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主要方法范文

時間:2023-06-07 16:52:32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科研主要方法,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科研主要方法

篇1

關鍵詞 青稞病蟲害;綜合防治;研究進展;發展方向

中圖分類號 S435.12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1-0179-01

青稞是我國青藏高原地區主要的糧食、飼料和釀造作物,在農業生產中占有重要地位[1]。2007―2008 年青稞播種面積11.7萬~12.0萬hm2,總產量 59.5萬~62.0萬t,分別占糧食播種面積和總產量的 69%~70%、65.1%~65.9%[2]。青稞病蟲害每年平均造成產量損失10%~20%,嚴重危害年份達50%以上,已經成為制約青稞高產、優質、穩定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持續有效地控制病蟲害對青稞的危害,對確保青稞穩產增產具有重大現實意義。現就青稞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研究的現狀、存在問題與發展方向提出建議。

1 研究進展

1.1 抗病蟲品種鑒定與選育

國外對大麥條紋病、細菌性條斑病病原菌致病性、黑穗病、分子標記和定位、抗大麥條紋病基因鑒定的研究較為廣泛和深入,國內對此的研究報道較少[3]。大麥細菌性條斑病、黑穗病、條紋病是我國大麥產區的主要病害,種子藥劑處理雖能防止該病害的發生,但費時費力,且藥劑殘留會導致環境污染。應切實加強選育抗性水平高,加快選育多抗和兼抗品種[4]。此外,還應進一步加強生物技術選育抗病蟲品種的工作和推廣速度。的抗病基因工程已經處于起步階段,自治區青稞種質改良和牦牛繁育重點實驗室已經開始著手篩選抗性材料,并成功鑒定出抗青稞白粉病的育種材料[5]。

1.2 農藥新品種的引進

近年來,由于溫度升高,異常氣候使得地區青稞主要病蟲危害突出,發生面積大幅增加,災害頻率逐年增加。經過連續幾年調研,主要病蟲害包括條紋病、黑穗病、細菌性條斑病、蚜蟲、地老虎、蠐螬等。總體來看,自治區農牧民對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不夠重視,存在防治時期不當、重復用藥、盲目用藥等,加之農村當前施藥器械落后單一,農藥利用率低,防治效果差。

項目組通過引進苦皮藤、殺蝗綠僵菌、農用鏈霉素等多種新型農藥以小區試驗、大田示范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篩選試驗示范,提高農藥有效利用率、減少農藥殘留,改進抗藥性監測和治理技術,充分利用農田生態系統中的自然因素,強化農業防治、種子處理和土壤處理,保護利用天敵,最大限度地減少使用農藥,在保證作物高產、優質的前提下,達到控害目的。

1.3 自然天敵的保護利用

自治區青稞病蟲害的防治主要依賴化學防治,長期以來引起了病蟲的抗藥性和再猖獗、環境污染、農藥殘留等問題,因此生物防治受到人們的關注。目前,項目組已經鑒定出寄生性天敵蚜小蜂類、繭蜂類的優勢種,捕食性天敵瓢蟲優勢種2~3種,并基本弄清其在當地的生物學特性,主要用于防治青稞蚜蟲等。

2 存在問題和發展方向

2.1 抗病性品種的選育

選育抗病、蟲性的品種是防治病蟲害最有效的途徑。的青稞抗病蟲害基因工程還處于起步階段,與玉米、水稻等其他作物基因工程抗病蟲害育種相比,研究相對滯后,各方面仍需要深入研究。

2.2 生物防治技術的推廣應用

受研發和應用技術水平的限制,目前,自治區的生物防治技術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與化學農藥相比,生物防治的優點是除在使用之初發揮作用以外,在適宜的生態環境下,生防物可以存活、增殖,從而持續保護作物免于受害,但是生物防治的基本特征是作用比較遲緩,而且效果的穩定性易受生態環境因素所左右[6],加之價格相對偏高,農民難以接受。

2.3 基礎性研究

由于地域、重視程度的限制,長期以來,自治區對青稞病蟲害的研究只停留在表面,對病理、抗藥性等方面的研究還屬空白。基礎研究的滯后已嚴重制約了主要病蟲害關鍵防治技術的發展和災變規律研究的突破。研究害蟲的生理學機制、學習行為、致害行為、取食行為以及致病毒素的生理生化和遺傳學機制;應用分子標記、組織培養等生物技術,研究青稞的抗病蟲機理,害蟲的抗藥機理以及快速簡便的抗藥性田間檢測方法等。探索計算機等在病蟲分布判別、預測預報、專家管理咨詢系統等方面的應用。

2.4 加大科研投入

提高農作物病蟲害專業化防治水平,是確保農業生產安全、抗災奪豐收的重要措施[7-9]。青稞的總產量在逐年上升,其中,每年因有效防治病蟲害挽回的損失占總產的5%,但是每年投入青稞病蟲害研究的經費卻不高。建議自治區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全區開展的病蟲害調查、藥效試驗、防效調查等公益提供經費支持,并通過政府補貼的形式推廣先進的植保機械。

3 參考文獻

[1] 吳昆侖.青稞功能元素與食品加工利用簡述[J].作物雜志,2008(2):15-17.

[2] 強小林.青藏高原區域青棵生產現狀調研考察初報[J].農業科技,2011,33(1):36-38.

[3] 劉萬才.中國農作物病蟲害的預測預報及發展探討[C]//植物保護21世紀展望――植物保護21世紀展望暨全國青年植物保護科技工作者學術研討會文集,1998:56-61.

[4] 叢斌,李玉清.遼寧省春玉米區主要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體系的建立、發展與展望[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00,31(5):413-417.

[5] 原.青稞種質資源材料白粉病抗性鑒定[J].大麥與谷類科學,2014(4):8-14.

[6] 林汝法,柴巖,廖琴,等.中國小雜糧[M].北京:中國農業科技出版社,2002.

[7] 鄭驚鴻.應加大植保專業化支持力度[J].農藥市場信息,2010(18):1-2.

篇2

【關鍵詞】科研項目;全過程管理;科研管理

1.引言

科研項目管理是指課題從項目申請、立項論證、組織實施、檢查評估、驗收鑒定、成果申報、科技推廣、檔案入卷的全程管理。其目的是使科研項目實行制度化和科學化的管理,保證科研計劃圓滿完成,出成果、出人才、出效益,提高競爭力。

科研項目管理是科研管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科研項目的管理方法和理論隨著現代管理科學的發展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現代科研項目管理已經超越了傳統的管理模式向著更先進更科學的方向發展。科研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就是一種新型的科研項目管理模式,本文就科研項目的全過程管理加以論述和探討。

2.立項審批階段

科研項目管理的第一個階段就是科研項目的立項審批階段。此階段是項目管理的關鍵,主要包括3個方面的內容,即組織和評審項目建議書、組織項目可行性論證和簽訂項目合同或委托書。

一般科研項目的立項程序為:先由研究單位組織評審本單位提出的重大科研項目建議,然后進行仔細篩選;對通過評審和可行性論證的項目進行確定項目立項;最后由項目主持單位和項目負責人簽訂合同。

科研項目評審的主要原則和標準:一般來說,評審選擇科研項目時要遵循創新性、可行性、可用性、合理性等原則。在具體的評選中應掌握的主要標準是:科研項目是否得當,所選課題是否有針對性,目標的確定是否合理等等。

當然,我國目前在科研項目的立項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存在的主要問題有:科研項目創新性不足;研究基礎薄弱,前期研究積累不足和研究條件欠缺;項目組成員結構不合理,研究量有待加強;現在的科研體制與機制制約科研項目申報質量的提高等等。

3.科研項目研發實施階段的管理

科研項目的研發實施階段,主要是指科研項目立項后組織實施直至科研成果驗收前這一階段。此階段是科研項目全過程的重點和核心。這一階段包括科研項目的開展和控制2個方面。項目中標后,項目負責人就要按照項目任務書確定的時間、步驟、技術路線等內容組織實施。此階段,科研院所項目管理工作的內容更加繁多,主要表現在2個方面:一是在課題開展過程中,提供課題任務書或項目合同書中確定的對項目的各種支持條件,對所依托的項目或子項目進行成本核算,對其一切經費開支進行監督,負責項目經費的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審批大型儀器設備支出、國際合作與交流費用支出、管理費用支出、接受上級有關部門的監督、檢查等。二是對課題研究的正常開展進行檢查監督和控制,建立起全過程、全方位的跟蹤反饋于監督檢查機制,了解執行情況,及時反饋問題,尋求解決辦法,確保項目按計劃順利進行。

科研項目研發實施階段的主要任務就是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為保證科研項目的質量、成本和進度達到最優化,同時盡量減少項目失敗的風險而采取各種措施。項目的質量、進度和成本控制是項目管理控制最主要的要素,同時也是科研項目目標考核的基本要素和過程控制管理的重點。以下分別就這三方面的內容在科研項目中如何管理加以論述。

3.1 科研項目的質量管理

我們知道:科研質量管理泛指對科研活動或過程(也包括組織、體系、人、產品及其組合)所進行的質量管理。以科研項目為例,其全面質量管理(或稱綜合質量管理)主要體現在對項目研究和管理過程中的各個環節(如研究方案制訂、實驗監測、數據處理、成果匯總等)的質量控制,對項目各動態要求(如研究與管理信息人員配備、經費使用、器材設施等)的質量控制,即對研究與管理全系統、全過程的動態質量控制過程。

科研項目是非程序化的創造性勞動,其管理過程是在一般項目管理過程的基礎上,結合科研項目的特點,以管理過程為基礎進行質量控制。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證科研項目能夠在合理的工期內,用盡可能低的成本達到盡可能高的質量水平。項目質量管理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是項目工作質量的管理,其二是項目產生物的質量管理。

項目質量管理的主要方法和工具有“全面質量管理法”,“質量統計技術法”,“質量管理(QC)小組”,“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標準認證法”。無論選擇何種管理方法,都應結合科研項目的特征。科研項目的特點決定了科研項目的質量目標很難完全用量化的方法控制,只能是定性和定量方法的結合,在科研項目的計劃中對項目的質量計劃往往也是作部分量化,大多是規范性的要求。

3.2 科研項目的時間管理

科研項目的時間管理,是指在項目范圍確定后,為實行項目的目標、形成項目產出物和完成項目范圍計劃所規定的各項工作而開展的一種管理活動。科研項目時間管理包括的主要內容有:估算整個項目的工期;制定項目工期計劃;對項目活動順序、項目活動工期和項目活動所需資源進行分析,并根據分析制定工期進度計劃。

不同的時間管理內容所應用的時間管理方法也有所不同。通常計劃安排和描述項目活動順序的主要方法有:順序圖法(PDM)和箭線圖法(ADM)。項目活動工期估算的主要方法有專家評估法、類比法、模擬法等。目前科研項目通常是按合同方式進行管理的,多數是宏觀管理。在項目實施過程中,會出現種種原因造成項目不能按時完成而延期,甚至撤項的情況,嚴重影響了科研項目計劃的質量和嚴肅性,因此有必要使用科學的方法制定科研項目的計劃進度,就可以應用項目實際管理的關鍵路線(CPM)和計劃評審技術(PERT)方法。

