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經濟發展范文
時間:2023-07-24 17:21:01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林經濟發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農村;林業;經濟
發展農村林業經濟,調整產業結構,是提高農民收入、提高農業效益的重要措施,同時發展農村林業經濟也為糧食生產提供安全保障。因此,發展林業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1林業是種植業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
隨著林業六大重點工程的實施,各地農村通過人工造林、退耕還林,實行農林間作、套種等立體林業開發措施,大力發展工業原料林、茶、桑、干鮮果品、森林蔬菜、食用菌類、中藥材、竹藤和花卉等生產,林業種植業產值在農林種植業總產值中的比重不斷提高。目前,我國農村種植業結構調整的基本方向是由傳統的以糧食作物-經濟作物為主的野二元結構冶向由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并舉的野三元結構冶轉變。野三元結構冶種植,是在確保糧食生產,統籌兼顧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生產發展,形成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飼料作物協調發展的種植格局。在構建種植業野三元結構冶體系中,林業的作用非常重要。
2林業為糧食生產提供生態安全保證
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歷年不完全統計,年均流失土壤50億t,損失耕地7萬hm2,造成生態惡化,洪澇災害連年發生,嚴重制約著農業生產和社會經濟的發展。森林在含蓄水源、調節氣候、減少水土流失、改善環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積極發展林業能夠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一是森林改善環境的功能,有利于減少自然災害的發展,使農業生產獲得高產穩產。研究表明,農田防護林能使糧食平均增產15%~20%[1-2]。二是農村林業的主要方式是建立農田防護林和實行野四旁冶綠化,不與農作物爭水、爭田、爭肥,林中落葉及林下微生物還能夠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肥力。三是國家相繼開展的生態工程及綠色通道建設項目,是農業發展的有力促進因素。國家實施了三北防護林體系等生態工程建設,通過植樹造林、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生態治理,改善了生態與環境。沙地變成了農田、牧場和果園,過去受風沙侵襲和干熱風危害、產量低而不穩農田受到林網的保護,糧食產量普遍增長,使退化、沙化的草場得以恢復。實施的綠色通道建設工程,將林業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建立了一批速生豐產用材林、工業原料和名特優經濟林基地,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都非常好。在阻擋風沙侵蝕和降低旱、澇等自然災害發生的頻率和危害程度,保護公路、鐵路、河渠、堤壩,保障通道暢通的同時,也為進一步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增加木本糧油和綠色食品生產,保障糧食安全和豐富食品結構
林業在增加優質木本糧油產品和綠色食品供給、優化和調整食物結構、保障糧食安全方面有重要的作用。我國耕地少、人口多,因此糧食的安全供給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林業不僅在改良土壤、調節氣候、確保糧食穩產和增產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還可以提供木本糧油、干鮮果品、森林蔬菜及食用菌等綠色食品,對保障糧食供給安全和改善國民食物結構、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具有重要作用。我國擁有豐富的可食性生物資源,野生淀粉植物約300種,如橡子粉;已經開發利用的木本糧食100多種,如板栗、柿子、棗等;野生油植物約有400種,初步查明含油40%以上的約有300種,能夠食用的約有50種,如光皮樹、核桃、油茶、橄欖、文冠果等。葉蛋白植物資源十分豐富,豆科植物有1252種,禾本科植物約有1200種,主要有刺槐等。此外,油橄欖、棕櫚等經濟林可以利用條件較差的宜林荒山荒地種植,投入比糧食生產成本低,效益較高,為國內外市場提供可觀的優質木本糧油產品。
4林業為畜牧業生產安全提供生態保障
林業與畜牧業發展密切相關,牧區防護林,特別是速生灌木林可以維護和改善牧區草場的生態狀況,增強抵御風沙干旱災害的能力,為畜牧業的生態安全提供可靠的保障。同時,發展牧區林業,以林育草,以林保畜,保障和促進畜牧業的可持續發展。實踐證明,林業的發展對于農區、農牧交錯區和純牧區的畜牧業發展具有不同的保障作用。在半農半牧的農牧交錯區,發展林草間作,以林育草,以林保畜。一般林地幼林階段可以林草間作,割草舍飼,成林后可以在林下放牧,林地就是上好的牧場。林下種草放牧還可以促進林木生長。森林可以抗寒防暑,為畜類生長提供良好的環境。防風沙和抵御寒冷,又是防暑的有效屏障。因此,林牧結合是促進牧區生產力不斷提高的可靠保障。
5農村林產品加工業為農民就業增收提供機會
林產品加工對勞動力的需求量非常大,能夠為農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隨著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林業發展的快速發展,特別是非公有制林業發展,農村林產品加工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比重不斷上升。科學技術和工業的發展,進一步推動了森林資源的深度開發、多層次加工利用,已形成了木材加工、造紙、人造紙、林產化工、林果及飲料生產、山野菜、食用菌、飼料工業等加工體系及產業鏈,為農村勞動力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增收機會[3-4]。
6參考文獻
[1]呂彪.龍江縣六合村生態園區建立模式的效益分析[J].防護林科技,2006(5):54.
[2]盧林,王二強,龐靜靜,等.園林樹木凍害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討[J].現代園藝,2007(3):33-35.
[3]彭揚,丁黨生.論林業在我國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J].長江論壇,2009(1):32-39.
篇2
關鍵詞 臨安市;山區;農業特色經濟;休閑農業
一、引言
臨安市位于浙江西北部,東鄰杭州,西接黃山,南連富陽、桐廬和淳安,北靠安吉,地域面積3126.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積2689平方公里,占86.2%,森林覆蓋率76.6%,是浙南典型的山區市。臨安市有“中國竹子之鄉、中國山核桃之鄉“之稱,并被評為全國生態示范市,全國優秀旅游市。臨安市政府一直以建設現代化生態名市、經濟強市為目標,一方面借助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生態優勢發展區域特色農業,通過實施“東竹西果“的區域布局,培育了竹筍、山核桃等農業特色主導產業,極大地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另一方面特色農業經濟的發展提高了該市環境質量,政府借機引導群眾進一步發展休閑旅游產業。憑借與杭州毗鄰的地域優勢,臨安市成功地發展了生態農業、休閑度假旅游業,成為了杭州的后花園。臨安市走上了特色農業促環保、生態優勢促經濟的良性發展之路,該市作為典型的山區市,其成功經驗具借鑒和推廣意義。
二、臨安農業特色經濟發展模式分析
(一)立足本地區資源優勢,逐步做大做強傳統農業產業
農業特色經濟的特色來源于自然環境、資源、技術、文化等因素。臨安市是典型的山區市, 九山一分田,山多田少,臨安市正是立足于其豐富的山區資源特色,規避農地較少的發展瓶頸,深入挖掘傳統產業,重點發展了竹筍、茶葉、蔬菜、瓜果、山核桃、畜牧、花卉、苗木產業,形成了“東竹西果、南桑北菜“發展格局,2004年實現農業產值18.3億元,目前產值超過全市總產值77%,占農民收入構成的80%。
在發展重點農業產業過程中,臨安市特別重視對其山區自然資源的利用。
1.重視高效益特色經濟林木發展
