項突破走向整體推進、由分散建設走向融合發展、由局部見效走向全面提升。更加注重科技支撐,主動適應“大數據”、云計算時代的新形勢,加強整體規劃,推動社會治理信息系統建設和實戰應用,努力把信息化建設成果轉化為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的核心戰斗力。更加注重法治保障,善于從法治層面謀劃工作思路,善于通過法治方式預防化解矛盾,善于運用法律手段防范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善于建立健全法規制度規范社會治理各項工作。更加注重基層基礎,強化基礎性設施、基礎性平臺、基礎性機制建設,使基層社會治理工作有足夠的力量、有實體的平臺、有管用的機制,筑牢平安建設的根基。在具體措施上應著力推進五個方面工作創新:

創新升級立體化信息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堅持高起點謀劃推進,將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納入黨委政府的民生工程、實事工程,逐級認真研究制定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方案和年度實施計劃,特別是高標準研究制定技防城建設、技防小區建設、重點部位視頻監控系統建設等專項建設規劃。推動科技應用創新,以技防城建設為抓手,加快提檔升級步伐,著力推動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作,大力推進大數據指揮服務中心建設,完善“視頻+N”實戰應用機制。強化網絡社會服務管理,強化網上網下一體化防管措施,完善依法處理、輿論引導、社會面管控“三同步”機制。深化重點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整治,堅持層層掛牌督辦制度,堅決扭轉少數地區治安混亂現象,努力提高人民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

創新發展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按照“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進一步健全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綜治協調、有關部門負責、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的工作格局。促進多元化解方式健康發展,進一步加強和規范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工作,拓展司法調解范圍,促進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探索協商、中立評估、第三方調處等矛盾化解方式的運用,確保各類矛盾糾紛有適合的途徑得到及時有效預防和化解。搭建多元化解方式對接平臺,進一步推進縣鄉兩級調處中心規范化建設,加強訴調、檢調、公調、訪調對接以及專業性矛盾糾紛化解平臺建設,不斷增強預防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整體合力。完善多元化解工作制度,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分析研判機制,提升利用信息化手段開展分析研判的水平,真正做到對社會矛盾糾紛的及時發現、有效處置。

創新流動人口和特殊人群服務管理措施。創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完善流動人口居住證管理辦法,健全流動人口信息社會化采集機制,全面落實“以房管人”“以業管人”等措施。創新特殊人群服務管理,認真抓好近年來中央和我省出臺的特殊人群服務管理政策措施的落實,切實發揮政策的引導效應;完善特殊人群分類服務管理措施,以分級分類管控為基礎,區分不同類別、根據各自特點,分類施策、分級管控,促進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工作更加精細化、科學化;加強特殊人群服務管理隊伍建設,以專業化服務、社會化幫扶為支撐,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途徑,培育、引導社會組織為特殊人群提供針對性、綜合。

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進一步提升綜治中心規范化水平,認真落實中央綜治辦等部門下發的《綜治中心建設與管理規范》,堅持硬件建設標準化、組織機構實戰化、運行機制高效化、服務管理精細化、保障措施長效化,充分發揮綜治中心統籌力量、整合資源、協調指揮的作用。不斷提升網格化服務管理水平,充分整合網格內村(社區)干部、大學生村官等各類服務管理力量,明確網格員服務管理職責,切實提高服務管理效能。著力提升平安志愿服務社會化水平,通過建立平安志愿者聯合會、協會和分會等組織網絡,構建縱向覆蓋市縣鎮村四級,橫向拓展到城管、環保、教育、交通、住建、物業等行業的平安志愿者隊伍,最廣泛地動員組織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平安建設。

篇8

以小平同志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十二屆七次全委會和省、市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圍繞縣委提出的“兩年大跨越,再創新輝煌”的戰略目標,不斷向國內教育現代化一流水平邁進,以“推進全面優質化,實現教育現代化”為發展主題,扎實開展“全面提升素質年”,繼續推進“六大建設”,進一步解放思想、凝心聚力、攻堅克難、團結奮進,進一步提高均衡水平,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進一步實現優質教育,進一步彰顯和諧教育,努力辦好每一所學校,讓每一個適齡學生都能接受優質的教育,著力打響“學在長興”品牌,全面提升教育事業優質化、現代化水平。