3.3 科研項目中的成本管理

項目成本,是指為實現項目目標而開展的各種項目活動中,所消耗資源而形成的各種費用的總體。項目成本管理,是為保障項目實際發生的成本不超過項目預算而開展的項目資源計劃、項目成本估算、項目預算編制和項目預算。

控制等方面的管理。現代項目成本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種,每種方法都有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條件,比較科學和客觀反映項目成本規律的方法有三種:全過程項目成本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全生命周期項目成本管理的理論與方法和全面項目成本管理的理論和方法。

目前我國政府在科研項目管理中的投入雖不斷加大,但是科研經費緊張、科研經費使用不當等一直都是科研項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何將最少的投入得到最有效的產生,也是科研項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問題。利用項目成本管理的技術和方法對科研項目進行全額預算管理,細化預算編制,及時檢查跟蹤與預算有偏差的費用,會緩解政府資源緊張,防止經費濫用,減少不必要開支,以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率,增強政府對科研事業的管理能力。

4.總結評價階段

4.1 評價的內容

對科研項目的總結評價,就是對科研項目的投入與產出進行學術價值、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綜合性的績效評價。

4.2 評價的方法

對科研項目的評價,現在國際上通行兩個基本的評價方法:定量指標評價方法和專家定性判斷方法。由于科學研究的“質量”這個概念非常復雜,計量指標只能表達其可見的某些方面。因此,評價時需結合使用兩種方法。

目前,用于評價研究的定量和定性方法可細分為:同行專家評價法、模糊綜合評價法、人工神經網絡法、模糊聚類分析、層次分析法、文獻計量法等。目前,國際上運用最廣泛的是同行評議及科學計量方法。

4.3 評價的一般程序

一般情況下,可以把評價的整個流程劃分為三個階段:評價的總體設計和規劃階段;評價實施階段;評價結果利用。

4.4 評價的原則

為了保證評價目標的實現,科研項目評價必須遵循以下原則:獨立性原則,系統性原則,有效性原則,可靠性原則,儉省性原則等。

5.科研項目的課題管理

科研項目實行課題項目組長(主持人)負責制。各課題組成員可以交叉。跨項目組的科研課題,采取雙向選擇,自由組合的方式進行。課題負責人對課題全面負責,具有管理權。全面負責課題的進度、經費、人員調配、物資領取、課題獎金和績效獎勵分配等項工作,按課題進度完成各項任務并接受研究所辦公室的檢查考核。結合學院工作開展的課題,課題負責人的工作應取得學院領導同意。

研究所辦公室每年對課題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考核。課題組應按時將階段性小結和評價及工作進程等情況上報研究所辦公室,每兩個月(雙月月底)至少有一小結。

科研課題的研究內容、課題組成員、進度計劃及經費預算一經確定,課題組未經批準不得擅自變更或修改,如遇特殊情況需上報研究所領導審批,并交研究所辦公室備案。研究工作中形成的所有資料不得短缺,不得據為已有。未經許可,不得隨意摘抄和發表。

實驗記錄應及時、準確、真實、完整。科研記錄內容主要包括實驗名稱、方案、人員、時間、材料、環境、方法、具體的實驗步驟、過程、結果等,并應準確記錄觀察指標的數據變化。每項實驗結束后,應進行數據處理和分析,并有文字小結。

實驗研究人員調離工作,應將全部實驗記錄資料、歸檔材料、文獻卡片等全部上項目組,項目組組長簽字后,方可辦理調離手續。記錄實驗設計、操作過程、研究內容、實驗結果和數據的記錄本、其它記錄資料以及相關材料,屬于研究所所有,各課題組使用。研究人員在離開研究所時,為方便今后的研究工作,經研究所同意可以復印這些資料。

研究工作全部結束后,由負責人撰寫總結報告及有關論文,并將結題報告上報研究所辦公室。負責人負責將所有項目相關資料整理上交研究所辦公室歸檔。

因客觀原因,不能完成科研課題者,課題負責人要寫出拖延理由,上交研究所辦公室,論證后做如下處理:1)有繼續研究價值的項目,在下一年度必須完成。2)無繼續研究價值的項目,由負責人寫出終止原因報告,經批準后,負責人應做好技術資料的清理、歸檔和儀器試劑的清點移交工作,剩余經費收回。未做好善后工作的不能接受研究所的新課題。3)對無正當理由不按計劃完成課題者,課題負責人將沒有資格再承擔研究所任何課題。

6.成果管理和檔案管理

6.1 成果管理

科技成果是指在實驗或理論上有創造性,有一定科學水平和實用價值的新技術、新方法、新器材、新藥物、新理論、新認識等等。凡在科技工作中取得的具備新穎性、先進性和實用性,符合科技成果范圍,均應按國家、省、市成果登記辦法進行登記,否則不允許申報成果獎。申報前應將相關資料報研究所辦公室,并通過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初審。凡申報國家科技成果獎或省、市科技成果獎的成果,按國家、省、市有關條例準備相關資料、填寫各種申報表、鑒定書,并提前查新檢索。參加鑒定的課題,由課題負責人向鑒定委員會做成果報告,備齊申報材料。通過鑒定的課題,按規定上報、登記并存檔。

6.2 檔案歸檔

科技檔案由課題負責人按時立卷歸檔,與外單位協作的,由主辦單位保存。獲獎的科研課題,公布獲獎等級后三個月內,整理立卷后移交研究所辦公室,獲獎證書復印件提交備案。科技檔案歸檔的文件資料,包括審批文件、任務書、委托書、開題報告書、設計方案、協議書、合同書;實驗研究調查、分析、試制、測試、觀測和各種載體的重要原始記錄和數據,論文清單、成果申報材料、審批材料、成果獎勵文件、成果推廣使用證明材料、發明證書、獎勵、經費收、支結算等。課題獲得成果獎勵后,課題負責人應先將所有資料立卷歸檔,方可領取成果獎金。

7.結束語

科學研究對于社會的發展無疑是至關重要的,所以科研能力是各國非常重視的一個大問題。科學研究是一項高度復雜并具有極大風險性的工作。如何能提高科學研究的效率,也就是科研項目管理者和具體科研人員十分關注的焦點。

參考文獻

[1]張國良,陳宏民.國家高技術研發計劃評估體系研究[J].科學學研究,2006(1).

[2]孔剛,王萍,張弘.科研質量管理及其特點[J].軟科學, 2001.

[3]周興明等.科學研究的質量概念與科學基金項目的質量管理[J].科研管理,1998.

篇3

關鍵詞:體育科研方法;教學改革;探析

體育科研方法主要以數理統計理論和方法研究體育教學、運動訓練和體育管理領域中的各種問題,是現代體育的主要研究工具,同時體育科研方法課程作為體育學院一門各專業的必修課,它旨在使學生掌握體育科研方法的基本原理,學會設計課題,掌握收集與分析統計資料的基本方法,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能力,為學生將來從事體育科學研究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體育科研方法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課堂講授、書面作業和期末考試來評價成績,這種評價方式明顯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造成學生實踐能力的匱乏,因此教師必須根據每一屆學生的掌握情況,實踐能力效果等,不斷改革課程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而如何在有限的32學時課程教學中讓學生的掌握效果更好,是體育科研方法課程教師不斷思考和探索的現實問題。本文就體育科研方法課程中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的與教學方法進行了解讀,并根據目前體育科研方法課程教學中突出的問題,結合教師自身的實踐進行了探析,旨在扭轉學生學習的被動局面,使學生全面了解和掌握該學科的內容銜接方法,讓學生運用所學的理論和方法去尋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從而真正實現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的教學目的,為學生今后從事體育科研工作奠定基礎。

1體育科研方法課程在教學大綱中的教學目的與教學方法

1.1教學目的

體育科研方法課程的教學目的是使學生了解體育科學研究工作的基本理論知識,初步掌握選題的原則與方法、研究計劃的制定方法、資料的收集與整理方法、資料的分析方法、學術論文的寫作方法,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培養學生從事體育科學研究的基本技能,為完成本科畢業論文及論文答辯事宜做好準備,讓學生在學完本課程后,能夠清楚地掌握進行體育科研的步驟及方法,能運用所學的知識撰寫體育科研論文,初步具備進行體育科學研究的能力。

1.2教學方法

體育科學研究方法的教學形式包括課堂講授和實踐教學兩個部分,為了使學生便于理解體育科研理論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應穿插實踐教學環節,主要采取課下實踐作業的方式。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采用課堂教學與課下作業為主,而課堂教學主要以教師講授為主,課下作業主要以書面作業為主。所有的教學方法都為達到本課程的教學目的目標服務,因此教師必須動態調整教學中的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達到本課程教學目標。可見,在教學中要積極探索科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思維方式,充分調動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推薦學生廣泛閱讀體育科研文章,適時安排學生進行科研論文的寫作(包括實踐作業),切實提高體育科研方法課程的教學質量。

2體育科研方法課程教學改革經驗與思考

體育科研方法課程的教學要求教師要與時俱進,在探索中找到更適合新一代大學生的教學模式與方法,體育科研方法課程教學創新的應用價值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有利于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從而提高體育科研方法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從而轉變以往被動學習和厭學現象。第二,有利于引導和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尋找問題和發現問題,在體育科研實踐中學習和掌握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

2.1源于課本而又脫離課本

體育科研方法課程的講解內容完全按照書本,由于學時較少,這樣不但學生沒有實踐學習的機會,甚至滿堂灌,嚴重打消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因此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源于課本而又脫離課本的教學方法。源于課本指的是總的指導思想、總的教學內容要源于課本,脫離課本指的是不要完全按照課本的知識體系,照本宣科,而是要善于總結歸納,將教學內容適當分解,必要時可以打散教學內容重新編排,也可在教學過程中,內容的各部分可獨立實施教學,最后再進行系統歸納、融會貫通。

2.2教學步驟設置合理,講座中結合具體案例

在體育科研方法課程教學步驟設置上,最好要與撰寫體育科研論文步驟相吻合,即: (1)論證選題,包括學術性、前瞻性、時代性、交叉性。(2)設計研究方案,包括基本思想和方法、基本內容和原則。(3)收集研究資料,包括原則和要求、資料的來源、收集資料的方法。(4)整理分析研究資料,包括原始資料的審核、分類和分組、數據統計圖表、計算樣本統計量等。(5)撰寫科研論文與科研論文的答辯,包括論文的格式要求,論文答辯中的注意事項。在講解體育科研中常用的方法中,對于每一種具體的方法,可以安排以講座的形式進行,并結合具體實際案例,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篇4

