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的預防小知識范文
時間:2023-05-15 15:47:13
導語:如何才能寫好一篇高血壓的預防小知識,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資料和文獻,歡迎閱讀由公務員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鑒。
篇1
【關鍵詞】高血壓;生活方式;飲食指導;運動指導;精神壓力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是多種心、腦血管疾病的主要病因和危險因素,影響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結構和功能,最終嚴重的臟器功能衰竭。迄今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約有5%的高血壓病人,血壓升高是由于某些確定的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壓發病率較高。隨著現代社會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高血壓患者的群體在我國大幅度的增加,給人們的生活、工作帶來很大的危害。我國流行病學研究調查,高血壓患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北方高于南方,沿海高于內地,城市高于農村。青年期男性高于女性,中年后女性略高于男性[1]。筆者將生活方式指導對高血壓病人的干預效果觀察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自2012年1月自2012年12月我院收治了300例高血壓的患者,進行抽樣調查研究其中200例患者。男性患者102例,女性患者98例,年齡在28歲至89歲,平均年齡在48.4歲。隨機將其分為兩組,每組100例,一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為對照組,另一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給予生活方式指導為觀察組,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一般情況等基本資料進行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有臨床可比性。
1.2方法采用抽查問卷的方式以及體格檢查進行調查,主要內容包括患者對高血壓知識的了解、治療方法、危險因素、預防措施以及并發癥等進行調查統計分析,對于患者的自身因素例如:年齡、體重、吸煙、酗酒、生活習慣、精神壓力以及遺傳因素進行調查統計。
1.3生活方式指導
1.3.1運動指導高血壓患者由于缺乏鍛煉,可適當的進行長期運動有降壓健體的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運動前必須接受相關的檢查以排除運動禁忌及繼發性高血壓發生的可能。有氧運動戶外運動要比無氧運動的降壓效果更加顯著[2]。
1.3.2飲食指導臨床醫學認為只有健康的飲食才能控制良好的血壓,飲食習慣不僅對人體有滋養的作用,而且飲食療法是防治高血壓的首要步驟。早期或1級高血壓的患者,單純限制鈉鹽的攝入量,就可以使血壓恢復到正常水平。而2、3級高血壓的患者限制食鹽的攝入量可提高藥效,從而可以減少用藥的劑量。指導患者進行低鹽膳食,膳食中的約80%鈉鹽都來自烹調和各種腌制品,因此應減少烹調用鹽,食鹽量不超過6g/d為宜,因此限鈉鹽入量首先要減少烹調用調料,并減少食用腌制品[3]。減少脂肪的攝入量,膳食中脂肪的控制量應在總熱量的25%以下。適當的進行補充鈣和鉀鹽,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多飲牛奶。限制飲酒量,飲酒量每天不得超過50克乙醇的量。禁止吸煙。減輕體重盡量使BMI控制在小于25以下。降低體重對于胰島素抵抗、糖尿病、高血脂以及左心室肥厚均有明顯的意義。
1.3.3減輕精神壓力指導患者合理安排工作與休息,避免腦力勞動過度興奮,減輕精神壓力,保持生活環境起居安靜舒適,避免噪音嘈雜,避免精神緊張。禁止情緒激動、不規律服藥等,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適當的聽聽音樂、看報紙雜志、下棋、練氣功、打太極拳等,以調節緊張情緒,放慢生活節奏,保持穩定心態。在保證身心健康的基礎上適當休息與活動提高機體的活動能力,但不宜做劇烈運動,如登山、提重物、跑步等,合理運動保證足夠的睡眠。
1.4判定標準血壓控制效果,顯效率是指在用藥和護理后72h得到控制,此次比較就針對兩組患者的顯效率進行比較,并發癥是指患者在住院期間發生的心、腦、腎、眼等其他癥狀疾病均為并發癥,比較兩組的并發癥的例數。
1.5數據統計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χ±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統計分析使用SPSS11.3軟件包完成,P
2結果
兩組患者在經治療和護理后,觀察組患者的血壓控制效果以及并發癥的發生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
3討論
高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嚴重危險因素之一,而高血壓癥狀又是一種人為可以改變的因素,其中最主要的防治高血壓的方法是針對高血壓的患者進行有效的生活方式指導的護理干預,由上述證明,可以通過有效的生活方式指導高血壓人群認識到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指導患者堅持有效的治療,規律的運動、合理的飲食、健康的生活習慣是控制和預防高血壓的重點措施[4],而對患者實施有針對性的生活方式指導的健康教育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疾病認知率,改變不良生活習慣,堅持合理適當的運動,讓患者配合治療,提高了高血壓治療效果,減少了相關疾病的發生,而且在有效的控制血壓的同時,明顯的提高了護理質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而這種生活方式指導的護理干預可以在臨床廣泛實施,可以減少患者住院時間,提高患者治愈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彩云,盧燕.關注高血壓患者的健康教育[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1,1(2):156.
[2]謝靜,陳秀麗.高血壓患者實施健康教育的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2,10(24):176.
篇2
【關鍵詞】 社區;治療效果;高血壓病人
隨著我國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高血壓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尤其是中老年人。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病,容易誘發多種并發癥,一年中、任何年齡段均可發病,社區是老年人重要的生活和活動場地,高血壓病人常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1-2]。本文對高血壓病人的社區治療效果進行了探討,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社區2008年3月――2009年3月33例高血壓病例,患者均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高血壓病標準[3]。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齡45-84歲,平均年齡(52.5±5.2),體重(53.7±7.6)kg,身高(161.2±4.9)cm,兩組一般情況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社區醫務人員利用統一設計的調查問卷對患者的姓名、年齡、病史、等情況進行詢問,并記錄測量的血壓值,建立個人檔案,制定出個性化的治療方案。(2)采取有針對性的綜合干預措施,具體如下:①對于來就診的病人每人發放防治高血壓病的健康小冊子和小圖片,建議病人在空閑時可以拿出來閱讀,掌握高血壓病的發病原因、過程及防治等小知識。②合理飲食、適量運動。建議高血壓病人應該多吃清談食物,不要吃辛辣和刺激性的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蔬菜和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運動時要量力而為,適量的鍛煉如慢走等有氧運動。③調節情緒、堅持服藥、規律作息。高血壓患者要堅持長期的服用用以穩定血壓,情緒不要波動太大,以免受到刺激,保持愉快的心情。不吸煙、不喝酒、規律作息、避免勞累。④定時量血壓。高血壓病人要注意監測血壓,如有異常及時就診。⑤給患者留下醫務人員的聯系方式,以便于患者及時咨詢。
1.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x2檢驗,P
2 結 果
經過社區治療后,病人的血壓控制率由原來的40.91%提高為87.27%,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x2=51.37,P
3 討 論
目前,我國高血壓相關知識的普及率很低,很多病人都不知道高血壓病的發病原因以及平時生活中應該注意什么問題。社區是老年人重要的生活和活動場地,如果沒有嚴重的并發癥,社區醫療機構是高血壓病人醫治的首選地點。在社區治療是要側重于對高血壓相關知識的宣教,而不僅僅是對高血壓的治療。高血壓病的護理干預最重要的就是健康宣教,讓病人獲得更多相關的健康知識,合理飲食,規律作息,早睡早起,堅持適當的運動,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本文33例病人經過社區醫療機構治療后,基本上都戒除了煙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護理人員的整體素質是護理干預的保障,護理人員要通過學習來提高自身的醫療護理技能和語言溝通技巧,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等知識來提升自身的業務水平,運用病人能夠接受的方式方法進行交流,取得病人的高度信任。高血壓病的治療目的并非單純降低病人血壓,要著眼治療一個高血壓病人對防病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病人了解的越充分,與醫護的配合就越好,治療依從性和效果就越好[4-6]。
因為高血壓病人要長期堅持服藥,很多病人在治療一段時間后容易焦躁不安而產生放棄的念頭或存在僥幸心理,在綜合干預中要側重對病人的心理干預,保持愉悅的心情,不要隨意停藥或者更換藥物,服藥是要遵循醫囑,克服焦躁情緒,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本文通過研究結果顯示:病人的血壓控制率由原來的40.91%提高為87.27%,結果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參考文獻
[1] 郭鳳霞,崔紅偉,徐元暉.高血壓患者健康促進干預效果評價[J].湖北預防醫學雜志,2009,13(2):14-16.
[2] 徐琢,倪再波.社區衛生服務中高血壓健康教育的效果與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0,20(11):1025-1026.
[3] 劉素球,黃建章,王豫.社區高血壓人群遵醫行為與健康教育[J].中國健康教育,2012,21(1):37-38.
[4] lso H,Shimamoto T,Yokota K,et munity―based education classes for hypertention contro1.A 1.5-yea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Hypertension,2009,27:968-974.
篇3
您了解您的腎臟嗎?
專家簡介
陳以平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門診時間:周三、周四上午
腎臟是人體內的重要器官之一,位于橫膈膜下方,脊椎兩側,形如蠶豆,左右各一個。每個腎臟重120~150克,長10~12厘米,寬5~6厘米,厚3厘米。女性腎臟通常較小些。
腎臟的主要作用:一是排泄體內多余的水分;二是排除體內的毒素;三是具有重要的內分泌功能,如維持血壓的穩定、防止貧血和骨病等。一旦患上腎臟病,可能出現下列情況,如尿量異常(多尿或少尿)、排尿異常(尿頻、夜尿增多等)、血尿、蛋白尿、水腫、高血壓等。值得一提的是,腎臟具有強大的儲備能力,即使一半功能已受損,患者也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因此,大家不能認為沒有癥狀,就沒有腎臟病,就可以放松警惕,這是極其危險的。如果大家在健康體檢時被懷疑有腎病,比如尿檢發現血尿、蛋白尿時,即使沒有癥狀,也應該去腎臟科就診,以便早日明確診斷、早日接受治療。
您容易患腎病嗎?
專家簡介
張景紅教授
中國人民第八五醫院腎臟科主任,上海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門診時間:周四上午
一般認為,年齡超過60歲者,罹患糖尿病、高血壓、痛風、高尿酸血癥、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炎、干燥綜合征等疾病者,有糖尿病、高血壓或慢性腎臟病家族史者,較容易患腎臟病。此外,吸煙、肥胖、高蛋白飲食、高脂血癥,以及濫用藥物等,也是促進腎臟病進展的重要因素。
腎病之所以可怕,是因為在病變早期,癥狀極其輕微或根本沒有癥狀,導致多數患者在就醫時,腎功能已明顯減退。因此,預防和早期發現病變就顯得分外重要。要預防腎病的發生,首先要從高危人群著手,盡早采取措施保護腎臟,避免引起腎損傷的各種危險因素,如嚴格控制好血壓、血糖,盡量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等。其次,要重視細微癥狀,當出現無癥狀的泡沫尿、尿色改變、夜尿增多等情況時,要及時就診。第三,定期健康體檢,每年檢查腎功能、尿常規和血壓,也有助于早期診斷腎臟病。
腎臟病是累出來的嗎?