二、工作目標

1.達到的水平性指標。

提高教育普及水平,小學、初中教育入學率分別達到100%和99.98%,三類殘疾兒童入學率達到100%,幼兒學前三年入園率達98%,小學、初中、高中在校生鞏固率分別達到100%、99.98%、99%,初中畢業生升高中段比例達到97%以上,普職比繼續保持1:1;農村勞動力受訓率和城鎮職工全員培訓率分別達到35%和10%以上。提升學校管理水平,平安校園創建達標率100%,全年無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學生非正常死亡率控制萬分之0.6以下,學生違法犯罪率控制在0.03%以下。

2.完成的重點任務。

二是提升隊伍素質。完善選人用人機制,提高教育管理者隊伍素質;合理補充教師數量,改善教師隊伍結構;完善教師培訓機制,提升教師整體專業化水平;開展主題教育活動,提高師德水平;規范幼兒在編教師招聘工作,吸收優秀人才服務幼兒教育;建立教師有序流動機制,優化教師資源配置。

三是深化教育改革。深化基礎教育、中職教育的課程改革;完善中考制度,示范高中招生指標向初中分配的比重提高到50%;有計劃地開展崗位設置管理改革;積極穩步推進“國有民辦”學校體制調整;多形式推進教育開放。

四是提高教育質量。素質教育全面深化,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高考上線率和本科上線率繼續保持全市領先水平;優化教學過程管理,全面實施“輕負擔、高質量”教學,加強學校文化建設,豐富教育發展內涵。

六是提高服務能力。職業教育主動對接鄉鎮、企業,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拓展合作辦學領域,加強與企業的合作;加強對職業類學生的創業思想、敬業精神、職業道德的培養與技能培訓,提高就業檔次,鼓勵創業積極性。職業、成人教育主動服務“三農”,繼續實施農民學歷提升工程,加強農村高技能人才培養、農村實用技術培訓與推廣工作的力度。

三、重點工作及措施

(一)促進教育發展均衡,進一步提高科學發展水平

加強調研,認真規劃,加強教育均衡化建設,縮小各類教育之間、城鄉之間、校際之間、學科之間、班級之間、教師之間的差距,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1.認真總結規劃,科學協調發展。認真總結“十一五”期間長興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經驗,以高水平實現區域教育基本現代化為總體目標,科學制定 “十二五”時期長興教育事業發展規劃,鞏固提升義務教育水平,加快推進學前教育發展,全面優化普通高中教育,做優做精職業教育,拓展成人教育,推進社區教育,規范民辦教育,實現長興教育齊頭并進的態勢。

2.落實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發展。進一步完善“以縣為主”的教育管理體制,依法落實教育經費“三個增長”,不斷提高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公共教育資源更多地向薄弱學校傾斜;全面落實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健全愛心助學機制,規范職業學校獎學助學制度;認真做好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工作。

3.優化資源配置,改善辦學條件。制定學校建設規劃和實施方案,合理調整學校布局。教育經費更加注重向農村學校和教育裝備的投入;扎實完成縣教育重點基礎設施建設任務,改善辦學條件;以實施省“新一輪教育四項工程”和市“三進工程”為抓手,開展標準化學校創建,完成16所中小學塑膠跑道改造工程;落實新一輪職業教育“六項行動計劃”配套經費;扎實推進“校安工程”;完善學校資產管理機制;實施標準化圖書館、標準化計算機室、標準化實驗室建設,加快條件裝備和信息化建設。

篇9

一、總體要求

(一)基本原則

市場主導,需求引領。發揮市場在人力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面向多樣化、多層次人力資源服務需求,鼓勵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專業化、規范化、標準化優質高效的人力資源服務。

鼓勵創新,提升服務。強化科技支撐,鼓勵發展新興服務業態,開發服務產品,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提升人力資源服務供給水平。

深化改革,增強活力。加快人力資源市場體制改革,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增強行業發展的內生動力。

依法管理,規范發展。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強宣傳引導,堅持促進發展與規范管理兩手抓,在鼓勵發展的同時,保障市場規范運行。

(二)發展目標

到2020年,建立健全專業化、信息化、產業化、國際化的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實現公共服務充分保障,市場經營逐步壯大,高端服務業務快速發展,服務社會就業創業與人力資源開發配置能力明顯提升。

――規模逐步壯大。人力資源服務業結構更加合理,服務主體進一步多元化,各類業態發展協同性進一步增強,從業人員達到50萬人,產業規模超過2萬億元。

――服務能力明顯提升。人力資源服務市場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升,服務產品日益豐富,服務質量顯著提升,規模化、品牌化和網絡化水平不斷提高。