【關鍵詞】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科研思維;培養

為加速臨床醫學高層次人才的培養,1997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通過《臨床學專業學位試行辦法》[1],開始了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的招生,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主要側重臨床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求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能結合臨床實際,學習并掌握臨床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具有較強的臨床分析和思維能力。“四證合一”培養模式促使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需創新與拓展專業培養方式的內涵和外延,要求培養的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不僅要有較強的臨床實踐能力,同時也要掌握臨床科研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科研能力[2]。因此,培養科研思維能力對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培養質量至關重要。科研思維能力是科研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科研能力是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綜合能力的重要體現,在傳統培養模式下,由于相關教育部門對科研能力的重視不足,導致專碩生的日后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故要求其在科研能力的培養方面下功夫,從科研創新思維、科研實踐能力和科研理論能力等層面出發,加強對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3,4]。而科研思維能力主要以邏輯思維訓練為主。本文就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培養現狀,及如何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進行了探討。

1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培養現狀

1.1科研能力培養環節薄弱

通過對2000年至2016年收錄的有關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文獻進行分析[5],教學方法是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培養中顯著的問題。表現在教學方法偏向傳統的教師講課、研究生聽課,完成作業,閉卷考試,過于模式化,科研思維能力培養效果欠佳。另外,傳統帶教模式下,由于過分強調實踐性和操作性,更加弱化知識的深度,研究生不能進行很好的臨床科研思維訓練,科研能力的培養更加缺失。在對北京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實習的43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包括18名專業學位博士研究生)的調查也進一步表明[3],臨床輪轉工作繁重和技能學習壓力大,由于缺乏科研思維的培養,科研能力不強,其在臨床科研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也就缺乏應對之策,從而放棄解決。而科研能力的培養更多的在于科研思維能力培養而非實驗室各項技術和臨床操作的指導[3],因此,在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上應在注重實踐與操作技能教學的基礎上,同時注重知識的深度,引導研究生主動思考,提高科研創新思維能力。

1.2重臨床實踐技能培養,輕科研思維能力培養

在對全國37所醫學院校或綜合性大學醫學院的專碩研究生的調查中發現[6],89%的研究生非常重視職業規劃,計劃進入三甲醫院從事醫療工作,對臨床實踐技能方面高度重視,在研究生的自我評價中,臨床實踐技能評分最高,而科研能力評分最低,印證了研究生職業規劃導向致使科研思維能力培養不重視,基本的科研能力欠缺,滿足不了三甲醫院對高層次應用人才的需要。在目前“四證合一”培養模式(即執業醫師證、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合格證、碩士研究生畢業證、碩士研究生學位證)實施下,使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在臨床醫院有33個月的規培轉科學習,而臨床醫院的導師更多地從醫生的角色出發,重視對研究生臨床操作技能及實習能力等專業技能的指導,忽視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研究生的科研思維訓練相對薄弱,其科研能力自然也得不到很好的訓練和培養[7]。

1.3強化臨床技能考核,弱化科研能力考核

由于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在其目標培養上主要側重臨床技能培養,促使各醫學院校普遍將臨床技能與實踐能力考核作為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臨床訓練過程逐漸趨于規范化管理,尤其是使用客觀結構化臨床考試(OSCE)對研究生的臨床訓練有顯著的促進作用。但是對科研能力的考核相對不足,雖然大多數的研究生參與到導師的課題研究中,但是并不作為畢業考核的重點指標。

2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培養的探索

2.1優化課程設置,強化授課知識的廣度、深度和新度

首先,整合基礎課程,為提高研究生的科研思維能力奠定基礎。公共必修課和選修課能為研究生提供必要的理論知識及認識世界的工具和方法。譬如英語課,英語在臨床醫學科研方面是一種重要的信息載體,對提高臨床英語閱讀能力非常重要。其次,專業必修課強調“結合學科前沿”,是研究生課程設置的核心和精髓,一定要根據學科范圍及其發展趨勢,把本學科前沿知識以及體現當代科學發展特征的多學科間的知識交叉與滲透整合反映到教學內容中來[8]。把臨床醫學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作為重點課程,開設學科前沿進展的課程,目前已開設的主要有外科學前沿、內科學進展、腫瘤學前沿、免疫學進展等,為研究生提供前沿知識,加強思維能力培養。第三,專業選修課設置充分考慮學科交叉融合,拓寬研究生的知識面,提高研究生的綜合素質與能力,利用高校綜合優勢,提倡全校范圍內選課,比如醫學人文道德課程、理學院的醫學高等數學、生命科學學院的生物信息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的各類計算機軟件使用等提高醫學人文素養、數學、邏輯、統計等能力的選修課程。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加強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思想教育、通識教育、基礎醫學教育、臨床醫學教育,擴大醫學研究生的視野、思路和知識面,提高其在醫學領域更多的科研和創新思維能力,從而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

2.2加強教師授課方式引導與信息化建設

教師授課方式和引導直接影響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培養。研究生信息獲取渠道比較廣泛,但是缺乏在知識的海洋中敏銳把握核心主線和趨勢變化的能力。教師可通過不同的教學方法諸如PBL教學、CBL教學、Sandwich等教學手段,加強對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引導。PBL教學的優勢是小班上課,8人一組,能夠放手讓研究生通過主動思考,邊分析、邊總結。例如肝炎病毒的免疫應答是個前沿問題,在研究生的培養中,將肝炎病毒的免疫學機制以實際病例的形式融入其中,引導研究生查閱文獻、分析病情、探討免疫學機制的最新研究,最后引導研究生完成肝炎免疫學治療的設計方案,研究生在討論中激發科研思維。CBL教學也非常適合醫學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其能突出案例的引導作用,既能夠結合臨床實踐教學的需要,又能夠通過案例分析,融入思維能力培養,為較好的一種教學形式。如,授課教師在教學中引入艾滋病的案例,討論艾滋病致病的特點,結合HIV的生物學性狀,給研究生布置作業,引導研究生獨立思考艾滋病疫苗的設計思路。Sandwich教學側重研究生自學能力,團隊能力培養,在自學過程中促進科研思維能力訓練。為進一步適應信息化發展的需要,在實踐中,教師應充分運用現代化的技術手段,如慕課、微視頻、雨課堂等,將傳統知識通過分解使學生進行碎片化學習,快速掌握基本知識,然后通過開放性平臺引導研究生進行以討論為主的擴展式學習。在此環節,教師的引導作用是主要因素,對教師自身素質要求更高,教師首先需要熟練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信息化平臺,從而有效把控教學,促進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培養。醫學信息化快速發展和醫學知識不斷更新,教師只有不斷提升自我能力,才能在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更好地引導研究生接受前沿信息,切實提高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

2.3在實踐技能培養中提高科研思維能力

針對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實踐技能培養周期長、任務重的特點,將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融入到實踐技能培養中,在有限時間內提高研究生培養質量和效率。研究生的實踐技能培養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教會一種方法,而要教會研究生思考選擇最佳方法,引導研究生主動思考而不是被動操作。一方面通過研究生實驗課,在實驗課前,教師引導研究生進行實驗設計,懂得對照分組的重要性和實驗流程設計的邏輯性;實驗中,隨時引導研究生對目前步驟含義、用途和方法的深入思考,對每一步的結果積極分析、判斷,制定下一步方案;實驗后,以開放性的問題引導研究生的發散思維。比如教師可借鑒給學術學位研究生開設的《感染與免疫》實驗課程中的溶血空斑實驗授課流程。首先提前布置,讓研究生設計實驗方案,實驗課上,引導研究生思考脾細胞的分離方法有哪些,不同方法的優缺點在哪,采用方法的依據是什么;在小鼠的脾細胞懸液離心洗滌一遍以后,引導研究生深入思考去除紅細胞的方法有哪些,以及不同方法的優缺點,同時為驗證這些方法的實際效果,可進一步通過分組設計,增加紅細胞裂解液、蒸餾水兩種干預因素,比較不同處理組之間去除紅細胞的效果。實驗后,設置開放性問題,引導研究生進一步思考完成溶血空斑實驗檢測后,進一步做什么工作,開拓研究生的思維。通過總結、反思、討論進一步引導研究生優化實驗設計,比如脾細胞懸液的制備采用什么樣的方法能收集到最大量的脾細胞,溶血空斑實驗的方法采用雙層玻片小室法、瓊脂平板溶血空斑法還是采用何種方法優化實驗。如果研究生在開設的實驗課程中將每個實驗都能通過設計、優化、操作來檢測證實自己的判斷,實驗設計的邏輯性、合理性、完整性都能達到一定的高度,此流程正是科研思維及臨床科研訓練的過程,有助于提高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臨床實踐,醫院可搭建科研服務的雙向指導和培訓,按照標準要求完成每個科室的項目后,縱向上將科研嵌入到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由導師和醫院科室教師隨時啟發引導;橫向上主要針對臨床病例課題,開展基本流程選題、文獻檢索、社會調查、數據處理、論文寫作等進行專業化指導和培訓,從而提高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

2.4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科研引導作用

導師作為研究生階段科研思維培養工作的第一責任人,除課堂教學外,還需承擔更多重要的工作及肩負更重要的責任。導師不僅需要通過言傳身教樹立榜樣,對研究生科研思維培養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更需要有針對性地對研究生進行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導師以科研課題為載體,將科研邏輯思維培養貫穿于研究生培養整個過程,讓研究生查閱文獻,幫助研究生梳理研究方向;通過提出科研問題、立題論證、研究方案設計等方式鍛煉研究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通過以論文研究為主的研究生組會,讓研究生精讀文獻、專題討論,為研究生提供科研思維訓練的環境及氛圍,使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2.5開展學術交流與學術講座

校校合作、校院合作,搭建科研分享平臺,定期聘請國內外高校、醫院知名專家開展專題科研講座,了解國內外最新科研動態、立題理念、課題目標、研究內容、科研方法、技術路線、結果分析等內容,研究生參加科研型學術講座和學術交流,對培養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的科研思維具有重要作用,經常開展學術交流活動有助于拓寬視野、博采眾長、集思廣益、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對研究生形成獨立的科研思維能力起到積極促進作用。

3結束語

科研思維能力的培養是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質量培養的一個重要工作,也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醫學高校可通過優化課程設置、加強教師授課方式引導與信息化建設、在實踐技能培養中提高科研思維能力、充分發揮研究生導師科研引導作用、開展學術交流與學術講座等途徑,將臨床實踐能力和科研思維能力培養有機地統一起來,構建一個培養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的良好氛圍和環境,從而提高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思維能力,促進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綜合能力的提升,滿足醫院對高質量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1]臨床醫學專業學位試行辦法[J].中國教育,1998,17(5):3-5

[2]張萍,張艷萍,梁德東,等.“醫教協同”背景下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創新培養模式構建[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6,15(4):333-336

[3]徐昊,魯繼紅,于巖巖.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現狀與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9,39(6):446-449

[4]李萍萍,王鹿,陸梅華.醫教協同發展背景下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探究[J].中國醫學教育技術,2018,32(1):15-18

[5]鄧銳.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存在問題的薈萃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8:122-123

