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林經濟專業就業方向范文
時間:2023-08-01 17:39:50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農林經濟專業就業方向,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論文摘要:從分析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變化入手, 總結 了當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中存在的問題,得出現行的專業課程體系部分課程已不能適應畢業生就業需要。針對目前課程體系設置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改革的思路。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是我國 發展 高等 教育 進程中較早設置的專業,作為農業經濟和農業 企業 管理相結合的本科專業,為國家農業和 農村 經濟發展輸送了大量的專門人才。從外部條件來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一個專業的生存與發展,取決于其培養的人才是否能滿足社會的需求。從專業內部來講,培養目標決定了專業的特色與定位,而培養目標的實現又以專業課程體系為依托。所以,課程體系的設置是為專業人才的培養而服務,其合理性最終取決于是否滿足對專業人才的社會需求。基于此,試從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需求的變化來探討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改革。
一、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
近幾年來,隨著高校的不斷擴招以及國家就業體制的根本性變革,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總體形勢日趨嚴峻,以沈陽農業大學經濟管 理學 院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為例,畢業生就業單位、畢業生就業率發生了如下變化:
(一)畢業生就業單位的變化
從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培養目標來看,本專業培養的人才能在各類農(林)企業、教育科研單位和各級政府部門從事經營管理、市場營銷、 金融 財會、政策分析等方面工作。基于此,把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就業單位分為四大類型即企業、教育科研單位、行政事業單位,其他(包括考取研究生、自主創業等)。其近20年就業方向變化情況如表1。
從表1可以看出,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企業就業的人數呈上升趨勢,而且這種趨勢越來越明顯;在教育科研單位就業和行政事業單位就業的人數呈明顯下降趨勢。這一方面原因在于進入行政事業單位愈加規范,競爭也日趨激烈,行政單位必須參加公務員 考試 ,事業單位也實行統一招考;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畢業生學歷層次日益提高,導致進入教育科研單位的門檻提高,很多用人單位要求必須具有碩士學位甚至是博士學位。而各類企業尤其是規模較小的企業對畢業生學歷、學位的要求不高,所以,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目前更多就業于各類企業。
(二)畢業生就業率的變化
從1996年開始,國家取消了大學畢業生統一分配制度,實行完全市場化的雙向選擇。由于就業政策和就業領域的變化,沈陽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形勢日趨嚴峻,表2為沈陽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與經管學院近5年就業數據。
從表2可以看出,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的就業率呈一個明顯下降趨勢,尤其是近2年就業率下降明顯。雖然與學校的總體就業率對比處于中游水平,但是對比經管學院平均就業率而言明顯較低。
二、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專業方向及選學課程意愿的調查
學生由于就業壓力的增大,在學習過程中,大多選擇能快速提高就業競爭力、實現畢業就能就業或對就業幫助較大的專業方向和課程。
(一)專業方向的選擇意愿
為了給學生學習和就業更多的自主選擇,沈陽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從2003級開始,讓學生在大三實行明確的專業方向選擇,具體方向為農村發展和企業管理,兩個專業方向分別設置了相應的方向課。近4屆學生專業方向選擇情況如表3。
從學生專業方向選擇的情況來看,除04級學生在兩個專業方向選擇基本持平外,其余幾屆學生大部分選擇了企業管理方向。經過調查了解,學生的選擇專業方向更多考慮的是市場就業需要。
(二)專業課程的選擇意愿
為了了解學生對專業課程的選擇意愿,農林 經濟 管理教研室對三、四年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從調查的結果來看:
“學生最喜歡的專業課程”這一選項中,排前五位的分別是管 理學 原理、市場營銷學、人力資源管理、經濟學(包含微觀經濟學和宏觀經濟學)、農產品國際貿易。其中,管理類課程占到60%,而經濟類課程只占20%。
“在對就業最有用的專業課程”這一項中,排前五位的分別是市場營銷學、管理學原理、 會計 類課程、農產品國際貿易、經濟法。管理類課程具有明顯的優勢。雖然學生只是一些感性的認識,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目前課程設置上的一些漏洞和問題。
三、當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類課程與管理類課程的平衡問題
農林經濟管理是涵蓋農業、經濟、管理三大學科的寬口徑專業,授予學生的學位從早期的農學學士到中期的經濟學學士以及現在的管理學學士,體現了 教育 界對這一專業認識的不斷變化過程。最初在專業課程設置上,以農業經濟學為主線,強調對經濟理論的研究,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際上成為農業經濟專業。在大學生就業體制改革前,國家更多需要具備較強經濟學知識的農林經濟管理畢業生,各級政府的農業經濟部門成為農林經濟管理畢業生的主要就業單位。但隨著大學生就業體制的變革以及政府職能的轉變, 企業 逐漸成為接納農林經濟管理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領域。對于企業而言,需要的是具備較強微觀管理能力的學生。針對這一市場需求變化,近年來,專業在教學計劃中作了一些調整,增加了管理系列的課程,但與一般的管理專業相比,從課程體系來看,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有較大差距。
(二)“重理論,輕實務”的問題
隨著大學擴招,高等教育由原來的“精英教育”轉變為“大眾化教育”,在人才培養的層面上,也由原來的宏觀型、理論研究型逐步轉變為通用型、復合型和應用型。培養目標的轉變,必然要對原有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在當前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中,“重理論,輕實務”的現象仍然較為嚴重(這也是全國農林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一個通病),具體體現在:(1)在教學方式中,專業課程的講授大多依然采用的是“教聽式”,而強調實務操作、學生參與的教學方式較少;(2)在教學計劃中,原有的專業課程實習較少,主要集中在農業經濟學、統計學、管理學原理三門課程;(3)考核方式中也存在一定問題,考核的方式較為傳統,很難從鍛煉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出發來進行。
(三)課程體系的“專”和“寬”的問題
由于農林濟管理學科自身的宏觀性和寬泛性,以及為了適應社會經濟形勢的 發展 和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的需求,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中,包含了較多其它學科或專業的課程:如會計學基礎、財務管理學、審計學等會計類課程;證券投資學、保險學、農業保險學等 金融 類課程、農產品國際貿易等貿易類課程。這些課程的設置,在一定程度上擴大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的學習領域,增加了知識面,拓展了知識結構,但受到學時限制,使得這些“寬”與“專”相互競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核心競爭力在哪里,始終是現行農林經濟管理課程體系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雖然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一直在不斷微調,從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現有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依然存在一定的問題,要使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畢業生適應市場就業的需要,在課程設置、體系構成等方面必須進行一定程度的改革。
四、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的思路
(一)課程體系應以學生就業需求為導向
政府對高等教育的目的主要有兩個,一是提高民眾的 科學 文化素質,二是為社會培養人才。學生的目的除上述外還包含著提高自身社會生存能力,社會生存能力中最重要的指標是就業競爭力。如果大學是“工廠”,培養的學生就是“產品”,評價這個“工廠”好壞的重要指標就是“產品”是否受社會歡迎。社會歡迎就意味著學生就業競爭力強,高校培養學生的目的才算完成。因此,在專業課程體系的設置和調整過程中,應時時把握學生就業需求目標,在提高學生科學文化素質的同時,更好的為學生實現就業而服務。
(二)把握好專業的“共性”和“個性”
從“共性”的角度來講,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涵蓋經濟和管理兩大學科,目前授予的是管理學學士學位。因此,在課程設置中,經濟、管理通用型課程應是其主體,這是“共性”問題。但同時,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又有自己的“個性”問題,需要有一部分專業課程來體現這種“個性”,這也是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特色所在。
(三)細化專業方向的劃分
為了更好的適應學生就業的需要,全國絕大部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進行了專業方向的劃分,沈陽農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也劃分了“ 農村 發展”和“企業管理”兩個方向。前者偏重于經濟理論和政策的研究,是為學生繼續深造服務的方向;后者偏重于實踐,是為學生就業而服務的方向。但這種劃分可以更加細化,如“企業管理”方向可以進一步細分為“農業企業管理”、“涉農企業管理”等。這樣,一方面體現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特色,另一方面增加與工商管理的差異競爭優勢,增加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
篇2
一、我國高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辦學模式
(一)農林院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辦學模式
從培養目標看,各高校都強調該專業基本培養目標是為各級政府部門、涉農企事業單位等培養應用型人才,其中中國農業大學等6所農林院校突出強調專業型,而南京農業大學等3所高校則重點強調綜合型;中國農業大學等7所高校對學生所需掌握的基本知識有具體要求,而華南農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對這方面要求較為寬泛。
從總學分看,各高校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總學分基本在160~180之間,西南林學院最高,為183.5分,中國農業大學最低,為160分;同時,各高校的必修課學分都占到總學分的40%以上,其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必修課學分比重最低,占40.77%,中國農業大學必修課學分比重最高占75%;南京林業大學等5所高校將創新學分納入學分體系,但僅東北林業大學與南京林業大學明確規定將其作為必修或選修,并對具體分值作了詳細說明;各高校基本學制為4年制,同時中國農業大學提出可實行3~6年彈性學年。
從學科設置情況看,以中國農業大學為代表的重點院校,主干學科內容幾乎涵蓋了農(林)經濟的各個方面。在特別課程上,浙江農林大學增設了“學會學習”課程,東北林業大學開設了“農林產品貿易雙語教學”,而西南林學院增設了“法律基礎與企業形象設計”等課程。
從實踐教學體系看,各高校皆強調實習在專業學習中的重要性,包括農村社會調查與社會實踐。
華南農業大學等3所高校擁有專門實習基地,浙江農林大學和西南林學院還加入了企業實習的內容。
在科研教學體系上,中國農業大學等重點高校將畢業論文作為主要考查內容,南京農業大學等5所高校則加入了科研訓練等內容。
在特別制度與要求方面,中國農業大學與東北農業大學都實行了導師制;中國農業大學等有比較完善的科研資助及獎勵體系;華南農業大學等3所高校對尖子生的課程學習給予一定自由。
(二)綜合院校經濟管理專業的辦學模式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屬于部門經濟范疇,一般性通過對國內經濟研究最為成熟的3所大學經管類專業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在培養目標方面,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強調以培養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其中清華大學將專業設于經濟金融學院,培養目標帶有經濟學、金融學交叉特點;北京大學則著重于經濟學培養要求;中國人民大學作為國內經濟學領域的翹楚,率先開辦了基地班,實行了經濟學—數學雙學位實驗班的培養模式。
在學分體系方面,清華大學分春、秋2個學期,要求總學分不低于140,并且加入夏季學期實踐環節(15學分)和綜合論文訓練環節(15學分),創新學分可轉換;中國人民大學的學分體系分為社會實踐與社會服務學分、課程(150學分)、非課程(20學分)3部分;北京大學學分體系相對單一,分為必修(占61%)、選修(占34%)和畢業論文3個主體。
在課程設置方面,3所高校主干學科基本一致,均以經濟學為主,其中清華大學偏重于企業管理與財務方面,北京大學側重于理論和應用經濟學方面,中國人民大學的課程設置體現了其在政治經濟學、西方經濟學方面的專業優勢。
在科研、實踐教學體系方面,3所高校各有特色,其中清華大學以落實人才培養計劃為主,而人民大學項目比較多樣化,北京大學的特色在于彈性學分,學生選課自主性大。
在特別制度與要求方面,清華大學要求必須通過該校英語水平考試,選課自主性較強,同時對學校科研資助力度大;北京大學實行本科生導師制,學生選課同樣具有較強自主性;而中國人民大學的特色體現在基地班教學中。
二、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辦學模式的改革思路
(一)明確專業培養目標
農林院校不再單一強調應用型或研究型人才,而更多提及復合型、創新型人才;就業也不再局限于農林方向,而要“既能從事農林經濟管理又能勝任一般經濟管理崗位的要求”。地方高校培養目標還應注重與當地實際結合,如東北農業大學強調“立足龍江,面向全國”,服務于黑龍江“農業強省”的需要、“三農”人才培養的需要及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需要。全國性高校的目標對象更加全局化,如中國農業大學“為各級政府部門、涉農企事業單位、教育和科研單位”,清華大學“為經濟、金融、工商等各界及各社會科學學術界”培養人才。
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寬厚經濟學、管理學和(農)林科學基礎知識,突出的專業學術素質和經濟管理能力;熟悉(農)林業生產經營過程和相關政策法規;掌握(農)林經濟管理方法和技能的高級管理、科研和教學復合型經濟管理人才”,立足點高,綜合性強,特色突出,目標明晰而高遠。