山核桃、香榧是我國特有經濟樹種,也是臨安市最具特色的經濟林木。臨安市政府看到了這兩種高檔經濟林木的開展潛力,因此將發展山核桃、香榧等特色經濟林作為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來抓。在開發原有山核桃、香榧等野生經濟林木的同時,政府鼓勵和扶持農民加大經濟林木的種植。2005年臨安市山核桃面積40余萬畝,占全國總面積的40%,產量占總產量的49.8%,山核桃生產經營水平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山核桃主產區13012戶收入超萬元,2159戶收入超5萬元,農戶收入的70%以上來源于山核桃,山核桃已成為浙西北山區脫貧致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經濟支柱。
2.促進竹筍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臨安作為典型的山區市,其境內擁有豐富的竹林資源,現有竹林面積99萬畝。但是由于不合理的高強度經營,導致大量竹林退化、污染嚴重、病蟲危害大、單位面積經濟效益急劇下降,嚴重影響了竹農生產積極性和經濟收入。因此政府加大了在竹產業上的投入,通過對重要竹品種---雷竹的退化機制研究,促進退化林地的改造,同時深入研究和選育新竹種,開發了觀賞竹的種植和繁育,并加大了竹產品加工工藝的研究投入。通過努力,臨安市成功地開拓了竹筍產業發展空間,既保持了原有的竹產業規模,使臨安成為全國最大的菜竹籃子,全國水煮筍加工出口最多的縣(市),也保障了臨安竹產業的可持續和新型化發展。
3.促進其他農產品的山區特色化發展
在將山核桃、竹筍等產業培育成特色主導產業的同時,臨安市因勢利導,利用山區的特有優勢,推出了高山蔬菜、高山花卉苗木等項目的開發。
臨安市內海拔在500~700m的農田面積有682.6hm2,海拔700m以上的農田面積有153hm2,累計835.6hm2。而海拔500m以上山區為夏季冷涼區,是發展高山蔬菜和花卉的理想區域。由于緊靠滬、杭、甬、寧等大中城市,臨安具獨特區位優勢,為高山林特產品的營銷提供了方便。目前臨安發展的高山蔬菜有番茄、四季豆、四季香菜、菠菜、辣椒、萵苣、日本生菜、西芹、馬蘭頭等大眾菜、優細菜以及蕨菜、香椿等特色菜。高山蔬菜質優、天然的優勢既補充了大中城市“夏淡“、“秋淡“市場,又迎合了目前飲食上的環保要求。而在海拔800米以上的農地,涼爽的氣候非常適宜生產反季節盆花、鮮切花和優質種球。目前臨安此類農地有近萬畝,發展了以石斛蘭、一品紅、仙客來、大花蕙蘭、蝴蝶蘭等為主的高山反季節盆花,以球根花卉百合、唐菖蒲為主的高山種球繁育及其鮮切花栽培,以及以三色堇、一串紅等為主的高山播種育苗培育的反季節花壇花等。臨安高山花卉業的發展是農業特色經濟的一條新路子,已成為農民就業和創收的新渠道。
此外,臨安在畜牧業發展上同樣利用了山區特色優勢,走“林牧復合“之路,在森林中生產綠色動物產品。如“森林牧業“基地潛川鎮,發展了森林散養蛋雞和竹雞、黃麂,并將豬、魚、雞的養殖結合起來,走生態養殖之路。新的養殖模式改變了以往單一結構的集約化飼養模式,并能合理利用山區的閑置山地、林地、荒田、山塘、水庫等自然資源,有利于生產出綠色、質優、價高的動物產品,對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發展農村經濟起到了推動作用。
(二)以科技為依托,走農業生態經濟產業化之路
通過政府的引導,臨安市確立了立足山區特色,發展山區農業特色經濟的方向。但是對于傳統產業如何提升與優化、如何發展環境友好型新型產業是臨安發展山區特色經濟過程中兩大問題,這也是國內山區縣市的共性問題。在實踐中,臨安市非常重視技術創新,依托科技創新,不斷完善區域科技服務體系,有效地解決了山區農產業在發展中遇到的眾多問題,使農村和農民真正享受到科技進步帶來的巨大利益。
1.注重對傳統產業的技術改造,實現重點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經濟林木和竹筍是臨安傳統特色產業,在迅速發展和壯大過程中,存在著一些技術瓶頸。如山核桃生產存在缺乏新品種,樹木軀干高、難以采摘,童期長導致培育期間加長等問題,嚴重制約了山核桃產量的提高和品質的改善,以及山核桃林地水土流失等,影響了山核桃產業的提升;香榧栽培品種單一、繁殖技術落后、造林成活率低,以及生長周期長等問題也限制了其規模化栽培。而竹筍產業發展最大的制約因素是竹林的退化問題。
為了對這些傳統產業進行改造,臨安市圍繞對傳統產業的提升開展了多項技術集成與綜合示范項目。
首先,重點研發與推廣山核桃新選品種、拉枝整形矮化、生態培育等技術,同時,推廣應用榧樹高接香榧技術,大力發展香榧。推動了臨安山區特色經濟林栽培良種化進程,實現生態、高效、安全栽培。此外,還對經濟樹木產品的深加工以及附屬產品的利用技術進行了研究和開發,以加工業帶動栽培,為經濟林木的規模化種植和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
其次,針對雷竹的退化,提出包括品種更新、土壤改良等相應的改造措施,建立了雷竹改造示范基地。同時還開展了夏、秋季優良筍用竹繁育和推廣,觀賞竹的繁育和推廣,開發了筍加工產品產業化的相關技術,對筍產品的殺菌工藝作了深入研究。這些研究的開展和技術的推廣,提高了竹產品質量,并為竹產業擴展了發展空間,有利于竹產業的高效可持續發展。
此外,集成農林復合經營技術、節水灌溉技術等高效生態農業技術的推廣和示范對提升與優化傳統產業也起到了明顯作用。
2.構建多元化科技服務體系
我國山區經濟發展往往受制于農村科技信息化程度低,農民文化水平低,缺乏科技意識等因素。因此構建有效的科技服務體系,促進科技成果在農村的有效轉化對山區特色經濟的開發和壯大尤為重要。
臨安市根據本地區的產業特點,緊密結合了主導特色產品的發展需要,形成了多元化、全方位的科技服務體系。
(1)建立了一系列的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如山核桃產業省級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市級牧業、竹筍、竹制品等5個科創中心。同時還形成了大量民間科技服務組織和名類農村專業合作組織。通過發揮這些組織的人力和技術優勢,有力地促進了相關產業的科技創新,并提高了農民對科技成果的應用能力。
(2)初步形成了由政府有關部門及其下屬農技服務機構、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農業主導產業協會與合作組織、農業龍頭企業、農業科技信息網絡等五部分組成的農業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目前臨安擁有各類龍頭企業近50家,農業、林業科技示范園區和基地20余個。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和農村科技創新服務體系的建立,為科技成果的轉化提供了平臺,促進了特色經濟的規模化、產業化、標準化發展。
(3)科技服務體系構建中融入了各方力量。在區域科技創新服務中心和農村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建立的基礎上,臨安市還通過農村科技信息網絡的媒介作用,構建了以高等院校為技術依托,政府、農民、科技人員全方面參與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和長效機制。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科技特派員制度以及培養農民技術員等途徑,開創了多層次、多渠道的農民培訓、教育機制和方式,較為有效地提高了農民科學素質、實用技能和經營管理能力,培養出一大批科技意識強、懂技術、善創新、會經營的現代科技型農民。
(三)延長山區特色經濟產業鏈,促進第三產業發展
1.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促進地方特色產品的名牌建設
在山區特色經濟發展的同時,與之配套的加工業在臨安也逐漸發展和壯大起來,形成了生產和加工一條龍的產業化發展模式。2002年全市已有700多家農產品加工企業,年加工值達到30億元,在農村經濟總收入中二產比重上升到80.2%,其中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就有34家。
隨著臨安農特產品加工業的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的品牌意識日漸加強。政府和企業均加大了對特色產品的宣傳力度,成功打造了臨安市山區特色產品的地方品牌,使臨安山核桃、筍制品在浙江乃至全國都具有較高的知名度。
2.發展農業休閑產業,促進第三產業發展
由于經濟林木、竹筍等主導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減少了對林產品的依賴,臨安市的整體環境得到了明顯改善,實現了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優越的農業生態環境以及獨特的地理優勢又促使臨安人將目光投向新興的農業休閑產業。臨安山區特色經濟從農業延伸至加工業,現在又進一步向第三產業拓展。
臨安市具有全國生態示范市、全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竹子之鄉、中國山核桃之鄉等多項殊榮,并擁有天目山、清涼峰二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青山湖國家級森林公園等,同時又是長江三角洲地區與上海、南京、寧波等大都市距離最近的生態市,旅游業資源和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真山真水真空氣“的旅游品牌已經形成,臨安正逐漸成為杭州西郊現代化生態市。