[6]任延剛,袁本濤.臨床醫學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16,9:32-36

篇5

論文摘要:通過探討職業教育教師科研紊質的棍念及內涵,探索提高中職學校教師科研素質的有效途徑。

當前,我國正在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而職業教育的改革發展依賴于廣大一線教育工作者素質的全面提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教師成為研究者已經成為教育研究領域一個十分重要的觀念,成為教育改革中一個重要的理念。中等職業教育在職業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中職教師科研實際情況并不如人意。大部分教師缺乏科研意識和能力,不能適應當前中職教育改革對教師研究能力的要求,從而使提高教師科研素質,推動教師參與科學研究成為中職教育一個十分重要和迫切的問題。

1職業教育教師科研素質的概念及內涵

職業教育教師科研素質是針對職業教育教學沖的現象、問題以及生產實踐中的新技術推廣與應用的實際問題,通過運用相關學科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采用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手段進行理論探討與實踐的過程中,個體所具備的專業知識、科研技能與心理品質的總和。專業知識除具備教育學、心理學等基本知識外,還應具備本學科的專業理論知識和所從事專業教學的生產實踐常識;科研技能包括教育教學的實踐能力、信息的綜合加工和處理能力、科研方法與手段以及科技創新能力。心理品質包括科研意識與意志、科研動機與興趣、正確的科研觀與科研精神等個人綜合素質與人品的總和。科研意識是科研素質的基礎,科研方法是科研素質的核心,科研精神是科研素質的內涵。科研素質是現代職業教育對教師的一項基本要求,是“雙師型”、學者型、專家型教師素質的核心。

2提高中職學校教師科研素質的主要途徑

2 .1開展科研知識培訓.增強教師科研意識

教育科學研究是一種在理論指導下的實踐活動,需要研究者掌握從理論到實踐的全過程。因此,提高教師的理論和實踐水平,就要從科研基礎知識的培訓人手,通過系統的培訓與指導,引導教師參與科研活動,增強科研意識、自我發展意識和終身學習意識,從而營造一種良好的科研氛圍。通過培訓,使教師了解和掌握科學研究的常用方法,提高捕捉課題的敏銳性。圍繞學校的現實問題開展研究,對學校的辦學定位、人才培養模式與人才培養規格進行探討;對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改革進行理論聯系實際的探索。鼓勵教師通過撰寫調研報告、研究論文等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

2.2開展校際科研交流,提高教師科研能力

開展校際間的科研交流活動,不僅能掌握目前職業學校科研的熱點問題和科研發展的方向,而且可借鑒和學習兄弟學校的科研方法,吸取成功的經驗,避免人力、物力和資源的浪費,節約有限的科研經費。積極參與多校合作申報的各級科研課題,開展校際橫向科研課題、研究項目的協作攻關,可大大提高科研基礎較差、科研水平較低、科研能力較弱的學校教師的科研能力,也是學習先進學校科研管理經驗的一條捷徑。同時,應有計劃、有重點地挑選一批專業帶頭人、科研骨干到兄弟學校進行短期實習,參與課題研究和科學實驗。

2.3確立中職教師自己的研究模式

如果說科研興校是一種宏觀目標,校本教育科研則是實現這個目標的現實道路。中職教師應把校本教育科研作為主要研究模式。校本教育科研是指以學校自身條件為基礎,以學校領導和教師為主力,針對學校現實存在的問題而開展的有計劃的研究活動。從學校的工作特征來看,學校教育水平的高低是衡量學校發展水平的主要指標。同樣,科研對學校的振興也主要是通過提高學校教學水平來實現。因此,面向應用的中職教師科研的主要任務就是以解決本學校教育教學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為主要目的。也就是校本教育科研的根本目的。

2.4創造良好的科研環境,建立良性評價激勵機制

良好的教育科研環境能產生一種巨大的力量,激勵著教師去開展各種實驗研究。因此,必須為教師從事科研創造必要的客觀條件,保證教師從事科研必須的調查、實驗、寫作等活動的時間,激勵教師從事教育科研的積極性。其次,要為教師搞教育科研創造一定的物質條件。要有專門教育科研經費預算,規定一定的經費比例,確保教育科研經費的到位。要提供豐富的圖書資料、科研設備,使教育科研有充足的物質保證。

重視發揮評價的作用,建立有效的評價機制。對于教師科研成果的評定,一定要根據科研的特性來評價,重視過程的意義,重視科研活動對于實際問題解決的作用,堅持原則的多樣化。在有效評價的基礎上,把教師的教育科研能力作為一項重要的考評依據與教師年度考核、職稱評聘、學校用人等工作掛鉤。對積極參與研究并取得階段性成效的教師及時給予表彰、獎勵。由于教育科研是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不可避免地會有困難、挫折。這就要求重視激勵的作用,以機制促教育科研。

2 .5健全管理體制加強科研管理

切實增加管理力量,加強對教育科研工作的督導,特別是加強科研過程中必要方法和技術的指導,才能起到切實的效果。教育科研行政管理部門應該通過組織一定的成果交流,包括會議、座談、觀摩等活動來切實加強校際教師之間的交往,加強科研成果的交流,在交流中豐富教師的思想,促進教育水平的整體提高。

篇6

 

一、前言

 

對于高職經管類專業而言,教學科研的過程是教師在適應時展的需求,以及學校、社會的變化之下,對課堂教學方法、教學思路進行完善和調整的過程。一個科研課題的形成要求教師對教學經驗進行總結和反思,不斷對教學提出自己新的意見和想法,并將這些創新的想法運用到實踐當中,在實踐中探尋和研究高職經管類專業的未來發展。課堂教學是教師的主要任務,也是課題研究的主要來源。

 

沒有豐富的實踐課堂經驗,就無法提出自己的研究課題。只有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下,教師才能看到自己的課堂上的不足,并對優化教育方式進行思考,從而進行具有創新意識的科研活動。一個教師的能力和素養直接體現在其是否能對課堂活動進行創新,這一創新又繼續對其的科研活動產生影響。一個優秀的教師能將教學、教研和科研三者很好的結合在一起,而要促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不斷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學校和教師的力量不可忽視。作為推動學校教育發展的主體,學校應該有相應的措施推動教師科研能力的發展。而就教師自身來說,也應該不斷完善自己發展自己,以教學實踐提升自己的科研能力。

 

二、學校要積極推動科研的發展

 

(一)轉換觀念,為教師營造教育科研的良好環境

 

學校的科研能力的發展與學校政策的推動密切相關,相關的學校領導應該重視經管類專業發展科研的重要性,為教師進行科研活動提供良好的環境,并進行一些激勵措施和培訓,提高教師的科研意識,獎勵教師在科研活動中的自主創新。學校的相關部門可以舉行一些科研競賽,鼓勵教師積極的投身于科研活動當中,積極轉變傳統的以教學推動教育的發展,忽視科研的力量的情況。要跟隨時代的腳步,大力發展教師的科研能力,在學校內部營造良好的科研氛圍,從而促進教師不斷進行課堂反思和創新,并進行科研活動,提升學校的聲望,促進學生的發展。

 

(二)健全科研機構和制度,建立有效的保障機制

 

高職院校的資源是有限的,有限的資源應該用到對學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核心和關鍵上,學校要為教師進行科研互動確定一系列的科研條件和保障制度。學校沒有基礎的科研條件就無法給教師施展自己的才華空間。一方面,學校要積極的推動經管類專業教研室的形成,選取校內科研能力較強,對科研具有熱情的骨干教師作為教研室的主干力量,負責教研室的管理工作;另一方面,不斷完善現存的發展科研教育的規章制度,如《教育科研獎懲制度》、《理論學習制度》等;用規范制約教師的行為,更好的推動教師進行課堂創新,實施科研活動。

 

(三)大力培養經管類專業型研究教師

 

學校不僅僅是培養學生的搖籃,同時也是教師發展能力的重要場所。一個教師能力的發展不僅僅是自身的完善還需要學校為其創造更多的發展機會。由于高職經管類專業教師的研究意識和研究能力遠遠低于其他本科院校或重點高校的老師,因而在基礎方面就已經落后了。雖然高職院校是以培養學生專業能力為主的院校,但是校內對教師教科研能力的重視程度不可減少。學校要不斷加強對相關教師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思維的培育。組織相關的培訓活動和與其他高校的科研互動活動。以提升教師的科研意識,大力發展專業型的教師,讓教師不斷認識自己的不足,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科研能力。學校大力培養專業型教育可以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結合每一個教師的研究課題,學校可以開展教師教案的展評活動,進行教案的展評活動有利于提高教師之間的競爭和發展科研的積極性,有利于考察教師的實踐能力和教學能力,評出優秀的教案對其它老師來說也是一種激勵作用;其次學校可以組織教學示范課,組織教師們對省內優秀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觀摩,以發現自身教學上的不足,并結合自己的研究課題,與其他優秀教師進行交流,不斷完善和改進自己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最后,學校需要定期的組織教師開展課題研究的公開課,聽取其他老師的研究成果或研究思路,思考自己的不足。在公開課上也可以組織教師進行對課題研究問題進行談論,將教師在課題研究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總結歸納,并組織教師們一起交流,并解決問題。

 

三、教師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科研優化

 

(一)將研究實踐與課堂教學相結合

 

1.結合教學實踐,以高職經管類專業教學中的最大問題為科研選題的契入點

 

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總會遇到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經管類專業學生課堂發展,高職院校的教育科研活動離不開課堂教學實踐,因此教師在進行科研選題的時候,要與自身的課堂實踐經驗或者所調查的課堂教學問題相結合,在發現問題以后,對此類問題進行分析和總結,考察其是否具有進行研究的實踐意義和理論意義。

 

2.定期對研究對象進行跟蹤和調查

 

首先,教育科研的過程是一個發現問題、進行研究并解決問題的過程。在確定研究課題以后,教師應該對研究對象進行需求分析和現狀調查。而教學科研的對象一般而言都是以學生為主。在研究的過程中,學生也會在教師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有一定的變化和發展,因此教師應該在研究的過程中對學生的狀況再次進行分析和評估,以了解動態的研究過程中,研究對象的發展進程。教師可以運用定量或者定性的調查方法,即時跟蹤學生的情況,將資料匯總,并建立資料庫。教師應該在后期對資料進行相關的分析和總結,為進一步開展科研研究、改革課堂教學提供重要的依據

 

(二)教師在科研活動中應運用正確的科研方法

 

1.教育觀察法

 

教育觀察法是指研究者運用感官,或者其他的科學儀器,在自然狀態下,有目的、有計劃地考察和描述客觀對象而獲取事實資料的一種方法。教育觀察法是搜集教育科學研究資料的基本方法。觀察法的突出特點是“環境的自然性”。教師在運用觀察法進行研究時要注意作好觀察的分類和記錄。教師在日常工作中對學生的教育,就可以采用此法并做記錄,而不必另劈思路去做研究。

 

2.調查研究法

 