――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統一規范靈活的人力資源市場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充滿活力,政策法規體系、誠信服務體系、服務標準體系基本建立,監管機制規范高效。

二、重點任務

(一)發展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

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構建多層次、多元化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集群,增加人力資源服務供給。支持通過兼并、收購、重組、聯盟、融資等方式,重點培育一批有核心產品、成長性好、競爭力強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集團,發揮大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綜合功能。鼓勵發展有市場、有特色、有潛力的中小型專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積極發展小型微型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到2020年,重點培育形成20家左右在全國具有示范引領作用的龍頭企業和行業領軍企業。

(二)增強人力資源服務創新能力

實施人力資源服務能力提升計劃,推進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管理創新、服務創新和產品創新。鼓勵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設立研發機構,加強人力資源服務理論、商業模式、關鍵技術等方面的研發和應用,豐富服務渠道和服務模式。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業信息化建設,鼓勵運用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推動人力資源服務業務應用和移動互聯網的進一步結合。培育服務需求,鼓勵用人單位通過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引進高端急需緊缺人才和購買專業化的人力資源服務。引導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格局,細化專業分工,向價值鏈高端延伸,重點鼓勵人力資源外包、高級人才尋訪、人才測評、人力資源管理咨詢等新興業態快速發展。

(三)培育人力資源服務品牌

鼓勵企業注冊和使用自主人力資源服務商標,開展自主品牌建設,形成一批知名企業和著名品牌。支持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參選本地區服務業重點企業名錄。建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分類和評估指標體系,組織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水平等級認證工作。舉辦人力資源服務供需對接、服務產品推介等活動,搭建人力資源服務品牌推廣平臺。

(四)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業集聚發展

加強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的統籌規劃和政策引導,依托重大項目和龍頭企業,培育創新發展、符合市場需求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形成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樞紐型基地和產業創新發展平臺。加強園區建設,完善和落實產業園扶持政策,加大招商力度,充分發揮園區培育、孵化、展示、交易功能,促進人力資源服務業集聚發展和產業鏈延伸。加強園區管理,制定完善園區管理辦法。重點在全國范圍內建設一批有規模有影響,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

(五)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業人才隊伍建設

加大人力資源服務業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引進力度,將其納入相關人才計劃和人才引進項目,享受相關優惠政策。實施人力資源服務業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經營管理人員研修培訓,依托著名高校、跨國公司,建立人力資源服務培訓基地和實訓基地,多層次、多渠道培養和引進人力資源服務業急需的高層次人才。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業專業技術人員繼續教育,納入專業技術人才知識更新工程。完善人力資源服務業從業人員和相關服務領域的職業水平評價制度,加大職業培訓力度,提高從業人員專業化、職業化水平,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人力資源服務業人才隊伍。

(六)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業管理

依法實施人力資源服務行政許可,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將設立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許可由工商登記前置審批改為后置審批,優化流程,提高效率。探索建立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和經營異常名錄等制度。深入推進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誠信體系建設,健全誠信管理制度。加快人力資源服務標準化建設,建立健全包括基礎術語、機構評價、服務規范、人員資質、服務技術在內的人力資源服務標準體系。鼓勵各地和行業協會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新興業態標準的研究工作。建立人力資源市場信息共享和綜合執法制度,充分利用信息跟蹤、市場巡查、受理投訴舉報等監管手段,加大監管力度。

(七)推進公共服務與經營分離改革

深化人力資源市場體制改革,實現人力資源市場領域的管辦分離、政企分開、事企分開、公共服務與經營分離。推進政府所屬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設立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脫鉤,鼓勵以委托經營、公司性改造、吸引社會資本等多種方式,推行產權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真正成為自主經營實體,加快社會化、市場化改制步伐。對具有經營優勢的,要注意保持服務品牌,鼓勵其做大做強,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八)夯實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基礎

完善行業統計調查制度,逐步建立科學、統一、全面的人力資源服務業統計制度,建立覆蓋各級的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數據庫,加強數據的分析與應用。定期人力資源服務業行業發展報告,引導行業發展。培育發展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協會組織,充分發揮行業協會在行業代表、行業自律、行業協調等方面的功能。加強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理論研究和宣傳,擴大人力資源服務業的知名度、美譽度和社會影響力。

三、政策措施

(一)加大財政支持力度

研究通過中央財政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國家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對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生產業創新團隊給予支持。有條件的地方也應通過現有資金渠道,加大對人力資源服務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并探索采取政府股權投入、建立產業基金等市場化方式,切實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二)落實稅收優惠政策