(二)建立科學的學分體系
各高校普遍采用“必修課(通識教育課+學科基礎課+專業課)+專選課+公選課”的模式,總學分在160~180之間,必修學分為100~120左右,實踐教學約占30分,公選課種類規模各不相同,有些高校對某類公選課作最低分要求,而有些高校如清華大學則規定每學期公選不能多于一門。奚祥華、曹明宏等提出課程設置要打破傳統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選修課基本模式,按照素質結構和專通結合、文理滲透的要求設置課程模塊。另有部分高校對“創新學分”進行特別管理,可軟性激勵(東北林業大學代替選修),也可硬性規定(南京林業大學作為必修),亦有“先軟后硬”(北京大學“研究課程”可自由選擇但有不及格風險)。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分為通識教育(必修+選修)+學科基礎教育(必修)+專業教育(核心課(必修)+選修模塊1、2、3)+實習實驗(必修)+畢業論文設計+綜合拓展環節,畢業生總學分為196.5,分值偏高,因此學生可自由選擇的空間不大。
(三)設置合理的課程內容
農林院校在通識課、專業基礎課上設置差異不明顯,而在專業選修課的設置上有很大不同。如西南林學院在生態、心理、計算機等方面有廣泛涉及,浙江農林大學還創造性地設置了生態環境類特色模塊課程群及“學會學習”課程。與北京林業大學相比,其他農林院校的課程命名更加專業化,如農(林)業企業經營管理學、農(林)政策學等。2011年底,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專業進行了新一輪的課程調整,在大一和大二重視基礎學科的學習,在大三和大四增加了選修課程的選擇,但是在專業課設置方面,沒有很好地體現農林院校的特性,建議增加農林院校的專業性設置,比如由“企業管理學”進一步延伸到農林企業的管理等。
(四)豐富實踐教學
多數農林院校建立了豐富的實踐體系,如專業文獻綜述等科研訓練與農村調查等社會實踐。
高校對科研立項的重視和建設程度不同,比較成熟的如清華大學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研立項管理非常嚴格且文件齊全;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人才培養基地的實踐教學最為齊全,有基地學生導師制等9大科研實踐教學模式。然而,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習對“經濟管理”體現不足,尚未完全與林學、林業工程類實習區分開,只有華南農大等少數高校有專門針對經管專業的實習基地。北京林業大學農林專業在大三階段都會安排實習,學校也花費了很多人力和財力,時間較短,而且內容多以林業為主。
鄭炎成等針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習面臨的經費難以保證、對象難以確定等困境,提出“就近選點,解剖麻雀”實踐教學模式[6],對此北京林業大學可以“梁希”實驗班為試點,進行摸索創新;同時專業實習盡量本地化,可以降低成本,也易于可持續化和常態化。
(五)實行彈性學習制度
部分學校提出3~6年畢業的彈性學制,但實際操作中并不多見;各校對于尖子學生有不同待遇,如華南農大給予旁聽權利,東北林大則可提前選修,更為常見的是在學院內部設置強化班、實驗班等,對尖子學生進行集中教學與管理。浙江農林大學非常人性化,學生除可自主選擇專業、課程與教師外,還可自主選擇學習進程,減少課程時間沖突,避免學生在按偏好選課時難以取舍的情況。
北京林業大學農林專業設置了“梁希班”,也希望打造尖子學生,不過選擇余地還是不大,和其他班級的學生沒有本質差別,學生和老師的互動需要加強,在課程選擇和資源配置方面也應有所傾斜。
(六)科研型和就業主導型并行
高校培養的人才并不都是科研型人才,應該在科研型和就業主導型方向有所區分。特別是在專業設置上,要突出實用性和靈活性。在教學方法上,要做到教室、實驗室和現場相結合,書本教育和技能操作并重,使學生在校時與社會近距離,畢業時與社會零距離,成為有多技之長的“搶手貨”。目前北京林業大學在科研型和就業主導型方面的區分較少,現在大學生就業也是一個需要解決的難題,因此在就業主導型方面應該加強。
(七)推行導師制
篇3
一、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課程研究的回顧
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課程研究方面,已有一些學者開展過相關研究。文獻檢索結果表明,張建國[1]、張於倩等[2]、羅必良等[3]、羅攀柱等[4]、季莉婭等[5]、雷慶勇等[6]、李紅[7]等學者都針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開展過一些相關的研究,這為筆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參考。例如,張建國提出,“農林經濟管理”作為一級學科,在設置本科階段的專業時,考慮到暫時還無法進行農林整合,所以可以將農業經濟管理類專業與林業經濟管理類專業分列,但是在課程設置方面只要在教學過程、學時安排上各自有所側重即可[1]。張於倩等通過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提出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改革要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調整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要合理優化專業課程體系,加強專業課程的系統性和完整性;要組織編寫專業主干課程統一的教學大綱和統編教材;課程教學內容的調整要體現前沿性、科學性、實用性,要少而精,實現整體優化;要擴大專業選修課的備選范圍,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職業取向選擇課程模塊;要不斷改進專業課程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2]。羅攀柱等提出,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應該包括農林業經濟理論和政策、資源與環境、企業經營、基礎經濟理論和管理理論以及農林業技術與實踐課程5大模塊;同時,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更應該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加大實習類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比重[4]。季莉婭等以仲愷農業技術學院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課程設置為例,分析了課程設置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完善課程體系建設、更新課程內容、適當增加深度、創新教學管理體制、完善實習制度等完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建議;同時,建議采取科學地安排教學環節、舉辦專題講座、開設選修課、抓好畢業設計環節等具體的措施,以擴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5]。
雷慶勇等根據吉林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理論課程教學的實踐,從素質教育理念出發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理論課程體系的構建和教學模式進行了深入的探討,提出了具體的專業課程教學模式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建議[6]。李紅在闡述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優化的必要性和分析現行課程體系所存在問題的基礎上,提出了優化課程體系的途徑,將課程分為8個模塊,即公共必修課模塊、公共選修課模塊、學科共同課模塊、專業基礎課模塊、專業課模塊、選擇性專業課模塊、實踐教學模塊、素質拓展模塊[7]。上述學者的研究成果為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發展與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借鑒。但是,前人的研究主要是采取自上而下的研究邏輯,而缺乏基于學生視角的“自下而上”的研究。因此,本研究從了解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在校本科生對課程設置的想法、態度和需求出發,開展了課程設置情況的調查研究,以期為下一步的教學計劃修訂和深化課程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課程的設置情況
我國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原來分為農業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和林業經濟管理本科專業,1998年調整高等院校本科專業目錄時,才將這2個本科專業調整為1個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目前,全國共有54所本科院校開設了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由于歷史原因,20世紀50年代,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全面照搬前蘇聯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和專業性,適用于計劃經濟體制下的高等教育。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課程體系不斷進行調整,目前本科階段的課程體系以經濟管理理論和知識為主體,專業課程結合農林學科的特點設置,農林2方面的知識都會涉及。但是,由于農科類院校與林科類院校的特點和教學資源各有不同,所以通常農業院校(如中國農業大學等)構建的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課程體系偏重于農業經濟管理,而林業院校(如北京林業大學、東北林業大學等)則偏重于林業經濟管理[2]。目前,在開設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的高等院校中,偏重于農業經濟管理的院校較多。袁振國在《當代教育學》中對“課程設置”作了如下定義:“課程設置即教學計劃,是課程的總體規劃。
它依據一定的培養目標選擇課程內容,確定學科門類及活動,確定教學時數,編排學年及學期順序,形成合理的課程體系。”[8]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傳統的課程設置結構屬典型的“三層樓”構架,即最底層為公共課,中間層是專業基礎課,最上層是專業課。公共課也稱公共必修課,是指任何專業的學生都必須修習的課程,主要有政治理論課、德育課、外語課、體育課等。專業基礎課是指高等學校開設的與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直接聯系的基礎必修課程,包括專業理論基礎課和專業技術基礎課。專業課是指高等學校為某一專業的學生開設的修習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的課程,是根據國家對某一種專門人才的業務要求設置的,是專業教學計劃的中心組成部分[9]。根據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使用的2007版教學大綱,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及學分分布情況詳見表1所示。
三、基于學生視角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課程情況調查
(一)調查設計
本研究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旨在了解目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學生對專業課程設置的認識、滿意度、看法和建議;調查對象為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2005~2008級在校本科生;調查時間為2009年5月。調查問卷的總卷包括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總體認知情況的綜合調查和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調查2部分內容。其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設置的調查又分為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調查3個部分。大學1~4年級的調查問卷在個別題目上略有差異。本次調查向4個年級學生(共計250余名)發放問卷240份,每個年級各發放問卷60份,調查覆蓋率達96%;成功收回有效問卷200份,問卷有效率為83%。
(二)調查分析
1.學生對專業課程設置的認知情況
問卷統計結果顯示,在參與調查的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中,對專業課程設置情況“非常了解”的學生有8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4%;“比較了解”和“一般了解”的學生分別為66人和78人,占被調查總人數的39%和43%;而“不太了解”和“一點也不了解”的學生分別占被調查總人數的23%和2%。通過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詳見圖1),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對教學大綱了解程度的高低與學生所在年級的高低呈正相關關系;其中,2006級本科生對教學大綱“不太了解”的比例略大于2007級,這與北京林業大學2007年修訂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教學大綱后對2007級學生加大了這方面的宣傳力度有關。圖1各年級學生對教學大綱的了解程度從以上調查結果可以看出,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和專業的課程設置在了解和認識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但從整體上講,學生對專業的了解和認識程度高于對專業課程設置的了解和認識程度。同時,1、2年級的本科生對專業的了解程度明顯低于3、4年級學生,對課程設置的了解程度略低于3、4年級學生,這說明大學新生在剛入學時沒有系統地對所學專業的情況進行了解。這種情況可能引起本科生在專業認知方面存在偏差,沒有明確的學習方向,從而導致到了高年級才對當初的行為和選擇后悔。因此,為了提高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對專業和專業課程設置的認知程度,引導學生朝著專業培養目標發展,在本科生入學之初,就應該對其進行系統的專業概論方面的知識傳授,讓學生正確認識農林經濟管理專業,了解專業課程的設置狀況和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以促使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發展觀。
2.學生對課程設置的滿意度
針對“學生對課程設置滿意度”的調查,問卷設計了“課程涉及的內容”“課程結構與體系”“開課時間”“教師授課方式”“課程難易程度”“學時安排”和“課程考核方式”等7項內容,將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較滿意”“一般”“較不滿意”和“非常不滿意”5個等級。調查結果詳見表2所示。從表2可以看出,學生對調查的7項內容并不是非常滿意;尤其是對“課程結構體系”“開課時間”和“學時安排”等3項內容,不滿意率相對較高。為了進一步分析影響“學生對課程設置滿意度”的因素,調查假設性別、年級和畢業打算是影響“學生對課程設置滿意度”的重要因素,并運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法進行了進一步研究。方差分析的實質是在多個正態總體等方差的假設下檢驗各總體均值是否相等的假設檢驗問題。所謂單因素,就是指所要分析的問題中只有一個變量(因素),如方案、決策等。在本文中,這個變量就是“學生對課程設置的滿意程度”,而這些不同的“滿意程度取值”又稱為“學生對課程設置滿意程度”這個因素的不同水平。本文將學生對“課程涉及的內容”“課程結構與體系”“開課時間”“教師授課方式”“課程難易程度”“學時安排”“課程考核方式”等7項內容的滿意程度按照不同的性別、年級和畢業打算分別進行方差分析,分析結果詳見表3所示。