調查研究法是指通過考察具體的情況,并對資料進行分析的研究法方法。是科研過程中最常運用到的一種方法,主要有定量的調查方法,如問卷法。定性的調查方法如訪談法等。教育調查的重點是要考察現今的教育現狀、分析和研究教育現狀中某些方面存在的問題,從教育現象的具體表現中總結和發現規律性的東西,教育調查要結合課題的內容有目的、有計劃的進行,并對調查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得出科學的合乎邏輯的結論,我們在一些課題的研究之前,都要對課題所涉及的事實狀況進行調查研究,在高職教學工作中,有許多問題都可以通過調查研究來解決,并不需要教師耗費過多的精力。

 

3.行動研究法

 

行動研究一般是指,在一定計劃和步驟之下,針對教學實踐中的問題,由教師或者研究人員在行動的過程中進行研究的方法。行動研究法是我們目前運用的比較普遍的一種研究方法,但要注意資料的收集、分類,并及時進行討論反思。此外,測驗研究法、實驗研究法、訪談法等也都是常用的科研方法。恰當的科研方法能順利地總結分析教學工作實踐,歸納出一個科學的結論,從而實現教學、科研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三)舉行課題研究實驗班,及時進行經驗總結

 

因為大多數教師的研究課題都是以“提升學生能力”為主要目的,因而可以選取某個班級作為研究的對象,并請骨干教師對這個班級進行課程的教學。研究人員觀察教學中的問題,并對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反饋情況進行歸納和總結,提出教學意見進行教學反思,以推動研究課題的順利開展。教師在每一天的教學活動中都會產生新的問題,有時是一些旁人無法看到的“閃光點”這時,教師應該不斷提高自身發現問題總結經驗的能力,只有不斷的對自身的經驗進行積累,才能發現更好的研究課題。

 

四、總結

 

本文主要從教師和學校的角度,思考了課堂教學的基礎上,高職經管類專業教育進行科研優化的重要性,總的來說,從課堂教學當中吸取經驗,推動教育的科研創新不是一蹴而就的,還需要更多的研究來推動其進步和發展。

篇7

關鍵詞:科研機構 專業技術人員 勝任特征 綜述

一、引言

勝任特征的概念,最早由美國哈佛大學的著名心理學家麥克利蘭(David McClelland)于1973年發表的“測量勝任特征而不是智力”一文中正式提出。此后,勝任特征的研究和應用已經在世界范圍內得以廣泛推廣,形成了眾多的勝任特征理論及模型,尤其在企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而隨著勝任特征研究和應用的進一步成熟,以科研人員為對象的勝任特征研究也逐漸引起了眾多學者以及政府管理者的重視,以期提高我國科研人員隊伍的素質和績效建設。

有研究顯示,在我國70%以上的科研人員集中在由政府出資舉辦的科研事業單位(李瑛,2008),而國家科研機構對于專業技術人員的管理和考核還基本停留在以定性為主導的傳統層面上,對于專業技術人員勝任崗位起關鍵作用的深層次特征并沒有引起重視。同時,目前有關科研人員勝任特征模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新技術企業(章惠娟,陳萬明,2011;李曉非,金春華,邵球軍,2013)和高校教職人員中(亢學璐,2013;王冠,2010),前者處于企業利潤最大化為主要目的的大環境下,后者則具有承擔教學和科研雙重任務的特點,而國家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是以承擔科研項目和課題為主要工作任務的群體,是為推進國家科技進步提供信息和技術支撐的重要智庫,在工作內容和工作目標上均有別于以上兩類科研人員,因此勝任特征也存在差異,而國內對于這一群體勝任特征模型的構建與應用關注較少。

建立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勝任特征模型對于國家科研機構人才選拔、人員培訓、績效考核到薪酬體系的設計提供前瞻性的參考和指導,使得專業技術人員的管理始終圍繞人崗匹配的原則開展,形成一個選人、用人、育人良好的循環機制。因此,對國內現有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勝任特征模型的研究進行一個梳理和思考,是構建更加科學、合理的科研人員勝任特征模型的基礎和前提,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二、勝任特征的概念

目前,在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勝任特征的研究中,大多數采用了Spencer(1993)在《工作中的勝任特征:建立卓越的績效模型》(“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一書中的定義,是指能將某一工作(或組織、文化)中有卓越成就者與表現平平者區分開來的個人的潛在特征,它可以是動機、特質、自我形象、態度或價值觀、某領域知識、認知或行為技能――任何可以被可靠測量或計數的并能顯著區分優秀與一般績效的個體特征。上述定義主要包含以下幾點內涵:潛在性,即指勝任特征是隱藏在個體外顯特征之下的潛在的特征,這點與Spencer所作的勝任特征冰山模型強調的深層次特征相似;績效關聯性,指勝任特征與工作績效相關,能夠預測或者導致高工作績效;區分性,即指勝任特征能夠區分實際情景中的績效卓越者和表現平平者;針對性:勝任特征與具體的工作情景相結合,不能獨立于工作崗位之外。

三、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勝任特征模型構建的方法

勝任特征模型構建的方法主要包括行為事件訪談法、問卷調查法、O*NET工作分析法、團體焦點訪談法和文獻分析法等,以上方法各有利弊,研究中需要根據研究內容、目的和現實條件選擇合適的方法。在此,列出常用的幾種方法的比較(表1)。

目前,國內對于國家科研人員勝任特征模型的構建主要采用的是行為事件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相結合的方式(馬軍,2008;李志,李苑凌,2007)。蔣敏(2004)以航天A所為研究樣本構建航天系統科研人員勝任特征模型時采用了文獻分析法、行為事件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三種方式獲取勝任特征要素。而同樣是構建航天系統科研人員勝任特征模型,孫麗(2005)采用了問卷調查為主,行為事件訪談和專家小組座談為輔的方法。廖建橋、石薇、陳誠(2010)在對比我國專業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勝任特征的差異時主要采用了文獻分析法和問卷調查法,通過檢索有關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勝任特征研究,從中提煉出31個專業技術人員勝任特征模型和96 個管理人員勝任特征模型涉及的勝任特征要素,并進行頻次統計,并選擇了出現頻次較高的要素編制調查問卷。

四、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勝任特征模型的結果

盡管國家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在工作內容、工作目標和工作形式上有較多的共性,但是在以往研究中,研究對象不同,得出的勝任特征模型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對這些研究結果進行整理、總結,可以發現國家科研人員所需要具備的勝任特征的共性,同時可以獲取更多的勝任特征的要素,為今后的研究提供參考。

蔣敏(2004)對航天系統270名員工進行的調查問卷得出航天科研人員的勝任特征按照解釋力大小排序依次為:系統思維和團隊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業技術能力、個人特征、創新性和責任感。同樣是以航天系統科研人員88名被試為調查對象,得出勝任特征的五個維度分別為:專業知識與技術、團隊協作精神、良好的工作方式、成就動機和工作主動性。以上兩個研究對于團隊合作與專業技術能力得到了一致的結論,而通過對每個維度具體表現進行分析后發現,前者提出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個人特征、創新性和責任感分別與后者提出的良好的工作方式、成就動機和工作主動性具有相同的內涵。這也與廖建橋、石薇、陳誠(2010)的研究具有相似的結論,他們在對比專業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勝任特征的區別時,得出專業技術人員勝任特征模型包括三個維度:自我效能、思維與認知、職業素養,這三個要素基本與上述兩個研究相一致。馬軍(2008)以20名科研人員進行訪談編制了問卷后對100名科研人員進行施測,得出科技人員的勝任特征主要是由四個維度構成的,分別是行為和動力、人際溝通能力、心理能力因素、外部能力因素(將專業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的能力、科研報告的寫作能力、輔助工具的使用),該研究提出的心理能力因素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李志、李苑凌(2007)通過對重慶市教委、建委、衛生局、科委等所屬10余家單位335名專業技術人才進行問卷調查,得出四個勝任特征要素:組織認同、人格特質、專業知識技能、一般能力(溝通能力、觀察記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公關能力、學習能力),該研究中得出后三個要素在其他研究中均有涉及,而組織認同這一要素具有一定的創新。

表1 勝任特征研究方法的比較

研究方法 操作定義 優點 缺點

行為事件訪談法 采用開放式的行為回顧式探察技術,通過讓被訪談者找出和描述他們在工作中最成功和最不成功的三件事,然后詳細地報告當時發生了什么。然后,對訪談內容進行內容分析,來確定訪談者所表現出來的勝任特征。通過對比擔任某一任務角色的卓越成就者和表現平平者所體現出的勝任特征差異 在績效與影響績效的勝任力之間建立了某種聯系;信效度高,勝任特征要素全面,適用范圍廣。 操作過程繁瑣,誤差難以掌握,并且無法大規模進行,只能限定在小范圍內開展,模型動態性不足。

問卷調查法 通過先前的文獻分析、行為事件訪談、專家小組訪談等方法,初步提煉出一些勝任特征,然后根據這些勝任特征編制調查問卷,并確定調查樣本,發放問卷。最后對問卷調查結果進行數據分析和解釋 可以迅速快捷的收據數據,信效度較高,操作難度低,適用范圍廣。 耗時較長,成本較高,需要專業的測量和統計知識。

O*NET工作分析法 這一工作分析系統吸收了多種工作分析問卷(如PAQ、CMQ 等)的優點,該問卷基于 BEI 關鍵事件訪談技術獲得的行為指標來錨定問卷評價的維度,將工作信息和任職者特征統一在一起,在揭示職位勝任特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費用較低,可以比較系統化地了解并梳理相關工作信息 操作繁瑣,費時費力,模型動態性一般。

團體焦點訪談法 通過與專家的訪談交流進行數據的收集,參與訪談的成員通常有:高層管理者、優秀業績者、勝任特征分析專家、直接上級和下級、同事等 可以檢驗問卷調查、行為事件訪談所得信息的真實性,對于其它環節獲得的勝任特征結果進行最后裁定和補充,使形成的職位勝任特征模型具有動態性 邀請專家的成本較高,團體成員的經驗和知識的一致性問題得不到保證,結果可能會導致一定的偏差。

文獻分析法 搜索并收集相關文獻,通過對前人的研究成果進行整理,構建勝任力模型的雛形 成本較低,資料豐富,提供的信息量較大,可以借鑒較為成熟的勝任特征要素 文獻搜集和統計過程較為繁瑣,可能無法獲取與本研究具體情況相關程度較高的信息

綜上所述,盡管不同研究對于國家科研人員所構建的勝任特征模型存在一定的差異,但是對于專業技術能力、溝通和團隊協作能力、工作的責任心和主動性這三個維度有一致的研究結論,盡管具體描述上存在一定差異,這與國家科研人員從事的工作特點和要求有關,由于國家科研人員主要承擔國家重大科研項目,社會責任是其工作的主要目的,因此他們要有為國家科技發展做出奉獻的責任感。同時科研是工作的主要內容,扎實的專業技術能力是保證科研工作嚴謹、科學的基礎。此外,科研任務具有周期性、合作性,需要整個科研團隊來完成,因此良好的溝通協調能力和分享意識是保證科研項目順利進行的基本素質。