2005年,臨安全市已經初步形成了18個休閑觀光農業專業村和一個鄉鎮級休閑觀光農業旅游度假區,全年共接待游客33萬人次,具有良好的發展勢頭。臨安市山區特色明顯,在森林動物養殖業、高山蔬菜花卉種植業等領域均具有進一步發展山區休閑產業的潛力。隨著人們回歸自然、享受清新環境以及體驗農家生活的追求日益流行,臨安市山區休閑產業將成為最具有潛力的開發項目。目前臨安的農業休閑產業以“農家樂“為主,共有“農家樂“經營戶336戶。今后除“農家樂“發展形式外,休閑農莊型、農副產品基地型等農業觀光產業形式也將在臨安市逐漸發展壯大,為農民創收提供了新的途徑。臨安市的山區特色經濟與旅游業走上了互相促進,互為依托的良性循環之路。
三、結束語
臨安市立足本地的山區特色,并配套了技術服務平臺的構建,利用了多方面的人力和資源優勢,成功地走出了一條新型的農業特色經濟之路。雖然臨安市目前依然存在著生態農業產業化不高,畜牧面源污染較嚴重等問題,但不能不說臨安市的農業特色經濟發展模式有許多可取之處。對于與臨安市情況相似的其他山區縣市,可以借鑒臨安市發展山區特色農業的經驗和做法,通過政府引導,財政扶持等方式,挖掘本地的地方特色產品,使其真正成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途徑和依托。
參考文獻
[1]周玉祥,臨安生態農業發展的實踐和體會 杭州農業科技2006年第1期
[2]陳初尉 黃海明 陳英霞 臨安新農村建設的實踐與思考杭州農業科技 2006年第5期
[3]周應堂 韓美貴 農業特色經濟理論研究 農業現代化研究 2006年總第27期
篇3
關鍵詞 農業產業化;現狀;問題;發展對策;陜西石泉
中圖分類號 F32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2-0265-01
1 基本情況
石泉縣轄11個鄉鎮,140個行政村,農業人口15.13萬人,總耕地面積1.94萬hm2,其中農耕地1.31萬hm2。2015年農業(種植業)產值55 401萬元,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15 214萬元的48%。全縣共建有10個農產品市場,其中縣城2個、鎮級農貿市場8個,基本滿足石泉縣農產品供銷,還有3家小型茶葉加工企業和200余家糧油小型加工企業。
2 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2.1 種植業整體發展滯后
種植業產業總體上處于傳統農業自然狀況,種植業結構調整、現代農業發展、農業產業化發展任重道遠。標準化桑園、煙草、茶葉、大棚設施栽培產業經過多年的示范建設,目前僅在少數鄉鎮、少數重點村有一定基礎,規模、產業及區域布局雛形初現;大部分鄉鎮、村差距很大,在短期內難以形成規模和區域布局及產業化。
2.2 農耕地逐年大幅度下降
由于退耕還林工程、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城鎮建設、扶貧遷移、新農村建設占地擴大[1-2],石泉縣農耕地由1996年的1.84萬hm2下降到2007年的1.26萬hm2,減少0.58萬hm2,年均減少527.27 hm2。隨著農耕地減少,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由1996年的3.15萬hm2下降到2007年的2.35萬hm2,減少0.8萬hm2,年均減少734.55 hm2。農耕地和糧食播種面積的持續減少使糧食生產的基礎地位受到嚴重威脅,特別是種植業產業的發展規模和區域布局也受到制約。
2.3 農業基礎設施落后
石泉縣是山區縣,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差,農業基礎設施成本高、農民經濟基礎差,農田水利設施投入少,全縣僅3 533.33 hm2旱澇保收田,農業基礎設施落后,旱減產、澇也減產,種植業受自然條件、氣候災害的影響太大,缺乏保障。
2.4 農業規模化程度很低
大部分農戶種植規模小(
2.5 農業產業化缺乏政策扶持保障
現有的農業產業化扶持政策未真正落實到縣級,地方財政更沒有能力進行扶持。農業產業化缺乏資金投入扶持引導,發展緩慢。信貸資金扶持乏力,特別是小型農產品加工企業貸款困難,企業缺乏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能力,設備簡陋,加工工藝落后,產品質量不高。
2.6 農業產業化缺乏龍頭企業帶動
種植業農產品除茶葉基本形成產、加、銷產業化雛形外,優質糧油和瓜果菜均無龍頭企業帶動發展。農戶除自產自食外,銷售原糧、油菜籽、瓜果菜鮮產品缺乏粗加工及深加工能力,農產品不能升值產生經濟效益,農民收入增產緩慢,農業產業化發展缺乏推動力。
3 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對策
3.1 鞏固農業(特別是種植業)的基礎地位
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必由之路是現代農業。要認真宣傳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做好“三農”工作,鞏固農業的基礎地位,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建設開發,努力增加農民收入。要穩定糧油作物面積,主攻單產,保證石泉縣糧油自給。要鞏固和適度擴大經濟作物產業區域布局面積,提高產品品質、單產及單位產值。
3.2 增加農業產業的資金投入
利用國家增加農業投入和農業產業化扶持的政策,組織石泉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產業化建設項目立項申報,爭取國家項目資金投入,加強石泉縣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業產業科技扶持力度,對已有發展基礎的區域特色農業產業的鄉鎮、村進行農田水利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和產業發展科技扶持,促進區域布局的適度擴大和種養水平的提高,盡快形成“一村一品”區域特色產業布局,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3.3 抓農業產業區域建設重點,實現率先突破
根據各鄉鎮、村農業產業區域布局,制定種植業產業發展規劃,分別進行農業產業區域建設開發。原則上以村為單元整村推進,選擇一項有基礎、有發展條件的主導產業進行開發建設,區域布局形成之日就是“一村一品”建成之時。
3.4 依靠農業科技提高種植業生產力水平
引進糧油作物、經濟作物名優特新品種進行試驗示范,大力推廣良種良法配套無公害養植關鍵技術,分層次、多渠道、多形式開展農業種植實用技術大培訓,提高農民的技術素質,提高農民種植技術水平,提高農民種植效益。要以強村大戶為重點進行科技示范,帶動產業區域布局內重點產業的專業化、標準化技術水平的提高,依靠農業科學提高農業產業的生產力水平和效益。涉農部門及有關事業單位做好良種及新技術示范、技術培訓、植物病蟲、種植技術指導、物資配套等技術服務工作,為農業產業化建設開發提供技術支撐。
(下轉第270頁)
(上接第265頁)
3.5 利用市場功能引導農業產業化的發展
農業產業化的三大要素是市場、技術、效益,三者缺一不可,要重視和利用市場引導功能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要培育和經營農業產業化就要高度重視產品銷售這個關鍵環節。政府和有關涉農部門要做好產業和產品的宣傳推介及營銷工作,農業產業的產品“既要生產得出來,又要賣得出去”,更要有經濟效益,“三個輪子”一起轉,產業化建設目標才能實現。特別要重視農產品經紀人的培育,依托經銷大戶把生產的農產品銷向外地、銷向大城市甚至出口。農產品產地無公害生產基地認證和農產品無公害產品認證是取得市場準入的門檻,拿到準入證才能進入大中城市和大超市銷售,在農業產業化建設開發時必須通過“兩個認證”,做好產品進入市場的前期I銷工作。
3.6 培育農產品龍頭加工企業
依靠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牽引農業產業化建設和區域布局。當農業產業建設種植規模和產品達到一定的生產能力后,仍然出售原始初級產品時,產業發展就會受阻甚至夭折。在建設開發初期就要注重培育小型加工企業,將原料產品轉化為初加工產品,實現第一次升值。通過小型加工企業的滾動發展和優勝劣汰,培育深加工龍頭企業,打造農產品品牌,帶動農業產業的發展壯大。政府和各有關部門應為農產品加工企業的生存提供良好的環境及服務,扶持其發展。達到“培育一個龍頭企業,帶動一項產業”的目的。
3.7 加強農產品貿易市場建設
目前,縣城2個農貿市場已經不能適應石泉縣農產品貿易需求,場地狹小、交通擁擠,購銷雙方均為不便。建議新建農貿市場,以適應農產品交易的需求,努力為內銷和外銷農產品提供便捷服務的貿易平臺。
4 參考文獻
[1] 牛若峰.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的觀察和評論[J].農業經濟問題,2006(3):8-15.
[2] 鄭會軍.湖北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現狀與對策建議[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7(5):92-96.