根據表3所示的方差分析結果,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不同性別的學生對“課程涉及的內容”“課程結構與體系”“開課時間”“教師授課方式”“課程難易程度”“學時安排”“課程考核方式”7項內容的滿意程度都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這說明不同性別的學生對課程設置的滿意程度沒有明顯差異,即性別因素對“學生對課程設置的滿意程度”沒有顯著的影響。
(2)不同年級的學生對“課程難易程度”“課程考核方式”的滿意程度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對“課程涉及的內容”“課程結構與體系”“開課時間”“教師授課方式”“學時安排”的滿意程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不同年級的學生對“課程涉及的內容”的滿意程度存在十分顯著的差異(p<0•01)。這說明年級因素對“學生對課程設置的滿意程度”有著明顯的影響。通過樣本均值(詳見表4所示)可以看出,整體上2005級和2006級學生對“課程涉及的內容”“課程結構與體系”“開課時間”“教師授課方式”“學時安排”等項內容更為滿意,而2007級和2008級學生對“課程涉及的內容”“課程結構與體系”“開課時間”“教師授課方式”“學時安排”等項內容的滿意程度相對偏低。
(3)畢業去向打算不同的學生對“課程結構與體系”“開課時間”“課程考核方式”等項內容的滿意程度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對“課程涉及的內容”“教師授課方式”“課程難易程度”“學時安排”等項內容的滿意程度存在顯著差異(p<0.05);其中,畢業去向打算不同的學生對“課程難易程度”的滿意程度存在著十分顯著的差異(p<0.01)。這說明畢業去向因素對“學生對課程設置的滿意程度”有著明顯的影響。通過樣本均值(詳見表5所示)可以看出,畢業后打算深造的學生對“課程涉及的內容”“教師授課方式”“學時安排”等內容更為滿意;而畢業后打算就業的學生對“課程難易程度”更為滿意,對“課程涉及的內容”“教師授課方式”“學時安排”等項內容的滿意程度較低。
3.學生對公共基礎課設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階段的公共基礎課主要包括英語、數學類、計算機類、體育類和思想政治類課程。在“學生對加強公共基礎課程教學力度的看法”的調查中,幾乎出現了一邊倒的狀況,詳見圖2所示。調查統計結果顯示,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認為,英語作為公共基礎課程,是最需要加強教學力度的;其次是計算機類和數學類課程。而認為體育類和思想政治類課程最需要加強教學力度的學生數較少。因此,在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今后的課程設置改革中,應適當考慮加強英語、計算機類和數學類課程的教學力度,尤其是對英語課的課程安排和教學力度應當予以重視,以切實加強學生基礎知識體系的構建,為培養適應新世紀需求的人才打好基礎。針對學生關注度最高的公共基礎課程———英語課,項目組進行了深入的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認為英語課應該在6個學期都開設的學生人數較多,占被調查人數的43%;認為英語課程應在4個學期開設的學生人數占被調查人數的38%;其余19%的被調查者選擇了“其他”選項,包括有的被調查者不清楚英語課程合理的開設時間。此外,有的被調查者提出前4個學期開設英語必修課程,第5學期開設英語選修課程,以便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選擇是否繼續英語課程的學習。同時,對“大學英語4級考試應該放在哪個學期”的調查,有47%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放在大學1年級上學期,有38%的被調查者認為應該放在大學1年級下學期;而認為應該放在大學2年級上學期和大學2年級下學期的被調查者分別為10%和5%,所占比例非常小。
這相對于實際情況———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生大學英語4級考試放在大學2年級下學期而言,與學生自身的需求形成了較大的反差。因此,在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今后的課程設置中,應適當考慮將大學英語4級考試放在大學1年級進行,或者可以允許同年級學生有梯度地自愿選擇參加大學英語4、6級考試的時間。在對計算機類課程的調查中,90%的被調查者認為有必要加強此類課程的設置,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其中,被調查者對計算機應用軟件、數據庫、統計分析軟件、辦公自動化等課程的期待較高。而目前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階段所開設的計算機類課程較少,僅有1門必修課“計算機應用基礎”和1門專業選修課“辦公自動化”,這與當代社會對大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要求略有脫節。因此,在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今后的課程設置中,可以考慮適當增加計算機軟件應用等操作類課程;并根據經濟類課程的需要,增加一些經濟分析軟件類專業選修課程,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對經濟管理類軟件有一定的了解。在有關“數學課程難度”的調查中,認為數學課程“很難”“較難”的被調查者分別有42人和79人,占被調查學生總數的21%和38%;認為數學課程難度“一般”的占31%;而認為數學課程“較易”和“太容易”的比例較少,僅占被調查學生總數的10%。這說明有近60%的學生認為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開設的數學課程難度較高。因此,建議可以略微降低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數學課程的難度,以適應更多學生的要求。
4.學生對專業基礎課設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階段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包括管理學、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經濟法、統計學原理、會計學基礎等課程。本次問卷調查對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目前開設的6門專業基礎課的開設時間進行了調查,詳見表6所示。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希望開設專業基礎課的時間集中在本科階段的前3個學期,其中認為管理學、經濟法、微觀經濟學等專業基礎課應在第1學期開設的被調查者所占比例較大。而實際上,在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2007版教學大綱中,這3門課的開設學期分別為第1學期、第1學期、第2學期。可見,管理學和經濟法這2門課程的設置時間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期望,微觀經濟學課程的設置時間(第2學期)與大多數學生的要求(43%的學生要求第1學期開設)略有偏差,但總體而言也是可以接受的(要求在第2學期開設微觀經濟學課程的學生比例為37%)。同時,認為宏觀經濟學和基礎會計課程應該在第2學期開設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大,這比教學大綱規定的實際開設時間均提前了1個學期。由于宏觀經濟學與微觀經濟學在理論上有一定的聯系,是構成西方經濟學的2大部分內容,所以應在連續的2個學期分先后開設;而基礎會計課程是會計學科的基礎,學習該課程前需要有一定的經濟管理知識的鋪墊,因此教學大綱規定這2門課程在第3學期開設是有其道理的。此外,認為統計學課程應該在第3學期開設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大,與教學大綱規定的在第5學期開設有一定的差距,建議在今后的調整中予以適當考慮。
盡管個別課程的設置時間與學生的看法和要求有差距,但從整體上看,目前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安排與學生的期望趨于一致。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專業基礎課程循序漸進式的課程設置能夠得到大部分學生的認可。從學生對專業基礎課授課內容的期望來看(詳見圖3所示),學生最希望授課內容有使用價值,其次是希望授課內容生動有趣。調查發現,許多學生認為課程的講授者是何種級別并不那么重要,能夠學到有用的知識才是最關鍵的。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在“專業基礎課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孰輕孰重”這一問題上,認為專業基礎課應該更注重理論講解的學生占被調查學生總數的8%,認為應該更注重結合實踐的占39%,認為應該理論講授與實踐都兼顧的占43%,認為應該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來確定理論講授與實踐的重要程度的占10%。此外,調查結果顯示,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認為專業基礎課可以采取的課程考核方式包括閉卷測試、開卷測試、撰寫小組論文或研究報告、撰寫個人論文或研究報告;而且選擇這4種課程考核方式的學生比例均在25%左右,并未顯示出明顯的差別。
5.學生對專業課設置的看法
在本文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階段的專業課分為專業必修課和專業選修課2大類。專業必修課主要包括農業經濟學、林業經濟學、林學概論、森工概論、林業統計學、環境經濟學、林業政策學、自然資源經濟學等。專業選修課主要包括區域經濟學、項目管理、組織行為學、國際貿易、市場營銷、辦公自動化、交流與溝通、財政與金融、企業會計學、國民經濟管理學、保險學、發展經濟學、管理信息系統、合同法等。
調查結果顯示,對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所開設專業課程的難度的判斷,63%的被調查學生認為“難度一般”,23%的被調查學生認為“較難”,4%的被調查學生認為“很難”;而認為“較易”和“很容易”的學生分別僅占9%和1%。由此可見,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的專業課難度適中,能被大多數學生所接受。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在“專業課的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孰輕孰重”這一問題上,認為專業課應該更注重理論講解的學生占被調查學生總數的5%,認為應該更注重結合實踐的占44%,認為應該理論講授與實踐都兼顧的占43%,認為應該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來確定理論講授與實踐的重要程度的占8%。相比較而言,認為專業課應該更注重結合實踐的學生比例比認為專業基礎課應該更注重結合實踐的學生比例略高,這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學生認為專業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與專業基礎課實踐教學的重要性相比,前者更重要。
調查結果顯示,對“目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課程是否能滿足學生需求”這一問題,表示目前的課程設置“可以滿足”自己需求的學生占5%,認為“基本滿足”的占32%;而認為“不是很滿足”和“完全不能滿足”的共占63%,所占比例較高。同時,從不同年級學生的角度來看,學生認為專業課“不是很滿足”和“完全不滿足”自己需求的比例從大學1年級到大學4年級逐級上升,而認為專業課“可以滿足”和“基本滿足”自己需求的比例則逐級下降(詳見圖4所示)。這可能與低年級學生接觸專業課較少、尚未對專業課有清晰和正確的認識有關。而高年級學生接觸專業課較多,并且面臨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就業范圍相對較窄等就業壓力,所以高年級尤其是大學4年級學生認為專業課無法滿足自己需求的比例相對較大。
圖4各年級學生對專業課滿足需求的看法調查結果顯示,對“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應加強哪方面課程的設置”這一問題,被調查學生關注度最高的是實踐類課程,其次是農林類課程和經濟類課程;認為應該加強管理類課程的學生人數最少。這可能與目前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所開設的實踐類課程和有關農業、林業知識的課程相對較少而學生又希望獲得更多的這方面知識有關。因此,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在今后的課程設置中,應該考慮加大實踐類和農林類課程的教學力度,以適應農林經濟管理作為一門綜合學科的要求。
四、完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本科課程體系建設的幾點建議
通過調查與分析發現,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對課程設置的看法和需求與目前實際的課程設置存在著一些不一致性。因此,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在今后的課程調整和完善過程中,可以考慮從以下方面入手,不斷優化課程體系,以提高專業人才的培養水平。
(一)加強宣傳和引導,提高學生對專業及其課程設置的認知度和滿意度
通過調查與分析發現,目前部分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對專業性質和專業基本情況的總體認識不清;不少學生不清楚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對未來的發展方向處于迷茫狀態,不熟悉自己所學專業的課程設置現狀,同時又對當前的課程體系存有看法,有著較迫切的課程改革需求。因此,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應進一步重視專業概論課程的設置與教學。例如,增加專業概論課程的學時;由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教授為學生開設專題講座,講述專業發展的歷史、現狀和前沿問題等;由院系領導為學生開設專業講座,講述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將來的科研方向和本科畢業生的就業趨向。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有一個宏觀、正確的認識,才能消除學生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偏見。此外,還應在新生入學之初,開設“大學學習學”等學習指導類課程。這不但對學生學習專業有所幫助,而且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確立正確的學習方向和個人發展方向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二)考慮學生的需求,科學地安排公共基礎課程
通過調查與分析發現,在公共基礎課程設置方面,大多數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學生更加關注英語、計算機類和數學類課程。學生希望能夠在大學1年級完成英語、數學類公共基礎課程的學習,并且89%的學生希望大學英語4級考試能夠在大學1年級進行。同時,90%的學生認為很有必要開設計算機應用類課程和統計軟件應用課程。因此,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對傳統的課程體系應進行系統化調整,科學合理地安排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可考慮進一步壓縮思想政治類課程的學時,將大學英語4級考試提前到大學第2學期進行;應增設專業英語和應用文寫作等課程,開設統計分析軟件課程,并適當調整相關課程的開設時間,協調好課程間的前后銜接。
篇4
關鍵詞:農林經濟管理專業;雙學位;財務管理;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4)39-0076-03
