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信用調查范文

時間:2023-06-08 17:39:08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商務信用調查,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商務信用調查

篇1

國內騙子下黑手

雖然政府嚴厲打擊,但隱藏于都市豪華寫字樓里的“外貿騙局”依然屢禁不絕。2006年1月4日,深圳羅湖區檢察院依法對偵破的特大合同詐騙團伙黃某等21名涉案犯罪嫌疑人批捕。

經審查,犯罪嫌疑人黃某糾集幾名犯罪嫌疑人,虛假出資成立了東駿匯泰咨詢(深圳)有限公司和深圳市東駿匯泰進出口貿易有限公司。商量以為國內生產廠家提供外商訂單為名與客戶簽訂合同,從中每家收取3.6萬元的“海外運作費”,以達到騙取客戶財物的目的。從2004年7月到偵破時止,該團伙騙取全國各地200余家公司的“海外運作費”共達數百萬元。

謹防自身過錯重演

針對上面的案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許蘭亭認為,這類案件的特點第一是隱蔽性比較強,是有合法包裝的,所以它的犯罪目的隱藏很深,不容易被發現;第二,它計劃性很強,事先經過周密的策劃,為了騙錢先自己投入幾百萬,成立了一個公司;第三個特點,它是利用經貿活動來詐騙,有的時候定罪很難,容易和普通的經濟糾紛、民事糾紛相混淆。

談及在日后的商業活動當中,對此類詐騙的預防,許教授說:“其實所有的被害人不管是作為公司企業的被害人,還是作為普通老百姓的被害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受害者都是有一定過錯的。他們有時候貪小便宜,就放松了警惕,放松了對對方誠信的調查。一個好項目誘惑越大越應該謹慎,不要盲目地掏錢,當需要你掏錢的時候,你一定要了解對方成立的時間長短,有沒有什么業績,它的客戶群體是怎么樣的。”

同時,也有人認為,像這樣的犯罪行為光靠普通的商家來防范恐怕還不夠。政府部門也要切實履行起自己的職責,比如,公安、工商、稅務、銀行等等都要履行自己的職責,建立一個聯網的監控體系。針對一些企業,如果成立時間很短,但是很快就要求注銷,或者成立時間很短就有大量的現金往來,出現這種不正常情況要及時地調查核實。如果是確定構成犯罪的就要及時地查處,堅決打擊。

國外騙子心更黑

近日,某媒體揭示了中國企業被騙的另一個案例。2005年初,浙江一家服裝廠收到了一份來自巴基斯坦進口商的傳真,聲稱要購買價值4萬美元的各式服裝。不久,雙方就簽訂了出口合同,巴基斯坦廠商痛快地支付了10%的定金。

5月份,中方的貨物順利抵達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口,卻遲遲不見對方來提貨。長期等待后,巴進口商聲稱暫時資金短缺,沒錢贖單提貨,繼而又以產品質量不好為由要求浙江方面以1萬美元的價格把貨物賣給他們。在此期間,浙江的這家服裝廠曾想把貨物退運回國,但由于巴基斯坦退運手續非常復雜,再加上滯港費用昂貴,最后還是不得不以低價賣給巴方進口商。這筆生意讓這家小服裝廠血本無歸,很久不能恢復元氣。

據中國商務部的官員介紹,不少國外騙子公司與我國企業建立貿易關系后,頭幾筆生意信用都很好,貨款很痛快地就按時付了。直到我國出口企業對其放松警惕之后再行騙術,往往讓我國出口企業措手不及,難以應對。還有的國外騙子擺出一副大買家的樣子,派專人到中國監督發貨,可一旦貨物到了進口國港口,騙子嘴臉就馬上暴露出來了。

當心“地雷”?摸清底細

對于上面所發生的情況,商務部梅新育博士認為,一般來講,信用證的付款方式比較保險,可是手續費較高。我國很多企業出口的產品沒有核心技術,競爭力不強,一些企業為了盡可能地保住自己的價格優勢,并獲得更多的利潤,常常選擇費用較低的付款方式。而這種付款方式也意味著高風險,一旦遭遇貿易詐騙,就啥也沒有了。

篇2

電子商務是我國通過信息化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有效途徑,它的發展離不開信用制度的保障。然而,相對于傳統經濟社會的信用缺失,基于互聯網虛擬技術的電子商務信用問題顯得尤為嚴重。由于互聯網信息不對稱,網絡交易的虛擬平臺使交易雙方無法直接見面,這種空間上的分離使得虛假身份難以辨別,由此滋生出網絡欺詐等違法行為。因此,信用危機已經成為電子商務發展中最大的問題,要使我國電子商務健康有序的發展,必須加快誠信方面的建設,健全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為交易雙方營造一個良好的信用環境。

2我國電子商務信用體系存在的問題

2.1社會普遍缺乏信用意識和信用道德規范

由于我國的社會信用經濟發育較晚,信用保障體系還未完全建立,與市場經濟息息相關的信用規則還不成熟,我國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還不完善,社會普遍缺乏信用意識和信用道德規范,這一系列的現實問題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健全與完善。

2.2社會信用中介機構服務滯后

目前我國雖然存在著一些中介機構為從事電子商務行業的企業提供信用服務和信用產品,但它們往往規模較小,經營分散,自身還沒有建立起一套完整且合理的信用調查及評價體系,行業整體水平不高。同時,在我國信用數據市場開放度低的情況下,缺乏對企業和個人信息的獲取,導致企業的信用狀況得不到合理的評估,從而使得企業缺乏加強信用管理的動力。

2.3企業內部信用管理制度不健全

我國企業內部普遍缺乏基本的信用管理制度,有的企業甚至未建立起企業信用管理部門,因此,企業在客戶信用狀況的調查、征信和管理方面不能及時的進行分析,在雙方交易之前沒有及時的了解客戶的信用狀況,從而在電子商務交易中選擇了錯誤的交易對象,最終導致失信違約行為的發生,損害企業自身的利益。

2.4社會缺乏有效的失信懲罰機制

鑒于電子商務是基于互聯網的虛擬交易,消費者在決定購買商品時,只能通過網上的文字描述和圖片來獲取商品信息,而無法親身體驗商品的質量與使用效果,從而對電子商務交易產生不信任的心理。此外,由于網上交易的時間差問題,貨到付款與預付貨款等交易方式的差異,買方與賣方之間的誠信問題,極易出現網絡欺騙,失信于人等行為。因此,我國應當建立有效的失信懲罰機制來保障交易雙方的合法權益。

2.5國家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措施

電子商務是一種市場經濟,市場經濟有效配置資源的優勢主要通過競爭機制來實現,市場競爭機制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規來保障。然而,我國的法律建設尤其是電子商務法律法規還不完善,缺乏明確的法律法規在電子商務進行規范時加大了電子商務活動的風險。《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子簽名法》的頒布,標志著我國電子商務法律建設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但是它在技術標準和認證機構等方面還存在著一系列的問題,需要我們進一步的去完善。