專家簡介
牟 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腎臟科副教授,上海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東院)
很多急、慢性腎病患者在就診時很難說清病是從何時開始的,大多數人都會說,最近一段時間比較疲勞。那么,腎病是不是累出來的呢?雖然說腎病的發病可能與長期過度勞累有關,但是其實勞累并不是導致腎炎的直接原因,只能說人在疲勞狀態下,抵抗力會下降,容易導致細菌、病毒感染,進而引發腎臟損害。因此,要預防腎臟病的發生,首先應預防感染、提高抵抗力。當出現感冒等病癥時,應引起重視,及時休息。一旦發現尿中有泡沫等異常情況,應立即去醫院就診,切莫疏忽大意。平時工作較緊張的人應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營養、適當鍛煉,以增強身體抵抗力。
腎功能減退的信號有哪些?
專家簡介
倪兆慧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腎臟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門診時間:周一下午(西院)、周二(東院)
腎功能減退的早期信號可能會有夜尿增多、輕度乏力、困倦、面色泛黃、胃口不佳等。但這些癥狀不典型,容易被人們誤認為是過度疲勞、胃病或者亞健康所致。還有些患者主要表現為高血壓,就以為自己是患了原發性高血壓,吃了不少降壓藥,卻并不知道自己高血壓的病根在腎臟。夜尿增多、泡沫尿往往是腎臟病的信號。以往有腎病史、尿常規檢查和腎功能檢查曾提示有輕微異常,也可能是腎臟病的信號。
慢性腎臟病并非防不勝防,也并非不治之癥。只要定期進行簡單的尿液、血液或超聲檢查,完全可以實現早發現和早診斷。而早期發現和預防是最有效的防治慢性腎臟疾病及其相關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方法。即使已經患上慢性腎臟病,只要早期積極地治療,如良好地控制血壓、控制血糖、降低血脂、采取腎臟保護措施(ACEI和ARB藥物)等,也可有效地控制其發展。
血尿、蛋白尿=腎臟病嗎?
專家簡介
鄧躍毅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兼秘書,上海中西醫結合學會腎病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門診時間:周一、周四上午
一旦發現蛋白尿、血尿,就要高度警惕是否患有腎臟病。
血尿是指顯微鏡下,紅細胞>3個/高倍視野。若數次檢查結果中,僅1~2次超標,稱一過性鏡下尿,并不一定代表腎臟有病;若多次超標,則多屬異常,應及時到醫院查清血尿原因,及時診治。
尿中若發現蛋白,即稱為蛋白尿。健康人的腎臟在遭受某些刺激(如劇烈運動、高熱等)時,可出現一過性蛋白尿,刺激因素去除后,蛋白尿隨即消失,出現這種情況,并不代表腎臟有病。但若蛋白尿是持續性的,則大多是因為腎小球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影響到腎臟所致,應去醫院進一步明確診斷。
得了腎臟病,變腎衰只是時間問題嗎?
專家簡介
王怡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腎臟科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上海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門診時間:周五上午
慢性腎功能衰竭是各種慢性腎臟病逐漸惡化的最終結果。慢性腎炎若遷延不愈,確實有可能發展成慢性腎衰。但并不是說,所有的腎臟病都會發展成為慢性腎功能衰竭,大部分腎病只要能早期發現,并在專業醫生指導下進行及時、正確的治療,一般不會變成腎衰。
西醫治療腎臟病,通常采用對癥、消炎,并根據不同的腎臟病理類型,給予激素或免疫抑制劑等治療,臨床療效比較可靠。中醫則根據不同的辨證采用清熱、解毒、祛淤、滋陰補陽等手段來治療腎臟病。中西結合治療腎臟病,可以將西醫的“辨病”與中醫的“辨證”結合起來,根據辨證施治的原則,在治療中取長補短,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使療效得以顯著提高。慢性腎病患者經過積極的中西醫結合治療,并輔以合理的飲食調理、休息后,病情大多可緩解,癥狀亦會明顯減輕。
因此,慢性腎病患者大可不必悲觀失望,應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與醫生密切配合,只要積極治療,密切觀測,大多數患者是會康復的。
有辦法能早期發現腎臟病嗎?
專家簡介
何立群
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曙光醫院腎臟科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腎病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中西醫結合腎病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篇4
從烹調食物,到擊退感冒,一個小小的水果,讓人如此著迷。
鏈接: 事實上,種植一棵檸檬樹是最為環保的事情之一
它可以中和二氧化碳,創造美好的低碳環境。
潔(1. For 潔凈)
•砧板消毒:
取一片檸檬擦洗砧板的表面,達到殺菌消毒的作用。
小知識:檸檬酸是最強的食物酸,強大得足以殺滅日常生活中的大部分細菌。檸檬的檸檬酸含量是橘子的5~6倍。
•天然驅蠅劑,免受蒼蠅的侵擾:
將檸檬切成小塊,分別放置在你最不希望蒼蠅們光顧的地方,就可以起到驅蟲效果啦。
[Picture]野餐時本想好好享受一下風和日麗,沒想到卻一直忙著趕蟲子,連好好吃的心情都沒有了! 在精心準備的美食四周擺上幾片檸檬,蟲子們就自動躲得遠遠的,終于能安心吃東西啦。
•去除塑膠制品、淺色木砧板上頑固的食物污漬:
取一個檸檬切半,擠出汁水,撒在污垢聚集的表面,再用剩余的果肉擦拭一邊,之后靜置約20分鐘,最后用水沖洗干凈。
•除去水垢,清潔水槽:
直接取半個檸檬來擦拭水槽的下水口和水龍頭,靜置約一分鐘后冷水沖洗,最后用干燥的抹布擦干。
•讓銅制器具回復光亮:
在檸檬片上撒些鹽,用來擦洗銅制器具,可以使之煥然一新哦。
•清除食物殘渣:
芝士、糯米等粘性食物的殘渣很難一下子就完全清洗掉,這時先用檸檬片擦一擦,即刻清除頑固的污垢。
食(2. For美食)
•保持果蔬的美觀與營養:一些瓜果蔬菜(如蘋果、梨、桃子、茄子、土豆等)如果沒有及時處理,一直暴露于空氣中,切口面的顏色會漸漸變為難看的暗褐色,仿佛長了一層銹似的,不僅影響了外觀,也破壞了本身的營養價值。
小知識:檸檬富含維生素C、檸檬酸、蘋果酸、高量鈉元素和低量鉀元素等。維生素C 是一種有力的抗氧化劑,它可以中和自由基。
果蔬切開后馬上撒上檸檬汁,可以有效減弱氧化反應。
[Picture]變色的蘋果看起來就很不好吃,表面也干巴巴的,真是令人倒胃口啊…… 在蘋果的切面上撒一點檸檬汁,不但能防止變色,還幫助保持果味的純正新鮮哦~恩,好吃!
•調味:鹽份攝入過多會引起水腫,有害健康,尤其對患有腎臟疾病或高血壓的人來說,更應控制鹽份的攝入量。此時可以用檸檬汁代替鹽。在烹調時滴幾滴檸檬汁,淡而無味的食物立即變得極有風味。
•去腥:做魚時滴入檸檬汁以去除腥味。用檸檬片擦拭帶有腥味的廚房器具。
fresh(3.For Fresh)
•提神醒腦:還在依賴咖啡因?總是感覺乏力,工作也沒干勁?在熱水里添加一片檸檬,自然健康地喝出活力。
小知識:人體在消耗熱量的同時會形成乳酸等代謝產物,滯留體內的乳酸會使血液轉為酸性,讓人感覺疲憊,沒有活力。檸檬酸能乳酸再利用,加速分解疲勞因子,使身體保持健康的弱堿性。
[Picture]天熱得人頭昏腦漲,開車時也覺得昏昏欲睡,真是太不安全了啊! 含一片檸檬,或者喝杯檸檬水,快快趕走瞌睡蟲,讓眼皮不再打架。
•擺脫口腔異味:
吃過大蒜或洋蔥后,可能造成令人尷尬的口氣。吃一到兩片檸檬(帶皮),口氣就能回復自然清新。
•天然的空氣清新噴霧:
2杯熱水,1/2杯小蘇打,再榨取一個檸檬的果汁,將這些材料統統倒到噴霧瓶子里,充分搖勻。噴一噴,家里空氣清新芬芳,還有預防感冒的功效。
•經濟環保的裝飾物:
在玻璃器皿里擺放一只可愛的金黃色檸檬,為房間憑增一抹亮色,增添一絲生氣。
或者沿著窗臺排放一整排檸檬,整體氛圍就變得自然可愛。
衣(4. For衣物)
•漂白白色衣物:
只要在洗衣粉中加入些許檸檬汁就可以輕松達到漂白效果(以洗衣機為例,一次普通的用量約為1/2杯)。像是白色短襪尤其難洗,但在熱水中放入兩三片檸檬,將襪子泡浸十分鐘后就能潔白如新。
•快速趕走茶漬:
將檸檬汁和清水以1:1的比例稀釋,可以用手指將稀釋的果汁涂抹在污點上,最后用冷水沖洗干凈。
[Picture]不小心把紅茶滴在白T恤上了,礙眼的茶漬讓人好不尷尬 其實用檸檬汁就能簡單快速地擦除茶漬,衣物又白凈如新啦。
•霉漬:將長有霉斑的衣物先浸在水里,大約泡了半小時后再加入少許檸檬汁便可除去。
銹漬:在污漬處抹上檸檬汁,再撒一些食鹽稍加揉搓,十分鐘后用水洗凈即可。
焦痕:熨衣服時,如果不小心把衣服燙黃了,可以先用檸檬皮輕輕擦拭,等干燥以后,再洗干凈。
護(5.For 呵護)
•緩解喉嚨痛:
檸檬能消除充血現象,有效緩解喉嚨不適,減少咳嗽,對于喉嚨干痛十分有效果。方法很簡單,取半個鮮檸檬,在爐灶上用中火燒煮,直至果皮變為金棕色,稍加冷卻后,擠出檸檬汁,同時加入一茶匙蜂蜜調勻。效果不比止咳水差哦。
•擊退感冒:
維生素C對于預防和治療感冒的效果都很棒,而新鮮檸檬提供了大量的維生素C。
小知識:維生素C能維持人體各種組織和細胞間質的生成,并維持它們正常的生理機能。當維生素C缺少了,細胞之間的間質跟著變少,細胞組織就會變得脆弱,失去抵抗外力的能力。
•檸檬酸的暢通作用:
消除便秘。檸檬酸可以增加腸胃的運動,幫助你每天都一身輕松。
凈化血液。都市生活的高脂肪飲食使血液變得粘稠,檸檬酸可以幫助血液回復清澈。
•對付蚊蟲:
緩解蚊蟲叮咬引起的瘙癢、紅腫、疼痛等。此外,檸檬皮的味道也能使蚊子退避三舍。
[Picture]夏天蚊子兇猛,在道道防蚊措施下,仍被咬得人夜不能寐…… 將稀釋的檸檬汁直接涂抹在起包的地方,有消腫止癢的效果。恩,感覺好多啦!