農林經濟管理專業雙學位是學生在攻讀第一專業(即主修專業)學士學位的同時,又修讀不同學科門類的另一專業學士學位。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給了雙學位本科教育在培養模式上的認可,學科間的融合、滲透則給了雙學位本科教育存在的土壤。農林經濟管理專業雙學位本科教育定位于提升就業能力的一種新型教育模式。[1]從提升學生就業能力考慮,培養學生財務能力的關鍵是要按照“以學生為本,傳授財務知識,培養學生就業財務能力,提高財務素質,協調發展”的教學理念來組織教學。
一、雙學位學生就業財務能力培養的教學模式
對雙學位學生就業財務能力培養涉及到理論性、實踐性、技術性和操作性都比較強的教學內容,為此,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手段,學生主動地接受知識,發揮學習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應用能力。根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雙學位教學培養方案,明確學生就業財務能力培養的“財務活動―財務內容―財務處理方法”的教學模式。[3]
1.明確財務活動的教學模式。教師根據培養雙學位學生財務管理能力的理論,讓雙學位學生明確以下財務活動。(1)籌資財務活動,活動圍繞平衡風險和成本,以最小的資本成本籌集到企業所需要的資金,為企業籌資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制定企業籌資戰略;(2)投資財務活動,活動圍繞選擇最優方案進行,為企業投資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制定企業投資戰略;(3)營運資金財務活動,活動圍繞提高營運資金使用效果進行,為企業營運資金經營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制定企業營運資金戰略;(4)利潤分配財務活動,活動圍繞利潤分配順序進行,為企業利潤分配經營決策提供理論依據,制定企業利潤分配戰略。
2.體會財務內容的教學模式。在學生明確財務活動基礎上,有效地直接參與財務活動的具體內容,根據培養學生財務能力教學進度設置出的財務內容為:籌資財務內容、投資財務內容、營運資金財務內容和利潤分配財務內容。教師在課堂上始終圍繞需要考慮財務內容有哪些,需要解決財務問題有哪些,根據財務活動,明確具體的財務內容。根據從事財務活動應具備的技能,分解出具體財務活動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在訓練中,學生運用處理財務活動的手段方法,解決企業財務活動中所需要解決的相關問題。學生通過對各項財務活動的逐一訓練和掌握,從而具備或形成企業財務活動所需的實踐技能。(1)在籌資財務活動中,教師將籌資財務活動分解成3個學生需要考慮財務內容:籌資成本財務內容、籌資風險財務內容和資本結構財務內容。其中,籌資成本財務內容分為更具體的個別資金成本和綜合資金成本2個財務內容;籌資風險財務內容分為更具體的財務風險和經營風險2個財務內容。促使學生明確籌資財務活動手段和方法。(2)在投資財務活動中,教師將投資財務活動分解成學生在將來就業時需要考慮財務內容:投資收益評價和投資風險評價兩方面的財務內容。投資收益評價財務內容可具體為投資估算和投資收益分析2個財務內容;投資風險評價財務內容可具體為投資期望值估算和投資風險分析2個財務內容。學生明確投資收益評價和投資風險評價技術方法、分析方法和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法。(3)在營運資金財務活動中,教師將營運資金財務活動分解成2個學生在將來就業時需要考慮財務內容:流動資產財務內容和流動負債財務內容。促使學生明確營運資金財務活動手段和方法。(4)在利潤分配財務活動中,教師將利潤分配財務活動分解成2個學生在將來就業時需要考慮財務內容:分配順序財務內容和分配方案制定財務內容。學生明確利潤分配順序和分配方案技術方法、分析方法和解決相關問題的方法。
3.實施財務處理方法的教學模式。圍繞財務活動和財務內容提升學生財務管理能力,教師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有效地完成相關的財務任務;學生充分運用以下兩個方面的財務分析方法完成相關的任務:(1)指標計算方法,包括個別資金成本、綜合資金成本、財務風險、經營風險和投資收益分析指標等。(2)財務信息評價方法,學生掌握利用財務資本資料,通過分析已形成的資本結構,對企業資本結構進行比較分析和評價。學生掌握利用財務投資資料,對投資風險進行比較分析和評價。學生掌握利用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資料,對企業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利用進行比較分析和評價。學生掌握利用利潤分配資料,對企業利潤分配方案制定。
二、培養學生就業財務能力的教學取向[4]
1.師生互動中的以財務活動為核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培養學生就業財務能力教學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地接受財務活動相關知識教學,體現師生之間互動性。實施以財務活動為核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兩個基本要素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學生就業財務能力培養中,教師順利將以財務活動為核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所包含的知識點或相關技能準確傳授給學生,并讓學生主動地運用知識點,這是教師“教”的關鍵。采取學生是主體,教師服務于學生,開展以財務活動為核心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信息傳輸方式。學生能有效地參與財務活動過程,教師按教學進度講授以財務活動為核心的教學內容,并根據財務活動任務,讓學生運用正確進行指標計算方法和財務信息評價方法。
2.培養以財務活動為核心的創新思維能力。在培養學生就業財務能力的教學中,應有效培養以財務活動為核心的創新思維能力,調動學生對培養學生就業財務能力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的興趣。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設計出便于有效地提高學生以財務活動為核心的創新思維能力教案。運用多媒體教學對財務活動的相關案例進行講解和比較直觀的演示。在演示財務活動過程中,學生自覺地進入財務活動過程中。在教案中,體現籌資財務活動的籌資成本、籌資風險和資本結構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案例;體現投資財務活動的投資收益評價技術和投資風險評價技術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案例;體現營運資金財務活動的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案例;體現利潤分配財務活動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案例。
3.提高以財務活動為核心的綜合應用能力。在培養學生就業財務能力教學中,應有效提高學生以財務活動為核心的綜合應用能力,注重操作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學生是主體,教師為學生服務。教師應通過各種教學形式,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財務技能的興趣和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1)討論課教學形式。教師事先收集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企業實際案例,包括企業的基本情況分析、產品經營業務分析、公開報送的各種財務報表分析等相關資料;隨后教師根據課堂講授的相關內容擬定討論題目。教師組織學生開展討論時,為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將一個自然班分成若干個小組,先組織安排各個小組討論,然后由各小組選派自己的代表到講臺發言,宣講分析過程。教師在討論整個過程中,善于引導,使各組學生圍繞主題開展爭論,同時鼓勵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中來,并做到各抒己見。討論結束時,作為教師及時地總結,簡要復述討論過的觀點,對爭論較大尚無定論的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并把爭論的本質問題理清楚,指導學生進一步思考。(2)平時課堂提問教學形式。教師面對學生提問,教師給出詳盡的綜合運用分析資料,自由地讓學生搶答,學生自由發揮。對每位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指出正確與否。不但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獨立思考問題能力和敏捷分析問題的能力。(3)課后布置實驗資料教學形式。學生根據教師給定的基本財務資料,運用所學的指標評價分析方法等,寫出完整的實驗報告。有效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雙學位培養學生就業財務能力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取向,應該是學生適應社會的以財務活動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取向。培養學生就業財務能力的“財務活動―財務內容―財務處理方法”教學模式和教學取向對于農林經濟管理專業雙學位培養學生就業財務能力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王峰.雙學位本科教育定位研究[J].教育與現代化,2008,(1).
[2]李茜.提高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學生財務分析能力的思考[J].中國農業教育,2010,(2)
[3]李茜.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財務分析能力培養的教學方式方法研究[J].中國農業教育,2013,(1)
[4]王文靜.中國教學模式改革的實踐探索――“學為導向”綜合型課堂教學模式[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1).
篇5
關鍵詞:高等農林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3)11-0051-02
人才培養模式是高等院校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標準, 為學生設計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以及怎樣實現這種結構的方式[1]。隨著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社會對金融人才的需求標準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對原有的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提出了挑戰。變革目前高等農林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適應學科生態建設,滿足社會需要,提高辦學質量的當務之急。
一、高等農林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現狀
(一)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是整個人才培養模式的綱領。現有的高等農林院校金融人才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扎實的經濟學和金融學的理論基礎,掌握金融、證券、保險、投資方面的基本知識,熟悉商業銀行、證券投資、保險等基本業務技能,能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財務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以及企業和事業單位從事與金融或資金有關的宏觀管理或實際工作,并且有一定的決策、協調和組織能力的高級復合型人才。
(二)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要求
金融專業學生畢業時要求系統掌握銀行、證券、投資、保險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接受相關金融業務的基本訓練,熟悉國家的金融方針、政策和法規,了解國內外金融業發展的現狀和趨勢,掌握在金融領域從事實際工作的基本技能。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1)掌握經濟學和金融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熟悉中外金融理論與實務,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把握國內外金融業發展動態;(2)熟悉國家有關銀行、證券的政策和法規,以及國際金融業中通行的規則和慣例;(3)熟練掌握金融業務的基本操作流程,具有一定的從事銀行經營管理、證券投資分析的能力;(4)掌握計算機基礎知
識,具有較高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以及一定的計算機軟件維護和基本的硬件維護能力;(5)掌握經濟學的基本
方法,具備綜合分析和解決問題的科學研究能力;(6)具備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能力,通過專業外語學習,掌握閱讀專業文獻的詞匯和能力。
(三)課程體系的設置
金融專業本科生課程設置包括公共基礎課、學科基礎課和專業方向課,其中每一部分都包含必修和選修兩部分,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做出決策,給學生以充分的自由。公共基礎課包括政治課程、軍事理論、思想道德修養、法律基礎、計算機基礎、大學英語、體育、大學語文、應用文寫作、高等數學、生命科學導論、經濟學導論、管理學導論和科研基本方法。學科基礎課程包括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微觀經濟學、統計學原理、會計學原理、管理學原理、財政學、金融學、保險學原理、宏觀經濟學、投資學、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央銀行學、金融市場學、國際金融、證券投資學、金融工程學、計量經濟學、發展經濟學、國際貿易、金融審計、銀行會計、經濟法學、銀行信息系統、網絡應用基礎、文獻檢索、金融史、金融法和投資項目評估。專業方向課包括金融公關與營銷、金融期貨、金融專題、金融統計、銀行制度比較、投資銀行業務、公司金融、信托與租賃、財產保險、人身保險、再保險和保險精算。另外,還有實踐環節的軍訓、勞動、教學實習、課程論文、畢業實習、創業訓練、社會實踐等。
二、高等農林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人才培養體系未突出農林院校的特點
“三農”問題的解決和“三農”的發展離不開農村金融的支持。而處在金融體系最基層的農村信用聯社在崗的基層人員,很多是農信社職工的子女或原有員工的親屬。他們大多文化水平不高, 缺乏基本的金融理論知識,未經過正規的專業培訓, 個人業務技能不過關,綜合素質偏低,在工作中難免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給金融機構內部管理造成了混亂。特別是處于第一線的農村金融部門更是缺乏高素質的負責人, 一些業務素質不高、思想境界較低的人員長期占據領導崗位, 使得金融工作開展相當被動, 甚至因違規行為給信用社造成重大經濟損失[2]。
與農村金融機構人才嚴重匱乏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農林高等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及課程設置等整個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機制沒有突出農林院校的特點。農林院校金融專業課程設置沒有農業經濟管理、農業經濟、農學概論等了解農作物生長規律,農業經濟運行基本原理等方面的課程,其培養目標、對學生的要求和課程的設置并無異于財經院校和理工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農林高等院校金融專業畢業的學生大都進入工商行業金融機構[3],而直接服務于農村金融機構的畢業生占很少的比例。即使進入農村金融機構,不懂得農業、農村、農民固有特性,不了解農村金融機構經營特點的農林院校金融專業畢業生照樣要從頭學起,顯示不出農林院校金融專業學生本身應具有的優勢。作為用人單位有什么理由舍財經類院校的金融專業人才而選擇農林院校畢業生?