加快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改革,消除人力資源服務中間環節的重復征稅問題。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的總、分機構不在同一縣(市),但在同一省(區、市)范圍內的,經省財政、稅務部門批準,可由總機構匯總申報繳納增值稅。符合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免稅條件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提供離岸服務外包業務免征增值稅。在國務院批準的21個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內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符合現行稅收政策規定的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條件的,經認定后,可按規定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三)拓寬投融資渠道

鼓勵符合條件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進入資本市場融資,支持符合條件的人力資源服務企業上市或發行集合信托以及公司債、企業債、集合債、中小企業私募債等公司信用類債券融資。進一步放寬人力資源服務業的市場準入,鼓勵各類社會資本以獨資、合資、收購、參股、聯營等多種形式,進入人力資源服務領域,提高人力資源服務領域的社會資本參與程度。

(四)完善政府購買人力資源公共服務政策

各地要從實際出發,逐步將適合社會力量承擔的人力資源服務交給社會力量。要穩步推進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人力資源服務,研究將人力資源服務納入政府購買服務的指導目錄,明確政府購買人力資源服務種類、性質和內容,并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及時進行動態調整。通過競爭擇優的方式選擇承接政府購買人力資源服務的社會力量,確保具備條件的社會力量平等參與競爭。要建立健全政府向社會力量購買人力資源服務各項制度,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加強監督檢查和科學評估。

(五)擴大對外開放與交流

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穩步推進人力資源市場對外開放,積極構建公平穩定、透明高效、監管有力、與國際接軌的人力資源服務業外商投資管理體制。深入推進與香港、澳門、臺灣地區的人力資源服務合作。鼓勵有條件的本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走出去”,與國際知名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合作,在境外設立分支機構,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積極參與國際人才競爭與合作。

篇10

今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指導思想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深入推進政法三項重點工作為主線,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創和諧、創滿意、創品牌”為工作目標,以“務實、創新、高效”為工作要求,以抓規范、破難題、強基礎、促提升為著力點,大力實施“1055”計劃,即:實施“十大項目”、構建“五大體系”、打造“五化格局”,不斷提高司法行政工作的科學化水平,為“三生融合·幸福__”建設創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以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十勝利召開。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工作要求,__年著重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重點,強力推進“十大項目”建設

根據__年全市司法行政工作思路,我們確立了“十大項目”重點工作,并以此推進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的全面落實。

1.人民調解機制創新項目。加強村、居、企業、集貿市場、外來人口聚居地以及接邊毗鄰地區等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基本實現人民調解組織全覆蓋。繼續深化行業性專業人民調解組織建設,在市、縣兩級全面建成勞動人事爭議人民調解工作機制。實現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工作組織在縣級層面的覆蓋率達80%以上。全年鄉鎮、街道、村居人民調解組織的調解成功率要達到98%以上,行業性專業調解人民調解組織的調解成功率達90%以上。

2.城鄉社區法律顧問制度創新項目。深入宣傳建立農村法律顧問制度的重大意義,積極與有關部門對接,將農村法律顧問制度工作列入“平安城市”創建、綜合治理、新農村建設等重點目標考核體系,__年在去年基礎上增加10%,即完成全市90%的村居建立有償法律顧問制度,簽訂顧問合同,由市縣兩級政府購買服務。

3.法律服務進政府載體創新項目。爭取市政府發文,在市、縣兩級政府及其部門、部分鄉鎮(街道)建立有償法律顧問制度,制定相應的操作指引和考核辦法。__年,要確定市政府及*個縣級政府、70%的部門、30%鄉鎮建立有償法律顧問制度。

4.公證服務城鄉統籌方法創新項目。__年底,實現涉農公證業務年增長率達5%以上;充分發揮農村公證法律服務隊伍作用,在重點鄉鎮設立公證聯系點,指導農村公證信息員提供公證咨詢、資料初審等服務;公證服務城鄉統籌綜合改革專題法律宣傳村居覆蓋率達100%;監督公證機構落實上門服務、電話預約、法律援助等便民惠民服務。

5.法律援助惠民服務方法創新項目。加快法律援助“三個網絡平臺”建設,借助互聯網絡提高法律援助審批、指派工作效率、降低依法維權成本。至年底要在市、縣兩級12家法律援助中心全部建成“三個網絡平臺”,網絡咨詢和網絡申請量要比上年有增長,網絡咨詢服務要實現微博化、即時化、互動化,網絡申請要實現零等待、零遺憾、零投訴。

