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課堂教學課件范文

時間:2023-05-17 11:32:0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效課堂教學課件,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高效課堂教學課件

篇1

【關鍵詞】語文教學高效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和探索,“一切為了學生發展”已成為課程改革的主旨,為達到這個最終目的,各種現代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應運而生,課堂教學逐漸活了起來。然而,我從參加諸多的教學研究活動中發現,一些所謂的“新課堂”卻明顯地帶有師生劇本化表演,而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等方面上仍然收效不高,課堂教學高效性將是未來一段時期需要解決的問題。那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才能達到高效教學呢?

1優化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所學知識一旦產生興趣,就會產生一種對知識的好奇與渴望,就想探究其奧秘,就會主動、積極、執著地去探索。在課一開始,最能吸引學生學習的就是創設情境導入。上好語文課,課堂設計是關鍵。創設情境導入的設計更是至關重要。語文的課堂導入是一門藝術,好的導入能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來,饒有興趣地投入到新的學習情境中去,提高學習效率。如:學習《桂林山水》一課時,導入時課件演示風光秀麗的視頻片段,配以《我想去桂林》等優美動聽的音樂,讓學生感到桂林山水真美呀,產生“我能去那旅游或者長期居住該多好呀”的想法。并設問:你去過桂林嗎?你想在桂林工作嗎?讓學生通過畫面感知桂林山水的美麗,產生走進文本的欲望,達到一種“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

2優化課堂主體意識,營造自主學習型課堂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即以學生為本,發揮學生的潛能;在課堂教學中,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實踐過程,他們是課堂學習的主人,而教師的角色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教師應起主導作用。教師在提供了一些豐富的素材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進行大量的自主探索。同時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如自己獨立學習,也可以與他人合作,與老師交流等等。我認為:我們的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上應要樹立服務意識,做到把“問”的權利還給學生,把“讀”的任務派給學生,把“說”的機會讓給學生,把“創”的使命留給學生。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定目標,并根據目標進行預習、嘗試、操作、探索、歸納等。努力做到“三讓三不”: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教師不教;凡是能讓學生自己去做的教師不代替;凡是能讓學生自己講的,教師不講。從而將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獲得知識的舞臺,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俗話說:“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為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乃是教學生學。”所以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例如:講授《桂林山水》一文,通過讓學生的一再閱讀、朗讀,讓學生歸納出桂林的山的三個特點:奇、秀、險;桂林的水也有三個特點:清、靜、綠。并提示作者運用了“抓住特征,分步描寫”的寫作方法,學生通過這一學法的指導,最后掌握描寫自然景觀的方法,要抓住它的特征分層、分段敘述。對于標點、字、詞、句、段、篇的學法指導,有意識的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歸納來得出結論,在潛移默化中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從而使學生在探索知識的過程中,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優化創設問題,培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學習是一個不斷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問題是思維的出發點,有問題才會去思考,思維總是指向解決某項任務的。因此,在教學活動中,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即培養質疑問難能力。那么,如何使學生學會質疑問難,從而養成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呢?我認為這需要教師的一個引導過程。教師根據自己對教材的鉆研和掌握,結合學生實際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提出幾個“環環相扣,步步深入”并且帶有挑戰性的問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他們積極地去思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一般是通過高質量的問題啟發學生積極的思維活動,以問題為主線來組織和調控課堂,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體性,促進學生自主探索學習。如在教學《鳥的天堂》一課時,我在讓學生閱讀課文一遍后,試圖能讓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很多,最后我確定了把“為什么課文的名字叫做鳥的天堂?作者去了幾次鳥的天堂?每次所見有什么不同?”作為我們要解決的問題。最后通過努力解決了這些問題,從而形成了“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教學模式。學生感受到了學習成功的喜悅,教師也體味到了突破難點后的興奮,教與學達成了默契,形成了合力。

4啟發學生大膽思維,激勵學生創新能力的發展

學生的課堂思維是教學的主線,創新能力的發展是以大膽思維作為基礎的。許多科學家的偉大發明都是經過大膽的假設,經過嚴密的論證而獲得成功的。著名數學家陳景潤就是典型例子。因此教師在課堂上要讓學生展開想象翅膀,大膽思維。表現好的予以及時的激勵,讓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火花燃起來。如在教學《鳥的天堂》時,講到“現在是枝葉繁茂的時節……似乎每一片樹葉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這美麗的南國的樹”的時候,我給學生提出了“似乎每一片樹葉都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樹葉有生命嗎?”并讓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篇2

【關鍵詞】高中英語;高效課堂;融洽師生;增強信心;注重實效

英語課堂的教學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努力探索,使英語教學更加符合語言教學的規律,符合心理學、教育學的規律。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減輕學生的負擔,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那么,如何構建高中英語高效課堂呢?