3健全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合理性措施

3.1建立完善的社會信用體系

首先,我們應當營造社會信用文化環境,通過環境的熏陶和潛移默化的影響,引導社會每個成員形成篤誠守信的觀念,將社會信用文化建設與核心價值觀建設緊密結合,使誠信價值觀深入人心,激發人們的信用意識。其次,搭建社會信用信息平臺,由于信息不對稱出現了嚴重的社會信用缺失現象,通過信用信息平臺來縮小社會成員間的信息差距,通過信用信息的公開透明與信息共享,讓人們更好的了解交易對象的資信情況,從而及時的防范信用風險。

3.2建立健全網絡銷售商的認證力度

通過認證中心的認證,可以在某種程度上確保電子商務交易活動的安全性,以及網絡銷售商身份的合法性。從而讓那些無銷售資格的經銷商不能進行網絡銷售,保證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此外,銷售商在網上銷售商品時,應從消費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盡量提高所售商品的透明度以及自身的介紹等。同時應當把企業的經營范圍等信息披露給顧客,給顧客以信任感。銷售商應始終本著對消費者負責的原則,努力提高自身的誠信指數。

3.3健全企業內部的電子商務信用管理機制

企業在進行電子商務交易的過程中,建立一套完善的信用管理機制是必不可少的,企業可以通過構建網上信用銷售評估模型開發出適合本企業特征的信用評估系統。同時,企業還可以建立完善的網上客戶檔案,并定期進行跟蹤調查,在雙方交易的過程中,及時的根據用戶信息的變化調整信用度,對于信用狀況良好的客戶,企業可以相應的給予優惠政策等,而對于信用狀況較差的客戶,企業可以及時的防范信用風險,從而更好的維護自身利益。

3.4建立信用評估機制與失信懲罰機制

通過建立科學合理的信用評估機制,明確不同的交易主體所應當承擔的信用責任以及其在社會信用體系中的地位與作用。由于不同的主體所評估的標準有很大的差異,我們應該根據不同的指標去合理的進行評估,將評估結果與社會生活相聯系,使它成為交易對象獲取社會資源,企業信用信息的主要依據。

此外,在維護社會信用的同時,我們還需建立失信懲罰機制,對電子商務交易中的失信行為給以懲戒。提高違約成本,強化違約懲罰,依托信息平臺失信者的失信記錄,給其造成社會輿論壓力使其受到經濟懲罰等。嚴厲打擊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使其在市場競爭中由于違法行為而處于不利地位甚至被迫退出市場。

篇3

關鍵詞:電子商務;工業園區;交易模式;增值服務

我國的電子商務正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其密集型的創新模式滿足了我國消費者的需求和工業發展的要求。電子商務的快速增長模式潛力巨大,特別是在網絡零售市場中具有非常大的經濟潛力。電子商務的發展使企業在發展中逐漸形成了獨特的發展體系,在各個網絡交易平臺中實現了更好的收益。

1電子商務在工業園區中的應用

1.1非交易式平臺

非交易式平臺是基于工業園區在各個行業中對信息和服務的巨大需求,利用網絡平臺中政府的政策、相關行業的新聞、市場的發展狀態和國內外的發展需求等分析和提高信息服務的平臺。非交易式平臺與傳統媒體相比,具有較高的互動性。在信息開發的過程中,非交易式平臺只針對物流和資金流信息運行。對于物流信息而言,它是在網絡上傳輸的,具有完善的數字化模式和較大的儲存空間。因此,為了企業的發展和為媒體提供有價值的信息,在非交易式平臺上必須利用網絡技術中的特點創新。

1.2交易式平臺

交易式平臺在工業園區,特別是起亞汽車的制造環節中,可提供生產設備、商品運輸服務等。利用網絡平臺,可實現網上訂貨、網上支付等功能,形成“一對一、多對多”的銷售渠道。近年來,起亞汽車利用電子商務制造新的配件時,雖然在網絡支付方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阻礙,但交易平臺的設立為工業園區在采購原材料、選擇交易模式、信用調查和采集運輸信息等方面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1.3綜合式平臺

綜合式平臺是基于信息功能、交易功能建設的,也是工業園區實現電子商務的主要形式。起亞汽車園區除了進行汽車及其配件的制造外,還需要進行企業間的交易。因此,這種電子商務模式是在企業之間建立的市場活動,這是電子商務市場應用中的重要因素。為了實現綜合式平臺在企業市場中的應用,就要收集符合需求的電子商務信息。比如,為了實現起亞汽車園區的健康發展,應在了解市場模式的前提下,明確電子商務的發展任務,建立交易平臺和服務平臺,從而使我國的工業園區實現可持續發展。

2起亞汽車園區發展電子商務的策略

2.1加快服務功能的建設

服務功能建設主要包括應用模式、專業情報和信息采集的建設,還包括對企業的整體解決措施和增值服務的建設。對于工業園區的商機聯動服務而言,主要以起亞汽車的綜合電子商務物流平臺作為基礎不斷擴展,從而形成更多的工業園區平臺,構建完善的商務交易平臺。比如,在工業園區的發展建設中,需要了解、采集該行業的發展形勢以及其他相關信息,建立多元化的數據分布模式,從而使企業在市場建設中可運用到高效、安全的商機模式。對于工業園區的決策支持服務建設而言,應為工業園區提供有力的戰略決策,根據網絡提供的各行業的發展狀況、市場價格、供求變化分析,并結合客戶的需求和消費者的思想,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戰略依據,這種決策的支持服務功能不僅可為企業提供良好的發展策略,還可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對于工業園區的應用服務而言,應為信息建設不成熟的小企業提供管理服務;對于企業的流程服務而言,應幫助企業實行標準化管理;對于物流管理服務而言,應建立項目發展體系,從而保障物流服務系統的有效建立。

2.2加快交易功能的建設

交易功能的建設是工業園區發展的基礎。交易功能主要分為直接交易和委托交易兩種類型。對于直接交易類型而言,主要表現為供求雙方之間的交易;對于委托交易而言,是供求雙方在交易平臺上采用的交易模式。無論是直接交易,還是委托交易,其交易方式都是以信息交流作為基礎的。在應用電子商務信息的前提下,建立信用保障體系和銀行支付體系可解決交易雙方在交易過程中的信用問題和支付問題。交易系統是在Internet系統上建立的,它不僅滿足了客戶在交易系統和信息系統上的需求,還為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保障。

3結束語

電子商務的不斷成熟加快了工業園區的信息化建設進程。為了提高企業的生產效率、經營效率、設計水平、管理水平,應利用電子商務信息平臺,從而提高企業在發展中的知名度,使企業真正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陳俊.中關村科技園區授權立法問題研究[J].中國法學,2000(06).

[2]鄂立彬,黃永穩.國際貿易新方式:跨境電子商務的最新研究[J].東北財經大學學報,2014(02).