•美甲:
取一片檸檬,輕擦指甲表面,可以消除指甲油的色素沉淀,美白你的指甲。另外,用少許檸檬汁來按摩指甲,指甲就會變得不易折斷。
•潔白牙齒:
刷牙后用紗布蘸著檸檬汁來擦拭牙齒,不僅能美白牙齒,而且能強健牙床。
•清潔及保養腳部:
將檸檬去皮,把果肉搗碎后與紅糖混合,用混合物摩擦腳部。千萬記得把腳沖洗干凈后,要做好保濕工作哦!
篇5
一、目標
通過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活動,提高全鎮人民群眾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以及疾病相關知識知曉率,促進社會對健康的廣泛支持,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創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條件,以促進提高全鎮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
二、內容
1、充分發揮衛生院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的作用。廣泛動員領導層、動員專業人員、動員鄉村兩級醫療衛生服務有關人員參與。
2、制訂相應計劃組織具體實施,要進一步加強網絡建設,定期組織健康教育員培訓,齊抓共管,創建一個有益于健康的環境。為健康教育投入必要的人力、財力、物力。
3、加強醫院健康教育陣地建設。健康教育陣地(如宣傳欄、黑板報等)至少每季更換一次(年出刊6期以上)。積極征訂健康書刊,對上級下發的及本院自制的健康教育資料及時張貼、分發。利用各種形式,積極傳播健康信息。
4、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
①對全院醫務人員開展健康教育知識培訓,以提高醫務人員的衛生知識水平、健康意識,使醫務人員的健康知識知曉率和健康行為形成率達70%以上。
②加強對村衛生室人員的健康教育知識技術培訓,提高村級醫療衛生服務人員健康教育水平,全年不少于6次。
5、大力開展院內健康教育活動。
①門診健康教育:醫生應有針對性開展候診教育與隨診教育。
②住院健康教育:做好入院教育與出院教育的同時,重點做好住院期教育:①醫生在進行醫療活動時所運用的健康咨詢、健康處方等對病人及其親屬開展健康教育。對住院病人可采取疾病小知識口頭和書面測試,分發資料、給病人上課等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促進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達≥70%。②健康處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屬至少要熟悉一種健康教育處方,有針對性地對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屬開展健康教育2—3次。③利用院各科室(如展板、墻報等)宣傳陣地進行宣傳教育。
6、積極開展院外健康教育活動。針對轄區內的健康人群、亞健康人群、高危人群、重點保健人群等不同人群,結合公共衛生服務,對轄區各村進行經常性指導。配合各種宣傳日,深入各村開展咨詢和宣傳。利用預防接種、疾病普查等機會開展健康教育活動。
7、加強反吸煙宣教活動。積極開展吸煙危害宣傳,充分利用黑板報、宣傳窗等多種形式,經常性地進行吸煙與被動吸煙的危害的宣傳。積極參與創建無煙醫院。
8、做好檢查指導和效果評價。每年定期組織人員,對各村衛生室的健康教育工作進行指導、檢查,完善健康教育執行過程中的各種活動記錄、資料。通過健康知識知曉率、健康行為形成率及住院病人相關知識知曉率的測試,對健康教育工作進行評價與總結。
三、時間安排
月份
健教工作內容
1、宣傳重點是節日食品衛生安全教育、家庭急救與護理知識。
2、宣傳重點是哮喘病、老慢支等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3、結合3.24結核病防治宣傳日,宣傳生殖健康知識、結核病防治知識。
4、結合愛國衛生月和4.25全國計劃免疫傳宣日,開展衛生公德、法規和兒童預防接種知識教育。
5、結合國際勞動節和碘缺乏病宣傳日、無煙日,開展職業衛生、科學用碘、吸煙危害等知識教育。
6、結合國際兒童節、愛眼日、禁毒日,宣傳兒童保健,近視防治,遠離等方面的知識。
7、重點開展夏秋季腸道傳染病,飲水飲食衛生知識教育。
8、結合母乳喂養宣傳周,開展家庭常用消毒知識、科學育兒和社區常見病的宣傳教育。
9、結合全國愛牙日、老人節開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識、體育健身方面的宣傳教育。
10、結合全國防治高血壓日、世界精神衛生日,開展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防治知識的宣傳教育。
11、結合全國防治糖尿病日,開展糖尿病防治與合理膳食的宣傳教育。
12、結合12.1世界艾滋病防治宣傳日,重點開展性病、艾滋病防治宣傳。
四、措施與要求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健康教育是“低投入,高產出,高效率”的服務手段,是控制醫療費用,拉動保健需求的根本措施。要引起高度重視,將其納入工作重要日程,實行目標管理。確保有專人負責,有一定的工作經費,有規范的工作制度和檔案。
2、健全網絡、抓好培訓。要建立一支熱心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識和技能的健康教育骨干隊伍。充分發揮領導小組成員的積極性,定期開展業務培訓,提高健康教育員的工作能力。通過定期的檢查指導和年度考核等形式,推動健康教育全面開展。
3、利用醫院資源、推進健康教育。要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陣地。開展經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動。在抓落實上下功夫,在以點帶面上下功夫。
4、提供經費保障。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項惠民工程,其工作活動經費和辦公條件應得到必要的保障,以確保健康教育日常工作正常運轉。
篇6
玉米是大家最熟悉不過的糧食作物了,玉米和小麥、水稻并列為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為解決人類的溫飽問題起到了很大作用。時至今日,玉米仍然是各國人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品。
玉米為一年生禾本科植物。據考證,玉米原產于南美洲,大約在17世紀時傳入中國,是我國北方和西南山區主要農作物之一。
玉米在我國分布極廣,各地的叫法也迥然不同,東北叫“苞米”,河北叫“棒子”,山西叫“玉茭”,陜西叫“金黍”,浙江叫“六谷”,江蘇叫“珍珠米”等等。
玉米不僅可以作為糧食食用,也可以用作飼料和工業原料,被廣泛用于養殖、造紙、食品、紡織,醫藥等行業,在糧食作物中用途最廣,可開發產品最多,用量最大。玉米在世界上享有“黃金作物”的美譽,其經濟價值和營養價值不言而喻。
從營養學角度來看,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也是很高的。
據測定,每100克玉米中含蛋白質8.5克,脂肪4.3克,糖類72-2克,此外玉米還富含B族維生素,維生素E,胡蘿卜素和鈣、磷、鐵、硒、鎂等元素。
有人專門對玉米、稻米、小麥等多種主食,進行了營養價值和保健作用研究對比。結果發現,玉米中的維生素含量非常高,為稻米、小麥的5~10倍。玉米中所含的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后能轉化為維生素A,具有一定的防癌作用。玉米中所含較多的植物纖維素,有潤腸通便之功,能加速致癌物質和其他毒素的排出,從而減少結腸癌發生的可能性。天然維生素E則有延緩衰老、降低血清膽固醇、防止皮膚病變的功能,還能減輕動脈硬化和腦功能衰退。
對糖尿病患者來說,玉米是理想食物之一。因為,玉米含豐富粗纖維,而可溶性糖分含量低,同時玉米中含有豐富的煙酸,煙酸是葡萄糖耐量因子(GTP)的組成物,是可增強胰島素作用的營養素。所以,用玉米做主食,有助于血糖的調節,糖尿病患者可適當吃些玉米。
玉米中富含的葉黃素和玉米黃質(胡蘿卜素的一種)均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保護眼睛中叫做黃斑的感光區域,可預防老年性黃斑變性和白內障的發生。
玉米富含鈣質,經測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鈣,幾乎與乳制品中所含的鈣差不多。豐富的鈣可起到降血壓的功效,對高血壓患者有益。研究中還發現,玉米胚芽含52%不飽和脂肪酸,是精米精面的4~5倍,尤其是亞油酸的含量高達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維生素E有協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膽固醇濃度并防止其沉積于血管壁上。因此,玉米對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癥及高血壓等都有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經常食用玉米和玉米油對降低人體膽固醇十分有益。
玉米中還含有一種長壽因子――谷胱甘肽,這是一種抗癌因子,這種抗癌因子在體內能與多種外來的化學致癌物質結合,使之失去致癌性。它在硒的參與下,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具有恢復青春,延緩衰老的功能。玉米中含的硒和鎂也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
在當今被證實的最有效的50多種營養保健物質中,玉米含有7種――鈣、谷胱甘肽、纖維素、鎂、硒、維生素E和不飽和脂肪酸。
玉米具有獨特的清香,其營養也比較全面、豐富,無論男女老少都愛吃。日常生活中最簡單的食用方法就是直接煮著吃,不但可以保持玉米原有的清香和風味,也有利于營養吸收。市場上有各種以玉米為原料加工制成的食品。也可以選用嫩玉米粒與各種蔬菜、水果混合制成沙拉:或與豌豆、胡蘿卜丁、筍丁、雞丁、蝦仁等多種原料混合烹炒,改變菜肴風味的同時,還能均衡營養,也是一種不錯的選擇。
吃玉米小知識
首先要吃鮮,鮮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維生素等各種營養成分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吃玉米時還應把玉米粒的胚尖部分全部吃進去,因為玉米的許多營養都集中在這里。