一、要融洽師生關系,分析學生的心理動態,掌握認識活動的發展

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師生關系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的品德或威信甚至能決定學生學與不學、喜歡與討厭某一學科,這是一種感情遷移現象。因此溝通師生情感、達成師生間的雙向理解十分重要。教師要在課堂上以親切、友好、大方的教態及幽默風趣的語言使學生進入最佳的學習心理狀態。課下要有計劃地找學生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學習態度、困難和體會以及他們對教學的看法、要求。

人的心理活動不會靜止,課堂上學生的心理狀況也在不斷變化。教師要善于透過學生的言行表情,分析他們的心理動態,引導他們的情感往有利于認識活動的方向發展。譬如,人的生理惰性:任何動作,從感受器接受刺激經過中樞神經到相應的反應性活動,得經過一定的時間。所以教學法要求上課之初進行組織教學,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外語上來。有一些教師誤認為那會浪費時間,因此一上課就抓緊。實際上這樣的抓緊反而浪費了時間,收不到預期的效果。

二、要總結成績,及時鼓勵,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人們是憑借別人對自己的反應作出自我判斷的。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有意識地找出他們的積極因素。當他們取得成績時,教師要在全班面前表揚他們,這樣會使他們在心理上產生一種快慰和成就感,使得他們信心倍增。當他們出現錯誤時,教師要體諒學生,態度和藹、委婉地指出錯誤,并多肯定他們取得的成績和進步,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

常對學生講“Trust yourself”、“Try your best”、“Never give up”、“keep up your courage please”、“We believe we are the best”等等激勵話語,并鼓勵學生大膽地“表現自己”。常讓學生登臺輪流演講或復述課文等,時間一長,學生們就會由膽怯、別扭到自然、大方。對于差生,要給予更多的關懷,盡量給他們回答問題的機會,提的問題不要超過他們的能力范圍,并且要多表揚多鼓勵。

三、要注重課堂學習的管理

盡管課堂學習和自學各有利弊,而學生學習外語的主要時間和精力都花在課堂學習之上,故應教會學生管理好自己的課堂學習。

首先,在外語課上,心情決不要緊張、慌張、活動上不要追趕。緊張、慌張,往往是因為害怕抽問和英語學習中的自主感削弱。對此,教師應經常向學生解釋英語課的特點――“英語是‘錯’出來的”;英語課上的抽問,主要是學習機會而不是評價手段。故英語課上不要怕丟丑,爭取多問多說。追趕來自多種原因,比如,聽寫時因速度不及或逐詞聽寫而趕不上教師念讀。由于英語教材無內部的嚴格邏輯順序而又易于組合,故遇欠懂不清之處,可以丟掉一些,而不必去追趕。追趕本是企圖不漏,但往往一步遲,步步遲,越趕拉漏越多。故不如丟掉沒趕上的而抓緊當前正在學習的。

其次要善于聽取老師的講說和引導,主動適應教師的活動,作到默契。還要專心聽同學和自己的說、讀,并默默作出反應和評價。即使聽來過于簡單或過于深奧的都要注意。聽來太簡單的,可默默地改寫成復雜的另一說法;聽來深奧的,可以力求理解一詞一句。

另外,要注意教師、同學和自己的寫,看板書和自己寫都要力求以一句為單位,不要一詞一字地看和寫。此外,要利用課堂時間記憶一些材料。為此,第一次見到生詞要聽準、拼準、記住,以后盡力回想不起時才看書或板書,千萬不要“課上先弄懂,下課再消化”。同時上課要利用一切機會進行回想和歸納小結。比如,將規則和課文概括成最短而自己又最易記憶的形式。至于筆記,應該用專門的本子,用自己的語言扼要記下教師的講解和例句,不要記在課本上。

四、要利用多媒體,注重課堂實效性

篇3

【關鍵詞】教師專業成長;化學課堂;高效

沒有高素質和高水平的教師,就沒有高品質和高質量的教育,在當前新課程的背景下,更顯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發展的重要性。新課程標準的核心是:“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強調“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學生知識的獲得,能力的提高,創新精神的培養,課堂教學仍為主要場地。那么作為一線化學老師,我們怎樣才能從我們的專業入手,從上課入手,打造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積極進取,深鉆業務

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化學教師,必須閱讀上千萬字的教學或化學方面的論著,對教學論、學習論和課程論進行比較深入的鉆研,要系統學習教學心理學,化學教學心理學等,要寫大量的讀書筆記,還要分析眾多的學習案例,提出自己在高中化學教學領域的主要研究方向: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設計與評價研究;高考化學復習與高中化學科學思維方式的研究;高考化學復習學法的科學歸納與理性探索的研究;中學化學與環境教育的整合研究;新課程背景下的化學教與學的研究及以學生為主,致力于學生學習能力的研究等。

如在蘇教版選修5《有機化學基礎》專題4《烴的衍生物》這部分內容的教學過程中,通過鉆研教研,我們認識到本專題充分注意拓寬知識面和運用啟發和探究式的形式,如在探究鹵代烴、醇、酚、醛、羧酸等有機化合物性質的過程中,設置“你知道嗎?”“活動與探究”“交流與討論”“觀察與思考”“問題解決”“信息提示”“拓展視野”“整理與歸納”“調查研究”等探究性問題,并配有26幅彩色插圖及表格,引起學生對所學知識主動去探究,同時,本專題密切聯系生產、生活和高科技的實際,用“化學史話”“拓展視野”等形式,把我們帶入河面更加開闊、景色更加優美、內容更加神奇、聯系更加廣闊的化學海洋中,使化學真正成為一門中心的、實用的、創造性的科學。

二、教學內容要實在

實在即不花哨。把握好教學內容的定位,一定要根據教學實際,做到形式為內容服務,形式和內容統一,使教學達到實在的效果。

1.教學要對學生的疑慮進行解答和引導。教師是為學生服務的,而不是有意識的給學生下套,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場面上很熱鬧,但是實際效果不好。如果教學過于花哨的話學生上課負擔會很重的,你想學生要記筆記,還要觀察實驗現象、思考實驗現象,還要思考回答你的問題,還要看課件,學生忙的過來嗎?