篇4
1 農村經濟發展面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
1.1 農產品面臨的需求約束制約了農民的經濟收入
普遍的經濟增長緩慢、短期的經濟周期性波動和城鄉居民恩格爾系數的持續下降等因素,使市場上不被需求約束影響的農副產品越來越少,農業生產的成本卻不斷提高,而農產品的價格持續走低,種養殖的風險不斷加大,帶來的直接影響是農民增產不增收。
1.2 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影響農民的非農性就業收入
農村城鎮化和農村工業化進程緩慢,二三產業比重偏低,農村剩余勞動力就地轉移困難;加之城鄉醫療、教育、衛生等基本民生和社會保障事業的差距,城市企業失業人員激增、畢業大學生數量的增多、對農民工的歧視等都嚴重影響農民的轉移性就業收入。
1.3 國家對三農的支持保護體系建設不夠健全完善
國家和地方財政投入的支農資金比重偏低、總量不足、結構有待調整。尤其在中小型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產環節等基礎性、戰略性、社會公益性項目的資金投入嚴重不足。農戶、農村中小企業和農村合作經濟的啟動發展資金嚴重不足,融資面臨嚴重困難。
1.4 農村教育衛生和社會保障事業的發展嚴重滯后
農村基礎教育的管理與財政投入以縣區為主,這種分級辦學制度加重了農村基層政府和農民的經濟負擔,城鄉教育均衡無法實現。農村預防保健、基本醫療、公共衛生等條件相對較差,農民基本醫療和養老保險制度的城鄉差別,給農民帶來嚴重的經濟負擔。
1.5 關于農業和農村的市場經濟體制建設急需完善
農村土地流轉制度雖然逐漸完善,但流轉的配套辦法仍需完善,要解決好土地流轉農民的后顧之憂。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偏低,農民合作經濟和各種新型合作經濟組織規模小、農民參與程度低、發展實力薄弱、發展步伐緩慢。農村經濟結構急需優化。
2 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措施和辦法6
2.1 在確保糧食安全前提下推進和優化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
確保糧食穩產,提高糧食品質,保證糧食供應充足等糧食安全問題是關系民生和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必須放在戰略地位。因此要嚴格控制基本農田不被侵占,推廣農業新技術,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扶持力度。持續推進和優化農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鼓勵和促進農產品深加工行業和相關產業鏈發展,要保證農產品品質不斷提升,應對國際農產品貿易環境,擴大出口,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2.2 實施農村人才發展戰略以提高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智力支撐
把數量龐大的農村人口優勢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是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做法。要制定完善的農村人才培養和引進計劃,加大對農村職業教育的資金支持和培訓質量監督,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鼓勵和號召大中院校和職業高中畢業生,尤其是涉農專業的各類人才到農村干事創業。制定相關優惠政策,解決好他們的生活、學習、待遇、職稱等后顧之憂,保證他們能夠安心于農村經濟發展。
2.3 加快農村人口城鎮化進程并提高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能力
要通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村城鎮化進程,發展農村第二三產業,以發展農副產品深加工、勞動密集型產業和服務業等為重點,拓寬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渠道。加??對農民就業的培訓指導,取消形式上的事項審批、限制條件和各種收費。放寬農民進城落戶條件,消除城鄉二元結構,探索城鄉一體的住房、醫療、教育、養老等基本保障制度,提高農民參與城市生活和經濟社會發展的歸屬感。
2.4 健全財政支持和農村金融體系解決農村經濟發展資金瓶頸
建立穩定的財政支農資金遞增機制,強調投入總量的增加,隨時優化調整支農資金的使用結構、方向和使用方式,讓農村財政資金真正發揮用處。要強化政府的指導和政策扶持,加快農村金融服務機構的發展。要合理布局農村金融服務網點,創新金融管理方式,開發適合農業和農村發展的金融產品,優化審批發放程序,創新抵押擔保方式和信用評價辦法,提高農民誠信意識,控制農村資金外流。
2.5 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和社會社會保障制度建設縮小城鄉差距
加強公共財政對農村和農民的普惠力度,尤其要增加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農村基礎教育、農村基本醫療衛生條件改善等的投入,努力實現城鄉教育公平和均衡發展,提高農村公共衛生服務水平。要完善農村社會保障制度、醫療救助制度、工傷保險制度等,加大政府對農村保障資金的投入,建立完善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逐步縮小城鄉差異,促進農村城鎮化進程,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有序轉移。
篇5
吉林省作為全國的農業大省,農業生產經驗豐富,現有耕地面積553.78萬公頃,占全省土地面積的28.98%;人均耕地0.21公頃,是全國平均的2.18倍;土地肥沃,土壤表層有機質含量為3%~6%,高者達15%以上。非常適合進行土地租賃后的集體耕種,并開展循環經濟模式。
1.土地租賃的經濟實質為土地有償使用
(1)實現土地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增強了農民對土地集體所有觀念,可有效的對土地使用進行約束。地方政府作為土地的法人代表,有權對所租賃的土地進行監督,從而加強對土地的管理和保護,減少了對土地的掠奪性經營等短期行為。(2)充分的體現了土地的價值,加強了農民的商品經濟意識。同時為了追求經濟效益,承租單位會采取各種農業生產技術,挖掘生產潛力,增加對土地的投入,既提高土地產出率又帶動了農村科技進步。(3)穩定了農民的收入。同時為鄉村一級地方政府提供了農業內部積累的資金來源,大大有利于集體開展農田水利等基本農業設施的建設,而這是老式承包責任制的量出為入的“提留”所不可能做到的。土地租賃后由承租進行開發使用,使那些以土地為借口的亂收款濫攤派失去存在的條件和依據,真正減輕了農民負擔。
2.商業化集體耕種循環經濟模式
農業循環經濟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農業生產經濟增長方式的改變,是利用現代化農業生產技術和生態學技術,實現農業生產的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業經濟和生態環境效益的雙贏。(1)作物種植以我省主要作物玉米為例,它作為世界的三大谷物之一,既是重要的口糧資源、畜牧業飼料,也是食品工業、紡織、醫藥以及新能源的重要原料。一直以來在吉林省都被大面積植。王守臣副省長在會議上指出,2011年吉林省玉米產量達到530億斤。玉米產量占吉林省糧食產量的70%以上,占全國玉米總產的15%左右。預計明后兩年吉林省平均每公頃土地每年可產玉米30000市斤,即15噸,每公頃土地種植費用,自耕4000元左右,雇耕7000元左右,現市場玉米價格為1市斤1元左右,每噸玉米價值為2000元;每平方公里土地含有100公頃土地,即可產出玉米1500噸。通過土地租賃集體耕作每平方公里可盈利:1500噸×2000元=300萬元100頃×4000元=40萬元300萬元×20%=60萬元60萬元—40萬元=20萬元集中耕作每平方公里可盈利20萬(2)養殖業發展在進行玉米精加工時會產生30%左右的糠,每株玉米秸稈與玉米的比約為10:1即,秸稈125噸,根據所承包的土地面積計算養殖數量,初步按承包200平方公里計算。豬飼料200×1500×30%=90000噸90000/每只消耗量=可養殖豬的數量牛飼料200×100×125=250萬噸250萬噸/每只消耗量=可養殖牛的數量(3)沼氣的使用根據沼氣厭氧發生原理,豬糞與牛糞是最適合做原料的,根據養殖的數量確定沼氣池的規模,大量減少由于廢棄秸稈燃燒而造成的大氣污染,可根據國際《京都議定書》第一附加協議的內容減少的二氧化碳的排放。由于建設沼氣發生池為國家鼓勵項目,可獲得大量的國家財政的資金支持。同時大量減少當地秸稈焚燒,將其用于沼氣的生產,而沼渣沼液又是上好的有機肥料回用于土地獲利。
二、土地租賃帶來的效益
1社會效益
集中進城,大量農民進城,離開個村屯所在地,集中到可以在醫療衛生,基礎教育方面有所提高,并可以大量減少疾病傳播,提高人的平均壽命。解決養老,由于并非是永久占地,每年的土地所得可為老齡化家庭提供穩定的養老收入,解決農村養老問題。以農轉工,當地大量年輕人可以進入當地各種相關的農業產業單位上班,提高家庭收入,提高技能成為技術工人,解決社會技工缺少問題。
篇6
[關鍵詞] 平原農區 林下經濟 發展
[中圖分類號] F32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11-0106-01