不少人在煮玉米的時候,喜歡把玉米須、玉米葉弄干凈,其實這并不科學。玉米須能利膽、利尿、降血糖,玉米梗芯還能止汗,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玉米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5,但往往不能被人體吸收和利用,所以有些人在吃煮玉米時,出現消化不良和腹瀉等癥狀。解決這個問題,只要在煮玉米或熬玉米粥時放點食用堿,就可將結合型維生素B5分離出來,利于人體吸收,減少消化不良等癥狀。
由于玉米中所含氨基酸不均衡,為了彌補賴氨酸、色氨酸和蛋氨酸的含量不足,推薦大家以玉米面加大豆粉,按3:1的比例混合食用,這是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一種粗糧細吃、提高營養價值的方法。
玉米家族新成員
除了我們平時最常見的老玉米,近些年培育發展起來的特種玉米,日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喜愛。特種玉米指的是除常規玉米以外的各種類型玉米。如水果玉米、糯玉米,高賴氨酸玉米、高油玉米等。由于特種玉米比普通玉米具有更高的技術含量和更大的經濟價值,國外把它們稱之為“高值玉米”。
研究顯示,特種玉米的營養價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質、植物油及維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則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種氨基酸中,有13種高于普通玉米。
水果玉米,也稱水果超甜玉米,因其具有抑制糖分向淀粉轉化的遺傳特性,所以乳熟期籽粒中含糖量較高,食之味甜,水果玉米因此而得名。水果玉米作為特種玉米的一種,它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膳食纖維、胡蘿卜素、亞油酸等營養成分,集中了水果和谷物的優質特性,是一種菜果兼用的新興食品,具有甜、糯、嫩、香的特點。
糯玉米與普通玉米相比,其蛋白質含量較高,在10%以上,并富含多種維生素。糯玉米的淀粉分子量比普通玉米要小十幾倍,更易被人體消化和吸收,有數據顯示,糯玉米的消化率比普通玉米高20%。所以,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可多吃糯玉米。糯玉米營養雖好,但并不適合所有人,如糖尿病患者。
篇7
近年來,冠心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并日趨年輕化,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同時也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的負擔。本期的健康錦囊,將向大家介紹冠心病的防治小知識,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和啟發。
冠心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冠心病全稱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顧名思義,冠心病是由于冠狀動脈(提供心臟營養的動脈)發生粥樣硬化所致。這種粥樣硬化斑塊日積月累,逐漸增大,造成動脈管腔明顯狹窄、心肌缺血,便會引起心絞痛發作。如果管腔被完全堵塞、血流中斷,便會發生心肌梗死。若不及時救治,會嚴重影響患者的心功能,導致生活質量下降,嚴重、大面積心肌梗死則會直接威脅患者的生命。
冠心病是冠狀動脈長期病變的結果。可以說,從人一出生,動脈粥樣硬化就已經開始了。其實,動脈粥樣硬化人人都有,區別僅在于血管內粥樣硬化斑塊數量多少、穩定與否和進展快慢。一般地說,男性在40~55歲,女性在絕經期前后(50~55歲),可能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癥狀。當然,如果生活方式健康(多運動、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動物脂肪等)、危險因素(如抽煙、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少,血管內的斑塊可能就會少些,病變進展就會慢些,發病年齡也會晚些有些人則可以終身不發病。一般情況下,只有當冠狀動脈狹窄達到70%以上,才會出現胸悶等心肌缺血癥狀,才會被人察覺。更值得一提的是,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與癥狀并不完全呈正比。也就是說,有些人的冠狀動脈病變可能已經非常嚴重,但可能沒有明顯感覺。
冠心病發病日益年輕化
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非常低,而近20年,我國冠心病的發病率急劇上升,大有趕超歐美國家之勢。這主要與近些年來人民生活條件改善,吃得多、動得少,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癥、高血壓等疾病越來越普遍有關。同時,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精神壓力大、過度疲勞等,也是冠心病的重要誘因。目前,冠心病有年輕化、平民化的趨勢,它已不再是中老年人、富人的“專利”,年輕人、普通工人都成了冠心病襲擊的對象。
哪些人易患冠心病
40~55歲的男性和絕經期前后(50~55歲)的女性,吸煙者,常進食較多動物脂肪、膽固醇(如動物內臟)者,肥胖者,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患者,有冠心病家族史者,以及多坐少動的腦力勞動者。
預防冠心病,牢記6原則
1. 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規律,睡眠充足,勞逸結合,不過勞,避免一切會導致血壓突然升高的因素(如外傷、情緒激動等),戒煙,多吃蔬果,少吃動物脂肪、動物內臟,低鹽飲食,多運動,保持正常體重。
2. 將血糖、血壓、血膽固醇控制在正常范圍。
3. 定期體格檢查,盡早發現隱匿性心肌缺血,盡早治療。
4. 當感覺不適時,應盡早就醫,切莫因怕麻煩而延誤治療。
5. 40歲以上的男性、55歲以上的女性,尤其是具有心血管病高危因素者,可服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以預防心腦血管事件的發生。
6. 高脂血癥患者、血脂正常但有冠脈狹窄或發生過心肌梗死者,應常規應用調脂藥物。
冠心病偏愛“蘋果型”身材
與肥胖因果關系最為密切的心臟病當屬冠心病,但并非所有肥胖者都會發生冠心病。有的人皮下脂肪偏多,全身都胖;有的人上身不胖,腰部以下胖,脂肪主要集中在大腿及臀部,看起來像梨,稱“梨型肥胖”;有的人肚子很大,脂肪主要集中在腹部,看起來像一個蘋果,稱“蘋果型肥胖”。臨床觀察發現,蘋果型肥胖者較之全身性肥胖和“梨型肥胖”者,發生心血管病的危險性更大。因此,減少腹部脂肪對降低冠心病的發生率及死亡率具有重要意義。
我國成人體質指數和腰圍的標準是:體質指數
高血糖加劇冠心病惡化
越來越多的研究證明,高血糖與心血管疾病之間可能存在共同的發病基礎。冠心病患者若同時合并糖尿病,其發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險更大,死亡率更高。冠心病患者若血糖持續升高,得不到控制,會使本已病變的冠狀動脈硬化更加嚴重。相對于沒有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狀動脈硬化范圍更廣,狹窄程度更高,更容易導致心肌梗死。值得注意的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冠脈狹窄引起心肌缺血或梗死時,往往沒有胸痛等不適癥狀,結果放松了警惕,最終導致大面積心肌梗死。冠心病患者應常規查糖耐量試驗,以便盡早發現糖耐量異常,盡早干預。
重視高尿酸血癥的防治
近年來的大量研究發現,血尿酸升高會增加普通人和冠心病患者的死亡危險性。正常飲食狀態下,兩次測定(非同日)空腹血尿酸水平,男性>420微摩/升(7毫克/分升)、女性>357微摩/升(6毫克/分升),即可診斷為高尿酸血癥。由于長期高尿酸血癥對心腦血管、腎臟皆有嚴重損害,故一旦確診,應及時采取干預措施。
改變生活方式是治療高尿酸血癥的核心,如低嘌呤飲食、多飲水、戒煙酒、堅持運動等。同時,患者還應避免長期應用“升尿酸”藥物,如噻嗪類利尿劑、復方降壓片、吡嗪酰胺、硝苯地平、普萘洛爾、皮質激素、胰島素、環胞素、煙酸等。需要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時,應注意堿化尿液,多飲水,保持每日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若經非藥物治療3~6個月后,血尿酸水平仍高,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降尿酸藥物,如苯溴馬隆(增加尿酸排泄)、別嘌醇(抑制尿酸合成)等。
冠心病患者,常規做心臟超聲檢查
心臟超聲檢查具有兩大功能:二維圖像(俗稱“黑白B超”)實時觀察心臟和大血管的形態和活動;疊加于其上的彩色多普勒(俗稱“彩超”)能觀察心臟內的血流動態,用于評價心臟形態結構、左右心室功能及瓣膜功能。心臟超聲能對絕大部分的心臟疾病作出病因診斷或提出極有價值的診斷線索。高血壓、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冠心病患者等,應常規做心臟超聲檢查,以便及時發現繼發性心臟改變,盡早治療。
冠心病患者需防猝死
近年來我國心源性猝死的發生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發病年齡呈下降趨勢。最常見的導致猝死的原因是冠心病。要預防猝死的發生,首先必須從“源頭”抓起,做好猝死的病因預防工作。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猝死的主要原因,而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肥胖和吸煙又是冠心病的易患因素。其次,要經常進行必要的體格檢查,以及早發現那些有猝死危險的高危人群。比如,超聲心動圖可以幫助發現很多心臟疾病,如肥厚型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瓣膜性心臟病,以及先天性心臟病等;常規心電圖可發現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問題;血液生化檢查可發現血脂、血糖異常;經常測量血壓可以幫助發現高血壓病。第三,一旦發現異常,應及時治療,不要拖延。冠心病患者應采取針對性的綜合治療,包括飲食、藥物等;有嚴重心律失常者應堅持藥物治療,必要時可安裝埋藏式體內除顫器(ICD)。第四,要避免各種容易誘發猝死的因素,如吸煙、酗酒、暴飲暴食等。