2.探究、討論不要過于機械。探究、討論不是你老師說“同學們我們來探究、討論”就探究、討論了,關鍵是要共同做事、思考,即在于具體的行動。

3.多媒體教學課件的引入,對于豐富課堂內容,活躍課堂氛圍,增強視聽效果,轉換思維模式等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優勢。而我所看到的情況是大多數老師濫用媒體,流于形式,大多數都把它當作了板書和實驗的替代品,教師的傳聲筒,即使引用一些圖片、視頻資料,也沒有真正起到提供資料,豐富想象,激活思維的輔助作用,并且還可能成為學生的負擔。因此,教學設計要想實在,就一定要符合認知規律,以課本為本,把其他資料看作為輔導、輔助資料;同時教學上也要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對學生真正的思維鍛煉,知識不要講的過多過雜,要力求真正解決問題。

三、以新課程為背景,大膽實踐,勇于創新――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學生為主體,致力于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研究

篇4

【關鍵詞】高效課堂 模式 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9-0056-01

下面筆者從三個方面做出拙論:

一、高效課堂備課要“實”

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前要很好的預設生成,能力吃透教材,力求備課準確到位,做好課堂生成預設。因此,教師必須明確每節課的重難點,必須明確知識點及知識塊在單元,在所編冊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當然教材只是一種材料,具有片面性和單一性,教者在教學過程中要切合生活實際,挖掘鄉土資源作為教材,達到優勢互補。用貼近生活,而有血有肉的更加形象生動的教材與教法,激發、拓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能力。

二、高效課堂學情要“清”

課堂教學要始終圍繞學生,根據學情備寫教案,全面分析優秀生,學困生的知識結構特點,以中等生為備寫標準,兼顧兩頭,讓每位同學都能有所發展。教師要多深入學生,了解學情,認真參與傾聽,捕捉生產點,尋找問題,尋找策略,讓全體學生都有不同的最大收獲――也就是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發展。

三、課堂顯現一個“活”字

教師要在形式方法上把握有度,才能確保課堂的高效,帶來教育質量的高效。

1.靈活的教法。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的,教學對象,確定不同的教學方法。一法為主,多法配合,靈活運用各種手段,最大限度的發揮課堂上每一分鐘的作用。

2.活躍的教學狀態,只要能讓學生的思維總處于活躍狀態,積極的探索知識并試圖將剛剛獲得的知識轉化為能力,這就是一節高效成功的課。

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把課堂還給學生,學和練。目標由學生確立,過程由學生參與,問題讓學生提出。結論讓學生總結,方法讓學生歸納。把整個課堂完全放心的交給學生,教師只能做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

4.科學的學法指導。“予人以魚,惠其一時,授之以漁,惠其一世。”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的認知方法,善于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鼓勵學生敢于提出疑問。產生質疑,發現問題。通過質疑獲得有益的思維訓練。變“學會”為“會學”。

形式和方法的多樣化,開辟了課堂教師的心空間――高效課堂。但要真正實現高效,必須務實,不斷尋求方式方法,探討交流經驗,集眾家之長,和集體之力,盡可能的實現真正的高效課堂。

四、構建高效課堂對我們教師能力的要求

構建高效課堂,我們教師要多動腦多下苦工,多花時間,多出點子,教中研,研中思,思中提,做好以下幾點:

1.要有高超的課堂導學能力。高效課堂中的教師更為關注的是學生在課堂上做了些什么,說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學了些什么和感受到什么等等。教師給予學生充分自主學習,探究的機會,學生在課堂上獲得了充分的發展,板書也許是學生來寫,總結也許是學生來說,評價也許是學生來議,但這依然是一堂好課,一堂學生“學”得好的課。

2.要有準確的教材把握能力。高效課堂強調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實踐必定會引發學生形形的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儲備豐富的相關科學領域的知識,不能局限于教材范圍的知識,教師要學會“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3.要有靈活的課堂管理能力。課堂管得死,就無法滿足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參與欲望,但熱鬧又是課堂紀律的大敵,如何能讓學生在“熱鬧”中“有序”地進行,取決于教師課堂管理能力,既要放得開,又要能收得起來。

4.要有機智的課堂環境把控能力。環節的設計能力要求教師不能完全按固定的設計環節進行,要富有彈性,以學生的表現來靈活調整,這取決于教師的隨堂機智。

高效課堂規模的形成,還必須有相適應的應對策略,那么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教學主陣地的作用,大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呢?