(二)應用型農村金融人才培養缺乏系統性
目前農林高等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計劃更適合培養研究型金融人才,更加注重金融理論知識。而對于學生適應社會經濟需求的應用型人才所應該具備的能力和素質的培養相對較弱,系統性不強。農林高等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要能夠滿足社會經濟對應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必須是集知識、能力和素質為一體的一個系統,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更需要能夠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質,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協調,相得益彰,缺一不可,知識是基礎,能力是關鍵,素質是目的。對高素質人才而言,三位一體,也是判斷人才培養模式是否具有系統性的重要標準[4]。而農林高等院校的實際情況是金融專業培養機制仍局限于以理論教學為主的模式,用于提高學生實際應用和提升學生素質的實驗、實踐教學及科創項目很欠缺,導致學生畢業后不能很快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短期內很難進入角色,也致使用人單位更多愿意招收具有金融機構從業經驗的人員。
(三)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農林高等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機制中,實踐教學環節依然薄弱。薄弱的金融專業實踐教學直接導致學生畢業后動手能力不強,適應能力較差,不能適應金融機構涉農業務的開展。比如,農村小額信貸業務中信貸資金用途考察時分不清方向;開展理財業務時搞不清農民消費特點;農業保險業務中,確定農作物受損時不會測產等等。其主要原因表現在:一是大多數農林院校的金融專業在整個學校學科體系中都是弱勢學科,由于實踐教學經費緊張等各種因素,農林院校更多的重視自然學科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而輕視屬于社會科學的金融保險專業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致使金融保險專業的實踐教學基地建設不太樂觀。二是金融保險專業的特殊性,銀行、保險等金融部門常常出于保密需要,許多科室和部門不能讓學生接觸,不愿意接收學生實習,學生的社會實踐受到限制[5]。實踐教學環節的缺乏或薄弱使得學生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相互脫節,不利于學生對理論知識的消化理解。
三、改革高等農林院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建議
(一)應突出農林院校的特色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產業,農林院校的設立初衷是振興我國農業產業,促進農業經濟發展。作為農林高等院校金融專業,培養農村金融人才有其重要的辦學宗旨。農林高等院校金融專業畢業生應該在具備金融基礎理論知識和能力素質的基礎上,懂得農村金融的特點,才能更好地為農業經濟發展服務。為此,農林院校無論是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的制定還是基礎理論課程的設置,都應從農村金融人才的社會需求出發,采取多種形式培養能夠適應農村金融發展、服務農業經濟發展的農村金融人才,突出農林院校的特點,為農村金融培養更多的,熟悉農業經濟發展規律,根據農業本身的特點具有一定創新性的農村金融人才。
(二)構建系統性的應用型農村金融人才培養體系
農林高等院校應該按照經濟社會發展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培養能夠將農村金融的基礎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創業意識和國際視野、職業素養和社會責任意識相結合的應用型專門人才。為此,農林高等院校應該從金融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到課程設置,從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到實驗、實踐能力的培養,從思想政治教育到社會責任意識等等方面系統構建應用型農村金融人才培養體系。另外,從學科生態的觀點看,學科和建設一流大學有著密切關系,一流大學能夠培養一流的學生。農林高等院校金融專業培養一流金融人才離不開強有力的金融學科建設。在學科生態建設的環境下,農林高等院校應該加強金融學科生態建設,使基礎學科和應用學科、傳統學科和新興學科有機融合,為金融學科的創新發展創造條件,使農林高等院校的金融專業培養的人才具備能夠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
(三)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建設,提升金融專業學生的能力和素質
實踐教學環節既是金融人才培養模式的重要內容,也是培養應用型金融人才能力和素質的關鍵。因此,農林高等院校應該轉變農林院校對金融保險專業實踐教學不重視的現象,加大投入,建立穩定的金融專業學生實踐教學基地。另外,還要提高農林高等院校教師的實踐教學能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監督,提高實踐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朱強.中澳高校金融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比較研究――以揚州大學查理?斯竇大學為例[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6).
[2]耿傳輝.農村金融人才培養模式與途徑探析[J].現代教育科學,2010,(9).
[3]湯凌霄,黃謹,張友農.理工院校金融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析[J].中國高教研究,2008,(2).
篇6
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為高等教育的發展帶來機遇,高等院校紛紛增設新專業擴大招生規模,與此同時一些老牌專業迫于就業壓力而出現萎縮。曾經作為農業院校與財經院校核心專業的農林經濟管理(以下稱農經)專業倍受沖擊。為應對市場化的沖擊,農業院校的農經系多數更名為“經濟管理學院”或“經濟貿易學院”等,實行“財經化”策略;財經院校農經系多數合并到“經濟學院”或“國際貿易學院”等,實行“非農化”策略。這使得財經院校的農經專業又受到農業院校農經專業的挑戰,加之本身在財經院校中的不利地位,其本科生培養規模越來越小,專業發展狀況堪憂。身處地方財經院校的農經專業大學生,陷于專業目標定位與市場需求脫節、專業學歷教育與個人發展定位沖突的多重矛盾當中,不可避免地產生了專業認同感不強、淡化專業學習,以至于出現學習目標與個人發展定位“去農化”,嚴重背離了農經專業學科的初衷。在此背景下,本文以河南財經學院農經專業在校大學生為例,通過分析其專業認知及就業意向,來揭示地方財經院校農經專業辦學困境在學生層面上的影響與現實反應,以期對該學科的發展提出一些認識與啟示。
二 專業認知
本科教育中有兩種專業指導模式,一為“寬”模式,即“厚基礎、寬口徑、淡化專業”;二為“專”模式,即“明確專業方向、注重專業技能”。調查顯示,農經專業在校大學生對專業模式的認同與所在年級有一定的關系。大一、大二學生贊同“寬”模式的居多,分別為58.00%、51.72%,到大三時情況發生變化,認同“專”模式的學生占了主體,達到78.57%,而到大四后,雖大多學生仍認同“專”模式,但與大三時相比認同感有所下降。
不論選擇哪種專業模式,大學都有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與專業選修課等,但因學生所學專業不同對各課程的重視程度會有所差異。調查顯示:農經在校大學生對課程重要的認識由高到低總體依次為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公共課、專業選修課。從不同年級來看,大二學生對專業課重視程度最高,高達51.72%,大一與大三學生對專業課的重視程度雖不及大二學生,但也均高于其他課程,對于大四學生則相反,其僅有28.57%的認為專業課最重要,大多數學生轉而對專業基礎課與公共課更加重視。這一現象與上述對專業模式的認知如出一轍。可能原因有:其一,農經學生對專業知識學習與能力提高的預期較高,而財經院校農經專業“去農化”的課程設置使其專業趨同于一般性的經濟管理專業,既失去了農業院校偏重技術型的經濟管理人才培養結構,同時也未形成財經類院校偏重財經型的經濟管理人才培養模式,因而雖在大學期間對專業認知模式由“寬”逐步轉變為“專”,但對專業課的重視度卻在下降;其二,高年級學生準備參加考研與考公務員等的需求促使其對公共課與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再度重視。學生對不同課程的認知存在主觀差異性。在此背景下,農經學生認為影響其課程學習的重要因素依次為課程內容、教師水平與專業設置。從不同年級來看,大二、大三學生認為課程內容是激發其學習興趣的最重要因素,而大一、大四學生則認為是教師水平。
從不同年級來看,農經專業學生對專業不滿意隨年級的升高呈現“n”型趨勢,大一最低,不滿意者為50.00%,大三時達到頂峰,不滿意者高達86.67%,到大四時雖有所降低但仍有66.67%的學生不滿意。總體看農經學生對其專業的滿意偏低。
三 專業認知下的就業意向
1 就業觀念、標準及其專業傾向性
當前,大學生就業有兩種觀念,即先就業后擇業與先擇業后就業。調查顯示,農經專業76.84%的學生趨向于先就業后擇業,尤其表現在對專業很滿意的學生上,其該意向選擇高達80.00%。可見,農經專業學生寄希望于先找一份工作適應社會,提高自身綜合素質后再選擇心儀的職業。那么,農經專業學生的擇業標準又是怎樣的呢?調查表明,67.19%的學生把發展平臺作為首選,而后依次為薪金工資、單位性質與專業對口。其中對專業很滿意的學生中,40%的學生把專業對口作為自己重要的擇業標準,遠高于對專業次滿意與不滿意學生對此項標準的認可度,其分別僅為1.59%、4.84%。如果把考研作為本科生就業來看,考研學生是否報考本專業也可理解為其就業的專業傾向性。調查表明,預期考研的學生中45.00%的表示會盡量保持原專業。其中對專業滿意的學生報考原專業的占到64.10%,即使對專業不滿意的學生也占到35.00%。可見,雖然絕大多數農經學生不看好自己的專業前景,但仍有一部分對專業非常滿意的學生堅持學農務農,對農經專業充滿期待。這說明學生的專業認知對其確立就業觀念、標準及理念有深遠的影響。
2 就業的職業定位與選擇意向
在校大學生的職業定位是基于其就業理念與擇業標準而做出的預期選擇。農經學生將其職業定位為管理型、自主創業型的較多,分別為40.20%、31.16%,而定位于技術應用型與教學科研型的較少,分別僅為20.60%、8.04%。從不同專業認知角度看,對專業非常滿意的學生66.67%的傾向于將職業定位為管理型,而僅有16.67%的學生傾向于自主創業;對專業次滿意或不滿意者雖然也將管理型作為其首選,但較對專業非常滿意者所占份額減少,分別減少了25.18%、28.50%,而對自主創業型的職業定位則有較高傾向,比專業非常滿意者分別提高了17.20%、13.86%。另外,專業不滿意者對技術應用性的職業定位選擇傾向高于專業滿意者,這可能緣于其將專業知識的學習時間轉嫁到一些自身較感興趣的技能型非專業的學習上,這一點在與農經專業學生的訪談中得到證實。
職業定位決定職業領域的選擇。調查表明,農經學生對職業領域的選擇與其專業滿意度的關聯性較小,總體表現為選擇進企事業單位的占主體,達到74.00%(其中事業單位占到40.00%),而后才是選做一名創業者和自由職業者。由此表明,農經學生職業選擇的預期目標還是比較高的,且追求工作穩定的思想仍較重。如在考公務員涉農專業較少的情況下還有24.00%的農經學生選擇通過這一途徑進入事業單位就是一個例證。
上述的分析表明,大多數農經學生能夠根據愿景目標與現實狀況進行合理對接,做出自己較為可行的預期職業定位與選擇。但在當前就業形勢趨緊的狀況下,農經學生想通過攻讀碩士研究生來更好實現自己理想的不占少數,達到50.26%。其中,考研率與專業滿意度呈現反向相關,專業非常滿意與次滿意者的考研率分別比平均水平低10.26%、5.10%,而專業不滿意者則高出平均水平2.97%。這表明對專業不滿意的學生更期望獲得學歷優勢,增加自己的就業籌碼,最終覓得如愿以償的工作。
3 就業意向的影響因素