老人胸口痛,并非都要做“造影”
胸痛是臨床上的常見癥狀。老年人常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當出現胸痛時,很容易將胸痛歸因于心臟疾病。盡管老年人因冠心病導致胸痛的可能性明顯大于年輕人,但胸痛實際上可以由很多原因引起,常見的有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統疾病、胸壁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等。此外,還有功能性或精神性胸痛等。不同疾病導致的胸痛性質及伴隨癥狀,或多或少都具有其自身特點。心絞痛的典型表現是勞力性胸骨后疼痛,常為壓迫、發悶或緊縮感,一般在停止誘發癥狀的活動后即緩解。胸痛發作和緩解時的心電圖變化非常有助于疾病的診斷。心肌梗死導致的胸痛更劇烈,患者伴有恐懼、瀕死感。多發生于高齡,有高血壓、糖尿病、吸煙、血脂異常、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通常,當患者具有冠心病的危險因素(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吸煙等),且具有典型心絞痛癥狀時,冠心病的可能性較大;如果沒有明顯的冠心病危險因素,胸痛也不典型,則冠心病的可能性不大。
做冠脈造影前,先做6項無創檢查
冠脈造影是確診冠心病的手段,而不是“篩查”冠心病的方法。冠脈造影是一項有創檢查,操作時有一定的風險,有嚴格的適應證,并非所有胸悶、胸痛患者都需要做造影。為避免無謂的創傷和醫療費用支出,廣大患者在做冠脈造影前,應先做6項無創檢查,以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做冠脈造影。
1.心電圖:是診斷冠心病最基本、簡便、實用的方法不過,心電圖檢查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診斷的敏感性和準確率僅70%左右;在非發作期,約半數以上患者的心電圖正常等。
2.心電圖平板運動試驗:是篩查冠心病患者的好方法。該試驗通過給心臟以負荷,誘發心肌缺血,在診斷冠心病方面比靜息心電圖更敏感、更準確,且費用不高、應用方便。
3.動態心電圖(Holter):常規心電圖只能記錄靜息狀態下,區區數十次心動周期的波形,而動態心電圖可于24小時內連續記錄多達10萬次左右的心電信號,可提高對一過性心律失常及短暫的無癥狀的心肌缺血發作的檢出率。
4.超聲心動圖:依據心肌局部運動狀態來推斷相應供血冠狀動脈的病變,還可對心臟形態、室壁運動,以及左心室功能進行檢查,排除能引起心肌缺血和心絞痛發作的其他心臟疾患,如心臟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等。
5.同位素檢查:即核素心肌顯像,可明確心肌缺血的部位和范圍。若結合注射藥物進行負荷試驗(心肌再顯像),可提高心肌缺血的檢出率。適用于無法耐受運動平板試驗的心臟病患者。
6.螺旋CT檢查:應用多層螺旋CT可以進行無創性冠狀動脈CT血管造影。患者只需靜脈注入造影劑,數分鐘內即可完成心臟CT檢查,方便、快捷,但目前的圖像質量還不夠理想。
需要提醒的是,某些患者的心臟癥狀可能由心外疾患所引起,如肝膽疾病、胃病、反流性食管炎,以及婦女更年期、神經衰弱等。這些情況多可通過仔細詢問病史和進行相關的無創性檢查而確診。高血壓、心肌病、心臟瓣膜病等心臟疾患者也可有明顯的心肌缺血表現,但并不一定合并冠心病,也不一定需要做冠脈造影檢查。
血管超聲,診斷冠心病的“新武器”
當某人出現胸悶、胸痛癥狀,疑似冠狀動脈有病變時,醫生通常會建議其做一次冠狀動脈造影。不過,冠脈造影存在一定缺陷:首先,它是通過造影劑充填的管腔輪廓來間接反映冠狀動脈的狹窄程度,醫生無法觀察到血管壁上粥樣硬化斑塊的具體情況;其次,冠脈造影對冠狀動脈特殊部位(如冠狀動脈開口或分叉處)病變情況的判斷較為困難。
隨著微型導管超聲換能器和聲學成像技術的飛速發展,血管內超聲檢查已逐步成為冠心病臨床診斷和介入治療中具有重要價值的“新武器”。血管內超聲利用安裝在導管頂端的微型超聲換能器,在血管內發射和接收高頻超聲信號,實時顯示血管的橫截面圖像,不僅能清晰顯示管壁的厚度、管腔大小和形態,還能幫助醫生清晰辨認粥樣硬化斑塊的類型、大小和嚴重程度。
有益心臟的飲食法則
1. 吃油要有講究。不吃葷油,少吃肥肉,烹調要用植物油,用油量每人每日不超過25克。葵花子油、玉米油、豆油含對心臟有益的亞油酸較多(50%以上),芝麻油、棉籽油次之(40%以上),菜籽油最低(16.3%)。瓜子、核桃等堅果類也富含亞油酸,中老年人可適當吃一些。
2. 少吃高膽固醇食物,如動物內臟、蛋黃、魚子、蟹黃等。特別是豬腦、羊腦,膽固醇含量特別高。
3. 多吃蔬菜和水果。蔬菜攝入量每天應保證400~500克,一半以上應為有色蔬菜,如綠葉蔬菜、紅黃色蔬菜等。
4. 主食宜“粗細”搭配,不宜只選擇精白米面。精白米面中B族維生素損失殆盡,應經常食用一些粗雜糧。
5. 經常食用大豆類食物。大豆制品富含優質蛋白質和異黃酮,大豆異黃酮具有很好的抗氧化作用,可清除氧自由基,能保護心臟免受損傷。中老年人每天最好吃50~100克豆制品。
6. 多吃魚,少吃肉。每日肉類攝入量以100克為宜,一周應吃魚2~3次。魚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肉類含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高,多吃對心臟不利。
7.菌藻類食物(如蘑菇、海帶、紫菜)不能少。這類食物富含各種微量元素,特別是硒,常吃能保護心臟。蘑菇含低聚糖,能降膽固醇。
8. 少吃油炸和經人造黃油、起酥油加工的食品。這些食品中含較多的反式脂肪酸,會增加患心血管病的危險。含反式脂肪酸最多的食品是人造黃油、炸雞翅、炸薯條和炸薯片等。
9.飲食清淡少鹽。鹽是引發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每人每天的食鹽量不宜超過6克。
10,限制飲酒,特別是白酒。持續、過度飲酒(每日攝入酒精量>30克,相當于每天飲白酒50克以上)是導致高血壓、中風的危險因素。
選擇合適的運動
規律的體育運動能使人的血管富有彈性,肺活量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強,骨密度增加。運動能改善生活質量,延長人類壽命,并在很大程度上有效預防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骨質疏松、腫瘤等慢性病的發生。對中老年人而言,不宜選擇快跑、舉重等劇烈的無氧代謝運動,而提倡適度的有氧代謝運動,如步行、打球、慢步、做操、騎自行車等。世界衛生組織曾提出,步行是世界上最好的運動。中老年人不妨將步行作為首選運動項目。
運動量的把握因人而異。老年人運動以后感覺有點累,但第二天能恢復,說明運動量較合適;若在運動中出現胸悶、憋氣、胸痛,或者在運動后次日,體力仍不能恢復,說明運動量太大,應酌減。冠心病患者的運動量應由專科醫生制定,最好能先做一次運動平板試驗,以明確什么樣的運動量是安全的。
適量飲酒有益心臟健康
研究發現,適量飲酒帶來的心血管保護效應主要源于酒精本身。酒精通過提高血漿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通常所說的“好膽固醇”)水平、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增強胰島素敏感性、抗炎等機制發揮心血管保護作用,但不提倡不飲酒人群開始飲酒,以期獲得心血管益處。。過量飲酒則會導致擴張型心肌病、心律失常、猝死、高血壓、中風等心腦血管疾病,同時增加酒精性肝病、認知障礙與癡呆,以及某些腫瘤的患病風險。目前認為,每日攝入酒精量,女性不宜超過1單位、男性不超過2單位。1單位約為12克酒精,相當于350毫升啤酒、150毫升葡萄酒、45毫升40度的白酒或30毫升50度的白酒。
戒煙越早越好,再晚都不算遲
冠狀動脈對煙草中的所有成分均很敏感。香煙中的尼古丁會使血管收縮、血壓升高、心肌氧耗量增加,這對已經存在冠狀動脈狹窄的患者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香煙中的一氧化碳會阻礙氧氣輸送和利用,加重心肌細胞缺氧,誘發心絞痛、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吸煙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戒煙對健康有益,這點毋庸置疑。對健康人來說,戒煙能使血液氧合作用恢復至不吸煙者水平,降低血壓和血脂,改善內皮細胞功能,降低高血壓、高脂血癥和冠心病的發病率。對冠心病患者而言,戒煙不僅可以改善心肌供氧,降低血壓和血脂,降低心血管事件(如心絞痛、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風險,還可以提高冠心病治療藥物的療效。
冬季,為心臟“減負”
對冠心病患者而言,冬天是一年中最“危險“的季節。盡可能減少心臟負荷,提高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安全順利過冬,是每一位冠心病患者都必須努力完成的任務。
1.早睡晚起,午睡半小時。醒后應在床上養神5分鐘,隨后再下床活動。
2.適度運動。由于冬季清晨氣溫較低,為避免意外,冠心病患者不宜晨煉,運動時間最好安排在溫度適宜的午后。
3. 合理調節飲食。冬季雖是養生、進補的最佳季節,但患有心腦血管疾病者,切不可盲目進補,能不補盡量不補。冠心病患者的飲食應清淡,營養應均衡,切勿暴飲暴食。
4.保持大便通暢。一旦發生便秘,切不可強行排便,應通過飲食或者藥物來改善。
5.洗澡勿過勤,睡前泡泡腳。冠心病患者若在洗澡過程中出現頭暈、眼花、惡心、心絞痛等征兆時,應立即離開浴室并躺下休息,切勿步行或活動,以免加重心肌缺血,誘發心肌梗死。
6.正確服藥,監測病情。冠心病患者在冬天應按時遵醫囑服藥,切不可擅自減藥或停藥,同時應加強血壓、血脂與血糖的監測。
7.保持心情舒暢。
夏季“護心”不松懈