第一,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以保障課堂有效。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實現課堂高效,必須下足課前準備功夫。備課不是單純的寫教案,而是必須備教材,備學生,花功夫鉆研教材,理解教材,琢磨教學中難點,更重要的是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選擇課堂教學的切入點,合理設計教學活動。另外,對于課堂上,學生可能出現的認知偏差要有充分的考慮,針對可能發生的情況,設計應急方案,確保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除此之外,要設計高效課堂必須的質量較高的練習、教具課件、學具等輔助設施缺一不可。

第二,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是課堂高效的基礎。

入會在輕松的氛圍中,思維處于最佳狀態。學生也只有在輕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才能有最理想的學習狀態。教師要善于運用策略,創建和諧的課堂氛圍,教師親切的笑容,適度的幽默,鼓勵性的語言,師生平等互動以及小游戲等都有助于營造良好的氣氛。教師要在課堂上態度和藹,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發表不同的看法,提出不同的問題,敢于提問質疑,營造明主,平等,尊重,理解,關注,賞識的新型師生關系和和諧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愉快,思想活躍,結出課堂教學高效率的碩果。

第三,求真務實,夯實高效課堂的基礎。

篇5

一、教師應在教學中要轉換角色,改變已有的教學行為

新課程標準從形式到內容上都作了較大變化,對教師的教學手段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認識到課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更新舊觀念,樹立新意識,轉變角色,確認自己新的教學身份。

首先,教師應由課堂的主宰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個別學習,同桌交流、小組合作、組際交流、全班交流等多種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這些形式就為學生創造提供了合作交流的空間,同時教師還必須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充足的時間,讓他們有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境。

其次,教師應變知識的傳播者為學生獲取知識的引導者。傳統教法認為“傳道、授業、解惑”是教師的天職,課堂上教師的任務就是想方設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地位,思維活動完全受教師的支配,這種教學方法不能發掘學生的潛能,阻礙了學生的發展。教師的任務不僅是教會學生的知識,更應該成為學生自主探索并獲取知識的引導者,引導他辨明方向,激勵他們勇于戰勝困難。

最后,教師應從“師道尊嚴”的架子中走出來,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教師應該主動由“站在講臺上”,變為“走到學生中去”,使自己成為學生中的一員,與學生共同探討學習中的問題,以交流、合作、商討的口氣與學生交流心得、體會,這樣學生會親其師,信其道。遇到什么問題都愿意與老師講,互相交流。

二、教學中要“活用”教材

新課程倡導教師“用教材”,而不是簡單的“教教材”。教師要創造性的使用教材,要在使用教材的過程中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要對教材知識進行教學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對教材深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具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既要有能力把問題簡明地闡述出來,同時也要有能力引導學生去探索,自主學習。

(1)教材不等于教學內容,教學內容大于教材。教學內容的范圍是靈活的,是廣泛的,可以是課內的,也可以是課外的,只要適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從學生實際出發的材料都可作為學習內容。教師“教教科書”是傳統的“教書匠”的表現,“用教科書教”才是現代教師應有的姿態。例如:在“教育儲蓄”一節中,學生對儲蓄容易理解,但涉及到利息,利息稅卻相對陌生、抽象。于是在課前,我在教材的基礎知識上,設計了幾個實際生活中碰到的問題,讓學生到銀行去詢問和調查,讓他們帶著問題,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問題,體驗了“做數學”的過程,加強他們實踐探索能力。在課上,同學們都踴躍地展開了自己的調查結果,引出了學生學習欲望,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充分利用教材開創自主空間。過去的教和學都以掌握知識為主,教師很難創造性地理解、開發教材、現在則可以自己“改”教材了,教材中編入了一些讓學生猜測和想像的內容。以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各種不同的思維取向。教材中提供了大量供學生自由閱讀的欄目以及課題學習。我們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去詢問、調查、閱讀,豐富他們的課外知識;另外,一方面,也要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培養他們去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探索“足球”是多面體;并尋找它展開圖時,我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去分析、猜測,再從實際操作中歸納、總結。讓學生體驗到實踐的快樂,有自己學習的樂趣,而不是通過聽老師空洞的、抽象的講解而了解。

三、教學中要尊重學生已有知識與經驗。

篇6

公開課、評優課你請專家指點,你準備十天二十天,你花費一點本錢,準備器材與道具,這些都是可行的,但是我們平時的家常課都能夠這樣做到嗎?我們都深知上一堂好的公開課,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作為一線的科學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中不可能每一節課如此“投入”。學生的科學知識的獲取,探究能力的發展,科學素養的培養是靠我們平時的課堂中來實現的。在平時的常態教學中,我們更呼喚簡約高效的科學課堂。

一、簡約高效的教學設計

科學新課程強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換言之,就是教學要源于教材,高于教材,要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這為我們對教材內容進行加工和取舍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獨具匠心地對文本進行取舍和加工重組,尋找最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內容,是我們科學教師的權利和義務。

1.簡約重組教學環節

要走向簡約的課堂,就要大膽地縮減或者重組課堂教學的環節,整合細小的環節。因為科學課不同于其他學科,活動的一放一收組織工作就要花費一定的時間,如果設置活動過多,相當大的時間就浪費在組織上,力爭把一節課的教學環節縮減到三至四各環節。將幾個學生探究活動進行整合,如果可能的話,教材可以適當重組安排一到二個大活動,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研究,達到高效。

2. 簡約集中探究主題

集中探究主題,就是要突出重點,切口小,研究深,體現所謂“一英寸寬、一英里深”的思想。科學探究有很多的環節,在一堂課中我們不可能將探究的所有內容訓練,所以,我們可以選擇一個點,將它做深做透。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是“提出問題――猜測與假設――制定計劃――觀察、實驗、制作――收集整理信息――思考與結論――表達與交流”。由于課堂時間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需要根據實際學情靈活變化設計探究過程,簡約集中探究主題是為了更有效地探究。