6.社區服刑人員、刑釋解教人員管控機制創新項目。探索分類矯正方法,充分發揮信息化管理平臺的功能作用,強化管控措施。繼續深化刑釋解教青少年“導航工程”,切實落實“一助一”、“多助一”等結對幫教措施,建立和完善社會幫教機制。社區矯正對象的重新犯罪率控制在0.9%以內,刑釋解教人員的幫教率達到95%以上,重新犯罪率控制在3%以內。

7.“六五”普法宣教平臺創新項目。全面實施“六五”普法規劃,深入開展“法律六進”活動。開展“六五”普法骨干培訓,組織一次市管領導干部法律知識考試,評選20名市級優秀法制副校長。組織“六五”普法講師志愿團為全市1000家以上的企業舉辦法治講座。

8.勞教人民警察職業化建設模式創新項目。加強專業化、正規化建設,大力開展崗位練兵。推進隊伍專業、知識結構合理化,核心專業人員比例達到75%。著力提升把握運用法律政策能力、群眾工作能力、信息化實戰應用能力、突發事件處置能力和輿論引導能力,有效應對場所安全穩定對執法水平的考量。全面加強隊伍的思想政治、業務能力、紀律作風、先進文化建設,更好地擔負起職責使命。

9.司法行政信息化管理創新項目。建設基礎網絡平臺,建成一個B級標準化機房;升級改造局機關局域網;依托電子政務外網建立全面覆蓋市局、縣(區)局、基層司法所三級的專 線網絡。建成數據資源中心,建設完成司法行政基礎資源庫,以及包括相關業務在內的的業務信息資源庫。建設應用軟件系統,開發建設司法行政相關業務應用管理系統,完善OA系統功能,力爭實現公文流轉無紙化。

10.司法行政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根據中央和省市關于司法業務用房基礎設施建設要求,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支持,加強我市司法行政業務用房建設。__年,市本級司法行政業務用房改建工程完成投資額__萬元,完工并投入使用;市勞教所勞教綜合業務用房工程計劃總投資__萬元,年內完成25%的投資量,兩年內完工并投入使用;協助瑞安、文成兩地完成辦公大樓建設,促成蒼南縣司法行政辦公用房動工新建。

(二)拓面提質,全力推進“五大體系”建設

1.健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體系,在優化法治環境上取得新突破

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充分發揮法制宣傳在維穩中的先導性作用,全面落實“六五”普法規劃,不斷擴大普法教育的實效性和覆蓋面,努力提高市民法律素質和依法辦事能力。

一是要全方位開展法制宣傳。圍繞服務保障“三生融合幸福溫州”建設,進一步深化法制宣傳“六進”活動。深入分析普法工作的特點和規律,進一步完善各類普法對象學法制度。尤其是要針對不同行業和對象的特點與需求,實行錯位普法和差別普法,加強各類重點對象普法工作,尤其要做好涉及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項目、重點工程、重點領域的專項法制宣傳工作。開展學法用法示范推進工程,打造主題鮮明的“六五”普法示范單位,全年培育學法用法模范公務員10名,示范基層站所30家,先進企業15家。

二是要多渠道加強普法陣地建設。加強鄉、村,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發揮好農村法律顧問作用;要依托工業園、企業集中區,加強企業法制宣傳教育陣地建設,建立完善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學法用法考試制度,抓好外來務工人員法制宣傳教育;加強青少年學法用法實踐活動,打造法律知識教育、法治實踐、法治文化展示“三合為一”的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進一步提高建設數量和質量;要放大法治文化品牌效應,培育一批有特色、有品味的法治文化示范點,將法制元素融入到公園、廣場、街區、市場等群眾的駐足點,__年要實現全市各縣、經濟技術開發區至少擁有一個綜合性法治文化陣地;要創新法制宣傳載體,充分發揮普法網、手機短信、LED顯示屏等法制宣傳陣地作用,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法治名言、警句、動漫,提高法制宣傳教育的滲透力和影響力。

三是高質量推進依法治理工作。認真貫徹依法治國基本方略,規范、科學、有序地開展多層次、多領域的依法治理工作。要繼續推進地方、基層和行業依法治理,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促進法治政府建設。要繼續加強行業依法治理,針對群眾特別關注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活動。要在現有的基礎上,把基層民主法治創建與城鄉統籌發展、新農村建設等工作結合起來,進一步深化民主法治村的建設和申報工作,深化創建工作動態考評機制,全面提升創建工作質量。