林下經濟作為進一步拓寬林業經濟領域,增加農民收入的一項新興產業,在林業生產中對鞏固造林成果、保護林業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促進林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而對于平原農區,如何做到不砍樹,能致富,合理利用林地,做大做強林下經濟,我們經過近幾年的探索,總結出了以下發展模式及建議。
一、太康縣基本情況及林地特點
太康縣位于河南省東部,是典型的農業大縣。現有人口139萬人,轄23個鄉鎮,768個行政村,耕地171萬畝,有林地面積50萬畝。適宜發展林下經濟的林地有28萬畝。由于地處平原農區,我縣林地主要有以下幾部分組成,一是圍村林下的林地。適宜發展林下經濟的林地6.1萬畝。這部分林地大多是在廢荒低、撂荒地的基礎上形成的,承包權分散,很少有承包權集中面積10畝以上的。且林相不整齊。受人為活動影響大,土質板結,地力低下。二是規劃農田林網溝、河、渠、路下的林地。適宜發展林下經濟的林地6.5萬畝這部分林地主要是集體所有,林相好,地力較好,人為活動影響小。三是縣境內十三條骨干河道的護岸林形成的林地。適宜發展林下經濟的林地3.3萬畝。這部分林地地力高,但隨人為活動形成不同的林種,離村莊較近的地方,多為楊樹中齡林或幼齡林,離村莊較遠保留很多刺槐純林。四是農民調整產業結構栽植的經濟林。約1萬畝。這部分林地多地力肥沃,水分充足。大部分適宜發展林業經濟。
二、太康縣林下經濟發展現狀
截止2013年8月份,我縣發展林下經濟面積10409萬畝,其中種植面積7186畝,產值2108萬元。林下養殖面積2923畝,產值3650萬畝。森林旅游面積300畝,產值842萬元。
三、林下經濟發展模式
根據不同林地的特點,以充分挖掘林地潛力為前提,以增加農民收入目標,我們因地制宜,區別對待,采取不同林下經濟發展模式。
1.圍村林地
對承包權分散的林地,鼓勵農民發展林——菜,林——藥模式。承包面積在五畝以上的林地,發展林——菜,林——藥,林——禽,林——畜模式。比如朱口鎮朱大千行政村,對圍村林地進行規劃,林下種植黃花菜200畝,畝收入800元,對承包權集中地兩片林地,發展林下養殖櫻桃谷鴨。
高朗鄉官莊村郭宏偉牽頭成立了“高朗鄉官莊林下養殖專業合作社”,年出欄柴雞4萬只,產值200萬元。
2.林帶林地
林帶形成的林地多為集體所有,權屬集中,易于發展林——藥,林——菜模式。林下栽植黃花菜,金銀花,易于管理,經濟效益高。
3.河道林地
由于河道林地地力較高,水資源豐富,可以發展多種林下經濟模式。一林——禽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林下雜草作為家禽的天然飼料,還可以利用水里的生物作為家禽的飼料,家禽飼料充足,活動量大,生長快,肉質好,見效快。城郊鄉蜜蜂劉村養殖大戶劉均義,承包200畝河道林養殖肉鵝,現存欄10000只,年出欄3000只,純收入20萬元。二林——藥,林——菜模式。利用河道林充足水資源,林下種植周期短,見效快的小青菜、生菜、菠菜。加快循環周。三林--游模式。利用圍繞城區的渦河自然河道風光,依托近郊優勢少康墓歷史文化景點,規劃出五公里的生態旅游區,年接待游客超過1萬人,直接經濟效益達100萬元。
4.經濟林地
經濟林地由于土質肥沃,耕作條件好,可以發展多種模式模式,林下種植大豆,辣椒,紅薯蔬菜等作物。比如老冢鎮港李村600畝石榴經濟林下全部栽種大蔥,經濟效益顯著。
四、發展建議
1.擴大宣傳,營造氛圍
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等新聞媒體,通過技術講座、科普宣傳等方式,對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意義、技術模式和成功典型進行全面、深入、廣泛的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通過算對比賬、算效益賬,展示林下經濟的綜合效益與優勢,引導群眾轉變觀念,激發廣大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的熱情。
2.培育龍頭企業,示范帶動
要把培育壯大產業龍頭作為推進林下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走產業化經營的路子,鼓勵種植戶、養殖戶搞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盡快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格局。要充分發揮政策扶持、金融支持等優勢,培育種養大戶,促其上檔次、成規模,催生扶強一批專業化林下經濟發展龍頭,帶動更多的群眾投身林下經濟。
3.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發揮優勢、講求實效原則,對林下經濟發展進行合理布局,確定中長期發展目標,科學選擇林間種植、養殖模式,拓寬林間種植、養殖類別,因地制宜,宜養則養、宜種則種,提高林下經濟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
4.加大政策、科技、資金扶持力度
篇7
關鍵詞:農村經濟;農村金融;金融約束;破解
中圖分類號:F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7408(2013)010-0087-03
黨的十報告提出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走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四化同步”的現代化道路。農村經濟發展既是農業現代化的客觀要求,也是實現“四化同步”的必然選擇。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集約、高效的生產要素,勞動、資本、土地、技術等要素在農業領域的合理配置,是保證農村經濟質量型增長的前提和基礎。就我國農村發展的現狀而言,勞動、土地的供給相對充足,資本、技術的供給稀缺。在農業生產技術水平既定的情況下,資本要素,特別是農村金融資本對農業生產經營和農村經濟的約束性影響十分明顯。只有打破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約束,發揮金融資本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中的作用,才能促進農村經濟良性健康發展。
一、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發展的相關理論回顧
在已有的文獻中,研究農村金融與經濟關系的理論視角主要集中在:農村金融作用于農村經濟的條件、農村金融影響農村經濟的路徑、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的相互影響等方面。相關論述為研究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約束提供了有益的借鑒。
1.農村金融作用于農村經濟的條件。在現實經濟中,農村金融發展與經濟發展之間存在著“門檻效應”,即農村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場的組建,常常存在很高的固定進入費用和交易成本。只有當農村經濟的發展使得人均收入和人均財富的增長能夠支撐上述成本時,農村金融的運作才有利可圖,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的支持才能持續進行。也就是說,人均收入和人均財富增長是農村金融中介和農村金融市場得以存在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在萊文看來,農村經濟發展影響了實體經濟所能承擔得起的金融類型,農村金融體系的進入成本隨其復雜程度而上升。當農業生產力和農村人均收入水平低時,低收入難以支付金融發展的成本,便不會產生“復雜”的金融服務需求,因此,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往往只能維持低水平的金融形式。只有當農村經濟發展達到一定水平后,才能形成較復雜的農村金融體系。
2.農村金融影響農村經濟的路徑。經濟理論中,多個模型從不同視角描述了金融作用于經濟的過程,其中,哈羅德-多馬模型、拉塞姆模型及AK模型具有較大的影響。哈羅德-多馬模型認為,決定經濟增長的因素是儲蓄率和資本邊際產出率,農村金融可通過提高儲蓄率和投資效率促進農村經濟增長。拉姆塞模型認為,理論上存在著金融作用于經濟增長的機制,農村金融可以通過提高不同時期消費的替代彈性、技術進步速率,減少廣義折舊率,促進農村經濟增長。帕加洛運用AK模型分析認為,金融發展通過影響儲蓄轉化為投資、資本,假定農村經濟產品既可以用于農村投資,也可以用于農村消費。當農村經濟產品用于投資時,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的作用通過農村儲蓄率、農村儲蓄-投資轉化率、農村資本的邊際生產率來完成;當農村經濟產品用于消費時,則農村金融除了可以通過改變不同時期消費的替代彈性和折舊率作用于農村經濟外,還可以通過提高投資效率促進經濟增長。在分析農村金融對農村經濟的作用過程時,如果不存在外部環境對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系統的影響,便可將金融與經濟關系的一般原理引入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關系中,進而探究其相互作用的要素及其過程。
3.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的相互影響。依據帕特里克的分析框架,農村金融與農村經濟存在著相互作用。一方面,農村經濟發展促進了專業分工,推動農村產業結構升級和農村規模經濟的實現,從而使農村金融需求擴大、金融交易擴張,分攤了農村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場的固定成本,降低了交易費用,推動了金融體系的發展。另一方面,農村金融的發展增加了農村金融資源的存量,提高了經濟主體參與金融活動的能力,最終通過提高儲蓄率、儲蓄-投資轉化率、投資效率和技術進步,以及不同時期的消費替代彈性和折舊率等因素,通過資本積累、市場擴張和技術進步三個基本因素實現經濟增長。