很多人認為,冬季是心臟病的高發季節。殊不知,夏季也是心臟病復發和加重的危險時期。夏天氣溫升高,人體皮下血管擴張,皮膚的血流量比平時增加數倍,心肌供血相對不足。同時,炎熱的氣候會導致人體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心率加快,心肌耗氧量增加,再加上夏季飲食不規律、睡眠不足、情緒不穩等因素,都容易導致心臟病突發。為避免病情復發或加重,冠心病患者在夏季應努力做到6點:①注意防暑降溫。在室外活動時,應戴遮陽帽并備足水。天氣悶熱時,室內可以開啟空調,但溫度不要太低,25℃左右為宜。②鍛煉身體的時間應選擇清晨較涼爽時,切忌在烈日下鍛煉。鍛煉時間不宜太長。當天氣悶熱、空氣中濕度較大時,應減少戶外活動。③清晨起床后喝一杯水。④充分補水,但不要豪飲冰啤酒或冰水,以免導致心臟病驟然加重。⑤保持情緒穩定,起居要有規律,心靜自然涼,心態最重要。⑥膳食要清淡,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黑木耳和豆制品,適當進食瘦肉、魚類,盡量少吃過于油膩或高脂肪食物,不宜暴飲暴食。
心肌梗死是如何發生的
心肌梗死的發生與冠狀動脈壁上的粥樣硬化斑塊有關。打個比方,血管壁上的粥樣硬化斑塊就像是北方人愛吃的大餡餃子,皮薄餡多。過度勞累、情緒激動、突然地血壓升高、感染、外傷等因素會導致斑塊破裂(餃子皮破裂,餡流出來)。這時候,機體的凝血系統啟動,在血管破口處形成血栓。若形成的血栓把血管完全堵住,血供中斷,心肌梗死便發生了。心肌梗死發生以后,心肌細胞發生缺血壞死,心臟舒縮功能受損,血壓下降,患者表現為大汗淋漓、臉色蒼白、脈搏細數等休克癥狀。更危險的是,心肌梗死還會誘發嚴重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動過速、室顫,甚至心跳驟停,短短數分鐘即可致命。
年輕人也會發生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多發生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女性發病較男性晚10年左右。近年來,40歲以下青壯年人發生心肌梗死的情況也屢見不鮮,應引起大家的足夠重視。年輕人若突然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千萬不要認為自己年紀輕,與心肌梗死這種“老年病”沾不上邊,不愿意去醫院就診,從而錯失最佳治療時機。
心肌梗死前,多半有預兆
盡管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近一半的人稱既往沒有心臟病史。但若仔細詢問,醫生通常會發現,絕大多數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梗死發生前還是有一些預兆的,只不過沒有引起重視而已。通常,心肌梗死發生前有一些特征性的表現。比如,原來上樓會有胸悶,現在連走平地都胸悶了;原來心絞痛一個月發一次,現在發作越來越頻繁了;原來心絞痛在勞累、寒冷、餐后、情緒激動等情況下發作,現在好像沒什么規律了,安靜的時候也會發作……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預警” 信號,預示著心肌梗死即將來臨。
心肌梗死可以沒有“胸痛”
心肌梗死發生以后,患者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劇烈疼痛,心電圖檢查有典型和進行性改變,血液檢查可發現心肌酶和肌鈣蛋白增高,部分患者可出現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休克。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心肌梗死患者(如部分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的癥狀不典型,發病時僅表現胸悶、氣急等非特異性癥狀,胸痛癥狀并不明顯,特別容易漏診,應提高警惕。
正確應對心肌梗死“突襲”
心肌梗死的典型表現是持續性胸骨后壓榨樣疼痛。一旦發生胸痛,患者應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5分鐘后,若胸痛無明顯緩解,再含服1片硝酸甘油。若胸痛仍未緩解,應盡快撥打120急救電話,去離家最近的、有條件做急診介入治療的醫院就診。一般地說,如果胸痛持續20分鐘以上不緩解,即考慮可能發生了急性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后,抓住90分鐘黃金救治期
一旦發生心肌梗死,時間是非常寶貴的。心內科醫生常說: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意思是,越早采取措施,心肌梗死的面積越小,預后就越好。心肌梗死救治的關鍵時間是發病后6小時內,而發病后的第一個小時是“救命”的黃金時間。美國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心肌梗死患者中,癥狀發作60分鐘內接受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者,死亡率最低;而癥狀發作超過120分鐘才得以救治者,死亡率顯著升高。因此,美國心臟病學學會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從就診到接受PCI的最佳治療時間定為90分鐘。
治心肌梗死,要去有“介入”條件的醫院
有人認為,心肌梗死患者應該就地搶救,不應該搬運。其實不然,正所謂“時間就是心肌”,心肌梗死發生后,家屬應盡快把患者送到附近有條件的醫院進行搶救,而不是留在家里。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中,實現“血流再灌注”是關鍵。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是實現該目標的最有效措施,基本方法包括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PTCA)和支架植入術。所謂PTCA,就是將一種前端帶有可擴張球囊的心導管經股動脈送到狹窄的冠狀動脈內腔,隨后在體外加壓、擴張球囊,將狹窄部位撐開,以達到解除狹窄、改善心肌血供的目的。
心肌梗死易復發,切忌掉以輕心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療效可謂“立竿見影”,大多數患者在術后2~7天即可恢復正常生活,但這并不意味著疾病已經痊愈。臨床上,不少心肌梗死患者自覺臨床癥狀消失,便以為自己的病已經治好,急于恢復工作,甚至擅自停藥或重新加入“煙民”的隊伍。其實,這些行為都是非常危險的。因為心肌梗死常會殺個“回馬槍”,患者稍一不留神,它就會“卷土重來”。調查顯示:心肌梗死的復發率高達8.7%~29.6%,多發生在起病后兩年內(占總復發病例的1/3~1/2),相當多的病例可再次或多次復發,且每復發一次,病情就會加重一次。
篇8
執 行: 嚴 敏
指導專家: 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 龔樹生
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 張學淵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 程靖寧
隨著人口的老齡化,老年性耳聾已經成為僅次于關節炎和高血壓的常見慢性疾病。老年性聽力損失與耳病已成為影響老年人晚年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掌握有關聽力損失與耳病預防、發現、治療和康復的知識,切實提高人們的愛耳、護耳意識,喚起全社會理解和關注老年人的聽力健康,已是當務之急。
人老了,耳朵怎么就不好使呢
王大媽今年70歲了,一向身體硬朗,退休以來就承擔著照顧小孫子的重任。近幾年來,兒女發現跟老媽說話越來越費勁,一句話說三四次也聽不明白,總是打岔。“人老了,耳朵不好使了”成了王大媽的口頭禪,兒女要帶她去醫院檢查,王大媽總拖著不去。但后來王大媽接電話也聽不清了,路上好幾次聽不見汽車喇叭響,險情重重。于是,子女硬帶著母親去醫院檢查,結果已經是中重度老年性耳聾。
可以察覺的聽力減退
北京同仁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龔樹生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耳聾的發病率是逐漸增高的,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中,耳聾發病率在30%左右;到了70歲,這個數字就增加到40%~50%。而在80歲以上的人群中,它的發生率超過60%。盡管如此,目前大多數老人對自己的耳聾都不夠重視, 認為人老了出現耳聾是正常的現象,有的人甚至根本不承認自己耳朵不好。其實,龔教授說,耳朵是一個很敏感的器官,當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就需要對老人的聽力狀況格外注意:
說話聲音很大;
經常側著臉與人說話;
說話時非常注意對方口型;
經常要求別人重復所說的話;
與人說話時經常“打岔”,答非所問;
看電視時音量開得很大,別人覺得很吵,他卻才覺得剛好;
要求別人站在自己的一側說話;
聽力下降同時伴有耳鳴,或者眩暈。
龔教授提醒,當老人出現耳聾的相關癥狀時,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檢查,以免給生活帶來不必要的麻煩,只要能充分重視、妥善應對,老年人的聽覺能力減退也是可以延緩甚至是預防的。
聽力損失危害不小
聽覺是人們感知周圍環境、獲得外界信息的重要功能,也是與他人交流的基本工具。當聽力損失出現并逐漸加重,就會導致溝通障礙,而聽力損失造成的危害主要體現在因溝通障礙而造成的各種不良后果。
由于無法正常感知外界、獲取信息,逐漸被隔離于社會之外,就象被罩在玻璃瓶子里,能夠看到外面的世界,卻無法與外界進行交流。
因長時間無法與他人正常交流,會變得偏執、乖僻、抑郁、多疑,容易走極端,并逐漸避開他人,甚至封閉自我。
聽不見周圍的聲音會令人失去安全感。
因許多與聽覺或交流相關的娛樂活動受到影響,可做的事越來越少,久之易誘發老年性癡呆。
>> 小貼士
聽力自檢小測試
通過回答以下問題,您可以檢測自己的聽力是否有問題——
最近是否常常感覺別人的談話沒有以往清楚?
是否聽輕聲小聲時理解困難?
較長時間談話后是否感覺疲勞?
是否經常問別人“你說什么?”
聚會時是否常聽不清別人交談的內容?
吵鬧的環境中是否無法聽見別人說的話?
打電話交談是否有困難?
聽歌或聽戲時是否感覺變調或聲音變小?
是否經常聽不到電話鈴和門鈴?
耳朵里是否常聽到嗡嗡聲或蟬鳴聲(耳鳴)?
別人是否覺得您廣播或電視音量開得太大?
周圍的朋友和家人是否認為您的聽力在下降?