篇4

從FACT Act 前身談起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公平準確信用交易法,要先回顧一下它的前身――“公平信用報告法”。

公平信用報告法于1971年4月開始實施。FCRA所規范的對象主體是消費者信用報告機構和信用報告的使用者(銀行、貸款商)。消費者信用報告指的是書面、口頭或其它資料形式的報告,其內容含有關于消費者信用評價、信用狀況、信用能力以及個人消費特點、生活方式等。

對消費者而言,FCRA保證了他們有權了解任何一家信用局對自己信用狀況的評價及依據,并具有對不實負面信息的申訴權利。比如,對于消費者報告中的負面信息,在指定的年限后,可以在調查報告上刪除。例如:破產記錄保存年限為10年,偷漏稅和刑事訴訟記錄保存7年。

對于消費者資信調查機構而言,FCRA規范了消費者信用報告使用和傳播的范圍,明確了資信調查機構的經營方式。比如合法使用消費者資信調查報告的機構或人必須符合下列條件,否則即使當事人同意也屬違法行為:1.與信用交易有關; 2.為雇傭目的; 3.保險業; 4.與合法業務需要有關; 5.奉法院的命令或有聯邦陪審團的傳票。FCRA還規定,凡以欺騙手段取得他人個人資信調查報告的,將被處以一年以下徒刑,同時處以5000美元的罰款。

1996年,國會又有兩個法案出臺,分別修改和補充了FCRA。它們是“情報授權法”(Intelligence AuthorizationAct)和“債務催收改進法”(Debt Collection Improvement Act)。前者在原法律規定的合法取得消費者信用報告的5種情況中,授權聯邦調查局(FBI)可以偵察目的為理由,取得所需的消費者個人信用調查。后者修改了FCRA的第4款,新修正案授權聯邦政府機構可以在債務催收活動中,根據需要取得消費者信用調查報告。

由此可見,FCRA及其修正案是確立貸方、信用報告公司和消費者三方之間關系的基本法則。

FACT Act中的重要條款

FACT Act將在FCRA的基礎上,進一步幫助所有的美國大眾建立良好的信用,有效地對抗身份盜竊的問題。以下是FACT Act條款所涉及到的與消費者有關的一些關鍵方面。

要求借貸機構或銀行基于消費者完整和全面的信用歷史,而不是含歧視的舊觀念來決定是否貸款。自1996年全國的統一標準清晰地規定了什么樣的信用報告公司有權收集消費者個人信用之后,超過100萬的美國人獲得了信用貸款。FACT Act繼而使得全國的一致性標準永久化。

改善消費者信用報告的質量,保護個人身份不被盜竊。由于FACT Act規定消費者每年能夠免費從信用局獲取自己的基本數據報告,保證了消費者可以監察和及時發現盜用偽冒或任何不合法的活動。如果消費者懷疑身份被盜,可以免費獲得多份報告。

FACT Act要求商家在客戶的購買收據上只列出信用卡的后5位數字,以防泄露身份賬號。

建立全國性偽冒檢測系統。過去,身份被盜的受害者必須要電話通知所有的信用卡公司以及全國三家主要的信用局。FACT Act實施之后,受害者只要通報一次,記錄就進入全國性偽冒檢測系統,自動保護受害者的信用評級,極大地簡化了消費者報告偽冒盜竊的程序。

建立全國性的偽冒報警系統。如果消費者報告機構收到來自受害者的報警,對未來任何與這個消費者有關的詢問申請,都有責任進行身份確認。FACT Act法律還使得在國外執行任務的士兵能夠申請對他們的信用記錄加入特殊記號,以防偽冒。

FACT Act要求法規監管機構設計標明身份盜竊的紅旗警告標志。在監管機構定期監察銀行和金融機構的運作時,如果金融機構無視紅旗標志的警告所做的決策導致消費者的損失,將被罰款。

FACT Act要求借貸機構和信用報告機構在得知犯罪之前就要采取防范行動,制定一些具有指導意義的政策條例,以協助識別身份盜竊的可疑模式,創建一些方法以在損失發生之前就制止偽冒。

催收機構必須通知債權人關于偽冒的信息。總而言之,FACT Act這項法律使得廣大消費者能夠在動態選擇信用產品的同時,具備前所未有的工具來防范身份盜竊的威脅,更好地保護他們自己與家庭。

影響銀行的主要部分

銀行是債權方,以下是FACT Act條款所涉及到的與銀行有關的關鍵方面。

FACT Act要求銀行專門建立在識別身份盜竊方面對消費者保護的測量。銀行需要把這些新的保護措施,納入現存的信用政策與操作程序中。

FACT Act延長了現存的公平信用報告法對美國州法律的優先權,并使之永久化。

如果銀行在審批某個貸款時,由于使用了消費者信用報告,而這一報告與其他大多數人的報告相比處于不利地位而導致銀行的貸款決策不利于這個申請者的話,則銀行需要對這個申請者提供口頭、書面或電子郵件的通知。通知的內容至少必須包括以下內容:告知消費者所得到的信用產品的條款是基于消費者信用報告的信息的;標明提供此信息的信用局的名稱;告知消費者可以免費從信用局獲取他(她)的信息報告的影印件;提供該信用局的聯系方式(如免費電話等)。由于需要對這些收到與眾不同貸款的借款人采取新的處理方式,銀行增加了大量的文字措辭工作以及處理公共關系的問題。

FACT Act增加了銀行與其它合作方分享客戶個人信用信息的限制。

FAC TAct為那些對信用記錄報告局提供信息的銀行機構建立了新的標準,包括防止提供已被身份盜用后的非屬實信息。

在向信用記錄報告局提供負面信息之前,要求通知消費者(或報告之后的30天之內)。

限制對醫療信息的使用。

如果一個新卡戶在收到卡的30天之內改地址,信用卡與借記卡的發卡行必須驗證持卡人的地址。

借貸機構在消費者的報告上必須公開自己機構的聯系信息。

商家與銀行不能在任何收據上打印出客戶的信用卡或借記卡的有效期,不能打印出信用卡的完整賬號(只能暴露卡賬號的最后5位數字)。對使用現存設備的商家與銀行,實效期為5年。若換新的設備,2005年1月1日開始生效。

如果消費者的身份被盜,銀行不能把這些受害者的非屬實信用信息送到信用局,以防止進而再被信用局錯誤地傳遞給信用報告的使用者(銀行、貸款商)。嚴格改善信用報告的質量,提高數據的準確度。

如果消費者的身份被盜,金融機構必須在受害者要求的30天之內將偽冒的購買交易記錄提供給消費者。

銀行必須調整政策和程序以納入處理那些含有偽冒報警標志的信用記錄,防止向這些客戶提供更多的信用貸款,發放新的信用卡和增加信用額度,除非他們提供足夠的證明以示身份的真實性。

FACT Act實施的時間

篇5

【關鍵詞】應收賬款;控制;管理

應收賬款是指經營者(債權人)在經營活動中依法有權向對方(債務人)收取的各種款項的總稱。在范圍上它囊括了會計科目應收賬款和其他收款,以及應收票據、預付賬款和其他預付款等科目所核算的相關業務內容,是會計學上應收賬款和同類科目的借方余額總和。

1.大連市交通銀行應收賬款控制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1沒有制定明確、科學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

大連市交通銀行沒有一套完善、合理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推銷人員可以為了個人利益盲目賒銷,而其本身的應收賬款管理就很薄弱,加上銀行常常重貸款而輕管理,導致本來就不科學的管理制度還不能夠很好的執行,更談不上從根本上解決應收賬款管理存在的問題。