五、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勝任特征模型研究的局限與展望

通過關于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文獻的回顧,可以發現以往研究中仍然存在很多不足和局限,需要在未來的研究中進一步完善,同時,本研究也提出了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勝任特征模型構建的展望。

首先,研究中樣本量較小。在進行因素分析時通常要求樣本量是項目數的5倍,才能保證統計結果的科學性和嚴謹性。但是以往文獻中由于現實條件所限,并不能夠達到這一要求,因此在統計分析時可能存在一定的誤差,甚至得出不科學的結果。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避免結果導向而放棄樣本量的做法,盡可能地擴大樣本數,保證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適用性。

其次,研究方法較為單一,已有研究多采用行為事件訪談法和問卷調查法相結合的方式。行為事件訪談法一方面對訪談者的訪談技巧有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需要被訪談者主動真實地呈現工作的情境和做法,而被訪談者可能會為了回避消極影響而選擇性地或欺騙性地提供訪談信息,造成勝任特征要素的提取出現錯誤或偏差。因此,在未來的研究中可以嘗試更多的研究方法,比如工作觀察法,可以最直接地獲得工作流程和工作方法的信息,或團體討論的方法,對工作中的關鍵事件共同發表看法和意見,根據討論者在發言過程中的觀點和看法來反應其本身的真實想法。同時,應對訪談者進行培訓和練習,提高訪談技巧和方法,盡可能地保證訪談獲得信息的豐富性和有效性。此外,在模型的驗證方面,未來可以引入時間序列的縱向研究方法,用跟蹤調查的方式進一步研究勝任特征與績效等結果變量的關系,更科學和更有說服力地驗證勝任特征對績效、工作成就感等結果變量的預測作用。

最后,在研究目的上,以往研究通常都止步于勝任特征模型的構建,忽略了勝任特征模型的應用。勝任特征模型在管理中應該更多扮演工具性的角色,其目的在于服務國家科研機構專業技術人員管理各個環節的改革與提高,使其更加科學化、有效化。在今后的研究中,應進一步關注績效以外的與勝任特征模型相關的結果變量,如人員招聘選拔時評價要素的選擇、人員培訓目標的設置和培訓結果的反饋、考核關鍵指標的選擇,真正發揮勝任特征模型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基礎性和全局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McClelland D.C. Testing for Competence rather than for Intelligence. American Psychologist,1973,28(1):1-14

[2]蔣敏.航天系統科研人員勝任特征模型探討――以航天A所科研人員為例[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4

[3]亢學璐.高校科技研究人員勝任特征模型研究[J].社會心理科學,2013(7):49-51+110

[4]廖建橋,石薇,陳誠.我國專業技術人員與管理人員勝任特征差別研究[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11):189-193

[5]李曉非,金春華,邵球軍.基于KANO理論的企業技術人員勝任特征構建[J].企業經濟,2013(7):44-47

[6]李瑛.淺議科研事業單位人力資源開發的激勵約束機制[J].軟科學,2009(2):90-92

[7]李志,李苑凌.專業技術人才勝任特征模型的實證研究[J].中國科技論壇,2007(1):131-134

[8]馬軍.科研機構科技人員勝任特征模型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

[9]權宗帥,孫曉龍,李峰.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勝任特征模型研究[J].北方經貿,2009(6):122-123

[10]孫麗.航天科研人員勝任特征模型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6

篇8

1、單選題()標志著課題申請通過了有關專家的評審,被科技主管部門正式確認并給予資助。CA.課題規劃B.課題申報C.課題立項D.課題方案設

2、單選題()的特點是提出新觀點、新概念或新模型,側重理論證明和模擬分析。A

A.理論性B.實驗性C.描述性D.設計性

3、單選題()的重點在于實驗的設計方案以及對實驗結果進行的觀察和分析。B

A.理論性科研論文B.實驗性科研論文C.應用性科研論文D.綜合性科研論文

4、單選題()是測量的正確程度,即測量結果所能顯示測量對象所需測量特質的程度。

AA.效度B.實度C.信度D.測度

5、單選題()是對科學問題的提煉、分解及解決的過程。DA.課題規劃B.課題申報

C.課題立項D.科研過程

6、單選題()是對某一專題或某一論題具有獨到學術觀點的著作,它有學術論著、學位論著之分。BA.學術著作B.學術論著C.專題論著D.論文著作

7、單選題()是發表在國內外正式出版的學術期刊上的文章、通訊或報道,一般包括綜述、文章、簡訊(簡報)等。BA.網絡論文B.期刊論文C.學術著作D.會議論文

8、單選題()是反映客觀現實的一種思想,是對研究對象有所斷定的一種思維方式。A

A.判斷B.推理C.想象D.直覺

9、單選題()是反映論文價值的最直接體現,是評價科研成效的公開尺度。B

A.論文撰寫B.論文索引C.文獻檢索D.

10、單選題()是科研工作者必備的一種基本技能,是科研工作的重要過程。AA.論文撰寫B.論文索引C.文獻檢索D.

11、單選題()是科研選題的使動環節,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指導作用。A

A.提出問題B.構建方案C.選題報告D.申報取向

12、單選題()是科研意義中最基本的意義。A

A.創造學術價值B.推動技術進步C.傳承科研技術D.促進社會發展

13、單選題()是人類所擁有的一種智能,是一種高級的形象思維活動。C

A.判斷思維B.推理思維C.想象思維D.直覺思維

14、單選題()是通過對學術期刊整體水平的評價,來界定刊載在該期刊上的學術論文水平和質量的評價方法。BA.指標評價法B.期刊評價法C.專家評價法D.綜合評價法

15、單選題()是為了申請相應的學位或某種學術職稱資格而撰寫的研究論文。D

A.科學論著B.客觀論著C.學術論著D.學位論文

16、單選題()是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必不可少的參考文獻,也是追蹤國內外科研前沿最直接的科研信息來源。B

A.綜述性文章B.專欄性文章C.報道性文章D.專題性文章

17、單選題()是指大腦在思維時呈現的一種擴散狀態的思維模式,屬于彈性思維基本類型之一,與收斂思維相對。AA.發散思維B.聯想思維C.反向思維D.直覺思維

18、單選題()是指在科學研究過程中,為解決課題研究中出現的科學問題、技術難點所使用的研究方法。BA.科學方法B.科研方法C.哲學方法D.一般方法

19、單選題()是指在某一領域中,針對某些熱點問題而舉辦的學術會議。規模較小,但議題較為重要。CA.團體固定會B.代表會議C.專題會議D.研討會

20、單選題()是指針對某一研究領域中的一些重點問題,召集一些相關的學術代表而舉行的學術會議。此類會議規模相對較大,內容豐富,參會人數較多,影響面廣。A

A.代表會議B.專題會議C.研討會D.團體定期會

21、單選題()是追求事物的原本,以探索事物的本質為目的,以發現事物的內在的、特定的規律為目標。C

A.常規認識B.基礎認識C.科學認識D.哲理認識

22、單選題()是最根本的思維方法,是研究各類方法的理論基礎和指導思想,對一切科學具有最普遍的指導意義。CA.科學方法B.科研方法C.哲學方法D.特殊方法

23、單選題()一般有獨著、合著、編著、主編、編寫等類型。C

A.科學論著B.客觀論著C.學術論著D.學位論著

24、單選題()一般指對研究情況的一種突如其來的領悟或理解,亦指突然躍入腦際的,能闡明問題的思想。DA.判斷思維B.推理思維C.想象思維D.直覺思維

25、單選題()指以模型和原型之間在物理過程相似或幾何相似為基礎的一種模擬方法。

AA.物理模擬B.數學模擬C.職能模擬D.數字模擬

26、單選題()治理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全社會各階層的人士參與,并需要職能部門干預。AA.學術腐敗B.學術不端C.學術失范D.學術不正

27、單選題()屬于彈性思維范疇,通過由此及彼的思維過程,開拓研究者的思路。B

A.推理思維B.聯想思維C.直覺思維D.發散思維

28、單選題()屬于科學認識的"硬件",即在科學認識活動中進行觀察、測量、計算、存儲信息的各種物質手段。BA.科學方法B.科學器材C.科學探索D.科學計量

29、單選題創新思維的()是指研究者的思維活動不受常規思維定勢的束縛和局限,并且能夠根據具體的科研對象自由、靈活地采用多種思維方式探索問題的答案。D

A.跳躍性B.創新性C.批判性D.靈活性

30、單選題對缺乏科研實際經驗的初學者,()的選取對科研工作的成敗至關重要。B

A.科研方法B.科研策略C.科學選題D.科學創新

31、單選題根據實驗結果性格的不同分類,可分為()DA.探索實驗驗證實驗模型試驗等B.化學實驗 物理實驗生物實驗等C.地面試驗空間實驗地下實驗等D.定性實驗定量實驗結構實驗分析實驗等

32、單選題科學發展和技術進步是()形成的基礎,而新的科研方法的發現和創立,又使科研工作得以有效的進行,從而促進科學和技術的新飛躍。A

A.科學方法B.科學器材C.科學探索D.科學創新

33、單選題科研的()階段是把以確證的假說同原有的理論協調起來,統一納入到一個自治的理論體系或技術體系中,使其形成結構嚴謹、內在邏輯關系嚴密的新理論體系。C

A.提出假設設計B.獲取科技事實C.建立創新體系D.理論技術檢驗

34、單選題科研的()階段是科學研究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階段?A

A.確立科研課題B.獲取科技事實C.提出假說設計D.理論技術檢驗

35、單選題科研方法中,演繹推理的主要形式是三段論,其中不包括()B

A.大前提B.中前提C.小前提D.結論

36、單選題科研規劃中,()是科研規劃的中層,是指規模較大、時間較長的科研計劃。

BA.科研方向B.科研戰略C.課題計劃D.課題總結

37、單選題科研課題收集的標準不包括()DA.針對性B.代表性C.可靠性D.連續性

38、單選題科研論文是以()形式對最新科研成果的記錄,它是科研成果的一種直接體現,也是學術交流的重要形式之一。AA.文字B.報告C.圖表D.記錄

39、單選題科研中,信息方法的作用不包括( )C

A.功能抽象B.科學預測C.科學決策D.結構探析

40、單選題利用書目文獻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對課題相關知識點、事實和文獻進行檢索,屬于論文檢索的哪種方法()AA.工具法B.引文法C.借鑒法D.探討法

1、多選題抄襲剽竊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學術腐敗現象,是對科研規范破壞力極大的一種學術腐敗現象,其具體表現形式有()BCDA.奪取式B.拿來式C.拼湊式D.搶占式