二、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面臨金融約束的成因
農村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資本要素的投入和利用,對我國大多數農村而言,正規金融機構的銀行貸款和非正規金融的民間資本借貸應是農民獲取資本要素的主要渠道,但事實上,由于農業產業的弱質性、農業產業投資效率的低水平回報、城鄉要素配置不均衡等因素,長期以來,我國大量的金融資本并未進入農村和農業領域,甚至農民很難通過正規金融渠道獲取生產所需要的金融資本。目前,我國農村經濟發展的金融約束因素主要有:
1.傳統的二元金融體系對農業生產的約束。一方面,農村正規金融無法有效運轉,往往很難監督農民們使用貸款做什么。若用于消費,則增大了還款風險。與此同時,還存在農民可能的“策略性賴賬”,若還款不符合農民的利益,則可能故意不還貸。另一方面,非正規金融在現行制度和經濟條件下雖是合理的、理性的金融安排,但也只能維持小農經濟式的簡單再生產,無法為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正規金融失靈,而內生于農村金融市場上的非正規信貸,也只能部分地解決信息不對稱條件下的風險和成本問題,而且在通常情況下,它們只能提供短期的、小額的非生產性信貸。此外,農村非正規金融主要是親友間的無息或低息借貸和高利貸,且高利貸占絕對比重。高利貸雖然對維持小農經濟的簡單再生產、防止“環節斷裂”起到關鍵作用,但過重的利息負擔實際上構成了資本對勞動的剝削,使小農經濟幾乎沒有擴展的空間,并可能引發許多非經濟問題。
2.缺乏有效的現代商業性金融供給。現代金融體系必然以信用為基礎,以商業性的金融服務為手段,在經濟發展中起到資本供給、補充、配置的作用。我國現有的金融體系主要以正規金融機構作為資本供給渠道,非正規的民間金融處于自發、無序狀態。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的金融資本主要集中在工商業領域,集中在城市,即使是農村積累的儲蓄資本也多數通過投資、儲蓄等途徑流入到城市中,這種格局不但未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所需的資本充足率,反而削弱了農村經濟增長所需要的資本要素供給能力。市場經濟條件下,銀行的經營趨利行為使其必然把大量金融資本投入到國有企業、贏利較快的工商業領域,除國家政策性的農業貸款和專項資金外,正規金融機構的資本很難投放到農業和農村。當前,我國金融資本市場發展還處于轉型和逐漸融合的階段,民間借貸資本活躍但難以監管,容易對經濟造成較大的沖擊和影響。就農村經濟發展而言,非正規的民間金融借貸資本為獲取高息,有可能在承諾契約作用下進入農村,但其高昂的成本卻時常是農村經濟所難以承受的。由于現代金融體系的不完備,加上農村經濟增長績效和金融資本投資低回報的約束,導致農村金融資本供給缺乏,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農村經濟增長的資本要素缺乏和要素配置效率低下,從而從根本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3.小農生產組織形式與現代金融資本不匹配。一方面,現代金融體系不完備限制了農村獲取足夠的資本要素;另一方面,我國農村的小農生產組織形式無法支撐現代意義上的金融體系。在農村經濟發展中,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勢必產生勞動力的剩余,需要轉移到非農產業以提高農業的效率。而在我國,農村剩余勞動力向城市和非農業產業轉移得很不徹底。暫時離開農村的勞動力對小農經濟仍心存眷戀,農戶或農民對土地的依賴,并非只是出于經濟收入的考慮,其寄托于土地上的東西太多,農戶的非農收入只是一種必要的補充,而不可能替代農業收入,這使得其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雇傭勞動者。建立于小農經濟基礎上的中國農村社會,既沒有為現代商業金融提供必要的信用基礎,也缺乏相應的產業基礎。小農經濟本身周而復始的簡單再生產又難以擴張規模,其相當窄淺的經濟剩余無法有效平抑以往年度的損失,也難以為以后年度的損失建立風險補償基金。因此,現代意義上的商業性金融顯然難以適應萌生于這種小農經濟的金融服務需要。
三、破解我國農村經濟發展金融約束的對策
金融約束對經濟發展的抑制作用主要表現為促進經濟增長的資本要素短缺,進而導致生產要素配置效率下降。對我國農村經濟而言,促進經濟增長的勞動力要素數量充足而質量較為低下,技術要素稀缺。在技術水平相對低下的生產條件下,足夠的資本要素投入有利于生產要素配置效率的提高,在短期內可彌補技術缺陷。長期而言,技術進步對生產的貢獻是根本性的,但資本要素的投入卻是不可替代的。我國農業生產長期維持低水平的供求均衡,資本要素短缺和利用效率低都是重要的約束因素。提高農村經濟發展水平,必須擺脫農村經濟增長的金融約束,創新金融發展模式,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大力培育和發揮農村微型金融作用;積極利用社會資本,降低農村金融資本運營成本。
1.創新農村金融發展模式。理論上講,金融存在“需求拉動”和“供給引導”兩種發展模式。“需求拉動”模式認為,金融發展是實體經濟發展的結果。農村實體經濟的發展帶來了農村市場規模的擴張和分工、交換的擴大,進而形成、促進了農村市場主體對金融服務的需求。“供給引導”模式強調,農村金融機構和相關金融服務的供給先于農村融資需求的產生,對農村金融的發展和農村經濟增長起到促進作用。“需求拉動”模式和“供給引導”模式,在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同階段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一般而言,“供給引導”型金融模式在農村經濟增長的初期處于主導地位,當農村經濟發展進入成熟階段,“需求拉動”型的農村金融模式將逐漸居于主導地位。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在早期的“供給引導”模型中,宏觀制度環境對農村金融機構的寬松管制,尤其是允許真正市場主體的準入仍是相當重要的。在農村經濟和金融陷于低水平均衡難以持續發展的情況下,需要新的金融安排,這種金融安排應通過制度設計將“供給引導”與“需求引導”模式結合起來,形成正規金融機構與民間金融資本競爭、合作、補充的“分層式”金融創新安排。一是適應現代農業的需要,發揮國有政策性銀行的融資平臺作用。從現代農業發展的視角看,土地規模化經營,家庭農場的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都需要大量的金融資本注入,這就需要進一步規范和完善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的職能,充分發揮國有政策性商業銀行對農村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二是發揮農村合作組織在信貸中的作用。目前,我國農村有大量的農村合作社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可發揮這些組織在資金擔保、融通中的作用,更大范圍和程度地以聯合抵押、擔保的方式獲取數額較大的金融資本,并在規范民間借貸運作、降低借貸風險方面發揮監督作用。三是農民生產經營和生活中所需的小額應急資金,可通過農村信用社、小額貸款公司、村鎮銀行等解決。
2.發揮微型金融的獨特優勢。就土地碎片化狀態的家庭經營而言,農戶借貸所得資金可作生產和非生產兩種用途。就生產性資金需求而言,考慮到農業生產的周期性,農戶的生產很容易出現暫時的資金短缺,而對于脆弱的小農來說,生產的任何一個鏈條斷裂都可能會導致其破產,及時的資金補充極其重要。作為非生產用途的資金幾乎沒有實際的經濟效益,而是在婚喪、建房、行禮等事情上消費掉了,這也是早期學者認為農民具有非理性的一個原因。但考察農民的行為特點會發現,在長期的農業生產中,農民對生產、投資和消費都有一種特殊的、謹慎的計算方法,而他們的目標函數并不是利潤最大化,而包括了經濟利益、聲譽、信任等綜合內容。上述需求在現有的金融框架內無法得到滿足,這就構成了內生出新的金融安排的動因。
微型金融是滿足農民生產經營需求的便捷、有效的方式,可幫助農民解決生產經營、生活中數額較小的資金短缺問題。微型金融在解決傳統金融由信息不對稱帶來的高成本、高風險問題上有獨特的優勢,甚至可以說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小額信貸通過篩選機制的設計,有效地將富人排除在外;小額信貸制度不僅能降低單位信貸的交易成本,且在緩解放貸者和借款者之間信息約束的同時,能有效降低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降低違約的發生;另外,連續貸款、動態激勵、還款計劃、抵押替代等貸款技術的創新,顯示了小額信貸靈活、富于創新的生命力,也預示了農村金融發展的樂觀前景。