1.2忽視信用調查,貿然與客戶簽約

近年來大連市交通銀行步入業務擴展的快車道,但由于經濟危機的影響,其最近兩年的營業額有所減少,銀行為了增加業績、搶用戶,提高市場占有率,公司對銷售人員提出更高的銷售任務,并以銷售額來評價業績。企業對客戶資信情況認識不足,重視不夠,特別是在當前買方市場形成的條件下,饑不擇食,產品銷售既不簽訂合同,也不簽訂分期還款協議,導致企業壞賬的增加。銷售人員為了完成任務,對客戶的信用情況沒有進行調查了解,貿然與客戶簽約。許多業務員到商場門口或者在商店賣場為信用卡做登記,手里都拿著辦卡即贈的豐厚禮品,這樣服務員們被禮品吸引都紛紛辦理信用卡,但是其實他們的信用度是多少都沒有合理的調查,有的甚至連信用卡是什么都不了解。就是因為忽視了應收賬款不能及時收回所帶來的風險。每年新增客戶也不斷增多,總體上存在新客戶進入門檻較低的現象。

1.3沒有獨立的信用管理人員

大連市交通銀行的應收賬款風險管理是由銷售部門商務人員負責,由于沒有獨立的客戶信用管理部門,對新增客戶的評審認定工作是由銷售部門負責的,只要銷售部門決定與該客戶交易即可,造成交易的決策權和執行權都集中在銷售部,不利于對交易決策進行有效的監督。加之銷售部門的業績主要是靠銷售額評定的,有時會出現片面注重銷售而忽視客戶本身存在的風險的情況。

1.4缺乏必要的風險管理機制

大連市交通銀行相關業務比較廣泛,客戶性質和交易金額存在差異,其經營特點和經營風險大小不同,加強全程管理的同時,沒有充分、有效地利用好應收賬款,當債權發生時只限于簡樸的管理,而沒有利用應收賬款轉移風險、解決應收賬款未回收時資金短缺的問題,大連市交通銀行的每個客戶應收賬款所面臨的風險也各不相同,針對單一客戶賬款風險,沒有明確的風險劃分標準,缺少一套有效的可適用于整個銀行的風險評估機制,使得大連市交通銀行沒有明確的賬款風險管理制度可依,從而無法實施預防并降低應收賬款風險的措施。

2.加強大連市交通銀行應收賬款管理的對策

2.1健全內部管理機構,完善應收賬款管理制度

要想解決大連市交通銀行信用風險問題就必須從銀行的經營管理體制入手,體制就是銀行的組織結構,是業務流程和方法得以順利完成的基本保證。應收賬款的監控體系應包括賒銷的發生、收賬、逾期風險預警等各個環節。財務部門對應收賬款的分析管理,計提壞賬準備金,計入當期費用。信用部門和銷售部門進行應收賬款跟蹤管理服務,在工作中信用部門和銷售部門要互相配合,分清各安閑跟蹤服務中的職責,達到相互監督相互促進,提高應收賬款回收率,促進企業銷售的目的。同時還需要銀行內部多個部門的配合,信用管理部門的主要工作內容之一就是為其他部門提供服務。

2.2建立完善的客戶信用管理體系,制定合理的信用政策

想要全面提升交通銀行的應收賬款管理水平,必須建立完善的客戶信用管理體系,這樣才有助于對應收賬款實施信用管理。信用標準,是企業同意向客戶提供商業信用而要求對方必須具備的最低條件,一般以壞賬損失率表示,企業信用標準越高,壞賬損失的可能性就越少。但是,過高的信用標準不利于企業擴大銷售;相反,假如企業的信用標準過低,雖然有利于企業擴大銷售,但會相應增加壞賬損失和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與管理成本,因此,企業需要制定一個合乎企業自身情況的信用標準。企業在制定信用標準時,應著重考慮以下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同行業競爭對手的情況,如果競爭對手實力很強,企業就應考慮是否可以采取較低的信用標準,增強對客戶的吸引力;反之,則可以考慮制定嚴格的信用標準。二是企業承擔違約風險的能力,當企業具有較強的違約風險承擔能力時,就可以考慮采用較低的信用標準,以提高企業產品的競爭能力;反之,如果企業承擔違約風險的能力較弱時,則應制定嚴格的信用標準,謹防壞賬的發生。三是客戶的資信程度,企業應在對客戶資信狀況進行廣泛調查的基礎上,進行分析判定,并決定是否給客戶提供商業信用。

2.3設立獨立的信用管理人員

按照大連市交通銀行的應收賬款風險管理模式,把原本隸屬于銷售部的信用風險管理人員從銷售部門中獨立出來,使其成為一個在組織結構上獨立于銷售部和財務部的人員,設立信用部門主管,他可以依客觀獨立的立場來設定信用政策、信用期間、賒銷限額,因而,信用部門主管執行其職務時有其客觀性和權威性,容易被接受。設立獨立的信用管理部門,直屬總經理督導,專門執行信用管理,對其有關事項負責。這樣,對于應收賬款的回收,有專門部門推動;同時對于信用管理不當而產生巨額壞賬損失時,其責任的歸屬亦較明確。這樣能夠保證信用風險管理部門職能的正確行使和最大化該部門存在的價值,減少信用風險管理部門與其他相關業務部門的沖突,規范企業信用風險管理制度的執行。

2.4建立統一的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制度

要建立自上而下統一的應收賬款風險管理制度,作到“有法必依”,減少最高管理層對應收賬款風險管理政策執行過程中不必要的干預。首先,定期檢查分析應收賬款的時間,通過編制賬齡分析表建立應收賬款的核對制度,銀行應收賬款每年均應同客戶對應收賬款進行核對,以保證應收賬款的真實、正確;堅持應收賬款定期審計,對銀行應收賬款從發生到核算、管理、催收及回籠等加強內部控制,以降低風險、死賬。其次,利用利息杠桿,核算資金成本。核銷制度,按照應收賬款發生的先后次序,以及貸款回收的先后次序逐筆核銷,以準確確認應收賬款的賬齡;對于合同糾紛等沒有得到處理的應收賬款單獨設賬管理。對賬制度,根據業務量大小及時間等因素對應收賬款定期進行核對,有雙方當事人簽章,作為有效的對賬依據,發生差錯應及時處理。應收賬款的風險管理本就是一項十分艱難的工作,需要公司從上至下每一位相關員工的積極配合,最高管理層更需要支持員工的工作,不能輕易更改已經制定并實施的政策,一個管理嚴格的公司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管理層的模范作用不容忽視。

【參考文獻】

[1]陳進軍.全面信用管理與風險防范及應收賬款催收實務[J],2009.189-191.