2、多選題成果查新時,關鍵詞的選擇應注意些什么()ABCDA.檢索詞是否覆蓋查新點B.檢索詞的不同表達方式是否找全C.注重專業詞的選擇D.不可忽略縮寫詞

3、多選題創新思維的特征有()BCDA.突發性B.創新性C.批判性D.靈活性

4、多選題從科研領域考慮,科研論文一般分為()等基本類型。ABCA.理論性B.實驗性

C.應用性D.科學性

5、多選題從期刊論文性質及作用的角度出發,期刊論文的特點有()ABCDA.原始報道B.探索創新C.推翻舊論D.豐富發展

6、多選題代表性的彈性思維有()ABCDA.發散思維B.收斂思維C.跳躍思維D.縱向思維

7、多選題對光纖光柵的作用方式而言,包括()ABCD

A.機械傳感方法B.電磁傳感方法C.熱傳感方法D.震動傳感方法

8、多選題對某一科研部門或課題組而言,科研規劃主要包括()ABC

9、A.科研方向B.科研戰略C.課題計劃D.課題總結

9、多選題發散思維中,基于光柵性質的研究方法有()BCA.震動傳感方法B.波長漂移方法C.帶寬傳感方法D.電磁傳感方法

10、多選題根據會議延續時間的長短,可分為()等差異。ABCD

A.長期會議B.短期會議C.定期會議D.不定期會議

11、多選題根據我國的國情,目前科研課題的來源有()ABCD

A.指令性課題B.指導性課題C.委托課題D.自選課題

12、多選題就認識層面而言,認識活動可分為()ACD

A.常規認識B.基礎認識C.科學認識D.哲理認識

13、多選題科學觀察的原則有()ACD

A.客觀性原則B.特殊性原則C.全面性原則D.典型性原則

14、多選題科學實驗缺陷的產生主要有()等原因。ABCD

A.實驗假象B.實驗誤差C.實驗極限D.實驗限制

15、多選題科研的特點包括:()AB

A.科研繼承性B.科研創新性C.科研探索性D.科研常規性

16、多選題科研方法的重要作用體現在()ABC

A.正確的科研方法對科研工作的成敗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B.錯誤的科研方法會導致荒謬的結論甚至偽科學C.科研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科研的成敗D.科研方法是科研成敗的基礎

17、多選題科研工作者對于專業知識的學習,初學者應該做到()ABCD

A.學無止境,常學常新,常研常進B.對本專業的經典文獻要精讀細研C.批判性閱讀,獨立性思考,切忌因循守舊D.要把專業知識的學習與課題研究相結合

18、多選題科研課題方案設計的原則有()ABCD

A.科學性原則B.創新性原則C.規范性原則D.統計性原則

19、多選題科研課題立項后,需注意處理好()相關事宜。ABCD

A.確認立項,填報計劃B.審批計劃,下撥經費C.調整分配,落實任務D.分項把關,發展研究

20、多選題科研論文的學術性主要表現在()ABC

A.研究的科學性B.內容的專業性C.讀者的專業性D.研究的準確性

21、多選題科研論文的質量把關有()等方式。ABCD

A.健全的監控規程B.成立審查小組C.課題組例會D.隨機性檢查

22、多選題科研論文評價的原則()ABCD

A.公正性原則B.準定量原則C.創新性原則D.可比性原則

23、多選題科研論文文獻檢索具有如下重要作用( )ABCD

A.資源開發B.協決策C.繼承和借鑒D.便捷及高效

24、多選題科研思維具有哪些特點()ABCD

A.客觀性B.能動性C.多樣性D.交叉性

25、多選題科研選題中涉及的主要內容有()ABCD

A.提出問題B.構建方案C.選題報告D.申報取向

26、多選題科研中,現代方法包括()BCD

A.客觀方法B.系統方法C.控制方法D.信息方法

27、多選題課題設計書是課題方案設計的實現形式,一般可分為()AB

A.研究性課題設計書B.實驗性課題設計書C.規劃性課題設計書D.創新性課題設計書

28、多選題論文編輯加工設計的范圍較廣,一般分為()BCD

A.文摘加工B.內容加工C.文字加工D.技術加工

29、多選題論文檢索的方法有()AB

A.工具法B.引文法C.借鑒法D.探討法

30、多選題論文投稿成功的原因有()ABCD

A.專業論文為重點B.期刊選擇要適合C.權威期刊敢投稿D.學術爭論須有據

1、判斷題捕捉信息,是思維探索和理論抽象的事實基礎,也是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的重要手段。()√

2、判斷題參會者在會議上的口頭報告或張貼報告不論是否通過大會論文評審組的評審,都會由大會統一印刷成論文集并公開出版。()×

3、判斷題查新機構保證對本合同及所附材料的技術內容在查新工作期內保密。()√

4、判斷題查新完成后,查新機構對有關電子、紙介材料應予以存檔,永久不得銷毀。()×

5、判斷題成果創新查新是科研論文投稿前應當首先進行的工作,此項工作不可輕視。()√

6、判斷題是實現科研成果退出最快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也是科研人員進行學術交流和技術推廣的重要途徑。()√

7、判斷題根據科研論文的理論價值、實用價值和社會意義的大小,可以設計出高級科研論文、中級科研論文、和低級科研論文三種評價等級。()×

8、判斷題科技文獻稿件可以一稿兩投或者將本來屬于篇文章的內容拆成兩部分,作為兩篇文章投稿。()×

9、判斷題科學方法屬于科學認識的硬件。()×

10、判斷題科學工作者一旦有了研究成果,必然希望盡快公諸于世并得到學術界及社會的承認,期刊論文是唯一的有效途徑。()×

11、判斷題科學論文的學術性是指科研論文所具有的學術價值。()√

12、判斷題科學認識是人們對事物規律性的高度抽象,是對事物普遍的、規律性的認識

和把握,屬于高級認識層面。()√

13、判斷題科學實驗方法可以簡化和純化研究對象,起到加速或延緩研究對象變化的作用。()√

14、判斷題科學研究對象從廣義上講,是指客觀世界(包括自然界、社會、人類思維)。()√

15、判斷題科學研究是人類的一種具有創造性的活動,方法問題是科研工作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事關科研工作的成效。()√

16、判斷題科學研究最大的特點在于創新,科研過程絕不拘泥于固定不變的步驟。( )√

17、判斷題科研抽象側重事物的統一性而往往忽略其差異,若使用不當則很容易以偏概全,得出錯誤的結論。()×

18、判斷題科研的目的是發現別人未發現的真理,而公開出版的國內外學術期刊,則是確認這種科研成果的正式而有效的主渠道。()√

19、判斷題科研方向是科研規劃的中層,是指規模較大、時間較長的科研計劃。()×

20、判斷題科研課題的基本類型有理論性研究課題、實驗性研究課題和綜合性研究課題三大類。()×

21、判斷題科研課題的可行性原則包括研究基礎、試驗設備和智慧技能。()√

22、判斷題科研課題方案中,實驗型方案設計一般指通過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造作的手段,對科研課題的具體內容與方法進行設想和計劃安排。()×

23、判斷題科研課題是科學研究的第一步,具有戰略性和全局性的特點。()√

24、判斷題科研論文,就發表形式而言,一般包括期刊論文、學術著作和會議論文3種基本類型。()√

25、判斷題科研思維的過程是:科研問題科學思維方式認識成果。()√

26、判斷題科研思維是研究者在科研工作中為解決問題而采用的科學思維方式。()√

27、判斷題科研思維屬于抽象思維,而邏輯性是抽象思維的一種基本特性。()√

28、判斷題科研選題的程序是:提出問題形成假說查閱文獻構建方案確立課題。()×

29、判斷題科研中,模擬方法可以作為最初的實驗研究之用,也可以代替真是的實驗。()×

30、判斷題科研中期是問題的研究與階段成果的積累階段。該階段的主要任務是:科研資料收集,文獻閱讀,研究思路整理,以及科研選題方略設計。( )×

31、判斷題克隆干細胞造假事件屬于學術腐敗急功近利經典案例。()√

32、判斷題課題調研,收集科研信息,是科研工作初始階段的必要過程。()√

33、判斷題課題申報的基本要求,可概括為"仔細填寫,初稿討論,意見綜合,修改報送"。()√

篇9

【關鍵詞】研究生;科學研究;創新能力

科學研究是指對一些現象或問題經過調查、驗證、討論及思維,然后進行推論、分析和綜合,從而獲得客觀事實的創新活動,其基本任務是探索、認識未知。科學研究已經成為培養經管類研究生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和載體。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提高研究生的創新能力是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必然要求。認識科學研究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作用、分析研究生創新能力不足的影響因素、探討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對提高研究生的培養質量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科學研究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的作用

目前,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一般有兩種主要的方式:一種是參與式,即參加導師課題的研究。這些課題主要是導師主持的項目,導師通常是課題的負責人,研究生實際上是課題組成員;另一種是獨立完成式,即研究生獨立從事科研活動。這種形式一般是研究生自我確定研究課題或申報有關項目,通過相對獨立的研究完成項目,但在研究的過程中也需要導師給予一定的指導。因此,科學研究在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有利于研究生創新意識的培養。通過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可以使研究生在探索新知的過程中產生強烈的創新動機,充分激發研究生的創新潛力。

2.有利于研究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加強。通過大量科研活動的參加,研究生在消化吸收本學科領域現有理論知識的基礎上,針對科學研究所面臨的具體問題,能夠激發自身的發散性思維,最大限度地挖掘思維潛能,運用敏銳的觀察力、靈活的思考力和豐富的想象力,構建出新的理論假設、理論模型,或者提出新的理論觀點。

3.有利于研究生知識結構的優化。通過大量地參與科學研究活動,研究生不但能夠有效彌補自己專業知識的不足,而且還能夠以此突破傳統的專業壁壘,拓寬知識面,實現學科間的交叉融合,形成更為合理的知識結構,從而促進創新思維和靈感的激活。

4.有利于良好團隊合作精神的形成。研究生在科學研究中有助于培養自己的組織、協調、社交、團隊合作等綜合能力,這些都將有效地推進研究生創新能力的提高。

二、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不足的影響因素

研究生科研創新能力不足,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或影響,主要有研究生自身、指導教師以及科研環境三個方面的影響因素。

1.研究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①對科研能力缺乏足夠自信。馬克思曾說過:“在科學上沒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勞苦沿著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達到光輝的頂點。”然而,現實中部分研究生在遇到問題或挑戰時常常不知所措,在進行研究時缺乏自信,缺少批判精神,習慣于跟從導師或盲從權威,不具備獨立研究的勇氣與信心。

②科研意識比較薄弱。當前,研究生學習的主要動機多是畢業后能找到一份好工作,而考慮學術發展或自身的科研興趣來攻讀研究生的僅占少數。攻讀研究生的功利性較強,是一些研究生學習意識與科研意識淡薄、缺乏主動參與科研活動的積極性的重要原因。

③科研精力投入不足。目前,國家對研究生的補助大約是一個月200元左右,難以激勵研究生集中精力從事科學研究,研究生在上學期間從事兼職工作的現象較為普遍,必然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和科研工作。