如果答案中有3個以上的“是”,應盡早到聽力中心檢查和確認聽力情況。
衰老帶來聽覺減退
聲音的發生是一種振動,稱為聲波。聲波通過外耳集音,沿外耳道傳至鼓膜,帶動中耳內3塊人體最小聽骨的振動,將此聲波的振動放大并傳至內耳,內耳感受到這些振動,人們就聽到了聲音。
正常人的耳朵大約可分辨出40萬種不同的聲音, 因此我們能聽到世間各種美妙的聲音。然而,隨著年齡增大,身體各個器官都逐漸衰老,聽覺系統同樣也會衰老。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醫師張學淵說,老年性耳聾是由于聽覺能力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退,是一種退行性變化,主要表現為高頻聽力損失。
然而,生活中每個人衰老出現的遲早差異很大,有些人40歲聽力就開始老化, 而有些人到了80多歲仍耳不聾、眼不花。這又是為什么呢?老年性耳聾的病因復雜,發病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籠統地講,是環境因素及遺傳因素共同作用的。一些老年性疾病(如高血壓、血脂異常、冠心病、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等),以及噪聲暴露、耳毒性藥物等環境因素,均可能與老年性耳聾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隨著醫學研究的發展,遺傳因素在老年性耳聾發生機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關注,比例約為40%~50%。遺傳因素的存在使得易感者對環境因素具有敏感性(如噪聲、耳毒性藥物等),接觸同樣的環境因素后,易感者發生老年性耳聾的年齡可能提前,聽力下降程度也更重。
臨床上常將老年開始出現的雙耳對稱的漸進性感音神經性耳聾,聽力下降較緩慢,雙側對稱或一側較重,在排除其他原因后診斷為老年性耳聾。老年性耳聾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表現為——
聽力下降 患者往往會感覺聽力下降,從而聽不到聲音。其實聽力下降是一個徐徐漸進的過程,是經過較長的時間才發現的。起初,老年人與熟人相聚的時候也許可以談笑風生,很少有困難,但是當與陌生人交談的時候往往會說話時猶豫不決,或者是答非所問,在嘈雜的環境中感到更為吃力。
重振 患者常有耳蝸重振現象,就是當別人說話音量正常或偏小的時候患者常常表示聽不到,大聲說話的時候又感覺太吵了,因此常常會被別人誤解為裝聾作啞。
耳鳴 部分老年性耳聾的患者可以伴有耳鳴,常為高頻聲。開始時為間歇性,在夜深人靜時出現,以后漸變為持續性,白天也可聽見。耳鳴常始于30~40歲,其出現率隨年齡增長而漸增,60~70歲時達到頂點,此后即迅速下降。伴有耳鳴的患者,多數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對耳鳴逐漸感到“習慣”而接受,好在以后耳鳴可以自動消失。
音素衰退 語言分辨率與純音聽力不成比例,即盡管純音聽力基本正常,但仍不能理解講話的內容,并且年齡越大此種現象越明顯。
愛耳護耳,聽力也能不減退
大多數老年性耳聾,尤其是感音神經性耳聾通過治療完全康復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必須積極預防耳聾,防患于未然。
建立有利于耳朵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科學的生活方式,認真地愛護自己的耳朵,對防治老年性耳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保持樂觀向上、不急不躁的精神狀態。當人情緒激動時,體內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可使內耳小動脈血管發生痙攣,影響血液循環,易造成內耳供氧不足,導致突發性耳聾。
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調整飲食結構,多吃鋅、鐵、鈣含量豐富的食物,這類食物主要有瘦肉、豆類、木耳、蝦、蘑菇、綠葉蔬菜、蘿卜等,以防止微量元素缺乏,從而有助于擴張微血管,改善內耳的血液供應,防止聽力減退。切忌長期高鹽、高脂肪飲食,還應戒煙限酒。
慎用或禁用對聽神經有損的藥物。用藥之前要明確藥物是否有耳毒性,嚴格掌握藥物使用的適應證。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如慶大霉素、鏈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是引發耳蝸損害最多的一類耳毒性藥物,避免濫用這類抗生素是降低藥物性耳聾的一項重要措施。特別是家族中有耳毒性藥物過敏史、腎功不全患者,更應慎用此類藥物。
不要自己掏耳朵。有些老年人喜歡用耳勺、火柴棒等挖耳朵。這是由于老年人的生理性血液循環減弱,耳道內分泌物減少,產生干裂感,有時感到奇癢,不堪忍受,通過掏耳刺激后,可以得到暫時緩解。但是這樣做容易碰傷耳道引起感染、發炎,甚至發生外傷性鼓膜穿孔,導致聽力下降。科學的方法是用棉簽浸入少許酒精或甘油,輕拭耳道,或到醫院找耳鼻喉科醫師治療。
避免噪音
龔教授介紹說,噪聲對人聽力的影響是最直接也是最突出的。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在人類所有的致聾病因中,噪聲約占37%,僅次于衰老排名第二。噪聲有兩個不同的概念。從物理學上來講,無論聲音的強度還是頻率都毫無規律地組合在一塊,這叫做噪音。常見的噪音包括工業噪音、交通噪音和社會生活噪音等。
從聲學理解上來講,噪音是人們所不愿意接受的聲音。優美柔和的聲音使人賞心悅耳,但是有些聲音令我們心煩意亂,很不舒服。在這種情況下,即使不是噪音的聲音,但在被迫不得不聽的時候,它也是噪音。
目前,醫學上將因噪音引起的聽力下降,分為暫時性和永久性兩類。其中,當人體脫離噪音環境,在1分鐘內能恢復原有聽力水平,被稱為聽覺適應,是一種正常的生理性保護功能。如果聽力在十幾或幾十個小時后再恢復,被稱為聽覺疲勞。如果在此基礎上,繼續長期接觸強噪音,則可能出現永久性聽力損傷,最終影響日常的語言交流。
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較長時間接觸機器轟鳴、車輛喧鬧、人聲喧嘩等噪音,會使本來開始衰退的聽覺更容易疲勞,內耳的微細血管常處痙攣狀態,內耳供血不足,聽力就會迅速減退,甚至發生噪音性耳聾。所以,老年人應盡量遠離噪音對聽力的干擾。
避免將自己長期暴露在非常嘈雜的聲音中;
在工作中或操作機器等無法避免的場合,例如環境聲音大于80~90分貝,必須戴上適當的聽力保護裝置,如防噪聲耳塞或耳罩;
喜歡使用各類播放器的老年朋友,享受音樂時,記得將音量降低至能聽到周圍人的正常談話,時間不宜超過1小時;
在嘈雜環境中活動中佩戴耳塞;
要重視耳鳴、耳發悶、頭暈等聽力可能受損的早期信號。耳鳴是血液循環差的第一報警信號,說明人體內最細的末梢神經出了問題,此時應及時到醫院做聽力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小知識
聽力傷害標準
按照國家現行職業病標準,正常人聽力在20分貝以內,如果聽力損失達到40分貝,被認為是輕度損失;如果到了55分貝,是中度損失;超過55分貝,
就鑒定為重度損失。
耳聾不能逆轉,也要延緩
老年性耳聾并非由某種特定的疾病引起,而是隨年齡進展引起生理器官的自然退化。因此,老年性耳聾的治療目前還沒有辦法使之逆轉,只能通過一些治療,提高患者的部分聽力或減緩其耳聾進展的速度。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減緩聽力衰老的辦法還是多種多樣的。
一般治療
積極治療相關疾病。患有高血壓、血脂異常、糖尿病及腦動脈硬化的老年人,內耳血運極易發生障礙而引起聽力下降,甚至突發耳聾。積極治療這些疾病,對改善微循環、延緩老年人聽力下降非常重要。
少數早期老年性耳聾患者可以選用藥物治療:(1)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的神經營養劑;(2)內分泌制劑如性激素等;(3)脂蛋白制劑;(4)維生素制劑;(5)活血化淤的中成藥;(6)安神補心中成藥;(7)鎮靜劑;(8)微量元素制劑。
部分患者也可進行高壓氧治療。
科學驗配助聽器
耳聾患者如果聽力受損的程度在中度到中重度,都可以使用助聽器。使用助聽器的時候,一定要科學驗配,根據聽力曲線圖量身定做。適宜的助聽器,不僅可以改善患者聽覺狀況,幫助患者克服語言交流及心理障礙,更可以避免聽覺分辨能力進一步的下降,是解決聽力障礙問題最經濟、最現實、最安全的方法之一。
驗配助聽器時,要注意語言信號與助聽器之間相互作用以及老年性耳聾聽覺的特異性。佩戴之后,可通過輔導訓練,建立耳聾者的信心、耐心,以獲得最大的助聽效果。
衛生部中日友好醫院耳鼻喉科副主任醫師程靖寧說,為老年性耳聾患者選配助聽器,既要考慮助聽效果、隱蔽程度,又要考慮其經濟承受能力。由于老年性耳聾患者的重振現象和在嘈雜環境中言語識別更加困難,增加了為他們驗配助聽器的難度。很多老年性耳聾患者常常抱怨他們的助聽器噪音太大,在家里等安靜環境下效果還可以,到了外面交通噪音等震得頭痛,因此不愿意佩戴。實際上,隨著科技的進步,多通道、雙拐點、擴展與壓縮、智能降噪等在助聽器的應用,已經較好地解決了老年性耳聾患者聽覺補償問題。
老年性耳聾患者也要加強康復訓練,內容包括良好的助聽器聽覺補償和充分使用其他感覺器官來幫助交流。可根據老年人的心理需要、生活環境、生活習慣等制訂康復計劃,讓其知道自己的聽力狀況,積極參與康復,了解助聽器的使用、保養、故障處理和附件使用等,并對助聽器有合理的期望。一般認為,只有聽力障礙沒有言語障礙的老年人,助聽器佩戴超過半年,就會把助聽器當成他身體的一部分。
龔教授最后還補充說,這些年來,耳聾患者對人工耳蝸的認知度有所提高,特別是一些重度或極重度感的聽力受損患者,人工耳蝸植入可繞過內耳的受損結構,直接刺激聽覺神經,使他們重獲聽力。
篇9
尿路感染是夏季女性的多發病。如果女性朋友在夏季的某一天出現尿急(排尿次數明顯增多,而每次的尿量不多)、尿頻(一有尿意就急著要如廁)、尿痛(排尿時會有燒灼、疼痛等不適感)的癥狀,有時還伴有腰酸和小腹脹痛,那么十有八九是患上尿路感染了。
女性天生易感染
尿路感染之所以愛在夏季找女性的麻煩,與女性的生理解剖結構有一定關系。
首先,女性的尿道天生較短,尿道口在會和附近。細菌本來就容易侵入尿道,加上夏天氣溫高,人體出汗多,女性的外汗腺又特別豐富,如果穿的內褲因面料質地選擇不當,就易使外陰局部長時間潮濕,此時細菌會繁殖得特別快,并乘虛而入,引起尿道發炎。
其次,月經和性活動也很容易引起尿路感染。月經血是細菌最好的培養基,導致女性會細菌繁殖。活動可以把前尿道的細菌通過機械性的推擠動作推進后尿道和膀胱。有很多慢性婦科疾病(如陰道炎、宮頸炎、盆腔及附件炎等),其分泌物等可污染尿道引起尿路感染。