篇6

關鍵詞:海外欠款信用管理結算方式風險防范

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企業出口貿易累計有1000多億美元的海外欠款難以追回,有一些已經成為壞賬。商務部對近千家出口企業所做的調查顯示,中國出口企業的平均壞賬率約在5%,有的企業甚至高達30%以上,遠遠高于西方發達國家平均水平0.25%至0.5%的水平,權威人士稱海外欠款還會以每年新增150億美元的速度增長。海外欠款如果無法追回成為壞賬,很可能讓企業陷入困境,即使經過努力追回,也會產生不小的損失。因此,如何防范海外欠款已成為每一家出口企業的當務之急,出口企業海外欠款的的成因

一、交易前期不重視對客戶的資信調查,盲目追求銷售業績

中國企業大多采用低價競爭來擴大市場份額,一般把簽訂單視為經營成功的標志,而忽視了對貿易伙伴的信用調查、監控,從而導致了貿易欺詐案件不斷發生,產生了大量的海外欠賬,并且這種情況正由沿海大城市及經濟特區向內地省份、中小城市及缺乏外貿經驗的地區和公司轉移。據調查,目前海外拖欠款中惡意欺詐已占欠款案的66%。

二、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和規避收匯風險的手段

我國許多出口企業為了爭取出口訂單,不得不主要依靠價格策略,或在結算方式、付款條件等方面過度遷就客戶。中國的出口企業以前一直以信用證為主要結算方式,這種基于銀行信用的結算方式非常安全,只要出口商在信用證規定的時間內向銀行提交了全套符合信用證要求的單據,就能得到開證行的付款。但進口商增加了開證費和開證保證金的負擔,因此,為了減少資金占用,越來越多的進口商開始要求使用賒銷或托收的方式結算貨款。由于現在是買方市場,出口商為了贏得訂單,往往向客戶妥協,采取賒銷或托收的支付方式。賒銷或托收作為商業信用,雖然節省了進口商的融資成本,卻加劇了出口企業的收款風險。盡管這些結算方式能促使出口額大幅上升,但也帶來了大量逾期應收賬款。同時大部分出口企業在采取賒銷、托收的結算方式時,風險防范意識薄弱,很少采取國際上通行的國際保理業務,也很少投保出口信用險來保證自身的利益。

三、部分中國出口企業對及時收回賬款的重要性認識不夠,未能及時追收海外欠款

部分企業單方面追求銷售業績,把簽得訂單視為經營成功的標志,放松了對國際拖欠的管理。在回收貨款時又總是擔心對客戶逼得太緊,客戶會產生厭煩心理,從而會失去業務。因此,部分中國企業在出口后,不能夠采取有效手段催取貨款,逾期的欠款也總是由于不積極追討而一拖再拖,最后變為壞賬,難以收回。

四、部分國有出口企業缺乏科學經營決策程序以及約束機制

據統計那些巨額的多年難以討回的海外欠款中有70%左右是由國有企業造成的。在1990年至1995年間,我國外貿企業為求出口創匯額,大量采用了賒銷,致使那一時期的外貿企業呆壞賬大量上升,使企業整體虧損。雖然出口額大幅上升,但伴隨而來的是大量的逾期應收賬款。同時國有企業的體制風險和其管理人員的道德風險,也是造成巨額海外拖欠的原因,出口企業應對海外欠款的對策應對海外欠款的關鍵在于事先的有效防范措施和事后的積極追帳手段。1.加強客戶資信調查,建立規范的客戶資信管理體系

出口企業在交易前應通過專業咨詢機構對海外客戶進行全面、認真、仔細地調查,及時掌握和了解其經營情況、資信及償付能力,為擴大出口、安全收匯打下良好的基礎。對所有往來客戶逐一建立檔案,設基本資料和往來資料兩部分。基本資料反映客戶的整體實力,包括經營狀況及財務狀況等,往來資料則反映與客戶的交易記錄及內部評價,包括與客戶的交易時間、金額、付款情況等。根據客戶的付款情況,評定信用等級,給予客戶不同的信用額度,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力爭規避收匯風險。

2.認真制訂出口合同條款,慎重選擇結算方式

合同條款是交易雙方當事人在交接貨物、收付貨款和解決爭議等方面的權利與義務的具體體現,也是交易雙方履行合同的依據和調整雙方經濟關系的法律文件。一份完整的出口合同要對交易各環節、各要件做出明確的規定,尤其要重視支付條款中的結算方式。在支付條款上,對于商業信用好的客戶可以選用匯付、賒銷和托收的結算方式,而對于初次交易,且金額較大的交易盡量使用信用證的方式結算。

3.在結算方式為賒銷和托收的情況下,出口商要適當選擇國際保理和投保出口信用保險

當企業以托收或賒銷方式成交時可以通過國際保理業務轉移出口商的收匯風險,使債權得到保障。國際保理業務是一種新型的集企業資信調查、賬目管理、貿易融資及信用風險保障于一體的綜合。采用國際保理對出口商的作用主要有安全收匯和融資便利,是出口商防范收匯風險的一個理想選擇。投保出口信用險也是出口商轉嫁信用風險的一個有效手段。出口信用保險所承擔的責任,主要是出口企業在發貨后收不到貨款的責任,有時也表現為出口企業因買方毀約使貨物不能出口而造成的損失;它所保障的風險,包括出口企業經營業務中一般商業保險公司不愿或不能承保的境外商業信用風險或政治風險等,為出口企業承保商業信用支付方式下所能產生的幾乎一切收匯風險。

篇7

關鍵詞:應收賬款 壞賬 管理

一、應收賬款概述

應收賬款是企業因對外賒銷產品、材料,供應勞務等而應向購貨或接受勞務的單位收取的款項,實質是收款企業向付款企業提供的一種商業信用。

(一)應收賬款的作用

1、促進銷售,擴大市場份額。賒銷在給顧客提品的同時,也向顧客提供了可以在一個有限時期內使用的資金,這對購買方有極大的吸引力,賒銷對于企業擴大商品銷售,開拓并占領市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企業產品銷售不暢、市場萎縮、資金匱乏的情況下,賒銷的促銷作用更加明顯。

2、降低存貨風險,降低資金占用及費用開支。賒銷可以加速商品的銷售,減少企業持有存貨的諸如管理費、倉儲費和保險費等的支出,降低資金占用。因此,當產成品存貨較多時,一般都可采用較為優惠的信用條件進行賒銷,盡快實現產成品向銷售收入的轉化。

3、激勵企業提高產品質量。企業將產品賒銷,產品給了對方,貨款也在對方手中,對方掌握著主動權,所以如果產品出現了質量問題,對方肯定以此為由減少付款的金額,或者推遲付款的時間。這樣就迫使企業不得不提高產品的質量。

(二)應收賬款對企業的不利影響

1、虛夸企業的經營業績。我國企業實行的記賬原則是權責發生制,這就導致企業本期利潤的增加并不能表示本期實現的現金流入。如果應收賬款大量存在,就夸大了企業的經營成果。對企業來說,無論賬面利潤做得多么漂亮,沒有現金流支撐的利潤都是紙上財富,高額的應收賬款為企業利潤的泡沫化埋下了隱患。

2、降低了企業的資金使用率。應收賬款會導致企業流動資金的大量占用,影響企業流動資金的周轉,使企業貨幣資金短缺,影響企業的正常開支和生產經營。直接導致了企業應收賬款攀升,應收賬款周轉率低,資金鏈高度緊繃的現象普遍存在。

3、增加企業的資金成本。企業在采取賒銷方式促進銷售、減少存貨的同時,會因持有應收賬款而付出一定的代價,主要包括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壞賬成本。

二、我國應收賬款管理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企業的經營觀念尚未轉變

企業存在著一味抓生產、重產值、抓銷售、重收入的觀念,忽視了對資金的管理,沒有把現金流當作企業的血液。

(二)應收賬款壞賬比率高

目前,我國國內應收賬款形成的壞帳和呆帳比率很大。根據商務部2005年研究報告,我國企業壞賬損失率高達5%,發達國家平均只有0.2%-0.5%。與美國相比,我國企業的壞賬率是美國企業的10-20倍,同時隨著國內企業賒銷比例的上升,國內企業的壞帳比例也將持續上升。