2.完善人民調解工作體系,在有效化解矛盾糾紛上取得新突破

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繼續深入貫徹《人民調解法》,進一步完善以人民調解為基礎的大調解機制建設,深入推進“三調對接”和各類專業調解組織發展,加強對矛盾糾紛的排查化解,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一是要夯實基礎,完善人民調解網絡。以司法所規范化建設為龍頭,積極推進直派司法所外觀形象標識規范化建設,年底前全市累計完成建設率達80%以上,積極開展省級(星級)規范化司法所創建工作,年底前累計完成創建率達司法所總數的50%以上。進一步完善人民調解工作體系,鞏固村、居調委會等傳統人民調解組織,繼續做好婚姻、家庭、鄰里、宅基地等傳統社會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深化區域性人民調解組織建設,不斷拓寬人民調解工作覆蓋面,重點健全開發區、工業園區、城鄉結合區以及新興行業、新社會組織等專業性、行業性、聯合性人民調解組織,推進調解工作專業化、職業化、社會化。在做好常見性、多發性矛盾化解的同時,重點解決由城鎮化、工業化、市場化等引發的熱點問題,推進醫療糾紛、勞動爭議、交通事故糾紛、物業糾紛等行業性專業人民調解組織建設,推動人民調解工作向容易引發人民內部矛盾的領域延伸,著力構筑第三方參與的矛盾調解機制。

二是要拓展領域,創新人民調解機制。建立完善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機制,積極開展矛盾糾紛“大排查、大調處”專項活動,努力使各類矛盾糾紛早發現、早化解。要健全完善村、鄉鎮調解組織之間,司法行政法律服務中心與調解組織之間的溝通協調機制。要以健全完善行業性專業調解機制為重點,著力構建多方位的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的“大調解”工作格局,在鞏固完善醫調、訴調、警調、交調、檢調五大銜接機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健全司法行政機關和人民調解組織與勞動保障、勞動仲裁、、民政等部門的聯動聯調機制,進一步形成化解社會矛盾糾紛的合力。

三是強化保障,加強人民調解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探索完善分級培訓機制,認真組織實施培訓規劃,大力加強對人民調解員的業務培訓,實行全員輪訓。大力開展“爭當人民調解能手”活動,引導激勵廣大人民調解員提高調解能力。大力推進專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進一步落實人民調解員持證上崗制度,優化人民調解員隊伍結構。同時要進一步加大保障力度,推動人民調解工作經費、人民調解委員會補助經費、人民調解員補貼經費等各項經費的落實,完善人民調解“以獎代補”激勵保障機制,為人民調解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3.構建一體化法律服務體系,在服務經濟社會發展上取得新突破

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充分發揮法律規范經濟行為和社會秩序的作用,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大力加強法律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推進法律顧問工作制度,提升城鄉一體化法律綜合服務能力,更好地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法律服務的新需求。

一是 要不斷提升法律服務水平。重點是要深入開展“法律服務五進”活動。要圍繞“十二五”時期政府投資規劃,積極為重大投資建設項目和重點工程建設招標投標、征地拆遷、安全生產等提供全程法律服務, 做好政府決策風險評估的智囊團。要開展企業法律服務升級行動,圍繞防范和化解經濟運行風險,以企業“法律體檢”為平臺,為1200家企業開展深度法律服務。開通公證服務中小型企業綠色通道,公證機構走訪中小型企業100家以上。圍繞城鄉統籌發展,推動律師法律服務進村入戶,為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綜合改革等提供法律服務。推進公證服務城鄉統籌綜合改革,主動為村房“兩改”、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農村金融業創新發展以及農村社會組織等事項提供優質高效的公證法律服務。進一步加強司法鑒定機構規范化建設,努力提高司法鑒定規范化水平和社會公信力。

二是要加快構建法律顧問體系。要切實增強工作的主動性,扎實推進政府法律顧問、企業法律顧問、鄉村法律顧問等多層面的法律顧問體系建設。切實做好政府法律顧問工作,推薦優秀律師擔任各級政府、部門的法律顧問,政府參與行政訴訟和民事案件的處理,為政府重大決策、行政行為及重大合同行為提供法律意見,促進政府依法行政。深化鄉村(社區)法律顧問工作,進一步健全鄉村法律顧問目標考核制度、定期服務制度、工作交流制度,推動規范運行。著眼農村社會管理創新需求,努力為村級組織提供法律咨詢,為基層組織決定重大事項進行法律論證。深入探索“法企”對接的新形式與新途徑,向企業推薦合適的法律顧問人才。