④學術態度不端正。為了應付畢業和就業的雙重壓力,部分研究生希望走捷徑,不愿真正走進科學研究的世界,有的學生抱著完成任務的敷衍心態寫作,學術腐敗、偽造數據的現象時有發生,學術論文抄襲、剽竊事件屢禁不止,有的甚至全部內容直接竊為己有,此類引起了學術界的極大關注。研究生的學術不端行為與科學創新精神是背道而馳的,違背了科學研究的真諦。

⑤科研方法訓練不足。參與課題研究,進行科研與學術訓練,是提高經管類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學術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但是目前高校研究生培養中,課程設置偏重于專業知識的合理構建,而對科研方法課程的設置不夠重視,研究生科研方法的學都是靠導師在指導論文寫作過程中的指點或研究生自己的領悟,這使得研究生沒有得到系統的、科學的科研方法學習和訓練,科研基本功不扎實,勢必影響到研究生從事更高、更深層次的科學研究能力的提高。

2.導師方面的因素

在研究生從事科學研究的過程中,導師在指導選題和研究方案設計及啟發科研創新思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由于經管類研究生擴招迅速,一個導師帶多個學生已經成為了普遍現象,導師很難對每個學生的學習和科研給予及時、足夠的指導。另外,由于師資力量不足,很多高校采取了兼職導師的辦法,這些兼職導師大多是身兼數職,根本無暇管理指導學生,學生大多處于自我摸索狀態。學生得不到或很少得到導師的指導,其科研創新能力的提高就難以更好地實現。因此,在研究生的科研活動中,應采取積極的措施加強導師對研究生的指導力量。

3.科研環境方面的因素

①科研經費供給不足。當前,國家下撥碩士研究生的培養經費大約是每人每年1000元左右,按照三年學制來計算,每個研究生下撥培養經費合計3000元左右。顯然,經管類研究生僅僅依靠國家對研究生培養的經費投入來從事科學研究是不夠的。研究生培養經費不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參加科研活動的機會,抑制了研究生的動機,影響了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高。

②科研學術氛圍不夠濃厚。研究生創新的思想需要濃厚的學術氛圍去孕育,需要通過交流和借鑒來產生。然而,由于經費等條件的限制,我國研究生教育缺乏國際性學術交流及參加學術研討會、學術年會的機會,對本學科前沿信息掌握不夠。

三、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

1.培養研究生積極的創新精神

培養創新精神是提升研究生研究創新能力的重要工作,創新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使創新成為本能。為了培養研究生的創新精神,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科研興趣的培養。通過各種途徑培養研究生的研究興趣,使他們對科學研究產生樂趣。古今中外,真正取得重大創新成果的人,除了勤奮與自身具備的天賦外,他們對所從事研究工作的執著投入,都離不開興趣。只是為了拿學位而從事“研究”是不能持久的。②批判性思維的培養。要引導研究生不迷信書本,敢于挑戰權威,習慣于以批判的思維觀察事物和現象,培養辯證思維能力,善于對一些假設和結論提出異議。③科研信心的培養。鼓勵研究生要具有勇于實踐和必勝信心,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要敢于挑戰自己,不斷為自己制定新的目標。

2.加強研究生科研方法論的教育

能否正確地運用科研方法論,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具體體現。對經管類研究生來說,除了具備寬厚的經濟學、管理學基礎方面的基本理論外,系統理論、計量經濟學方法、運籌學、博弈論等都是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與研究方法,這樣才能在規范研究與實證研究上有所深入。

需要強調的是,在掌握上述方法的基礎上,還要遵循“大膽質疑、科學假設、細致求證”的研究原則。

3.加強研究生學術論文撰寫能力的培養

學術論文寫作能力是科研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成果只有經過公開發表才能得到同行認可并進行學術交流。因此,必須重視研究生科研論文撰寫能力的培養。學術論文撰寫中除了要求對所從事的專業有堅實的理論知識作為支撐外,還需要具備一定的分析科學問題和總結科學問題的能力。在研究生學術論文撰寫的過程中,導師與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對于研究生寫作能力的提高至關重要。同時,應積極倡導研究生樹立“用心血做學問、用生命寫文章”的優良學風。

4.提高導師素質,加強導師指導

導師的科研素養和科研水平對于研究生的道德水平的提高和正確世界觀的樹立是至關重要的。導師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高尚師德、嚴謹的治學態度、科研精神等影響研究生,切實做到“教書育人”。同時,要激發導師的培養熱情,加強對研究生的科研學術指導。首先,導師要幫助研究生選擇研究方向。導師在征求學生本人意見、了解學生感興趣的研究方向的基礎上,要結合導師自身的研究專長,保證所選的論文題目在自己研究領域之內,這樣才能保證導師能對學生科研課題有切實的指導。其次,導師應對研究生進行研究方法的指導。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是順利進行科學研究的重要保障。科學研究的方法主要包括文獻查閱方法、定量分析方法、論文寫作范式等。最后,建立學術梯隊,重視團隊協作精神和團隊創造能力的培養,帶領研究生跟蹤學科前沿,不斷增加研究生參加課題研究的力度,讓他們在科研實踐中接受指導,提高創新能力。

5.營造濃郁的科研氛圍,加強學術交流

營造濃郁的學術氛圍,對研究生的成長、激發研究生對科學研究的興趣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同時,只有通過長期而廣泛的學術交流,才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激發出創新思維。因此,學校可邀請校內外專家學者,圍繞各專業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前沿性問題舉辦學術報告會、專題研討會,以此開拓研究生的視野,強化信息意識,形成敏銳的信息觸覺和感知能力,進而形成創新思維方式。同時,導師盡可能地為研究生創造到校外參加學術會議的機會。參加重要的學術會議,往往是研究生選擇畢業論文題目的極好時機。

參考文獻:

[1]吳巨慧.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要素及整合的研究[D].浙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2]張誠.科研實踐與研究生創新能力提高[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8(5).

[3]張紅,譚燕妮.文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的制約因素及其解決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3).

[4]佟光霽,范德林.如何提升經濟管理類博士生的研究能力[J].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6).

篇10

有學者認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結構要素按重要程度由大到小排在前5項的能力依次為創新能力、邏輯推理能力、資料搜集與處理能力、問題解決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1]有學者認為,科研能力只是研究生能力的一種,科研能力與創新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等是并列的關系。[2]筆者認為,法學研究生科研能力是指法學研究生從事研究法學的科研活動,完成科研任務所需能力的總稱。法學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養對于提高法科學生培養質量,提升我國法學教育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1 科研能力培養模式中的主要問題

1.1 針對學生進行的知識補足有偏差。 法學研究生的知識補足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進行知識補足,導師起輔助作用。一是無差別的知識補足,即導師根據被學生的整體情況對被其進行統一的知識補足。

就前者而言,導師的輔助作用發揮的不充分。受自我認知能力和學術視野的限制,學生很難對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知識儲備是否能支撐自己進行環境法研究有清晰的認識和準確的判斷,需要導師給予指導和幫助。如導師忽視這點,對學生的個體差異無準確的認識,就不能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和幫助。

就后者而言,對學生進行無差別的知識補足主要是通過研究生階段的課程設置和講授方式實現的。目前,法學研究生階段的課程設置趨同化和單一化的問題非常突出。這種情況既不利于結合地域差異,形成學術研究高地;又不利于集中專業優勢,形成特色培養。單一化的課程設置也不利于學生獲取其它學科的相關知識,進而影響其科研能力的提升。

1.2 在向學生傳授科研方法的方式與技巧上存在缺失。 目前,研究生的培養實行的是導師負責制,法學研究生的培養也是如此。各個導師所掌握的研究方法有區別,其所習慣運用的研究方法也有差異。作為被培養者的研究生本可以通過比較和相互借鑒,從而了解和學習多樣化的研究方法和技巧,但基于師門之別,作為被培養者的研究生往往很難從其他導師處學習研究方法。同時,由于各個師門之間缺乏必要的交流,信息溝通渠道不暢,導致各師門間的研究生往往很難通過有效的交流而達到互相學習,共同提高的效果。

1.3 在鼓勵和引導學生進行學術創新上存在不足。 就創新條件的提供而言。創新需要一定的內部和外部條件。創新的內部條件主要是學生是否有廣泛的知識基礎,敏銳的學術嗅覺和用于嘗試的勇氣和膽識。創新的外部條件則主要指作為主要培養者的導師能提供的便利條件。具體包括給予學生一定的學術空間,為學生的學術創新提供方法上的指導,為學生學術創新成果的發表提供幫助,為學生進行學術創新提供必要的物質扶持等等。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許多導師給學生的學術空間有限;為學生的學術創新成果的發表提供的幫助不足;提供的物質扶持力度不夠。就鼓勵創新的激勵機制而言。扮演培養者角色的學校、學院、老師和導師應該制定一定的激勵機制,鼓勵學生進行學術創新。此外,各個培養者制定的激勵機制應有所側重。例如,學校應在畢業答辯的條件上有針對性的規定,學院應側重于從精神層面對學術創新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表彰,其他老師應在課程考察上予以激勵,導師應在精神和物質上予以鼓勵。

2 改進法學碩士研究生科研能力培養模式的思考

2.1 矯正培養理念

2.1.1 樹立因材施教的理念,對各個學生的科研能力進行有針對性地培養。每個人的科研能力基礎不同,這就要求培養者能正確認識各個被培養者的特質,制定有針對性的措施來培養其科研能力。建議在研究生入學之初,作為主要培養者的導師應要求每個學生提交一份自我總結和成才規劃,以幫助導師了解每個研究生的情況,從而針對性地制定包括科研能力培養在內的培養方案。

2.1.2 樹立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理念。研究生攻讀學位的時間有限,其個人精力與學術志趣也不同,應針對其特質,選定某一個問題進行深入研究,避免研究范圍寬泛的問題。

2.1.3 要樹立普遍培養與重點培養相結合的培養理念。既注重采用普適性的方法培養研究生整體的科研能力,又結合各個被培養者的發展潛質和其成才規劃,采用特定的培養方法,從而培養出有學術發展潛質,能為法學研究做出一定貢獻的研究生。

2.2 調整培養方式。 一方面,調整設置的課程結構,開設跨學科的課程。筆者建議,在研究生階段所開設的課程中,應適當加入相關學科中與法學研究有密切關聯的課程,以此確保被培養者能獲得相對統一的知識補足。

另一方面,創新培養方式,推行導師組模式。導師組模式是指通過導師和學生的雙向選擇,為每個研究生確定一名主導師,然后針對其自身情況再配備若干名副導師,以主導師為主,副導師為輔共同對研究生進行培養。這種方式將有利于被培養者吸取各家所長,也有利于克服目前研究生培養中師門有別的弊端,增進交流,盡快地提升其科研能力。此外,筆者建議在法學碩士研究生培養的三年計劃中,設置一個實踐環節,而且對實踐的內容和方向有所限制。

2.3 調適培養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