(三)企業負責人對應收賬款信用管理缺乏足夠的重視

很多企業片面追求高收入、高利潤,盲目賒賬,不能正確處理好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的關系,結果大量的應收賬款影響企業的資金流動。而欠款企業對于信用的重要性體會不深。賴賬、逃避債務和三角債拖欠成為普遍的企業行為。

(四)缺少專業部門搜集客戶資料,適時調整信用政策

企業的信用政策缺乏針對性,對不同客戶沒有區別對待。對客戶的信息收集不及時,無法在第一時間調整信用政策。

三、做好應收賬款控制的建議

(一)樹立正確的應收賬款管理目標,重視應收賬款回款狀況

長期以來,很多賣方企業迫于市場競爭壓力,簡單地采取以銷售額為導向的經營管理模式,忽視企業實際利潤的實現;在客戶管理上,則強調客戶的銷售價值忽視信用價值。其結果是企業經營風險增大,應收賬款居高不下。

對相關人員的考核過于強調利潤指標,而并沒有設置與應收賬款回收情況相關的指標。正確的應收賬款管理的總目標應該是樹立企業價值最大化的理念,重視資金的良好周轉。

(二)做好應收賬款控制

企業銷售過程的關鍵環節如下圖所示,我們應該抓住以下四個關鍵環節,加強應收賬款控制:

圖 關鍵業務環節控制

1、賒銷之前。加強客戶信用調查是防止壞賬發生的有效措施。比如可以通過調查客戶的財務狀況來判斷客戶的資信狀況;可以向有往來關系的企業或人員調查,通過這些企業與客戶發生的業務往來情況判斷客戶的信用狀況;可以向客戶的往來銀行調查;可以向信用評價機構調查。

2、賒銷之后。企業賒銷之后,應收賬款回收之前,可以采用通過促使客戶提前支付、質押保證、所有權保留條款、銀行保函、代位權和撤銷權等方法保障賬款的安全性。

3、應收賬款回收。提高應收賬款回收率,企業應根據事先進行的賬齡分析結果對應收賬款進行分類管理,并針對不同期限的應收賬款,有針對性地采取不同的回收方式。

4、收回不良應收賬款。即使信用管理部門盡心盡職地工作,也會由于種種原因不能收回所有欠款。只有認真分析呆賬形式的總原因才能對癥下藥,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把損失減少到最低。

篇8

關鍵詞:物流企業;融資模式;創新融資

中圖分類號:F83 文獻標識碼:A

收錄日期:2016年3月29日

中小型物流企業作為現代物流業的主力軍,對物流行業的總產值與稅收的貢獻程度日益凸顯。近年來,在中小企業政策扶持等方面,我國經濟和金融管理機構在構建擔保系統、調整金融結構等方面,接連頒布了很多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優化融資業務的方針辦法。出臺的政策建議積極推動了中小物流企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然而,總的來看,我國缺少一系列支持和幫助中小物流企業進行融資業務的運行辦法和措施,所以探索和分析中小物流企業的融資模式、構建和創新中小物流企業的融資模式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

一、淮安物流企業主要融資模式

第一,內源融資。就是指企業從其內部融通資金,以擴大再生產。內源融資是最基本的融資方式,沒有內源融資,也就無法進行外源融資,內源融資在企業融資中處于重要地位。然而,在我國物流企業中普遍存在“重消費,輕積累”的傾向,中小物流企業經濟效益較低,所得利潤分配中用于企業發展的資金比較少。因此,我國當前中小物流企業內源融資比例不高,用于自身發展的資金明顯不足。企業只能求助于外源融資來推動物流企業的發展。

第二,擔保公司。就是當資金需求方提出需求后,在風險可控的情況下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提供第三方擔保。擔保公司相對于銀行來講,在風險控制上一般也要求資金需求方提供反擔保資產,但與銀行相比更注重實質,在手續辦理、抵押物選擇上比銀行范圍廣,但仍需要資產(或債權等)抵押,而對普遍輕資產運作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來說,可抵押的實體資產并不多。在我國,由于擔保公司針對物流企業設計的風險評估方法不健全,業務品種不多,中小物流企業和擔保公司之間的合作一直停滯不前。

第三,融資租賃。就是指當物流企業需要添置設備時,企業不是向金融機構直接申請貸款來購入設備,而是委托租賃公司根據企業的要求和選擇代為購入所需要的設備,然后物流企業以租賃的方式從租賃公司手里租賃設備來使用,從而達到融資的目的。當前國內一些物流企業往往采取融資租賃方式購置運輸車輛及裝卸儲存設備,物流企業采用這種方式融資可享受國家投資減稅、加速折舊等優惠政策,可以獲得合理避稅、降低費用和加速設備更新步伐等好處。

二、淮安物流企業融資現狀

由于淮安地區過去經濟開發的速度落后于長江三角洲等沿海地區,造成除了工業與商業的發展相對滯后,也影響到淮安地區整體物流環境與物流企業的發展。在淮安地區,物流企業發展普遍存在以下的狀況:(1)物流市場集中度低,物流企業普遍規模小,沒有一家企業能主導市場或占有較大的市場份額;(2)物流企業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服務功能單一,增值服務不足。85%的收益來自運輸管理或倉儲管理,只有15%來自增值服務,如理貨、貼簽、包裝或退貨處理服務;(3)物流企業不能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因而取得較高利潤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并不多且以價格競爭為主。而形成上述發展狀況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信貸審批不方便。金融產品的方便性差,信貸審批模式缺乏。中小物流企業缺乏自身適合的運行方式,只是簡單采用大型企業的信用評價標準和授信審批流程。中小物流企業缺乏自身標準化的產品流程,一些越權的貸款業務必須報告上級銀行進行批準,導致中小物流企業實施信貸業務的時效性較差,同時中小物流企業的銀行準入標準很高。此外,中小物流企業許多業務需要多人擔保或是多個抵押物,由此導致每筆貸款所承擔的運行成本比大型企業更高,因此在成本一樣的條件下,銀行更愿意將更多的貸款資源給予規模較大的企業,由此使得中小物流企業的貸款積極性受到嚴重的打擊。

第二,中介服務發展較慢。中介服務部門成長較慢。中介機構發展不成熟,對中小物流企業創新金融產品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限制。一是中小物流企業普遍選擇抵押方式進行銀行融資活動,這無疑需要資產評估中介機構對抵押物進行評估,然而中介服務水平尚待規范,評估部門對抵押物的評估價格和抵押物的實際價值相去甚遠,由此導致銀行貸款風險增大。而且因為缺乏統一、規范的評估機構,各個金融機構所承認的評估部門常常也有所差異。所以,物流企業有時不得不對資產進行重復估計,致使企業成本增加,同時也使融資效率受到嚴重影響;二是我國中小物流企業的信用調查系統發展滯后。由于我國目前還沒有建立針對中小物流企業的信用調查體系,信用系統不完善,銀行不得不付出大量的時間成本與經濟成本對物流企業進行深入調查,使得創新金融的產品成本大大增加。