還有就是憋尿,這是女性常見的不良習慣,尿液在膀胱內停留時間長,萬一有少量細菌侵入,便使其有更多時間繁殖,也有更多時間侵入組織。解決之法當然是不憋尿,甚至應養成“勤”小解的好習慣。
在某些特殊的時候,尿路感染也容易發生。比如妊娠懷孕時,增大的子宮會壓迫膀胱和輸尿管,使尿流緩慢或者形成一種輕度的積液,此種情況會利于細菌侵入和繁殖而致病。50歲以上的女性,隨著絕經期到來,陰道分泌物偏堿性,又缺乏抗炎因子,故難以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造成尿路感染。
>>鏈接
尿路感染3表現
1.膀胱炎: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尿道口有灼熱感、尿意頻頻總也尿不干罰每次僅解出少量的尿液,伴有下腹有燒灼感甚至疼痛感;尿液化驗有白細胞、紅細胞、膿細胞及尿蛋白或有亞硝酸鹽試驗陽性。體檢發現下腹區有壓痛。
2.急性腎盂腎炎:如果是感染上行發生急性腎盂腎炎時,除了上述尿路刺激征外還常伴有怕冷、發熱、寒戰、頭痛、惡心嘔吐及腰痛等。體檢還有腎區叩擊痛(多為一側性)。血常規檢驗可發現血中白細胞及粒細胞升高,尿及血培養細菌陽性等。
3.無癥狀性細菌尿:無明顯的尿路刺激征,僅表現為尿檢異常及尿培養細菌陽性。
高發人群:中老年女性
據統計,65~75歲女性尿路感染發病率是青年女性5~6倍,并隨年齡增加而遞增,病史長,反復發作次數多,幾乎都是慢性炎癥病變,并發癥多,腎功能已受到損傷,長期危害她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更需要積極防治。
中老年女性成為尿路感染的“重災區”,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卵巢功能的改變。女性尿道、膀胱頸和陰道黏膜上皮組織中,有許多雌激素受體細胞(靶細胞)。年輕人體內雌激素水平高,作用于靶細胞使之增高、黏膜皺襞增多、加深,免疫力也較強,形成防護屏障,降低感染發生率。絕經后,中老年人卵巢萎縮,幾乎不分泌雌激素,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尿道和膀胱頸黏膜上皮組織中靶細胞失去支持作用,黏膜皺襞消失,黏膜變薄,防止致病微生物侵入的屏障隨之消失,是中老年人尿路感染發生率驟升、張力(壓力)性尿失禁(于咳嗽、上舉重物、行走較快等腹壓升高時,膀胱尿不由自主的滴出和流出)高發的主要原因。
2.盆底功能障礙。眼下這一代65歲以上老年女性生育期都在改革開放以前,年輕時生活困難,工作(勞動)較重,妊娠和圍產期缺乏營養和休息,固定子宮的韌帶和盆底肌張力恢復不全,容易發生子宮下垂和陰道壁出,膀胱后壁(與陰道前壁緊密相貼)隨之下移,膀胱與尿道成角發生改變,膀胱尿排出阻力增大,殘余尿多,長期排不盡的殘余尿潴留在膀胱內,細菌容易繁殖增多而引起尿感。
3.機體抵抗力差。老年人常患有多種慢性疾病,如糖尿病(并發尿路感染的機會較多,是由于尿中的葡萄糖為細菌提供了營養)、高血壓病、呼吸道慢性感染等;活動不便長期臥床的患者、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的患者(腫瘤化療患者、腎移植患者等)機體免疫功能下降,對細菌的抵抗力下降,也極容易引起尿路感染。
4.復雜性尿路感染。如果尿路有復雜情況存在,可致尿流不通暢,更易引起尿路感染,其影響發生率比正常者高12倍。所謂復雜情況包括:
*尿路有器質性梗阻性病變:尿路結石梗阻或功能性梗阻如膀胱及/或輸尿管反流、神經性膀胱炎;尿路存在異物(結石或留置尿管);
*泌尿系統畸形或結構異常:腎發育不良(多囊腎)、腎盂及輸尿管畸形、后尿道瓣膜病等;
*使用尿路器械:不但會將細菌帶入尿路,還引起尿道黏膜損傷,如一次導尿后發生尿路感染的幾率是1%~3%,留置尿管超過3天感染幾率為90%;
*其他還有患有尿道息肉、尿道口位置太低、尿道內或尿道口周圍有炎癥病灶以及存在婦科炎癥等。
防感染6大舉措
1.注意外陰衛生
女性要想避免細菌“侵襲”其實并不難,最重要的是應注意如廁后和性生活前后的清潔。
(1)如廁后的正確擦拭方法是用衛生紙從前往后擦拭。
(2)在性生活前,女方先排尿1次沖洗尿道,減少滯留的細菌;雙方要清洗外陰,以直接插入陰道為好,以防由前上方滑入污染尿道口;每次持續時間不宜過長,以防過度刺激損傷尿道壁(與陰道前壁緊相貼)引起水腫、免疫功力下降引起感染;結束后,女士再排尿1次沖洗尿道,并用放溫的開水清洗尿道口。后如發生尿痛、尿急等排尿癥`狀,可立即口服復方新諾明1克(4片),多飲水,停止10~14天,多可防止尿路感染于未然。
(3)內褲最好是棉質的,不能太緊,應保持通氣良好,以免細菌繁殖引起尿路感染。
(4)不與他人共用坐位馬桶、洗浴用品、共洗衣服,經常保持外陰清潔衛生,就可預防感染。
2.規范使用抗生素
(1)一旦發生尿路感染,應先做尿常規檢查確定疾病的存在,接著應做尿液細菌培養及細菌藥物敏感試驗,標本送出后可以先試用一種抗生素,待藥物敏感結果出來后再調整藥物,選用敏感藥物,才能達到更好的療效。
(2)用藥量要足、時間要夠療程。通常,急性膀胱炎抗生素的療程為3~6天,急性腎盂腎炎的療程至少10~14天。使用抗生素應按常規使用,隨意加大劑量、減少劑量或頻繁調換抗生素都是錯誤的。
(3)定期復查。用藥3天后復查尿常規,若有效則繼續用藥6~7天,尿檢正常后需在停藥1周后再次復查尿常規和(或)尿培養,只有連續2次檢查結果陰性,才能表示此次感染治愈。
(4)一種藥物用足3天后,如癥狀沒有緩解,或尿檢異常改善不明顯,醫生一般才考慮換藥。
總之,尿路感染后必須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療,才能達到更快、更好的療效,盡快康復。
3.控制好慢性病
糖尿病患者非常容易發生尿路感染,平時控制好血糖對預防尿路感染非常重要;常服免疫抑制劑的患者需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功能,必要時可使用提高免疫功能的藥物。
4.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1)多喝水,不憋尿。排尿不但是排毒的重要環節,還對防治尿路感染有重要意義。排尿時尿液可將尿道和陰道口的細菌沖刷掉,有著天然的清潔作用。因此,保證每天的排尿次數和尿量很重要,尤其是在炎熱的夏季,人們出汗增多,身體的水分消耗增大,會導致尿量的減少,為了保持尿量,一定要適當地多喝水。每天保證至少飲水1500~2000毫升,使每日尿量達到1500~2000毫升為宜;及時排尿,不要憋尿,應每2~3小時排1次尿,若超過4個小時不排尿,膀胱內的細菌即會繁殖,極易引起尿路感染。
(2)多走動,少久坐。研究表明,久坐人群患尿路感染的比例要高于其他人群。對女性來說,久坐會使外陰長期處于潮濕悶熱的狀態,泌尿系統周圍細菌的滋生和繁殖會加快。所以,要盡量改變久坐的習慣。并應加強體育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3)有盆底功能障礙的老年人,因膀胱下垂引起膀胱殘余尿增多,長期排不盡的殘余尿潴留在膀胱內,應注意做到二次排尿,即排完一次尿后過一會再次排尿,盡量使膀胱內的殘余尿排完,防止細菌繁殖引起尿路感染。
(4)飲食多清淡,少刺激。防治尿路感染,在飲食上最好多吃些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大蒜、辣椒、花椒等,這些食物可能加重尿路的刺激癥狀,甚至引起感染部位充血腫痛。此外,還要注意避免攝入過多的酒精、甜品和高脂肪食物。維生素C能提高尿液的酸度,使各種誘發尿道感染的細菌不易生存。所以,鼓勵多喝草莓汁、橙汁、檸檬酸、獼猴桃汁之類富含維生素C的飲料,對預防尿路感染有益。
(5)反復發作的患者可考慮用長程低劑量抑菌療法,即每晚服1次藥,至少維持3個月至半年,預防尿路感染發生。
5.服用雌激素
處于絕經期及絕經后的婦女,應同時服用雌激素。近年來國內外的研究已經證實,口服或者局部使用雌激素制劑治療,能夠恢復絕經后婦女泌尿生殖道上皮的功能,有利于陰道內乳酸桿菌的生長,維護陰道的酸性環境,防止尿路感染。目前一些新型的雌激素制劑,通過陰道內局部給藥,能夠選擇性作用于泌尿生殖道的黏膜。治療過程中,體內雌激素水平不會發生明顯變化,避免了對子宮內膜、乳腺和其他器官的影響,不會發生子宮內膜脫落出血,也不會刺激乳腺發生脹痛,大大提高了用藥的安全性。只要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這些藥完全可以放心使用。
6.盡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
對于長期臥床的患者只在必要時才使用導尿管,且盡早拔除;插尿管時無菌操作及保持無菌非常重要;對于留置尿管的患者應無菌封閉系統,避免開放并保持尿袋在膀胱水平以下及引流通暢;留取尿標本時應在消毒后抽取;有癥狀的尿路感染應及時拔除或更換導尿管;應盡可能和感染患者分開;單純導尿的婦女可服用單劑抗生素;拔導尿管或更換導尿管前可用單劑抗生素預防。中醫認為,急、慢性感染都要清熱,所以與西醫治尿路感染不同,中藥治療不以殺菌為手段,而主要是通過清利濕熱來達到治愈病癥的目的。盡管中藥起效相比較西藥要慢一些,卻有其作用持久、副作用小、無耐藥性的優勢。它利用中藥既能抑制病原微生物,又能夠提高人體局部或全身免疫力的作用,調理、改變尿路黏膜局部的內環境,也可以間接促進人體自身恢復,緩解病情。此外,采用利尿中藥也是治療尿路感染的方法之一。尿量的增加有利于提高沖刷尿道的作用,可以幫助減少微生物在人體內的停留時間,從而進一步降低尿路感染的機會。
總之,對于尿路感染,防勝于治。廣大女性朋友們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個人衛生,多喝水,將尿路感染拒之門外。
>>尿路感染小知識
1.一般的膀胱感染并不會太嚴重,但如果是腎臟感染,可能會引起比較嚴重的疾病。
2.一旦有尿路感染的癥狀應馬上就醫。膀胱感染通常病情不那么嚴重,但有些人如孕婦、老人、糖尿病患者、腎病患者、免疫系統低下的人群等,也可能有其他并發癥。
3.以下表現提示或有尿路感染:排尿時疼痛或有燒灼感;時常有尿意;腹部下方疼痛;尿液渾濁或有異味;有些人也可能癥狀不明顯。
4.膀胱感染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蔓延到腎,并出現下列癥狀:一側或兩側的腰疼、發熱、惡心嘔吐。
5.盡管排尿時的灼痛感是尿路感染的明顯征兆,但也可能是其他性傳染病的癥狀,如:衣原體感染、淋病、毛滴蟲病等。簡單的實驗室檢測就可以辨別到底是尿路感染還是性傳染病了。
6.沒有比尿路感染更會破壞蜜月期的東西了。時會把細菌送入尿道,造成尿路感染。有些女性每次后都會膀胱感染。使用子宮帽避孕的女性更容易受到尿路感染的困擾。
6.尿路感染不及時醫治,感染會波及到腎臟。細菌一旦進入腎臟,將會造成永久性的腎功能損傷。對已有腎病的人來說,可能引起腎功能衰竭。感染源還可能進入血管并感染其他器官。