三是要深化法律服務惠民措施。繼續健全完善“一小時法律”援助服務圈建設,進一步降低法律援助門檻,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法律援助平臺網絡體系。至年底,要在90%的行業性專業調委會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賦予工作站初審權,實現工作站和援助中心的網絡審批,進一步提高法律援助工作效率,降低依法維權成本。要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合作,認真部署開展”法律援助服務為民創優年”等主題活動,提高法律援助工作的影響力和實效性。要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質量監管體系,不斷完善法律援助辦案質量考核標準和獎懲制度,提高辦案質量和服務水平。深入推進公證機構規范化建設,加大便民惠民力度,公證服務窗口設立電子屏幕、叫號系統的公證處要達到30%以上,公證法律援助做到應援盡援。

4.打造新型化教育管控體系,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上取得新突破

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堅持“首要標準”,著力把握工作規律,構建安全穩定長效機制,推進公正廉潔執法,提高教育改造質量,不斷提升對勞動教養人員、社區矯正人員和刑釋解教人員的管控水平。

一是加強精細化勞教監管體系建設。認真貫徹勞教工作方針,大力加強場所規范化管理和安防一體化建設,確保勞教場所的持續安全穩定。加強場所布局和設施建設,啟動勞教業務用房和墻建設工程,提升場所內部正規化管理水平,積極開展現代化文明監所創建工作。要突出思想教育在教育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全面推進勞教人員法制、道德、文化、勞動教育,加大勞教人員職業技能培訓力度,出入所教育接受率要達100%。不斷健全完善教育矯治工作體系,把心理矯治教育工作,進一步向深度和廣度推進。積極利用社會資源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幫教,特別是做好重點勞教人員的幫教工作。認真貫徹落實《禁毒法》,依法開展強制隔離戒毒和戒毒康復工作,不斷創新勞教戒毒工作新模式。

二是加強規范化社區矯正體系建設。進一步理順社區矯正工作體制,形成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司法行政機關組織實施、相關部門協作配合、司法所具體執行的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建立健全社區矯正運行機制,落實相關部門的責任。健全完善社區矯正信息化平臺建設,重點完善系統建設,擴大覆蓋面,提高定位率,充分發揮區域監管、信息交互、警示告知、檔案管理、考核管理等五大功能的作用,建立并推廣使用社區矯正對象定位手機聲紋識別系統,提高動態管控能力。深入開展心理矯治,強化監管措施落實,認真開展危險性評估,不斷提高矯正質量,防止再次違法犯罪,杜絕重大刑事案件發生。加強社區矯正專業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三支隊伍建設,在全市11個縣建立社區矯正駐法院工作室,在全市有5名以上社區服刑人員的村居建立工作站,按1:1的比例建立社區矯正志愿者隊伍,按20:1比例建立專兼職社區矯正工作者隊伍。

三是加強社會化安置幫教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工作管理體制,強化安置幫教工作責任機制,落實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強化刑釋解教人員銜接管理,做好歸正人員的銜接工作,進一步落實“一幫一”、“多幫一”責任幫教制度。加大科學幫教、聯合幫教力度,深化刑釋解教人員分類分層次管理。加強刑釋解教人員過渡性安置基地建設,確保每個縣不少于5個,構建“銜接規范化、幫教社會化、安置市場化、管理信息化”的安置幫教工作新格局,有效預防和減少重新違法犯罪。

5.拓展“一站式”服務體系,在司法行政法律服務中心效能發揮上取得新突破。進一步加強對中心運行規律的研究,按照“內部職能融合”的原則,整合法律援助、律師、公證、司法鑒定等法律服務職能資源,集成人民調解、法制宣傳、社區矯正等司法行政職能要素,在統一的平臺上為群眾提供各類法律服務;按照“組織體系鏈接”的要求,加強與各類法律服務機構和鄉鎮司法所、村人民調解委員會、法律援助工作站、社區矯正工作站等基層司法行政組織的業務對接,實現服務分解、案件分流,擴大中心的運行效能和輻射效應;按照“橫向聯動拓展”的思路,積極引入行業性專業人民調解組織,集中受理調處有關醫療、交通事故、勞資等矛盾糾紛;協調工青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等部門在中心設立接待窗口,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要素集成、部門聯動”的科學工作體系。牢牢把握中心公益、專業、便民的性質,創新工作機制,規范服務的內容和標準,確保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努力為廣大群眾提供“窗口化”、“一條龍”、“一站式”的法律服務,真正把司法行政法律服務中心打造成為司法行政機關創新社會管理、服務人民群眾的“第一窗口”。