第三,金融產品單一,創新不足。中小型物流企業抗風險的能力相對軟弱,所以當物流企業信貸業務審批時,銀行常常要求物流企業使用抵押與擔保貸款來降低銀行的風險,其中抵押品大都集中在自有或是第三方的固定資產等方面,缺少適合中小物流企業信貸的產品,無法為中小物流企業提供“時間短、效率高”的融資需求。

三、淮安物流企業融資存在的風險

各個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難免遇到各種風險,而中小物流企業在其現有的融資模式下主要遇到以下兩種風險:經營風險和財務風險。

第一,經營風險。經營風險屬于可控型風險,它是物流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固定存在的不確定性風險。對不同融資模式進行比較評價時,物流企業要對所投資項目的盈利情況進行考慮。當企業項目的融資收益高于融資成本的時候,此融資辦法才具有科學性。產品價格調整、網絡運輸計劃、運輸工具裝載等因素均會對企業的經營風險造成很大程度的影響。

第二,財務風險。財務風險是由負債經營導致的,它是資金市場中固有的風險。同時,融資成本也是物流企業資金的獲取和使用而發生的各項費用。融資方式不同其融資成本也不一樣,所以在確定融資模式時,必須對融資成本進行深入分析。應該對各種融資方式的融資成本進行比較,從中發現不同,確定適合企業需求的融資模式。負債運營一方面會極大地影響企業的稅后利潤,增加企業經營的風險;另一方面能給物流企業帶來由財務杠桿效應引起的收益率增加。

四、降低淮安物流企業融資風險的路徑

(一)完善財務制度,提升中小物流企業信用度。中小物流企業之所以融資難,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小物流企業信用度低,銀行貸款給中小物流企業存在很大的風險。中小物流企業需要建立健全企業的財務會計制度,提高企業的信用。此外,物流企業還需與銀行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企業要增強金融意識,加強銀行對企業業務的了解,這是銀行判斷企業資信狀況和信用水平的基礎。中小企業還要注意資金的積累,要想增強資金積累的意識,首先要對企業進行長久的規劃,提高創新技術的能力,將自己的品牌進行包裝升級,提升核心競爭力,使自己在市場上占據有利的地位,具有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企業形象的好壞,離不開信用觀念的強弱,企業要想擁有一個良好的外在形象,就必須加強信用觀念,注意維護自身的形象,提高企業自身信用等級。銀行等金融機構之所以不愿意與中小企業合作的主要原因就是中小企業的信用等級非常弱,因此加強中小企業的信用觀念至關重要。只有這樣才能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風險。

(二)加強企業的規范化管理,提高核心競爭力。管理的不規范為中小物流企業的長遠發展帶來了很多問題,也造成了企業融資過程中的障礙。要想從金融機構獲得貸款,企業需要首先規范自己的管理,練好內功。要提升核心競爭力,好的發展模式在物流行業準入門檻低、同質化競爭激烈的環境下尤其重要。中小物流企業可以先與一些相對較小的商業銀行合作,先做一些小額貸款,一步步建立自己的信譽,隨著公司業務的不斷擴大,銀行對公司高速成長性的加深了解,就會逐漸建立起銀企良好的合作關系。

(三)加強中小物流企業之間的合作。中小物流企業面臨融資難問題,很大原因是因為企業規模小,信用水平低。如果若干中小物流企業聯合在一起,就會加強整體的信用水平。同時,物流協會對物流企業的評級也會影響到金融機構對物流企業信用水平的判斷,引入物流園區時,可以以物流園區整體獲得銀行的授信,再實行統一授信,促進中小物流企業的發展,解決其融資困境。

主要參考文獻:

[1]徐增福.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成因與對策研究[J].商,2015.3.

[2]李明宇.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研究[J].經濟研究導讀,2015.13.

篇9

如果你知道一個陌生人的消費習慣、品味習性,大概不會介意借錢給他,因為互聯網留下了這個人生活與工作細節的所有記錄。

只對小微世界感興趣的阿里小微金融服務集團(籌)去掉了“籌”字,變身螞蟻金融服務集團,“芝麻信用”是其重要內容之一。

阿里金融不“籌”了,但互聯網金融生態的惡化逾發讓監管層犯“愁”。

“前海征信中心目前正在籌建,放在平安金融科技公司名下。”10月22日,一位平安公司內部人士稱。

據央行接近人士透露,首批個人征信牌照已獲得央行批準,但尚未公布。諸如芝麻、平安前海征信等可能拔得頭籌,獲征信牌照。

揭秘個人征信

“芝麻信用”們可以怎樣調查陌生人?

這看起來像個謎。但不難理解。按照阿里小微金服品牌與公眾溝通部公關專家葛瑞超的話說,阿里金融的構想是創辦一個純網絡銀行,基本原理是利用十幾年來電子商務在互聯網上積累的龐大數據,還原個體消費者及小微企業的信用狀況,并據此為他們提供金融服務。

于2014年6月11日更名之后的螞蟻金融,經營范圍包括接受金融機構委托從事金融信息技術服務外包,金融業務流程外包等。而“芝麻信用”大數據項目是螞蟻金融的最新玩法,其設想是建立個人信用檔案。

阿里螞蟻金融服務集團董事長兼CEO彭蕾給信用貼上財富的標簽。她說,信用等于財富,金融面前人人平等。傳統金融因種種原因做不到,現在互聯網金融可以做到。

由此,也許可以從阿里小貸為保障上述產品線形成的分層次、內外有機聯動的征信體系看出芝麻信用調查陌生人的線索。

阿里小貸分層次體現在針對不同客戶群定制征信體系。由于業務經營全過程均在阿里系平臺上完成,已形成閉環,其經營狀況、商家信息登記、與客戶的互動信息等已十分詳盡,因此其信用評級主要基于阿里體系各平臺的信息,而央行征信數據則為輔。

芝麻信用們的機會來了

現在,又掌舵又劃槳、糾結的央媽終于“松口”,允許征信市場多元化。上述央行接近人士稱,首批個人征信機構牌照已經獲央行批準,尚未公告,但很快會下發。其實,這是一個涉及5億人的征信生態體系建設,也是事關信貸資源配置改良的系統工程。于是乎,其中的大商機亦悄然而至。

一位地方央行人士解釋,決策層的心態的確很復雜,但這又是不可逆轉的大勢。只有與銀行發生了信貸關系的個人或企業才能進入央行的征信系統;但在移動互聯網時代,這些數據遠遠不夠。

這位地方央行人士認為向市場放開個人征信牌照無疑是利好。央行征信管理與征信業務最早混一起,特別是省級以下均沒有分開,等于是又掌舵又劃槳。

而隨著征信市場空間的進一步打開,專家預測僅個人征信市場的收入有望達到1000億元左右。屆時,不同的征信機構將在產業鏈上扮演不同角色,各自尋找自己擅長的利基市場。

當然,“征信市場多元化是必然趨勢,構建以央行征信系統為主,市場化征信機構為輔,但商業化需求起主導作用的征信體系。”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說。他認為,一些大型互聯網企業,積累數據很多,有優勢做征信。像芝麻有海量客戶與數據,包括大數據處理的云計算等。“解決征信問題對小微信貸業務有支撐作用,且減少不良率。互聯網金融代表著未來金融的發展方向。”