在設計實驗時,我們要考慮它的可操作性,孩子們有自己的實際生活經驗的前概念,他們會想出很多方法,而這些方法是否科學?是否能在課堂上操作?要給孩子們進行篩選和評價的過程。設計實驗要給學生一定的時空間去設計,思考,不能走過場,走形式。這樣的設計沒有創設情境,讓學生提出問題,猜想等探究的環節,節省了時間,把教學重點放在實驗的設計,實驗探究中,重點突出。簡約的探究過程,是高效探究的保障。

二、簡約高效的材料準備

1.精選有結構的材料

我們都知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作為科學教師來說,我們的“米”便是材料。沒有材料,我們的科學探究也就無從著手,沒有材料,我們的科學課成了紙上談兵。挑選材料時,在保證材料有結構的前提下,可以減少探究材料的數量,從而實現材料簡約。材料的簡約不是簡單不是越少越好,而是典型。

2.尋找教材中的替代材料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現在許多學校沒有相應的科學工具箱,即使有,工具箱里的器材也有限。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可以尋找一些簡單的可以替代的材料來進行科學探究。例如三棱鏡的色散觀察實驗,我利用燒杯裝水替代三棱鏡,光通過裝水的燒杯后發生色散,學生也能觀察到美麗的光譜,實驗裝置雖很簡單,但很實用,很高效。

三、簡約高效的教學語言

師生的言語交流在科學課堂上隨處可見,巧妙地運用簡單高效的過渡性語言,適時引導學生的思維節奏能從整體上促進課堂的簡約。語言“簡約、有效”不僅表現在和學生的交流上,還表現在教師的提問上。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規律,對學生已經掌握的內容,教師應不問或少問,以控制提問數量;對學生沒有掌握的內容,教師應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來設計問題,讓學生在教師的提問中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并進行探究活動。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自主探索的精神,能培養學生思維的多樣性、深刻性和靈活性。

四、簡約高效的教學手段

陶行知先生曾說:“凡做一事,要用最簡單、最省力、最省錢、最省時的法子,去收最大的效果。”這句話告訴我們簡單、高效是衡量一個人辦事能力的標桿,在科學教學同樣如此。

在科學教學手段中,除了常規的實驗教學,科學課堂還存在相當多的教學輔助手段,教學技術類的比如實物投影儀、電視機、電腦、音響等。這些教學輔助手段是教師追求簡約高效課堂中可以最大發揮主觀能動性的著力點。科學課教學中往往有一些抽象的、難懂的現象,要求學生掌握。但是由于空間性、地域性和季節性等原因,在搜集實物教材方面會遇到很多困難,教學時這些內容就成了教學難點。而有效運用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就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篇7

一、構建高效課堂對教師的要求

(一)做好教育觀念的更新與角色的轉變

要建立高效課堂,教師首先要更新教育觀念,因為它制約和影響著教學行為。教師在教育觀念上要由學科知識本位走向學生發展本位;由“教課本”到“用課本教”。只有徹底改變教育觀念才能真正創新課堂教學方式。

教師轉變角色觀是建立高效課堂教學方式的前提。新課程強調,教師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引導者和參與者。要求教師和學生是共同的學習者,這是教師與學生的真正平等階段。在這個階段里,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是平等的學友關系,只有做到這一點,課堂的氣氛也才能真正地開放和活躍起來,才能真正承認和體現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

(二)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

1.注重物理與其它學科及社會、生產、生活的聯系。高效課堂教學對教師重組教材及與其他學科的整合能力都有更高的要求。傳統物理學科界限越來越模糊,僅靠狹窄的專業知識已很難應付現代教學需要,所以教師要開闊本學科視野,除具備與本學科相關的基本知識等,還要了解物理與其他有關學科的橫向聯系及發展。物理知識是從社會生產中來最終要服務于社會生產。社會生產、生活知識的廣泛性及高科技材料的出現,都要求物理教師以敏銳的眼光和頭腦,注意觀察、了解、搜集本地區的自然情況、生產情況、生活情況以及科學技術的應用情況。隨著社會的發展,學生的生活經驗豐富、知識儲備量大,物理教師及時地把學生在社會、生產、生活中發現和提出的問題與課本知識聯系起來,顯得尤為重要。

2.提高實驗動手能力。物理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其主要知識體系都是建立在大量實驗基礎上。因此,實驗操作能力是教師重要的基本功。物理教師不僅要會用書本上設計好的實驗去證明所授的知識,還要自己思考改進書本上的實驗,以求達到更好的實驗效果。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體驗抽象概念、原理、規律,往往在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學習知識結論的過程設計成科學家探索的過程,讓學生直接動手做、動手實踐。要勝任這類教學,教師不僅自己要會做實驗,而且還要在學生動手做的時候手把手的指導,指出其操作中的各種問題,這些都要求教師具有較強的實驗動手能力。

3.會靈活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利用、計算機仿真實驗等,使教師在課堂難以完成的演示實驗,難以用語言描述的情景等都可以用多媒體來展示,它的動感效果往往使學生興趣倍增。多媒體的使用還可以提高課堂的容量。這就要求物理教師,學會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和條件,更好地為教學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服務。