3.大力發揮社會資本的作用。我國農村現存金融體系中占絕大部分的是親友間的無息或低息借貸和高利貸。親友間借貸經濟上的成本雖然比較小,但“人情債”卻很大,所以不到萬不得已不會輕易借錢。求助高利貸也是農戶不得已的選擇,對于農業微薄的收益來說還是顯得太高,仍然不可能經常發生。一個市場化的、適當的利率才可能對經濟產生持久的支持,這依賴于不斷降低的交易成本、信息成本、運營成本和風險化解等。農戶的借貸需要往往追求方便快捷,不允許有來來回回的談判,層層的審核和繁瑣的手續,金融安排必須能夠符合農戶信貸的這種特點,盡量降低借貸關系發生的交易成本。作為促進貧窮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資本之一,社會資本起著幫助窮人擺脫環境束縛和利用其他資本的杠桿作用。通過促進個體或集團的參與和合作,社會資本能使其他形式的資本得到更有效的利用,同時有利克服一些政府和市場都難以解決的問題,如不對稱信息、交易成本、集體行動的困境等。這是因為金融交易是以未來的保證為前提,金融合約或信貸合同是信用密集型合約,而社會資本恰恰通過信任這一重要機制影響信貸。同時社會資本具有一個顯著特點,它能將其他資本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并能有效提高他們的生產力。此外,讓小農走出家門用借來的錢賺錢需要他們跨過許多心理障礙,改變傳統的生活觀念,形成現代意義的金融意識,這需要市場經濟因素進一步向農村滲透,以逐漸促使農民轉變觀念。
總之,打破農村經濟的低水平均衡,需要擺脫金融資本的約束,創新農村金融發展模式,積極引導和發揮農村微型金融和社會資本的作用。在農村資本供給中,無論是采取信用社、小額信貸組織、鄉村銀行還是商業銀行的形式,只要能夠做到符合農戶的利益和信貸需求,能夠利用當地的信息資源和社會資源,通過制度設計盡量降低成本和風險,就有可能成為推動農村經濟進步的強大動力,切實幫助農民提高生產和生活水平。
參考文獻:
[1]王曙光.農村金融與新農村建設[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2]張杰.中國農村金融制度:結構、變遷與政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篇8
創新抵押擔保,助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
為發揮好林權抵押貸款助推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作用,農發行麗江市分行主動與玉龍縣和永勝縣人民政府協商,促成玉龍縣人民政府以劃撥方式將玉龍縣國有林地、林木63255畝,劃撥給玉龍縣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作為玉龍縣加樂片區土地收儲整理及基礎設施開發項目貸款擔保抵押。該林權經麗江市森林資源評估中心評估,評估估值54239.96萬元,按50%的抵押率計算,可抵押貸款27119.98萬元。永勝縣人民政府以劃撥方式將永勝縣國有林地、林木56355畝,劃撥給永勝縣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作為永勝縣城城郊片區土地收儲開發整理項目貸款擔保抵押。該林權經麗江市森林資源評估中心評估,評估估值40175萬元,按50%的抵押率計算,可抵押貸款20087.5萬元。以上項目通過林權抵押擔保,順利實現了融資,為農業經濟的協調發展注入了活力、增強了后勁。
增加有效投入,增強農村抵御抗災能力
2009年以來,麗江遭受了歷史上罕見的干旱,給農業生產帶來了重大損失。農發行麗江市分行審時度勢,從增強農村抵御抗旱能力出發,通過林權抵押貸款加大了對水利設施及湖泊整治項目的投入。在多方磋商的基礎上,促成寧蒗縣人民政府以劃撥方式將寧蒗縣國有林地、林木69617畝,劃撥給麗江瀘沽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作為寧蒗縣瀘沽湖的環湖路、瀘沽湖沿湖(云南境內)環境綜合治理工程項目貸款擔保抵押。該林權經麗江市森林資源評估中心評估,評估估值58442.6萬元,按50%的抵押率計算,可抵押貸款29221.3萬元。有效解決了瀘沽湖綜合治理項目的資金需求,不僅提升了瀘沽湖旅游品質,而且有效防范了水土流失,增強了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農發行麗江市分行支持建設的臘姑河水庫建設項目,是云南省政府2011年度督辦的40件重點水源工程之一,其經濟社會效益突出,在連年大旱的背景下項目的建設更是舉足輕重。玉龍縣人民政府以劃撥方式將玉龍縣國有林地、林木102339.4畝,劃撥給麗江市水利水電投資有限公司,作為臘姑河水庫建設項目貸款擔保抵押。該林權經麗江市森林資源評估中心評估,評估估值87456.42萬元,按50%的抵押率計算,可抵押貸款43728.21萬元。通過林權抵押擔保方式突破擔保抵押瓶頸順利實現融資,確保了工程建設順利實施。
篇9
關鍵詞:節能減排;低碳農業;發展;機制
中圖分類號:F124.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4-0283-02
經濟低碳發展已經成為全世界應對氣候變化的必然選擇,這是當前世界經濟變革的主要潮流,也是中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的必要途徑。低碳農業則是低碳經濟在農業發展中的實現形式。當前,中國農業正處于工業化發展階段,工業化的農業發展已經嚴重地威脅到了自然界生物的多樣性,隨著農田大片的開墾與種植造成自然植被減少,生物種類逐漸減少。加上農耕時化肥、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加劇了農田環境污染的進程。要想發展低碳農業,就必須實現農業發展方式從高碳型向低碳型的轉變,就必須減少能源消耗,減少碳排放。本文中的低碳農業是指一種耗費能量低、生產效率高、固碳能力強、污染排放少的農業發展模式。
一、中國農業低碳發展存在的問題
當前農業的發展面臨著嚴峻的問題,經濟結構急需調整,傳統農業是依靠土壤和水的灌溉為依托的,但是這種農作方式將接近或達到土壤承受的極限,因此發展低碳農業就顯得尤為迫切。對于“國家糧倉”河南省來說,發展低碳農業一方面是為了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同時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促進經濟結構轉型的必然選擇。
(一)政府應當促進低碳農業的發展
低碳農業是中國新時期提倡的農業發展方式,通過節肥節藥、節水灌溉、土壤固碳等等,通過這些方式以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對擁有13億人的中國來說十分必要。政府在低碳農業發展中該如何定位呢?有學者認為,政府充當著支持者、引導者和參與者的多重角色,首先是推進低碳農業的積極支持者,政府應該全方面地提高農業生產經營的效率,給予行政的、政策的、科技的和法律的支持;其次是推進過程中的引導者,引導農業經營機制和組織形式的優化,提高農業生產的綜合經營效益和社會效益;再次就是農業低碳化發展的參與者,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制定者和執行者,規范著農業企業、農戶、中介組織等市場主體在推進和完善農業低碳化經營活動中的行為,協調好它們之間的經濟利益關系,確保低碳農業的生產經營健康有序的發展。
(二)耕種過程的投入成本該如何解決
低碳農業的發展需要 “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共同作用才有可能形成。這里“看得見的手”就是政府要發揮的作用;“看不見的手”就是市場機制要充分發揮的作用。一般情況下,當政府投資比例在70%以上時,農戶投資意愿較強,達到45%左右;在政府投資低于50%的情況下,農戶意愿投資在20%表現出較大差異,投資積極性普遍較低;隨著政府投入加大,農戶投資意愿有較大幅度提升。但在如今的耕作過程中農民的投入成本卻在日益增加,農藥施用量增長過快,化學肥料成本明顯增加,而相應的糧食增產量卻在減少。如果高投入卻沒有相應的經濟效益回報,則必然會影響農民的種糧積極性,而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手段就是政府在其中承擔一定的投入比例,對于農田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生產高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加大政策支持,充分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讓農民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三)農業低碳發展應該選擇何種模式
當前,國外已經有了較為先進的農業發展模式,比如以色列的節水農業、日本的循環農業、美國的精準農業等,這些農業發展模式既能提高農耕效率,又能實現節能減排,是很值得中國學習和借鑒的。但在借鑒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也要考慮到中國農業的實際情況。以河南地區為例,有學者提出可以按照以下幾個農業模式來發展低碳農業:(1)節水農業。改造當前農業基礎灌溉設施,對成片大塊的農作物的灌溉主要采用節水灌溉技術,表現為農作物噴灌、微噴灌、滴灌等技術。(2)節肥農業。為強化肥料的有效利用,進行科學施肥,通過開展測土配方施肥和平衡施肥等方法實現。(3)固碳農業。將農業由碳源向碳匯進行轉變,改善土壤固碳能力,通過免耕少耕、合理施肥、改善土壤水分條件等來實現。(4)替代農業。如采用生物治蟲替代化學農藥;采用科學育種替代普通作物種子;采用農家肥替代化肥。另外還有立體種養的節地模式、種養廢棄物再利用模式、節能模式等均可應用于低碳農業的生產中。
二、低碳背景下中國農業發展的支持機制
低碳農業的實施是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革新和突破,對于資金、技術及政策的要求既需要政府的主動引導,更需要農民的積極參與,圍繞低碳農業實施各環節中的政府作為歸納為科學引導、調優結構、組織創新、加快立法和科技創新五個部分切實保障低碳農業的良好發展。
(一)創造農業低碳發展的良好環境