在校大學生的就業意向是其在權衡各方面影響因素的條件下所做出的預期選擇。調查顯示,學生認為影響就業的最重要因素依次為:個人能力、個人素養、學校品牌、專業名稱、專
業知識、城鄉前景差異。其中主觀因素的影響程度達到77.21%,遠高于客觀因素。從不同專業滿意度來看,對專業很滿意的學生中除20.00%的認為農經專業名稱對其就業具有客觀性影響外,最主要決定自己就業前景的還是個人綜合素質等主觀因素;而對專業次滿意和不滿意者雖然也認為影響其就業最重要的是主觀因素,但對客觀因素的認知較專業滿意者有偏差,即認為學校品牌的重要性超過專業名稱,甚至認為就業地區位差異對其就業也有一定的影響。
對比專業滿意與不滿意兩類學生,前者不僅在在校學習表現上有較高的專業認同感,而且在就業定位上也有較強的專業“歸宿”意識,其認為專業知識對其就業影響程度高于后者14.44%。但總體看,農經專業學生普遍認為涉農專業不利于其找到較好的就業門路,對專業前景不太樂觀。
四 結論性評述
農經學生普遍認同突出專業特色辦學模式,且高年級學生認可的比例高于低年級。在對專業模式認可存在差異的情況下,農經學生對課程重要性的認識由高到低依次為專業課、專業基礎課、公共課、專業選修課,其中將專業課作為最重要的課程者居多,尤其表現在大二學生上。在課程學習中,大二、大三學生認為課程內容是激發其學習興趣的最重要因素,而大一、大四學生則認為是教師水平。可見,在所學專業既定的條件下,專業對學生學習的影響并非最為關鍵,而專業課程結構與內容的統籌安排、精心設計與教師水平越來越成為農經學生專業學習、專業塑造的核心與關鍵。
農經學生總體上對專業認同感偏低的現實導致其在就業觀念上多數傾向于先就業再擇業,尤其表現在對專業非常滿意者上。同時多數學生將發展平臺作為擇業標準的首選,最后才考慮專業對口,但對專業非常滿意的學生中將專業對口作為自己重要擇業標準的比例遠高于對專業次滿意與不滿意者。在擇業標準的引導下,農經學生預期的職業定位集中在管理型與自主創業型上,且多數傾向于進入企事業單位工作,并期望通過考研來更好實現自己的目標,尤其表現在對專業不滿意的學生上。為此,應結合專業特色建設、專業思想教育、專業實踐訓練、專業能力提高等多方面多環節的工作,強化專業認知與專業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強農經學生的就業預期,最終緩解財經院校農經專業辦學困境。
參考文獻
[1]馬曉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構建[J],農業教育研究,2009(1):40
[2]柯水發,王戰男,李紅勛,北京林業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2004級本科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查分析中國林業教育,2009(5):42
[3]李翠霞,朱請,盧達,農業經濟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6);56
篇7
(一)具有豐富的地域文化我國西部地區土地遼闊、物產豐富,是少數民族文化集萃與漢民族文化互相交融之地。在西部地區,不僅擁有豐富的民間美術,還形成了悠遠古樸的黃土高原文化、充滿異域色彩的伊斯蘭文化、熱情奔放的北方草原文化、東西合璧之美的西域文化、凝重神秘的藏文化、古色古香的巴蜀文化和具有人性化歡樂的滇黔文化七大文化圈。這其中,不乏許多與農林和藝術關系十分緊密的文化,為藝術設計提供了廣闊的研究和應用領域。
(二)具有傳統強勢學科西部農林院校具有農、林、動等傳統強勢學科,這些學科由于辦學歷史悠久,基礎理論扎實,科研成果豐碩,成為了學校科研水平的代表和帶動相關產業發展的支柱型學科,同時也是一所學校綜合競爭力的體現。藝術設計專業若與這些強勢學科共謀發展,將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三)具有難得的發展機遇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實施加快了改革和經濟發展的步伐,也為西部藝術設計專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加速西部地區農林院校藝術設計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不僅對西部地區人才培養具有重要意義,還能對該地區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二、西部農林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辦學新思路
西部農林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在地域、師資、軟硬件設施等方面與東部沿海城市存在較大差距,在辦學思路上照搬東部發達城市高校或藝術專業院校均不具優勢且缺乏市場競爭力,且這些發達城市高校和藝術專業院校在辦學模式上已相對成熟并各具特色,要在這些院校現有的辦學模式上尋找突破口非常不易。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開辦藝術設計專業的院校有1000多所,西部農林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想要占有一席之地,尋找新的特色辦學思路勢在必行。
(一)樹立“服務三農、服務西部”的理念除了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材,服務大眾、服務社會也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責任。在產學研結合的教育理念下,西部農林院校依托農、林、動等傳統學科科研水平和科技成果轉化積極帶動西部地區農、林、牧等相關產業發展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作為西部農林院校中新興的藝術設計專業,也應與學校總的發展方向和服務理念保持一致,立足西部、立足三農,打破過去認為藝術設計服務于時尚高雅的觀點,將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目標和課程設置與學校理念結合,再根據學校的學科優勢,走出一條有別于其他發達城市高校和藝術專業院校的特色辦學之路。同時,農、林、牧業本是關系到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藝術設計專業服務三農、服務西部必將有廣闊的市場和發展前景。只有這種差異化的辦學思路,才能使西部農林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具有自己的特色,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
(二)實現區域內資源整合西部農林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普遍起步較晚,加之身處中國西部邊陲,往往面臨師資匱乏和引進難的問題,尤其身處二級縣市的學校,不僅缺乏有資歷的名師,還面臨著科研水平低下、與市場脫節等問題。一定區域內的這些高校,想要通過自身努力在朝夕之間解決這些問題似乎困難重重,且單打獨斗勢必會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對于在農林院校中起步不久的邊緣學科,學校不一定給予大力支持。反之,如果這些院校進一步加強聯系,在師資、科研、項目等方面進行區域內資源整合則會事半功倍。如師資方面,每個教師各有所長,院校之間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采用外聘、聯合講學等形式進行師資交換和資源共享;科研方面,院校之間可以根據科研課題組建流動性科研團隊,實現強弱互補,共謀發展;項目方面,更是可以實現資源進一步優化,不僅教師隊伍可以共同合作攻關各種對外服務項目,也可以將項目引進課堂,在合作院校之間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競爭氛圍,加強學生與市場的聯系。這種區域內資源整合不僅是對資源的優化和合理利用,更是加強高校聯系,提升整體科研水平,塑造對外形象的有力手段。
(三)爭取院系合作、多學科支持西部農林院校大多已轉型為集文、理、工、醫、農、林為一體的多學科、多專業的綜合性大學,而綜合性大學的特色和優勢也就在“綜合”二字上。多學科、多專業設置對人才成長非常重要,藝術設計專業應充分利用這一優勢進行跨學科、跨專業人才的培養。農林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起步較晚,和藝術專業院校相比缺乏精深,和其他綜合性大學相比缺乏知識結構和寬廣的就業渠道,所以在多學科交叉上更要做到深入透徹。圍繞“服務三農、服務西部”的理念,藝術設計專業應與其他農、林、動等院系和學科進行深度合作。藝術服務于生活,不僅時尚前沿的產業需要藝術設計,農、林、動等產業也需要藝術設計進行包裝、推廣,而藝術設計專業所涉及到的視覺傳達、環境藝術、數碼藝術等領域與農、林、動等產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可見,只有依托學校大的學科背景和優勢,在現有藝術設計專業辦學模式下另辟獨徑,深入鉆研藝術設計與農、林、動的產學研問題,才能使自己的藝術設計專業有所專、有所長。
(四)走品牌創新之路,提升學校綜合競爭力西部農林院校藝術設計專業常有被“邊緣化”的尷尬,學校在向綜合性大學發展的道路上常忽略對新興學科的扶植和宣傳推廣,使得藝術設計專業常被人不理解甚至產生懷疑,這對學校招生宣傳和就業工作都會造成一定負面影響。因此,藝術設計專業應該在農林院校中找準自己的位置,充分利用自身所長,打造各種藝術團隊和設計工作室,創造屬于自己的品牌,擴大自身影響,使其成為對外交流的窗口和名片,進而帶動學校其他學科也走上品牌創新之路。
(五)拓展應用領域,緊跟時展要發展,就要創新,陳舊的思想和內容只能淹沒在歷史的大潮中。西部農林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要有別于其它高校現有的教學模式,就要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拓展應用領域,使其緊隨時展的潮流并適應和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正如音樂可以對人的情緒、心理產生強烈的影響,所以出現了通過音樂進行醫學輔助治療的課程,這是音樂在醫學領域的應用。藝術設計和人類生活關系十分密切,即使是色彩的一點點改變都可以帶給人不同的感受甚至影響人的心理和生理,其相關知識在衣食住行諸多領域已有廣泛應用,如將這些應用進一步拓展到農、林、動等其他學科領域將是一個新的突破。誰也無法預料,也許將來某天,藝術設計會有門課程研究如何通過環境設計讓家禽牲畜或農作物生長更快速、更生態,更有益于人類健康。
篇8
關鍵詞 農林類高等院校 會計 教學改革
就業時,會計崗位具有一定的專用性,會計專業的畢業生可以選擇跨專業就業,但是其它專業的學生選擇會計就業則非常難。再加上目前會計需求非常大,無論規模大小的企業都必須進行會計核算,因此會計到目前為止仍然是需求量最大的一個專業。然而另一方面,正由于會計專業的熱門,無論本科院校還是高職高專院校都廣泛開設會計專業,直接導致了會計畢業生的巨量供給。在面臨激烈的就業競爭時,由于世俗的偏見,農林類高等院校與其它院校相比,具有天生的劣勢。這就促使農林類高等院校的會計專業畢業生必須具有自身的特點和優勢,這除了學生自身的努力外還必須從在校課程教學中予以引導。由于目前絕大多數農林類高等院校在進行會計課程建設時與其它高等院校相比并沒有體現自身特色,因此進行會計教學改革已經迫在眉睫。
1 目前農林類高等院校在會計學專業教學上存在的問題
1.1 專業培養目標沒有特色
一個專業的培養目標決定了課程的設置方向,也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畢業生的后期工作能力。作為一個農林類高等院校會計學專業畢業生來說,在進入市場參與就業競爭時存在著天生的劣勢,社會的偏見和不信任使得他們在具有相同硬件的前提下與非農林高等院校同臺競爭時明顯處于劣勢。這就要求農林院校培養出的會計學專業學生必須與非農林高等院校學生有所不同,會計學專業培養目標要不同于非農林院校,而目前農林類院校培養目標套用的仍然是一般性的目標,缺乏個性,在此目標引導下經過教學培養的學生必定是大眾化的,在競爭中缺乏特有的優勢。
1.2 專業課程設計不合理
(1)課程內容不能滿足社會考試的需要。根據一些學者的調查發現,用人單位對會計人員的職稱級別要求很高。而目前農林高等院校在課程設計時并沒有考慮針對包括職稱考試在內的社會考試需求,只是開設一些大眾化的專業課程,雖然這些課程與會計資格考試課程相同,然而就難度和深度而言卻具有天壤之別,特別是CPA考試,其難度和深度是目前設計的課程無法比擬的,常常使一個接受了正規本科教育的學生在面臨社會考試時顯得力不從心。按助理會計師報考的條件,一個本科畢業生完全可以在畢業時考取助理會計師證書,然而據筆者調查,能夠在畢業時拿到助理會計師證的學生卻非常少,而社會對會計員的需求比助理會計師的需求要少得多,因此,也降低了應屆畢業生的就職率。