(三)注重培養學生各種能力

1.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環節來實現。

要做好課前預習,老師必須給學生明確的預習任務,要根據本節課的教材內容結合教學要求、學生的知識儲備作好預習題的設計。

課后復習是課堂學習的繼續,是一種與自己的理解能力同步的自主學習。教師必須指導學生正確的復習方法:首先把新學的課文仔細地看一遍,難度大的多看幾遍,一邊看筆記,一邊回憶老師講課的情景,搞清楚課堂上還不明白的問題。然后把書合起來,看能否把內容回憶?教師要及時檢查學生對剛學過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可以督促學生及時、自主的復習。

2.善于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物理是一門自然學科,與自然、社會、生活、生產都有密切的聯系,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很濃厚。物理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觀察自然現象、生活,啟發他們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對于沒有觀察生活、自然習慣的學生在課堂要抓住時機進行鼓勵,告訴他們這是獲取知識的有效辦法,也是學習物理的重要方法。經過培養,學生提出的問題越來越貼近實際,具有探究性。課堂有了學生自己的問題就實在了、精彩了、有效了。

3.勇于爭論、敢于展示的能力。在教學中,每學一個新知識點,都要找一個解答有歧義的問題,讓學生在課堂各抒己見,培養學生勇于爭論、敢于展示的能力。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

二、高效課堂教學方式的結構及特點

當學生的各種能力被培養出來后,教師就可以建立高效課堂教學方式。

(一)高效課堂教學方式的結構

課前預習――預習展示――合作探究――知識檢測――總結反思

(二)高效課堂教學方式的特點

1.目標明確,高效有效。課前預習可以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課前預習也是提高課堂教學高效性的第一步。

2.個性展示,互得益彰。預習展示不但可以檢查學生的自學效果,還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及展示能力,為學生的互相學習創造了條件。

3.手腦并用,合作交流。合作探究可以培養學生的實驗操作、合作交流、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重心所在。

4.自查自評,反思提高。知識檢測可以檢查學生對新知識的掌握情況及培養綜合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反思知道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所在,以便在課后進行有效的補救,進一步提高。

篇8

關鍵詞: 小班化教學模式 小學英語教學 綠色課堂 高效課堂

一、引言

香港小班教學學會主席葉建源先生認為,所謂的小班化教學是指班級人數在25~35之間,教學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評價均圍繞學生個人特點,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學組織形式。在小班化教學過程中既有班級教學,又有小組教學,同時更注重個別化指導。這種新理念的產生為農村教育帶來了希望。農村學校由于地處偏遠,學校生源相對不足,寄希望于小班化教學,以成為我們的一大亮點:通過小班化教育增加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頻率和強度,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小班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優勢

1.拉近師生關系,促進師生互動。

案例一:初次接手一個班級時,為了讓學生對英語這門新科目有良好的興趣,首先我對全班座位做了以下調整(四人桌子合并為一組,共8組,圍成半圓形),然后在一開始引領學生:“同學們,我們要帶哪三樣東西來上課才能專心啊?”學生用稚嫩的聲音回答:“眼睛、耳朵、心。”我用肯定的語氣說道:“對了。我們要帶eyes,ears,heart。”邊說邊做手勢,學生的激情一下子被激發了出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拉近了。在手口并用下,幾遍過后,許多學生已經記住了上課的要求,趁熱打鐵,引出牛津小學英語四上Unit1 I like dogs中的動物類單詞:

T(Use body language ): Hi ,boys and girls ,I’m Dog(頭飾) . (Please say “Hello”to Dog)

Ss:Hello,Dog.

T:Look at the picture and say “Hello ,Dog/Cat /...”當教完動物類單詞后,我把各頭飾分發給每個小組,依次傳遞并練習說,操練完后師生以游戲鞏固:(1)Listen and act. 師:“Monkey.”生做猴子爬山狀。師:“Tiger.”生模仿老虎吼聲,并展示自己強壯的雙臂。(2)Group work.一人模仿小動物的動作或聲音,其余學生猜,說出相應的動物單詞。(3)我還采用了兒歌說唱結合動作的“以動治動”方法。我讓學生邊念: “Dog,dog,woof,woof,woof,Cat,cat,maw,maw,maw...”邊做夸張有趣的動作,使學生無暇做其他事情,不知不覺中一節課過去了,學生意猶未盡,為以后的英語學習開了個好頭,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綠色課堂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而且能培養學生動腦思考的好習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使師生關系民主和諧。

2.因材施教,教學針對性強。

案例二:在四上初次學習人體器官時,一些器官類單詞難記,為了讓學生能較好地記住這些單詞,對號入座,也為了增強趣味性,我靈機一動,將小時候看過的《三毛流浪記》的歌詞改成一首中英文結合的rhyme:光光的head,三根hair,hair,hair;圓圓的nose,往上翹,往上翹;小小的eyes,四處看,四處看;大大的ears,聽一聽,聽一聽;紅紅的mouth,沒得吃,沒得吃。并且邊說邊畫,畫完后,問:“Who’s he?”生齊答:“He’s Sanmao.”這樣一來效果明顯,一方面使課堂生動有趣,另一方面照顧了后進生,保證大家齊頭并進,一個都不掉隊。