央媽的煩惱

不是嗎?看一看央媽是否還在犯愁。又是一輪定向寬松,銀行間市場的資金利率已經很低了,但貸款利率還是居高不下。

貸款利率緣何下不來?招行金融市場部高級分析師劉東亮的邏輯是:客戶的貸款需求依然很高;隨著銀行風險偏好的提高,貸款利率中隱含的風險溢價也在上升;包括已有政策效果傳導至貸款利率,需假以時日等。

其實,癥結在于“因為風險一直在溢價。對放貸人來說,看不清風險的情況下,要么不借,要么開出近乎‘高利貸’的利息。”國泰君安首席經濟學家林采宜直言,她解釋,征信體系不完善,導致信用利差虛高,這才是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關鍵。“金融的本質是建立在信用基礎上,而信用的基礎是信息。”浙江省國際金融學會會長浙江大學金融投資研究中心主任金雪軍稱,中小微企業為什么融資難?主要問題出在信息不對稱。而互聯網時代的“大數據”正好為金融業提供了強大的數據庫。

不過,監管層中也有反對聲音。一位央行接近人士稱,電商提供的數據并不完整,不足以支撐信貸發放的條件要求;不能夸大電商的大數據。但這位人士從未上網購物,對互聯網思維的理解或有偏差。

林采宜主張參考“英美模式”。像英美個人征信市場發展的關鍵成功因素在于市場化運作,從而形成成熟的商業模式。建議市場化征信機構依托不同的數據資源和行業特性,發展特色各異的征信產品和征信服務,和央行征信體系共同構成立體的、全息化的社會征信體系。

不介意把錢借給陌生人的林采宜認為互聯網數據最為真實、接地氣,互聯網征信服務甚至是未來金融的核心。

因為在社會化商業時代,用戶以網的形式存在。現實中人的生活、人的關系完整呈現在網絡上,對信息溝通和關系建立帶來變革。

美國個人征信體系發展的成功經驗

大約在100多年以前,作為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消費信貸首先產生在美國,其早期的主要形式是賒銷。最初,美國的賒銷商儀在各自熟悉的客戶群中開展業務,隨著市場的擴大,賒銷商為了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增強自身的競爭力,開始將業務擴展到不熟悉的客戶群。此時,賒銷商為了保證其對客戶信用水平判斷的準確性,防范信用風險,產生了共享彼此消費者信息的需求,于是,獨立、公正的第三者――個人征信機構應運而生。

美國成熟的個人征信行業是以利益導向為核心的市場化運作模式,個人征信市場的啟動和認可完全依靠市場經濟的法則和運作機制,個人征信機構在法律框架內主要依靠自我管理發展壯大。

篇10

(一)畢業生技能等級證書獲取情況。據筆者調查,目前高職商務日語專業的專業課程體系構建大致可分為兩大模塊:國際貿易類課程和日語類課程。學生畢業前,與兩大課程體系相對應的技能等級證書有:新日本語能力考試(JLPT)三級或二級,實用日本語鑒定考試(J.TEST)D級或C級,商務日語能力考試(BJT)中級,CET4,CET6,外貿業務員,單證員,跟單員,報關員等。

以安徽工商職業學院10屆至14屆五屆商務日語專業畢業生作為調研對象,將其畢業前技能等級證書獲取情況進行匯總,結果如下:總體看來:約70%的學生取得了三級及以上日語等級證書,55%的學生取得了外貿方面技能證書。

(二)畢業生實習、就業情況。對上述五屆畢業生實習就業情況進行調研,就業崗位較為分散,主要有外貿業務員、市場銷售、數據錄入等,少數學生從事事業單位行政、企業會計、企業文秘等工作。

就業對口率方面:近15%從事與專業對口工作,26%從事與專業相近工作,42%從事與專業不對口工作。

工資方面:以畢業兩年內月收入作為統計:40%2000-2500元,32%2500-3000元,28%工資為3000-4500元。

工作穩定性方面:23%沒有換過工作,51%換了1-3次,8%換了3次以上。

調換工作原因:36%為了尋求更好的發展機會,34%為了尋找更好的待遇,26%因為專業對口問題,1%因為人際關系不融洽。

工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43%的同學歸結在缺乏實戰經驗,20%歸結在日語專業水平達不到要求,25%認為是所學專業課程沒有實用價值,4%認為企業對商務日語專科畢業生的專業水準不認同,8%原因未明確化。

(三)問題點總結。相對來說,取得外貿業務員,單證員這樣的外貿類證書不難,而日語方面想取得較高等級的證書卻有難度。總體對口就業率不高,30%左右的學生就業前未能取得日語三級證書,而近90%的學生都強調要加強日語聽說能力的實戰能力培養。

此外,目前外貿類工作多要求的是英語能力。即便是有日語對應的業務崗位,具體工作時使用的外語還是以英語為主,從郵件來往到具體工作都存在這種現象。外貿類就業市場正在發生變化。

二、服務貿易類就業市場分析

(一)商務日語專業就業崗位群。近年來,商務日語專業畢業生就業方向主要定位在日資企業或與日企有業務往來的外貿進出口公司。就業崗位群以日資企業、合資企業等商務貿易領域下的外貿業務及基層管理崗位為目標。由于交流語言偏英語語種,以及受全球經濟形勢影響,商務日語專業畢業生在進出口業務方面的工作崗位變得不穩定。另外,由于之前工業性日資企業進駐中國正在減緩,以對日項目為業務核心的BPO服務貿易類就業崗位群正在逐漸擴大。

據日本企業信用調查機構“帝國數據庫”的調查顯示:目前到中國開拓市場的日本企業數量已突破2萬多家。從行業種類來看,制造業最多,之后是批發業,服務業居第三位。

(二)服務貿易類就業崗位群分析。服務貿易是指作為企業將服務流程(如客戶關系管理、企業各類資源管理、倉儲運輸物資管理、企業運營流程管理、服務管理等)以商業形式發包給第三方服務供應商的經濟活動,也叫服務外包。服務外包產業是現代高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適應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國情的黃金產業。歐美、日韓等國家和地區對中國的服務外包業務比重不斷增大,眾多企業相繼在中國以設立辦事處、子公司、合資企業等形式擴展業務。中國服務外包產業整體處于起步期,發展潛力較大。

近年來,上海浦東軟件園、南京蒲口軟件園、昆山高新區軟件園、無錫新區軟件園、南通軟件園等日益成為國內外軟件外包發包商頻頻下單的合作伙伴。由此可見,服務外包在我國具有巨大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對日軟件服務貿易崗位需求量更是與日俱增。

三、策略探索

(一)調整課程設置,更新人才培養方案。計算機軟件專業的畢業生在工作過程中通常外語技能不過關,尤其以日語等小語種情況更為突出。軟件企業老總對人才質量和培養規格提出了新要求,如日本富士通軟件公司、PFU上海計算機軟件有限公司、貝思特軟件有限公司等軟件企業老總都表示急需招聘“外語過關、知識夠用、上崗能用、懂得國際軟件服務規范”的實用型軟件服務外包人才,但在應屆高(職)校計算機及軟件相關專業畢業生中卻很難找到符合需求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