(2)實驗、實習課程安排時間不夠。實驗、實習課程是學生將學習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的有效途徑。全真模擬實驗課程可以幫助學生理解生產經營過程,對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的憑證有一個直觀感性的認識。有助于學生步入社會后能很快上手會計工作。而實習能夠直接將學生帶入真實的生產經營環境,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然而在大多數農林高等院校,由于會計專業通常并非該校重點發展對象,所以一般給予較少的課時,很多學生在進行財務會計實驗時通常無法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一般都要加班加點趕作業,繁重的學習任務導致實驗完后很多學生對所學專業產生極大的厭惡感,實驗課反而起到副作用。另一方面,由于生源量太大,實習基地相對匱乏,每年只會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真正地參加學校組織的實習,更多的是由學生自己聯系實習單位,完成實習任務。
(3)部分課程安排的時間段不恰當。會計學原理課程作為一門會計學專業學生的入門課程,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只有在掌握好本門課程的知識后才能更好地理解其它專業課程。對于會計崗位,有會計從業資格證的嚴格要求,而且“初級會計師”、“會計師”的申報者資格的必備條件就是具有會計從業資格證。通過社會調查發現,職稱證書通常比一紙文憑更實用。有些農林高等院校如湖南農業大學,會計學原理課程安排在第三學期,使得所有專業課程都往后推延了一年,導致從業資格證取得的時間往后推遲一年,直接影響了職稱報名考試,因此很少有學生能夠在畢業前取得職稱證書,這嚴重影響了會計學專業學生的就業。
(4)忽視綜合素質的培養。綜合素質能力的高低對會計人員至關重要。一方面,由于會計準則的改革,很多交易事項的會計處理要運用會計職業判斷能力,這就要求會計人員具有較強的綜合素質能力。另一方面,目前絕大多數用人單位要求會計人員能參與企業管理活動,能夠為最高管理層提供決策性建議,因此,要求會計人員不光精通財務會計知識,還要了解金融、營銷及風險管理等方面的知識。
1.3 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在大部分農林高等院校中,由于會計學專業并非學校主要專業,學校在教師的選拔及后期培養中不夠重視,既缺乏進入時的嚴格甄選,又缺乏后期發展的經費支持,導致農林類高等院校會計教師的整體力量比其它高等院校的薄弱。高學歷的教師比較少,一些農林類高等院校的會計學教師并非本專業畢業,而是在擴招后從其它專業轉入的,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學質量。
1.4 教學手段落后
目前,農林類高等院校的會計學本科教學中,仍然主要采用從課堂到課堂、從書本到書本的滿堂灌的單一的教學方法,盡管有的高校開設了實習課程,但仍然采用課堂模擬訓練,學生無法體驗真實的業務處理流程,這樣難以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對培養學生的社會應變能力及動手能力的作用有限。另外,很多農林類高等院校并沒有為學生創造一個網絡學習平臺,有些農林類高等院校雖然建立了網上課堂,但是質量并不高,經常無法正常打開網頁,或者內容經久不變,缺乏新意。
2 教學改革思路
2.1 明確教學目標,合理安排課程
(1)明確教學目標。農林類高等院校的畢業生在就業時與其它高等院校學生相比具有先天的劣勢,因此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不應該與其它高等院校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要能體現自身特點。就目前來看,該目標的制定應該以市場為導向,培養市場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側重于實務操作能力的培養,而不一定要培養學術型、研究型的人才。然后以此目標來進行課程設計,確保該目標的實現。可以設計一些符合市場需要的課程,比如安排一些注會和職稱考試課程。
(2)保障實驗課的開設。目前農林院校一般只開設了基礎會計和財務與成本會計實驗課,開設其它實驗課的并不多,而實驗課在培養學生動手能力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制訂教學計劃時,應加大實驗課的開課力度,在保證原有實驗課課時的同時可以增加一定課時的其它實驗課,如審計、財務管理、稅務會計等,同時針對實驗課時太少的現狀可以適當加大財務與成本會計實驗課時,以確保實驗效果,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兼顧開設一些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課程。隨著社會的發展變化,社會對綜合型人才需求不斷增強,他們不僅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更應該具備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因此各高校可以考慮開設一些能夠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課,比如公共關系學、社會心理學等課程。
2.2 改革教學方法
(1)引入案例教學法,啟發學生思維。案例教學由于取自于現實社會,具有一定的真實性,比呆板的講述更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對于會計學專業,由于其對象是社會經濟活動,更應該緊密聯系社會實際,因此在教學時應該盡量運用案例教學法,比如在稅務會計教學過程中引入典型的偷稅案例及成功的納稅籌劃案例,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偷稅與納稅籌劃的區別,引導其樹立正確的納稅觀,并能幫助其認識到該課程的重要性,主動地學習該課程。
(2)加強校企合作,將課堂延伸到社會。會計學是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需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而實習是一種非常好的方法,因此要真正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就應該將課堂延伸到社會,加強校企合作,讓學生深入到企業,通過自己的觀察和思考,理解整個交易活動過程,更好的掌握該課程。
(3)強化網絡課堂建設。網絡課程為現代教學提供了一種嶄新的教學手段,擴展了學生的學習空間,因此各高校應該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加強網絡課堂建設。可以通過劃撥一定的經費資助教師進行網絡課程建設,并對網絡課堂建設良好的教師予以獎勵,以鼓勵教師發揮自身最佳水平建設網絡課程,豐富網絡課堂內容,同時加派精通計算機技術的專人進行專門維護和保養,確保網絡的暢通,并為教師提供技術支持,保證網絡課堂的質量。
2.3 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篇9
本刊在解讀《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等重要資料的基礎上,試圖對未來幾年各大專業的就業前景進行分析,以期能為考生填報志愿提供一定參考。
純文純理專業掌握技能助你就業
文科類畢業生就業困難,仍然是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由于社會對這類人才的需求有限,而且此類學科專業技能不強、替代性比較大,所以這些專業的學生就業受到限制。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著重基礎研究的純理科專業的畢業生身上。一些學習基礎數學、基礎物理等專業的本科生就業很尷尬,到研發部門專業學習不夠深入,而面對市場缺少對口崗位。
因此,文科類專業的學生不能只是簡單掌握文案寫作技能,還應掌握其他一些技術,如計算機知識、經濟學知識、外語等,方能勝任未來相對要求較高的工作崗位。在擇業過程中,除了關注傳統的求職項目,如企業行政助理、文秘等工作崗位之外,也應注意到媒體、出版、廣告、市場營銷等工作崗位的人才需求量比較大,文科生比較占優勢。
江蘇常熟理工學院新聞中心主任孔愛峰認為,相對于文科學生來講,自主創業也是理科生不錯的選擇。有的學生在大學有一些很好的技術創意,獲得了發明專利;有的跟著導師進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科研成果,并通過學校的產學研合作基地轉化成了有形產品。這些都可以作為創業的基礎,同時還可以帶動身邊的同學共同創業,形成一條良性就業鏈。
師范類專業區域供求不盡均衡
調查顯示,工作的穩定性和自主性、待遇節節拔高等促使教師成為最受歡迎的職業之一。
從大城市的就業狀況來看,師范類學生的供求量趨衡,其中民辦教育機構對師范類人才的需求量占了很大比例。
統計顯示,在師范類各專業中,需求較大的專業有教育學、特殊教育、教育技術、數學、漢語言文學、英語、日語、物理、計算機等專業。
北京師范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肖淑珍認為,我國從2003年開始,在全國范圍內逐步實施教師資格認證制度,面向社會吸納師資。同時,鼓勵綜合性高等院校參與培養、培訓中小學教師,使得師資來源多元化。但由于受社會認同和學校品牌的長期影響,普教系統仍然是師范院校尤其是部屬師范院校的優勢就業領域。
由于我國教育政策的調整,近幾年民辦學校、職業學校大量興起,這使得師范生就業機會增多,又在教育系統內為畢業生拓寬了就業市場。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國中西部面臨優質師資匱乏、基層教育系統缺少編制的現實情況,而大城市教師職位日漸飽和,不可能再接收大量畢業生。因此,在普教系統就業面臨較大的競爭和壓力。近兩三年來,中西部省會城市及一些經濟發達地區的二線甚至三線城市成為師范類畢業生求職的熱點地區。
從國家免費師范生政策的實施可以看出,中西部對師范人才的需求很大。因此,未來幾年師范類畢業生也應當轉變觀念,更多地將注意力投放到中小城市和中西部地區,在那里展現風采,實現人生價值。
外語類專業就業去向日趨多元
隨著中國與世界的交流逐漸深入,特別是北京奧運會之后,我國對外語類人才的需求旺盛,應該說其就業前景是樂觀的。
但由于前幾年外語類專業招生過熱,這幾年總體就業趨勢顯得較為平穩。從近幾年需求情況看,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語、日語。此外,俄語、德語、法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的需求也較大。這些語種的畢業生就業較為容易,高層次的外語人才供不應求。
北京外國語大學就業指導中心辦公室主任孫眉認為,近年來,外語類畢業生去向已完全呈現了多元化態勢,除了傳統的外交外事領域,越來越多的畢業生到金融、通信、傳媒、咨詢、體育、物流等領域就業。就業領域的擴大無疑意味著就業機會的增加。那些具有扎實的語言功底,同時具備金融、法律、經貿、外交、新聞、中文等知識背景的外語類畢業生,契合社會對于復合型人才的需求,直接推動著外語類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
同時,外語類專業畢業生還能在傳統就業優勢領域獲得機會,如外交部、文化部等中央部委以及各部委所屬事業單位或新聞出版機構、圖書情報機構、各省市的外事機構等。
法學專業持證上崗已是必然
從2008年的國家公務員錄用可得知,政府部門對法學專業畢業生的需求依然旺盛。
但近年來法學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方面有相當的壓力:一是社會上對法學專業畢業生的學歷要求越來越高;二是該專業畢業生人數激增。
因此,近年來法學專業畢業的本科生就業狀況并不樂觀,這一狀況將持續一段時間。法學專業的研究生也將開始面臨一定的就業壓力,參加司法考試取得資格證書成為共識。
中國政法大學就業指導中心主任解廷民認為,對于法學專業的大學生來說,進行職業定位時必須要解決以下三個問題:法學專業大學生是不是一定要“專業對口”才能夠有所作為?法學專業大學生是不是一定要在省會以上大城市就業才可以有所作為?法學專業大學生是不是一定要研究生以上學歷才能夠順利求職、成功就業?