綠色課堂教學每次設計都能針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更好地運用因材施教與個別輔導教學方式,實現以人為本的目標,從而全面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有利于學生創造性的培養與個性的發揮。

3.努力創新教育,發展學生個性。

案例三:教《牛津小學英語》6A Unit8節日的時候,書上出現了九個中外節日,對于一些外國節日,如Easter等,有些學生根本不了解。因此,我從網上搜索了一些有關節日的資料,特別是西方的一些節日,我把這些節日的日期、來源等下載下來,供學生閱讀參考,讓他們不僅學習幾個簡單的節日名稱,而且了解了有關節日的背景知識。在教Mid-Autumn Festival時,我把Mid和middle結合起來,教了middle school 這個短語;又把autumn和spring,summer,winter結合起來,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和知識。除此之外,我還把這九個節日編入Unit7的一首歌中,讓學生反復吟唱,學生興趣很高,自然對于這些節日記憶深刻。

綠色課堂讓我真實地體會到創新教育的魅力。在情境中使用語言能使抽象的語言具體化、情景化和形象化。在類似真實的情境中操練知識,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所學語言的理解和記憶,還能提高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

總之,新課程理念下的小班化模式是一個值得我們不斷摸索的新課題,它對于每位老師的教育觀念、教育意識都是一大挑戰。課堂對于學生來說是豐富多彩的,課堂對于教師來說同樣精彩。學會捕捉課堂內外的精彩點,化解課堂中的難點、尷尬點,可以使教師的教學精益求精。運用合適的教學策略可以使教學更有創造力,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實現小班化教學從內容到形式的革命性轉變。

參考文獻:

[1].

[2].

[3]“小班化教育”是小學教育從內容到形式的革命性變化.上海教育,2000,5.

[4]張雪珍.小學小班化教育教學指南.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5.

篇9

一、改變教學觀念

        數學教學觀念決定教學行為。在大力推行新課改的今天,教師應該樹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發展為主旨”的教學觀,應該把對每一個學生的潛能開發、個性發展、培養數學素養和自主創新能力作為最根本的任務。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角色是“設計者”、“觀察者”、“幫助者”,首先要相信每一位同學都能學會數學,允許每位同學用自己地方法和不同的速度去學習數學,使“導”在學、思、做、創等方面得到落實。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給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產生廣泛的互動和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凡是能由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不要提,凡是能由學生想的思路。教師不講,凡是能由學生猜的結論,教師不給,凡是能由學生講的例題,教師答,凡是能由學生說的表述,教師寫。只有這樣,學生的數學思想才能得到提升,能力才能得到發展。

二、改變教學模式

        現在的中學課堂教學的大致框架是:1、教學任務或目標的確立,以完成認識性目標為唯一目的,目標的設定是底層的,素質、能力、情感、創新或其他任務,或抽象,或附帶,沒有真正的地位;2、教學過程設計,其研究的重點是教材的重點、難點、學生的掌握等,依然是教材為中心,教師為主體的、知識結構為重點的過程3、執行教案,教師期待的是學生按照教案設想作答(希望他正確或錯誤),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學生一問一答,直接得出預定的答案為止。這個過程教師是“主角”個別學生是“配角”多數學生是“觀眾”,這就是“講授-----接受”教學模式,其教學觀、學生觀深深落下了應試教育的痕跡。

        目前,我校在探討新的教學模式方面進行了有益的嘗試,針對創建優質高效課堂,提出并大力推廣了“三導八環”的課堂教學模式。“三導”就是“導入、導學、導練”,”“八環”就是把課堂劃分為八個環節,即::①創設情景,以情激趣;②出示目標,學有所依;③自主探究,展示自我;④合作交流,相互提升;⑤釋疑解難,拓展延伸;⑥回顧小結,反思升華;⑦回扣目標,訓練鞏固;⑧作業分層,當堂達標。按照這一模式進行的課堂教學,就是要求課堂教學要做到以下幾點:

        (1)分合有度。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的基礎,學習能力的差異,思維方式及其具體教學內容的特點,巧妙地安排教學中的分合的時間和次數,保證一節課內既有統一講授,答疑、點撥、小結。又要有分組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還要有分層的練習、評價和個別輔導,將全班學習、小組合作、自主學習結合起來,從而為不同類型的學生提供一個適合各自發展特點的學習環境。

        (2)動靜協調。要求教師授課中,一部分時間直接進行指導—--動,另一部分時間憑借教師提供的學習目標和要求,進行自讀、自思、自問、自答、自練、自結-----靜,還可以針對某一問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開展互助、互幫、互查、互評活動-----動。在具體的實施中,可以根據學習知識的難易度和學生的差異度,圍繞教學主線,協調好“動”“靜”對象和“動””靜”時間,讓每類學生都盡可能“動”在關鍵處,“靜”在必要時。

        (3)參與互動。要求課堂教學中教師積極引導學生,使學生既要主動參與又要全面互動。一方面,通過揭示教學目標,設置思維坡度,適時點撥學生,采用現代化的手段,激發學生參與教學;另一方面,課堂上要力爭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多種嘗試、選擇、發現、發展的條件和互動的機會。