通過有效的方法,營造社會各界人士高度認同,積極參與低碳農業的良好氛圍。(1)媒介宣傳引導。政府應充分利用網絡、廣播、報紙、電視等新聞媒介,大力宣傳發展低碳農業的重要意義、實施方法和發展途徑,大力推廣低碳農業的成功做法和有益經驗。(2)政績考核引導。要把促進低碳農業發展納入基層政府和黨政干部績效考核體系,通過政績考核的指引,使各級政府和黨員干部提升發展低碳農業的責任感和自覺性。(3)政策、財稅、法制引導。通過法制保障、政策傾斜、財政補貼、稅費減免以及資金扶持等,拓寬低碳農業發展之路,積極引導國內及海外投資者、民營企業家、普通農民積極地投入到低碳農業發展中來。
(二)調整農業生產方式利于低碳發展
發展低碳農業,需要從以下方面著手:(1)調整農田管理措施。近些年,隨著農業生產中使用的化學農藥品越來越多,農家肥使用量逐年減少,改變了傳統的農田管理方式,使農田土壤固碳能力大大減弱,加大了溫室氣體的排放,因此應切實減少農藥化肥的施用量。(2)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在農業的生產過程中,要發展多種經營,推廣先進農業技術,轉變農業生產方式,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一方面要穩抓傳統產業,穩定農民收入;還要立足資源優勢,做好特色產業;另外也要注重“勞務輸出”等非農業的發展。(3)調整農業能源結構。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農業對能源投入的需求不斷增強。近些年來,由于石油價格的上漲,導致農業生產成本不斷增加,對農業機械的使用和農民收入的增加非常不利,因此要不斷調整和優化能源投入結構,如增加電力投入,發展生物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三)推動低碳技術創新利于農業低碳發展
當前,普遍認為發展低碳農業,推進低碳技術的科技創新是至關重要的中心環節。那么科技創新如何推進呢?主要通過三點:(1)開發循環利用技術。這是將農業生產中的廢棄資源再次利用的循環模式。有些農田廢棄資源中含有豐富的氮、磷、鉀等有機營養成分,可以作為有機肥料和飼料的主要來源,可循環綜合利用。如農業廢棄物秸稈既可以用做燃料,又可以用作沼氣生物質能源,還可以用于造紙和編織行業、食用菌培育的生產原料。(2)研發清潔能源技術。在農業生產中,研發探索、積極引進太陽能發電技術,充分利用太陽能、大棚設施、沼氣等清潔能源,這樣就能減少電、煤等能源的消耗,起到節能減排的顯著效果。(3)創建低碳農業生產經營模式。當前的農業發展,對資源構成制約、環境受到威脅,為了加快建設現代都市型生態農業,必須創建低碳農業的生產經營模式。以資源利用更節約、廢棄物利用更資源、生產過程更清潔、環境影響無污染為主,發展農業機械化生產,進一步推進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逐步形成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
(四)完善低碳法律法規體系利于制度保障
低碳農業的極大外部性,即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使其在某種程度上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質,所以,如何協調低碳農業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就顯得尤為迫切,而國家在這方面擔負著不可回避的責任,應通過各種立法為低碳農業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政策環境,引導和保證低碳農業的健康發展和普遍推廣。當前,圍繞農業低碳發展應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針對農業資源的節約利用、農業生產方式、農業生產碳排放等種種問題進行規定。依托當代農業發展國情需要初步出臺一部綜合性政策法規,在具體實踐當中檢驗政策的可行性,然后進一步修改和完善。形成以《低碳農業促進法》為首,其他相關法律為配套法的低碳農業法律法規,以及配套的實施細則進行規范。對于發展條件比較成熟的地區,可以根據各自的權限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關地方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地方行政規章,以促進本地區農業的低碳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新民.河南低碳農業發展機制和存在問題[J].經濟導刊,2010,(12):8-10.
[2] 馬曉旭.中國低碳農業發展的困境及出路選擇[J].經濟體制改革,2011,(5):13-16.
[3] 唐華倉.農業生產中的能源投入結構優化分析[J].中州學刊,2007,(4):21-23.
[4] 張開華.論中國低碳經濟的支持機制[J].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學報,2012,(1):19-21.
[5] 王珊珊.中國低碳農業方式的實現路徑與評價[J].生態經濟,2012,(3):10-12.
篇10
關鍵詞:農村林業;經濟合作組織;培育;發展
農村林業經濟合作組織不僅是要發展林業,也是為了順應整個農村經濟的發展改革。發展林業經濟的前提就是家庭聯產承包經營模式,且無論從事流通林業還是生產林業的,都應該遵循這一原則。
1必然趨勢
自2005年開始,林業的生產經營方式就發生了根本性變革,集體的林業經營,包括多種經營形式,主要以家庭經營模式為主。不僅使農民成為了真正的主人,而且使包括收益權、處置權、經營權、所有權在內的權利都得到了落實。農村的生產力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同時,農民的工作積極性也通過保護林地、發展林地得以實現,并增加了經濟收入。現階段,林區的主要經濟模式就是一家一戶的經營方式,雖然比較分散,但也是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市場經濟取代了自然經濟的一種新模式,這個過程中能夠幫助有效地分析信息,幫助獲取更多的林業市場渠道。同時,對于新技術的引進還是很有幫助的。
2國內外農村林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情況
2.1國外情況
國外的農村林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情況是國內更好的推行經濟改革模式的參考。政府要幫助農村林業發展,首先就是制定政策,并對那些破壞環境的林業生產商給予懲罰。在國外,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協調各個部門。政府調整林業經濟合作組織主要就是宏觀調控。在日本,農村的林業合作組織主要就是將生產前、過程、生產后等3個環節的服務進行優化,然后將當前的建設與長遠的運行戰略結合起來進行規劃,這一點是我國可以借鑒參考的。
2.2山東省內外情況
將不同省市的經濟合作組織發展速度進行比較,山東濰坊市的發展速度是比較快的。而且,加入到新的組織中的農村林業生產經營戶已經越來越多了,他們有自己的銷售渠道,通過林業經濟合作組織,使更多的銷售信息進行及時的共享,使銷售、運輸、加工、生產等環節的工作效率變得更高了。
3培育和發展林業經濟合作組織的對策和建議
要改革,就要推行新的經濟體制,主要為了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提升農村經濟,使我國的林業生產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3.1積極引導創辦多種形式的農村林業經濟合作組織
目前,農村林業企業還沒有掌握創辦農村林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技巧,且沒有具體的發展方向。因此,在保證農民經濟實力的前提下,發展半松散性的組織,最好將服務和經濟收益綜合考慮。如農戶自主創辦的包括科技合作型、銷售合作性、加工合作型、生產合租型等。
3.2規范現有的農村林業經濟合作組織
雖然改革后的農村林業經濟合作組織不適于所有的林業企業,但是對于企業現在已經具備的合作組織要進一步鞏固。民間的經濟模式并不是一點用處沒有,相比其他的組織形式,民間自發的組織,群眾基礎好,開展工作比較靈活。
4結語
培育和發展農村林業經濟合作組織離不開農民的支持,也離不開政府的支持。除了政府宏觀政策調控外,農民的自我管理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根據不同地區、不同企業的具體發展模式進行優化,并根據自身的需求,進行合作組織的模式創新,是十分必要的。
參考文獻
[1]孫仲彝.關于經濟發達地區培育和發展農村土地流轉市場的思考.上海農村經濟,2014,(6):101~102
[2]梅瑩.林業經濟合作組織發展的理性思考—基于安徽省寧國市的調查.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2):4~5
[3]楊永軍.關于培育和發展農村林業經濟合作組織的思考.遼寧林業科技,2015,(6):61~62
[4]秦武峰,涂名一.農村新型林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實踐與思考.荊楚學刊,2011,(4):7~8
[5]孫保華.關于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思考.現代農業科技,2010,(4):90~91
- 上一篇: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要點
- 下一篇:旅游管理實踐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