就業時要“專業對口”,在過去一定時期內成為法學類畢業生就業的首選條件。對于法學專業而言,傳統的就業領域多為黨政機關或司法系統。但當前形勢下,法學專業畢業生一定要打破以往的思維定式。可以看到,在中西部一些地區以及建設新農村進程中,需要大量的普法教育人才,而這無疑是當代法學畢業生的“對口”去處。
農林類專業創業環境不斷改善
2008年農產品大幅度漲價為農林類專業發展注入了活力,往年農林類畢業生就業難的狀況有一定好轉。
近幾年來,國家對農業十分重視,不斷加大投入。另外,政策方面也不斷傳來“利好”消息,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和人們對生存環境的重視給農林類專業發展帶來了曙光。因此,雖然農林類畢業生目前總體就業形勢不如其他專業,但可以看到,今后幾年該專業畢業生將會日益走俏。
在農林類各專業中,社會需求量太小不一。選準有發展前景的專業十分重要。未來需求較多的將有農業經濟、畜牧、獸醫、動物營養與飼料加工、木材加工、家具設計與制造、森林道路與橋梁、園林、林產化工等專業。
另外,農林類專業畢業生還有另一條廣闊的就業之路,那就是到農村基層創業。經常關注新聞的人就會發現,關于大學生到農村興辦養殖廠、
畜牧加工廠、花卉果品基地的報道越來越多。到國有單位搞科研開發、從事生產經營可以實現自我價值;到基層自辦實業,積極創業,同樣可以實現自我價值,而且更富有挑戰性和創造性。
機械類專業前沿人才供不應求
查看北京市近7年的人才緊缺專業可以發現,機械類大部分專業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上仍然“熱銷”。
國家近幾年加大力度強化裝備制造業。鑒于機械行業的重要性和龐大規模,此行業需要一支龐大的專業人才隊伍。今后一段時間內,社會對機械類人才仍會有較大需求。具有開發能力的數控人才將成為各企業爭奪的目標,機械設計制造與加工專業人才近年也供不應求。
從當前機械行業的發展來看,印刷機械、數控機床、發電設備、工程機械等重頭產品前景仍然看好。除了這些傳統工業領域,該行業將進一步向機光電一體化發展,向光加工、環保這樣的新興領域拓展。
經過企業的改革、產業結構的調整與人力資源的配置優化,機械類行業緊跟市場經濟和信息時代的步伐。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對人才需求也將進一步加大。
經濟類專業復合型人才備受青睞
市場營銷類職位是人才市場需求榜上不落的冠軍,從有關統計數據推測,銷售類人才未來幾年需求量仍然熱度不減。
由于所有高校基本上都設置了營銷類專業,導致連年供給不斷增加,反映在人才市場上就是低層營銷人員的薪資水平被拉低。但擁有良好溝通技巧和心態的營銷類專業的畢業生的總體就業形勢不錯。
另外,據2007年薪金收入調查顯示,金融業整體薪金水平在眾多行業中排名靠前,屬高薪引才。這與金融業的人才需求和其不斷調整及推出的增值服務有關系。一些新興的金融服務機構,也逐漸成為吸納金融人才的大戶。
中央財經大學學生就業指導中心副主任徐芳認為,經濟類專業,尤其是金融、財會類畢業生,要與時俱進,熟悉國際會計、商務慣例,具有必要的國際社會文化背景知識,不斷拓寬視野,立足現代市場經濟新領域。掌握現代管理學新知識,逐步把自己鍛煉成為既懂經營又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
學生除了要具備熟練的常規業務能力之外,還要認真學習與專業相關的財政、金融、稅務、審計、統計等方面的知識,努力提高自身預測、決策、控制、抗風險的能力,以便能夠提高投資、融資等財務決策的質量,完善經營管理。總之,這些專業的學生在未來有較多的選擇,除了我們所熟知的會計、審計、稅務等工作外,從業領域還有很多。
建筑類專業就業前景依然樂觀
雖然近期房地產業面臨系列壓力,但在人才市場上,與房地產相關的專業,包括建筑、設計、策劃、銷售等人才需求仍然較旺。
隨著國家和各地對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的加大,建筑類和房地產專業畢業生就業前景依然樂觀。
尤其是近兩年來,路橋建等相關專業開始升溫,這使路橋規劃人員變得暢銷起來。用人單位表示,這主要與制造業升級換代及目前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有關。制造業升級換代急需補充新鮮血液,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則急需專業人才。
醫學類專業特殊領域潛力無限
醫學類專業屬于市場化程度比較低的一個專業,因為現在我國的醫療體制改革仍在深化,而且醫學類專業學生的就業彈性也較低。
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將會有更多的私立醫院增設,這使醫學類專業的學生更為搶手。而且,由于人們工作、生活的壓力不斷增大,患病率也在增加,現有的醫療系統不能完全滿足社會的需要,這就形成了醫療行業的賣方市場。所以,醫學類專業人才將會越來越吃香。據有關部門分析,將來從事老人醫學的人才將走俏,保健醫師、家庭護士也將成為熱門人才。另外,專門為個人服務的護理人員的需求量也將增大。
藝術類專業需求層次不斷提升
藝術類專業過熱了嗎?專家指出,通過視覺來傳達的藝術作品正隨著科技的進步呈現出多種多樣的發展態勢。
傳統的美術、音樂表演等專業已經漸漸顯露出就業面狹窄等問題。
篇10
1.1創業教育的內涵
這里所說的創業教育是指依據社會需要和個性特點,有目的、有步驟地對中職學生進行創業意識、創業心理、創業知識和能力、創業思路、策略等的教育,以提高學生創業綜合素質為基本價值取向的教育實踐。其目的是為國家和地方培養適應各種需要的創造性人才,為中職學生的擇業、就業、創業奠定基礎,從而實現國家和地方對中、高級技術人才的合理配置,使他們有效地為經濟建設服務。創業教育是創新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重點在于對學生進行創業素質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否則就談不上創業人才的培養和造就。
1.2中職學校農業專業開展創業教育的現狀
中國的創業教育基礎與西方國家相比較為薄弱,教育體制改革也相對滯后。大多數學校對有關學生創業的專項研究不多,在開展創業教育活動的過程中缺乏科學、統一的指導思想。就我校農業專業而言,學校的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不合理。尚未普遍將創業教育納入學科專業教學體系,即使開設了有關課程,課程設置也十分不合理。如只有一些有關創業的公共課程,而沒有與農業專業相關的創業實踐課程,學生只是空談理論,沒有直觀的創業實踐感受。這是一種封閉型的人才培養模式,與需要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冒險精神的創業教育大相徑庭。此外,缺乏具備創業意識、創業素質和創業技能的師資隊伍,也對創業教育課程的開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難,并嚴重影響了創業教育的實際效果。
2.中職學校農業專業開展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2.1開展創業教育是中職農業專業發展的需要
當前中職農業專業似乎缺少吸引力,辦學規模逐年下降,雖然2009年國家對農業專業實施免費教育而略有回升,但情況仍不容樂觀。現在的農業專業大多為對口高考而設立,專業設置狹窄,缺乏特色。農林類專業人才培養不僅滯后于中等職業教育發展,而且難以適應農村和農業經濟發展的需要。農林類專業應該瞄準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現代化發展方向,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現代農業人才。
2.2開展創業教育是中職農業專業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
對于中職學生來說,為了謀求更好的職業,在學好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的同時,更需要學習創業知識和鍛煉創業技能,提高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完善合理的知識結構,培養綜合素質,發展學生的優良個性。
3.中職學校農業專業創業教育的實施
3.1調整培養目標
要清醒地認識到:“培養與21世紀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要求相適應的,具有全面素質與綜合能力的,在生產、服務、技術和管理第一線工作的應用型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是中職教育辦學終極目標。中職學校不僅僅是培養就業者,還要培養人的生存和發展能力,培養出更多具有創造力的創業者。因此,中等職業學校要嘗試并推進創業教育,通過改革教材內容、課程設置、教育方法,努力提高學生的創業能力。
3.2加大師資培訓力度
師資隊伍建設是加強職業指導與創業教育的關鍵。很難想象一個自身缺乏職業指導知識和創新精神的教師能培養出職業能力和創業能力強的學生。較有效的做法包括以下幾方面。一是建立競爭機制。加快內部改革步伐,完善教師聘任制,采取競爭上崗,能者上、劣者下;形成團結協作、積極上進、不斷創新的動力與壓力。二是鼓勵自學和進修,提高理論水平和業務能力,實行獎勵制。三是設法讓研究教師與專任教師接觸社會,深入企業、生產第一線,親身實踐,了解社會需求,形成既有理論知識又有實踐能力的專任教師隊伍。四是聘請專家來校作職業指導專題報告。五是請創業成功者來校講課,用他們的實際經驗、親身體驗來激發學生的創業欲望,這是在校老師所不可企及的。
3.3構建新的創業指導課程模式
目前,中職學校普遍采用的課程模式注重學科體系的完整性,關注學科基礎理論,而相對忽視學生職業技能的掌握。隨著農業產業化和農工貿一體化,農業生產經營者既需要具備農業生產相關的知識和技術,又要具備市場營銷、信息處理、組織管理等方面的才能。面對這一新變化,農林類專業課程體系要從狹隘的農業觀轉向大農業觀,從以農學科為中心轉向綜合化教育,從學科本位轉向職業能力本位,打破原來單一的課程結構和學科性課程體系,加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素質教育,突出職業能力培養,以滿足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要求,為學生就業和升學提供更廣闊的選擇空間。專業課程體系要由縱深型向復合型轉變,從單獨的職業知識傳授向創業謀職方向發展。加強專業基礎課程的綜合性,淡化理論體系的系統性,保證技術性課程,強化實踐性教學的相對系統性,開設專業關聯課程,開發能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和生產經營能力,適應各生產環節對知識、技能的需求,具有復合性與綜合性的課程體系。建立系統、簡練、實用的課程教學體系,以增強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落腳點安排教學內容,并力求貼近生產前沿和改革前沿,使學生接觸到最新、最實用的知識和技能,以生產項目為單元構建模塊式專業教材,關注農業行業領域最新技術發展,加強與農業高校、龍頭企業的協作,組織開發和編寫引領性、實用性、信息化、網絡化的專業校本教材,將學生培養成能生產、懂經營、會管理的,具有過硬素質和科技創新能力的新型農業技術人才。
3.4改革辦學模式和運行機制
農林類中等職業教育要改變因對口高考而設、應考試而教的現象,而應為“農”而設、為“農”而教、為“農”服務,真正打破以學校、課堂為中心的人才培養模式,從升學導向轉向就業創業導向,將人才培養場所從學校課堂延伸到生產經營場所,完善校企合作、產學結合、訂單培養,“學校+公司+基地+農戶”、教產研推一體、農科教結合等開放式培養模式,實現教育培訓與農業生產發展、農民就業創業緊密對接。與農業龍頭企業舉辦冠名訂單班,優勢、特色專業“上掛”高等院校開辦“3+2”高職班,與農函大、農廣校、成人高校合作舉辦學制彈性、學習方式靈活、教學模塊化的成人教育,與農業、人社部門、農技推廣機構及鄉鎮合作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及農業技術推廣等,從而使辦學形式從單一向多元轉化,形成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全日制教育與短期培訓、業余教育相結合,學歷證書、培訓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相結合,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與跨行業、跨系統、跨層次合作相結合的多樣化辦學格局。同時,辦學實力強的骨干示范學校要以專業為紐帶牽頭組建農業職業教育集團,使存量有限的教育、科技、產業資源通過聯合,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為廣大農民展示現代農業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樣板,把科研機構的研究成果迅速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使培養的人才從低層次適應型向高層次帶動型發展。
- 上一篇:庭院景觀設計的風格
- 下一篇:交通運輸工程的就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