(三)強化保障,著力構建“五化”工作新格局

面臨新形勢、新任務,全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切實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緊緊圍繞我市改革發展穩定民生大局,整合職能,發揮優勢,不斷創新工作理念、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著力形成“以項目化為抓手、以品牌化為引領,以信息化為支撐、以規范化為目標、以專業化為保障”的工作格局。

1.以項目化為抓手,推進各項工作強責提速。今年,市局在局機關開展了“互學互比”活動,要求各處室結合工作實際,申報本處室的“爭先創優”項目,并將項目實施情況作為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在此基礎上,市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篩選確定了全市司法行政工作“十大項目”。這些工作的完成落實情況,事關年度全市司法行政工作的成效和考績的實效。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高度重視,實行嚴格的目標管理責任制,按照工作項目化、項目具體化的要求,明確責任部門和責 任人,制訂詳細的工作方案和進度計劃,分解、細化、量化工作內容和要求,明確完成工作的時間節點,嚴格落實分階段目標的要求,確保年度重點項目的有效落實。市局將進一步強化考核考績工作的導向作用,研究制訂對縣局和市局機關職能處室的考核新辦法,各縣局也要出臺相應的考核辦法,實現以考核促工作,以工作促發展。同時,各縣局也要根據本地司法行政工作實際,積極開展項目化建設,通過搭建項目工作平臺,將重點工作以項目化來設置,進一步健全體制機制,以項目帶動、靠項目創新、用項目落實,使司法行政各項工作更具系統性、創新性和長效性,成為黨委、政府年度工作的一大亮點。

2.以品牌化為引領,推進各項工作進位升級。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有品牌才有說服力。實施品牌化就是要通過樹典型、帶全面,抓示范、促一般,實現面上工作進位升級,整體推進。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通過推進品牌化建設,以“創和諧、創品牌、創滿意”為總要求,深入挖掘自身優勢,科學整合職能資源,把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納入品牌的大旗下,推進工作出亮點、樹品牌、顯特色,發揮品牌示范引領作用,促進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一是要引領思想,樹立品牌意識。思想是行動的先導。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通過深入抓好品牌項目論證、品牌打造規劃、品牌服務實施等環節的思想發動,使每名司法行政干部掌握工作品牌的內涵和特征,使他們形成較強的出精品、樹形象、作表率的意識,自覺積極投身到品牌創建活動中去。二是要引領行動,強化品牌運作。各地要正確把握司法行政工作的定位,找準本單位服務中心大局、維護社會和諧、服務弱勢民生、加強自身建設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提煉確定好品牌主題。同時,要積極有效地運作品牌,用品牌標準來開展工作,用品牌形象來接受監督,用品牌服務來吸引群眾,用品牌效應來拓展司法行政工作的作為空間,實現司法行政各項工作的整體推進。三是要引領成效,做好品牌宣傳。我們要在培育品牌、爭創品牌、叫響品牌的過程中,充分運用信息簡報、宣傳欄、網絡平臺、新聞媒體等各種載體,進行公示、宣傳、推介,使司法行政工作品牌為廣大群眾了解和熟悉,不斷擴大司法行政工作的社會影響面,塑造司法行政良好社會形象。

3.以信息化為支撐,推進各項工作提能增效。當前,我市司法行政部門在信息化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軟硬件建設相對滯后、基礎人才缺乏、經費投入不足等實際問題和困難,制約了司法行政工作進一步提能增效。今年市局將積極適應信息化發展趨勢,把信息化建設作為“十大項目”之一大力推進,來解決這一制約工作發展的瓶頸問題,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機關工作效能。一是要夯實基礎,加強網絡系統建設。要開展市局機關機房和數據中心建設,建成一個B級標準化機房。要加強網絡建設,實現全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專網互聯互通,同時依托電子政務外網建立一個三級聯通的穩定、安全、高效的專線網絡。二是優化資源,加強數據資源中心建設。建立一個能夠全面滿足全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數據交換的數據中心,進一步整合信息資源、行業資源和行政資源,全面提高司法行政信息資源綜合開發利用水平,形成全員應用、資源共享的信息化工作格局。三是要深化應用,加強業務軟件系統建設。緊密結合司法行政各項工作實際,建設司法行政信息網絡應用平臺,不斷加強對司法行政基本情況信息管理、業務流程管理和日常司法行政工作管理,讓信息化應用真正融入到司法行政工作的每一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