三、改變教學行為

        數學課堂教學的很多問題,不僅來自教育理念,而且出在教學行為上。因此,我們應不斷追求更加合理的教學行為。

        首先,我們應學會教學反思,即反思自己對數學、學生學習數學的規律、數學教學的目的、方法、手段以及經驗的認識,反思整個教學過程,從而提高數學教學實踐的合理性。

        其次,加強策略性知識的教學,變重在示范和模仿的教學為重在探索和實踐的數學學習,使教與學的重點由是什么怎么做變為為什么是這樣為什么要這樣做怎樣想到這樣做,使學生學會如何學習和找到解決問題的一般方法,以及應用認知策略進行自我監控,使數學思想和研究方法隨時隨地發生作用。

篇10

【關鍵詞】課堂問題行為 課堂教學效率

我們知道:學生的課堂表現出來的問題行為可能是家庭問題行為或社會問題行為的延伸,也可能是受團體的不良影響,也可能是不良的課堂教學環境或教師的失策導致的。從我耳聞目睹的問題學生來看,之所以能形成這些原因,的確是于上述問題密切相關的。以下我要提出來探討的是:課堂問題行為產生與教師的課堂教學環境的問題。如何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環境,減小學生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那么,在教學教育學生的過程中,該如何做才能減少課堂問題行為的產生為呢?我覺得主要從如下幾方面改進。

一、多自我反思,教育觀念要求“變”

教師如果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會直接影響教師的教育教學方式,從而引發學生的問題行為。就象某些老師,一旦發現自己的學生對所學知識學得不透,便馬上叫來懲罰,要么留堂罰抄,要么罰他做一兩百個俯臥撐,懲罰方式年年如此,從不考慮效果,考慮是否符合教育規律?是否能起到教育學生的目的?想想,這種方式難道不就是純粹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嗎?

我們當知,現代教育的目的是為了培養全體受教育者,教育的作用并不僅僅是要向學生傳授那些有限的知識,我想,更重要的是要通過老師的言傳身教,促進學生心理和身體、智力和非智力的全面和諧發展。如果能從觀念上認識到這點的話,我們老師,哪怕發現學生的成績不行了,如果能本著注重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出發,多培養學生的個性發展,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多從知識中心向能力中心轉變,學生就不會老是陷身于重重的題海里面了,更不會產生厭倦的情緒而導致對抗行為。如此看來,教師適時改變自己的教育觀,別一味追求學業成績,別老是用歧視的眼光看待“雙差生”,別動不動在課堂上傷害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多么重要!

二、多自我學習,教學方法要求“活”

我們都知道,如果教師教學方法呆板,枯燥乏味的話,會容易導致老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威信大大降低。據資料調查,有幾種類型的老師,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常常會更多,這樣的課堂,教學效率自然低下。

①業務水平低,教學方法差;

②對教學不負責任,懶懶散散;

③軟弱無能,缺乏魄力;……

的確如此,由于本身的表達能力較差,語言和要求含糊不清,甚至在上課時精神不振,死氣沉沉,試想,這樣的課堂,學生不睡覺,不搗亂,還能做什么呢?為了徹底改變這種現狀,我想,只有老師本身加強自我學習,通過學習提高從而在教學方法上多變,變通,變活,才能營造師生生動活潑的互動的課堂。課堂活躍了,課堂問題行為自然就少。

我們知道靈活的教學方法是教師傳授知識、培養能力,進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法寶”。但如果教師一味以自己為中心,從不顧及學生的感受和體驗,而盲目的服務的話,則難以達到最佳效果,久而久之,學生在課堂里的感受就是“熬日子”的感覺了,試問,這樣的課堂,學生不搗亂還能做什么?怎樣解決問題呢?這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要“活”。課堂的形式要“活”,課堂的師生互動要“活”,問題的創設要“活”,哪怕是課堂練習的設計也要“活”。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只有“活”的課堂,才能引起學生的思考、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從而營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這樣的課堂,學生的問題行為自然少之又少了。

三、多自我創新,教學手段要求“新”

早聽過,有些老師憑借一支粉筆,一本教案,一張嘴巴,不知送走多少代人!送是送走了,不知道是培養成什么樣的人?作為老師,教學經驗固然重要,但我認為,能不斷更新教學手段,與時俱進,更為重要!特別是時下,信息技術發展相當迅猛,現在教育技術手段在教學過程中更是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這要求我們老師,結合新課標的思想,能改變落后的教學手段,充分調動課堂氣氛就尤為重要了。

特別是作為物理教師,由于物理知識跟生活聯系相當緊密,涉及內容極廣,有社會科學的,有環境污染的,有家庭用電的,有能源方面的等等。由此之多的知識含量,如果僅僅憑借一支粉筆,一張嘴,怎么能很好地把這些信息傳遞給學生呢?更不好說在課堂進行深入探討探究了。改變教學手段,比如多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將形象生動的物理現象通過幻燈片,計算機多媒體有聲有色地表現出來,不用說,這種課堂形式,學生肯定是相當的喜歡。特別是結合中學生的特點,多利用動態的課堂,充分利用多媒體的視覺、聽覺從而吸引學生注意力。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起來了,更重要的是,利用多媒體創設的生動形象的物理情景可以更好的發展學生的能力。自然,學生的課堂問題行為就會大大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